第一篇: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十一五”工作回眸
强化自身服务能力 让城乡建设跃上新台阶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十一五”工作回眸
人民网河南频道讯
建立“绿色通道”——压缩行政审批时间,简化办事程序,为市政工程、轨道交通、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工程等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让城市建设步伐迈得更大;
打造“阳光交易平台”——全面推行“招标投标监督明示卡”,将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工作程序、办理时限和投诉方式进行公示,使建设项目更“阳光”;
开通投诉热线——出台《郑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暂行规定》,开通投诉热线,受理网上投诉,拓宽人民群众维护切身利益的渠道;
……
正是有了郑州市建设委员会这些新举措,让郑州市的城市建设在“十一五”期间突飞猛进。
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嵩山路—黄郭路—南三环立交的建设、天河北路打通等工程的竣工,省会郑州更靓了,广大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引导,优化环境、完善服务,郑州市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产值由2005年的16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685亿元,年均增长144亿元,一批“小、散、弱”的建筑企业完成了“大、全、强”的质变,郑州市从此告别了无特级建筑业企业的历史;
理顺了执法体制,加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改革,郑州市的建设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
正是有了郑州市建委这些新举措,让郑州市的城市建设在“十一五”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郑州市建委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优秀委局等地厅级以上荣誉120余项,2009年1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
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综合承载力迅速提高
在市政工程建设方面,郑州市建委先后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省会城市管理年(2005-2006)、三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6-2008)、新三年行动跨越式发展计划(2009-2011)等一系列城市建设重大部署,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围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在组织领导、后勤保障等方面全力以赴。为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郑州市建委成立了郑州市市政工程建设中心,对于单位承担的年度重点工程从立项、可研、规划、设计、施工、竣工、移交等环节,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组织,初步理顺了工程建设的体制机制,使市委指示得到落实。
作为市政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发挥郑州市城建集团融资功能,发动建筑企业积极参与市政工程建设,实现参建单位多元化,目前,所有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建设程序、资金渠道、措施方法规范到位。
在推进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通过郑东新区CBD建设、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嵩山路—黄郭路—南三环立交、天河北路打通工程、北二七路、金水路精品街综合整治和人行天桥、下穿隧道等工程建设竣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提升了城市品位;通过城市道路的打通和改造,调整和完善了城市路网结构,逐步形成内成网、外成环、转乘方便、内外联系便捷的城市道路网络,提高了市民出行的快捷性和舒适度。“十一五”期间,按计划完成市政工程30批251项,总投资近200亿元,新增道路面积559.89万平方米,新增道路186.04公里,新增桥梁42座,其中新增立交桥20座,新增路灯10857盏,排水管道新增1047公里。通过不断努力,郑州城市路网结构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力得以提高,城市品位得到提升。
强化管理和引导
使建筑业发展更科学更规范
通过加强管理、规范引导,优化环境、完善服务,政策支持、扶优助强,促进建筑行业稳步健康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建筑业企业共有1968家,其中特级企业6家,一级143家。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由2005年的16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685亿元,年均增长144亿元,累计施工面积由3113万平方米增长为13308万平方米。工程勘察合同额、工程设计合同额分别由2005年的2亿元、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6亿元、27亿元。截至目前,纳入属地化管理的勘察设计、装饰设计企业共有220家,其中甲级资质企业63家、乙级100家、丙级57家,从业人员2.5万人。15家甲级资质企业进入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企业20强,19家大型企业被定为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骨干企业。结束了全市无特级建筑业企业的历史,实现了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转变,建筑业企业由“小、散、弱”向“大、全、强”的转变。
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压缩行政审批时间,简化办事程序,为市政工程、轨道交通、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工程等项目设立“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在市场准入、资质管理、承揽工程、评先评优、开拓市场等方面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为企业“减压”、“解难”,对新开工项目应缴纳的墙改基金和劳保费用,延缓至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收取,并推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差别化管理,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注重引导企业自主创新,鼓励和扶持企业加强科技研发,为全市6家特级企业的科技研发中心各争取60万元的资金支持。
认真做好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工作。出台《郑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暂行规定》,开通投诉热线,受理网上投诉,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确保依法行政
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环境
加大建设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审核工作,“十一五”期间,郑州市建委完成《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郑州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法规,备案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委托执法单位的职责分工、执法依据、执法原则、执法程序以及监督措施,大力开展建筑市场综合执法检查,确保了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理顺了执法体制。与全市各县(市、区)建设局、市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站、城建监察支队、市政质监站签订了委托执法协议,对各委托执法单位在职责分工、执法依据、执法原则、执法程序以及对执法中的相关规定和监督措施作了进一步明确。理顺案件审理工作中的检查、立案、调查、取证、审批、处理等环节的执法程序,深入开展全市建设执法队伍规范化活动,对县区建筑市场执法工作进行了指导检查,确保依法行政。
强力推进建设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审核。完成了《郑州市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的调研、论证、起草、上报等相关工作,并通过了法制局的论证。完成了《郑州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郑州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条例》等列入市人大地方性法规修订计划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草拟并上报了《郑州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对新出台的21份规范性文件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并对207份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认定继续有效116份,拟修改4份,废止87份,进一步加强了建设立法和依法建章立制工作。
加大建设行政执法监察力度。加大对建成房屋质量验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及装饰装修工程、各类施工合同、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以及监理单位的监督监察力度,拓宽建设领域执法覆盖面,实行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联动。
积极打造阳光交易平台。全面推行“招标投标监督明示卡”,将招标投标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工作程序、办理时限和投诉方式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实行计算机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干预;开展资格预审,把好评标专家资格预审关,补充完善专家库,做好专家库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培训工作,并对专家实行定期考核制;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和代理人员的管理;坚持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廉政责任书》,确保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发生;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从根本上遏制了标底泄露所带来的腐败问题。
创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先后创建了“三级化管理”、“四位一体监督”、“差异化管理”等监督模式。将质量监督中的土建、安装业务进行专业分设,提升了安装工程监督的专业化程度;大力推行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全面开展地铁轨道交通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轨道交通建设顺利开展;规范监督程序,提高监管效能,培育精品工程,获“中州杯”金奖、“鲁班奖”等,荣获“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等多项荣誉。
扎实开展建筑安全综合治理。认真组织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活动,实施了“质量安全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了保障性住房、城中村安置房、中小学校舍质量安全检查,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活动、施工现场外脚手架及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治理、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检查等多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格施工现场管理和开工前安全条件审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了建筑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大力推广安全监管远程视频监控,并设立远程监控指挥中心,对受监控的施工现场进行不间断的安全巡查。目前已有100多个施工现场纳入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安全监管时空全覆盖。一般事故明显减少,施工安全生产保持了多年的平稳态势,被中华总工会、住建部评为“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连年获得省、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按照协调发展原则
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按照城市建设要“大、中、小”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原则,郑州市建委在着力抓好全市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对全市重点乡镇实行基础设施项目督察和资金奖补的办法,加强重点镇的培育扩大,充分发挥重点镇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带动和示范作用,城乡一体化进程得到加速推进。全市重点镇由33个增至39个,重点镇的镇区面积由2005年的132.7平方公里增加到19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由2005年的92.45万增长到150万。
认真贯彻省政府意见精神,对郑州市74个建制镇新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村庄垃圾简易处理设施10个,村庄垃圾站(池)建设100个,村庄人工湿地试点建设项目2个。积极谋划了后装式垃圾压缩车的配装工作、市域范围内统筹城乡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形成了“村组保洁、乡镇收集、县(市、区)运输、集中处理”或“村组收集、乡镇运输、县(市、区)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运行机制。全部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
对33个重点(乡)镇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管理。从2008年起,对新开工的202项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深入基层进行逐项核检和督察,充分发挥重点镇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带动和示范作用。对“城乡一体化”试点惠济区补助20万元专项资金,对该区的建设管理进行了跟踪监督和指导,使惠济区“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008年以来,城中村改造速度加快,全市目前已有96个村(组)、146个自然村被批准实施改造,总拆迁面积为2100多万平方米,涉及拆迁群众2.8万余户,建成交付安置房24800余套。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6.4%,比“十五”末提高7.2个百分点,现代化城镇体系逐步开展,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率先推行新建材新能源
节能减排不再是“口号”
注重加强设备建材产品备案管理工作,向社会公布了郑州市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施工工艺目录;从设计、审图、施工、监理、质监等环节实行建筑节能闭合式监督管理,率先在全省12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太阳能;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善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扶持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发展;城区新建建筑实现建筑设计节能标准执行率、施工节能标准实施率100%;新材总量折标砖由2005年的32亿块提高到2010年的57亿块;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22.57万平方米。大力推广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分别由2005年的360万吨、370万立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913万吨、865万立方米,实现了城市市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2010年推广预拌砂浆34万吨,创综合效益由2.34亿元提高到4.1亿元。
积极做好慈善帮扶工作
把更多的爱留给灾区
在援建四川灾区工作中,郑州市建委系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行动迅速,夜以继日,多名班子成员亲自带队,时任郑州市建委主任、党委书记郭庆宽多次亲临前线指挥工作,郑州市建委系统4500多名党员干部向党委请战,主动要求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生产安装过渡安置房7342套,安装7026套,创造了令人称赞的“郑州速度”,圆满完成了省、市政府交给的建设任务。援建工作结束后,郑州市建委专门抽调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招投标人员,继续支持当地建设工作。其中赵建世等同志被河南省评为援建工作先进个人。
此外,郑州市建委还对郑州市建材实业总公司124名困难职工进行帮扶,使郑州市建材实业公司6名职工成功脱贫。并先后组织人员到新密市尖山乡田种湾村、登封市大金店镇金西村、上街区东柏社村,为45户困难家庭发放棉被45床、面粉90袋、大米90袋和慰问金13500元,赢得了当地群众和基层组织的交口称赞。
大力组织开展下基层慰问活动。郑州市建委领导深入帮扶社区、农村,慰问帮扶工作队,鼓励他们扎根基层,为帮扶农村、社区多办实事;带领人员到建筑施工一线进行慰问,送去价值4万余元的物品,使施工一线的建筑职工深受鼓舞。
以创建活动为契机
大力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郑州市建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结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道德模范、文明市民评选,着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广大干部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先后被郑州市评为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2次被河南省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广泛开展“三优读书”活动,连续两年被郑州市委评为读书学习先进党组织。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职业技能比武,委机关2名干部在郑州市公务员岗位练兵比赛中进入前10名。
此外,郑州市建委还开展了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的建委人教育,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关爱农民工”活动,定期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印发文明礼仪知识手册,组织了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文明行为进机关、进企业、进工地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建设系统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
在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同时,郑州市建委还注重完善精神文明的硬件设施。先后建成健身房、图书室、荣誉展厅、室内体育场。遴选反映城乡建设图片80张和书法作品69件装裱悬挂在楼道内,建成文化长廊。为弘扬特色文化,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该单位先后成功承办了“建文杯”全国书法摄影展、郑州市2008年春节建筑职工文艺晚会、商都讲坛等活动。和谐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浓郁之风正在形成。
创先争优,文明创建硕果累累。郑州市建委行政审批大厅、交易中心连续多年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文明窗口”。
“十一五”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市建委主任、党委书记陈新表示,他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能力,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再立新功。(记者 辛莉 本报通讯员 侯庆法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第二篇: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摘要:“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扩大内需”作为国家第一主导战略优先布局。这首先是“十一五时期”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一个重要启示。“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个“更加注重”,与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一起,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表明社会事业和问题民生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二五”规划将是一个“强国”的规划,也是一个“富民”的规划,“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关键字:十一五、十二
五、民富、国强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成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回首五年非凡之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坚持改革是“十一五”期间的三个显著特征,也是我们应当从中汲取的三条主要经验。
具体来讲:“十一五规划”建议总论比分“一分为二”,把“上一个五年的成就、十一五形式的分析判断”与“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目标”分开阐述;而“十二五规划”建议总论部分则采取“合二为一”的办法,将二者一起阐述,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两个规划建议的分论部分。与“十一五规划”建议相比,“十二五规划”建议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增加了两项内容,即第二项“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第九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即将这两方面单独立项并上升为主体国家战略层面。其二是将“十一
五规划”建议中第七项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一分为二”,成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第十和第十一两项分开阐述。“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扩大内需”作为国家第一主导战略优先布局。这首先是“十一五时期”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一个重要启示。其次,这是中国对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国情实际科学分析判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中国的最大国情是人口众多,一直以来成为我们的一个负担,是劣势。现在中国变劣势为优势,并且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就是看到压力的同时也看到,13亿人的消费所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是国家经济内源性发展的强劲的驱动力,需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十二五规划”建议将文化建设单列并上升为国家主体战略层面,大约也有这样三方面考虑:其一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需要。其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和人民幸福指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相应迅速增加和扩大了。其三是文化经济尤其是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都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但二者的内涵和重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儿这些区别点,也正是我们十二五期间需要着重把握和努力做好的几个主要方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的中国勾勒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的路线图。顺应人民新期待,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个“更加注重”,与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一起,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表明社会事业和问题民生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通过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也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把“蛋糕”切好。规划建议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一个“强国”的规划,也是一个“富民”的规划,“强国”与“富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当下,一段新的征程正拉开帷幕。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三个时间节点叠加在一起,分明让人感到天地转、时光迫、只争朝夕。“十二五”是关键时期,也是攻坚时期。五年以后,再度回眸,综合国力必将跃上一个更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必将得到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到2012年,正值“十二五”规划发展的关键年份,我们也都走进了社会。相信,我们的加入,会为“十二五”的发展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第三篇: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
――关于惠州道路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8月11日-8月25日
二、调查对象:惠州道路建设
三、调查目的:为了了解惠州道路交通情况,进一步了解惠州城市的发展, 特此开展这项调查。
四、调查内容:道路交通的过去的建设情况,现阶段的情况,未来几年建设计划。“十一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主要有三项:续建惠大铁路二期工程、新开工建设厦深沿海铁路、筹建杨平铁路。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启动连接珠三角核心地区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
“十一五”期,我市还计划投资18.6亿元改造国省道,完成国道G205线、国道G324线、省道S120线等国省道项目改造。经济干线投资25亿元,完成惠淡大道、博罗大桥出口路、园洲大道二期工程等项目。国防公路投资5.6亿元,建设环稔平半岛公路、长横公路、梁化坪天嶂公路等一批国防公路。县乡公路建设投资12.9亿元,完成县道改造和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改造。公路站场投资
8.5亿元,建设市区中心站和各县区中心站等枢纽站场以及惠及广大农村的农村客运站场。
“十二五”期间,初步估计惠州交通投资总额将达825亿,将形成以惠州市区为中心,外联各市、内通各县的高速公路网。计划到2015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3000公里,新增公路2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650公里以上,力争达到750公里,实现所有县城15分钟、所有乡镇30分钟内通达高速公路的目标。同时计划完成4000公里的自然村公路修建工程。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胡斯平表示,将全力推进南部新城、中职新城、东江新城、江北西区等项目的建设,加快四环路的建设和三环路的改造完善。
三环路初期设计为过境公路,但由于城市的发展,目前三环路已经纳入市区范围,因此计划将三环路升级改造成为双向八车道的市政大道,加装路灯、排水系统、绿化带和人行通道。四环路的南段已经完工,惠南到仲恺的路段将会在 1
2011年开始施工。同时,第三东江大桥和第四东江大桥也将开工。
对于备受市民关注的13条断头路,胡斯平表示,恒丰花园、民兴花苑和新旺路3条断头路已经动工,其余断头路都会在2011年开始动工。为了解
五、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可知,“十一五”期间,惠州交通总投资312.6亿元,截至2010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75公里,潮莞高速惠州段、惠深沿海高速、光辉高速石湾至小金口扩建等3个项目完工。完成惠大铁路二期进港线建设,启动厦深沿海铁路、莞惠城际铁道。沿海港口新建生产性泊位12个,2010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500万吨。5年内,出租车数量增加730辆,达到1650辆;客运车辆数量增加45.2%,到达4736辆。2010年底普通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实行年票制;行政村3360公里“村村通公路”任务全部完成,所有乡镇建有客运站。
2010年,惠州市在公交站台进行8个电子站牌的试点工作。据悉,今年元旦后半年内,市政公共事业局将投入2000万元,对惠州市中心区所有站牌进行升级,将普通站牌升级为LED电子站牌。电子站牌与公共汽车的G PS系统联动,可以显示出公交车抵达的站点,方便市民选择车次。另外,每辆国营公交车上将安装4组摄像头,与公交远程控制系统一起更好地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开建8条高速公路“十一五”期间,为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惠城中心区城市道路正式开始分级管理,内街小巷全部移交区级管理,市区城市主次干道数量从178条增加至209条,道路长度从180公里增加至210公里,桥梁、隧道从28座增加至36座,道路桥梁总面积从约400万平方米增加至618万平方米。此外,南部新城、东江新城、江北西区、东江高新区等城市新区市政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城市中心区主干路网基本构建,城市半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城市布局向外扩展了100多平方公里。
目前首批优化调整10条公交线路,其中新增2条公交线路,调整5条公交线路,增设3条公交线路的公交站点,增加公交车辆24辆工作已经完成。首批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将实现金山大桥、中信大桥通公交车的目标,提高江北片
2区、三环北路、水口皇冠路、金山大桥两边区域以及南部新城片区的公交保障能力。完成首批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后,市交通运输局将启动第二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计划在5月下旬完成;第三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工作计划在7月下旬完成。
六、建议:
由于能力有限,调查可能不是很全面,结论也不太精确,不能客观的反映出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窥豹一斑,得知一二。道路交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道路交通问题不解决,会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会影响到惠州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交通建设涉及面广,面临的任务繁重,遇到的困难也很多,因此不能一蹴而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科学安排工程建设,有计划地推进。
督导组下设2个督查小组,第一组负责惠大高速、惠深高速、广惠东延线、惠州大道东段建设的督查;第二组负责广河高速、从莞高速、博深高速建设的督查。督导小组通过听汇报、现场查看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督查工作,重点督查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并对每一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督导意见或建议,为施工队提供工作面,推动工作的开展。督导组每周五对本周的督查情况进行汇总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并下发至各县(区)及《惠州日报》、惠州电视台等媒体,增强舆论监督力量。
督导组还会同市纪检监察部门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当地党委、政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并影响工程进度的相关责任人实行问责,对工程进度实行倒逼机制,切实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确保督导工作收到成效。
第四篇:环县“十一五”城乡建设工作成就显著
环县“十一五”城乡建设工作成就显著
2010-12-28 17:12:39作者:庆阳市建设局 来源:庆阳市建设局 浏览次数:70
“十一五”期间,环县县城乡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思路,努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五年来,累计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总投资20.3亿元,城镇化率达到27.5%。
一、立足县情,着眼长远,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绘就发展蓝图
蓝图是发展的方向,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五年来,环县紧紧抓住城乡规划这一“龙头”,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以规划引领建设,推动城乡发展。按照县城、乡镇和村镇三个层次,编制了《环县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绘就了城乡建设和发展蓝图。
(一)县城规划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编制完成了《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于2008年着手《环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资料的收集等前期工作,2009年4月正式委托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环县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新修编总规范围南至十八里沟以南410m,北至十五里沟桥以北,东至城东塬畔,西至白草塬,包括庙儿沟水源保护区、玉皇山、赵沟门,控制区域总面积为53.536km2。建设用地范围南至十八里沟以南410m,北至五里屯园艺场,东至城东塬畔,西至西山、玉皇山顶,规划总面积为20.71km2,目前已经通过市上评审和县人大常委会审议,上报市政府审批后即可实施。同时,为顺利实施南区拓建,今年年初委托编制《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现已通过市县评审,正在衔接报批。
(二)小城镇规划全部完成。从2000年开始,组织对全县各乡镇的小城镇建设规划进行第三轮修编。目前,20个乡镇(环城镇除外)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修编工作已全部完成,按照新的规划要求实施建设,实现了小城镇规划全覆盖。
(三)新农村规划稳步推进。2007年,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高规格编制村庄总体规划,目前已完成了曲子镇楼房子、木钵镇殷家桥等33个沿川行政村的村庄规划。
二、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打造发展平台
按照“做大做强县城区,加快推进小城镇,分步实施新农村”的城乡建设总体思路,坚持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并举,加大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助推新区开发为目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市政道路框架全面形成。累计完成投资97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环江新区环江大道、滨河路、兴隆路、翼龙路、广场路、文化路、康居路、南环路、滨江路、文昌路等11条10.9公里市政道路,完成了旧城区灵武路、东台路、老城路、城北路、育才路、成业路、东台中路、环州南路等8条5.8公里市政道路全面改造,全面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城区路网结构。目前,县城道路总长度达到21.3公里,面积52.4万平方米。二是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新建和改建的19条市政道路全部配套实施了给排水、绿化、亮化等工程。截止目前,共有排水主干管道18.8公里,各种路灯、景观灯1236盏;建成DN50mm以上输配水管网63公里,日供水能力4770m3,自来水普及率98%;建成城区公共绿地21处,绿化面积10.7万平方米,各项配套设施基本到位,服务功能趋于完善。
(二)公用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新区开发充分利用公用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全面加快公用事业发展。一是公共环境得到改善。修建了县城北入口广场和灵武台公园等一批文化旅游和休闲娱乐场所,并于2007年开始实施西山环境治理与地域文化开发项目,先后完成了赵沟门跨河桥、西山公路、上山台阶、步云桥、桥西小广场、给排水、绿化、人行道硬化及亮化等工程,基本建成四大景区,共完成投资3900万元;建成了一批行政事业办公项目和道情皮影博物馆、体育场、环县四中、红星小学4处文化体育场所,新建初中综合教学楼、四中学生宿舍楼、医院门诊大楼等社会事业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完善了社会服务功能,增强了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民生工程得到落实。累计投资390万元解决县城生活用水问题,在水厂院内打深井1眼,增加出水量600m³/日,引进15吨/小时一级反渗透纯水设备生产线,实施了城区饮用水质除六价铬改造项目,利用化学处理工艺解决六价铬超标问题,日处理能力4000m³,提高了供水质量;计划投资49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工程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配套敷设污水收集管网26.6公里,目前已完成厂区内所有构建筑物主体,设备也已购回,敷设管网10.4公里,完成投资3300万元;北区集中供热工程已委托兰州城市建设设计院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省发改委组织通过可研评审。三是综合服务功能得到提升。投资650万元的汽车南站已经竣工,内部装修及配套设施完成后即可投用;建成了世纪大厦1处商业大厦和环江大酒店1个大型酒店,华强、金鹏、台州和银州4条商业步行街,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9830万元,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与进步,带动了城镇的快速发展。
(三)住房建设项目强势推进。随着环江新区的开发,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一批保障性住房建成入住,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五年来共实施房地产开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项目20个,总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4.1亿元。一是房地产开发项目。重点实施了锦江、园丁园和天庆园等房地产开发项目16个,规划建设住宅楼共94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目前,已有4个小区40幢住宅楼建成入住,另有54幢正在建设之中,累计完成投资
2.7亿元。二是经济适用房项目。开工实施经济适用住宅楼4 幢,总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截止目前,已建成入住的1幢5184平方米,正在施工建设的3幢,完成投资1720万元;三是廉
租住房项目。规划建设廉租住房4幢,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915万元,目前已有1幢竣工,其余3幢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完成投资1600万元。
(四)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十一五”以来,通过政府投资、社会集资、招商引资和部门扶持等途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实施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亿多元,基本完成了小城镇改造。一是小城镇建设按照“沿川乡镇提水平,山后乡镇大变样”的发展思路,共实施小城镇建设15个,完成投资4.2亿元,打造了以甜水镇、车道乡、合道乡等为代表的小城镇亮点工程,增强了小城镇的带动和服务功能。二是村镇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同步进行,投资1.28亿元,实施小康农宅项目85个;投资1.1亿元,实施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3160户,集镇建设完成投资5200万元,建成了一批颇具规模的村级集镇和小康农宅,增强了带动能力,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使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三、依法行政,强化管理,逐步规范城市运营秩序,巩固发展成果
按照“高标准规划,大手笔运作,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严格依法办事,完善审批程序,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一)加强规划监察,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要求,严格落实《城乡规划法》和“一书两证”制度,依据《环县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业详细规划,加大监察和执法力度,对未办理相关证件的违章违规建筑,严格依法查处,坚决制止未批先建、乱占乱建、乱搭滥建行为。
(二)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大力实施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开发市场的监督监察,控制建设性质和规模。进一步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和施工安全责任制度,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监督,落实参建五方责任,努力做到各项建设工程不留质量隐患,不出安全责任事故。
(三)加强综合管理,提高城市品位。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全面加强综合管理,改善城乡面貌,提高城乡发展软实力。一是理顺城市管理机制。县上先后成立了园林管理局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城市管理机构,修订完善了《环县县城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各乡镇也成立了市容监察队,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制定出台了《户外广告申请许可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按照宣传教育与经济处罚相结合、经常性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办法,强化了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户外广告、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管理,各乡镇全面加强了公路沿线和集镇市场的综合整治,使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投资环境。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从整治“脏、乱、差“入手,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和流动摊点等违章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随意破坏路灯、给排水等市政设施行为,确保各项设施齐全,功能发挥正常。
第五篇:泗县城乡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
泗县城乡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
泗县城乡建设“十一五”工作总结 及“十二五”规划意见
“十一五”期间,泗县县委、县政府积始终坚定实施“城镇化”战略,坚持不懈加快城乡建设发展步伐,积极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泗县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城镇体系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一、“十一五”主要工作
“十一五”期间,泗县城乡建设工作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和“加快皖北建设”的政策机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不断加快城乡规划建设步伐,顺利完成城乡“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城乡建设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一五”期间,我县城镇化水平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期间的增长幅度,2010年达到24 %,比2005年提高7.5个百分点。目前,全县总人口达到92.5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22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23.78%。城市人均住房面积28平方米,人均道路铺装面积13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10平方米,用水普及率80%,城镇人口万人拥有公交车 1.5标台,污水处理率达到80%。
(二)城市规划不断健全。
“十一五”期间,我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编制城市规划,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委托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建工学院等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修编《泗县县城总体规划》(2008—2030),编制开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泗城工业示范区详细规划,在市住建委直接指导下,完成道路、绿化、排水等三个专项规划,完成城区“三园三馆”“七路两桥两场”以及20余个居民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了规划委员会、规划专家评审等制度以及规划审查程序,对城区重要规划建设项目进行集中审查把关,重大项目规划方案采取公开公示方式征求广大市民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逐步形成了“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城市规划审批机制,为确保规划设计水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五年审批核发规划“一书两证”1084件,面积202.82万平方米,严格实行规划副证、规划验收证、规划档案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了规划严肃性,保证了城市规划得到科学、有序实施。(三)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1、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由80平方公里扩大至1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由11.41平方公里增至1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达到111.1平方米。
2、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成污水处理厂和2个污水提升泵站,新铺设污水收集主支线管网70公里,基本实现城区污水进场处理。启动开发区新水厂建设和供水管网改扩建项目,年新增供水能力60万立方。建成8万平方泗州广场和10万平方府前广场,改建新建城区道路20余条,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启动生活垃圾处理、清水湾公园和古汴河保护项目。新增绿化近10万平方米。
3、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同步推进。全面实施“一查双拆”政策,切实加快旧城拆迁改造,五年先后完成地块拆迁40余个,拆迁面积62.3万平方米。新开发东城虹郡、玉兰小区、春港花园、东方明珠等20余个规模住宅小区,开发面积达到150余万平方米。完成11万平方米和谐花园(政府安置小区)主体工程。编制完成泗县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并着手实施。建成泗州展览馆、职教中心,实施一环路、环城路、二环路等道路路面和景观工程改造,城市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大幅提升。
(四)住宅与房地产产业稳步发展。
1、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我县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成多元化发展。截至2010年,我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0家。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累计竣工150万平方米。
⒉房地产市场日趋成熟,商品房交易供需两旺。到2010年底,商品房预销售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实现产值达到22.9亿元,年均递增15%。商品房价格平稳上涨,到2010年底销售均价每平方1996.9元,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3.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先后出台资本金、维修金专户管理制度,泗县物业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物管服务面积由“十五”期间的23万平方米猛增至100万平方米,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五)建筑业有长足进步。
“十一五”期间,施工企业增至12家,实施招标工程项目 126个,总造价为2.951亿元,面积42.48万平方米,应招标工程和公开招标工程招标率均达到100%。五年新增受检项目454个,面积224.8万平方米,造价10.47亿元,竣工工程277个,面积135.8万平方米。全面加强工程质量各方责任主体监管,改革监管模式。工程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加强,五年间没有发生一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城区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覆盖率、工程竣工合格率、监理覆盖率均达100%。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理问题,共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8项,共计500万元,未发生新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六)建设法治工作进一步加强。
严格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整治力度,依法开展专项治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对自身的监督。认真培训执法人员,积极组织开展普法活动,把普法教育、法制培训和推进依法行政有机结合起来,普法教育取得显著成果。五年来,先后查处违法违章建设行为1130余起,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使城市建设管理秩序得到有力维护。(七)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
实施工业化、产业化、农产品牌推广战略,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力度,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小城镇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集中完成省、市、县级中心镇(村)规划编制,完成12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15个乡镇村庄布点规划、近70个新农村规划编制设计。完成5个乡镇镇区卫生清洁工程,实施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完成农电网改造,逐步推进土地整理。十一五期间,全县乡镇共投入资金近8亿元,完成开发改造项目70余个,面积145.5万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人均道路、人均绿化面积和自来水普及率稳步增长,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二、“十二五”规划意见(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城乡建设工作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抢抓政策机遇,继续以规划为龙头,以“加快皖北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力度,大力提升城市综合使用功能,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调整城市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稳步发展房地产业,振兴建筑业,努力推进城乡建设与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总体目标
1、城市化率:十二五期末达到32.4%。城市人口达到31.5万人
2、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五年完成7亿元。
3、住宅与房地产开发投资:五年完成 42亿元,年均递增12%-15%。
4、住宅与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五年施工35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50万平方米;完成28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00万平方米。
5、建筑业总产值:五年完成12.8亿元,年递增15%。
6、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城镇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面实施节能设计50%以上的标准。
7、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基本原则
1、统筹城乡建设。以城乡统一规划为先导,产业统一布局为基础,基础设施统一建设为重点,促进产业聚集、优势聚集、生产力聚集。
2、坚持规划先行。继续引入先进的规划理念,以规划引导城市健康发展,以规划促进乡镇(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3、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强老城改造,强化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更新维护;高标准建设新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
4、保护文化特色。珍惜城乡文化遗产,一要保护,二要发展。防止无知和急功近利式的破坏性建设。
一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在规划设计和城乡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研究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公众利益与群众具体利益等重大问题。三是坚持民主法制,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努力做到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四是坚持城乡统筹,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的理念,稳步推进城乡互动,实现以城带乡、共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工作思路与措施
1、认真落实“老城抓改造,新区抓建设,设施抓配套,功能抓完善”的发展策略。城区重点向东,适度向北、西南方向发展;小城镇重点发展省、市级中心镇和区位优势明显的乡镇,壮大城镇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城镇总人口达到31.5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2.4%。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全力推进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新建农房必须建到规划点上,进一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因地制宜逐步改造“空心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2、坚持高标准规划。按照县委、县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市场化运作、多出精品、争创一流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行政推动、市场运作、企业经营、规范管理、强力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乡规划编制步伐。重点编制“三河治理”(石梁河、环城河、小汴河)、“三园”(环城河公园、石梁河公园、幸福闸公园)、开发区(包括老城区)13条道路建设规划;逐步搬迁老城区内行政单位,进一步加快行政中心建设;细化棚户区改造规划,加速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分步实施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3、综合整治老城区,全面改善城市面貌。着力搞好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紧紧围绕老城区做优做美、做大做强、提档升级,突出城市建设项目的科学性、经济性和社会性,把城市建设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与优化产业、市场布局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以实现“三城同创”为切入点,加大城市建设及环境整治的力度,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我县城市品位有较大的提高。重点实施以西关商贸中心、文庙商城、泗州大市场、东港商城、新区商贸城为中心的商业圈;改造汴河路、泗州路、人民路、铁市街等商业步行街;完善西关蔬菜批发市场、高尤综合大市场、西二环装饰城、泗州大市场建设;完善老城区景观绿化带建设。力争建成体育馆、博物馆,启动清水湾公园、小汴河游园项目,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完成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完成开发区新水厂建设和供水管网改造。
4、坚持宏观调控,加快发展房地产业。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供应结构,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消除影响居民住房消费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住房保障制度;坚持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加快实施城区棚户区改造,力争在2013年完成所有目标。一是在“十二五”期末,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计划完成投资达到42亿元,以2010年为基数,年均增长12%-15%;二是在“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计划完成35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0万平方米。
5、合理规划布局,切实抓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统筹老城与新区的发展,合理布局发展用地。加速老城拆迁改造,重点实施道路、管网、供水、排水、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三园三馆”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新区路网,力争启动三环路建设。
6、围绕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建筑业。“十二五”期末,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2.8亿元,年均递增10%。加快建筑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速度,做强做大建筑劳务经济,同时,大力推广节约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严把图纸设计、审查、验收关。到“十二五”末,确保我县城镇新建建筑实现节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