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函【2010】4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建设函〔2010〕425号] 关于印发《2010年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点》的通
知
(2010-4-13发布
有效)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集装箱、投资公司:
现将《2010年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年四月十三日
2010年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点 为深入推进并切实做好2010年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根据中纪委《2010年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点》(中纪发〔2010〕8号),结合铁路建设实际,制定2010年铁路建设专项治理工作要点如下:
一、认真排查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铁道部《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铁建设[2009]159号)要求,扎实做好集中排查整改和全面整改规范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铁路建设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一)继续搞好自查自纠。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排查责任,提高检查效果。自查自纠的重点是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用日常工作替代专项治理,也不能把专项治理同日常工作相脱离。
(二)全面进行整改规范。各单位在完成集中排查整改基础上,4月份起要按要求进行全面整改规范。集中排查整改不力、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单位,要进行“补课”和“回头看”,保证排查整改效果。全面整改规范阶段工作重点是完善制度和加大监管力度。要根据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为主线,进一步完善铁路建设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各项整改落实工作。关键是要深化制度改革,不断创新监管措施、手段和方法,提高监管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滋生腐败机会,形成铁路建设工程领域监管长效机制。
(三)加大重点抽查力度。在各单位自查自纠的同时,各铁路局要适时组织重点抽查,保证专项治理工作效果。在此基础上,铁道部专项治理各牵头单位还将加大抽查、督导力度。抽查的重点是使用中央投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突出、举报投诉较多、专项治理开展不力的建设项目、自查自纠“零报告”单位,工期严重滞后、投资严重超概的建设项目,以及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验工计价、变更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两极总的抽查数量不少于项目总数的20%。各单位要对抽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针对性意见和防范措施,并及时报送情况。
(四)全力做好检查配合。4月份开始,中央扩大内需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暨工程治理工作监督检查组,将组织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扩大内需项目和自查自纠整改情况。中央工程治理办公室将选择3~5个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深入核查。铁道部将结合工程建设项目执法监察工作,对10个以上重点项目进行抽查,并选取3个项目进行剖析检查。各单位务必统筹安排,做好协调衔接,推进专项治理,在保证建设项目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提早做好检查配合工作。
(五)合理做好分类处理。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结合铁路建设实际,明确政策界限,依法、合规地做好分类处理。按照中央专项治理实施意见精神,对主动认识和纠正问题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于处分;对拒不自查、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理。对一般程序性违规问题,运用教育、规范的办法,以批评教育、吸取教训、督促整改为主,但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追究责任;对违纪违法,以权谋私的腐败问题,必须依法从严处理。对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边查边犯、顶风违纪的,要从严处理,决不姑息。
二、突出重点
(一)项目决策和投资控制方面
1.治理重点:查处未批先建、违规审批、擅自变更、超验虚验、严重超概、勘察设计重大质量问题和内外勾结、虚假概算等行为,严格铁路建设各项程序,符合项目审批和投资控制要求。
2.主要措施:针对发现的问题,一是深刻剖析原因,找出根本症结,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二是以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为手段,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合理控制工程投资。三是加强地质勘察工作管理,保证勘察设计深度,确保地质勘探数量质量和钻探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加强重大技术经济方案比选论证,及时完成地质灾害危害性、压覆矿产资源、地震安全性等评估报告,保证整体方案最优,从源头上减少重大设计变更。四是强化变更设计管理,明确变更设计责任主体,落实责任追究,重点抓好施工图审核,尽最大努力减少和防止重大量差。五是创新管理机制,按责权利统一的原则,研究制订建设单位或业主的投资控制责任和办法。铁道部年内制发《加强基建计划管理和投资控制指导意见》、《铁路基本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相关工作程序和处理原则,规范基建计划管理,加强投资控制。要对铁路规划的符合性、建设项目规划的符合性、项目技术标准和功能定位的符合性、相关审批手续的符合性进行全面排查整改,近期将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项目用地预审工作的通知》等,重点在用地预审、环境评价和开工报告审批环节上加大管理力度,指导各建设单位进一步有序高效推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规范用地预审,严格开工报告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对“十一五”期间铁路建设项目的用地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全面梳理铁路项目用地预审批复数量、先行用地批复数量、正式用地批复数量和实际用地数量等,建立用地基础台账,加强土地计划管理。各建设单位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加快正式用地办理组卷报批工作。
(二)规范资金安排使用方面
1.治理重点:查处多头开户、超拨超付、擅自挪用、成本不实、严重拖欠等行为。规范铁路建设资金安排使用,改进和完善投资管理。
2.主要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和落实责任,严格责任追究。二是加强建设资金预算管理,定期考核资金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严防超概算、超合同、超投资计划、超资金预算、超验工计价拨付使用建设资金。三是充分利用数据集中系统、铁路资金结算网络,对建设资金实行实时监控,切实防范资金风险。四是依托监管银行加强资金流向监管,严格落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银行三方监管协议,防止挤占、挪用建设资金。五是加大和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力度,确保地方资金及时到位。
(三)招投标活动和物资采购方面
1.治理重点:查处规避招标、围标串标、明招暗定、违规交易、插手干预、乱设门槛等行为。规范招标投标活动和物资设备采购,建立统一开放、公开透明、竞争有序、依法合规的铁路建设市场。
2.主要措施:
一是完善制度,从制度层面规范招标投标行为,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开透明的原则。资格预审完成后,招标人要及时向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函,在发售招标文件前,向未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公开资格预审未通过原因,未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对未通过的原因有异议时,有权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开后两个工作日)向监督部门提出申诉。上半年铁道部将修订并发布《关于调整铁路建设项目甲供物资设备目录的通知》、《铁路有形建设市场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招标投标的废标、超概、甲供物资目录、设定投标条件等细节问题予以明确。下半年重点做好学习贯彻即将发布的《招标投标实施条例》工作。
二是加强监管,加大招标投标现场监管力度,加强交易市场、专家库管理和评委培训工作。及时更新专家库,大力推广专家库随机抽取程序,实现一、二级交易市场共用统一的专家库。继续组织做好铁路工程评委专家培训工作,年内完成6期培训,每期180人。二季度召开招标投标座谈会,就交易市场资格审查、招标过程等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以会代训,规范管理和提高素质。尽快修订评标现场纪律准则,杜绝招标工作人员和评标委员会成员泄露评标信息行为。加大评标结果抽查力度,对招标投标全过程随机进行核查,重点是招标程序的合法性、评标的公正性以及是否存在围标串标现象,一经查实,依法追究招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责任。核查情况向全路通报,核查结果同铁路局业绩考核挂钩。进一步加强二级交易市场监管,继续对二级交易市场进行全面检查整顿,问题严重的关停整改。
三是加大处罚力度,落实铁路建设市场不良行为和“黑名单”制度。认真受理核查有关举报投诉,并按规定公开查处结果。建立铁路工程招标投标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公告平台,及时将招标投标不良行为向社会公开。除特殊情况外,投标人已购买招标文件不递交投标文件的,纳入不良行为记录。
四是改进招标评标工作。无论是站前、站后施工招标,评标办法的选定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原则上采用抽签方式确定,未采用抽签方式确定的,要向铁道部建设司、监察局作出详细说明,并严格执行招标投标示范文本。从下半年起严格实行施工图招标,未完成施工图设计不得发售招标文件。施工、监理单位投标承诺的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必须兑现到位。通用物资设备采购招标要取消行业门槛。实行网上投标报名方式,原则上符合招标公告资质、业绩要求的投标人报名后,招标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售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加快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的研究开发。
五是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对于仅有上跨既有线的新线建设,原则上应该对非传统铁路施工企业开放。继续对非传统铁路施工企业进行扶持,选择不涉及营业线施工的标段专门由非传统铁路施工企业投标。新建项目一次招标4~8个标段的,原则上应选择1个标段由非传统铁路施工企业投标。8个以上标段的,原则上不得少于2个标段。进一步加强对非传统铁路施工企业的技术支持和引导,尽快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六是加强物资设备评标过程管理,出现废标情况必须予以说明,并附全体评委的意见;部管物资评标结果由物资办严格审核,指导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严格执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只要不是最低价中标,评标委员会必须在评标报告中予以说明,并且注明废标的理由,同时要求全体评委签署意见,以备核查;甲供物资设备招标结果超出概算时,必须按规定履行概算批准手续后才能发中标通知书;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铁道部确定的甲供物资目录,不得随意扩大范围,一经发现,严格责任追究;严格执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有关的人员证书、资质、业绩、注册资金等要求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实际情况,坚决杜绝设定超过规范的技术条件,杜绝设定大多数投标人都达不到的条件;评标过程中出现废标情况,评标委员会根据报价是否具有竞争性综合确定;所有材料包括声屏障等,都要纳入物资招标。
(四)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安全管理方面
1.治理重点:查处标后重新定标、转包和违法分包、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现场管理失控、内业资料严重失实、偷工减料、擅自改变施工工艺、瞒报事故、严重失职渎职等行为。强化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参建各方质量安全行为,保证铁路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
2.主要措施:一是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级管理体系,明确和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二是加大处罚,严字当头,出重拳、下狠招,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质量安全问题严重的单位要对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报铁道部。三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和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从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勘察设计、现场施工等方面进行深入检查,狠抓既有线施工、长大隧道施工、大跨高墩桥梁等关键部位施工质量安全,重点保证隧道初支、仰拱、二衬紧跟,打击偷工减料行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四是认真落实质量安全问题和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铁路建设质量安全动态,加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五是严格原材料质量控制,强化检验、检测,确保数据准确真实,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六是坚持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参建人员质量安全意识。
(五)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方面
1.工作目标:建立铁路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管理制度,逐步实现铁路建设项目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用共享,构建和完善铁路建设市场诚信体系。
2.主要措施:加强行业内外调研工作,完善铁路建设市场不良行为和“黑名单”制度。在铁路建设单位年度考核、施工和监理企业信用评价、设计单位施工图考核、产品供应厂商市场信用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铁路建设信息平台、交易平台、监管平台,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健全铁路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加强信用评价过程管理,严肃查处领导干预、评价不实和行贿受贿等行为。编制铁路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目录,研究制定铁路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信用信息共享标准和程序。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做好建设工程项目诚信、信用目录、共享标准和程序、信用体系和实施办法等方面的相关工作,推进建立覆盖全国的项目信息共用共享机制。
(六)查办案件方面
1.工作目标:及时查办铁路建设违法违规违纪重大案件。
2.主要措施:一是健全办案协调机制,结合联席会议、廉政教育、执法监察、监督检查等日常工作,完善各部门之间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二是积极拓宽案源渠道,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坚持有信必查、查实必处、问责到人。提高信访举报件受理质量,规范案件排查的方式和工作程序,跟踪案件线索,保证线索不流失,完善案件线索报告和转办受理机制。三是强化检察、公安、法院、审计等部门在办案中的配合、沟通和协调,发挥专业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突破大案要案的整体合力。
三、工作要求
(一)多措并举,力求突破。各单位要以全路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契机,在专项治理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结合4、5月份开展的铁路建设质量安全大检查活动,重点检查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勘察设计、现场施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力求突破。
(二)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要把制度建设融入到专项治理各阶段、各环节,把治理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好的做法提升到政策制度层面,加快专项治理的成果转换,形成依法建设、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铁路局各成员单位要齐头并进,通力协作,推动全局专项治理工作深化发展。铁道部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加强督导,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和途径,推进全路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四)加大惩处,严查案件。要将案件查办贯穿专项治理全过程,强化责任追究,坚持依法依纪合规,健全办案协调机制,坚决打击腐败行为,以实际办案成果检验专项治理成效。
(五)加强联系,畅通信息。各单位要健全专项治理工作联系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信息沟通,掌握工作动态,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及时报送专项治理工作信息。部治理办统一牵头协调,加强指导和检查,及时通报工作情况。
各单位要依照本工作要点,结合建设实际情况,详细制定本单位2010年专项治理工作推进计划,于2010年4月20日前报部治理办公室。
主题词: 基本建设 工作要点 通知 抄送:中央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中铁工程、建筑公司,中交、中水集团,中建总公司,安能公司,中煤三建公司,铁一、二、三、四、五设计院,中铁咨询、上海院,部审计、鉴定、工管、外资中心,工程监督总站,前期办,部
内办公厅,政法、计划、财务、安监司,运输、监察局,京沪,信息办。
铁道部办公厅
2010年4月13日印发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2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
第 25 号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12月29日第十五次铁道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实行。
部 长 刘志军 二○○六年一月四日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保证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铁路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从事铁路建设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咨询、施工、监理的单位必须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理念组织建设,对铁路建设工程 合理使用年限内的质量负责。
第四条 从事铁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施工、监理的单位及主要从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和个人执业资格,并在批准的资质和执业范围内从业。
第五条 铁道部负责全国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铁道部在其职权范围内可以依法委托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铁路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六条 铁路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依据批准的设计文件组织工程建设,对工程质量负总责。
第七条 铁路建设单位应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进行招标,并应在所签订的合同中依法明确质量目标、责任。
由铁路建设单位采购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铁路建设单位应当保证其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
第八条 铁路建设单位应合理划分铁路建设工程标段,不得将铁路建设工程肢解发包,不得迫使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迫使中标人分包工程,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第九条 铁路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 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铁路建设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指定、推荐、介绍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生产厂、供应商。
第十条 铁路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在开工前到铁道部委托的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第十一条 铁路建设单位应当建立现场质量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制定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
第十二条 铁路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对初步设计和I类变更设计进行初审,对II类变更设计进行审批,按规定组织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设计咨询、施工图审核等。未经审核的施工图,不得使用。
第十三条 铁路建设单位应督促铁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落实组织机构、人员和机械设备,以保证工程质量。
第十四条 铁路建设单位应认真组织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检查,并按规定对有关单位进行质量信誉评价,及时处理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组织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并应加强基础技术资料管理,保证竣工文件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 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后,铁路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及时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和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并按规定妥善保管有关资料。
第十六条 铁路建设工程所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按规定通过技术鉴定或审批,并制定相应质量验收标准。没有经过鉴定、批准或没有质量验收标准的,不得采用。
第十七条 铁路建设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交付使用。
第三章 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十八条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揽铁路建设工程,不得转包或违法分包所承揽的工程。
第十九条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按照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并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
第二十条 勘察单位的勘察成果必须真实、准确,设计单位应根据勘察成果进行设计,不得简化程序和工序。
勘察设计应当达到规定的内容及深度要求,明确工艺工序及质量要求,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特殊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应在设计文件中作出详细说明。
第二十一条 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标准、规格、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
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等外,设计单位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第二十二条 勘察设计单位应对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进行交底,向施工单位作出详细说明,并应设置现场机构,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有关勘察设计问题。
第二十三条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制定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和落实质量责任。应分阶段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必要的质量技术保证,按照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设计咨询、施工图审核意见等对勘察设计进行优化完善。
第二十四条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参加工程检查和检验批以及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验收。发现违反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的,应及时通知建设、施工、监理单位。
第二十五条 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参加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对因勘察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六条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做好质量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
第四章 施工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 施工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铁路建设工程。
施工单位不得转包、违法分包工程;使用劳务的,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劳务分包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按照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和审核合格后的施工图施工,对施工质量负责。
第二十九条 依法分包的专项工程,分包单位应当对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牵头人应对中标工程质量负总责。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工程质量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十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设置现场施工管理机构,确定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明确其质量责任,并按规定在工程档案中明确记载,且未经铁路建设单位同意,不得更换。施工单位现场应实行扁平化管理。
第三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要求,在现场管理机构设置专门质量管理部门,配足专职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制定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和落实质量责任。
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一般应具有工程系列中级技术职 称,至少有一人具有工程系列高级技术职称。
第三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三十三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对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禁止使用。涉及结构安全的,必须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
施工单位设置的工地实验室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检验结果必须真实、准确,并按规定做好检验签认,保存检验资料。
第三十四条 施工单位开工前必须核对施工图,提出书面意见。施工中发现有差错或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的,应及时书面通知监理、勘察设计和建设单位,不得修改设计和继续施工。若继续施工造成损失的,施工单位与监理、勘察设计单位要承担同等责任。
第三十五条 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后,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协助事故调查。对因施工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六条 施工单位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强化质量自控,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按规定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记录和签认,做到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
第三十七条 施工单位在竣工验收时应落实工程保修责任,并对铁路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内的施工质量负责。
第三十八条 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做好质量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保证竣工文件真实、完整。
第五章 监理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三十九条 监理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铁路建设工程监理业务,不得转让所承担的工程监理业务。
第四十条 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照有关规程、规范、标准、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委托监理合同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四十一条 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不得承担该项建设工程的监理业务。
第四十二条 监理单位必须按照投标承诺和委托监理合同约定,设置现场监理机构,配置现场监理人员,配备必需的试验、检测、办公设备及交通、通讯工具等。
总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变动必须经建设单位同意。
第四十三条 监理单位必须加强现场监理管理,制定监理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和落实质量责任,并分阶段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监理工作质 量。
第四十四条 监理单位在开工前和施工中应核对施工图,发现差错或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必须及时书面通知建设、设计、施工单位。
第四十五条 监理单位在开工前和施工中,必须按规定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开工报告、分包单位资质、进场机械数量及性能、投标承诺的主要管理人员及资质、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技术措施等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和要求,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第四十六条 监理单位应按规定组织或参加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验收。
第四十七条 监理单位应参与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对因监理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监理单位应按规定做好监理资料的整理、归档。
第四十八条 建设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调配使用监理人员。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 铁道部及铁道部委托的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从事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机构,必须按国家有关规 定经铁道部考核合格后,方可实施质量监督。监督管理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条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各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及工程实体质量,监督的主要方式是抽查和对竣工验收实施监督,并按规定出具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第五十一条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各责任主体及检测机构等有关单位的不良质量行为进行核实、记录,并按规定进行通报、公布。
第五十二条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三、发现工程质量问题时,责令改正或临时停工。
第五十三条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予支持和配合,不得拒绝或阻碍质量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五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质量缺陷和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有权进行举报。
对因举报而避免或消除重大质量问题、隐患的,由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或报请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铁路建设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违反本规定,责令改正,并由铁道部或铁道部委托的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进行行政处罚。
第五十六条 铁路建设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条的,由铁道部或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并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
第五十七条 铁路勘察设计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条的,责令改正,并由铁道部或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同一、同一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单位连续受到2次及以上警告的,按规定限制其参加铁路勘察设计投标或方案竞选。
第五十八条 铁路施工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四、三十六、三十八条的,责令改正,由铁道部或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同一、同一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连续受到2次及以上警告的,按规定限制其参加铁路工程施工投标。
第五十九条 铁路监理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责令改正,由铁道部或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同1、同一建设项目监理单位连续受到2次及以上警告的,按规定限制其参加铁路工程监理投标。
第六十条 铁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注册执业人员因过错造成质量大事故的,1年内不得在铁路建设市场执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5年内不得在铁路建设市场执业;情节特别严重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吊销执业资格。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弄虚作假,编制或出具虚假技术资料和实验、检测结果的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在铁路建设市场执业;情节特别严重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资格。
第六十一条 铁道部有关工作人员或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循私舞弊,未构成犯罪的,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二条 从事铁路建设工程咨询等业务的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另行规定。
第六十三条 本规定由铁道部负责解释。
第六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第三篇:铁道部统借统还债务管理程序铁财函(2007)77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财函〔2007〕779号
关于进一步明确使用铁道部统借统还债务性资金工作程序的通
知
各铁路局,投资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各合资铁路公司:
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铁道部统借统还债务性资金用于合资铁路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铁财〔2007〕64 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将使用铁道部统借统还债务性资金(以下简称统借统还资金)有关具体工作程序明确如下:
一、合资铁路公司在初步设计概算批复后,根据项目概算内债务性资金需求、项目建设进度预计等情况,细化项目资金筹集方案。符合《管理办法》规定要求、拟使用统借统还资金的合资项目公司根据筹资方案提出项目使用统借统还资金申请文件,报铁道部财务司,并抄送铁道部专门审核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申请文件主要内容见附件1。
二、铁道部财务司提请铁道部专门审核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根据各合资项目公司报送的使用统借统还资金申请文件和项目基本情况,按照《管理办法》规定,对申请使用统借统还资金项目进行审查,对是否同意使用、使用额度、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等提出书面审核意见。财务司将有关审核意见汇总并经各单位会签,报经部领导批准后,向同意使用统借统还资金的合资项目公司回复审核意见。
三、铁道部基建投资计划下达后,合资项目公司根据投资计划,结合建设项目施工进度、合同规定等拟定资金预算和筹资方案。在铁道部基建投资计划下达后的30 日内,已经部批复同意使用统借统还资金的合资公司向铁道部财务司提报当年使用统借统还资金申请书,并抄送铁道部专门审核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申请书主要内容见附件2。
四、对需落实具体使用项目后由国家有关综合部门批准筹集的债务性资金(如铁路建设债券),由铁道部根据项目投资计划和合资项目的有关情况,提出有关合资项目使用额度,经相关合资项目公司确认使用意向后向国家有关综合部门提报。实际使用资金按照最终批准额度办理。资金实际到位前由合资项目公司自行做好资金使用衔接安排。
五、铁道部财务司根据各合资项目公司报送的使用统借统还资金申请和筹集能力等情况,提出筹集统借统还资金总量和分项来源的方案,经计划司会签并报部领导批准后,通知有关合资项目公司与铁道部签订《还款责任书》。
六、根据《管理办法》规定,每年6 月15 日和12 月15 日前,铁道部印发通知,要求有关合资项目公司于7 月15 日和次年2 月15 日前报送使用统借统还资金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国铁出资者代表应提出相应的审核意见,铁道部财务司将各公司情况汇总报部专门审核委员会,对存在的问题应按职责分工督促有关公司整改落实。对问题突出的公司提出核减、停止借款的建议,报部领导批准后执行。对日常发现的重大问题,应由有关部门及时反映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七、使用统借统还资金的合资项目公司投入运营后,国铁出资者代表单位在报送本单位预算时应同时说明合资项目公司预算中对到期还本付息资金的预算安排情况,并结合公司上年实际情况和预算反映偿债能力等指标,对公司偿债能力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铁道部财务司将各公司情况汇总报部专门审核委员会,对预计可能发生偿债困难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报部领导批准后执行。
八、铁道部财务司提前30 日通知使用统借统还资金的合资项目公司到期应支付利息(费用)和归还本金的日期、额度(格式见附件3)
九、使用统借统还资金的合资项目公司未按《还款责任书》规定按期还本付息,铁道部将出具《归还铁道部统借统还债务性资金抵扣通知书》(格式见附件4)给运输营业收入清算部门和合资项目公司。运输营业收入清算部门依据通知书扣划资金至指定账户。
附件: 1.统借统还资金申请文件主要内容 2.统借统还资金申请书主要内容
3.合资铁路公司利用铁道部统借统还资金还本付息通知书 4.归还铁道部统借统还资金抵扣通知书 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附件1:
统借统还资金申请文件主要内容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可研批复文件文号、批复时间; 3.项目总投资概算; 4.项目工期安排; 5.项目预计开工时间。
二、项目资金情况
1.各投资方出资比例、出资额; 2.债务性资金额度;
3.申请使用统借统还资金额度、占债务性资金比例;
4.统借统还资金分使用额度、使用期限、资金提款期建议; 5.其他债务性资金的筹资方案。
三、项目情况分析及公司决议等 1.项目经济评价; 2.还款能力分析;
3.公司股东会关于使用统借统还资金决议;
4.公司其他股东对使用统借统还资金作为国铁出资人对公司提供担保的书面认可函;
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附件2:
统借统还资金申请书主要内容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2.项目可研批复文件文号、批复时间; 3.项目总投资概算; 4.工期安排;
5.申请文件安排的开工时间及实际开工时间。
二、项目资金情况
1.铁道部同意使用统借统还资金批复件编号;
2.各投资方出资比例、出资额,至上年末已出资情况; 3.债务性资金额度,至上年末负债情况;
4.累计已使用统借统还资金额度、占债务性资金比例; 5.当年分款源投资计划,对其中债务性资金的筹资方案,6.申请使用统借统还资金额度、占债务性资金比例、使用期限、资金提款期建议。
三、项目情况分析及公司决议等
1.与已上报申请文件比较,需要对项目经济评价进行的调整; 2.依照项目实际进度和最新项目概算,对还款能力分析; 3.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附件3: 编号:
合资铁路公司利用铁道部统借统还资金还本付息通知书
公司:
按照你公司与铁道部签订的XX 号《合资铁路公司利用铁道部统借统还资金还款责任书》的约定,请于XX 年X 月X 日前归还。
本金额度: 利息额度:
(上述利息为XX(金额)XX 年X 月X 日至XX 年X 月X 日 应计利息)加收违约罚息: 其他费用:
(具体说明其他费用的内容)
收款单位: 银行名称: 银行账号:
附件4: 编号:
归还铁道部统借统还资金抵扣通知书
公司:
因你公司未按照与铁道部签订的XX 号《合资铁路公司利用铁道部统借统还资金还款责任书》约定和铁道部XX 编号通知书通知,于XX 年X 月X 日前支付应归还的统借统还资金本金XX(金额)、利息XX(金额)、应加收违约罚息XX(金额),共计XX(金额),现依据上述还款责任书第七条规定,于XX 年X 月X 日由自你公司运输清算款中抵扣。
收款单位: 银行名称: 银行账号: 编号:
归还铁道部统借统还资金抵扣通知书(铁道部运输收入清算机构名称):
因公司未按照与铁道部签订的XX 号《合资铁路公司利用铁道部统借统还资金还款责任书》约定和铁道部XX 编号通知书通知,于XX 年X 月X 日前支付应归还的统借统还资金本金XX(金额)、利息XX(金额)、应加收违约罚息XX(金额),共计XX(金额),现依据上述还款责任书第七条规定,请于XX 年X 月X 日由自该公司运输清算款中抵扣。
收款单位: 银行名称: 银行账号:
主题词:财务 资金 通知
抄送:部审计、资金、外资中心,部内政法、计划、建设司,运输局。
铁道部办公厅 2007年7月26日印发
第四篇:中铁、中国铁建、中建、铁道部总结区分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即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铁路和公路投资及运营、矿产资源开发、物资贸易等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也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2014年,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第86位[1],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排名第417位。2005年及2006年分别位列全球第四及第三大建筑工程承包商。
公司名称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外文名称China Railway Group Limited总部地点北京成立时间1950年3月经营范围铁路、公路、市政工程等公司性质上市公司 国企公司口号勇于跨越,追求卓越年营业额4800亿元(2012年)董事长李长进世界500强第86位(2014)简称中国中铁 中铁 CREC
公司成员编辑
进行了资产重组与企业重构,涉及单位34个、员工26410人、资产40余亿元,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兵改工以来前所未有。
2003年3月,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转归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是年,国家加大企业重组力度,根据国资委、铁道部有关通知精神,将铁道第一、第四勘察设计院和哈尔滨、上海、广州、南昌、柳州、兰州、乌鲁木齐铁路局的9个设计院、9个工程建设集团公司划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2004年2月,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对划转的原铁路局施工、设计单位进行整合重组,组建了中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局集团公司;调整整合了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上海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2005年,成立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05年底,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下辖22个集团公司(公司)、4个设计院、1所院校,计22万人,进一步完善了设计、施工、监理总承包产业链条,优化了市场竞争格局。企业步入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铁建,英文简称 CRCC),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于2007 年11月5 日在北京成立,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企业。2008年3月10日、13日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A股代码601186、H股代码1186),公司注册资本123.38亿元,连续入选《财富》 “世界500强”、“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中国企业500强”,中国铁建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1]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100位,“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1位,“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6位,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也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2]
公司名称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外文名称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Limited总部地点北京市成立时间2007 年11月5日经营范围建筑企业公司性质国有企业公司口号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简称中国铁建 CRCC注册资本123.38亿元A股代码601186H股代码1186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建 即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简称中国建筑,组建于1982年,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大型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是为数不多的不占有大量的国家投资,不占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经营专利,以从事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和地产业为核心业务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公司名称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外文名称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总部地点中国北京成立时间1982年(壬戌年)6月11日经营范围建筑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公司性质国有独资企业年营业额57164134万元人民币(2013年)董事长易军总经理官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道部 即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议案,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不再保留铁道部。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13年3月10日,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离。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承担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隶于交通运输部。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China Railway Corp.),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2013年3月14日,《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13〕47号)正式下发。
2013年3月1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5月21日,与国家铁路局“三定”编制同时进行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机构编制敲定,改革后部门不减反增。
2014年1月9日上午,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北京召开成立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盛光祖在会上作报告,总结2013年铁路工作,部署2014年重点任务。
公司名称中国铁路总公司外文名称China Railway Corporation总部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街道复兴10号成立时间2013年3月17日经营范围国内、国际联运列车公司性质国有独资企业员工数204.56万人注册资金10360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46631.59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盛光祖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令
第 32 号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已经2007年8月19日铁道部第17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铁道部原发《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规则》(铁运〔1999〕118号)同时废止,前发有关文电与本规则相抵触的以本规则为准。
部 长
刘志军
二○○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铁路运输秩序,依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1号)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中断行车及其他影响铁路正常行车,需要实施应急救援的,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逐级负责、应急有备、处置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 铁道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全监管办)应当指导、督促铁路运输企业落实事故应急救援的各项规定,依法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内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条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相应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救援队、救援列车的建设,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人员培训、装备配置、物资储备、预案演练等基础工作,积极开展事故应急救援。
第六条 公安机关应当参与事故应急救援,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治安秩序,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依法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协助抢救遇险人员。
第七条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由铁道部、安全监管办协调请求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当地驻军、武装警察部队给予支持帮助。
第二章 救援报告
第八条 事故应急救援实行逐级报告制度。铁道部、安全监管办和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明确报告程序、方式和时限,公布接受报告的各级事故应急救援部门及电话。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部门应当按规定程序向上级单位和部门报告。
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现场铁路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邻近铁路车站、列车调度员、公安机关或者相关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单位、部门应当根据需要立即通知救援队和救援列车。
遇有人员伤亡或者发生火灾、爆炸、危险货物泄漏等事故时,接到报告的单位、部门应当根据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并立即通知当地急救、医疗卫生部门或者公安消防、环境保护等部门。
第十条 铁路运输企业列车调度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规定程序报告本企业负责人,并向本区域的安全监管办和铁道部列车调度员报告。
第十一条 铁道部列车调度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时,铁道部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第十二条 救援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站名)、区间(线名、公里、米)、线路条件、事故相关单位和人员。
(二)发生事故的列车种类、车次、机车型号、部位、牵引辆数、吨数、计长及运行速度。
(三)旅客人数,伤亡人数、性别、年龄以及救助情况,是否涉及境外人员伤亡。
(四)货物品名、装载情况,易燃、易爆等危险货物情况。
(五)机车车辆脱轨数量及型号、线路设备损坏程度等情况。
(六)对铁路行车的影响情况。
(七)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八)需要应急救援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人员伤亡、脱轨辆数、设备损坏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补报。
第十四条 事故应急救援情况需要向社会通报时,由铁道部、安全监管办的宣传部门统一负责。
第三章 紧急处置
第十五条 事故发生后,列车司机或者运转车长等现场铁路工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停车措施,并按规定对列车进行安全防护。遇有人员伤亡时,应当向邻近车站或者列车调度员请求施救,并将伤亡人员移出线路、做好标记,有能力的应当对伤员进行紧急施救。
为保障铁路旅客安全或者因特殊运输需要不宜停车的,可以不停车。但是,列车司机或者运转车长等现场铁路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邻近车站、列车调度员,接到报告的邻近车站、列车调度员应当立即组织处置。
第十六条 客运列车发生事故造成车内人员伤亡或者危及人员安全时,列车长应当立即组织车上人员进行紧急施救,稳定人员情绪,维护现场秩序,并向邻近车站或者列车调度员请求施救。
第十七条 救援队接到事故救援通知后,救援队长应当召集救援队员以最快速度赶赴事故现场。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当立即组织紧急抢救伤员,利用既有设备起复脱轨的机车车辆,清除各种障碍,搭设必要的设备设施,为进一步实施救援创造条件。
第十八条 发生列车火灾、爆炸、危险货物泄漏等事故时,现场铁路工作人员应当尽快组织疏散现场人员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十九条 事故发生后影响本线或者邻线行车安全时,现场铁路工作人员应当立即按规定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第四章 救援响应
第二十条 接到事故救援报告后,应当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按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由相应单位、部门作出应急救援响应,启动应急预案。
第二十一条 特别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由铁道部报请国务院启动,或者由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启动。铁道部在国务院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开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事发地省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以及现场事故救援指挥部的应急通信系统,征求有关专家建议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提出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经国务院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定后组织实施,并派出专家和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参加救援。
第二十二条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由铁道部启动。铁道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机构应当组建现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现场指挥部),并根据事故具体情况设立医疗救护、事故起复、后勤保障、应急调度、治安保卫、善后处理等工作组,开通与事发地铁路运输企业和现场指挥部的应急通信系统,咨询有关专家,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立即派出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调集各种应急救援资源,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协调请求事发地人民政府、当地驻军、武装警察部队提供支援。遇有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第二十三条 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的应急救援,由安全监管办启动或者督促铁路运输企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机构启动,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并根据事故具体情况设立医疗救护、事故起复、后勤保障、应急调度、治安保卫、善后处理等工作组,开通与现场指挥部的应急通信系统,咨询有关专家,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有关负责人和专业人员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集各种应急救援资源,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必要时,由安全监管办协调事发地人民政府、当地驻军、武装警察部队提供支援。遇有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向铁道部报告。
第五章 现场救援
第二十四条 现场救援工作实行总指挥负责制,按照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等级,由相应负责人担任总指挥,或者视情况由上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机构指定人员担任临时总指挥,统一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各工作组及参加事故应急救援的单位、部门应当确定负责人。救援列车进行起复作业时,由救援列车负责人或者指定人员单一指挥。
现场总指挥以及参加事故应急救援的各工作组负责人、各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作业人员应当区别佩戴明显标志。
第二十五条 现场指挥部应当在全面了解人员伤亡以及机车车辆、线路、接触网、通信信号等行车设备损坏、地形环境等情况后,确定人员施救、现场保护、调查配合、货物处置、救援保障、起复救援、设备抢修等应急救援方案,并迅速组织实施。
在实施救援过程中,各单位、部门应当严格执行作业规范和标准,防止衍生事故。
第二十六条 事故发生后,运输调度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及时发布各类救援调度命令。重点安排救援列车出动和救援物资运输。需要其他铁路运输企业出动救援列车时,由铁道部发布调度命令。
造成列车大量晚点时,应当尽快采取措施恢复行车秩序。预计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行车时,应当尽量将客运列车安排停靠在较大车站,并组织向站车滞留旅客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等服务。
第二十七条 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现场指挥部应当立即组织协调对现场伤员进行救治,紧急调集有关药品器械,迅速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或者转移救治,采取必要的卫生防疫措施。
遇有重大人员伤亡或者需要大规模紧急转移、安置铁路旅客和沿线居民的,应当及时通知事发地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救治和转移、安置工作,必要时可以由铁道部或者安全监管办进行协调。
第二十八条 现场指挥部应当根据需要迅速调集装备设施、物资材料、交通工具、食宿用品、药品器械等救援物资。铁路运输企业各单位、部门必须无条件支持配合,不得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延误救援工作。
物资调用超出铁路运输企业自身能力时,可以向有关单位、部门或者个人借用。
第二十九条 事故涉及货运列车时,货运部门应当迅速了解事故货车及相关货车的货物装载情况,组织调集装卸人员和机具清理事故货车及相关货车装载的货物,处置事故列车挂运的危险、鲜活易腐等货物,编制货运记录。
第三十条 事故应急救援需要出动救援列车时,救援列车应当在接到出动命令后30分钟内出动,到达事故现场后,救援列车负责人应当迅速确定具体的起复作业方案,经现场总指挥批准后立即开展起复作业。救援列车在桥梁或坡道等特殊地段作业时,应当连挂机车。两列及以上救援列车分头作业时的指挥,由现场总指挥协调分工后各自负责。两列及以上救援列车在同一个作业面集中作业或者联动作业时,由负责本区段救援任务的救援列车或者由现场总指挥指定人员负责指挥。救援列车在电气化区段实施救援作业时,应当在确认接触网工区接到停电命令并做好接地防护后方准进行。起复动车组、新型机车车辆等,应当使用专用吊索具。
第三十一条 事故应急救援需要通信保障时,通信部门应当在接到通知后根据需要立即启用“117”应急通信人工话务台,组织开通应急通信系统。事故发生在站内,应当在30分钟内开通电话、1小时内开通图像传输设备。事故发生在区间,应当在1小时内开通电话、2小时内开通图像传输设备。并指定专人值守,保证事故现场音频、视频和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任何人不得干扰、阻碍事故信息采集和传输。
第三十二条 事故造成铁路设备设施损坏时,有关专业部门应当立即组织抢修,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切断事故现场电源,拆除、拨移和恢复接触网,及时架设所需照明,调集足够的救援队伍、材料和机具,积极组织抢修损坏的线路、通信信号等行车设备设施,协助事故机车车辆的起复。对可以运行的受损机车车辆进行检查确认,符合挂运条件的方准移动,必要时派人护送。起复作业完毕后,应当迅速做好开通线路的各项准备。
第三十三条 事故遇有装载危险货物车辆时,现场指挥部应当在采取确保人身安全和作业安全措施后,方可开展救援。危险货物车辆需卸车、移动或者起复时,应当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作业,及时清除有害残留物或者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必要时,由安全监管办协调环保监测部门及时检测有害物质的危害程度,采取防控措施。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应当组织解救和疏散遇险人员,设置现场警戒区域,阻止未经批准人员进入现场,指定专人进行现场勘查取证,必要时实施现场交通管制,负责事故现场旅客、货物及沿线滞留列车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三十五条 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并及时移交事故调查组。因应急救援需要改变事故现场时,应当做出标记、绘制现场示意图、制作现场视听资料,并做出书面记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不得伪造、隐匿或者毁灭相关证据。
第三十六条 事故救援完毕后,现场指挥部应当组织救援人员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清理,进一步确认无伤亡人员遗留,拆除、回收、移送救援设备设施,清除障碍物,确认具备开通条件后,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按规定办理手续,由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开通线路,尽快恢复正常行车。
第六章 善后处理
第三十七条 事故善后处理工作组应当依法进行事故的善后处理,组织妥善做好现场遇险滞留人员食宿、转移和旅客改签、退票等服务工作,以及伤亡人员亲属的通知、接待以及抚恤丧葬、经济补偿等处置工作。负责收取伤亡人员医疗档案资料,核定救治费用。
第三十八条 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现场指挥部应当在积极组织施救的同时,负责协调落实伤亡人员的救治、丧葬等临时费用,待事故责任认定后,由事故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九条 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应当由急救、医疗卫生部门或者法医出具死亡证明,尸体由其家属或者铁路运输企业存放于殡葬服务单位,或者存放于有条件的急救、医疗卫生部门。尸体检验完成后,由事故善后处理工作组通知死者家属在10日内办理丧葬事宜。对未知名尸体,由法医检验后填写《未知名尸体信息登记表》。经核查无法确认死者身份的,经事故善后处理工作组负责人批准,刊登认尸启事,刊登后10日无人认领的,由县级或者相当于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批准处理尸体。
第四十条 事故造成境外来华人员死亡的,事故善后处理工作组应当通知死者亲属或者所属国家驻华使(领)馆,尸体处置事宜按照我国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一条 对事故现场遗留的财物,事故善后处理工作组或者公安部门应当进行清点、登记并妥善保管。
第四十二条 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事故应急救援费用等应当进行统计。借用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设备设施和其他物资,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归还并适当支付费用,丢失或者损坏的应当合理赔偿。
第四十三条 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事故当事人对损害赔偿有争议时,可以协商解决,或者请求组织事故调查组的机构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四条 属于肇事方责任给铁路运输企业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事故认定书由肇事方赔偿。
第四十五条 因设备质量或者施工质量造成事故损失的,铁路运输企业有权依据事故认定书向有关责任方追偿损失。
第四十六条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现场指挥部应当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于5日内形成书面报告,并附事故应急救援有关证据材料,按事故等级报铁道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者安全监管办备案。由铁道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者安全监管办组织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工作进行评价认定,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及有关制度办法。
第七章 罚
则
第四十七条 铁路运输企业及其职工违反本规则规定,不立即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或者迟报、漏报、瞒报、谎报事故等延误救援的,由铁道部或者安全监管办对责任单位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责任人处4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铁道部、安全监管办等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人员违反本规则规定,未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或者迟报、漏报、瞒报、谎报事故等延误救援的,对主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照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规则规定,干扰、阻碍事故应急救援的,由铁道部或者安全监管办对责任单位处4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责任人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责任单位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责任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涉嫌犯罪的,依照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规则由铁道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本规则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铁道部原发《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规则》(铁运〔1999〕118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