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群众路线教育与地方志编修工作的有机结合
浅谈群众路线教育与地方志编修工作的有机结合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教育活动时间一年左右,活动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教育活动重点对象为: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活动于2014年1月开始进行,预计于2014年10月结束,这次活动更为贴近基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一个地方志工作者,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要深入学习各种有关群众路线纲领性文献,要把学习路线教育的实质领会透彻,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群众路线教育与地方志编修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每一个地方志工作者的必修课程,是指导地方志编修工作的思想指南。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方志工作的指示是地方志工作的指南
一、习近平::学习党史国史是各项事业前进必修课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6月25日下午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习近平指出,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更好担负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在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续开拓,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解读】习总书记有关地方志的论述,首先肯定了地方志的存史价值,如果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对自己的历史一无所知,就无法清楚自己的过往,对自己的国家民族不了解在各项事业和工作中就会陷入迷茫,所以地方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从历史的过往中反思过去正视当下最好的一面“镜子”,也是“洗澡、治病”的一剂良药,更是“正衣冠”重新上路的强心剂,还是解决今后如何走,走向何方的指南针。从这个方面来说,总书记论述更加彰显了地方志的教化功能。
二、李克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
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2014年4月1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五年来,全国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执着守望、辛勤耕耘,地方志工作成绩斐然,这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谨向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希望地方志工作者继续秉持崇高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以求真存实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地方志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部分会议代表座谈。她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刘延东指出,地方志工作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有着悠久璀璨的历史,有着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连绵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为传承文明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承担着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光荣使命。
刘延东强调,要把地方志作为重要的文化基础事业切实抓好。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管理和发展地方志事业的重要职责,发挥地方志工作机构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等职能,提高工作水平。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化对地方志工作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打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佳志。要把地方志工作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加快方志馆、地情网站、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利用地方志、传播地方志,鼓励和倡导全社会“读志”、“传志”、“用志”,用历史的智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解读】李总理关于修志问道的核心就是从历史的长河中总结执政党的优劣得失,借以指导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坚持走群众路线,总结提炼有关落实群众路线的“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之道、自然生存规律之道、为官之道、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之道、思想方法之道,充分发挥地方志的教化功能,指导全党如何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对全党全民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有关单位和领导者提供决策借鉴和施政参考,诸如:保护自然环境,防止自然灾害,开发地下资源,发展农业产业,规划城乡建设,等等诸多工作,在地方志中都可以找到借鉴和参考依据,对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引,这便是以启未来,也是地方志资政功能淋漓尽致的体现。
三、赵正永:志是一种文化,地方志是一种地方文化。
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说,新一轮修志要和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起来。修编地方志既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能,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举措。地方志办公室与其他政府部门一样,有许多创造、创新和进步,环境变化也很大。政府任何一个部门都是重要的,都不存在边缘化的问题。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工作。”
【解读】赵书记在视察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时的讲话,传达了一个极强的信号,那就是要正确认识地方志的社会功能,要坚决摒弃地方志部门是边缘部门的错误思想,要勇于担当,承担传播文化的历史使命,为国修志,传承文明,为社会编修精品佳志,为文化传播担负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开拓性、创新性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为一方百姓提供合格的精神食粮。
深入领会群众路线教育与地方志编修有关精神实质
群众路线教育最根本的实质就是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有关纲领性文件和重要论述,用党的纲领性文件和精神实质指导修志工作,扎扎实实把我们的修志工作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明白,地方志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必须传承的精神轨迹,也是华夏子孙宝贵的文明财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地方志事业发扬光大,以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带给我们的无比神圣的荣光。地方志编修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方式之一,一句话,地方志编修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执政理念,故此,地方志编修要在行文中始终如一的坚持全面反映地方政府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社会各方面的成就,要全面贯彻地方党委政府对修志的指导精神。
地方志是官书,这也就注定了地方志所承担的职责,必须坚定不移的记载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是如何在人民群众中贯彻落实的,如实记载党委政府如何在各项工作中为人民服务,坚持走群众路线和为民谋福祉的历程,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我们的政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因此,地方志工作者全面掌握党和政府如何践行群众路线,并在行文中全面准确地记述,给后人留下宝贵历史借鉴,为之后的党委政府提供有效的资政文献,是我们每一个地方志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所以,坚持群众路线教育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政治任务,要庄严而认真的对待。
地方志工作必须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利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建好方志馆、地情网站、数据库等基础设施,指导群众“读志”、“传志”、“用志”,充分发挥地方志社会功能,利用地方志大量的地情资料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服务,让地方志工作行为和地情资源深入群众的心灵深处。
将群众路线深入地贯彻于地方志编修工作中
一切政治学习都是为了指导各项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地方志工作者如何践行群众路线,这也是摆在每一个地方志工作者的现实任务,作为一个业务性极强的工作,我认为,修志要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那么,具体落实在地方志编修工作中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呢?
首先,从地方志编修的指导思想的确立上、篇目设计上看是否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是否符合广大普通群众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和规则,是否真实呈现老百姓的心路历程,这也是避免把志书编修成乌托邦式的阳春白雪般的作品的有效方式,要坚持从源头上开始接地气,走群众路线。
其次,要从地方志资料的采撷上看是否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经济、政治活动,要从全面真实呈现广大群众的社会生存状态,只有对所有涉及老百姓的历史事实全面展示,就会一览无余的揭示各种“道”,道法自然呈现于无形,地方志工作的群众性就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第三,资料甄别与写作过程,要坚持沉下去,再浮上来。所谓沉下去,就是地方志编修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地方志工作者要深入一线,深入到老百姓中去了解真实的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真相在民间,真实在民间,一个地方志工作者脱离了民间就如无根之木,永远不会成长,更谈不上成为参天大树,这是从志书资料的真实性来说的,所以我们要远离官僚主义作风,充分发动群众提供详实的资料,为修志服务,不要一味地轻信官方档案,要坚持科学利用档案资料,对档案资料的利用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不要随意轻信部门报上来的资料,或者随意采信道听途说而得来的资料,要加以考证采用。沉下去,还要深入了解党和政府在具体工作中如何贯彻为民服务,为老百姓生存所作出的努力,要充分了解老百姓到底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水平,生活状况有多大改善,对党和政府所做的工作满意度,还要充分了解老百姓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充分了解老百姓的真实渴求。只有充分的沉下去了,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才能文如泉涌的浮上来,生动的反映历史事实,全面呈现社会状态,故此,地方志工作者深入进行群众路线教育,贯彻群众路线精神实质,是编修出合格地方志的前提条件之一。我们当真诚学习并贯彻始终
第二篇:历史与现实如何有机结合
模块七
浅谈历史与现实在历史教学中的结合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总的来说,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历史经验变为现实财富。
但是历史不是过去,而是鲜活的现在;历史也不是分数,而是让学生体味人生。因此,我们教师要把历史与现实交汇,创造出富有生气的中学历史新课堂,提高历史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真正有收获。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呢?
1、历史教材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电影电视、图片动画、民情风俗,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话题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应抓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把这些活生生的材料应用到课堂上。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历史是“活生生”的,是“有血有肉”的。
2、历史教学方式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在历史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致来参与课堂活动,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片、录像、电影、多媒体等),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获得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能真正得到陶冶,才能真正去体验历史。初中学生一般都渴望获得认可与欣赏,喜欢表现自我,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在课堂上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
3、历史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当前,中日关系紧张异常,钓鱼岛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比如,我国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知道钓鱼岛历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为什么它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有证据吗?难道中国倚强凌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授古代史知识时,就应该讲清楚这个内容。根据国际通行准则,判断和证明一个国家对一片领土是否拥有主权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即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二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历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历史是现实的过去,而现实则历史的延续。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具有的不可逆性,它不能再现,也不会重演。然而,历史又是过去与现在永不休止的对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科学地预见未来。在历史教学中,把握时代的脉博,抓住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活跃历史课堂,激发学生探究历史,优化历史教学的一种正确选择。
第三篇:浅议如何抓好路政工作与养护工作的有机结合
浅议如何抓好路政工作与养护工作的有机结合
自去年以来,安康公路局局属各县段相继建立了路政与养护联勤联动工作机制,今年市局又制定了《干线公路养护和路政巡查办法》,这些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对提高干线公路日常养护和路政管理水平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笔者结合汉阴段在开展路政与养护联勤联动工作中如何抓路政与养护的有机结合谈一点浅薄的认识。
笔者通过调查总结认为:汉阴公路段在建立路政与养护联勤联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方面主要做到了“四个结合”。
一是思想认识与养管工作的统一结合:过去汉阴段由于大多数职工在养护与管理上存在认识偏差,养护和路政管理始终是“两张皮”,养护道工在养护作业过程中,对发生的路政事案视而不见,路政人员与养护道工信息交流不及时,服务和管理不到位,存在重罚轻管的思想,导致了全段养护管理工作始终滞后。为此,汉阴段新领导班子上任后,通过纪律作风整顿、“五讲无比”活动的开展,从抓职工思想教育入手,理顺了养护与路政管理的关系,统一了认识,不断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了上下一盘棋,人人争当主人翁的局面,养护和路政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是制度措施与养管工作的统一结合:汉阴段在加强路政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道班路政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聘用了一批路政协管员,制定了道班路政管理协管工作职责,通过日常巡查和每月的集中检查,将路政管理工作与养护工作密切结合,实行百分制考核评比,与绩效工资挂钩,从而进一步激发了职工参与路政管理的工作热情,路政事案发现率、查处率进一步提高,路容路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是工作方法与养管工作的统一结合:路政案件的线索,不是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一方面得益于举报,另一方面是通过日常巡查发现的。为此,加大路政巡查力度,要把工作深入到基层,深入到道班,要一改过去跑马观花的工作之风;同时,将日常养护巡查与路政巡查有机结合,路政人员参与养护巡查,养护人员参与路政巡查,路政和养护人员要经常与一线道工交流情况,充分发挥道工日常巡查的能动性,提高路政事案的发现率和查处率,确保公路路产的完好。
四是工作内容与养管工作的统一结合:路政为养护工作保驾护航,养护人员做好路政的“千里眼”。确切的讲:就是当养护人员发现侵害公路路产路权行为时,要立即制止并通知路政人员赶赴现场查处事案,从而维护路产的完好;路政部门针对养护工作中反映的难点问题,及时寻找解决方法,加大处理问题的力度。路政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路面、路肩、桥涵等病害或出现路面污染情况时,及时通知养护人员进行养护、修缮,从而达到路政与养护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反映,做到路政管理与日常养护信息资源共享,管与养有机互补,提高公路管养工作效率,提升了公路路况和路域环境。
汉阴公路段在开展路政与养护联勤联动工作中通过“四个结合”,理顺了日常养护与路政管理的关系,统一了全段干部职工的认识,增强了全段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养护和管理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路容路貌有了很大变化。由此可见,日常养护与路政工作是不可割裂的,养护工作与路政工作是相互依存关系,没有公路养护工作就没有路政工作,路政工作抓不好同样制约着养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只有思想认识统一了,行动才有方向,只有养护工作与路政工作结合了,才能全面提升公路服务水平。
今年是“十一五”全国公路大检查之年,我们坚信,在市公路局的正确领导下,汉阴段养护与管理水平将会不断提高,确保“迎国检”工作 “不丢分、不失分”的目标定会实现。
第四篇:四川群众路线教育五带头五结合
四川群众路线教育五带头五结合坚持“五个带头”:
带头开展学习调研,带头征求各方意见,带头做好对照检查,带头抓好整改落实,带头加强联系指导。
做到“五个结合”:
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紧密结合,与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各项部署紧密结合,与推动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紧密结合,与解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与建立建全为民务实清廉长效机制紧密结合。
第五篇:加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
加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 王学勤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一样,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内生变量,在企业改革发展中起着“变量增效”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有企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采取了许多新做法,取得了许多新经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高度融合、共同发展的趋势。
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成效十分显著。大多数国有企业普遍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整合为一个系统,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统筹规划、统一安排,积极开展干部职工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地开展,丰富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文化含量,创新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和良好条件。
目前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亟须加强引导和规范。毋庸讳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譬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性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往往集中在开展热热闹闹的企业文化活动、忙于对外宣传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对外宣传的手段,流于形式,疏于深化,出现了以简单易行的企业文化活动代替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价值观扭曲现象,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形成负面导向,造成严重后果。引导、规范企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形成两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会度不断加深,一体化进程加快。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一要确立明确一致的目标任务。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支点,明确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谐稳定这一着力点,立足满足干部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致性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前提。二要明确两者属于不同的工作范畴,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要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虽然目标相同、方向一致,但两者属于不同的工作范畴,既有明显的差异,又有紧密的联系,不能互相代替,也不可有所偏废。三要科学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一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效用;另一方面,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化和提升,为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思想保证。正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坚持文化熏陶与精神塑造的统一,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是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