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治理办法
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
治理实施方案
基层各单位、机关各部室: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深化“三违”治理,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提高管理人员安全履职意识,遏制因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造成的各类事故,根据徐矿[2018]1号《二0一八安全工作意见》的要求,及徐矿集团《员工不安全行为界定范围》(徐矿司[2008]10号)《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标准》(徐矿司[2008]12号),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治理领导小组。党委书记、矿长任组长,纪委书记、安监副处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经营副矿长任副组长,综合管理部、安全检查科、经营管理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员工不安全行为治理办公室设在安全检查科,安全检查科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考核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综合管理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成立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界定评审小组,由安监副处长任组长,安全检查科、综合管理部等部门负责人为评审组成员,负责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的风险等级进行界定。
二、指导思想 保持治理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的高压态势,坚持治理与防范结合,警示与处罚结合,加大违规人员的违规成本,提高治理质量,把治理重点放在现场,最大限度地消除现场违章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三、行为界定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根据风险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分为低风险、一般风险、中等风险、重大风险和特别重大风险。低风险、一般风险为不规范行为;中等风险行为为一般“三违”;重大风险和特别重大风险行为为严重“三违”。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根据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的不同分为三类,即不尽职、不履职、严重不履职。
四、治理“三违”指标划分及考核
1、矿处级领导治理指标。矿主要领导和安全生产线矿领导,每月治理“三违”不少于2人次;其他矿领导每月治理 “三违”不得少于1人次。
2、其他管理干部治理指标。项目部经理层领导及安全生产技术副总师每月至少治理一般“三违”1人次。项目部、本部安全生产部室及基层单位科(区)级管理人员每月至少治理一般“三违”1人次;安全生产部室、基层单位副科(区)级、技术主管及其他部门科级管理人员每月至少治理一般风险行为1人次;技术员、班组长、瓦安员每月至少治理低风险行为1人次;专职安全员每月至少治理一般“三违”1人次。
3、项目部每月必须完成四个“1”安全治理任务。“1111” 即每月至少停面(头、系统)1次、查处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不履职 1 人次、查处严重“三违”1 人次、公开追查分析当月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1次。每月四个“1”安全治理任务作为项目部安全副经理安 全履职的主要考核依据。
4、凡职工被查处“三违”或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的,单位在接到安全部门下发座谈分析通知单后,在规定时间内由单位党政主管带领当事人到安全部门进行座谈分析,凡不配合追查或未按规定时间参加追查分析会的,每拖延1天对单位考核500元、对党政主管及当事人各考核100元;在接到安全部门下发的座谈分析通知单之日起,单位不得安排其上班,灯房不得发灯,灯房向当事人发放矿灯的,对责任人考核50元/人次。
5.不安全行为及指标完成情况考核
(1)员工不安全行为界定标准详见徐矿集团《员工不安全行为界定范围》徐矿司[2008]10号。
(2)员工发生一次低风险行为考核50元;发生一次一般风险行为考核100元;发生一次中等风险行为(一般“三违”)考核200元;发生一次重大风险行为(严重“三违”)考核400元,发生一次特别重大风险行为(特别严重“三违”)考核2000元,年度内重复发生中等风险行为(一般“三违”)的加倍考核。安全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应的登记造册统计。
(3)有“三违”治理指标管理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标任务,完不成治理指标的管理人员考核300元/次,并按不履职论处。
(4)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违”指标的,按照处罚的一半数额给予奖励;超额完成“三违”治理指标的对等奖励。对治理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的人员奖励500~1000元;对举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并经核查属实的人员奖励300~500元。
(5)各单位必须如实汇报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单位治理的各类员工不安全行为要真实,时间、地点、班次要同步,严禁弄虚作假。对“三违”治理弄虚作假的科区级以 上管理人员,第一次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并罚款1000元,年度内第二次给予免职,对参与造假责任者考核500元。对“三违”行为纵容、包庇、袒护、说情的人员一律按“三违”处理。凡对“三违”查处、举报人员或配合调查的有关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6)被上级部门查处的一般“三违”,对当班班长、跟班干部分别罚款500元;严重“三违”或集体“三违”,当班班长给予行政撤职处分,对跟班干部罚款3000元,对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罚款2000元。
(7)凡因“三违”行为造成本人或他人轻伤的,对责任人罚款3000~5000元;造成重伤的,给予责任人罚款5000~10000元;造成他人死亡的,对责任人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凡因“三违”行为造成三级非伤亡事故的,对相关责任人罚款3000元;造成二级(重大)非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罚款5000元;造成一级(特大)非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9)如果发现“三违”人员未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处理、资料不齐全等情形,对项目部(单位)安全副经理(安全负责人)及安全科长(相关负责人)分别罚款1000元。
五、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的考核办法
1、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界定标准详见徐矿集团《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标准》徐矿司[2008]12号。
2、管理人员发现一次不尽职行为考核100元;发现一次不履职行为考核300元;发现一次严重不履职行为考核1000元。
3、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实行量化打分考核:有严重不履职行为的,发现一次扣15分,罚款1000元;有不履职行为的,发现 一次扣8分,罚款300元;有不尽职行为的,发现一次扣3分,罚款100元;年度内累计扣分超过15分,再罚款1000元。
4、触犯徐矿集团“安全红线”管理规定的,严格按照徐矿司[2013]36号文件执行。
5、因管理人员不履职或员工不安全行为构成安全隐患的,按照安全隐患处罚及行政责任追究执行;造成人身事故或非伤亡事故的,按照事故处罚及行政责任追究执行。
六、其他相关要求
1、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监督检查作用。安全生产部门及其他职能部室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不履职行为不制止、重大质量问题及隐患不及时督促安排整改的,一经查实,干部按严重不履职行为处理,科员一律按“三违”论处,并调离岗位。
2、安全督察队及稽查小分队,对全矿管理人员(跟班干部、班组长及现场的安全员、瓦安员)、工人实行不定期动态稽查,及时查处员工不安全、管理人员不履职行为。
3、鼓励全员治理“三违”,发挥现场工人的监督作用。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工人必须坚决抵制,鼓励举报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一经查实,对举报人视情况给予一定奖励。
4、各单位要加强自主管理和诚信建设,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治理力度,矿下达的治理指标要按旬落实到人,并严格按单位排定时间上报。推迟跨旬办理的,有一般风险指标的,每人考核50元/旬;有“三违”指标的,每人考核100元/旬;月底未能完成的,按完不成“三违”治理指标考核。
5、项目部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治理,与矿本部同等考核。矿将不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异地项目部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不履职行为治理情况,检查结果纳入月度考核。
6、治理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的考核划归矿安全奖励基金,作为治理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专项奖励资金,逐月考核兑现。
7、经营管理部(企管)负责对本办法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8、物业实业管理中心按照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参照本办法制定管理人员安全不履职行为和员工不安全行为治理实施办法。
9、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属庞庄煤矿。
庞庄煤矿 二O一八年二月八日
抄送:矿领导
第二篇: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1.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目标
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创建本质安全矿井,全面加强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特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控制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科学管理理念,走风险预控的新路,强化安全培训,提升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争创安全生产“零”死亡进军的辉煌业绩。
奋斗目标:杜绝不安全行为人身事故,实现作业无违章、设备无缺陷、现场无隐患和管理无漏洞,达到矿井真正意义上的本质安全。
控制目标: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事故,消灭重大非伤亡事故,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率每年递减20%。
2.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运转车间、运输区、通风区、洗选车间、机修厂、等14个单位员工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进行梳理划分,以及按照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重要指标进行划分,在生产作业中灵新煤矿员工可能发生的主要不安全行为共513种。其中综采工作面79种;综掘工作面82种;运转车间19种;运输区38种;通风区46种;洗选车间19种;机修厂44种;供应公司21种;销售公司16种;物业公司31种;车队5种;调度室9种、煤质科16种;武保科26种;其它综合类62种。将不安全行为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可能产生重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154种,中等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167种,一般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177种,低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有15种。
按照员工做出的不安全行为之前是否有意识将其分为有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两大类型。对于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分一般违章指挥和严重的违章指挥两大类。
有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做出不安全行为之前,经学习培训、掌握和了解规程措施条款。熟悉岗位操作标准,明知道怎样做才符合规定,但由于自身对不安全行为的价值认识上存在有差距,在侥幸、麻痹等错误心里驱动下而做出的行为选择,属明知故犯行为。
无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员工在做出不安全行为之前,对规程、岗位标准不知情或知之甚少,对自己的行为过错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自身安全辨识能力不足,大脑没有认识到行为的不安全性所致,有的事后可察觉到,有的一直没察觉。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表.pdf 3 人员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分析
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原因较多,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个体内在因素:如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和技能因素等;有外在客观因素,如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根据员工在生产中的行为表现,其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1 知识与技能缺陷
3.1.1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教育方法不佳等,不能使作业人员准确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易出现盲目甚至野蛮作业等不安全行为。
3.1.2部分员工不思进取不愿意学习操作规程,业务技能低,生产实践经验缺乏,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故就盲目效仿,时间久了便养成不良的操作习惯,因而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3.2 思想和情绪因素
思想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与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
3.2.1有无所谓思想的人,对安全持麻木不仁的态度,视一些安全制度、规定、措施未能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
3.2.2有麻痹思想,自以为是的人,明知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做事马虎大意。3.2.3持侥幸思想的人,明知道有危险,却因怕麻烦而不采取安全措施,抱有“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是我”侥幸过关的态度。
3.2.4由于生活条件、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不佳等原因,导致情绪烦躁的人,工作精神不集中,自身与外界环境不能很好协调,极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3.2.5情绪急躁的人,由于求胜、赶时间心切,工作不仔细,易出现有章不循现象。
3.2.6部分员工由于疲劳、体力下降、视力不佳、年龄偏大等生理原因,也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3.3 利益与管理原因
3.3.1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安全,产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3.3.2规章制度、作业规程不完善,协调配合不当,监督检查不严,信息传递不佳等,也易助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3.4 产生环境影响
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产生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3.4.1井下光线昏暗、视野窄、容易造成作业不准确,并易使人感到困倦、精神不振,而造成操作失误。
3.4.2井下作业空间狭小易使操作动作变形产生不安全行为。
3.4.3各转载点、采掘作业场所局扇及采掘机械噪音大,严重的噪音影响语言和声音信息交流,并使人多疑易虑,从而产生不安全行为。
4.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4.1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 4.1.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4.1.1.1认真组织完成全年的安全技术培训实施计划。根据生产形式和能力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要改变现有培训组织方式,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培训,培训教师主要从矿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中选聘,必要时外聘有资质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
4.1.1.2区队每天要利用班前会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的学习贯彻,要坚持开展班前岗位风险辨识评估、坚持开展“每日一题”安全知识的学习活动,通过生产技术知识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避免工作差错和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4.1.1.3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员工生产作业前必须做到“五思而行“即:做本职工作有什么风险?不知道不去做;是否具备做此项工作的技能?不具备不去做;做本项工作环境是否安全?不安全不去做;做本项工作是否有合适的工具?不识和不去做;左本项工作是否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品?没有不去做。
4.1.1.4每年矿里要组织开展不少于2期的全员事故按例培训教育,区队班组安全活动也要将事故按例教育做为一项主要内容组织学习,通过事故按例培训教育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
4.1.1.5从控制不安全行为出发,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还要进行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培训。通过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消除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的错误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端正安全态度,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
4.1.1.6每年按安全活动计划,组织开展诸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出动安全宣传车等群众性的安全宣教工作,使全体员工通过安全文化力的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4.1.1.7在现有安全培训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负责培训的部门要及时向矿领导提出申请,适当增加配备专职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
4.1.2强化安全管理
采取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奖励引导员工的行为积极主动向安全方面发展,通过惩罚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使员工知道不该那样做、不敢那样做。
4.1.2.1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程、措施,用责任追究手段来保证执行力度,做到违者必究,一视同仁,不搞下不为例,保持制度的有效性、连续性,强制约束不安全行为。
4.1.2.2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强制监督纠正不安全行为。各级管理干部、专检人员、职能部门要以现场为重点,以不安全行为易发者为突破口,不间断的进行检查及突击性的抽查。
4.1.2.3带班队长、班组长要加强现场作业行为的安全监管,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对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处理执行连带责任,当班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带班队长、班组长负连带管理责任,其他人员负连带监督责任。
4.1.2.4继续深入开展班组建设活动,通过创星级班组,激发员工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全矿的热情。把安全管理的重心下移到现场,使安全压力传递到每个作业人员,形成主动制止不安全行为、积极消除安全隐患的良好安全氛围,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
4.1.2.5将个人的经济利益与安全挂钩,通过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责任承包及加大安全在结构工资中的比例等方式,推动安全工作健康发展,促使员工关注安全。
4.1.2.6各级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带头不违章生产、不违者指挥,以“榜样”激励员工不违章作业。
4.1.2.7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加班加点、超时疲劳工作。
4.1.2.8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保安全作用,牢固筑起干部监管、员工自保互保、家庭协管的三道防线,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安全的强大合力。
4.1.3科学地选用人员,做到人机最佳匹配
4.1.3.1各工作岗位和工种都有其特定的要求,要根据岗位设置要求科学地选择和配备人员,做到人机匹配。
4.1.3.2积极开展岗位技术比武,从中发现优秀的岗位工,充实配备到重要、需要的岗位上。
4.1.3.3鼓励员工加强岗位技能学习,确保业务上精一门、会几门。4.1.4改善作业环境
4.1.4.1作业环境舒适,主要是使环境改善,员工操作设备时与周围环境、高低、前后、站、坐等能满足最佳状态,达到并保持作业人员能适应的状态。
4.1.4.2各种作业空间的尺寸和机电设备的安设都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合理布局,充分考虑不同高低、胖瘦人员情况,作到可调整、可改变,并与环境舒适匹配。
4.1.4.3作业地点的照明要保持合理的光照度。4.1.4.4躁声大的设备要采用消音设备及相应措施。
4.1.4.5作业现场要保持环境的整洁、设备卫生、标识清晰。
通过以上措施要使作业环境达到作业人员不因环境而产生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映,使操作作者身心愉快地去工作,从而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4.1.5做好思想和情绪调解工作
员工因思想情绪的变化而影响正常工作的事件突出表现在: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工作晋级问题、与领导矛盾问题、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发生的问题等等。
4.1.5.1各级领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解。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员工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有关领导和部门要妥善解决,使操作者注意力集中,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
4.1.5.2要加强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和员工交流思想,了解掌握思想动态。教育员工热爱本职工作,随时掌握其心理因素的变化状况,排除外界的不良刺激。
4.1.5.3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要公平、合理,并按时发放。4.1.5.4员工的晋级要公正,不徇私情。
4.1.5.5员工与领导者发生矛盾,领导者要理性对待,通过相互交流和谈心等方式加以化解。
4.2 有痕无痕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
行为痕迹主要是看不安全行为发生后是否可追溯。有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会留下一定的行为痕迹,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而不会留下可追溯可的痕迹。针对上述行为的特点,各级管理人员可利用相应的管理手段推断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对于发现的有痕不安全行为重点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责任认定和相应的处罚,对于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必须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控制无痕不安全行为。
4.2.1有痕不安全行为控制控制措施
4.2.1.1各级管理人员现场检查发现不安全行为发生的痕迹,必须要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并对不安全行为的造成的隐患及时落实整改。
4.2.1.2对于一般性质的不安全行为,对照安全管理条例相关条款对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不安全行为,要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对于此类责任追究通报必须要下发通报全矿各单位,以此达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4.2.2无痕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4.2.2.1驻矿矿安监处、各业务管理部门、专检人员把定期与动态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原则上每周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增加检查频率时具体调整;动态检查实行24小时不定时的对各作业地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巡回检查。
4.2.2.2安监处负责牵头,机动性的组织有关业务人员以“小分队”的形式,进行不定期的夜间突击抽查不安全行为。
4.2.2.3各单位第一责任人每周牵头组织一次本区队定期的不安全行为纠正巡查。
4.2.2.4当班的值班、跟班矿领导、机关业务部门跟班人员、班组长、群监员进行跟班巡查。通过上述四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检查,记录所发现的问题,并进行仔细分析、判断,按照《不安全行为矫正实施程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矫正。
4.2.2.5各工作面均设置有“矿领导、业务部门安全检查记录”、“安监员巡回检查记录”,对于检查存在的不安全行为,除立即纠正并对不安全行为为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外,还要通知现场带班队干,现场检查情况要详细记录在工作面的检查记录上。
4.3不同频率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
通过对不安全行为的分析分类,在具体工作中应重点对发生频率高的不安全行为予以高度关注,并及时进行纠正,对于发生频率低的不安全行为也要力求杜绝。
对于不同频率不安全行为要建立不安全行为人员管理台帐,对不安全行为除罚款、停职待岗培训等处理外,实行扣分积分考核。
4.3.1低频率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4.3.1.1 对于低频率不安全行为的管理,重点由区队带班队长、班组长加强现场作业监管,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4.3.1.2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对于发现的不安全行为必须给予必要的处理。
4.3.2高频率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4.3.2.1对于发生频率高的不安全行为,要特别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关键的作业环节,重点的施工作业过程布置专人进行重点的盯防。
4.3.2.2加大对高频率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对于重复发生不安全行为人员处罚处理在原基础上加倍。
4.3.2.3对于通过待岗培训、罚款处理后仍反复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人员,给予强制长期待岗或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予以开除等行政处理。
4.4不同风险等级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
对于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等级划分参照本质安全管理中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划分,划分了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5个等级。
4.4.1中等及中等以上风险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
4.4.1.1中等风险以上的不安全行为,均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多人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管理要加强基础教育,从应知应会、自报互保开始培训,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工作作风,树立在岗每一分钟、负责60秒的敬业精神。矿设立矿长安全奖励基金,重点奖励那些在安全生产上做出突出贡献,制止违章、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有功人员。
4.4.1.2各级管理人员、安全专检人员突出重点地监督检查可能发生中等以上风险的不安全行为,加大对此类不安全行为人员的查处力度。对于屡教屡犯,可能造成重特大事故的不安全行为要做到铁的制度、铁的手腕、不留情面,经济处罚不能奏效时必须给予严肃的行政处分。
4.4.1.3 安全监察部门、业务保安部门、各级管理干部要抓住关键环节重点盯防,对于中等风险以上不安全行为如发现以上人员假检、漏检、失职、通人情私了现象,一律调离本岗位,特别严重的人员给予经济和行政双重处理
4.4.2一般风险、低风险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
4.4.2.1一般风险、低风险的不安全行为,在特定的环境下也容易引发零敲碎打的人身事故,因此在安全监察检查中也应予以必要关注,力求在矿井生产作业中消除各类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4.4.2.2加强日常安全检查控制,力求把安全监察检查防止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重点放在现场,把主要对象放在控制人的行为规范上,发挥班组长、群监员、安监员的特定作用,不断纠正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和错误操作方法,各级管理人员、专检人员要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行为表率教育员工,用关心爱护去帮助员工,以谈心走访形式感化员工。员工不安全行为矫正办法 5.1不安全行为的矫正 5.1.1有意不安全行为矫正
5.1.1.1对于有意做出不安全行为的人员由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分析做出停职、待岗决定,并根据有相关规定对其做出罚款处理或警告、记过、记大过行政处分决定。对于有意不安全行为人员的停职待岗培训,必须进行不少于一周强制培
5.1.1.2 对于停职待岗的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强制性培训教育,必须先对其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认定,重点解决其侥幸心理驱动下有意做出不安全行为的思想意识原因何在,除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罚款等处理外,结合其违章原因,有针对性地选择如下培训内容:
(1)思想认识教育,由矿、处级领导为其上好第一课,解决思想认识问题;(2)对不安全行为后果认识;个人写出书面检查,深刻反省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3)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公司、矿相关安全生产文件及规程措施;(4)本岗位危害因素辨识;
(5)相关事故案例;
(6)关于不安全行为对国家集体、个人造成后果的有关材料。5.1.2 无意识不安全行为矫正
5.1.2.1 不安全行为人员因习惯性行为或工作
十五、思想麻痹等无意做出的不安全行为,重点加强规程、措施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自保能力,经过不安全行为矫正,不重复发生者可不追究或不处分,对于无意不安全行为人员应该重点培训如下内容:
(1)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和安全法律法规;(2)岗位危害因素辨识;
(3)岗位职责、岗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4)有关事故案例等;
(5)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5.1.3违章指挥的矫正
5.1.3.1一般的违章指挥矫正,重点对各级管理者(包括班组长)在不具备生产或设备运行、环境条件差的情况下,强令员工作业或强行要求启动设备的行为,由安监处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强制学习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并要求写出书面检查,同时给予500元的罚款。
5.1.3.2严重违章指挥,重点是各级管理者(包括班组长)明知作业现场存在隐患、环境或设备对人身可能造成伤害的情况下,强制指挥员工进入现场作业行为。
由安监处与矿分管领导共同对其进行强制培训,停职待岗期间发给规定的生活费。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违章行为情况,分别给予撤职、降职、调离等处分,同时给予1000元的罚款。
5.1.4不安全行为矫正管理
5.1.4.1对于不安全行为人员待岗培训管理单位为驻矿安监处主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管理。
5.1.4.2对于不安全行为人员的待岗培训要按培训内容认真组织实施,严禁敷衍了事。必须严格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要针对培训内容出题考试,考试实行严格的闭卷考试。
5.1.4.3待岗培训人员考核合格后经矿领导审批后方可安排重新上岗。待岗培训考试成绩不得低于80分,考试不及格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继续接受停职待岗培训。停职待岗培训期间发给生活费,标准按集团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5.1.4.4培训完成后,受训人员要在个人技能和安全意识上有所提高,特别要消除不安全的错误认识,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5.1.4.5对一年内重复发生3次有意不安全行为的员工,在加倍罚款处理的基础上,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给予开除留用或解除劳动合同处理。
5.1.4.6对于不安全行为给予行政处分的人员,要以文件或通报形式下发各基层单位,强制培训的人员由安监处进行不安全行为认定,通知其所属区队和家属。给予经济罚款人员由安监处下发罚款通知单交财务及个人。
6.员工不安全行为积分考核办法
为了激励员工自觉做出安全行为,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实行扣分积分考核。6.1扣分标准
员工基础安全分为10分。根据《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对各类不安全行为进行量化考核,每发生一次可能导致特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5分;每发生一次可能导致重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4分;每发生一次可能导致中等风向的不安全行为扣3分;每发生一次可能导致一般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2分;每发生依稀可能导致低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1分。
6.2扣分方式
按照扣分标准和不安全行为性质,对责任人进行累计扣分考核,动态监查。凡出现不安全行为,除罚款、待岗培训处理外,根据违章情况进行考核扣分。
6.3不同分值等级相应处罚标准
6.3.1对于扣1分的不安全行为,对责任人并处100元的罚款,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50元。
6.3.2对于扣2分的不安全行为,对责任人并处200元的罚款,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100元。
6.3.3对于扣3分的不安全行为,对责任人并处300元的罚款,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200元。
6.3.4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达到4分人员定为“一类不安全人员”,并处500元的罚款,停止工作,离岗培训7天,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300元。
6.3.5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达到5分人员定为“二类不安全人员”,并处800元的罚款,停止工作,离岗培训15天,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500元。
6.3.6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达到6—9分人员定为“三类不安全人员”,对责任人并处1000元罚款,停止工作,离岗培训30天。
6.3.7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超过10分,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给予不安全行为人员开除或解除劳动合同处理。
6.4不安全行为扣分考核方法
6.4.1全矿不安全行为积分管理由驻矿安监处统一负责。安监处建立不安全行为人员档案,专人负责积分登记,每月公布一次扣分积分情况。
6.4.2积分情况同时记录在个人人井安全资格证扣分记录内。对达到警戒线的个人立即进行强制性培训。
6.4.3扣分结果与个人安全风险抵押挂钩,扣分达到3分、4分、5分的人员,在返还安全风险抵押时按10%、20%、30%的比例扣除,累计扣分在6—7分、8—9分区间的,在返还安全风险抵押时按50%、70%的比例扣除,如扣分累计超过10分(包括10分),扣除全部安全风险抵押金。
06.4.4连续一年未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井下作业人员给予600元的奖励,地面作业人员给予300元奖励;对于连续未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井下作业人员每增加一年奖励金额递增200元,地面作业人员递增100元。
6.4.5对于每发生一次不安全行为的人员,全年安全奖按30%扣除兑现。
6.4.6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考核计分周期逐年连续考核记取。7岗位考核标准 7.1考核说明:
7.1.1每月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各班组人员进行依稀考核,打分时以班组长对组内人员日常工作表现的评价为基础,结合被考核人在单位的整体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考核得分与被考核人的当月安全结构工资相挂钩。
7.1.2考核在80分以上不奖不罚,考核在80分以下,每低10分扣除工资总额的20%。
7.1.3由于自身不安全行为造成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伤亡事故的员工,其它项不再进行考核打分,安全管理考核项总分按零分记分。
7.2 岗 位 考 核 标 准.doc
第三篇:17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包括,对不安全行为检查(互检、自检、抽检)、观察预警、识别研究、评审等。
17.1 不安全行为检查
17.1.1 安监站作为本厂的安全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全厂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监督检查;车间对本车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均负有监督检查、纠正的义务;现场作业人员除了个人不违章作业外,还要互相监督提醒其他人员不违章作业。
17.1.2 检查执行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定期检查的原则是厂每月查、车间每周查、班组每日查,遇有特殊情况增加检查频率时,具体调整;动态检查由安监员、包机人对各作业点进行巡回检查,突出中午、夜班的检查。
17.1.3 定期检查与综合管理体系检查相结合,具体由检查组组长召集,安排检查线路和人员。
17.1.4 依据选煤厂安全规程、技术规程、岗位标准、岗位责任制检查。17.1.5 检查重点是停电挂牌、防火防爆和联合作业以及外委施工队伍现场作业。
17.1.6 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作业行为,应现场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给予当事人处理,并要及时在全厂通报。
17.1.7 对重大不安全行为,应当责令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一切作业活动。17.1.8 值班人员负责对现场作业人员动态检查,特别对重点的岗位,关键的作业环节要采取重点监控;对本单位的违章人员要给予纠正,对情节严重的违章人员要上报安监站处理。
17.1.9 车间要建立自检记录,要详细记录检查时间、存在问题、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及复查整改落实情况,并建立“三违章人员”台帐。
17.1.10 班组长为本班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随时了解掌握本班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全班人员作业行为进行动态抽查,及时提醒作业注意事项。
17.1.11 班组成员要相互关照、相互提醒,发现违章行为要立即给予提醒、警告或强行制止;多人作业要有专人指挥、分工明确。
17.1.12 每周班组要在车间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开展一次安全活动,提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日常作业中的违章人员要开展后果教育。
17.1.13 对于违章人员,各单位要从制度、岗位职责、性格和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可行的整改措施。
17.1.14 对违章人员的教育要使用文明用语,尊重员工,避免因心理因素引发二次违章造成事故。
17.1.15 各部门要把查出的违章人员情况要通知安监站,由安监站将违章人员的姓名、所在单位、违章时间、违章情况、处理结果情况记录存档。
17.2 员工不安全行为观察与预警
通过动态观察员工,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或纠正违章,降低违章的发生率。17.2.1 针对新上岗、经常出错、喜欢冒险等容易出现违章的员工,各单位动态观察,加强监控。
17.2.2 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规程、任务工序对观察对象的作业全过程进行监控,确认并记录不安全行为。
17.2.3 班组要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违章的员工,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7.2.4 对发生频率高、危险性高、涉及到多工种的不安全行为进行重点通报,明确不安全行为的纠正焦点,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扭转不安全行为频发的趋势。
17.2.5 通过征集和民主讨论,掌握易于操作、切实有效的纠正违章方法。17.3 员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与研究
17.3.1 有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违章后留下行为痕迹,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才能发现,不会留下可追溯的痕迹。
17.3.2 对于有痕不安全行为,各单位要加大纠正、处理力度。
17.3.3 对于无痕不安全行为,各级管理人员发现后,要立即通知当班班长、安监员,到现场进行责任认定。
17.3.4 对于一般的不安全行为,按照不安全行为处罚条例,给予责任人相
应的处罚。
17.3.5 检查人员,必须对所管范围进行经常性抽查,及时准确进行不安全行为痕迹识别,对易发生事故地段要重点监督,对有不安全行为迹象的人员进行特别关注,反复提醒警告。
17.3.6 对不安全行为的痕迹识别主要管理部门为安监站。
17.4 员工不安全行为评审
17.4.1 厂安监站每月对各单位员工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汇总,分析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及规律,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17.4.2 通过每月召开的安全例会及每周安监站针对不安全行为情况的动态分析等管理审查,寻找工作上的差距,提出具体的纠正不安全行为的措施。
17.4.3 每年底对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研讨,找出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心理状态,掌握发生的规律,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17.4.4 安监站每年底对全厂不安全行为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审查,对于管理制度、措施、检查考核等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修订完善和改进。
17.5 员工不安全行为积分考核办法
为了激励员工自觉做出安全行为,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实行扣分积分考核。17.5.1 扣分标准
员工基础安全分为10分。根据《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对各类不安全行为进行量化考核,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特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5分;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重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4分;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中等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3分;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一般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2分;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低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扣1分。
17.5.2 扣分方式
按照扣分标准和不安全行为性质,对责任人进行累计扣分考核,动态监查;凡出现不安全行为,除罚款、待岗培训处理外,根据违章情况进行考核扣分。
17.5.3 不同分值等级相应处罚标准
17.5.3.1 对于扣1分的不安全行为,对责任人并处100元的罚款;
17.5.3.2 对于扣2分的不安全行为,对责任人并处200元的罚款;
17.5.3.3 对于扣3分的不安全行为,对责任人并处300元的罚款,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100元;
17.5.3.4 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达到4分人员定为“一类不安全人员”,并处500元的罚款,停止工作,离岗培训7天,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200元;
17.5.3.5 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达到5分人员定为“二类不安全人员”,并处800元的罚款,离岗培训15天,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500元;
17.5.3.6 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达到6~9分人员定为“三类不安全人员”,对责任人并处1000元的罚款,离岗培训30天;
17.5.3.7 不安全行为扣分累计超过10分,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给予不安全行为人员开除留用或解除劳动合同处理。
17.5.4 不安全行为扣分考核方法
17.5.4.1 全厂不安全行为积分管理由安监站统一负责;安监站建立不安全行为人员档案,专人负责积分登记,每月公布一次扣分积分情况;
17.5.4.2 计分情况同时记录在个人入厂安全资格证的扣分记录内;对达到警戒线的个人立即进行强制培训;
17.5.4.3 扣分结果与个人安全风险抵押挂钩,凡是有扣分的员工,否决其季度安全风险抵押;
17.5.4.4 对于每发生一次不安全行为的人员,全年安全奖按30%扣除兑现。
17.6 职工上下班通勤管理制度
为加强安全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实保障职工上下班通勤安全,依据准能公司《点岱沟工业厂区交通管理规定》的文件精神及选煤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7.6.1 凡在薛家湾居住的职工,上下班必须乘坐公司指定的通勤车辆,不准驾驶私车、摩托车或乘坐其它交通工具,否则责任自负。
17.6.2不在薛家湾(如柳请梁、陈家沟门等地)居住的职工,由本人携带所属车间证明和驾车相关证件,报厂安监站审核、留档,由厂安监站向公司安监局写出书面报告,依据安监局批复结果执行。
17.6.3持有通行证的职工,必须按照通行证所指定的路线、左侧或右侧标志行驶。
17.6.4 持有通行证的职工,驾驶车辆速度要符合道路限速标志的要求,不得和通勤车抢道,在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泥泞路面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5km/h。
17.6.5 持有通行证的职工,在通过点岱沟工业厂区保卫处岗楼门口和指定的路线通行时,要主动停车接受安监员和保卫处人员的检查,服从管理。
17.6.6 持有通行证的职工,要遵守选煤厂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17.6.7 违反上述规定者,依据《选煤厂安全生产奖惩办法》的细则处理。
第四篇:机修厂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
机修厂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员工作业行为管理,有效遏制不安全行为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根据寸二矿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结合机修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不安全行为指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按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等级分为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5个等级。
第三条 不安全行为预防:
1.发挥最大潜能为员工提供有效的技能培训,配置安全可靠的设备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消灭不安全行为的诱因,为员工创造自觉规范的条件,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2.把不安全行为管理纳入业务保安职责,将不安全行为预控责任分解落实到实处。
第四条 不安全行为检查:
1.机修厂管理人员对作业人员有现场监督和提醒不违章作业的责任。员工个人要履行按章作业的业务。
2.不安全行为的检查要融入日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中,在各类定期检查、动态检查、“小分队”检查、专项检查中均要将不安全行为纳入检查范畴。
3.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作业环境确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检查重点。应把重点放在电气焊作业、酒后上岗、疲劳上岗等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作业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第五条 不安全行为纠正:
任何人发现不安全行为后,均要及时制止,同时告知当事人不安全行为的危险性与后果及正确的作业方式、方法。
第六条 不安全行为的治理原则
不安全行为的治理应遵循“以人为本、标本兼治、齐抓共管、严惩与帮教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条 不安全行为治理的基本措施:
1.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要根据生产组织形式和能力变化、人员增减情况、设备更新、环境变化等因素,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持续做好员工的知识技能培训,要针对不同岗位做好培训。
2.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从控制不安全行为出发,要持续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安全态度和安全思想教育培训,消除员工头脑中对安全生产的一些错误倾向性,克服不安全的个性心理,端正安全工作态度,提高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心,避免不安全行为发生。
第八条 不安全行为治理的针对性措施:、1.对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现场纠正和说服教育并录入本安信息系统。
2.月末安管办对重大及高频次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为期7天的脱岗培训,培训后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对于一般及中等不安全行为人员,厂内自行组织培训矫正,保留培训记录,并手写“三违反思书”,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天。
4.厂内对不安全行为人员进行适当扣分。
5.发生重大不安全行为人员取消各种评先争优资格,取消年末摸奖资格,劳务工转正时进行适当扣分。发生中等及一般不安全行为人员对以上内容无影响。
第九条 不安全行为的奖惩:
1.公司、矿领导、机关科室及安检员查出的不安全行为,除矿上的处罚外,厂内进行二次处罚,具体处罚额度根据机修厂对一些不安全行为的处罚条例执行。
第十条 机修厂对一些不安全行为的处罚条例:
一、凡有以下重大不安全行为者,责任人处罚100分,学习3天。班长处罚30分,厂长处罚20分。
1、安排没有经过安全培训的人员上岗作业。
2、没有贯彻《安全技术措施》而组织施工作业。
3、更换大型部件或者非常规性检修没有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4、违反《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违章作业、指挥、冒险作业。
5、特种作业人员无操作资格证或者无培训合格证明上岗作业。
6、如需入井,入井人员在井下(包括井口20米范围内)带烟草、点火物品、穿化纤衣服入井、酒后入井。
7、拒绝安全检查,对检查人员辱骂、殴打、报复。
8、工作期间睡觉,酿成事故。
9、酒后驾车、无证驾驶。
10、起吊、搬运重物时,站在重物下、脱落范围内。
11、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2米及以上)。
12、没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验电器验电。
13、电器设备检修时,不上锁。
14、电器设备检修时,没有停电、验电、放电、挂接地线。15.带电检修搬迁设备。
16、强行送电或未按规定执行停送电制度。
17、多级停电未遵循从低到高的原则。
18、直接用水冲洗电气设备。
19、氧气、乙炔瓶或者胶管漏气仍然作业。
20、井下进行电焊、气割无《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不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二、凡有以下一般不安全行为者,责任人处罚30分。
1、入井人员没有佩戴自救器、穿工作服、穿绝缘鞋、系紧安全帽帽带。
2、使用不完好的防护用品及工器具。
3、检查人员提出的安全隐患未按要求整改(造成事故另行追究责任)。
4、气割作业时,氧气、乙炔瓶放置的安全距离不够。
5、不按要求佩戴劳保用品。
6、不按时参加班前会。
7、不按要求参加安全培训。
8、酒后上岗、疲劳上岗。
第五篇: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为预防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对人员不安全行为加强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特制定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请矿属各单位及全体干部员工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则
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包括对不安全行为的检查(互检、自检、抽检)、观察预警、识别研究、评审等。对不安全行为的责任追究执行矿安全问责制度。
二、对不安全行为的检查
安监科作为本矿的安全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对全矿井生产过程中各类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管理。矿、区队各级管理人员对人员不安全行为均负有监督检查、纠正的义务。现场作业中首先要确保个人按章作业,同时也要互相监督提醒其他人员不违章作业。
检查执行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定期检查原则上每周三次,遇有特殊情况增加检查频率时具体调整;动态检查由职能科室人员、机关跟班人员实行24小时不定时的对各作业点进行巡回检查,检查要覆盖生产全过程、全方位。
定期检查每周与综合管理体系检查相结合,具体由各专业检查组组长召集,检查线路、人员安排由专检组组长安排。
动态检查除矿领导及各职能部门、专检人员日常随机进行检查外,还要以“小分队”的形式组织突击抽查,“小分队”的检查具体由安监科负责牵头组织,检查成员根据检查范围和专业由组织人随时召集有关职能部门人员机动性的组合。
不定期检查要重点突出中夜班的检查,“小分队”检查频次原则上每旬组织一次。
检查必须对照煤矿安全规程、规程措施、岗位标准、岗位责任制等进行,要高标准、严要求。
检查要把重点放在采掘、“一通三防”、顶板管理、机电运输、辅助运输和外委施工队伍现场管理上,对于井下重点工程和安装回撤、打眼放炮工程、大型器材长距离运输等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作业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作业行为,应现场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给予当事人及责任单位罚款处理,情节严重的不安全行为组织进行责任追究,提出经济处罚、待岗培训直至行政处理意见,并要及时通报全矿。
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不安全行为,涉及人身安全或者作业区域存在无法保证人员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一切作业活动。
各单位每周由单位第一责任人牵头组织一次定期的针对现场不安全行为的纠正巡查工作,巡查要覆盖所管辖区域生产作业全过程、全方位。
跟班队长负责对每班人员的作业行为不定时的进行巡回检查,特别对重点岗位、关键作业环节要采取重点监控。对本单位不安全行为人员要给予处理,对情节严重的不安全行为要上报安监科进行处理。
区队要建立自检记录,要详细记录检查时间、存在问题、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及复查整改落实情况。区队要建立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台帐,对不安全行为要有分析改进计划。
班组长为本班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随时了解掌握本班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察觉他们工作中的情绪变化。不定时对全班人员作业行为进行抽查,不时提出要求,提醒注意事项,超前控制不安全行为和事故的发生。
班组成员要相互关照,发现不安全行为立即给予警告或提醒,必要时要进行强行制止。班组作业岗位各自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又相互制约,必须形成无隐患、无缺陷、无违章的作业氛围。
每周班组要在区队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开展一次安全活动,组织讨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日常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班组成员要客观的指出,力求今后工作中杜绝。
各单位每月召开一次不安全行为管理分析会,对本单位出现的不安全行为从制度、岗位职责、人员家庭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防范措施。
各级管理人员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等日常检查要使用文明用语,检查要遵循平等、尊重员工的原则,不能给被检违章人员造成心理压力,避免因心理因素引发二次违章造成事故。
各部门对每次检查出的人员不安全行为要上报安监科,由安监科建立台帐,具体要对不安全行为人员姓名、所在单位、违章时间、违章情况、处理结果等情况详细记录在案。
三、员工不安全行为观察与预警
健全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机制,通过观察及预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或纠正不安全行为,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
针对新上岗、经常出错、喜欢冒险等容易出现不安全行为的员工,各单位要制定作业任务观察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由单位的管理人员按照规程、任务工序对观察对象的作业全过程进行观察。
观察时要根据编制的观察表进行,确认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并详细记录。
观察结束后,与作业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将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控制措施和处理意见。
班组要按拟定的控制措施进行分解落实,限期纠正,对于当时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在不安全行为管理例会上,对发生频率高、危险性高、涉及到多工种的不安全行为进行重点通报,明确不安全行为的纠正焦点,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扭转不安全行为频发的趋势。
通过征集和民主讨论,掌握易于操作、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不断改进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工作。
四、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与研究
行为痕迹主要是看不安全行为发生后是否可追溯。有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会留下一定的行为痕迹;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而不会留下可追溯的痕迹。
针对不安全行为痕迹的特点,对于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控制必须要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不安全行为的处罚打击力度。
对于有痕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各级管理人员现场检查发现不安全的行为痕迹后,要立即通知当班职能科室、机关跟班人员到现场进行责任认定。
职能科室、机关跟班人员到现场后,要及时联系责任区域跟班队长到现场,根据现场不安全行为的痕迹,落实具体的责任人及责任区队。对于痕迹的认定存在技术难度的,要通知矿生产办、设备办等生产技术部门人员到现场进行认定。
对于一般的不安全行为,按照不安全行为处罚条例给予责任人相应的处罚处理。对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及重大以上机电运输事故的不安全行为,组织进行责任追究落实,并下发通报进行处理。
采掘、机、运、通各专业检查人员,必须对所管范围进行经常性抽查,及时准确进行不安全行为痕迹识别,对易发生事故地段要重点监督,对有不安全行为迹象的人员进行特别关注,反复提醒警告。
对不安全行为的痕迹识别主要管理部门为安监科,要建立“三违”及事故管理台帐,划分不安全行为类别,通过对不安全行为的研究,找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规律,制定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
五、员工不安全行为评审
安安监科每月对各单位员工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汇总,分析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及规律,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通过每月召开的安全例会针对不安全行为情况的动态分析等管理审查,寻找工作上的差距,提出具体的纠正不安全行为的措施。
每年底对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研讨,找出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心理状态,掌握发生的规律,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安监科每年底对全矿不安全行为管理情况进行综合审查,对于管理制度、措施、检查考核等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修订完善和改进。
日常员工安全行为规范按照《员工岗位行为规范》执行,各级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进行补充完善。
六、员工不安全行为奖罚考核办法
为了激励员工自觉做出安全行为,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实行奖罚考核。
1.根据《员工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对各类不安全行为进行量化奖罚。
1)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特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罚款500元;不安全行为累计罚款达到1000元人员定为“三类不安全人员”,停止工作,离岗培训30天,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800元。
2)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重大风险的不安全行为罚款400元;不安全行为累计罚款达到800元人员定为“二类不安全人员”,停止工作,离岗培训15天,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500元。
3)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中等风险的不安全行为罚款300元;不安全行为累计罚款达到500元人员定为“一类不安全人员”,停止工作,离岗培训7天,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300元;
4)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一般风险的不安全行为罚款200元,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100元;
5)每发生一人次可能导致低风险的不安全行为罚款100元,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管理人员罚款50元。
2.不安全行为考核方法
1)
全矿不安全行为考核管理由安监科统一负责。安监科建立不安全行为人员档案,专人负责罚款登记,每月公布一次罚款情况。
2)
连续一年未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井下作业人员给予400元奖励,地面作业人员给予200元奖励;对于连续未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井下作业人员每增加一年奖励金额递增200元,地面作业人员递增100元。
3)
对于每发生一次不安全行为的人员,全年绩效安全奖按30%扣除兑现,不得进行评优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