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2011年发展改革法制建设报告
重庆市2011年发展改革法制建设报告
[2011-6-7]
2010年,重庆市发展改革法制工作坚持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发展改革工作依法、高效开展为目标,按照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全面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在重要工作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2010年法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立法和制度建设取得新成就
一是《重庆市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条例》(以下简称《稽察条例》)通过市人大审议出台。今年,在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一审、二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稽察条例》的立法进程,联合市政府法制办和市人大财经委、法制委,召开多次论证会、研讨会,对文本反复修改,协调解决《稽察条例》审议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最终推动《稽察条例》在今年3月26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出台,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二是完成了《重庆市政府投资条例》(以下简称《政府投资条例》)立法前期工作。在《政府投资条例》纳入2010年市政府立法计划的基础上,与市政府法制办、市人大财经委、法工委密切联系,启动了《政府投资条例》的前期立法调研工作,组成调研组赴湖南、广西就政府投资立法进行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完成了立法计划中规定的调研任务,2012年《政府投资条例》立法工作将转入预备阶段。
三是申报2012年市政府立法项目。在2011年将《政府投资条例》纳入市政府立法计划的基础上,今年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总体要求和我市发展改革法制建设的实际需求,向市政府申报了《重庆市规划编制管理条例》、《重庆市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及低碳发展条例》、《重庆市商务服务业促进条例》、《重庆市经济动员条例》、《重庆市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办法》等立法项目,充足了未来几年我市发展改革法制建设的项目储备。
四是进一步完善投资制度建设,推动依法决策。研究制定了《建立健全重大投资项目(事项)“阳光”监督机制指导意见》、《规范和加强使用市级以上补助资金项目计划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投资项目决策行为进一步法制化、科学化和透明化。
(二)行政执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执法监督工作。今年,完成了我委出台的各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制定了《重庆市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实施办法》,明确了公告媒体、内容、时限、程序等具体要求。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对我委实施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一次清理,共清理规范性文件54件,建议废止7件。开展了行政执法基本规范贯彻实施工作,完成我市发展改革系统91人的行政执法资格确认和证件申领工作,建立了正规的行政执法队伍。
二是开展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在发展改革系统开展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工作,成立了由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领导小组,落实了机构和人员。在此基础上,清理了发展改革部门行政处罚的依据,制定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工作方案和裁量基准。
三是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上年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我市行政审批项目库的基础上,根据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环境要求,今年又开展了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的工作。对我市发展改革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提出将4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改变管理方式的建议,发展改革领域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精简,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四是做好执法培训工作。今年,共组织参加了市政府法制办举办的综合执法培训7期,参加其他执法培训4期。召开了2010年度重庆市发展改革系统招标工作培训会,以落实专项治理工作、提升综合监管能力为主题,开展了解读招投标政策法规等专项活动。与市政府法制办联合举办了重大建设项目稽察专项执法培训,进一步提高发展改革部门重大建设项目稽察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三)法规协调和复议工作良性运行
一是承办了五十余件法规协调工作。今年以来,共办理中央和市级各部门送来征求意见的法律、法规、规章等50余件。在组织论证修改时,我们以法律为依据,从优化投资环境、维护发展改革大局出发,有理有节地同相关部门交换意见,所提出的意见基本上均得到采纳。
二是办理了四件行政复议案件。今年以来,共承办了4起行政复议案件,其中我委作为被申请人2件,区县发展改革委作为被申请人2件。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化解矛盾,所办理案件均顺利办结,做到案结事了。
(四)普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年度普法工作。今年以来,共组织参加了《统计法》知识竞赛、“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五五”普法渝州行法律知识竞赛、全国“五五”普法书画摄影展征集活动等各种形式的普法活动。此外,今年2月,我委联合经信委、监察局、建委、交委、水利局、外经贸委、政府法制办八部门召开座谈会,隆重纪念《招标投标法》颁布十周年,共同回顾了我市招投标事业的发展进程,对十年来全市招投标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对未来招投标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安排部署了重庆市发展改革系统“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今年是“五五”普法工作收官之年,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一部署,制定并印发了《重庆市发展改革系统“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方案》。对我市发展改革系统的“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了体现检查验收工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采取了查阅档案材料、组织评估等方式开展了自查,形成了自查报告。针对区县发展改革部门的普法检查有序进行,筹备召开“五五”普法总结经验交流和“六五”普法思路座谈会,听取区县发展改革部门的意见建议,并表彰先进。
二、2011年发展改革法制工作的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普法时期,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也将步入新的阶段。未来五年的法制建设工作任务将更为艰巨和繁重,重庆市发展改革法制建设要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围绕发展改革中心工作,迎难而上,使法制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立法工作力度。在连续两年出台两件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积极推进《政府投资条例》立法工作,完成立法调研、草案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力争明年通过市人大审议。同时,抓好立法项目储备,围绕职权法定的立法目标,立足发展改革大局,研究我市发展改革领域五年立法规划,合理确定重点立法项目,明确责任主体、进度安排、落实措施,使今后五年立法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二是启动“六五”普法工作。在完成今年“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明年筹备召开我市发展改革系统“六五”普法思路座谈会,听取区县发展改革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基本思路,启动“六五”普法规划的编制工作。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不断创新普法的形式和内容,把普法工作进一步纳入制度化、常规化轨道。
三是继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在继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出台《重大政府投资阳光监督决策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委内决策机制,把行政决策纳入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按照要求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程序,提高效能,全面推行行政审批网上公开,试行行政审批网上核准。全面建立市、区县(自治县)两级行政执法队伍,全部行政执法人员均通过行政执法培训并考试合格,全面实现持证执法。行政执法的依据、事项明确,行政执法的幅度有制度约束,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得到有效控制。法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形成制度化,定期对法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评估和修改,法规评估和清理的反馈机制有效建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
四是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在我市发展改革系统行政复议、诉讼形势愈发严峻的背景下,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在复议多发的行政审批、信息公开领域加强对相关处室和人员的培训,防患于未然。加强对区县发展改革部门行政行为的指导,及时纠正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消除法律隐患。
五是健全法规配套制度。坚持制度建设不放松,围绕贯彻国家《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新出台法律政策,编制法律汇编,制定贯彻意见;围绕招标方案审批、投诉处理等招投标监管环节继续完善相关规定,进一步健全招投标政策体系。按照《稽察条例》的要求,启动配套规定的研究制定工作,完善相关规定。
六是加强培训和交流。对发展改革系统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力争实现行政执法资格全覆盖。通过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片区会等方式加强与区县发展改革部门的交流。通过立法调研、课题调研等方式加强与兄弟省市发展改革部门的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第二篇: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1
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调整在建水利工程主要建筑安装材料价格及人工费的通知
渝水基﹝2008﹞14号
各区县(自治县)水利(水务、农机)局、发展改革委,市水投集团:
近年来,我市新开工了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由于水利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加之近段时间部分建筑安装材料价格和人工费涨幅较大,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确保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正常推进,经研究,现将调整在建重点水利工程主要建筑安装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的在建重点水利工程,可对2007年9月1日以后完成工程量的主要建筑安装材料价格和人工费进行调整。2007年9月1日前已完成工程量的建筑安装材料价格原则上不予调整,考虑我市水利工程实际,仅火工材料、止水铜材调整基准时间为2005年10月1日以后,即2005年10月1日以后完成工程量的火工材料、止水铜材价格,施工企业与项目法人已达成一致意见的,可酌情调整。
二、本次调整的主要建筑安装材料为:钢材、水泥、火工材料、油料以及合同明确约定的外购砂石材料和其他材料。
三、需调整的材料价格可按照分时段工程量,参照《重庆工程造价信息》公布的信息价并结合市场价协商进行。人工费调整应控制在2005年《重庆市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范围内,具体标准由市水利工程定额管理站通过测算后另行公布。
四、本次调整的主要建筑安装材料价格和人工费,一律以项目《施工合同》签定时的市场价为基价进行调整;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的投标报价与当时市场价的差价属施工企业的投标风险,不得纳入本次调价范围。调整后的主要建筑安装材料价格和人工费不作为计取各项费用的基础。
五、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通知》(渝办发〔2007〕180号)精神,凡纳入“六定一管”的项目,其主要建筑安装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的调价方案由项目法人提出,报项目区县(自治县)政府,由区县(自治县)政府全权自主决策。由此增加的工程投资,由区县(自治县)政府负责兜底。在区县(自治县)政府出具同意调整价差和对相应增加建设资金兜底负责的书面意见的前提下,由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签订补充协议并具体组织实施。
区县(自治县)政府出具的同意调整价差和对相应增加的建设资金兜底负责的书面意见和单价调整后相关资料,应抄送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备案,并作为工程概算调整和竣工决算的依据。
六、市水投集团直管的项目,如涉及主要建筑安装材料价格和人工费调价的,由市水投集团按上述调整原则提出调价方案,报市水利局、市发展改革委审核备案后,由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签订补充协议予以明确,资金由项目法人自筹。
七、工程投资概算的调整,待工程建设基本完工、竣工决算前,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重庆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变更及投资概算调整管理办法》(渝水基〔2007〕20号)的有关规定,由有关区县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水利部门或市水投集团报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经市水利局审查后,由市发展改革委按程序审批。
八、其他面上水利工程需调整主要建筑安装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的,原则上可参照本通知执行,但市及市以上补助资金不变。
九、各工程项目业主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完善相关资料,严格执行上述报批手续。各区县(自治县)发改委、水利(水务、农机)局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监督。对违法违纪行为,一经查实,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今后,对在建水利工程主要建筑安装材料价格和人工费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合同约定确需调价的,调价程序应严格按照本通知第四、五、六、七条规定程序进行。材料价格调整可参照市建委《重庆工程造价信息》公布的信息价结合当地实际协商进行。人工费的调整可参照重庆市水利工程定额管理站适时发布的信息参考价协商进行。
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调整 材料 人工费 价格 通知
重庆市水利局办公室
第三篇:法制建设报告
西城分局法制建设报告
二〇一〇年
一、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行政执法的合法化、理性化、科学化,树立正确的执法观。
(二)总体目标。通过法治建设,将分局各项工作全面有机地纳入法治化轨道,使法治成为最重要、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模式,使依法办事成为全局自觉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使法律至上成为全局上下普遍认可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要素。做到公共权力的行使受到有效规范和约束。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
(1)建立健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体制,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高效廉洁、公正透明。
(2)发挥职能作用,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健康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服务。
(3)推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使东台成为全省最佳信用城市之一。
(4)促进和规范法律服务市场,为我市基本建成主题明确、功能完善、程序规范、管理科学的法律服务体系服务。
(5)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行政执法体制。
(6)全局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服务百姓的理念和能力普遍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普遍提高。
(7)通过法律宣传,使广大消费者自觉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8)加强内部监督机制,使行政执法受到有效规范和约束。
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内部制约机制
(一)加强对执法权力的制约。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执法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强化信息公开、政务公开,严格责任追究,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确保行政执法的行使公开、透明、科学、民主,合乎法律、顺乎民意。
(二)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把党管干部的原则、民主选举的机制和公平竞争的方法
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行公推公选、公开选拔、全委会投票表决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完善科学考核干部实绩的机制,客观真实地评价干部,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择权。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
(一)转变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等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积极探索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方便人民群众,努力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效精干、公开透明的服务型工商。
(二)推进工商工作法治化。切实做到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接受监督,形成规范高效的执法权力运行体制和制约机制。严格按照法定职责行使决策权,完善内部决策规则,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行政决策程序。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要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决策过程中要进行合理性论
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建立和完善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和废止制度、定期清理和定期评价制度,适时对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审查,发现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或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强化法制工作,加强法制机构建设,为建设法治工商提供服务。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资格制度,优化执法人员结构。科学、严格地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建立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奖惩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能,降低行政成本,促进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化。
(四)建立健全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决策权、审批权、执法权等重要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管,建立重大事项和问题的公示听证、信息公开、评议考核及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制度,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决策权力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加强行政执法责任配套制度建设,科学划分不同执法环节应当承担的责任,将行政执法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实行行政问责制,建立行政首长罢
免、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制度,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或敷衍塞责的不作为现象。
(五)发展法律援助事业,切实打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按照依法行政,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在深入调研论证基础上,积极采纳建设性、合理化建议作为决策依据,确保重大决策的合法性。此外,要强化对决策的外部监督,利用各种载体及时发布重要政策信息,加大工商的透明度,打造阳光政务,提升工商执法的社会公信力。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外部制约和监督协调机制,维护法纪的严肃性。要实行执法公示,严格执行行政处罚审核等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对行政
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工作的激励机制和权力保障制度,赋予行政执法必要的刚性手段和较为具体的执法依据,提高行政执法质量。
三是对各种涉及行政相对人直接利益的、对工商部门具有较大影响的行政执法行为,如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处罚行为等,要建立严格的事前审核机制。由法制机构对这些行政执法行为的执法依据、执法内容、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结果进行严格审核,以保证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完善落实执法责任制及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执法文书审核、执法案卷评查、行政处罚听证、执法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通过分解职责、梳理依据、规范程序、完善制度、考核评议、追究责任,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管理和监督,以促进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五是建立执法监督互动机制和联系机制。加强督查,以上级部门的名义对下级执法进行监督和检查;促进协查,上级部门抽调下级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协助下级和本级部门做好巡查工作。组织交叉检查,由上级部门出面组织下级各级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进行交叉检查。
第四篇:法制建设报告
法制建设报告
2017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监督下,聚焦聚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反恐维稳系列“组合拳”,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聚焦总目标,发挥检察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是强化落实维稳措施。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时期**市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全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服务保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施意见》和《**市检察机关维稳工作考核办法》。落实
“12477421”总体要求,持续跟踪推进100余项会议决定事项的督促落实。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认真落实“红细胞”双联系、双积分制度。全面落实和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党员干部与社区各族群众结亲结对171户,实现100%全覆盖,全年走访互动交流2684次。十九大期间,全体检察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强力助推反恐维稳措施落地生根。
二是持续强化严打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持提前介入、快捕快诉、依法打击、精准打击,办理了一批有影响的涉暴涉恐案件,将一批盘踞在我市的暴力恐怖组织和宗教极端团伙绳之以法。深入开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活动,依法起诉非法占用农用地、盗伐林木等犯罪案件。
三是强化排查化解社会矛盾。通过检察长接待日、案件公开审查宣告、律师参与代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等机制,把化解矛盾贯穿于司法办案始终。“十九大”等重要节点期间,妥善办理群众来信来访270件次。实现了远程视频接访全覆盖。**市人民检察院、独山子区人民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
(二)聚焦总目标,着力惩治预防职务犯罪,推进反腐倡廉
一是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14件14人(含追逃案件2件2人),其中处级以上要案3件3人,大要案件数占立案总数的84.6%,涉案金额16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锲而不舍坚持追逃工作,一举将潜逃24年的原独山子乙烯工程建设指挥部财务处会计付洁夫妇绳之以法,至此,我市历史上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员全部抓捕归案,受到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高度评价。
二是强化职务犯罪源头治理。制定《关于开展去极端化社会化预防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去极端化社会宣传和预防职务犯罪邮路”专项工作。完善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发出检察建议42份,同步开展个案预防12件。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和警示教育101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达5000余人。
三是积极配合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做好转隶工作衔接。抓好“积案清零”工作,清理积压线索127件,顺利完成了转隶工作。
(三)聚焦总目标,强化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促进公正司法
一是刑事诉讼监督工作。牵头制定了《关于规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不断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改变侦查机关事实、定性案件12件30人,纠正遗漏起诉2人,追加遗漏罪行27起。依法对353名被告人提出量刑建议,采纳率达80%以上。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22次,派员出席上诉案庭审,履行监督职责58件。提起抗诉2件,其中采纳抗诉意见1件。
二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继续深化“基层民事行政检察推进年”专项活动,审查办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27件,其中不支持监督申请18件,终结审查1件,向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1件,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2件;深入开展公益诉讼调研活动,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5件。
三是刑事执行监督工作。全面排查监所安全隐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风险研判会,对存在的风险隐患立查立改,确保看守所绝对安全。积极开展“减假暂”专项监督、纠防超期羁押等工作,开展财产刑执行专项检察“回头看”活动,维护刑事裁判的权威性。独山子区人民检察院顺利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二级规范化检察室”检查验收。
(四)聚焦总目标,统筹推进司法改革落地生根,强化内部监督
严格执行员额内检察官遴选标准和程序,分两批遴选出77名员额制检察官。推进三类人员分类管理,落实检察人员职业保障机制。合理配置检察官员额,明确检察官权力清单,加强用权监督。推行轮案制和分案制,实行检察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2017年,两级院主要领导办案15件,副检察长办案43件,业务部门负责人办案215件。持续深化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办案考核评价机制及办案质量效果评估机制。常态化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建立检察工作目标管理网络考核机制,每季度通报执法办案质量和目标考核完成情况,纠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加强检务公开,全年发布程序性案件信息677条、终结性法律文书221份、重要案件信息40条。推行公开听证、宣告制度,两级院均设置检察听证宣告室,对12类案件进行公开听证或宣告。
(五)聚焦总目标,自觉接受外部监督,确保检察权依法公正行使
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及时办理和反馈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向两级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汇报。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认真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向政协通报检察工作情况,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渠道,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加新闻发布会、检察开放日活动及旁听重要案件庭审等活动,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召开保障律师执业工作座谈会,努力构建新型检律关系。
(六)聚焦总目标,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
一是突出党的领导。严格执行政法机关党组织向党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规定,及时向党委汇报重大工作部署、重要工作情况、重要案件及上级院重要会议精神。持续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完善党组议事规则。
二是突出思想政治建设。抓实“两学一做”、“学转促”、学习十九大精神等,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全体检察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坚决维护核心,绝对对党忠诚,强化检察人员总目标意识。
三是突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接受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第二巡视组巡视监督,坚决严肃整改巡视发现的问题。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及时约谈6人次,责令5人提交书面检查。对违法违纪现象坚决实行“一案双查”。深入开展向“三股势力”发声亮剑同干部队伍中“两面人”做斗争活动,永葆检察人员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四是突出能力素质教育。选派30名检察人员通过培养学科带头人、行业骨干、“沪克访问学者计划”、高检院挂职、赴喀什地区从事一线办案、维稳工作实践锻炼等,打造过硬专业化队伍。我院荣获自治区反恐维稳“三仗一战”先进集体,5人荣获自治区级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五是突出基层基础建设。坚持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基层、业务部门对口指导基层院等制度,落实检察长办公会会议制度和检委会工作制度。统筹推进以电子检务工程为核心的检察信息化建设,完成远程视频接访、驻所检察室检察涉密分支网集成项目建设,启动高清安防监控、检委会会议系统建设等,检务保障建设进一步加强。
六是突出检务宣传。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传播检察正能量,两级院检察微信公众号订阅数2780人,推送检察信息514期889条。在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刊发稿192篇。高质量完成全疆检察机关“聚焦基层话检察”宣传接力活动,7天时间内获得7000多万的网络阅读量,被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表扬。
■2018年重点工作思路
忠诚履职,绷紧维护稳定这根弦
2018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自治区党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更好满足人民在司法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使检察工作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期待新要求。
第二,全力做好反恐维稳工作。认真落实中央治疆方略、自治区党委的维稳部署和市委的要求,进一步聚焦总目标,绷紧维护稳定这根弦,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深入开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严惩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分子。
第三,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工作。一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内设机构改革,加快落实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等级确定和单独职务序列改革工作。完善司法办案组织形式,全面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建立检察官司法档案。二是进一步健全规范司法长效机制,完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精细办案、精细管理,提升规范司法的品质。三是健全公开审查、公开答复制度,重点推行公开听证、宣告和终结性法律文书的公开工作,确保检察权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四是深入推进基层检察院业务、队伍、管理、保障四项建设。以电子检务工程为龙头,打造“智慧检务”助推检察工作。
第四,突出法律监督主责主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诉讼活动法律监督,促进严格公正执法司法。强化对刑罚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执行和强制医疗执行的监督,深化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工作,加强和规范羁押必要性审查。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检察工作部署。
第五,加大过硬队伍建设力度。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坚持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执法办案能力提升为核心,努力提高全员素质能力。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毫不放松抓好正风肃纪,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检察队伍。
第五篇:全市发展改革报告
全市发展改革报告
根据会议安排,我向会议报告201X年全市发展改革工作和201X年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主要任务。
一、201X年全市发展改革工作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少说多做、真抓实干”,抢抓发展机遇,有效应对挑战,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一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6.7亿元,增长12.9%,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迈上5个百亿元台阶。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1.5亿元,增长31.9%,增幅位居全省第5位。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XX年的26.7:37.4:35.9调整为26.2:39.6:34.2,二产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四是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实现财政收入62.2亿元,增长46.7%,改变了总量全省末位的状况,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一年来,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认真履行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协调服务职能,扎实苦干,开拓创新,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立足规划研究,廓思路,明目标,着力发挥参谋作用。加强专项规划编制。配合有关部门编制完善“十二五”各项子规划。聘请省工程咨询院编制《XX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委托中科大编制《XX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和《XX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联合古井瑞能热电公司开展《XX市供热发展规划》和《XX市热电联产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先后组织人员赴江苏宿迁、安徽XX和河南许昌、洛阳、郑州等地考察学习,形成了《XX县域经济发展思考》、《XX市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调研报告》、《XX市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XX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情况调研报告》、《XX市“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开展乡镇建设和发展问题研究。为明确导向、提升标杆、调动乡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制定了《XX市乡镇建设和发展考评办法》。开展现代中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研究,形成了研究报告。开展园区发展研究。提出园区发展目标,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园区经济做大做强。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围绕“十二五”规划实施,密切关注宏观调控政策动向,及时研判经济运行走势。建立健全经济运行月度分析和季度联席会议制度。为借鉴周边地区发展经验,探索建立皖北地区发展经济形势分析联席会议制度,7月底,组织皖北地区发改委、统计局在我市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省发改委、统计局领导莅临指导,开创了全市经济形势分析的先 河。
立足项目建设,强基础,抓重点,着力增强发展后劲。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188个省“861”行动计划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179.1亿元,增长39.1%,占投资计划99.6亿元的179.8%。316个市重点管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7.8亿元,增长51.5%,占投资计划220.4亿元的107.9%。全年申报落实国家和省专项补助资金项目6大类230个,争取资金8.5亿元。项目谋划扎实推进。全年谋划投资XX万元以上项目1655个、总投资325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218个,总投资2141亿元。完成备案(审批或核准)项目570个,总投资1031亿元。超前谋划拟列入XX年省“861”项目238个,总投资1484.4亿元,计划投资124.1亿元,项目个数、总投资、投资分别比上年增加26%、17%、24%。投资结构明显优化。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47亿元,增长38.4%,占全部投资比重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316个重点项目中工业项目209个、比重达66%,完成投资102.3亿元。实施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亿元以上项目150个,分别比XX年增加7个和30个。
立足协调服务,谋全局,抓大事,着力推进重大事项。加快推进重点工作。在全国率先申报20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债券。圆满完成汇智新医药创投基金审批,成为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第一支以中医药产业为主的创投基金。利 辛XX天然气管线工程建成投运。亳宿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待批。机场选址有序推进。顺利完成全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投资5750万元。扎实开展结对合作。牵头推进与省属企业对接,组织开展与省属企业合作项目签约,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484亿元,签约项目数量和规模均居皖北各市首位。积极落实省加快皖北发展政策。协调落实XX援助华佗技师学院资金8000万元;扎实做好亳芜现代产业园机构设置、园区选址、人员配备、规划评审报批等工作。目前,园区5条纵向道路正在施工,标准化厂房开工建设,安徽阁云电子有限公司高科技智能电子设备等5个项目集中开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6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扎实推进环资能源工作。徐广楼、赵集、信湖、花沟西、XX煤矿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信湖煤矿路条获批发放,工程推进顺利。板集电厂开展前期工作申请已行文上报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XX市“十二五”及XX年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XX市“十二五”及XX年节能预警方案》,与县区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签订了《“十二五”及XX年节能和碳强度目标责任书》,顺利通过XX省对我市节能目标考核。切实加强园区建设。三县一区4个省级开发区完成扩区17.3平方公里,新征土地25900亩,新入 园项目135个。5个省级开发区实现经营收入165亿元,增长51%,实现工业产值152亿元,增长67%,实现财政收入5.6亿元,增长85%。牵头推进省级开发区扩区报批,协调省发改委等4部门完成扩区现场踏勘,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报告等支撑性材料已上报待批。XX现代中药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享受省级开发区待遇,成为全省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省级开发区“区中园”。
立足素质提升,练内功,守清廉,着力加强系统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坚持每周集中开展自选专题学习,抓好网上在线教育,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考察,聘请专家“请进来”授课,每人完成3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积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试点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完成门户网站优化升级,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得到加强。加强系统建设,凝聚工作合力。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选调了一批年轻公务员,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坚持周例会制度和月工作安排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系统工作会议,每次会议明确一个专题,研判形势,安排工作,明确责任。加强与省发改委的衔接,多请示、勤汇报,赢得了省发改委领导和处室干部的理解支持。市发改委和蒙城县发改委被评为XX全省发改系统先进单位。目前,全市发改系统学习、研究、借鉴、互助之风悄然兴起,团结友爱、生动活泼、昂扬向上、廉洁自 律的工作氛围正在形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改革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对宏观政策缺乏前瞻性研究,对破解瓶颈制约尚未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二是项目建设墨守陈规,推进工作正处在变轨的十字路口;三是谋全局、抓大事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全市发改系统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努力加以克服。
二、XX年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国内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虽然宏观形势总体偏紧,但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仍然较多:从宏观政策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有利于我市弥补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加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发展机遇看,我市面临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省加快皖北发展政策扩容升级、中原经济区辐射带动、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等难得机遇,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从自身发展看,全市经济发展已进 入持续快速增长新平台,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和工业化、城镇化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多年积蓄的能量将加速释放,物质基础更加坚实,实现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条件基本具备。特别是市第三次党代会进一步凝聚了全市上下共识,各地各部门抓发展的思路更清、干劲更足、办法更多。因此,全市发展改革系统既要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又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趋利避害,更加自觉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XX年XX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牢固树立“谋划是基石,在建是重点,开工是关键,结构是核心,园区是载体,监管是保障”的理念,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努力扩大投资需求。筑牢谋划之基。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立足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围绕“三化”协调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谋划项目,做好“无中生有、好中生优”的项目谋划文章。坚持一手抓项目谋划,一手抓前期推进。确保今年新谋划项目1000个以上、总投资2500亿元,推进前期工作项目700个,总投资1200亿元,切实扭转项目谋划基础性指标支撑乏力的被动局面。突出在建重点。加强协调调度,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153个重点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投 产、早见效。扭住开工关键。破解要素制约,落实建设条件。加强资金和项目争取,扎实开展银企对接,着力激活民间投资,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着力促进 125个计划新开工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着力优化结构。积极扩大工业投资,引进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狠抓载体建设。在每个省级开发区完成新扩区3平方公里、实现“两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标准厂房建设,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强化项目监管。严格基本建设程序,落实项目建设 “四制”,加强资金监管,实施节点控制,强化安全责任,确保工程质量。
加强分析研究,进一步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加强政策研究。针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的趋势,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动向,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把握精髓,活学活用。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高度关注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课题研究。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着力推进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前期研究工作,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前梳理发展路径,超前谋划战略基点。加强规划研究。加快推进“十二五” 专项规划的编制完善,加大规划实施力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开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效果初期评估,提出推进举措,促进全市经济稳中求进,好中求快,能快则快。
加强协调服务,创造性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推进重大项目。牵头推进亳宿铁路、XX机场、煤炭资源开发、板集坑口电厂和涡北煤炭循环经济园矸石煤泥电厂、引淮济亳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徐广楼和大段家煤矿年内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石油勘探,完成我市境内第一口油井的勘探任务。认真实施全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完善基础工作,做好协调服务,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服务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巩固改革成果。进一步改进完善对乡镇建设和发展的考核引导,推进乡镇经济社会大建设、大发展。强化节能降耗。继续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实施重点节能与综合利用工程,扎实推进节能基础性工作。
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水平。提高谋划能力。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围绕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深入研究,及时掌握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对策建议,加强政策储备。提高执行能力。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对党委、政府确定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的工作,主动作为,抓好落实;对其他部门牵头的事项,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学习型机关 建设。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结合发展改革工作重点,丰富系统业务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将学习培训与干部考核、机关考评结合起来,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契机,围绕项目和资金安排的重点环节,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规范审批行为,完善监管机制,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引导广大干部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努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发展改革干部队伍。
同志们,今年发展改革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和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为实现奋力崛起、建设美好XX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