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交政法〔2012〕2号

时间:2019-05-13 19:1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交政法〔2012〕2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交政法〔2012〕2号》。

第一篇: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交政法〔2012〕2号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闽交政法〔2012〕2号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

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设区市交通运输局(委)、平潭综合实验区交建局、漳州开发区交通局,厦门、福州、湄洲湾港口管理局,厅直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意见》(国发[2011]33号)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指导方案意见的通知》(交政法发〔2011〕160号)精神,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社会形象,我厅组织制定了《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

请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严格控制服装发放范围,严格执行配置标准、严肃服装管理纪律,确保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统一执法工作服装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重要事项,请及时与厅政法处沟通。

(联系人:卓华彬,联系电话:0591-87077379)

二O一二年一月二十日

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交通运输系统执法工作服装的统一管理,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指导方案的通知意见》(交政法发〔2011〕160号)的要求,切实做到着装统一、式样统一、颜色统一、标志统一,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在编在职执法人员。

第三条 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执法人员统一着装是对外执法工作的需要,非属福利待遇和劳保待遇。

第四条 本办法由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各执法单位按其职责分工负责执行,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监督检查。

第二章 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发放范围

第五条 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的发放,必须按照本办法执行。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扩大着装范围和提高配置标准。

第六条 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的发放,按工作岗位性质分为:

(一)交通综合执法一线人员

具体指从事路面巡查、水上巡查、现场监管等一线执法工作的交通综合执法机构人员。

(二)交通运输执法其他工作人员

具体指公路、港航、运管等部门许可和行业管理人员,交通综合执法机构管理人员,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以及其他非一线执法人员。

第七条 凡不属于交通运输系统在编人员、未持有交通运输执法证的人员,一律不得配发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

第三章 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的组成、配发标准

第八条 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服装装备主要分为执法工作服装、执法标志两大部分,具体组成如下:

(一)执法工作服装

1、服装类,具体包括:长袖制式衬衣、短袖制式衬衣、内穿衬衣、单裤(裙)、春秋常服、冬常服、多功能服、夏作训服、冬作训服;

2、帽类,具体包括:大檐帽(男)、卷檐帽(女)、夏帽、作训帽;

3、鞋类,具体包括:单皮鞋、皮凉鞋、雨靴、作训鞋。

(二)执法标志

1、标识类,具体包括:肩章(硬式、软式、套式软肩章)、帽徽(大/小)、领花、胸章、号牌、臂章、执法腰带、武装带、领带、领带卡、标志扣(服装扣、帽扣、肩章扣、按扣)。

2、装具类,具体包括:雨衣、反光背心、防护头盔、工作包、太阳镜、手套。

第九条 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按照以下标准配发。

(一)服装类:长袖制式衬衣两件,穿用二年;短袖制式衬衣二件,穿用二年;内穿衬衣三件,穿用二年;单裤(裙)二条,穿用二年;春秋常服二套,穿用四年;冬常服二套,穿用五年;多功能服一套,穿用五年;夏季、冬季作训服各二套,穿用四年。

(二)帽类:大檐帽(或卷檐帽)、夏帽、作训帽各一顶使用三年。

(三)鞋类:单皮鞋、皮凉鞋各一双,穿用一年;雨靴、作训鞋各一双,穿用三年。

(四)标志类:肩章(硬式、软式、套式软肩章)各二副,损坏后交旧领新;帽徽(大/小)各一枚,损坏后交旧领新;领花三副,损坏后,交旧领新;胸章二枚,损坏后交旧领新;号牌二枚,损坏后交旧领新;臂章随服装配发;执法腰带一条,使用二年;武装带一条,长期使用(不坏不换);领带二条,使用三年;领带卡二枚,使用三年;标志扣(服装扣、帽扣、肩章扣、按扣)随服装(帽子)配发。

(五)装具类:雨衣一套,穿用三年;反光背心一件,穿用二年;夏季、冬季防护头盔各一个长期使用(不坏不换);工作包一个,使用五年;太阳镜一副,使用二年;白色针织手套二副,使用一年;皮手套一副,使用二年。

第十条 特殊工作岗位执法人员(如执法培训人员、船艇工作人员、执法车辆驾驶员等)除按标准配发外,每年增发一套作训服。

第四章 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计划、采购及经费来源

第十一条 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服装按规定的使用年限换发。各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应根据有关着装范围、供应标准的规定,认真统计每年着、换装人数和所换品种及数量。

第十二条 交通运输执法单位人员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的购置和发放,以人事部门开具的人事文件,并持有有效的交通运输部执法证件为依据。

第十三条 各交通运输基层执法单位应在每年九月一日前将次年所需着、换装人员、品种和数量报设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各设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在每年十月一日前将次年本地区、本系统着、换装人数、品种及数量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核。同时,报送本年度与有关工厂签订的合同复印件。

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各高速公路支队、大队经省交通综合执法总队汇总后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核。

第十四条 各交通运输基层执法单位可按在编人员的百分之十申报机动备用服。

第十五条 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或规格进行制作。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服装由省交通运输厅通过公开招标定点生产企业统一制作,各执法单位在报经省交通运输厅审核后,直接向定点工厂购买。交通运输执法标志全省统一制作,各执法单位向省交通运输厅申领。

第十六条 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服装所需经费按照现行管理体制,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省级给予适当补助。省级具体补助标准另行制定。

第五章 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管理 第十七条 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必须穿着佩带执法标志的执法工作服装。

第十八条 各执法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发放制度,建立专门实物账目,应有专职人员负责服装管理,做到登记清楚,分类有序,数字准确,发放准时。

第十九条 着装人员因公(如救火、抢险救灾)或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服装损失、损坏的,由所在单位领导审查批准,方可补发。补发的服装从机动服中解决,个人不再负担工料费。因个人保管不善或责任事故造成服装损失损坏的,一般不得补发,如确需补发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领导审批后补发,费用自理。

第二十条 着装人员由于保管不善丢失或损坏专用执法标志的,本人应书面报告并提出补发申请,由单位领导批准后补发,费用自理。

第二十一条 各交通运输执法单位未列入着装范围的干部,因临时工作需要,经单位领导同意,可以借用机动服装。

第二十二条 着装人员调离执法岗位时必须交回专用执法标志。未发的服装不得再发。

第二十三条 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应穿着同季节、同款式服装,穿着深色皮鞋。不同季节、不同制式的服装不得混穿。

第二十四条 各设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各执法单位在执法工作服装配置、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省交通运输厅将结合依法行政和执法评议考核等工作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成果作为衡量依法行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各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各地方海事机构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运输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闽交人〔2011〕50号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文件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运输管理局 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闽交人〔2011〕50号

福建省运输管理局:

《福建省运输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福建省运输管理局主要职责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一、主要职责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闽政办〔2010〕91 号)和省委编办《关于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清理整顿方案的批复》(闽委编办[2011]41号)精神,福建省运输管理局受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委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具体实施全省道路客货运输、运输场站、机动车维修和驾驶员培训、城市客运、1

出租汽车、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运营、汽车租赁等管理工作。具体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道路运输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城市客运(含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运输、汽车租赁等)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参与起草道路运输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城市客运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标准和政策并组织实施;参与道路运输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城市客运行业有关改革工作。

(二)参与拟订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规划;参与编制道路运输、城市客运、交通物流业发展等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提出客货运站(场)和公路运输枢纽建设等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道路运输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城市客运行业有关统计、经济运行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

(三)参与协调道路运输、城市客运与水路、铁路、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的衔接,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四)负责实施全省道路客货运输行业管理。具体实施道路客货运输许可制度、技术标准和运营规范;负责跨省、跨设区市行政区域客运经营的行政许可;具体组织开展全省道路运输市场信誉体系建设。

(五)具体指导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运输、汽车租赁等行业管理工作。

(六)负责实施全省道路客货运场(站)行业管理;负责道路客货运站的站级核定管理工作;参与运输场(站)建设相关世亚行(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七)负责实施全省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具体实施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等工作。

(八)负责实施全省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行业管理;负责全省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的考试、发证及管理;组织实施全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

(九)具体实施国家重点物资道路运输和紧急客货运输、军事和抢险救灾物资等的运输以及国防动员的有关工作;参与协调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十)负责指导全省道路运输和城市客运行业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工作;参与协调、组织实施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协助或参与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并指导全省道路运输、城市客运行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

(十一)负责全省道路运输、城市客运及农村客运等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

(十二)负责实施全省道路运输、城市客运行业科技、教育和信息化管理;组织实施全省道路运输、城市客运行业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和标准计量等工作。

(十三)负责局机关党群工作,指导全省道路运输、城市客运行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十四)承办省交通运输厅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机构规格和经费渠道

省运输管理局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厅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处级,经费渠道为财政核拨。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内设14个处室,分别为:办公室、政策法规处、运输经济运行处(运输规划处)、旅客运输管理处、货物运输与物流管理处、运输站(场)管理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处、车辆管理处、培训管理处、运输安全监督处、科教信息处、政治处(人事处)、财务处、监察审计处。

四、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省运输管理局人员编制为80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76名,后勤工作人员4名。

核定正处级领导职数1名,副处级领导职数3名,正科级领导职数16名(含副总经济师1名、人事处长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16名(含办公室、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处各增配1名副职)。

第三篇: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转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转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2010年

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设区市交通局(委)和漳州开发区交通局,沿海各港务(口)管理局,省高速公路公司,省公路局,省港航局,省运管局,省湄洲湾港口管理局,省交通质监局:

现将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交政法发„2010‟169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具体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检查主体和范围

(一)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本单位及辖区所属的所有交通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情况、“五五”普法情况进行全面

监督检查。

(二)省高速公路公司负责组织对本单位及全省高速路政执法机构的行政执法情况、“五五”普法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三)省港航局负责组织对本单位及沿海港口(务)管理局的行政执法情况、“五五”普法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四)省公路局、省运管局、省交通质监局负责对本单位的行政执法情况、“五五”普法情况进行自查。

(五)厅机关承担行政审批职责的处室,要认真对照部、省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自查,重点检查2009-2010年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条件、时限、收费、受理、批准等情况以及“网上审批”的落实情况。

二、检查内容

(一)详见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其附件1~4。

(二)详见《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转发关于组织开展“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闽交办政法„2010‟3号)。

(三)详见《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的通知》(闽交政法„2010‟3号),此次检查主要针对执法单位,执法人员暂不进行考核评议。

三、检查方式和方法

(一)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案卷评查、组织考试、问卷调查、综合考核评估、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自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自评打分,将自查报告、执法监督检查最终得分、综合考核评估表、执法单位考核评议表提交给省厅检查组,并向检查组推荐先进典型。

1.案卷评查。此次检查,抽取2009-2010年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件数均不得少于10件。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见附件2及《福建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制度》。

2.组织考试。自查时,由各设市交通运输局(委)、漳州开发区交通局、省高速公路公司、省公路局、省港航局、省运管局、省交通质监局负责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互查时,试题由厅里从题库中随机抽取,将试卷密封好交各检查组。参加考试的人员为被推荐的先进单位、被检查单位所属执法人员(抽取不少于20人)和被推荐的先进个人。参加考试人员的累计总得分除以考试人数,所得分数为被检查单位的执法考试最终得分。

3.问卷调查。查看执法现场并向行政相对人随机发放《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问卷调查表》。收回的有效问卷数应当不少于10张,所收回的有效问卷的累计得分数除以所收回的有效问卷数,所得分数为被检查单位问卷调查的最终得分。

4.综合考核评估。按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综合考核评估表》中的内容和标准对被检查单位依法行政和执法工作逐项进行综合考核评估打分。

5.召开座谈会。座谈会由各被检查单位参加,由被检查单位有关领导向检查组专题汇报依法行政和执法工作以及“五五”普

法工作情况。

(二)评估打分的具体方式为:被检查单位执法监督检查最终得分=(执法案卷评查的最终得分×40%)+(执法考试最终得分×30%)+(问卷调查最终得分×10%)+(综合考核评估最终得分×20%)。

(三)检查结束后,各设区市交通局(委)、漳州开发区交通局、省高速公路公司、省公路局、省港航局、省运管局、省交通质监局向厅提交自查报告(含执法监督检查最终得分的排序结果),并推荐先进典型。厅机关承担行政许可审批职责的处室提交自查报告。自查报告要全面详实,有基本情况、具体数据、典型案例和存在问题以及意见、建议,特别是被推荐的先进典型的考核意见。省厅在各地、各单位推荐的示范单位和先进个人候选名单的基础上,结合自查、抽查情况和实际工作情况,综合考评、择优选择,提出推荐名单向交通运输部进行推荐。

四、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深刻认识此次监督检查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站在保证交通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贯彻实施,推进依法行政,落实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高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落实具体负责部门和人员,真正把这些检查作为今年交通法制工作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实、抓好,抓出实效,确保不摆形式、不走过场。通过这次监督检查活动,切实推动我省交通运输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迈上一个

新台阶。

(二)各设区市交通局(委)、漳州开发区交通局、省高速公路公司、省公路局、省港航局、省运管局、省交通质监局将自查情况形成执法监督检查专题自查报告及“五五”普法总结报告(附执法监督检查最终得分、综合考核评估表、执法单位考核评议表),连同县(市、区)交通局、所属交通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监督检查自查报告及“五五”普法总结报告(附执法监督检查最终得分、综合考核评估表、执法单位考核评议表)于2010年6月15日前一式3份报厅政策法规处。

(三)各单位根据自查情况和实际工作情况,认真对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和规定的条件,向省厅推荐“交通运输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交通运输文明执法示范窗口”、“交通运输文明执法标兵”、“交通运输法制先进工作者”以及“五五”普法先进单位、“五五”普法先进个人的候选名单,连同先进事迹材料于2010年6月15日前一式3份报厅政策法规处。各设区市交通局(委)、漳州开发区交通局、省高速公路公司、省港航局可以在上述6项评优项目中各推荐1个(其中,沿海各港口(务)管理局推荐的候选名单一律报省港航局汇总审核后按名额数转报),省公路局、省运管局、省交通质监局可以在“交通运输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交通运输法制先进工作者”以及“五五”普法先进单位、“五五”普法先进个人4项评优项目中各推荐1个。各单位在推荐中要严格标准,没有符合标准要求的,可不予推荐。

(四)6月16日至7月10日,省厅将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交通运输执法机构的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工作及“五五”普法进行重点抽查。各地区、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检查组工作,认真准备书面汇报材料,如实反映本地区、本部门自查自纠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根据检查组的督查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认真落实整改,限定时间,落实到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并落实措施、限期整改。

(五)迎接交通运输部互查和重点抽查。8月1日至8月20日,交通运输部第二检查组将对我省交通系统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检查。

二O一O年五月二十四日

主题词:交通执法检查通知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2010年5月24日印发

第四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16〕45 号)

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根据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管理,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健全,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得到管控。到2030年,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立健全,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掌握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1.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

2017年6月底前,完成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编制。在现有相关调查和监测工作基础上,以农用地和工矿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查明耕地、园地等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18年底前完成;掌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铅酸蓄电池等重点行业企业(以下简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2020年底前完成。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1次。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财政厅、农业厅等参与,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建立土壤环境监测体系

重点加强市、县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备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所需仪器设备和人员。以厦门、泉州、福州、三明等土壤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较好的地市为依托,提升区域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立健全监测人员培训制度,每年至少开展1次全省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各级政府要根据土壤环境监测事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土壤环境监测等基础能力建设投入,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农业厅、财政厅等参与

合理布设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由省环保厅会同各相关部门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017年底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设覆盖全省、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在耕地、林地等布设土壤环境监测基础点位,每5年开展1次监测,掌握全省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选取蔬菜产业基地、果园和茶园集中分布区、饮用水水源地,以及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及其影响区域等,布设土壤环境监测风险点位,每3年开展1次监测,掌握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情况。2020年底前,实现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农业厅、经信委等参与

3.构建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结合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2017年底前,制定全省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整合环保、农业、国土、科技等现有土壤监测数据,统筹土壤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网络,优化监测数据采集流程,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系统构建,实现省—市—县三级土壤环境数据共享、动态更新,并对接国家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数据共享,编制资源共享目录,明确共享权限和方式,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运行维护等方式,提升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专业化水平。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农业厅、国土厅、数字办、经信委、卫计委、林业厅、住建厅、科技厅、海洋渔业厅等参与

(二)严格监管各类土壤污染源

1.强化工矿企业环境监管

加强日常环境监管。各地要根据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排放情况,在2017年底前,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列入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所在地环保部门备案。有关市、县每3年对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区域至少开展1次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及时上传省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果作为环境执法和风险预警的重要依据。以电镀集控区、制革集控区和铅酸蓄电池生产集中区域等为重点,鼓励企业优先选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材料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定期开展生产设备、设施巡查巡护,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材料、产品或者废物的扬散、流失和渗漏等问题,防止土壤污染。各市、县环保部门要定期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巡查,督促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非正常运行情况。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经信委负责

规范企业拆除活动。以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较多的地市为重点,严格监管重点行业企业拆除活动,在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活动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事先制定残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处置方案,并报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工信部门备案,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等参与

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以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域为重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立矿产资源集约开发机制,继续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绿色矿山发展示范区建设。自2017年起,在全省铅锌、铜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集中的区域,制定并实施重点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实施方案。2018年底前,完成我省铅锌矿污染专项整治。在返还采矿权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或采矿权许可证续约时,采矿权人要按照现行国家有关技术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情况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向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土壤污染治理纳入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完成情况的重要验收内容,矿山企业未开展土壤污染治理的,环境影响后评价不予通过。2017年底前,各市、县要完成历史遗留尾矿库排查,制定综合整治方案,优先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和永久基本农田周边地区开展整治工作。重点监管尾矿库所在企业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按规定编制、报备环境应急预案。强化对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辐射安全监管,自2017年起,稀土、锆英砂等伴生放射性矿产开发利用企业每年要对矿区和厂区土壤进行辐射环境监测。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安监局、经信委等参与

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国控区和省控区要持续推进重金属污染整治,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强化环境风险防控。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落实相关总量控制指标,提高制革、铅锌矿采选、铅酸蓄电池、电镀等行业准入门槛。新建的重点行业企业,原则上应布局在规范设立的工业园区内;加快推进现有涉重金属行业企业进入园区集聚发展,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实施深度治理,进一步削减重金属排放量。强化对重金属污泥等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理处置。严格控制有色金属生产、炼钢、铁矿石烧结和废弃物焚烧等重点行业规模。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经信委负责

2.规范废物处理处置活动

由各市、县负责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及大宗固体废物的堆存场所排查和整治,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2017年底前制定完成整治方案并有序实施。进一步健全危险废物源头管控、规范化管理和处置等工作机制,科学规划和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在大型石化产业基地、以化工为主导行业的工业园区,以及规模化的皮革、合成革、电镀专业集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贮存处置设施。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经信委牵头,省发改委、国土厅、商务厅等参与

以电子废物拆解集中区和拆船厂等为重点,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加工工艺、集聚发展,集中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不得采用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工艺或者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经信委牵头,省国土厅等参与

3.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强化典型示范引导,大力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以生猪养殖大县为重点,组织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整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创新治理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着力提高治理的专业化水平和防治效果。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可养区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任务,实现零排放或达标排放。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兽药、饲料添加剂中的有害成分通过畜禽养殖废弃物还田对土壤造成污染。到2020年,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75%以上。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财政厅、环保厅等参与

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以我省水稻主产区为重点,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措施。推进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2016年底前,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不低于2000万亩(次)。科学施用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在蔬菜主产区、水果优势产区和茶叶优势产区,建设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县,2016年底前,完成28个示范县建设,全省推广应用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健全完善“监管部门+农资企业+农户”的农资监管信息化网络,推行农业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实名购买农药、兽药制度,2016年底前,建成农药、兽药监管平台。加强平台线上巡查,适时掌握农药、兽药产品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向动态,及时调查处理购销异常情况。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自2017年起,选取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列入省级规范社名录的农民合作社等,开展绿色生态农业补贴试点。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有机肥养分还田率达到6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供销社等参与

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不合格农膜的行为。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回收处理体系,建设农村定点有偿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站点,建立健全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自2017年起,在我省水稻主产区、蔬菜主产区、水果优势产区和茶叶优势产区,选择部分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到2020年,实现上述农产品主产区全覆盖,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模式。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供销社等参与

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各县(市、区)每年至少开展1次主要灌溉水水源的水质监测。灌溉用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

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牵头,省农业厅等参与

4.加强生活污染控制

结合宜居环境建设行动,在福州、厦门等地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落实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制度。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扩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2020年底前全省70%以上行政村覆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责任单位:省住建厅牵头,省发改委、财政厅、环保厅等参与

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我省在用、停用和已封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估,2018年底前,完成全省生活垃圾填埋场所的排查,摸清数量、分布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严格规范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坚决查处渗滤液直排和超标排放行为,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漏、防扬散等措施。各地要加大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去向检查力度,规范污泥处置。到2020年,市、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开展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材产品等资源化利用示范。逐步建立全省有毒有害生活垃圾的收集贮存网络和安全处置体系。减少过度包装,鼓励使用环境标志产品。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住建厅牵头,省发改委、住建厅、经信委、财政厅等参与

(三)加强农用地保护与安全利用

1.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

2017年底前,根据国家技术规范,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三个类别,以耕地、园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以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为依据,开展耕地、园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在福州、莆田、漳州等部分县(市、区)开展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耕地、园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逐步建立分类清单,2020年底前,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要全部完成划定工作,送省环保厅汇总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审定。根据土地利用变更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各县(市、区)每3年对各类别耕地、园地面积及分布等信息进行更新。逐步开展林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农业厅、国土厅牵头,省林业厅等参与

2.优先保护质量较好耕地和园地

各县(市、区)要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支持各县(市、区)推进实施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产粮大县、蔬菜主产县、水果和茶叶产业重点县要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方案,2017年底前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向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地区倾斜。对优先保护类耕地和园地面积减少或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县(市、区),进行预警提醒并依法采取环评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农业厅、环保厅、水利厅、财政厅等负责

防控企业污染。禁止在优先保护类耕地和园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现有相关行业企业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施提标升级改造。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等参与

3.积极推进耕地和园地安全利用

安全利用类耕地和园地集中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习惯,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或园地)安全利用方案,建立防护隔离带、阻控污染源,采取施用改良剂、翻耕、种植绿肥等农艺调控以及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到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牵头,省国土厅等参与

4.全面落实耕地和园地严格管控

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和园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有关县(市、区)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并落实相关措施。制定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计划。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到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任务。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林业厅牵头,省国土厅、财政厅、环保厅、水利厅等参与

5.加强林地土壤环境管理

在林地分布区域,要建立产出食用林产品质量定期检测制度,发现超标的,要及时采取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严格控制林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完善生物农药、引诱剂管理制度,加大使用推广力度。对林地土壤污染问题突出的区域,应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治理修复。

责任单位:省林业厅、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四)严格管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

1.建立调查评估制度

自2017年起,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铅酸蓄电池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土地使用权人要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定,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向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已经收回的,由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开展调查评估。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住建厅、经信委参与

自2018年起,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开展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报送市级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经信委、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2.明确风险管控要求

自2017年起,各县(市、区)要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情况,根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可进入用地程序。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发布公告,限制人员进入、禁止土壤扰动,制定周边影响区域环境保护方案,每年至少开展1次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监测;发现污染扩散的,责令相关责任方清理残留污染,有关责任主体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封闭污染区域,采取污染物隔离、阻断等工程和管理措施,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牵头,省环保厅、住建厅、水利厅等参与

3.落实监管责任

各市、县要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乡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各级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住建厅牵头,省环保厅参与

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城乡规划论证和审批管理。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土地征收、收回、收购以及转让、改变用途等环节的监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等活动的监管。建立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实行联动监管。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负责

(五)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

1.加强空间布局管控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红线区域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和产业退出制度。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布局重点行业企业,实行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加强规划区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根据土壤环境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

责任单位:省住建厅、环保厅牵头,省发改委、国土厅、经信委、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完善用地控制指标和定额标准,建立节约集约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城乡建设用地“三界四区”(“三界”即规模边界、扩展边界、禁建边界,“四区”即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管理,落实土地用途管制。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建立完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修订完善各行业用地标准和控制指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经信委牵头,省发改委、环保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2.加强海岸带环境保护

沿海各市、县要重点监督沿海工业区污水达标排放,对现有超标排放陆源污染物的单位实施限期治理,依法严查船舶及相关作业活动等向滩涂非法排放油类及油性混合物、含油污水、船舶垃圾、废弃物、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岸线资源保护与优化利用,制定科学的港口发展规划,保护滨海湿地,有效控制主要排海污染物。以陆源污染防治为重点,确保临港工业区入海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浓度稳定达标。沿海市、县要加强滩涂环境保护,定期开展巡查。

责任单位:省海洋渔业厅牵头,省国土厅、环保厅、农业厅、林业厅、交通厅、福建海事局等参与

3.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

自2017年起,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责任书向社会公开。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需要建设的土壤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有关市、县环境保护部门要做好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等参与

(六)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1.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地块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责任主体怠于承担相关责任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代为履行,相关费用由有关责任主体承担,环境保护部门要依法对怠于承担相关责任的主体进行处罚。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住建厅参与

2.有序推进治理与修复

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按照国家统一要求,2017年底前,编制完成全省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建立省、市、县三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库。2018年底前,各设区市要组织有关县(市、区)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分实施计划,报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农业厅、住建厅、国土厅等参与

确定治理与修复重点。各市、县要结合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发展布局调整,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治理与修复。污染耕地集中区域所在的设区市要优先组织开展治理与修复;其他设区市要根据耕地土壤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及其影响范围,确定治理与修复的重点区域。到2020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任务。

责任单位:省国土厅、农业厅、环保厅牵头,省住建厅参与

监督目标任务落实。建立工程进展调度机制,设区市每半年向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进展情况。建立通报制度,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建立成效评估制度,有关设区市可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国家关于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的技术规定,对本行政区域有关县(市、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住建厅、农业厅、国土厅参与

3.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

治理与修复工程原则上在原址进行,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土壤挖掘、堆存,以及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造成二次污染;需要转运污染土壤的,有关责任单位要将运输时间、方式、线路和污染土壤数量、去向、最终处置措施等,提前向所在地和接收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工程施工期间,责任单位要设立公告牌,公开工程基本情况、环境影响及其防范措施;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要对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工程完工后,责任单位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指导、监督,建立相关机构的诚信档案,将第三方机构诚信档案纳入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并向社会公开。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住建厅、农业厅、国土厅、发改委参与

(七)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先试

1.建设土壤环境保护示范区

在漳州、三明、南平等地市启动土壤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有关设区市人民政府要编制示范区建设方案,报省环境保护、财政主管部门备案。省级财政视情况从中央土壤污染防治等资金中给予倾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财政厅牵头,省发改委、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2.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2017年底前,综合考虑土壤污染程度、土地利用类型、地区代表性等因素,选择重污染企业污染地块,以及受污染耕地和园地、蔬菜基地等,启动5至8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打造一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典型案例,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模式。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财政厅牵头,省住建厅、农业厅、国土厅、科技厅等参与

(八)强化土壤环境法治

1.完善地方法规标准

以《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办法》为基础,加快制订《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研究制定污染地块、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相关规定。研究制定省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省土壤环境损害鉴定、土壤环境监测、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技术指导文件。出台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规范。到2020年,全省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土壤环境监督管理、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方面的制度基本健全。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法制办、质监局、国土厅、农业厅、住建厅、经信委、林业厅、水利厅等参与

2.加强环境监管执法

明确监管执法重点。重点监测土壤中汞、铅、镉、铜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铅酸蓄电池等重点行业,以及产粮大县、蔬菜产业重点县、果茶产业重点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城镇建成区、畜禽集中养殖区等区域。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环境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对全省环境执法人员定期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土壤环境日常监管执法,建立环保、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违法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重点行业企业专项环境执法,重点查处焚烧电子垃圾等环境违法行为和皮革与电镀等违法生产企业等,对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对土壤污染违法行为应及时依法处罚,对涉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完善各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技术支撑、处置救援能力建设。国土、农业、住建等相关部门应按职责分工,配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执法工作。完善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的衔接工作机制,推动环保、公安等执法案件信息录入共享,巩固和提升执法效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公安厅、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九)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1.加强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

支持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研究与应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海峡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等成果转化平台作用,推动环保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建设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技术交流,针对全省土壤污染防治需要,重点引进消化土壤污染风险诊断评估、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牵头,省发改委、环保厅、教育厅、经信委、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2.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

安排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工作。依托省内外相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研单位,研发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与修复技术,工矿企业污染地块的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技术,以及先进适用装备和高效低成本功能材料(药剂)。开展省级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牵头,省财政厅、教育厅、经信委、环保厅、发改委、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3.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

推动有条件的市、县建设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示范基地。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的监管。鼓励第三方社会机构参与土壤环境监测评估等活动。加大政策扶持,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发挥“互联网+”模式作用,加快完善覆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产业链,培育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

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牵头,省环保厅、发改委、科技厅、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工商局等参与

(十)构建全社会共治体系

1.明确工作责任

各市、县人民政府是落实本实施方案的主体,要抓紧研究制定并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定土壤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2017年3月底前,各设区市要编制完成工作方案,并报省环保厅备案。各地要把土壤污染防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抓好工作落实。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相关部门参与

建立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省环保厅要加强统一指导、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每年1月底前,省环保厅要将上一工作进展情况向省政府报告。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发改委、科技厅、经信委、财政厅、国土厅、住建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落实企业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将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企业要按照环保规范要求,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确保达标排放;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按规定编制和报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自觉履行土壤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接受社会监督。因生产、经营活动或突发环境事件导致土壤污染的企业和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经信委、农业厅等参加

2.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土壤环境调查与监测评估、日常监管能力建设、科技研发、试点示范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涉农资金,更多用于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县(市、区)。省级财政可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增加的县(市、区)予以适当奖励。全面落实国家扶持有机肥生产、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企业的激励政策。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牵头,省环保厅、发改委、国土厅、农业厅、水利厅、经信委等参与

3.发挥市场作用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治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推动受污染耕地和工矿企业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和综合性环境服务集团公司,提高土壤污染防治的专业化水平。积极发展绿色金融,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发放绿色信贷的力度。支持银行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对绿色信贷资产实行证券化。探索在重点行业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责任单位:省财政厅、发改委、环保厅牵头,省金融办、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福建证监局、福建保监局等参与

4.加强社会监督

推进信息公开。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调查结果,适时公布全省及各设区市土壤环境状况。重点行业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其产生的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总量,以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公众通过“一网两微一平台”“12369”、信函、电子邮件等途径,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需要聘请环境保护义务监督员,参与现场环境执法、土壤污染事件调查处理等。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以及民间环境保护机构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等参与

推动公益诉讼。有关市、县检察机关可依法督促或者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有关社会组织对污染土壤等环境违法行为提起公益诉讼。没有适格主体或者适格主体不提起诉讼,但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检察机关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监督、诉讼及相关案件办理工作。

责任单位:省高院、检察院牵头,省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等参与

5.开展宣传教育

2016年底前,编制完成全省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利用多种手段,结合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营造保护土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融入党政机关、学校、工厂、社区、农村等的环境保护宣传和培训工作。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教育厅、国土厅、住建厅、农业厅、粮食局等参与

6.加强目标考核

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完善环保督察制度,将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督察的重点内容。2016年底前,省人民政府与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明确考核内容。每年对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等参与

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考核结果经审定后作为地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作为对地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及相关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综合考评的重要参考。考核结果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审计厅、统计局、效能办等参与

对考核结果较差或未通过考核的市、县,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整改完成前,对有关地区实施建设项目环评限批;对整改仍不到位的,依法依纪进行责任追究。对在评估考核中瞒报、谎报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对有关人员区分情节轻重,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等;对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土壤污染问题的,按照党政同责的有关要求,相关负责人需要承担责任的,要依纪予以处理;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已经调离、提拔或者退休的,依法依纪实行终身责任追究。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其他违反治安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单位:省环保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公安厅等参与

第五篇:关于印发《福建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财社〔2015〕4号

福建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加强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11〕64号)、《关于东部7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32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就业专项资金是指由各级公共预算等渠道安排的用于支持扩大和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工作、提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能力方面的资金。

第三条 就业专项资金按照“分级筹集、分级管理”的原则筹集和使用,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主要用于对地方资金的适当补助。

各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按照“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的原则统筹使用资金,重点保障就业困难就业补助支出,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

第四条 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第二章 资金筹集

息、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

第九条 中央、省属企业职工的就业工作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纳入所在地政府的就业工作规划,所需资金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落实。各地不得因隶属关系等原因将中央、省属企业职工排除在就业扶持政策之外。

第十条 就业专项资金必须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和程序使用,不得直接用于基本建设、房屋建筑物购建、租赁、交通工具购置,不得直接用于部门或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差旅费、会议费等。

各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四章 扶持项目

第十一条 就业专项资金可用于职业介绍补贴。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职业中介机构,为在我省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求职、失业实名制登记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可按其服务后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实际就业人数给予职业介绍补贴,标准不超过每人200元,符合条件的人员每人每年限补贴一次。

第十二条 就业专项资金可用于职业培训补贴。在我省各

直补企业培训,即企业组织签订1年以上期限正式劳动合同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员工培训,通过社会化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上述“见证补贴”办法补贴,并扣除当已享受以上见证补贴的人数。

第十三条 就业专项资金可用于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在我省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求职、失业、就业等实名制登记的城乡劳动者初次通过国家职业技术工种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个人可享受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贴标准按物价部门核定的实际收费额的80%确定,且每人不超过150元。

普通高等学校、中高职学校毕业学年学生(毕业学年指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内)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个人可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第十四条 就业专项资金可用于劳动预备制培训补贴。对本省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不含已转入中职学校参加免费职业教育)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的中职学校可享受劳动预备制培训补贴。劳动预备制培训时间为一个学期至两个学期,免学费、代办费和住宿费。获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每学期每人18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其中,对培训时间在总课时数以下的,按实际就读时间,按比例给予补助。

第十五条 就业专项资金可用于社会保险补贴。用人单

的基本养老费、医疗保险费补贴,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劳务派遣单位招用的劳务派遣员工不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第十六条 就业专项资金可用于公益性岗位补贴。用人单位按规定设置公益性岗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安排就业困难人员人数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

公益性岗位的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公益性岗位的设置认定、用工形式、具体标准由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政府确定。公益性岗位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自享受之日起计算)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

第十七条 就业专项资金可用于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对经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见习企业(单位)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3-6个月就业见习的,可享受就业见习补贴。见习补贴由见习企业(单位)先行垫付。补助标准由省级及设区市级政府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确定。

第十八条 就业专项资金可用于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省内高校(含部属、省属和设区市属高校)毕业内有就业

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不超过10万元。

在贷款额度内,按照贷款基准利率最高上浮3个百分点给予贴息,财政贴息期限最长为2年,对逾期的财政部门不予贴息。

第二十二条 促进就业创业的其他支出,由财政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另行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具体项目如下: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各地依托现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培训设施、技工院校、行业企业,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加强产业技工培养基地、县级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能力建设,可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给予经费支持。

(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就业失业登记业务费、就业维权补助、对国有企业关闭破产、改制裁员职工安置困难补助、对就业困难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职业技能竞赛补助、省际劳务合作补助、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创业孵化成果补助、加强基层就业工作平台能力建设,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公共就业创业专项服务等项目支出,可在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三)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各地应充分利用现有政务网络、金保工程等资源,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县级以上财政可安排资金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必要的网络系统建设给予

市应相应建立就业专项资金预算指标提前通知制度,提前通知文件同时报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第二十五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建立促进就业创业各项工作报表制度,相关报表应按季度向财政部门报备。

各级使用的专项资金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当年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实际,按规定程序向财政部门申报本级资金需求,由财政部门审核。

各项补贴资金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研究确定拟给予补贴(资助)的项目,并按规定实行项目公示、实地抽查等工作机制,确保资金分配公平、公开、透明,提高分配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益。

第二十六条 政策扶持项目承办单位应当加强业务管理,完善工作流程,及时向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报送业务工作情况,主动接受监督检查。

各类单位组织的促进就业的项目,必须报送活动计划(包括时间,地点,课程安排,参加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岗位、联系电话号码等),主动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抽查。

政策扶持对象享受的各项补贴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规定时限内(一般为六个月内且不跨年)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逾期不予补助。省人社厅直属机构申请培训补贴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申请。所需提交材料及有关经办

要充分利用业务经办管理软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姓名、身份证号、补贴类别、所属单位等信息录入省级就业管理系统,以便复核检查。

第三十条 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资金分配办法、补助情况(包括享受各项补贴的单位名称、人员名单、补贴类型、金额和标准等)、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审计结果,以及接受、处理投诉等情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应当按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当地人民政府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网站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第三十一条 各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就业专项资金预、决算管理。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根据批准的预算,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及时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各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按照“及时、均衡、有效、安全”的要求,加快就业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按规定及时审核和拨付资金,强化预算执行分析。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建立就业专项资金使用台账,定期做好与财政部门对账工作。在终了后,认真做好就业专项资金的清理和对账工作,并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说明。就业专项资金使用说明做到内容完整、数据真实、报送及时。

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应当建立和完善就业专项资金发放台账,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有效甄别享受补贴政策人员、单位的真实性,防止出现造假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各地结余的就业专项资金,除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需专项结算的项目外,可统筹使用。

第四十条 就业困难人员指具有我省户籍,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并在我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以下人员:男满50周岁、女满40周岁大龄城镇居民;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残疾人证城镇居民;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其中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须已参加失业保险);城市规划区内,经政府依法征收农村集体耕地后,人均剩余耕地面积低于所在县(市、区)农业人员人均耕地面积30%,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耕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

就业困难人员还包括具有我省户籍,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有转移就业愿望,并在我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以下人员: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二女户中,男年满40周岁以上、女满30周岁以上人员;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残疾人证农村居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下载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交政法〔2012〕2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交通运输系统执法工作服装及标志管理办法的通知 闽交政法〔2012〕2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