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年轻化能否有效促进社会发展
干部年轻化能否有效促进社会发展
年轻人是这个时代的主力军,早在20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干部年轻化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思路。
现如今,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也是我们党的事业能够朝气蓬勃、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年轻干部接受更高层次和更为系统的教育,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对国内国际形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干部年轻化为领导班子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增长团队决策的远见,放眼国内外,吸收借鉴优秀的管理模式,在工作中更具创新和开拓精神,打开党政工作的新局面。
干部年轻化,无疑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培养了更多优秀的接班人,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近年来,干部任用“过度年轻化”、“低龄化”、“一刀切”以及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有人认为,干部年轻化方针是出于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不一定是唯才是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提拔了年轻干部,把他们放在那个位置上,他们就会逐步得到提高。从积极的意义看可以理解,但不免有些理想化了,培养出庸才怎么办。特别是现在我们的用人机制上还存在一个“能上不能下”的严重弊端。
因此我认为年轻干部要从以下几点要求自己。一要注意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向被人称为铁饭碗,打不烂;很多年轻人进入了这个队伍,或许认为工作稳定了,就不思进取,有的年轻干部认为高材生来基层,大材小用,丧失了激情和斗志。
二要避免纸上谈兵。现在许多年轻干部通过层层选拔,以优秀的成绩脱颖而出,到了基层后,仍然只懂死读书,读死书,空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不与当地民情联系,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缺乏与群众交流沟通的能力,到了基层感觉无用武之地,工作开展不顺利,丧失了基层工作的信心。
三要避免邯郸学步。作为新人来到基层,除了系统的培训外,免不了向前辈学习工作内容,方法等。而这些学习多半是就需要我们选择性的学习,不可机械的模仿,生搬硬套。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的同时,不要忘了挖掘自己的闪光点,既然选拔年轻干部是为党和国家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用新思维,新方法,填补过去工作的漏洞,发掘出新的亮点,创新好的工作机制。
干部年轻化对社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扬长避短,积极改进才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第二篇:干部年轻化测试一答案
当前干部年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过于强调年龄限制,年轻干部缺乏历练,经验不足,易导致脱离实际、官僚化和机关化;二是干部选拔过程不透明缺乏监督,部分年轻干部选拔成为封闭性操作;三是存在操作偏差和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重干部的年龄、性别等结构轻领导班子建设的工作需要;重选拔轻培养;以干部的个人任人标准代替德才兼备的群众标准。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干部年轻化的效率和效果,解决途径是正确理解干部年轻化的含义,并推进年轻干部选拔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透明化.针对干部年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通过集中学习让相关人员真正领会关于干部年轻化制度的内涵,使其正确理解该制度的指向,避免仅按年龄一刀切的错误做法;二是通过扩大公示范围、扩大公众参与途径等方式加强监督,提高年轻干部选拔工作的透明度,避免干部选拔的封闭操作;三是通过重点培养、以老带新等方式,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做到先培养后提拔,避免年轻干部后继能力不足的“花瓶”现象;四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严格年轻干部选拔程序,提高选拔标准,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群众认可的标准进行考核和选拔,避免领导意志;五是要在对当前干部结构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行年轻干部的选拔和配备工作,以满足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为标准,打造老中青结合的合理的干部队伍。
公开透明推进干部年轻化
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每一次对年轻干部的任命都会引起质疑。我们认为,若要消除质疑,为年轻干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就必须坚持公开和透明。
分析针对干部年轻化的各种质疑,可以发现焦点大致有三个:一是选拔任用的程序;二是年轻干部的出身背景;三是年轻干部的能力。这 三个方面实际上都与选拔过程不公开不透明有关系。如果能把选拔任用程序和干部的出身背景提前广泛地公之于众,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公众的疑虑。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依照有依据、有步骤、有逻辑、公开的工作流程,将官员的作风、能力、经历、背景、学历等问题在最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公开并接受监督,才经得起公众的质疑。
公开透明的程序抵得过千万句“我们的程序是合法的”,“身份没有问题”等空洞的语言。只要坚持干部选拔任命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把公众摆在监督位置,就能减少公众对于新任年轻干部的质疑,也才能够让官员在面对公众质疑时昂首挺胸,坦然接受大家的质询。干部年轻化是必然趋势
近几年来,干部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朗。从29岁的“最年轻的市长”周森峰,到25岁的新泰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婷婷,再到22岁的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的焦三牛,一个个年轻官员的出现,虽然也引起我们关于年轻干部能力、选拔程序与标准等问题的疑虑,但是却更清楚地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干部年轻化是必然趋势。
干部年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老一辈干部相比较,年轻干部有独特的优势:首先,他们具有相对活跃的思维和开拓创新的锐气;其次,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从我国国情来看,我们有大量的优秀年轻干部,需要也值得去培养、锻炼、提拔和使用,否则就是对人才极大的浪费,也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极大不利。概而言之,由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干部年轻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迎接这一趋势,并帮助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首先,必须真正领会干部年轻化方针的真实含义,避免教条化。干部年轻化方针的着力点在于破除那些不利于优秀年轻干部和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环境。因此,干部年轻化不等于“低龄化”。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不能把年龄作为唯一标准,不能简单、教条、机械地去搞“低龄化”,否则就将违背干部年轻化的初衷,后患无穷。
其次,必须着眼和立足于从制度上保证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干部任职年龄结构,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年轻干部虽然具有各种优势但是也有缺乏经验等明显不足。很多年轻干部缺少基层历练,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可能考虑不周全,或者复杂问题处理简单化。坚持老中青干部合理配备将有效地避免这些弊端,在干部队伍内部取长补短,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
再次,要营造好的舆论环境。当公众能够以宽容和期许的态度对待年轻的干部,那么年轻干部就会有信心和干劲,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全力以赴地完成各项工作,也就真正达到了干部年轻化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让公众了解干部年轻化的目的、意义,为干部年轻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
有专家指出,“干部年轻化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干部人事制度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各项改革开放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也必将使中国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干部年轻化的实质,并通过建立健全有关机制和营造有利于年轻干部成长的舆论环境,推动干部年轻化这一趋势顺利前行。
第三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农业方面: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稳步推进“特色种植业、水生蔬菜产业、畜禽产业、水产业、特色农业旅游”五大产业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进程。保障措施:
1、政策扶农,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2、项目强农,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科技兴农,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4、依法护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5、龙头壮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业方面:一是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实施项目工程,培植工业经济发展增长点;二是以骨干企业群为主核心,实施强体工程,抢占工业经济发展制高点;三是以村镇工业集中区为主载体,实施创业工程,打造工业经济发展闪光点。
个体私营经济:坚持能放则放,能宽则宽,能活则活的原则,防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十一五”期间,我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实际,真抓实干,国民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业绩,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计划的各项目标。201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05亿,比上年增长16.4%;工业生产总值17.12亿元,完成“十一五”计划目标的180.2%,比2005年增长80.2%,平均年递增率12.5%。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10年末农业生产总值4.85亿元,平均年递增率5.5%,2010年末粮食总产量达到61834吨,亩产479公斤,林牧渔生产持续增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扩大四季鹅养殖,2010年四季鹅杨亮达80万只,加快发展肉鸡产业,年出栏500万只。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2010年末全镇工业生产总值12.27亿元,年递增11.2%。
第四篇:干部年轻化要明确提拔标准
干部年轻化要明确提拔标准,谨防导向错误
一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干部年轻化要坚持以人为本、选贤任能的用人导向。在干部批货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四化”标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将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选人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身份,不唯资历,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约不能因为机构需要、工作创新或者个别领导的权力而使年龄成为先决条件。要改变“年龄是个宝,德才作参考”的选人用人导向,引导干部安心本职,安心基层工作,从而保持干部队伍的稳定,防止干部的浮躁心态和短期行为的发生。
二要坚持注重实线的原则。干部年轻化要坚持注重实线的原则,考订中要以政绩为准,考核方式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的考核要注重考核办法的科学性。自下而上的选择要将干部在群众同事中的口碑作为重要依据,充分身体健康,积极倡导让群众来推荐优秀年轻干部,鼓励干部毛遂自荐,自告奋勇承担责任的工作,坚决杜绝干部年轻化过程中个别握有大权的人“为我所用”的现象。
第五篇:信息化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信息化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信息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建设,以及行政建设、文化建设、军队和国防建设等具体领域,信息化思想都有所体现。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在金融、工业制造业、农业、新型服务业、能源等行业,以及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问题上,信息化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当今时代现代化的突出标志。
兴业:节能减排 科技兴农
自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信息化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不断提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这表明信息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传统工业处于历史的新起点,面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任务。由信息化驱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大大提高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制造业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传统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能耗高、污染重的问题。而信息化手段能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及管理过程数字化,提高产品开发与制造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制造业中的节能减排。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则能帮助政府部门进行能耗和污染指标监控,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实行严格依法监督。同时,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应用也在制造业中兴起,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推动了企业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目前,我国的信息化推进节能减排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07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上海市宝钢集团首席信息官王力介绍说,随着宝钢能源中心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从1997年到2006年,宝钢的煤气放散率从12.6%下降到0.7%,而从1999年到2004年间,宝钢的钢产量增加了近百万吨,但能源消耗总量几乎没有增加。
作为传统工业大省,山东省原来也是一个能耗和排放大省。在2007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告诉记者,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耗能占全社会耗能的77%,传统工业又占规模以上工业耗能的88%,因此自2004年始,山东围绕冶金、建材、电力、化工等九大传统企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开展了节能减排和信息技术改造;2006年,103户重点节能减排企业完成信息改造,目前,95%以上重点企业完成装备计算机监控技术。经过努力,山东省2006年底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排放同比降低了2.1%和1.6%,实现两项指标的双下降。2007年上半年,万元GDP的能耗在去年下降的基础上,又再次降低2.38%。
上海宝钢和山东省所取得的成绩,是信息化在改造传统制造业、推进节能减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最好证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
信息产业部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村通工程”目标,到2010年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2020年基本实现电话家家通的电信小康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切实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地推进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6年,我国98.9%的行政村已经通上电话,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目前,江西、湖北等省已实现了乡乡通宽带,江苏更是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宽带。依托宽带网络,全国建立的涉农网站已超过6000个,为广大农民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和大量实用的涉农信息,有力促进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同时,国内外的IT企业也积极响应政府的新农村信息化策略,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来支持农村市场。近年来,信息产业部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文件的指导下,统筹规划了由北京赛迪时代公司负责具体实施的信息化大篷车,联合了各大知名IT厂商,通过现场演示、教育、培训让农民了解信息化、接受信息化、学习信息化并主动建设信息化。截至目前,赛迪时代公司负责运营的信息化大篷车已相继在河南漯河、四川成都、山东济南、黑龙江哈尔滨、贵州贵阳等城市相继启动。按照规划,今年首批将在全国16个省试点运营,前后共有32辆车投入使用,预计整个活动将直接影响到200万人。10月30日,由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华硕电脑联合举办的“科技照亮金土地,IT科普百城行”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该活动以在各地开展科技文化普及和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直接面对广大基层单位,展示未来农村科学、信息化和开展技术讲座与培训等。
各大电信运营商也纷纷在农村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推动移动增值和互联网业务在农村地区发展。如中国移动联合政府部门推出“农信通”等资费低廉、方便农民使用的产品,让农民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政策、市场和供求等信息,也为城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搭起了桥梁。联想专门为广大农村用户量身定制了系列千元农村电脑,并计划打造村镇销售网络,将个人电脑推广到农村市场。利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上网等多种方式,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科技、供需、教育等服务资源被有效地整合起来,面向“三农”的政务、生产和市场信息得到了大力传播,促进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伴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出现,新型服务业成为信息产业的基础性行业。目前,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第三产业中最为活跃的新兴产业之一。
惠民:利及民生 繁荣文化
在为民生服务方面,信息化更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教育、农业、公共卫生、社区服务和促进和谐文化繁荣发展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让信息化惠及全民,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点之一。
在教育方面,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模式等的改革,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日益提高。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在我国的课堂上已经屡见不鲜。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央和地方已经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110亿元,到2007年底将覆盖中西部所有农村中小学,有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了农村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这些措施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目前,遍及全国农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大力推广了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计算机教室3种模式的现代远程教育,共配备了教学光盘设备35万余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19万余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3.5万余套,使我国共计约1亿多农村中小学学生通过教育信息化接受良好的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第十二部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也表示,要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充分显示出,信息化对于公民教育、党员教育的重要作用深受党中央关注。由此可见,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必将成为信息化应用下一个有重大突破的领域。此外,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也为高校毕业生疏通了就业渠道。
在公共卫生领域,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中央、省、县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防系统。到2006年底,已经有5万多个卫生机构加入了应急和公共突发事件网络,实现了疫情网络直报,提高了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常规监测和突发事件预警能力。同时,信息化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也为患者日常的就医、诊断带来了便利。例如,单病种限价管理对一些常见病种的收费价格进行统一规定,再用信息系统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就诊费用。并且,为病人建立的健康档案加强了各医院、卫生站之间的信息流通与共享,使患者可以放心地在社区就诊。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系统日益复杂,交通拥挤、道路堵塞等问题困扰着众多大中城市。而交通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不仅帮助城市交通产业升级,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推行的智能交通系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信息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文化领域也在其中。信息化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催生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大量文化内容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和交流。网络社区可以延伸到千家万户,网上大型的电子阅览区可以辅助现有文化成果转化为数字产品,并在网上开放,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直观的阅读和查询方法。网络文化推动了现代文化内容、传播手段、表现形式的创新,信息传递和更新速度快,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只有开发出大量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产品,才能抵制不健康内容、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强政:政务公开 为民服务
当前,我国政府正处于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推进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促进政民互动,一直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宗旨。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级政府网站逐步完善,信息化窗口价值得到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建设理念不断强化,电子政务的在线服务功能日渐加强,企业和公众网上版式的渠道和范围不断拓展和深入;同时,一些重点信息化工程效能开始凸显,比如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的金关工程和金税工程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天津1998年开通政府门户网站,推行信息公开,初步实现了群众与政府通过网络说话、对话、办事。2003年,天津建成全市统一的网上办公大厅,包括88个委办局的服务机构,有1300余个网上办公和服务项目向社会提供办事查询、表格下载等服务;建成了市行政许可服务大厅和呼叫中心等,提高了公众享受政府服务的水平。2001至2006年全市电子政务建设与运行维护资金累计投入15.8亿元,预计2007至2010年4年累计再投入14.8亿元。
在信息公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都得到了公开,受到了各地群众的好评。广州出台的《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详细列举了政府机构应主动公开的信息以及应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等。在这些政策的保障下,包括房屋动拆迁、各类规划、公务员录用、重大案件、突发事件、灾害事故信息、政府采购预算、重大市政工程情况等重要信息都得到了公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信息化作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的重大形势和任务提出,这将有助于全国各族人民把信息化作为对当前各项工作有着普遍意义的重大形势和任务来认识、思考、推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要求,对我国信息化发展赋予了新的重任。
①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将成为信息化下一个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②抱着计算机下车间在现在的工厂里已经不再是新鲜事。③“村村通工程”为村镇间的信息交流搭起了桥梁。④信息化同样也走进了国防领域。图为航天信息防伪税控机生产线。
⑤政务公开增强了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让透明政府更贴近群众。
⑥现代农业在生产、流通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应用。⑦随着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逐步完善,医保和养老等单独险种已经在很多地 方实现了信息化。
⑧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为高校毕业生疏通了就业渠道。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智能交通系统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高效。
⑩数字电视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北京某小区居民正领回发放的机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