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专卖工作的发展与变革(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19:5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当前专卖工作的发展与变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当前专卖工作的发展与变革》。

第一篇:浅议当前专卖工作的发展与变革

浅议当前专卖工作的发展与变革

论文摘要:至1982年我国家实行烟草专卖管理体制以来,无论从机构设置还是法治建设上都为烟草专卖体制的不断巩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烟草行业也因为专卖体制的确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今年国家局提出税利总额“保八争十超万亿”年度目标以来,全行业都为这一目标而奋斗,我们要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离不开专卖管理体制的保驾护航,实践证明,实行烟草专卖是我国一项成功的改革政策,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但是,从目前专卖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专卖体制的发展已经受到了来自行业发展的一些伤害,迫使专卖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路线。本文就当前专卖管理现状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专卖管理;保障;改革;发展

1现阶段专卖工作的发展方向

当前专卖管理工作通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我们始终将“两个维护、两个至上”作为专卖管理的基石。以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作为专卖管理之根本,我们必须不断的推进专卖工作向前向好发展,才能够使我们的专卖体制更加稳固,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得到全面保障。

1.1专卖管理工作要向重基础、强市场方向不断推进

专卖管理要上台阶,市场的根基,专卖管理工作的好坏,市场是直接的体现,在现阶段我们的专卖管理中要进一步的将基础市场管理作为专卖管理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强化终端客户管理,提升大户监管水平,加强法治宣传力度,都是我们打牢终端市场基础的必备条件。

1.1.1法治宣传要向广度宽度突破

在日常市场管理中,我们普遍重视对卷烟零售户的法治宣传,面对面宣传各显特色,但除了“3.15、6.29、12.6”等公益性宣传活动外,对社会群体宣传缺乏深度和广度,例如像12313举报投诉电话为例,知道的人群还比较少,群众对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晓度和认知度还不够,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个别起哄,无理取闹等情况的出现,执法环境的好坏与宣传教育直接相关。在法律法规的宣传上,不断增强零售客户和广大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采取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通告和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方式,加大对《烟草专卖法》宣传的力度,让广大卷烟零售客户认识到假烟给国家造成的损失,让广大消费者认识到假烟给健康带来的危害,从而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广泛性、深入性。1.1.2管理对象向重点管理户和无证经营户突破

无证经营户一直以来都是非法卷烟侵蚀卷烟市场的重要渠道,我们当前在无证针对无证经营户的管理只限于表面上的管理,但实际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暗中经营现象,常期打游击战,进货渠道多种多样。从当前市场监管来看,专卖人员思想上把持证户和无证户没有同样对待,在市场检查中只是履行正常检查程序,没有深入的和无证经营户进行交流和沟通,没有持续的向其宣传法律法规。有效的切断非法卷烟通过无证经营户进入市场的通道。另一方面重点管理对象,我们的卷烟经营大户也是现阶段违法违规经营高发的群体,如何对卷烟大户进行有效监管,强化对大户进货渠道的规范,提升对卷烟经营大户经营行为的掌控,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管好经营大户,就是维护好辖区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充分的运用APCD工作方法,有效的对卷烟经营大户的进货和销售情况进行监管,将经营大户的经营行为纳入我们正常的监管当中。

1.2专卖管理要适应当前进一步加强打击制售假烟工作的新要求

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商品流通日渐顺畅,全国物流网逐渐成熟的今天,卷烟制假售假已经向网络化,规模化,隐蔽化方向不断发展,烟草行业受到了非常大的侵害。猖獗的制假售假,不仅损害了卷烟工业企业的合理利益,还有烟草专卖必须维护的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国家局不断强化假冒卷烟打假破网工作,从源头上遏制卷烟制假售假活动,为国家挽回巨大经济损失。但是,制假售假活动仍然很频繁,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的和制假售假活动作长期斗争,从制假源头和销售两个环节遏制其反弹。1.3专卖管理工作要适应依法行政的新要求

作为国家垄断行业,烟草专卖体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非议,出现一些反对专卖体制的声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适应依法行政的国家根本方针,我们必须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严格按照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做到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要进一步加强烟草专卖执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推进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按照”公平、工作“的原则行使自由裁量权,依照最必要、最适当原则,采取最必要最适当的措施和手段,在过程中确保程序正当,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1.4内部专卖管理工作要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当前全国行业强调规范经营,稳专卖体制之根基,固专卖体制之根本之时,我们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就不得不顺应形势发展,提升内部专卖监督管理工作水平,首先我们必须要强化同级监管,充分发挥各级内管工作的职能,特别是基层内管部门,作为内管监管工作的前沿阵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搞好内部监管工作。其次我们必须要加大上级督查,上级督查是避免内管工作浮于形式,变成面子工程的有效手段,我们应该不定时的对下级单位的内管监管工作开展不同形式的督查考核,使各级内管部门的工作走上新的台阶。最后就是要搞好制度建设,用制度保障内管工作的顺利推进。

2立足本地市场分析现阶段专卖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2.1案件考核指标过于强调数据化

专卖执法活动及安全保障措施一直以来是整个专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烟草企业治理市场经营秩序,打击制售违法卷烟活动,查处各类涉烟案件,维护管理服务对象以及广大消费者合法利益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中,必须要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强调案件查处的真实性和证据提取的全面性。但是从当前专卖案件查处考核上来分析,我们在考核中过于强调案件查处数据化,过于强调同比案件数据的对比分析,用案件查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区域市场管理的水平的高低。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案件查处数量的多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辖区市场管理水平的高低进行体现,确不能够用案件查处的多少来衡量区域市场实质上的管理水平,我们不得不思考,在当前案件查处数量逐年增加的现状下,我们是否使专卖案件查处工作偏离了我们预期的轨道,本来案件查处是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我们却以数据为导向,让专卖案件查处陷入了“为案查案”的病态轨道,在当前市场管理力度不断增强的形式下,案件越多是否表明了现阶段我们的市场监管完全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为了完成案件查处数量指标考核,导致了稽查人员在市场监管中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做假案、向零售户要案件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专卖执法的正面形象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伤害,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2.2专卖对标工作的指导引领作用趋于弱化

专卖对标工作实施以来,我们秉承以先进为标杆,充分发挥专卖对标工作的指导引领作用,为当前阶段的专卖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从这几年专卖对标工作开展以来的情况来看,专卖工作确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市场终端管理水平等各项指标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纵观目前的专卖工作现状,从最初的专卖对标管理开始到现在,所有单位都从一个低起点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前的专卖对标的指标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辖区市场的管理和专卖案件查处造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伤害,我们不的思考,现阶段的专卖对标工作还能够有效的为当前高标准的专卖工作提供动力支持吗?还能够为专卖工作的方向提供更高的指引吗?在对标项目的设定上没有充分考虑所有单位的实际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各区域市场的市场现状,造成了各区域盲目的比、超、赶,对标工作的初衷是向先进单位靠拢,向先进区域学习,向先进市场发展。现在各区域市场的目标就是排名不落后,名次争前列,导致很多单位不从区域实际出发,盲目的追赶先进单位,让专卖对标工作偏离了预定的轨迹。2.3基层市场监管内容痕迹化管理未能够及时清理

我们的专卖管理工作,经历过很多标准化进程,才有了今天的高水准的专卖管理水平,从“三个一流”到“双基达标”,再到现在的“标准化中队建设”。我们的专卖管理工作一步一个台阶的稳步提升,但是在经过这些标准化进程过后,我们对各项标准化进程留下的痕迹化资料却没有进行有效的清理和整合,导致现阶段各区域累积资料种类较多,无谓的增加了专卖管理工作的负担。

2.4内部监管不能深入仍然形式化

今年以来,国家局提出要加强内部专卖管理,将专卖内管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由于烟草行业自身的局限性,内管不能管、内管不好管、内管不敢管的现象时有发生,拆单分摊、搭配销售、超量供货卖大户、强压滞销烟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还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具体操作中偏离了正常轨道,说的多,做的少,要求的多,行动的少,形式搞的多,具体工作干得少。内管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走访不到位,监管不全面,体现不出不同阶段的工作及记录检查过程。行为不规范、制度不落实、管理不严格、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和谐烟草的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3如何推进专卖工作在发展中求变革

如何推动专卖工作有序发展,健康发展,专卖市场监管水平稳步提升是我们一直不断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发展中只有顺应市场形势不断革新,贴合市场管理实际,创新市场管理思思路,才能有效的为我们的卷烟市场保驾护航,巩固我们的专卖体质。3.1强化市场经营秩序考核,弱化案件数据化指标

在专卖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市场秩序稳步提升的今天,继续将案件数量作为重要考核依据已经不和适宜,在监督考核中要强化对市场经营秩序的督查考核,以市场来定管理水平,以辖区客户守法经营情况来定管理力度,弱化对案件查处指标的考核,我们应该知道,当市场监管到了一定层度,案件数量和市场经营秩序一定是成反比的,不会出现市场越好而案件越多的情况,现在过分强调案件数据化考核,如果一旦超过当地区域案发率,当地办案人员必定会为了完成目标任务而走捷径,不可避免的出现假案充数,为案查案的局面,导致市场监管出现困难,零售户不敢查,不好查,严重破坏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因此我们在考核中应该进一步的加大市场经营秩序的考核力度,无论是增加考核次数,还是增加考核范围,都会使我们的市场监管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上来。3.2注重区域实际优化专卖对标管理

在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又好有坏,卷烟市场就有大有小,我们在对标管理中搞一刀切就不大切合实际。因此,我们在专卖对标考核中对某些指标的设定应该充分考虑区域市场经济以及烟草市场规模大小。建议改变目前全市统一考核模式,改为区域对标,从同等区域中找标杆,在相同经济规模下找先进,让所有区域都能够在对标的指引回到市场监管的正常轨道上来。

3.3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内部约束机制

烟草行业的政企分开问题一直是社会上议论的热点,也是我们行业内比较关心的问题。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它对外必须垄断专卖,对内要搞活经营,这样一来,专卖管理与生产经营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还不能截然分开。政企合一体制,实践证明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一些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考虑如何加强行业内部管理,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强化内部专卖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加强同级监管,特别是在当前地产烟销售形势严峻,地产品牌市场认知提升缓慢,而工业企业又要销量有明显改观的现状下,我们必须要强化内部监管,落实内部监管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才能够在当前全行业保增长、促规范的框架下维护好国家利益和消费真利益,保障专卖体制稳固发展。

第二篇: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变革与发展研究

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变革与发展研究

农总行办公室课题组2011年06月03日

农业银行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文化强行”的发展战略,全行上下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变革措施。在此背景下,特别是股改上市以后,农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管理模式和服务手段,以及员工的思想状态,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有的一些价值观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企业以及员工将很难适应变革的环境和日新月异的市场。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农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与国内特别是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及时对农行的文化发展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梳理,查找文化存在的问题,借鉴成功经验,提出应对的策略,走出一条具有农业银行特色、符合自身实际的文化发展之路,为实现打造优秀大型上市银行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随着商业化转型和股份制改革的相继完成,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相应呈现了新的特征。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银行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伴随补充资本金,剥离不良资产,取消国有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完成了商业化转型和股份制改革,企业文化特征也因此有了转变。

服务意识逐步树立。商业化转型和股份制改造后,客户至上成为银行文化特征的重大转变。面对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现象,国有商业银行走下了神坛,清楚地认识到自身金融服务业的地位,银行理念从“以银行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快速转变。以消费者为导向,从满足不同新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业务和产品创新等方式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新需求,也正是中国商业银行学习、改革与世界先进理念接轨的过程。

员工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入世以来,我国按照协议逐渐开放金融市场,为国际商业银行开辟中国市场提供了相对公平自由的环境,其中不乏如花旗、汇丰、渣打等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业在多元化的竞争下,逐渐体会到了差距与不足,经过多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熏陶,其银行文化也走向系统化和国际化,“人”的作用也越发凸显出来。银行获取战略成功的各种要素,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能力素质上。“以人为本”的口号早已不绝于耳,这不单是银行业的文化特征,更成为众多企业文化所推崇的文化特点。风险意识不断加强。审慎经营和风险意识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更是银行文化不同于其他企业文化的最主要特征。由于银行特殊的业务形式和盈利模式,以及银行业在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银行业所有从业者都要以审慎经营为指导思想,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规范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确立资本、效益和风险综合平衡的经营理念。

文化体系逐步完善。随着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注重文化建设的内涵研究,关注重点逐步从形象识别转向文化体系建设。

历经发展,农业银行形成了完整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制度文化建设日趋完善。

自1979年第四次恢复成立至今,农业银行的文化大致经历了萌芽、成长、提升和核心理念体系形成三大阶段。在萌芽阶段,以“铁款、铁账、铁算盘”为核心的“三铁”文化在农行深入人心,农行人养成了务实、规范的工作作风。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和农村金融模式的复杂性,塑造了农行人朴实、忠诚、团结、诚信的职业操守,并培养了一支吃苦耐劳、拼搏奉献、艰苦奋斗的员工队伍。在成长阶段,农行逐步形成“市场意识、依靠员工、团结互助、崇学”的文化因子,而萌芽阶段的文化因子得到继承和增强。在2007年至今的股份制改革时期,农行文化处于提升和核心理念体系形成阶段。农行创业初期的艰苦奋斗精神,逐步衍生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新时期员工精神风貌,开始萌发了“服务意识、绩效意识、股东意识、敬业、合规”等文化因子,同时成长阶段的文化因子得以继承和发扬。

文化理念体系已初步形成。2008年,农总行在全行组织开展了企业文化大讨论活动。在历时半年的全行企业文化建设大讨论中,广大员工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认真提炼农业银行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初步确定了农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框架。2009年初,总行启动了农业银行文化管理咨询项目。咨询公司在农行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整理,并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2010年1月,包括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相关理念在内的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正式向全社会发布。文化理念体系的确定,结束了农业银行没有规范、统一文化理念的历史,标志着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制度文化建设日趋完善。2007年9月,农总行专门成立了“制度梳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项俊波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解决制度在制定、执行、和检查中的冲突性问题,实现制度与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对接。2008年,总行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各分行成立企业文化建设执行委员会,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初步确立。2010年,总行又确定人力资源部、内控合规部、风险管理部、个人金融部、财务会计部五个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分别负责推行条线的人才文化、合规文化、风险文化、服务文化和经营文化。此外,在合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品牌形象等方面均出台了一系列新规定、新办法,制度文化建设日趋完善。

农行现状文化的优势是人本支持导向突出;劣势是对外部发展关注不足和目标绩效导向不强等。为了能全面掌握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现状,本课题组对总行机关及12个分行开展了企业文化现状的调研,采用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和资料研读的方法,并运用企业文化测评工具OCAI(Organizational Cultural Assessment Instrument)测量模型进行量化分析,试图用客观、准确、详实的数据描述并分析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现状。

农业银行现状文化类型及解读。明确企业的现状文化类型、价值导向及亚文化是企业文化现状诊断、文化变革与执行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对于农行的企业文化类型、价值导向的确定,本课题采用了国际上成熟且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及相匹配的OCAI量表。该模型从显著特征、领导风格、员工管理、凝聚力、战略重点、成功标准六个主要方面定位文化类型。我们通过对各不同样本群体之间的比较,分析企业的文化倾向、文化冲突及亚文化类型,为文化执行情况的测评提供数据支撑,并为文化的变革及管理者角色定位提供理论支撑。

根据前期文化调研统计结果,我们进行了OCAI问卷调研。本次调研涉及总行与各分行及分支结构,而管理序列涉及高层、中层、基层三个管理序列。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将文化类型的六个方面(即显著特征、领导风格、员工管理、凝聚力、战略重点、成功标准)进行了加权平均,从而最终获得了农业银行的总体现状文化类型。

文化类型及特征分析。由图形中四个象限的数值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农行在日常管理中较为关注组织内部的运营。

2、农行在日常管理中更加注重过程控制方式,而灵活自主方式相对强调较少。

3、在四个价值导向中,规范控制的导向值最大,明显高于其他文化导向;其次是人本支持导向和目标绩效导向;灵活创新导向不很突出。所以,农行的总体现状文化类型为:规范控制为主导,人本支持和目标绩效导向次之,灵活创新导向不够明显。

农业银行现状文化类型与同业比较。如果我们将农业银行的现状文化数据与同业进行比较的话,将会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将农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和中国银行业均值及工商银行、交通银行进行比较,会发现以下特点:一是在采取的工作方式和关注的工作内容方面。农行与同行业比较,存在对外部发展关注不足、过程控制工作方式力度不够的文化差异。而农行的内部运营导向值处于同行业最高水平。这说明农行在文化导向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行政事业单位色彩,关注外部市场环境的程度不是很够。二是在人本支持导向方面。员工对农行的归属感、员工的敬业程度要比其他行好,农行内部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处理,“人情味”比较浓。但“人情”在农业银行仍然是一把“双刃剑”,尽管“人情味”构建了农业银行和谐的工作环境,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人情”大于“制度”、“人治”高于“法治”等问题。三是在目标绩效导向方面。员工的绩效意识、竞争意识和客户服务意识等方面与同行业相比有一定差距,农行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导向等方面有待加强。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得知,农业银行的现状文化优势方面表现在人本支持导向较为突出;劣势方面表现为对外部发展关注不足、过程控制工作方式力度不够和目标绩效导向不强。

农业银行亚文化分析。和同业的文化类型比较,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住农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文化导向以及相应特点,而要清楚农业银行内部的文化分布情况,则有必要进行相应的亚文化分析。我们从文化调研的诸多数据中,进行了严格的甄选,将差异比较大的文化群体列出,如图2所示。我们将总行和分行的4个文化导向分别进行了测量,从图2中的数值可以看出,总行和分行在目标绩效、规范控制导向的文化差异是比较大的。这说明:第一,总行的规范控制导向更加明显,意味着总行较分行对风险和内控更加注重,同时在经营管理上更倾向农行的稳健发展。第二,分行的目标绩效和灵活创新导向比总行更加突出。说明分行更注重目标导向,对任务和指标的完成程度更加敏感;同时分行的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对市场的反应比总行更敏锐,创新和变革的需求更加强烈。

农业银行企业文化优势。准确定位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现状管理的优势,将非常有助于未来文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我们将文化现状管理优势,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农业银行具有比同行业较高的员工敬业度。员工敬业度旨在衡量员工留在企业的意愿程度和愿意努力为其工作的程度。根据“3S”理论,敬业度有如下表现:员工是否用一种积极正面的语言来描述其所在的公司、同事以及所从事的工作(Say);员工是否希望能长久地待在公司,而不是把现有的工作当成跳槽的资本(Stay);员工是否愿意花额外的精力致力于那些促使公司获得成功的工作(Strive)。我们采取了Q12调研法,即从员工工作环境的12个方面对员工敬业度进行评估,并对影响员工敬业度的主要管理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从根本上了解员工对农行的归属感。从员工的Q12得分可以看出,与同行业比较,农业银行员工总体敬业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农行较高的员工敬业度,表明员工对农行的总体工作环境的认可和满意,从而敬业行为的产生也较为突出。此外,调研表明,管理层对员工的支持作用,效果最明显的是员工直接上级管理层对员工的支持;高层、中层管理人员对一线员工的工作影响很小;基层管理者对一线员工的敬业度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二是农行员工对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比较满意,表现出较强的与农行共同发展的意愿。三是员工普遍认同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及时性。这对农行以后的企业文化管理工作而言无疑很有帮助。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统一文化价值导向,实现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变。

在对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的准确把握之上,深入推进与发展规划相匹配的“文化强行”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银行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来自于国内,也来自于国外。同时,我国金融管理及运行规则的国际化发展要求也对农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业务创新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想在如此广阔的市场上与众多对手展开竞争,以何取胜?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文化强行”战略。现代银行在竞争中比拼的是科技、制度、人才、营销等等,但归根结底比拼的还是文化、理念。如果银行文化与银行的发展战略一致,文化就成为推动银行战略实施的优势力量,银行就能取得丰硕的经营成果,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成为本区域、本行业的人才高地。

因此,农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发展变革必须建立在对其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的准确把握之上,并与自身发展规划相匹配,才能保证企业文化的持久性和深入性,才能为农行带来连续性的财富。

新时期,围绕“打造优秀大型上市银行”这一系统工程和核心问题,按照农业银行党委提出的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融入管理、植入行动、引领发展”的要求和项俊波董事长提出的“抓好企业文化的宣传导入,使员工对„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并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精神,本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打造优秀大型上市银行”的文化战略进行了构想。具体来说:

着力构建新型文化导向体系。要打造成为“优秀大型上市银行”,农业银行的未来文化发展方向定位,必须考虑以下重要因素:历史优秀文化基因、现状总体文化类型、农业银行主要管理问题及背后文化诱因、期望总体文化类型等。在以上分析的数据和结论总体预览后,我们得出农业银行的未来企业文化发展方向。即:在优化规范控制导向基础上,强化人本支持导向和目标绩效导向,并适度倡导灵活创新导向。

持续推进文化深植扎实开展。目前农业银行的文化深植工作已经逐步地全面展开。文化深植分为文化宣贯与培训、文化核心理念的对接、文化行为的转变、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深植的总结评估共五个阶段。以上的文化深植思路是在全行整体范围内进行,同时农业银行还应积极发挥条线的专业职能特点,针对五

大文化(经营文化、合规文化、服务文化、风险文化、人才文化)进行职能部门的分工,从条线分工角度,开展有关农业银行五大子文化的深植工作。因此从文化深植工作的管理角度看,目前有横向与纵向两个方向,横向由各级行的办公室负责本行文化深植工作的全面系统推进,纵向则由各条线主管部门负责其中的单项子文化的深植工作。

努力营造文化建设良好氛围。一是以人本管理夯实文化建设基础,建立高素质员工队伍。二是加快培育合规与风险文化,牢固树立制度文化意识。三是塑造个性鲜明的大型商业银行形象,把形象塑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四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第三篇:QC小组的发展与变革

QC小组的发展与变革_企业管理宝库网

JPG标语3元_全国最大最专业的企业文化标语图库_全国唯一原装Epson2880dpi高清晰打印_全世界公认的打印行业最高质量标准

QC小组活动在我国推行已有二十五年。它经过引进,推广,普及,现在以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质量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世纪的来到,对QC小组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QC小组的发展必须以科技为导向,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础,以创新为出发点,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方向,进行不断完善,才能保证QC小组的长期发展。

一、领导重视,是QC小组发展壮大普及的基石。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而全员参与是质量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企业质量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领导的重视不能流于形式,应体现在对小组活动全过程的支持。首先,领导应注重对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且积极参加小组的一些活动,才能对小组活动的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并能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也能为小组解决一些活动中的实际困难。从而保持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真正为企业、为生产、解决实际问题。领导的参与,是以具体的行动让职工感受到领导抓质量工作的决心,会在职工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励和鼓舞职工去深入学习研究,自发地、主动地开展小组活动。

其次,作为小组活动的推进者,领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管理,才能正确引导QC小组的活动。而推进者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QC小组活动的水平。一个合格的推进者应具备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和改进意识。密切联系群众,热心质量管理事业和关心QC小组的发展。QC小组推进者还应该是具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的引导、帮助QC小组开展活动,并取得成效。特别是在QC小组活动规范上,带头抓好注册、登记和课题的选择。正确处理好小组内的分工,并且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使QC小组正规化。

二、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QC小组活动的发展的保证。目前,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知识经济给我们带来机遇与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并且抓住机遇,就是要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信息、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无形资源,也成为技术发展、产品和服务增值的主要来源,而提高人的素质的有效方法是培训和教育。对质量教育不仅限于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和方法的培训,而是要不断更新和吸取先进的思想管理方法和科学知识。小组成员要努力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术素质。QC小组活动不仅要向深度,广度发展,而且要向生产、服务全过程渗透和延伸,不断解决生产、服务过程中提出的新课题。这就要求QC小组成员,要不断学习,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互相交流,提高培训效果。坚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培训骨干,以点带面,带动全体人员学习的热情,促进小组向前发展。

三、不断创新,是QC小组发展的方向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所以QC小组也要不断创新。首先,我们应不断加大小组科技含量,紧紧围绕增加科技含量选择课题,并与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和新技术、新工艺、新项目的推广相结合,使课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调动各方人员共同参与,攻关,充分调动组员的潜能以及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小组活动的水平。而且,通过活动,使小组成员在知识才干上都有所增长和锻炼,培养多种人才。

其次,拓宽小组活动的范围,结合市场竞争的焦点-----质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从单独提高产品质量拓宽到工作质量、管理质量、环境质量等。所以说QC小组活动的范围更宽了,需要参与的工作更多了,只要指导有方,管理得当,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会在各个领域里开花结果。

如今,市场竞争已打破国界,随着科技不断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将是知识的不断更新、方法的不断更新、思路的不断更新。QC小组的管理参与人员只有努力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方法,才能拓宽思路,才能促进QC小组活动的发展,提高QC小组活动的水平,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竞争需要,才能取得实效,为企业为社会取得“双赢”。

第四篇:探析媒介变革与审美文化发展

探析媒介变革与审美文化发展

李益,夏光富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邮编400065)

摘要:媒介变革的驱动力源于科技发展进步和人类传播需要,而审美文化创新则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分析媒介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发展趋势,探讨数字媒介语境下审美文化所呈现出的虚拟性、交互性、便捷性等新特征,论述数字媒介中现实与虚拟的对话、假象与真实的对话、二元与非二元的对话等审美文化悖论现象。

关键词:媒介变革;审美;新特性;趋势

Abstract: The driving force of media revolu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 of human communication.In addition , the innovation of aesthetic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umanity.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media revolution on digital media, networking media, intelligent media and multimedia.Discussion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like the virtuality, interaction and convenience that presented by the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media.Discourse of the paradox between reality and virtuality, illusion and truth, binary and nonduality in aesthetic culture.Key words: media revolution;aesthetic;new characteristics;trend 图书分类号:G20;B83

文献标识码:A

一、媒介变革的具体表现

1.媒介变革的动力

媒介变革重要的驱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整合、融汇和变革。“媒介变革的历史表明, 技术创新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1 “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而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类型”

2从印刷媒介发展到电子媒介,从电子媒介发展到数字媒介,都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推动,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被以网络、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数字媒介所超越,正是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

媒介变革根本的驱动力更来源于人类传播的需要。媒介的变革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产物,又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发明和发展传播媒介的历史。现代媒介的发展,打破了人类社会亘古以来信息传播中的时空限制,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10XJAZH003)作者简介:李益(1954-),男,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传媒美学;夏光富(1962-),男,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3以传播学视角考察,人类能够主宰世界并非取决于自然传递信息的感官能力,而主要取决于独具的创造、使用和发展传播媒介的能力。

2.当代媒介变革的主要表现

当代媒介变革的表现十分丰富复杂,最主要的有以下一些形式。

数字化:媒介的数字化是极其深刻的媒介革命,李勇曾论述“电子媒介已经成为社会中许多行业正常运作的基本工具”,4 而数字媒介则更是引领时代朝流,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面貌和心理状态,进而引起审美文化的变化发展。数字媒介已成为媒介变革的核心形态。

网络化:当今的时代已进入数字媒介主导的全球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网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系统支撑和基础平台。网络集成了诸种媒介的功能,成为媒介的集大成者,目前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通信网融合渗透的态势,更加速了媒介网络化的进程。网络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概念,颠覆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空间。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不断带来功能的审美演化,技术与艺术的在网络平台高度融合与渗透,使网络世界与审美结下不解之缘,网络在展示、传输、交流信息中发挥了极其独特的作用。

智能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形态的快速变革发展,技术含量及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离社会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益贴近。比如电脑的自动安装软件、自动判别显示模式,电视的定时开关机、自动搜索选台、倒放回看,网络的一键清理修复、智能查毒,手机的号码自动存储、短信过滤、智能重拨等,这些实质上都是对媒介功能加以选择、判断、处理,实现自动控制。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介的智能化发展也会越益突显。

多媒体化: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加以整合和融会,扩展人与计算机的功能使之高度集成,将文、图、声、像、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加以有机综合运用。多媒体化使信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现效果直观形象生动,给接受者以多重感观刺激,多媒体化很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视听审美需求。

二、数字媒介语境下的审美文化

媒介变革更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类传播和交流的需要,进而引起人类审美文化的发展、变化与革新。数字媒介语境下的审美文化最主要的形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性

数字技术催生了网络艺术、动画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的快速成长,给受众营造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由人工高科技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实在技术等所创造的一个人工世界,”5 虽然虚拟性指其存在状态是无形的,但它却以信息、图像、声音、文字等作为自己的形式要素,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一

种场的存在,一种趋势、意境或一种连续。从本质上看,虚拟世界只不过是超现实的符号影像,它借助数字化虚拟方法塑造出超现实形象,是虚拟现实的视觉消费品,它将现实世界现实事物拆解为数字化代码,然后将这些代码组合成模拟真实的虚拟形象,并将这些虚拟形象作为现实的替代物用以表现现实的真实,营造出的虚拟世界,可为人们补偿一部分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需要,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恣意狂欢、自由创造、感性张扬。虚拟审美物像起到了替代现实艺术审美形象的作用,这样,虚拟性也就成就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文化。

2.交互性

在数字化媒介条件下,充分的交互不但成为人类传播和交流的常态,而且也演化成审美文化。传者发出讯息,并通过受者的反馈来确认传播的效果;而受者不但接收讯息,而且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反馈。“新媒体极大的扩展了视听感受之外的另一个新体验,那就是——互动。这一特点使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与传播过程与以往有很大的改变,受众

6甚至可以参与艺术创作或者对艺术片进行自我重构。” 交互成为一种全新的传播交流方式,一方面,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是非线性的,可自由选择,通过对超链接的点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浏览;另一方面,受众也参与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人们通过交互,更深入地实现传播和交流目的,更有效地获知信息传送效果,更充分地获得审美心理满足与愉悦。交互性有同步交互、异步交互、综合交互等多种方式,传播效果不仅仅由媒介控制,受众的主动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传播效果。充分的交互从不同层面强化了人们传播和交往过程中的审美体验。

3.便捷性

人类追求传播需要的满足,很大的一个因素是追求便捷性。实现便捷性,起到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工作效果,进而达到身心放松和心理满足,获得了审美愉悦。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系统演示授课、利用课程网站和课程QQ群讲授和讨论问题,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的便携化设计等等,无不适应了人们运用数字媒介的便捷性审美诉求。

手机的功能极度泛化和形态微型化趋势,是数字媒介便携性审美文化的突出表现。从功能上看,手机越来越增加其使用功能,使具不仅是通信工具,而且是多媒体视听终端、照相机、微型录音机、游戏机、炒股机、上网本、闹钟、记事本、电子词典、计算器、计时器……一机多种功能多种用途,等于将众多器具带在身上,其功能泛化到极致也就便携到了极致。从形态方面考察,手机外形向轻、薄发展。在追求视觉效果需要相对大的屏幕与追求便携需要较小的尺寸这一对矛盾中,设计师尽可能寻求两者的平衡,从而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

三、数字媒介审美文化发展中的悖论现象

1.现实与虚拟的对话

现实与虚拟是一对矛盾,但人们往往游走于两者之间,感受其审美意涵。在虚拟社区,人们聊天,建立博客,参与论坛讨论,玩棋牌和游戏,抒发情感与看法,感受愉悦与快乐。“它引导人们进入到虚拟世界内部并产生置身于这个虚拟世界的存在感。它试图创造出一个逼真的体验环境,通过对于人的思维感知行为系统的作用与引导,使人关注感知并对虚拟世界作出反馈,主动参与其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它所具有的对于现实的高度模拟性或是

与理想的极其相似性,使得处于虚拟世界的人们很容易混淆虚拟与现实而陷入沉浸状态中,相信自己正存在于一个‘真实’的世界中”7 这便是虚拟世界独具魅力之所在。

但是,数字媒介艺术的虚拟性又是相对的,它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一种形态,它与现实世界具有紧密的联系,“在交流的时候,交往者常常把自己最真实、最本真的自我流露出来。”。8 从本质上讲,虚拟世界即是现实的反映,虚拟形态与其现实形态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虚拟环境也可以采用一些制约手段,将虚拟性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如作品竞赛采用实名投稿,作者提交作品参赛,要求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邮编、电子邮箱等,使虚拟世界也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9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关于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讲话为我们科学地利用虚拟世界,弱化它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它积极的社会功能指明了方向。

2.假象与真实的对话

数字技术促进了数字艺术的发展,人们寻求将数字艺术作品制作得生动、逼真,甚至以以假乱真。例如在数码图像处理中,每一帧画面都做得漂亮弦酷,修饰妆容,优化表情,去除瑕疵,美化效果,甚至移花接木,为我所用;数字影视创作中,数字化蒙太奇使用,大量的数字特效应用,利用CG技术实现以假乱真效果;动画创作中,用数字技术制作模型,创造角色,调整动作,设置光源;创造机器人:富有弹性的肌肤,仿真的肌肉,敏感的触觉,精确的动作,都足以以假乱真。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高新技术,也称人工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实时、无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以假乱真”的“假”并不是坏的东西,可以乱真的假,有时恰恰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代表了人们爱美尚美求美的需要,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前提是不能改变真的本质,这里就需要掌握一个恰当的度,如若因“假”而“乱”到改变了真的本质,那就无美可言了。

3.二元与非二元的对话

电话是点对点的传播,属二元形态,广播是点对面的传播,属非二元的形态。而数字通信的电话会议、手机多人通话,手机短信单发与群发,将这两种形态很好地融会综合,二元形态与非二元形态实现了融洽的对话。在网络世界,非二元形态更是成为主角,“传统艺术观中处于两极的身份是对抗性的,但在网络艺术中,两极的对抗得到了消解,两极身份向中间流动,尖锐的对抗变成和谐的身份融合”。10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传统大众传播语境中的传播者和受众的区分被打破,参与传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身份。创作者、修改者与欣赏者、评论者之间呈现融合状态,已无明显界限,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呈非二元对立的状态,这是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滋生的艺术形式所独具魅力的审美特性,同时带给传播参与者更多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崔保国.技术创新与媒介变革[J].当代传播,1999,(6).(美)罗杰·菲得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66. 3(美)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4 4 李勇.“第二媒介时代”文化变迁的脉路[J].北方论丛,2010,(1). 朱晓菊,丁伟.虚拟与现实的交错—浅析虚拟世界的美学特征[J].电影评介,2010,(2). 6 孙雯,米高峰.新媒体艺术及其审美“新”特征初探[J].新西部,2010,(14). 王燕鸣.论新媒体艺术在虚拟世界中的互动体验[J].大众文艺,2010,(2). 陶东风.网络交流的真实与虚幻——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A].王文宏,高维纺.网络文化研究[C],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1). 9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光明日报,2011-2-20(1). 10 刘晗.论网络艺术的美学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2004,(7):167 11 陈力丹,汪露.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J].新闻界.2007,(1).

第五篇:加快变革与发展专题活动心得体会

心 得 体 会

通过学习董事长在公司‚加快变革与发展‛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现结合公司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董事长加快变革与发展是应对严峻形势、积极参与竞争的根本需要中提到‚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强,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整个白酒业的发展机遇和势头都非常好,营销创新、产能扩张、战略性提价、资本并购一直让白酒业保持较高的活跃度和景气度。‛‚尽管政府对‘三公消费’限制力度在加大,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廉政会议上明确提出‘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的要求,但受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白酒行业基本面仍然向好的趋势没有变,高增长还只是行至半途,未到结束之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今的白酒行业的发展就像80后一样,依然朝气蓬勃,但我们不能因为白酒发展的势头好而掉以轻心,因为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不代表我们今世缘的发展趋势。报告中也提到‚从去年起,我们就出现销售增幅趋缓的态势,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到了零增长,省内几大板块市场受到竞品的严重蚕食,产品结构优化的步伐也明显放缓,B、C类产品销售甚至一降再降;省外市场的拓展更是举步维艰,且投入远大于产出,省内外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面对眼前的一起我们必须‚加快变革与发展‛。

营销、管理、团队建设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变革,跟其他同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严格按照公司关于营销变革、管理转型的六个目标来执行、操作。加快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通过这次专题教育活动,要对自己就像各个层面的剖析,找出自己的不足。而后针对这些不足做出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并加强学习使自己能够适应公司的发展。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1、加强学习,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使自己的讲解工作绽放溢彩。

2、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工作方法方式,征求同事的意见,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断创新方法,积极更新观念,使讲解工作得到各级参观人士的认可,从而喜欢上今世缘的缘文化。

3、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全心全意做好工作。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做一名合格的今世缘员工。

下载浅议当前专卖工作的发展与变革(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当前专卖工作的发展与变革(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共党史发展变革系列

    中共党史发展变革系列 一、单选题(25道) 1、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以( )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A、城市 B、......

    女装专卖工作感言

    尊敬的各位极美度领导,你们好: 我余晓萍,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各领导汇报工作感言,在此要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全体同事对我的信任,以及对我在极美度所做出的工作表现肯定。在以后......

    专卖工作月报告(模版)

    友谊县烟草专卖局 二月份专卖工作报告 二月份,根据市局有关对专卖工作的安排布置,强化市场管理、促进卷烟销售等工作的有序进行。现将二月份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市场检查情况......

    物流设施与设备变革与物流发展1

    物流设施与设备变革与物流发展 ——集装箱运输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1.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为客户提供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运输、......

    中国“本土化”电视购物的变革与发展

    中国“本土化”电视购物的变革与发展2006年初国家成立“中国电视购物协会”和中国直销立法,2006年7月19日国家广电 总局、工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整顿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

    低碳经济与人类发展模式变革

    第一章 低碳经济与人类发展模式变革一、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 1.人口和经济发展因素(P.1) 2.气候变暖(P.2-3) 3.资源日益紧张(P.3)二、低碳经济的特征和意义 1.概念:低碳经济是生产、......

    我国企业分销渠道的发展与变革

    我国企业分销渠道的发展与变革分销渠道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地广人多、市场分散,分销渠道的建设和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一些成功企......

    浅谈当前金融形势下银行信贷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浅谈当前金融形势下银行信贷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摘要]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管控能力,银监会提出《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