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勘单位“走出去”企业的财务管理

时间:2019-05-13 19:5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地勘单位“走出去”企业的财务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地勘单位“走出去”企业的财务管理》。

第一篇:浅论地勘单位“走出去”企业的财务管理

浅论地勘单位“走出去”企业的财务管理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当前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既是我国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提出“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加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截至2012年度,我国共有1.6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近2.2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境内投资者中,从事矿业权勘查、开发的矿业投资的地勘单位占了一定的比重,他们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发展寻找急需的矿产资源的重任。商务部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1-2012》显示,中国对外矿业投资的主体分别有矿山企业、地勘单位和非地矿企业,其中,地勘单位2011年度投资增长明显,投资项目为116例,同比增长183%;投资额同比增长158%。

一、地勘单位境外投资的特点及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地勘单位境外投资矿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项目投资,即矿业投资的三个阶段:上游的境外风险勘查、中游勘探开采、下游开采加工。其中,绝大多数境外矿业投资的地勘单位为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装备优势,其投资领域大多集中在上游的境外矿权风险勘查,具体形式就是在所在国注册成立矿业公司,通过向所在国政府部门、网站申请等途径取得探矿权,或者从其他矿权所有者中购买探矿权。取得探矿权后,从地质勘查工作的初级阶段预查做起。这种投资方式决定了地勘单位的投资具有渐近的、小规模和人员精干的特点。也使得其境外公司的财务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难以既满足所在国的会计、税务管理需要又满足国内财务管理的需要。在所在国注册成立矿业公司后,首先要按所在国的监管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必须的财务会计报告,其次,由于所在国的会计政策和税法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向所在国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不能照搬汇交国内、难以直接采用。

2.地勘单位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出发,未配备专业财务会计人员或只配备一名财务会计人员,难以满足财务会计工作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内部控制要求。同时,财务会计人员对所在国的会计政策、税法的了解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一旦熟悉和掌握后,又对这一管理中的关键岗位的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的执行带来不便。

3.由于这个投资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境外公司的人员较少,财务会计人员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经办整个业务流程。

4.由于财务会计人员的薪酬待遇、晋职往往取决于境外公司的评价,容易导致财务会计人员难以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造成会计监督失位、会计信息失真。

二、解决地勘单位境外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由于存在上述主观和客观因素,为了保障地勘单位的投资权益和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在境外注册成立公司时,就必须聘请在当地有着良好信誉和一定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按所在国的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承担起向所在国监管机构报送财务会计报告和纳税报告的职责,以满足所在国的监管要求。同时,在国内选派专业财务会计人员参与组建境外公司并驻境外公司负责财务会计工作。在财务会计人员的选择上,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拟选派的会计人员必须品行端正,作风优良、原则性强;业务能力能够胜任境外财务会计工作、能够满足国内地勘单位对其境外公司的财务会计管理和核算要求。

2.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监管。地勘单位境外公司的管理层应重视财务会计工作,承担起一部分内部控制职责。境外公司的银行支票与印鉴分开保管、被授予银行支票签字权的人员不得同时保管银行支票,境外公司的管理层应指定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会计人员经管的现金、银行存款进行核查、核对,以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3.加强费用单据的审核和管理。不同的国家国情不同,有的国家没有规范、统一的类似于国内的发票等原始单据,有的国家还普遍存在着需要支付小费等行为。这就要求境外公司的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费用支付、报销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支付和报销程序上加以控制。会计人员对原始单据必须要求经办人员在票据上用中文详细注明购买货物或劳务的品种、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及用途,经便于审核人员及国内管理部门的查阅。

4.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地勘单位的境外公司从事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一般情况下,均应按勘查项目进行核算。国家和一些省市为了支持国内企业在境外寻找矿产资源,设立了“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使用的基本要求就是专款专用,按勘查项目核算。

5.在关心、支持境外公司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境外公司财务会计人员的考评工作。对坚持原则、按章办事、业务能力突出的财务会计人员应加以表彰和奖励,如果因为坚持原则而受到不公正待遇,做为投资主体的地勘单位应在核实的基础上予以纠正;反之,境外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如果丧失原则、失职、渎职,造成成本费用核算混乱,甚至国有资产流失,应当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直至降低待遇、调换工作岗位,承担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6.做为投资主体的地勘单位应选择有一定外语基础的会计人员管理境外公司的财务会计业务,尽可能地了解、熟悉和掌握境外公司所在国的矿业、税法、金融和会计政策。针对境外业务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控手段。

(1)建立授权审批制度。对大额资金的支出、重大的经济业务事项和经济决策必须报经地勘单位审批;重要文件、合同、规章制度等必须报经地勘单位审批。

(2)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境外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既可以是派员到公司所在地检查,也可以要求境外公司会计人员在回国述职、休假时把会计资料带加回国内接受检查。

(3)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监管。对大额资金支出、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应要求境外公司会计人员对原始单据扫描或复印后,通过互联网发回地勘单位;在资金的管理上,可以利用银行的“全球现金管理系统”,对境外公司的银行资金实现实时监管。

地勘单位“走出去”是一个拓展生存空间、为国家寻找急需的矿产资源的长期发展战略,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境外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否满足这一发展战略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走出去”的成效。

第二篇:地勘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探析

地勘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探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地勘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改革,地质单位财务管理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同样需要彻底的转型。在本文中,结合目前勘测设计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地勘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一些建议,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勘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

前言近年来,地勘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改革,地质单位财务管理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同样需要彻底的转型。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地勘单位要进行转型和发展,就离不开精细化财务管理。追溯经济发展的历史,财务管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充当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重要。财务管理做为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活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勘测设计行业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它在工程前期阶段为投资项目提供服务,所提供的产品是一次性且单独的;它是以智力活动为中心,产品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信息、知识、经验的集成和创新,因此勘测设计行业作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在财务管理领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本文在分析目前勘测设计单位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一、勘测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勘测设计单位的改企建制是产权制度的一项根本变革,其目的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其建立亦成为必然。通过改革,大部分企业改变了过去只重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不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现象,财会人员的地位及其业务水平都有了相应的提高,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但是同国外的大型勘测设计单位相比,我国勘测设计单位尚未建立完整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如下问题:大部分的勘测设计单位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使财务管理局限于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以追逐利润,而忽视了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财务管理的重点仍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日常工作,过多强调服务职能,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战略导向职能;企业领导者对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亦缺乏足够的重视,混淆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区别,没有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缺乏对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工程项目的财务分析,而且对项目的筹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的环节也不够重视;长期以来勘测设计单位注重对日常资金的管理,但是在资金管理方面未建立起成本观念,难以做到多渠道筹集资金,而且缺乏缩短资金周转时间和提供资金利用率的手段;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等等。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定义与特点

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要将财务工作细致化、科学化、规范化、明确化。财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精准到位、落实到位、管理到位,科学的细分财务工作的各个层面,提高财务工作的办事效率,保障企业的经营收益。

精细化财务管理应该具备四个特点:一是统筹全局和突出重点。将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正确性、清晰性反映出来,做到统筹全局,突出财务细致化程度和岗位责任制,将财务细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二是专业化。精细化财务管要求财务人员具有专业的财务技能和高素质的个人品格,爱岗敬业、认真负责,针对单位的财务流程进行细化,将财务制度落实到单位的每一位员工心中。三是系统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系统涵盖了单位的各项财务收入与支出,并通过核算和考核反映单位的运转情况,对单位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和鞭策作用。四是数据化和信息化。精细化财务管理要具有科学性,通过严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高效的信息传递能够帮助单位正确的判断企业运转过程中的利与弊。

三、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财务规章制度精细化

在地勘单位财务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上要充分体现制度的细致性和执行能力。通过对财务中涉及到的各个层面进行梳理,将制度的执行细则明确到每一位员工心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查。地勘单位的财务制度要结合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行业准则,再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精细化财务制度能够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按流程运作,做到岗位责任制,规范财务管理,提高执行效率。

2、预算编制、执行的精细化

地勘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是一项细致、复杂、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预算编制精细化要求编制依据及编制策略科学性。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首先,做好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要核实各项基础数据,要浅析上年预算执行情况,正确领会财政部门对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科学制定预算定额,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定额标准,定岗、定编、定责完成的情况下实现定岗定编定额管理,完成各类各级人员的经费支出定额;日常公用支出主要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交通费、培训费、能源水电费等;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标准,根据部门工作实际情况,以定员为原则,制定出管理、勘探队伍、后勤等部门各类支出定额。预算定额并非一成不变,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对项目支出结构以及项目结余情况的比较浅析,结合实地调研,合理调整定额。除人员经费定额和日常公用经费定额外,还需建立设备定额标准、维修定额标准等,为预算的科学、合理、公平、透明的精细化编制奠定良好基础。

在编制策略上,应该转变传统的“基础+增加”的方式,采用零基法编制。零基预算是以“零”为起点观察和浅析所有业务活动,并且不考虑过去的支出水平,因此,需要动员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编制,有助于调动各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使得不合理的因素不能继续保留下去,以投入开始减少浪费,有利于合理分配资金。对每个业务项目是否应该有着、支出金额多少,都要进行浅析计算,精打细算,量力而行,使有限的资金流向富有成效的项目,所分配的资金能更加合理。

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算指标来开展各项活动,提高预算的严肃性。对于因客观环境变化的预算调整事项要严格按照预算调整批复程序来进行,各单位要以批复文本作为预算调整和执行的依据。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将各部门预算申报的准确性、及时性、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考核挂钩,实现预算事后监督管理的精细化。

3、财务绩效评价精细化

如何对地勘单位资金及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成了地勘单位财务管理面对的一大难题,经费的不足及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地勘单位进展的严重不足。因此,科学地考核地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合理配置资源,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推动学校更好的进展具有深远的作用。这就需要对地勘单位进行绩效评价,财务绩效评价已成为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财务绩效精细化评价可以理解为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策略,对照一定的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财务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并建立起财务绩效评价系统。财务绩效评价的客体是财务活动及所产生的结果,可以概括为财务效率、财务效益、财务效果。财务效率指学校有关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具体包括人力、资金、资产的使用效率;财务效益可理解为资金投入后目标的实行程度和经济利益的实现情况;财务效果反映获取收益的成果。在指标系统构建中,分资金筹集、资金运行效率、资金运行绩效、财务进展潜力四个方面,衡量筹资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效益。

4、经费管理精细化

地勘单位的所有经费一般都实行项目管理,经费项目反映该项目所有的收支明细。经费管理精细化实际就是经费指标制约过程,在日常的账务处理工作,利用现行会计科目既实现正常会计业务,又实现经费指标制约。经费指标制约归根结底要反映到现行会计科目上。经费项目和会计科目就像“经纬线”一样制约着全部经济活动过程,使经费指标制约更细化。随着

国家科技投入的增加及地勘单位自身科研实力的增强,目前地勘单位的科研经费增加很快,同时,对科研的监管和审计力度逐步加强,在审计或监管过程中,要求科研项目r的实际支出与科研申报文本的申报金额基本保持一致。

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1、树立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

地勘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理念要贯穿整个单位,每一位员工都需要具备财务精细化意识,对于支出的每一笔费用都做到精、细、准。每一位员工都要爱岗敬业,将单位树立成家的思想,提高自身素质,遵守职业道德。

2、财会队伍人员建设

地勘单位可以考虑打开大门,引入良才优才,树立民主风气,可以有效避免“一人做主”的现象。管理者应积极听取他人意见,开阔眼界,引入科学管理理念,提高自身及员工的管理素养和管理水平。地勘单位的资产、会计信息、账目等需要专业的财会人才,因此财会人才的能力高低是整个单位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对单位财会人员的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学习,或者到财会培训中心进行短期培训,再通过业务训练,对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同步提高,严格按照财务规章制度执行任务,为做好精细化财务管理打下夯实的基础。

3、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财务管理逐渐走入电算化的进程,利用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为精细化财务管理提供了先决的条件。在地勘单位涉及的财务工作种类非常的繁杂,如果仍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办法进行细化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非常的大,难免会有遗漏。所以通过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大大的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对财务精细化程度更加的深入,同时也降低了财务成本。

4、健全监督机制

地勘单位财务管理,要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财务行为进行约束,层级监督与审核,确保公司财产安全。在监督方面,对于每月、季度、每年的财务预算和财务支出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如发现财务薄弱环节,及时的进行改善,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将财务预算进行分项目审核,做到精、细、准。

五、结束语

地勘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是新时期事企分离的改革命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精细化财务管理更能体现企业稳定与发展,对于精细化的具体细则要细致到点、明确到位,在实际管理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地勘单位精细化财务管理做到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徐瑞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观点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7(6)

[2]哈加.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选择——地勘单位向企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6(23)

[3]王建平.地勘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浅析[j].甘肃科技,2009(17)

第三篇:关于加强地勘单位集团财务管理之我见

关于加强地勘单位集团财务管理之我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逐步成为由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管理工程,而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则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经济管理活动,并且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无疑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主要的核心子系统。集团财务管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集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集团财务管理是集团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拟就现实状况下加强地勘单位集团财务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部经营机制变革为重点,以向企业化经营过渡为目标的地勘单位经济改革进展到今天,多数地勘单位已不再是清一色的事业经济,而是处于事企混体,亦事亦企的多元化成份状态中,其经济总量也较改革初期大幅度增加。以笔者之见,当前由于地勘单位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过度的分权经营,使得许多地勘单位各自为政,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薄弱之处。

1、注重零散的管理,而不是系统的全面的管理,集团企业对下属地勘单位的监控还比较薄弱。各地勘单位在战略目标、经营理念、资本运营、品牌建设等方面与集团公司边缘化情况越来越重,本位主义现象较严重,无法充分发挥集团的监控职能。

2、集团财务信息滞后,不能为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与帮助。各地勘单位资本运营分散、规模效益低,无法形成合力,难以形成拳头产业,不利于提高集团的整体竞争力,难以发挥整合资源优势。

3、各地勘单位独立核算、分散管理,内部往来不清,企业资金周转慢;财务核算自成一体,互不往来,与客户及供应商的往来账款各自为政,三角债较多,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银行账号林立,资金沉淀多,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有效作用。

4、各地勘单位信息化较落后,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不能集成,数据无法共享,实为信息孤岛。

二、加强地勘单位集团财务管理的几点看法 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加强地勘单位集团财务管理,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集团管理运行机制,强化集团的财务管理职能,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1、树立正确的集团财务管理理念。

当前地勘单位正处在从事业向企业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摆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传统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企业领导层和财务管理人员在观念上要有一个全新的转变,树立正确的集团财务管理理念。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信息瞬息万变、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风险越来越大,首先,要有全局观念。要做大做强煤田地质勘探事业,必须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重视现金流量的控制,保证集团利益的最大增值。其次,要有企业价值最大化观念。各地勘单位不能为了自己的“业绩”“创造”利润,忽视风险投资,而要全面考虑企业价值的增长。第三,要有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观念。发挥集团财务管理的优势,通过集团财务管理,集团能够实时查询了解到各地勘单位经营状况和各项财务指标;决策层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各项关键财务指标,直接从底层获取数据,加快了决策速度,减少了信息传递的失真。第四,要有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观念。合理投资,降低风险,有效地发挥资金的使用价值。

2、能。

财务管理中心是集资金运筹、会计核算、预算控制、成本管理为一体的财务管理机构,根据管理的需要,将其职能进一步划分为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三部分。

财务管理主要负责整个集团财务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制度建设,以及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制定资本保值增值考核指标并组织实施,参与集团公司投资等重大经济活动的调研、论证、分析工作,从事集团财务目标的确定。

资金管理主要负责集团资金的筹措、管理和运营,通过成立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统一对集团资金的结算、融资进行管理,实行统存统贷。

会计核算主要负责提供集团的财务信息,编制合并的财务报告,进行会计分析,对内提供管理所需的各种会计信息,指导和监督各地勘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3、建立“三统一分”的集团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变目前的报账型财务管理完善财务组织机构,建立集团财务管理中心,进一步明确其管理职 2 为决策经营型财务管理。

按照以资产经营为纽带,以成本管理为核心,以资产管理和会计信息管理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尺度的财务管理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建立“三统一分”为主要形式的运行机制。对下属地勘单位实行财务机构统一、财务人员统一、资金运营统一和经济核算分离的新型管理制度。根据集团的运作机制,建立集团分级核算体系,分别核算成本、计算盈亏,实现集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的一致性和规范性,确保核算真实。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系统,职责、义务具体到人,必须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报表数据传送至集团财务中心,并建立集团综合财务分析数据库,变目前的报账型财务管理为决策经营型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通过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集团能够实时掌控集团货币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加快了信息传输速度,减少了信息传递失真,能实时监控各地勘单位的财务状况。

4、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把资金管理的重点落实到资金的输入、输出两头,把计划管理的重点落实到财务预算。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如果资金支出不合理或者支出数据不及时入账,就会造成财务报表的失实,导致潜亏发生。根据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筹集资金,统筹安排资金支出,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加强对各地勘单位应收账款的管理与考核,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集团企业确定的实现产值、利润总目标,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编制出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损益预算的目标,通过目标层级分解,将各项费用的支出进行严格控制。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分析三个环节,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找出影响预算完成的各因素,发现不足,提高集团经营管理水平。

5、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施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统一基本业务流程,提高信息的利用度,形成资源、知识的共享。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全局推广实施ERP管理软件,针对集团财务管理的要求并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初步整理并统一了地勘单位的基本业务流程,对其业务的运作提出了大量有益的建议。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和基于同一网络服务平台的管理软件,能有效地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提高信息的利用 3 程度;能够跨越内部资源界限,实现全局资源的有效组织与管理,形成资源与知识的共享。实施集团财务管理软件能为理清集团内部业务、加快内部资金周转、清除不良数据提供机会与工具;还能通过充分利用往来对账及合并报表自动抵消功能,简化报表的合并流程,加快报送报表的出具时间。

诚然,如何做好地勘单位集团财务管理,使决策层及时了解所属地勘单位的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及时处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关系,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做到事前控制和监督,决不仅止以上几条拙见。诸如调整财权配置、健全内控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目标管理机制、硬化财务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等问题都很重要,作为集团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应得到重视。但正如本文开头所述当前地勘单位的现状,既有企业经济成份,又有事业经济成份,对地勘单位在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经营的过渡状态下,在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的关键时期,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要格外引起领导和财务人员的重视,从而得到规避,才不致于造成“丰产不丰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地勘单位生存、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篇:浅谈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

区内某所民办高校,办学短短几年内,在校生已达万余人,年招生均在三、四千人的规模以上。而恰恰相反,有个别资历老的公办高校,年招生人数区区几百人,年毕业生更是少得可怜,连一个初中的办学规模都达不到。为什么人家民办高校,一个没有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能有这么大的办学规模?而一个正规的财政拨款的教育机构,却望尘莫及?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那是因为该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牢记学校的办学宗旨,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工作当成自己创办的事业,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校园文化,造就了学校的辉煌。相反,那些固守成规、安于现状、守株待兔的想法及做法,只能让某些学校“独守空房”了。

虽然,我以上所举的例子不是我们地勘单位,但是它却能够反映一个问题,企业即人,那么人也就是企业,每个人都代表着企业,因此必须树立我们是地矿人,我为地矿添光彩的思想,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件事,地勘单位才有活力,才有发展。下面就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谈谈个人看法。

一、关于企业文化

文化是一系列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起着规范、导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企业文化应属于习俗、规范和准则的范畴,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包含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并为该组织成员共同认可。企业文化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其核心是价值观的确定和排序;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

二、地勘体制与企业文化

(一)地勘文化

地勘文化是什么?地勘文化是地勘事业发展过程中,地勘职工长期积淀和形成的良好的行为理念、工作习惯和道德操守。地勘文化是几代地质工作者“以地质找矿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用青春、智慧、热血、汗水和挚爱创造的文化,它凝聚着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创业、刻苦钻研和无私奉献,是独具特色的一种行业文化,也是地勘单位的多元文化中的主元文化,因此,地勘文化已成为地勘单位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认识地勘体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地勘单位目前仍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尚不完全具备企业的特征。在经营机制上是在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内模拟企业的一些做法,而又由于企业机制引入的越位造成与事业管理制度相碰撞的情景时有发生,这种现实对地勘单位价值观的确立形成了制约。因此,地勘单位企业文化内涵既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又要考虑在地勘单位的可行性,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具有实施的基础,才能被广大职工接受、认可。

(三)地勘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方面具有同样的作用,在一些方法上也有共同之处,例如:以人为本、宣传教育、典型引路、关心职工、办实事解实困等。但两者又有不同之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科学范畴,思想政治工作侧重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完成经营目标提供政治上的保证。在国有企业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内涵应体现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精神,而思想政治工作要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两者要紧密结合,共同推动企业管理向高层次迈进。

三、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称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有的、能为企业带来消费剩余的、支持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体系。这种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占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各项创新能力、拥有先进管理模式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等等。其中,以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深层次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如何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加强地勘单位的精神文化建设

地勘单位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地勘文化建设的主旨。地勘单位的精神文化是地勘单位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进行适当调整完善,是地勘单位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所不断总结、提炼和培育起来的。“以地质找矿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是几代地质工作者用青春、智慧、热血、汗水和挚爱创造的文化。这一精神是全体员工的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同时我们也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不断培植新思想,树立新观念,确保地勘精神文化能始 2 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二)加强地勘单位的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即寓文化于制度之中。地勘单位的制度文化主要是由单位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如责任制、规章、条例、管理办法、规范准则等形式作为外在表现。一般而言,制度是地勘单位外在的、硬性的约束,而文化则是软性的引导,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存共动的。

首先,要注重把地勘单位的文化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不断完善经营责任制等内部管理方式方法,细化管理,加强过程督导,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增强地勘单位活力和实力。

其次要营造制度软环境,通过设计制作视觉识别系统标识,学习企业管理模式,采用如标准字、标准色、工作服、工作牌、办公用笺、地勘单位标志、网站logo等,对地勘单位员工产生非强制性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再次要利用网络、简报、公告栏、多媒体等形式,在全单位最大范围地宣传教育规章制度,引导员工对制度规范的认同、理解及接受。

(三)加强地勘单位的行为文化建设

地勘单位的行为文化建设包括单位领导者和员工这两者的行为。

单位领导者行为方面,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身体力行者,地勘文化是领导者从单位实际出发,以自己的企业哲学、理想、价值观、伦理观和风格融合成企业宗旨,并逐渐被广大员工所认同、遵守、发展和完善。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地勘单位的领导者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系统,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解放思想,未雨绸缪,推动地勘文化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员工行为方面,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即地勘单位的广大员工是地勘文化建设的根本。既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大力提升员工素,强化员工职业规划,培养职业忠诚;又要启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鼓励员工不断创新,着力培养和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使其在单位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还要为职工职务升迁创造机会,储备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从而为地勘单位不断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每个员工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每个员工最宝贵的资产,它是个人和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从而以勤劳、敬业、守时、惜时的态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加强地勘单位的物质文化建设

构建优秀地勘文化,应以提高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为中心。要让地勘单位主动走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地勘单位的社会品牌效益,使地勘单位的发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方面要重视地勘品牌建设,比如抓好地质项目的质量关,项目的立项必须通过优良的设计来争取,好的地质成果必须通过优质施工、精确的物探和化验数据来保证,而只有良好的地质成果才能为地勘单位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赢得更多的行业口碑,从而不断丰富其地勘品牌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要完善地勘文化的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是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勘单位应不断改进生产基础设施,运用先进设备,方便工作,更为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不断改善员工的生活环境,如基地的美化、文化教育设施的配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类球类、牌类比赛等活动,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地勘单位对外形象,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五、多元企业文化协同发展

近年来,许多地勘单位在主营产业不变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营,特别是工程勘查施工持续发展,势头良好,为许多单位的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而多种经营所实行的就是企业化管理,多年的经营,已经沉淀了丰厚的企业文化,这也为地勘单位的地质勘查走企业化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多元企业文化并存共发展是当前许多地勘单位经济发展大势之趋。

六、改革在即,是机遇还是挑战?

安于现状、四平八稳,有一个铁饭碗,是很多事业单位职工曾经的骄傲,如今地勘事业单位面临分类改革,无论是怎么改,前提都得保持地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由于诸多因素,我们不能在改革前就轻言“企业化”,但早已融入我们工作生活的“地勘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作为新时期的地质开拓者,我们要善于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以创新精神创造出适合地勘单位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推动地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地勘单位改革

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

发布人:sc207 来源:网络 时间:2015-10-8 点击:6343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我省地勘单位改革,根据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和省委改革办意见建议,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999年4月,国务院要求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我省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核工业地质局和省煤田地质局自成立以来,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完成了一批地质矿产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调查等重大任务,为全省地勘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同时,地质勘查队伍庞大、体制不顺、事企不分、职责交叉、管理失范、后劲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影响了地勘事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勘单位改革。1999年以来,扎实推进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支持转企改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我省地勘单位改革。2015年,省委主要领导对地勘单位改革做出重要批示。同时,受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地勘单位面临新的严峻形势。因此,深化地勘单位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要精神的需要,是解决当前地勘单位突出问题的需要,是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时不待我,必须坚定不移、形成共识、积极稳妥、改出成效。

二、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以促进全省地勘事业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职责定位,实现事企分开,规范内部管理,建设精干队伍,增强发展后劲,做优地勘事业,壮大地勘企业,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问题导向。由问题倒逼改革,着力解决解决我省地勘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理顺体制机制,减少同质化竞争,实现事企分开,精简队伍规模,规范内部管理,增强队伍活力,促进我省地勘产业健康发展。

2.区别对待。坚持“一局一策”,不搞“一刀切”,针对各地勘单位局机关、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措施,既体现中央、省委改革精神,又符合各地勘单位实际需要。

3.以人为本。从尊重、理解、关心干部职工的角度,深入细致做好思想作,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妥善解决干部职工的合理诉求,尽量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确保地勘队伍和谐稳定。

4.聚焦主业。聚焦地质主业,剥离与其无关的辅业和办社会职能,突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

5.积极稳妥。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节奏,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稳慎有序。

三、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

(一)明确职责定位,减少同质化竞争。根据各地勘单位自身优势,明确主要发展方向,适当调整职能职责,实现差异化发展,减少同质化竞争。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要承担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开发及服务;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主要承担有色金属及贵金属地质勘查、开发及服务;省核工业地质局主要承担核地质勘查开发、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探及服务;省煤田地质局主要承担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及服务。职能职责调整的具体意见由省编办提出。

(二)突出主业发展,剥离与地质无关的辅业。突出地质勘查及相关主业发展,将各地勘单位所属的学校、医院等办社会职能剥离。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的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划归省国土资源厅管理,湖南省地矿医院划归长沙市委卫计委管理,湖南省地质中学划归长沙市教育局管理;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下属的湖南省有色地质医院划归长沙市委卫计委管理;省核工业地质局下属的湖南省核工业二四医院划归长沙市委卫计委管理,湖南省核工业技工学校划归长沙市教育局管理。

(三)推进事企分开,鼓励转企改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从事与主业相关的部分经营活动;经营类事业单位必须逐步转为企业或撤销。鼓励各地勘单位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要求,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以局为单位,以行业为主体,将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整体转企改制,或将所属相关事业单位整体转制,或剥离所属事业单位优良资产注入企业集团。根据“人随事走”的原则,转制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除提前退休等分流的外,一并转为企业人员。

(四)推进内部重组,规范管理运行。推进事业单位重组:以局为单位,根据“做优事业、方便管理”的原则,综合考虑职能职责、地域关系等因素,对局属事业单位适当撤并重组,精简机构和人员。推进企业撤并重组:以局为单位,按“一局一集团公司”模式,将所属企业和优质资产重组整合为一个集团公司,将不具备发展前景、效益低下的企业关闭破产。规范内部管理:以局为单位,所属事业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自愿原则,向集团公司投资,投资的事业单位与集团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只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不管理公司经营;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不在集团公司任职,确因工作需要兼职的,可按有关规定审批后,采取兼职不兼酬的方式严格管理;集团公司去行政化,以市场化为方向,严格执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鼓励集团公司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集团公司条件成熟后交由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五)精简人员规模,建设精干队伍。省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将四个地勘局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现有的空缺编制全部核减,并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从严控制新进人员,未达到核定规模前,各地勘单位局机关按照“退三进一”的方式、局直属事业单位按照“退二进一”的方式控制新进人员。鼓励地勘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提前退休或辞职创业。待2020年地勘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后,逐步撤销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煤田地质局,分别组建四个相应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本行业管理,有关具体事宜另行规定。

(六)加强业务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严格控制地勘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补充人员的,坚持“凡进必考”,重点引进地质及相关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省重大人才项目要增加地质勘查人才工程,提升地勘队伍能力素质。鼓励地勘单位人员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技能方向发展,地勘一线人员的职称评审,要以专业技术水平为重点,适当放宽学历、外语、计算机等条件,具体办法由省人社部门制定。推进地勘技术创新,加强地勘装备建设,适当提高重大公益性地质找矿设备购置的财政专项。

四、改革的主要步骤和时间节点

2015年底启动改革,2020年底基本完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一)清理规范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6月)。各地勘单位根据改革总体方案,进行动员部署,全面清理职能职责、主业辅业、机构编制、人员情况、资产情况和经营情况等,为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二)转型优化阶段(2016年6月—2018年6月)。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第一,重新核定“三定”方案,2016年12月前,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各地勘单位发展方向,从严重新核定职能职责、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调整职能职责;第二,剥离无关辅业,2017年6月前,将各地勘单位所属的学校、医院等办社会职能剥离,将不具备发展前景的企业关闭破产;第三,完成转企改制,2018年6月前,经营类地勘事业单位必须转为企业或撤销,鼓励各地勘单位按照市场经济改革要求,以局为单位,推进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或剥离部分优质资产;第四,精简人员规模,自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下发之日起,各地勘单位按本轮改革规定的人员进退方式,严格控制新进人员,稳慎分流现有人员,直至消化到重新核定的人员规模。

(三)整合重组阶段(2018年6月—2020年6月)。各地勘单位根据本轮改革要求,以局为单位,对所属事业单位适当撤并重组,精简机构和人员;按“一局一集团公司”模式,将所属企业和优质资产重组整合为一个集团公司,将不具备发展前景、效益低下的企业关闭破产。同时,规范内部管理,按事企分开要求理顺事业单位与集团公司的关系,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020年地勘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后,逐步撤销四个地勘局,分别组建四个相应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本行业管理,具体事宜另行规定。集团公司条件成熟后交由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五、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激励措施

(一)改革期间及过渡期内政策 为积极稳妥推进地勘单位改革,给予5年过渡期(自转制单位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公司法人营业执照》之日起算起),在改革期间及过渡期内,涉改地勘单位享受以下政策。

1.关于人员消化。第一,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特殊工种按有关规定执行)或工龄满30年的男性职工和工龄满25年的女性职工,经本人申请,上调一级岗位工资、五级薪级工资后,按事业身份提前退休。现有离退休人员以及转制时按规定提前退休的人员,经费由财政按原渠道予以全额保障。部分转制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由原单位管理;整体转制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按照就近原则,由继续保留的事业单位或局机关管理。第二,鼓励地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辞职创业,辞职创业人员,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关系,并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辞职人员在原地勘事业单位每工作一年,支付本人1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2.关于社会保障。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转制地勘事业单位人员在转制前已加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转制后,继续享受事业社保。其他有关涉改地勘单位的社会保障政策,按照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湘办〔2013〕53号)规定执行。

3.关于财政税收。第一,转制地勘单位维持5年财政拨款不变。第二,转制地勘单位完成转制后,在过渡期内,原有正常事业费按相关规定拨付,主要用于解决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第三,为确保转制工作顺利进行,省财政可一次性拨付一定数额资金,主要用于资产评估、审计、政策法律咨询等。第四,转制地勘单位转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对转制后经营范围为地质勘查及其相关业务的企业,其增值税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其他有关地勘单位转制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按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湘办〔2013〕53号)规定执行。省财政、税务部门可根据具体转制方案制定其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4.关于土地和资产处置。第一,地勘单位转制的,其使用的原划拨土地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仍可以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依法办理土地出让有偿使用手续,经评估确定后,以作价出资(入股)方等方式处置,转增国有资本。第二,支持地勘单位依法处置现有存量划拨土地资产,有关政策按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给予省属地勘单位国有划拨土地处置政策支持的复函》(湘政办函〔2011〕156号)规定执行。第三,有关改革中地勘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按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湘办〔2013〕53号)规定执行。

5.关于矿业权处置。转制前地勘单位持有的探矿权采矿权,属前期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时经批准其价款可转增为国家资本金;属前期国家出资勘查尚未形成矿产地或地勘单位自行出资的探矿权采矿权,由转制后的企业自主经营。

(二)常态化激励政策

1.关于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提高地勘事业单位预算基数,使其基本达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稳定财政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正常投入,并逐年增长。提高“两权”价款收入返还用于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比例。继续保留重大公益性地质找矿设备购置的财政专项,并适当提高标准。

2.关于矿业权出让。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61号)有关规定,探矿权竞争性出让时,要向实行探采一体化的地勘单位倾斜。对已经转制为企业或积极推行企业化改革的国有地勘单位,优先配置部分探矿权。

3.关于投资融资。引导商业银行对地勘企业给予贷款倾斜。出台探矿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和抵押办法。

4.关于收益分配。支持地勘单位优先回购省级“两权”价款项目形成的探矿权。尽快明确国有地勘单位在省财政出资探矿权收益分配中的比例。严格落实国家地质勘查职工野外津补贴标准。5.关于地质找矿鼓励。尽快出台《湖南省地质找矿成果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各,地勘单位和广大地质找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省地质找矿大突破。

下载浅论地勘单位“走出去”企业的财务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地勘单位“走出去”企业的财务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321;加强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及其风险控制的探讨;3000

    加强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及其风险控制的探讨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地勘行业体制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做出调整,在地勘行业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筹资、投资、资金回收......

    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论文(xiexiebang推荐)

    摘要:“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地勘单位实行事企混合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财务预算不规范、成本控制及资产管理不到位、经济活动审计监督不力,财务风险突出。如何......

    浅谈地勘单位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几点思考

    浅谈地勘单位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几点思考 所谓“学习型”企业,它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它强调“学习+激励”,不但使人勤奋......

    东三省地勘单位详细情况

    1 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 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 29 号 区域地质调查甲级;固体矿 产勘查甲级。 2 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 沈阳市北陵大街 29 号 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实验测 试(......

    地勘单位改革问卷调查

    关于开展“聚共识谋发展惠民生大讨论” 问卷调查活动的通告 局属各单位: 为分析掌握局属各单位、各产业、各领域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以及对局长报告中实施转企改制、产业调整......

    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实践和启示“内蒙古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热度 5已有 845 次阅读2011-7-19 17:27 (一)“内蒙古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005年,在经过调研的基础上,内蒙古......

    地勘单位工作总结[大全五篇]

    地勘分公司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今年上半年,地勘分公司面对班子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金紧张等主客观困难因素,开拓思想、迎难而上,实现了新旧班子平稳交接,逐渐走出工程接......

    地勘单位的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地勘分公司面对班子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金紧张等主客观困难因素,开拓思想、迎难而上,实现了新旧班子平稳交接,逐渐走出工程接续断档的不利局面,各项工作进展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