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1年旧作:桂林抗战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建设
桂林抗战文化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是广西历史文化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吸收桂林抗战文化资源中的精华,给桂林抗战文化的人文精神赋予新的内涵,使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继承和变迁,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先进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不当甚或错误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桂林抗战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成果
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形成的问题,学术界已经有了很统一完整的看法(1),而对于各个微观组成部分的定性分析却稍嫌不够。借研究桂林抗战文化这个契机,对此略作一些思考,意在抛砖引玉,以促进整个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研究。
关于什么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问题,毛泽东在他的伟大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是这样论述的: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2)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3)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表述,那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它的基本特征和方向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那么,桂林抗战文化是否就符合这样一种定性呢?下面就桂林抗战文化的实际情况,作一具体分析。
1.桂林抗战文化的确是以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新文化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文化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他们还有领导作用。在五四以后,这个阶级的文化思想却比它的政治上的东西还要落后,就绝无领导作用,至多在革命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一个盟员,至于盟长资格,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肩上。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谁也否认不了的”。(4)尤其是处于民族危亡的关头,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这场伟大的文化决战。虽然有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压制,但历史老人还是毅然地把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指挥棒交给了中国共产党。
事实上,为了抗战,中国共产党对桂林的进步文化活动做了极为有效的组织工作,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六一运动”期间,中共中央便表示支持桂系的抗战主张。全面抗战爆发后,周恩来又和李宗仁、白崇禧多次接触,交换抗日意见。1938年11月下旬,中共中央设立了以李克农为主任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作为中共在西南的一个公开领导机构。同时,周恩来还曾三次亲临桂林,对国统区的进步文化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和具体部署。中共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直接领导了一部分进步文化团体。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掀起了第一次高潮,配合了抗战的大动员。1941年秋,“皖南事变”爆发后,桂系也发起反共的高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继续领导桂林的进步文化活动,中共中央及时选派了邵荃麟抵桂接替夏衍的工作,并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化工作组组长,同时又加强了以胡愈之为首的文化供应社的力量。桂林的抗战文化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组织和领导下,又一次掀起了文化活动的高潮,许多轰动全国的文化活动就发生在这个时期,特别是“西南剧展”,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次文化盛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方面。早在大革命时期和30年代初期,马列主义在桂林已开始传播,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传播不广,影响也极小。到了抗战时期,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新形势下,随着《新华日报》桂林营业处的开业和《救亡日报》在桂林的复刊,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华日报》桂林营业处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并对外公开的一个文化宣传阵地,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思想主张,发行出版一些马列理论著作和党的政策文件。大量的马列名著得到出版发行,其中包括毛泽东的伟大著作《论持久战》、《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抗战》等单行本;还有散见于各报刊的,如《新民主主义论》、《苏联利益与人类利益一致》;等等。这些著作所蕴涵的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直接领导了桂林的抗战文化活动,与此同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得到了传播。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士和文化团体在中国共产党持久战思想、统战思想、文化抗战思想的指引下,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伟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桂林抗战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也是桂林抗战文化始终倾向进步的重要保证。正
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桂林抗战文化才有了鲜明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2.桂林抗战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时期的新文化传统,以反帝反封建为其主要内容,把国统区的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
桂林的抗战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五四运动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精神,紧密配合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勇敢地反对日本侵略者,无情地揭露蒋介石的消极抵抗政策和汉奸的投降卖国罪行,充分发挥了新文化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
桂林抗战文化打响了国统区文化界讨汪的第一枪。当大汉奸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时,桂林的进步文化工作者纷纷走上街头,或深入农村、工厂,以戏剧、诗歌、音乐、漫画、演讲、集会、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的讨汪宣传。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黄新波、杨秋人、郁风等发起组织了“香港的受难”画展,强烈地控诉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在香港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新中国剧社为此创作了《再会吧,香港!》,以当时香港的现实为题材,批判了豪门官僚的罪恶行径,歌颂了人民群众抗日爱国的激情,表达了人民群众与日寇和国民党黑暗统治相抗争的决心。该剧虽遭国民党反动派的禁演,但经过田汉、夏衍等同志的据理力争,最后还是易名为《风雨归舟》与桂林观众见面,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当然,进行文化创作和文化活动,不可避免地要触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遭到反动势力的摧残与破坏,然而广大的文化工作者面对白色恐怖并没有屈服,继续战斗。1941年秋,“皖南事变”爆发后,大批的进步文化人士被迫离桂,大量的进步文化团体和刊物被迫停办。为了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救亡日报》在停刊前,发表了周恩来亲自为《新华日报》所写的“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黄新波立即创作出木刻《他并没有死去》等作品;著名杂文家聂绀弩撰写了杂文《韩康的药店》;等等。这些作品强烈地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反人民的罪行。为保障作家的创作和合法出版的权利,桂林的进步文化工作者还与国民党反动当局进行了持续两年之久的斗争。他们先后制定了“响应当前宪政运动”、“实行撤销原稿审查办法以利抗战宣传”、“要求限制印刷商无限增加印刷费”和“敦请出版界提高稿费”等一系列提案,并推选出以胡风为首的三人小组起草出版合同,要求与政府和出版商共拟版税条例。
桂林抗战文化一直围绕抗战做文章,坚持不懈地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作斗争,具有极强的反帝反封建性。正是因为以反帝反封建为其主要内容,桂林抗战文化结出了累累硕果,把国统区的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阶段。
3.桂林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方向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桂林抗战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民族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5)桂林抗战文化是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促发的,是为抗战救亡服务的,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表现了强烈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特点,并且还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吸收各种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精华,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凸显出民族性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桂林抗战文化还“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互相吸收和互相发展的关系”(6)。苏联、波兰等国家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得到翻译、出版。在进步文化人的创作中,也主动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如徐悲鸿的国画,吸收了西洋画法的优点,结合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精品。再如欧阳予倩,他在改造中国传统戏剧的过程中,注意吸收西方戏剧的表现手法与优势,给旧的题材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戏剧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同时,桂林文化界还展开了关于民族形式的大讨论,总结出了一大批理论成果。桂林和延安的理论成果,南北呼应,共同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作出了独特贡献。
桂林抗战文化也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封建迷信,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7)也正是在这条科学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士建立了反帝反封建反迷信的统一战线,坚决反对武断、迷信、愚昧、无知的各种做法,反对那些反动的唯心论,“拥护科学真理,把真理当作自己实践的指南,提倡真能把握真理的科学与科学的思想,养成科学的生活与科学的工作方法”(8)。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士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作,强烈地反对那些愚昧无知的活动。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表现出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以及把握科学的能力,比如《梁红玉》、《忠王李秀成》等历史剧的编制与演出,充分和抗战相结合,利用其能够促进民族自尊心的事迹。他们还发表文章,引导人民向前看,预测中国抗战的走向,鼓舞人民抗战的信心。可以这么说,桂林抗战文化坚持科学的走向,是在其特殊环境和抗战大背景中形成的,并且推动了抗战文化的发展。
桂林抗战文化也是大众的。五四运动虽然具有丰功伟绩,但在文化的大众化问题上,没有取得显著成
效。为了发挥文化在抗战中的作用,文协桂林分会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深入民间,争取为广大的劳苦大众服务,促进了文化与群众运动的结合。抗宣一队等剧团(队),为大众演出了当时延安创作的一批新剧目,如《农村曲》、《生产大合唱》、《军民进行曲》等,为桂林的文化大众化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士也沿着延安的道路前进,纷纷下乡入伍。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湘桂大撤退前夕。为了安定民心,鼓舞士气,保卫大西南,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士组织了“桂林文化界扩大动员宣传周”活动,成立了“广西省文化界抗敌工作协会”,分派两个工作队,由田汉、陈残云等分别带领,奔赴兴安、全州等地前线进行宣传鼓动。可见,桂林抗战文化在文化的大众化方向上,充分地和群众运动相结合,“主张文化为大众所有,主张文化普及于大众而又提高大众”(9)。
二、桂林抗战文化代表了抗战时期我国先进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先进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未来方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保证。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抗战文化就代表了当时我国先进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1.桂林抗战文化高举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代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正确走向。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0)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这一主要矛盾所决定,反帝爱国、抗日救亡、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利益所在和民族革命最重要的任务,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必须超越的艰难历程,成为那个时代中最伟大的主旋律。桂林抗战文化就是抗日救亡这个当时最大的政治的反映,是参与演奏时代主旋律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桂林抗战文化是适应于伟大的民族抗战,是为抗战服务的,因此,在内容上首先是反映抗战的现实,歌颂抗战的壮烈,同时包含各种有益于启发人们的民族意识、激励人们抗战精神的内容。(11)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旗手欧阳予倩在总结他在桂林的七年战斗历程时说:“在广西我所排的戏完全为了抗战;我自己写的戏,也是为了抗战。”(12)田汉在谈到戏剧改革时也说:“建剧一如建军,必须有一个最高的目的,而随时抱定这一目的去推动、去督励、去检查。这目的应当与我们今天的历史任务一致——那就是用戏剧来争取中华民族在对日抗战中的胜利。”(13)和在戏剧上一样,小说、诗歌、杂文、漫画、木刻、音乐、舞蹈等作品和各种文化活动无一不是为了抗战,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作品或活动并非直接反映抗战,但从中仍可以找到文化工作者们间接反映抗战、服务抗战的心迹。这些直接或间接、正面或侧面反映抗战的作品或文化活动,代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正确走向。正是桂林抗战文化坚持了正确的文化走向,才得以向四邻广泛传播,起到了震撼作用。《新华日报》桂林版发行后,向西南、西北、华东传送;一些好的书籍,也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临近的省市,使那里的读者即时受到教育。新中国剧社成立后,除在桂林演出外,还到衡阳、长沙、昆明等地演出,推动了国统区的戏剧运动的发展。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4)桂林抗战文化运动始终把鲁迅先生作为学习的榜样。许多进步文化工作者在鲁迅先生战斗精神的鼓舞下,沿着鲁迅先生未竟的事业继续前进。杂文家聂绀弩秉承鲁迅先生的风格,写作了不朽作品《韩康的药店》等;著名作家王鲁彦对鲁迅先生极为推崇,在他的著作《假如鲁迅先生还活着》中指出,“在这时期(指抗战时期)更迫切需要鲁迅先生来领导”(15)。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秦似等人所创办的刊物《野草》,成为20世纪40年代鲁迅杂文的继承者,是40年代杂文的杰出代表。(16)桂林抗战文化是在鲁迅精神的指引下前进的,是当时国统区中最为先进的文化。
桂林抗战文化在抗日救亡、传播进步信息、引导西南地区文化运动的走向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当时西南文化的一面旗帜,代表着国统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正确走向。
2.桂林抗战文化传播了毛泽东思想,为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准备了条件。
早在1938年夏秋武汉保卫战时期,周恩来就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书送给白崇禧,向他介绍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叶剑英到桂林期间也多次通过报告、演讲的方式,向外界宣传毛泽东团结抗战、持久战的思想。当然,传播最广最持久的途径莫过通过报刊书籍的形式,先是《论持久战》得到公开发行,而后《新民主主义论》又在桂林排版重印,由文化供应社公开发行。到了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当时虽没有公开发表,但在桂林却印刷成了一个秘密流传的小册子。除此之外,其他还有许多单行本和汇编本,如《论新阶段》、《目前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和《毛泽东救国言论集》。报刊上发表的毛泽东著作更是多种多样,在这方面,《救亡日报》、《新华日报》和《自由中国》发行的数量较多,由于这些报刊的发行量大,影响也就比较广泛。
通过各种途径的传播,毛泽东思想已经深入到每个进步文化人士的内心,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革命前途和命运,给了他们战斗的武器和信心,也更好地推动了抗日救亡的进行。同时,毛泽东思想还给广西播下了共产主义的希望,一大批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青年坚强地成长起来,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文化骨干,有的直到今天还闪耀着光芒。
桂林抗战文化不仅坚持了正确的文化走向,顺应了抗日救亡的伟大潮流,而且为向更先进文化的过渡准备了条件。桂林抗战文化是抗战时期最进步、最有前途的文化,它在抗战的特殊环境中崛起,在同帝国主义、封建买办文化抗争中发展壮大,它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
三、桂林抗战文化在建设当代先进文化中的作用
先进文化是个相对性的范畴。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吸收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优秀文化成果。桂林抗战文化无疑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积极作用。
1.桂林抗战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教材。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刻的思想感情,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资源积淀和延续下来的十分稳固的国家民族意识和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表现在对自己家园、民族和国家的热爱上。反抗侵略、拯救民族危亡是桂林抗战文化的最大特点,而且又与反对妥协投降相联系,包含有极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激情的驱使下,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广大的进步文化工作者创造出了许多伟大的充满爱国热情的作品,如艾芜的《山野》、马宁的《无名英雄传》、夏衍的《一年间》、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这些光辉的著作所包含的爱国激情至今仍然激荡人心,每读一次,就接受一次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去时虽已60春秋,桂林仍然保存着许多抗战文化遗址,这些遗址成为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其中以八路军办事处旧址为代表。办事处自1938年11月成立后,领导了桂林抗战文化活动,团结各个阶层的爱国人士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输送了大批爱国青年到延安和抗日前线,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其他的抗战文化遗址还有广西省立艺术馆、《救亡日报》社旧址、徐悲鸿故居、张曙墓等。
桂林抗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武装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已经深植于桂林人民的血液中。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桂林抗战文化这个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教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桂林抗战文化为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桂林抗战文化强烈坚持创新的思路,这是其进步文化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舞蹈家吴晓邦创作的四幕舞剧《虎爷》,一改过去轻歌曼舞的柔弱,表现了强烈的抗战精神,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木刻界创始人之一的赖少其,创作了《抗战门神》,既利用了民族传统的形式,又加进了抗战的内容;既采用木刻的技法,又有年画的喜庆效果。这一突破,这一创新,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田汉、郭沫若等剧作家创作了一批历史剧,赋予抗战内涵,也是一种创新。欧阳予倩对桂剧进行的改革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这些创作家们都拥有非常渊博的知识,注意和时代形势相结合。当今社会的变化更快,新事物更是层出不穷,我们一定要弘扬桂林抗战文化坚持创新的精神,不断在实践中创新,保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3.桂林抗战文化坚持面向群众,在文化的大众化、通俗化以及民族形式的运用上为先进文化建设作出了榜样。
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说过,“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指抗日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取得胜利的”(17)。当时,人民群众大都识字不多,不懂得多少文学艺术,要想普遍而深入地动员他们参与抗日战争,就必须采用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和表现手法创作出宣传抗战的作品。在文协桂林分会的带动下,桂林文化界积极进行实践。各文化组织经常举办通俗的大众化的文化活动,如“街头绘画”、“六月街头诗”、街头诗画、诗传单等。许多作家、艺术家也带头实践,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抗日战争的具有民族形式的通俗作品。如黄新波的连环画《老当益壮》,谷斯范的长篇小说《新
水浒》,王鲁彦的小说《胡蒲妙计收伪军》,以及欧阳予倩改编的桂剧《梁红玉》、《木兰从军》,田汉的湘剧《新会缘桥》、新评剧《岳飞》等。这些优秀的文化硕果为文艺大众化、通俗化和民族形式的运用提供了经验,是我们在创造、建设当代先进文化中学习的榜样。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定要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前进,为广大人民服务,扎牢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把先进文化的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桂林杭战文化资源为继承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先进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皇甫晓涛先生曾在研究“东方文化复兴”这个主题时指出:“中国现代文明(文化)萌蘖于近代社会变革,发轫于“五四”新文化,却是在三四十年代才成就、发展起来的。”(18)由此,可以看出抗战文化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化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而作为抗战文化中尤为重要的桂林抗战文化就成为研究整个中国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抗战时期,在爱国激情鼓舞下的在桂进步文化人士,紧密配合现实的政治斗争,面向民族解放战争的实际,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其数量之多,可以说居国统区首位(19)。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国统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为研究抗战时期广西甚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建设先进文化既可以直接吸收桂林抗战文化的优秀成果,又可以从中获取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比如,一定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这些经验和启示在前面已略有所述,况且许多学者、专家已经给出了合理的诠释,笔者在此就不饶舌了。
四、实现桂林抗战文化的继承与变迁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的最深层次的内核包括观念、意识、行为方式、道德情操等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与特定的社会历史、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桂林抗战文化形成和繁荣于抗日战争时期,其人文精神也反映当时人们的思想和风貌。这些东西随着时代的变化,内涵和精神有些已发生变迁,有些正在发生变迁。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原则,对桂林抗战文化进行正确的评判,细心梳理出桂林抗战文化的优劣长短,继承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并积极思考如何将桂林抗战文化中陈旧、消极的东西转化为新颖、积极的东西,或者给桂林抗战文化的人文精神赋予新的内涵,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了全面提高人们的素质,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需要。因此,考察桂林抗战文化,需要着眼于桂林抗战文化应该怎样为提高人们的素质服务,以及桂林抗战文化怎样去促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行。
桂林抗战文化的人文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它既有与现代化相融合的一面,又有相冲突的一面。桂林抗战文化中包含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其最为光彩的因素。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鼓舞人民献身祖国、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因此,在建设先进文化的工作中,要吸收桂林抗战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精华;桂林抗战文化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对广西人民群众的性格和文化心理的铸造起过重要作用。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广西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它可以鼓励人们不畏艰难曲折、朝着现代化目标奋勇前进;桂林抗战文化中团结互助、共反邪恶的精神,使桂林的进步文化人士能够互相帮助,同为抗战出力,并肩同邪恶势力作斗争,表现出了光明磊落的浩然正气,这种正气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是我们抵制腐败、与危害社会的丑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力量;桂林抗战文化中又存在着务实求效的精神,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对于促进现代文化建设的进行,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它又存在着畏畏缩缩、不利于开拓进取的因素,这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进行。
桂林抗战文化本身具有两重性,因而在实践中,如何使桂林抗战文化的积极因素得到弘扬,消极因素得到限制或抛弃,是我们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积极促进桂林抗战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变迁,使桂林抗战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得到丰富和发展,赋予它们新的内涵,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相融合。
参考文献:
*本文承谭肇毅、唐凌两位教授提出修改意见,另外参考了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一并在此表示最诚挚 的感谢!本文所指的文化,只是狭义的文化,即人的精神活动与成果的统一。桂林抗战文化与抗战时期的文化是有区别的,抗战时期的文化不仅包括了抗战文化,而且还包含汉奸文化和封建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直接论述;在他1940年1月28日的文章《克服投降危险,力争局势好转》中明确提出“发展抗战文化,保护进步青年,取缔汉奸言论”的口号,可见他已经区别开来这几个概念。
(1)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很多,可参阅刘辉:《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体系形成新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3)(4)(5)(6)(7)(10)(1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98、708~709、698、706、706、707、663、69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9)洛甫:《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转引自《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抗战的中国丛刊之五,1940年时事问题研究会编,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1957年版,第305页。
(11)《中国抗日战争全书·文教社会卷·综述》,1525页,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田汉:《他为中国戏剧奋斗了一生》,见《欧阳予倩与桂剧改革》,第259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13)田汉:《田汉文集》第十五卷,第112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15)《旅桂作家》(上),第42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16)《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第284页,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17)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80页。
(18)皇甫晓涛:《抗战前后文化思潮与“东方文化复兴”的历史主题及其历史发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6期。
(19)赵家璧:《出版界简况及出版业发达原因》,(上海)《大公报》,1947年5月18日。
(本文刊载于苏关鑫,李建平主编:《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
(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篇:民族精神与抗战文化
民族精神与抗战文化
作者:贾斌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民族文化,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其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对于一个民族自身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铸造出来,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意志品格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是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是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延续的血脉、发展的动力、崛起的支撑、挺立的基石。民族精神是国魂,是民魄,它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现民族形象。
民族精神是民族特质的凝聚和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的漫长历史的积淀和升华,是民族的文化、宗教、伦理、风俗、科学、艺术等具体内容的共同特质和印记。它渗透到民族的整个机体里,贯穿于民族的全部历史长河中。中国各民族人 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为伟大的民族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以及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弘扬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经过长期的相互吸收、演化、发展与融合,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精神大致经历了古典民族精神、近现代民族精神和当代民族精神几个阶段。古典民族精神反映的是各民族自然经济、宗法社会条件下道德至上、贵和求稳的守成精神;近现代民族精神体现的是各民族在内忧外患的苦难中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精神;当代民族精神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背景下建设现代化国家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大宽和、兼容并蓄、勤奋睿智、刚健有为、坚忍不拔以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都是贯穿古典、现代、当代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
中华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又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的凝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民族文化是培育和发展民族精神的载体,担负着传承民族精神的庄严使命。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血脉,也是民族文化所千古传颂的主题。继承发扬民族文化,是新世纪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证。
古今中外,民族文化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精神,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世界上曾经产生过的20多个不同的古代文明,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究其原因,不是因为这些文明和文化没有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的支撑,就是因为这些文化没有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就是没有融入世界文化当中,孤立出来以致于失去活力,而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磨难,奋发图强,最终走上了民族振兴的大道,靠得就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有容乃大的民族文化底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
五千年民族文化传承了龙的精神,汇成一部伟大的英雄交响史诗。抗战文化无疑是其最为壮丽的篇章,奏响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华章的最强音和主旋律。
抗战文化是以民族大义为前提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文化。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文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斗争和文化运动对抗战的宣传和鼓舞、支持和推动是分不开的。毛泽东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①]“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②]
正因为认识到了“文化的军队”对于抗战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不仅在解放区极为重视发展抗战文化,而且在国统区同样将抗战文化运动作为“很可能广泛发展与极应该广泛发展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认为它“目前有头等重要性”,进而要求在国统区的中共党组织对发展抗战文化要“特别提起注意”,“经常放在自己的日程上”。“把运输文化食粮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③]
随着抗战斗争的不断深入,抗战文化在抗战的不同时期有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大致可分为抗战救亡文化、统一战线文化和新民主主义的政党文化三个层次。
处于最外层的是救亡文化,是抗战文化的基础。“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三省陷落。东北三省人民沦为亡国奴的事实和迫在眉睫的亡国之祸,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抗日救亡意识和爱国热情。救亡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作为抗战文化初始阶段,救亡文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深受群众欢迎。把国仇家恨溶为一体,激发了最为悲壮的民族情绪,激励着亿万军民共赴国难、奋起救亡。使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奔向抗日的战场。它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所不能替代的。
救亡文化以感性认识为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明显的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发表了抗日宣言,召号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抗日本侵略,以坚定的抗日立场,成为救亡文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救亡文化高扬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旋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全民抗战的实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处于中间层的是统战文化,是抗战文化的主流。“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燃起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中国共产党和抗日进步力量的推动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随着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救亡文化由自发变为自觉,分散变为集中,无序变为有序,最终形成了统一步调和行动的浩浩荡荡的抗战文化大军。
统战文化是抗战文化的主流文化,它求同存异,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文艺界明确提出了“抗战、团结、民主”为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左联、社联等左翼作家、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他文化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中积极传播进步思想,促进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的许多作品成为了经典的传世之作。与救亡文化相比,统战文化对日本侵略者已不只是表层的控诉和描写,而是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抨击。
处于核心层的是政党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政党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在全国人民的抗战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展,由感性的文化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文化。它代表了抗战时期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抗战文化的先锋和领导者。
抗战中以国共两党为代表,包括其他民主党派在内的各政治力量和团体,都力图在抗战中宣传自己的理论和主张,扩大自己的影响,以使本党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方针成为抗战文化的主流和主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国民党的态度,在抗战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了灵活机动的策略。积极宣传自己的政党文化,利用电台、报刊等国内外传播渠道及不同场合,阐述共产党的主张,展现共产党人的形象,扩大政治影响。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就以翔实的论据,科学的论证,严密的推理,批驳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思想,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为全民的持久战奠定了理论基石。在《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向何处去,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毛泽东明确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④]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⑤]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毫无疑问,这也是抗战文化的基本纲领。
在领导文化运动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与抗战实际紧密联系的独特的文化理论体系——抗战文化理论体系。同时,共产党人还充分的认识到了抗战文化政策的重要性。毛泽东强调:“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⑥]中国共产党不仅注意发展了解放区的抗战文化运动,而且在国统区和沦陷区也开展了进步文化运动、文艺救亡运动。根据文化人、文化
运动和军队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全民族抗战的文化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对促成、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和激励全中国人民英勇献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
救亡文化、统战文化、以及政党文化共同构成了抗战文化,政党文化是抗战文化的核心,救亡文化是抗战文化的基础;统战文化是抗战文化的主体,是救亡文化的延续和深化,又是抗战文化核心层的政党文化充分展开的舞台和依托,也是联系政党文化与救亡文化的桥梁与纽带。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方向,牢牢抓住救亡文化,巧妙推动统战文化,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向了高潮,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中华文明与民族文化,造就了大唐盛世,创造了中世纪令其他国家都望尘莫及的无与伦比的辉煌,并一直延续到17世纪的康乾盛世。可是从康乾盛世到鸦片战争短短的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就从世界强国跌落于任人宰割、饱受凌辱与蹂躏的深渊。唐宋之前,中国文化保持了世界的绝对的领先,中华民族的强盛取决于掌握了先进的文化,而到后来的康乾帝国却陷入了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自高自大的境地。民族于危亡之际,共产党人高举抗战救亡与新民主主义的抗战文化的大旗,统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
抗战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先驱和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抗战文化传播了进步文化,激发了民族精神,弘扬了爱国主义,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吹响了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号角。它是中华儿女用血与火的历史写成的伟 大的篇章,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为宝贵财富和珍贵文化遗产,世世代代从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启迪当代,警示后世。
高昂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民族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抗战文化所激扬的文化内涵,就是高昂的民族精神。没有抗战文化所激扬的民族精神的激励,我们的伟大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面临的就是消亡。抗战文化所激扬的民族精神,在过去,是我们战胜任何的苦难的精神力量;在现在,在将来,永远是我们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
先进文化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摇篮没有先进文化的支撑就没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⑦]”先进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文化所具有的生动的形式、无所不在的影响、强烈的感染力来塑造健康的民族性格,鼓舞民族精神和斗志,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促进民族的复兴。只有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个主题,文化建设才能符合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力配合民族复兴的大局,发挥出促进社会进步的历史作用。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民族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历史之源与时代之流的统一。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民族精神的创新发展密不可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以及2002年的抗击“非典”精神,都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内涵。
文化的融合是民族文化发展壮大的源泉“太山不让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拒细流,故能就其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定要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勇于借鉴和吸收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任何一个民族,其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不能离开世界文明的包容。弘扬和培育新世纪的中华民族精神,以一种开放、积极、进取的心态,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
“和而不同”,有容乃大,这正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气度和风范,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的关键之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信息为载体的各种文化和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这也正是我们广泛地学习和吸收世界各民族一切文明成果的有利条件。
先进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抗战文化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抗日战争所以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关键是有中国共产党这个中流砥柱。
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了新的发展,不断丰富着新的时代先进文化的内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确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的宏伟理想深入人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稳步有序地进行。这一切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十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虽已完成,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所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是要更好地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就是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浅谈课堂文化与课堂双语文化建设
浅谈课堂文化与课堂双语文化建设
摘 要: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双语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双语校园文明风尚。
关键词:课堂文化;课堂双语文化;显性教学;隐性教学
校园文化与课堂双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我校自建校以来“双语特色”就在校园中生根发芽。我校把培养“双语兼通、文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创新型人才,学贯中西、既有民族精神又有世界意识且善于合作的国际型双语人才”作为双语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国情、教情、学情,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双语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双语校园文明风尚,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和良好的社会评价。
一、双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校园双语文化活动是英语课堂文化的延伸,通过这种隐性课堂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基本语言技能,不断拓宽学生英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更重要的是,成功的校园双语文化建设能让师生从行动的实践和体验升华到理念的突破、转变乃至更新。通过校园双语文化活动的开展,使枯燥的英语学习转化为丰富而有吸引力的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出外语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外语的语言能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用英语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形成充满朝气的校园育人环境,沉淀学校的校园文化底蕴。
二、双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的效果
双语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我校在实施过程中可预计达到以下效果。
(一)母语教学方面
夯实母语教学活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注重国学知识积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围绕“七个一”开展活动,即“每周三节的10分钟的语文知识积累短课,每周两次国学早读,每周写一篇读书心得在班上交流,每月一次的月积累展示活动,每学期一次的美文朗诵比赛,每学期一次的学生书法展示,每学期一次的‘阅读一本好书,享受阅读快乐、营造书香家庭’的家庭读书活动”。如每周三的“青青百草园”校园广播,广播员用优美的声音带领同学们朗读我校校本教材中的古诗词,并配以悠扬的音乐,让同学们在良好的意境中学习母语,大大提高了他们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培养,文化底蕴丰富了,为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英语教学方面
强化英语教学效果,教师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做、唱、玩、演、视能力为目标,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进行英文写作课、口语交际课、听力训练课、情境表演课、原版英语欣赏课等英语课型的实验研究,突显英语学科优势,打造具有我校特点的英语品牌课。另外,我校定期开展英语口语竞赛、英文书法大赛、英语单词大比拼等活动。如校园英语角,我校的校园英语角布置在活动室里,醒目的英语角标志下,是莘莘学子们练习英语口语的绝佳去处,每到英语角的活动时间,早就聚集了许多跃跃欲试的学生,几个指导老师在学生中巡视指导。学校还不定期邀请外教来校和师生们交流。我校学生英语口语受到中学老师的高度评价,在区、市名列前茅。这些活动为学生的双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双语教学方面
抓实双语教育活动,编写双语教育活动校本教材,形成我校校本课程体系。组织英语日、英语周、双语节活动,坚持每周一句英语日常用语,每天一次疯狂英语活动,每周一节英语活动短课,每周一次英语早读,每月一次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本月学习成果、能力展示,双月一次的以年级组为单位的英语主题活动,学期末双语积累展示,让双语学习与英语学习相辅相成。
(四)双语阅览室
校领导非常重视双语教育硬件建设,在有限的办学资金中拨出专项资金,购置双语读物,开辟了双语阅览室。每周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全校各个班级开放一次。学生们也格外珍惜这样的阅读机会,每周的双语阅读活动,双语阅览室已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新天地,更为学生们打开了了解世界的一扇窗。
(五)红领巾双语广播
每周四早,红领巾双语广播在音乐声中缓缓拉开序幕,每次都由不同班级学生轮流担任“掌门”。校园英语新闻、英语幽默故事、西方传统节日介绍、英语典故由来在舒缓的轻音乐声中娓娓道来。看到这些,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在我们的学校,同学们总是有那么多丰富的西方文化知识。
(六)双语文化艺术节
双语文化艺术节是我校文化艺术活动的品牌项目,从2007年开始,学校每年举办一届双语文化艺术节,在学校普遍开展“班班有歌声,人人会制作,时时说英语,处处显神威”活动基础上,举行全校性学生文化艺术综合系列活动,涵盖英语、艺术、科技、体育等多个艺术项目,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成为检验全校文化艺术教育成果的综合性活动。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双语活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浓厚,英语水平显著提高。在双语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学科培训等活动使我们有了一点点经验,也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信心百倍,我相信我校的双语文化建设将会一直成为我校的办学方向和特色。在学科教学中寻求各个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切入点,把握好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渗透的力度,创设双语教学氛围的内外两个环境,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今后学校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符 洁)
第四篇:婚育文化与人口文化建设
婚育文化与人口文化建设
**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自1998年开展以来,特别是200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全县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较前有了明显的增强,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初步形成,计划生育和生
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不断提高,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经济比较落后的偏僻乡村因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旧婚育观念。二是少数部门和乡镇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开展不平衡,少数乡镇没有按总体部署要求开展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三是对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力度不够,部门间整体联动效应不明显,对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推广普及不够,尚未形成大面积的先进效应。四是个别乡镇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投入不足,支持力度不够,有许多影响大、效果好的活动由于经费问题没有开展,难以形成更广泛的影响。
对此,我认为我县第三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要在积极参与全市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建设的同时,结合新建县作为离省城最近的农业大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农村组织开展好“婚育文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在县城长堎镇开展好“婚育新风、生育文明与创建婚育文化公园、文明社区同行”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家村建设与建设婚育文化公园、文明社区为重要载体将现代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融入千家万户,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主动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和风细雨”式向“春风化雨”式的重大转变,真正踏上和谐计生之路。具体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继续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人口理论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的人口计生基础知识知晓率。大力宣传以人为本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乡镇领导、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自觉做到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县委党校和各乡镇人口学校要开设人口理论培训,邀请上级人口计生工作专家就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党政领导和干部学习人口理论,继续加强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强化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使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的人口计生基础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二、大力创建新型生育文化基地活动,把新型婚育观念融入千家万户。一是认真开展婚育新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行活动。全力打造“一街十乡百村(小区)”新型生育文化示范基地,推进生育观念文明、生育服务文明和生育制度文明建设。在县城主干道解放路建设一条婚育新风示范街;每个乡镇在集贸市场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社区以人口计划生育橱窗、标语牌、广告画和电子灯箱等形式设立一处婚育新风示范点;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宣传,每个行政村(居委会)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一个自然村(小区)作为新型生育文化基地,并按新型生育文化基地的要求认真地开展创建活动。二是在县城长堎镇开展“婚育新风、生育文明与创建文明县城同行”活动。结合文明县城创建与婚育文化公园建设以及创建社区文化阵地、人口学校、文明住宅小区等活动,广泛宣传婚、育、性等方面的道德规范,推进家庭和睦,邻里友善,勤劳致富,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三、扎实推进“关爱女孩行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和社会性别平等。大力宣传“男女平等、人世间男女平衡和谐,生男生女顺其自然、人为选择有害社会,以及女儿成才、女儿养老、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文化,不断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要健全完善并落实有利于女孩和计划生育纯女户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宣传贯彻落实计生家庭“中考加分优惠政策、纯女户养老保险政策、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优惠政策、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关爱女孩’奖励助学和女孩成才奖励制度”等利益导向政策。依法严厉查处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依法查处制止非法抱(送)养和溺弃、拐卖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提高计生女孩户女孩和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自然平衡和社会性别平等。
四、全面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小学校开设人口国情、基本国策和青春期知识、婚姻家庭道德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校园”活动,开通青春期性健康心理咨询热线,组织“迈好青春门、走好成人路”等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育观和家庭道德观;根据不同时
期群众的不同情况和特点,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全面宣传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学知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新婚期保健知识和婚前医学检查知识的宣传,提倡婚前医学检查,预防出生缺陷,减少残疾;加强孕产期、哺乳期保健知识宣传;加强中老年生殖保健和养生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针对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
印制分发每个家庭3份以上图文并茂的人口计生宣传材料和实物宣传品,力争“十一五”期末,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基础知识的接受率达到90%以上。
五、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生育文明。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期间、“三八”妇女节、“五月计生宣传月”、“7•11世界人口日”、“10•28男性健康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重大节假日和计生纪念日,组织开展全民性的生殖健康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等社会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婚、育、性等方面的道德规范。结合开展生育文明先进乡(镇)、先进村(社区)、先进户等创建和评选活动,深入开展新型生育文化理论和实践研讨工作,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进一步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生育文明。
六、认真搞好独生子女教育和研究工作,进一步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紧紧抓住影响他们心理、生理、智力等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做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勤俭意识和爱心意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研究,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教育独生子女的方法。组织独生子女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树立远大理想,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七、全力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计生舆论环境和社会宣传氛围。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婚育新风进万家第三阶段活动的要求,继续强化县、乡、村三级计生服务站(所、室)和人口学校等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声讯等大众传媒优势,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认真实施计生宣传精品入户工程,组织制作发放一批反映婚育新风内容的文图声像宣传材料和实物宣传品;充分发掘我县人文资源,继续发动和组织有关人员创作更多更好、更有品味、更上档次、更高质量的宣传人口计生基本国策和婚育新风尚的新闻、文化、文艺、氛围宣传节目,开展婚育新风“三下乡”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计生舆论环境和社会宣传氛围。
八、加强组织领导和督查力度, 确保第三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取得实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已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知名品牌,正在向纵深发展,是一项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教育活动,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积极配合,切实履行各自工作职责。要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委文明办、县教体局、县卫生局、县人口计生委等相关部门具体组织协调,各乡镇党委、计生办具体组织实施。要切实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县每年要召开一次会议,总结推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和关爱女孩行动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部署工作,确保第三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收到实效,真正推动我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 前言
这一讲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五、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要求
必须全面贯彻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民族精神是历史的与现实的统一,我们的民族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与时俱进的。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具体来说:
• 要确立“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理念
• 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要按照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推进国家的人才工作。
五、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具体来说:
• 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前提
• 坚持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的并重
• 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