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有希望 - 教育在线博客
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有希望
以下是两则救人的新闻。
其一,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一学生王丽,在众目睽睽的公共场所遭遇歹徒公开抢劫,路经此地的艾尼三兄弟看到了这一幕,不约而同地冲了上去,艾尼中刀倒在了血泊中。被救者王丽及其家人,尽管家境贫寒,依然拿出家里仅有的8000元积蓄,主动为艾尼交付了部分医疗费用。(《中国青年报》5月16日);其二,为救一落水女子,北京市海淀区颐源居小区保安员冯志飞被冰冷的昆玉河水吞噬,面对逝去的恩人生命,获救女子反问:“谁让他救我的?”(《京华时报》5月15、16日报道)两则新闻,同是救人,被救者迥然不同的态度,让人深思。人们赞叹英雄的壮举,钦佩王丽及其家人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谴责那个获救女子没有人情的冷漠。“艾尼的英雄行为让我们感动,而知恩报恩的王家,同样让我们感动。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懂得报恩了。”笔者想,这大概是这个事迹被广为传颂的重要原因。
西方有句谚语: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信赖的朋友。感恩为幸福之首,是因为不知道感恩的人,永远不会幸福。西方还有一个“感恩节”,在这一天,很多家庭相聚感谢上苍的仁慈和恩惠。中华民族同样具有优良的“感恩”传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词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有文字专家分析“恩”字结构,“恩”,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之情谊。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感恩情结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很多人还记得救了19人的重庆开县农民金有树,他救的人中,有的不但不感恩,反而还说救人者是为了得奖金。诸如此类的事件让人们思索,为什么不断出现被救者冷漠绝情的声音?为什么知恩、报恩的声音越来越少?为什么古人感恩的传统得不到发扬光大?为什么不能学习借鉴先进的感恩文化?
感恩是最好的习惯。一个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心存感激的人,必定会热爱生命、关爱他人;学会感恩,才能收获平和与快乐。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报恩,则是一种责任感。没有民众间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一个没有感恩情怀、不知道感恩、报恩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他的一篇励志文章中,劝勉一些年轻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这篇文章,至今读来仍令人感慨。我们应倡导、弘扬感恩的文化,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感谢一切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人,离不开群体,唯有彼此互助,才能共荣,愿我们能生活在知恩报恩的世界里,在感恩的氛围中走向和谐。
每年的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美国人独创的节日——感恩节。早在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着不堪忍受英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502人到达了美洲,但当年冬天却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饥寒交迫之下,只有50人活过了冬天。这时,心地善良的土著印地安人给移民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并教他们如何狩猎、捕鱼、耕种。1621年秋天,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传统习俗,移民们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
助,邀他们同庆节日,狂欢3天。从此,这一习俗就延续下来,并逐渐风行各地。1863年,林肯总统正式宣布感恩节为法定假日。届时家家团聚,举国欢庆。而火鸡和南瓜饼成为必备品,体现了美国人不忘先民开拓艰难的怀旧情绪对上帝的赐予的感谢。
在我国虽然没有独创的专门来表达感恩之情的节日,但感恩教育却是渊远流长。小的时候,常常背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诗句告诉我们的哲理,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这些成语典故告诉我们的同样是感恩,而这些古训常常被人们淡忘。失却感恩之心,小则让父母失望、寒心,大则让世人所不齿。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冷淡而无情。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没有感恩之心,不感恩于人民,忘记了手中权力乃人民赋予,俸禄乃是人民给予,就会对自己的失职、腐败心安理得,就会权为己所用、情为己独钟、利为己所谋,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之路。
在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23岁的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本禹放弃了本来已经考取的研究生在贵州山区农村支教的义举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而支撑他能在那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的理由却很简单:因为别人帮了我,我肯定要帮别人。这个理由也许不能说服任何人,但却是最充足的。感恩,作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却成为了徐本禹的精神动力。
而徐本禹能成为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事实也反面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感恩作为一种美德在许多人身上太缺乏了。面对别人的救命之恩却冷漠无情者,那些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历历在目。生活中,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不知感恩的人和事也是大有人在。
2004年11月,南京大学校园里贴出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的来信”,控诉了一些孩子只知向父母索取,甚至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通知,虚报学费的事情。
2005年3月14日,《重庆晨报》报道,在一次车祸中救了19条人命的重庆开县农民金有树,因救人身染重病,家境贫寒而无钱医治,于是向包括县长在内的各有关部门求救。结果是无人问津。英雄最终带着病痛和困惑离开了人世。生前,被救的19名乡亲无一人关心他,死后无一人到场送葬。
几年前,我们山西省平定县曾不遗余力地救助过一位上不起学的“文科状元”,而接受了社会捐助之后,“状元”却没有了下文,让许多人大失所望。
一个民营企业家受惠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发家致富之后,却不思回报社会,县城改造需要对他的店铺拆迁时却漫天要价,寸步不让。
一位刚刚发迹的实业家,曾经许诺为他当年插队的农村献爱心,而事情到了跟前却矢口否认。„„感恩意识的缺乏让我们心寒、震惊、愤怒而无奈。
懂得感恩,成为时代的呼唤。
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
一、中央电视台02年5月30日的“聊天”节目报道了这样的一则新闻:农民陈帮顺有三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小良考上了大学。为了供应小良完成学业,年近50的陈帮顺和病弱的老伴不得不卖血换钱,连续6年,卖出的血量能装满两个汽油桶。然而,明知父母艰辛的小良自读大学后6年都没回家,整日沉迷于网
吧,荒废了学业,直到被学校退学。当节目现场陈帮顺含泪呼唤时,满座学子无不为之动容,而做为当事人的小良竟然对事后千辛万苦找到他的央视记者说:“我爸在电视台这么说我,他有病,他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
二、东北有一位孤寡老人,用自己三百多元的退休金和每天早出晚归拾荒所赚来的钱,同时资助三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每人每月50元。在他们求学的几年中,最多的一位共获得老人2100元资助,最少的一位也有1650元。他们取钱时,言辞也颇为动听。然而,毕业工作后,他们音信全无。
听到这些事,我为人类感情世界中最美好的东西的流失而悲哀,如今的一些人都怎么了?他们怎么会这样冷酷无情?怎么连最起码的感恩都不懂?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低等动物,就是人类具有感情和理智。有恩有爱,是人类生活中最灿烂、最绚丽的文明之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人类广为传诵的美德。感恩是人之常情,事之长理,懂得感恩也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之一。不会感恩,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对人类神圣感情的亵渎。
现在有不少大、中学生老觉得生活没意义、没意思,孤独、寂寞,似乎找不到任何的学习的动力。但我们发现他们其中有些人享受着无微不至的照顾,沐浴着问寒问暖的关怀,拥有如蚌含珠似的呵护,就在这样的幸福中长大和生活。然而对这种关心、帮助、照顾,他们似乎不知感动,不知报恩,如此心枯如老井,对得到的一切觉得理所当然,激不起感谢和爱的情感,生活自然不会有什么意义,人生也就没有什么动力。
我们应该明白:没有人生来就应该为你付出什么。人们(包括父母和师长)对你付出这般的爱,是因为他们有责任感,他们善良,他们拥有一棵仁爱之心,他们希望这世界因自己变得美好起来。如果你享受了别人的优待和关照,就要心存感谢。若是你对此贬低忽略,那你永远也不会懂得“爱心”的真谛,也不配得到这一切。
经常想一想吧!受资助的同学们,你拥有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为你负出;你享受生活赐予的甜蜜,是因为有很多人为你付出辛劳和汗水。
一位很有成就的女性曾这样说道:“我常常以感恩的心情,想念那些曾给予过我鼓励或赞扬的人。他们给我的这些鼓励和赞扬使我受益终身,没齿难忘。我深知,因为他们爱我,才会鼓励我、信任我、支持我、赞赏我、批评我;也因为我爱他们,不愿这些因为爱我赞赏我的人失望,所以在我这40多年的人生中,才时时督促自己、勉励自己做好事、做好人、不怕失败、积极向上,永远对他们给予我的鼓励和赞赏心存感恩。感恩也是一种爱的方式,正因为我时时心存感恩,所以我的人生才得以过得非常充实,非常快乐,事业才得以成功。”
台湾评选的第37届十大杰出青年赖东进先生从小就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只能靠乞讨来养活他。他9岁的时候,才走进了学校,他一边读书,一边讨饭,一边照顾残疾的父母和弟妹。每次讨饭回来,他都要跪着喂他的爸爸妈妈。当他成名以后,在一次座谈会上,他这样说:我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谢我的父母,他们虽然眼睛瞎了,但他们给了我生命;我还感谢苦难的命运,是苦难给了我磨练。艰难和困苦,让赖东进学会了坚强地面对生活,掌握了顽强的生存本能,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因父母的残疾而抱怨,而是以一颗感恩的心来感谢父母。
在山洞中的为民小学点亮了育人的火把却刺疼了我们的眼睛的“2004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也这样说:“虽然我的行动过程非常苦,非常累,但我会用我的努力,让我的学生知道,他们不比别人差。所以,我感觉我是一个快乐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我希望每一个大学同学,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的机会。因为,山区里的孩子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这么艰苦还在求学,身处在大城市这样优越的条件,更应该珍惜难得宝贵的学习机
会,发奋学习;同时我也希望每一个朋友能够做一个感恩的人,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尽自己的努力,去帮一帮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就连因领舞《千手观音》而轰动全世界十几亿人民的聋人舞蹈家邰丽平,也经常用手语说的一句话是:“我会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我的人生。”
一个人不管他有什么样的不足,但只要他能怀有一颗感激之心,就一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人,一个不断成功的人,一个拥有亲情友情的人,一个生活幸福快乐的人。
“感恩”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平实的话语和实际行动表达出发自内心的谢意吧。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尝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感谢同学真诚的关怀和帮助;感谢社会上所有关心、爱护我们的人,感谢他们伸出的援助之手;生活中,感恩无边,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都能表达和解释感谢的真谛;感恩无痕,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学会感恩吧!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充满真情,充满爱心,充满温馨!
9月10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农村的孩子”。这是一个让人联想到崇高与光荣、复兴与图腾的日子。每年的今时今日,媒体洋溢着祝福与赞美,舆论承载满尊重和感恩。教师的生存语境被集束性观照,教师的道德操行被神圣化标点。是的,这是一个值得被铭记和传扬的群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柏林格说:1520年以来,全世界只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50家是大学;哲学教授姚国华言:中国20世纪所有的骄傲,都归结到中国能够在最绝望的时候,有很少的一些中国人,他们居然能够办起几所大学或准大学,支撑起整个民族的文化。
“那么几家机构”、“那么一些人”„„那些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丰盈的希望的“人”,我们真心关注过他们的快乐吗?2004年我们教师节的主题是“光荣的人民教师”,2005年是“爱与责任”,今年是“为了农村的孩子”。这已经是中国的第22个教师节了,当我们在节日对他们讲“光荣、责任、奉献”的时候,他们的人本主义快乐却成了一直被赊欠的帐单,我们应该还记得那项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80%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一半以上的教师有眼病和咽喉疾病„„是的,那个教我们写名字、带我们识数字的老师,他不是道德工具教化机器啊,首先他是一个“人”,遗憾的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传统一直将教师角色的社会认同“神圣化、悲情化、妖魔化”着:所谓“天地君亲师”,教师在知识、智慧、人格上被抽象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接着我们用蜡烛、春蚕,眼泪、疾病给了教师群体悲情主义的文化匡定;于是老师的错误是动辄得咎的、是不可原谅的,一个人的过失都足以让整个群体蒙羞„„在这样一种宏大的社会语境下,老师,你真的快乐吗? 祝福老师、感念师恩,就请首先还原教师的“人”的对等身份吧。快乐与尊重,不是非要以贫困、坚守、挣扎、超负荷为成本。在新近“取消教师终身制”的寓言里,我们一边以市场化、功利化、甚或官僚化的管理法则竭力把教师还原为市场“打工者”,另一方面又要以高尚化、美学化的道德法则要求他们在新课改的号角里抛开名次俗念关注学生的自由发展,那么教师的身份定位到底是什么?教师既要是学科专家,又要是心理医生,还要是道德楷模,但另一方面,他们“全面自由成长”的空间日益狭仄,“期望值”和“给予值”之间的落差成了现行的制度设计一直填不平的忧伤。
今天,是谁的节日?是每一位教师的节日。但在林立的表彰会和飞舞的镁光灯里,节日的基层意义似乎还停留在标语横幅上,或者仅是献出生命、牺牲健康、有突出贡献的小众教师的节日。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却甘愿在大山里送走一茬茬学生;他们可能一生都没能培育过北大清华生,却在民工子弟学校挥洒青春;他们可能买一件衣服都会犹豫半晌,却把微薄的薪水挤出来救济贫困生;他们也许还对环境、待遇发点小牢骚,对应试教育“愤青”过,却依然与中国教育生死与共荣辱共存——“他们”,也是最本色最可爱的人啊!
是的,每一个教师都值得感恩,中国教育的风雨兼程,正是因着他们的青春与血汗才生机勃勃,才有热望和奔头。所以,请先赋予天下教师快乐的能力,再祝福他们快乐幸福。
第二篇: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我常常思考:教育孩子根本是教会孩子什么?当然不是简单地教会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感恩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之一。感恩父母给予了生命,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同学和朋友的帮助„„当一个孩子怀着一份感恩心去学习,怀着一份感恩心去生活、去报答父母的时候,他会充满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作为学校和教师,要把感恩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
一、课堂上渗透感恩教育。
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的。因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落实到各个学科教育,课堂上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数学的课堂教学,往往被人认为没有兴趣性和人情味。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数学课堂同样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社会景观和育人哲理,其中,就包含着感恩教育的渗透。例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决”时,我先出示课件(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庄严雄壮的国歌声,自然而然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感恩祖**亲的养育之恩。此时我问:“五星红旗上有几颗星星?”学生立即齐答“5颗”。如在“购物”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用子女为父母选购衣物的小品表演,计算消费情况,在问答中流露对父母的感恩,衣物再贵父母也愿意付出。在此基础上,老师轻点几句,说明尊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千年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感谢父母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
小学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感恩教育中更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来体现感恩,渗透感恩。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这样感恩之花开遍每个孩子的心间,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涉及爱国题材的,如《我爱祖国》等;有体现父母的养育之恩题材的,如《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有如《画杨桃》等感师恩的课文,《她是我的朋友》等感友恩的课文,还有描绘大自然的赐予之恩的《只有一个地球》等。教材中一篇篇真挚的散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诗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素材,更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题材。我们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有关感恩教育资源,细心体会,认真琢磨,细细品读,深入课文的意境之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赏析、领悟,激发他们的心灵,达到知识能力教育和思想品质教育双丰收的目的。
但应值得一提的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不要变成一种机械、生硬、死板的环节,不能把课堂变成思品课,要把数学、语文、英语等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溶为一体。不可夸夸其谈,长篇大作,形成喧宾夺主,冲淡了各学科知识的主体地位。
二、活动中开展感恩教育。
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知恩感恩。1.营造感恩环境。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校可以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受到洗礼。
2.开展感恩活动。全校组织唱感恩歌、看感恩影视,诱发学生感恩之心;在班里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队会,使学生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创办“感恩”手抄报,用立意鲜明的主题,定期出刊“感恩”的内容,使学生亲眼目睹“孝心”的形象,从而受到感染;写一封感恩信,抒发自已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等等。
三、学校与家长要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的感恩教育能不能取得实效通常与家庭教育有重要关系。现在家长们总是显得较为急功近利,他们仍然片面强调“智育”,只想学生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就行,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在亲情教育方面,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与引导,导致亲情教育的漏洞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尤其要注意解决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暴露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发展状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形成学校教育和家长的教育合力。
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只有把学生的感恩教育等思想品质教育抓好,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让我们不懈努力,为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超市的故事 - 教育在线博客
超市的故事
温州市龙湾中学宋登水
学校附近那家超市不大,连最起码的报警铃、收银机都没有,闭路监控系统就更别提了。这样,超市的营业员有了额外的任务——时刻监视顾客的一举一动。3•15那天,我去超市买点礼物。刚站在卖化妆品的货架前,就感觉到有双眼睛在盯着我,弄得我浑身不舒服,有一种被人剥掉衣服,看到隐私的感觉,买东西的念头立刻打消了一半。
利用假装选择货物的时机,我偷偷往旁边瞟了一眼,想看看这位可恶的营业员可憎的眼神。出人意料的是,那不是一双冷冰冰的营业员的眼睛,而是两汪迷人的秋波,原来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在盯着我看。那女孩淡装素裹,格外怜人。被这样的女孩注意真像是今天的天气,暖洋洋的令人陶醉,看来今天是个好日子。“先生,你能帮我个忙吗?”
这悦耳的声音,像是画眉的低吟,又像清风的呢喃,让人无法拒绝。“你是在叫我吗,小姐?”我知道这句话纯属多余,因为旁边根本没人。“先生,你能帮我把上面那瓶洗面奶拿一下吗?它太高了。”
“我很乐意为你效劳,小姐。”正在我想“绅士”一回的时候,从货架旁边噌地冒出个人来,瞪大眼睛瞅着我。唉,又是这些营业员,她们总是能把美好的东西给破坏掉。
不过,我并不把她们当回事,继续踮起脚拿货架最顶上的洗面奶,然后交给那位女孩,女孩轻轻地说了声谢谢就走了。对这位营业员她好象也不太感冒,临走时不满意地扫了营业员几眼。
那种怀疑的眼神,就好象我已经偷了东西,就等着她宣布了。于是草草地选了几样东西,到前面付帐。
付帐的队伍很长,快轮到我的时候,突然听到前面一位先生大叫:“我的钱包不见了。”收银员让他好好想一想,他说只是刚才有位女孩让帮忙拿瓶饮料,其他没什么。收银员可惜地说,那就是了,钱包准是被那女孩偷了,经常有些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假装到超市购物,请男士帮忙拿货架顶上的东西,趁机窃取钱物,溜之大吉。超市又不能把人拒之门外,只好多派一些营业员盯着,其实并不是对真正的顾客不放心。
听了收银员的话,我赶紧摸摸荷包,硬硬的还在。这让我不由感激刚才那位营业员了,要不是她,我可能早成为石榴裙下的冤大头了。
通讯地址:温州市龙湾中学邮政编码:325024 姓名:宋登水电话:***
第四篇:“可能性”教学设计 - 教育在线博客
“可能性”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是24人的小班,男生12人,女生12人。24位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有少部分学生的知识面很广,常能给数学课堂增添“鲜亮”的素材。常态下课堂常把全班学生分成6个组,每个组中有擅长组织小组合作的学生,也有善于深入思考问题的学生,更有娴熟于口头表达的学生,因为人少,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机会就多,因为组少,教师经常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一起学习,一起探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正确地描述这些现象。
2.能列举出简单的不确定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知道其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渗透等可能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口头表达能力,观察、推理能力,发散思维,小组合作及团结协作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渗透美育。
(四)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猜测、实验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
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游戏等多种活动,使学生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密切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乒乓球(两种颜色),小球(四种颜色),幸运大转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多哈亚动会的一些中国运动员夺冠的瞬间,刘翔110米栏夺冠的场面,最喜欢哪些运动员?
2、预测刘翔能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夺冠吗?
3、小结:看来这个事件是不一定的,用数学语言表达是“不确定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件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这节课我们就要研究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帖出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一)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同学们,刘翔能否夺冠,我们猜不准,箱子里有什么颜色的球让你猜一猜,你准不会有问题吧(出示玻璃箱)
2、先猜再摸游戏,(先箱子里都放红球),4个学生上前摸,发现都是白色
3、导凝:这是怎么回事,你能估计箱子里放了什么颜色的球(抽掉板,发现里面全是白球)引出里面全是白球,摸到的一定是白球(贴出一定)
4、看来这件事发生的结果是肯定的,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确定”。(板书“确定”)
5、从盒子里有可能摸出另外颜色的球吗?为什么?(贴出不可能)
6、这件事发生的结果也是确定的。(从确定处引出两个箭头分别至一定和不可能)
7、再放进一些黄球,再让学生摸,会出现什么情况,引出可能(帖出可能)
师:大家猜一猜他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验证自己的猜测)。师:这个事件发生的结果是不一定的,也就是不确定的。(板书:不确定)
3.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猜测并实验验证知道了:盒子里只有白球,摸出来的一定是白球;盒子里没有黄球,摸出来的就不可能是黄球;盒子里既有白球,又有黄球,摸出来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二)反馈练习
1、(出示教材105页下面的6幅图)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再进行讨论。
2、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事是一定的、不可能的,可能的,学生举例(这是一个难点)
三、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初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师:事情发生时有种种可能性,那么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与什么有关呢?就拿台前的玻璃箱中,哪种球容易摸到,引出可能性还有大和小,那么可能性大和小与数量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做个实验,1.学生实验,得出规律。
(1)小组合作实验,明确要求:每次摸取一个球,记录下它的颜色,再放回去摇匀,每人摸3次,并思考发现什么了。记录时,把两种球摸中的次数在表格中涂色:如摸中一次红球,就在红球上方涂一格。
(2)小组实验,提供给每组的球都不一样(包含三种情况:一多一少两种颜色的球;两种差不多数量的两种颜色的球;一多一较多一少三种颜色的球)(3)展示,汇报交流。师:看着每组的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数量多,可能性就大,数量少,可能性就小(完成板书)2.应用生活。
(1)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该怎么放?(上前对玻璃箱放球)(2)白球不拿出来,要使黄球摸到的可能性和白球差不多,又应怎么办?(3)引导学生出题,学生放
4.生活中除了摸球可能性有大有小,其实生活中还存在很多可能性,如莫妈妈每天晚上都要接莫雨晨回家,在学校门口金鸡路和山阴路口交叉口有一盏红绿灯,情况如下,请问莫妈妈来接莫雨晨回家时遇到什么灯的可能性较大。(红灯30秒,绿灯20秒,黄灯4秒)追问:还能从红绿灯的设置上看出哪条路较繁忙。
四、实际应用,深化知识
引语:沿着山阴路一直往东开,我们来到萧山大润发超市,大润发超市正在举行两周年店庆活动,凡购物满88元的都可举行抽奖活动,在每10000张奖券中有一等奖10张,二等奖100张,三等奖300张,纪念奖9590张(请你结合实际生活连线)10张 三等奖 洗衣粉1袋 100张 纪念奖 电视机1台 300张 一等奖 电风扇1台 9590张 二等奖 台式电脑1台
1.(出示实物转盘)师:旋转后指针落在红色部分的可能性大还是落在白色部分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生:因为红色部分占的区域大,所以指针落在红色部分的可能性大。
2.2007年元旦快到了,开店开公司的人都会想办法搞一些促销活动,出示练习纸
3、展示学生的作品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例举生活中的“一定、可能、不可能”的现象及“可能性大”和“可能性小”的一些事件。
第五篇:《莫高窟》教学案例评析 - 教育在线博客
教育随笔
第16周
《莫高窟》教学案例评析
陈祎
看了两份《莫高窟》的教学案例,同样都是教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但两位教者的教学方法却大为不同。案例一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而案例二却仍是走老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按部就班地学习,语文课堂教学处于“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老师考,学生背”的“师授生受”状态。这既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地实施,也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虽然说这两种学习方法都让学生学到了书上的知识,但前者还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前者的方法让学生学得更扎实,课堂氛围更活跃。下面就重点评一评案例一: 1.放手让学生学
比方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时,教师都用了同一种方法,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读完这两个自然段后的想法是不同的,他们的喜好更是不同,因此这样来交流学习,更能让学生接受,比起教师按顺序一句句来学,课堂显得更为活跃。2.重词语积累
比方说形容人神态的,书上用了“慈眉善目、威风凛凛”这两个词,教师就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形容人的神态的?这就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及活用,学生又说出了很多形容人神态的词语。当讲到彩塑逼真书上用惟妙惟肖来形容时,教师又问学生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这些细小环节都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新旧知识联系的注重,同时,词语积累的越多,今后习作起来也就越能水到渠成了。教育随笔
第16周
3.重情感体验
如播放莫高窟彩塑图片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不同的学生看图片的时候观察点不同,说出的句子就不同,有的可能从神态上去描绘,有的可能从个性上去描绘,同时这也是一种句式训练,培养了学生观察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再如: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你为什么喜欢?等问题,都能看出教师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体验来更好地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