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行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20:1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推行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推行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推行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行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的几点思考

消防教育培训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受到社会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如果把“消防社会化教育培训”用精准搜索在全球最大的搜索网站GOOGLE上搜索的话,大概有369,000条关于它的相关内容;但如果再把 “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进行搜索的话,整个全球的网站只有6条相关信息,筛选完雷同内容和无用信息外,只有1条内容,为什么只有1条内容呢?我们应该深刻分析“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的利弊,三思而后行。

[关键词]:执行 消防教育 培训 社会化 思考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之一,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培训”英文为TRAINING意味着训练,既通过对员工的技能训练使其达到岗位要求。而“消防培训”则是通过对某一特定人员或群体进行消防理论方面或技能方面的训练,使其达到某一消防岗位的需求或提高其火场自救逃生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而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由“消”逐渐向“防”转移。作为防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消防教育培训工作,随着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其地位也越来越高,这点可以从目前已由国务院审议并原则上通过的《消防法修订草案》与现行《消防法》对比可以看出:原《消防法》对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只要求其进行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而未将检查项目详列在法条上,而《消防法修订草案》则直接在第十二条内列举了开业前检查应具备的条件,并直接将员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做为必备条件之一列入了第一款第四项,为开展消防教育培训提供了又一法律依据。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防法修订草案》的提出,消防教育培训工作将又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已经又有很多人提出,在谈它之前,笔者认为应首先区别两个概念“消防社会化教育培训”与“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消防社会化教育培训”主要是指消防部门对社会上相关人员或单位进行教育培训;而“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则是指利用消防部门以外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对某些人员或特定群体进行消防培训。

如果把“消防社会化教育培训”用精准搜索在全球最大的搜索网站GOOGLE上搜索的话,大概有369,000条关于它的相关内容;但如果再把 “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进行搜索的话,整个全球的网站只有6条相关信息,筛选完雷同内容和无用信息外,只有1条内容,为什么只有1条内容呢?我们应该深刻分析“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的利弊,三思而后行。

笔者认为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的好处在于:

1、可以节省警力,将培训交由一些培训机构去实施;

2、目前整个消防部队的培训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有的老师肚子里有东西但倒不出,或者是得出但又水平不高,二者兼得者少之又少,介于此情况,完全可以利用部分培训机构具有良好授课经验和口才的师资开展消防培训;

3、可以利用部分培训机构已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其他行业职业技术资格认证套用消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来进行收费,不仅收费可以收得比以往高得多,而且收费依据和标准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

消防培训社会化的弊端在于:

1、目前绝大部分培训机构或想和消防机构合作开展消防培训的组织,无非是看好国家即将法令强制进行消防培训教育这一块大蛋糕,消防培训是个有潜力、有“钱力”的新兴市场,都想要分一杯羹;

2、部分培训机构虽然是打着消防培训的旗号,实则推销自己的产品,如果盲目地和这些机构组织合作,给予其授权委托,一旦遇到受训者投诉或举报,可能就会上升到违反公安部“六个严禁”或行政复议等其他法律纠纷方面的问题;

3、这些“推销员老师”虽然有极具煽动性的口才和深厚的授课经验,但却缺少消防的专业知识基础,大多数就是略懂皮毛,就开始授课了,更有甚者为了神话自己的消防产品,乱讲乱说,把正确的消防知识歪曲篡改,笔者就听到过许多上过培训机构消防培训课市民的投诉和反映;

4、虽然与中介组织结构合作可以为收费提供依据,但此依据非消防专项依据,实际是在“耍花枪,在打擦边球”,一旦遇到投诉或举报,必将引起法律纠纷。

而目前消防部门要开展消防培训,其实优势还是有很多的:

1、与社会培训机构相比,拥有较为完善的消防社会教育培训工作方法。依托《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地方性消防法规,消防部门可在专业的基础上发挥出社会化培训的最大效能。

2、与社会化培训机构相比,拥有政府行政部门的背景和强势媒体的支持。凭借政府部门的阳光化操作和强势媒体的大力支持,消防机构的社会化培训将立足在较高的起点和较大的影响力上。

3、与社会培训机构相比,拥有广阔的培训基地。这里面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在硬件建设上,消防机构往往拥有消防教育馆、消防站等多种培训基地。其次是软件建设包括各项消防管理手段都是消防部门的强项。再次是教材完整和教案建设。消防部门将针对培训教材缺位的情况着手编写适用行强,专业性强的教案。改编后的教材将做到更加科学合理,更有针对性。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GOOGLE上仅有一条关于“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的信息是什么:“2006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太原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全市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公安消防支队负责组织,委托太原市全方位培训中心进行培训。”据笔者调查,在2006年太原市消防支队将消防培训实行社会化后,2006年太原市消防支队接到的举报和投诉比往年增加了50%,而这些增加的举报大多数是针对培训乱收费、乱摊派的。可见为什么到目前为止,GOOGLE只有太原支队的1条信息,而没有其他发达城市开展这方面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

介于以上利弊,笔者认为“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是把双刃剑,如果要用,就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要制定一套详细而且周密的监督机制,防止相关培训机构和中介组织“只图利,而忘义”,把整个消防部队多年来在社会和人民群众心中树立的形象给毁了;

2、尽快建立消防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机构,将消防培训纳入职业资格认证的范畴,培养和发展部队内部的师资和人才,使其取得国家职业技术技能鉴定师职称,使具有培训合格证件的受训者在劳动就业市场拥有就业优势, 实现真正消防培训与劳动社会资格体系接轨,这对推进改整个社会的消防培训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二篇:关于推行军队住房社会化保障的思考

中国论文资源库是最受欢迎的论文发表与论文编辑服务网站。

中国论文资源库于1998年创建,注册用户量已突破152万人,并帮助近380万人次顺利发表论文。13年来,中国论文资源库始终遵循热情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宗旨,深受广大网民青睐。中国论文资源库主要设有论文发表部、论文创作部、期刊合作部、论文采编部、技术运营部和市场推广部等多个部门,是目前国内论文行业,规模最大、服务人员最多的正规注册网站。

中国论文资源库是一个论文信息服务平台,拥有海量论文资源,目前收录论文超过3000万篇,涵盖经济管理论文、医药卫生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法学研究论文、电子信息论文、工程科技论文、文哲艺术论文、农业科学论文及英语论文等各大行业的论文资料。为学术研究和职称评定者免费提供专业信息咨询,为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免费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在线查询,并帮助用户创作优质论文。

中国论文资源库同时是一个论文发表期刊信息咨询平台,期刊收录与中国知网同步,期刊总量逾9800种,涵盖各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类型囊括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

中国论文资源库帮您制订论文创作及论文发表整体解决方案,为您搭建与杂志社沟通的桥梁!

论文代写(代写论文),需要您提供论文代写(代写论文)的具体要求。比如论文代写(代写论文)的研究方向、论文代写(代写论文)的单位、论文代写(代写论文)者的姓名、论文代写(代写论文)的字数、论文代写(代写论文)的其他要求,另外,论文代写(代写论文)还要提供邮箱和电话,以方便与您联系。

第三篇: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思考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思考

内容摘要: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进程缓慢,方式方法单一,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社会效益,没有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亟需建立基于罪犯的教育改造形成社会多方机构与监狱合作开展教育的模式,将罪犯的教育改造这项复杂而专业且监狱不能完全做好的事务交予社会去办,明确相关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职责、分工,与监狱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来做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

关键词:教育改造 社会化 市场化

新中国改造罪犯的成绩是举世公认的,包括战犯和末代皇帝在内的一大批犯罪分子被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后,我国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随着监狱布局调整和监狱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得到显著增强,特别是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提出,使教育内容得到丰富,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高,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一直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看到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客观认识到目前教育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要看到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进程缓慢,方式方法单一,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社会效益,没有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严重滞后于我国社会发展,影响了罪犯教育改造专业化和改造质量的有效提升,亟需通过体制机制、内容及手段方法的创新来解决。

一、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现状

(一)教育改造的核心地位没有凸显 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工作的根本宗旨,教育改造在监狱工作中无疑处于最核心的位置,但在思想认识和实践中,教育改造的核心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部分民警对监狱矫正罪犯本质持怀疑态度,认为苦口婆心的教育收效甚微,不如加大对罪犯的监禁痛苦和劳动量来发挥监狱的惩戒作用。由于教育改造质量具有长期性和内隐性的特点,监狱更热衷于追求显性的监狱安全和经济效益目标。随着对监狱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力度的加大,“唯安全论”和“安全就是监狱工作的一切”的倾向较为突出,重安全轻教育现象比较普遍。最终导致了劳动任务繁重、教育条件不匹配、教育手段缺乏、指导思想偏差、警力配备不到位、“5+1+1”教育管理模式也难以执行到位。实现监狱从传统的“安全型”向“矫正型”、“质量型”的演变,任重道远。

(二)罪犯教育改造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者的平等和互动。而监狱的教育改造具有强制属性,往往忽视罪犯的教育主体地位,忽视罪犯的需求、参与和感受,忽视罪犯的个体性差异。在循证方面,对罪犯个体的成长经历、犯罪心理、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的分析论证粗糙,普遍施以传统的法制、道德、文化、技术等教育,分类教育、个性化教育未得到有效推进。技术教育“干什么、学什么”,不能适应罪犯释放后就业和社会专业化分工需要。罪犯觉得监狱开展的职业技术培训与自己的期望值有差距。罪犯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层面的洗涤和人际冲突处理、心理调适、自我控制等社会化技能教育不足。教育形式以课堂教育、集体教育为主,个别化教育限于思想转化、谈心交流内容,教育形式不够丰富,“你说我听”的“填鸭式”教育现象严重。社会化教育的渠道有待拓宽,一些传统有效的教育方法、手段如组织罪犯外出参观、亲情会见、离监探亲等基于安全的考量被严格限制。监狱虽然注重“六大核心专业”民警的招录和培训,但民警职业化分类进展缓慢,在实际工作中同时承担着安全管理、组织劳动、教育改造、狱情分析、刑罚执行等繁重任务,教育改造专业化程度不高,“全警皆师”的现象突出。在行业规范管理情况下,从事教学工作必须资格认定的,培养一个好老师要三、五年的讲台磨练,并非随便一个能识字的上讲台就能照本宣科,问题的症结在于因循计划经济时代封闭、狭隘、自我的教育模式,对教育改造社会化理念,缺乏科学意识,没有以教育改造社会化实践为基础,从人本主义出发与时俱进地创新开拓精神。现有的教育改造活动由于脱离社会而流于形式,缺少现实意义。

(三)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封闭性较为突出

近年来,监狱系统在利用社会资源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监狱与社会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良性互动关系。监狱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践中,监狱长期游离于社会系统之外,开放性不足,封闭性突出;社会也把监狱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很少主动将监狱纳入系统中统筹考虑和整体谋划。从监狱方面来看,在教育理念上,仍然没有摆脱过去“关起门来搞改造”的思维模式;在教育资源的挖掘和使用上,满足于现有渠道,视野不够开阔,如对社会帮教志愿者的利用缺少总体规划,各个监狱各行其是,聘任的数量和种类各不相同;罪犯的文化教育、技术教育由监狱机关独家承揽,忽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化社会分工。技术教育不是从罪犯最终要成为“社会人”的需求出发,而是延续几十年的老传统,“干什么,学什么”,不能满足罪犯的改造需求。在教育改造效果的评价上,满足于自我评价,用入学率、到课率、及格率、转化率、普及率、合格率等水分较大的指标评价教育改造工作的成效,结果是自我感觉不错,却得不到社会的充分认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也缺少对监狱教育改造的支持和配合。社会帮教工作是社会支持监狱工作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社会帮教工作一般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负责,依旧是系统内部的资源整合。社会帮教工作零星、分散、不系统,也影响帮教效果。由于监狱和社会之间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因而在教育改造罪犯方面就没有形成合力,进而影响教育改造质量,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四)教育改造社会化工作需要进一步创新

罪犯教育改造面临的困难比普通的教育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这一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罪犯的教育改造活动中,与教育改造成果具有一定关联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教育的资源。罪犯的亲属,相关社会团体、学校、组织、用人单位等,都有可能也有能力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做出贡献。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分工不清,责任不明,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教育改造社会化长效机制,社会有关团体、机构、单位和个人对参与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监狱教育改造社会化工作也受诸多传统因素制约,一直未能在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由于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使相当一部分民警认为社会力量在罪犯的教育改造中最多只能解决罪犯的一些具体困难,不具备系统性和连续性,并且认为相对杂乱的信息还有可能破坏罪犯思想的稳定性,罪犯与外界过多的联系对监管秩序也有不利之处等等,因此对这项工作限制多于鼓励。另一方面,可用的社会化资源与罪犯比例严重失调,罪犯当中只有一小部分能接受社会帮教。并且,在教育改造内容上多是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对罪犯进行形势、政策、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而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帮助罪犯却很少。在形式上,多是作报告、来监看望、安慰、鼓舞罪犯,以促进罪犯能够安心改造,形式比较单一。

二、实现教育改造社会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育改造罪犯是中国监狱管理制度的一大特色,对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管改造制度建立几十年来不断发展,在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上不断创新,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价值观的多元化,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使监狱自身的教育改造能力面临重大挑战。就最近十年来的教育改造创新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多样性的思想价值观念下,寻求社会资源的进入和帮助,寻求更加专业化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手段,无论是社会帮教、志愿者教育、理论专家支招、社会矫治等等,都是在罪犯教育改造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实现的。

教育改造工作的目标定位就是把罪犯改造成为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这就决定了教育改造必须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监狱改造人的实际出发,面向教育的现代性和开放性,把监狱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全面融入社会。全面融入社会是遵循教育改造规律的外表体现。它要求监狱在规划和推进教育改造活动时,把罪犯的教育需求置于社会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从满足罪犯立足社会,具备必要的社会交往和生存谋生技能为基点,对教育改造的内容、方法和推进的路径等进行全面的创新,形成社会要素统筹下的监狱教育改造新格局。把教育改造建立在面向社会,社会共同参与的开放式教育体系?教育模式,并着力在教育改造的内容、方法和路径上全面创新。

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是我国监狱的行刑目的。我们知道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而对罪犯的改造也必须采取综合手段和方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罪犯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遭受失败的部分,对罪犯进行改造也就是使其再社会化的过程,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越多,社会化的程度就越深,社会化的过程当然离不开社会化的手段和方法,所以监狱工作社会化首先是改造罪犯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它重视社会分工和协作,重视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改造罪犯的主体即行刑权无疑是监狱系统,但封闭甚至排斥社会参与改造无疑是与当今社会的发展不合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狱的分工是改造罪犯,其他社会团体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改造是必要的,它体现了社会协作,也便于监狱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因此,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监狱工作社会化可提高行刑效益,提高改造罪犯的质量。

《监狱法》第 3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结合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明确监狱教育的目的是将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具体表现为转化罪犯消极错误的观念和犯罪的恶习,提高文化程度和认知能力,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监狱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监狱教育个别化、社会化和技术化发展的趋势,监狱培养目标注重以罪犯为中心,培养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将成为必然要求。

三、罪犯教育工作社会化的重构

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就是将可利用的社会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知识与技术等社会资源同罪犯教育改造的内容有机结合,使监狱与社会合力完成对罪犯社会化教育改造的一种新型工作模式。其本质和内涵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下,促进罪犯获取掌握信息、知识、技能和接受情感的认知工具,把大量社会资源运用到罪犯教育改造过程中,能使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要素、教育环节经过整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狱内教育结构与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完成罪犯社会化再教育的目的。

罪犯来自于社会,犯罪原因存在于社会,对罪犯实施教育离不开社会帮助,罪犯教育改造的社会化是监狱教育改造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多元碰撞,使社会成员对价值观念、信仰信念的思考与选择更加多维,不当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恶习成为了犯罪的一大原因,而矫正罪犯的思想、观念、信仰、行为等也成为了监狱教育改造的一大难点。过往的实践证明,这单纯依靠监狱的力量显然是无法完成的。面对复杂的教育改造挑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进一步理清监狱所应承担的职责和职能,引进社会资源。按照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就转变政府职能所讲的“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职能转变必须体现一个原则——专业的事务交给专业的机构(或人)去办。这就监狱来说,其发展方向就是要基于罪犯的教育改造形成社会多方机构与监狱合作开展教育的模式,将罪犯的教育改造这项复杂而专业且监狱不能完全做好的事务交予社会去办,明确相关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职责、分工,与监狱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来做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

创新与社会机构合作模式,监狱或可进一步尝试推行“教育外包制”,实行市场化改革,监狱以政府名义出资购买服务,符合规定条件的社会教育机构投标,监狱负责管理,从而寻找监狱与社会双方合作的契合点,满足双方需求,实现互利双赢。实现文化教育资源共享。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文化教育机构共建基地,监狱为社会机构提供科研帮助的同时得到优质教育资源,又使社会机构科研成果反哺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

(一)对罪犯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方面,可邀请党政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来监进行法制、道德、形势、政策和前途教育;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工程、城市建设新貌、科技文化展览、英模报告会等对罪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邀请文联、科协、体协等团体指导罪犯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陶冶罪犯情操;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增加罪犯对社会的正面了解;引导罪犯亲属通过亲情电话、亲情共餐、特优会见等形式进行亲情规劝和感化。

(二)对罪犯的文化教育

犯罪学家认为,文化水平低、社会知识浅薄是犯罪原因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罪犯接受其他教育,重新回归社会的障碍。由于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世界各国针对此项矫正教育方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教师素质同样也有严格的要求,在监狱中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大都是取得教师资格的教育部雇员。

文化教育从内容看主要是向罪犯传授科学和文化知识,根据罪犯原有的文化基础,进行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课程的教育。尽管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教育方案具有一定差异,但基础教育课程通常包括:基本的阅读、写作和算术技能。各国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实施,如阿根廷的《监所法》规定:“在所有的监所,都要对文盲和没有接受过初等教育的被监禁者进行义务教育。”同时规定:“不努力摆脱文盲状态的被监禁者不能完全享受劳动收益和优待。”各国监狱机关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还鼓励有能力的罪犯参加更高层次的文化学习。法国的法律明确规定,罪犯可以参加国家教育系统举办的函授学习。对一些无法在监狱内学习的课程,如果对罪犯的矫正或再社会化确有必要,监狱长可特别批准该罪犯施行半自由制度,使其可以到监狱外参加这种学习。当然,对于这类外出学习的罪犯,也有相应的纪律约束。一旦罪犯违反这些条件,监狱可以撤消对罪犯外出学习的许可。社会教育以其专业性强,内容丰富,贴近回归后生活弥补了监狱干警教学能力欠缺,形式内容单一,干警说教缺乏说服力等不足,因此,要广开社会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运用社会的教育改造资源,因时、因事、因地、因人制宜地改造罪犯,追求教育改造罪犯的综合效应。监狱教育不是孤立封闭的,而应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文化教育方面,可依照《监狱法》第63条、第64条、第65条规定,协调教育部门在罪犯中开展初等教育等文化基础教育,以及电大、函大、网上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争取得到政策、师资、教学教材和教育经费的支持。

(三)对罪犯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紧随文化教育之后的教育活动,1559年成立的、被称为“首先实现现代自由刑思想”阿姆斯特丹监狱,在强调“以劳动疗法使罪犯回归社会时”,就开始了职业训练,后来受其影响而建立起来的一些监狱,甚至就起名为“习艺所”。因此,职业教育可以说是在西方监狱中相当传统的一项教育活动。发展到今天,职业教育的内容已颇为广泛。一般来说,罪犯参加这种职业培训是自愿的,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来选择具体内容。监狱方面只是根据年龄、知识水平和个人才能考核一下其是否适合接受这种教育。但在日本,接受培训的人员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根据日本《罪犯职业训练规则》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者方可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年龄未满40岁;职业训练开始时,服刑时间必须达到1年以上;行为状况良好,意志坚强;检查结果表明具有进行职业培训的素质;希望能从职业培训中习得技能作为释放后谋生的手段。

对罪犯进行职业教育的组织活动在各国矫正实践中也不尽相同。在德国,罪犯的职业教育是在生产车间进行的,由监狱资深职业培训教员负责,期限一般为1~3年,特殊的课程可缩短至6个月,培训结束后需要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在法国并非所有的监狱都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对于那些在没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监狱内服刑的罪犯来说,经过个人申请,如果从年龄、知识水平和个人才能等方面考虑适合接受这种教育,经司法部门批准也可通过自学、参加函授学习的方式,从事技术知识的学习。

当前,我国监狱要以灵活的技能培训拓展出路,最大限度提高罪犯刑满后的生存能力。考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工、劳动制度的深刻变革和当前社会就业的激烈竞争,要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为主,力求更多的刑满释放人员回归后能自立于社会。

提高罪犯的劳动技能不仅是监狱生产的需要,也是增强罪犯就业谋生本领的需要。可以走以监狱为主、监狱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路子。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将社会志愿者队伍确定为改造罪犯的一支常规的重要辅助力量,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特殊作用,使他们能介入到技术教育、就业指导等领域,??有教育资源。

依照《监狱法》第64条、第66条规定,结合监狱生产和就业形势需要,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罪犯中开展以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为主要内容的指导培训,发给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和培训证书,以利于罪犯安心改造和刑满就业。

我们要按照《监狱法》“罪犯文化技术教育列入所在地区教育规划”的要求,取得当地教育和劳动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逐步实现罪犯技术教育的师资由当地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来承担,教育劳动部门统一领发证书的目标。

在上述正规化教育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辅助性教育。所有教育工作都要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可通过与市、县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签订帮教协议,依托综治委、关工委、社会工委、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组织建立社会帮教自愿者队伍,以即将刑满罪犯、家庭特困罪犯、少年犯等为重要对象,进行集体帮教和“一对一”帮教,保证教育的规范性,连续性和实效性。

(四)逐渐施行心理咨询市场化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的产生应归功于19世纪末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始创的心理分析。就在弗洛伊德创立心理分析理论的同时,西方出现了近代学派。在矫正人格理论的影响下,一些人尝试使用新的方法矫治犯罪人,许多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目前,西方国家罪犯心理矫治发展很快。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开看,罪犯心理矫治的目的是配合其他教育方案促使罪犯发生积极的变化,并使其顺利回归社会。另外,在西方国家从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并非监狱行刑人员,而是作为志愿人员或应聘到监狱服务的专家学者。

实际工作中,民警开展心理咨询兼有管理和咨询的双重身份,客观上就因“非对等主体”给罪犯造成了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罪犯咨询的积极性和效果受到了较大影响。因此,在监内成立模拟社会服务体系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或实现更加彻底的外包心理矫正服务,由第三方机构或专家进行专业的心理矫正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方向。

(五)重构科学的教育改造工作评价机制

一是构建监狱安全教育评价机制。监狱是监管改造罪犯的场所,关押对象的思想、情绪稳定状况直接关系到监管场所的安全与稳定。人的一切行为来源于其心理活动,而教育改造工作抓住了关键的“攻心”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是思想转化、心灵启迪、行为矫正的内在因素,它对整个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内因作用。虽然教育改造工作的效果往往滞后于教育本身,但安全价值的评价,却构成了整个教育改造工作评价的基础。因此,对安全教育价值的评价,应致力于将隐性评价和显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罪犯思想稳定状况、情绪变化特点和行为的倾向性特质等有机结合起来,以最终效果的检验和评价为依据,方能体现监狱教育改造的基本特质和第一要务。通过制度牵引,如果每个罪犯都心悦诚服地认罪服管,监管场所的安全自然就有了保障,监狱就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改造秩序,如是,监狱教育改造在维护监狱安全中的特定的价值就得以充分显现。

二是改革罪犯劳动教育评价机制。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是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监狱组织罪犯生产劳动,使其在艰辛的劳动过程中,改变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不良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行为习惯,并通过劳动体验人生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技能,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集体观念的养成和社会生活技能的提高。因此,监狱通过构建罪犯劳动教育评价制度,不仅评价罪犯的劳动态度、劳动质量,还要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和财富,检验劳动创造的成果,以引导、培养罪犯端正劳动态度,在监狱组织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学习劳动技能、科技知识,获得社会认可的各类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为罪犯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和本领。

三是建立教育改造的社会价值评价机制。监狱教育社会化重在实现罪犯由监狱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和转变,规范和引导狱内教育与社会需要的相联相通,为罪犯设置社会化生活环境,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实际社会生活状况,缩小社会与监狱两种生活的差距感,增强他们刑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经验和能力。

监狱法规定,罪犯的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列入所在地区教育规划;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罪犯的亲属,应当协助监狱做好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监狱,不是学校或专职教育机构,对罪犯的教育应与社会教育相融通,通过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监狱教育改造的社会价值,应体现在监狱价值取向的实现状况和出狱后的社会效果评价两部分组成。

(六)实行教育改造工作评估社会化

为了确保罪犯改造质量,必须改变目前自己教育自己评估的机制,实行教育改造工作第三方评估制度,由监狱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教育改造工作评估机构或委托专业社会机构评估。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罪犯教育改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改造是一条艰辛而永无止尽的路,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更新完善。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一定能把新时期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越搞越好。

第四篇:对消防教育培训体系的几点思考

对消防教育培训体系的几点思考

信息类型:【在线投稿】 文章加入时间:【2007年7月11日17:0】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消防部队人才需求情况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消防工作实际,对消防教育培训体系如何适应消防部队的人才需求作了相应的探讨,提出了消防教育职业化、建立人才储备机制等观点,对完善消防教育培训体系,加强消防教育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消防教育培训人才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综合性工作,涉及领域多,技术要求高,从对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优质服务的角度出发,这项工作要求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家级队伍。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消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随着大量专业技术力量和高素质人才的不断涌入,消防人才队伍的日益壮大,当代消防教育事业正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机遇。但是,受传统体制、学历教育观念、基础设施以及专业消防教育机构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地区消防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并不平衡,某些方面还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当前消防部队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防部队不断致力于完善人才培养、人才任期考评、干部管理制度等工作机制,人才队伍建设也呈现出了“队伍日渐壮大、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专业门类基本齐全、人才作用发挥明显”等良好态势。但对照当前形势任务需要,消防部队人才需求缺口仍然很大,各种高素质、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成为制约消防部队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文化层次不均衡,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层次拔尖人才匮乏。消防部队官兵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呈现两种态式,一是基础差,文化素质较低;二是文化层次较高,拥有本科、硕士学历的人员进入消防部队,造成“文化层次不均衡,分布不均衡”。同时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公安现役部队专业技术干部数量约占干部总数的比例为24%,远远低于军队高大49%的比例。而公安消防部队专业技术干部在干部总数中的比例更加不容乐观。同时,无论是地方院校毕业的还是部队土生土长的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干部,普遍存在业务素质偏低、管理理念不新、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普遍停留在中、初级阶段难,以满足新时期

业务工作需要。

(二)对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人才问题是关系消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部分单位没有真正领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没有把人才队伍管理建设放在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不能用现代的管理方式管理人力资源,不能用开放的科学理念和方法指导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实践,缺乏前瞻性、战略性的人才规划,人才队伍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同时消防专业人才既是专业管理、军事化整体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人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发展的调整,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更加关注经济问题。因此,消防执法中的腐败,消防人员的社会意识、价值取向、公德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消防部队中的专业人才如果大量流失,势必造成专业人员短缺,后备力量不足,严重影响消防工作的长期有序发展。

(三)吸纳人才渠道不畅,接受培训途径有限

消防事业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参与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吸纳人才渠道不畅,造成人才缺乏。一是与消防相关及领先科技领域的人才无法进入消防部门从事前沿工作,造成某些领域的专业人才匮乏;二是人才奖励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有些人才即使进入了消防部队,却得不到应有的使用,闲置、浪费人才现象严重,造成优秀人才引不来,现有人才留不住,挫伤了部分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消防作为贯穿多种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更新频率加快,知识老化问题也越来越对消防专业人员提出了挑战。因此,专业人员就必须经常学习,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然而,当前消防部队教育培训体系仍不健全,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院校教育再培训只能满足一部分专业人员的需要,其他社会形式的培训也难以满足消防事业发展的需求,这必然使专业人员在科技大发展的今天,缺少再培训的机会,而落于科技发展的后面。

(四)国际学术交流有限

中国的消防与国际化接轨这是必然的趋势,而我国的消防事业同国外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借鉴吸取国外消防工作的先进经验,便成了我国缩短同国外先进国家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这方面的国际化学术交流,仅限于高层次的消防学术交流,而未能使交流的层次、内容及方式呈现多元化,在缺少国外消防事业资料的情况下,想缩短

与其之间的差距,这本身就困难较多。

二、建立适应人才需求的消防教育培训体系的几点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类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入,消防部队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处置各类任务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人的要求越来越全面。相比之下,受体制、资金、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消防部队通过传统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各类专业人才极其有限,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消防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因此,消防部队要走上快速、良性的发展道路,需要对传统消防教育体系进行创新,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促进人才在不同部门的合理分布,抓紧培养各类、各级紧缺人才,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当前消防工作需要的人才队伍。

(一)建立面向社会的开放型的职业消防教育办学模式

消防教育机构应坚持面向社会办学方向,成为大众化的课堂。目前,由于消防队伍体制的影响,消防部队教育培训机构只面向消防现役部队内部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社会各层面的消防从业人员接受专业教育的需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建设和消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特别是高技术消防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改变传统的办学观念和模式,特别是突破传统学历教育模式,走职业学校教育的路子;突破教育培训单一体制,走开放型的办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是积极探索消防安全从业人员职业化道路。近年来消防就业准入制度在全国各大城市普遍施行,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和职业(工程)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消防职业工种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消防职业实行就业准入是大势所趋。

二是积极推进消防安全从业人员职业化培训。依托政府、劳动保障部门或消防机构成立职业培训和鉴定中心对凡在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消防安全工作和法律规定须上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鉴定。经培训、考核、鉴定合格的,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就业。山东、福建等省份对消防安保从业人员职业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消防安保人员职业化,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火灾防控能力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全面抓好院校的消防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要把中小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程。要切实加强消防教育培训立法工作,通过立法明确教育、劳动等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公安消防机构以及社会单位的消防教育培训责任。将消防常识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统一组织编写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消防常识,编入有关教材内容,从小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质。

二是要进一步扩展大中专院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领域。根据各类大专院校的特点,可以将包括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常识在内的安全知识作为各类大中专院校的必修课程,不断巩固和扩大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基地和范围。随着社会对消防安全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可以由设置消防专业课程转力为开办消防专业学科系,逐步做强、做大消防专业学科,长期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消防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办学活动。联合办学主要指的是我们消防部门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办学。通过联合办学开设相应的消防专业课程,并聘请消防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授课教师,既充分利用了学校的教育管理资源优势,又充分利用了我们消防部队的专业资源优势,可谓是强强合作。

(三)拓展教育培训宽度,建立人才储备机制

人才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储备和培养了足够的人才队伍,才会迎来消防事业的大发展。未来消防教育培训发展方向要突破培训体制的限制,坚持“立足当前、超前培养、储备人才”的原则,搞好消防人才建设的顶层设计,调整和优化消防部队人才结构,重点培养高层次和短缺人才,努力为消防事业的发展储备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是要继续选招优秀地方院校毕业生入伍,增加选招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引进急需的尖子人才,从年龄、专业、能力和水平等方面严把“入口”关,把能满足消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吸收到消防部队,不断优化消防人才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同时每年可以从社会上招收一定比例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士兵,使消防部队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二是发挥消防院校的优势,在学校培养和储备一批优秀人才,选拔部分德才优秀而又志愿到基层部队建功立业的干部渐进补充到消防部队防火灭火第一线,双向交流,整体提高。三是要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立足建筑工程消防审核、火灾原因调查、灭火救援指挥、财务会计、政工等专业技术岗位,选拔一批有潜

力和培养前途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采取出国进修、院校深造、专研讨等方式,力争培养和推出一批在本专业拔尖的技术骨干,建立消防部队的专家人才库。

(四)创新消防教育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

培训是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提高消防部队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消防专业知识,培养一大批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一是要转变观念,完善培训机制。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统筹规划,以武警学院、昆明消防学校及地方院校为依托,优化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消防模拟训练和培训基地,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推进消防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为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提供广阔的学习的平台。二是转变培训模式。要跳出自我封闭、内部循环的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集中组织,系统学习,形成培训的规模效应。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广泛开展学习型部队创建活动,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既重视人才专业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思想素质、指挥技能、管理能力的提高,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注重在实践锻炼人才,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推广研究式的工作方法,以重大课题为牵引,广泛开展工作研究,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借鉴国内外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以理论基础、宏观思维、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脱产、半脱产、业余自学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依托金盾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培训软件,开展网上远程教育和网上培训;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学术交流等活动;继续办好各类学历教育班,不断提高官兵的学历层次,促进消防官兵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的提高。

(五)建立统一的消防职业资格制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

实行消防职业资格制度将对消防部队的人才队伍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将加快培养大批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型、复合型的高层次消防人才,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个等级。鉴于目前消防部队现役体制的特殊性,消防部队内部的职业资格制度不宜完全照搬社会上一些做法,可考虑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围绕三个等级制定取证方法、适用范围以及考评办法。采取此种取证方法,一方面有利于把好入警关,提高引进人才的门坎。目前消

防部队每年都从部队院校培养和地方高校招进警官。对新入警的人员,应把取得初级岗位资格作为一个条件,从而建立一种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这对把好部队的选人关和进人关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另一方面有利于消防部队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部队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采用统一的岗位资格考试制度后,只要是取得消防岗位资格的干部,就可在更大范围内调配到防火、灭火等各个岗位上使用,在目前基层干部欠编、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消防部队内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有利于消防部队培养通用型的人才,提高消防部队干部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对消防的需求。同时有利于调动干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消防科技水平。当前消防部队科技人员的缺乏,专业技术骨干力量较弱,缺乏科技创新研发能力,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实行岗位资格等级制度,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提高消防工作中科技的含量,改变部队整体形象。

第五篇:教育培训思考

实施日常学习考试管理办法 营造学习竞赛氛围

来源: 日期:2011-12-

31乐清市国税局从2010年三季度起实施日常学习考试管理办法,以日常测试、定期考试和考核激励措施,推动日常学习活动开展和教育培训内容落实。

该局根据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计划,每个季度确定学习考试的主题和内容,建立学习考试题库,并不断充实题库数量,利用内部网上教育平台,供干部职工进行日常学习测试。在每个季度组织一次封闭式考试,对干部职工日常学习情况进行检验,综合每个单位和干部职工的日常测试、季度考试成绩,对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和考核加分。

与此同时,该局发挥机关党(政)校的平台作用,推行机关学习会制度,结合每季学习主题和内容,每月至少举办一次集中学习活动,以科室主讲、邀请专家辅导等形式,促进科室间业务交流和政策知识更新学习。积极发动青年干部开展学习,由局团委联合乐清日报社团委创立“乐青年”读书会,推荐优秀书目、文章、电影等,倡议和组织青年干部开展读书研讨和思想交流,活跃系统内的学习氛围。

据该局负责人介绍,过去实施的学习制度和教育培训活动,往往对学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检验评估手段;实施日常学习考试管理办法,兼顾教育培训的过程和结果,通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题库建设、加强考学管理、落实考核措施,推动了学习考试活动的常态化,确立了国税教育培训工作新模式。日常学习考试办法实施以来,该局已组织“两权”监督、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发票管理办法等多个专题学习考试活动,从实施效果看,日常学习考试管理办法对于促进日常学习活动开展,营造学习竞赛氛围产生了积极作用,保障了日常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丰富了教育培训的载体和形式,达到了以考促学的预期目的。(载自《乐清日报》)

下载关于推行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推行消防教育培训社会化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机教育面向社会化培训的实践与思考(共5则范文)

    农机教育面向社会化培训的实践与思考近几年以来,国家和山东省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及《山东省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

    建立社会化消防基金的探讨

    建立社会化消防基金的探讨 摘要:对社会化消防基金的建立,以及资金的来源组织方式、投向和功能、资金管理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消防工作;社会化消防基金 消防工作社会化,是人......

    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思考

    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思考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其核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很少站在整个......

    现金社会化清分问题思考

    现金社会化清分问题思考 现金清分是指对现金进行版别和面额区分、假币鉴别没收处理、数量统计,按照钞券流通标准进行质量分类,并按一定规格进行捆扎包装的处理过程。一直以来,......

    于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思考

    于工会工作社会化的思考】工会工作要做到社会化,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若干方面:其一,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办会。要树立开门办会意识,有系统地分门另类地组建工会专家顾问组织,弥补工会......

    检察院社会化大预防机制思考探讨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要全面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就必须把其纳入党和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总体格局......

    关于加强消防中队法治教育的思考

    关于加强消防救援中队法治教育的思考**简介:**(1995-),男,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在读研究生摘要:当前,消防队伍集体转制的大背景下,消防从一支现役部队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从主体身份,职权......

    推行养心教育

    推行养心教育 实践“稷下四礼” 德育品牌活动形成背景: 稷下小学的“三延伸教育”一直是全国家校结合的范例,它以“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开创一个未来”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