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市街道残疾人扶贫解困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3 20:0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某市街道残疾人扶贫解困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某市街道残疾人扶贫解困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某市街道残疾人扶贫解困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某市街道残疾人扶贫解困的调查与思

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是新时期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会实现全面小康。梧桐街道残疾人生活状况如何,始终牵动着街道党委和办事处的心。为准确掌握全街道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摸清残疾人生活困难状况,近期以来,街道开展了残疾人入户状况调查,详细了解残疾人生活来源、经济收入和贫困状况。

一、梧桐街道残疾人基本状况 梧桐街道是全市政治、科技、文化的中心,有各类残疾人1335人,其中城镇残疾人526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18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809人,占残疾人总数60.6%;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88人,占6.6%,他们主要靠父母、兄妹、亲友养育,或通过社会救济。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的7人。从家庭情况看,全街道有230多名残疾人处于贫困或贫困边缘状态。尚有部分劳动能力、可扶持的36人。贫困城镇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在450元左右,农村在300元左右。全街道特困残疾人中有108人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从总体上看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是较困难的。调查显 示,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及抵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残疾人会因残因病返贫,全街道贫困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很大,残疾人扶贫工作任务和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近年来,党委、办事处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与社会各项事业一视同仁。为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结合实际,根据桐乡市残疾人扶贫工作计划和残疾人优惠政策实施细则、《关于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通知》等文件。街道结合实际也制定了扶助残疾人的措施和办法,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脱贫、维权、社会福利等方面给予保障,努力为残疾人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这些政策为残疾人致富脱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显示,全街道累计扶持贫困残疾人53人次,共计投入资金37万多元,使25名残疾人脱贫;每年平均走访慰问残疾人30余户,送去慰问金达26.7万余元;享受低保救助的残疾人13人,临时救助131人;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26对。市级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深入村和社区为残疾人办实事,对残疾人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向农村残疾人发放实用技 术书籍,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全街道有350名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和治疗,通过开展各类活动,59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96 %以上,有效缓解了残疾人看病难,因病返贫的问题。全街道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XX年5人,扶持17名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城乡残疾人达350人次;XX年以来,累计资助23名残疾儿童少年重返校园。全街道助残环境明显改善,公德意识明显增强,基层助残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扩大。我街道自XX年已连续5年深入开展康复工程捐赠活动,帮助残疾人康复、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实施危房改造,受到社会普遍赞誉。

三、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一是自身素质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人在农村,信息不灵,交通不便,靠务农生活。二是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三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有的残疾人家庭全部是残疾人,全家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其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救济。调查显示,我街道一户多残家庭占残疾人家庭一定的比例,扶持难度大。四是社会助残尚有差距。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 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另外,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影响,致使残疾人贫困面较大。

四、扶贫解困的建议 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没有残疾人生活困难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全社会的脱贫,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已成为关系到全街道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扶贫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残疾人扶贫纳入社会扶贫工作的总盘中,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残疾人以重点倾斜。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扶贫措施。

2、稳定残疾人就业。就业是残疾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要多形式、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在推行集中就业、个体就业,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要重点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保障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要依法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保障金主要用于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和个体经营、直接扶持残疾人脱贫等。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在有产业带动的单位及 村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引导残疾人学科学,学技术,稳定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脱贫。

3、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使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长期的保障。二是要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把改善残疾人居住环境当作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三是健全农村新型残疾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方便残疾人就近医疗。建议对贫困残疾人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再适当提高。四是建立救助制度。政府设立救助资金,对特困残疾人的医疗康复进行补助,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子女就读中、小学或特教学校无法交纳学杂费的残疾人均能申请到特困救济补助。对因自然灾害受到损失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救助。

4、继续开展康复工程献爱心捐款活动,对特困残疾人进行扶助。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对贫困残疾人的扶助要优先考虑,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继续深入开展康复工程等爱心捐赠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温暖送到残疾人 的心田。

5、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大力倡导“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为残疾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使广大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恢复和补偿劳动能力。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支持,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全街道残疾人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第二篇:残疾人扶贫解困问题的探讨

残疾人扶贫解困问题的探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却在残疾人。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也不是真正的小康。所以,农村残疾人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瓶颈”。去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残联等11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贯彻执行国务院文件精神,探索解决好“瓶颈”问题的新途径,是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当务之急。

一、**市残疾人基本状况

**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现有各类残疾人5万多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其中城镇残疾人2100多人,农村残疾人48200多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42750人,占残疾人的85%;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7545人,占15%。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40240人,占80%。从家庭情况看,全市有9000多名残疾人处于贫困状态,占15.8%,其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有3100人,尚有部分劳动能力、可扶持的有6800人。这部分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城镇在3600元左右,农村在2160元左右,远远低于2008年全市城镇人均年收入18153元,农村人均年收入9037元的标准。人年均收入在1800元以下的特困残疾人有--人。

二、导致残疾人贫困的主要原因

第一,缺文化。据调查,全市贫困残疾人中65%左右没有接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尤其是盲人、聋哑人和智残人中,有许多人因种种原因没有进过学堂的门槛,还是地地道道的文盲。

第二、缺技术。由于文化程度太低,难以接受新生事物,不易学到实用的新技术,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按照老一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难以摆脱贫困。

第三,缺资金。即使有时候想改变一下贫困状态,也因为没有启动资金而无法实现,只好束之高阁。

第四,缺项目。由于农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即使有的残疾人手中持有少量资金,想改变贫困状态,也因为找不到好的项目而只好观望等待。

三、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主要措施

2008年7月,**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市委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残疾人扶贫纳入区域扶贫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使3000多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决了温饱问题。其主要做法是:

1、开展康复扶贫。把残疾人康复扶贫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市中医院为依托,成立了残疾人康复治疗中心,配合中国残联“光明第一中国行动”,积极开展白内障复明、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聋儿语训、精神残疾康复、假肢安装、智残儿童康复训练等多种康复活动,每年的康复费用达到8万元以上。从2005年到2008年,每年为500多名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了康复治疗或训练。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聋儿免费赠送助听器,使他们重新回到有声世界;为低视力残疾人免费赠送助视器;为下肢瘫痪人员赠送轮椅,免费安装下肢,基本解决了下肢残疾人行动不便的问题。

2、开展科技扶贫。广泛收集实用技术信息,无偿提供给残疾人。每年为残疾人免费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如电脑操作、盲人按摩、茶叶制作、养猪、养羊、养鸡技术等等,许多残疾人通过培训,学到了本领,掌握了谋生手段,走出了生活困境。

3、开展项目扶贫。是指以鼓励贫困残疾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致富为宗旨,帮助他们了解市场信息,合理开发项目资源的扶贫方式。主要针对具备一定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而由于各种客观条件而无法脱贫的残疾人。如残疾妇女家庭,主要帮助她们发展种植业、养殖业。

4、开展文化扶贫。文化扶贫就是直接以贫困主体的“人”为对象,由“扶物”向“扶人”转变。首要任务是抓好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残疾人没有文化知识导致愚昧无知的状况。教育部门根据每个残疾学生的家庭状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学杂费减免。民政部门每年都从救灾款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资助,使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全市在读的肢体、视力残疾少年儿童达459人,入学率93%。支持鼓励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中、高等教育,出台中专每生补助1000元、大专每生补助2000元的优惠政策,有效提高了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5、开展资金扶贫。资金扶贫属于“输血型”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残疾人和家庭,资金扶贫是缺少不得的。我们一方面加大财政对残疾人扶贫的投入力度,近几年,我市争取的94.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全部发放到残疾人手中,扶持其发展生产;另一方面继续推行小额信贷,并适当延长贷款期限,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资金支持。

第三篇:关于市某镇残疾人扶贫建房的调查与思考

做好大麻镇残疾人扶贫建房的工作是新时期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会实现全面小康。大麻镇残疾人的安居和生活状况如何,始终牵动着镇党委和政府的心,为了摸清残疾人家庭住宅状况,大麻镇残联开展了入户调查摸底,详细了解残疾人家庭的生活来源和

安居情况。

一、大麻镇残疾人的住房现状。大麻镇是布艺家纺织机为主导的工业镇,拥有各类织机9000多台,据统计全镇共有残疾人700多名,持证残疾人家庭为348户,残疾人家庭总人数1566人。其中低保家庭残疾人24人。经过对该镇永丰村的抽样调查显示,该村总人口3167人,残疾人家庭22户,残疾人24人,占全村人口的0.75%,残疾人打工家庭有9户,纯农户有13户。打工家庭有一定的工资薪金所得,房屋居住条件尚可,纯农户中有10户家庭居住条件还可以,能抵抗一般性自然灾害,还有3户居住条件较差,不能抵抗7级以上台风,需要一定的改善和修建。其中1户已在2007年初进行了改建,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为三个门面的二层建筑。另外2户至今未能完成改建房屋的心愿。

二、残疾人家庭贫困及居住条件差的原因分析。调查显示,随着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完善,大麻镇残疾人生存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残疾人文件素质偏低,劳动技能较差,社会竞争力不强,抵抗风险能力弱,部分残疾人会因病返贫,全镇残疾人占贫困人口的比例仍然很大,残疾人扶贫工作任务和改善残疾人居住条件的工作仍很艰巨。

1、自身素质偏低。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祖辈以务农为生。

2、劳动能力较差。由于受生理功能的影响,劳动形式单一,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的粗糙的生产劳动,缺乏劳动技能,导致社会竞争力较弱,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强。

3、一户多残现象普通。一户多残现象在该镇比较普遍,这些家庭的生活主要依靠低保金收入为主。

4、社会助残尚有差距。部门和公众助残意识有待加强,一些单位和部门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关心残疾人的问题,有的不主动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另外,由于文化素质、经济水平和身体功能的影响,致使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较差。

三、扶助残疾人家庭建房的建议。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给予特别扶助,使他们的权利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1、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残疾人事业中的新情况,稳定残疾人就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2、重视和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工作。把特困残疾人改善居住环境当作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多方筹集资金,帮助残疾人在出行方便和利于生产劳动的地方建房,使他们安居乐业。

3、加强对贫困残疾人的扶助。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对贫困残疾人的扶助要优先考虑,要大力加强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从资金技术和物资上给予一如既往的支持,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深入开展康复工程和爱心捐赠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心田。总之,对残疾人扶贫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方方面面支持,残疾人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大麻镇残疾人家庭扶贫建房工作及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第四篇:残疾人扶贫解困问题的探讨(共)

残疾人扶贫解困问题的探讨

残疾人扶贫解困问题的探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却在残疾人。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也不是真正的小康。所以,农村残疾人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瓶颈”。去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残联等11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贯彻执行国务院文件精神,探索解决好“瓶颈”问题的新途径,是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当务之急。

一、××残疾人基本状况

××是一个农业大县,现有各类残疾人4.08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5%,其中城镇残疾人4219人,农

村残疾人36593人。从劳动能力情况看,有劳动能力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30609人,占残疾人的75%;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10203人,占25%。从就业情况看,从业和个体就业(含农村有耕地的)的28489人,占69.8%。从家庭情况看,全县有8900多名残疾人处于贫困状态,占21.8%,其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有4100人,尚有部分劳动能力、可扶持的有4800人。这部分残疾人人均年收入城镇在1360元左右,农村在940元左右,远远低于全县人均年收入2060元的标准。人年均收入在850元以下的特困残疾人有4233人。

二、导致残疾人贫困的主要原因

第一,缺文化。据调查,全县贫困残疾人中78%左右没有接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尤其是盲人、聋哑人和智

残人中,有许多人因种种原因没有进过学堂的门槛,还是地地道道的文盲。

第二、缺技术。由于文化程度太低,难以接受新生事物,不易学到实用的新技术,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按照老一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难以摆脱贫困。

第三,缺资金。即使有时候想改变一下贫困状态,也因为没有启动资金而无法实现,只好束之高阁。

第四,缺项目。由于农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即使有的残疾人手中持有少量资金,想改变贫困状态,也因为找不到好的项目而只好观望等待。

三、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主要措施

近几年来,××人民政府先后制定

下发了《××残疾人扶贫攻坚实施计划》、《××农村税费改革后落实残疾人优惠待遇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把残疾人扶贫纳入区域扶贫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使3000多名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决了温饱问题。其主要做法是:

1、开展康复扶贫。把残疾人康复扶贫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县中医院为依托,成立了残疾人康复治疗中心,配合中国残联“光明第一中国行动”,积极开展白内障复明、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聋儿语训、精神残疾康复、假肢安装、智残儿童康复训练等多种康复活动,每年的康复费用达到8万元以上。从1990年到2004年,每年为500多名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了康复治疗或训练。将重度精神残疾人送入澧东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聋儿免费赠送助听器,使他们重新回到有声世界;为下肢

瘫痪人员赠送轮椅,基本解决了下肢残疾人行动不便的问题。

2、开展科技扶贫。广泛收集实用技术信息,无偿提供给残疾人。每年为残疾人免费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如电脑操作、盲人按摩、茶叶制作、养猪、养羊、养鸡技术等等,许多残疾人通过培训,学到了本领,掌握了谋生手段,走出了生活困境。

3、开展项目扶贫。是指以鼓励贫困残疾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致富为宗旨,帮助他们了解市场信息,合理开发项目资源的扶贫方式。主要针对具备一定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而由于各种客观条件而无法脱贫的残疾人。如残疾妇女家庭,主要帮助她们发展种植业、养殖业。2004年,我县在省残联的支持下,拿出3万多元资金,购买仔猪、仔鸡和小羊等畜禽,投放到当市镇五一村、车溪乡万兴村、火连坡金山村及道

河乡白马村等地,由103名残疾妇女家庭养殖,每户年增加收入1000——1500元左右。

4、开展文化扶贫。文化扶贫就是直接以贫困主体的“人”为对象,由“扶物”向“扶人”转变。首要任务是抓好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残疾人没有文化知识导致愚昧无知的状况。教育部门根据每个残疾学生的家庭状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学杂费减免。民政部门每年都从救灾款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资助,使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全县在读的肢体、视力残疾少年儿童达459人,入学率93%。支持鼓励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中、高等教育,出台中专每生补助1000元、大专每生补助2000元的优惠政策,有效提高了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5、开展资金扶贫。资金扶贫属于“输血型”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缺

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残疾人和家庭,资金扶贫是缺少不得的。我们一方面加大财政对残疾人扶贫的投入力度,近几年,我县争取的94.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全部发放到残疾人手中,扶持其发展生产;另一方面继续推行小额信贷,并适当延长贷款期限,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资金支持。

第五篇:扶贫解困制度

扶贫解困制度

为了健全职工帮扶长效机制,使帮扶活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的发展轨道,做到扶志与扶贫相结合,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感情上慰籍,发展上帮助,现对我校困难职工帮扶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一、摸清全校贫困职工现状,建立困难职工信息库。全面掌握困难职工底数及其生活状况,为实施困难职工分类帮扶提供依据。

二、建立困难职工救助金制度,构建校内长效帮扶机制。采取“行政补助一点,会费提取一点,职工募捐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建立困难职工救助金。救助金主要用于困难职工的生活扶持、大病医疗救助、子女入学资助、家庭救灾、救济和走访慰问等。

三、完善走访慰问制度。做到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必访;职工生病住院或亡故时必访;职工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时必访;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必访;职工有较大思想情绪或有意见建议时必访。通过党组织的走访慰问,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下载关于某市街道残疾人扶贫解困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某市街道残疾人扶贫解困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扶贫解困1大全

    扶贫解困行动 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根据国家新出台的《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以工代赈投入重点投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工代赈重点建设与贫困地区经济发......

    扶贫解困工作

    第××街道办事处弱势群体 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各位领导: 欢迎来我办督查指导弱势群体脱贫工作,下面由我介绍脱贫工作进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按照家庭人口月人均收入......

    市旅游调查与思考

    市旅游调查与思考―上半年**市旅游调查报告**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 马振麒今年上半年,受**市旅游局委托,**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进行了**住宿设施接待和景点游客情况抽样调查......

    市某镇残疾人劳动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本站推荐]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立、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自身权利和人生价值的关键。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关心弱势群体的具体体现。它对于维护和......

    残疾人扶贫基地状况调查

    残疾人扶贫基地状况调查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

    关于如何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部分弱势群体,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残疾人扶贫帮困、引导残疾人就业、指导残疾人康复、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工作,乌镇镇残联在日常残疾人工作中不断收集资料,总......

    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黄石市大部制改革后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现状 黄石市残疾人联合会邵诗武 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开展残疾人......

    扶贫解困工作总结5则范文

    市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领导小组: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按照市“一帮一”扶贫解困领导小组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