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时间:2019-05-13 20:2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监会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监会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第一篇:银监会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是银行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管机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表现形态和内在风险控制能力进行的科学、审慎的评估与判断。监管机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评级,既不同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的评价,也不同于社会中介机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它是以防范风险为目的,通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及经营状况的综合评级,系统地分析、识别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实现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持续监管和分类监管,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健发展。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主要是对银行经营要素的综合评价,包括资本充足状况评价、资产安全状况评价、管理状况评价、盈利状况评价、流动性状况评价和市场风险敏感性状况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加权汇总后的总体评价。评级结果将作为监管的基本依据,并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的重要参考。中国银监会将根据评级结果确定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现场检查的频率、范围和依法采取的其他监管措施。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评价标准

(一)定量指标(60分)1.资本充足率(30分)10%以上:30分 8%至10%:25至30分 6%至8%:14至25分 2%至6%:0至14分 2%以下:0分

资本充足率的概念与相关计算方法见监管部门制发的相关文件。2.核心资本充足率(30分)6%以上:30分 4%至6%:25至30分 2%至4%:10至25分 1%至2%:0至10分 1%以下:0分

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见监管部门制发的相关文件。

说明:本评级体系中所有的定量指标评分,均按照区间值均匀分布计算。

(二)定性因素(40分)1.银行资本的构成和质量(6分)

主要考察银行资本构成的稳定性、市场价值及其流动性。

评分原则:①核心资本在资本中的比重越高,资本构成越稳定,评分应越高。②要分析核心资本构成的稳定性,如果银行存在资本未足额到位或资本抽逃等问题,不得分。③要分析附属资本构成的稳定性,稳定性越高,市场价值越大,评分应越高。分析附属资本构成主要考虑银行的债务性资本(监管机构确认的银行以对外承担债务形式持有的资本),包括其市值变动情况和流动性状况。④上市银行得分应高于非上市银行。⑤资本构成要素存在不稳定性对银行承受风险能力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得分应在3分以下。

2.银行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对资本的影响(8分)主要分析银行财务状况对银行资本的影响。

评分原则:①好的盈利状况能增强或保持银行的竞争能力,利于银行扩充资本,评分应越高。②银行财务状况不佳(出现亏损)并可能对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形成不良影响的,得分应低于4分。③累计亏损严重以致净资产出现负数的银行,不得分。

3.资产质量及其对资本的影响(8分)

主要分析银行不良资产的状况对银行资本的影响,重点考察银行资产损失程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及其对银行资本构成的影响。

评分原则:①不良资产呈现恶化趋势,并可能对银行资本构成不利影响的,得分应低于4分。②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不足的,得分应低于3分;不足程度越高,得分越低。③对贷款以外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银行得分应高于没有计提减值准备的银行。

4.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增加资本的能力,包括控股股东提供支持的意愿和实际注入资本的情况(8分)

主要考察银行通过外部融资解决资本问题的能力,重点分析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不足时,是否能及时增加资本,包括控股股东增加注资的可能性。评分原则:①如果银行股东承诺并能够实现承诺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8%以上,或者银行通过其他方法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8%以上且能够充分抵御风险的,得满分。②当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8%,而银行股东和董事会未能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得分应低于4分。③向社会公开募集资本没有成功的,不得分。

5.银行对资本的管理情况(10分)

主要考察银行资本的管理政策,重点分析银行制定资本计划的情况,包括制定计划的程序和依据。

(1)银行是否根据自身规模,通过对资产年度增长目标和利润目标进行合理可靠的预测分析来确定银行资本的最佳需要量。

(2)银行是否在预测资本需要量的基础上,确定多少资本可以通过利润留存从内部产生,多少资本需要通过外部融资解决,并通过测算筹资成本确定最佳筹资手段。

(3)银行的利润分配政策是否稳健,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过度的分派红利会削弱银行的资本金,而过低的分派红利会妨碍发行新股,因此,要考察银行盈利的留存比率是否适当,并能够及时按资本计划补充资本金。

评分原则:①银行如果缺乏明确的资本管理政策,没有制定补充资本计划,得分应低于5分。②银行累积未分配利润为负数而进行利润分配的,不得分。③银行资本充足率未达到监管要求而进行利润分配的,不得分。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状况评价标准

(一)定量指标(60分)1.不良贷款率(15分)5%以下:15分

10%至5%:12分至15分 15%至10%:6分至12分 25%至15%:0分至6分 25%以上:0分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贷款余额。有关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的概念见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1]416号文。2.估计贷款损失率(10分)3%以下:10分 6%至3%:8分至10分 9%至6%:6分至8分 12%至9%:4分至6分 15%至12%:0分至4分 15%以上:0分

估计贷款损失率=(正常类贷款×1%+关注类贷款×2%+次级类贷款×20%+可疑类贷款×40%+损失类贷款×100%)/贷款余额

3.最大单一客户、集团客户授信比率(10分)评分时取两项得分中较低一项分值。最大单一客户授信比率 6%以下:10分 10%至6%:8分至10分 12%至10%:6分至8分 14%至12%:4分至6分 16%至14%:0分至4分 16%以上:0分 集团客户授信比率 15%以下:10分 25%至15%:8分至10分 35%至25%:6分至8分 45%至35%:4分至6分 55%至45%:0分至4分 55%以上:0分

集团客户的概念和集团客户授信比率的计算方法见监管部门制发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第十二条。

4.拨备覆盖率(20分)100%以上:20分

70%至100%:14分至20分 40%至70%:8分至14分 15%至40%:0分至8分 15%以下:0分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有关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的概念见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2]98号文。

5.非信贷资产损失率(5分)2%以下:5分 4%至2%:4分至5分 8%至4%:2分至4分 10%至8%:0分至2分 10%以上:0分

非信贷资产损失率=非信贷资产损失额/非信贷资产余额。非信贷资产概念以及损失界定标准见附件一。

(二)定性因素(40分)

1.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整体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5分)

主要考察银行不良贷款总量和不良贷款率及其变化趋势。要具体分析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升降原因,要区分存量和增量因素的影响;要具体分析不良贷款比率升降的原因,要区分“分子”和“分母”因素的影响。评分原则:①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的,得满分。②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不良贷款率下降的,得分应低于3分。③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不得分。④视不良贷款变动的具体原因调节评分结果。

2.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5分)

主要考察银行贷款行业的集中程度,分析贷款集中行业的风险状况,包括行业当前整体状况、国内外情况对比,国家对该行业的政策和指导意见,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及依据等,以及风险状况对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

3.信贷风险管理的程序及有效性,是否建立完善的信贷决策程序和制度,包括贷款“三查”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能否有效遏制不良贷款的发生(10分)

主要通过对银行不良贷款增量的原因分析,判断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1)是否建立贷款调查制度以及贷款调查报告的质量。(2分)(2)是否建立严格、独立的贷款放款审查制度并严格执行。(2分)(3)是否建立贷后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2分)

(4)是否存在违规发放的贷款,是否存在逆程序发放贷款的行为。(2分)(5)贷款档案是否完整规范。(2分)

评分原则:①银行未建立贷前调查制度、贷中审查制度和贷后检查制度的,得分应低于5分。②存在违规贷款或逆程序发放贷款行为的,不得分。

4.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10分)

(1)银行是否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制定分类的具体标准以及五级分类的内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包括贷款分类的操作、认定和审核等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分类工作是否全面涵盖各项授信业务。(3分)

(2)银行是否根据日常风险变化情况对各类贷款进行监控和分类;银行是否配备了专业人员从事分类工作;是否加强了贷款五级分类的业务培训。银行的贷款分类是否定期接受检查监督,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2分)

(3)银行的分类工作是否严格执行了有关监管规定以及内部管理规定;分类标准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保持一致;五级分类结果是否准确。(3分)(4)银行是否建立了与分类工作相配套的信息系统,保证管理层能够及时获知有关贷款分类的重要信息;银行是否按照监管要求及时报送贷款分类数据和相关分析报告。(2分)评分原则:①银行五级分类制度存在明显缺陷或分类结果严重失实的,得分应低于3分。②银行未建立贷款五级分类制度的,不得分。

5.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及其管理状况(5分)

主要考察银行是否制定了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的管理规定,是否对保证人资格、保证责任和保证合同,抵(质)押品、抵(质)押权和抵(质)押率,抵(质)押品的登记与评估、抵(质)押期限、抵(质)押品的保管和处置做了明确的规定,银行是否严格执行了这些规定。考察银行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如何,还要分析银行抵(质)押品的流动性和价值稳定性及其对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

6.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状况(5分)

主要分析银行是否针对非信贷类资产,特别是风险性非信贷类资产制定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并落实管理责任;银行对各类挂账、垫款、待清理资产是否制定了具体的清收、清理、处置办法和措施;银行对造成非信贷类资产损失的违法违规违纪人员是否追究责任。通过对以上要素的综合分析,判断银行识别、控制非信贷资产风险的能力。

评分原则:银行未建立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得分。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管理状况评价标准

(一)银行公司治理状况,公司治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0分)

1.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结构(10分)

(1)银行是否构建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银行治理结构,各个治理主体是否设立了专门委员会和专门办事机构;是否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和外部监事制度。(5分)

(2)各个治理主体是否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是否制定了完备规范的议事规则。(5分)

2.银行公司治理的决策机制(10分)

(1)银行的股东资格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股东是否履行诚信义务;银行是否能够保护股东合法权益,公平对待所有股东,是否存在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情况;银行股东是否有占用银行资产行为,是否有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对银行的影响;股东大会能否按照章程的规定有效发挥其职能。其中涉及关联交联授信的比例确定见监管部门制发的相关文件(5分)评分原则:如果银行对一个关联方的授信余额超过银行净资产的10%,或者对一个关联方的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总数超过净资产的15%,或者银行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超过商业银行净资产的25%,得分应低于3分。(2)董事是否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否勤勉诚信;董事的选任是否符合规定程序。(2分)

(3)董事会的结构是否合理;下设专门委员会是否具备独立性;董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能否按照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董事会是否制定银行的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董事会是否具备足够的控制力和调度力。(3分)

3.银行公司治理的执行机制(10分)

(1)从股东大会到董事会再到经营管理层的决策传导机制是否通畅、高效。(2分)

(2)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高级管理人员资格是否符合监管机构规定;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业务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3分)(3)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按董事会制定的战略规划开展工作;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实效性;是否存在“内部人控制”情况。(3分)(4)高级管理层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职责分工是否合理适当;经营上是否稳健并能及时识别和管理风险。(2分)

4.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10分)

(1)独立董事是否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否勤勉诚信;独立董事的选任是否符合规定程序。(2分)

(2)独立董事是否具备独立性,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是否明确;独立董事是否尽责。(2分)

(3)监事是否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否勤勉诚信;监事的选任是否符合规定程序;监事会的结构是否合理;下设专门委员会是否具备独立性;监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能否按照章程的规定有效发挥其监督作用。(4分)

(4)外部监事是否具备独立性,是否尽责。(2分)5.银行公司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及问责(10分)

(1)银行是否建立薪酬与银行效益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制定的激励政策及其制定程序是否合理。(2分)

(2)银行是否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2分)(3)是否建立公正、公开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层成员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3分)

(4)是否按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披露公司治理信息,有关薪酬激励的情况是否作适当披露。(3分)

(二)内部控制状况(50分)

1.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文化(10分)

(1)良好的治理机制:董事会是否审批银行整体经营战略和重大政策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董事会是否了解银行的主要风险并采取必要措施认定、计量、监督并控制风险;董事会是否负责审批组织结构;董事会如何确保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监督;高级管理层执行董事会决策的情况如何。(3分)

(2)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设置是否清晰地表明信息报告渠道,明确了信息报告的责任;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存在缺陷导致重要信息报告的缺漏;组织结构是否对银行的各级部门和各种业务都实施了有效的管理控制。(2分)

(3)内部控制文化:董事会与高级管理部门是否通过其言行来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银行是否存在良好的培训、宣传机制使得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参与到控制活动之中;是否存在由于激励政策不当鼓励或诱发不适当的经营行为,例如过分强调业绩目标或其他经营结果而忽略长期风险;或者工资或奖励计划过于依赖短期业绩等。(3分)

(4)员工职业操守和诚信意识:员工尽职情况;是否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违法违规问题、与经营指导方针不一致的情况及其他违反政策规定的情况。(2分)

2.风险识别与评估(10分)

主要考察银行是否对所从事的业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对风险持续监控。(1)风险管理的制度、程序和方法:主要考察银行是否设立了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专门部门,是否制定了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的制度、程序和方法。(3分)

(2)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全面性:银行的风险评估是否考虑了内部因素(如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银行业务性质、人员素质、组织机构变革和人员的流动等)与外部因素(如经济形势变化、行业变革与技术更新等);风险评估是否既针对单一业务,又针对并表机构的其他业务;风险评估是否针对风险的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两方面进行。(2分)(3)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手段与技术:银行是否建立了涵盖各项业务、全行范围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否开发和运用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和模型,对信用风险、国家及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及信誉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3分)

(4)风险控制制度、技术和方法的及时更新:银行是否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况及时修改完善风险控制的制度、方法和手段,以控制新出现的风险或以前未能控制的风险。(2分)

3.控制行为与职责分工(10分)

(1)全面、系统的各项业务政策、制度和程序,包括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要求:主要分析银行是否建立全面、系统的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包括董事会与高级管理部门要求下级部门定期报送业绩报告,以检查银行在实现其目标方面的进展;中层管理部门每天、每周或每月都应收到并审阅规范标准的业务报告和专题报告;是否针对不同资产建立了审批和授权制度。(3分)

(2)各部门、各岗位、各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分离、相互制约措施:各部门、各岗位、各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是否合理明确,是否遵循了必要的分离原则。(3分)

(3)各种会计账表、统计信息真实完整的控制措施。(2分)(4)各种应急制度及法律风险控制措施。(2分)4.信息交流与沟通(10分)

(1)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机制:主要分析银行在各级机构、各个业务领域之间是否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信息能否在各级机构、各个业务领域之间充分、有效的交流与利用;是否建立信息反馈机制。(4分)

(2)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分析银行是否具备充分而全面的内部财务与业务经营数据库;是否有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否建立电子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风险的防范措施。(4分)

(3)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主要分析银行决策层获取的有关财务状况和业务经营状况的综合性信息,以及与决策有关的外部市场信息是否是有意义的、可靠的、随时可得的,并且可以前后对比。(2分)

5.监督与纠正(10分)

(1)对银行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性的日常监督:主要分析银行对关键性风险的监督;是否有不同领域(包括业务领域本身、财务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人员共同监督内控机制的有效性;日常监督与独立评估的执行与效果如何。(4分)(2)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主要分析银行是否由独立的、经过良好训练且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有效的审计与评估,并将结果直接报告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同时报告高级管理部门;内部审计及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如何。(3分)

(3)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纠正机制:主要考察银行的内部控制缺陷被发现和被报告后是否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和纠正,高级管理部门是否建立记录内部控制弱点并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制度。(3分)

四、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状况评价标准

(一)定量指标(60分)1.资产利润率(15分)1%以上:15分

0.75%至1%:12分至15分 0.5%至0.75%:9分至12分 0.25%至0.5%:6分至9分 0%至0.25%:0至6分 0%以下:0分

资产利润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颁布的相关文件。利润的计算是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和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有关规定,以银行足额提取了当年各类贷款损失的准备金为前提条件的。

2.资本利润率(15分)20%以上:15分

15%至20%:12分至15分 10%至15%:9分至12分 5%至10%:6分至9分 0%至5%:0分至6分 0%以下:0分

资本利润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颁布的相关文件。利润的计算是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和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有关规定,以银行足额提取了当年各类贷款损失的准备金为前提条件的。

3.利息回收率(15分)95%以上:15分

85%至95%:12分至15分 75%至85%:9分至12分 65%至75%:6分至9分 55%至65%:0分至6分 55%以下:0分

利息回收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颁布的相关文件。4.资产费用率(15分)0.75%以下:15分 1%至0.75%:12分至15分 1.25%至1%:9分至12分 1.5%至1.25%:6分至9分 1.75%至1.5%:3分至6分 2%至1.75%:0分至3分 2%以上:0分

资产费用率=营业费用/资产总额。营业费用的概念见《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二)定性因素(40分)

1.银行的成本费用和收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和趋势(15分)主要通过银行利润构成分析考察盈利水平和趋势,通过同业比较和历史比较分析判断银行收入的来源构成及其稳定性,分析影响银行收入来源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变化可能对银行盈利产生的影响。

要分析银行成本费用的主要构成,预测成本费用的增长趋势;应综合考虑收入、成本费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银行净营业收入的变化,以此判断银行盈利的变化趋势。

2.银行盈利的质量,以及银行盈利对业务发展与资产损失准备提取的影响(15分)

主要分析银行是否严格按照监管机构的规定核算应收未收利息,是否足额提取应付未付利息,是否足额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及其他资产损失准备。要分析应收未收利息、应付未付利息和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对银行盈利状况的影响。评分原则: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第六条的规定进行相应调整后,经营成果为亏损的,得分应低于8分。

3.财务预决算体系,财务管理的健全性和有效性(10分)

主要分析银行是否制定本年度利润计划与预算;银行预决算体系是否健全;银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其执行状况。本项目主要从财务管理制度入手,分析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

评分原则:①在财务管理中弄虚作假的,不得分。②由于财务管理问题造成盈利状况严重不实的,不得分。

五、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评价标准

(一)定量指标(60分)1.流动性比率(20分)35%以上:20分

25%至35%:16分至20分 15%至25%:12分至16分 10%至15%:0分至12分 10%以下:0分

流动性比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制发的相关文件。2.人民币超额准备金比率(10分)5%以上:10分 4%至5%:6分至10分 3%至4%:2分至6分 2%至3%:0分至2分 2%以下:0分

人民币超额准备金是指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后的人民币准备金。3.外币备付金率(5分)5%以上:5分 4%至5%:3分至5分 3%至4%:1分至3分 2%至3%:0分至1分 2%以下:0分

外币备付金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制发的相关文件。4.(人民币、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10分)65%以下:10分 70%至65%:7分至10分 75%至70%:4分至7分 90%至75%:0分至4分 90%以上:0分

存贷款比例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制发的相关文件。5.外币存贷款比例(5分)70%以下:5分 80%至70%:3分至5分 90%至80%:1分至3分 100%至90%:0分至1分 100%以上:0分

外币存贷款比例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制发的相关文件。6.净拆借资金比率(10分)-4%以下:10分 0至-4%:8分至10分 1%至0:6分至8分 3%至1%:0分至6分 3%以上:0分

净拆借资金比率=拆入资金比例-拆出资金比例;拆入资金比例和拆出资金比例的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制发的相关文件。

(二)定性因素(40分)

1.资金来源的构成、变化趋势和稳定性(5分)

主要分析银行存款的构成及其增减变化趋势,判断银行资金的稳定性。重点分析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以及对公存款与储蓄存款在存款中的比重,分析一定历史时期存款的变化情况及其趋势。

评分原则:存款波动较大的银行,得分应低于3分。2.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和资金的调配情况(5分)

主要分析银行流动性状况,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是否匹配,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政策是否合理。

3.银行对流动性的管理情况(20分)

主要考察银行是否建立稳定的流动性管理体系,较好地控制流动性风险。(1)银行是否设立流动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银行的流动性管理。(5分)(2)对流动性需求的预测:银行是否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对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进行准确地测算。(5分)(3)流动性管理政策:银行是否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流动性管理政策,设计多种方案(包括主动负债、转换资产、出售资产等),从中选择最优流动性管理方案。判断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有无综合调控能力。(5分)(4)日常管理:银行有无建立流动性的监测、预警机制,是否制定流动性应急方案。(5分)

4.银行以主动负债形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5分)

主要考察银行在流动性不足时从外部获得资金的能力,重点分析银行通过同业拆入、证券回购、向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从国际金融市场借入资金等方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分析银行同业拆借业务状况,同业拆借利率水平;分析银行在证券回购市场交易状况,证券回购业务的资金规模、收益状况,证券资产构成及其变现能力等。

5.管理层有效识别、监测、和调控银行头寸的能力(5分)

主要考察银行管理层是否能够及时获得关于银行头寸状况的信息;银行管理层对银行的头寸状况是否有清楚的认识;管理层是否对银行资金需求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作出决策。

六、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评价

市场风险,指由于利率或价格发生变化而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产生的不利影响。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外汇风险、股本风险和商品风险。

在评估市场风险时,监管人员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金融机构盈利性或资产价值对利率、汇率、商品价格或产权价反向变动的敏感程度;

(二)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市场风险敞口的能力;

(三)源自非交易性头寸利率风险敞口的性质和复杂程度;

(四)源自交易性和境外业务市场风险敞口的性质和复杂程度。根据我国银行业现状,暂不对市场风险进行评级,但可以考察银行资产价值与盈利水平受利率政策与外汇价格变化的影响,作为评价盈利性和资产质量的参考。

七、银行评级

(一)单项运作要素的评价

对银行运作要素的评价标准为:评分85分以上为1级,评分75分至85分为2级,评分60至75分为3级,评分50至60分为4级,评分50分以下为5级。

(二)综合评分标准

综合评级采用加权汇总评分法,即各要素评价分值乘以相应权重后进行相加,其总和为综合评分。各要素的权重分别为:资本充足状况20%,资产安全状况20%,管理状况25%,盈利状况20%,流动性状况15%。暂不对市场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分。在取得各要素的评分后,将各要素评价分值乘以相应权重后进行相加,其总和为综合评分。

(三)综合评级等次

根据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综合评分,对应取得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综合评级等次。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综合评级分为五级:

1级-良好: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2级-一般:综合评分在75分至85分之间。3级-关注:综合评分在60分至75分之间。4级-欠佳:综合评分在50分至60分之间。5级-差:综合评分在50分以下。

(四)评级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评级的周期

评级周期为一年,即监管人员每年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一次年度评级。监管人员应在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根据银行上一年度情况完成对银行的评级。

2.评级结果的披露

评级结果由监管部门向有关部门通报,暂不向公众披露。何时需对外披露由监管部门决定。

附件一

非信贷类资产项目定义和损失界定标准

一、表内应收利息:指截至评级日期表内应收利息余额,其预计损失额按余额的95%界定。

二、待处理房改资产:指住房体制改革后形成的已售公房损失,其预计损失额按余额的100%界定。

三、待处理同业拆借垫款:指拆放同业及拆放金融性公司形成的拆借垫款,其预计损失额按照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中损失类标准界定。

四、待处理案件纠纷垫款:指经济纠纷及案件形成的垫款,包括以前年度案件结案后挂账的损失和结案挂账的涉案资金,其预计损失额按照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中损失类标准界定。

五、待处理以前年度担保及信用证垫款:指由于担保及信用证形成且尚未纳入信贷资产中统计的垫款,其预计损失额按照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中损失类标准界定。

六、待处理其他应收款:指除以上二至五项待处理项目外的其他各种跨年度待处理垫款、挂账和非业务性暂付及应收款项。如应收赔款和罚金、诉讼办案费垫款等。其预计损失额按照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中损失类标准界定。

七、待处理抵债资产:指行使抵押权、质权资产、受偿破产和关闭企业或其他债务人的资产等,其预计损失额按照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中损失类标准界定。

八、待清理投资及自办实体资产:指进行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及以前年度自办经济实体形成的待清理资产,其预计损失额按照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中损失类标准界定,如待清理投资及自办实体是按比例出资的,待清理资产及预计损失按投资比例计算确定。

九、待清理接收资产:指待清理城信社资产、待清理信托资产、人行转来企业贷款本金和利息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转来资产等,其预计损失额按照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中损失类标准界定。

十、应付福利费垫款:指超标准红字反映的应付福利费,其预计损失额按垫款金额的100%界定。

十一、历年亏损挂账:指自身形成的亏损挂账,其预计损失额按亏损挂账金额的100%界定。

十二、其他风险性非信贷类资产:指产权待界定资产、委托持股、委托代理业务等资产,其预计损失额按照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中损失类标准界定。

附件二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操作规程

风险评级是监管机构根据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资产安全、管理、盈利、流动性和市场风险敏感性等方面的状况,对银行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并形成综合评级的过程。

一、评级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风险评级应在全面收集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综合全部信息进行。

(二)系统性原则,风险评级应系统分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和经营状况,以及风险发展趋势。

(三)持续性原则,风险评级应根据监管周期持续进行。

(四)审慎性原则,风险评级应当遵循审慎监管原则,以审慎监管的要求为依据,有效识别和认定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的和潜在的风险。

二、评级的步骤

(一)信息收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应当建立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息的综合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风险评级的信息来源应当具有广泛性。在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评级之前,监管人员应充分收集以下信息:1.非现场监管信息;2.现场检查结果; 3.银行向公众披露的信息;4.银行提交的年度经营计划、经营状况报告和各项准入申请等;5.国际、国内评级机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情况;6.各种媒体报道的银行信息。

(二)现场评估。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监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现场评估手段了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1.针对评级进行现场检查。根据已经收集的信息,确定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关键风险以及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信息,对重要经营领域和关键风险点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应侧重了解银行治理与风险控制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测试。2.与银行管理层保持密切接触。通过与银行管理层的会谈,进一步了解银行经营及其风险状况的信息,同时考察银行管理层的业务素质与管理能力。3.与银行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通过与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进一步了解银行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三)综合分析。监管人员对通过上述手段收集的所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并依据评级体系确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评级。在评级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同业的情况、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阶段的情况、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评估应能够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与经营情况。

(四)结果反馈。对评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通报银行,要求董事会督促高级管理层整改。

(五)档案归集。评级结果反馈结束后,应做好评级依据、评级结果、评级结果反馈座谈会纪要等文件、材料的存档工作。

三、评级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评级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风险评级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评级过程中,除定量分析外,还要求监管人员对银行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定性评价,定性分析应当在尽可能多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判断,保证定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二)评级的审慎性。监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谨慎地做出判断。关于银行不愿意提供的信息,应倾向于视其为不利于银行的信息;对于不能确定是否对银行有利的情况,应倾向于视其为不利于银行的情况。对于存在明显的迹象,可能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甚至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情况,应当做出合理的估计。

四、评级结果的运用

评级结果将作为规划监管工作和配置监管资源的主要依据。运用评级结果时,监管人员应当针对评级结果,深入分析银行风险及其成因,并结合银行单项运作要素的评价和综合评级的结果,制定每家银行的综合监管计划和监管对策。对评级结果为3级以下的单项运作要素,应当加强对该要素的监管,并视情况对该要素进行专项现场检查;对任何单项运作要素评级结果为4级以下的银行,应当对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质询,要求其降低风险水平;对任何单项运作要素评级结果为5级的银行,应当督促其制定改善风险状况的计划,并在监管机构监督下予以实施。

同时,应对不同评级级别的银行采取分类监管政策:对综合评级为1级的机构,应积极支持其发展,可以在现场检查的频率上相应放宽;对综合评级为2级的机构,应指出其存在的薄弱环节,督促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整改,在现场检查时应重点关注其存在风险的领域;对综合评级为3级的机构,应适当加强对其非现场分析与现场检查,督促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与内部控制,改善财务状况;对综合评级为4级的机构,应增加现场检查频率,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密切关注其经营态势,督促其加大经营调整力度,积极降低风险,同时建议在机构市场准入和新业务审批方面进行限制,必要时应对其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谈话,责令整改;对综合评级为5级的机构,应对其业务活动的开展作出一定的限制,限制其高风险经营行为,要求其改善经营状况,调整其高级管理人员,必要时进行重组或实施接管。

第二篇: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2月22日发布、实施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是银行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管机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表现形态和内在风险控制能力进行的科学、审慎的评估与判断。监管机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评级,既不同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的评价,也不同于社会中介机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它是以防范风险为目的,通过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及经营状况的综合评级,系统地分析、识别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实现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持续监管和分类监管,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健发展。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主要是对银行经营要素的综合评价,包括资本充足状况评价、资产安全状况评价、管理状况评价、盈利状况评价、流动性状况评价和市场风险敏感性状况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加权汇总后的总体评价。评级结果将作为监管的基本依据,并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的重要参考。中国银监会将根据评级结果确定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现场检查的频率、范围和依法采取的其他监管措施。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评价标准

(一)定量指标(60分)

1.资本充足率(30分):10%以上:30分;8%至10%:25至30分;6%至8%:14至25分;2%至6%:0至14分;2%以下:0分;资本充足率的概念与相关计算方法见监管部门制发的相关文件。

2.核心资本充足率(30分):6%以上:30分;4%至6%:25至30分;2%至4%:10至25分;1%至2%:0至10分;1%以下:0分;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见监管部门制发的相关文件。

说明:本评级体系中所有的定量指标评分,均按照区间值均匀分布计算。

(二)定性因素(40分)

1.银行资本的构成和质量(6分)

主要考察银行资本构成的稳定性、市场价值及其流动性。

评分原则:①核心资本在资本中的比重越高,资本构成越稳定,评分应越高。②要分析核心资本构成的稳定性,如果银行存在资本未足额到位或资本抽逃等问题,不得分。③要分析附属资本构成的稳定性,稳定性越高,市场价值越大,评分应越高。分析附属资本构成主要考虑银行的债务性资本(监管机构确认的银行以对外承担债务形式持有的资本),包括其市值变动情况和流动性状况。④上市银行得分应高于非上市银行。⑤资本构成要素存在不稳定性对银行承受风险能力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得分应在3分以下。

2.银行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对资本的影响(8分)主要分析银行财务状况对银行资本的影响。

评分原则:①好的盈利状况能增强或保持银行的竞争能力,利于银行扩充资本,评分应越高。②银行财务状况不佳(出现亏损)并可能对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形成不良影响的,得分应低于4分。③累计亏损严重以致净资产出现负数的银行,不得分。

3.资产质量及其对资本的影响(8分)

主要分析银行不良资产的状况对银行资本的影响,重点考察银行资产损失程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及其对银行资本构成的影响。

评分原则:①不良资产呈现恶化趋势,并可能对银行资本构成不利影响的,得分应低于4分。②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不足的,得分应低于3分;不足程度越高,得分越低。③对贷款以外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银行得分应高于没有计提减值准备的银行。

4.银行进入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增加资本的能力,包括控股股东提供支持的意愿和实际注入资本的情况(8分)

主要考察银行通过外部融资解决资本问题的能力,重点分析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不足时,是否能及时增加资本,包括控股股东增加注资的可能性。

评分原则:①如果银行股东承诺并能够实现承诺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8%以上,或者银行通过其他方法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8%以上且能够充分抵御风险的,得满分。②当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8%,而银行股东和董事会未能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得分应低于4分。③向社会公开募集资本没有成功的,不得分。

5.银行对资本的管理情况(10分)

主要考察银行资本的管理政策,重点分析银行制定资本计划的情况,包括制定计划的程序和依据。

(1)银行是否根据自身规模,通过对资产增长目标和利润目标进行合理可靠的预测分析来确定银行资本的最佳需要量。

(2)银行是否在预测资本需要量的基础上,确定多少资本可以通过利润留存从内部产生,多少资本需要通过外部融资解决,并通过测算筹资成本确定最佳筹资手段。

(3)银行的利润分配政策是否稳健,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过度的分派红利会削弱银行的资本金,而过低的分派红利会妨碍发行新股,因此,要考察银行盈利的留存比率是否适当,并能够及时按资本计划补充资本金。评分原则:①银行如果缺乏明确的资本管理政策,没有制定补充资本计划,得分应低于5分。②银行累积未分配利润为负数而进行利润分配的,不得分。③银行资本充足率未达到监管要求而进行利润分配的,不得分。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安全状况评价标准

(一)定量指标(60分)

1.不良贷款率(15分):5%以下:15分;10%至5%:12分至15分;15%至10%:6分至12分;25%至15%:0分至6分;25%以上:0分。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贷款余额。有关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的概念见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1]416号文。

2.估计贷款损失率(10分):3%以下:10分;6%至3%:8分至10分;9%至6%:6分至8分;12%至9%:4分至6分;15%至12%:0分至4分;15%以上:0分。

估计贷款损失率=(正常类贷款×1%+关注类贷款×2%+次级类贷款×20%+可疑类贷款×40%+损失类贷款×100%)/贷款余额

3.最大单一客户、集团客户授信比率(10分)评分时取两项得分中较低一项分值。

最大单一客户授信比率:6%以下:10分;10%至6%:8分至10分;12%至10%:6分至8分;14%至12%:4分至6分;16%至14%:0分至4分;16%以上:0分。

集团客户授信比率:15%以下:10分;25%至15%:8分至10分;35%至25%:6分至8分;45%至35%:4分至6分;55%至45%:0分至4分;55%以上:0分。

集团客户的概念和集团客户授信比率的计算方法见监管部门制发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第十二条。

4.拨备覆盖率(20分):100%以上:20分;70%至100%:14分至20分;40%至70%:8分至14分;15%至40%:0分至8分;15%以下:0分。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有关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的概念见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2]98号文。

5.非信贷资产损失率(5分):2%以下:5分;4%至2%:4分至5分;8%至4%:2分至4分;10%至8%:0分至2分;10%以上:0分。

非信贷资产损失率=非信贷资产损失额/非信贷资产余额。非信贷资产概念以及损失界定标准见附件一。

(二)定性因素(40分)

1.不良贷款和其他不良资产的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整体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5分)

主要考察银行不良贷款总量和不良贷款率及其变化趋势。要具体分析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升降原因,要区分存量和增量因素的影响;要具体分析不良贷款比率升降的原因,要区分“分子”和“分母”因素的影响。

评分原则:①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的,得满分。②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不良贷款率下降的,得分应低于3分。③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不得分。④视不良贷款变动的具体原因调节评分结果。

2.贷款行业集中度以及对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5分)

主要考察银行贷款行业的集中程度,分析贷款集中行业的风险状况,包括行业当前整体状况、国内外情况对比,国家对该行业的政策和指导意见,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及依据等,以及风险状况对银行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

3.信贷风险管理的程序及有效性,是否建立完善的信贷决策程序和制度,包括贷款“三查”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能否有效遏制不良贷款的发生(10分)

主要通过对银行不良贷款增量的原因分析,判断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1)是否建立贷款调查制度以及贷款调查报告的质量。(2分)(2)是否建立严格、独立的贷款放款审查制度并严格执行。(2分)(3)是否建立贷后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2分)

(4)是否存在违规发放的贷款,是否存在逆程序发放贷款的行为。(2分)(5)贷款档案是否完整规范。(2分)

评分原则:①银行未建立贷前调查制度、贷中审查制度和贷后检查制度的,得分应低于5分。②存在违规贷款或逆程序发放贷款行为的,不得分。

4.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10分)

(1)银行是否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制定分类的具体标准以及五级分类的内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包括贷款分类的操作、认定和审核等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分类工作是否全面涵盖各项授信业务。(3分)

(2)银行是否根据日常风险变化情况对各类贷款进行监控和分类;银行是否配备了专业人员从事分类工作;是否加强了贷款五级分类的业务培训。银行的贷款分类是否定期接受检查监督,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2分)

(3)银行的分类工作是否严格执行了有关监管规定以及内部管理规定;分类标准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保持一致;五级分类结果是否准确。(3分)(4)银行是否建立了与分类工作相配套的信息系统,保证管理层能够及时获知有关贷款分类的重要信息;银行是否按照监管要求及时报送贷款分类数据和相关分析报告。(2分)

评分原则:①银行五级分类制度存在明显缺陷或分类结果严重失实的,得分应低于3分。②银行未建立贷款五级分类制度的,不得分。

5.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及其管理状况(5分)

主要考察银行是否制定了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的管理规定,是否对保证人资格、保证责任和保证合同,抵(质)押品、抵(质)押权和抵(质)押率,抵(质)押品的登记与评估、抵(质)押期限、抵(质)押品的保管和处置做了明确的规定,银行是否严格执行了这些规定。考察银行保证贷款和抵(质)押贷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如何,还要分析银行抵(质)押品的流动性和价值稳定性及其对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

6.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状况(5分)

主要分析银行是否针对非信贷类资产,特别是风险性非信贷类资产制定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并落实管理责任;银行对各类挂账、垫款、待清理资产是否制定了具体的清收、清理、处置办法和措施;银行对造成非信贷类资产损失的违法违规违纪人员是否追究责任。通过对以上要素的综合分析,判断银行识别、控制非信贷资产风险的能力。

评分原则:银行未建立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得分。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管理状况评价标准

(一)银行公司治理状况,公司治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50分)

1.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结构(10分)

(1)银行是否构建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银行治理结构,各个治理主体是否设立了专门委员会和专门办事机构;是否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和外部监事制度。(5分)

(2)各个治理主体是否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是否制定了完备规范的议事规则。(5分)

2.银行公司治理的决策机制(10分)

(1)银行的股东资格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股东是否履行诚信义务;银行是否能够保护股东合法权益,公平对待所有股东,是否存在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情况;银行股东是否有占用银行资产行为,是否有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对银行的影响;股东大会能否按照章程的规定有效发挥其职能。其中涉及关联交联授信的比例确定见监管部门制发的相关文件(5分)评分原则:如果银行对一个关联方的授信余额超过银行净资产的10%,或者对一个关联方的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总数超过净资产的15%,或者银行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超过商业银行净资产的25%,得分应低于3分。

(2)董事是否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否勤勉诚信;董事的选任是否符合规定程序。(2分)

(3)董事会的结构是否合理;下设专门委员会是否具备独立性;董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能否按照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并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董事会是否制定银行的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董事会是否具备足够的控制力和调度力。(3分)

3.银行公司治理的执行机制(10分)

(1)从股东大会到董事会再到经营管理层的决策传导机制是否通畅、高效。(2分)

(2)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高级管理人员资格是否符合监管机构规定;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业务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3分)

(3)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高级管理人员是否按董事会制定的战略规划开展工作;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的实效性;是否存在“内部人控制”情况。(3分)

(4)高级管理层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职责分工是否合理适当;经营上是否稳健并能及时识别和管理风险。(2分)

4.银行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10分)

(1)独立董事是否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否勤勉诚信;独立董事的选任是否符合规定程序。(2分)

(2)独立董事是否具备独立性,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是否明确;独立董事是否尽责。(2分)

(3)监事是否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否勤勉诚信;监事的选任是否符合规定程序;监事会的结构是否合理;下设专门委员会是否具备独立性;监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能否按照章程的规定有效发挥其监督作用。(4分)

(4)外部监事是否具备独立性,是否尽责。(2分)5.银行公司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及问责(10分)

(1)银行是否建立薪酬与银行效益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制定的激励政策及其制定程序是否合理。(2分)

(2)银行是否建立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2分)

(3)是否建立公正、公开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层成员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3分)(4)是否按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披露公司治理信息,有关薪酬激励的情况是否作适当披露。(3分)

(二)内部控制状况(50分)

1.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文化(10分)

(1)良好的治理机制:董事会是否审批银行整体经营战略和重大政策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董事会是否了解银行的主要风险并采取必要措施认定、计量、监督并控制风险;董事会是否负责审批组织结构;董事会如何确保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监督;高级管理层执行董事会决策的情况如何。(3分)

(2)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设置是否清晰地表明信息报告渠道,明确了信息报告的责任;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存在缺陷导致重要信息报告的缺漏;组织结构是否对银行的各级部门和各种业务都实施了有效的管理控制。(2分)

(3)内部控制文化:董事会与高级管理部门是否通过其言行来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银行是否存在良好的培训、宣传机制使得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参与到控制活动之中;是否存在由于激励政策不当鼓励或诱发不适当的经营行为,例如过分强调业绩目标或其他经营结果而忽略长期风险;或者工资或奖励计划过于依赖短期业绩等。(3分)

(4)员工职业操守和诚信意识:员工尽职情况;是否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违法违规问题、与经营指导方针不一致的情况及其他违反政策规定的情况。(2分)

2.风险识别与评估(10分)

主要考察银行是否对所从事的业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对风险持续监控。(1)风险管理的制度、程序和方法:主要考察银行是否设立了履行风险管理职能的专门部门,是否制定了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的制度、程序和方法。(3分)

(2)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全面性:银行的风险评估是否考虑了内部因素(如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银行业务性质、人员素质、组织机构变革和人员的流动等)与外部因素(如经济形势变化、行业变革与技术更新等);风险评估是否既针对单一业务,又针对并表机构的其他业务;风险评估是否针对风险的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两方面进行。(2分)

(3)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手段与技术:银行是否建立了涵盖各项业务、全行范围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否开发和运用风险量化评估方法和模型,对信用风险、国家及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及信誉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持续的监控。(3分)

(4)风险控制制度、技术和方法的及时更新:银行是否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况及时修改完善风险控制的制度、方法和手段,以控制新出现的风险或以前未能控制的风险。(2分)

3.控制行为与职责分工(10分)

(1)全面、系统的各项业务政策、制度和程序,包括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要求:主要分析银行是否建立全面、系统的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包括董事会与高级管理部门要求下级部门定期报送业绩报告,以检查银行在实现其目标方面的进展;中层管理部门每天、每周或每月都应收到并审阅规范标准的业务报告和专题报告;是否针对不同资产建立了审批和授权制度。(3分)

(2)各部门、各岗位、各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分离、相互制约措施:各部门、各岗位、各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是否合理明确,是否遵循了必要的分离原则。(3分)

(3)各种会计账表、统计信息真实完整的控制措施。(2分)(4)各种应急制度及法律风险控制措施。(2分)4.信息交流与沟通(10分)

(1)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机制:主要分析银行在各级机构、各个业务领域之间是否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信息能否在各级机构、各个业务领域之间充分、有效的交流与利用;是否建立信息反馈机制。(4分)

(2)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分析银行是否具备充分而全面的内部财务与业务经营数据库;是否有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否建立电子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风险的防范措施。(4分)

(3)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主要分析银行决策层获取的有关财务状况和业务经营状况的综合性信息,以及与决策有关的外部市场信息是否是有意义的、可靠的、随时可得的,并且可以前后对比。(2分)

5.监督与纠正(10分)

(1)对银行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性的日常监督:主要分析银行对关键性风险的监督;是否有不同领域(包括业务领域本身、财务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人员共同监督内控机制的有效性;日常监督与独立评估的执行与效果如何。(4分)

(2)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主要分析银行是否由独立的、经过良好训练且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有效的审计与评估,并将结果直接报告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同时报告高级管理部门;内部审计及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如何。(3分)

(3)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纠正机制:主要考察银行的内部控制缺陷被发现和被报告后是否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和纠正,高级管理部门是否建立记录内部控制弱点并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制度。(3分)

四、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状况评价标准

(一)定量指标(60分)

1.资产利润率(15分):1%以上:15分;0.75%至1%:12分至15分;0.5%至0.75%:9分至12分;0.25%至0.5%:6分至9分;0%至0.25%:0至6分;0%以下:0分。

资产利润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颁布的相关文件。利润的计算是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和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有关规定,以银行足额提取了当年各类贷款损失的准备金为前提条件的。

2.资本利润率(15分):20%以上:15分;15%至20%:12分至15分;10%至15%:9分至12分;5%至10%:6分至9分;0%至5%:0分至6分;0%以下:0分。

资本利润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颁布的相关文件。利润的计算是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及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和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有关规定,以银行足额提取了当年各类贷款损失的准备金为前提条件的。

3.利息回收率(15分):95%以上:15分;85%至95%:12分至15分;75%至85%:9分至12分;65%至75%:6分至9分;55%至65%:0分至6分;55%以下:0分。

利息回收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颁布的相关文件。

4.资产费用率(15分):0.75%以下:15分;1%至0.75%:12分至15分;1.25%至1%:9分至12分;1.5%至1.25%:6分至9分;1.75%至1.5%:3分至6分;2%至1.75%:0分至3分;2%以上:0分。

资产费用率=营业费用/资产总额。营业费用的概念见《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二)定性因素(40分)

1.银行的成本费用和收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和趋势(15分)

主要通过银行利润构成分析考察盈利水平和趋势,通过同业比较和历史比较分析判断银行收入的来源构成及其稳定性,分析影响银行收入来源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变化可能对银行盈利产生的影响。要分析银行成本费用的主要构成,预测成本费用的增长趋势;应综合考虑收入、成本费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银行净营业收入的变化,以此判断银行盈利的变化趋势。

2.银行盈利的质量,以及银行盈利对业务发展与资产损失准备提取的影响(15分)

主要分析银行是否严格按照监管机构的规定核算应收未收利息,是否足额提取应付未付利息,是否足额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及其他资产损失准备。要分析应收未收利息、应付未付利息和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对银行盈利状况的影响。

评分原则: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第六条的规定进行相应调整后,经营成果为亏损的,得分应低于8分。

3.财务预决算体系,财务管理的健全性和有效性(10分)

主要分析银行是否制定本利润计划与预算;银行预决算体系是否健全;银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及其执行状况。本项目主要从财务管理制度入手,分析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

评分原则:①在财务管理中弄虚作假的,不得分。②由于财务管理问题造成盈利状况严重不实的,不得分。

五、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评价标准

(一)定量指标(60分)

1.流动性比率(20分):35%以上:20分;25%至35%:16分至20分;15%至25%:12分至16分;10%至15%:0分至12分;10%以下:0分。

流动性比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制发的相关文件。

2.人民币超额准备金比率(10分):5%以上:10分;4%至5%:6分至10分;3%至4%:2分至6分;2%至3%:0分至2分;2%以下:0分。

人民币超额准备金是指扣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后的人民币准备金。

3.外币备付金率(5分):5%以上:5分;4%至5%:3分至5分;3%至4%:1分至3分;2%至3%:0分至1分;2%以下:0分。

外币备付金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制发的相关文件。

4.(人民币、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10分):65%以下:10分;70%至65%:7分至10分;75%至70%:4分至7分;90%至75%:0分至4分;90%以上:0分。

存贷款比例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制发的相关文件。

5.外币存贷款比例(5分):70%以下:5分;80%至70%:3分至5分;90%至80%:1分至3分;100%至90%:0分至1分;100%以上:0分。

外币存贷款比例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制发的相关文件。6.净拆借资金比率(10分):-4%以下:10分;0至-4%:8分至10分;1%至0:6分至8分;3%至1%:0分至6分;3%以上:0分。

净拆借资金比率=拆入资金比例-拆出资金比例;拆入资金比例和拆出资金比例的计算方法见监管机构制发的相关文件。

(二)定性因素(40分)

1.资金来源的构成、变化趋势和稳定性(5分)

主要分析银行存款的构成及其增减变化趋势,判断银行资金的稳定性。重点分析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以及对公存款与储蓄存款在存款中的比重,分析一定历史时期存款的变化情况及其趋势。

评分原则:存款波动较大的银行,得分应低于3分。2.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和资金的调配情况(5分)

主要分析银行流动性状况,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是否匹配,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政策是否合理。

3.银行对流动性的管理情况(20分)

主要考察银行是否建立稳定的流动性管理体系,较好地控制流动性风险。(1)银行是否设立流动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银行的流动性管理。(5分)(2)对流动性需求的预测:银行是否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对银行的流动性需求进行准确地测算。(5分)

(3)流动性管理政策:银行是否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流动性管理政策,设计多种方案(包括主动负债、转换资产、出售资产等),从中选择最优流动性管理方案。判断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有无综合调控能力。(5分)

(4)日常管理:银行有无建立流动性的监测、预警机制,是否制定流动性应急方案。(5分)

4.银行以主动负债形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5分)

主要考察银行在流动性不足时从外部获得资金的能力,重点分析银行通过同业拆入、证券回购、向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从国际金融市场借入资金等方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分析银行同业拆借业务状况,同业拆借利率水平;分析银行在证券回购市场交易状况,证券回购业务的资金规模、收益状况,证券资产构成及其变现能力等。

5.管理层有效识别、监测、和调控银行头寸的能力(5分)

主要考察银行管理层是否能够及时获得关于银行头寸状况的信息;银行管理层对银行的头寸状况是否有清楚的认识;管理层是否对银行资金需求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作出决策。

六、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评价

市场风险,指由于利率或价格发生变化而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产生的不利影响。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外汇风险、股本风险和商品风险。

在评估市场风险时,监管人员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金融机构盈利性或资产价值对利率、汇率、商品价格或产权价反向变动的敏感程度;

(二)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市场风险敞口的能力;

(三)源自非交易性头寸利率风险敞口的性质和复杂程度;

(四)源自交易性和境外业务市场风险敞口的性质和复杂程度。

根据我国银行业现状,暂不对市场风险进行评级,但可以考察银行资产价值与盈利水平受利率政策与外汇价格变化的影响,作为评价盈利性和资产质量的参考。

七、银行评级

(一)单项运作要素的评价

对银行运作要素的评价标准为:评分85分以上为1级,评分75分至85分为2级,评分60至75分为3级,评分50至60分为4级,评分50分以下为5级。

(二)综合评分标准

综合评级采用加权汇总评分法,即各要素评价分值乘以相应权重后进行相加,其总和为综合评分。各要素的权重分别为:资本充足状况20%,资产安全状况20%,管理状况25%,盈利状况20%,流动性状况15%。暂不对市场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分。在取得各要素的评分后,将各要素评价分值乘以相应权重后进行相加,其总和为综合评分。

(三)综合评级等次

根据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综合评分,对应取得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综合评级等次。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综合评级分为五级:

1级-良好:综合评分在85分以上。2级-一般:综合评分在75分至85分之间。3级-关注:综合评分在60分至75分之间。4级-欠佳:综合评分在50分至60分之间。5级-差:综合评分在50分以下。

(四)评级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评级的周期: 评级周期为一年,即监管人员每年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一次评级。监管人员应在结束后4个月内根据银行上一情况完成对银行的评级。

2.评级结果的披露

评级结果由监管部门向有关部门通报,暂不向公众披露。何时需对外披露由监管部门决定。

第三篇:浅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浅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风险

管理组织体系

【摘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后,各个商业银行积极展开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探索,以期构建防范和控制银行风险的长效机制。但是在风险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上,我国目前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下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简单介绍了国际普遍使用的风险管理体系——扁平化矩阵结构,最后从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计角度提出了一套方案以提高银行风险预防和控制的能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 股份制改革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 缺乏多层次的风险控制机制,缺乏集中统一的风险管理部门,各业务部门往往各自为政,互不沟通,缺乏效率。第二,现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权力和地位不够,对业务部门未、不能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难以真正发挥风险管理方面的统帅和权威作用。第三,银行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之间缺乏严格的可实施的监督制约机制。监事会难以对董事、高管层及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督,董事会难以对高管等经营者进行有效监控,高管层难以对分支机构的经营进行有效监控。股份制改革之后,银行形成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以上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是依然存在。总的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上,都还处

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二、国际普遍使用的风险管理体系

国际上相对成熟和使用广泛的风险管理结构是扁平化矩阵结构。扁平化是指中间环节少, 组织机构从上到下依次为总行、地区中心分行、分行三个层次。矩阵式是指总行对分行的管理主要通过独立的职能部门垂直进行, 同时辅之以分行自身的水平管理。

扁平化矩阵式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 水平层次上, 不是行长个人负责, 而是职能部门负责。第二, 垂直方向上的授权以业务单元为单位多路径平行向下, 彼此不存在交叉。地区中心分行为中间环节, 与分行相比更偏重于业务管理。第三, 由于责任和权限都落实到具体业务岗位上, 因而发挥主功能的是业务流程中的一个个岗位, 而不是职位, 分行行长的权限范围相对较小, 其责任也相对较小。这个矩阵是以客户和职能作为两个参考因素设计的,在原有的直线职能结构基础上, 再建立一套横向的组织系统, 以一个任务或项目为中心形成一个二维或多维的矩阵, 这一结构中的人员或小组既受各职能部门的纵向领导, 同时又接受为执行某一功能而设立的工作小组的横向领导。

三、我国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设计

针对我国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实际情况以及借鉴国外银行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可引入矩阵式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如下体系:以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中心,下设各个风险管理部门,分行设风险管理处风险管理系统

(1)在总行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首席风险官。由于风险管理强调银行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协调,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行长或副行长、财务部、资产负债管理部、信贷部门、IT部门和检察等部门的主管人员作为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而首席风险官可选择银行的一位分管风险的行长。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制定全行的风险管理方针、政策、和目标,并对下属风险管理部门进行考核以及管理。首席风险官的职能是协调风险管理委员会内部工作,听取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经理的汇报,并指导风险经理在相应层面根据风险状况及其趋势的演变调整风险应对策略。首席风险官还应负责定期向董事会汇报综合各方面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报告。

(2)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置风险管理部和风险经理。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类。因此,我们可是设置信用风险管理部、市场风险管理部和操作风险管理部。每个部门设立一位风险经理。风险管理部的主要职责是对具体的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具体的本部门的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管理操作程序等。风险经理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风险管理部日常的工作,协调风险管理部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风险管理委员会沟通,并向下级分行的风险管理处传达风险管理工作中具体的操作和程序,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进行客户的风险识别,贷款的授信等工作。

(3)在各分行设立风险管理处。我国实行的是总分行制的商业银行行政管理体系,总行主要负责全行的管理工作,而分行是对外业

务的窗口,是各项制度最后的实施者。风险管理处的主要职责是对各自分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管理,按照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制度定期向上一级的风险管理部进行风险管理情况汇报,提供风险资料和数据。

在实际风险管理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三个问题。首先,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应以风险管理理论为灵魂。可在鉴别和分析不同风险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吸收。具体操作可由风险管理委员会牵头,相关部门结合本行具体情况,确定要采取的市场风险管理理论和流程,明确各种风险管理指导原则和方针,为以后的具体工作确立参考依据。所以风险管理委员会应该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已经确定的风险管理原则指导各个相关部门的具体操作,才能保证整个风险管理的方向始终正确。其次,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非常重要。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可直接由风险管理委员会监督,具体协调和领导可以由首席风险官执行,以保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达到银行人、材、物等各方面的最佳配合和协作。最后,风险管理的结果涉及银行各个部门的经营,因此,重视项目后期的维护也是非常必要的。可由首席风险官牵头,各个风险部门定期就市场情况和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文流。

【参考文献】

[1] 徐一丁,戴小玲,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

[2] 赵晓菊,银行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银监会修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银监会修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

来源:第一财经日

银监会在9月22日公布了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于9月2日签署的2015年9号令,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做出相应修改。新修改的《管理办法》最大的变化就是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按照业内人士估算,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大致会释放出6万多亿元的信贷额度。这将大大提升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增强对“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修改后的《管理办法》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删除存贷比 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比例

新修改的《管理办法》将流动性风险指标中的存贷比删除,只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比例。

“目前在执行过程中还在一个过渡期,对存贷比取消以后这种市场行为,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利大于弊。”中信银行副行长郭党怀在此前的银监会银行业例会上表示,中信银行测算其存贷比在75%~80%的幅度,意味着还有5个百分点的弹性。

同时,郭党怀也表示,存贷比取消以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市场化了。商业银行出于流动性考虑,将重新规划它的资产分布。

删除存贷比不仅可以缓解银行揽储压力,也将为银行的变革释放更多的空间,同时社会融资成本也有望因此有所降低。

尽管存贷比在已经不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中作为硬性指标,银监会依然将其作为监测指标。

“银监会应当持续监测商业银行存贷比的变动情况,当商业银行出现存贷比指标波动较大、快速或持续单向变化等情况时,应当及时了解原因并分析其反映出的商业银行风险变化,必要时进行风险提示或要求商业银行采取相关措施。”《管理办法》中称。

流动性覆盖率从巴塞尔协议III中引进,被认为是存贷比指标的替代性指标。银监会也表示,流动性覆盖率相对其他流动性风险指标更具风险敏感性和前瞻性,在监测、防范银行流动性风险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在我国的适用范围不应只局限于国际活跃银行。

不过,对于规模较小和复杂程度较低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监会还是允许采用简单、有效的风险计量方法,降低合规成本。流动性覆盖率较为复杂,对银行组织架构、管理水平和信息系统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规模较小、复杂程度较低的银行而言,合规成本较高。

因此,《管理办法》规定,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外国银行分行以及资产规模小于2000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不适用流动性覆盖率监管要求。

“一些小的银行业务还是以存贷款为主,对这些银行来讲,存贷比能大体反应其流动性的状况。这些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成本很高,也没有必要。这个时候用一个简单的流动性指标还是很适用的,存贷比的确具有参考意义。”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称。

把握细节 科学管理流动性风险 “推动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精细化管理,这一点是最为直接的意义。”一位大行人士谈及《管理办法》相关内容时表示。

《管理办法》规定,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和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银监会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银监会要求银行流动性覆盖了不低于100%。此外,流动性比例不低于25%。

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的达标,修改后的《管理办法》对于过渡期并没有做出改变,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过渡期内,在2014年底、2015年底、2016年底及2017年底前分别达到60%、70%、80%、90%。

2013年10月银监会发布当时修改过的《管理办法》时曾透露,2013年国内设立的银行机构平均的流动性覆盖率已经达到125%。2012年底,44家银行流动性覆盖率都超过了60%,已经提前达到2014年底60%的标准。

“与传统的流动性风险指标相比,如存贷比、流动性比例、超额备付金率、流动性缺口,流动性覆盖率更为全面和精细。例如,对同业业务采用了较高的现金流出系数和较低的现金流入系数,在反映流动性风险方面更为准确,也有助于约束商业银行对同业资金的过度依赖。”银监会曾分析称。

《管理办法》要求将包括同业和理财在内的各业务条线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在考核主要业务条线的收益时纳入流动性风险成本。同时,要求银行现金流测算和缺口限额应涵盖表内外各项资产负债。这几方面被认为是具有改进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流动性风险监测方面,银监会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情况、融资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无变现障碍资产、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状况以及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定期对商业银行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和监测。

《管理办法》在执行过程中还有一个过渡期,对存贷比取消以后这种市场行为,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利大于弊。下一阶段,核心负债比例、同业市场负债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都将成为相关参考指标,更有利于银监会分析商业银行的表内外负债在融资工具、交易对手和币种等方面的集中度。

第五篇: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研究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大公国际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影响最为显著的一项是内部评级法的推出。针对零售资产,新资本协议从内部评级法的设计、运作、风险量化、公司治理以及评级使用等方面提出了若干要求,本文集中围绕风险划分、风险量化和评级使用三方面的要求,讨论实施零售资产内部评级的理念、方法等核心技术问题。

一、内部评级法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

(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特征

商业银行零售信贷业务的主要特征是:第一,数量庞大,单笔金额小,单笔管理成本高;第二,客户单笔风险大,信息分散,管理难度高;第三,业务审批要求效率高,决策必须迅速果断。这些特征决定了银行要对零售风险实行量化管理与集约化管理。零售业务信贷风险管理决策流程一般包含以下工作环节:客户群识别、营销、申请、新客户审批、客户行为监控、预警措施、定价、给予的产品、信用额度、催收措施、资产风险划分以及核销等。目前,国际上先进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经营模式实现了规模化和集约化;管理决策实现了系统化和自动化;信息数据处理实现了集中化;风险管理实现了模型化和智能化。

(二)内部评级法对零售风险暴露的基本要求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零售内部评级法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最佳实践的总结,代表了现代零售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的前提是,满足新资本协议的最低要求,并得到监管当局的批准,才可以根据自己对风险参数的估计决定特定风险暴露资本要求。零售内部评级法的核心就是要求银行实现对零售业务风险的准确量化,对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体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合理的风险划分体系。银行首先须将全部零售资产划分到特定的“零售资产池(pool of retail exposures)”。风险划分的标准应具有合理性、一致性。风险划分的过程应能够有意义地区分风险,能够使“零售资产池”汇集足够多的同质(homogenous)贷款。风险划分的结果——“零售资产池”要具有稳定性,并避免集中性风险。

二是建立精确的风险量化体系。商业银行选择风险因素时,可以采用统计模型、专家判断或综合使用两种方法。银行要有能力准确、一致地计量每个“零售资产池”的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和违约风险暴露(EAD)。

三是建立合理的评级应用体系。风险划分和风险量化以及对违约和损失的估计要在信贷审批、风险管理、资本管理和公司治理等领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每笔零售贷款,银行都必须将其划分到一个特定“零售资产池”中,这一风险划分过程须作为贷款审批的一个环节。

(三)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自2000年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个人按揭、消费信贷、信用卡为主导的零售业务产品体系。从管理体制上,银行的个人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基本形成,构建了前、中、后台相互制衡、彼此独立、职责明确的风险管理流程,个人信贷风险监测、控制和处置体系逐步建立。但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由于零售业务起步较晚、数据积累时间不足等原因,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一是零售业务贷款决策主要以人工主观判断为主,尚未实现标准化和自动化。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评分模型建设落后,审批和回收等工作均采取“逐户逐笔”的方式,内部流程较长,经营成本相对较高,业务效率较低。此外,风险评价主要依靠专家经验,采用人工判定的方式,影响信贷决策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且无法实现业务的自动化处理。二是零售业务没有进行贷款池划分,不能计算各贷款池的风险要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按照零售内部评级法的要求,对风险类别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按照业务风险特征的同质性进行分类管理。还不能计算零售业务贷款池的PD、LGD 和EAD 等基本风险要素,各个贷款池的风险度量还处于空白。三是在评级结果验证和评级应用等方面还比较落后,尚未成为信贷审批、产品定价、市场营销、绩效考核的主要手段。

如何提升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零售风险量化水平和实现零售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标准化。零售内部评级法的核心就是要求银行实现对零售业务风险的准确量化。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推动零售业务内部评级法建设,按照新资本协议零售内部评级法的要求,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最佳实践,结合我国零售业务的特点,建设满足我国零售业务需要的信用评分模型体系,实现零售业务管理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提高零售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零售内部评级法的要求,对于信用卡产品,银行可以根据申请、行为评分的分段,以及逾期行为等借款人风险特征进行风险划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特点,改进信用评分卡模型设计技术、量化风险,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零售内部评级法的起点。

二、信用评分模型简介

(一)信用评分卡

个人信用评分就是通过分析汇总借款人的各个信用信息而得出的经过量化的信用等级。个人信用评分也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利用所获得的信用申请人的信息,进行风险预测的一种方法和技术。它是把数学和统计模式用于个人信贷发放决策,对个人履行各种承诺的能力和信誉程度进行全面评价,确定信用等级和信贷限额的一种方法。其功能是以个人的信贷申请书和征信报告等资料为基础信息,对该申请人的信贷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并得到数字量化的结果作为贷款决策的依据,从而使信贷决策自动化、科学化。从本质上讲,个人信用评分是一种对个人信用的一种定量化描述,用客观的方式预测信用行为。它具有减少坏帐,促进决策标准化、业务自动化以及快速高效的优点。

(二)信用评分卡优势

零售信用评分模型具备以下优势:一是客观性,评分模型是根据大量数据提炼出来的预测信息和行为模式制定的,反映了银行客户信用表现的普遍规律;二是一致性,评分模型可以保证银行决策的一致性;三是准确性,评分模型依据先进的统计学技术,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出客户信用表现的概率;四是全面性,评分模型一般是由代表各个信息维度的预测变量组成,比较全面地评估了客户未来的信用表现;五是效率性,信用评分模型可以在系统内实现自动化处理,决策迅速,更适用于数量巨大的零售业务。信用评分模型的使用,将有利于银行提高决策效率,坏账率明显减少,收益增加。

(三)信用评分卡分类

信用评分技术可用来评估对某贷款申请人发放贷款的风险。其原理是通过对已有的贷款历史数据进行各种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以使信用评分能够充分体现客户基础特征对拖欠和违约行为的影响。

信用评分卡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申请信用评分卡、行为信用评分卡和催收信用评分卡,分别为信用卡业务提供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信用风险控制。

1.申请信用评分卡

申请信用评分卡专门用于对新申请客户的信用评估。它通过申请人填写的有关身份资料,即可快速、有效地辨别和划分客户的优劣,防范信用不良的客户申办信用卡,提高持卡人的信用水平,实现信用卡业务风险的事前防范。

2.行为信用评分卡

行为信用评分卡是通过对持卡人还款行为的监控和预测,实现评估客户风险的目的。行为信用评分卡可用于信用额度的自动监控和调整、授权以及对坏账的预测。

3.催收信用评分卡

催收信用评分卡是申请评分卡和行为信用评分卡的补充,特别是在持卡客户产生逾期贷款或坏账的情况下建立的。催收信用评分卡应用于预测和评估对某一笔坏账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诸如客户对电话、信函、上门和司法催收的反应的可能性。这样,发卡行可以根据模型的预测结果,针对不同的拖欠客户采取不同的催收措施。

三、零售客户评分卡设计流程

2008年大公进行一汽财务内部评级体系建设项目,在项目中对轿车和卡车客户建立了个人信用评分卡。这些客户评分卡为“申请人信用评分”,它可用于帮助信贷审批人员做出是否批准新申请人贷款的决策,并有助于提高审贷人员的审批效率。通过使用评分卡对贷款申请人进行综合评分,公司审贷人员可较快地了解贷款申请者的整体信用水平。

大公采用了目前国际流行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信用评分卡设计。针对一汽财务公司业务和客户的特点,大公设计了最适合公司情况的开发流程,分为8个步骤:业务目标确定、数据抽样、数据质量检验、数据转换、数据挖掘及建模、验证模型、模型应用和模型跟踪与反馈。

(一)业务目标确定

信用评分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样本数据建立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未来申请人的信用行为进行预测,从而区分出好客户和坏客户。

在建立评分模型时,需要一组已有的客户样本,既要知道该组客户的特征,同时也需要了解他们的信用表现。

根据巴塞尔协议对违约定义及公司对客户管理需要,对好坏客户进行定义。

(二)选择最佳的数据源,抽取样本

模型的质量由数据的质量决定。在信用评分卡模型的开发中,数据是框架或信息库,模型质量与底层的数据密切相关。从数据的来源上看,可以分为内部数据源或外部数据源。内部数据源是指业务活动产生的数据,如申请人的申请表、审批材料等。外部数据包括征信系统的数据。

根据业务问题和对数据库的理解,在收集到的数据基础上采用抽样的方法,筛选出构建信用评分所需的数据。抽样可以解决数据量过大的问题,使分析更具效率,但是必须要把握好目标群体的特性,避免抽样时产生偏差。

(三)数据质量检验

数据准备是评分模型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无论模型的复杂程度如何,数据质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好的数据和有效的技术一样,决定着模型的结果。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合并,并创建最终的数据集。对建立评分模型所用的数据集,进行检查,以发现错误、异常和缺失值,这是数据准备过程中一项耗时、乏味的工作,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

(四)分析、选择和转换变量

有了可靠的数据之后,根据建模需要,还应该对数据做相应的转换。工作内容包括多个数据库表之间的匹配整合,变量的构造与派生,对缺失、异常变量进行处理。通过数据转换过程,一方面将数据库格式的信息构造为数据挖掘需要格式,另一方面要根据业务专家的经验,产生预测能力强的变量,为评分的准确性打下坚实基础。在准备对最终模型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简单的技术来减少变量的数量,这样可以排除那些预测能力低或无预测能力的变量,从而使创建的模型更加有效。

(五)数据挖掘及建模

建立模型可采用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统计方法与非统计方法两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判别分析法、回归法、逻辑回归法、分类树法等;非统计方法有神经网络法、线性规划法等。

1.决策树模型

决策树也是数据挖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数据挖掘过程中,决策树用作一个分类的工具去解决大量的分类问题,决策树使用树型结构描述知识,树的构建称为树归纳,这个过程用一套预分类的例子来发展一个决策,一旦这样的树被引入,它就被用在预言模式中,把新的记录分类到预先规定的种类,当需要考虑许多复杂的信息时,决策树是作决策的极好工具,它提供有效结构以选择决策和评估决策的后果。

与神经网络、多元统计判别分析等分类方法相比,速度快、精度高、生成模式简单易用。利用决策树可以将客户按照各种特征进行分类,并计算不同类型客户的违约概率。

另一方面还可以分析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决策树的最顶端为根结点、最底端为叶子。每个结点都标示出了结点数据量及好坏客户的占比情况。以图2第二层左端结点为例,数据中共有430人居住面积属于第2或第3组。在430个客户中共有305人为好客户,占比达70.9%。

通过对决策树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影响客户信用状况的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

2.利用逻辑回归模型建立个人信用评分卡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采用逻辑回归法来创建信用评分模型。逻辑回归技术具有功能强大、直观、对过度适应数据的风险低等特点。逻辑回归技术是在数据中找到一条误差最小化的线性路径的一种理想技术,并且其结果可直接产生评分卡,在模式实行上的成本较低、时间短。

(1)逻辑回归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是非线性模型的一种,其主要应用于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的情况,如违约/不违约,发病/未发病等。由于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因此逻辑回归模型在模型假设条件、估计方法以及回归系数的解释等方面与传统多元回归模型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图2 决策树例图

(2)模型假设

假设客户违约发生的概率为P,取值范围在0-1之间。由于建立模型时因变量P与自变量 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因此需要对因变量进行相应变换。

图3 违约概率P与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通过对违约事件P进行logit转换(即P ln(P/(1-P)),表示为logitP),可使logitP的取值范围在(-∞,+∞)之间,同时使其与自变量线性相关。从而逻辑回归模型可表示为:logitP=α+β1X1+…βnXn,其中因变量P可由求出。

(3)模型系数的解释。逻辑回归系数可以被解释为对应自变量一个单位的变化所导致的因变量上的变化。逻辑回归模型的系数为正表示为在其它自变量一定的条件下,对数发生比(即logitP)随相应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同理,逻辑回归模型的系数为负表示为在其它自变量一定的条件下,对数发生比(即logitP)随相应自变量的增加而减少。

(4)利用逻辑回归模型产生评分卡

逻辑回归模型是在定量的基础上解释客户基础特征与违约对数发生比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对逻辑回归模型的系数进行一系列变换,可获得评分卡各指标特征项的分值。

3.新建个人信用评分卡的特点

(1)采用科学的数据挖掘理论为依据。

指标设计、数据分析、模型建立检验过程等几个方面更加科学、准确;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只有对好坏客户区分能力明显的变量才进入模型。

(2)在指标设计上,新评分卡指标更加精简。

评分卡只包含10个指标。去除了婚姻、户口性质、最高学历、居住性质、居住面积、产权、资产、单位性质、职务、行业等各特征项的违约比率相近的指标以及在模型中不显著的指标。

(六)模型验证

建立好申请评分卡以后还需要对其表现进行一系列的度量,也就是说对评分卡区分好、坏客户的能力进行检验。验证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如果模型验证的效果不佳,可能是由于数据问题、变量匹配差或建模技术造成的。验证模型有很多种方法,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有方法。

1.保留样本法

保留样本法是一种常用的信用评分模型检验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建立信用评分模型时将样本随机地分为两部分——建模数据和测试数据,并利用测试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的方法。

2.分离度的度量

——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

K-S检验是检验模型区分好坏客户能力的方法之一。一个好的信用评分卡可以通过分值区分好坏客户,也就是说坏客户的得分较低好客户的得分较高。K-S统计量可表示为好客户分数累计百分比与坏客户分数累计百分比之差的最大值。K-S统计量的检验需配合好坏客户分数累计分布曲线进行分析。

3.R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

与K-S统计量不同,ROC曲线是利用好、坏客户分数分布的全部信息对评分卡区分能力进行评价。ROC曲线描述了当分数值发生变化时,评分卡的分类特性。图中对角线(绿色直线)代表了随机分类的情况。ROC曲线向左上角弯曲的越多,表示评分卡区分能力越好。相应的ROC曲线越接近对角线(也即越接近随机分类情况),表明评分卡区分能力越弱。

图4是新建立的信用评分卡与公司原有评分卡的对比,新的ROC曲线向左上角弯曲的更多,表明新评分卡区分能力优于原有信用评分卡。

(七)模型应用

在模型经过验证后,必须将模型产生的结果写入日常使用的决策系统中,作为未来决策的参考。在该阶段,IT部门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但熟悉业务、风险管理及统计方法的人员的配合也很重要。此外,必须编写相关文档及进行人员培训。这样,在系统测试时有助于评估系统运作是否与先前设定的目标一致,也能降低未来使用时对于评分的误解或误用。

(八)模型跟踪与反馈

评分模型的预测能力会因时间不同而有变化,通过定期及持续性的模型监控,可以确认模型的预测能力是否仍在合理范围内。若模型的预测能力与发展模型时有了显著的差异,则必须调整评分模型的结果或重新建构新的评分模型。

评分模型可以预测未来发生客户违约的概率,假设高风险有高收益,对于同样的客户,风险管理人员与市场分析人员可能会有不一致的看法,将应用模型所产生的决策记录下来,持续追踪,并相应调整决策,则能够找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

下载银监会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监会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 作者:黄祖斌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6期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内部评级法的核心技术要求对我国国有......

    商业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属于高负债经营的企业,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在运作中会出现多方面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风险。为保障商业银行的安全经......

    如何看待股份制商业银行异地贷款

    如何看待股份制商业银行异地贷款 陈浩1,车豫晖2 股份制商业银行因其网点少、扩展意识强烈和本地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较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发展异地贷款业务。这无疑有......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5则范文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方式及步骤第一,设立国有银行控股公司,可以隔断商业银行与政府的直接联系,从而避免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干预;二是该机构专门对国有银行行使所有权,明确......

    构建国有商业银行授信风险控制体系

    授信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银行在办理贷款、贴现、担保、押汇、开立信用证等授信业务时,因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无法按期收回本息而形成资......

    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管理程序

    市商业银行 客户信用评级管理程序1目的 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发展优质客户,为信贷业务决策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2范围 评级的对象是商业银行已提供或拟提供信贷业务......

    银监会2014年2号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近日,银监会在借鉴国际监管标准、结合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实践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精选多篇]

    2001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资本协议第二稿。这一文件是在199g年6月公布的文件基础上广泛吸收多方意见后形成的,此件再次征询意见后,将于今年不久正式公布,世界各国银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