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开展民间特色文化—纸艺、编织的研究.
幼儿园开展民间特色文化—纸艺、编织的研究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一、背景及意义
1、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造丰富的富有园本特色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已成为幼儿园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发展园本文化特色的需要。
2、顺应儿童学习和创造的天性,幼儿具有乐于探索、探索学习和创造的天性。幼儿教育关键在于通过各种活动去激发儿童的学习天性,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纸艺活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纸为材料进行的艺术创造活动。编织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编织是一种技术,也是一次手指的运动。他们都是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之一,而且其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是幼儿进行艺术学习创造,渗透多种领域教育的重要途径。因而,我们选择开展幼儿纸艺、编织活动研究是顺应儿童学习和创造的天性。
3、明确而独特的办园思想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办园品质的迫切需要。办学思想是幼儿园办园的灵魂和统帅,是指导幼儿园不断向前发展的方向性指针,而独特的办学思想是提升幼儿园的社会认同度、知名度、美誉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办园品质的关键。是一所幼儿园持续发展新的生长点。
4、纸艺、编织教育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学习特点。纸艺、编织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能充分表现当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也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纸艺,说白了就是对纸的艺术创作,小朋友通过撕、剪塑、拼贴等创作手段做出的简单但充满童趣的各种纸制工艺品。而编织品种繁多,技巧多样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我们认为纸艺、编织活动是注重通过多种教育手段的互动来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具有情感形式的创造活动,并不是单一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技艺知识的传授,它是一种能力、一种结构、一种把握世界的方法、一种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开展幼儿纸艺、编织活动的出发点,就是要根据幼儿成长的特点,注意以培养幼儿对纸艺、编织的爱好兴趣为基础。以表现幼儿的真实情感为依据,以陶冶丰富的想象力、天真的创造力和朴实的审美素质。在课程设计上,就是要根据上述要求,多创造机会,让幼儿亲自感受实物,多启迪他们自身的想象,使被动的灌输性的技能学习,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学习和感受,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概念界定
民间特色文化:是人们在历史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纸艺:指巧妙的利用学生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不同材质、色泽、肌理的纸材料包括旧挂历纸、色卡纸、瓦愣纸、皱纹纸、海绵纸、包装纸、废弃的纸盒、纸杯、纸盘等容易操作和控制的材料,进行融艺术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平面或立体造型活动。在艺术想象的作用下焕发出无限的艺术魅力,使纸艺更具有艺术的韵味.它集剪、折、撕、扎、刻、卷、编、镂、挖、粘、贴、画等工艺造型手段,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会用简单易得的材料美化生活,认识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编织:是指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物和废旧物进行制作和造型活动,如:草编(草包、草帽、草连、草鞋);绳编(中国洁、盘扣、织网);竹编(竹篮、竹篓、竹席)等
三、研究目标
1、以素质教育的理念探索幼儿纸艺、编织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评价,建立与幼儿园其他课程内容及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结合的幼儿纸艺、编织教育操作体系框架,形成系列化的具有园本特色的纸艺、编织活动的主题和活动方案。开发出适合幼儿发展的纸艺、编织活动类型和丰富资源,形成纸艺、编织活动的教育策略。
2、帮助幼儿实际感受纸艺、编织艺术的丰富和优美,激发幼儿对纸艺、编织艺术的认同和归属感,以及对纸艺、编织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开发幼儿创造潜能,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等诸方面的协调发展。
3、建设一支具有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既能实施课程又能开发课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与幼儿、课程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4、通过幼儿纸艺、编织教育的研究,打造幼儿园教育特色品牌,推动幼儿园文化建设,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质和核心竞争力。
四、研究内容
1、幼儿纸艺编织、特色活动的形式、类型的开发研究。搜集整理有关纸艺、编织形式、类型、技巧的资料,研究如何应用新的纸艺、编织材料创造新的纸艺、编织表现形式,以形成适合幼儿的纸艺、编织活动形式、类型等系列。
2、主题背景下的幼儿纸艺、编织活动实施研究。包括教育目标的设立,主题内容的生成活动过程中的情景设置,教师的指导和引领,教师如何评价等,作为幼儿园纸艺、编织活动实施的依据。对幼儿园开展纸艺、编织活动提出全面的实施意见,并在实施中不断加以完善。
3、幼儿园主题性纸艺、编织特色活动方案研究。在实施中研究幼儿园主题性纸艺、编织特色活动的系列主题及活动方案。并研究提出主题组织实施、活动设计、幼儿发展性评价等策略。
4、幼儿园纸艺、编织环境的设计研究。包括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纸艺、编织活动室的创设和利用,幼儿园纸艺、编织主题环境的设计等。
5、以亲子纸艺、编织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寻找家园合作途径,开展亲子纸艺、编织制作活动,促进家园合作的氛围。
6、幼儿园纸艺、编织文化节活动的研究。研究如何将纸艺、编织活动带到社区去,举办纸艺、编织展览,幼儿纸艺、编织现场展示。研究全园性纸艺、编织节庆活动设计和实施策略。
五、组织实施
1、基本思路(1)、专家引领。
(2)、课题带动:以相关课题的扎实研究带动打造幼儿园教育特色品牌。(3)、实践探索:开发和利用家庭、幼儿园、社会上的纸艺、编织艺术教育资源,进行选择、加工、整合等,开展丰富的纸艺、编织艺术教育实践,积累第一手资料,为品牌建设的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4)、研以致用: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展示,重视幼儿纸艺、编织艺术教育的可操作性,增强成果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
2、实施途径:
(1)、以幼儿园班级为基点:班级中的教师、幼儿及其家长都是纸艺、编织教育的研究者、创造者。幼儿纸艺、编织教育必须以班级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基础,在目标指导下开发和利用班级教育资源,提高活动成效,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以教育资源为线索:幼儿园要对家、园、社会中可利用的纸艺、编织教育资源进行调查,找准切入点,以资源为线索进行拓展性整和,创建幼儿纸艺、编织特色。
(3)、以文化建设为依托:幼儿园设置纸艺、编织教育专用活动室,重视营造纸艺、编织艺术文化氛围,使幼儿园的走廊、专用活动室、班级特色活动区、户外宣传橱窗……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纸艺、编织艺术,成为实施幼儿纸艺、编织艺术教育的主要阵地。
(4)、以多样活动为载体:通过教研观摩活动、交流研讨活动、展示评比活动等,鼓励教师积极设计纸艺、编织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审议筛选,择优编入成果。
3、实施原则:
(1)、兴趣性原则:纸艺、编织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设计内容、方法、手段等必须注意幼儿兴趣性,应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运用一切有效的手段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主体性原则:以幼儿发展为主,重视课程的不断生成;以教师为主体,重视课程决策的民主与开放,形成幼儿园个性化特色,教师在有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每个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注意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3)、渗透性原则:将纸艺、编织教育活动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与美术教育以及其他学科中的艺术教育因素相互渗透,实现目标、内容、形式、过程的一体化。
(4)、发展性原则:纸艺、编织教育活动以着眼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的,根据幼儿实际水平,以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落脚点,使每一个幼儿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可行性原则:编写纸艺、编织园本课程,在选取教育内容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应考虑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及发展水平,在实际操作中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式。
(6)、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幼儿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幼儿都得到发展。
(7)、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8)、创造性原则: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4、领导小组: 组长:周唯英
副组长:朱华娟、陈茹 组员:各班教师
5、研究时间:
(1)、每周一次幼儿纸艺、编织活动。(全园参与)。(2)、每两周一次的研究活动。(3)、每月一次的交流研讨活动。(4)、每学期一次的总结、展示活动。
(5)、每学期一次的亲子纸艺、编织制作及每学年度的亲子纸艺、编织作品展评活动。
(6)、纸艺、编织特色环境的创设,班级活动区、纸艺、编织主题环境等能体现幼儿园特色和班级特色。
(7)、全园每年举办一次纸艺、编织艺术节。
6、具体安排:
(1)、准备阶段:(2008.02——2008.04):
健全组织机构,编制方案,搜索资料、理论学习,培训教师,形成共识。(2)、探索阶段(2008.04——2008.08):
幼儿纸艺、编织活动的探索性研究,搜集整理有关纸艺、编织活动的形式、类型、技巧的资料,组织研讨,达成共识。
进行纸艺、编织活动的探究,研究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纸艺、编织活动内容、类型、活动形式,重点开发研究适合幼儿纸艺、编织活动的类型、材料,为构建幼儿纸艺、编织系列活动打下基础。
(3)实施阶段(2008.09——2010.03):
构建幼儿纸艺、编织特色系列活动,以小中大各年级为单位,在实施规划的引领下选择制订研究方案,构建框架和内容,确立目标,制订计划,开展系列纸艺、编织活动设计。
幼儿园纸艺、编织特色环境的研究贯穿整个研究过程,探索幼儿园班级环境,幼儿园专用活动室的创设,以及如何创设纸艺、编织特色环境等等,探索环境与幼儿纸艺、编织活动的联系等等。
亲子纸艺、编织活动的研究,寻找家园合作途径,探索老师、幼儿、家长开展亲子纸艺、编织活动的内容、目标、组织形式,研究开展此类活动的意义。
幼儿纸艺、编织文化节的研究,将纸艺、编织文化节渗透在整个系列纸艺、编织活动研究过程之中,探索如何将幼儿园特色走向社区,走向家庭,探索如何将幼儿园特色与小学特色研究相衔接。
(4)、总结阶段(2010.03——2010.09):
整理、总结前阶段研究成果,完善园本化体系,编缉出版部分研究成果。
第二篇:幼儿园开展民间特色文化纸艺
幼儿园开展民间特色文化—纸艺、编织的研究
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幼儿园课题组
一、背景及意义
1、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造丰富的富有园本特色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已成为幼儿园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发展园本文化特色的需要。
2、顺应儿童学习和创造的天性,幼儿具有乐于探索、探索学习和创造的天性。幼儿教育关键在于通过各种活动去激发儿童的学习天性,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纸艺活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纸为材料进行的艺术创造活动。编织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编织是一种技术,也是一次手指的运动。他们都是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之一,而且其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是幼儿进行艺术学习创造,渗透多种领域教育的重要途径。因而,我们选择开展幼儿纸艺、编织活动研究是顺应儿童学习和创造的天性。
3、明确而独特的办园思想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办园品质的迫切需要。办学思想是幼儿园办园的灵魂和统帅,是指导幼儿园不断向前发展的方向性指针,而独特的办学思想是提升幼儿园的社会认同度、知名度、美誉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办园品质的关键。是一所幼儿园持续发展新的生长点。
4、纸艺、编织教育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学习特点。纸艺、编织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能充分表现当地独特民俗文化风貌,也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纸艺,说白了就是对纸的艺术创作,小朋友通过撕、剪塑、拼贴等创作手段做出的简单但充满童趣的各种纸制工艺品。而编织品种繁多,技巧多样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我们认为纸艺、编织活动是注重通过多种教育手段的互动来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具有情感形式的创造活动,并不是单一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技艺知识的传授,它是一种能力、一种结构、一种把握世界的方法、一种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开展幼儿纸艺、编织活动的出发点,就是要根据幼儿成长的特点,注意以培养幼儿对纸艺、编织的爱好兴趣为基础。以表现幼儿的真实情感为依据,以陶冶丰富的想象力、天真的创造力
和朴实的审美素质。在课程设计上,就是要根据上述要求,多创造机会,让幼儿亲自感受实物,多启迪他们自身的想象,使被动的灌输性的技能学习,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学习和感受,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1、概念界定
民间特色文化:是人们在历史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纸艺:指巧妙的利用学生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不同材质、色泽、肌理的纸材料包括旧挂历纸、色卡纸、瓦愣纸、皱纹纸、海绵纸、包装纸、废弃的纸盒、纸杯、纸盘等容易操作和控制的材料,进行融艺术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平面或立体造型活动。在艺术想象的作用下焕发出无限的艺术魅力,使纸艺更具有艺术的韵味.它集剪、折、撕、扎、刻、卷、编、镂、挖、粘、贴、画等工艺造型手段,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会用简单易得的材料美化生活,认识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编织:是指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物和废旧物进行制作和造型活动,如:草编(草包、草帽、草连、草鞋);绳编(中国洁、盘扣、织网);竹编(竹篮、竹篓、竹席)等
三、研究目标
1、以素质教育的理念探索幼儿纸艺、编织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评价,建立与幼儿园其他课程内容及幼儿的一日生活紧密结合的幼儿纸艺、编织教育操作体系框架,形成系列化的具有园本特色的纸艺、编织活动的主题和活动方案。开发出适合幼儿发展的纸艺、编织活动类型和丰富资源,形成纸艺、编织活动的教育策略。
2、帮助幼儿实际感受纸艺、编织艺术的丰富和优美,激发幼儿对纸艺、编织艺术的认同和归属感,以及对纸艺、编织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开发幼儿创造潜能,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等诸方面的协调发展。
3、建设一支具有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既能实施课程又能开发课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与幼儿、课程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4、通过幼儿纸艺、编织教育的研究,打造幼儿园教育特色品牌,推动幼儿园文化建设,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质和核心竞争力。
四、研究内容
1、幼儿纸艺编织、特色活动的形式、类型的开发研究。搜集整理有关纸艺、编织
形式、类型、技巧的资料,研究如何应用新的纸艺、编织材料创造新的纸艺、编织表现形式,以形成适合幼儿的纸艺、编织活动形式、类型等系列。
2、主题背景下的幼儿纸艺、编织活动实施研究。包括教育目标的设立,主题内容的生成活动过程中的情景设置,教师的指导和引领,教师如何评价等,作为幼儿园纸艺、编织活动实施的依据。对幼儿园开展纸艺、编织活动提出全面的实施意见,并在实施中不断加以完善。
3、幼儿园主题性纸艺、编织特色活动方案研究。在实施中研究幼儿园主题性纸艺、编织特色活动的系列主题及活动方案。并研究提出主题组织实施、活动设计、幼儿发展性评价等策略。
4、幼儿园纸艺、编织环境的设计研究。包括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纸艺、编织活动室的创设和利用,幼儿园纸艺、编织主题环境的设计等。
5、以亲子纸艺、编织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寻找家园合作途径,开展亲子纸艺、编织制作活动,促进家园合作的氛围。
6、幼儿园纸艺、编织文化节活动的研究。研究如何将纸艺、编织活动带到社区去,举办纸艺、编织展览,幼儿纸艺、编织现场展示。研究全园性纸艺、编织节庆活动设计和实施策略。
五、组织实施
1、基本思路
(1)、专家引领。
(2)、课题带动:以相关课题的扎实研究带动打造幼儿园教育特色品牌。
(3)、实践探索:开发和利用家庭、幼儿园、社会上的纸艺、编织艺术教育资源,进行选择、加工、整合等,开展丰富的纸艺、编织艺术教育实践,积累第一手资料,为品牌建设的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4)、研以致用: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展示,重视幼儿纸艺、编织艺术教育的可操作性,增强成果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
2、实施途径:
(1)、以幼儿园班级为基点:班级中的教师、幼儿及其家长都是纸艺、编织教育的研究者、创造者。幼儿纸艺、编织教育必须以班级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基础,在目标指导下开发和利用班级教育资源,提高活动成效,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以教育资源为线索:幼儿园要对家、园、社会中可利用的纸艺、编织教育资
源进行调查,找准切入点,以资源为线索进行拓展性整和,创建幼儿纸艺、编织特色。
(3)、以文化建设为依托:幼儿园设置纸艺、编织教育专用活动室,重视营造纸艺、编织艺术文化氛围,使幼儿园的走廊、专用活动室、班级特色活动区、户外宣传橱窗„„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纸艺、编织艺术,成为实施幼儿纸艺、编织艺术教育的主要阵地。
(4)、以多样活动为载体:通过教研观摩活动、交流研讨活动、展示评比活动等,鼓励教师积极设计纸艺、编织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审议筛选,择优编入成果。
3、实施原则:
(1)、兴趣性原则:纸艺、编织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设计内容、方法、手段等必须注意幼儿兴趣性,应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运用一切有效的手段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主体性原则:以幼儿发展为主,重视课程的不断生成;以教师为主体,重视课程决策的民主与开放,形成幼儿园个性化特色,教师在有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每个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注意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3)、渗透性原则:将纸艺、编织教育活动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与美术教育以及其他学科中的艺术教育因素相互渗透,实现目标、内容、形式、过程的一体化。
(4)、发展性原则:纸艺、编织教育活动以着眼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的,根据幼儿实际水平,以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落脚点,使每一个幼儿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可行性原则:编写纸艺、编织园本课程,在选取教育内容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应考虑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及发展水平,在实际操作中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式。
(6)、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幼儿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幼儿都得到发展。
(7)、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8)、创造性原则: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4、领导小组:
组长:周唯英
副组长:朱华娟、陈茹
组员:各班教师
5、研究时间:
(1)、每周一次幼儿纸艺、编织活动。(全园参与)。
(2)、每两周一次的研究活动。
(3)、每月一次的交流研讨活动。
(4)、每学期一次的总结、展示活动。
(5)、每学期一次的亲子纸艺、编织制作及每学的亲子纸艺、编织作品展评活动。
(6)、纸艺、编织特色环境的创设,班级活动区、纸艺、编织主题环境等能体现幼儿园特色和班级特色。
(7)、全园每年举办一次纸艺、编织艺术节。
6、具体安排:
(1)、准备阶段:(2008.02——2008.04):
健全组织机构,编制方案,搜索资料、理论学习,培训教师,形成共识。
(2)、探索阶段(2008.04——2008.08):
幼儿纸艺、编织活动的探索性研究,搜集整理有关纸艺、编织活动的形式、类型、技巧的资料,组织研讨,达成共识。
进行纸艺、编织活动的探究,研究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纸艺、编织活动内容、类型、活动形式,重点开发研究适合幼儿纸艺、编织活动的类型、材料,为构建幼儿纸艺、编织系列活动打下基础。
(3)实施阶段(2008.09——2010.03):
构建幼儿纸艺、编织特色系列活动,以小中大各年级为单位,在实施规划的引领下选择制订研究方案,构建框架和内容,确立目标,制订计划,开展系列纸艺、编织活动设计。
幼儿园纸艺、编织特色环境的研究贯穿整个研究过程,探索幼儿园班级环境,幼儿园专用活动室的创设,以及如何创设纸艺、编织特色环境等等,探索环境与幼儿纸艺、编织活动的联系等等。
亲子纸艺、编织活动的研究,寻找家园合作途径,探索老师、幼儿、家长开展亲子纸艺、编织活动的内容、目标、组织形式,研究开展此类活动的意义。
幼儿纸艺、编织文化节的研究,将纸艺、编织文化节渗透在整个系列纸艺、编织活动研究过程之中,探索如何将幼儿园特色走向社区,走向家庭,探索如何将幼儿园特色
与小学特色研究相衔接。
(4)、总结阶段(2010.03——2010.09):
整理、总结前阶段研究成果,完善园本化体系,编缉出版部分研究成果。
第三篇:开展民间游戏,创建特色幼儿园
开展民间游戏,创建特色幼儿园
犀浦镇幼儿园
李容
[摘要]创建特色幼儿园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幼儿园在规范办园之后,走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了解特色园的涵义及特征,依据幼儿园自身发展情况,科学有效地寻找符合幼儿园发展的特色创建之路。本文拟就上述内容进行探究,利用科学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完成特色园的创建工作。
[关键词]
特色;幼儿园;创建;
创建特色学校是中国21世纪教育的一个热点,正确把握特色学校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学校发展状况,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近年我县教育局更是大力推动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的开展,教育局学前教育管理中心也提出了“园园有目标,一园一方案”的口号,积极引导园所关注自身内涵建设,提升自主发展意识,创建各自办园特色。在此背景下,我园也积极探索幼儿园的特色创建之路,逐步创建幼儿园品牌。
一、常见特色幼儿园解读模式
近年来,在争创特色的过程中,不少幼儿园从经济利益出发,急功近利,有些幼儿园特色研究还刚刚起步,有的还仅停留在外部硬件创设上,便自以为已办出了特色,王婆卖瓜,浅尝辄止,特色也谋取不了成昙花一现的过眼云烟;或者幼儿园的特色年年变来变去,根本不稳定,没有形成学校特有的“文化”;同时,有人把特色幼儿园看成是幼儿园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有突出的强项,认为这种强项可以是德育方面,可以是智育方面,也可以是体育等方面共同,可以是属于智力因素方面,也可以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有的人认为特色幼儿园是一种创造与个性化于一体的学校,是学校群体共同追求而形成的一种全面的、综合的幼儿园文化模式;还有的人把特色幼儿园理解为是高质量的、高台阶的名园,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积淀和学校传统。
二、特色幼儿园的涵义
所谓特色幼儿园,我们的理解就是以其独特性、先进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他幼儿园并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和其他幼儿园认可的;也是一所幼儿园的特殊性或个性在办园过程中的体现,它表现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幼儿园内外环境打造等等。古今中外涌现出一大批幼儿园如陈鹤琴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宋庆龄的中福会幼儿园、上海的荷花池幼儿园、东方科技幼儿园等等,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特色园。
三、创建特色幼儿园的必备条件
(一)幼儿园园长独特的办园思想是特色园形成的前提
富有个性的园长是创办特色幼儿园的关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有什么样的园长,就有什么样的幼儿园。因此,园长对幼儿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创建特色幼儿园,园长是关键,特色幼儿园能否有个性首先取决于园长是否有个性,是否有独特的办园思想。我园紧紧抓住现代教育理念: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健康、快乐的,应该将幼儿教育回归到最自然的状态;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年龄特征,以游戏为主,通过在游戏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才会去创造发现新的世界,从而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二)拥有特长的教师是形成特色幼儿园的师资保障
对于幼儿园来说,教师是办园的依靠力量,没有教师,再独特的思想也无法变成现实。教师的整体水平和个体能力对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形成特色幼儿园,则除了要有整体水平和个体能力的要求之外,还必须具备富有特长的这一专项要求。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往往是靠特色教师的努力而形成的”。可以说,没有特长的教师,就没有幼儿园的特色,也就难以形成特色的幼儿园,拥有特长的教师是形成特色幼儿园的前提。为了形成拥有特长的教师,幼儿园领导人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提供机会引发教师的特长,人各有所长,用人必用其所长,对教师 也是如 此。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爱好、特长以及工作习惯、教学风格,幼儿园领导要充分了解教师的这些特点,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其展露自己的长处。
2、要努力创造条件培养教师的特长。教师的特长爱好是可以通过途径加以培养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对青年教师,他努力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形成个人风格做准备;对中年教师也设法帮助他们找出各自的独特的风格,并不断加以总结;对老年教师则在总结的基础上积极加以传播,扩大影响。
四、创建特色幼儿园的策略
(一)选准突破口,确立特色目标
1、历史与时代的呼唤
我园1972年建园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在建园之初条件较为艰苦,幼儿园游戏的内容与材料大多来至民间。当时我园幼儿教师们根据当下川西民间流行的各类民间游戏,制作搜集相应的民间游戏玩具供幼儿玩耍,如:木制七巧板、五子棋、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木马、皮筋、麻绳拔河、跳绳、玻璃弹球、竹蜻蜓、竹球、竹编、草编、废旧布料缝制的布娃娃等等。这些民间游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折射出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生活趣味,其中还蕴涵了相当丰富的教育价值,曾给一代又一代幼儿带来欢乐的同时促进了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各种具有时代背景的综合因素,导致了现在的幼儿,更多生活在卡通、电脑游戏及现代玩具里。快乐、乐群的民间游戏正逐步远离幼儿的生活,他们不再熟悉甚至没有接触过那些古老又经典的民间游戏,民间游戏的传承迫在眉睫。远离了民间游戏的一些现代幼儿,显现出孤独、严重的自我中心与交往障碍,全世界发出了“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童年”的呐喊与呼唤。
以“民间游戏育儿”为特色,既继承我园历史传统又顺应时代发展的召唤。
2、幼儿园自身发展需要
近年来,我园以科研为引领,以研究活动为载体,以教科研并驾齐驱为手段,加强教师的行动研究,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与水平,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内外兼修,以教研质量谋生存以科研成果求发展,力争打造具有犀浦镇幼儿园特色的教育教学。我园的“十一五”县级科研课题“幼儿园数学启蒙教学的实践研究”于2010年年底顺利结题。在结题会上,科研成果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专家们建议将此研究继续深入以开展以民间游戏为载体,以数学素养培养为近期研究目标继续开展实践研究,通过深入研究打造出我园的特色与亮点。经过全园上下,在2011年中一年的探索研究,教师发现有的民间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
我园已经迁入各项硬件设施设备相对完善的新园,幼儿园特色创建寻找到了新契机,并搭建了一个更高的展示平台。新园地处乡镇边缘的国宁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农村自然资源,周边社区资源环境丰富,完全便于幼儿园“民游育儿”特色创建的开发利用。
“民游育儿”是我园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是特色创建的星光大道。
3、政策与法规的指引
去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两项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一直以来,幼儿园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并确立以“呵护孩子的稚趣,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办园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应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
政策法规的引领与指导,更加坚定了我园以“民间游戏育儿”为办园特色的发展方向。
4、确立了特色目标后,我们对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目标。第一步为基础建设阶段,重在规范办园的管理,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人力和物质基础;第二步为特色幼儿园建设的初级阶段,积极创建幼儿园特色项目,并把特色项目化为对全园孩子发展的要求;第三步创建高层次特色园,达到办园特色形成独特风格,树立起幼儿园的品牌意识,全体孩子发展好,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
(二)、环境建设是特色园建设的基础
幼儿园的内外部环境在创建过程是基础工作。和谐的校园文化、心理氛围是建设的土壤;宽松、有力的外部环境建设则是重要的支撑。
1、良好的园所环境氛围非常重要
幼儿园环境氛围主要指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幼儿园教育舆论的主要倾向、幼儿园人际交流的心理氛围等。“民游育儿”既然是作为幼儿园的特色,落脚于幼儿它不应该是片面的或单只某一时段、某单个项目的,而更应该是全面开花的。所以“民游育儿”应贯穿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当中去。对游戏案例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拨开表面现象找出里面蕴含的教育价值,再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集体探讨这个案例放在哪个时间段的哪个环节当中去,更适应幼儿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在幼儿学习游戏时,在把握幼儿潜在兴趣点的基础上再深入教育价值的体现,切忌为了追求知识经验的深挖掘使幼儿失去了游戏的兴趣。对知识经验的挖掘也应是由浅入深掌握幼儿当前的最近发展区平行中适当提出深层次的挑战。
⑴、加强学习培训,更新教师观念拓展教师视野,深入理解特色创建的教育意义。
幼儿园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规程文件,展开讨论,领会文件精神并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重视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积极联系对外参观学习,尤其是去对我园“民游特色”有一定启发借鉴意义的幼儿园,开展园内二次学习培训并撰写培训心得。采用“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双管齐下的方法,在更新教师观念、拓展教师视野上下足功夫,帮助教师找到特色创建与自己工作之间的结合点,从而促使教师们深入理解特色创建的教育意义。
⑵、完善并细化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保障特色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新园建成投入使用之际,面对规模的扩大,教职员工的增加等多种变化,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需要规范、明确、细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在完善已有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思考将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较为宽泛的规章条例修改并增加子条例,使之在规范的前提下更加详细明确,幼儿园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查。幼儿园行政管理严格执行“依法办园、制度治园”的方针政策,有效保障特色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⑶、改革调整教科研管理评价制度,促使特色创建工作优化高效地运转。
教科研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部分,一所幼儿园要做出特色做出亮点,打响名声打造品牌很大程度上与教科研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幼儿园特色创建之路上,改革调整幼儿园教科研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上,幼儿园各项工作采用教师“承包制”与“教研组长负责制”的创新型管理制度,权责明确,幼儿园提供专项工作经费与奖励资金,充分调动每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认同感。评价制度采用“三方测评”的评价体系,即行政测评、年级组交叉测评、家长测评三方综合测评。教科研管理评价制度的深化改革与积极调整平行推动,促使特色创建工作优化高效的运转。
⑷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促进特色创建的横贯纵深。
①从学校与教师层面,“民游育儿”的特色创建应是由上而下、由内而外成梯度推进。
我们搜集改编了许多“民游”的方案,那么这些方案是否有趣?它适合哪个年龄段幼儿玩耍?其中蕴含了哪些教育价值与什么样的知识经验?这许许多多的疑问需要我们去逐一解开,实践出真知但幼儿不应该成为试验品,所以为了确保游戏的趣味性、教育性,每个游戏案例都要从领导到教师再到幼儿“由上而下”进行实践。如果我们成人都觉得非常有趣并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和知识经验,那么再到幼儿当中进行游戏推广。实践过程中的优秀案例又是“由内而外”进行推广展示,好的东西应该大家分享,优秀案例首先在园内推广继而到家长层面、社区层面进而向姐妹园依次扩大展示范围与平台,优秀游戏案例幼儿园内部首先记录在案并鼓励教师将优秀案例文字或视频资料投稿到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②从幼儿层面,“民游育儿”的特色创建应是由表及里展方针,大推动特色创建的横贯纵深。
⑸确立我园教研、科研、特色创建三者相结合的捆绑式特色,确定方向共同围绕一个核心目标“民游育儿”来开展各项工作。在全园范围充分开展研讨,集思广益制定出科学的、适宜我园自身情况的具体发展规划,三者整合捆绑、并驾齐驱,走简而精的特色创建之路。
2、园所环境打造是基础
(1)室外走廊墙饰楼梯
所有装饰材料全部选用具有民间文化代表性与民间幼儿游戏特征的乡土材料,如:麻绳、草编、竹编、天然木质材料、芦苇、竹子、废木料、麻布、传统染布等等。幼儿所不能触及的高度以上如走廊的吊饰等,采用50%购买成品装饰材料、30%教师手工制作、20%幼儿与幼儿家长共同参与装饰制作,这20%中以幼儿参与为主。而幼儿能平视和触及的部分如墙饰、楼梯,80%完全是提供给幼儿展示的平台,幼儿可进行绘画手工、区角与民游材料的创意制作展示,20%是教师绘画手工摄影与民游特色创意展示区。所有装饰到位后,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对室外走廊、墙饰、楼梯进行整体布局的规划指导,力争打造出艺术美观、富有“民游育儿”特色的环境。
(2)户外操场绿地
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创设有民游特色的户外器械,如麻绳与汽车轮胎编结的攀爬架或攀爬墙,木梯子、竹梯子搭建的多功能游戏器械,设置摆放与民游相关联的石雕,在操场角落投放具有川西特色的鸡公车、背篼、箩筐等各类“民游”材料等等。
聘请专业的园艺公司或设计人士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环境,搭建弧形竹篱笆,上挂吊饰盆景植物下部分留给幼儿饲养种植。绿地边缘种上具有川西特色的竹子,并创设竹筒科学流水输送管道,斜埋入土的各类大小不同的陶罐用作水源源头的储存。提供各类竹筒、木瓢等用于幼儿平时灌溉植物,设置高矮起伏不定的草坪、小桥、水缸、石子路等供幼儿感受戏玩。
(3)楼顶与校门外环境的打造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开发楼顶的绿化与户外活动功能,将校门外环境进行一定的拓展,开辟一条两边竹林水声、中间上下起伏的石子特色入园路。
3、外部特色建设是保障
(1)、引入外援,为特色建设把关铺路。
①寻求专家引领指导,在理论层次为我园特色建设把关。
我园正积极地与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刘院长联系,商讨幼儿园挂牌成为该学院教育实践基地。从而在理论上得到该学院专家们的引领指导,尤其在幼儿园科研和特色创建方面,为幼儿园今后的特色发展把关的同时搭建更高更亮丽的展示平台。
②联系各项“结对牵手”,在实践层次为我园特色建设铺路。
乘着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之风,牵手市内知名幼儿园,尤其是与特色工作做得相当出色的幼儿园结为姐妹园。在特色创建工作的实际开展中,得到她们具体的实践指导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为我园特色建设铺路。
⑵、加大外宣,为“犀幼民游”这张特色名片增光润色。
媒体宣传:积极策划开展大型以“民间游戏育儿”为主题的特色活动,联系县市媒体进行拍摄宣传。
网络宣传:将我园开展的各级各类“民游育儿活动”及时上传到幼儿园网页,并筛选出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信息报送至县教育网页,并广泛参与幼教刊物专网的投稿和视频传送。
报刊杂志宣传:联系郫县教育杂志约写“民游育儿”专栏,鼓励教师搜集、记录文字影像资料并积极向各级各类教育刊物投稿。
业内宣传:开展“民游育儿”的现场研讨观摩,邀请县市各姐妹园参观交流、学习探讨。承接学前教育会议,展示我园“民游育儿”内涵特色,环境特色。
社区宣传:定期组织开展“民游育儿”进社区活动,在犀浦镇各社区广场展示宣传,让社区内的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快乐参与。
家长宣传:开设专题讲座,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民游育儿”的特色创建工作。邀请幼儿园家长入园观摩“民游”特色教学课,并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民游活动。
当然,这只是我和我的老师们摸索出的一些方式方法,也许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在特色创建道路上坚持下去,创建出“犀幼民游”这张特色名片。
第四篇:“纸艺”特色创建方案
幼儿园“纸艺”特色创建方案
构建纸艺文化,滋养艺术童年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县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规划为指导纲领,关注幼儿园艺术教育对促进幼儿终身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积极开展纸艺教育实践研究,培养幼儿审美创造能力,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构建纸艺活动课程体系,形成纸艺特色文化,提升办学品位。
二、背景分析
(一)优势
1.鲜明的办园思想。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地处江海文明起源地——青墩,有着四十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市一类园——省现代化幼儿园——省优质幼儿园的创建过程。近十年,我园注重内涵建设,一直走在从县课题——市“十一五”课题——省“十二五”课题的探索研究路上。多年来,我们不断反思自身发展定位、总结自身发展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办园思想:挖掘潜能,培养品质,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成长。即在和谐的环境中,注重幼儿潜能开发,养成“善学习、好探索、乐交往”的良好品质,促进幼儿在有限的三年幼儿园生活中能按照身心发展的规律,主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不断地生成与发展。让每一个幼儿拥有最佳人生开端,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办园思想建设论文获县评比一等奖。
2.丰富的研究经验。十一五期间,我园开展了《基于“青墩文化”的幼儿艺术潜能的开发研究》的市级课题研究。我们充分挖掘“青墩文化”中的“唱凤凰”、“带柄穿孔石斧”、“陶罐”等艺术元素,将之与幼儿园的剪折绘画等教育活动有机整合,使我园的艺术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化。2012年,我园又成功申报了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青墩文化”的幼儿纸艺特色活动的开发研究》,并顺利开题。多年来,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艺术素养,积极投入课题研究,多篇研究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5人次参加市、县教育活动评比获一、二等奖,为我园有效开展特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厚实的研究成果。研究中,我们坚持以艺术教育活动为研究载体,先后构建了具有本土艺术教育的园本课程《心舞飞扬—“青墩文化”进校园艺术课程》和《心灵手巧—“美术特色活动”园本课程》。一名教师被评为市“基础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幼儿园被评为“幼儿发展评价研究”先进集体。有效的研究促进了幼儿绘画、剪纸等艺术潜能的有效开发,近三年,我园幼儿近300人次参加省、国家级绘画比赛获奖,10多名幼儿创编的童话故事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二)不足
1.纸艺教育的内涵不够丰富。目前,我园的纸艺教育研究比较侧重于折纸、剪纸、粘贴,老师对有关纸艺的文化和历史还没有深入了解,虽然也会将纸艺活动与青墩文化相联系,但却很肤浅化、表面化,并不能真正解读和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缺乏个性思考。
2.纸艺教育行为有待提高。教师对纸艺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理念比较认同,但在行为上跟进不够。有的教师在纸艺活动的选择与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活动的目的认识模糊,重技能、轻能力,重传授、轻创造,忽视了幼儿的思想和情感,忽略了幼儿的自主体验、自主创造,有时会出现孩子艺术活动中的创作激情被遏制的现象。
3.纸艺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在纸艺特色教育的研究过程中,开展的教育活动主题性不强,活动目标缺乏针对性,活动内容缺乏整合性,组织形式缺乏创造性,园本化纸艺课程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理论依据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而纸艺可以使幼儿在安静的环境中集中注意力,在动手过程中促进全脑功能的开发,无论是纸艺作品欣赏还是手工操作实践,都为幼儿创新学习的发展提供了更自由广阔的艺术空间。引领孩子们在濡染青墩艺术文化的氛围中开展纸艺教育能更有效的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
我国早期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早先提出:我们要提倡培养创造能力,并且从儿童时期培养起,儿童本身就有一种创造欲,我们只要善于诱导启发,可以事半功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培养“手脑双挥,脑体结合”的人。他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国家的小主人,既要有独立的个体,有主动精神,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又要能思维,能创造,能动手操作。而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来看,纸艺活动不但能促进大脑思维、小肌肉群的发展。在自主性操作与实践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被充分调动,感知觉、创造想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从而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其人格也逐步健全和发展,可见,纸艺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孩子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而纸艺特色的创建,也使我园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了更充实的切入点。
四、价值体现
1.促进儿童审美感受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的发展。
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纸艺特色创建过程中,强调每个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发展。立足为幼儿提供动手实践、走进生活的时空,帮主幼儿加强对审美对象的自主体验与感受,积累审美意象与文化经验,从而获得审美感受能力、提升审美趣味,有效地发展幼儿的艺术理解力、空间观念和艺术想象力,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创造的意识及创造能力,为幼儿打下良好的艺术素养基础、充实他们自我发展的底蕴,塑造他健全完美的人格,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2.促进教师艺术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研究立足于纸艺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开发满足幼儿兴趣和发展需求的特色活动内容、方式、实施和评价策略。教师在学习、探索、实践、感悟、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艺术修养,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行为,增强课程意识。以教师艺术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有效研究,实现教师与幼儿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让本土文化、纸艺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3.促进幼儿园文化建设内涵的深化。
我们更应该开发利用本土文化中的纸艺元素,并将之与国外和民间的优秀纸艺创作门类结合起来,在实践层面上开发幼儿纸艺特色活动,探索总结本土化幼儿纸艺活动开发的原则与策略,建立具有园本特色的纸艺活动方案,推进新的纸艺活动操作范式的形成,以本土文化为基点,以幼儿园发展为目标,实施纸艺活动开发原则与策略的研究,形成系列化得具有园本特色的纸艺活动主题和活动方案,通过活动开发原则与策略的研究,把实践中积累的智慧上升到理论层面,为农村幼儿园开展纸艺活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操作范式,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本园的文化建设内涵。
五、目标内容
(一)目标
1.引导幼儿用艺术的方式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会用纸艺的形式来感悟生活、反映生活。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学习、爱艺术的情感,增强幼儿乐于表现,敢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幼儿审美情趣,促进幼儿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2.提升教师的艺术素养,建设一支既能实施课程又能开发课程的优质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与幼儿、课程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3.探索幼儿纸艺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内容,建立与幼儿园其它课程内容及幼儿一日生活紧密结合的幼儿纸艺教育操作体系框架,逐步形成系列化的纸艺活动主题、环境、方案。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纸艺艺术教育活动课程。
4.通过幼儿纸艺教育的研究,打造幼儿园纸艺教育特色品牌,推动幼儿园文化建设,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质和核心竞争力。
(二)内容
1.幼儿纸艺特色活动新范式的开发研究。搜集整理有关纸艺形式、类型、技巧的资料,研究如何应用纸艺材料创造新的纸艺表现形式,以形成适合幼儿的纸艺活动的形式、类型。
2.幼儿纸艺特色活动开发的实施研究。包括教育目标的设定,内容生成活动过程中的情景设置,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领,幼儿发展评价等幼儿园纸艺活动实施依据的研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提炼出幼儿园纸艺活动开发原则。
3.幼儿园主题性纸艺特色活动方案研究。在实施中研究幼儿园主题性纸艺特色活动的系列主题及活动方案。并研究提出主题组织实施、活动设计、幼儿发展性评价等策略。
4.幼儿园纸艺环境的设计研究。包括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幼儿园纸艺活动室的创设和利用,幼儿园纸艺主题环境的设计等。
5.以亲子纸艺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寻找家园合作途径,开展亲子纸艺制作活动,促进家园合作的氛围。比如:纸艺亲子社团、校园TV等。
6.幼儿园社会性纸艺活动开发研究。研究如何将纸艺活动带到社区去,如举办包括图书、风筝等内容的纸艺文化节、纸艺作品展览等。研究全园性纸艺节和社会节日融合式活动设计及实施策略。
六、基本措施
(一)环境创设为先导。
营造纸艺教育特色氛围,如利用幼儿园宣传橱窗、家长学校网站、幼儿园网站设立特色教育宣传专栏等。利用教室、走廊、楼梯、专用活动室等进行纸艺环境布置,充分发挥环境熏染和教育功能,真正体现幼儿园处处皆纸艺艺术的深刻内涵。
(二)教师培训做保障
创建办园特色,教师是关键。本园将通过系列化的园本培训,使教师的艺术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如:派送老师外出参加艺术专题培训;请专家进幼儿园对教师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定期开展纸艺作品欣赏分析和制作活动;组织园内骨干教师在实践中互助指导等等。并组织教师进行纸艺课、纸艺手工评比,以赛促练,以赛促教,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为抓手
将特色创建与教科研工作紧密结合。以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为幼儿园确立特色创建研究的总课题,并分解成一个个子课题,把研究任务分解到具体负责人,并形成子课题研究团队具体操作。要求每班立足特色研究寻找问题,认真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主动与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紧密联系,取得支持和指导。强化幼儿园教育科研的管理职能,定期对全园教师的课题研究进行调控和指导,对全园的教科研工作加强管理和考核评价。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提升特色内涵。
(四)班级特色实基础
每班选择一个纸艺形式如:折纸、剪纸、粘贴等为本班纸艺特色。各教研组要做到“三个一”:每班创设一个以班级特色为主要材料的环境;每班形成一系列纸艺游戏活动;每个教研组制定一套主题的纸艺园本教材。
(五)家长参与促提高
成立“纸艺特色活动亲子社团”,巧妙利用家长资源,利用他们的创作智慧,更好地为幼儿教育服务,既能让教师快乐研究,又能促进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从而更有效的推动幼儿园纸艺特色建设。将每周五下午第一节教育活动时间为亲子社团活动时间。老师们从课题研究的目标出发,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取向,以及家长艺术素养层次,设计具体活动,并通过“一课多研”的方式,经过多次反思和打磨,最终形成周五的亲子活动方案。活动前,老师提前通知家长准备操作材料。活动中,由教师指导家长和孩子实行一对一的亲子互动,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促进每个幼儿艺术个性的发展。同时形成《亲子创造性纸艺园本课程》
(六)专题活动促发展
积极组织开展风筝节、读书节、元宵节等各类亲子制作活动,组织幼儿纸艺作品展,开展纸盒、纸花等手工制作比赛,在活动中促进幼儿技能的发展,促进幼儿园特色的形成。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副园长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组员的“特色创建”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幼儿园“特色创建”的部署、指挥、协调、检查、总结工作。并具体负责方案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工作。
(二)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此方案,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合力。
(三)监督保障
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扎实落实特色创建,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评估办法,每学期、每学年对幼儿园特色创建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四)后勤保障
加强后勤管理制度建设,促使幼儿园的财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同时,幼儿园要力争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课程改革、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全园师生的内化和修炼,从而达到提升师生艺术素养的目的。我们将以此方案为创建学校特色的新起点,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努力开创特色办园新局面。
第五篇:班级特色“纸艺”活动方案
淮安市清河实验幼儿园
中二班班级特色活动方案
根据本园课题研究《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综合艺术活动组织的实践研究》的要求,确定我班班级特色为“纸艺”,幼儿园的纸艺活动,即启发、引导幼儿幼儿运用各种纸质材料,通过幼儿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塑造具体可视的形象,以反应客观事物,表达幼儿的思想感情和美化幼儿生活的一种造型艺术。幼儿在纸艺活动中,通过撕、剪、贴、染、折、画等形式开展艺术活动,形式丰富多样,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下面从三方面阐述本学期特色活动的主要方案。
一、创设丰富多样的纸艺欣赏、操作环境,提升幼儿审美情趣和创作兴趣。
(一)《纲要》指出: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经。因此,开学初期,首先在内室外布置丰富多样的优秀纸艺作品,包括剪纸、撕纸、染纸、折纸等作品形式,充分激发幼儿审美情趣以及对纸艺活动的兴趣,为纸艺活动的初步开展奠下基础。随着活动形式的展开,不断更新作品内容,逐步添加幼儿优秀作品。争取从教师作品欣赏为主慢慢过渡到幼儿作品为主的环境布置。让幼儿在欣赏纸艺美的同时,感受到成功感和自己是环境主人的幸福感。
(二)以纸质为主制作幼儿游戏材料,如表演区的头饰材料,不仅添加了表演的情趣,也激发幼儿想要制作的兴趣;区域“包糖果”,在剪、包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纸质材料的特性;区域“爸爸的头发”,引导幼儿在撕纸的过程中,提高均匀撕的技能等等。在丰富的区域材料中,不仅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提升幼儿的纸艺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纸艺操作技能。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纸艺活动形式。我班幼儿在小班期间,对剪、撕、折、染、贴等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由于活动开展较少,操作水平不高,因此在学期初,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按线条熟练的剪直线,慢慢过渡剪曲线,如初期面条制作、爸爸的头发等等到后期的弯曲的彩带、妈妈的卷发等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每周的特色活动分别选择我与音乐做游戏、剪纸、折纸、撕纸、染纸五种类型,逐步开展,并且延伸到每天的区域游戏之中,满足个体差异的需要。
(二)把纸艺活动渗透到每天的主要教学活动中,如语言活动后,鼓励幼儿通过多种形式再现故事人物,情节。数学活动后,幼儿可以自己制作材料,投放到区域使用。
三、与家长合作,为纸艺活动开展保驾护航。
家长朋友是幼儿园的合作者,与家长有效的合作,能使活动效益最大化。在开学初期家长会中,我班要与家长充分沟通,交流,提升家长对纸艺活动教育效益的认识,家园达成共识,在学期进行中,家长主要担当材料的提供者、学校教育的强化者等角色。在一日活动后,我会及时的在“今日所学”中更新教学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所学,在家进一步引导幼儿,强化技能,如教学《纸飞机》后,鼓励幼儿在家给爸爸妈妈折一个,由于幼儿以短期记忆为主,常常忘记老师所说的,家长就可以暗示:宝贝,听说,你今天学了纸飞机,给爸爸折一个好吗?通过家园共育,我相信我班纸艺活动一定开展的有声有色。在学期中,我们还会开展“爸爸妈妈折纸大赛”让纸艺不仅在孩子中发展,也渗透到家庭中,成为亲子互动的重要纽带。
幼儿园的纸艺教育顺应幼儿发展的特点,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终把对幼儿的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在幼儿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为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