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国际比较(上)(80分)

时间:2019-05-13 20:2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国际比较(上)(80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国际比较(上)(80分)》。

第一篇: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国际比较(上)(80分)

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国际比较(上)(80分)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本讲提到,中国由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造成的成本相当于全国GDP的()。A.5.70% B.5.80% C.5.90% D.6.00% 2.根据本讲,2011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亿吨。A.355 B.400 C.764.3 D.652.1 3.根据本讲,201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比例中,()所占比例最高。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劣三级

4.根据本讲,在2010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A.30% B.40% C.50% D.60%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根据本讲,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空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地与牧场的退化 D.地下水污染

2.根据本讲,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有()。A.大气污染物排放 B.污水排放 C.地下水污染 D.主要空气污染物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根据本讲,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资源和环境问题。正确 错误 2.本讲认为,现在日本每年钢产量大幅上升。正确 错误

3.根据本讲,现在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正确 错误

4.本讲提到,西安市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正确 错误

第二篇: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空前发展。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这几十年来,我们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前所未有。我们的环境恶化程度已经触目惊心。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求我们的建设尽可能少一点破坏,要求我们的决策尽可能科学、客观,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应该将保护环境放在首要的位置,要求我们的建设尽可能符合自然规律,要求我们的破坏控制在地球能够容忍的范围内。本文首先介绍了从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最后针对性地对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几个发展思路。

关键词: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大量初级产品的出口,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都高居世界前列,我们消耗的各类非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等也高居世界前列。我国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具体说来,沙尘暴、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台风、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泥石流、地震、地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北京、中国东部比较大范围出现的雾霾天气,人民群众出门都戴着厚厚的口罩;河流污染严重,鱼类在品种和数量上急剧减少;淡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河流枯水期延长,部分湖泊面积锐减;土壤污染严重,全国有毒土壤面积不断增加,东北黑土地的厚度迅速变薄,土地沙化情况严重。

这一切都是我们在主观上对地球进行改造的结果,是我们的建设、贪婪、过度消费引起的灾难。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威胁到子孙后代的未来,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地球对我们发出了严重警告,我们用沉重的代价明白了一件事:地球并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体,并不会被动的任由我们掠夺,它会将我们对它的破坏变成对我们的灾难。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当前发展模式中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是GDP数据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大气、江河海洋、土壤土质的大面积恶化。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仅GDP增长的成果都将被吞噬,而且将影响到当下和未来公众的基本生存权。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既意味着对此前就已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战略目标的统领下是辩证统一、有机统一的。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导航仪。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沉重代价。实践证明,那种以追求GDP为目标、以资源消耗为依托、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朝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转变。生态文明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理念、评判标准和目标方向。新的发展方式必须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途径。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竞争力。然而长期实践证明,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为推动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建设生态文明蕴藏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以环境保护和治理为主的环保产业,以资源回收再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以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以有机无公害产品为主打产品的绿色产业,以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总部经济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府近年来的工作内容 幸运的是,党和国家对生态问题足够重视。

在十八大报告中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五体一位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让人民看到希望。要做好气象、地质、地震等方面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013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指出,发展中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对于北京、中国东部比较大范围出现的雾霾天气,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进行治理。

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十条35项具体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调整能源结构、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等要求,掀起了以防治大气污染为目标的全社会行动。与此同时,重点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有序推进。

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是实际上就是从资源管理、环境管理、生态管理的视角创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现在,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地球规律的必然要求,这是功在千秋的决定。

四、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并付之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自然界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的生活,人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赖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

第二、必须意识到我国的生态危机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也不例外。人类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去发展,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防止自然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在利用生产过程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从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可以忽视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否则,人类将自食苦果。

第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恩格斯就已经敏锐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弊端以及对社会造成了难以预计的影响。“如果说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多少学会估计我们的生产行为的较远的自然影响,那么我们想学会预见这些行为的较远的社会影响就更加困难得多了。”恩格斯的论述启示我们,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障碍,而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则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五、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

我们除了在理论上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还应该从具体措施方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切实抓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原来的数量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向效益型的集约增长方式转变,建立一个低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提高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缓和资源的供需矛盾,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能源、农业、林业和环保产品生产体系。扶持和发展环保产业、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加快产业升级进程,实现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提高自身绿色竞争力。

(二)从源头抓环保,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结构体系

首先,应考虑通过价格政策,取消不合理补贴、开征污染税等经济手段将环境成本内在化,从而引导企业生产行为,纠正那种竭泽而渔、片面追求产值而不顾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倾向。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应将工作重点从“关闭”污染型企业转向帮助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上来,这样既可以减少因关闭企业造成固定资产不必要的浪费,又不会使失业增加出现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再次,尽快建立和完善与环保有关的外贸法规体系,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力度,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三)改变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的状况

在经济发展途径上,我国应实施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推进的战略。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业,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争取后来居上。大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资源深加工型出口产业的发展,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改变我国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过大的状况,既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又防止了发达国家对我国资源的间接掠夺。

(四)积极开展环境外交,构筑国际污染转移防线

首先,积极从政治角度谋求发展中国家利益,将防止国际污染转嫁的措施写入相关的国际公约及双边或多边协议之中。其次,积极倡导世界各国都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要利用大国身份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监督发达国家遵守国际公约。再次,要认真研究国际环境壁垒政策,找出差距,提高标准,防止国际环境污染向我国转移。

(五)建立地方干部生态政绩考核制度

目前,我国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经济,行政领导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政治体制无法短期内取得突破性改革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政绩考核尤为重要。很多领导干部为追求政绩或迫于招商引资考核一票否决的压力,在发展经济时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求得短期利益,还在招商引资时,缺少环境评估或者根本不顾环境损害。这些短视行为一方面给国际环境污染转移提供机会,另一方面造成后代人生态环境转移支付,牺牲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应修改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生态政绩考核,以减少国际环境污染转移机会,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六、课程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既事关发展方式,又事关人民福祉。无论是着眼于当前的环境恶化现实,还是着眼于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我们都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统筹发展经济和环境治理的问题,寻找更为有效的制度性解决方案。

当然目前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仍充满机遇。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生态资源破坏和恶化所形成的外部约束力形成了较强的“倒逼”机制。而且,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形成共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长期努力,推动包括生态文明体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一定就会实现。

七、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3.11.12 [2] 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3]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4] 李荣刚,陈新和,吴昊.发展生物质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6.

第三篇:2018年国际生态环境新技术大会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也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我省今后三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46ug/m³,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三比例达到70.2%以上,国家考核水功能区达标率82%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排放总量较2015年均要削减10%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排放总量均削减20%。要实现以上目标,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用更好的技术、更好的解决方案,有效破解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重点行业治理和管控,开展pm2.5和臭氧协调控制研究与应用,以秋冬季采暖期为重点时段,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为突破口,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紧持减排扩容两手发力,扎实推进水资源合理运用,水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治理改善三水并重。加快长江、太湖、淮河、近岸海域和农村水污染防治,切实改善全省水环境质量。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围绕“摸清底数、预防污染、严控风险、扩大修复”的总体思路,以固体废物控增量、减存量为重点,着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农产品土壤环境质量和人均环境安全。

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以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的要求,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系统保护,构建生物多样性网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着力解决生态保护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牢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科技,是我们对这个伟大时代的最好回答。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破解治污难题、以科技创新改进我们的工作,让江苏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第四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在迅猛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影响,如何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发展成为我国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即生态系统),一般指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土地环境)、生物资源(生物环境)以及气候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或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环境问题严重。

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资源污染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耕地面积的减少,二是土壤肥沃力下降。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为了发展自己的本土经济,不惜代价引进了大量的厂矿企业和乡镇企业,有的农村还建立了大面积的工业园。这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而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却不断增加,由此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另一方面,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造成了土壤肥沃力的下降。我国又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又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途径,加之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施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二)生活垃圾和废水污染情况严峻。

农村不像城市有统一的市貌规划,农民建房、乡镇企业布局都是比较分散而且杂乱无序。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18 亿t,生活污水约90 多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而且绝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现象已经成为令农民头疼的“公害”。再加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排放的畜禽粪便更是给农村的生活垃圾“雪上加霜”。目前农村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据统计,绝大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从未经过检验,目前全国共有3.2 亿人用水不安全,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大多数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每年有超过2500 万t 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地下水系统,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三)农村生态环境中能源消耗严重,能源建设滞后。

在农村,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村干部又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对能源节省和再利用方面做的远不到位。而且广大农村做饭仍以烧柴为主,大量砍伐和使用薪柴,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造成大量污染,滑坡、泥石流加剧,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农民环保意识环节薄弱,过于追求短期效益。

在农村,多数农民认为“知识无用论”。许多孩子不上学或被迫辍学跟着家长外出打工或自己外出打工,农村孩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文化知识低。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水源地减少,土壤、水源污染。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影响,生活水平不升反降。

我认为,面对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上述一系列问题,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基础体系的建设,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要严格控制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的相应质量标准,防止污染物侵入造成危害。另外,在村镇环境规划及综合治理过程中,要防控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强化垃圾回收等,还要抓好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沼气、生态养殖场建设、有机食品生产等工作。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合理规划与开发农业资源及利用方式,控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建设我国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五篇: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看法

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看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着巨大的损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国生态环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资源缺乏中国是水资源紧缺国家。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之一。今年云南等地的自然灾害充分表明了我国缺水严重问题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地荒漠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7万平方千米,以每年1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在增加,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有1/3耕地受水土流失危害;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到262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7.3%。

第二,环境污染严重。大气环境恶化,二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水污染加重,我国江河湖泊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总体上呈加剧趋势;固体废物污染率上升,城市危险废物处置率仅为犯%,工业危险废物处理率仅为3 2%,处理量远赶不上排放量;同时对矿业废弃物处置失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第三,森林资源减少。尽管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近10年来有所增加,从12.98%上升到13.92%,但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仍呈下降趋势,人均积蓄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7,森林的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第四,珍稀濒危动、植物面临火绝威胁,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名单中,我国就占156种,约占其总数的1/40。

第五,海洋生态问题严重。近年来,由入海河流输沙量减少、围垦海洋滩造成海水倒灌、农田受淹、土地盐碱化,重损害。升趋势。赤潮是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结果,1992

使沿海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年总量为50次,目前仍呈上升趋势。

只有当人们明确问题产生的根源时,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案。所以要想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就要了解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首先是错误的经济发展观原因。在我国前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就等于发展,只要经济发展了,就有足够的物质手段来解决现在与未来的各种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然而现实是,经济的发展应该建立在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基础上。从最终意义讲,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其次,人类自身在创造现代文明活动中,往往面临着一种自相矛后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人类掌握了空前的改造自然能力,创造并享受着巨大的物质财富,生活质量大为改善,赢得了超越往昔的自由。另一方面当人们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欢乐之时,现代文明的负面效应也与口俱增。现代文明,主要是工业文明或技术文明的发展,迄今为止都以损害生态环境、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代价。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人们从自然界索取大量的资源,通过工业生产过程把它变为人所需要的产品,同时把有毒有害气体、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今天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灾难,用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话讲“都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文明和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相冲突的各种结果。”

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比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化学污染严重,出现混乱的城市化现象,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等。

人类可以毁灭地球,却无法毁灭自然.人类自己的文明可以消失,但自然注定将永远存在.对于自然,人类永远应该保持足够的敬畏。人类应该把自己的力量用于更好地认识和尊重自然和自然法则。人类的判决书永远握在自然手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环保的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气。

下载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国际比较(上)(80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国际比较(上)(80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状况[精选多篇]

    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一、物种灭绝。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10%左右,基保约有200个特有属。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状况调研

    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状况调研 —— Jack作品 以赣州宁都县为例摘要:目前国内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研究方向多有不同,其中不乏生态环保方面的调研。但......

    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

    简要分析我国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目录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

    我国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

    我国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若干问题 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今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必须有赖于自主创新。 应该承认,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

    小议生态环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

    小议生态环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摘要: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及解决措施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本文详细......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对策 班级:水利工程姓名:王鹏学号:28号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加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