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共同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8》显示,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尚不及国际水平的一半。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业环境竞争力的分值为59.
13、产业组织竞争力的分值为43.50、产业创新竞争力的分值为38.68、产业国际绩效竞争力的分值为10.0
1假设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大值为100分,那么,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值则为47.63,尚不及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大值的一半,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尚可安慰的是,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加入W TO五年后整体竞争力提高了40%。这
说明我国汽车产业确实已经进入参与国际范围竞争的转折期,产业国际竞争力在未来几年有可能有更快的增长。日前在京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08》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作出如是评价。
据介绍,被称为汽车蓝皮书的这一报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编著,共同发布,这也是中国汽车产业领域第一次发布蓝皮书。
该报告将汽车业国际竞争力指标分为二级,报告认为,通过对一级指标的比较,可以找出我国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在主要方面存在的差距。从一级指标的比较结果来看,我国汽车产业环境竞争力的分值为59.13、产业组织竞争力的分值为43.50、产业创新竞争力的分值为38.68、产业国际绩效竞争力的分值为10.01。结果显示,我国汽车产业环境竞争力与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小,产业国际绩效竞争力的差距最大。
如何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提出的对策建议是:
一、实施公平而有效的竞争政策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前提条件。近期政府需要着手消除那些排斥竞争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打破一切形式的行政性垄断和地域垄断,让消费者(包括政府采购)充分自由地选择产品;逐步消除那些造成不公平竞争的倾斜性税收政策,让所有类型的企业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从而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如内外资企业在所得税税率、工资扣税标准、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占应税收入比重要求、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等,要做到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二、制订国家战略,明确战略目标,确定战略重点。在指导思想上,要实施开放合作、多元融合、平等竞争、财税金融扶持的政策体系,提高我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战略目标上,通过国家汽车产业竞争力战略的系统实施,力争到2020年左右,使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在产业结构上,战略重点应由装配制造整车为主向核心零部件制造、汽车服务贸易和集成创新能力转移;在产品结构上,可以经济型轿车和中轻微型商用车等起步,逐步向中高端乘用车和中重型商用车发展;在技术选择上,可以选择在整车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重点培育系统集成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在产业组织结构上,通过资本纽带促进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产业重组,重点培育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在战略重点的选择上,建议将近期的战略重点放在经济型轿车和中轻微型商用车等低成本车(如单车售价低于1万美元)的细分市场上。
三、以节能和环保发动机技术为突破口,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在常规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进柴油技术,还是在新能源领域;无论是在以往的被动安全技术,还是在先进的主动安全技术领域,各国政府都制订了明确的国家战略和国家标准,实施了系统的激励性政策,在社会舆论和社会认知、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消费政策、环境标准、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面,都为新能源技术和安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建议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尽快制订我国新能源发动机技术的国家战略。
四、加强社会性管制,完善产品型式认证和一致性管理,加快产业政策的转型。促进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需要政府放松汽车行业的准入限制,实现政府前置性管理方式的转变,将管制重点由经济性管制向社会性管制转变,由投资项目审批转向产品型式认证制度。
五、推动产业战略性重组,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集群。国家要明确鼓励汽车产业的战略性重组,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收购与兼并活动;鼓励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对现有企业的兼并和重组;允许民营资本参股甚至控股现有汽车生产企业;鼓励现有的汽车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的汽车企业通过减持国有股,实现股权多元化,优化和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对于行业龙头企业之间的收购与重组,要实施严格的公平竞争与反垄断环节的审查制度。
六、建立财税激励政策体系,鼓励节能环保安全汽车的大众消费。建议借鉴日、美等国的经验,对于购买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政府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尽快开征燃油税,抬高常规能源汽车持续性支出,改变新能源技术与传统内燃机技术的比价关系;实施基于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的差别车辆税,高耗高排高税和低耗低排低税并举,对于提前达到下一阶段限值的车辆采取更加优惠的税率;给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一定幅度的税收减免优惠。
七、加快零部件等配套产业的发展,优化汽车产业供应链。
八、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国家在“十一五”乃至2020年期间将先进柴油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等节能环保发动机技术以及电子稳定程序(ESP)、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 S)等先进主动安全技术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央财政在年度财政预算中给予专项列支,要大幅度增加基础性、竞争前研发资助,争取使资助规模每年能够有一定幅度的递增(如年资助规模的递增幅度不低于10%);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增加产业化资金的配套投入;鼓励国内外厂商或科研机构建立独立研发中心,国家给予土地、基础设施、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倾斜力度,发挥消费示范效应;鼓励多种形式的合作创新,促进创新联盟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篇:从规模经济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从规模经济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白宏丽
2013-3-5 14:38:14来源:《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1期
【摘要】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综合体现,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等特点,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汽车产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其整体规模和国际竞争力正逐年提高。但中国汽车产业仍存在着问题,中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仍然很弱。本文从规模经济方面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在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汽车产业;规模经济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化步伐密切相关,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汽车制造业更是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在全球性价值链的作用下,投资、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各个环节被分配给全球最适于发展的地区;同时,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的生存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积极制定产业国际化斩落、融入产业国际化分工是发展汽车制造业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竞争力简介
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分为两类:第一类立足于国际市场。把国际竞争视同为直接的国际市场竞争,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Orlowski,1982),即保持贸易顺差或贸易平衡的能力。第二类立足于国内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同时协调资产与过程、引进吸收能力与输出扩张能力、全球化与本地化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
现今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无论在产量上还是在销量上都快速上升,这与我国国家政策扶持和居民生活平水的提高密不可分。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各类汽车生产企业共5800多家,总资产超过万亿,直接从业人员220万,相关产业3500多万。其中整车企业数量多达150多万家,轿车生产以合资形式为主,商用车以中资企业为主;中资企业自主开发水平不强,技术开发水平低;虽然市场规模在不断增长但生产集中度不够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与主要发达国家比很弱。
自从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形势的不断加强已经是大势所趋。由于外国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大规模进入,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开始形成国有、外资、民营三大资本并存的多元化资本结构。
据我国海关统计,我国汽车进出口连年出现贸易逆差。2002年—2007年中国靠出口高增长而经济增速较快,在此背景下的汽车行业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但自2008年以来的汽车进口增速超越出口增速,加之进口促进战略的实施,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和高端消费的主要市场。2008年的进口增速达到28%,较出口增速高10个百分点。2009年的汽车行业进口增速又高于出口25个百分点。2010年1—12月,全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1065亿美元,同比累计增长56%,其中进口582亿美元,出口483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99亿美元。2011年1-12月的进口增速又达到70%的高位,高于出口29个百分点。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现状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其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的趋势。我国汽车产业总体规模很大,但单一企业的规模却相对很小。
2008年中国产量最大的十大汽车企业产量,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上汽172.2万量,一汽150.4万量,东风132.1万量,2008年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家,后120名则分享了其它的156.8万量,平均每家不足1.5万量。汽车产业绝大部分行业未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没有企业达到最优规模经济。2009年中国
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2010年,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上汽的销量为355.84万辆,东风为272.48万辆,一汽为255.82万辆,长安为237.88万辆,都跨入200万辆阵营,达到最优规模经济。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800万辆,继续全球产销第一。
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规模经济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进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从以上分析可知,尽管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很快,但汽车行业是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没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将无法取得相对成本优势,从而失去竞争地位。我国汽车行业的企业个体规模普遍偏小,大部分未达到最小有效生产规模,离最优生产规模距离更远,同外国大型汽车企业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总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
三、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提升竞争力
推进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也有利于产生规模效益。对于产业链长、配套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明显,尤其是目前采用精益生产方式且模块化日益显著的汽车产业来说,集群效应强大,提升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效果较为明显。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汽车产业都是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予以发展。根据我国汽车产量地理集中的现状,选择几个区域作为汽车产业集群区,通过“自上而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方式予以发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加快配套产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是关联度极高的产业,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我国汽车产业走的是一条以主机厂为先导的路子,零部件及相关产业长期受到忽视,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汽车产业强国相比,我国的零部件及相关产业(如装备工业,钢铁及塑料、橡胶等材料工业,电子工业等)相对落后,难以满足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完善汽车行业的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
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政策则是行业发展的导向,直接决定产业发展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是否有竞争力。首先,政府要为汽车产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给予自主创新企业税收优惠,鼓励本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再次,理顺汽车行业的政府管理体制,完善行政管理模式,实行集中化的纵向管理模式,简化行政管理程序,构建和完善适合汽车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最后,完善准入证、产品质量和汽车安全法规,加强汽车行业社会性管理职能的立法。
(四)加强技术开发且引进和培养人才
首先,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国内企业可以采用联合开发的模式,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还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国家应加大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加强企业的自身研发能力:促进汽车企业和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横向联合,搭建汽车技术人力资源平台。其次,要引进和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知识结构能横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电子技术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秦远建,方壮新.改善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08(6).[2]王保林.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政策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1.[3]王珊.中国汽车工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04).[4]陈建国,张宇贤.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2.
第三篇:关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研究
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呈现贸易自由化趋势,这使得国际竞争力本就不是很高的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WTO所提倡的自由贸易政策会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在短期内会对我国部分弱势行业形成巨大的冲击,农业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重点,考虑到我国各种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上的巨大差距,本文大致介绍了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现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优势与不足,以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竞争劣势;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加WTO,经济全球化得进程加快,农业国际化不断推进并将成为经济全球化得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国际化竞争给全世界各国农业带来了深刻而广泛得影响,推动者全球农业快速向前发展。尤其是21世纪的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国际分工将空前发展,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都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农业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农产品贸易要按照国际通用规则运行。由此,我国农产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国际竞争力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农产品现状
(一)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一是中国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为出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提供低成本、充裕的劳动力供给。
二是生产要素。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对外经贸活动地位。从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大要素状况比较,中国劳动力资源具有明显优势,而人均资本和土地拥有量,美国、欧洲和日本分别占有绝对优势。
三是我国出口商品产量占优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渔业生产国,1997年我国的水产品产量达到3602万吨,总产量占世界首位,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为29.87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4%。2000年我国肉类产量达627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苹果、柑橘、梨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但是这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水平仍然较低,如水果类产品,目前的年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左右,与其产量相比,出口潜力较大。
四是我国农业资源具有多样性。中国跨越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多种多样,能够生产各类农产品,满足世界市场多样化的食品需求。中国正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建设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五是我国农业市场区位占优势。如亚洲地区是世界农产品贸易最重要、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市场,2002年亚洲市场进口的农产品占世界的22.7%(1323.4亿美元),其中,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的农产品进口位居世界前十五名。这些地区也是中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其中,中国农产品占日本农产品进口的10%,韩国占16%,香港占20%,印尼占11%,且中国对这些地区农产品的出口呈扩大趋势。中国对亚洲市场出口农产品,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由于运距短、运销便捷,适宜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高价值农产品出口,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六是我国的大国效应与后发优势。规模巨大且富有增长潜力、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既为中国农产品提供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推动中国农业逐步提高竞争力,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将促进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和贸易格局的调整。
(二)我国农产品竞争面临的问题
1、缺乏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部分农产品具有良好的国际竞争力,如园艺、畜禽类产品、水产品等。但从出口额来看,除了蔬菜略有增加,其他农产品出口不进反退。表面上看,这是由于其他国家在家禽和动物进口方面设置的种种非关税壁垒,成为中国相关农产品出口的障碍。但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未得到根本提高。
2、遭遇贸易壁垒状况的恶化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愈演愈烈,成为目前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新特征,严重影响中国扩大农产品出口。从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农产品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体现在检验检疫壁垒和身份认证壁垒。许多发达国家制定了完整的保障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既规范了国内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同时也将不符合标准的国外产品挡在了国门之外。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制订较高的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而我国农产品质量大多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入世后,我国一些农产品就因为农药、化肥残留较高而被一些国家禁止进口,有的农产品则因为难以得到进口国的质量认证及其包装标签认可而不能出口。在这方面受阻最重的当属畜产品,其主要原因:一是检验检疫标准提高,检验指标范围扩大。
3、屡遭反倾销
据统计,从1979年中国出口的糖精钠在欧盟被 反倾销 起,截止2008年已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起诉500余起 反倾销 调查,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贸易额超过150多亿,中国农产品出口也遭遇反倾销调查。
二、缺乏竞争力的原因
(一)我国政策和体制原因
一是在补贴和税费的政策方面,发达国家与我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发达国家均给予农民以各种支持和补贴,另一方面,我国不仅给予农民的支持较少,还向农民
征收高额的各种农业税费。据有关方面资料,有关国家农民享受到的农业补贴如果按照耕地面积计算的话,每公顷土地为:美国为100—150美元。欧盟为300—350美元,日本约为600美元。如果按产品计算,目前美国对小麦的补贴约为每吨25美元,折合每吨约200多元人民币。而在我国,不仅没有如此高额的补贴,还向农民征收税费。
二是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也非常突出。地区垄断和地区封锁时有发生,例如有的地方为了使得屠宰税不外流,严格禁止生猪销往地区外部,或者重复征收税费。
三是在国内运费方面,存在着垄断定价和垄断性收费,例如铁路运费和铁路建设基金的征收。在公路方面,硬件建设发展得很快,但是各种关卡林立,频繁的检查和高额的收费使得许多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的流通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
四是在国际运费方面,我国的垄断性货运航空运费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对花卉等鲜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是非常不利的。
五是在粮食方面,我国主产区仍然在实行计划性很强的流通政策,是影响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因素。保护价收购和顺价销售政策,使得主产区的粮食经营缺乏竞争力。
(二)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方面
虽然我国近些年做出了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但是,政府的职能转变远远没有到位,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远远没有得到发挥。尤其是在以科技研究、推广与培训;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国家均对农产品的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各种各样的补贴和支持,包括对批发市场建设、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加工设备、储藏和运输设施建设;市场规范管理与市场信息服务;农产品的卫生检疫、市场信息服务等等,均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目前公共投入很少,因此,造成了卫生检疫体系的不健全,市场信息的高质量和无偿服务更是缺乏,也无法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机制,无法建立起市场信息的可靠基矗。
(三)生产结构的原因
我国农业的生产规模很小,全国平均为0.5公顷左右,大体上相当于欧盟的四十分之一,美国的四百分之一。首先规模小的经济意义是每个农业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源少,因此使得劳动生产率也较低。即便是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方,与国外相比也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也存在明显差距。其次规模小也使得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一定的约束。再次规模小使得营销组织较为不利。生产的品种较为混杂,从千家万户小农收购不同质量的产品的收购成本很高。
(四)我国农业劳动者的自身素质素
农民生产的素质对竞争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技术和政策,无论是提高质量还是转变生产结构,最终都需要通过农民生产者来实现。我国农民具有一些很优良的素质,如勤奋、吃苦、耐劳等,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弱点,包括受文化教育水平低、市场意识较差、农民合作组织缺乏等等。
(五)农产品加工业水平低的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不高,也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工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对一些原料性产品如棉花、油料、糖料的竞争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水果和蔬菜等,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畜产品方面,也是如此。
三、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农业一直是一个弱质产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很低,而且我国建国后采取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得我国农业更加低弱。尽管农产品的竞争以品质和价格的形式表现,但其影响的因素却很广泛,如农业资源条件、宏观经济环境、农业相关政策、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现阶段完全考我国农业自身积累和发展是不实际的,而是需要大量的来自政府和非农业产业的支持。政府除了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外,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例如信贷政策、补贴政策、税收政策等,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鼓励农业的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
(二)注意发展绿色食品
实际上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农产品生产未按照IFOAM的标准进行生产,由于过多的使用化肥和搞残毒药,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的指标不合格。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在继续沿用传统的办法继续生产,势必会是农产品过剩更加严重,同时使得国外的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进而占领我国的农业市场。
(三)改革和调整政策支出
调整和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1)减少乃至于停止对粮棉流通企业的补贴,将国有粮食流通企业推向市场,从而大大提高国有粮食流通企业的经营效率,减少乃至全部取消国家的巨额财政补贴。(2)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3)增加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种子的补贴。(4)对一些特殊产品如新疆棉花提供运费补贴等,对所有农产品的铁路运输取消铁路建设基金的征收,建立全国的农产品绿色通道,对农产品的公路运输取消所有收费关卡。(5)增加对农产品营销设施建设的补贴,包括农产品加工、储藏和运输。尤其是对新发展起来的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借鉴国外许多国家的经验,国家对这些方面的投资给予补贴资助。
(四)减轻农民负担
一是减少我国农民的赋税。农业税费是直接制约我国农产品价格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减免农业税费。二是确定农民应当承担的劳务。90年代前后乡镇对农明的用工需要增加,例如水利工程的维修、公路铺石、公共建设都要求农民出工,有的地方甚至要求农民以币代劳。于是我国1991年国务院下发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农村义务工,主要用于植树造林、防汛、公路建勤、修缮校舍等。三是要精简机构和人员。四是限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收费。
(五)加快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目前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存在着管理机构繁多,职能高度分散,部门分割严重等诸多问题,造成了生产、流通、加工和贸易的严重脱节,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需要,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合理有效发挥。在农业投资方向、农业科研管理、农产品质量控制、农产品产销包括内贸外贸协调等等方面,都有一些突出表现。因此改革农业的管理体制成为对加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重要原因。
我国加WTO以后,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国际农产品的竞争中发展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加强本国农产品的国际地位成为了我国未来农业发战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成为了我国各方面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此进行的简单的阐述。
参考文献:
[1] 王兆阳.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应对措施[M].宏观经济研究,2001.[2] 潘文卿.对WTO中国农产品外贸有事及战略选择[M].经济问题,2000.[3] 魏国强.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国经济出版社,2001.[4] 唐仁健.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J].农业经济问题,2001.[5] 陈智远.中国关于加入WTO的协议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0.[6] 程国强.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贸易问题,1999.
第四篇:企业战略-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国际竞争力是当今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国际竞争力内涵的总结和我国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
竞争能力
对策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概念。早在古代,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军力如何构成了国际竞争中的第一位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力的强弱直接依赖于一国的经济。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因素在国际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内涵逐渐扩大。
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解,不同的思想流派的看法不尽相同。目前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主流理论包括三个派别:一是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基于评价的企业竞争理论;二是哈佛商学院迈克?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三是钱德勒和普拉哈德等学者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力。中国对企业竞争力的关注和研究是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主背景展开的。
综合国内外经济学者的观点,对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定义。国家层面: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就是该国能够生产和提供经得起国际市场考验的商品和劳务,同时维持或提高其公民实际收入水平。企业层面:一国或一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行业层面: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所反映出的生产率。由此可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从其本质上讲,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上下取决于经济体制的设计、改革和经济政策的选择。
目前我国国际竞争力水平现状分析
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未来经济开展的主题是“国际竞争〞,决定一国或地区开展前景的主要因素是国际竞争力。分析和评判自己的竞争力尤为重要。
中国目前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由于国际竞争力不是单纯指企业的竞争力或产业的竞争力,而是一个国家总体的综合性的竞争能力。目前对国际竞争力的合理量化,著名的是瑞士的洛桑国际管理开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两家评估机构。尽管以上两家对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排名次序不尽相同,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排名也略有差异,但二者排名的根本格局和总体趋势大体接近。1993年中国首次参加包括俄罗斯、印度等国在内的转轨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比拟,名列第一。1994年开始参加分工程比拟,历年评价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排名是:1994年第34名,1995年第31名,1996年第26名,1997年第27名,1998年第21名,1999年第29名,2000年第30名,2001年第32名,2002年第31名,2003年第33名,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近日公布,中国国际竞争力又跃居到了第24位。
中国竞争力排名的现状分析
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在目前世界上属于中间水平。从近几年的排名看******一般要落后于兴旺国家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开展中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但要高于其他开展中国家,如印尼、阿根廷、俄罗斯等国。然而,按IMD评价的国际竞争力分数,中国与第一名的分数差距大于与最后一名分数的差距。这说明,中国处于中间偏后的位置,与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间的差距比拟大,中国要赶上这些国家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中国国际竞争力水平是世界国际竞争力提高较快的国家之一。中国1994年排名第34位,1998年排名第21位,四年间提前了13位,而与此同时,不少国家的世界排名都下降了。如日本在1995~1998年排名下降了14位,泰国排名下降了12位,德国下降了8位。说明在这段时期内,中国不仅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进展,而且政府实施的经济“软着陆〞宏观措施和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对策是正确的,从而确保了宏观经济系统的健康运行。
中国国际竞争力从1999~2003年一直在下降。据IMD统计,在50多个国家的世界竞争力排名中,欧洲、北美的多数国家和地区共计24个国家和地区在排名中是上升或保持原来的位置;而其他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下降的,而其中多数是亚洲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泰国、中国、印度、印尼等国。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大大削弱了亚洲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2004年上半年国际竞争力提升迅速。今年上半年国际竞争又上升了11位,主要原因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启动〞。连续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并推动经济结构缓慢调整。2001年底的“入世效应〞,在这种重要的外部推动力的刺激下,出口高增长和外资的集中大量流入极大地刺激了我国工业和投资的增长。政府大面积的换届使各级地方政府也形成了很强的开展冲动。近两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相比照拟平稳,企业效能低下。从排名看,国际竞争力一直在第30位左右。在经济全球化开展的今天,经济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开展态势,说明中国国际竞争力有相当大的潜力。从政府效能和国家根底结构?*****政府效能竞争力和国家根底结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高。
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新思路
面对我国国际竞争力水平的现状,应尽快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应对全球竞争的法宝。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和指导经济运行的能力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机制。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生态平衡。搞好财政预算,合理财政支出,确保国民经济各项事业迅速开展。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防止随意干预合法的经济活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在源头上防治腐败。增强财力,提高政府引导重点产业和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提高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效劳的能力
加强和改良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企业的经营绩效是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前提条件。90年代,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经营绩效迅速下滑。如三菱1994~1996年平均年销售利润率仅为0.19%,三井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更低。而1996年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3.54%。居于世界500强前10位的3家美国公司达4.17%,几乎是三菱的22倍。
开展一批大企业集团公司,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大型企业跃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如何“做大〞国内企业,全球500强的开展经历告诉我们,兼并、联合、收购等方式是企业成长的有效方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强强联合,对现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重新配置资源,不断扩大生产能力、生产规模,从而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增强企业的市场供应能力,促进企业产品出口,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我国一直实行的是降低利率的经济政策,其目的,一方面是刺激国内需求,另一方面是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增强企业的市场供应能力及国际市场能力,效果显著。经验证明,在扩大内需的根底上,只有适当地提高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才能切实发挥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开展中的积极作用。
有效地推进对外投资,培养中国的跨国企业,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在全球化剧烈的竞争中,中国企业应积极“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并且要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加快资本市场化,努力推进国内企业的跨地区、跨所有制和跨国的兼并重组,推进有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去;放眼全球,选择最正确地区发挥自己的比拟优势,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开展高新技术,创造产业的领先优势,是提升国际竞争的关键条件。国家经济的竞争力在于企业能否迅速及时地占领产业的制高点,从而更有利于向国际市场输出独领风骚的产品。回忆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货的天下,90年代是美国货的天下,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的企业先后占据了世界产业的领先地位,从而先后占有了国际市场的优势。如果能创造中国货的时代,那么,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将会大大提升。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国际竞争力的上下取决于科技应用于生产转换过程的能力,而转换过程是由人力要素决定的。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展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人类历史的开展史证明,教育对人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选拔人才,着意培养人才。科技竞争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可能掌握现代高科技,就不可能对先进技术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因此,组织的管理改革应以建立战略管理中枢为目的,以培养职业企业家队伍为中心,特别注重培养国际经营与管理人才。
提高经济平安和抗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经济平安,关系到国家兴衰和民族的存亡。因此,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要着力提高经济根底平安和抗风险的能力:
制定经济平安战略,确保国家经济开展目标顺利实现。在本国经济最大承受力的根底上寻求开放度最恰当的与世界市场的结合方式,以最小的本钱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策略地参与国际竞争,以最小的本钱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
加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着实提高产业、产品、企业竞争力。健康的较高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是有效控制经济风险的根底。因此,务必要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不断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同时加强与国际、区域合作,不断完善经济金融体系,提高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
尽可能地减少对他国的依赖。例如把握利用外资的“度〞,防止盲目引进的现象;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如生物制药、微电子等进行重点突破。这样,就会减少对资金、技术、关键商品的依赖性。
参考资料:
1.范跃进.世界经济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
2.张碧琼.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控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3.张杰.大对策
环球经济开展方略[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4.王洛林.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第五篇:改善我国投资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浅议
内容摘要:
[论文关键词]投资环境;现状;软环境;建议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论是跨国投资还是国内投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所投资地区的投资环境。因此,招商引资的地区和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必须注重不断改善本国或本地区的投资环境。
[论文关键词]投资环境;现状;软环境;建议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论是跨国投资还是国内投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所投资地区的投资环境。因此,招商引资的地区和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必须注重不断改善本国或本地区的投资环境。
一、投资环境概述
“环境”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和关注最多的词汇之一,如城市投资环境、国家经济环境、地球生态环境,等等。要分析投资环境,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包括哪些内容等问题。投资环境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它包含了对投资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
投资环境主要由服务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服务环境是指投资者在某地投资,需要来自政府各个部门的服务和帮助。当前,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已经成为改善投资环境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制度环境是作为政府提供给社会公众各类组织的公共产品,良好的政策和科学的制度安排是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投资环境建立和改善的保障和支撑。人文环境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政府的廉政高效与守信、市民的思想习俗和行为、企业的诚信行为等方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既有利于本地区居民的创业、企业的发展,又能够广泛吸引外商的投资,加快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重要的是外部投资的进入会带来管理模式的创新、经营理念的转变、结构调整的加快、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才培养等多重效应。
按照投资环境要素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与作用,可以将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所谓硬环境是指自然环境与基础设施。自然界为投资活动提供自然物质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载体,为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软环境是指对投资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诸方面的外部条件:一是政治条件,表现为政治是否稳定,社会是否安宁,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经济法规是否健全,有无保护投资的规定等;二是经济条件,如经济增长速度及其稳定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市场规模及其完善程度,外汇管制状况,金融信息服务水平,企业自主权限,经济运行机制等;三是管理条件,如经济管理体制水平,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尤其是为投资者简化办事手续的情况等;四是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者技术素质及其费用水平(工资水平);五是政策优惠条件,如是否给投资者以税收、费用等方面的优惠。
上个世纪后半叶,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决定一国引进投资的数量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它的投资软环境。本文主要是从软环境的角度来分析投资环境的改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环境现状
(一)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投资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这主要反映在几大指标上:
一是中国已经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3年甚至超过了美国成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入国,其原因就在于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高速的经济增长率为外商投资企业活动提供了越来越有利的投资环境。
二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第三大国。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25%增长到了2003年的将近60%。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67%,2007、2008年也一直保持在60%以上。这反映了中国加速贸易自由化和大规模地融入世界经济。
三是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数量丰富、成本低廉。同时人力资源和技能水平与其他亚洲国家比较起来不相上下,并且处于不断改善之中。我国基本普及的基础教育和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存储的人力资本储备,仍然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二)投资环境的不足
同时,我国投资环境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政府的行政效率不高,存在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长期以来,我国存在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尽管我国政府已经简化了审批程序,但由于机构臃肿、职能交叉,各部门政策法规不统一、难以协调,造成政府效率较低的问题仍比较严重。另外,向主管官员提供“获得便利”的金钱和好处,已成为到一些地方投资的“例行公事”。这些现象严重妨碍了投资环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国内外企业的正常投资。金融部门运行效率低,金融信息服务水平尚待改进。根据世界银行调查显示,大量的金融资源主要用于国有企业,并且经常得不到偿还,一些生产潜力大的企业、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能及时从银行获得资金,不得不依靠其他非正式融资渠道;利率非市场化也阻碍了信贷资金向私人部门和小企业的流动。目前,我国只有12%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银行贷款。劳动力素质分布不均,存在人才瓶颈。从地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了相当数量受过良好培训和教育的熟练劳动力与大学生,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限制难以得到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从人才构成来看,我国有着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每年新增超过1000万的需要就业的城市居民,拥有相当数量的技术操作人员和中低层管理人员,但具有企业管理、法律服务、财会等知识的高层次的复合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