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发展畜牧产业 振兴藏区经济发展--畜牧产业汇报材料 修改
大力发展畜牧产业 振兴藏区经济发展
——安多畜牧产业园区汇报材料
一、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简介
近年来,安多公司为了实现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立足甘南州畜牧资源、矿产资源、水电资源、中藏药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五大资源,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融资建设以畜牧、能源、建材为主业的“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是全省72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率先在全省藏区开工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2009年12月17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下达了《关于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批复》(甘工信资[2009]252号)。根据该《批复》意见,园区建设总投资45亿元,以新型建材产业园、畜产品加工园、清洁能源产业带为主业,园区科技开发中心为依托,通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培育新型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两园、一带、一心”的总体产业布局。
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共25项,其中新型建材产业园投资16.92亿元,建设项目7项;畜产品加工园投资6.15亿元,建设项目7项,清洁能源带投资19.70亿元,建设项目5项;园区科技管理中心投资2.23亿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6项。园区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8.41亿元,利润7.99亿元,税金3.49亿元,出口创汇8500万美元。年可实现节能24.95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0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030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00万吨,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通过五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一期工程,形成“新型建材产业园”、“畜牧产业园”、“清洁能源产业带”和“园区科技开发中心”为主的“两园、一带、一心”总体产业布局。2011年,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园区”之一。
二、安多循环经济的特色
1、安多循环经济产业链。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立了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态畜牧循环经济产业链、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等三条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见附图),实现企业间废物、副产品、能量能够相互交换与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较大。目前,以水泥公司为代表的建材产业园经济产业链、以余热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经基本建成,2012年5月6日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区畜牧产业园正式动工建设,主要建设牛羊屠宰加工、血液副产物利用、有机肥生产、污水处理、生物制品、皮革制品、绒毛深加工等循环经济产业。
2、安多循环经济发挥的效益。通过在生产水泥中提高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了矿山资源开采利用率100%,综合利用各类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在水泥原料中掺加利用率在42%以上;通过实施余热发电,实现了废气余热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年余热发电能力可解决水泥厂用电量1/3以上,电能有效利用率达到100%;通过完善水泥生产线循环水系统使水资源 2 循环利用达到95%以上;通过建立再生塑料制品生产线,实现了对社会白色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利用率达到100%。2010年安多公司全年累计实现综合节能3.50万吨标准煤以上,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1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7.5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59吨。
3、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安多集团企业技术中心设有管理与技术创新委员会,实行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首席专家1名,技术顾问若干名,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委员若干名,实行全员聘任制和目标责任制,现有教授级专家8名,科技人员65名,年投入科研经费2000万元以上,具有一定的人才、科研、技术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优势。2010年12月26日,安多公司技术中心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举行了产学研合作暨产学研基地挂牌仪式,巩固了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 为全面加快科技合作,2011年4月25日,安多公司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书》。2011年12月,省工信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第十四批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甘工信发[2011]802号),安多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
4、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安多公司先后于2009年通过了甘肃省节能监察中心组织的能源审计;2010年水泥产品、余热发电通过了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资源综合利用认 定;2012年1月通过了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公司清洁生产省级认定的批复。目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在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节水、节能等方面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
5、循环经济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园区规划到2015年,完成园区产业链中游系统构建,形成基本空间格局,使能源产出率达到3193元/吨标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3.23吨标煤/万元,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COD排放量控制在0.83吨以内;到2020年,能源产出率达到4180元/吨标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至2.85吨标煤/万元,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5%,COD排放量控制在0.75吨以内。
二、畜牧产业园简介
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是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区“两园一带一心”建设内容之一。规划总投资6亿元,分二期建设实施。园区项目占地面积2000亩,集“生态畜牧产业链、观光休闲、旅游接待、技术培训”和“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重点建设万吨级牦牛、藏羊肉精深加工基地、牛羊血液副产品深加工基地、饲草料加工基地、暖棚养殖基地、旅游工艺品加工基地、活畜交易市场、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旅游接待中心等9个重点项目,努力建设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高原特色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一期工程是甘南州庆60周年献礼重点项目之一,2012年5月6日开工建设,2012—2013年实施,总投资14695万元,其中,2012年完成投资5695万元,2013年 完成投资9000万元。主要建设:安多清真食品公司搬迁扩建项目、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项目、血液制品生产线等3个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屠宰牦牛5万头、藏羊20万只,年生产加工牦牛、藏羊肉5000吨;年处理血液2500吨,年产血清1250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00kg、血球蛋白粉(食品级)150吨、血球蛋白粉(食品级)15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1500立方。
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安多清真食品公司搬迁扩建项目:是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一期工程2012-2013年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按照夏河县城总体规划关于工业企业“出城入园”的要求,拟将位于县城人民东街的旧厂区搬迁至王格尔塘镇下滩村,新建一条班屠宰牛200头、羊1000只,可实现年产5000吨牦牛、藏羊肉精深加工生产线的规模,将有效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牛羊肉供应和保障。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2533.6万元,实现利税10000万元,新增利润5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33个,带动周边县市13000多户农牧民群众走上致富路。
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先后完成地勘及勘测定界、地灾评估及压覆矿藏审查、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土地预审、“一书两证”等前期工作,正在报批土地正式审批手续、环评批复手续。该项目2012年自4月底完成征地工作,5月6日举行开工典礼,6月份施工单位进场、动工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包括待宰、屠宰、分割车间封顶,冷库完成基础工程,职工公寓楼完成井桩开挖,水池、水泵房、锅炉房主体完工,已签订设备订购合同,支付首笔资金。计划2013年6月建成试生产。
2、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项目:按照前店后厂和企业科技 中心的要求,建设1座建筑面积为11000平方米的科技大楼,建设地点在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区;该建筑物层高10层,其中一楼为安多畜产品展销中心,二至三层为办公,四层至十层为科研、试验中心。该项目总投资3046万元,计划自筹资金2500万元,申请补助资金546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000万元,新增利润180万元,税金95万元。对于提升科技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树立高原生态畜牧品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目前已完成征地、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工作,计划2013年3月15日开工建设,8月完成主体工程,年内投入使用。
3、血液制品生产线项目:建设血球蛋白粉车间432m2,血清、SOD加工车间864m2,冷库702m2以及配套辅助、公用工程、配套工程及污水处理系统,新建建筑面积2590m2;新增设备276台(套)。该项目总投资3416.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16.3万元,占总投资的88.3%;铺底流动资金366.9万元,占10.7%,建设期利息33.3万元,占1.0 %。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可新增产值6010万元,新增税金1354万元,新增利润1785万元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该项目控制建设工期12个月,计划2012年底完成前期工作,2013年4月开工建设,2014年3月底竣工投产。截止2012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350万元,先后完成项目可研、设计、征地等各项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
四、发展畜牧产业的意义
1、宣传夏河,提升拉卜楞;宣传草原,提高安多藏区的经济地位;是平衡草畜,保护生态的有效载体。
2、落实国务院对藏区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举措,更好的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
3、实现安多藏区与内地发达城市经济互补的最佳途径,解决安多藏区与发达地区贫富差距的理想定位,解决社会贫富矛盾。
4、建立有效的安多藏区自我发展的新机制,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5、是落实循环经济的有效载体和发展平台,实现资源互补、经济互补、行业互补、产品互补、区域互补、城乡互补,共同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6、实现牧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推广科技创新的良好平台,推动牧民群众共同和谐奔小康。
7、是培育龙头企业,加快草原资源优势的转化,通过领头羊的建设,切实培育经济增长点,为加快安多藏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
8、通过园区的建设推动地方经济的同时有效平衡分配,减少收入差距,为藏区政治稳定做贡献,实现和谐发展。
9、安多牦牛、藏羊生活在自然的高原天然牧场,纯净的原生态环境造就了极其珍贵、真正绿色、高营养的特性,为人类的健康提供安全肉品,为增强人类抵抗疾病的能力做贡献。
10、通过高品质产品的定位,创造安多藏区的社会影响力,更加有效地传播藏区佛教文化,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1、发展畜牧产业,建设安多畜牧产业园,将有效推动我州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做到“出栏时出栏,该屠宰时屠宰”,科学定位草原载畜,减轻我州草场压力,保护草原生态平衡。同时,坚决打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倡议牦牛产业“做真牦牛、真做牦牛”,提高牦牛、藏羊产品附加值,打入国内和国际高端肉品市场。
五、建设安多畜牧产业园的意义
夏河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是州庆献礼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设好安多生态旅游畜牧园区对于带动全州农牧经济增长,推动甘南畜牧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经济效益显著:食品公司搬迁扩建、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2500吨血液制品生产线、污水处理厂、100万头活畜交易市场等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以上,将成为地方财源建设新的增长点。同时通过建设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集吃、住、玩、游、购、娱为一体,实现旅游与工业经济相促进,带动商贸、住宿、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得到较快发展。
2、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项目建设,将有效推动我州畜牧产业实现健康发展,提高牦牛、藏羊等甘南特色产品加工的深度和水平,打入国内和国际高端肉品市场,以高档产品、高端价位树立甘南原产地品牌,拉动牦牛藏羊收购价格逐年攀升,将有效拉动农牧村经济增长,从根本上实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3、生态效益显著:建设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是立足于甘南“生态立州”战略,以开发有机、绿色的安多牦牛肉、藏羊肉等高原特色畜产品为己任,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生态与环境保护为前提,对于科学定位草原载畜,合理出栏,减轻我州草场压力,防止草原退化具有重要意义。
附、企业简介
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区畜牧产业园位于夏河县王格尔塘镇,由夏河安多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安多投资集团公司前 身是始建于1972年的夏河县水泥厂,历经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甘南州工业经济重要支柱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建材、清洁能源、畜牧产业开发,兼营塑料制品、房地产开发、技术咨询、金融、商贸流通等领域。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500人,总资产15亿元,资产负债率35%。集团公司框架下有夏河安多投资有限公司、夏河祁连山安多水泥有限公司、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公司、北京安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兰州信荣水利水电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临夏安多园工贸有限公司、夏河安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夏河安顺发电有限公司、夏河安多建材制品有限公司、夏河安多益华塑业公司、安多牧场(北京)餐饮管理公司等15家控股、参股子公司,其中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甘肃藏区最大的牦牛、藏羊肉深加工企业。
安多集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节能减排先进单位”、“中国著名品牌”、“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纳税先进单位”、“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甘肃名牌产品”、“省二级企业”、“全省信贷诚信企业”、“全省重合同守信誉企业”、“全省质量效益型企业”、“甘南州重点保护企业”等160多项殊荣; 2008年被甘肃省经济委员会认定为全省32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2009年被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全省8家“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单位”之一。
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公司是安多集团全资子公司之一,甘肃南部最大的定点屠宰企业之一,主要从事牛羊屠宰,牛羊肉制品及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承担着本地区主要的肉品供给和保障任务。公司注册资金1900万元,占地面积54.92亩,从业人员1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28人。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少数民族定点生产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取得了“HACCP 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清真食品Halal国际认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食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产品荣获“2011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肉类产品有机牦牛、藏羊肉品金奖等。2011年公司实现加工肉品1000吨,其中藏羊肉600吨,牦牛400吨。主要向市场推出冷链产品有精深加工眼肉、牛展、辣椒肉、牦牛上脑、安多羊排、太阳卷等的60余种冷鲜肉产品和休闲食品。公司已先后在北京、兰州、临夏、合作、夏河建立了销售网络体系,设立了品牌形象店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全国抢占高端肉类产品市场。打造成“甘肃一流、藏区一流、西北一流、中国一流、世界一流”的食品加工企业。
二〇一三年三月九日 10
第二篇:大力发展畜牧产业 振兴藏区经济发展--畜牧产业汇报材料 修改剖析
大力发展畜牧产业 振兴藏区经济发展
——安多畜牧产业园区汇报材料
一、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简介
近年来,安多公司为了实现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立足甘南州畜牧资源、矿产资源、水电资源、中藏药资源和旅游资源等五大资源,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融资建设以畜牧、能源、建材为主业的“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是全省72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率先在全省藏区开工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2009年12月17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下达了《关于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批复》(甘工信资[2009]252号)。根据该《批复》意见,园区建设总投资45亿元,以新型建材产业园、畜产品加工园、清洁能源产业带为主业,园区科技开发中心为依托,通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培育新型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两园、一带、一心”的总体产业布局。
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共25项,其中新型建材产业园投资16.92亿元,建设项目7项;畜产品加工园投资6.15亿元,建设项目7项,清洁能源带投资19.70亿元,建设项目5项;园区科技管理中心投资2.23亿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6项。园区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8.41亿元,利润7.99亿元,税金3.49亿元,出口创汇8500万美元。年可实现节能24.95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0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030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00万吨,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通过五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园区一期工程,形成“新型建材产业园”、“畜牧产业园”、“清洁能源产业带”和“园区科技开发中心”为主的“两园、一带、一心”总体产业布局。2011年,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园区”之一。
二、安多循环经济的特色
1、安多循环经济产业链。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立了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态畜牧循环经济产业链、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等三条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见附图),实现企业间废物、副产品、能量能够相互交换与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较大。目前,以水泥公司为代表的建材产业园经济产业链、以余热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已经基本建成,2012年5月6日夏河安多循环经济区畜牧产业园正式动工建设,主要建设牛羊屠宰加工、血液副产物利用、有机肥生产、污水处理、生物制品、皮革制品、绒毛深加工等循环经济产业。
2、安多循环经济发挥的效益。通过在生产水泥中提高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了矿山资源开采利用率100%,综合利用各类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在水泥原料中掺加利用率在42%以上;通过实施余热发电,实现了废气余热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年余热发电能力可解决水泥厂用电量1/3以上,电能有效利用率达到100%;通过完善水泥生产线循环水系统使 2 水资源循环利用达到95%以上;通过建立再生塑料制品生产线,实现了对社会白色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利用率达到100%。2010年安多公司全年累计实现综合节能3.50万吨标准煤以上,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1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97.5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59吨。
3、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安多集团企业技术中心设有管理与技术创新委员会,实行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首席专家1名,技术顾问若干名,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委员若干名,实行全员聘任制和目标责任制,现有教授级专家8名,科技人员65名,年投入科研经费2000万元以上,具有一定的人才、科研、技术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优势。2010年12月26日,安多公司技术中心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举行了产学研合作暨产学研基地挂牌仪式,巩固了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 为全面加快科技合作,2011年4月25日,安多公司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书》。2011年12月,省工信委、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第十四批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甘工信发[2011]802号),安多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
4、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安多公司先后于2009年通过了甘肃省节能监察中心组织的能源审计;2010年水泥产品、余热发电通过了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的资源综合利用认 定;2012年1月通过了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公司清洁生产省级认定的批复。目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在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节水、节能等方面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
5、循环经济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园区规划到2015年,完成园区产业链中游系统构建,形成基本空间格局,使能源产出率达到3193元/吨标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3.23吨标煤/万元,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COD排放量控制在0.83吨以内;到2020年,能源产出率达到4180元/吨标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至2.85吨标煤/万元,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5%,COD排放量控制在0.75吨以内。
二、畜牧产业园简介
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是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区“两园一带一心”建设内容之一。规划总投资6亿元,分二期建设实施。园区项目占地面积2000亩,集“生态畜牧产业链、观光休闲、旅游接待、技术培训”和“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重点建设万吨级牦牛、藏羊肉精深加工基地、牛羊血液副产品深加工基地、饲草料加工基地、暖棚养殖基地、旅游工艺品加工基地、活畜交易市场、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旅游接待中心等9个重点项目,努力建设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高原特色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一期工程是甘南州庆60周年献礼重 点项目之一,2012年5月6日开工建设,2012—2013年实施,总投资14695万元,其中,2012年完成投资5695万元,2013年完成投资9000万元。主要建设:安多清真食品公司搬迁扩建项目、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项目、血液制品生产线等3个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屠宰牦牛5万头、藏羊20万只,年生产加工牦牛、藏羊肉5000吨;年处理血液2500吨,年产血清1250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00kg、血球蛋白粉(食品级)150吨、血球蛋白粉(食品级)15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1500立方。
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安多清真食品公司搬迁扩建项目:是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一期工程2012-2013年重点建设内容之一。按照夏河县城总体规划关于工业企业“出城入园”的要求,拟将位于县城人民东街的旧厂区搬迁至王格尔塘镇下滩村,新建一条班屠宰牛200头、羊1000只,可实现年产5000吨牦牛、藏羊肉精深加工生产线的规模,将有效满足本地及周边地区牛羊肉供应和保障。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2533.6万元,实现利税10000万元,新增利润5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33个,带动周边县市13000多户农牧民群众走上致富路。
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先后完成地勘及勘测定界、地灾评估及压覆矿藏审查、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土地预审、“一书两证”等前期工作,正在报批土地正式审批手续、环评批复手续。该项目2012年自4月底完成征地工作,5月6日举行开工典礼,6月份施工单位进场、动工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包括待宰、屠宰、分割车间封顶,冷库完成基础工程,职工公寓楼完成井桩开挖,水池、水泵房、锅炉房主体完工,已签订设备订购合同,支付首笔资金。计划2013年6月建成试生产。
2、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项目:按照前店后厂和企业科技中心的要求,建设1座建筑面积为11000平方米的科技大楼,建设地点在夏河安多畜牧产业园区;该建筑物层高10层,其中一楼为安多畜产品展销中心,二至三层为办公,四层至十层为科研、试验中心。该项目总投资3046万元,计划自筹资金2500万元,申请补助资金546万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000万元,新增利润180万元,税金95万元。对于提升科技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树立高原生态畜牧品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目前已完成征地、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工作,计划2013年3月15日开工建设,8月完成主体工程,年内投入使用。
3、血液制品生产线项目:建设血球蛋白粉车间432m2,血清、SOD加工车间864m2,冷库702m2以及配套辅助、公用工程、配套工程及污水处理系统,新建建筑面积2590m2;新增设备276台(套)。该项目总投资3416.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16.3万元,占总投资的88.3%;铺底流动资金366.9万元,占10.7%,建设期利息33.3万元,占1.0 %。项目全面建成后,年可新增产值6010万元,新增税金1354万元,新增利润1785万元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该项目控制建设工期12个月,计划2012年底完成前期工作,2013年4月开工建设,2014年3月底竣工投产。截止2012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350万元,先后完成项目可研、设计、征地等各项前期工作具备开工条件。
四、发展畜牧产业的意义
1、宣传夏河,提升拉卜楞;宣传草原,提高安多藏区的经济地位;是平衡草畜,保护生态的有效载体。
2、落实国务院对藏区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举措,更好的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
3、实现安多藏区与内地发达城市经济互补的最佳途径,解决安多藏区与发达地区贫富差距的理想定位,解决社会贫富矛盾。
4、建立有效的安多藏区自我发展的新机制,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5、是落实循环经济的有效载体和发展平台,实现资源互补、经济互补、行业互补、产品互补、区域互补、城乡互补,共同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6、实现牧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推广科技创新的良好平台,推动牧民群众共同和谐奔小康。
7、是培育龙头企业,加快草原资源优势的转化,通过领头羊的建设,切实培育经济增长点,为加快安多藏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
8、通过园区的建设推动地方经济的同时有效平衡分配,减少收入差距,为藏区政治稳定做贡献,实现和谐发展。
9、安多牦牛、藏羊生活在自然的高原天然牧场,纯净的原生态环境造就了极其珍贵、真正绿色、高营养的特性,为人类的健康提供安全肉品,为增强人类抵抗疾病的能力做贡献。
10、通过高品质产品的定位,创造安多藏区的社会影响力,更加有效地传播藏区佛教文化,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1、发展畜牧产业,建设安多畜牧产业园,将有效推动我州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做到“出栏时出栏,该屠宰时屠宰”,科学定位草原载畜,减轻我州草场压力,保护草原生态平衡。同时,坚决打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倡议牦牛产业“做真牦牛、真做牦牛”,提高牦牛、藏羊产品附加值,打入国内和国际高端肉品市场。
五、建设安多畜牧产业园的意义
夏河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是州庆献礼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设好安多生态旅游畜牧园区对于带动全州农牧经济增长,推动甘南畜牧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经济效益显著:食品公司搬迁扩建、畜产品展销与科技中心、2500吨血液制品生产线、污水处理厂、100万头活畜交易市场等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年可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以上,将成为地方财源建设新的增长点。同时通过建设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集吃、住、玩、游、购、娱为一体,实现旅游与工业经济相促进,带动商贸、住宿、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得到较快发展。
2、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项目建设,将有效推动我州畜牧产业实现健康发展,提高牦牛、藏羊等甘南特色产品加工的深度和水平,打入国内和国际高端肉品市场,以高档产品、高端价位树立甘南原产地品牌,拉动牦牛藏羊收购价格逐年攀升,将有效拉动农牧村经济增长,从根本上实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3、生态效益显著:建设安多生态旅游畜牧产业园是立足于甘南“生态立州”战略,以开发有机、绿色的安多牦牛肉、藏羊肉等高原特色畜产品为己任,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生态与环境保护为前提,对于科学定位草原载畜,合理出栏,减轻我州草场压力,防止草原退化具有重要意义。附、企业简介
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区畜牧产业园位于夏河县王格尔塘镇,由夏河安多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安多投资集团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72年的夏河县水泥厂,历经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甘南州工业经济重要支柱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建材、清洁能源、畜牧产业开发,兼营塑料制品、房地产开发、技术咨询、金融、商贸流通等领域。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500人,总资产15亿元,资产负债率35%。集团公司框架下有夏河安多投资有限公司、夏河祁连山安多水泥有限公司、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公司、北京安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兰州信荣水利水电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临夏安多园工贸有限公司、夏河安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夏河安顺发电有限公司、夏河安多建材制品有限公司、夏河安多益华塑业公司、安多牧场(北京)餐饮管理公司等15家控股、参股子公司,其中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甘肃藏区最大的牦牛、藏羊肉深加工企业。
安多集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节能减排先进单位”、“中国著名品牌”、“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纳税先进单位”、“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甘肃名牌产品”、“省二级企业”、“全省信贷诚信企业”、“全省重合同守信誉企业”、“全省质量效益型企业”、“甘南州重点保护企业”等160多项殊荣; 2008年被甘肃省经济委员会认定为全省32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2009年被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全省8家“发展循环经济先进单位”之一。
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公司是安多集团全资子公司之一,甘肃南部最大的定点屠宰企业之一,主要从事牛羊屠宰,牛羊肉制品及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承担着本地区主要的肉品供给和 保障任务。公司注册资金1900万元,占地面积54.92亩,从业人员1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28人。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全国少数民族定点生产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取得了“HACCP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清真食品Halal国际认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食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产品荣获“2011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肉类产品有机牦牛、藏羊肉品金奖等。2011年公司实现加工肉品1000吨,其中藏羊肉600吨,牦牛400吨。主要向市场推出冷链产品有精深加工眼肉、牛展、辣椒肉、牦牛上脑、安多羊排、太阳卷等的60余种冷鲜肉产品和休闲食品。公司已先后在北京、兰州、临夏、合作、夏河建立了销售网络体系,设立了品牌形象店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全国抢占高端肉类产品市场。打造成“甘肃一流、藏区一流、西北一流、中国一流、世界一流”的食品加工企业。
二〇一三年三月九日 10
第三篇:畜牧产业扶贫汇报
畜牧产业扶贫汇报
双泉乡属纯山区,全乡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仅为0.4万亩,辖4个办事处,48个行政村,9016户3.1万人。2004年以来,我们坚持走好产业扶贫这条路子,大力发展畜牧主导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经过两年的扶贫开发,全乡养殖业迅速发展,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由
原来的牛羊存栏量不足3.3万头(只),发展到现在的8.8万头(只),特别是波尔山羊养殖由原来的空白已发展到21个专业村,存栏量达到7千余只,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达到2780元。我乡的畜牧养殖扶贫经验在《大众日报》上给予刊登,2005年初,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姜大明同志亲临我乡视察了扶贫开发工作,并对我乡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定畜牧产业扶贫的路子
规划是否科学合理,路子是否选对直接影响全乡扶贫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我们把科学规划放在首位,因地制宜,因村选项,科学规划,确保使扶贫项目都能发挥出较高的经济效益。我乡为纯山区,山多草多,对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就确定了实施畜牧业实现脱贫的规划,把畜牧生产作为贫困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重点进行规划和扶持,将项目分解落实到了每个贫困户,滚动发展,形成小规模、大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进程,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确保了贫困群众稳步脱贫。
二、依靠政策,加大扶持,促进畜牧产业迅速发展
目标确定以后,关键是实施,我们研究制定了各项优惠扶贫政策,加大了扶持力度,促进了畜牧扶贫产业迅速发展。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规定对发展养殖业的贫困户,每户提供1000元养殖资金,用于购买波尔山羊;对养殖奶牛的贫困户每户扶持2万元,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的资金困难。二是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党委政府组织技术人员对贫困户养殖的畜禽实行统一进货,统一管理,统一防疫,对所有的羊全部进行登记,打耳标、编号、造册,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定期防疫,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三是实行“放羊还犊”工程,扩大扶持面。即把可繁育母波尔山羊扶持给贫困户,签订合同,明确责任,产下的羔羊经乡验收合格后再作为扶贫羊,扶持给第二年的扶贫户,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滚动发展,这即扶持了贫困户,又扩大了扶持面。对于奶牛养殖,我们建立了奶牛养殖合作社,由贫困户自愿推荐饲养技术高、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贫困户与管理员、乡政府与贫困户签订奶牛养殖责任书,实行股份制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分红的形式进行集中养殖,解决了养奶牛投资大、技术要求高,饲养难度大的问题,加快了全乡畜牧业的发展步伐。2004、2005年已扶持的7个村930户的1860只羊,育成母羊4000余只,不仅使养殖户当年脱了贫,还为2006年的养殖户提供了优质母羊,每户增收1500余元。奶牛养殖合作社奶牛存栏量达到50头,使50户贫困户每户年增收达2100元。
三、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增强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扶贫资金的使用直接关系到贫困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项目的落实,关系到扶贫工作的成功和失败,我们严格按照资金用途全部用于扶贫项目中去。为了加强资金的管理,我们建立并完善了资金管理机制,坚持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增强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在资金使用上,坚持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所有被扶持的项目,都建立了工作台帐,实行报账制度,扶贫贫困户资金不得截留、挪用、挤占,对于无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和贫困村不进行扶持,对于完不成项目进度或完不好的给予少扶持、不扶持或取消扶持资格,使扶贫资金切实用在扶贫项目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继续抓好畜牧这一主导产业,2006年再发展波尔山羊养殖专业村14个,新引进波尔山羊1790只,贫困户农民人均增收413元。到2008年全乡全部村庄达到波尔山羊养殖专业村,使双泉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畜牧之乡”,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畜牧产业发展情况总结汇报
畜牧产业发展情况总结汇报
一、调优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兴旺发展。
畜牧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只有推进猪羊禽全面均衡发展,才能实现产业兴旺目标,为此,畜牧部门重点制定了“突破生猪瓶颈、巩固羊产业、发展小家禽”的目标。一是突破生猪发展瓶颈。
确保全省“设施设备智能、治污工艺标杆、生态循环典范”的温氏生猪生态循环产业园9月份开工建设。二是推进小家禽稳步发展。在去年回马、蓬莱、卓筒井等贫困村建成50处乌骨鸡示范点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建50处乌骨鸡饲养点,形成回马、蓬乐路、智水片区的乌骨鸡产业带。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畜牧产业,推进畜牧产业兴旺发展。三是巩固羊产业发展态势。以羊产业协会为依托、青贮饲料厂为保障,推进较大面积的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羊产业。二、促进生态循环,努力实现生态宜居目标。
不遗余力推进畜禽养殖场提档升级、做好畜禽养殖延伸环节的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畜牧产业和美丽乡村和谐发展、生态宜居的目标。一是继续巩固禁养区整治成果。
提高准入门槛,对选址不合法合规的,坚决不予审批,并引导业主在适养区从事畜禽养殖;压实网格化监管,做到即养即发现即处置,确保禁养区整治不反弹、不复养,实现禁养区全面禁养目标。二是做好畜禽养殖延伸环节环保工作。畜牧部门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医废物集中处置纳入畜禽养殖环保范畴,于2017年8月与遂宁浩川公司签订集中无害化处理协议226份,2017年集中无害化处理4882头,今年1-3月集中无害化处理5828头;于2017年6月与县医院签订医废物集中处理协议,截止目前,已集中处置医废物1.7余吨。三是全力推进畜禽养殖2.0版工作。全力推行“前端节水、终端密闭、末端循环”的畜禽养殖2.0版升级改造工作。上半年完成寸塘口河周边养殖场的升级改造工作,下半年到2019年6月底前完成其余7条县级河流周边养殖场升级改造;2019年年底前完成全县其他养殖场升级改造工作。同时,对不符合提档升级标准的,按照“动态评估、末位淘汰”机制予以淘汰。二、推动转型升级,确保畜禽养殖治理有效。
畜牧部门通过加快治污技术革新、解决资金难题、强化依法治牧等措施,确保畜禽养殖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一是加快推进技术革新。
针对以前“猪-沼-果”、“干榨+沼气+储液池+种植”等较为落后的粪污处理工艺,畜牧部门按照“源头控制、处理有效、循环利用”治污思路,推行“前端节水、终端密闭、末端循环”最终实现零排放的新型治污工艺,探索出了畜牧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加大投入保障。通过项目资金引导、龙头企业出资撬动,指导并督促业主投入不低于总投资的20%,用于建设环保设施设备,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业主增收的三方共赢目标。今年,温氏、齐全、正邦等龙头企业将出资2000余万元用于养殖场升级改造工作,解决了环境保护治理资金难题。三是强化依法治牧。严格执行《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场日常监管的实施方案》,落实“辖区政府-畜牧部门-环保执法”多方联动机制;压实”主管部门包区、镇乡站包片、职工包场”的三级督导责任;发动群众加强日常监督,对举报属实的,按照县府办出台的《畜禽养殖污染环境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予以奖励;并同步研究推行“村规民约”制度约束小家禽下河。三、实施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畜牧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2017年实现牧业产值19.0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5.63%,畜牧产业产联式帮扶贫困户户均增收0.34万元。今后要重点从技术宣传培训、新型主体培育、扩大带动面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畜牧产业扶贫力度,力争实现贫困户畜牧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60元。
一是加强专业技术宣传服务。
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畜牧万家行文化巡演活动”、举办培训班、进村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畜牧科技技术。目前正在组织专业队伍录制畜禽养殖技术宣传录音,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各村广播高密度播放,实现养殖技术宣传全县全覆盖。二是扩展产业扶贫带动面。去年,“温氏二次寄养”、“协会+合作社+村委+贫困户”养殖黑山羊、“公司+村委+业主+贫困户”养殖乌骨鸡等产联式扶贫,共帮扶贫困户330余户,户均增收3400余元,村集体收入约10万元。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深化产联式扶贫模式,想方设法解决贫困户资金难题、因户施策,充分发挥畜牧产业投资小、技术成熟、见效快的优势,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拓宽贫困户收入来源,丰富村集体收入渠道,帮助贫困村实现造血式脱贫。第五篇:畜牧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本文作者:袁媛 好范文原创投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XX县畜牧产业发展情况作以简要汇报,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在市农业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县把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强势产业来抓,着力转变畜牧
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百万头商品猪基地县建设工程,全县畜牧产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和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一是规模养殖蓬勃兴起。全县规模养殖逐步占据畜牧业发展主导地位,在今年生猪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全县新建生猪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达11个,其中万头场4个,全县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累计达到104个。已发展产业联盟场4个,正在衔接有意向加盟场12个。二是生猪良繁体系基本完备。着力健全县、镇、村三级良繁网络体系,全县22个镇建设生猪人工授精站38个、输精点215个,建成50头以上良繁场109个。全县存栏能繁母猪7.5万头,存栏种公猪2760头。养殖大户自繁自育率达到90%,良种率达到100%。三是林下养殖方兴未艾。以林下特禽养殖、林下养羊为重点的林下养殖发展势头迅猛,涌现出了城关南黑山、赤岩鑫绿林、构元群旺10万羽以上规模林下养鸡示范点,麻坪五龙山、神河丰家岭等存栏300只以上林下养羊示范场5处。四是畜牧业安全保障有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到位,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近年来,全县未出现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城乡居民的肉蛋供给得到有效保障。五是养殖规模不断壮大。2012年生猪出栏106.8万头、存栏58.1万头;肉类总产8.55万吨、禽蛋产量0.428万吨,畜牧产值达16.8亿元,牧业增加值9.24亿元。今年上半年采取得力措施,着力克服生猪市场疲软和H7N9疫病影响,全县生猪饲养量120.3万头,出栏60.5万头,预计牧业产值可达9亿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规划,严标准。科学规划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按照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实际,广泛开展调研,统筹编制畜牧产业发展、养殖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突出种养结合,圈沼配套,“畜、沼、园”循环发展,深入开展标准化创建,引领畜牧养殖场高标准建设,推进畜牧产业循环化、生态化、科学化发展。
二、抓基地,扩规模。产业基地建设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在重点抓好规模养殖场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巩固提升实施的生猪“十百千万工程”,围绕畜牧重点镇,扎实推进畜牧产业基地建设,确保了畜牧总量持续增长。全县已建成城关、甘溪和金寨等强镇8个,建设强村170个,其中万头村3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12个,年出栏百头以上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户)4300个,循环经济示范户2.5万余户。
三、抓监管,保安全。动物疫病防控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把重大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制定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XX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免疫工作实现了常态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全县重大动物强制免疫率、挂标率和建档率多年达国家要求标准以上。严格按照“六条禁令”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从严查处销毁不合格肉品和假劣兽药,严厉查处打击整治“瘦肉精”等添加剂行为,从源头上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净化了畜禽市场、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四、抓龙头,强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畜牧产业发展。我们把畜牧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做强畜牧产业的核心举措来抓,积极招商引资,强化配套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壮大畜牧龙头企业。目前,润农3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投产,5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正在加紧衔接中;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培育成效显著,按照市级创建标准,已有15个达到要求;全县建设畜牧专业合作社34个,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不断完善,农民增收机制日益成熟。
五、抓服务,提质量。优质的服务是提升畜牧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我们通过健全体系,积极履职,加强指导,创新服务,不断提升指导服务畜牧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县设立了22个镇畜牧兽医站、镇农产品监管站和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以及四个区域农业推广站,畜牧产业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积极推行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到场、入户以及畜牧干部“一联三”等贴近实际的工作方法,强化对畜牧产业发展的技术帮扶。开展镇领导、包村干部、重点村干部、养殖户分级培训,提高干部抓畜牧产业的能力,提升养殖户的经营水平。紧抓畜牧业发展后继人才培育,依托“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教育,今年已完成畜牧职业农民培育108人。
六、抓机制,促发展。完善科学的推进机制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县政府成立了畜牧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农业、财政、发改等1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二是强化考核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