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农村小额保险的快速普及与健康发展
论农村小额保险的快速普及与健康发展
(中国人寿厦门市分公司 戴数)
2008年8月12日,中国人寿9省(区)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以下简称小额保险)试点工作的启动,标志着小额保险在国内正式开办。
作为保监会大力倡导的一项业务,小额保险一面世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品突出了‚交费低廉、保障适度、条款通俗、索赔手续简便、面向农村中低收入人群为销售对象‛等特点,成为‚三农‛保险的代名词。本文就小额保险的快速普及与健康发展谈一点看法。
一、快速普及的意义
对于小额保险的发展,保监会提出的指导思想是:‚政府支持、农民认可、商业运作、广泛覆盖。‛不难看出,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广泛覆盖‛。换言之,即‚快速普及‛,因为普及速度决定覆盖程度。从小额保险本身和公司开展这项业务来讲,快速普及的意义在于:
一是有益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让广大农民群众拥有了医疗保障。但从保障范围看,新农合未涉及因意外事故引发的身故、残疾以及全面医疗的保障,而意外事故又是广大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时常遇到的风险,一旦遭受意外,大多数农村家庭的抵御能力十分有限,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快速普及小额保险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是有益于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我国13亿人口中,有71%居住在农村。巨大的农村市场,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健全的机构网络,是中国人寿开拓和服务农村市场的先天优势;快速普及小额保险,必将推动中国人寿农村保险业务向纵深发展。因为通过小额保险,公司可以近距离、大范围地接触农民群众,向农民群众灌输保险意识,传授保险知识,了解保险需求,宣传和扩大公司的影响力,由此带动各项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有益于加快保险村建设的步伐。打造保险村的意义,在于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扩大‚保险‛的影响力,进而影响和带动整个农村市场,实现协调发展。快速普及小额保险,特别是通过以村统保的模式,将会直接带动保险村建设的步伐。
二、如何实现快速普及
实现小额保险的快速普及,须扎实做好三项工作。
(一)要统一和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是经理和主管的认识要到位。要把开展小额保险提高到是勇担社会责任,提升公司品牌,稳定农村队伍,积累客户资源,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其次是业务员的认识要到位。把开展小额保险视作是开拓农村大市场的一块‚敲门砖‛,让小额保险成为乡亲们认识保险、接受保险,让保险深入人心的切入点,通过优质的服务,提升个人的口碑,拓出一片大市场的高度来认识。
(二)要赢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发展小额保险,是保险业‚服务三农、服务全局‛的重要举措;广泛覆盖,成为普惠制度是小额保险发展的方向;而涉农收费,又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敏感话题。一边是惠农保险、普惠制度,一边是高压线、不能碰,所以说,快速普及小额保险,须与政府达成共识,赢得各级政府的理解、倡导和大力支持,建立统一战线,工作效果才能事倍功半。这是关键,也是真理。
(三)要有科学的拓展方法
统一认识、赢得支持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至于效果,还要靠科学的拓展方法。
1、明确方向。遍及城乡的销售网络和庞大的农村队伍是中国人寿在拓展‚两乡‛市场、普及小额保险工作中的先天优势。一是发挥农村网点特别是驻村业务员的拓展及服务优势,以‚以村统保‛模式为主打。二是发挥庞大的队伍优势,以分散销售模式为辅助。实践证明,这两种模式切合公司现阶段实际,既便于组织推动,又便于巩固队伍,还利于该项业务的持续发展,符合公司和业务员的共同利益。
2、宣传造势。推广小额保险,内部认识再高也仅仅是‚剃头的挑子‛,关键是要让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也认为好才行。所以,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统保,宣传一定要突出一个‚势‛字,通过‚海陆空‛(海报、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墙体标语黑板报、横幅及广播等)等宣传法迅速打开局面。
3、认真组织。普及工作涉及多个环节且人员众多,需要认真组织才行。对于以村统保:一是要开好一个会。在村干部的支持下,组织干部、居民组长、村民代表召开一个动员会,或者叫说明会,让大家了解参加小额保险的好处,统一干部们的思想。二是要动员干部带头。‚村看村,户看户,老百姓看干部‛是在农村开展工作的特点,干部带头参加才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三是要团队作战。统保的关键在于有‚势‛,宣传要造‚势‛,承保要有‚势‛。身着职业装,佩戴展业证,小团队作战,效果非常明显。四是要限时办理。为避免统保时间过长产生的不确定风险,同时也为制造严谨高效的氛围,统保办理应限定时间,使统保工作自始至终保持一种规范、热烈、紧凑的场面。五是要积极动员,构建多渠道的缴费模式。缴费形式上,村民购买是第一选择,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来参与小额保险的推广也非常重要。如动员当地企业和企业家资助、条件好的村集体出资或出部分资等方式。对于分散销售:强化全员‚以‘小’促长,以长带‘小’‛的销售理念,推行‚一加一‛模式(即长险保单加小额保单)。销售小额保险,能够增加业务员的访量,积累长险准客户,促进个险业务发展;同时,寿险营销经过十几年的滚动发展,公司在农村积存了大量的忠实客户,巨大的客户群是业务员推广小额保险的目标市场,而组合销售小额保险又能完善客户的保障计划,可以说是互有需求,相得益彰。
4、典型带动。典型是一面红旗,具有无声的感染力,可以产生‚鲶鱼效应‛,带动整体发展。树立一批优秀的发展典型,通过他们的事迹、经验做法激活了整个团队乃至一片市场。
5、企划推动。依托队伍开展普及工作,正确的引导是一方面,同时还须辅以中、短期的激励和考核措施。如开展阶段性的专项突击活动,可以迅速炒热职场和市场;将小额保险统保村、覆盖面等指标纳入农村服务部、驻村业务员的季度或年度考核,可以实现队伍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有益于小额保险的持续发展。
三、如何实现健康发展
如果把‚快速普及‛比喻成燎原之火,那么‚健康发展‛则是不息之火。为此,须切实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优质的服务
优质的服务集中体现在售后的理赔效率上。
1、优先服务的意识。发生保险事故后,农民朋友对于保险金的需求相比其他群体要更加迫切,保险金意味着就是救命钱和保障钱。特别是我们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工作,政府在支持我们的同时也在监督着我们,如果理赔效率和质量跟不上,就会失去政府的持续支持,就会失去群众的认可和拥护,不仅失去信誉,更会失去市场。所以,优先服务‚三农‛的意识要明确。
2、优质服务的措施。一是建立‚绿色通道‛。在小额保险的理赔上,公司应建立优先受理并限时办理的机制。二是创新服务理念。对情况特殊、影响面大的赔案,公司应开展预付或送赔款上门活动;对属于免责,但存有争议,特别是涉及身故、高残责任的索赔,公司应在依规办理前提下予以人性化的抚慰。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接到客户出险报案后,公司应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受益人应提供的索赔手续,避免应告知不详而延误理赔时间。
3、及时续保。对于一年期险种,续保依然十分重要。不及时续保造成的保单失效,如客户出险,索赔势必被拒,不仅令公司的公众形象受损,持续发展也必然受到限制。所以,应把‚提醒客户按时续保,及时为客户办理续保‛作为售后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良好的效益
小额保险产品在突出‚投保范围广、保障责任宽、保险费率低‛等‚惠农‛特点的同时,对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效益问题‛也是一场挑战。而作为商业保险公司,效益始终是第一位的。良好或一定的经营效益,是实现健康发展的保证。
1、严控经营风险。首先是优化客户结构。相比其他险种,小额保险的投保范围很广。以《农村小额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为例,由于该产品在投保年龄上未作要求,如有大量的高龄群体投保,势必会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原因在于高龄群体的自我保护能力弱,受身体健康方面影响的因素多,一旦出险,保险责任一般难以直接判定,会令公司在理赔上陷入两难境地。所以,对于高龄群体我们应谨慎承保,应将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作为第一承保对象,既符合农民家庭实际的保障需求,也能有效地防范经营风险。其次是力争承保面。按照大数法则的保险原理,将风险进行科学分散,从而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三是保障要适度。通过适度的保障来合理规避‚逆选择‛或高风险人群选择性投保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2、降低销售成本。‚盈利空间小、产生费用少、展业和服务成本高‛是小额保险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所以,低成本普及就成为必然选择。一是要降低单证成本。普及小额保险,单证用量很大。统保和印制简易保单可有效降低单证费用的支出。二是要降低宣传成本。广播、黑板报、标语等是农民喜闻乐见接受方式,同时也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宣传方式。
(三)贴切的保障
市场有需求、群众认可是健康发展的前提保证。前面提到,现有农村社会保障(新农合)中的保障程度还很有限。小额保险的普及能够很好地弥补新农合对于身故、残疾方面保障缺失的问题,但对于相对出险率更高,农民朋友更加需要的‚意外医疗‛方面的全面保障,依然是不足。农村市场巨大,但也脆弱,因为市场的‚传染性‛很强。一起不尽人意的服务就可能导致一片市场的‚疲软‛。我公司拓展的首批统保村中,有一部分办的是单纯的小额保险。一些客户发生意外后,因医疗费用得不到赔偿,便对小额保险、对公司产生了不信任感,影响了健康发展。之后,我公司及时增设了一定量的附加险,得到了销售人员和市场的良好反馈。所以,从维护农村保险市场和完善农村保障计划的角度来讲,开拓小额保险一定要尽可能完善保障的空白点。
小额保险作为中国人寿服务‚三农‛的新举措和新途径,普及好、发展好是中国人寿勇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人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由衷选择。我们坚信,通过不断努力下,小额保险一定能发展成为‚政府支持、农民认可、商业运作、广泛覆盖‛的农村普惠性保险制度,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二篇:中国保监会积极推动小额保险健康发展
中国保监会积极推动小额保险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在小额寿险、小额意外保险、小额健康保险、小额农业和财产保险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我国,有关“三农”的小额保险发展引人关注。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指出,发展小额保险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险业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中国保监会将积极推动小额保险健康发展
据了解,小额保险既针对农村也针对城市低收入人群,“三农”保险和小额保险有一定交叉。在保险业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具有小额保险特征的保险业务也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
中国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我国小额保险的有关情况:
1、小额寿险。针对我国城乡差距明显,农村社会保障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为农民专门开发的一种只在县域地区销售的生死两全保险。该产品缴费起点低、投保手续简便、保障相对较高,年缴保费100元,包含8倍的意外身故保障,期满超额返本。2007年中国人寿新简易人身险保费达11.27亿元,为120万农民提供意外风险保障900多亿和基本保额118亿元。
2、小额农业和财产保险。主要是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安全保障,目前市场上产品达160多个,涵盖了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房、农民家庭财产、农机等多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1-9月份,全国种养两业和涉农财产保险保费收入42.9亿元,比2006年全年增长400%;提供风险保障4300亿元,比2006年全年增长480%,承保农作物面积超过3.5亿亩,保险覆盖的农户数达2.7亿人次。
3、小额意外和小额健康保险。主要是为农民因疾病和生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险。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保险公司受政府委托承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目前,在江苏、河南、广东等省市的113个县(市、区)参与了新农合试点,2007年前三季度,参合农民2900万人,筹集合作医疗基金26.8亿元,为170余万人次提供补偿金额11.8亿元。二是外出务工农民的小额保险。主要是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旅途安全、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伤残等小额保险服务。三是农村计划生育保险。这是一种针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提供的包括养老、意外、母婴健康、独生子女保险等一揽子保险服务。
4、小额信贷保险。该险种是以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为切入点,转移农民因疾病、残疾或意外死亡导致的没有经济能力如期还贷的风险。产品针对性强,费率较低,解决了贷款农户和农村信用社两方面的风险保障问题。
此外,保险专业中介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些适合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小额保险产品。如江泰保险经纪公司与中国人保公司合作开发了“果树保险”、“奶牛保险”;厦门建科保险经纪公司与中国人寿公司合作开发了“建筑施工企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青岛中兴保险代理公司与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小麦火灾保险”和“蔬菜大棚保险”;上海环亚保险经纪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助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等等。
据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由于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大,保险公司在小额保险业务管理、销售渠道等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纯商业化运作模式。目前,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的90%以上采用该模式,主要以寿险公司县以上分支机构为平台,构建农村营销服务部、保险村和驻村服务员三级服务网络,辅以少数农村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向农民销售寿险、意外险和重疾保险等以保障为主的产品。政府不参与寿险公司运作,也不向参保农户提供财政补贴或其他支持。该模式通过农村网点建设提升行业信任度和延伸服务面,通过在展业、承保和理赔等环节全过程抓好诚信建设赢得客户,通过借助政府力量宣传保险增强农民对保险的信任,促进了农村小额保险的发展。
二是政策支持下的半商业化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为农村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险服务。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计划生育保险、进城务工人员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以及福建、浙江等地的农房统保业务都采取了这一模式。该模式下主要有两种经营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政府将筹集的基金交给公司代办或者委托管理,公司不承担基金风险,仅收取少量代办或管理费用;第二种形式是政府出资补贴给个人,由公司按照商业保险模式运作。
三是成立相互制和合作制的保险组织。这种模式特点是在特定的行业、领域及人群之间进行风险分担。如阳光相互农业保险公司在黑龙江农垦区开办的保险业务。
陈文辉指出,今后中国保监会将从5个方面推动小额保险的健康发展。一是创新监管政策,建立小额保险评价体系。对小额保险的定义、经营原则、服务人群、产品形态、销售模式、监管政策等予以明确,推动小额保险的发展。修改完善保险兼业代理规定,允许农业用品销售网点、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组织代理相关小额保险产品,探索农村营销员的分级分类管理,降低只销售小额保险的代理人准入门槛。建立对小额保险的独立统计体系,定期对反映业务质量、财务质量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跟踪评价小额保险的发展状况。二是鼓励和推动保险公司开发适合低收入人群的小额保险产品。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小额保险标准条款,推进小额保险产品大众化和保单通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看得懂、用得着、买得起。加强小额保险产品及宣传材料的审查,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积极探索小额保险产品定价改革,鼓励保险公司有针对性地开发保障适度、保费低廉、条款简单的小额保险产品。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的小额保险销售渠道。鼓励保险公司借助政策性保险或者支农政策搭建的服务平台,通过聘请高素质的村干部提供小额保险服务。鼓励保险公司通过农机站、农药化肥等农业用品销售网点代理一些保险责任简单、条款通俗、保费低廉的小额人身保险产品。通过现有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村合作组织销售相关种植养殖保险产品。加强与邮政局、农信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借助其网络平台,开发小额保险产品,如卡式家财险、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小额信贷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通过物业、居委会等社区服务机构,为城镇低收入居民提供小额保险服务。四是提升小额保险市场服务水平。支持和引导保险公司科学合理布局农村服务网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县公司、农村营销服务部和驻村服务员的三级服务体系。根据小额保险客户聚居地分散、交通不便等特点,逐步将缴费、保全、理赔等服务权限,延伸到基层营销服务部,近距离地为低收入保户提供服务,实现小额保险服务的一体化、标准化和人性化。将诚信建设贯穿于小额保险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采用定期培训、诚信承诺签名等方式,强化网点负责人的诚信教育,建立个人代理人、驻村服务员的信用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奖惩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创新服务方式。可以通过建立赔款公示宣传栏的方式,接受客户的监督,增加客户对保险的信任度。结合新农村建设,为农民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如可以通过专车接送的方式,将为农户的免费体检送下乡;结合保险知识普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专门排演适合农民的文娱节目等。五是加强小额保险发展的协调。加强与相关部委和各级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对农村营销员合理的税收政策,提高农村营销员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为农村健康保险发展争取有利的医疗环境。加强与银行业的合作,探索农村小额保险与农村金融的结合点,为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服务。引导保险公司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利用政府在宣传方面的影响力,提高向农民宣传普及保险知识的有效性。结合政府“三下乡”工程,借助理赔营销、公益营销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在低收入农民群体中宣传小额保险的互助作用和正面效应,培育村民保险意识,创造良好的展业环境,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陈文辉指出,下一步,保监会将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关于小额保险的多边事务与合作,增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加强对小额保险的研究,加强与有关国家的交流,吸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国小额保险的发展。
第三篇:农村小额保险调研报告
青岛市农村小额保险调研报告
人身险处
农村保险一般是指按照保险原理运营的、为农村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一种保险,具有保费少、保额低、条款简单等特点,它为农村低收入群体面临的疾病、死亡、意外伤害等风险提供了保障。随着2008年8月中国保监会正式启动农村保险试点工作以来,我国农村人身险工作推进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青岛地区共有8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了农村保险试点工作,分别为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人寿、泰康人寿、人保寿险、华夏人寿、阳光人寿、恒安标准。
一、青岛农村小额保险经营情况
目前,在青岛地区试点的农村保险主要包括农村小额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小额信贷保险三种。其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由市社保部门统一运作,各人身险公司主要开展农村小额保险和小额信贷保险的经营,农村小额保险在青岛的推广起步于2009年,多家保险公司都进行了试点尝试,但从实际操作情况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并没有实现一定量的业务规模,全面推开难度较大。而小额信贷保险则通过农村小额信贷平台,借助于“保险+小额信贷”这一模式,得
到了较快发展,为繁荣当地农村经济,规避信贷风险发挥了较好作用。其中太平洋人寿和新华人寿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开展情况较好,月均业务规模能够达到100万以上,其他公司所占份额相对较小,月均业务规模徘徊在10万左右。
二、青岛农村小额保险推广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小额保险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
由于我国的农村小额保险刚刚起步,很多险种都由传统的健康险、意外险通过减少保费、降低保额变化而来,由于目前的农村保险市场缺乏相应的历史数据,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同时农村小额保险还面临着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所谓逆选择,是指主动参加小额保险的,往往属于体弱多病者。道德风险是指投保人恶意利用保险获得不当收益。由于目前农村保险发展时间较短,各方面机制还很不完善,也就意味着各保险公司将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
(二)农村小额保险展业的高成本导致各家公司经营的积极性不高
自2009年起,几大保险公司都曾尝试在农村开展小额保险业务,并对农村保险市场抱有很大期望,但从目前情况看除小额信贷保险经营状况尚好,其他农村小额保险均没有形成规模,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农村保险展业成本过高。由于保险公司在农村基层设立的网点较少,加上农村交通基础设
施不发达,展业、承保、理赔都要往返于县区机构和农村乡镇之间,经营成本极高。
(三)产品的专属性不强,不能体现农村地区特色目前,多数保险公司推出的农村小额保险并不是专门设计的适应农村地区特色的产品,仅仅是一般保险产品的翻版,比如将传统保险保费和保额同时降低就作为农村小额保险产品,这样就会导致保单针对性不强,保障性不足,产品的惠农特色并不突出,同时由于保单的保障内容、保险条款过于晦涩难懂,也影响了农村居民对于保单的认知程度,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小额保险对于农村居民的吸引力不足。
(四)销售渠道过于单一,效率不高
目前农村小额保险的销售主要依靠农村营销服务部个人营销员一单一单承保,属于单兵作业的展业方式。这种展业方式沿袭自传统城市保险的销售模式,虽然比较成熟,但并不适应农村小额保险低成本的要求,农村小额保险的低成本策略就决定了其必须采取集体展业、整体投保的销售模式。
(五)农村小额保险尚属法律法规空白,相关政策支持不明确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非常滞后,在农村小额保险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和政策支持。虽然保监会支持农村小额保险的发展,但其政策力度依旧不够,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法律规范,目前农村小额保险基本上属于各公司自发的探索状态,如果政府能在税收优惠、渠道创新等方面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相信各家人身险公司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开发农村保险市场。
三、发展青岛农村小额保险的对策
(一)降低农村小额保险的成本
农村小额保险虽然有公益性的特征,但本质上仍属商业保险,只有降低小额保险的经营成本才会使小额保险经营有利可图,实现农村小额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有:一是简化小额保险产品复杂程度,降低核保要求,减少除外责任,减少承保成本。二是通过以团险方式整体承保,这样可以减少营销费用和佣金成本,同时通过村委会等民间组织集合收取保费,以降低归集成本。三是鼓励保险公司和民间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将部分职能下放至农村基层组织,由民间组织承担保单相应的管理职能,简化索赔程序,降低索赔成本。
(二)加大农村小额保险的开发力度,推出具有农村特色的新型小额保险产品
各人身险公司应对农村、农民的保险保障需求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通过积极的市场调研开发出针对性强、适应性高、保费低廉、保障适度的农村小额保险产品,包括重点开发一些具有农村地区特色的人身保险产品,例如农民工意外
伤害保险等,同时各人身险公司应积极推进保险条款的简易化和保单内容的通俗化,使得广大农村居民看的懂、用得着、买得起农村小额保险产品。
(三)加快销售渠道和承包方式创新
目前,农村小额保险的销售渠道还比较单一,只是通过农村营销服务部营销员单兵作业来拓展业务,保险公司可以与农村信用社、村委会、邮政局等这些农村基层部门加强沟通、建立联系,借助这些平台的渠道优势,向广大农民宣传并销售农村小额保险产品,提高小额保险的渗透力,同时也降低小额保险的销售成本。保险公司还可以加强同各级政府的合作,通过保险下乡等方式,在农村低收入群体中宣传小额保险的积极作用,培育农村居民的保险观念,扩大小额保险的销售。在承包方式上,尽量采取家庭保单的方式承包,减少逆选择风险,降低保险销售成本。
(四)完善小额保险相关规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农村小额保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总体而言,保险公司的费用成本和赔付成本都不易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没有政策支持,农村小额保险单凭商业化运作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积极的介入为农村小额保险营造一个有序、规范的发展环境,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通过部门规章对农村小额保险的定义、范围、产品形态、销售模式、监管政策予以明确。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通过政策优惠鼓励农村小额
保险的推广发展,比如通过减免小额保险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等税收杠杆引导保险公司推广农村小额保险产品,通过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保费补贴政策鼓励农村居民购买农村小额保险,对农村兼业代理机构的管理可以适当放开,允许农机具网点、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村合作社等组织代理相关小额保险产品。农村小额保险的发展,首先可以使农村低收入群体获得适度的保障以防止现有生活水平的恶化;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小额保险补充和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管理效能;最后保险公司则可以通过这项业务培养潜在客户,扩大市场影响,并可能带来一定利润。由此可以实现农村低收入群体、政府、保险公司三方共赢的目标,取得良好成效。
第四篇:论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问题
当前,各个国家之间较量的已不再是武力、军备,谁能发展得更快、更好才是今天世界各国你争我夺的焦点,我们的发展策略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可以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和关注的重点。
一、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展望
第一,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改革方略接二连三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入了一个真正“攻坚”阶段,这个阶段的完成对于完善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个新的阶段和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能否实现高速和更有效率的增长,以及这样的增长还能持续多久,必将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第二、初步了解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
经济运行受多种因素制约。所谓深层次矛盾,不是经济运行的一般性制约因素,而是其最基本的制约因素,对经济运行具有根本性影响。这些矛盾可以说比较抽象、也很难理解,但又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的,这不紧可以让我们对中央的政策部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能帮助我们应付社会发展中要面临的各种挑战。
二、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一,经济增长、效率优先
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现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投入多、消耗大、效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不但吞噬着我国宝贵的资源,而且使我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市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这种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增长,显然是难以为继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全面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金利税率、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率,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这是当前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
第二,城乡统筹、富民优先
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用说就是要破解“三农”难题。“三农”问题千头万绪,坚持富民优先,着力点必须放在优先抓好农民增收上。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这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中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重点。去年农民收入增幅较大,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目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第三,社会发展,生态优先
首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就是发展循环经济
我们现在正处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期,是我们实现工业立市的最关键时期,如何发展工业,是走老路,还是走新路。无论从现在的形势和发展的长远来看,我们都别无选择的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这条路的具体体现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可以说有三大支柱,分别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为我们处理好这三大支柱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它的本质实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政府职能,服务优先
一是要实现政事分开。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把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浆)分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求我们把高层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即把决策权和事权分开,也就是我们说的政事分开。无论是政府的各项决策、各项行政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决不允许有任何一级政府的决策、制定的行政法规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与上一级政府的决策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相冲突的现象存在。否则,将不是社会、企业的原因使社会、企业失去了政府的控制,而是政府本身把社会搞乱了。这是地方主义,各自为政现象产生的根源。强调这一点,对于建立统一的市场和市场经济的新秩序极为重要。
二是要实现政企分开。就要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这一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做了,但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呢?关键还在于没有弄清楚政府不能象企业那样来运作。政府和企业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机构组织:企业的行为动机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政府的行为动机是使社会既充满生机和活力,又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企业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收人大部分来自顾客,政府的大部分收入则来自纳税人;企业的动力通常来自社会竞争,政府则来自垄断。因此,作为民主的和开放式的政府而言,其基本的使命是“办好事”,决定社会的前途,而不是挣钱。政府必须经常提供能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所需求的行为,并不问其支付能力与否,这样政府也就做不到象企业那样的市场效率。但政府的效率是通过企业、社会的效率而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效益。因而政府也就不应该有其自身的利益,更不应该参与到生产经营的经济行业。政府是以裁判者、服务员的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但却不能与“运动员”分享比赛奖品。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要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维护好群众利益,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第五篇:2012乡镇村社区农村小额保险责任书
XX镇小额人身保险责任书
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保险保障需求,切实推进灾后重建,扩大我镇的保险覆盖面,提高人民群众的保险意识,防范和化解灾后重建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意外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县政府县府办【2011】12号文件精神规定,结合本镇的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制订我镇小额人身保险责任书。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作方法
以村(居)两委为单位,驻村干部和村(居)两委干部一起宣传发动,收缴保险费及填写投保清单,按时完成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参保目标。参保人员不局限于本村的人口,但必须把村(居)委员会参保方列入参保目标考核。
二、参保目标和完成时限
各村(居)委员会的参保目标均为全村(居)委员会总户数的40%,要求从即日起,至2012年4月底前完成参保目标的40%。
三、考核办法
镇政府对按时完成参保目标的村(居)委员会和驻村(居)委员会镇干部,在年终岗位考核给予相应奖励;对不能按时完成参保目标的村(居)委员会和驻村(居)委员会镇干部,在年终岗位考核也给予相应的扣减。
a)对完成参保目标40%的村(居)委员会委员会,不奖补扣,单项考核得2分,给200元工作经费(除公司返利外);
b)对每超完成参保目标5%的村(居)委员会,按分值比例计分。c)对每完成参保目标低于5%的村(居)委员会,按分值比例扣分。d)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前三名分别奖现金1000元、800元、600元。以上责任书自即日起执行,并将有关参保的完成情况交镇考核工作小组评定。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镇政府和村(居)委员会各一份。
考核单位:XX镇人民政府 责任单位: 委员会
代表人: 代表人:
二O一二年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