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搜索与救援行动

时间:2019-05-13 04:1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搜索与救援行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搜索与救援行动》。

第一篇: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搜索与救援行动

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搜索与救援行动

本文译自美国《航空航天力量》季刊2005年1期,作者达雷尔·惠特科姆上校。美军在部署作战部队的同时,也部署专门执行人员救援任务的搜索救援部队。虽然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的搜索救援部队执行的任务不多,但却表现出很高的职业水平和工作热忱。本人编译此文仅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2003年3月19日开始,美英联军针对伊拉克复兴社会党政权迅速展开决定性的行动,击败了伊拉克军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美国政策决定,在不能为孤立人员或被敌俘虏人员提供搜索和救援能力时,是绝不会向世界各地部署军队的。这种称为人员救援的任务是指美国将动用所有力量、设备,做出最大努力救援美国军人。这种国家策性的必要措施包括作战搜索和救援,由强大的救援能力支持,并且美国乐意使用这种能力。

部队构成

在美国各军种中,空军一直保留着最强大的现役和后备役救援部队。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美空军共有三支救援特遣部队部署在作战区。第一支特遣部队驻扎在约旦,包括3个中队:第66救援中队,飞行HH-60直升机;第71救援中队,飞行HC-130加油机;以及第38救援中队,提供跳伞员。这些现役单位来自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和乔治亚州的穆迪空军基地。第二支特遣部队驻扎在科威特,包括3个中队:第301救援中队,飞行HH-60直升机;第39救援中队,飞行HC-130加油机;第304救援中队,提供跳伞员。这些后备役单位来自佛罗里达州帕特里克空军基地和俄勒冈州波特兰空军基地。第三支特遣部队驻所在土耳其,包括3个中队:第129救援中队,飞行HH-60直升机;第130救援中队,飞行HC-130加油机;第131救援中队,提供跳伞员。这些空军国民警卫队单位来自加利福尼亚州莫菲特。另外,所有这3支特遣部队都配置A-10飞机分队,允许救援直升机和支持飞机间的紧密协同。由于地面部队迅速推进,当联军部队占领了伊拉克机场后,这三支特遣部队经过编成和装备后,向前部署至伊拉克。

联军4月4日占领了伊拉克塔利尔机场后,由第301救援中队的直升机和304救援中队的跳伞员组成的分遣队抵达这里。在架设好通信设施后,部队人员立即担负战斗值班任务。当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特种部队占领了伊拉克西部和北部的其它机场后,位于约旦和土耳其的两支特遣部队分别向伊拉克境内派遣了分遣队,极大减少了救援的反应时间。

海军同样向战区派遣了一些后备役救援部队,即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基地的第4直升机救援中队和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第5直升机救援中队,共180名人员和8架HH-60H海鹰直升机。

海军陆战队、陆军和特种部队没有成建制的救援中队,而是在战术分队中包括一些对立即救援作出反应的直升机和人员小组。海军陆战队有“飞机和人员战术救援”小组。陆军有“灾难援助反应”小组。来自第158航空团第5营的一些小组经过编成后,与攻击直升机部队一同深入前线行动,为任何被击落的空勤人员提供立即的救援。在战争开始前,这些小组装备AH-64直升机,组建成“加百利特遣部队”,配属第5军,他们将能立即执行人员救援任务。特种部队在每支攻击部队或特遣部队中指定直升机担负救援任务。此外,一旦需要,特种部队人员也够准备使用非常规辅助救援设备。很明显,联军部队享有极大的救援支持。

指挥控制

战区内援救中队和小组受战区联合搜索和救援中心的作战或战术控制。联合搜索和救援中心与联合空中和空间作战中心同位于沙特阿拉伯的苏丹王子空军基地。战争中在基思·沙利文中校指挥下,联合搜索和救援中心最多配有52名各军种和盟国人员。

联合搜索和救援中心与联合空中和空间作战中心位于同一地点不是偶然。在战前,美国中央总部司令弗兰克斯将军指定联军空中组成司令部司令莫斯利空军中将兼任战区人员救援协调官。莫斯利将军在仔细研究他的责任和权限后,发布命令:

作为人员救援协调官,我对弗兰克斯将军负责,保证对联军部队的孤立人员的救援。因此,我指派和授权联合搜索和救援中心,以确保这项任务由行动最为迅速、作战能力最强的部队去完成。这些部队应该能够对单独事件作出反应,而不考虑部队的隶属的军种。联合搜索和救援中心在考虑各个部队能力、特定任务需求和时间等因素下,指派各救援协调中心执行救援任务。

这道命令给予沙利文中校直接指挥各搜救部队的权力,以便积极搜索和确定失踪人员位置,或是为任何执行救援任务的特遣部队提供重要的支持。随着战斗的进行,联军在各组成司令部和特遣部队中建立了27个救援协调中心,向联合搜索和救援中心报告工作。这些单位都通过多种通信手段和相互协同的电脑系统合成,只要联合搜索和救援中心下达命令,这些下属中心将会在任务一出现就真正指挥搜索或救援任务。因为联合搜索与救援中心和联合空中和空间作战中心的物理位置,沙利文能非常迅速地与那里的指挥官协调,获取所需要的支持。战争期间,在联合搜索和救援中心的指挥下,联军共执行了55次救援任务。据可获得的数据显示,联军共有5架固定翼飞机(1架英军的狂风战机,以及美军F-

14、F-

18、F-15E和A-10各1架)坠毁在伊拉克的领中上。

固定翼飞机的救援

中央司令部报道称,3月23日一枚爱国者导弹击落了1架(呼号为雅虎76)的英军狂风战机,来自于第9中队的两名飞行员凯文·梅恩中尉和大卫·威廉斯中尉遇难。当时,第9中队驻扎在科威特的阿利阿尔萨勒姆基地。加百利特遣部队的1架直升机起飞并花费数小时搜寻飞行员,他们在英军抵达事发地之前找到一位飞行员的尸体。适当的通信、导航和交通管理程序应能防止这种不幸的发生。但是随后的调查显示狂风战机上的敌我识别系统失灵。由于飞机在接近科威特开始下降时,飞行员仍未与交通控制人员进行无线电联络。飞机被识别为一枚来袭的反幅射导弹,爱国者导弹连出于自卫发射了导弹。

24小时不到,又发生了一起类似事故。美国空军第22战斗机中队一批4架F-16CJ飞机编队在支援大批攻击飞机打击巴格达地区的目标时,位于纳杰夫的第52防空火炮团第5营的一个爱国者导弹连偶然瞄准了其中1架F-16CJ飞机。F-16CJ飞机安装的雷达能够确定并摧毁伊拉克萨姆地空导弹阵地。对这架飞机的探测设备来说,爱国者雷达的信号与萨姆-2的雷达信号相似。由于伊拉克防空部队仍使用萨姆-2系统,这架飞机认定是伊拉克的导弹阵地试图击落他们。出于本能的反应,飞行员向爱国者导弹阵地发射了一枚导弹,对雷达造成极大的损害,但没有伤害到导弹操作人员。

海军来源消息称,4月1日,小鹰号航母第154舰载战斗机中队的1架的F-14飞机(呼号为容克14)由于油料系统出现故障坠毁在伊拉克南部,两名飞行员成功跳伞。空军第66搜索救援中队的2架HH-60直升机(呼号为吸血鬼25、26)在克里斯·巴勒特少校领导下,在卡尔巴拉南部80英里处迅速救回了飞行员。当时,这两架直升机与1批2架A-10攻击飞机会合。这2架A-10由来自马萨诸塞州国民警卫队的吉姆“雨人”斯蒂芬森领导,斯蒂芬森已经确定了幸存者的位置,并担任现场指挥。由于幸存者不熟悉他们的救援设备和程序,引起救援部队的混乱。但是在A-10飞机的监控下,直升机直奔幸存者的位置成功救起这两名飞行员。

第二天灾难再次降临小鹰号航母,第195舰载战斗机中队的1架F-18战斗机(呼号为山茱萸02)在巴格达西南部地区坠毁。加百利特遣部队起飞1架直升机,开始搜索飞行员内森·怀特中尉,但是他已经在坠机时丧生。第301救援中队的直升机同样作出反应,加入搜索行动。搜救小组发现了F-18飞机残骸并找到飞行员遗体。两周后,中央总部发言人透露是一枚爱国者导弹击落这架飞机。针对这种地空误伤事件,参联会主席迈尔斯将军要求必须调查每一起事件,看是在程序上出现问题,还是在技术出现问题。

4月6日,美空军1架来自北卡罗莱纳州西摩尔约翰逊空军基地的第333战斗机中队的F-15E飞机(呼号为硼砂56)在摩苏尔附近坠毁。尽管附近伊拉克防空火力很强,一支由直升机和A-10飞机组成的救援小组出发赶到坠机地点。另有大批战机聚集到这个空域,准备打击敌人的防御设备,确保救援行动的进行。在压制威胁的过程中,甚至KC-135和KC-10加油机也在这个空域支持救援行动。但是救援人员未与2名飞行员取得联系。在4月23日,美国防部宣布飞行员埃里克·达斯和武器系统操作员威廉·沃特金斯已经阵亡。一个特种部队小组找到他们的遗体。

4月7日,1枚便携式萨姆导弹击中1架A-10飞机,爆炸损坏了右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系统,破坏了飞机的液压系统。但是来自北卡罗莱纳州波普空军基地第75战斗机中队的飞行员基姆·坎贝尔上尉驾机返回科威特,降落在阿利阿尔萨勒姆空军基地。他的冷静和专业技能挽救了飞机,避免进行另一次救援任务。

4月8日,伊拉克发射一枚萨姆导弹击中另1架A-10飞机(呼号为饰面43),当时这架飞机正在巴格达的南郊支持第3步兵师的推进行动。来自密歇根州国民警卫队第110战斗机中队的飞行员吉姆·埃俄德被建议可以使用巴格达机场进行紧急迫降。但飞机仍可以飞行,埃俄德选择向南飞行,希望能返回塔利尔机场或科威特。飞行约10钟后,飞机开始变得不能控制,飞行员跳伞。埃俄德的僚机(呼号为饰面44)承担起现场指挥的任务,指示位置并开始启动搜索与救援程序。

达到地面后,埃俄德马上藏入一条运河边的芦苇丛中,考虑到萨达姆敢死队的准军事部队在附近地区积极活动,他听到飞机的坠毁声,误认为是敌人发射弹药的爆炸声。幸运的是,第3步兵师第54工程营的部队看到他的降落过程,并派遣了一辆布雷德利战车到他的位置。埃俄德虽听到美国人的声音但仍保持谨慎。直到听到清晰的呼喊:“嗨,飞行员伙计,快出来,我们是美国人”,埃俄德才跑出掩护丛,冲向布雷德利战车。战车上的士兵将他拉上车,并快速离开。埃俄德取出他的救生电台告诉“饰面44”他已经得救。在附近基地的一个医院休息一个小时后,埃俄德乘坐第301救援中队的一架直升机返回科威特。两天后,他又恢复了飞行战斗。

大体说来,联军的固定翼飞机在战争期间共飞行15825个攻击架次,仅有1架A-10飞机被伊拉克击落,这使飞机的损失率仅为0.0063%,继续了自二战以来每个作战架次飞机损失率不断降低的趋势。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更坚固的飞机结构,更灵活的战术,更先进的支援装备如电子干扰舱和诱饵曳光弹,更高的飞行员训练水平,以及迅速摧毁重要防空设施、夺取制空权的能力。

然而,伊拉克声称击落了大量联军飞机,并在战争的初期甚至声称俘获因跳伞掉入巴格达市区的底格里斯河中的联军飞行员。半岛卫星电视台适时报道伊拉克部队搜索河岸两边的芦苇丛,并向水中盲目开枪,试图将隐藏的飞行员驱赶出来的新闻。而美军和英军的发言人都否认有任何战机和人员失踪。实事上,伊拉克的防空部队确实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击落了一些无人机。美国和盟国近年来开始更加频繁使用无人机,英军大量使用“菲尼克斯”无人机进行火炮的弹着观测,以及前沿空中控制任务。这些无人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很容易成为伊拉克部队的目标。英国报道战争中共损失了23架无人机。从人员救援角度来看,他们的损失是不重要的,因为无人机不需要救援行动,很显然,最佳的人员救援战术是防止任何有人飞机被击落。

医疗撤运救援

专门的救援部队也几次执行地面人员的医疗撤运任务,尽管美军条令上不将这种撤运任务列为人员救援任务。中央总部司令决定在可利用时使用这些救援设备执行撤运这项重要任务。在3月23日的一次行动中,一支由HH-60、A-

10、HC-130加油机组成的救援特遣队快速救援一支被困在巴格达附近的陆军特种部队小组的重伤员。A-10飞机执行作战空中巡逻,压制敌人火力,直升机迅速降落救援生命危险人员。HC-130负责为直升机加油。4月7日,类似的一支救援特遣队救援了另一支被困的陆军小组。

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救援行动是4月2日援救陆军二等兵杰西卡·林奇的行动。在此前几天,伊军在纳西里耶伏击了林奇所在部队,一个保养连,打死几名并俘获了5名美军。除空军几名跳伞员外没有其它救援部队参加此次行动。在陆军的游骑兵支援下,海军的海豹部队直接执行这个直接任务。另外,附近的塔拉瓦陆战队特遣部队展开大规模的牵制行动,并且AV-8海鹞飞机对复兴社会党总部实施了打击。此外,海军陆战队的狙击手和特种部队小组进入了市区攻击复兴社会党人和搜集情报。陆战队的CH-53和CH-46直升机将大量联合部队投送到市内。空中力量有空军的AC-130飞机、陆战队的AH-1W攻击直升机和陆军的MH-6小鸟直升机在空中盘旋,提供立即的火力支援。大量部队行动迅速,控制了这个地区,进入由伊军控制的医院,救回了林奇。这是美国自二战以后首次真正解救一名美国人,更重要的是,它显示出美国援救其人员的决心。

同时,另一支由情报人员组成的特遣队搜索了伊拉克的情报中心和监狱,寻找1名于1991年海湾战争时就失踪的海军飞行员米歇尔·斯派克上尉。斯派克驾驶的1架F/A-18飞机在开战第一个晚上就被击落,他从未与搜索飞机或部队进行联络。直到战后他的飞机残骸被发现后,才发现他的精确位置。最初他被列为阵亡名单,但是2001年10月,海军部长将其重新列入战斗失踪、被俘名单。至今所有确定他的位置的努力都失败了,但是,美军在巴格达的一所监狱的墙上发现他姓名的大写首字母。

偏转翼飞机的救援

偏转翼飞机损失比固定翼飞机要多。公开报道显示,虽然仅有3架直升机是被伊军击落的,但有15架直升机损失。各军种救援行动是救援大多数被坠毁飞机的机组人员。战争中坠毁的第1架直升机为特种部队的1架MH-53直升机,其机组人员由另1架特种部队直升机救起,送回基地,而飞机已经毁坏。同一天,来自北卡罗莱纳州新河基地海军陆战队第268直升机中队的1架CH-46E直升机在向伊拉克南部的乌姆盖斯尔运送部队途中坠毁在科威特,机上全部14名美国和英国军人全部遇难。因此未进行救援行动。同样,作战行动初期,还有1架来自德国伊莱斯海姆第11航空团的AH-64阿帕奇直升机在随陆军前进至伊拉克时被击落。加百利特遣部队的直升机起飞,执行救援行动,这时他们获得消息,陆军其它单位已经救援了机组人员。

3月24日,另1架来自德克萨斯州胡德堡的第227航空团第1营的AH-64直升机在卡尔巴拉附近支援打击伊拉克装甲部队时坠毁。这种攻击是一种典型的纵深攻击,也是陆军航空部队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以应对苏军的攻击形式。现在美军应用这种样式打击伊拉克麦地纳师第2旅。美国在此次任务中取得较好的战果,摧毁了大量的T-72坦克、火炮。不幸的是,攻击行动存在计划不周,火力支持和压制缺乏适当的协调,并且行动未与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平行攻击行动合成等不足。此外,美军直升机需经过灯火通明的市区,影响了机组人员的夜间视力,并且提高了伊拉克人的警惕。集中、大量敌人轻武器火力击落了这架阿帕奇直升机(呼号为吸血鬼12)。陆军其它直升机试图救援机组人员,但是伊拉克的火力太猛而不能靠近。另一架阿帕奇直升机(呼号为灰骑手16)同样遭到重创,但是试图飞出战斗区,并且一名受伤的机组人员占用紧急波道不断地呼叫援助。

原计划与攻击部队一起行动,但是加百利特遣部队没有足够的油料,因为加油车没有抵达巴格达南部80英里处预定加油点。最后直升机停在地面上无法提供援助。当时第66救援中队的HH-60飞机担负战备任务,当这两架飞机收到救援消息后感到非常惊奇,因为他们了解到坠毁的直升机的呼号为吸血鬼12,而这两架救援直升机呼号也为吸血鬼11、12,这引起一些混乱。因此这两架救援直升机未升空。但是来自阿尔贾贝尔的两架A-10飞机支援了这次救援行动。第227航空团第1营的指挥官,驾驶1架UH-60飞机试图靠近展开救援,但是,由于应急频率被占用,伊拉克强大的抵抗火力阻止他联络或发现幸存者,最后不得不放弃救援,导致2名机组成员被伊拉克军队俘虏。加百利特遣部队人员对其不能升空执行任务感到非常沮丧。事实上他们的直升机至3月27日才得到加油。

伊拉克的一名指挥官使用非常简单的方法来打击阿帕奇直升机。看到其飞行后,他使用手机呼叫附近的单位,向他们提出警告。在得到警告后,当直升机试图盘旋并向伊拉克目标发射精确导弹时,伊拉克军队集中火力打击直升机,对飞机造成极大的损害。陆军没能提供足够的支援来消除或这压制这些火力以便阿帕奇安全飞行。这个宝贵的教训告诉航空部队的指挥官,在空军和海军飞机实施攻击行动后,还需调整战术消灭这些火力实现一定程度的空中优势便于直升机作战。

伊拉克自由行动中,还有其它作战或非作战原因引起直升机损失。3月21日,英国皇家海军2架海上骑士直升机在海湾的北部相撞,1名美国人和6名英国人遇难。9天后,1架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彭德尔顿兵营陆战队第169直升机中队的UH-1N夜间在伊拉克南部的1个前置基地起飞时坠毁,机上有3名人员遇难,第4名人员被救援人员救起。4月1日,海军陆战队1架AV-8海鹞在夜间试图降落在“纳索”舰时坠毁。海军的搜索和救援直升机救起成功跳伞的飞行员。第2天,1架来自于乔治亚州斯图尔特堡第3航空团第2营的UH-60直升机在卡尔巴拉附近被轻型武器击落。担负战斗值班的加百利特遣部队的直升机起飞执行搜救任务,但是一支装甲特遣队首先抵达出事地点,救起4名受伤士兵,并找到7具遗体。4月3日,1架来自彭德尔顿兵营的陆战队第267直升机中队的AH-1W直升机坠毁在伊拉克中部,2名机组人员死亡。总的说,伊拉克火力严重毁伤49架陆战队直升机,这些飞机需要大修。最后,海军1架CH-46E在物资补给行动中坠毁在地中海,当地救援部队救起了机组人员。

当战争快结束时,联军的情报部队搜寻与林奇一道被俘的士兵和3月24日被击落的两名AH-64机组人员,但一无所获。但当特里波利海军陆战队特遣队向提克里特进攻时,一名伊拉克人告诉他们有7名美国人被关押在北部的1个小村庄里。陆战队员谨慎地进入村庄,释放了林奇所在部队的5名人员和2名阿帕奇机组人员。

中央总部报告称,美军共执行55次救援任务,约一半是医疗撤运任务,共救援了73人。另外,这份报道指出:美军对所有报告的失踪人员进行援救或作出说明;林奇的救援行动是自二战以来首次成功救援战俘的行动;联合搜索与救援中心是迄今最大也是合成程度最高的搜救指挥中心;专门救援部队是自越战以来部署至战区的能力最强的部队;特种部队人员在许多救援、释放战俘和所有相关行动中使用了非常规、辅助救援设备。

战后,所有主要军种对战争进行经验总结,基于作战司令部(特别是中央总部)的数据,位于弗吉尼亚州贝尔沃堡的联合人员救护局在人员救援任务方面总结出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将改进部队的行动。

总之,根据上面显示的结果,美国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的人员救援行动是成功的,但是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显示也有许多工作等待去做。无论如何,美国对人员救护的义务压缩成救援部队的永恒的格言:所做的一切就是便于他人可以生存,以使他们带着荣耀回归故乡。编译:于君

第二篇:美军在战争中的心理战战法

美军在战争中的心理战战法

心理战部队是美军特种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1个现役心理战大队和2个后备役心理战大队组成,辖1个司令部、5个心理战营和1个心理战战略研究中心。其作战任务是以战场心理战支援为主,综合运用报刊、传单、电台、电视、广播或其他现代化宣传手段,对敌方进行攻心战,瓦解其士气,分化其阵营,削弱其战斗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一、科索沃战争中,美军采取封锁信息、散布谣言、挑拨离间、网络造势的心理战战法

美军认为,只有通过广泛信息封锁和欺骗造成敌方的麻痹和错觉,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的公开性,借助报纸、电视、广播大张旗鼓地把假情报传播出去,混淆视听,将敌方领导人及士兵的心理引向假情报的误区,从而放松对己方真实情况的警惕。科索沃战争中,北约总部和国防部几乎每天组织一次新闻发布会,但每次发布会内容基本一致,均对战况实施封锁。

特别是在空袭的前10天,新闻发布会上对大部分记者的提问都以“涉用作战,恕不回答”为由加以拒绝。从第10天开始拿出了一些攻击图形和录像资料,公布了目标的数量、类型、出动的架次等情况,但具体细节却不加以详细表述。为加大心理战力度,美军飞机向南联盟境内投下了350万份传单,向塞族人解释他们的国家为什么被轰炸,并说南联盟军队的某些高级指挥官发生了冲突,并要以战争罪审判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第193特种作战大队的C-130运输机和机上搭载的11名美军,每天用1000瓦的强大功率向南联盟的居民们播放北约制作的电视和电台节目,和风格类似于南联盟广播电台的新闻和塞族流行音乐,使南联盟的居民搞不清到底哪家是敌我广播电台;把700万份传单、汽车贴纸和新闻简报撒到南联盟境内,制造各种谎言。先是称科索沃阿族领导人鲁戈瓦下落不明,可能已被塞尔维亚军方杀害,接着又说鲁已被米氏“软禁”,失去人身自由,随后又说米洛舍维奇的妻子已携子女逃往希腊,并在那里购置了大量房产准备定居,这些谎言颠倒黑白,很具有诱惑性。

为了达到丑化南联盟领导人的目的,美国五角大楼经常散布一些无法证实而又耸人听闻的消息。如:说南联盟军队在科索沃建立了集中营,要拿难民当“人体盾牌”;称南联盟总参谋部为躲避轰炸,已搬迁到民用目标内,企图以此挑拨南联盟军民的关系,拉拢南联盟亲西方人士反对米氏,激化南联盟内部矛盾等。为垄断国际舆论,危机爆发后,美军成立了“网上作战小组”,先后在互联网上设置了“科索沃危机”、“贝尔格莱德动态”、“北约空袭”等网址,每天都通过这些网址向全世界公布“战果”,宣传北约的军事优势,确保在舆论上处于主导地位。

二、海湾战争中,美军采取公开宣传、战场欺骗、示假隐真、先声夺人的心理战战法

海湾战争爆发前5个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多次借助新闻媒体发布“权威人士”的消息,使萨达姆对多国部队即将开战深信不疑,以至于伊拉克准备不周密。1990年8月,美军向海湾地区部署兵力初期,先期到达的第82空降师因其兵力和装备不足,与伊拉克几十万虎视耽耽的大军相比,显得势单力薄,因而美军一些重要人士认为,如果萨达姆闯进沙特边界,第82空降师将无力坚守宰赫兰基地,他们很可能会被赶出那里。

为了掩盖真相,美军心理战部队率先被部署到海湾,对伊拉克实施心理战,使用了“兵不厌诈”的谋略,编造了一系列各种部队部署在海湾地区的公开声明,通过新闻媒介大肆吹嘘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如何强大,警告萨达姆不要轻举妄动。同时,施瓦茨科普夫每天都让记者去拍摄巨型C-5“银河”运输机降落的镜头,报道大批美军正在向海湾进发的途中,很快即可到达海湾,营造了大兵压境之势。

海湾战争中,美国抓住伊拉克吞并科威特,激起全球谴责的良机,开动宣传机器,利用野战和民用广播、电视设施,极力渲染美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宣传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占领科威特的强烈遣责,指责伊拉克践踏国际标准;利用阿拉伯民族遇事多疑的心理特点,攻击萨达姆对伊拉克的家族统治,离间其与伊军高中级将领和伊民众的关系;1600多名新闻记者云集沙特,有的试图混到作战部队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对战况进行直接正面报道;中央总部共举行了98次新闻发布会,其中53次介绍战况,45次介绍背景情况;第8心理战特遣部队共散发传单2800份,并开设了“海湾之声”进行战场广播,利用高音喇叭进行欺骗宣传,实施战地策反,其威力被认为是仅次于飞机的空袭;运用电子、电磁干扰,设立假通信电台、冒充对方加入伊军通信网获取情报、有意泄露假情报等手段,对伊军进行军事欺骗,以欺骗、迷惘伊军,制造混乱。

由于萨达姆没有卫星或间谍飞机侦察海湾部队的集结情况,他的大部分情报都是从美国有线新闻广播公司得到的,因而,新闻媒介的宣传壮大了美军的声势,伊拉克丧失了反击的有利时机。为了隐蔽美军地面主力部队从沙伊边境进入伊拉克实施穿插、迂回包围伊军“共和国卫队”的战役企图,美军心理战部队实施了广泛的心理战战役战术欺骗,成功地制造了美军将在科威特沿海发动两栖登陆作战的假象,诱使伊军将主力集结在科威特边境。

作战中,美军把瓦解伊军斗志,涣散伊拉克的民心士气作为保证战场胜利的必要前提,广泛开展心理战活动,配合多国部队攻势;运用把敌人的俘虏以及缴获的敌方武器装备在电视上展示,在报纸上登载,这使伊军前线官兵产生共鸣;利用声像技术,在深夜播放猛兽的狂吼声、妇女婴儿凄厉的哭叫声、牧师低沉的祈祷声、教堂震耳的钟声,使伊军官兵精神受到了很大刺激,心理机制遭到严重损伤。

三、打击塔利班战争中,美军采取新闻管制、唇枪舌战、海外奇谈、人道援助的心理战战法

美军打击塔利班开始,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全世界所看到的情况不同于10年前的海湾战争。在那场战争中,人们至少从电视上还能清楚地看到伊拉克防空导弹的闪光。而在美军打击塔利班战争中,美国认为要确保军事计划与行动的秘密不被泄露,惟一的办法就是对新闻媒体报道实行严格的管制,严格实施信息封锁,使战况报道情况虚实难辨,唇枪舌战,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为确保媒体和民众对军事打击行动的支持,美国政府在战时实行新闻管制的原则是,既

要让公众了解一些情况,又不能让公众了解的情况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让白宫、国务院、五角大楼等部门频频组织新闻发布会,引导新闻媒体口径;另一方面又施加各种影响,限制发出不同声音,就在各家媒体一致对外的时候,“美国之音”却不顾副国务卿阿米蒂奇等政府官员的极力劝阻,按计划播出了对塔利班领导人的专访节目,并将其讲话内容刊登在网站上,这使美国国务院感到十分脑火。没过一周,“美国之音”电台台长以及主管的国际广播局局长便遭到撤职处理。

美国五角大楼官员一再强调作战计划保密的重要性,美国政府还决定,在开始作战阶段,即使是一些例行性的公开信息,也不会向公众或媒体透露,以防止被对方所利用。五角大楼对跟随作战部队进行战地报道的记者的数量和身份都作了严格检查和限制。打击中,为了使国际社会,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加重对塔利班政权稳固性的怀疑,美国先是通过报纸向外界“透露”其领导人及家人逃走,内部发生政变。同时,美国运用现场直播、宣传广告等多种宣传方法,揭露塔利班政权的不义行径。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把瓦解塔利班政权列为优先目标,并设计了一系列轰炸塔利班重要设施的计划,以改变阿富汗的政治版图。

据外电报道,布什总统斥资3亿美元扶持北方联盟抵抗组织,并批准开设自由阿富汗电台“频道”向阿富汗人民播撒希望的种子。美、英等国空军又采取向阿富汗人道主义援助的手段,以削弱塔利班政权,避免阿拉伯各国将美国对塔利班的攻击视为对整个伊斯兰的战争。特种部队配备移动电台、传单、扩音器,采取一切心理战手段,没法分化塔利班士气,制造恐惧情绪,同时帮助难民振作精神,并使阿富汗人相信他们的敌人不是美国。

第三篇:在行动与变革中持续发展

在行动与变革中持续发展

——在淳安县09年教育科研年会上的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

大家好!举世瞩目的两会刚刚闭幕,温家宝总理在09年工作部署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一起来共同研究、探讨、总结、交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其意义将更加深远。十多年来,姜家镇小的教育科研经历了风风雨雨,看到了“彩虹”,同时也遇到了困难、挫折,但我们从来不曾迟疑和停留,始终本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科研精神一直走到今天,为什么我们能够一直坚持着,因为我们有一个精神支柱:那就是教育局领导的支持、鼓励、鞭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姜家镇小人坚定一个信念:在摸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

下面我就三个方面向大家作个汇报,请大家给予指导。

一、我们的行动:开发了教师潜能

我们认为课题运行的真正生命力是教师潜能的无限释放。在课题运行中,我们始终在找寻一种能够激发教师潜能的运行方式,工作中主要从4个方面入手。

1、逐个交流,更新观念,形成课题

学校课题研究之初,教科室主任带着课题组长挨家挨户闲聊,并和科研骨干组成课堂调研小组,深入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反思教学困惑,找出日常教学问题所在,并把问题转换为小课题研究课题。

2、创设方式,鼓励自学,主动吸收

我们做教育科研最大的困扰是教师理论素养的缺乏,而教育理论也是我们做好教育科研最需要的原材料。如何来化解这个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创设了3大活动,以鼓励教师千方百计的学习教育理论。

①读: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理论。

②听:派送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后返校传经送宝。

③聊:在闲聊中做课题,教师利用日常办公闲聊教学研究心得,在不经意中获得学习,达成资源共享。

3、立足课堂,研究课堂,轻负高质

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要实现轻负高质,最根本的做法是立足课堂,研究课堂课堂,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切实解决好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师生从低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因此整个教育科研过程,我们都坚持以“课堂研究”为中心。

①研究每堂“平时课”,积极捕捉课堂亮点。这种以课题主导的课堂与传统表演性的“观摩课”最大的区别是带着课题意识上课、听课。听课者是作为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进入课堂,是帮助课堂当事人寻找课堂亮点,而不是随意性的观摩;课上完后,执教者依据听课者的意见收集课堂亮点,整理成文,思考原由。

②围绕主题研好每堂“研究课”,完善合理部分,突破不合理的环节。以主题引领的课堂与传统表演性的“观摩课”最大的区别是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所关注的是研究的价值。

③群策群力研好每堂“参评课”,以一堂课的纵深挖掘带动个人水平的辐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教师经历了无数个“平时课”与“研究课”的磨练下,我们一有机会就把教师推向战场,利用县级优质课评比的展台,展现教师的百日修炼。在全体教师的帮助下,提炼精华,全体论证“参评课”,学会系统布局课堂,从而带动个人课堂水平的跨越式成长。

4、寻找平台,释放收获,展现风采

海伦●凯勒说过:当一个人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地上爬。

教师需要有释放自己才能的空间,因此一旦教师有了充足的收获,我们就给教师提供展现风采的平台。在课题展示课中,以课堂为载体,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形象地展示给全校教师;在课题发布会上,鼓励教师公开演说自己的课题研究收获与成果;在课题赠送会上,把自己的课题专利送给同伴,以利相互欣赏、学习,而且我们还把教师的科研成果印成集子,赠送到兄弟学校,以扩大知名度。

二、我们的变革:实施了五大转变

回首十一年的科研历程,面对原有工作中的局限性,我们在新的工作中树立了新的工作思路:在科研管理中实施了五大转变。

1、科研考核重心向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转变

科研考核是调动老师参与研究热情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自从有教育科研考核以来,就只有“奖”,没有“罚”,老师们参与科研没有任何负担。和很多学校一样,我校的科研考核曾经只停留在对获奖成果和论文的奖励上,但我们发现研究成果获奖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在2008年9月修改了《姜家镇小教育科研考核条例》,在考核中实现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转变。不仅关注研究成果的获奖层次,关注老师在教育科研中的参与度和效度,更关注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性。这种转变,弱化做教育科研的功利心。

2、课题管理向项目型转变

以往,我校在课题研究中采用了基于“总课题统领”的管理模式,在研究中,大家吃大锅饭,很不利于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如今,我们创立了基于“项目管理”的课题运行模式,教师们在研究中有了自己的小课题,犹如实施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拥有了自己的“责任田”。这样以来,干劲就足了,潜能得到了激发。本学期我校教师有10多项小课题在县级立项,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以“小课题”为导向,以总结变革自我经验为基础,切实解决了困惑自己已久的教学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益,最终吹响了“轻负高质”的号角。

3、科研成果交流向网络化转变

为了便于老师们及时交流课题研究成果,便于学校对教师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建档。学校于2009年1月初建立学校教育科研博客“守护梦想”。两个月来,共有老师们的各类科研博文30余篇。这样一来,缩小了老师们交流的时空限制,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小

4、科研管理机构向一体化转变

教师的教学工作普遍繁杂琐碎,为了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学校将教导处工作与教科室工作进行整合,尽量统领于课题研究之下,教研组即课题组,“教科研训一体化”,做到科研工作常态化,日常工作科研化。

5、教师培训向课题化转变

依托课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我校有特色的教师成长模式。然而,近几年来,我校科研骨干力量流失严重,如何快速有效建好科研队伍是当务之急,因此,我校确立了《基于农村青年教师的团队专业能力提升的“主题式磨课”模式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2008年7月市级立项),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

三.我们的成果:走出了学校特色

2008年,我校共有两项市级立项课题,即《基于探究教学的对话艺术研究》和《基于农村青年教师的团队专业能力提升的“主题式磨课”模式研究》,前一项刚刚结题,后一项正在研究过程中。在11项县级立项课题中,有一项为县重点课题,十项为教师个人研究课题。这一年里,我校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和论文的获奖层次均在县二等奖以上,最高级别为市级一等奖。

持续发展的科研历程,重塑了教师们的内在精神品质,大家以“研究的视角”主持学校工作,整体带动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德育方面,我们将美学思想与德育理念相融合,实施了美学德育的实践探索;在教学方面,形成了“我探究故我在”的精神情结;在学生发展方面,培养了学生个性:2007年12月,我校学生在第七届亚太地区口琴节比赛中获得特别奖。学生写的作文也两次以专刊的形式在国家级刊物《作文报》上得以刊登。

学生的变化,教师的发展是对教育科研形象生动的写照,而正是这些最基础的发展彰显了我校教育科研的无限生命力。

谢谢大家。

第四篇:浅谈行动中的交流与适应

浅谈行动中的交流与适应

交流与适应是演员在创作方法中所要掌握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和行动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帮助演员在创造人物行动过程中能够真实、深刻地体验和准确、鲜明地体现的一种心理技术。

所谓交流,是指演员在行动中与行动对象(包括自身在内)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上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所得通俗一点,就是演员与行动的对象之间的接受和给予、刺激和反应。所谓适应,则是在行动中与行动的对象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上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时所采取的方式。

从开始上第一节表演课开始,老师就一直给我们灌输在表演中要“真听,真看,真感受。”要真的听见对方在说什么,要真的看见对方在做什么,要能真实的反应对手给自己的刺激。刚开始接触表演的时候,总是不能正确的做出真实的反应,也不能给予对手很好的刺激。

刚开始演《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和张易之的那场戏,现在回想起来真的不叫表演,可能当时演的连小时候过家家都不如,和对手之间完全没有交流,就像是背台词一样,更别提应该有的刺激和反应了。而且演的时候还很容易就出了规定情境,总是不自觉看台下的观众,演起来很别扭,演完后更像是一种解脱,后来看看台下的同学脸上的表情,我觉得,我们演完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了。所以,不真实的交流和适应不能赋予一个人物完整的灵魂。著名演员张瑞芳谈到她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曾说:“我是非常看重并且依靠对手给我的刺激和交流来获得准确的自我感觉是我,并且时时刻刻想引起对方的反应。演员不仅要分析人物之间这种互相交流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全身心地感受到这种关系,把这种感情落实到具体人的身上。„„我觉得没有真挚的交流,就很难谈到感染与适应,只有真正的交流,才能唤起内心的真实感,引发出人物心灵深处的秘密,加深动作的意义,使表演变得真实可信,顺畅自如。„„这种具体的,活生生的交流,是我表演上重要的依靠。”

在日后的学习中,还知道交流从形式上可以分为:自我交流、与想象的对象交流、与同演者甲流以及与观众交流等。

自我交流:指演员在行动中与自己的思想、情感之间的交流。它常常是任务自身理智与情感冲突的体现,也是任务心理活动的外化。其特点在于,在自我交流中,演员的行动常常带有鲜明的内心视像或内心独白,甚至还伴随着相应的自言自语。与想象对象的交流:这种交流的关键在于演员必须能够虚构出所想象的对象,这种交流并不是客观的实际对象,而是由演员虚构想象的对象。它与自我交流的不同在于,自我交流的对象院子人物内心不同的自我,而与想象对象的交流则源于人物所想象的对象,是人物赋予自身以外的虚构。与同演者的交流:与同演者的交流是使用最多也是最主要的交流形式。这种交流由于是在人物与人物之间相互行动中进行的,所以又将其称之为“相互行动”。它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给予与接收、刺激与反应的相互交替。与同演者交流,并不仅指与某一人物交流,还包括与多人的交流。此外,在表演中还存在着与观众的交流。与观众的交流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自我交流和与同演者之间的交流来完成。

在更深的学习中,渐渐明白演员要想在表演中做到真实、有机的交流,就应该有较好的内外部创作素质,特别是要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信念感和肢体与语言上的表现力。这些在专业课上老师都有专门的做过很多种练习,尤其是即兴表演、感受力、想象力、信念感,肢体语言的表演都在即兴表演这一个练习中得到很好的锻炼。交流与适应在表演中就意味着永远是一种此时、此地的即兴的创作,失去了即兴性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真实、有机的交流与适应了。在我觉得就是要对自己所演出的剧本永远保持一种新鲜感,保持一种第一次演的感觉,才不会有预知,不会完全重复上次的演出,保持一种新鲜感,才会在每次演出的时候都能做到真实的交流和适应,才会每次都有新鲜的想法的创意。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动作中的交流与适应一定要是符合人物的性格,是我们所表演的人物在此时会做会说的。而要做到这样,我们从拿到剧本开始,就应该在一个舒服的环境下第一次去接触剧本,接触我们所要表演的人物,第一次的接触是很重要的,要进入它的世界,要去喜欢我们所表演的人物。然后我们要开始分析剧本。在学校里,第一次拿到剧本的时候,赵老师就会让我们回去写剧本分析、人物小传和发生在这个人物身上的十件事。这样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理解剧本的规定情境、内容、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矛盾冲突还有剧本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之后还会让我们去做与人物有关的前景小品练习,从开始的不情愿,不理解到后来拿到剧本就会自然而然的做这些,我们渐渐明白。只有这些准备工作做得越细致越充分才能让我们更贴近人物,站在人物的角度上去做活生生的交流与适应,就像是给人物立起了骨架。

已经立起了骨架我们就要开始给人物丰富它的血和肉,在交流与适应中,形体与语言的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人物的血和肉。在形体上,一个转身,一个回头甚至是身体轻微的浮动都应该是带着感情带着语言的,尤其是眼睛和面部的表情,更能传达出人物的喜怒哀乐。这就要在平时的多做些对身体的控制练习。语言更是特别重要的,语言是人们用来进行思想与情感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语调、语势的变化可以传达出非常细微的情感变化。同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不同的语调语势都能表达出完全不用的情感变化。演员应该尽可能的利用这些手段进行交流与适应,从而把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欲求传达给同演者的同时,也传达给观众。这样才能让一个人物更鲜活,更丰富。

行动中的交流与适应是演员在创作方法中所要掌握的重要元素,是帮助演员在创造人物行动过程中能够真实、深刻地体验和准确、鲜明地体现的心理技术。是学习表演的基础也是一个演员在表演中所需要不断学习的技术,是人物的血和肉。

孔蓉

第五篇:“互联网搜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互联网搜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摘 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将“互联网搜索”运用于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给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互联网搜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互联网搜索;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2-0051-03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将“互联网搜索”运用于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给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自从安装互联网以来,笔者利用“互联网搜索”吸收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营养,在2009年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中获了奖。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互联网搜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互联网搜索”在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在教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教材)《激情奥运》时,利用互联网搜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资源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在教学中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优化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密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运用如下:

1.激情引入,激发兴趣

(1)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时间:2分)

【百度视频】http://you.video.sina.com.cn/b/22098961-1338693724.html

引导学生围绕“奥运”充分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

(2)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奖牌榜,让学生思考:从这个奖牌榜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百度新闻】http://news.163.com/09/0917/07/

5JD6M0RQ000120GR.html

(3)导入课题: 激情奥运

2.提升基础,综合应用

(1)射击奇夺金

①播放视频:男子50米步枪3×40射击比赛视频。(时间:40秒)

【百度视频】 http://

http://

5.课后作业

学生利用http://2008.sohu.com/收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两个问题。

由于笔者合理地运用“互联网搜索”的这些视频、图片、新闻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鲜活、有趣的画面,打开了连接外面世界的一扇知识的窗户。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奥运,既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又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王国,让学生在民主、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互联网搜索”运用于教学中的误区

互联网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平台,它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的应用中,效果极佳。但是,也有很多数学教师在运用“互联网搜索”时走向极端,存在一些误区。

1.为用而用

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网络搜索的资源拖进课堂。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是目的,互联网搜索是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如果让互联网搜索主宰课堂,主宰学生,忽视教学目的的存在,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2.盲目“拿来”

目前,真正能利用互联网搜索于教学的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互联网搜索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凭心而论,在互联网搜索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互联网搜索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深入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主观盲目引进互联网搜索的资源,只能造成机械、僵化的课堂教学。

3.违背教学规律和课改理念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应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让互联网搜索的资源“全盘主宰”、“包干代替”,就没有了数学课堂的灵活、机智、有趣,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和课改精神的。

三、“互联网搜索”运用于教学中的误区解决对策

1.教师要正确处理手段和目的辨证关系

互联网搜索运用于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各种辨证关系,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互联网搜索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一种工具,教学是目的。在互联网搜索资源时,既要思考资源的合理性,更要进行教育目的性的思考,不能盲目利用。

2.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

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互联网中搜索具有最佳表达效果的视频、图片、故事、新闻等资源并呈现给学生,从学生的思想、思维感受及接受能力出发,学生才更容易学,更愿意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习成为他们的自觉需求。

3.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交互性

利用“互联网搜索”将资源引入课堂,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关注各种屏幕资源,未注意学生的反馈和交流,使“人灌”变成“机灌”,那么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以致感到厌烦甚至不愿听课,课堂气氛就会处于“沉闷”或“混乱”状态。如果教师注意在呈现“互联网搜索”的资源时,能进行合理的引导,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讨论,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学者,这样师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双向参与、沟通、平等协作的朋友关系。

4.教师要注意搜索资源的实效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网络搜索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实例化、简单化,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而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搜索大量的视频、图片、新闻等资源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不注意搜索的质量和效果,视频画面不清晰,声音断断续续,图片的大小不合理等,这样学生都会分散注意力,致使课堂教学处于骚动不安的状态。

总之,运用“互联网搜索”的资源辅助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根据具体的内容确定“互联网搜索”的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的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效率。

(编辑:王天鹏)

下载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搜索与救援行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搜索与救援行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