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司法所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基础作用的思考与实践
发挥司法所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基础作用的思考与实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基层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国家司法行政系统的基层,司法所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推进依法治理、保障经济发展、维护广大群众权益等方面责无旁贷,并且发挥着日益重要和难以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基层党委政府政法工作和依法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为了更好地把矛盾吸附在基层,解决在基层,使各项为民便民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让群众满意在基层,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从2010年4月开始,全市每个街道、乡镇都建立了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每个社区、行政村建立了综治信访服务站。按照要求,司法所已经进驻到街道(乡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集中办公,那么怎样以此为契机,正确认识并且更好地发挥司法所在综治维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如何以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为目标,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通过各项职能的充分有效发挥实现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基层司法行政机关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司法所在综治维稳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3月份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9‟14号)。明确指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积极措施,是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基础性作用的有力举措,是进一步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巩固政权基石的有效抓手。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才能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才具有坚实基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关键在于基层组织(包括基层党政、政法、综治、信访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如何。其中,基层司法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职能位臵来看,作为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派出机构,各司法所直接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是全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基层窗口和前沿阵地,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个触角共同构成一个由点及面、逐渐铺开、覆盖全区各行各业的司法工作组织网络,为党委政府构建了维稳工作的基础平台。
第二,从职能作用来看,司法所主要职责是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排查调处各类民间纠纷,为基层行政机关提供法律意见,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满足辖区群众法律需求,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开展社区矫正和安臵帮教等工作。其中,通过指导和管理人民调解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发挥“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通过指导法律服务所积极运用法律服务手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帮助企事业单位、公民和当事人依法理顺和规范行为,维护合法权益,尤其是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的职能作用,尽最大可能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另外,随着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健全和完 善,社区矫正工作的推行,使司法所在减少纠纷、预防犯罪,特别是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的工作职责。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切实发挥了司法所这一基层组织排查化解矛盾的抓手作用,创建平安的主力作用,以及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平台作用,从而构建了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
第三,在乡镇(街道)一级的政法体系中,由于法院工作在乡镇(街道)主要以中心法庭的形式存在,加之公安派出所职能职责有其特殊性,所以基层综治维稳日常业务大多由司法所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司法所的履职情况不仅关系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发挥,同时也是夯实基层综治维稳基础的重要方面,与基层综治维稳工作密不可分。由于司法所的日常工作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广泛性和保障性,同时,与基层法庭、公安派出所等职能部门相辅相成、联动互动,共同构成了基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依法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二、司法所在综治维稳工作中发挥基础作用的情况 司法所既是司法局的派出机构,同时也是乡镇(街道)管理本辖区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个职能部门。司法所职能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基层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和成效,关系到基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南开区各司法所充分利用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基层法律服务、安臵帮教等职能的群众性、广泛性和极大的社会覆盖面,在处理公民个人法律事物,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着其他部门或组织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其 管理和服务的触觉延伸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各个环节,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发挥民调优势,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是一项便民利民的纠纷解决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以南开区为例,近年来,全区12个司法所将人民调解工作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治理相结合,与人民来信来访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尤其在重大节日、重要时点认真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活动,对排查的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及时分析情况,研究对策,逐项调处化解,形成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一级抓一级的完整防控体系,防止了矛盾纠纷的转化和升级。例如,在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各司法所在本街域内开展了广泛的矛盾纠纷预防、调解和宣传工作,对各种不安定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及时发现了7名东突可疑分子进驻社区,避免了一起恶性事件发生。08年7月份向阳路街司法所在新南马路五金城设立了全市首家专业性卖场调解室——北方五金城人民调解室,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并负责新五金城地区行业性矛盾纠纷的调解,曾有效制止了一起800家商户的集体性上访事件。目前,全区共有人民调解组织195个,人民调解员7969名。从近两年全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情况来看,每年司法所和各级调解组织调处的民间矛盾纠纷都在2000余件,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防止各类民间矛盾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150余件,制止群体性上访50余件。司法所还与法院、公安、信访等部门联合,组建人民调解、治安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四调联动机制”。特别在当前小区物业纠纷日益增多 的情况下,广开、兴南、万兴、华苑等司法所与街道信访办一起加大了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力度,及时制止了居民上访,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其次,发挥帮扶优势,认真组织开展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组织开展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之一,也是司法所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发挥安臵帮教的归正、防范、预后功能,对刑释解教人员这一高危人群开展教育、帮助和妥善安臵,能够有效地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几年,南开区每年回归社会的释解人员都有二、三百人左右。各司法所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的工作思路,坚持“四个一”的工作制度,积极落实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帮教和安臵工作。对于家庭生活困难以及患有重大疾病的刑满释放人员,司法所人员尽最大努力给予妥善安臵,引导他们自主创业,自谋出路,顺利回归社会。例如,水上公园街复康里社区的刑满释放人员张某,在司法所人员帮助下,在庆丰路菜市场摆摊经营,重新改过自新。王顶堤街凤园南里小区一名服刑20年的释解人员,在司法所干警的帮教之下,积极奉献社会,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刑释解教人员764人,其中刑满释放681人,解除劳教83人,帮教措施落实率达100%,安臵率达96.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了3%以内,有力地维护了全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三,发挥矫治优势,认真组织开展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是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教育矫正,减轻罪犯的社会对抗心理,使教育矫治对象更加顺利地回归和融入社会。司法所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直接承担着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改造重任。自南开区社区矫正工作正式开展以来,全区司法所干警积极推动街道社区两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建档、社区服刑人员数据库建库等项工作。工作中,干警们根据社区矫正对象不同的思想状况、犯罪性质和对社会危害程度,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个案,因人施教,切实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质量;通过理顺与公检法及监狱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任务,努力避免了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情况的发生。及时了解服刑人员的思想状况、现实表现等,帮助解决他们生活和心理上的各种问题。例如,向阳路街一名身体残疾的矫正对象回到社会以后,面临无家可归、衣食无着的困境。向阳路街司法所经多次“跑”残联、民政、房管等部门,最终为其办理了低保和残疾证,并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为其解决了一套单元住房,使其衣食有着,安心接受矫正。再比如,学府街府湖里社区矫正对象张某在刚接受矫正时,因存在心理阴影而自我封闭,经司法所人员多次耐心地心理疏导,使其逐步摆脱了自卑心理,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并在08年汶川大地震中积极为灾区捐款。万兴街玉泉里社会服刑人员何刚积极参与抓捕抢劫犯,与社区群众将抢劫犯扭送到万兴街公安派出所,现有关部门正为其办理见义勇为手续。向阳路街司法所还组织社区矫正对象成立了“阳光公益服务队”,嘉陵道街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街道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通过鼓励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 6 心,使其更好地接受矫正,有效防止了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第四,发挥服务优势,努力满足广大群众的法律需求。在实践中,各司法所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相关问题,整合司法所干警、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资源,及时深入社区和各基层单位,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满足了地区发展的法律服务诉求。近年来,各司法所分别在街道和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及法律援助联络点,极大方便了广大弱势群体,解决了困难群众的法律诉求困难。去年,各司法所还首创性地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165家社区法律工作站,由律师、法律志愿者、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轮流值班接待,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实现了司法行政工作向基层社区的推进和延伸,为构建和谐社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第五,发挥基础优势,积极参与“大综治大调解”工作格局建设。服务大局、切实承担维稳职责需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平台。09年初,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求是》杂志上撰文称:“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重心在基层。乡镇(街道)要由党(工)委副书记牵头,把政法、综治、维稳、信访等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综合治理的大平台。”这个“大平台”,即是指从2009年开始在山东、广东、北京、江苏等省市开始试点的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是行政资源重新优化配臵的结果,是新时期综合治理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平台和新举措。即将原来独立的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3个部门进行 整合,实行集中统一办公,集中接待群众,集中解决问题。同时,将民政、城管、国土、劳动等部门的职能下沉到街道,各职能部门既依法履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街道统一受理调处信访及矛盾纠纷、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综治、大调解工作平台。目前,全市和全区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两级平台建设已全部完成,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首要任务即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必须要更好地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资源。而在三大调解中,人民调解处于前瞻性、基础性、主导性的地位。“中心”成立以来,南开区各司法所积极发挥在基层调解工作中的资源优势,依托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平台,不断向社区延伸工作网络,联动排查整治辖区社会管理和事关社会稳定的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且积极参与服务窗口的群众接待和纠纷化解工作,促进平安建设。截至目前司法所在街道、社区两级服务平台共为群众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000余起,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三、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司法所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矛盾纠纷、利益冲突是一种社会常态。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矛盾问题的新特点,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司法所在综治维稳中的基础作用,更好地参与融入到综治维稳工作中,真正把矛盾吸附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需要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基层司法行政干警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一)转变观念,强化认识,进一步提高司法所参与综治维稳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引导广大司法所干警充分认识到,做好综治维稳工作,有利于推动基层管理体制创新,有利于优化整合基层司法行政管理资源,有利于抓早抓小,及时化解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各种矛盾纠纷。要切实解决目前某些基层司法行政干警存在的“职能弱”“无所作为”的模糊认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司法行政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时刻服从服务于维稳大局,不断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干警积极参与综治维稳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司法所参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这并不改变司法所原有工作性质和管理体制,而是更加夯实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基层基础,更加体现了司法所在基层调解工作中的资源优势,更加凸显了司法所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集中办公、有效运作、统一处理,解决了过去由单一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彰显了资源整合、整体作战的规模效应。因此,司法所要积极履行职责,充分认识司法所在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地位作用,这既是维稳大局所需,是司法所职责所在,也是实现一加一大于
二、实现多方共赢所求。要认真履行参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所赋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更繁重的任务、更重大的责任,以更强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心,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基层群众法制水平、凝聚群防群治力量,努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以适应新时期、新任务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监管,防止脱管失控现象发生
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召开的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和“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好非监禁刑罚的执行任务。坚持和完善判决、决定前的评估、衔接、档案移交制度,逐一制定矫正方案,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帮扶,开展思想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开展心理矫治,采取分类型、分阶段、分级别的矫正措施,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严格监管措施,严格请销假、报告、汇报、奖惩制度,对有违法犯罪、现实危害和暴力倾向的,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按程序收监管理。要切实解决矫正对象“生活无着、帮教无策、监管无人”等回归社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预警在先,解决在前,努力将潜在的社会对抗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防止重新违法犯罪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安臵帮教工作,建立衔接机制,落实安臵政策。建立和完善必接必控制度,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时由司法所组织将其接回,与公安派出所、基层组织分工负责,分类建立帮教制度,落实管控帮教措施,以免刑释解教人员直接流入社会,成为社会管理盲区。以“三无”人员和流动人口为重点,加强安臵工作,切实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在就业就学、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深化归正青少年“导航工程”,落实结对帮教措施。开展定向监测和专项调查,推动监管改造与安臵帮教“无缝对接”。
(四)整合司法行政系统资源力量,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
司法所要认真发挥好社区法律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和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的作用,为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要组织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发挥职能优势,为重点地区、单位、场所的整治,创新社会管理制度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以优化法律服务为重点,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疏导机制,树立“维权就是维稳”的理念,为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支持;积极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人民调解组织等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当好法律顾问;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帮助群众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依法表达诉求,理性主张权利,加强基层矛盾的源头治理,为构建和谐社区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五)以参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努力构建基层大调解工作体系格局
一是依托“中心”平台,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调处能力。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基层派出机构,也是乡镇(街道)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司法所自身的建设,既是司法行政工作业务需要,更是提高司法行政业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化解矛盾纠纷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司法所要以参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为契机,有效依托“中心”平台,进一步端正业务指导思想,以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基层司法行政干部队伍为目标,不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加强规范化建设,强 化措施,规范管理,特别要在职能发挥、工作规范、硬件基础上常抓不懈,加强与当地党政、街道沟通协调,加强基层司法所软硬件建设,努力发挥司法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作用。
二是依托“中心”平台,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司法所在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中要按照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社会管理联抓、便民实事联办的总体要求,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实现集约利用和规范运转。通过中心统一受理、逐件分解和限时办结等工作要求规定,对受理的案件根据纠纷种类、性质分解到具体职能部门并限期落实调处。通过强化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模式,把社会管理创新各项要求落实到综合治理实践工作中去,有效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是依托“中心”平台,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排查,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各司法所要按照中央、市、区综治委的安排部署,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大排查。要深入城乡基层,对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治安复杂的社区、街巷以及高发案地区等,认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对一般矛盾纠纷,要及时就地调解;对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要组织力量集中化解;对影响地区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有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通过单一的调解手段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的疑难矛盾纠纷,要在稳定事态的基础上,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引导当事人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加以解决,避免出现严重后果。对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争议、征地拆迁、医疗纠纷、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等引发的 矛盾纠纷,要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集中力量化解一批矛盾纠纷。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衔接配合,共同做好化解工作。要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提高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水平。通过大排查,不仅对各种矛盾纠纷底数清,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康复人员情况,服刑在教人员子女情况,以及非正常上访和各种治安隐患等情况,都要底数清、情况明,对司法行政机关管理范围内的要登记造册,明确整治方案和整治措施。对不属于管理职责内的可能引发社会治安问题的线索,要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四是依托“中心”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构建基层大调解工作体系格局。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建立重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改变了司法所单一工作模式。因此,各司法所要把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作为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建立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以司法所为主导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服务窗口,加强与其他各社会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在系统内,加强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臵帮教工作的衔接配合,通过做好党政参谋,促进基层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通过做好法律宣传员、人民调解员,为群众化解矛盾、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夯实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通过做好基层群众的法律服务员,保障经济发展、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通过做好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的“辅导员”,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在系统外,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搞好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积极推动人民调解与法制教育、法律服务、行政处理、劳动仲裁、司法裁判和信访工作等有机对接。通 过委托调解、设立窗口等方式,积极参与行政调解,完善诉调、检调衔接机制,组织律师参与信访值班和领导下访,推动各种纠纷解决机制资源共享,功能整合,优势互补,健全“大调解”格局。要按照构建基层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具体要求,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实施标准,夯实基层大调解工作基础体系,开拓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司法所要认真理解和准确把握在综治维稳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利用人民调解工作职能、现有的工作机制、场所及基础设施等,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不断拓展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和各项业务建设,发挥大综治大调解的最大效能,履行好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努力在综治维稳中心工作中大显身手、大展作为,为全区乃至全市社会和谐维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发挥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平台作用
发挥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平台作用 做好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枣沟头镇依托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近年来,农村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呈现多发趋势,其中涉及农村财务、土地等问题的案件,仅靠信访、司法本身的力量难以顺利化解,需要依托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解决。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的成立,正是给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使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化解各类复杂矛盾纠纷,整合行政资源共同维护社会稳定。枣沟头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设,按照“三调联动、多调对接”的要求,逐步建立起各部门协调联动、配合解决的大调解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枣沟头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7起,调解成功率达到了100%。先后获得山东省司法厅、国家司法部授予的“山东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
一、领导重视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枣沟头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书记任主任,分管副科级干部任副主任,镇派出所、司法、信访、农经、民政等部门为成员的综治维稳工作中心领导小组,并选配了专职综治干事。将综治办、信访办、民政所、司法所、调解中心、农经审计站、计生、建设、土地、安监、劳动保障、组织建 设、农技服务等13个部门设置为综治维稳中心常驻单位,将工商、地税、法庭等8个部门设置为协助单位,实行 “一站式”服务,统一受理群众诉求和调处矛盾纠纷,做到职能上融合、力量上整合、工作上配合、网络上组合,实现了综合治理工作由“散”到“合”的转变,形成了“指挥是一个系统,防范是一张网络,打击是一个拳头,执法是一个整体,服务是一个平台,管理是一个机制,应急是一支力量”的多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提高了维稳工作效率。
二、夯实工作基础,推动调解工作高效运行
一是健全组织网络。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做好群众工作,建立完善了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工作区、村居三级工作网络,构建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解决好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化解好来自人民内部的各类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是完善调解工作流程。坚持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考核监督的工作中心案件处理工作流程。统一受理各类矛盾纠纷,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工作台帐,做好分流、处理、督办、结案、归档等工作。对当场调处能够达成协议的,双方当事人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对不符合调解范围的,及时向当事人说明原因,启动案件移交程序,及时协调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处 理。对一些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治安问题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组织成立专项工作组,将矛盾纠纷彻底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三是规范调解队伍建设。枣沟头镇目前共有基层人民调解员168人,我们坚持每季度对基层人民调解员培训一次,今年我们对58个基层调委会的主任、调解员进行了三期培训。规范档案管理,要求调解员在调处案件时,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到调解依法、程序规范、案卷归档健全、文书一丝不苟。加强各村档案管理,明确管理人员,通过集中培训,各村各单位调委会调解文书制作规范,调解成功率明显上升。在全镇调解员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势头,一个高素质的调解队伍扎根活动在全镇50个村社区,在纠纷调处、化解矛盾、预防犯罪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镇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落实调解工作制度,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为确保调解工作有序开展,依托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设,我们重点做好七项制度的落实。
一是落实定期排查制度。坚持做到“双排查”,即一般矛盾经常排查,敏感时期、重要时期专题排查。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每半月进行一次排查,各村社区每周进行一次排查,工作中心每季度召开一次社会矛盾分析会,及时掌握辖区面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每逢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镇党委政府都要组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及不 稳定因素专题排查,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早做工作,早定预案,落实到人,提前防范,及时化解。
二是落实信息通报制度。发挥基层信息员、调解员身居一线的优势,发现重大矛盾隐患及突发性事件苗头,在第一时间迅速报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中心立即专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及时召开会议,采取措施化解,确保情况早知道、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决。
三是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疑难和牵扯面大的复杂矛盾纠纷,由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提出方案,镇委、镇政府定期召开有关部门责任人参加的联席会议,遇到重大问题随时召开,明确牵头领导,指定责任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抓好落实。
四是落实包案督办制度。镇委、镇政府制订了领导包案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机关人员包村、包企业、包单位,领导干部定期深入村社区了解情况,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将一些重点部位全部纳入管理视线,带动了化解工作措施的落实。对应该及时调处的矛盾纠纷,由工作中心出具交办单,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交有关单位办理,限期化解,并报告调处结果;对上级领导批示或上级交办的重大矛盾纠纷,工作中心作为重点案件,指定专人跟踪督办。
五是落实回访制度。工作中心坚持定期回访制度,对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反应调解结果不合理、当事人不满意的,责令有关单位重新处理,直到当事人满意为止。六是落实部门联动制度。制定工作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群体事件,镇党委领导、维稳工作中心及相关村居、部门有关人员能够迅速到位,按照“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疏导不误导,淡化不激化”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及时予以处置,稳定情绪,控制事态,消除影响,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矛盾,把危害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七是严格考核奖惩制度。镇委、镇政府把各村社区、有关部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坚决落实“一岗双责”、“责任查究”等制度,对工作不力、处置不当,造成重大影响的单位和有关人员,视其情况给予处罚;对工作成绩出色、年内未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以人为本,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调解工作中,我们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再依法调解的同时,耐心化解矛盾双方心结,既化解了矛盾,又保护了群众的合法利益,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是坚持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妥善调处矛盾纠纷。在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过程中,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作为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重点,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坚持服务工作大局,维护全镇稳定局面。镇综治维 稳工作中心坚持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深入细致地搞好排查,及时调解处理矛盾纠纷,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是统筹协调关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调解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工作中心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充分发挥部门协同联动作用,统筹协调,联调联处,尽心尽力为广大群众办实事、谋实利、解难题。
第三篇:综治维稳司法年终工作总结
综治维稳司法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来,镇综治办,司法所在县政法委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开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实现十个没有,推进扫黑除恶、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切实解决突出问题,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今年来综治维稳信访司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化平安建设,实现十个没有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平安洛川创建有关工作要求,以切实履行好维护全镇政治安全、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目标,深入推进平安槐柏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现十个没有为目标,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制度,一是严格执行领导责任制,把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工作做为重要工作,建立综治责任人档案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2018年经济工作会与各责任村及驻镇单位层层签定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把责任切实落实到各村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肩上。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因信息掌握不准,矛盾纠纷排查不到位,调处工作乏力,措施不落实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甚至激化升级的,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四是落实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综治例会,分析形势、交流经验、通报情况、布置工作,努力提高上下信息畅通、综治司法队伍调处能力及有效掌控全镇稳定情况。
二、加大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1、坚持做好宣传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微信群、朋友圈、专栏、标语、宣传资料等媒介拓展宣传手段,以“法治、平安、和谐、服务”为宣传主题,制定了《槐柏镇平安建设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加大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观念。二是深化村组网络渠道。由镇综治办牵头,明确职责任务,积极落实人防(红袖章巡查队伍)等措施和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触角作用,为掌控全镇稳定情况提供信息支持,为广大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一道平安防线。网格化推进情况良好,全镇共建立城镇网格2个,农村网格29个,社区网格1个,共建立32个。三是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成立帮教工作小组,定人定责加强监护、教育和管理,做到不漏管、不失控,预防和减少重复犯罪,做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努力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今年社区矫正对象11人,陆续解矫5人,新增1人;安置帮教19人。四是严格落实县对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员的管控措施。下发了《槐柏镇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的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加强了精神病人员的服务保障和管控工作。五是退伍军人稳控下发了专门的文件,落实了稳控责任,研究制定了镇集体事件处置预案,有效控制了退伍军人及集体案件的发生。
2、针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多样性、群体性、综合性等发展趋势,着力提高发现、化解和处置社会矛盾的能力。一是加强稳定形势的分析研判,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稳定形势分析,认真研究维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进行督办,切实把影响稳定的问题找准摸清,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在先。如今年以来的“两会”特殊时期的维稳工作,在按要求做好排查和“零报告”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工作预案,确保一些影响稳定的倾向性、苗头性、突发性问题有措施有计划有人员有保障,重点人员稳控好,突发情况处理好。二是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着力抓好矛调工作体系建设。今年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4起,调处成功13起,调解成功率达92%以上。
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按照中省市县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统一安排部署,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今年以来,我镇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制定并下发扫黑除恶工作方案,镇域内制定横幅和喷绘7条,29个村制作喷绘全覆盖,社区和单位悬挂横幅10余条,并设立举报箱1处,镇维稳办,司法所和派出所采取入村宣传与街道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发动群众,打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并不定期地组织派出所干警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压制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发生。对已发生的案件,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及时处理,尽量做到早破、快破。
我镇维稳办及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村组一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积极参与各种建设,认真处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祉。我镇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即抓具体问题的落实,抓一对一,面对面工作,促进平安槐柏建设,促进我镇经济发展。活动开展以来,我办积极下村入户了解情况,处理矛盾,面对面解决问题,融洽关系。在与群众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各种措施政策也更清楚了,一些问题有争论也不用去上访了。领导干部包案责任落实了,解决时限明确了,保证了矛盾问题处理的时效性,形成了我镇抓综治工作的新常态,工作水平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以实现我镇小和谐促进了平安洛川的大和谐。
虽然今年在综治,司法及维护稳定在创建十个没有和扫黑除恶工作上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宣传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对村组的综治及维稳工作如何开展,需进一步探计。
在2019年工作中,我们将在镇党委、镇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进一步抓好工作制度的建立及监督和考核,认真及时抓好矛盾纠纷的摸排、调处及司法工作,做好维稳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槐柏做出应作的贡就。
第四篇:村级综治室在维稳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村级综合室在维稳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和上级稳定工作有关政策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维稳工作各项措施,实施维稳工作五个“零”控制目标,乡党委政府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我乡实际情况,去年起就从加强队伍建设和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入手,探索社会管理制度,找出一条符合目前维稳工作要求的新路子。成立了村级综合治理办公室,制定了相关制度、目标、任务和人员职责。目前,每个村都成立了村级综治室。除治保主任办公室以外,设立综合治理办公室,配备4-5名专职综治员,配备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全乡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力量和队伍。村级综治室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专门落实维稳工作各项措施,按时完成维稳工作各项任务。其中,2村在这个方面比较典型,特向上级推荐,其主要做法和效果如下:
一、配备办公室:办公室面积20㎡,配备了桌、椅、柜子,档案材料。该办公室同时又是值班室,一室两用。
二、配备人员:人员有5名(治保主任除外),都是从初中毕业生及乡优秀青年、党员干部和放心户子女中选择录用,他们在协助治保主任开展工作的同时又是重点培养的村级后备干部和党员发展对象。
三、配备交通工具:治保主任配备了摩托车,其他治保员配备了自行车。
四、相关制度和人员职责:
1、根据自治区《综治条例》和有关规定,制定了村级综治室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任务、目标。
2、按照维稳工作五个“零”控制要求对五个综治员设立了五个岗位,并制定了工作职责、任务、目标。具体情况如下:
刑事案件预防岗:本岗位综治员主要负责掌控重点人员、两劳释放人员、刑释帮教人员、非法学经人员、宗教氛围浓厚家庭等不放心人员和家庭,掌控他们的思想行动动态和社会关系,搜集敌社情情报信息。
依法管理宗教岗:本岗位综治员主要负责清真寺的监督和掌握每个做礼拜人员、野阿訇、以前非法学经人员、带面纱人员、留大胡子的年轻人的思想行动动态和其家庭社会关系情况,并搜集相关情报信息。
矛盾纠纷调处岗:本岗位综治员主要负责了解掌握社会热点问题,协助治保主任调处矛盾纠纷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岗:本岗位综治员主要负责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及处理,如交通农机安全、饮食安全、电力安全、房屋安全等。
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岗:本岗位综治员主要负责承租房屋,出租房屋人员情况的摸排、登记、检查和对外来人员、外出人员进行排查登记管理工作。以上五个岗位的人员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协助治保主任做好本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同时他们每天和村干一起承担值班巡逻任务。每天早晨村党支部召开研判会,分析研判不稳定因素和治安突出问题,为村党支部决策提供依据,并安排部署当天的工作。治保主任总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五、工资待遇:每人每月工资300元,并免去该家庭的义务工,该村治保员全年工资需1.8万元,其中50%费用由村集体收入承担,50%费用由农户承担。每月底对他们工作效率、遵守纪律、完成任务等方面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兑现工资和奖罚。
六、成效:
1、加强了村级维稳工作能力,解决了维稳工作任务重、治保主任一个人忙不过来、死角大的问题,填补了维稳工作的漏洞。
2、将综治维稳工作专职机构向下延伸到村,深化了村党支部社会管理能力。
3、发挥综治办的枢纽和平台作用,做到上下联调联动,形成了大综治格局。有利于敌社情情况的及时掌握;有利于各种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防范;有利于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的处理和各种矛盾纠纷的及时发现、及时化解处理;有利于重点人口、两劳释放人员、7·5涉嫌人员及不放心人员的有效监控和帮教,使他们不再重新犯罪;有利于各种安全隐患的及时排查处理;有利于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人员情况的有效掌握;有利于宗教场所、宗教人士的有效管理和预防非法宗教活动的发生。
4、缓解了群众情绪,提高了工作效率。未建村级综治办以前,晚上值班由全村群众轮流值班,出现部分农民不愿来值班,来了不负责任的问题,群众意见较大,到村值班人员有的年龄较大,有的年龄较小,不方便开展值班巡逻工作。现在有了专门的综治员队伍,不用再为谁来值班头疼了。综治队伍的壮大,大大缓和了群众情绪,提高了工作效率。
村级综治办公室的成立,村级综治维稳队伍的壮大,将有利于及时全面深入落实好维稳工作机制,确保五个“零”控制,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为全乡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为全乡各族人民安居乐业撑起一片天。
第五篇:关于当前公安机关发挥维稳作用的思考
关于当前公安机关发挥维稳作用的思考
杨家杖子分局国保大队
新时期公安机关如何提高维护国家安全、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稳妥处置突发事件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初探。
一、发挥维稳主力作用,确保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动权。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这个时期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经济社会矛盾凸显、各种利益冲突加剧、治安刑事案件高发,公安工作将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近年来,社会治安总体趋于平稳,但辖区治安形势仍不容乐观,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频繁,各类治安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事件屡屡发生,已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突出问题。因此,公安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维稳形势,必须站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以建设和谐、平安为己任,切实履行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责任,更新维稳工作理念,创新维稳工作机制,始终站在对敌斗争的第一线。
二、发挥治安主体作用,增强驾驭治安复杂局势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掌控社会治安局势的主导作用。一是科学组织专项斗争。在组织领导上,坚持上下结合,权力下移、警力前移;在工作重点上,突出抓好两抢一盗、黑恶势力、吸毒贩毒等多发性犯罪和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工作;在组织形式上,坚持经常性打击与集中打击相结合,灵活多样地保持严打斗争的强度和力度;在工作手段上,加大科技含量,充分发挥高科技在侦破工作中的优势。二是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在治安状况复杂区域积极推行“道路巡逻警区化、社区巡逻专业化、外围堵截屏障化、指挥调度实战化”的防控措施,充分利用交警、巡警、派出所的职能作用,建立以交巡警为骨干、社区民警为基础、其他警种和单位内保为补充,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点线面结合、人技防配套,全时空、多层次、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三是增强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切实加强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治安管理、危险物品的管理、消防管理等。同时要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维护公共安全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防范在前,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四是强化公安“三大警务”建设。深入开展乡村警务、社区警务及校园警务“三大警务”建设,努力实现3个100%的要求。同时建立健全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建设,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保卫机构,延伸公安机关
维护社会治安的网络体系。
三、发挥处突主导作用,积极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公安机关在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必须尽职尽责,及时发现、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努力降低社会风险。一是在疏导化解冲突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覆盖广、触角深、反应快的情报信息网络,密切关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城市开发等重点领域,对可能出现影响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加强信息分析研判,做到及时发现、超前预警,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努力从源头上缓解矛盾、分化冲突。二是在提高应急能力上下功夫。认真研究分析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特点,建立完备的维稳预测系统、完整的社会稳定信息系统、完善的教育疏导与处置系统,形成信息收集、决策指挥、事件处置的结构体系,保证信息获得的准确性、事故防范的前瞻性、决策指挥的科学性和事故处置的稳妥性。同时强化以110为龙头的实战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三是在有效应对处置上下功夫。严格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总体要求,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积极稳妥地处置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对已经发生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准确区分性质,讲究政策策略,依法稳妥处
理。对插手群体性事件的分子,蓄意制造事端的幕后操纵者,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四、发挥服务主体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筑牢执法观念。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牢固树立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诉讼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坚持对法律负责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质量。二是创新管理机制。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以为市场主体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公安服务的主要方向,改进管理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形成服务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机制,从政策上促进、制度上保证社会的创造活力。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开展阳光警务,实施警务公开,提供便民服务。三是维护经济秩序和经济安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和农资等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危害经济秩序的制假、售假的窝点和源头;依法严厉打击金融犯罪,特别是偷税漏税、非法集资、传销等严重经济犯罪,从重打击强买强卖、街霸市霸、哄抬市价等破坏正常市场经营秩序的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