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基层油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基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大型国有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安全环保长效机制,遏制事故的发生,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是企业达到本质化安全的有效手段。通过文化建设感召,增强岗位员工的事故隐患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和生产协作意识,使“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成为员工安全行为准则。才能实现安全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本文根据安全文化理论,结合辽河油田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基层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途径,探索出新形势下基层安全文化建设的做法,对同行业基层单位安全文化建设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借鉴意义。本文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把安全生产的点子落在人的因素上,才能达到员工“无需要求,无需监督,自觉主动地做好每一件事”的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关键词:安全 管理 文化 建设
引言:企业安全文化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来不断提高本质安全文化的程度,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的文化,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
当前,油田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安全工作已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在安全生产的诸多要素中,安全文化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主导了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措施等其他安全要素,决定了安全生产能否真正抓好。对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辽河油田通过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充分发挥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凝聚、规范、辐射等功能,为油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借鉴
企业安全文化指企业为了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企业安全文化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及采取的行为方式。企业安全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及安全生产规章与制度的建设,沉淀于企业及员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等。
因此,可以说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安全管理的灵魂,当前,有的企业存在着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员工对制度却熟视无睹,违章作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难得出企业安全文化基础不牢固是产生矛盾的关键所在。如果说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立竿见影的、被动意义上的,那么文化 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意义上的,具有其他约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凝聚、规范、辐射等功能对整个企业会直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所谓的安全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要让全员每一分子都参与进来,通过增强岗位员工的事故隐患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和生产协作意识,使“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成为员工安全行为准则。只有使安全生产变成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安全工作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例如杜邦公司通过采用现代的安全管理技术,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后处理为预见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管理的对象为管理的动力;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实现本质安全化。
杜邦公司安全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必须对安全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必须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在广大职工中形成一个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树立高度负责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遵章守纪、自我防范的意识。他们的安全文化建设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
“一切为了员工,一切相信员工,一切依靠员工”的人本观念是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基本准则。因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只有把安全文化建设做为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才能达到员工“无需要求,无需监督,自觉主动地做好每一件事”的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2.1 安全教育应温馨化
良好的安全教育形式不仅能激起人们学习掌握安全法规的热情,也能促进大家在行动上自觉做好安全工作,确保人们的平安和幸福。曾几何时,不时看到在高压电线杆和变压器旁贴着“高压电危险,擅接和盗窃打死人不负责任”和“工人违章作业是自杀,干部违章指挥是杀人”的告示。这些单位搞好安全工作的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但似乎给人一种安全工作是非常恐怖和血腥的感觉。不可否认,安全工作做不好是要流血和流泪的,但决不是已经到了没有办法的地步,更不是恐怖的事情。只要严格按照安全法规和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去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不必用那些过激的言辞和不文明的方式去警醒和教育人们。2.2 安全管理要有人情味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设备和管理等诸多方面。许多企业对职工的安全管理“严”字当头,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这无可厚非。但在人们思想十分活跃的今天,仅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实现安全生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的情绪是一把无形的双刃剑,仅靠严格的制度、严格的手段来约束,职工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反之,在充满人情、亲情的氛围中工作,职工的情绪就会稳定,心态就会摆正,就会自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比如,我们把职工“全家福”放进生产班组,职工们每天上班前看一眼,仿佛亲人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工作现场,头脑中就会出现亲人的嘱咐:要为作业区、为家庭、为个人注意安全。此举为枯燥乏味的安全工作注入浓浓的“人情味”。如果说制度管理是硬管理,那么人情化管理则是软管理,两者应该达到和谐统一。因此,企业要在严格制度约束的同时,更应该认真揣摩职工的心理需求,在安全管理中多注入一点人情味,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进而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心态转变。2.3 安全管理要细节化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安全管理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这些细节本身并不复杂,但就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而酿成大祸。因为细节形成环节,环节造就系统,重视环节就是重视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在大连石化的三起着火事故中,问题的根源也是在于忽略了一些工作的细节上。忽略细节的教训是沉痛的,代价是巨大的。一位管理专家说过:“做人、做事、做管理——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对我们安全管理的忠告。
例如,我们倡导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放大镜”,其目的是把我们自己的长处、弱点都看清楚,然后抓住细枝末节不放,真正沉下心来,用“细节的思想去思考问题、细节的工作去发现问题、细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处理细节隐患入手,切实消除一切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使员工懂得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的深刻道理,从而在安全工作中实现“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的工作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文化与每个人的工作态度、思想方法以及工作作风紧密联系在一起。践行企业安全文化,只有解决好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素质问题,消除管理、工艺、设备上的各类安全隐患,达到员工与设备之间、员工与环境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和谐互动的最佳境界,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使企业倡导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及效应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辽河油田采油厂是以超稠油生产为主的单位,近年来,随着区域内生产轮次及开采方式的转变,安全风险因素逐渐增多,生产油井硫化氢含量最高达5000ppm,SAGD油井温度高达190℃以上,同时主力生产区域全部位于绕阳河套内,油井与苇田共存,加上受油井开井数多、运行设备多、岗位操作人员多,及生产方式、生产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加重了经营承包、利益驱动的砝码,人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相对来讲也更难驾驭。那么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呢?笔者认为,必须在人的身上作文章、下功夫、出点子、动感情。3.1 在安全基层上求实
完善基层中心站队干部HSE管理职责。按照分工划分、“直线责任”、“属地管理”职责等方面,完善了基层中心站队干部HSE管理职责,有效地避免了基层“都管都不管”的矛盾,同时也为事故责任划分了明确界线。
为充分调动一线班组长工作积极性,制定《 一线班组长激励奖金分配管理办法》,对一线16个班组长设立了激励奖金,并制定了分配管理办法,提升班组长HSE管理及油井对标管理水平。
坚持开展“我们不能忘记”活动,对建区12年以来发生的15起轻伤以上事故,进行了梳理,分析事故的原因,通报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后果,结合安全心理分析,形成案例分析,并进行了分层次的安全经验分享。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使事故在员工的记忆中慢慢淡忘的时候,让这沉重的代价引起员工深思与觉醒。3.2 在安全教育上求新
我们不断尝试员工愿参与、易接受、有兴趣的安全教育方式方法,结合职工的思想实际,做好一人一事的安全教育工作。2010年以来,我们通过“安全教育管理大调查”得知,部分员工对作业区的安全教育活动感到呆板、单调和老一套,为此,我们除了成立了“员工安全演讲讲师团”外,在班组的日常安全教育上,开展了安全漫画、征文创作活动,在“安全活动月”、“安全活动日”以及作业区举办的各类活动中,也把安全漫画比赛作为一项活动内容,同时,在作业区编发的《简报》上专门设立了“安全漫画角”。从而突破了安全宣教那种贴标语、出板报、发传单等老套办法,找到了一种员工易参与、易接受、感兴趣的有效载体,使安全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员工的每幅漫画作品都是
自己的所见、所闻,有的甚至是自己曾经的违章行为,真实地反映了生产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的安全问题和习惯性违章现象。通过让员工自己用漫画的手法表现出来,印象十分深刻。让大家在笑声中学会了安全、读懂了安全、更加牢记了“安全”二字的分量,见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3.3在员工管理上求变
安全工作的最佳效果是通过人做到早预防,化险为夷,为此,我们在做好以往员工管理工作的同时,转变思维,将安全心理学引入到安全管理上。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违章直致发生事故不外乎有以下种种心理:不重视心理、与我无关心理、自我表现心理、侥幸心理、经验主义、从众心理、逆反心理以及反常心理等等。几年来,为改变作业区的“亚安全”状态,作业区实行了“十种人”管理,特别要求班组长要重点管好“十种人”,使安全管理更加人性化和贴近实际。这十种人包括:事不关己的局外人、受了处罚的情绪人、粗心蛮干的鲁莽人、满不在乎的麻痹人、婚前婚后的幸福人、家有变故的闹心人、休假归来的疲劳人、少言寡语的沉闷人、投机取巧的懒惰人、新来乍到的生疏人。为做好这“十种人”的工作,作业区在去年的基础上专门建立了“十种人管理档案”,并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同时将安全心理学作为机关干部和班组长安全培训的必修课,使他们能够随时了解掌握员工的状态,及早发现和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结论及认识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都是安全生产工作最极为重要的环节,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安全管理的力度和效率提高,安全文化意识深入人心之后,才能有效地杜绝大量安全隐患,将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意义上落实到位。与所有文化现象一样,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并且对大多数在其氛围中的人,都有着普遍的影响力。正是这种稳定性,使企业把握安全生产的规律,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对策和战略才具有实际意义。尽管安全文化可以通过管理手段加以推动,但是真正对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合理的安全文化,一定要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而强行推行的多变的文化只能让人无所适从,无法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当然也要强调,安全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并不排斥其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的创新和发展,换言之,安全文化也要与时俱进。
第二篇: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党和群众进行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战斗堡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xx各项改革依靠党支部贯彻落实到职工中去。围绕生产经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组织宣传,带领党员抓党建目标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党支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管理,进行党性教育、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的素质,搞好党支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其
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其
二、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模范作用。其
三、充分挖掘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
四、围绕本单位经济效益,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其实践与探索如下:
一、抓好党建目标管理,确保党支部“达标创先”。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根据新的《党章》及xx《基层党支部工作细则》,深入开展基层党支部达标创先活动。开展“三高一争”与“两创一争”相结合;根据党员岗位、共性、个性特点,制定责任目标,严格规范考核,奖罚分明,激发党员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履行党员的八条义务。激励党员创先锋模范岗,创红旗责任区,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建立和完善了《二○○四年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为责任区工作排忧解难,党员自觉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使党员立足本职,争创一流,充分发挥模范作用。
开展有特色的党建目标管理活动,注重“党员示范责任区”,“创效立功”、“立项攻关”、特色活动,促进党支部达标创先。
“立项攻关一”:解决生产疑难,为生产排忧解难。今年x月份在“xxxxxxx”会战中,我队xxxxx机维修,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ⅰ号xxx在xx三包,ⅱ号xxxx变速箱缺配件,xxx气囊漏气;由于控本限料,时间紧、生产任务重,严重影响生产。有着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xxx,带领党小组两名党员xxx、xxx,不等不靠,利用早晚下班时间加班加点,拆卸另一台xxxx用变速箱,合并变速箱齿轮配件,组装一台完整的变速箱合二为一,确保设备运转正常,为生产排忧解难,节约了成本费用,为上产争取了时间。
“立项攻关二”:贴近生产实际,凝聚人心添活力,解疑释惑保稳定。鉴于目前xx改革,少部分职工对改革的形势认识不清,对政策理解不透,思想波动,不安心工作,心理失衡,趁改革之际,欲调出xxx,6-7月份,先后有五名职工申请调离xxx,不能正确对待“苦、脏、累、险”,个人利益的驱动,劣势的工作环境,使职工产生了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党支部书记xxx,党小组长xxx、xxx,分别找职工谈心,家访;充分利用经济算账对比的方法,讲道理,讲形势、前途,组织职工学习贯彻xxx同志x月xx日在xx两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使职工进一步认识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无论如何改革,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会变,我们的工作任务不会变,责任不会轻松。转变思想观念,支持xx改革,顾全工作大局。使职工思想转化,促进了有效发展,思想波动职工主动收回申请调离报告,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
二、抓好党支部工作制度创新。
抓好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思路,建立新制度。推陈出新,扬长避短,以党的十六大为指针,以新《党章》制定的党内各项工作制度为准则,贯彻落实xxxxx印发的《基层党支部工作细则》,探索“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内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靠制度来约束和平衡矛盾,党内矛盾的调节,从根本上说不是靠个人,而是靠制度。解决工作中的矛盾,不仅靠思想和感情,还要建立严格合理的制度。严格合理的制度,可以为党内持久的团结提供组织保证。
其一、用制度规范党员的言行。党组织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不服从。党的组织原则规定: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其二、用纪律约束党员的行为。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范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党的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保证,党的纪律,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其三、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协调党支部领导成员的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小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通过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党内团结。班子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补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注重领导班子团结,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探索新形势下,建立完善党员素质提升教育系统化、管理规范化、监督立体化、处置程序化的良性运行机制,实施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激励党员干好本职工作,在各项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监督、检查和评议每个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处置不合格党员,表彰优秀党员,提高了党员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政治、业务素质,是搞好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可靠保证。
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要求党支部书记政治合格,业务素质高,必须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熟悉党务工作。党组织注重党支部书记的政治学习,不定期脱产培训,到企业内外参观学习,举办各类型党务工作理论研讨学习班,基层党支部书记通过岗位示范、经验交流、提高岗位技能。党支部书记的政治觉悟,业务素质必须高于群众,高于普通党员。“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为党务工作者,抓好党、内外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履行“一岗双责制”形成“大政工”格局,发挥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带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党支部书记“有作为才有地位。”不断的创新工作方法,学会科学动态管理:“白天—-干、走、讲,即:实干、勤走井场、多讲多要求。晚上---读、写、想,即:读政治书籍、提高写作能力、多思想问题”。让职工熟悉自己,心里装着职工,为职工办实事,树立组织的形象和个人威信,使职工群众有事找你办,有话找你说,有怨找你诉,有难找你帮。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做好企业全部工作的有力保证”。
“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工作实”是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的素质。工作诚信,能忍辱负重,身教重于言教,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是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的条件。
做到“三个参与”,“三个贴近”。“三个参与”即:主动参与企业改革,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工作不推诿,自觉参与企业管理,协助生产干部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参与重大决策,工资、人事管理,服务于经济效益。“三个贴近”即:贴近生产经营,凝聚人心添活力;贴近改革求创新,解疑释惑保稳定;贴近职工对文化生活的需要,理解、关心、尊重人。让党性在岗位上闪光,做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培养一支作风过硬,战斗堡垒坚强的先进基层党支部。
第三篇:浅谈新形势下基层法治建设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法治建设
法治作为治国方略,宪法早已确定。基于此,才有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战略。当下,法治政府建设在不断加快、政府立法工作在不断加强,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广大基层地区还存在许多越级上访、聚众闹事等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事件。因此,要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就要夯实基层法治根本。
强化法律宣传,提升群众法律素养,营造全民遵法守法氛围。基层法治建设不仅直接体现了法治政府的水平,而且做好基层法治工作也是在推动法治政府的发展。近年来,虽然各地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依然有一些基层干部群众法律知识相对匮乏,法治观念相对淡薄,依然推崇信“访”不信“法”,采取越级上访、聚众闹事、围堵政府机关等非理性、不合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一些基层群众往往很少积极参与村里、社区的议事和决策,不少人甚至放弃了自己的选举权、参与权及监督权。故此,不断推进六五普法工作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制观念,提升群众的法律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完善民意表达渠道,建设民情档案,走好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不能仅仅靠精良的顶层设计,必须能够切实地深入到社会神经的末梢、深入民心,使群众认识、了解从而支持政府工作。法治政府的建设同样离不开基层社区,要推广建设村级法治联系点,以及其他类似的社区服务站,这些作为推进法治建设最关键的末梢组织,直接关乎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是否得以实现。所以,想要确保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引导基层政府创新管理理念,设立与群众直接对接、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群众矛盾的组织,真正推进法治建设。
建设专业化基层法治队伍,增强法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基层法治建设离不开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人才,这其实也是保证基层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要化解群众矛盾,就需要专业的法律工作人员深入到群众中去普及法律知识,讲解政府政策。但是就目前的法治工作来看,这样的专业人员的数量还远远不够。因此,必须要注重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转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与一些社会公益组织以及高校师生进行合作,壮大法治建设的力量,从而逐渐形成一种人人懂法、守法、尚法、用法的良性格局。
第四篇: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宋春强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党和群众进行改革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战斗堡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南铝各项改革要依靠党支部贯彻落实到职工中去。党支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管理,进行党性教育、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的素质,搞好党支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生产经营,组织宣传,带领党员抓党建目标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其
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其
二、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模范作用。其
三、充分挖掘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
四、围绕本单位经济效益,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就其实践与探索谈几点看法。
一、抓好党建目标管理,确保党支部“达标创先”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新的《党章》及南铝《党建目标责任书》,深入开展基层党支部达标创先活动。开展“两先两优”创建与“凝聚力工程”活动相结合;根据党员岗位、共性、个性特点,制定责任目标,严格规范考核,奖罚分明,激发党员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履行党员的八条义务。激励党员创“党员先锋岗”,创党员示范责任区,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建立和完善了《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党员自觉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使党员立足本职,争创一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有特色的党建目标管理活动,注重“党员先锋岗”,“凝聚力工程”、“立项攻关”等特色活动,促进党支部达标创先。
立项攻关一:开展工艺攻关,解决生产疑难。在去年底今年初,公
司生产的隔热复合材,在复合时存在复合槽口喷涂粉开裂的现象,给公司造成损失,按时按量交货的信誉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我支部党员胡俊强、吴世文、蔡依英等同志成立攻关小组,通过反复试验,最后找出问题结症,改进复合槽口的模具设计,解决了开裂的现象,不仅提高了成品率,也保证了质量和交货的及时性。
立项攻关二:组建党员突击队,为生产排忧解难。今年生产大幕墙材较多,但由于部分挤压设备—冷床的缺陷,磕碰划伤较多,型材表面达不到质量要求,给销售接单生产、交货和企业形象都带来挑战。我支部组织开展“凝聚力工程”活动,在大组长共产党员陈永梓、党员雷莉的组织下组建临时打磨突击队,全体打磨组人员克服设备不足,人手少、时间紧、生产任务重,他们不等不靠,加班加点,确保交货周期,保证了销售接单,使大挤压机有米下锅,为年初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提供保障,排除驻外人员接单的后顾之忧。在活动中通过打磨一年来为公司减少20多万元的损失。
立项攻关三:凝聚人心添活力,解疑释惑保稳定。鉴于目前南铝改革力度逐年加大,少部分职工对改革的形势认识不清,对政策理解不透,思想波动,不安心工作,心理失衡,不能正确对待“苦、脏、累、险”,个人利益的驱动,劣势的工作环境,使部分职工产生了逆反心理,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党支部委员分别找职工谈心,家访;充分利用对比的方法,讲道理,讲形势,组织职工学习贯彻公司领导的职代会和厂情发布会讲话,使职工进一步认识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无论如何改革,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会变,我们的工作任务不会变,责任不会轻松。转变思想观念,支持南铝改革,顾全大局。使职工思想转化,促进了支部工作,确保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实践证明,开展“党员先锋岗”,“凝聚力工程”、“立项攻关”等特色活动,能有效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今年来党支部结合各部门的实际,在开展党建活动中融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师带徒活动。在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师带徒活动中,形成“横向比、纵向学、争创十佳红旗班组”的赶学比拼氛围,进一步搞好“师带徒”活动,注重发挥老师傅、老技术人员、生产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使他们手中的“绝技”、“绝招”、“绝活”能够得到总结推广,发扬光大,后继有人。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班组竞争力显著提升,成员素质明显提高。班组民主管理水平明显进步,凝聚力增强。2007年铝型材产量取得建厂以来的历史新高。
二、抓好党支部工作制度创新
抓好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思路,建立新制度。推陈出新,扬长避短,以党的十七大为指针,以新《党章》制定的党内各项工作制度为准则,贯彻落实公司党委的各项决定和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探索“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职工信息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靠制度来约束和平衡矛盾,党内矛盾的调节,从根本上说不是靠个人,而是靠制度。解决工作中的矛盾,不仅靠思想和感情,还要建立严格合理的制度。严格合理的制度,可以为党内持久的团结提供组织保证。
其一、用制度规范党员的言行。党组织的决定,必须坚决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不服从。党的组织原则规定: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其二、用纪律约束党员的行为。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范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党的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保证,党的纪律,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其三、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协调党支部领导成员的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小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通过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党内团结。班子成员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补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
战斗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注重领导班子团结,做到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探索新形势下建立完善党员素质,提升教育系统化、管理规范化、监督立体化、处置程序化的良性运行机制,实施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激励党员干好本职工作,在各项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监督、检查和评议每个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处置不合格党员,表彰优秀党员,提高了党员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政治、业务素质,是搞好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可靠保证
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与发展。要求党支部书记政治合格,业务素质高,必须坚持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的重要论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熟悉党务工作。企业党组织要注重党支部书记的政治学习,不定期脱产培训,到企业内外参观学习,举办各类型党务工作理论研讨学习班,基层党支部书记通过岗位示范、经验交流、提高岗位技能。党支部书记的政治觉悟,业务素质必须高于群众,高于普通党员。做到“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为党务工作者,抓好党、内外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履行“一岗双责制”,努力形成“大政工”格局,发挥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带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党支部书记“有作为才有地位”。不断地创新工作方法,学会科学动态管理:“白天——干、走、讲,即:实干、勤走现场、多讲多要求。晚上——读、写、想,即:读政治书籍、提高写作能力、多思考问题”。让职工熟悉自己,心里装着职工,为职工办实事,树立组织的形象和个人威信,使职工群众有事找你办,有话找你说,有怨找你诉,有难找你帮。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做好企业全部工作的有力保证”。
“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工作实”是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的素质。工作诚信,能忍辱负重,身教重于言教,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是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的条件。
做到“三个参与”、“三个贴近”。“三个参与”即:主动参与企业改革,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工作不推诿,自觉参与企业管理,协助行政干部超额完成生产工作任务;参与重大决策及工资、人事管理,服务于经济效益。“三个贴近”即:贴近生产经营,凝聚人心添活力;贴近改革求创新,解疑释惑保稳定;贴近职工对文化生活的需要,理解、关心、尊重人。让党性在岗位上闪光,做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培养一支作风过硬,战斗堡垒坚强的先进基层党员队伍。
与时俱进,才能获得发展和进步,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只有围绕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结合实际确立工作目标,指明党建工作方向,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适应新的形势,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才能获得新的活力,才更显战斗堡垒的作用。
第五篇:浅谈新形势下基层电网企业劳动竞赛的实践与创新(定稿)
浅谈新形势下基层电网企业劳动竞赛的实践与创新
摘 要 劳动竞赛,被列宁同志称之为“伟大的创举”。立足与基层电网企业实践层面,开展形式多?拥睦投?竞赛是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提升职工履职能力的强大动力和重要途径。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积极探索新时期基层电网企业劳动竞赛的新办法,不断创新劳动竞赛管理模式,建立劳动竞赛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劳动竞赛对提升工作水平和提高职工素质的拉动作用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基层电网企业 劳动竞赛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3.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2
一、从“绩效管理”视角透析“劳动竞赛”实践价值
劳动竞赛,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其特殊的内涵和特质。在基层电网企业背景下,无论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劳动竞赛都必定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干部职工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符合基层电网企业建设的具备目标;三是实践成果的比较和交流。这三个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劳动竞赛具有丰富的实践效应
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劳动竞赛已经呈现出鲜明的供电行业特点,体现出丰富的实践效能:一是推动了干部职工两大素质的提高,实现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行为风范和业务素质多方面明显提升;二是丰富了实践内涵和管理外延,通过多形式的创建载体和竞赛活动,为干部职工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机遇。三是有效运用典型推动和精神激励手段,营造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干部职工敬业爱岗、创新创效、忠诚奉献的事业热情;四是结合实施“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推动一线“窗口”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提升,有力地提升了国网品牌社会美誉度。
(二)科学的劳动竞赛必将产生积极的管理因素推动
劳动竞赛,作为一种管理形式,目标是为了提升基层电网企业的履职绩效,其内容和形式是否科学,其实践价值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关键在于能否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是否产生积极而充分的管理绩效。
在常态环境中,影响基层电网企业管理绩效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员工的激励、技能、环境和机会。前两项属于员工自身的、主观性影响因素,后两项则是客观性影响因素(可用公式表达:P=F(SOME),其中:P为绩效,S是技能,O是机会,M是激励,E是环境)。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经过科学设计和谋划的劳动竞赛活动,以特有的实践形式和管理载体,一方面,推动员工素质提升,解决技能问题,为员工个人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丰富了发展机会,在两大主观性影响因素方面产生了积极管理效应;另一方面,有效运用典型推动和创先争优载体,强化了激励效应,通过广泛深入的服务文化建设,推动了基层工会实践环境的转型和优化,从客观方面,进一步产生有力的管理推动。
因此,从绩效管理的目标考量,当前,我们要增强劳动竞赛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不能仅仅从提高职工素质、激发工作热情的浅显层面设计形式和界定内容,更应当深入管理的机理、应合管理的要求,内化为完善管理机制的探索,外化为强化管理因素的推动,方能充分展示实践绩效,体现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劳动竞赛工作的最终目标和核心价值。
二、基层电网企业劳动竞赛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观念陈旧
认为劳动竞赛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搞劳动竞赛不合时宜,落后于形势;认为劳动竞赛的开展占用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影响日常业务工作开展;少数职工甚至将其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参与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难以形成浓厚的竞赛氛围。
(二)形式上缺乏创新
劳动竞赛是一个传统项目,在做法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思路,因此往往在形式上缺乏亮点和新意,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内容重样、手段陈旧、项目单一等问题,导致职工主观上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或应付态度,难以激发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热情,从而直接影响了竞赛的组织开展以及最终的效果。
(三)管理上流于形式
将开展劳动竞赛视为硬性工作任务,有的只说不做,应付上级,即使组织开展了也只是敷衍了事,不讲究实际效果。竞赛结束后没有认真总结、巩固、提高并推广竞赛活动的成果和经验,没有实现学比赶超争先进、凝心聚力促发展的目的,使竞赛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四)理念上缺少支撑
部分劳动竞赛还是停留在“发一发通知、搞一搞比赛、评一评奖项”的层面,没有跟上“两个转变”的步伐并与之相融合,劳动竞赛缺少应有的理念支撑和内涵底蕴,企业文化对基层工会履职尽责的助推作用也未充分发挥,直接导致劳动竞赛无法在高平台上运作,在高层次上收效。
三、创新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的有效途径
(一)将劳动竞赛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1.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营造学习竞赛氛围。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和载体,广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与劳动竞赛的重要意义与深刻内涵,努力营造浓厚的视觉氛围和舆论环境。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形式,使广大职工明确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是竞赛的基础和前提,参与竞赛、相互切磋是对学习成果的交流和检验。大力推进职工知识化进程,努力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劳动竞赛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而多渠道、多层次劳动竞赛的开展也能够营造只争朝夕、不进则退的学习氛围,促使广大干部职工自我加压,树立肯学、勤学、善学的学习观念,形成在干中学、在学中练、在练中比、在比中创的良好局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岗位竞争力。
2.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搭建竞赛培训平台。职工素质培训是实现职工创新创效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在培训上建平台、搭“梯子”,才能有效地把队伍的智慧潜能挖掘出来,通过提升素质能力促竞赛。一是要重视职工培训基地建设,更新培训内容,逐步由过去“缺什么、补什么”的应知应会培训,转变为培训技能和学习力,传授先进技术与办法。二是要与职工实际相结合,量体裁衣,定做不同类型,不同目标、不同进度的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和培训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努力拓宽每个人的发展空间,使其都有展示自己最佳才能的舞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保证和人才储备。三是要注重创新培训形式,运用培训辅导、自学自修、学历教育、劳动竞赛、考试测评等灵活多样的载体,强化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促进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及先进管理理念的传播与推广,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形成求知有学处、深造有去处、实践有用处的良好局面。
3.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构筑竞赛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是劳动竞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一是要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把规章制度、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融入劳动竞赛的组织内容,活动方式和实现途径之中,逐步建立劳动竞赛长效驱动机制。二是要把劳动竞赛纳入“创先争优”评价考核体系,将调研信息被采用或获奖、工作经验被交流和推广、各项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取得以及劳动竞赛的名次等证明学习成效与工作业绩的资料进行整体评价和考核,作为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及考察、评价、使用干部的依据之一,建立学习与工作相融合,竞赛成果与职工待遇、经济利益相关联,育人与用人相统一的机制。三是建立基层电网企业青年人才库,设立竞赛奖励基金,对职位和工资福利进行动态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全方位多角度鼓励职工不断提升自己的?C合工作水平和业务创新能力,激发职工在“建、创、争、赛”中充分体现自身的创造力和价值,促进职工自身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实现和谐发展,有效提升干部职工的学习力、创新力和团队核心竞争力,展现良好的创先争优绩效。同时,挖掘、培养、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和竞赛标兵,为竞赛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示范作用。科学考核、经济奖惩、精神激励并重的综合激励模式取代以往单纯侧重物质鼓励的模式,能够使劳动竞赛不仅成为检验职工工作能力水平的标尺,而且成为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内源力。
(二)将劳动竞赛和民主管理相结合
民主管理是劳动竞赛的有效载体,同样劳动竞赛也为民主管理不断赋予生机与活力。实践证明,只有把劳动竞赛和民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在竞赛中得到落实。为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竞赛机制,促进竞赛的标准化管理。一是劳动竞赛的方案必须由职工民主决策,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基础上形成决议,使其在目标、奖惩、考核等方面更加符合竞赛实际和职工利益。二是切实规范考核方式,严格执行考核程序。要遵循明确的、严格的考核规则,并将奖励的项目、成绩、集体、个人等相关资料予以公示,置于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广泛听取意见,使竞赛成绩排序做到透明、公正。三是严格实施奖惩措施,提升竞赛热情。坚持做到该奖必奖,该罚必罚,端正导向,增强竞赛的严肃性。在范围上,要改变过去看面子、讲平衡、轮流坐庄的做法,讲劳动竞赛的真实结果作为评比的唯一标准;在结果上,要改变过去劳动竞赛只奖不罚的模式,实现有奖有罚的竞赛办法,对劳动竞赛达到或超过考核目标的要予以奖励或重奖,对于完不成目标、弄虚作假或应付不作为的部门、个人适当处罚。只有奖罚分明,劳动竞赛才会热情高、出成效,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三)将劳动竞赛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企业文化是电网企业的重要资源,是广大职工在履职实践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以人为本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主导模式,对干部职工发挥着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作用。而劳动竞赛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之一,既是企业文化生动、直接的表现形式,又对企业文化起到深化、拓展和推动作用。一是劳动竞赛对企业文化有引导作用。劳动竞赛的开展,能够激发并形成敬业奉献、自强不息、创先争优等团队精神,对职工的职业道德、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对职工人格的塑造和理想目标的追求起到了强大的引导作用。同时劳动竞赛中涌现出的大批先进人物,其先进思想、高尚品德和模范事迹的弘扬与践行又丰富了企业文化,在单位内部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推动力,促进基层工会建设的快速发展。二是劳动竞赛对企业文化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中的经营管理理念,决定了劳动竞赛的组织原则、整体目标、评价方式以及改进措施。在劳动竞赛的评价机制中引入文化管理的各种理念和措施,把企业的价值观念通过劳动竞赛这种方式得以传递和深化,使之成为业务发展的动力引擎和内部管理的有形抓手,真正起到凝心聚力、激发斗志、引领前进的精神旗帜作用。在劳动竞赛的激励与推动下,企业文化能逐步建立起一条维系全体职工的精神纽带,调动和激发起职工渴望荣誉和尊重、渴望通过赛果、实绩来证明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使他们以充沛的精力、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加快基层电网企业“两个转变”中来,为深化“三个建设”、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拼搏奉献、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 李少华.煤炭企业工会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浅析[N].大同日报,2015-11-30(006).[2] 姬恒飞.深入开展劳动竞赛 引领职工建功立业[N].银川日报,2015-11-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