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创新中职办学模式

时间:2019-05-13 04:2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南创新中职办学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南创新中职办学模式》。

第一篇:海南创新中职办学模式

海南创新中职办学模式:与国际旅游岛建同频共振

周春姑是海南经济技术学校学生,家在屯昌县偏远山区。寒假期间,她在三亚一家酒店勤工俭学,挣得了自己人生第一笔“工资”。她马上给父母寄了600元,让他们盖起了猪圈;给妹妹存了200元上学,还拿出100元孝敬年过八旬的老奶奶。正在读初三的妹妹羡慕地说:“姐,毕业后我也想上职校学技能!”

政府重视职业教育、家庭支持读职校,企业欢迎职校生。随教育部新闻采访团行进在海南,记者感受到职业教育良性发展产生的辐射力。

从“三段式”、集团化到“村官班”,近年来,海南中职教育一系列创新之举,趟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省份发展职业教育的新路。今天,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海南改革创新发展中职教育的步伐更加坚定,职业学校呈现出勃勃的发展活力。

发展职教的“重点论”

两年前,三亚技工学校还是一片位于荔枝沟开发区的大工地,今天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校园:总投资7亿元,占地面积从20亩发展到400亩,漂亮整齐的教学楼、现代化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流连忘返。两年前,海南经济技术学校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今天的招生规模已由首届550人翻了一番,招生范围已扩大到10个贫困市县。

海南是一个年轻省份,职业教育基础薄弱,职校办学规模小,基础能力差。这不仅制约了海南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也与建设国际旅游岛,经济跨越发展的步伐不协调。

在海南教育界,流传着罗保铭省长的职教“重点论”。2007年,罗保铭任省长后的首个调研就是职业教育,并提出对职业教育实行重点支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用3年时间打好职业教育翻身仗的目标。不仅政府“一把手”高度重视,海南还建章立制,将中职教育列入《海南省2008—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在财力、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三个„重点论‟不折不扣地执行,首先体现在投入上。”海南机电工程学校校长陈克文感慨地告诉记者。现在,来到海南机电工程学校桂林洋新校区,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塑胶跑道和整齐的教学楼,占地100多亩的学校就像一个大花园,陈克文整天都乐呵呵的。

可是,3年前,海南机电工程学校还“蜗居”在仅有20亩地的海口府城老校区。在省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占地面积增加到152亩,硬件的改善奠定了学校成为全省龙头职校的基础。

就全国省份而言,海南属于财力薄弱的“小财政”,可对职业教育从来不吝投入。“十一五”期间,海南各级财政累计投入23亿元,支持16所骨干龙头中等职业学校和16个市县职教中心的基础设施和重点专业建设,改扩建了50%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全省在校生数从2005年的6.8万增加到17万,基本完成打职教翻身仗的目标。

不仅如此,2007年,海南8个市县率先对就读本市县职教中心的学生实行了“四免一补”;2008年,海南在部分中职学校农业类专业实行免除学费试点;2009年又扩大涉农专业免费范围。这些投入都是从家底并不厚实的财政中挤出来的。

今年2月,海南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财政投入,重点组织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八大教育工程。“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职业教育会越来越受重视,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说。

创新办学的“三段式”

上世纪末,海南各市县职校办学环境差,师资、实训设备奇缺。许多市县、农村职校招生极度萎缩。如何改变窘境?近年来,海南整合省、市、县和企业的资源,采取了“三段式”办学模式。第一年,学生在市县职校打基础;第二年,学生到省城示范中职校学技能;第三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由此走上就业岗位。

随着“三段式”办学模式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海南教育决策者敏锐地将深化中职教育“三段式”聚焦为解决三个问题:加强市县职教中心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深化校企合作。

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潘惠丽告诉记者,海南已亮出“四招”为市县职教中心“强筋健骨”:整合资源,每个市县重点建设一所较完备的县级职教中心;加大投入,省财政和市县财政拨专款,建设16所办学条件较好的市县职教中心;扩大招生,很多市县拿出像当年抓“普九”那样的劲头,发动青年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狠抓质量,通过“三特”(特岗、特聘、特邀)招聘教师等办法,强化内涵建设。

海南农校的变化只是海南加强省市龙头职校建设、实施集团化办学的缩影。自2008年起,海南陆续组建了工业、农业、机电、旅游等九大职教集团,省城的龙头职校相继与16个市县的职业学校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改变的不仅是中职教育面貌,还带动了家庭脱贫致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自与省城多所示范中职学校开展联合办学以来,招生人数年年递增,“上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成为这个国贫县最流行的口号。

“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三亚技工学校校长石磊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升温,学校及时调整,开设了高尔夫管理、游艇服务等专业。毕业生莫秋雅学的是俄语,去年去三亚天福源度假酒店实习时,正赶上酒店迎来大批的俄国客人,她学的俄语派上了大用场,一个月后该酒店就与她签订了劳动合同。

作为深化“三段式”培养的重要环节,海南众多中职学校采用“校中厂”和“厂中校”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式培养让企业对员工的培养环节提前,学生毕业即能上岗,很受欢迎。”三亚技工学校教师吴书豪说。

服务新农村打出“扶贫牌”

5月30日,海南省农业学校一间微机教室里,20多名“大龄青年”正在听老师讲计算机操作。这些特殊学生大多来自海南农村,有的是计生员,有的是在田间耕作的农民,很多人首次接触电脑,格外专注。

从2008年开始,海南省农业学校与市县组织部门、乡镇政府“联姻”,开办“村官班”,招收农村基层两委干部、经济管理人员、科技示范户、农业专业户、退伍军人、农村就业创业有志青年,进行为期3年的涉农专业中职学历教育。“村官班”设有3个专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农村经济管理。上课形式极为灵活:周末、农闲时间,农校教师到联合办学基地为学生集中上课。

3年间,海南农校“村官班”培养了5009名学生,为海南农村输送了一批基层党组织和脱贫致富的“双带头人”。

海南共有18个市县,其中11个是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给钱不如给本事、给教育。扶贫要由过去的„输血‟转为„造血‟。”几年前,罗保铭提出,扶贫要打“职教牌”。近年来,海南职教扶贫这张“牌”,越打越好,越打越响。

在海南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联合省妇联创办“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招生对象为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女孩、城市低保户女孩、思源学校初中女毕业生等。目前,“扶贫巾帼励志中专班”学生2009级有550人,2010级有1050人,2011级预计招收1250人。

“用10年时间培养1万名掌握技能、品德优良的好女孩,培养1万名掌握家政知识、善于持家的好母亲,兴旺1万个好家庭。”这是海南经济技术学校校长张毅生心中的梦想,同他一样的海南职教人正在为之不懈地努力。

■中央教科所副研究员 方铭琳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改善民生重要工程,重点支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整合职教资源,发挥地域特色,创新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省份发展中职教育的新路,实现了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多方共赢。

海南经验体现在:第一,积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二,探索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新路。海南省通过集中财力扶持市县职教中心建设、重点扶持一批高水平的示范职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在全省推广“三段式”职教发展模式、创办“村官班”“扶贫巾帼励志班”服务新农村等有效举措,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2011-6-13】【打印】【关闭】

第二篇:浅谈中职学校办学模式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教学模式改革

◇ 周 涛 李水平

摘要:对于中国历年来的应试教育来讲,中职教育是一种改革和挑战,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发展中职教育。因中职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教学管理成为制约中职教育教学的重点。本文对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部分因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管理 改革

一、当前中职教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机性,教学内容陈旧。“社会需要什么就办什么”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中职生凭借着实用技能训练和全面的职业知识的优势,在就业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就业环境的良好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兴起与发展了一批民办的中职学校。随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提出中职教育大力发展的口号,中职学校向独立的教育本体逐渐转变,在市场竞争不断扮演积极参与的角色。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与长期以来没有变化的教材与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念之间的问题,已对中职学校发展和生存造成不可避免制约,中职教育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大势所趋。

2.教师专业技能,与新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中职学校教师中有部分教师没有经过严格的、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理论水平不相吻合,与实际标准相差很远。以“双师型”素质的标准衡量专业课教师,显然与标准要求相差很远,而且在实施日常教学过程中,实践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偏低,而专业理论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又缺乏,形成教师智能结构单一,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难以全面实施。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是:懂技能,会理论; 在同一个过程中能够实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

3.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管理观念落后。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两个大相径庭的教学管理体制,中职教育体制在社会经济需求的条件下,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技能型的自主择业人才。但在过去的计划经济环境下,教育部门对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学计划都进行了统一规范,只要对其严格执行,就不会产生任何问题。直到目前,仍有一些学校还在那种教学管理模式下办学,从未走出格局,这样完全脱离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现代职业教育趋势缺乏了解,不具备掌控现代职业教学的管理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学的内核,以技能为导向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的作用就是协调、指挥、引导。

4.中职教育本身的理念非常模糊,部分中职学校对中央制定的职业教育方针学习不够。有些学校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生存,只图经济效益不管教学质量。部分学生就读的是三年学制的中职学校,但是只在学校读了不到一年的书就出了学校,以“顶岗实习”的名义参加工作; 却为了获得那张毕业证却还要向学校交齐剩下学期的学费。因缺乏对职业教育行之有效的系统限制,学生于其岗位适应困难,使得中职学校的社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逐渐恶劣,导致其出现社会信任危机。

二、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1.对中职教学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认识

教学管理就是利用一定的管理措施,使教学活动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过程。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以其教育和训练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教育和训练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较强的应用性为特征和主旨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积极的构建。所以,决定了中职的教学管理与其他教育并不相同,其自身具有特殊性,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管理,不仅能规范教学过程、内容、组织的管理,更能对一个学校管理质量的高低进行充分反映。对于中职学校来讲,应对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加以正确认识,把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看作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使之对学

校的教育更加充分、有效地体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要具有前瞻性,对中职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个性培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加切合实际的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培养质量和办学层次,实现教学目标,这都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2.端正办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中职教育不是仅仅职业教育的一种层次,而是一种重要类型,普通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区别只是类型不同,没有贵贱之别,高低之分,对此学校不仅要在认识上澄清,还要广泛、积极宣传,让社会对中职教育理解、认识和关心。对效益、规模、质量的关系正确处理。学校的工作重点就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质量中获得效益,通过效益扩大规模,使之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3.加强校企合作办学

因职业技术教育对设备、师资有特殊性要求,仅仅凭借职业学校本身是无法解决逐渐更新的设备和师资需要问题,只有利用联合办学的措施才能完成,校企合作办学已经是中职教学的发展趋势趋。学校要凭借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教育教学指导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的作用,及时按照企业需求、市场需求来对人才规格、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知识技能结构进行合理的确定、安排,不可以因为提高实践技能而忽略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条文予以限制。学校要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人才供求链条,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对毕业生进行积极引导、鼓励,使其到校外实习基地开展“顶岗实习”,使毕业生很快就业变成现实,让学生对就业不再感到茫然。

4.正确处理文化课与技能课的关系

文化课和技能课谁主谁次?就职业教育而言,明确“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那么,中职教育理所当然成为以技能课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但是,也不能将文化课完全删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是重中之重,而文化课则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职业技能培养的支持和链接。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必须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要确定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时安排、资源配置上向技能课倾斜,但不可抛弃。适当减少文化课的课时数,将腾出的课时补给专业主课,或开设更多的专业延伸课程,以满足学生对技能学习的要求,改变校内活动以文化课为主的现象;其次,文化课设置上要做到与专业课配套,形成课程互补、内容互补。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为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核练兵,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机会,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后,确定文化课的服务功能,比如,在中职学校开展《普通话》、《应用文写作》、《职业礼仪》等课程。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使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形成内在的联系。

5.职业素质的培养

以技能教育为主导应该成为职教工作者的共识,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职业教育视为职业培训,更不能形成掌握了技能就是完成了职业教育任务的观点,因为,我们政府、社会赋予了职业教育更崇高的使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是作为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来的。此外,各种对企业的调查也表明,企业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所以,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化为培训,要充分抓住教育本身这一出发点,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6.技能指导的实践化

通过多年的中职学校管理经验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了两三年仍然不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实训设备的不足和合作企业的缺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们专业教学流于纸上谈兵,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加之又缺乏更为专业的指导教师,使得技能教育大打折扣,这样的办学模式必须变革。职业学校一定要建立与开设专业相适应的技能基地,实现这样的目标模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近来多方宣传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由企业为学校提供技能实习、实践基地,但这种模式实现的可能性不大,追逐利润的企业无法承担学生给企业所带来的损耗;另一种则是建成一种前校后厂的模式,在学校内部建立起设施完备的学生实践基地。后者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的多方投入,但是对于教学来说,后者方案显然更为合适。无论如何,职业教育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无须再培训则可直接上岗就业的知识技能。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种种要求,职业教育体系中众多不符合要求的环节、模式都需要改革,上述的六方面仅是其中一部分,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当中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总之,我们必须改变当前以学校理论主导的线性系统的学习模式,逐渐形成学校实践主导的环形系统的学习模式和校企合作主导的协同系统的学习模式,只有制度的创新、管理观念的创新、办学模式的创新,彻底革除不符合职教的赘生物,才能真正迎接职教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孙正明,高光辉.中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2]陈钢,中职课堂教学走出困境的途径和方法[J].科技信息,2009.[3]郭敏,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4]王艳玲.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动向 [J].成人高等教育,2005.[5]郑声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第三篇:关于中职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的思考

关于中职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的思考

摘要: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也不断发生变化,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虽然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莘莘学子,但中职教育变得越来越被接受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中职教育的主阵地——中职学校,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发现了诸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创新;影响

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教育。这在中职教育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教育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对教育主体的影响。教育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本文就当今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德育教育的创新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中职教育中德育的重要作用

德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开展已经有了不短的时间了,理解其基本概念并不难,德为道德,品德,育取教书育人之意,教育的意思。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都是拥有优良传统的民族,对于今天21世纪的新人来说,优良传统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变得迫在眉睫。所以德育在今天又有了将民族优良传统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并推动发展的使命。因此,一直以来德育课都是中职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之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遵循以下原则: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规定: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的德育内容。并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原则。简而言之,德育教育就是对人性深层的一种教育,其所影响虽然不直接体现在专业水平上,但其地位和影响却是根本性的。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水平,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将来是要在生产生活第一线的。所以德育教育成功与否更加显得格外重要。

二、我国中职学校德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我国中职教育中,中职学校一直是“主力军”和“主阵地”。在整个职业教

育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不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有区别的,而当今社会教育重心在普通教育上,这就出现了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发展有依赖乃至照搬照抄普通教育的倾向。因此“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自然屡见不鲜:教育思想呆板老化,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队伍不思进取。并且教育理念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如:系统性差、连贯性弱、目标定位太高、内容脱离实际、滞后、忽视实际情况、时代特征、甚至出现违反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的问题。这在德育课堂教育的问题上更加明显。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德育课作为必修课,结课考试理所应当成为整个课业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但是长时间来,中职学校教德育课的结课考试一直沿用专业课、文化课的考试方法,即试卷评分的方式,这只能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德育的认知与掌握几乎起不到考察的作用。德育课俨然变成了可有可无的“空架子”。

三、从创新的角度思考

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青少年思维方式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教育理念,特别是德育教育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理念的创新

职业教育已经不是新鲜的字眼,德育教育也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同样是中职生,同样是未来的可塑之才,但因时代的变化,如果继续沿用几十年前的教育理念,势必无法与当下实际相适应,也就无法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那一切的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要切实的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新思想,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做到这些,仅仅是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是无法达到的,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对于青少年为主的中职生来说,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课堂教育最好的辅助和推动。因此家长和社会也应该支持、帮助学校的德育教育。学校也要摒弃就业率第一位的理念,保证德育课的课时和质量。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

理念与时俱进还是远远不够的,好的理论需要更加实用的方法,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其课程本身就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树立实践第一的目标。还有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中职生本身,中职生属于青少年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数都是中考失利的学子,普遍存在

着失落甚至自卑的心态,再加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一些偏见,更是加重了这种情绪。德育教育是对人性本质的指引,如果教育主体始终被负面情绪所左右则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到,广大中职生正值青少年,因此自我调节能力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萌芽阶段,更存在着一定的叛逆心理。这些都需要教育着的引导解决。因此,学校德育教育需要在新理论的指导下,更新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广大中职生进行贴近生活,重视实践,实实在在的德育教育。

(三)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考试模式的创新

善始善终方能成事,我们已经知道正值青少年叛逆期的广大中职生们存在着自律能力弱的缺点,作为教育的平台——学校和课堂,以及教育的引导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运用合理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善考试制度。这已经在国外一些领域得到了证实。人都是有惰性的,但人也都是有兴趣和梦想的。特别是青少年,加以引导和推动,乃至适当的压力,会激发他们的潜能。德育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如果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再完美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无法达到效果,所以必须告别传统的试卷成绩决定一切的考试模式,将考核方式与生活实际和工作实践联系起来,例如在考核中加入职业道德的考核。考核方式也要多样化,例如除了基本知识考察之外,还对操作、领导、组织能力进行有效的考察。对整个德育教育实现完整的验收。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百年大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作为特别人群的特别教育,更是无形中给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解决这些难题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始终不忘创新二字,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立昌.创新、教育创新、创新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2]邓泽民,刘文卿,陈庆合.职教中的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下的职教[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石秀敏.创新教育下的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08,(5).

第四篇: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比较特殊的一块,但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中职语文教学个性愈来愈鲜明,优势愈来愈趋于明显,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其个性化特点。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广大教师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进,打造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基础与实际能力,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语文教学模式。

一、语文教学要积极向课前延伸

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这就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由于学生语文基础相对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体现重难点引导方面的突破,而基础知识等内容的学习应当放在课前进行。笔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充分重视了课前环节的指导,对学生提出预习的明确要求,让他们自行解决能够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生字词、文学常识以及熟悉课文基本内容、初步分析思考题等等。这样教学活动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腾出空间用于重难点突破和技巧辅导,更加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提升。相对于过去应试灌输模式,指导学生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对学生而言既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对教师而言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二、课堂之中要重视师生的互动

走进有些教师的语文课堂,完全是自己在唱独角戏,所以流传着一句“教师在讲台前戴着镣铐跳舞”。学生与教师互动效果不佳,这对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中职学生都要面临社会就业竞争的压力,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协作意识,不能被动接受教师讲解,要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探究,在互动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笔者一般是设计任务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按照清晰的思路、借助于思考题对课文展开分析研究,这样的教学模式避免了学生完全漫无目标的学习,使整个教学完全处于教师的有效掌控之下。其次,教师在教学中既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同时也强化了重难点的点拨,让学生在和小组内同学的分析交流中完善答案,提高思维的深度、广度,培养了协作学习的意识。同时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发挥思维启发点拨的作用。

三、学习要求要体现差异性原则

十个指头伸出来都有长短,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在语文学习上的差异性更加明显。学习基础的差异、能力的差异、技巧的差异以及情感的差异,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状况设置了差异性的目标要求,无论是知识性要求还是能力性要求都区别对待。在班级设置了三个层级,分别对应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无论哪一个层级的学生只要达到了规定的目标要求,都属于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差异性要求的引导下,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调动起来,特别是许多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属于文化基础薄弱的类型,语文学习难度较大,现在有了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心可以有效激发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发现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他们在学习中的信心、积极性明显增强。整个教学活动都应当在差异性目标的引领下有效进行,无论是教学提问、作业设置还是过关考核、阶段检测,都应当与差异性目标一脉相承。

四、教学环节要强化能力的培养

能力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这一即将走上社会就业的群体而言。笔者在教学中既重视知识点传授,更重视结合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以增强学生岗位竞争能力为目标强化语文学习训练。如对学生强化书写训练,让学生一笔一画注意间架结构,提高书法水平,写得一手好字,让学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多一份自信。再比如强化学生写作能力训练,特别是与学生未来岗位相结合的各类计划书、总结等应用文体,教给学生办公室公文处理的一些基本程序方法。这些对学生而言可以有效增强就业竞争力,缩短进入岗位以后适应本职工作的时间周期,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比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强化一些交际礼仪方面的训练,特别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实用技能。

五、流程设计要整合课外的资源

中职学生校园生活非常丰富精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来学习。语文教学工作可以针对这样的状况,将课外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服务于语文教学工作。例如对于课堂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可以在课后进行相应的拓展巩固,组织学生针对学习中的某一项难点进行专门研究,提出解决的方法,提炼出学习的技巧经验,在全班开展交流供大家借鉴吸收。这样的课外活动,既帮助学生实现了重难点的突破与巩固,而且培养了学生总结梳理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技巧。再比如为了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能力,教师可以针对某些社会现象包括校园的思潮等等,要求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既深入到生活之中观察了解,搜集整理素材,也经过共同努力对素材进行筛选整理,提炼出规律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内容,撰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活动既训练了学生观察、分析、研究的能力,同时较大的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能力培养也是学生未来岗位履职的重要基础。

一言以蔽之,中职语文教学应以学生就业为指导,树立“服务职业”的意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服务功能,将创新创优与提高教学效率完美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沈丹华

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226200)

第五篇:浅谈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浅谈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当前中职教育的新形势,通过分析校企合作的涵义及现实意义,浅谈中职学校如何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近年,国家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政策,推动职业教育院进一步实行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2009《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要在改革人才培养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企业与与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实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使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

一、校企合作的涵义及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学校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办学模式。校企合作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学校在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过程中获得企业支持发展更快,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作用。

1、校企合作办学体现了“ “

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求中等职业教育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就业的有效对接,而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指导思想的客观反映。

首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可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在人才市场上,诸多用人单位总希望招聘具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员,对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生在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实习,按照企业生产的实际和服务要求参加劳动实践,掌握一定的生产实践能力。

其次,校企合作办学使学生直接参与工作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和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岗位职业感情,较早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真正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弥补了学校课堂教学在这方面的不足。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再次,目前中职应届毕业生在谋求就业遇到的障碍之一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没能获得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客观上导致学生要付出很大的求职时间和成本,且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增加了学生接触企业用人单位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企业对人才模式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校企合作办学能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同时也能使学校更好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企业用人需求,实现“订单式”培养,从而有效促进毕业生的就业。

2、校企合作办学,拓宽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职业教育多年来的以课堂为中心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就业后一般需要一段较长的适应期和再学习期。这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方法,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学不能致用”的现象十分突出,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教育界和产业界联合培养人才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可使中等职业教育突破校园围墙约束,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实现学生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专业设置基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按照相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立,注重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课程的制定和教学的评价吸收企业专家参与指导,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淡化理论课与实训课的界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

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从偏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转变,有效落实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工作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刻走上工作岗位。切实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中职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二、中职学校如何推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1、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企业领导、行业协会、学校领导、招生就业部门和教学骨干等人员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工作内容存一是学校企业双方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a二是协助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保障所教、所学、所用三者不仅紧密对接,而且必须体现技能三是学校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开展在岗员工技能培训等四是在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教师能力提升基地、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五是合作实施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前的上岗实只六是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校企合作企业应是能有效实施学生实习教学的优秀企业

学校根据设置专业的实际,要选择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好的对口企业作为学校实习教学的合作伙伴,并成立实习小组,组长负责上班和业余时间的学生管理,确保实习正常进行。邀请合作企业领导或专家听课,对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三者是否对接进行评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所教、所学、所用的有效对接。学生实习之前,学校、企业、学生二方要签订相关协议,约定学生实习期间的生活费、生产安全等事项,对实习期间可能发生的事故,学校企业双方可依协议执行,免除不必要的纠纷。

3、学校要强化前校后厂、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学校要努力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通过新建、改造、购买等方式建立校内实习工厂,建设”前校后厂、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的教学管理机制。

(1)建设实习工厂,明确职能地位。学校负责对实习工厂的领导组织管理,担负教学实习和生产经营的责任。

(2)成立”产学研一体”的组织领导机构。学校选派得力干部为主要负责人,负责产学研一体化具体事务。

(3)理顺关系、建章立制。理顺实习工厂与各专业部、各教研组的关系,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实习实训、技术协作、产品开发、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保证前校后厂的教学管理机制顺畅运行。

(4)工学结合、现场教学、真学真做。学校要整合专业教师和实习工厂的技师、工程师等人员的力量,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利用实习工厂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将工学结合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环境之中,把生产现场作为教学课堂,在生产现场讲解实际操作和解决疑难问题。企业要提供工艺标准、技术人员、工作量具和原材料,学生以班组的形式进人实习工厂学习,直接生产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班组意识、成本意识、团队意识,达到真正意义的工学结合。这样既完成了实习工厂生产经营的任务,增加经济收人,又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长了职业才干。

4、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办学层次

我校在办学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必须配置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才能掌握专业实习教学安排自主权。学校在与烨威集团、奥飞动漫、银润、锐科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要将企业引进校园加强合作关系,学校先后与金天数控、西华汽修、莲花山温泉度假村建立合作办学关系。进一步使企业和学校、工程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沟通联系,有效发挥学校企业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初步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的良好发展态势。

(1)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学校应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人员,有计划安排送至企业培训学习,聘请企业专家组成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为学校兼职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教学水平。

(2)实施”订单式”培养。企业根据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突出人才培养目的性。学校企业双方共同确定专业课程、制订教学计划、实习内容,评价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上岗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学生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而企业实现人才需求目的。

(3)企业搭建实习的平台。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企业生产车间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的课堂。学校企业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企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渡,进一步拉近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地达到定培养目标。

下载海南创新中职办学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南创新中职办学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改革试点 创新办学模式 黄尧

    黄尧:推进改革试点 创新办学模式 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黄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这是......

    产教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产教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金辉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算起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创......

    中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已成......

    中职学校办学优势

    中职学校办学优势 一、到我校就学就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或减免学费。凡到我校就读的学生,前两年每生每年可享受国家助学金1500元,家庭困难者(持低保证、乡镇以人民政府所开具贫......

    模式创新材料

    “三助式”教学模式 三、模式概括 目前,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暂定为“三助式”,即自助(自主学习)、生助(合作学习)、师助(教师提点)。这一概括体现了现今教学过程的根本特点,也是对学生......

    办学模式改革自查报告

    初中办学模式改革自查报告 我校端正了办学思想,更新了办学观念,树立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观,初步实现了办学重心的转移。 一、劳技绿证教育成果显著 劳技绿证课上......

    办学模式改革工作汇报

    办学模式改革工作汇报土城子乡中学 2009年3月办学模式改革工作汇报 一、 学校自然情况: 我校地处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土城子村南,占地面积 4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102......

    办学章程模式5篇范文

    北京市西城区___________学校章程 (参考文本)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学校名称:北京市西城区________学校(以下简称学校)。 第二条 学校性质:经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批准,由_______出资举第三条 第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