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新农保与原农保制度衔接(鲁人社字〔2010〕632号)

时间:2019-05-13 05:4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做好新农保与原农保制度衔接(鲁人社字〔2010〕632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做好新农保与原农保制度衔接(鲁人社字〔2010〕632号)》。

第一篇:关于做好新农保与原农保制度衔接(鲁人社字〔2010〕632号)

关于做好新农保与原农保制度衔接

有关问题的通知

(鲁人社字〔2010〕632号)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09〕131号)精神,结合我省各地试点中反映的问题和我省农保工作发展实际,经研究,现将国家及省新农保制度与原农保制度(包括老农保制度和我省各地自行开展的地方性新农保试点)衔接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分段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标准。2009年12月31日前的原农保个人账户积累按原支付系数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标准,2010年1月1日后个人账户积累(即2010年以后的新积累和到达领取年龄前原农保基金产生的利息)按新农保支付系数(以后有调整按新标准执行)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标准,到达领取年龄时,按上述两个计发系数计算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之和领取。第一批国家试点县(市、区),新农保制度实施后开始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并按新农保系数计算养老金标准的,应重新计算领取标准并补发养老金差额。其余没有进行国家及省新农保试点的县(市、区),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按此规定进行分段计算领取标准,但此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开始领取养老金的,领取标准不变。

二、及时合并个人账户和基金。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县(市、区),要认真核查,在确保原参保信息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完成新农保与原农保参保个人账户信息的合并。同时,要认真对账核查,明确原农保基金债权关系,并采取有效措施清理回收,及时将原农保基金全部转入到新农保基金账户中,完成农保基金的合并。

三、原农保基金折算缴费年数。在国家及省新农保制度实施前缴纳的原农保基金积累(包括自行开展新农保过程缴纳的基金积累),在纳入国家及省新农保试点实施时,可一次性按当地新农保制度方案公布的最低缴费档次折算缴费年数,但最长不超过本人参加原农保第一次缴费到本地实施新农保制度之间的年数(中间允许断保),同时,折算的年数最长不超过15年,超过15年的按15年计。折算年数的余数按四舍五入计。政府不再对原农保基金积累折算的缴费年数追加缴费补贴。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新农保制度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实施的意义

2010年1月1日开始,我国在各试点地区开始试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农保”,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是我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农民的期盼,进行的又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自古以来,中国农民都讲养儿防老。在过去很长时间中,限于国家的财力,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也只能靠土地、家庭和集体组织解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民的养老保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有些地方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已对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开展了一些局部性的试点,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局部性的试点主要是在经济较发达、农村集体组织较有实力、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进行,在其他地区难以推行。新农保的试点施行,是由国家财政来全额支付农民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就可以使经济不发达乃至贫困地区的农民也能纳入新农保制度之中,从而使全国农村居民都有了社会养老保障。农民在实现农耕、教育、就医的极大改善上,使农民体会到养老不犯愁,从而逐步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对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新农保与老农保有着最本质区别:两者筹资模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老农保制度中,政府没有直接提供财政的投入和支持。据调查,而在新农保制度中,中央政府基于有限财政责任,采取适度普惠制的原则,直接对我国农村户籍为60岁以上的人口进行财政补贴(简称“出口”补贴),对中西部农村地区补55元/月,对于东部农村地区,中央财政则补贴27.5元/月(另一半由东部地区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含省、市、县)则对于每个参保的人员(16岁及以上的农村户籍人口)补贴不低于30元/年。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仍占多数的农业大国里,推行这种新农保制度的意义非常重大。该制度是继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的我国又一项重大的社会经济政策,对改善我国老年农民的生存状况、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良好家庭环境、发挥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

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核实我国农村人口数据,尤其是评估和分析老年农民的真实人口数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农保是制度的创新。首先体现在新社保的核心概念和分析框架。社会保障是国家抵御公民社会风险(年老、患病、失业、工伤、生育及其生活困难)的制度安排(包括筹集资金、管理基金、支付待遇)和服务体系(杨燕绥,曹峰, 2010)。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主要由五个方面组成(杨燕绥, 2010):覆盖对象、基本原则、找钱(需求预算和资金筹集)、管钱(资金管理和基金运营)、发钱(待遇支付)。

在新农保制度分析。第一,新农保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义务和公民权利的统一,个人(家庭)、集体与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且有助于促进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政府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央责任和地方责任的共担。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定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第二,新农保制度的覆盖对象是,年满16岁,未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也就是说,覆盖人群既包括了居民中除去雇员和自雇人部分,也包括了像农民工这些身份不稳定的特殊群体。第三,新农保制度的需求预算实行的是基金预算。第四,新农保制度的资金筹集采取的办法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这种制度安排的实质是,个人储蓄和社会保障税的结合。第五,新农保制度的资金管理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其目的是,通过中央统筹国民化克服贫困,通过个人账户全民化实现体面生活。第六,新农保制度的基金运营制度安排中,基金管理实行的是,建立社保基金财政专户,开始时实行县级统筹;信息披露方式是,每年行政村公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监督管理机制是,建立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第七,新农保制度的待遇支付制度安排中,待遇的持续收入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支付方式属于缴费确定(DC, Defined Cost);领取资格是满60岁,农村户籍,未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温家宝之处:“新农保最突出的制度创新。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资金管理上,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在资金筹集上,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新农保制

度的这两个显著特点,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这是与老农保仅靠农民自我储蓄积累的最大区别。”

具有基本性、公平性、普惠性特点的新农保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并且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这样,亿万农民将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养儿防老”传统,将逐渐被打破。

新农保制度在给广大农民带来巨大利益的过程中,在实施上也面临重大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大的问题当属地方投入不足。因为老农保制度的失败,根源不在于农民对老农保制度的积极性不高,而在于当时虽然名为“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补政策扶持”,但实际执行的却是集体补助没有(我国集体经济的力量目前已很弱),国家扶持政策又不到位,最后演变成农民自己给自己缴费养老。所以农民就不再继续缴费了,还是自己留着钱自己花最安全。即使到2009年,新农保制度试点开始,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6000万人中,有地方政府补贴的才仅有1000万人。所以,地方政府投入少是制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说,新农保制度关键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相结合的基础养老金到位,地方政府对农民个人缴费的补助必须到位,那么,关键的关键则在于对于地方的制度安排。一方面是资金筹集,地方政府对个人缴费的补贴必须到位。因为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力对参保民进行补助,而农村参保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地方政府补助的调动。另一方面,在资金管理,地方财政补助的基础养老金必须到位。中央已经对该承担的责任充分承担,剩下的地方责任成为了关键。

地方对新农保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缺乏意愿。已有的研究却将过多的关注放在地方缺钱上,或者认为新农保中筹资最困难的是地方财政,新农保存在财务可持续性问题,对于贫困县将是很大的支出,或者认为中西部地区财政能力有限,是新农保制度建立的难点。尽管地方的确也缺钱,但这并非关键所在。因为相对与农民和中央,地方反而是相对更有支付能力的。先看农民,2008年,最低

档次的个人缴费标准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2.1%。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甘肃为2723.8元。再看中央,2008年我国中央财政收入为32680.56亿元,这样,中央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贴数额占2008年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64%。最后看地方,地方财政对新农保的年补贴数额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全国平均水平是0.86%,即使相对贫困的中西部地区,地方新农保补贴数额占其财政收入比重也不超过1%。这说明,在新农保的投资上,地方比农民和中央更有支付能力。如果地方对新农保投入不足,最缺乏的应该是意愿而非资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许更能理解为什么温家宝总理强调“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宁可少上点项目、压缩其它方面的开支,也要挤出钱来把这件大事办好”。

综上,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有着重要影响。在推过新制度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共同努力,及时发现新农保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尽全力进行改正、完善,为推动社会和谐,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拉动内需,做出重大贡献。

第三篇:民生工程与新农保

合肥市近年来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200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决策部署,大力开展民生工程实施工作。2007年,合肥启动实施12项民生工程,各级投入5.6亿元;2008年实施省定民生工程18项,2009年实施省定民生工程28项,2010年实施民生工程33项,各级预计投入资金近25亿元,达到2007年的4倍多。4年来,在实施省定民生工程的同时,合肥市还因地制宜,增加实施了多项市级民生工程。通过省、市民生工程的实施,四年各级财力累计投入超过90亿元,在就业培训、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惠及城乡居民500余万人。

2010年民生工程主要做法:

(一)强化制度建设,提升民生工程管理创新。今年以来,全市新制订和修订民生工程政策40项,其中涉及项目实施类28项,组织管理类12项,初步形成从源头立项、过程监控、后期管护、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的规范文件。

一是突出民生工程后续管理。在今年出台的《合肥市民生工程管理办法》中,对八项重点环节,组织领导、项目分解、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宣传管理、后续管理、监督管理、考核等做出具体规定,特别是在后期管护环节中,要求按照“谁建谁管”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其次,规定各县区、开发区负责落实各项民生工程的管护责任、管护资金筹集与使用、设备管养与更新、产权确定与移交等事项。市直牵头部门负责落实建成项目管理和运行情况督查工作,确保项目有效运行。

二是严格执行《合肥市实施民生工程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今年新出台了县区政府、市直部门、民生工程联络员三项职责,按照牵头实施部门与综合职能部门不同定位,在分工、协调、管理等具体细节上进行了明确,为责任追究的落实提供了制度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全面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年初,通过考核,市政府首次对8名成绩突出的民生联络员进行了表彰,对未能全面完成实施任务的部门,取消了表彰资格。根据2010年省民生工程考核办法的变化,在今年的全市考核办法中新增一条,对未能进入省单项考核前三名的牵头实施单位,取消评优资格。

(二)强化督查检查,提升民生工程整体进度 一是创新督查方式方法。在全市大规模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5-7月份,通过“回头看”活动,共审核检查2007-2009民生工程资金66亿元,走访受益群众980人,实地查看工程建设点5000多处。全面梳理了三年来我市民生工程建设、运行和管理情况。对“回头看”活动中曝露出的具体问题,分类梳理,限时整改。全市“回头看”活动后,8月份又及时组织了县区互查,检查落实“回头看”活动中问题的整改。

二是创新督查活动的民主参与。出台《关于加强民生工程实施工作中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充分发挥政府、群众、媒体主体作用上,做到“三位一体”,提升民生工程民主决策水平,完善民生工程民主方法运用,受到省里充分肯定。

(三)强化宣传引导,提升民生工程实施氛围 一是超前谋划宣传任务。从年初开始,就将宣传工作作为实施中的重要内容同步推开。首先,市民生办会同市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民生工程宣传工作的意见》,明确全年民生工程宣传重点和阶段性任务。其次,严格执行一岗双责民生岗位宣传要求,在此基础上,积极借鉴包保责任制相关做法,通过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层层落实宣传任务。

二是活跃宣传形式。开展了民生工程宣传进农户、进社区、进机关、进厂矿、进校园“五进”活动。通过民生工程一堂课、一封信、一出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扩大民生工程影响。

三是夯实宣传基础工作。一方面强化专刊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先后向省直部门报送信息超过100篇,编发简报30期,信息报送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去年与省政府《决策》杂志共同编辑出版合肥民生专刊基础上,今年又与省委《江淮》杂志、省政府《决策》杂志合作进行了合肥民生工程专版宣传,进一步扩大我市民生工程在全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依托知名广告策划企业,开展民生工程整体形象设计推广活动。

合肥市新农保实施情况

2009年12月,肥东县被列入全国新农保试点县,2010年元月7日正式启动实施至2010年2月8日,完成参保登记达54.3万人,参保登记率为84%。已有30.1万人参保缴费,收取个人账户资金6392万元,至2010年6月底,肥东县已有136083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5729万元,发放率达99.7%。

新农保的基本政策主要有:

一是基本原则。新农保制度遵循“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 的基本原则;

二是参保范围。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我县农村居民,均可在户口所在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三是个人缴费标准。个人年缴费标准,国务院和省政府指导意见均设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为适应我县不同人群的参保需求,在国家和省规定的个人年缴费标准五个档次的基础上增设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五个档次。同时为提高保障水平,我县还建立鼓励农民多缴费的激励措施,对长期缴费的参保农村居民,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缴费每超过一年基础养老金加发1%,最高不超过10%。

四是政府缴费补贴。农民缴100元,政府补贴30元(其中省财政承担20元,县财政承担10元),对于选择较高缴费档次,每增加一个缴费档次,补贴标准另增加5元,增加部分不超过20元。财政补贴部分计入个人账户。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参保缴费的,县财政按最低缴费标准100元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并同时享受政府缴费补贴。对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人员除享受选档缴费补贴外,县财政再增加财政补贴20元。

五是享受待遇标准。新农保养老金待遇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加上基础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按月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直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60元,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第四篇:新农保与合作银行的情况

清河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合作银行工作情况

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党和国家实行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民生工程,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清河县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多方比较考察,最终选择了信用联社作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合作银行。联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是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完全具备办好新农保业务的条件和能力。

一、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信用社是最贴近农村农民的金融机构,网点多,覆盖面广,具有其它银行没有的优势。同时,在该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上,联社与我们想法一致,联社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新农保代理工作:代理新农保业务,有利于促进信用社业务长久持续发展,树立企业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层层传达分析,联社所有员工的思想得到了统一,提高了认识,从开始的 “要我代理” 变为“我要代理”,代理积极性显著增强。

(二)高度重视,提前介入。县委、县政府历来比较重 视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2011年3月份,由县财政出资600万元,在谢炉镇先行搞了试点,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到2011年5月1日谢炉镇已参保33556人,参保率达90%,全镇5751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按月领取基础养老保险金,今年上半年共发放养老金190万元。而先行试点养老金的成功发放正是依靠了信用联社的不懈努力,信用联社作为当时的合作银行,出色地协助完成了自行试点工作,群众的满意度很高,联社也因此积累了一定的新农保工作经验,为后来试点工作在我县成功全面覆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新农保代理工作,县联社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将实施步骤细化明确。各基层社主任为本辖区第一责任人,将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岗、量化到人。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支持新农保代理工作,确保新农保工作顺利开展。

(四)组织学习,加强培训。为提高代理新农保服务质量,联社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新农保的政策规定和操作流程,提高对政策的运用能力和业务的办理能力,让他们熟悉新农保业务操作流程,掌握新农保的政策及相关的管理办法。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做到人人知政策、个个会操作,从而耐心、主动、专业地做好金融服务工作,成为我们经办机构的好帮手,农民的贴心人,为全面开展新农保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加强沟通,密切合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级经办机构与信用联社一直把积极沟通放在首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浩大工程,涉及的人多面广,稍有不慎就容易酿成大错,给全县百姓造成损失。正是清楚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在账户设立、信息管理、基金的发放等方面,联社与各级社会部门、财政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做到了各项工作的有条不紊。同时,联社为了方便协同办公、减少沟通的障碍,专门在信用社营业厅处为县级经办机构提供了经办大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办公场所和经办队伍。

二、存在的困难

虽然联社很好地完成了目前的各项工作,为我县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在合作当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困难。

1、窗口服务压力突显。新农保代理业务涉及客户多、业务量大、持续时间长,不少网点在优先办理新农保业务时,由于柜台业务拥挤,影响了一些大客户业务的正常办理。

2、未开设新农保绿色通道。目前,我县享受待遇的老人有将近4万人,虽然联社下设网点多,能够暂时顺畅承办各项业务,但是随着享受待遇的老人越来越多,将难以为继,只有开设新农保绿色通道才能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三、今后打算

1、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联社承诺将定期开展新农保业务的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员工办理新农保业务的操作技能和业务素养,提高业务办理速度。

2、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联社、财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

3、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提高业务处理流程。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xx镇认真做好新农保档案

xx镇认真做好新农保档案

整理归档工作

为加强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新农保业务档案管理规范、调阅方便,xx镇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透明化、专职化,切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档案整理归档工作。

一是规范化。xx镇建立了新农保档案室,专门存放新参保、缴费、发放等业务档案,入库档案材料存放整理规范,进行卷宗整理入档。入档材料,统一编制索引目录,确保查阅方便。

①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xx镇为提高档案整理效率,定人定时定量,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流程,确保数据采集、加工、整理,不出任何差错。

②统筹细化,规范管理,所有新农保参保档案均分门别类,编号入盒、入柜、入库,有条不紊,对新农保参保人员有关资料收集过程中,注重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凡字迹模糊、印章不清、残缺不全、衔接不序等不宜归档的资料,一律退回整改,确保新农保业务档案立卷质量。二是透明化。xx镇所有入库资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针对60周岁以上人员增减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切实加强稽查管理,及时进行档案记录和核减,严防虚报、冒领养老金等欺诈行为发生。

三是专职化。配置劳保协理员,及时对新参保人员、60周岁以上领取基础养老金人员的基本情况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归案,并详细分类索引目录,为方便档案整理和查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下载关于做好新农保与原农保制度衔接(鲁人社字〔2010〕632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做好新农保与原农保制度衔接(鲁人社字〔2010〕632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保制度筹资机制分析(五篇材料)

    新农保制度筹资机制分析 [摘要] 本文针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的筹资机制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新农保筹资机制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了新农保筹资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

    南江县新农保工作现状与分析

    南江县新农保工作现状与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边远地区新农保试点问题与对策

    边远地区新农保试点问题与对策 ——关于黑龙江省依兰县、宁安市及绥芬河市新农保试点工作的调研 许耀桐 日前,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调研组一行赴黑龙江省,对新型农......

    服务新农保的做法与措施

    **农行服务三农的做法与措施 **县支行立足于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借助网络和金融产品优势,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为“新农保”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营销“新农保”项目,**......

    新农保2011年上半年总结与计划

    2011年度上半年新农保工作总结与计划一、工作总结 2011年度上半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区人社局的领导下,按照“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完善制度、健全......

    新农保论文农民工养老保险论文:新农保与其它社保制度衔接问题研究(合集五篇)

    新农保论文农民工养老保险论文:新农保与其它社保制度衔接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和小型化,使得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挑战;而城市......

    完善我国“新农保”制度的对策建议

    完善我国“新农保”制度的对策建议 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新时期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可以解决我国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摆脱了土地和......

    我国新农保制度需求调研与政策完善五篇

    我国新农保制度需求调研与政策完善 2010级社会保障 朱元保 摘要:目前,新农保试点地区各级政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宝贵的财政资金来推动新农保制度的建立、实施,带来了很高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