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法院文化建设中主体性的缺失与培养
摘要:法院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法官,只有全体法官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文化建设才能突出特色,体现创新,取得实效。当前,全国各地法院文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工作卓有成效。但是,在不少法院,文化建设没有深入人心。作为文化建设主体的法官,建设的主体意识欠缺,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从而限制了其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法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参与文化建设,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法院要不断强化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发挥主体作用的制度机制,充分尊重法官的主体性,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法院文化建设向前发展。关键词:法院文化建设、主体性、缺失、培养 “法院文化是人民法院在长期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以及相关物质表现的总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法院文化建设得到较为普遍的重视,成为法院发展建设的重要方面。有学者撰文指出,“法治发展的实践说明,法律的权威和生命力,不是靠制定了多少法律,不是仅靠法律有多么的强制与威力,而必须来源于内在的文化支持和理念推广,法律的发展必须根植于文化之中,法律的生命力必须从文化上来理解。”可见,法院文化建设是否成功,关系到法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关系到司法工作的公正、廉洁和高效,关系到人民司法事业的兴衰荣辱。加强文化建设,已成为各级法院的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任务。加强新形势下法院文化建设的研究,大力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实践,对于法院团结、进取、勤政、廉政工作氛围的营造,对于法院审判执行等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法院文化建设中,法院上层领导担任着主导者的角色,而仅有主导者,文化建设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必须认识到,作为参与者的法官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把握好主导者和参与者的关系,发挥法院文化建设中法官的主体作用,是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主体、主体性等哲学概念作为逻辑起点,从法官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一基本认识切入,分析法官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其培养的路径。
一、法院文化建设的主体性
(一)概念解析 主体与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是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是客体的存在意义的决定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的知识水平、技术手段制约着对客体认识和改造的深度和广度。而客体也会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主体的活动不能摆脱客体的规律及其条件的制约。主体的能动性在于认识客体,并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主体性是对主体本质的承担,是主体本质的体现,主体性既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性质,又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据和条件。人在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的本质特征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中不依赖于他人,不受他人的干涉和支配,自主的态度和行为。能动性,指的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自我超越,包含对外在事物的超越和对自身的超越。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实现自身的“否定之否定”。创造性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它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主体性的灵魂。
(二)主体性问题 法院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法院文化建设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客体是法院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法院文化建设不是法官自动自发进行的,而是由法院上层领导自上而下发动实施的。因此,法院上层领导通常是法院文化建设的主导者,法官则是法院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而在法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法官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有待增强,其主体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与法官的思想认识不深和自身素质不高有关,也与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导者的领导的建设思路、方法、对法官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否重视以及重视程度如何具有重大关系。法院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法官的实际需求出发,与时俱进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法院文化建设,必须把法官作为一个重要主体来对待。同时,法官也要坚决抛弃文化建设与己无关的思想,充分认识自身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学习和接受先进文化理念,独立地认同,并参与到法院文化建设中来。
第二篇:论法院文化与队伍建设(2012.10)
论法院文化与队伍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这条道路的丰富内涵,体现在全会确立的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中,体现在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中。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实践探索、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特点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一、法院文化的概念及背景
法院文化是人民法院在长期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以及相关物质表现的总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体内容。法院文化是体现法院精神风貌、展现法院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是提升队伍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有力抓手。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不断适应法院干警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推进法院科学发展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上看,我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现代意义上的法院,法院文化自然无从谈起。现代意义的法院雏形出现在民国时期,由于战争的影响并未形成现代意义的法院。解放后,由于计划经济和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现代意义上的司法体系终未建立,真正意义的法院也只是虚幻的“空中楼阁”。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主法治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已然成为时代的主题,尤其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院才真正回归其独立审判的职能,并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作为根植中国特色文化土壤之中的法院文化才逐渐兴起,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以至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把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注意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的法院文化也得以迅速发展。
一般认为,法院文化由四个层次构成,即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是指由法院的建筑、设施和装备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它主要包括法院办公楼、审判楼、审判法庭、法院的徽志——华表天平、独角兽等。浅层的行为文化是法官群体在审判活动、研究培训、生活娱乐、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是指法院在从事审判活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与法院司法精神、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法院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这一层次是法院文化中规范人和物的行为方式的部分。深层的精神文化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层,是指法院在审判活动、管理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独具法院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它包括司法精神、法官的职业道德、工作目标、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本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讨论我国的法院文化的建设的。法院文化对法官队伍 发挥着整合、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等作用,先进的法院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约束法官的非正式规则,从而使法官放弃一些不适宜的行为习惯和利益取向,而谨慎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维护整个队伍的形象,提高队伍的素质。
二、法院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以弘扬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全面推进法院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使法院文化建设成为传承司法文明的载体、展示司法形象的平台、促进司法工作的动力。
法院文化内涵丰富多样,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法院文化体系。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都是社会主 3 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法院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只有坚持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法院广大干警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大方面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全面系统、深刻科学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规律性,反映和规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宗旨使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根本保证等重大问题,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指引着法院文化建设的方向,决定着法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三、法院文化对于法官队伍建设的意义
文化为人类所创造,同时,文化又使人类受到制约。文化被人类创造出来以后,就形成人类生活的文化环境,影响和制约人们的生活,这一切都是文化的功能使然。文化对于人类生 4 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文化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的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同时又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前进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落后、消极的文化乃至反文化(如“法轮功”邪教组织和它的歪理邪说)则会阻碍、破坏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法院在国家法制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示范作用和影响力。法院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现代司法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学者贺卫方教授在一次法院文化研讨会中讲到:“我们的法院对法官文化或者司法文化建设的重视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法官是今天社会中的一个独特的行业。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所管辖或处理的事务方面,更体现在人们处理事务或行使权力所运用的方式、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语言的风格、外部行为的风格等诸多方面。概括地说,法官之所以称之为法官,正是他们具有这种不同的文化。在法官中培育这样的文化,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形成一种理解司法职业特殊性、理解司法独立重要性的文化氛围,这样的文化建设工程对于司法改革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 贺卫方教授的讲话,深刻地提示了法院文化对于法院建设的意义。
(一)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先进的文化具有独特功能和巨大魅力,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育、熏陶、引导、规范、凝聚、激励等作用。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法院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抵制西方的、封建主义的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认识法院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自觉地将法院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局中,进行部署谋划和实践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团结和引领广大干警沿着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开拓前进,才能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社会公平正义观念,营造崇尚法治、遵从法律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
法院文化是理念培育、行为引导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法院文化产生、发展于司法实践,又能动地作用于司 6 法实践。当前,社会矛盾形成原因更加复杂,社会矛盾化解难度进一步增大,社会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公正廉洁执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司法作为国家通过法律管理社会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决定了人民法院在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新的历史时期政法机关的三项重点工作,是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文化影响意识,意识支配行为。要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进作风,必须不断强化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能动司法、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意识,不断强化群众观念和廉洁意识。全省各级法院只有高度重视、不断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才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干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提高服务水平、坚持司法为民、促进司法公正、加强队伍建设转化为内在觉悟和自觉行动,才能把三项重点工作与我们法官的每一项职能、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干警密切地联系起来,使三项重点工作与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三)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全面提升法院队伍素质,实现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要求。
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当前形势下,法院不是简单的“办案工厂”,法官也 7 不是简单的“办案机器”,法院要通过公正、高效的审判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法院队伍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这就要求法官必须要有正确的司法理念,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法院文化是体现法院干警精神风貌、展现法院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队伍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坚强抓手,更是人民法院实现自身发展的有力指引。只有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依靠法院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凝聚作用,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将正确的司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促使法院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成为法治理念的实践者、法治传统的秉承者、法治秩序的捍卫者,以其共有的法律精神、崇高的司法品格和卓越的司法能力不断塑造现代司法新形象。
法院文化是由法官这个职业共同体在其职业生涯中基于对法律的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思维模式而产生的结果。文化的形成相对于群体的产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文化具有其自身的稳定性,会在较长时期内对某一群体产生一种规范、引导和制约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法院文化也会对法官的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的形成。
四、法官队伍建设对法院文化的推动作用
人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力量,文化与群体紧密相连。具体到法院文化中,法院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法官也是紧密相连的,法官是法院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子。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往往只注意到法院文化对法院工作乃至法官队伍的促进作用,而经常忽视法官队伍对法院文化地形成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其实,法院文化的形成与法官队伍建设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先进的群体才能产生先进的文化,因此在法院文化的建设中要大力提高法官素质,这也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
法官素质是指法官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价值取向、审判经验、情感意志、生活经历和生理状况等内在因素的综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环境对人的影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因此,在法院内部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引导和促进群体成员“以学习为荣、以学习为乐”,进而纯洁法院风气、优化内部环境,对于提高法院群体素质、培育先进法院文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法院状况而言,应当树立“只有学习才能提高素质”的观念,大力倡导和鼓励学习,积极营造“要学习、讲学习、爱学习”的浓厚氛围,影响群体成员将学习变成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只有学习成为人的工作、生存需求,并进而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变成一种愉悦需求时,群体成员的学习潜能就会得到极大的发挥、学习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整体素质自然就会提高。
同时,法官运用司法权裁判案件并自负其责不是纯粹的照搬法律条文与事实的机械活动,而是富有人性的创造性活动。英国近代著名法官科克认为,法律上各种案件“是由人为理性和法律判决来决定的,而不是由自然理性来决定的;法律是一门科学,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其关注的便是素质问题。根据我国法官法的规定,法官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品行素质。在政治素质上,法官应拥护宪法,并忠实地执行法律,忠于人民;在业务素质上,法官应有精湛的法律专业知识、熟练的审判业务能力和丰富的办案经验,须通过严格的任职资格和业务培训加以保证。在行使审判权时除了要扮演自然人角色,更重要的是扮演好社会人角色,接受社会主体对自己品德的期待和监督,而不能感情用事,唯有如此,法官才能真正成为法律的使者、公正的化身,才能在法院形成良好气氛,促进良好的法院文化的形成。
总之,培育先进的法院文化,必须大力推进法官队伍建设,全力打造法官职业共同体。法院文化的主体是法院,而法院的主体则是法官。因此说,法官队伍的状况如何是法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现有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总体状况亟待提高。诚然,我们可以通过始终不断的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党性党风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加大“教化”的作用。但毋庸质疑:教育不是万能的。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大力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进程,全力打造法官职业共同体,使法官成为法律理念的塑造者、法 律传统的信守者、法律秩序的缔造者、法律运行的领航者、法律正义的完善者,以其共有的法律精神、法律理念、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法律语言,崇高的司法品格和精英化的司法能力来体现现代的法院文化。同时,辅之以相应的制度对法官进行约束、规范,并且用制度将已经形成的一部分先进的法院文化固定下来,力争做到,通过法官素质的提升形成良好的法院文化,现有的良好的法院文化又能提升每一个法官的素质,实现法官与法院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三篇:论公务员队伍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
论公务员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
服务型政府是党和国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所提出的“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的中国特色政府管理新理念,并已经成为加快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
所谓服务型政府,从经济层面上讲,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制定公平的规则、加强监管,从而纠正市场失灵,确保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和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政府;从政治层面上讲,就是切实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力,确保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一个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环境,从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有效治理的政府;从社会层面上讲,则是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调节贫富差距、打击违法犯罪等,确保社会健康发展的政府。即,政府的目的在于保障公共利益。其实,这也是我国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服务型政府是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而公务员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是政府职能的具体执行者,在国家行政管理运行中起着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等。“人是行政之本,人力资源是政府能力中的前提性因素,也是主导性因素。人力资源包括量(公务员的数量)与质(公务员的体质、知识、技能、价值观、团队精神等)两个方面。与数量相比,对政府能力高低产生决定影响的是人力资源的质的方面,这不仅是因为一定的质量可以弥补数量的不足,而且是因为它直接影响政府能力的其他因素效能的发挥。”因此,公务员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力军,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能力也决定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只有服务型的公务员才有服务型政府,服务型公务员是服务型政府的组织基础和力量基础,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得以顺利贯彻执行的关键。公务员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考虑的:
1.政府服务理念的塑造应以公务员为主体
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的提出,是我国政府治理理念的一次深刻变革。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而非自下而上的“自然生成型”而公务员作为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其行政理念的转变自然是首当其冲。
(1)公务员对政府服务理念的认同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前提。公务员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不足,观念的错误、消极的情绪等等都会阻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公务员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前提,这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公务员只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才会在其日后的工作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才能确保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顺利推进。
(2)加强公务员的伦理道德建设是政府服务理念塑造的保障。公务员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具有自利性的普通公民,又是具有公共性的公共管理主体。显然,一个人作为公共管理主体与作为普通社会成员的职责会发生冲突碰撞,即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的冲突,这也是公务员面临的伦理困境。面对这样的困境,究竟作何抉择,“在根本上取决于两种基本因素:公共管理者所受到的制度监督与控制,公共管理者自身的价值观”,换言之,在实施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公务员是将权力用于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还是将权力用于谋取私利,既取决于宪政制度的安排,也取决于公务员的伦理道德水准。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公共权力不背离公共性。因此加强公共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这个意义来讲,“构建服务型政府不仅需要完善政府的治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而且依赖于中国整个政府的公职体系和公职人员的伦理价值的重塑。”我们的政府曾经存在着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即政府是由那些德才兼备的内圣之人或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组成的,他们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大公无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现实社会中,官派作风,官本位思想仍根深蒂固。因此,政
府服务理念的塑造在赢得公务员的认同的同时,还须加强公务员的伦理道德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把政府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2.政府服务规划的设计应以公务员为主体
如何设计政府服务规划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问题,需要政府制定合理有效的公共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进公共管理水平,而承担这一重要的职责的便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公务员。显然,公务员是政府服务规划设计的主体。公务员是一种社会精英层次的人力资源③形式,具有制定公共政策、维持法律执行、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的重要角色。他们能够在政府规划的设计中利用先进的理念和价值观,运用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决定社会资源的流动方向,从而影响着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和质量。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是政府综合管理能 力和绩效持续提高的源泉,因此,公务员设计合理的政府服务规划,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公务员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也使他们成为了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先知力量、社会行动的先导者,能及时对政府服务规划进行前瞻与调整,以引导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带动社会整体力量的选择。此外,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公务员在政府服务规划的主体地位将日益增强。从战略规划的角度来看,“公共部门战略规划已不再仅被看作是高层管理者所关心的事,现在它常常涉及一个更大和更广泛的战略管理小组,包括整个组织的计划人员和运作管理者。这个战略管理小组沟通了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以及一线员工,打破了计划机构和运作机构之间的„官僚障碍‟,在其中,组织的运作管理者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们或者参加了组织的战略计划和目标定位的构思,或者成为战略计划顾问”,①因此,当前政府服务规划不仅是少数专业计划人员的职责,更需要各层次、各领域公务员的共同智慧与努力。我国《公务员法》将公务员的范围从行政机关扩大到党委、人大、政协、审判、检察、民主党派七大机关工作人员,这也必将使其在政府规划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3.政府服务能力的提升应以公务员为主体
政府效率和行政质量是政府能力的集中体现。公务员履行公共权力、实施公共政策、承担公共责任的主体,强调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直接指向行政效率和行政能力,因此,公务员的能力得提升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得关键,公务员的服务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公务员的服务能力是由其思想品质、知识水平、业务素质、技能水平、工作方法等体现的。一方面,作为人力资源,公务员的品德素质、行为能力与行为规范构成了政府能力水平提高的基础、条件和手段②,直接作用于服务型政府建设。其中,公务员的政治品德和道德良心关系到他是否按照目标的规定,兢兢业业地为公众服务,以其责任心客观、公正地执法,势必影响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效;而公务员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技能手段、工作方法,则关系到他是否有能力胜任政府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否高效率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是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的综合反映。另一方面,公务员对企业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也有着较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其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之中,通过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效益而整合、优化配置整个社会的资源,创造整个社会的收益,推动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其价值增值的。这是公务员通过提高管理效益而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间接的人力资源形式,是和前面直接的作用力相互补充和配合的。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公务员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与时俱进,满足人民的需求愿望;政府职能由过去的直接控制转变到监督服务中,要求公务员在知识、专业、能力素养上有较大提高。
4.政府服务绩效的改进要以公务员为主体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其构建必然伴随着提升政府绩效。所谓政府绩效,又称“公共生产力”、“国家生产力”、“公共组织绩效”、“政府业绩”、“政府作为”等,它指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业绩、效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和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职能实施其意志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管理能力①。很显然,政府的绩效是由人来创造的,政府绩效与创造绩效的主体—公务员的素质是紧密相关的。
(l)公务员的政绩观是政府绩效管理能力的体现。
在政府的实践运作过程中,“公务员的政绩观,即公务员对政府管理职责的理解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构成政府管理的软约束。……公务员的政绩观越靠近公共利益,政府管理的合法性就越强,政府管理的能力就越强”②,因而,在政府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绩效的改进必然会促使公务员树立合理的政绩观,以提升政府管理的能力,最终改进政府的绩效。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改进政府服务的绩效,公务员需要树立执政为民的政绩观。执政为民的绩观,简言之,就是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和准则的政绩观。
(2)公务员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
对于政府来说,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政府整体绩效的改进与提升。而公务员作为政府绩效的创造的主体,其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整体绩效的提升。“政府绩效管理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每一位公务员的绩效支持所在政府机构的绩效,而每一个政府机构的绩效又支持上一级政府的绩效,最终确保中央政府的各项绩效能够达成。”③当前,“政府必须将公务员队伍以及公务员个人的绩效管理纳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中,强化他们对于政府机构的使命和战略的贡献度;同时尽量基于客观的工作目标来考核公务员的个人绩效”,只有通过公务员个体及公务员队伍整体绩效的提升,才能最终实现政府绩效的改进与提升。
总之,公务员作为政府政策的制定者和政府事务的具体执行者,作为政府人力资源的第一要素,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和地位,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体。同时,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涉及技术、观念、机制和体制等方面变革与完善的深层次、全方位的工程,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公务员必须深刻理解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明确其目标和任务,更重要的是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四篇:论大学生与公共道德的缺失
论大学生与公共道德的缺失
社会公共道德,又称善良风俗,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许、遵循的道德准则(来源百度)。然而,目前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淡薄,大学生的公共道德缺失成了全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大学生存在着的不少违反公共道德思想和行为,突出表现在公共生活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公共秩序领域、公共资源和公共财物等领域的行为失范。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是非善恶标准模糊、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萌生、诚信意识淡薄等;在行为上,没有使用文明用语、破坏公共设施、浪费资源、公共场所行为不检点等。
大学生的道德失范表现出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某种危机和剧烈冲突,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混乱,道德准则对其的约束力逐渐的弱化。其主要原因有二:一为社会环境的影响,二为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中国社会处于中型运行和模糊发展阶段,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存在较多的明显不协调因素,即使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经济上,市场经济使得社会更加趋向于一种讲求务实、追求效益,的确有极大地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负效应,即导致了大学生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只追求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目标,理想和人文精神失落。
政治上,其一,现行教育制度还是处于应试教育,使得道德教育存在一种隐性缺失。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虽然表面上是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现实情况下却是片面追求分数高低。学生从小接受高分思想,而不重视道德培养,所以大学生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公共道德和培养公德的意识。其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政策的负面影响。计划生育使得中国人口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同时优生优育使得人口素质得到了提高。中国的家庭类型主要为核心家庭,而且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所以父母更加重视子女,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和影响了其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虽然目前处于亚文化的位置,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依据文化的传递性,纵向传递下来,还在影响着很多社会成员。
文化上,中国自隋唐至清末,实行科举制,正所谓“学而优则仕”,导致士人埋头于四书五经,忽视公共道德培养,使古代传统的道德教育对公共道德规范建设不多。还有中国古代一直把“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思维寄于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上,忽视了社会体制、环境、公共规则的责任。
大学生自身原因为对社会角色认识不清,忽视了与大学生这一社会角色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忽视了人们对大学生这一特定身份的行为期待。
当代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大学生这一角色,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所以从不去约束其不良的行为和思想来缩小自己的角色领悟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差距,把自己的个人评价凌驾于社会评价之上,导致角色扮演的失败。
除了以上两大主要原因外,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公共道德缺失的环境中而被同化或者迫于同级压力而选择这种行为方式······公共道德社会化的偏差,使得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没有更好的将公共道德价值内化,培养崇高的公共道德情操。
目前中国的政策最主要在于营造良好的公共道德环境,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公德建设的氛围,还有就是完善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然而却缺乏一种可行的机制使大学生的公共道德得到提升。我认为应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公共道德评价与奖惩机制。评价与奖惩机制不应只为大学生而定,同时应该适应于各高校。评价机制应设置一系列的公共道德标准,然后从过程与系统的视角作出客观的评价,最后通过奖惩机制对大学生进行奖惩。对大学生而言,起到了激励和反馈的作用;对各高校而言,可以成为其公共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和长久动力。
才,永远不可能填补德的缺失;德,往往可以填补才的缺失。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教育可不容缓。
第五篇:论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道德培养
论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道德培养
[摘要〕 作为节约型社会建设一部分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工程。我们不仅需要从社会经济层面进行构建,更需要从道德层面进行培养和建设,使节约用水成为全社会会众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节水型社会建设中道德的功用并对节约用水进行道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道德培养策略。
〔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道德;培养
自 2005 年 6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23 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以来,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而作为节约型社会建设一部分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更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从社会经济层面进行构建,更需要从道德层面进行培养和建设,使节约用水成为全社会公众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行为习惯。
一、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道德功用
“道”和“德”在中国古汉语中最初是分开的。“道”的涵义是“道路”,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但主要还是指人们的行为原则和规范,与现在的“道德”词义相差无几。而德表示对“道”的认识、践覆,而后有所得〔 ’]。道德一词既包含着社会的道德原则,同时也暗含了个人的道德品质,两者缺一不可。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为标准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一经产生,就以自己的特殊职能和特有方式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生活,表现出巨大的能动作用,道德的社会价值正是通过道德的功能加以体现的图。它的功能主要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辩护功能和调节功能。
(一)认识功能
道德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对国家应付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道德的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意识和道德判断来实现的,共同目标在于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
(二)教育功能
道德通过舆论、习惯特别是良心,教育、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道德评价、道德榜样、道德理想等都是道德教育的方式,它教人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
(三)辫护功能
道德的辩护功能又可称为道德的论证功能。人们在选择自己的行为过程中总是要思考行为所遵循的制度和秩序的道德性问题,当一种制度和秩序通过道德辩护和论证后被认为是善的、是符合道义的,那么在人们的义务、良心、荣誉等观念中就会获得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反之,被认为是恶的,不仅得不到支持,而且还会受到谴责和贬斥。道德的辩护为某种制度和秩序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四)调节功能水的习惯性与自觉性。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它通过评
(二)水消费的社会性分析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它以“应当怎样”为尺度,来衡量和评价人们行为的现状,并力图使“现状”符合“应当”川。如果这个“应当”多少正确地反映了社
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就能引导和激发人们的历史主动性和社会整体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从指导社会活动转化为指导个人行为。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通过特定的观念、情感、意志、信念等意识形式而存在,主要靠内心信念的力量来维持,道德诉诸于人的认识和情感,采取非强制的手段来调节行为,通过行为主体的自觉、自省、自为而起作用,更易被人们所接受,并变成自觉需要闹;在人们受本能的驱动而无休止地满足自我需要的过程中,道德提醒人们把自身和社会利益联系起来。真假美丑善恶该不该手段传统习惯社会典论内心信念教育宣传内化情感意志信念观念道德的功用反映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因而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我们更应充分发挥道德的认识、教育、辩护和调节功用,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建设节水型社会作贡献。
二、用水行为的道德性分析
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节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这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人与社会关系合理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道德属于社会规范,通过善恶评价,运用“应该不应该”的方式调节人的行为。当个体确认自己应当道德地生活时,就会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把行为分为善的和恶的、正义的和非正义的,通过善恶评价调节自己的行为、推动自己的行为从现有向应有转化,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实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精神占有川。正是在这种把握世界的过程中,个体才得以确定自己的行动同社会的价值体系之间的联系,并由此确立了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自己对社会的态度、自己活动的意义、自己的责任等等。
(三)水消费的现实性分析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节水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于满足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水资源的浪费所造成的水资源鹰乏,已直接影响了人类目前和未来的利益。然而,人类道德的触角从未伸及自然与环境的领域,自然一直作为被利用、被改造、被摸取的对象而存在。人们始终存在着这样的观念:改造自然是夭经地义的;利用环境是无可厚非的工,〕。于是,人类与自然赖以生存的环境对立起来,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可是道德再也不能无视人与环境的关系,道德关怀应当眷顾自然环境,因为保护环境、节约用水最终关系到人类切身的利益。
(一)水消费的习惯性分析
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生活中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挑战和要求,包括道德的问题、挑战和要求,面对这些要求,我们在多数情况下意识清楚,但做出的反应却是“不假思索”的,而且是习惯了的:我们就这样做了,往往只是形成一种习惯而已,而没有考虑这样做的理由,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结果〔 ’〕。面对水资源匾乏的严峻形势,社会公众还是习惯性地大肆浪费而没有形成节水的意识,更没有去遵守道德规范。因此节水对于新时代的社会公众来说,仍是一项必须进行的道德教育。需要用科学方法和理念树立公众的节水道德意识,培养其节约用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道德培养策略
(一)增强奋众的节水道德意识
节水不但是公众自身素质的体现,也是其道德修养的外在写照,“勤以立志,俭可养德”是做人之美德,要使公众形成良好的节水道德意识,最重要的是引导公众自觉加强节水意识的道德培养。建设节水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宣传节水意识,使广大公众深刻认识资源浪费的危害,懂得节约的必要性和紧
迫性,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只有当每个公众都树立起节约意识,节约才能成为社会道德和标准,变成每一个公众的自觉行动。
人类应达到新的道德境界,自觉承担起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重任,应当运用其优于万物的理想和道德,使其不仅有利于个体的生存,而且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其它生命的繁荣。人类应当具有完美的道德境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成为地球的保护者和生态系统的协调者,以推动和促进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普遍繁荣,从而达到最高程度的自我实现.
(二)建设良好的节水宣传典论氛围
任何个体都处于一定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道德操守都要受到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同时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小环境的影响也同样不能忽视。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系统所支持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及个体合力作用的结果。学校、家庭都是社会的有机构成体系和重要组成部分,从三个方面吸取各种有益的道德资源,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节水“大气候”,从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环境,使小环境与大环境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建设良好的节水舆论氛围。
学校应主动成为进行节水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培养学生节水的道德意识和习惯,为建设节水型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同时,还要充分运用学校德育的各种优势资源条件,使节水的宣传渗透到课堂、食堂、寝室等校园的各个角落,使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在校园内处处受到警示;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宣传表扬师生中勤俭节约的先进事迹,批评揭露多种不良消费和浪费资源的现象,积极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浓厚的校园节水舆论宣传氛围。
家庭是社会成员的第一所学校,改善家庭德育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使家长成为子女的表率,对提高子女的道德水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从小对其子女进行正确的引导,随时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同时,还应对其进行趋向行为训练,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他们树立榜样,培养其良好习惯、优秀道德和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家长的道德品行、生活方式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下一代,并给其身心发展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人说,父母的言行是一本不成文的教科书,“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像教师一样“为人师表” , 成为其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前进动力和道德表率。社会是个体生活、成长的大课堂。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各类宣传工具,开展普及性和社会化宣传活动,在节约尚未成为公众自觉行动之前,应该通过各级政府、各类社团,利用一切舆论工具进行大规模、大范围、大众化的节约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利用各种国际环保纪念日,运动式与普及化并举,展开广泛的群众性节约活动,建立良好的社会节约氛围。重视良好氛围对人道德的影响作用,倡导选择良好的环境培育个体的道德,这是我国道德教育的特点。墨子有一次见染丝而颇有感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人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在墨子看来,首先,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其次,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颜色的丝,亦即有什么样的环境氛围就能造就怎么样的人。而荀子则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有怎么样的环境氛围,就有什么样的风俗,也就有什么样的习性和道德。所以,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一套能够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而且更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节约道德氛围,为社会各个方面做保障。
(三)利用道德的导向增强对不良行为的约束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
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对缺少鉴别力和批判力的社会个体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容易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有的社会成员在生活中连最起码的道德要求都做不到。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如洗漱不关水龙头的、水龙头不拧紧的、有人无人洗浴时的“长流水”现象屡见不鲜;有人甚至开着水龙头“冰镇”瓜果,或用水冲衣服、鞋等以代替洗衣机。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行为,都造成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所有这些做法在我们周围都是十分常见的,其对水资源的浪费也是显而易见的。日常生活中的节水道德是蕴涵性的,对生活着的人们起着暗示作用,而公众对节水道德的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接受暗示来完成的。接受暗示的一个根本特点在于接受某种影响而不自知,或者说是“受影响于浑然不觉之中”,这就需要利用道德的导向作用来约束人们的不良行为〔川。生活中的道德影响无时无处不在,这就需要利用正确的道德舆论导向来约束自己以及他人。
(四)从细微处着手进行节水习惯培养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既关系全民的利益,又要依靠全民的力量,倡导在消费中厉行节约,推行节约型消费方式与全社会每个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样促使人人从做好身边的事情中树立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这个切人点,以点带面,提高全民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道德应该优先把自己的视角深人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人类的一些基本社会行为进行培养。
文明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高,必须从日常生活细节人手。每个社会成员有必要重新体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训的启示,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让每个个体真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节水不应该只挂在口头上,还要有实际行动。要培养公众的节水道德意识,应从“小”人手,即要从小时候抓起,注重渐进性;要从小事情抓起,注意分化小目标,以点带面注重层次性。如果每个个体或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时时处处用社会的一些基本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那么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将会上一个台阶,建设节水型社会也将指日可待。道德不可能制约到每个人,它的内容也不可能符合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但可以确信:坚守节水道德准则,能使社会成员尽可能生活得平和、幸福、充满创造性和富有意义。
总之,道德能够丰富、充实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性更趋完善,使人格更趋高尚,使人生变得更美好。而节水道德意识的确立和节水道德素质的培养更能够帮助每个社会成员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调节人我关系、珍惜自然资源,激励每个个体不断向上,使其潜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尽可能地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