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父母强制干涉婚恋问题的探讨
关于父母强制干涉婚恋问题的探讨(转)
当今的中国父母,已经丧失了封建社会父母强迫子女嫁娶某人的权力,但是他们是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这方面的权威的,他们学会通过变相的方式实现权威,改以“不许你嫁娶某人”的方式来曲线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大多放弃了赤裸裸的强硬的“父母之命”,而是绘制并高举一面“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帜,利用舆论压制你的任何反抗企图——因为是为你好,所以你不顺从即不知好歹——使很多青年子女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如果你没有亲身经历过婚恋被父母强制干涉,且对那面旗帜深信不疑,请你不要随便攻击因为与你经历不同而思想不同的人;如果你对那面旗帜有过那么一点点怀疑,那么希望这篇帖子能对你“理清思路、在争取自由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有所帮助。
本文尝试从根源、常见理由、常用方式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一个大致、简要的归纳。我是女性,所以主要是站在女性视角去观察与叙述的,一个人的所见所感必然是非常有限的,希望大家一起来进行指正和补充。
一、反对理由
(一)我认为【正当】的反对理由:
1,【是流氓混混,或与犯罪分子有染】
2,【(24岁后)无业,且不思进取(读硕读博的除外)】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
4,【私生活糜烂,作风放荡】 须有证据,非臆想
5,【身患恶疾】
6,【具有影响日常生活的明显性格缺陷,有尚未治愈的心理问题(非臆测)】
7,【有暴力倾向】
8,有待大家继续补充„„但请注意此处并非列举个人好恶,而是父母可能用来反对的普遍正当理由
(二)我认为【不成立】的常见反对理由
1,【无房/无车/无XX元存款】
2,【对方家庭无权势/家境不好】
3,【无稳定工作】 注意,通常在五六十年代的人眼中,除公务员、事业单位外的一切工作都被当作“非正当/非稳定工作”,自主经商/自主创业/自由职业者简直更是被等同于无业,哪怕你月入、年薪是公务员的10倍以上你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们的眼睛有自动过滤能力,再多“才华、能力”也远远比不上一个小头衔,这是那个政治至上的年代人的通病。但是此处也有例外,比如以我的父母为代表的,自身是老实的小公务员,他们会认为公务员无用,理由是我的公务员男友只有贪污受贿才能给我好的生活,不如找个房地产商的儿子。
4,【长相不好/看不顺眼/太高/太矮】 指责别人基因不好。以造天使的标准准备制造孙子或外孙,我只能说大概每一位以貌取人的父母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这类父母往往最无理取闹。
5,【性格不好】 区别于第(一)部分的第6点,此处往往是无论据或论据逻辑十分荒谬的,断章取义,常被当作因为怕被指为虚荣而不好意思直接嫌弃人家穷的借口,或者莫名其妙就是不顺他们的意,又自知理屈而拿出来顶替的“口袋罪名”。
6,【异地】 这点有一定道理,因为异地的感情的确更艰难和脆弱,但当然不是全无可能。重点是:父母绝不会想到你们的感情、两地思念是否难熬,他们的出发点只是想把你绑在身边,怕你跟对方跑去别的城市。
7,【算命不好/八字不合】 最无奈最百口莫辩的理由。有些父母,尤其是母亲,的确是顽固迷信者,这种人几乎没有任何被说服的可能,只有无视之,但我认为这条也有很多时候同样是被拿来当作第1、2条的借口的。
8,【有恋爱史】 我妈就曾经要求我一定要找初恋的男人,并声称只有初恋的才会珍惜。但事实上初恋往往是最不懂得珍惜的,在感情方面,好多父辈因为生在保守的年代,经验比我们都贫乏得多,但偏偏就认为年龄比我们大就一定比我们正确、比我们聪明,我们的任何辩解都是愚蠢不值一提的。
9,【对对方父母/家庭背景有偏见】 “对方父母看上去很凶/很傻/基因不好/不是好人”,或者不满对方父母的职业、背景,或者两家有过过节,会允许才有鬼,参考罗密欧与朱丽叶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歧视单亲家庭(感谢网友左耳),不经任何调查就教条主义地否决一切单亲家庭。
在这一点上还是要提醒一些女孩,要注意观察由母亲一人带大的男朋友是否有愚孝的特质。
10,【学历】 我认为学历和给人带来幸福的能力是无关的,甚至和创造经济水平的能力也没有什么关系,比尔盖茨大学都还没毕业呢~~差别可能是会有,但重点是两个人在一起是否投契,是否能交流思想,只有自己才知道,只要自己确定就好。
父母这种心态,还是把自己的子女当作商品,各种性能特质与对方一一对比,对方任何一项参数偏低即被作为不合格产品。或者还是为他们自己的面子着想,觉得说出去丢脸——这又要扯到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了,话说我最讨厌那些吃饱了没事做只会张家长李家短又势利又浅薄又愚蠢又低俗的市井妇女了,很多人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以及父母的同事邻居都是这种特质的,她们炫耀自己,冷嘲热讽别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添油加醋四处传播他人隐私,除了硌硬人和祸害人以外一无是处。
11,【年龄】 常见的是,父母不允许子女违背“男大女小”的公式,女方父母可以说“比你小的不懂得照顾你”(难道父母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后天成长经历”的?)男方父母我真不知道是什么心态。。还有算命说不能找比你大/比你小的。
12,【是个人必须结婚】(感谢网友尾黑)有些人其实就想单身一辈子,原因有很多,也许是不想祸害下一代的杯具重演,也许是父母亲手导致的对婚姻的恐惧,也许仅仅是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但年龄稍微大点,父母就逼着你找对象相亲,你说你对结婚没想法对谈朋友没兴趣,就拿“剩女”这些词来讽刺你,拿“某某路人问起你结婚了没,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来哭诉;你说你自己过得好好的别人爱说就说吧,他们哼哼冷笑两声,说别看你现在逍遥,等你老了孤单寂寞了就后悔了blablablabla
“等你老了就无依靠”这句话充分反映出他们自己当初“养儿防老”的心理
从“无后为不孝之首”这句他们常常用来控诉你的话看来,他们的最大目的其实是通过你延续自己的血脉
组里有个帖的标题说“你不繁殖,他们就不爱你”——所以实际上他们爱的是他们自己的基因,而不是你这个人——另一个论据是,如果你不是他们亲生的他们才不会这么“爱”你。
或者还是面子问题,怕被别人说自己家孩子是“怪胎”、“有问题”
忽然有了个灵感:如果你害怕对象遭到父母的无理反对,你可以先对他们宣传你这辈子不准备结婚,你打定主意单身了,一定要装得跟真的似的,抛出一大堆坚定的理论,拒绝任何相亲或与异性接触,甚至表现出一点同性恋的倾向来。。当他们吓坏了觉得无助的时候,适时地引入你的对象。。这时候他们多半会觉得ta是个救世主了吧。。
13,【地域歧视】(感谢网友dawnwalker补充)很多大城市的父母歧视外地人,有些小地方的父母呢就以儿女找了个经济发达地区的配偶为荣„„这点也不需要过多解释,还是荒谬无理的偏见与虚荣。
按照网友小宅的话:“什么地域啊,民族啊,这和人品有什么关系?世界上难道有特产好男好女的地方啊?”
14,请大家继续补充,这一条请你最好补充你自己或者身边熟人经历过的,我知道有很多理由都让人大跌眼镜。
二、常用反对方式
1,【苦口婆心劝说】 自己劝→发动七大姑八大姨围攻,唐僧的N次方,口水都能淹死你→向外界散布你“不孝”的罪名,同时诉说自己的“苦命”,将舆论攻势进一步扩大→谩骂讽刺无所不用。
2,【眼泪攻势】 常与第一条并用,泪水涟涟,博取同情,数说从小到大自己对你的恩情和为你受的苦,增加你的负罪感。
3,【软禁/监控通讯渠道】
4,【断绝经济来源】 如果你还是没有自立的学生,算了吧再忍两年吧,而且没有任何经济基础的爱情的确就像空中楼阁;如果是已经工作的人,麻烦你拿出点志气来,不要他们的房子车子你会死?如果你还指望着他们给你买房买车,这篇文字的受众不是你,你可以不用抱怨了,回去乖乖当玩偶吧。
5,【暴力】 “敢跟ta在一起我就打死你!我既然能生你我就能弄死你!”
6,【自杀/绝食/有病不治相威胁】 很多人说他们不会真的敢去死,只是威胁恫吓你,在此真假先不作定论,我只是想说这种威胁行为真的是太无耻了,活生生撕开了“只是为你好”的虚伪面具及暴露了他们满足其自身愿望的自私本质。
插句题外话:今天看到一句回答这种自杀威胁的很绝的回答:“别威胁我,想跳楼就叫上我,放心,我不会拉你,我先下去给你垫背,算报答你的养育之恩。”
实在无法再忍受这种威胁的同学,或许可以借鉴。
7,请大家继续补充。。
三、强制干涉子女婚恋的父母的心理根源
1,【虚荣心/面子】 有些父母声称“很丢脸”的逻辑实在是荒谬得令人失笑(比如看见组里一个帖说因为男方性格比较倔,女方父母就觉得如果女儿跟他结婚大家都会嘲笑他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说辞如此荒谬?不是父母真的愚蠢到不知道这逻辑站不住脚,而是他们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归根结底多半还是觉得养了多年的女儿嫁给那样一个人(家庭)不值当,对方家庭不够给他们带来向亲朋好友炫耀的资本:他们得不到很多聘礼,也无法指望亲家带他们进入“上流社会”,无法指望利用亲家的人脉资源办事,无法向人家说“我女婿在某世界一流大学读博士/在某某机关拥有某某官阶/月薪XX万,给我们买了XXX当礼物/礼金一次性就给了XX万„„”——有些人可以骂我恶意揣测,我不是说所有父母都这么虚荣,但可以说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这种想法,只是程度高低的区别而已,不要把父母当成圣人以为他们有多么高尚伟大,父母的爱绝不是不求回报的,他们的这辈子过去大半了,当然可以指望凭借儿女的婚姻获得一个不一样的后半生,期望这么多年的投资零存整取,他们也想要豪华欧洲游,想住别墅,想以后生病了能住上最高级的病房用最先进的药,这也不是多么不能理解的事。
其实在于子女自己呢?引用我曾经看到的一个帖里的一段话—— “大家都在互相加压,弄得一个个都紧张兮兮的喊穷。租房子怎么就不能过了?40平方的房子怎么就不能住了?养个孩子不给他吃进口奶粉就养不活吗?没钱也一定要给孩子交赞助费?不上重点学校就不能成才?„„
看菜吃饭;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有钱有有钱的活法,没钱有没钱的活法,没必要非得什么都买最好的用最好的,那不叫有品味,那叫虚荣。
有句话说,现在人们不快乐,多数是因为想要的太多,而需要的其实不多。”
2,【自我理想的投射】 很多父母生孩子的初始目的,除了“延续血脉”,就是“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和愿望”,这种代偿心理下的孩子成为了父母实现自身理想的工具,小时候想学钢琴没学成的母亲逼自己孩子学钢琴,被文革夺去读书权力的父亲逼儿子考清华北大。。在婚恋问题上的表现比如:很多年轻时想嫁老师或者军人的母亲将女儿的择偶标准限定在同样的特定人群范围内。美其名曰“不想让你走我走过的弯路”,但实际上还是把孩子物化了,因为话语权的极度不平等,孩子作为家庭中的弱势群体,自己的需求被忽略,自己的愿望被抹去,一旦提出不同意见,父母就会表面说“尊重你的意见”,接着这些意见就被批评为“幼稚的/不合理的/无价值的”而被抹杀,末了父母还要以“民主”标榜自己。
3,【过高评价自己的孩子】 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个宝,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于是就导致认为谁都配不上自家孩子,告诫孩子“要多挑!”不管什么样的异性都能鸡蛋里挑骨头,众所周知剩女的杯具很多就是这样来的。
4,【控制欲/证明自身权威】 有些父母,纯粹是因为习惯了孩子从小就什么都听自己的,受不了权威被挑战的感觉。
5,【安全感缺失】 我妈妈就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有点被害妄想症,总认为所有接近我的异性都对我有所企图,常追问“某某是不是想追你?”然后告诫我“一定要像个高傲的公主,千万不要理他们!”、“你还小!(马上满22了)以后会有更好的!”她认为我和异性交往就必然会受伤、被骗,故而草木皆兵,常常拿电视报纸上的“男生因为女友要分手无法挽回而杀死女友”的例子教育我,深深地觉得这种事某天就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思维,她没有受过什么伤,一直被我爸宠着,我爸从不和她吵架,不管她怎么闹都让着她,从未做过任何对不起她的事,他们感情一直很好„„我想大概是天性使然吧。
另一种安全感缺失经常表现在母亲对儿子身上,即恋子情节的母亲,总觉得一旦儿子恋爱结婚了,她的地位就会受到另一个女人的威胁,她就会失去他。嫁给这种儿子当妻子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婆婆总是变态地管着儿子,对媳妇充满敌意,觉得她是来跟她抢儿子的。这种婆媳事迹太多了,此处不再赘述。
6,【偏见】 记得曾看到组里有一位同学说:“我们的父母这一辈人,大多已经失去了自我反省的能力,只剩下固执的观念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99%的父母知道本组之后,只会揪住个别词汇,痛斥哭诉谩骂,却从不关心我们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更不会去自我反省。
对象各异的各种固执的偏见,常常让我们非常无力,因为父母四十多年的观念实在非常固执强硬,又拒绝讲道理,只知道拿“我是你父母,我比你更懂看人,我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这种强盗逻辑来压制子女,使说服他们基本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这女孩屁股不大,一定不好生养”„„“这男的是单亲家庭,你嫁给他就是往火坑里跳”„„“当演员的私生活全部很放荡的,你可千万别娶个不正经的戏子回来!”„„“某某家儿子是国外留学回来的呀,将来一定有出息,听我的,就选他没错!”„„“我找人看过了,这女孩子面相克夫,赶紧给我吹了!”„„“以前交过女朋友的男的,一定花心!”。。。
7,【真的是为你好】 我不怀疑很多父母的确是以“为我们好”为出发点,但问题的重点在于,这里的“好与坏”的标准是他们制定并强加给我们的——比如你把找到可以心灵交流的灵魂伴侣作为恋爱结婚的最高目标,他们却认为一定要为你争取到100万聘礼才是为你好;你喜欢外向有情趣的男孩子,他们却认为只有老实的男生才会对你好(表面装出的老实和真的老实他们却不见得分辨得出来),更指责你喜欢的风趣男孩是油滑轻浮„„你希望找个有共同爱好、能懂你的老婆,父母却觉得“贤惠”的家务全能达人才能当老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8,【对子女的彻底否定/不信任】(感谢网友Tuilindo)看上去好象是,一个一个地否定子女找的恋人,其实是在否定自己的子女。潜台词是“凡是子女想到、做到的一切都是错的”。
这种真是没办法了,任凭你找来富的穷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老的小的,都不管用。他们是铁了心替你找,你除了洞房花烛夜揭盖头以外不拥有任何权力。
这种父母从根本上不信任自己的子女,这种子女也是“傀儡特质”最为明显与固定的。
9,【不理解“感情”】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不理解“感情”(我之所以不用“爱情”是因为这个词已经被过度诠释了,内涵不好确定,容易被揪住字眼大做文章,但“感情”是谁都有的吧?)是什么东西;或者根本不相信其存在,认为子女口中的“感情”一定是“一时被迷惑”;或者知晓其存在,却认为它是可以,也值得、更应该为了物质条件和他们的要求而随时改变和去除的东西„„
但他们会声称他们很爱你,对你有最深的感情,叫你不要伤他们的心,但完全不在乎你的心和你的感情被他们的言行伤害得多么支离破碎、痛不欲生,完全不在乎把你置于左右为难、对未来充满绝望的境地——你伤他们的心就是大逆不道,他们伤你的心就是为你好,他们一“伤心”就随时会被气死,你的伤心就只是一阵短暂情绪不要紧的。。这到底是什么狗屁不通的逻辑?!
何其可悲啊,你不仅连言行自由受限,连自己的感情都无权支配,你连一个人最基本、最本能的“感情”都要按照他们的意愿去产生与消灭。
其实可以理解,他们那个物质匮乏又保守的年代,大多是通过“介绍”结婚的,物质条件合适就能凑合。我们成长的年代物质条件基本得到满足,精神追求自然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所以很多父母不会理解感情对于婚姻的重要性,他们不会管你对于“共同语言、心灵默契”的诉求。他们还是用那颠扑不破地老一套:我比你老,所以我的经验一定比你有效,所以我绝对正确。
他们只是在复制自己,为将我们变成另一个他们自己而不择手段。而我们抗拒这种复制。我们要变成另一个人,变成我们自己。但还是那句话,有缘由、可以理解,不代表一定是正义的,更不是就理所当然应该被延续的,社会不会永远重复过去。
10.,请大家继续补充。。
四、结语
写了这么多,其实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请争取你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权力与自由。
当然,在选择并坚持之前,一定要基于客观事实看清楚、想清楚两个人是否真的合适,衡量好自己的决心。
然后不管这选择最终被证明是好是坏,你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无谓后悔,更不可能在坏的结果出现后去怨恨父母“为何当初没阻止我”(虽然我觉得这话多半是父母为了情节需要编造的)。
有些人会质疑:值不值得为了爱情/这个男人/这个女人与父母相违抗?
其实这不是爱情或爱人的问题,这是你自己的人生问题和成长问题,关键是你必须争取到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这是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被操纵的没有灵魂的玩偶)的前提。
其次,有人可能会说这篇文字提出了问题却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确如此,因为我自己也正面对这个问题,所以我也还在探索中,不能确定有效的不敢贸然说出来,也希望有过类似经验的孩子们集思广益,我经过学习之后再总结补充。
最后,to 同被折磨的大家:
我想,我们的问题,和组内其他极端虐待的例子是不一样的,我们无法采取那种“放弃沟通、不稀罕他们理解、只用相互舔伤口就好”的态度,我们最终还是希望问题被解决,希望得到父母的许可和认同(尽管问题的结果也许并不都能如此乐观)。我们大多数人(我没有说全部)其实还是在关爱下长大的,对父母的控制感到痛苦无比的同时,有时也不忍心伤害父母,我看到有一部分人在抗争中还是难免有会挣扎纠结、愧疚和罪恶感。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必须要认清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他们在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以践踏你的幸福为代价成全自己的虚荣。”我们的反抗不是大逆不道,我们对他们“抚养”的回报对等的应该是“赡养”,而不是“无条件顺从”。等他们老了我们有责任供养、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良好生活条件,但我们真的没有义务成为他们的玩偶和复制品。
我知道跟父母沟通是个很艰难的任务,但我认为不管怎样还是要去尝试,就算父母可能已经没有反思的能力,但我们不能连供其反思的契机都不提供。我们其实对他们的想法和心理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那么也有必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价值观和想法(即使他们不认同),我是说,要从根源上分析我们为什么和他们想得不一样,告诉他们我们不是倔强叛逆,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我觉得抱怨完毕之后,应该探讨如何更准确有效地告知和交流)
他们是否理解是他们的问题,但你是否尽到准确告知的义务是你的责任。
就像法律程序上规定:司法机关尽到及时、准确的告知义务之后,当事人扔拒不履行的,由当事人承担责任和后果。
这样,就算他们油盐不进,但至少对于我们转移自己的心理压力也有好处。
当然,以上,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希望各位在这一征途上继续相互鼓励和帮助,不要轻言放弃!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大多数时候,人生是不能两全的,在“幸福和自由”与“父母的认同祝福”两者之间,也许你必须做出选择,无法鱼掌兼得。
第二篇:子女是否能够干涉父母婚姻
今年的2月14日,既是情人节也是元宵节,双节放一起,让很多人觉得珍贵,有报道称在这一天,有很多新人扎堆领证,但是在这其中却有一对年逾六旬的老夫妇手挽着手来离婚„„
这对老夫妻男的叫秦茂万,女的叫王秋兰,两个人于去年的5月20日登记结婚,今年的2月14日离婚。可以说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已经算是闪婚闪离。而且他们离婚不同于很多人一样大吵大闹或者冷漠相对。呈现在工作人员眼里的,是一个卷曲长发,身着红色棉袄,眼睛视力看上去不太好的女子被一个男子深情的挽着双手,两个人相互依偎在一起。后来秦茂万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颤抖着双手,眼里噙着泪花,停顿一会后,才把名字签了上去。他旁边的王秋兰还宽慰道:“今后,我们还是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顾。做不了夫妻,我们就做情人。”完事后两个老人手挽着手安静的离开了民政局。工作人员说他们是一整个上午唯一来离婚的一对夫妻。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对看上去貌似恩爱的老夫妻非要离婚不可呢?原来秦茂万和王秋兰是半路夫妻,各自有自己的子女,两个人刚认识的时候就曾征求过各自孩子的意见,那个时候两边的子女都持赞成的态度,这本是美事一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今年春节前秦茂万摔伤了脚踝住进医院,起初两天秦茂万的儿子还会给送两顿饭,可是后来就再也没有来看过他。秦茂万称儿媳说有了老太婆就让老太婆照顾秦茂万。可是王秋兰眼睛不好,自己还需要别人照顾,哪能照顾生病住院的秦茂万呢?迫于无奈,两个老人决定以离婚的方式向儿女表明:老人病了或伤了,子女有赡养责任,不能将责任扔给老伴。
此外,秦茂万与王秋兰在经济问题上也有些许隔阂,生活习惯不尽相同。王秋兰比秦茂万经济上更为宽裕,但是针对家用的问题上以及王秋兰的消费方式两个人也都各有想法。所以面对现实问题和两个人的感情,两个老人还是选择了妥协。
律云律师观点:
针对上述事实,有两个婚姻法方面的问题需要明确,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血缘产生的,并不会因父母再婚或离婚而改变。因此,一切有经济能力的子女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生活的父母都应予以赡养。对于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应根据父母的实际生活需要和子女的负担能力,给付一定的赡养费,赡养费不应低于子女或当地的普通生活水平。
我国《新婚姻法》第30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而终止。由此可见,父母的被赡养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不论父母是否再婚,子女的赡养义务都是始终存在的,子女不能以父母再婚为理由,不对父母尽赡养义务。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其次,就是再婚的时候要在婚前明确经济责任。老年人往往在金钱上看得比较重。所以再婚前,应该明确约定经济责任,甚至明确到每个月双方各出多少生活费的具体数目,在这一点上尽量不模糊。即使是年轻男女结婚前,也最好做一个婚前财产公证。婚前财产公证是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简称,指公证机关对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权利的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婚前财产公证在我国是近几年新开办的一项公证业务,它有助于明确夫妻双方婚前财产的数量、范围、价值和产权归属,是解决婚姻、财产纠纷的可靠的法律依据,对于稳定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预防婚姻纠纷,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新时期士官婚恋问题浅析
新时期士官婚恋问题浅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士官在部队里不仅有自己的工资收入,大部分人也会接受家庭的经济支援。而现在的青年普遍早熟,社会风气对两性关系又日渐宽容,士官婚恋问题则显得尤为让人关注。
一、士官婚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士官婚恋呈现年轻化趋势。
士官既区别于士兵和以往的志愿兵,又不同于军官,当他们真正面对婚恋时,一些现实问题也随之摆在了面前,可谓困惑多多。有的士官入伍前就有女朋友,有的士官在服役期内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女朋友。好像没有女朋友是很没有面子的事,尤其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是过多牵扯个人和管理者的精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部队新装备的换代周期日益缩短,这就要求作为技术骨干的士官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科技知识,熟练掌握新装备,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本来是学习业务,钻研技术的大好时光,士官过早地恋爱必然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在学习和训练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不少新士官交朋友后,课余时间多是忙着写情书,打电话,加之一些新士官对婚恋问题心理准备不足,情绪易受恋爱中喜怒哀乐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影响干工作的劲头。由于新士官多是工作在一线连队,婚恋问题增多,自然会分散基层带兵人的精力。
二是给部队的管理教育带来影响。出于一些现实因
素的考虑,个别士官有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想法,他们明知这样做与有关条令规定相违背,却还心存侥幸,悄悄托人帮自己介绍。也有一些新士官找对象时出于虚荣等多种心态,刻意回避士官和以前志愿兵的区别,这些都难免会给以后的婚恋生活造成隐患。还有一些新士官把希望寄托于报刊、杂志、网络的征婚广告上,期盼通过媒体找到“心上人”,而没有过多 考虑征婚女方人员成份的复杂性,给部队保密工作带来一定的新问题。
三是增加个人感情和经济负担。由于新套改的士官大多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婚恋观不确定,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有的士官纯粹是为了凑热闹,表现突出的是频繁地调换女友。这种婚恋观容易造成感情基础不牢,致使婚恋失败,对于这些年轻的士官来说承受能力较弱,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轻生”念头,可能还会造成报复心理,引起严重后果。再有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温馨浪漫的生活方式,这些方面都需要金钱做坚实的后盾,这无疑是对士官一个严峻的考验。
四是对部队晚婚晚育政策也会带来冲击。士官在兵员中所占比例较大,而且遍布机关、连队、技术分队和战斗班排等各种单位和各个部门,这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最直接影响就是管理对象的数量空前增多,涉及面更为广泛,情况更复杂,也将带来教育难跟上,人员难监控,孕情难掌握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在国家
不再统包士官工作安排的新政策条件下,尤其对于那些服役期不满12年,需要自主择业的士官而言,很容易滋生“不吃公家饭,何必守严规”的消极抵触情绪,如果我们的思想教育跟不上,监控措施不得力,就很可能因为士官计划生育自律性的减弱而影响部队贯彻计划生育国策的大局。
2、士官在驻地恋爱结婚对部队建设的影响
这种“驻地恋”婚恋观念在士官中有一定的“市场”,随着士官队伍的不断壮大,立足在部队驻地恋爱成家的现象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有增大的可能性。非驻地户口士官在驻地找对象建立家庭,对于稳定士官思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的后顾之忧也明显减少,但是给部队的建设却带来了许多影响。
一是“小家庭观念”增强,责任意识淡化。部分士官在当义务兵时想的是如何好好干工作,为将来入党和改选士官创造条件。现在士官牌子扛上了,便感到目标实现了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同时也为自己着想的多了,整天忙着与驻地女青年恋爱,工作上没当义务兵时的那种干劲了,在思想上降低了工作和学习的标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于已成家的士官表现更为突出的就是有家庭琐事牵扯,自感精力不够,也致以造成爱岗敬业的思想淡化,图安逸想舒服的思想有所抬头,久而久之,小家庭的温暖冲淡了献身国防的意识,有的甚至不愿再与士兵同吃、同住、同娱乐,职责意识明显淡化。
二是恋爱不当会诱发纠纷,军地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官同志把目光瞄向驻地姑娘时,也引发出各种不同的问题,部分士官与驻地女青年的恋爱纯粹是属于不正当行为,他们之间的相识多是在歌舞厅、酒吧、发廊等娱乐场所,这种男女关系,也必定是维持不了多久的,等关系恶化后,会出现女方纠缠不清,对我们的士官同志进行欺骗、讹诈,进行报复行为,以至于大打出手,在部队中造成恶劣的影响,还有部分士官同志的驻地恋观点是受西方性解放思想影响,在与驻地女青年的接触中,多是谈一个甩一个,完全是一种寻求不正当的两性关系,这种关系处理不好,会与驻地群众发生纠纷,为驻地部队在群众中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是受社会不良影响,扰乱部队正常秩序。部队是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特殊的职能,与地方青年的交往或多或少会受不良习性的影响,时常做出有损军人形象的事。过多的交往也会使电话、来人、应酬等方面远远增多,并且遇有什么活动,请假外出现象也就比较普遍,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再有把不良习性带入连队,也会在部队中造成不良的后果,给部队的管理带来不小的麻烦。
四是转业安臵难度大,分散领导的精力。非驻地户口士官在驻地找对象建立家庭后,导致其转业大部分选择在驻地,给驻地转业安臵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同时有的士官在工作安臵问题上碰到难题后,利
用离部队近的优势回部队求领导帮忙,无形之中增加了领导的工作量,分散了部队领导的工作精力。
3、其它一些婚恋问题
“内部恋”是士官套改后出现的又一新问题,在士官群体中,男女士官共同生活,共同工作,日久生情,还有军官与士官间的恋爱也有所表现。“内部恋”的出现无疑对领导干部是严峻的挑战,不仅影响内部的正常秩序,还有可能造成不良的风气,在官兵队伍中树立了不良的形象,使部队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下去。还有部份在部队服役期限比较长,无心顾虑婚姻生活的大龄士官同志们,当有心考虑自己的婚姻问题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若不加以引导,有可能精神受挫,认为自己被社会所抛弃,连基本的婚姻问题都无法解决,导致本人也会消沉下去,以至于影响连队的正常生活。
二、士官管理中存在主要婚恋问题的根源
1、新士官过早婚恋原因分析
一是自我认识错位。士官制度改革后,在为数不多的士官群体中,有的士官轻“士”重“官”,认为士官也是“官”,应该享受“官”的待遇,“兵”味变淡,“官”味加重,时时处处以军官看齐,再有就是经济条件较以前也不同了,内心深处也“蠢蠢欲动”起来。
二是攀比思想严重。成为士官后,经济上宽裕起来,使得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爱美”心理逐渐显露出来,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有意或无意识地相互攀
比。本不想急着找对象,但看到别人和女友“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时心中既羡慕又嫉妒,于是在“不甘落后”的思想驱动下,也想跟着感觉走一回。更有甚者,个别已有对象的人还萌发了嫌“农”爱“城”,嫌“贫”爱“富”,嫌“丑”爱“美”的喜新厌旧之念。
三是交往增多,恋爱更趋明朗。士官大多二十一二岁,正值生理成熟阶段,当义务兵时年龄比较小,兵龄比较短,加之部队严格的纪律使之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追求异性的心理也长期受到压抑,随着兵龄年龄的增长和特殊的专业性质,与异性接触的时间、机会日益增多,“逆反”心理也与日俱增。
四是父母的急切催促所致。子女套改为士官,做父母的以为时机成熟,该为他们找对象,这种现象在农村籍士官身上反映比较明显,也是受到农村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为续“香火”而着急的缘故。
2、士官在驻地恋爱成家的缘由
一是追求婚恋生活的自由完美性。军人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存在“离家远”,“回家难”,“假期短”,每次回家探亲休假时,虽有“红娘”牵线搭桥与女青年见面,但由于接触时间短,双方了解不够,再加上有些女青年择偶观念的变化,导致部分士官往往有“好日子”先过的婚恋思想,追求的是花前月下,成双成对,生活完美,不愿受“分居”之苦。在驻地找个理想的意中人并不难,而且可以经常见面,增进感情,结婚后可以双宿双栖,何乐而不为?
二是士官原籍与驻地经济条件的差异。士官制度改革后,由于实行“三级六期”的合同制,服役年限可以由自己选择,少数家在农村或家乡的条件不如部队驻地好的士官,又萌发了在驻地谈对象、组建小家庭的想法。他们感到在驻地找对象,既可以解决青春期感情饥渴的现实问题,又可以相互了解增进感情,加速发展,打算找到合适的对象先谈起来,条件成熟后,立即退役完婚。
三是军地交往增多,创造了更多的条件。随着部队的体制改革,与地方的各种交往也逐渐增多。由于士官有其特殊的身份,非“官”,也非“兵”,在与地方交往中次数更多,机会也就多,同时也为“驻地恋”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在军民共建活动中,士官单独到共建单位的时机多,与地方女青年交往也就增多,还有部分士官利用军训、联谊等活动与地方女青年乱拉关系,致使“驻地恋”发生。再有就是随着兵役制度的改革,士官在生活,住房等待遇方面得到了较大提高,与军官相差无几。于是,驻地女青年开始把择偶的目光盯在士官身上,频频将“红绣球”主动抛向士官。
3、其它婚恋问题透析
部队这个特殊群体有其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在男女共同工作、生活的经常接触中,难免不会遇到各种感情问题。如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就需要同事与战友之间的安慰,男女心事最为敏感,也最容
易化解对方的心理障碍和工作生活上的烦恼。还有由士兵改选为士官后,身份与军官接近,有般配的想法,造成官兵恋。
三、解决士官婚恋问题的主要对策
士官婚恋状态的变化,是兵役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正常现象,也是士官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若不加以及时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则会成为影响部队的全面建设、社会稳定及士官个人成长进步的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单位和一线带兵人,一定要认识到士官管理教育的特殊性,特别是要重视士官婚恋问题的复杂性,针对他们的特点和实际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心的教育,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注意疏导和校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耐心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新士官确立好健康向上地婚恋观。由义务兵转改士官,是士兵军旅生活中的一大转折,进入士官行列后,他们除了工作外,婚恋成为他们普遍关心议论的“焦点”,能否正确对待和处理婚恋问题,对于他们的成长进步、作用发挥以及部队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要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入手,加强士官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注重对士官个人道德休养、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士官的生活品位,使他们认清沉湎婚恋的危害,主动打消早找对象的念头,把
精力转移到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上来,特别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婚恋与工作的关系,积极响应“晚婚晚育”的号召,不过早结婚成家,集中精力在本职岗位上有所进步、有所成绩、有所作为;要引导他们正确把握择偶标准,不以“财”择偶、以貌取人,把爱情建立在志同道合,忠贞不渝上。
二是建立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管理。士官在服役期间涉及婚恋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管理的问题。要像对干部那样加强对士官婚恋的审查关,防止他们畸形婚恋。一方面,要加强对士官婚恋情况的了解,掌握其婚恋的基本情况,建立士官婚姻登记,审批制度,要求士官必须按照《婚姻法》和总部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婚恋行为,并使其健康正常地发展,使他们的婚恋时时臵于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下。真正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违反规定者,要严肃查处,绝不能迁就照顾。另一方面,要严格结婚条件和规定,申请结婚的士官必须达到法定条件和晚婚年龄,保证婚姻的合法化。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根据部队实际,第一期士官原则上不应结婚,进入第二期的士官申请结婚也要从严控制,保证初级士官能够集中精力,安心工作,不断争取进步。对擅自在驻地找对象的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理,要敢于“唱黑脸,动刀子,下狠心”,做到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批,堵塞非驻地户口士官在驻地找对象成家的渠道。
三是做好士官的婚恋工作,家庭影响是重要的一环。在众多的士官队伍中,大多数农村籍士官的婚恋还由父母承办,或者家庭介入的现象也比较多,在解决好这些士官的婚恋工作时,就要家庭、亲属的配合力。要想减小开展工作的阻力,提高工作成效,就应尽可能取得亲属的配合与支持,发挥亲属的“亲合力”,争取里应外合,做好工作。同时向他们宣传我军士官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部队有关婚恋问题的政策规定,使新士官家长主动配合部队做好新士官的婚恋工作。
四是发挥军地作用,解决士官的实际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某些地区军人择偶难的问题确实比较突出,为此部队要从关心士官角度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首先在搞好正面教育和管理的同时,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并积极主动地同地方妇联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向他们通报士官在部队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广泛宣传他们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以求得地方姑娘的理解支持。其次,对一些婚恋“困难户”在休假等方面要采取倾斜政策,使他们有时间、有机会处理自己的个人问题;再次,部队有关部门对在原籍安家的士官,在其子女入学、住房、家属就业等问题上要尽量与地方协调予以关心和照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四篇:进城务工青年婚恋问题
进城务工青年婚恋问题
【摘要】进城务工青少年婚恋问题一直引起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本文就河南进城务工的婚恋问题进行研究,来探讨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进城务工;青少年;婚恋问题;解决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就业。进城务工青年是指改革开放后的进城务工人员,是中国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青年仍将进一步增长,现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一、河南省务工青年婚恋状况调查概况
笔者于2013年6月在河南省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不同行业的进城务工青年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专题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2份。反应的务工青年婚恋状况及相关问题的基本情况为:
(一)文化程度较以前有较大提升,年龄普遍偏低
据调查结果统计,被调查者男女比率中男性为55.3%,女性比例为45.7%。说明女性在农村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其中18-23岁占48.7%,24-27岁占26.1%,28-33岁占10.5%,其他年龄段占14.7%;在调查的对象中小学文化程度占14.6%,初中文化程占39.6%,高中文化程占23.3%,本科文化程占22.5%;独生子女占26.1%,非独生子女占73.9%。
(二)从业相对集中,收入水平较以前也有明显提高
进城务工青年就业以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平均每月的实际收入1500元以下占19%,1500-2500元占 16.9%,2500-3500元占33.8%,3500-4500 元占19.3%,4500-5500元占3.4%,5500元以上占7.6%。
(三)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进城务工青年中对于婚恋的态度令人堪忧
在调查人群中,婚恋现状为单身占65.2%,已婚占34.8%。而未婚人中理想结婚年龄为18岁以下占6.3%,18-25岁占57.7%,26-30岁占29.8%,30岁以后占6.2%。在选择婚恋对象时最主要的标准时性格、外貌、工作收入、自身学历,并且更倾向于老乡和城市人占83%。而对于看待进城务工青年在城市的婚恋中46.9%认为是为了选择人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但是也有33%的认为是暂时的排解寂寞,长久不现实。在择偶的目的中想要改善生活和改善社会地位的占29.1%,相亲相爱的占46.4%。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希望的长期居住地占42.4%,愿意回到农村的只占14.7%。
(四)城市中的婚恋情况面临很多方面的限制
在调查中显示,务工青年认为影响他们婚恋态度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意见占23.1%,家庭经济的差距占32.5%,双方文化程度占32.4%。一直单身的主要原因为没有合适的对象占28.01%,不想恋爱占25.4%,较少接触异性的占12.2%,先赚钱再结婚的占23.3%,不够自信、没有信心的占11.1%。在调查人群中择偶遇到的困惑主要有婚姻市场的尴尬地位占15.0%,临时性、流动性的工作性质带来的障碍占35.7%,择偶的经济压力过大占28.3%,缺乏被爱的吸引力占21%;通常情况下,结识普通异性的主要途径是在工作中结识、熟人介绍、网络和参加聚会。择偶标准主要受家庭影响占24.2%,同事、周围环境占33%。调查显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问题的社会因素有周围人的婚恋态度占18.2%,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占42.8%,社会风俗道德的制约占18.8%,当代男女比例失衡占20.2%。
(五)政府与企业的干预日益加强,但仍有不足
在调查中显示政府或所在地为务工青年的婚恋问题提供了相关政策帮助中相亲活动占13.8%,提供法律援助占20.1%,住房补助占20.7%,其他相关政策占12.6%,不清楚占32.8%。企业及工会为务工青年的婚恋问题的相关帮助中显示组织相亲活动占14.7%,定期举办交流会21.1%,提供住房帮助17%,定期批准假期回家占16.4%,不清楚占31.8%。对于自身的婚恋问题,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有多组织相亲活动、廉租房或经济房、政策上的鼓励和经济上的补助。调查中迫切希望解决的权益中劳动权益占26.4%,社会保障占28.4%,生活居住占31.9%,政治权益占3.6%,文化生活占6.6%,解决纠纷占4.9%。在问卷最后70%以上的进城务工青年都希望政府和企业能够更为切实的为他们解决在婚恋中遇到的问题如住房、保险和医疗等。
二、解决进城务工青年婚恋问题及相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辅导和帮助,努力提高进城务工青年的整体素质
采取措施对进城务工青年进行合理引导,为其提供适合其职业技能发展的职业培训机构,提高其素质,引发其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工人发展。要建立政府牵头、社会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参与的进城务工青年培训体系,将务工青年的培训纳入社会教育体系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非农技能、实用技能和创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能靠技术吃饭。建立信息平台,确保各类用工信息能够及时发布;相关职能部门对职业中介和就业市场要加强监管、规范,确保务工青年能够安全顺利找到工作;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积极鼓励有能力的来进城务工青年自主创业,开拓就业渠道。
(二)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确保维护进城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要使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能够知法守法,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同时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并建立相关维权机构,开通法律服务热线电话,有效完善务工青年维权举报投诉机制,努力做好务工青年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务工青年不受歧视、虐待、排斥,做到同工同酬、公平对待。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条件。规范和完善婚介所的相关规章和制度,扩展交友渠道,保护进城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交友平台。
(三)着重教育引导,解决在城市融入上的思想问题,多措并举,切实发挥共青团作用
要加强对来务工青年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逐步认同城市生活规则,逐渐认同社会、融入社会。由于青年人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自主创业能力较弱,容易被置于社会安全网之外,各地团组织应该发挥协调作用,联合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通过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就业咨询部、培训网点、维权监督岗、图书室、文化中心等,为外来务工青年在入出两地之间牵线搭桥,直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定向服务。
(四)关心关爱,解决在城市日常生活问题。
一是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健全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根据省内、市内务工青年为主的实际,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放开户籍制度的限制,逐步淡化户籍差异,保障进城务工青年在生活、卫生医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和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减少进城务工青年婚恋问题的阻碍。二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精神诉求。免费开放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便利。三是和用工企业相互联系,定期举办进城务工人员联谊会和相应的活动,为他们相互交流缓解工作压力提供一个平台,同时为未婚人员扩展交友圈,以便更快地寻找到合适的择偶对象提供帮助。大力推进各类企业工青妇群众组织的建立和工作开展,确保务工青年能够参与各类文体娱乐活动。
参考文献
[1]唐汉琦.实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困境与对策[J].考试研究,2012..[2]王光玲.金融危机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社会融入困境解析[J].理论学刊,2010,2.[3]杜政.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探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9.[4]李海燕、甄永辉、褚立阁.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保护的关键是要创设良好的法治环境 [J].商场现代化,2006,36.
第五篇:婚恋观问题及原因
婚恋观定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客观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心中形成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真正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具体的说包含以下几个意思:爱情以一定客观物质为基础;理想是爱情的社会内容;男女平等;具有排他性、热烈性、持久性的特点。
当代婚恋观存在问题:早恋、物质化严重、剩男剩女现象、蜗居裸婚现象、剩男问题被忽视。
一、早恋:俗称牛犊恋,指青春期之前出现恋情的恋爱。早恋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原因分析:
1.青少年发育早熟。北京市于1963年--1964调查,女生月经初期平均14.5岁,而八十年代部分地区调查,则提前到平均13岁多一点,最早的仅9岁。
有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初中一年级女生中月经已来的占57.4%,初中二年级男生59.3%的已有遗精现象。这些变化,意味着相当多的学生性早熟,这就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对异性的爱慕和追求,也就成为出现早恋现象的原因之一。
2.性教育残缺和滞后。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束缚,不少人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使他们懂得了性知识,就会助长他们的性尝试。为了保持青少年的纯洁性,便杜绝他们对性知识的任何接触。有些学校尽管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但往往遮遮掩掩。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把性行为说成是低级下流的事,见不得人的活动,或闭口不谈。由于这种禁锢,青少年对自己身体的第一性征与副性征的发展变化不了解来龙去脉及科学卫生的处理办法。越是得不到正确的科学的解释,越是觉得神秘,在这种特殊心理驱使下,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引发男女学生“早恋”的心理。
3.社会上不健康文化的影响。社会、生活环境中男女青年亲昵的举动随时随处可见,影视文化中对爱情的描写,“黄色”录像、书籍的秘密流传以及同学之间对异性的谈论,使个别学生接受了错误的性知识和恋爱观。他们带着好奇心理想体验一下与异性交往的感受。一旦有了反馈信息,又会增加感情因素,助长进一步探索的愿望,从而陷入“早恋”的游涡。即使得不到应有的反馈,也不会降低这方面的好奇心与仿效性。由于认识水平有限,很少考虑后果,往往一触即发,不能自止。
4.家庭因素。对于大部分出现“早恋”现象的学生,一般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有的是个体户,家中忙于生意,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是父母离异,孩子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温暖和教育;还有的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给孩子造成极坏的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有些困惑不解的心理生理问题无法向父母请教,此时极希望能有一个理解自己、安慰自己、能与之倾心交谈的知心朋友,这时男性的果敢、刚毅与女性的温柔、细腻的互补性使异性同学成为充当这一角色的理想对象。随着感情的交流,以友谊为开始的异性朋友会逐步发展为“早恋”。
解决方案:
1.转变陈旧观念,大胆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教师应明确性是一门科学,不能谈性色变,使学生通过正常的渠道对自身的生理、心理现象有科学系统的了解。开设《健康教育》课,由教师讲授并配合录像、挂图等形式,给学生讲解性器官的构成,青春期男女发育特点及性道德知识,帮助学生拨开心头迷雾,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增强性保护意识和对不健康思想的免疫力,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积极引导男女学生正常交往。中学期间,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易朝两方面发展,教育者要善于引导,注意男女生之间的团结、友谊。支持和鼓励他们之间广泛正常的接触,教育他们破除封建的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同时还得教育学生男女有别,在交往中应保持一定距离,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要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如组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参观参加公益活动等,增大男女生交往的“透明度”,在活动中建立起纯真的同学友谊,扭转因活动少造成的兴趣偏移。同时利用异性效应在许多方面使他们得到有益互补,促进心理的成熟。
3.加强心理咨询,建立咨询室,针对部分学生内心困惑不解和不知所措的问题,采用书信或面谈的形式,使学生获取正确答案,卸下包袱,以全新心境,对待所遇到的问题。
4.告诫学生“早恋”造成的后果。由于中学生心理的不成熟以及性格志趣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早恋”结果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精力用于谈情说爱,荒废了学业,那是本末倒置。在晓以利害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冷静、理智地分析“早恋”的后果及影响,本着既为自己的将来又对对方负责的态度,及时结束不合时宜的感情交往。
5.取得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校内适当开展集体教育,引导学生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树立崇高理想。校外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结合,通过家长、辅导员、居委会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这样效果往往比较显著和巩固,不易出现反复或暗中来往的情况。但这种方式也要因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能力而有所区别,以免给学生造成较重的思想负担或产生自卑的心理,影响身心的健康。
6.加强法制教育。对于个别自我控制能力差,意志薄弱,缺乏道德观念,在“早恋”过程中发生越轨行为的学生,要结合法制教育,对其给予严厉批评。情节严重的还应做出严肃处理,以教育其他学生,加强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理智地尽快地终止这种误入歧途的早恋。
二、婚恋观物质化严重:
原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婚恋观念也逐渐功利化,由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及主流价值观的不够成熟,使弱式性别群体——女性的婚恋观越来越物质化,从而为某些鼓吹婚恋功利主义的所谓专家提供生存的土壤。
女性本位主义让男性为女性的某些不合理要求白白埋单,甚至是两个没有恋爱关系的两性之间也会发生这种可笑的行为,比如外出游玩或吃饭等,男性不知何故地要为非亲非故的女性朋友们埋单,费解的是,如果男性没有这么做,他就会受到嘲笑,但追根溯源起来,一个男性不为非亲非故的女性朋友埋单,却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因为这体现了人格上的平等。近年来,婚姻类问题关注度比较高的词:“小三”、“拜金女”、“富二代”、“凤凰男”、“三子—房子、车子、票子”等,还有马珞那句惊世之语“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远坐在自行车上笑”无一不透露出目前婚恋观的严重程度。
解决方案:
三、“剩男剩女” VS “蜗居裸婚”:
在一个工业化日渐繁荣、城市化急剧变迁的时代里,单身者尤其是女性获得了经济、知识以及各项社会权利的大跃进,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家庭之间的依附关系日渐疏离。这是单身的资格。这是一个过剩的时代。滞销的商品被剩下了,在婚姻情感上滞销的那部分人也被剩下了。现今社会上的优质剩女越来越多,因为自身条件不错,更具有独立自强的性格和能力,所以她们宁愿被剩下,也不愿意将就凑合。这种剩男剩女现象折射出现代人更自我、更物质的婚恋观。她认为,这与现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独立自主观念渐强有关。尤其是以80后90后为主的单身一族,这些个性鲜明的“独一代”更关注自我、崇尚自由,所以如果对方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他们宁愿被剩下,也不愿蜗居或裸婚。
《蜗居》算是09年最震撼每个都市无房族心灵的电视剧,因为它最真实的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与困惑:“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望着不断上涨的房价,每年的辛苦工作也许也换不来一平米的搁脚地。没有房,没有车,那还结婚吗?除了“蜗居”之外,“裸婚”一词也成为09年热门词汇。如果我们买不起房,难道我们就没有资格拥有爱情与婚姻吗?“裸婚”的孕育而出,实属必然。裸婚”其实是指“没房、没车、没钻戒、没婚纱、没存款”等诸多“无”的婚姻,其中“没房”最关键。,“裸婚”在西方国家,乃至很多亚洲国家,早已是个正常的现象,两人相爱自然可以结婚在一起,没有房子、车子、婚纱、存款等都不重要。如果有感情,双方一起努力奋斗也未尝不是走向幸福生活的途径。即使是“蜗居”似的的辛苦生活,有甜蜜的爱情,哪怕胃疼的时候,知道家里一定有人为自己备好了斯达舒,熬好了热腾腾的暖胃汤,这种幸福也就很满溢了。夫妻双方一起打拼生活,这样的爱情与婚姻才更能经得起风雨来袭。
他们都追求真爱至上,只不过前者选择显得更加理性,他们将物质条件纳入完美爱情的必要条件之一,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这是张爱玲被奉为经典的一句名言。孤独守侯的岁月里,它给予了“剩男剩女”们最温暖的慰藉。;而后者更为大胆,他们愿意为了爱情挑战当今社会的种种物质限制。
另外,部分剩男剩女产生的原因是:学业事业耽搁:功成名就时才找缘分,四、剩男的悲剧: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有分析认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沉”,其结果不仅是产生大量“男光棍”,更在于其畸形发展所导致的恶果将主要由贫困人口来承担。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同龄适婚女性短缺,男性就会向低年龄女性中择偶,挤压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别的地区发展,城里哥找乡下妹,富裕地区的男性找欠发达地区的女性,“婚姻剩余男性”最后沉积在低收入的贫困阶层。
婚姻挤压
人口比例失衡首先带来的是婚姻挤压问题。再过15到20年,一部分大龄男青年由于找不到对象,只能到下一年龄段的女青年中找。如此循环下去,“老夫少妻”将不再是个别现象。
80后光棍男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房子,这个牵动着中国社会敏感神经的话题,也被都市男女称为绊倒无数英雄好汉的最后一道“婚坎儿”。从《蜗居》到《裸婚时代》,反映都市婚恋压力的影视剧不断受到热捧,也从侧面折射出都市年轻人在权重爱情与房子时的挣扎心理。因为房子不敢恋爱,因为房子恋人分手,因为房子夫妻离婚,在城市,房子让一些人长期当着“光棍”,同时也让一些已经“脱光”的人无奈回归。从“男强女弱”传统家庭观念入手。这种解释先将人们按个人综合条件的高低依次分为ABCD四个层面,于是A男选择B女,B男选择C女,C男选择D女,那么剩下了D男和A女,便成了当今的“剩男、剩女”。这种现象也被网友调侃为“旱的能旱死,涝的能涝死”。从个人条件来看,此解释还推导出社会中的“剩女”多是因为条件优越而选择性的剩下,而众多“剩男”才真正面临着婚恋压力。
赵格羽对中新网生活频道表示,这种剩男剩女现象折射出现代人更自我、更物质的婚恋观。她认为,这与现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独立自主观念渐强有关。尤其是以80后90后为主的单身一族,这些个性鲜明的“独一代”更关注自我、崇尚自由,所以如果对方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他们宁愿被剩下,也不愿蜗居或裸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