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市社保政策,社会保障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社会保障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社会保障概述
1、概念厘定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实现的。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全球的社会保障模式,大致可分为国家福利、国家保险、社会共济和积累储蓄四种,分别以英国、前苏联、德国、新加坡为代表。目前我国在建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共济模式,即由国家、单位(企业)、个人三方共同为社会保障计划融资,而且这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改革趋势。个人责任的强化已经成为全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共识。社会保障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是维护社会安全的“稳定器”。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缴费原则
收支平衡 稳定性 公平性 效率性
3、分配原则
(1)、保障基本需要的原则
保障基本需要的原则是社会和国家要保证全体社会成员个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基本医疗需求,使每个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及失业时,能够及时地从社会保障方面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基本的医疗和药品,从而能够正常地生存下去。人的基本生活包括:营养、衣着、住所和获得个人自由与进步的机会,这是保障基本需求原则的基本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里所说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需要原则,也正是适应这一要求。
(2)、社会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社会保障是个人消费的分配,社会可供分配的消费品的数量, 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以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标准要与国家、社会及公民个人所能提供的财力、物力相适应。西方福利国家在社会保障标准方面,待遇过高,包揽过多,给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养成了国民的依赖心理,改革举步维艰。目前,许多国家在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都力图避免这一弊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没有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活水平。而且,全国还有几千万人没有摆脱贫困,解决问题。中国的基本国情一方面决定了建立社会保障的必要,另一方面又限制了社会保障项目不能过多,范围不能过宽,标准也不能过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具有刚性,易升不易降。但也不能过低,要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需要,保证对象的基本生活。中国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应严格遵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必须的项目一定不能少,重要的事情先办,范围和水平不能过高过宽。法定的基本保障只能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想要提高受保人的生活质量,有条件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可以自愿进行补充保障。
(3)、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在这里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考虑“公平”和“保障”的要求,如果离开了“给劳动者以物质保障”这一宗旨,仅以劳动贡献来决定保险待遇,那么只要按劳分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搞社会保障。但是,效率也决不可少,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是劳动者谋生的基本手段,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必然起作用。经营好的单位和经营差的单位相比,不仅在职职工的工资待遇要高一些,而且社会保险待遇也应好一些。从职工个人来看,劳动好的和劳动差的相比,不仅工资收入高些,而且保险待遇也高些。如果不体现这一区别,职工退休时不管原来劳动和工资如何,拿一样的退休金,无疑是打击先进,鼓励落后。可见,社会保险中要体现激励要求,效率原则,保险待遇一定要有差别。当然,这种差别要有一定的度,不能大到主次不分,甚至主次颠倒的地步。社会保障只能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如果失业救济金比就业时工资还高,人们宁肯失业也不工作。这种保障,不仅没有效率,也失去了公平。
(4)、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原则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是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保险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增强公民自我保障意识,强化投保意识,有助于每个公民从个人利益上关心自己的保障待遇,从而密切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共担风险的社会保障机制。
5、四大作用
社会保障的根本原则就是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所有社会成员效用的最大化。著名经济学家A.C.庇古教授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社会保障政策可以扩大一国的经济福利,因为穷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损失,使社会总效用增加。”它通过设计一种制度,使人们不因没有特权而受到伤害,不因分工所形成的社会地位而变得卑贱。其作用有四:
(1)保障权利公平。公民享受教育、健康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在西方被统称为“福利权利”或“社会权利”,被视为对基本公民权的拓展,或社会公民权的一部分。联合国《人权宣言》中有关“福利条款”对这一权利进行了明确规定,如第22条——“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社会保障把保障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享受了全民的社会保障,意味着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从而在一个公平的起点上参与社会竞争。(2)保障机会公平。机会公平是指,任何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都应被覆盖在社会保障范围内,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在中国,一些富人把穷人当作智力低下、不负责任甚至天生懒惰的人。这是不对的,中国穷人绝大多数勤劳、本分、责任性强,他们之所以受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机会缺乏所致。社会保障制度可使他们中的悲观者前行,他们中的无力者有力,增强他们的机会,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尽可能公平竞争的起点。
(3)维护规则公平。规则公平指一视同仁,既不能对弱势群体歧视,又不能对特权阶层倾斜。通过社会保障机制,重点保护社会的极端贫困人口(即在绝对生存需求线下的群体)。因为和高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从风险管理获得的保护也是最不完善的。这就意味着,不实施社会保障,他们可能落入所谓“贫困陷阱”之中,形成恶性循环。(4)调节分配公平。我们说,分配公平提高效率,分配不公损害效率。当前,一些国有单位之所以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与分配不公有关。那么,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进行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差别,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5、空帐
所谓“空账”,即养老金个人账户空置,其实是国家对个人的一种欠债——当前尚未退休的职工所缴纳的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支付给了此前没有个人账户的已退休老职工,而后者的养老金原本是应该由国家直接埋单
二、中国社会保障的现状
(一)养老保险制度 功能:
1、从家庭和个人角度出发,个人参加养老保险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强制缴纳的方式结合国家自主扶持的方式为年老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在青壮年时期定期少量地缴交费用,换到年老生活的补助,免除了家庭一定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在当今“四,二,一家庭”模式下,老年人一定程度上可以靠自己的养老金生活,从而减少子女抚养老人和孩子的双重压力,对老年人的生活心态和对家庭的和谐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的角度出发,社会养老保险可以概括为几个有利于:(1)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2)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缴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
养老保险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其运作中能够筹集到大量的养老保险金,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巨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实行基金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以数十年计算,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更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通过对规模资金的运营和利用,有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3)有利于拉近城乡发展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意义重大。
现状:
20世纪80年代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开始进行改革探索,90年代改革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建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确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模式,均衡单位负担;个人账户部分采取积累模式,体现个人责任,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形成,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为8%,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财政每年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养老保险资金补助。2007年中央财政给予养老保险资金补助873亿元、地方财政补助260亿元。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
从长远看,基本养老保险应当实行全国统筹,但是,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实行全国统筹难度比较大。因此,统筹层次比较低,2007年底,全国共有17个省市实现了省级统筹,能够在全省统一调度使用养老保险基金,其他地方仍在实行县市级统筹。
统筹层次不高,难以发挥社会保险的互济和调剂功能,不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而且转移接续困难,影响了劳动者参保的积极性,有的地方允许退还外来务工人员所缴的个人账户部分养老基金,形成“退保潮”,使养老保险制度名存实亡。
成都市政策: 缴费标准:
(1)缴费率: 新办法对个人账户规模进行了调整,由原计发办法的缴费基数的11%调整为8%。职工个人账户按缴费工资的8%建立,全部由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形成。个体参保人员同样按其缴费基数的8%建立和计入个人账户。
(2)缴费基数:成都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和职工、个体参保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计发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基数涉及的“职工平均工资”,统一使用上一年度四川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此举是为了养老保险向省级统筹过渡。
企业职工的月缴费基数在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范围内,按企业职工本人的工资确定。
个体参保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按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对未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个体参保人员,缴费基数逐年增加,到2008年全部到位。
待遇给付:
(1)丧葬抚恤费标准
离休人员按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养老金的10个月计发,其中本人基本养老金低于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死亡时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个月计发,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养老金的10个月计发。退休人员和个体参保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按本人死亡时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个月计发,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养老金的8个月计发,分别比原办法增加1个月。
(2)“新人”“中人”“老人”各有办法 计发办法进一步体现公平效率原则。参保人员缴费每满一年,月基础养老金按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增发1个百分点,上不封顶;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1996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属于“新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退休后将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基数的高低、退休时间的早晚直接挂钩。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项构成。
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养老保险新政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中人”,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
养老保险新政实施前已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老人”,他们仍按照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随基本养老金调整而增加养老保险待遇。
(二)医疗保险 功能:
1、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活主要依靠劳动报酬维持,而健康的体魄又是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前提条件。劳动者一旦患病,势必会影响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可使患病的劳动者从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尽快恢复身体健康,重新从事劳动,取得经济收入。
2、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医疗保险可以依靠国家、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力量,筹集医疗费用,通过提高广大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促进各类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同时,通过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医疗服务市场,调整服务布局和服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使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3、提高全民健康意识通过建立个人缴费和分担医疗费用的机制,有利于培育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医疗保障的能力和节约费用的意识,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
现状: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的改革方向,由此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印发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试点意见》,并在九江和镇江进行试点,之后不断扩大试点城市,到1998年已有50多个城市进行了医疗改革试点。在多年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为建立“低水平、广覆盖、共同负担、统帐结合、多层次”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决定颁布之后,全国范围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实行统账结合的,覆盖所有城镇职工的,属地化管理,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建立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制度,切断医生收入与医院售药收入之间的联系;适当提高医疗技术劳务价格等制度。改革后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1)实行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集资和支付模式后,个人帐户的积累如果本人由于健康而不用于支付医疗费的话,就可以长期存在帐户中,以至于越积累越多而得不到使用;而生病多的人,个人帐户的钱不够用,甚至总是空帐,而不能从统筹资金中支付。由于从统筹资金中支付也是有限的,所以,不论各地怎么确定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的缴费比例,这种设计都不能发挥医疗保险互济和共同抵御风险的功能。
(2)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不缴纳医疗保险费。由于退休人员个人帐户没有积累,医疗费用支出又多,个人帐户积累不多的中年职工陆续退休又使得退休队伍不断扩大,所以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占去社会统筹基金的将近一半(1997年为43.8%),这就给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造成很大压力。(3)各种类型企业的劳动者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但是在许多地方,只有具有城镇户口的劳动者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而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外来流动人口、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的职工却没有参加。还有,许多地方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改革不同步或者医疗待遇标准不一,没有体现出公平化的原则,所以需要建立统一的缴费和待遇制度,并进行统一管理。此外,在计划经济时期享受一定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待遇的职工家属也被排除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
(4)在机构内部管理体制上,要建立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在外部设立了三种监督制度,即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财政部门的行政监督,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由政府有关部门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医疗机构代表、工会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外部监督机构,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隶属于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会保险的管理和营运不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以上第三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在我国无法适用。
成都市政策: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统一参保范围、统一缴费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管理办法。
缴费标准
单位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按月共同缴纳,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雇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工按月共同缴纳,从业年龄内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由本人按月缴纳:
(1)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以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7.5%;(2)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以雇主和全部雇工的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7.5%;
(3)职工或个体工商户雇主和雇工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以本人上月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2%,由所在单位或雇主在工资中代扣代缴;
(4)个体参保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可按上一年度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的80%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9.5%;也可按上一年度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为4%,不建个人账户,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
(5)月工资低于上一年度成都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基数;月工资超过上一年度成都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其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
一般缴费年限为15年
待遇给付
(1)待遇支付起始时间
初次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中断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或欠费4个月以上的,自参保或重新参保之日起,连续缴费满12个月以后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按本办法规定予以支付,个人账户从缴费当月起计入。
单位职工缴费不满12个月突发重大疾病,经所在单位申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核实,其住院医疗费按本办法规定支付。
(2)统筹基金起付标准
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医院级别确定,一级医院200元,二级医院400元,三级医院800元,符合条件并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签订住院医疗服务协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乡镇卫生院,下同)160元,市外转诊起付标准为2000元。
(3)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
一个自然年度内统筹基金为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
(4)统筹基金支付比例
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一次性住院医疗费用,其数额在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扣除个人首先自付的费用后,由统筹基金根据医院级别按比例支付:三级医院85%,二级医院90%,一级医院92%,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签订了住院医疗服务协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在此基础上,年满50周岁的增加2%,年满60周岁的增加4%,年满70周岁的增加6%,年满80周岁的增加8%,年满90周岁的增加10%。根据年龄增加后的医疗费报销比例,不得超过100%。
年满100周岁及以上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为100%。
(三)失业保险 功能:
(1)维护社会安定。社会保险是社会的“安全网”,保持社会稳定是社会保险的一个基本职能。而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项目的失业保险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失业使劳动者失去生计来源,如果没有制度性的保护措施,就很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
(2)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前提条件和配套措施。当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了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这部分人能否及时出中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关键在于其失业后能不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而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目的,就是保障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推进企业减员增效,加快改革的进程,这体现了失业保险在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中极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实失业保险基金,使其能切实保障广大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已成为当前改革的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生产发展。
(3)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促使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失业保险提供的物质保障,满足了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要求;而再就业、职业介绍等服务,又使他们获得了提高就业能力的机会,为再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现状:
1、失业保险覆盖面还比较小,主要表现为:(1)首先,对失业保险存在认识偏差,许多单位和职工认为失业保险是“一平二调”、“劫富济贫”。
(2)其次,失业保险制度改革跟不上就业形势变化的需要,传统的以“单位”为服务对象的社会保险体系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分散化、流动性强的就业格局。
(3)最后,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全部参加失业保险,“漏保”比较严重。
失业保险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2、从目前失业保险所发挥的作用看,很多地方还停留在生活保障上,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发挥的功能还不够。
3、另外,由于社保经办机构经费紧张,存在挤占挪用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的问题,导致专项用于失业人员培训和职业介绍的经费不足。
4、行业统筹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大型垄断行业实行行业统筹,而未按规定实行失业保险属地化管理原则。违反失业保险征缴比例,实行部分行业统筹,部分社会统筹。如今年审计发现某铁路系统以职工流动性大为由,按1%实行社会统筹缴纳给地方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2%实行行业统筹。
5、“非因本人意愿”难以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由于就业不充分、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工资太低等原因,“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失业人员按规定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而这又与设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初衷相悖。(2)一些垄断行业实行“自愿”解除合同、获得高额经济补偿的人员,不应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但在具体执行中考虑到社会稳定、行业利益等种种原因,经办机构仍违规为他们发放了失业保险金。
(3)一般企业买断工龄、给予很低的经济补偿的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由于和企业签订了自愿解除合同的协议而丧失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
6、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
失业保险政策是集职工参保缴费、失业保险待遇申领发放、失业人员转岗培训和再就业于一体的完整制度体系,但由于信息化程度落后,很难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致使不应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隐形就业人员领取了失业保险金,造成了基金的流失。
成都市政策: 缴费标准:
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全部职工年平均人数和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货币工资额乘积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待遇给付:
参加失业保险满一年后,事业即可享受。
(1)失业救济金和门诊医药费从失业职工办妥失业登记的次月起计发,其领取期限根据失业职工离开企业前的连续工龄计算,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四个月。再次失业的职工,按重新就业后的连续工龄计算。
(2)失业职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期限,具体划分为:工龄满一年不满二年的发三个月;工龄满二年不满三年的发六个月;工龄满三年不满五年的发十二个月;工龄满五年不满八年的发十八个月;工龄满八年以上的发二十四个月。
(3)失业救济金的标准,按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确定。
(4)失业职工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每月的门诊医药费按失业救济金领取额的10%确定,与失业救济金一并发放。
(四)工伤保险 功能:
(1)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种组成部分,是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国家对劳动者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劳动者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工伤保险的实施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达的标志。(2)实行了工伤保险,保障了工伤职工医疗以及基本生活。伤残抚恤和遗属抚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职工和家属的后顾之忧。工伤保险体现了国家和社 会对职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工伤保险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工伤保险与生产单位的改善劳动条件.防病防伤.安全教育.医疗康复.社会服务等工作紧密相联,对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安全生产,防止或减少工伤.职业病,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4)工伤保险保障了受伤害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妥善处理事故和恢复生产,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维护社会安定。
现状:
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经颁布实施,新《条例》大幅度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调整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级别增加1至3个月职工本人工资。同时,增加了基金支出项目,将原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以及“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改由工伤保险基金统一支付。上述调整,在大幅度提高了工伤职工待遇、更好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明显增加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加大了基金支付压力。新条例于2011年实施后,待遇项目和标准都有了相应增加,进一步加大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这就要求努力挖掘扩面资源,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防止基金支出出现缺口。地区间收支不平衡。从上表看出,由于地区发生工伤的情况不同,有的县区出现收不抵支;有的县区也基本持平,出现预警。所以,进一步提高基金的统筹层次,增强基金的互助共济能力,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配套政策衔接不及时。新条例较之旧条例,更加侧重工伤职工的权益维护,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较之过去,同样的项目额度增加了,又增加了原来基金不予支出的项目。但实施后,相应的配套政策跟不上,比如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的两个一次性待遇标准,住院伙食补助、交通食宿费用等规定省里或统筹地区相对滞后,造成了工伤职工的待遇迟迟得不到落实
成都市政策: 缴费标准:
按照“以支定收、适当储备”的原则,实行全市统筹、分级管理,以市为单位统一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费根据行业危险程度及职业危害程度分类实行差别费率。工伤保险费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与企业职工人数为基数,由企业按下列比例缴纳:
(1)矿山、井下、开采、生产及储备装卸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企业为2%;(2)冶炼、钢铁、建筑、安装、建材、交通、运输、化工、铁路企业为1.3%;(3)机械、电力、农林、水利、地质、勘探、石油、旅游企业为1.1%;(4)轻工、纺织、电子、仪表、医药、邮电、通讯、粮油(加工)企业为0.9%;(5)商业、贸易、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为0.6%;
待遇给付:
1、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由所在企业及时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抢救,脱离危险期后,转送工伤保险指定医院医治。治愈或治疗处于相对稳定时,应作出医疗终结结论。医疗期限不得超过十八个月,伤情或职业病病情特别严重需要延长医疗期限的,经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批准,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四个月。
(1)致残程度达到一至十级的工伤职工,其医疗期内符合国家规定的医药费、相当于因公出差补贴三分之二的住院伙食补助费,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其中上班意外事故造成一至四级伤残以及上下班交通事故,本人负担医药费的3%,不享受住院伙食补助费。
(2)因医疗条件所限,经批准转往属地以外住院治疗的,交通费、途中补助费、食宿费等,由工伤职工所在企业按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3)医疗期内,由工伤职工所在企业按月发给相当于本人当年月平均工资和补贴的工伤津贴。工伤医疗期满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工伤津贴,享受本办法规定的伤残待遇。
(4)医疗期内,企业不得与工伤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5)工伤职工旧伤复发,医疗期内的待遇按本条规定执行。
2、工伤职工医疗终结后,致残程度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享受下列待遇:(1)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二十二、二十、十八、十六个月的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2)按本市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由社会保险机构分别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90%、85%、80%、75%的伤残退休金。
(3)按照完全护理依赖(A级)、大部分护理依赖(B级)、部分护理依赖(C级)三种程度,由社会保险机构分别按月发给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50%、40%、30%的护理费。(4)易地安家的,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二个月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安家补助费,按因公出差标准报销车船费、住宿费和途中伙食补助费。
3、工伤职工医疗终结后,致残程度被鉴定为五级至六级的,享受下列待遇:(1)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
十四、十二个月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2)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安排或适应工作有困难的,由企业分别按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发给70%、65%的生活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后,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基本养老金。
4、工伤职工医疗终结后,致残程度被鉴定为七至十级的,享受下列待遇:(1)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十、八、六、四个月的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2)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本人自愿自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的,可解除劳动合同,由企业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分别为十五、十二、九、六个月的本企业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5、职工因工死亡的,按下列规定办理:(1)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三十六个月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2)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丧葬补助费,标准为六个月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3)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抚恤金,直至失去供养条件时为止
(五)生育保险 功能:
生育保险是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其主要作用有:
(1)有利于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不仅使妇女安全、健康地渡过生育期,也为其产后投入正常工作创造了条件。生育保险为她们提供孕期检查、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有薪假期,保障了其生育期间的身体健康和基本生活,解除了生育女职工的后顾之忧。
(2)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人类繁衍、世代延续是社会得以生存的基础。要提高人口素质,首先要保护母亲健康。如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就会因生活困难而被迫降低必要的保健与营养水准,直接影响到婴儿的生存和健康成长。(3)有利于国家人口政策的顺利贯彻实施。目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很低,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生育政策,其中包括生育保险政策。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基本国策,更要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来认识和理解生育保险的意义和作用,促进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
(4)为企业公平竞争和妇女平等就业创造条件。由于行业特点和社会分工不同,一些企业女职工比例较高,另一些企业则比例较低,实行生育保险有利于均衡用人单位的生育费用负担,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同时,也有利于男女平等就业、同工同酬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进步。
现状:
1、法制建设不完善
关于职工医疗保险的立法情况和实际工作相比,显得有些滞后。各地在执行职工生育保险的过程中,主要依据的还是1994年12月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同时各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新的法律出台,法律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变化,这种状况使得法律落后于现实和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严重脱节,而且立法层次也较低,执行力度不大。
2、生育保险的覆盖面窄
虽然我国最近一个时期加大了社会保障工作的投入和覆盖面,但是就生育保险来说,和社会保险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很小,大部分农村妇女不在范畴内。这让很多人不知道生育有保险,导致大众的报信意识缺失。机关事业单位的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女性劳动者和无业或失业的女性。
3、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的有关规定一直是处于试行阶段,由于始终没有进行修订,一些条款已经和新形势不相适应,而且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没有刚性的明 确法律规定。对于保险范围界定不准确,比如早孕和流产所产生的检查和处置费用处理问题,与生育相关的疾病保险问题,生育服务标准,报销药品目录和收费标准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及早明确。
(2)已经颁布的相关法律和规定条款内容不一致,导致执行起来的难以掌握。关于女职工的产假工资问题,到底是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的百分之百开工资,还是执行《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中规定的按照企业上半年度职工平均养老基金技术计发。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起来很难把握,造成政策执行不力的局面出现。
(3)生育医疗费与生育津贴补偿偏少目前生育津贴的支付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月工作日计薪20.83天/月,一种是月计薪天数21.75天/月。但是表现出来的问题是数额偏少,标准偏低。各地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费用不足实际发生的一半,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育龄妇女的生育费用。另外生育保险的基金收缴存在缺陷,职工的奖金和津贴也属于工资,现在很多企业,把津贴与补助以报销的方式发放,不计算在工资内,这样导致保险费上缴额度减少。
成都市政策: 缴费标准:
用人单位为其职工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6%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用人单位人均工资总额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
没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的生育保险费由其本人按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0.6%缴纳。
待遇给付:
1、女职工保险待遇
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和人员按规定不间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后,符合《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生育、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女职工,由社保机构按下列标准拨付生育保险待遇。
(1)生育津贴:以女职工生产前12个月本人的生育保险缴费工资总额除以365日后,按不同情形分别计算生育津贴:
a.妊娠满7个月生产或流产的乘以90日;
b.妊娠满3个月不满7个月生产或流产的乘以42日;
c.妊娠不满3个月流产的乘以14日;
d.剖宫产增加15日;
e.多胞胎的每多生产一个婴儿增加15日。
(2)生育医疗费包括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床位费和药品等费用。生育医疗费实行定额结算。
社保机构按前款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的费用,用人单位必须用于女职工在生育、产假期间应享受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社保机构拨付的费用不足以支付的,其差额由女职工所在单位补足;社保机构拨付的费用有结余的,其结余归入女职工所在单位的职工福利费。
符合国家、省、市规定的晚育或母乳喂养增加的产假及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由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执行。
2、男职工配偶补贴
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按规定不间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其配偶属于未参加生育保险的非城镇人口、城镇无业人员或已参加生育保险但缴费不满12个月的人员,符合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生育的,按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的50%给予一次性生育补贴。
3、计划生育手术费
计划生育手术费包括因计划生育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绝育及复通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费按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由社保机构定额结算。
4、并发症和医疗事故
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引起的部分并发症所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的住院医疗费用,比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和支付比例纳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因手术而造成医疗事故,按有关规定处理,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六)住房公积金 功能:(1)能够帮助需要住房的居民定向积累购房款。住房公积金制度可以帮助职工从参加工作开始,每月拿出一部分工资收入,实行定向储蓄,三五年后这笔储蓄的金额就能够用来作为购房的首期付款了。
(2)帮助市民提前购买住房。虽然房价相当于职工家庭年收入的二三十倍,但职工参加住房公积金后,三五年就有可能买到住房。职工就有资格获得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贷款,职工可以用这三五年积蓄的现金,再加上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贷,买到一套住房。
(3)帮助市民合理安排支出。住房公积金制度要求职工每月拿出一部分工资收入,定向用于购房。这并不意味着要额外增加职工的生活负担,而只是要求职工在住房消费上拿出理应拿出的那一部分收入,这并没有超出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4)帮助职工享受政府的各项优惠。参加公积金的个人,不但可以有保障地买到住房,而且在许多方面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优惠:A、交存时的资助。当职工每月拿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交存时,其所在单位也必须同时以同样的数额给予资助。这两项合并为职工的住房公积金。B、交存后的扶植。职工交存住房公积金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C、贷款利率优惠。交存公积金后,职工可能获取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是低于一般市场利率的。因为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发放这一贷款时,实行的是保本微利的经济方针,而不是象其它贷款那样以赢利为目的。D、存款以最佳的方式保值增值。
现状:
2002年,《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2号,以下简称《通知》)发布以来,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住房公积金制度从管理体制、监管体系、运行规则、业务发展速度等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推动住房金融体系建设、促进住宅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建设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出台住房公积金的新政策:《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这部旨在维护缴存人利益、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的新规定,表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健全,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业务进一步规范,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完善,缴存人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维护。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部分地区机构调整有待于进一步到位机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从体制上、机制上彻底铲除管理机制上的漏洞,从根本上转变各行其是、多头管理的局面。部分地区管委会虽然设立,但管委会决策制度不落实,体现在既没有章程也没有议事规则上,个别地区没有把分中心纳入统一管理,其委员中职工、单位代表少,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比例大,给管委会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带来体制上的弊病。
有的管理中心内部控制还不完善,制度缺失,岗位责任不落实,内部监督存在漏洞,缺乏防范和控制风险能力。
(2)住房公积金覆盖率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目前,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度大幅上升,随着国有企业转制以及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缴存额上升,缴存人数却有所下降。目前缴存人数只占在岗职工人数的58.8%。(3)住房公积金使用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住房公积金制度政策性优惠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得不够,个人贷款发放速度较慢,未能充分发挥其“低存低贷”、互助性的政策性住房资金的应有作用。
(4)住房公积金风险有待于进一步防范 由于证券市场交易规则存在漏洞,一些证券公司违规将客户资金或托管的国债挪用或质押回购,使有些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证券市场购买的部分国债出现风险。住房公积金管理难度增大。面对涉及6000多万职工,归集余额超过5000亿元,个贷余额超过2500亿元,每年缴存额近2000亿元的住房公积金规模和发展速度,住房公积金管理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5)外部监督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监管力度等。
成都市政策: 缴费标准:
(1)缴存比例: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50号令)的规定和成都市住房委员会二00二年第一次会议决议,从2002年起,我市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上限调整为15%,下限仍按6%执行。亏损企业由单位申请,经单位职代会讨论通过,并经“中心”审核,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可降低缴存比例或办理缓交手续,待单位经济效益好转后,再提高缴交比例或补缴;但期限一次最长不能超过一年。
(2)缴存基数: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口径按照统制字〔1990〕01号文件的规定:职工工资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组成。
待遇给付:
(1)办理销户支取
职工在①离退休②死亡③出境定居④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⑤在“中心”托管户托管期间从事个体经营(办理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等情况下,可以办理销户支取,支取额为职工个人账户内的本息金额。(2)办理使用支取
职工正在发生住房消费(如购房、建房、危房大修等),需要付款给房地产开发商、还购房贷款本息、付相关税费时,可以办理使用支取,支取额为上一年度已结息金额(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
(二)、第二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功能:
企业年金不仅是劳动者退休生活保障的重要补充形式,也是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吸引高素质人才,稳定职工队伍,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作用和功能至少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分配功能
企业年金既具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性质,也具有国民收入再分配性质。因此,企业年金形式的补充养老金计划又被视为对职工的一种延迟支付的工资收入分配。
(2)激励功能
企业年金计划根据企业的盈利和职工的绩效为职工年金个人帐户供款,对于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稳定职工队伍,保障职工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职工为企业服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又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
(3)保障功能
建立企业年金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解决由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而造成的职工退休前后的较大收入差距,弥补基本养老金保障水平的不足,满足退休人员享受较高生活质量的客观需求,发挥其补充和保障的作用。成都市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金之外的补充保障的一个主要来源,确定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20%左右,以满足职工退休后享受更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不足。
现状:
2011 年颁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公告》从政策方面进行了完善。由于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针对企业年金制度的监管法律和监管规定尚处在研究制定过程中,经办主体对企业年金计划的运营管理业务缺乏经验和技巧,因此,在企业年金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1)年金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立法层次较低、法律效力较差。我国出台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是企业年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式的法律文件,也是目前企业年金运营管理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两个办法仅仅是部门规章,而且许多事项尚待进一步细化。
(2)管理手段简单,评价指标缺乏标准。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是企业年金制度的制定者和监管者,但是目前受各种资源的限制,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年金市场的监管手段简单化,还处于信息统计的初级阶段;对各管理机构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各种评价指标缺乏标准、统一的口径,纯手工统计,很难避免统计人员的道德风险,导致数据质量可比性差、可信度低。
(3)市场运营主体不规范。我国的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将其职责分解,分别委托给不同专业机构管理,委托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人从事企业年金计划的日常行政事务、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管理业务;委托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从事安全保管年金基金资产的业务;委托企业年金投资管理公司从事企业年金投资运作业务;委托包括投资顾问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精算事务所等在内的中介机构为企业年金运行提供咨询、资信评估、精算、会计或法律等专业性服务。由于我国企业年金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管理机构急于跑马圈地,低收费甚至不收费、中介机构不尽职等问题时有发生,年金市场规范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年金税收优惠政策不到位。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为全体雇员按国务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对策研究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可以税前扣除,而《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规定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以从成本中列支,《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中又规定试点地区企业才可以按4%的比例税前列支,对于同一事物有如此多不同版本的规定,难免让人无所适从。
(5)治理机构不完善,受托人的空壳化和分散化严重。通过受托人制度来发展企业年金,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确保企业年金制度的安全性、专业化,同时有利于发展出竞争性的金融市场。但是目前,受托人的空壳化和分散化使受托人的职责难以担当起来,它的责任、义务和收益不太对称,责任太大,收益太小。企业年金市场各个角色竞相压低收费标准,进入恶性竞争时代。在理论上,信托型企业年金制度下的受托人居于十分重要的市场地位,但目前的形势是,外部受托人既面临着自我生存的考验,又面临着市场的严重挤压;外部受托人既是中小企业举办企业年金的必由之路,又是目前的一个瓶颈;外部受托型集合企业年金是推动中国广大中小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重要路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年金的发展方向。
(6)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集合企业年金计划迟迟未出台。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全国55%的GDP、60%的出口总额、40%的利润、45%的税收,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但其企业年金还不到企业年金基金总额的1%。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量小、管理成本高,单独设立企业年金计划比较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一种标准化、能够形成规模、便于中小企业参加的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满足中小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需求,拓宽企业年金市场。
成都市政策:
(1)企业年金的供款
企业年金的费用,原则上应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供款缴纳。单位供款的时间、次数、水平由单位根据经济状况和自身特点确定。单位的供款,提取额在企业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超过上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按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计算的金额,可由单位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划转为企业年金供款。工效挂钩企业的应付工资结余可以作为企业年金供款。
(2)企业年金的给付
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都要建立年金个人帐户,累积的年金及运营收益计入个人帐户。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办理了退休手续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可以申请一次或分次领取企业年金个人帐户储存额。本人死亡的,年金个人帐户余额按照继承法的规定,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
三、社会保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A、薪酬与福利
(1)由于,关于社会保险缴费的规定,五项社会保险,企业的缴费率达到总工资的30%,所以客观上增加了企业职工的福利
(2)个人要缴纳个人工资12%的社会保险费,相应的就减少了薪酬收入(3)从长远来看,社会保障是有利于职工退休后收入的 B、人力资源规划(政策)
由于社会保险企业缴费负担重,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上一是更加选择实习生;二是选择自愿不参保的职工;三是以最少的人完成最大的工作量,导致加班是常事;四是以参保吸引素质更高的劳动力;五是减少培训、招聘等人力资源管理费用;五是更注重人员的稳定性 C、招聘与配置 由于社会保险企业缴费负担重,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上一是更加选择实习生;二是选择自愿不参保的职工;三是以参保吸引素质更高的劳动力;
2、社会保障对企业的影响
A、法律法规
《社会保险法》的出台,以强制力规定了企业为员工参保,使其有法可依,为相关纠纷提供了解决依据,更加保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权益。对于目前企业逃避社保责任等问题具有相当大的规范力度。
B、经营成本
一是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二是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C、企业发展战略
由于社会保障企业负担大部分责任,增加企业成本,减少了企业的投资资金,使得企业更加从长远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发展,注重细水长流,保留优秀人才,发掘人才,以人才制胜。
D、人才培养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兵种住职工的忠臣度和稳定性培养。
五、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未来展望
(一)第一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存在的问题
1、经济实力有限, 社会保障费的承受能力有限。部分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管理落后、生产领域专业化协作程度差、办公效率低, 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国有企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还有一些企业不是害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而是害怕过重的社会保险费会增加劳动力成木, 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因此, 企业往往没有能力甚至是害怕负担起社会保障费。
2、追求眼前利益, 主观上不重视对职工的社会保障责任。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往往注重企业的眼前利益, 片面追求企业的当前利益, 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企业的工资成本, 减少了企业的盈利。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五种保险, 虽然每个地方规定的险种缴费具体比例不同, 但由于用人单位缴纳的比例基本上达到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30%左右, 这个数字对于用人单位的压力还是比较大。因此, 许多中小企业有意逃避参与社会保险。
3、人员结构复杂, 流动性大, 劳动者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够。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有的来自农村, 有的来自城镇, 也有相当数量的下岗、失业、兼职、退休返聘人员。这些员工成为企业不参与社会保障的原因或者是借口。从劳动者自身方面看在当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 劳动者面对竞争和生存的压力, 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很淡薄。所以即使了解社会保障也因为害怕向雇主提出要求而被解雇宁可不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要求参与社会保险。
4、社会保障监督机构没有与管理机构严格分离, 难以保证合法的筹资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有力的监督机制等运行, 导致社会保障参保率低。由于没有健全的法律作为保障, 监督的力度不够使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轻, 行政处罚有限。例如伤保险条例只有一条规定, 就是“ 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5、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用工时以临时工和季节用工为主, 效益不稳定, 企业不愿意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障。
6、职工对社会保障不够了解, 对维权不够重视。社会保障强制性不够。对业主来说, 缴纳社会保障金使劳动力成本增加, 利润减少, 自然不愿意承担员工的社会保障责任; 对于员工来说, 有些人不了解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 政策法规不清楚, 保险意识淡薄;另一些人虽然了解社会保障权益, 但在如今的劳动力剩余的市场情况下, 就业压力很大, 不敢提出更多的要求, 也没有要求签订劳动合同, 一般都是双方对工资及休息制度的口头协议。提高中小企业参与社会保障的对策
1、加强立法。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调整的是利益关系。经营者为追求利润, 不会主动增加社会保障基金投人,而社会上各种需要保障的弱质群体无法实现自我保障, 必需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调整这种关系只能依靠国家干预, 即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推动建立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法律支持和政策监督, 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的管理, 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尽快地参与社会保障、享受社会保障。
2、提高企业社会保障收益。当社会保障缴费大于所获得的利益, 或者至少相一致时, 社会保障才可能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在实践中, 缴费与待遇挂钩的形式已成为世界社会保障改革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 只有当人对社会保障的支出报有回报的信心且对未来预期稳定时, 社会保障才会真正发挥获益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社会保障管理通常不够透明, 管理模糊。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所缴的社会保障费去向哪里,怎样增值等, 使个人对社会保障抱有怀疑和担优, 更无从谈起社会保障的激励作用。
3、加强教育, 宣传社会保障, 并建立畅通的社会保障办理程序。很多企业雇主并不了解参与社会保障的渠道或者有意逃避参与社会保障, 而也有许多员工自身也并不了解社会保障或者了解社会保障但不敢要求企业雇主为员工参与社会保障。所以要通过多方面的渠道强化劳资双方的社会保障意识, 加强社会保障的宣传教育。如在企业、社区、大学的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宣传, 并且可以建立社会保障事务所, 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保险咨询与代理服务, 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 建立简化的社会保险办理手续和程序, 为企业减少事务负担, 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 为企业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为雇员提供社会保障不但是企业的责任, 而且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提高企业营运的质量, 引导他们从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 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4、切实落实各项有关政策。我国现在对于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可以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政策, 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还可以通过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 切实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 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细化和配套的落实,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 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参保难、缴费难的一个重要前提。
5、制定适度的社会保障缴费水平。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因为难以给付较高的社会保障费, 而难以负担。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缴费制度,我国中小企业在劳动力市场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 适当调整实际工资水平的浮动程度, 采取灵活的缴费方式或将一部分缴费例如加班贴补、奖金、加薪的频率和额度等压缩在劳动力实际工资中来减弱其对企业成本增加的影响也是完全可行的。
6、当前社会保障条块分割、标准不统一、账号不统一。这对于流动性较大的民企职工的社会保障增加了实际操作的困难,尽快实现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与接续。由于一些社会保险不会随着员工的流动而流动, 使得一些预计跳巢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得不离开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省份或地区的员工宁愿将社会保险费兑换成现金。所以应尽快实现社会保障的全国统一,不分城乡和省分。这样无论工作转移到哪里, 所有员工都能继续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障项目。
7、建立适合民营中小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可以采纳一些专家的建议, 将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 推行 “ 联合企业年金计划”。
8、建立健全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养老保险监督体系。建立民营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促进民营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二)第二层次社会保障制度 企业年金 存在的问题
1、制度门槛高,中小企业入门难。目前中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主要的针对对象还是资金雄厚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在规定企业年金制度的进入标准时,要求企业管理制度完善、民主化程度高、基本养老保险基本落实等,而这些条件对于人员流动性大的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2、企业年金基金运行机构设置的高门槛。企业年金制度实行完全积累制,基金主要作为企业投资金发挥作用,但是我国的关于企业年运行机构的门槛高,使得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没有运行资格,也就降低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3、企业年金采取自愿性,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决定其实现“自愿”很难。目前由于金融危机,经济周期性疲软,市场竞争激烈,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民营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更是面临者严重的挑战,在这种困难的境地下,要实现中小企业自愿参与企业年金制度是十分困难的,再加上企业的逐利性,就是的这个“自愿”就更难实现了。
4、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信息量大,流程复杂,中小企业完全把握很难。企业年金制度是一种企业自愿制度,政府只是起指导作用,所以要去企业在年金供款、给付、基金管理上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5、中小企业谈判空间小,很难争取到优惠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中小企业由于本身的市场地位和资源量,决定了其在年金相关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
6、中小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小,难以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中小企业由于其资金量、职工数等原因使得其年金基金规模小,不能实现和适应市场的规模投资。
7、企业年金本身承担的费用高。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设计各种管理费用。
8、职工被排除在企业年金设计之外;职工权益代理缺失,内部表决制度缺失。目前有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工会制度,参与决策等代表职工权益的民主形式,使得职工的权益很难得到维护。
9、缺乏应对企业破产等的制度。中小企业由于发展周期短,目前有大量处于起步阶段,制度不完善。
解决措施
1、中小企业参与集合计划,以降低门槛。集合企业年纪计划使得企业年金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该类计划具有运营经济、快速高效率、汇集投资形成规模效应等优势,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职工的需求。通俗地讲就是,如果是单一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门槛是10000元。而集合计划,是在银行开设统一账户,企业想加入就可以随时加入,对企业的资产要求就自然低了很多。
2、采取半强制性的企业年金制度,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职工采取不同的政策力度,分层的依据主要是职工流动性。对于稳定的职工实行强制的企业年金制度,不稳定的则实行志愿加入的制度。
3、加强中小企业企业年金教育宣传。在中小企业加强企业年金制度宣传,是中小企业认识到企业年金的激励功能、投资功能,促使其自愿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4、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经济承受力,降低社会保险缴费。企业年金制度作为第二层次的制度,是对社会保险的补充。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企业缴费大30%,这对于中小企业已经是一种负担,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在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5、赋予职工话语权,充分发挥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作为企业年金的出资和收益主体,企业职工理应处于制度的核心地位,即保障职工的民主参与权和决策权,以促进企业年金制度的健康发展。加强职工话语权,加强与职工的沟通交流,有助于企业年金制度的规范运行。具体可以是细化企业年金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职工监督等。
6、采取与绩效挂钩的企业缴费方式。企业年金制度与效率工资制度相结合使用,是企业鼓励竞争、奖励忠臣和贡献的手段。而且,企业应该更具自身收益和环境情况适时调整缴费。
7、根据职工流动性,采取区别对待的设计参与制度。对不同流动性的职工实行不同的待遇水平、归宿权益、转换工作的处理方式设计等。
8、完善企业年金相关的制度。如法律制度、相关费用制度、激励制度、监督制度等。
第二篇:2011成都市企业社保缴费政策
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政策
一、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月缴费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月缴费金额=Σ(职工月缴费基数×各险种缴费比例)
二、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
注:用人单位工伤保险根据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卫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工伤保险费实行浮动费率的通知》(成劳社发[2005]156号文),每年4月实行费率浮动。
三、2009降率后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
注:
1、困难企业出具《困难企业(停产、歇业)企业审定结论通知书》,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由 7.5%下调为6%,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由2%下调为1%。
2、文件依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稳定就业工作的意见》(成府发[2008]68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稳定就业工作的补充通知》(成府发[2009]8号)和《关于印发成都市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稳定就业工作意见的实施细则的通知》(成劳社发[2009]21号)。
四、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
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为用人单位职工本人上月工资收入总额,职工本人工资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确定。
根据《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公布2008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通知》(成统计发[2009]12号),2008成都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24691元,根据《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09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适用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基数问题的通知》(川劳社办[2009]33号)2008四川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5038元。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涉及到“职工平均工资”,使用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涉及到“职工平均工资”,使用上一年成都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
注:
1、根据成社险[2007]17号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缴纳的养老、失业、工伤按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根据《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154号)和《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成都市生育保险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成劳社发[2006]91号)文的规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及雇工的医疗和生育按实际工资申报,按60%保底,300%封顶后,作为缴费基数。
第三篇:各单位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科技局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经费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达到5%以上,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按当年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对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政策。
二、对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自投产之日起,第一年按企业实际上缴增值税区级留成部分全额给予无偿支持,后两年按50%给予无偿支持;3年内企业上缴所得税区级留成部分全额给予无偿支持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专利费资助办法 资助对象和方式。申请中国发明专利或被授予国外、港澳发明专利权的,且第一专利(申请)权人的地址在本省、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均可申请资助:
(一)第一专利(申请)权人为本省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二)第一专利(申请)权人的户籍在本省或具有本省居住证的个人。资助的专利费用种类和额度。
(一)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的,每件资助人民币500元;
(二)已被授予中国发明专利权的,每件资助人民币2500元;
(三)已被授予国外发明专利权的,每件只资助一个国家,资助人民币8000元;
(四)已授权的港澳发明专利,每件资助人民币3000元;
(五)专项费用。专项费用是指已被授予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权或中国外观设计专利权的 专项资助。专项费用资助额度为:已被授予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每件资助人民币600元;已被授予中国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每件资助人民币300元。申请专项费用资助的,同一发明创造只能提出一次,不重复资助。“专项费用”包括
(一)承担国家或本省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所涉及的专利费用;
(二)列入国家及本省的专利工作示范、试点的企事业单位的专利费用;
(三)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利费用;
(四)省属医疗卫生机构的专利费用;
(五)其他特殊情况。
在2006年1月1日前申请并在2006年以后授予中国发明专利权的,每件资助人民币2000元;
科技新产品的优惠政策
中小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中小企业一个纳税内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劳动就业局
一、职业培训补贴
1.1 用人单位组织其招用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以及登记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参加定点职业培训的,可申请培训补贴。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职业培训补贴,不得重复申请,享受培训补贴的培训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1.2 用人单位组织培训的补贴。对用人单位吸纳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并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由用人单位自主开展培训或交由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承办培训的,可由用人单位向所属地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申请,给予不超过培训费50%的补贴(初级工不超过200元/人,中、高级工不超过300元/人)。
2.1.登记失业人员参加“1+1群”创业培训的,培训后取得市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结业证书》,可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结业证书》复印件、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等相关材料,向市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职业培训补贴。
2.2 培训补贴标准。登记失业人员和外来农村劳动者自愿参加培训机构培训:初级工不超过600元/人、中级工不超过800元/人、高级工不超过1200元/人、劳动部门公布的紧缺工种不超过1600元/人;“1+1群”创业培训:基础班650元/人、提高班850元/人;高技能人才培训:高级工不超过1600元/人、技师不超过2000元/人、高级技师不超过2500元/人。
二、社会保险补贴
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
1.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各类用人单位招用经人事劳动部门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为:以全市上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用人单位应为所招用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的部分给予补贴,个人应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仍由本人负担。用人单位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费,每个季度终了后,由用人单位按税收缴交区向同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上季度的社会保险费补贴。
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应包括: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人员名单及《居民失业证》或《居民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地税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明细账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用人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等材料。
对未参加社会保险和未按规定履行社会保险费缴纳义务的企业(单位),以及申请手续和相关凭证材料不齐全的,不予支付社会保险补贴。
2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经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可向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申报就业,经认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补贴标准为:以全市上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用人单位应支付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的部分给予补贴,个人应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仍由本人承担。灵活就业人员应在季度终了后向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申请上季度的社会保险费补贴。
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应包括:本人《居民失业证》或《居民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本人上季度社会保险费缴费单据、本人银行卡卡号等资料。
三、公益性岗位补贴
.对在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交通协管员、门卫、保洁、保绿等)安排就业困难人员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工资性补贴。
公益型岗位工资性补贴标准为当全市最低工资的50%。每个季度终了后,由用人单位按税收缴交区向同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上一季度的公益性岗位补贴。
公益性岗位补贴申请材料应包括:享受岗位补贴的人员名单、已发放的工资册、《居民失业证》或《居民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单位(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等凭证材料。
公益性岗位工资补贴除首次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之日起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年龄,其余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四、小额担保贷款贴息
一、贷款对象范围。
小额担保贷款个人对象范围为具有我市户籍、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我市生源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
二、贷款对象应具备条件。
1.持有本市户籍证明和身份证;
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应持有《居民就业失业登记证》;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应持有人事局核发的《普通大中专院校生源毕业生信息登记证》;复退役军人应持有《军人转业证》或《军人退伍证》。
3.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培训机构的职业技能培训、“1+1群”创业培训,取得相关培训证书,或持有所投资行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4.所投资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具备还贷能力,能提交相应创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5.创办的实体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所投资行业要求的其他证照; 6.可提供反担保;
7.无不良信用记录或其他经济违法行为。
三、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期限
经办银行对个人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8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还款方式和计、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商定。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经办银行可适当扩大贷款规模。每人申请使用小额担保贷款只限一次。
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小企业,经办银行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需求合理确定贷款额度。优惠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小额担保贷款到期确需展期的,由经办银行在满足审批条件的情况下予以展期,贷款可展期1次,期限不超过1年。小额担保贷款逾期、展期不再享受财政贴息。
四、小额担保贷款利率
小额担保贷款利率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由市财政部门给予全额贴息。
五、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就业困难人员、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首次通过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指定工种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向鉴定机构所在地市、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申请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初级工职业鉴定补贴标准最高不超过120元/人、中级工职业鉴定补贴标准最高不超过150元/人。
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应包括:本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就业困难人员登记证复印件、《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鉴定机构开具的正规收费或发票等凭证材料。
六、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 鼓励企业积极吸纳本省生源毕业生
1.奖励积极招用本省生源毕业生的企业。我市辖区内企业当接收5名及以上首次就业的本省生源毕业生满一年以上的,以毕业生就业报到手续、合同及社保为凭证,按接收人数及实际工作年限给予一次性奖励,用于补贴企业培训、招聘等人力资源工作费用。具体标准为:一年期的每人300元,两年期的每人500元,三年期及以上的每人1000元。所需经费从财政安排的市人才发展专项经费中支付。
2.实施本省生源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对用人单位招用连续失业一年以上本省生源毕业生,并与其签有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为:以全市上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按用人单位应为所招用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的部分给予补贴,用人单位先缴后补,补贴最高年限为三年,所需经费从市、区就业专项经费中支付。个人应缴纳的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仍由本人负担。
3.继续推动毕业生职业见习活动的开展。各类用人单位应积极为本省生源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经双方协商一致,见习期可延长到1年;为方便发放各类见习补贴费用,统一见习补贴标准及补贴时间,2010年3月1日起见习学员的生活补贴标准为每日45元,其中财政拨付的各类见习补贴标准为每日37元,以上补贴每月按30日计发,所需经费从市、区就业专项经费中支付。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可根据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调整各项补贴标准。
发改委
对小型微型企业实施普惠的税收政策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统筹考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现状、转型发展难度,以及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力度更大、惠及面更广、更切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把直接帮助小型微型企业渡过难关作为紧要任务,将小微企业的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作为一项长期政策,按经济形势设定年纳税所得额门槛,以覆盖更多的小型微型企业;将小型微型企业的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进一步提高,使更多的企业得到扶持。实行大、中、小、微型企业社会保险费率差异化政策,适度降低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费率,并对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小微企业实行阶段性的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取消253项各省(区、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要求,全面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要把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鼓励小微企业主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允许科技型企业提取研发风险准备金并在所得税前扣除,将购进无形资产纳入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并对企业从事技术转让和开发以及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免征所得税;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项目资金投入,对技术改造设备购置允许缩短折旧年限或者加速折旧,并提高所得税前扣除比例。
对缓解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给予有力的政策倾斜
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出台更为灵活且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金融政策,鼓励并支持金融创新。首先要让小型微型企业从正规渠道得到资金,生存下来。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发适合小型微型企业需求的多种金融产品,拓宽抵押品范围,探索制定以专利、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的具体措施,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创新型、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改革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考核方式,不仅要将贷款发放数量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更要将企业受益户数纳入考核范围。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允许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作为主要发起人设立村镇银行,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条件;创新发展社区银行、科技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专门面向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机构,逐步做到以“草根金融”服务“草根企业”。还要小型微型企业让以合理的价格“用得起”资金。不断创造条件,推动小型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创建小型微型企业征信机制,整合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部门的企业信用记录,加强信用管理,规避信用风险;加快建立银行与担保公司风险共担机制,进一步提高担保公司资金放大倍数。
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发展实体经济
努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宏观经济目标,必须科学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投向实体经济。首先要加大对“民间投资36条”的贯彻落实力度,对已经明确到职能部门的民间投资配套政策,督促相关部门加快制定,提出时限要求。及时开展“民间投资36条”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清理过时的、与“民间投资36条”相冲突的部门规章。关键要降低部分垄断行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深化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军工、市政公用设施等垄断领域改革,明确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战略布局中主要活跃的领域范围和功能定位。切实改革审批制度,破除不合理的进入壁垒。各相关部门制定有关行业的准入标准时,要更多地听取行业协会商会、相关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还要坚持“国民共进”理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支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强、主业突出的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并购等多种形式依法参与国有企业分拆重组,利用市场机制、混合所有制形式促进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相互融合。
为民营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创造有利环境
积极走出去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吸收先进技术、突破资源瓶颈、盘活过剩产能,已经成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为此,要切实加大法律保障力度,加快制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体规划,做好企业海外投资产业引导和国别指导,特别是重点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周边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尽快启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促进法的立法程序,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健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信息服务体系,组建涵盖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状况、法律宗教概况、相关行业统计、商品贸易状况、报关与商务实务、国别风险报告、专业机构与行业组织名录等多方面信息的“走出去”公共和社会信息网。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设立扶持企业“走出去”财政专项资金,扩大支持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市场开拓的财政资金规模。建立境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和海外投资收入税收减免制度,加快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的进程。建立企业海外投资金融支持体系,支持社会资金设立专门的境外投资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
切实发挥工商联商会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目前,体现“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的工商联各类商会超过4万家,在服务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当前,要把发挥工商联商会作用作为推动中小企业保生存、谋发展的重要措施,充分利用商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引导商会在帮扶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下功夫。要真正发挥商会作用,必须通过完善政策法律、深化商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等,为商会营造公平、规范的发展环境。
地税局
支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企业购置节能设备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从当年税额中抵免。
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购置并使用《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设备,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结转抵免。
此外,单位和个人提供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劳务,其处理污水、垃圾取得的处理费,不征收营业税。污水、垃圾、污泥收集和处理企业,纳税有困难的,可按规定申请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
支持工业园区发展
在建县域新办企业纳税有困难可申请减征税费。
工业园区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经批准整治和改造的废弃土地,凭土地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从使用的月份起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10年。
对县域新办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在建期间纳税确有困难的,可向当地主管地税机关申请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困难可申请减免税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按规定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捐赠,企业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缴纳所得税前扣除。
财政局
投融资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企业2年以上(含2年),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1.经营范围符合规定,且工商登记为“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专业性创业投资企业,在2005年11月15日以后完成工商登记的,可保留原有工商登记名称,但经营范围符合规定。
2.遵照规定的条件和诚信完成备案程序,经备案管理部门核实,投资运作符合有关规定。3.创业性投资企业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职工员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额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
4.创业性投资企业申请投资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时,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当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经费占本企业销售额的5%以上(含),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合计须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60%以上(含)。创业投资企业按本通知第一条规定计算应纳所得税额抵扣额,符合抵扣条件并在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延续抵扣。
第四篇:社会保障有关政策
社会保障有关政策
一、人社局
1、企业养老保险
征收比例:单位缴纳18%,个人缴纳8%;征收基数1900元/月、人均;参保人数30809人,其中:在职职工25396人,离退休5413人。截止去年底资金滚存结余17948万元。
2、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个人缴费有11个档次。财政出口月补贴55元,其中:省级33元,市级10元,县级12元;财政入口补贴年30元,其中:市级3元,县级27元。缴费人数30181人,领取人数4887人,截止去年底资金滚存结余1448万元。
3、农村养老保险
个人缴费有11个档次。财政出口月补贴55元,其中:省级33元,市级10元,县级12元;财政入口补贴年30元,其中:市级3元,县级27元。缴费人数270000人,领取人数90830人,截止去年底资金滚存结余15583万元。
4、机关养老保险
征收比例:单位缴纳44%,个人缴纳2%;征收基数1675元/月、人均;参保人数19336人,其中:在职职工14298人,离退休5038人。截止去年底资金滚存结余601万元。
5、失业保险
征收比例:单位缴纳2%,个人缴纳1%;征收基数1900元/月、人均;参保人数29282人,截止去年底资金滚存结余4477万元。
6、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征收比例:单位缴纳6%,个人缴纳2%;征收基数1900元/月、人均;参保人数27410人,其中:在职职工20590人,离退休6820人。截止去年底资金滚存结余4222万元。
7、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不同群体个人缴费标准不一样,财政补助年人均240元,其中:省级补助108元,市级补助57.60元,县级补助74.40元。参保人数81222人,截止去年底资金滚存结余2051万元。
8、工伤保险
不同行业缴费比例不一样,分别是0.5%,1.0%,2.0%。征收基数1700元/月、人均,参保人数29030人。截止去年底资金滚存结余834万元。
9、生育保险
征收比例:机关事业单位是0.4%,征收基数1674元/月、人均;企业是1.0%,征收基数1900元/月、人均, 参保人数17024人。截止去年底资金滚存结余551万元。
二、民政局
1、农村低保
目前执行保障标准:每人每年1400元,人均补助标准75元,其中:省级补助40元,市级补助11元,县级补助24元。(将要执行保障标准:每人每年2000元,人均补助标准110元,其中:省级补助64元,市级补助15元,县级补助31元。),目前20479人享受补助。
2、城市低保
目前执行保障标准:每人每月260元,人均补助标准175元,(将要执行保障标准:每人每月300元,人均补助标准195元),目前3067人享受补助。
3、五保供养
分散供养:每人每年1800元,目前267人享受补助。将要执行标准每人每年2100元。
集中供养:每人每年3000元,目前1154人享受补助。将要执行标准每人每年3600元。
4、优抚抚恤
“三属”定期抚恤金标准:(1)烈属:其中城镇每人年10860元;农村每人年6410元。(2)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其中城镇每人年9360元;农村每人年6130元。(3)病故军人遗属其中城镇每人年8820元;农村每人年5870元。
老复员军人每人每年6540元,病退军人每人每年3060元,参战退休人员每人每年3000元。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十一条:“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优待金或者给予其他优待,优待标准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和济宁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济发[2011]19号):提高义务兵优待标准,农村和城镇义务兵均按不低于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发给优待金,对到西藏服役的义务兵,按当地优待金标准的2.5倍发给优待金。对到新疆或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界定的高原地区服役的义务兵,按当地优待金标准的2倍发给优待金。
退伍精神病人住院费。根据市民政局及兖州荣军医院规定,每年收取每位住院病人1000元药补、服装费。
四级以上伤残护理费,月补助1034元(职工平均工资2585×40%)(国务院令第413号第29条)。
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医疗费用。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第13条的规定,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医疗费由社会保险医疗经办机构予以保障,资金由县级财政列入预算。
①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现行标准每人每年1640元。②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大额医保费,每人每年96元(单位5元、个人3元)。③六级以上残疾军人医疗补助费,每人每年1000元(汶政发[2008]46号)。
重点优抚对象门诊医药补助费。根据市民政局、财政局、卫生局关于《济宁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的通知(济民字[2005]17号)第五条“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优抚医疗经费”的规定,三属、七至十级残疾军人、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参加核试验人员、每人每年200元。
重点优抚对象住院补助费。重点优抚对象在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按照汶政发[2008]46号文件规定,享受部分住院补助。
①1-6级残疾军人住院费×(1-85%)。
②7-10级残疾军人住院费×(1-60%)×60%。③三属人员住院费×(1-60%)×60%。④老复员军人住院费×(1-60%)×60%。⑤病退军人住院费×(1-60%)×40%。⑥参战人员住院费×(1-60%)×40%。⑦参试人员住院费×(1-60%)×40%。
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人员县级配套资金。根据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济民字【2011】53号)精神,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每人每月255元,(省补175元,市补助27.5元,县补助52.5元);参战人员每人每月250元(,省补助175元,市补助27.5元,县补助47.5元)。
5、安置事业费
城镇退伍兵待分配期间生活费。根据省政府145号令,省 5 民政厅(2002)73号文和汶上县人民政府(2005)31号文件精神,城镇退役士兵及转业士官需发待分配期间生活补助费,待分配12个月,按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
城镇退役士兵及转业士官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根据汶上县人民政府令第31号《汶上县实行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偿转移和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办法》,退役士兵实行自谋职业“以我县上城镇职工平均工资额为补助基数,对自谋职业城镇义务兵,按补助金基数1.5倍给予一次性补助。”“对自谋职业的转业士官按照我县上城镇职工平均工资额的2.5倍发放。”
6、城乡医疗救助资金
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办法》(济政发[2009]26号)、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汶政发[2009]79号)精神,我县城乡居民每人每年按1.5元标准安排医疗救助资金。
7、困难群众临时救助
根据市财政局、民政局《关于编制上报2010年社会救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济财社〔2009〕58号)精神,需县财政预算安排10万元。
8、农村危房改造资金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救助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济政办字【2011】1号)文精神要求,“以 6 上一本级财政此项资金支出数额为基数,列入本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作”。市县各补助1万元。
9、破产、困难企业志愿兵生活慈善救助
根据汶上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部分军队退役人员有关生活待遇的专题会议纪要》(汶政纪字[2009]24号),向特困企业或破产企业的转业志愿兵和残疾军人发放生活补助费,该费用由县财政列支。2011年7月1日起生活补助费新标准为每人每月560元。
10、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
按照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机制,需县财政列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20万元。
11、社会福利事业费
孤儿、城镇散居“三无”人员生活保障费。根据汶政发【2010】9号文
(三)提高孤儿、城镇散居三无人员福利补助标准。散居孤儿月补助650元,县乡财政各负担50%,实行县财政统筹;城镇三无人员月补助500元,县财政负担。
居家养老服务费。根据县政府《关于印发汶上县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暨开展养老服务示范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汶政发【2007】83号文及县民政局《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操作方案》汶民字【2008】18号文件精神,由政府购买服务,每人每小时5元,月服务30小时。
三、卫生局
1、医疗改革(基本药物零差价)及卫生院人员社会保险 2011年1月1日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县正式实施,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为保证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行,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经县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由县财政拨款解决卫生院在职职工工资的80%,在职职工三险一金的100%,离退休人员补贴、生活费的100%。
2、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农村孕产妇补服叶酸。县级配套11.22元/人(人均24元,其中省级10.78元,市级2元)。
(2)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县级配套35元/人(人均500元,其中省级225元,市级40元,新农合200元)。
(3)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是我市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一。根据《济宁市农村适龄妇女专项健康查体实施细则》(济政办字〔2011〕55号)文件要求,2011年市政府确定在邹城市、微山县、鱼台县、汶上县试点进行该项目,按照要求,“两癌”检查经费标准为每人次122元,其中,县级财政承担80%,医疗保健机构承担20%。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根据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济政发[2009]30号文件精神 8 和县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201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责任状内容,2012年我县应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项目县级配套资金纳入常年预算,城乡居民按辖区人口775727人,人均25元,其中省级补助11.25元,市级补助3元,县级配套10.75元。
4、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1]31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1]53号文件精神,我县317处省级规范化卫生室(含1282名乡医)在2011年年底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根据济卫基妇发[2011]13号和鲁卫规财发[2010]7号文件精神,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每个卫生室补助2-4名乡村医生、年人均补助6000元,其中省补助40%、市补助25%,其余35%县财政补齐。
5、乡镇卫生院债务清理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1〕49号)、《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发[2011]49)号和《汶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发展改革局等部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汶政办[2011]88号)文件精神要求,县发改局会同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县审计局、县监察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成 9 联合审核组,自2011年11月21日到12月9日,采取集中审核和现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汶上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截止2009年12月31日前的债务进行了清理核实,14处乡镇卫生院负债总计2841万元。按照文件要求,县政府负责基层医疗机构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县财政要在预算中特设专户,单独列支用于化解基层医疗机构债务的支出,相关资金不作为预算安排正常卫生支出的基数。由于上级补助政策不明确,待明确后,建议由县政府研究决定。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我县新农合人数631739人,按每个农民300元征集,其中:财政负担240元(省108元、市57.6元、县74.4元,按去年补助比例分配),农民个人负担60元。
7、婚前免费查体补助
根据《济宁市推行免费婚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字〔2009〕52号)及(汶政发[2009]76号)文件精神,从2009年起推行免费婚检,每对100元。
8、网络维护费
根据济宁市财政局、卫生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济宁分公司《关于加强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济卫基妇发[2010]19号文件精神,网络维护费县卫生局1.92万元/年,县医院、中医院、皮防站、结防所共计4.32万元/年,乡镇卫生院8400元/年,14处乡镇卫生院共计11.76万元/年,村卫生室240元/ 年,317处卫生室共计7.60万元/年。
四、老龄委
百岁老人补贴每人每月补助250元,省补助100元,市补助50元,县补助100元。
80-89岁老人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0元。
五、残联
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每个单位按1.7%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标准的,按统计局统计的上在职人员平均工资缴纳残疾人保障金。行政事业单位由财政代扣,企业由税务部门代征。
汶上县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局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社会保障政策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最早出自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后来被广泛的使用,在当代国际社会也是一个通用的名词,但目前可以探索到的研究领域来看,对社会保障的内涵其实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权威的理论界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其内涵也持有不同的界定。
国际劳工组织在1942年将“社会保障”界定为:“社会通过它的一系列处置经济和社会风险的公共措施,为它的成员提供保护和提供医疗照顾、家庭津贴,否则这种风险将导致薪金的停止支付,或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和死亡导致的实际收入减少。”
1984年,国际劳工局在《社会保障导言》中队社会保障的界定是:“社会保障即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对其成员提供的保护,以防止他们由于疾病、妊娠、工伤、失业、残疾、老年及死亡而导致的收入中断或大大降低而遭受经济和社会困窘,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医疗照顾,及对有儿童的家庭提供的补贴。”这两个组织强调社会保障的主体是社会!
不同的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界定也是不一样的:
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将社会保障定义为一种公共福利计划,认为“社会保障是指人们在失业、疾病、伤害、老年以及死亡、薪金中断时,予以经济援助,并辅助其生育婚丧的意外费用的经济保障制度”,这一内涵的界定,核心是社会福利的保障,将社会保障的范围覆盖到人类生活遇到的各项风险,但是却没有支持执行社会保障的主体是谁,是政府还是社会或者设企业,没有讲明。
美国《社会福利辞典》中界定:“社会保障是对国民可能遭受到的各种危险如疾病、老年、失业等加以保护的社会安全网。”这个概念突出的是社会保障的风险防范功能,但保障的范围比贝弗里奇报告的界定明显要小。
还有德国的理论按照市场经济的观点,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其理论代表,经济学家艾哈德(1897---1977)就认为“社会保障是为竞争中的不幸失败者或是去竞争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具有互助性质的安全制度”。在国内,不停的学者的界定也是不一样的陈良谨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郑功成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童星主张将社会保障定义为国家或社会通过立法和采取行政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社会消费基金的形式,向由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不幸遭遇的发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措施、制度和活动的总称。
上述对于社保的概念不尽相同,但是也能发现他们各种表述中其实是存在一些共同的要素的:
1、社会保障的主体:国家或政府,同时也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2、社会保障是依法设立,具有强制性
3、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保障的是基本生活权利,是权利的保障
4、社会保证是以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施的,是一种经济分配关系,目标是化解社会风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是一种典型的安全机制。
我们不会给出极其准确的概念,但通过这些要素的组合,大家也就基本上可以勾勒出社会保障的大致的印象。
从上面的各个要素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社会保障的特征,即:权力性、公平性、社会性、法制性、福利性、全面性、互助性、发展性。
当然,在建立社保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公平与效率结合的原则、普遍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生存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公私结合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
体系(内容和基本形式)
分析社会保障的体系,我们可以通过两个角度来说明,一个是以其基本形式来说明,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及其他的补充保障(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工会、妇联)。其中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占有核心地位,也是我们今天整个介绍中最重要的,后面的同学会进行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向老弱病残和生活不幸人士等弱势群体无偿提供款物救济的一种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一般包括:灾害救济、贫困救济以及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救助。社会救助主要针对的是社会的低收入人群和困难人群,目标是缓解贫困,保障基本生活,是国家建立在财产调查基础上的一项义务,是
经常性的、制度化的措施,是社保的最低层面,毫无疑问在其中也是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社会福利(狭义),为什么要加上狭义呢,因为有些国家和地区是的社会福利是“大社会福利”的概念,与我们的“社会保障”概念相似,所以。。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兴办的各种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服务,在使社会弱势群体得到社会照顾的同时,改善国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可以分为公共福利事业(体育文化设施等)、特别的专门的福利事业(疗养院,教养院等)、局部的福利措施(寒区给予冬季取暖的补贴等)。而社会福利一般给予的形式也是比较的多样的,直接的货币形式、劳务形式(给失业人员的就业咨询、对老人的特殊护理等)、实务形式都是存在的。他的对象涵盖全体社会成员,包括的领域也极其的广泛,更多的是提供发展性的帮助,目的是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因此属于社会保障里面比较高的层次。
社会优抚则是对一些法定的社会成员给予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的一种特殊保障制度。带有比较强的针对性,这里不详细展开。
而从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就可以分为:
老年社会保障
失业社会保障、疾病和职业伤残社会保障、反贫困社会保障
针对各类群体的专门社会保障: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儿童的社会保障、女性社会保障等
这些社会保障从名字中我们就能够比较清晰的看出他们针对的领域和人群及一些相关的保障内容,这里就不在展开说明。
功能
一、保障基本需求,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和劣势群体,一些突发状况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的主要是针对社会风险而产生的,以社会保障的运转,能够有效的消除和缓解各种风险,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社会秩序,进而维护社会稳定;
三、促进社会发展,特别是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个人的全面
发展;
四、调节利益关系的工具,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关系,它的运转
是以国民收入为基础的,也就是进行着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这种分配的过程就促成了收入在不同保障对象之间的横向流动,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的纵向流动以及不同代际之间的代际流动。
理论
在世界范围内,现代社会保障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三大流派:国家干预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中间道路学派。
其中国家干预主义是指一种主张削弱私人经济活动的范围,由国家干预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多种生产、交、分配、消费等经济职能的思想和政策。他强调市场的确定必须由国家干预来解决,国家要承担起社会福利和社会文明的责任。这个流派内部还有许多的不同的派别,像:德国新历史学派、福利经济学、瑞典学派、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等。
新自由主义核心是认为市场机制具有完美的自动均衡能力,“市场”是第一性的,倡导市场经济以及自由竞争,反对国家队经济和社会的干预,因此在社会保障上,否定国家福利,认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是公共物品,要通过市场化来有效、有效率的配给。倡导社保领域内的竞争和积极的劳动就业政策。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人物及思想有:哈耶克的传统自由主义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派、拉弗的供给派、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等。
中间道路学派代表人物是吉登斯,他主张第三条道路,在政治上实行新的社会治理方式,政府由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经济上奉行“市场社会主义”信条的混合经济之路,强调如何实现充分就业和高速增长。在福利政策上则是要建立社会投资国家,变福利政策为投资政策,“授人以鱼”变成“授人以渔”。
上面的这些理论都是比较概论的宏观的,具体的理论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展开,但是我会把相关的介绍这些理论的书目发在公邮,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正是各种不同理论的思想的影响,各个国家其实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社保模式,特别突出的由以下几种:
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他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经济安全保障,维护公民必要的生活条件为目标的,主要特征在于:
1、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就是社会保障主要面向劳动者,围绕劳动者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来设置保险项目;
2、责任分担:强调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保险费用有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方承担,其中企业和劳动者是缴费的主体,国家只是资助;
3、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和社会保险缴费多少,时间长短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4、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使用采用现收现付形式;
5、社会保障基金使用过程中具有互助共计性。
典型代表国家:德国、美国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他是建立在公民普遍权利基础上的属于比较高层次的福利保障水平。他的主要特征是:
1、累进税制与高税收。以高税收来保证福利的高水平支出
2、保障对象的普遍性,服务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
3、保障资金来源于国家税收,个人不用缴纳或者是低标准的缴纳社会保障费用
4、社会保障项目齐全,“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可以说明这一点
5、社会保障水平高,不仅仅是预防贫困,更在于维持社会成员一定标准的生活质量
6、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典型代表国家:英国、瑞典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以自我储蓄为基本原则的制度模式,特征在于:
1、强制储蓄,设置个人账户。每个劳动者都有自己的私人账户,企业与劳动者缴纳的费用计入账户,逐年累积;
2、实行完全积累制,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不允许转移支付,是劳动者未来的生活保障储蓄;
3、政府不直接承担财政责任,扮演监督管理角色。社保费用完全由个人和企业承担,国家是投资运营这笔资金;
4、积累基金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个人账户上基金有保值增值的压力。
典型代表国家:新加坡(国家强制储蓄型)、智力(私营强制储蓄型)
中国的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的社会保障模式过去是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实行单位保障制度,改革开放后,则表示则是走向社会化和去单位化,目前的是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面向贫困居民的社会救助制度、面向军人及其亲属的社会优抚制度。属于混合模式-----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的。
社会保障基金
在整个社会保证制度和政策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社会保障的收入即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经由法定程序建立、专款专用的资金。不同的社保项目会有期特定的社保基金支持。对于社保基金最重要的是筹集、给付和运营,其中筹集渠道主要有: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国家财政补贴、社会捐赠等,给付方式则比较的简单,包括:货币给付、实务给付、服务给付、凭单给付等。
社保基金的运营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由国家管理,通过储蓄存款、债权、股票基金投资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当然,不同国家对于各种方式的比重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