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搭建平台 健全机制 开展党代表进社区活动
搭建活动平台
健全长效机制
全力开展好党代表进社区活动
党代表进社区是对提高社区党建水平的一个崭新创举,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有益尝试。王府社区被确定为党代表进社区试点单位,是区委对王府社区乃至玉龙街道党建工作的激励和鞭策,我们将按照方案要求,搭建党代表与居民群众的互动平台,拓展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途径,丰富党代表服务党员群众的内容,畅通党员群众表达意愿渠道,为党代表进社区活动在松山区全面推开探索经验、提供借鉴。
一、搭建党代表与居民群众交流互动平台
一是依靠社区现有办公活动场所,本着“一室多用”的原则,设立党代表工作室,配备一名兼职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办公设备,作为党代表与社区党员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主要阵地,工作室每周五定期开放,开放时间为两个小时。二是在街道社区外网上设立党代表与居民群众的互动交流版块,居民通过网上留言和与党代表网上直接交流的形式,受理和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三是在街道社区显著位置安放党代表民生采集箱,收集居民日常反映和需要匿名反映的各类问题,党代表工作室每半个月组织2至3名驻社区党代表开箱一次,将采集的信息进行登记汇总,并记录在《民生信息采集册》上,集中加以反映和解决。四是制作发放党代表“联系卡”,公开党代表工作单位、1 接待职责、联系电话等信息,畅通联系渠道,便于每名党代表根据行业特点、专业特长、部门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社区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健全“党代表进社区”活动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宣传反馈机制。定期组织党代表进社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和重要会议精神,同时通过入户走访、个别谈心、座谈会等形式,收集整理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街道党工委反馈,由党工委向区委汇报或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二是建立党代表轮值机制。为保持党代表进社区活动的连续性,让党代表们更好地摆布进社区活动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建立党代表轮值制度,根据每个党代表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必保每个接待日有一个党代表当值。三是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制定党代表与困难党员、居民结对帮扶计划,开展党代表多助一活动,定期上门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建立专题调研机制。组织党代表围绕社区党建、社区信息化建设、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积极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五是建立监督评议机制。定期在党代表中开展社区党务公开、居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评议活动,重点对社区党组织班子调整、项目建设、大额资金开支等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三、开展“党代表进社区”系列活动
1、开展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活动。建立党代表联系党员群 2 众制度,每名党代表联系2名选举党员和3名群众,通过集中接待、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网上论坛、寄送信函等方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
2、组织视察调研活动。组织党代表开展“游新城、看发展提建议”视察调研活动,根据党代表所处的工作岗位、技能特长,将全区党代表划分为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社会事业、法律事务和企业五个专题调研组,集中开展文化进社区、法律进社区、卫生进社区、服务进社区等调研活动。通过现场视察社区建设、听取街道社区工作汇报等形式,让党代表对社区建设发展存在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3、开展“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组织党代表深入社区一线,了解掌握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开展“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动员党代表充分发挥自身所属部门在知识、技术、财力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切实为社区党组织解决一个以上具体问题,办一件以上惠民实事。
4、开展党代表“多助一”活动。认真执行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开展党代表“多助一”帮扶困难党员群众活动,3位党代表联系1名困难党员群众,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群众,可以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技能扶持和就业扶持等进行帮扶;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困难党员群众,采取向上争取各种救助政策资金和社会慈善捐赠等进行帮扶。
5、开展重大事项通报和意见征集活动。党工委每季度向社 3 区党代表通报重大决策和工作开展情况,并开展社区建设“金点子”征集活动,虚心听取党代表的意见建议,鼓励党代表为街道社区发展建言献策。
三、开展“党代表进社区”宣传总结
1、宣传党代表风采。挖掘党代表在服务党员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我为基层解难题”和扶贫帮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播出或刊出党代表履职先进事迹,宣传党代表在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的作用。
2、总结推广活动经验。我们将本着推动工作、寻找方法、总结经验的原则,认真梳理总结党代表进社区活动的经验做法,为全区党代表进社区活动全面开展提供有益借鉴。同时,我们也将在认真总结和推广活动经验,巩固和发展党代表进社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持久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搭建平台__健全机制__开展党代表进社区活动
搭建活动平台
健全长效机制
全力开展好党代表进社区活动
党代表进社区是对提高社区党建水平的一个崭新创举,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有益尝试。我们新城街道教育社区将按照方案要求,搭建党代表与居民群众的互动平台,拓展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途径,丰富党代表服务党员群众的内容,畅通党员群众表达意愿渠道,为党代表进社区活动在松山区全面推开探索经验、提供借鉴。
一、搭建党代表与居民群众交流互动平台
一是依靠社区现有办公活动场所,本着“一室多用”的原则,设立党代表工作室,配备一名兼职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办公设备,作为党代表与社区党员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主要阵地,工作室每周五定期开放,开放时间为两个小时。二是在街道社区外网上设立党代表与居民群众的互动交流版块,居民通过网上留言和与党代表网上直接交流的形式,受理和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三是在街道社区显著位置安放党代表民生采集箱,收集居民日常反映和需要匿名反映的各类问题,党代表工作室每半个月组织2至3名驻社区党代表开箱一次,将采集的信息进行登记汇总,并记录在《民生信息采集册》上,集中加以反映和解决。四是制作发放党代表“联系卡”,公开党代表工作单位、接待职责、联系电话等信息,畅通联系渠道,便于每名党代表 1
根据行业特点、专业特长、部门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社区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健全“党代表进社区”活动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宣传反馈机制。定期组织党代表进社区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和重要会议精神,同时通过入户走访、个别谈心、座谈会等形式,收集整理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街道党工委反馈,由党工委向区委汇报或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二是建立党代表轮值机制。为保持党代表进社区活动的连续性,让党代表们更好地摆布进社区活动与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建立党代表轮值制度,根据每个党代表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必保每个接待日有一个党代表当值。三是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制定党代表与困难党员、居民结对帮扶计划,开展党代表多助一活动,定期上门走访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建立专题调研机制。组织党代表围绕社区党建、社区信息化建设、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积极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五是建立监督评议机制。定期在党代表中开展社区党务公开、居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评议活动,重点对社区党组织班子调整、项目建设、大额资金开支等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三、开展“党代表进社区”系列活动
1、开展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活动。建立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每名党代表联系2名选举党员和3名群众,通过集中 2
接待、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网上论坛、寄送信函等方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
2、组织视察调研活动。组织党代表开展“游新城、看发展提建议”视察调研活动,根据党代表所处的工作岗位、技能特长,将全区党代表划分为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社会事业、法律事务和企业五个专题调研组,集中开展文化进社区、法律进社区、卫生进社区、服务进社区等调研活动。通过现场视察社区建设、听取街道社区工作汇报等形式,让党代表对社区建设发展存在的情况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3、开展“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组织党代表深入社区一线,了解掌握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开展“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动员党代表充分发挥自身所属部门在知识、技术、财力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切实为社区党组织解决一个以上具体问题,办一件以上惠民实事。
4、开展党代表“多助一”活动。认真执行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开展党代表“多助一”帮扶困难党员群众活动,3位党代表联系1名困难党员群众,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群众,可以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技能扶持和就业扶持等进行帮扶;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困难党员群众,采取向上争取各种救助政策资金和社会慈善捐赠等进行帮扶。
5、开展重大事项通报和意见征集活动。党工委每季度向社区党代表通报重大决策和工作开展情况,并开展社区建设“金 3
点子”征集活动,虚心听取党代表的意见建议,鼓励党代表为街道社区发展建言献策。
三、开展“党代表进社区”宣传总结
1、宣传党代表风采。挖掘党代表在服务党员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我为基层解难题”和扶贫帮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播出或刊出党代表履职先进事迹,宣传党代表在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的作用。
2、总结推广活动经验。我们将本着推动工作、寻找方法、总结经验的原则,认真梳理总结党代表进社区活动的经验做法,为全区党代表进社区活动全面开展提供有益借鉴。同时,我们也将在认真总结和推广活动经验,巩固和发展党代表进社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持久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城街道教育社区 二零一二年一月十三号
第三篇:搭建平台 健全机制(区委政法委)
搭建平台
健全机制
建立全天候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让胡路区委政法委员会
编者按:在2009年7月15日召开的全省综治办主任培训班上,让胡路区委政法委就如何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了典型经验发言。现予以转载,供参考借鉴。
让胡路区位于绿色油化之都——大庆的西部,幅员面积1394平方千米,下辖1镇3场6个街道,总人口50万,素有“龙江第一区”的美誉。随着让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治安的开放性、动态性明显增强,流窜犯罪日益突出,过去分散、孤立、静态的防控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治安环境的需要。近年来,让胡路区委、区政府着眼于预防和解决影响辖区社会稳定的各类突出治安问题,坚持以市委“两保四大”工作部署为指引,以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为目标,以“平安社区”创建工作为载体,以健全工作机制为保障,因地制宜地探索多样化的治安防控模式,通过微观的“小防控”,构建起全区的“大防控”,全区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今年1—6月份,社会治安形势呈现出“三降两无一升”的良好局面。“三降”,即全区刑事案件发案1646起,与2006年同期相比(2084件)下降21个百分点,杀人等八类严重刑事案件发案100起,与2006年同期相比(165件)下降39个百分点,盗窃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发案1439起,与2006年同期相比(1654件)下降13个百分点;“两无”,即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影响较大的黄、赌、毒案件;“一升”,即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居民安全感达到97%。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搭建“四级平台”,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操作系统”
全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以综治部门为牵动,公安部门为骨干,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搭建起区、镇(街道)、村(社区)、屯(居民委)四级防控平台,构建起纵向贯通的治安防控体系。
(一)发挥牵头职能,区成立矛盾问题调处中心。以区综治办、信访办为依托,抽调公安、司法、建设、农业等部门的科级后备干部到信访办挂职锻炼并赋予相应职权,组织指导综治成员单位深入开展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活动,并对排查出来的突出治安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和督查整改。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学校周边环境、铁路沿线、农村混乱地区、吸毒贩毒等专项整治行动16次,排查整改各类突出治安问题142个。
(二)创新运行模式,镇(街道)成立综治(维稳)中心。我区以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统领基层平安稳定工作,探索实施了“123666”工作运行模式,即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实施“两字”工作法、实行“三统一”运行机制、实现“六调”联动、赋予“六项”工作职责、健全“六项”保障制度;综治(维稳)中心每月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即组织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一次群防群治督导检查、组织一次重点人口摸排登记、组织一次重点部门隐患治理、组织一次重点场所排查整治、组织一次法制知识宣传教育、组织一次基础软件检查评比、组织一次成员单位集中例会。今年以来,在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牵动下,对全区三年来128名释解人员、46名社区矫正对象和239名吸毒人员逐人建立档案,管理衔接率达95%;对全区51家安全监管重点单位和6处枪支管理点强化监管,全面签定责任状并把责任落实到了人头。年初以来,全区未发生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涉枪犯罪案件。
(三)夯实基层基础,村(社区)设置调访室。全区逐村(社区)设置调访室,配备专(兼)职调访员,实行月例会推进制度,明确了三项绩效考核指标,即责任区内一般性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每月向综治(维稳)中心上报各类治安情报线索5条以上,上访人受法制教育率达到100%。年初以来,通过调访员的信息反馈,龙南公安分局成功破获了闫宫明等3人系列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全区成功抓获了10名逃犯,有效预防了45起“民转刑”案件发生。
(四)打通末梢神经,屯(居民委)设立信息员。在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中选聘综治信息员,担当起家常理短的调和人、屯里治安的维护人和扶贫解困的热心人,真正筑牢第一道防线。年初以来,全区综治信息员队伍共上报治安信息357条,调解一般性民事纠纷809件。
二、实施“四防并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核心部件”
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联防“ 四防合一”的全民治安防控体系,通过小区域的平安稳定,促进全区的和谐稳定。
(一)注重基础抓人防。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按照“专群结合、齐抓共管”的原则,各镇(街道)有效整合治安防控力量,建立了以基层民警为轴心,基层治安组织为骨干,保安队、综治信息员、平安建设志愿者、楼长、单元长为主体,卫生、城管协管员、小区保洁员、送报工、邮政人员等为辅助的群防群治网络。目前,全区有基层民警180人,综治信息员1170人,专职治安巡逻队17支504人,义务巡逻队59支1451人,低保巡逻队3支33人,保安员1100人,治安中心户长272人,楼长2765人,单元长10577人,人防建设得到了有效夯实。人防队伍组建以来,怡园等21个社区连续两年未发生刑事案件,新潮、景园等42个社区连续两年实现了杀人等八类严重刑事案件零发案。当前,全区有52个社区荣获省、市级平安社区荣誉称号,占总数的76%。
(二)立足实际抓物防。按照“政府投入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的原则,结合实际抓好物防建设。目前,全区所有城市居民小区都设有门卫室,24小时看守,实行出进人员和车辆登记制度;小区保安均配备了自行车、护卫器械、通讯工具等防护设备;小区周边人行通道角门安装率达91%、围栏设置率达65%;居民楼程控单元门安装率达97%,完好率达95%;防盗门安装率达100%,完好率达98%;路灯安装率达100%,完好率达90%;楼道灯安装率达100%,完好率达87%。农村居民安装铁护栏4502户,安装率进一步提升,城乡物防建设深入推进。
(三)强化质效抓技防。按照《让胡路区技防建设三年规划》和市综治委2008年林源现场会部署,我区将技术防范纳入城乡规划和建设,深入实施市委提出的城乡技防建设“321”工程,在2009年年底完成主城区和镇所在地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利用2年时间使牧场、村(连队)报警装置全部达标,利用3年时间实现区内各类企业和社区监控系统全覆盖。目前,我区已在中心城区、重点集镇、主要街区、交通干线、繁华地段、专业市场、公共复杂场所、重点要害部位和易发案部位,全部建立了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并按有关规定联网,形成了灵活、高效的安全技术防范网络系统。城乡居民小区电子系统覆盖率已达45%,电子报警装置入户率已达52%。让区龙岗公安分局在分局设1个二级监控中心,在辖区8个社区设立三级监控系统,坚持“小区封控,街路联网,重点加密”的理念,共接入系统监控探头240个,其中球型机64个,转角枪机54个,固定枪机122个,对辖区32个交叉路口、36个重点单位、39个治安重点单位和67个复杂场所实行了全方位、全天候监控。两年来,全区两级监控中心共为治安部门提供图像证据信息270件,为交警部门提供管理信息430条,提供治安线索342条,破案287起,抓获现行46人。
(四)通力配合抓联防。以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为统领,充分发挥综治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在治安防控上相互配合,强化沟通,联调联动,实施“兵团作战”。一是强化重点人口治理。在流动人口管理上,建立了出租业主、承租户和公安民警三方负责的责任机制,对流动人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并登记建档。在吸毒人员管理上,在全区68个社区建立了集强制脱毒、身心康复、融入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戒毒康复工作新模式。在对邪教习练人员管理上,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管控严,落实了包保责任制,做到了“不缺位、不遗漏、不放松”。在失足青少年管理上,成立1个“关爱基地”和60个“学习基地”,2008年以来,共转化失足青少年73名,无一人重新犯罪。在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5种犯罪人员社区矫正管理上,新建3处公益劳动基地,全区68个社区均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二是强化重点物品治理。在强化对民爆物品、化学危险品生产、使用和运输等环节管理的同时,深入开展治爆缉枪专项行动,对全区枪支管理点和保管点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签订了责任书。三是强化重点行业治理。今年以来,区综治委组织文化、公安等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娱乐场所管理,共开展联合行动5次,关闭“黑网吧”6个,查扣电脑38台,关闭5家足疗室,对1家歌厅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单。组织卫生、教育、工商、公安等部门,集中开展了校园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取缔不规范小餐饮食品店34家,整顿小旅店63家。组织工商、公安、安监等部门,深入开展城乡结合部废品收购站点集中整治行动,依法规范整顿27家,取缔5家。
三、健全“四项机制”,保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良性运转”
构建全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涉及的范围广、任务重、责任大。为确保全区治安防控体系发挥实效,我们健全了四项保障机制:
(一)健全责任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力。区委、区政府将深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心工程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成立了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挂帅、区直政法部门及综治成员单位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发了《让胡路区处级领导包保基层单位防控体系建设责任表》,区四个班子36名处级领导与全区3个牧场、6个村、8所重点学校和19家重点企业建立了包保联系;深入实施镇(街道)和综治成员单位党政领导综治维稳述职制度,充分发挥了各部门职能作用和综合治理的优势,真正形成了社会治安防范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
(二)健全投入机制,强化经费保障力。区委按照“谁出资,谁受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制定出台了《让胡路区关于落实社会治安防范经费实施意见》,要求区直各单位在做好本部门内部防范基础上,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物力,建立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群防群治保障机制。2007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将治安防范、综治办公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年均投入经费90万元。为进一步保障人防、物防、技防所需资金,区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辖区物业每年出资3000万元,全面解决了群防群治队伍经费保障和物防、技防设施设备投入问题,扎实推动了全区治安防控体系高层次、高标准、高速度建设。
(三)健全示范机制,强化典型牵引力。
在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中,我区深刻认识到要进一步促进工作开展,必须坚持示范引导,坚持与时俱进。一方面,抓典型推广。先后组织公安等有关单位召开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会议3次,通报全区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基本情况,介绍先进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功能,同时进一步研判治安形势,部署落实具体防控措施。另一方面,抓宣传教育。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五进七讲”活动,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自防意识和自护能力;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区综治办组织开展各个层面综治维稳人员培训,扎实提升专兼职综治维稳人员及群防群治队伍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有效发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功能奠定了基础。
(四)健全考评机制,强化组织驱动力。我区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晰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具体职责,并将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逐步提升其在综治考评中的分值比重,并与干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有机结合。同时,进一步完善季度通报、半年讲评、年终考核等制度,以政法工作动态、平安建设简报等载体定期不定期地通报全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信息,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对因治安防范不力而导致重大案件发生的单位和部门,分别视情形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确保全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第四篇:创新机制 搭建平台
创新机制 搭建平台
努力提升奶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齐齐哈尔市畜牧兽医局
2011年5月16日
我市是全省奶业重点发展地区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政府“千万吨奶”工程战略,高度重视奶牛产业发展,制订了完善的加快发展奶牛业战略,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狠抓落实,积极推动,坚持规模化饲养、良种化繁育、科学化管理、优质化服务,使我市奶牛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市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截止去年年末,我市奶牛存栏58万头,同比增长13.3%,鲜奶产量132万吨,同比增长7.4%。全市现有大中型乳品加工企业16家,去年企业新增产能117.7万吨,同比增加1.27倍。
在奶牛产业块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还存在着规模化养殖比例较低、奶牛产奶水平较低、高附加值奶制品比重较低、生鲜乳价格较低以及奶农与奶企关系不理顺、奶源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奶业服务措
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与现代奶业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拯待转变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为此我市以建立奶业信息平台为契机,力求通过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奶业管理水平。
一、奶业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1、形成共识,通力合作。
2、先行试点,逐步启动。
3、建立平台,完善监管。
4、拓展功能,加强服务。
5、全面推广,注重实效。
二、奶业信息平台作用情况
三、奶业信息平台发展前景
一、建立奶业信息平台的意义和作用
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显著特点,是经济社会进步的标志,建立奶业信息平台既是现实需要,也是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1、转变发展方式。信息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先进的行业、领先的的产业、优秀的企业都以信息化为支撑,发展现代化必须首先发展信息化。我市奶业发展的现阶段,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指导方针,加快提档升级,进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而实行信息化管理正是利用现代管理手段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
要途径。
2、是服务范围的拓展。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为相关产业、企业以及其他从业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信息化对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率,改善政府职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建立奶业信息平台可以更好的保障奶农、乳企、奶站等各方利益。奶牛贷款担保、奶牛保险、饲料联合采购销售服务,扶持政策公示等均可以在此载体上高效运行。广大奶农以及相关从业者可以免费获得政策法规、科学养殖、防疫灭病、专家咨询等各种信息服务。在生鲜乳购销上,通过 POS机和手机的相互确认,可以将当期的奶量、奶价、累计数量、奶资金结算等情况输入,减少矛盾纠纷,完善利益共享机制。
3、提升监管能力。生鲜乳质量监管环节多、难度大,现行监管措施难以适应需要,建立奶业信息平台,是运用国家倡导的物联网技术,结合射频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可以将奶业政策法规咨询、宣传引导奶业动态、数字统计、情况分析等实行综合管理。通过在奶站以及生鲜乳运输车上装置监管设备,以及监控中心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随时监控生产一线情况,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对强化奶站日常监管,规范数字统计,提高标准化水
平,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添加行为,保证生鲜乳和乳制品质量安全都将到重要作用。
二、奶业信息平台的建立方式
中国电信在信息平台建设上,研发能力强,队伍素质高,服务质量好,因此决定与中国电信齐齐哈尔分公司合作建立奶业信息平台。中国电信齐齐哈尔分公司无偿提供信息平台所有软、硬件设施,包括无线手持POS系统机、奶农手机、手机卡、流量卡,以及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和应用培训、维护等一系列技术。市局负责组织协调县(市)区畜牧部门推进此项工作。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狠抓落实。通过在两个区试运行,奶业信息平台所涉及的奶农、乳企、奶站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积极性,在全市推广的时机已经成熟。各地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指定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奶业办公室具体落实,以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今后在全市奶牛产业化考核评比的工作中,将以奶业信息平台体现的数据为准,如因奶业信息建设滞后而影响考核结果,责任自负。
2、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这项工作涉及群体较大、范围较广、信息较多,各地畜牧部门要积极与电信部
门配合,切实搞好组织协调工作,重点协调好奶农、奶站、乳企等相关单位和个人,使之运行顺畅,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信息平台建立和运行中的技术工作由中国电信负责。
3、强化管理,注重实效。建立信息平台是一项工作量较大而且事关长远的工程。要根据高性能、高稳定性的需求,不断增强实用性。畜牧部门要与电信部门加强联系,以信息平台的建立到信息资源的收集、识别、提取、交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分析、利用以及网络管理与维护,每个节点都要认真抓好落实,以保证奶业信息平台真正支持作用。
第五篇:健全机制搭建平台提高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健全机制
搭建平台
提高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的和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体现,是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意义重大而深远。近年来,XX县从精心培养、加强管理、注重使用、扩大影响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大了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目前,XX县配备市级党外干部X名,科级党外干部X名,同时建立了一支“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群众评议好”共XX人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
一、精心培养,为党外干部的选拔打好基础
一直以来,XX县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是XX县常委会每年至少有1-2次专门研究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等统战工作,如2011年,有X名副科级领导被提拔为正科级,有X名党外干部被提拔为副科级。二是XX县统战部与组织部门共同制定了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建设的工作规划,把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长期规划和近期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建设了一支素质较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党外
— 1 — 代表人士队伍。三是建立了党外干部工作量化考核制度,把对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考核。四是加强教育培训,每年组织脱岗学习,不定期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授课。
二、健全机制,为党外干部的选拔提供保证
XX县组织部和统战部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把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明确责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确保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一是健全完善组织部、统战部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需要时随时召开,对上级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及培养重要问题进行研究磋商,形成意见,向XX县建议。将党外干部培训统一纳入XX县干部理论培训的总体规划,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互相配合,共同抓好落实。二是健全完善党外干部考察工作机制。对作实职安排的党外干部人选,事先组织部门与统战部门共同酝酿,经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后,组织部门、统战部门共同做好考察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党外干部入党劝留工作制度。根据需要,做好党外干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劝留工作,正确处理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和有意识保留一批先进人物在党外的工作关系,使党外优秀人才合理向党内、党外两方面分流。对担任XX县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确定的党外后备干部和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原则上在届内或在职期间不吸收他们加入中共党组织。
— 2 —
三、搭建平台,拓宽党外干部的交流和任职层面 牢固树立“培养为使用,使用促培养”的指导思想,扩大党外干部工作的选人面、用人面、交流面,不断加大对党外后备干部的使用力度。一是创新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方式。实行定向培养机制,同时通过平时观察、定向培养、考察、考核等环节,选拔出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的优秀党外后备干部,并建立党外后备干部档案。二是放宽使用党外干部的条件。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党外干部的选拔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党外后备干部,成熟一个提拔一个,进一步调动全市党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放宽交流党外干部的层面。党外干部从在基层乡镇或一般政府部门任职,拓展到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消除区域、部门、行业、身份的限制,选派党外干部到纪委监察局、维稳办等任务较重的岗位任职,从而提高党外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
四、选准载体,扩大党外干部的社会影响
为了使党外干部及党外代表人士的形象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展示、取得社会的认可,2011年,XX县开展了“优秀党外人士”评选活动,严格按照政治坚定、实绩显著、具有一定影响力、模范遵章守纪等原则,评选出“优秀党外人士”进行表彰奖励。把各民主党派纳入“四群”教育工作,引导民主党派成员走访一批群众、办好一件实事、解决一个困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多年来,XX县委统战部支持、帮助、引导各民主党
— 3 — 派组织科技、法律、农业、卫生方面有特长的党外干部以及担任州、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务的党外知识分子、专家开展“送技术、送法律、送健康”三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现场服务,现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近年来,XX县委统战部组织实施“同心工程”,组织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与党同心同行,结合实际建立“同心工程”示范点或社会服务点,积极开展扶贫济困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党外干部围绕“打造绿色强县”、“发展地方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使其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职能和优势,有力畅通表达诉求和意见的渠道,受到了党外干部欢迎,也充分提升了党外干部的良好形象,扩大了党外干部的社会影响力。
中共XX县委统战部 2012年10月13日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