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典型大惯性过程的控制方法综述
典型大惯性过程的控制方法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由于物料或能量的传输带来时间延迟的问题,即被控对象具有不同程度的纯滞后,不能及时反映系统所受的扰动。此外,测量信号到达控制器,即使执行机构接受信号后立即动作,也需要经过一个滞后时间才能影响到被控制量实现控制。该种类型过程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超调和较长的调节时间,使过渡过程变坏,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设τ为纯滞后时间, T为对象的容量滞后时间,当τ/T增加时,过程中的相位滞后增加而使超调增大,甚至会因为严重超调而出现生产安全事故。通常将纯滞后时间与过程的时间常数之比大于0.3的过程认为是具有大滞后的过程。即:
TP=
T传统的PID控制一般不能解决过程控制上的大滞后问题,具有大滞后的过程控制被公认为是较难的控制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过程控制研究的热点。加热装置的炉温控制具有典型的时间滞后特点。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对适用于大惯性过程中的典型控制算法进行总结,并适当的列举当下较为突出的相关控制策略,做出相应的说明和阐述。
一、传统控制的改进
1.串级控制
由于系统纯延迟时间较长,而且扰动的因素多,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不能满足控制品质的要求。为了提高控制质量,采用串级控制系统,运用副回路的快速作用,有效地提高控制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两套检测变送器和两个调节器,前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调节器的设定,后一个调节器的输出送往调节阀。若选择锅炉为大延迟对象,则串级控制方框图可以设计成如图1-1所示。
x ― 主调节器― 副调节器调节阀炉膛管壁物料y副测量变送器主测量变送器图1-1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主回路和副回路。副回路由副变量检测变送、副调节器、调节阀和副过程构成;主回路由主变量检测变送、主调节器、副调节器、调节阀、副过程和主过程构成。
前一个调节器称为主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主变量(主被控参数),即工艺控制指标;后一个调节器称为副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的变量称副变量(副被控参数),是为了稳定主变量而引入的辅助变量。
分析可以看到: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引入了一个副回路,不仅能及早克服进入副回路的扰动,而且又能改善过程特性。副调节器具有“粗调”的作用,主调节器具有“细调”的作用,从而使其控制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Smith预估控制
为了解决纯延迟对象的大滞后控制问题,Smith提出了一种纯滞后补偿方法,被称为Smith预估器。该方法结构简单、概念明确,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时滞过程控制方案。传统的Smith预估控制方框图如图1-2所示。
rGC(s)G0(s)eses(G0(s)在控制系统中实现
图1-2 最终使得等效对象但是因为
Ge(s)G0(s)。
(1es)G0(s)很难在控制系统中实现,是模型。可以计算实现 ,一旦实现后是固定不变的。而过程和实际特性是不断变化的。这样就使得系统等效对象Ge(s)G0(s),这样控制系统的品质就会严重恶化,而且纯延迟变化,对控制系统的品质的影响尤其突出。
于是提出了很多关于Smith预估的改进方案,例如:增益自适应Smith控制、动态参数自适应Smith控制等等。
本文介绍一种串级-Smith预估控制策略,即采用串级控制结构结合Smith预估控制器的控制方案。内环采用Smith预估器,大幅度降低滞后对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外环采用PI控制实现系统无静差[1]。
Smith预估加串级控制系统的整体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3 由于系统过程纯滞后时间较长,传统的PID控制不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因此采用串级结合Smith预估补偿的控制方案。考虑到实际装置及串级结构的特点,选择了纯滞后较大的部分作为副回路。在副回路中采用Smith预估补偿控制, Smith预估控制是针对大时延过程的预估补偿,其原理是按照过程的特性预估出一种模型加入到反馈控制系统中,使被延时了τ时间的被控量超前反映到调节器的输入端,使调节器提前动作,从而明显地减小超调量和加速调节过程,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案。
串级-Smith预估控制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模型失配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再运用动态参数自适应Smith控制效果会明显改善。
3.内模控制
内模控制(简称IMC)是一种基于过程数学模型进行控制器设计的新型控制策略。由于其设计简单、控制性能好和在系统分析方面的优越性,因而内模控制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先进控制算法,而且是研究预测控制等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的重要理论基础,以及提高常规控制系统设计水平的有力工具。
内模控制是在传统Smith预估器的基础上导出的,其方框图如图1-4所示。
d(s)rGI(s)uyGp(s)dM(s)GP(s)
图1-4 当估计模型精确时,使
GI(s)用于调节扰动d(s),GI(s)相当于一个扰动补偿器或前馈控制器,所以对它的设计就很简单。当估计模型不精确时,dM(s)包含模型失配信息,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因此它无需精确的对象模型,当在反馈回路中引入滤波器后,系统可以获得较好的鲁棒性,且内模控制器的设计简单,控制器参数调节方便。是研究预测控制等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的重要理论基础,以及提高常规控制系统设计水平的工具。
二、先进控制算法
1.最优控制
所谓最优控制理论,是对一个受控的动力学系统或运动过程,从一类允许的控制方案中找出一个最优的控制方案,使系统的运动在由某个初始状态转移到指 定的目标状态的同时,其性能指标值为最优。
为了解决最优控制问题,必须建立描述受控运动过程的运动方程,给出控制变量的允许取值范围,指定运动过程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并且规定一个评价运动过程品质优劣的性能指标。通常,性能指标的好坏取决于所选择的控制函数和相应的运动状态。系统的运动状态受到运动方程的约束,而控制函数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选取。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Smith预估器的最优控制策略[2]。该方案基于Smith预估器,调节器按最优控制设计,引入自适应控制,使最优调节器以及预估器能不断地跟踪过程特性参数的变化,确保系统在对象参数变化时仍保持优良的控制性能。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主要由被控对象、预估器、参数在线估计器、自适应控制器和监控器组成。
图2-1 在线参数估计器不断地估计出被控对象的参数, 并实时地修改预估器和最优控制器的参数, 使它们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能不断地跟踪对象模型的参数, 从而达到预估器与对象模型保持匹配以及具有自校正控制的能力;监控器的作用是, 根据被控对象参数的变化快慢, 调整参数估计算法中的遗忘因子的值, 以提高参数估值的精度, 而当被控对象的参数变化很慢时, 暂停参数估计器的算法,控制器和预估模型的参数不更新, 从而减少计算量, 加速系统的控制过程。
经仿真实验表明,系统的输出响应具有良好的性能品质。
2.人工神经网络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
其简单结构如图2-2所示。a1w1a2.....w2SUMwnftanb1
图2-2 神经网络是一种运算模型,由大量的节点(或称神经元)和之间相互联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称为激励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称之为权重,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网络的输出则依网络的连接方式,权重值和激励函数的不同而不同。
神经网络有很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可映射任意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且学习规则简单,便于计算机实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记忆能力、非线性映射能力以及强大的自学习能力,因此有很大的应用市场。但是其最严重的问题是没能力来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和推理依据,而且当数据不充分的时候,神经网络就无法进行工作。其理论和学习算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本文针对大滞后过程,介绍一种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器做控制机构[3],用参考模型输出作理想训练目标及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广义BP算法做自适应机构的参考模型的人工神经网络系统。
其基本结构如图2-3所示,参考模型Y(t)c(t)― ey(t)― e(t)FANNC拖动侧边手柄可更改文本块的宽度。被控对象cy(t)广义BP算法Yp(t)图2-3 图中FANNC为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器,r(t)表示参考输入,制对象的输出,yP表示被控ym(t)表示参考模型的输出,ey(t)和
cy(t)分别表示参考模型输出与被控对象输出之间的误差和误差变化量。e(t)和c(t)则表示被控对象翰出与参考输人之间的误差和误差变化量。自适应机构采用广义BP算法结构,它给出FANNC中权值的修正值。
仿真结果表明,用FANNC代替了传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中的PID调节器,利用参考模型输出作为网络学习的期望目标,并以此形成广义BP算法解决了以往网络学习算法中缺乏理想动态特征的不足及选取理想训练目标的困难。同时,在性能指标中引入误差的化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稳态精度。从根本上为一类缺乏精确的数学模型的大滞后大惯性对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3.模糊控制算法
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将测量得到的被控对象的状态经过模糊化接口转换为用人类自然语言描述的模糊量,而后根据人类的语言控制规则,经过模糊推理得到输出控制量的模糊取值,控制量的模糊取值再经过清晰化接口转换为执行机构能够接收的精确量。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模糊化接口、规则库、模糊推理、清晰化接口。
规则库
模清 糊晰化模糊推理化
接接 口口
图2-4 分析可知模糊控制具有如下优点:设计时不需要建立被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只要求掌握人类的控制经验;系统的鲁棒性强,尤其适用于非线性时变、滞后系统的控制。主要存在的不足是:确立模糊化的方法主要靠试凑,缺少理论方法;总结模糊控制规则较为困难;稳态精度不是很高。
针对大惯性过程,在前面的模糊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在介绍一种模糊PID控制[4]策略。
Fuzzy-PID 复合控制策略的主要思想是根据系统偏差大小,响应调整控制方式,使系统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当偏差较大时,利用模糊控制器动态响应性能好的优点,使系统响应输出快速跟踪系统输入;当被调量逼近设定值时,此时系统偏差已大大减小,此时采用PID控制算法,利用其积分作用消除系统的余差,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因此,Fuzzy-PID复合控制器兼具模糊控制与PID控制两者的优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调节品质。针对本文所研究的一阶时滞过程对象,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如图2-5所示。
图2-5 仿真结果表明,Fuzzy-PID复合控制算法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品质,系统超调量、调节时间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4.预测控制
预测控制是七十年代末期提出的既具有优良的控制品质,又对模型精度要求不高的控制算法。
其基本思想是不仅利用过程当前及过去的偏差,还要利用模型预测过程输出在未来时刻的变化,根据未来输出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进行计算当前的控制作用,能使控制系统提前动作。因此预测控制在本质上要优于自校正算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多步预测模型、在线反馈校正、滚动优化。
基本思想的示意图如图2-6所示:
y 设定值yr
y1
yy2
y3
t1ttNnt1 tNn u
1u2
u3u
图2-6(1)在当前时刻t对过程未来进行预测。未来的控制作用不同,控制输出也不同,如:图中假定未来的控制作用分别为u1,u2,u3,则可获得三条预测 输出曲线,分别为y1,y2,y3。
(2)在所假定的不同未来控制中选择最优序列,使过程的预测输出以最好的方式跟踪参考轨迹的变化。
(3)将最优控制序列中t时刻的控制信号作用于实际过程,在下一个采样周期上重复进行上述步骤。
针对大滞后过程,本文简单介绍广义预测控制(GPC)的基本控制思路。广义预测控制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为如下的CARIMA模型为:
1A(q1)ym(k)B(q1)u(k1)
B(q1)1Ym(k)u(k1)(k)11A(q)A(q)
B(q1)1Ym(kj)u(kj1)(kj)A(q1)A(q1)
用丢番图方程可以将(kj)写成两部分:
1qj1Ej(q)Fj(q1)11A(q)A(q)1Ej(q1)A(q1)qjFj(q1)
Fj(q1)B(q1)y(kj)u(kj1)(k)11A(q)A(q)所以
Fj(q1)B(q1)y(kj)u(kj1)(k)11A(q)A(q)又 所以得到其中y(kj)Ej(q1)B(q1)u(kj1)Fj(q1)y(k)y(kj)Gj(q1)u(kj1)Fj(q1)y(k)Gj(q1)gj,0gj,1q1gj,nbj1q(nbj1)
于是可以将ym(kj)化成矩阵形式,如下:
0g0gN20u(k)0u(k1)u(kNn1)gNNny(k1)f(k1)g0f(k2)g1y(k2)f(kN)gN1y(kN)T
TJ[yy][yy]uu rr定义 u[u(k),u(k1),u(kM1)]T求的[GTGI]1GT(yrf)
将最优控制的控制作用带入求的y(k1),再在k1时刻重复上述计算。仿真表明,预测控制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大滞后控制系统中的困难,提前动作,取得良好的控制品质。
5.专家控制
专家控制是将人类专家对特定对象的控制经验进行量化,转化为可数学实现的控制器,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针对大滞后对象,本文介绍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专家控制系统[5],将模糊控制与专家控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通过引入专家知识库,对模糊控制器调整因子在线修正。
系统运用模糊逻辑原理专家的先进知识和求解控制问题时的启发式规则来构造控制策略,在常规PID控制器的基础上整合了启发式逻辑推理来对控制参数进行调整 专家系统的调整规则由知识库提供,控制决策由推理机实现,通过推理计算以在线得出一组量化因子
ke、kec和比例因子
ku,通过对量化因子和比因子的调整,使系统的控制性能实现最优。其控制框图如图2-7所示。
人机接口专家控制器e设定值KeecKec模糊化E模糊推理机Ec被控对象去模糊KuU
图2-7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6.仿人智能控制
仿人智能控制是仿效人政行为而进行控制和决策,即在宏观结构上和功能上对人的控制进行模拟。
仿人智能控制的基本思想是指:在控制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控制行为能力,最大限度的识别和利用控制系统动态过程所提供的特征信息进行启发和直觉推理,从而实现对缺乏精确数学模型的对象进行有效的控制。
针对大滞后过程,本文介绍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仿人智能控制策略[6]。仿人智能模糊控制算法是基于模糊逻辑,并将仿人智能有机融合的一种设计 方法,采用“观察→控制→等待→再观察→再控制→再等待”的方法,当误差及误差变化率在绝对值变大的方向变化时,控制加以闭环控制;当误差及误差变化率往绝对值变小的方向变化时,控制器加以开环控制。
仿真结果证明了仿人智能模糊控制方法不只是仿人智能控制与模糊控制的简单结合,而是综合两者的优点。在时变大滞后过程控制方面,其性能明显优于Smith预估控制器。
三、结论
大惯性大滞后环节直到今天仍然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的问题,但是随着自控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控制算法可以在适当的领域弥补大滞后环节带来的控制缺陷。上文中提到的Smith预估控制、内膜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预测控制等等,虽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它们为大滞后大惯性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指明了道路,而且本文中所列举的控制算法显然不全面,相信还有更好的算法没有列举,或者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优化的算法可以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陈莉, 张锋.串级-Smith 预估控制在温度大滞后系统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 2007, 2: 37-39.[2]孙炳达, 曾光, 范昕炜, 等.大滞后时变对象的一种自适应预估最优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 1999, 14(6): 31-34.[3]赵保军, 孙圣和.大滞后大惯性对象的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器[J].黑龙江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1996, 15(2): 15-17.[4]梁恩泉, 巨林仓, 欧伟, 等.大惯性, 大滞后过程的模糊控制算法设计分析[J].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5]强明辉, 周宇侯.基于专家模糊控制的大滞后过程的研究[J].电气自动化, 2011, 33(3): 3-4.[6]周彦, 何小阳, 王冬丽.时变大滞后过程的仿人智能模糊控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5, 11: 003.
第二篇: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过程控制系统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庄朝基
实验地点:清水河主楼 C2-110
实验时间:2011年11月
实验报告
一、实验室名称:智能控制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
三、实验学时: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目的:
六、实验内容: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八、实验步骤: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十、实验结论:
十一、总结及心得体会:
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第三篇:方主任典型材料(定稿)
落实国策做贡献吃苦受累心也甜 ——皋兰县中堡村妇联主任方建莲先进事迹
石洞镇中堡村涌现出一位平凡的妇联主任,她所做的不平凡业绩令众多姐妹们钦佩不已,她就是中堡村村委委员、妇联主任、计生专干——方建莲。
方建莲,中共党员,高中文化,出生于1956年10月,石洞镇中堡村妇联主任兼计生专干,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到位,深得干部群众好评。在中堡村这片热土上,她的足迹踏遍全村的街头巷尾,农家院落、打麦场上、田间地头都有她工作的背影,年年岁岁留下她件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自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她怀着对事业的执着、对计生工作的满腔热情,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她在自己的岗位上成就着光荣的梦想。她的工作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她的工作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自担任中堡村妇联主任以来,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服务的宗旨,工作中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石洞镇妇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立足村情吃苦受累讲国策
在工作中,她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活动,在群众心中树立了基层良好妇女干部的形象,开创了中堡村妇女工作的新局面。在担任计生专干的30多年里,方主任和同事长年累月、苦口婆心向乡亲们讲政策,做宣传,党和政府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的是把人口增长降下来,把经济增长搞上去。党中央全都是为老百姓好啊!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一改以往工作上的被动,主动出击,挨家挨户上门掌握育龄妇女的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各种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同时介绍一些家庭教育的书籍给她们看,鼓励她们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孩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计生工作走的路多,说的话多,刚开始的几年惹的人也多。前些年,动员育龄妇女落实节育政策,就有人拒不开门,而且隔墙递话,指桑骂槐,说计生干部是“讨人嫌”,这样的事情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次,但她从无怨言,始终坚定地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没有错,一些群众对计生工作不理解只是暂时的,只要他们少生孩子早脱贫,走上致富道路就会感谢她,支持她的工作。
真诚服务脱贫走上致富路
30年来,为了计生工作,全村的路,方主任不知走了多少遍;全村近九百户人家,谁家几口人,谁家什么时候娶的媳妇,什么时间生的孩子,她心里清清楚楚一本帐;村里几十户计生特困家庭,他们各自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时时刻刻装在她的心里。本村二社的两女结扎户杨金贵,90年代做长效节育手术时,他不同意,非要生个男孩。她苦口婆心,劝说了近半个月,夫妇俩终于同意做了节育手术。现在他们日子过好了,家里盖起了二层楼,还帮他们的小女儿招了上门女婿,一家人和和美美。后来杨金贵的媳妇对方主任说:“当时我真有点怨你,现在我想通了,其实你给我办了件大好事,如今我日子过得不比有儿子的人家差,女儿也
是传后人,其实生男生女都一样。”
温暖民心心系群众办实事
作为一名基层计生专干、一名共产党员,遇到点困难算什么?群众对计划生育有个认识过程,要说服他们,就要关心他们,群众利益无小事,何况是计划生育这样的大事、难心事。方主任把每一位育龄妇女当做自己的亲姐妹,为每一户计生家庭着想,把他们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让他们融入和谐社会里,走上富裕生活的道路。今年春节前,她自己拿出200元钱给两女结扎户买了一袋面、一桶油、一袋大米,并与老伴一起送到了她家。王玉梅一家住在两间非常破旧的简易房里,她本人是侏儒症患者,丈夫智力低下,生活困难,孩子又要上学,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很是艰难。她积极请示镇上领导,第一批把王玉梅家列为帮扶对象,平时还常抽空去她家看看,还把计生“两户”子女上本省院校加十分的优惠政策告诉王玉梅的大女儿,鼓励她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家的命运,并多次到王玉梅女儿就读的学校反映其家庭经济状况,协调学校为其减免了学杂费,使其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
中堡村一社村民杨婷生活困难,家庭年收入仅有1200元,父亲在车祸中去世,母亲残疾,弟弟年幼,她自小就很懂事而且学习优秀。2007年杨婷以635分的优异成绩被外国语学校录取,由于家庭困难母亲不同意她继续读书,而后错过了入学报名的时间。方主任知道后来到镇上和领导及时沟通,与妇联主席杨海兰、民政办主任杨爱华商议后联名向市委书记陈宝生写信说明具体情况。一周之后传来了好消息,杨婷被外国语学校“双优助学班”录取,并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免去她三年所有的学杂费,杨婷激动地热泪盈眶,向市委书记陈宝生送去了感谢信,以及对镇、村领导的衷心感谢。2010年7月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陕西师范大学。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从1980年党中央的《公开信》发表,到今天奖扶优惠政策的实行;从强制性的避孕节育,到今天的知情选择;从挨门串户统计资料,到今天的“三系统、五平台”信息化管理;从走到大街上被人指指点点,到今天群众对她们的理解和信任等等,每一位计生工作者流下了太多的汗水,计生工作走过了太多的曲折和艰辛,但她们都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1976年2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1年以全票当选为石洞镇人大代表。曾多次受到市、县的表彰,2001年被评为“兰州市妇联先进工作者”,2002年获得“皋兰县十佳女强人”的光荣称号,2004年被评为“兰州市计生工作先进工作者”,分别于2001、2003、2005、2007年被评为“皋兰县计生工作先进者”,于2004、2005、2006、2008年被评为“皋兰县优秀妇女干部”,被兰州市评为“三八红旗手”和“优秀共产党员”。由于工作突出,方建莲同志在甘肃计生委主任苏军的陪同下,于2010年9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计划生育《公开信》表彰大会,获得“全国计生新闻人物”的殊荣,位居甘肃第一,并受到贺国强、华建林、彭佩云等八位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面对成绩,方主任很是坦然,她坦言仍将再接再厉,以为妇女办好事、办实事为立足点,多关心她们、引导她们团结广大妇女群众共同开创工作新局面。
这就是方建莲,一个基层的妇女干部,一个踏实的计生专干。她的人生信条是:踏实做人,努力做事,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作为村妇联主任,她努力做好各项本职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妇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她从己做起帮助妇女姐妹增收致富,提高她们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她在推动妇女全面参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她是当代基层妇女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妇女学习的榜样。
第四篇:安全生产管理过程要突出了三个方面的控制
安全生产管理过程要突出了三个方面的控制安全生产管理过程要突出了三个方面的控制:一是进一步巩牢“安全质量终生制”理念。以每道工序质量的达标来促进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二是进一步突出本质安全的理念。将安全发展的理念的落实到每一个心中,体现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件件有标准,人人懂标准,一切按照标准干,一切按制度办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为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安全管理要体现动态管理。通过监督制约和考核机制把各项工作标准落实到现场。严把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成果,提高了标准,提升了境界,为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严把过程控制关,通过安全发展和安全管理创新,提升每一个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保安全、降成本、促生产、提素质、强基础、增内涵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到了更新观念,创新标准,要以“质量标准化提升、精细化管理推进、视觉文化形成”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三化”推进活动,其根本就是企业质量标准的提升。安全是伴随你生命始终的一位良师挚友,事故是在你思想打盹时向你偷袭的毒蛇;如果你对违章讲人情,那么事故对你一定不留情;脱离安全求实效,等于水中月、镜中花。这几句安全警句说的是在煤矿生产时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而在我们实际生产中,偏偏有些人无视生命的珍贵,任意妄为,不注意安全,不考虑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管理要突出过程控制。
安全管理要正确认识“差异”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规章、没有制度、没有制约,管理严格是对员工负责,是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负责,是对公司末来的发展负责。在严格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正视差异、认同差异、用好差异,因为人和人之间存在差异是无法避免的。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发挥每一个人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工作中的创新点,用这个创新点去感受不同的认知角度。好比手掌和手指,你作为
管理者就是手掌,员工就是手指,手指虽然有长短,只要手掌协调好了,就能捏得起、捏得紧,成为有力的拳头。企业管理的目标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是以绩效考核为结果,以奖惩兑现来保障员工的利益。通过公司理顺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能,清晰职位职责,使责权相互匹配,形成最佳的业务组合和协作模式,解决组织僵化、机构臃肿、多头领导、越级指挥、职能缺乏、职责不清、责权不等、权限过于集中或分散、分工不合理、员工士气低落等一系列问题,使公司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组织模式。通过建立科学的业务流程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使企业拥有一套法人治理的现代科学管理体系,明确行为规范和协调关系,解决人治管理、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缺乏协调、相互推诿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公司健康、长期、稳定地发展。
党中央把安全工作当做“天字号”大事来抓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符合了时代的需要。但也不容否认,个别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消灭不和谐的音符,杂音依然存在,而且不少,否认更是自欺欺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煤矿千万吨人员死亡率高据世界前列,这个现象的出现无任何借口,决定因素是企业领导者的意识形态和主观认识。怎样克服我国煤矿事故率高发的现象首要问题是解决当利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企业领导把谁放在第一位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工厂、矿山企业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是进步的标志,但怎样能使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从不断完善蜕变成为近似完美呢?首先,我们要深思安全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安全文化的不断深厚积累,安全规程的不断深入完善,安全资金的不断加大投入是为了什么,如果这一切与领导者的生产利益发生冲突时只有躲避或退让,那么,安全工作做再多的工作只是徒劳,安全资金再多的投入只是
浪费,换来的只有血的教训和妻子的眼泪。
安全管理重在落实
曾经有一个国内某企业经营不善,事故多发,濒临破产,无奈请来一位很有管理经验的德国人管理。企业员工翘首盼望着这位重金请来的德国人能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管理方法,将企业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德国人来了之后,什么都没有改变,制度没变,人员没变,机器设备也没变。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把先前制订的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去。结果不到 1 年,企业就扭亏为盈,最为重要的实现了安全发展。这位德国人说,管理其实不难,把每一个细节落实了就有了胜算了基础。
抓好安全管理上的细节,是“安全第一”原则的体现,这个原则通过如下方式体现:在思想认识上安全高于其他工作;在组织机构上安全权威大于其他组织或部门;在资金安排上,安全强度的重视程度重于其他工作所需的资金;在知识更新上,安全知识(规章)学习先于其他知识培训和学习;在检查考评上,安全的检查评比严于其他考核工作;当安全与生产、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安全优先。安全既是企业的目标,又是各项工作(技术、效益、生产等)的基础。建立起辩证的“安全第一”哲学观,就能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能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者在特定的条件下造成的.虽然人与物两大因素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但从大量的事故统计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事故产生的原因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人的行为又与心理因素紧密相关.所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遏制事故发生的办法之一就是,抓好安全管理上的每一个细节。
安全管理要注意“四个不等于”
在安全行为的养成方面,我们要警惕四个“不等于”。一是要警惕建立健全了安全组织机构不等于充分发挥了职能。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相对容易,但切实发挥其职能作用则要下一番工夫,要增强全体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要以全部精力抓好安全工作,要有“一盘棋”的思想,工作要相互配合。二是要警惕无事故不等于没隐患,关键要在要在防微杜渐上下工夫。对待安全问题要敢于揭露,不能以成绩掩盖任何安全问题,严格落实安全奖罚和责任追究。其次要营造浓厚的安全管理氛围,构筑多种渠道和“全天候”安全保障平台,畅通发现问题的渠道,完善汇报、信息反馈、外举内查、外奖内罚等制度。管理人员对所负责的安全工作经常研究其规律,对潜在的问题能够有准确遇见性,从抓早、抓小入手,防微杜渐,把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要警惕有了高技术不等于有了高保险,关键要在执行力上下工夫。四是要警惕安全工作抓过了不等于抓好了,关键要在落实上下功夫。有的人抓安全没少做工作,为什么还发生事故?这就是工作抓了,但没有抓到位。对于安全检查,有时就是到现场看一看,不深入调查研究,对上级的文件有时只是转发文件精神,下发一下通知,并没有真正落实文件精神,没有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没有针对性的具体分析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五篇: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
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
钱皮曾经说过,管理学早已经走入末路,没有什么创新的了。万变不离其宗,古老的管理学思想一直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案头或书架上总是少不了《易经》、《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这些古籍,常读常新。常读的没有变化,常新的只是皮毛。
近期,一些管理学界的人士又开始向企业界推介他们的“最新”管理思想,那就是所谓的“强调结果”。最近在书店里看到几本关于管理的书,如《请给我结果》、《不要任何借口》等等。粗粗翻看一下,都是强调结果的重要性的,但又不是目标管理的套路,实际上可以说是没有“路数”,因为它只要结果,不管过程(而过程中存在的影响达成结果的问题往往被视为“借口”)。从中也可以再次看出管理学似已真的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再也变不出什么新的名堂了。看作者头衔和业绩介绍来头不小,销售员说书卖得不错。书中表达的管理思想和要传达的理念来看,不仅偏离了管理学的一些基本共识,还扰乱混淆了许多基本概念。
“目标管理”并不是一种新的东西。按照一种定义,“目标管理”是指企业针对目标展开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它强调目标的重要性,提醒管理人员不要把过程和结果分离。
类似的管理思想还有价值工程(VE),也是为了提醒设计人员不要偏离了目标,不要为技术而改进技术,不要搞过剩质量。
一个正常的人,又称为“理性人”,之所以谓之理性,就是在其行为与动机之间具有逻辑一致性,也就是说,理性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目标动机的,也就是说其行为都是冲着目标而去的。
管理,是一种理性人的行为,即有目标动机的行为,换句话说,原本所有的管理行为都可以冠之以“目标管理”,即理性人的行为属于“结果(目标)导向”的。
但是,因为有些人错误地将过程与结果相分离,变成了为管理而管理,所以才会有“目标管理”这种看起来很多余很滑稽的“管理思想”应运而生。
然而,矫枉过正,有人将目标管理、VE这些管理思路错误地解读成为只要求结果,不必拘泥于手段和过程。这样一来,只强调结果,就变成了听天由命坐视结果的发生,放弃了对形成目标结果的过程的控制与操作,是一种不作为的、非理性的表现。
实际上,片面地强调结果,往往强调的是一个不完整的结果。例如,“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只强调成功的结果,而完全无视尸横遍野的绝大战争成本。例如,质管人员可能会只顾产品质量,而忽略了产品质量所服务的目标——利润。例如,经营者只注意眼前的利润,可能放弃企业的长远目标。
管理本就是一个过程,是通过过程的积累达到目标的,如果目标庞大,就不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分到不同的时段或分配给不同的人去完成。因此,目标管理的基础是细致有效的目标分解。如果分解得不恰当不完善,承担子目标的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就很有可能会做出背离管理者原来所设想的总目标的事情来。
例如,为了完成一个目标,首先要求有人来做事,要有人出勤,连人都没有一个当然工作无法开展了。但出勤并不是完整的目标,偏偏就有人将这个子目标变成了“出勤不出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例如,城市里人口密集需要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因此设立了清洁工,专门扫马路。但是,把马路扫干净并不是原本的完整目标。偏偏有些清洁工就只管扫马路,把尘土扫得漫天飞扬,全然不顾路上路边的行人和临街饭馆的食客,把清洁工作变成了另一种污染,还有些清洁工干脆把飞扬不起来的垃圾直接扫进路边的窨井里,还有把扫到的树叶等可燃物在路边直接焚烧了事。
这种事情同样发生在企业里。清理清扫本来是为了获得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但是很多
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
时候这个目标被异化了,变成了应付检查的行为,检查过后一切照旧。
例如,公交车的原本目标是将旅客安全运送到目的地。但是,经常有公交车“甩客”的现象,因为公交公司考核司机的准点和耗油量,而载不载客难以考核,所以,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司机就只管开车不管载客了。
例如“滥竽充数”,由于听者把吹者有没有鼓腮摇头等当做判定是否好乐师的标准,才给滥竽充数者留下了充数的可乘之机。
例如,求量不求质。生产者只管数量,不管质量。植树节原本是为了推动绿化活动而设立的,但不少地方植树节年年搞,只管每年种下了几棵树,却不管成活率高低。
例如,环保设施是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而设立的,但一些企业的环保设施形同虚设,是设给上级看的,有检查的时候就开动起来,检查人员走了就关掉。有些管理部门也只抓“同时设计同时上马”,却对“同时运转”网开一面。
例如我之前帖子讲到的那个庸医治驼背的故事。驼背者的家属将目标简单化为“只要把驼背弄直就行”,庸医就不顾死活地弄出个直挺挺的尸体来。
……
因为有如此这般种种的“走过场”行为,“目标管理”就“被推出”了,目标管理概念的提出其实也可以看做是管理学界用近乎多余的手段来对付“走过场”现象的无奈之举。
管理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个路径,管理工作的对象,尤其是对于生产性企业而言,都是针对过程进行管理。当然,毫无疑问,这个过程和路径是针对目标的,不存在手段和结果的背离。手段一定是为目标服务的,因此,不需要撇开过程控制而片面强调结果。以往有这种偏差,即把手段和过程当作目标,为管理而管理,为改革而改革,这是需要纠正的,但不能矫枉过正,转而忽略过程。
如果大家还承认管理者面对的是趋利避害的理性人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知道,理性的厂商其实从来都没有偏离过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利润最大化。因此,管理学家在厂商面前谈论目标管理,其实是多此一举,实属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之举。
过程与结果,这对基本哲学范畴的关系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就人的行为来说(管理、生产),过程就是行为,是手段;而目标就是结果,是动机所在,因此,过程与结果之于人的行为来说就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问题,是动机与行为的关系问题。
管理,本身是一种人的行为,而且是理性人的操作行为,即有目的的主动行为。理性人之所以谓之理性,就是因为其行为的目的性,是行为与动机之间具有逻辑一致性,即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如果现实当中出现了过程与目标背离的现象,一定是目标不明确或表达不完整。有时,来自上级的目标要求由于表达不清而导致对下级执行行为产生错误的指引。有时上级将一个目标默认为“众所周知”“理所当然”,但下级很可能并不“周知”,或者下级所默认的理解实际与上级心目中的要求并不一样。
“结果”,这是“过程”的终点所站立的那个检验员所要的东西,是最高管理者所要的东西,是客户写在采购合同条款里的内容。而最高管理者之下的管理人是处在“过程”之中,而不是集聚在“过程”的终点上,他们所面对的是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他们的职责恰恰就是过程控制,而非结果诉求。
如果把“结果”分解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之上,那就是目标管理当中所说的目标的“分解”了。而片面地强调结果的做法,早已经是过时的、初期的管理思路了。而如今,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已经是“一切以预防为主”、“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工作质量决定了产品质量“等等,因此,质量管理工作早已经从过去的结果控制变成了过程控制,而
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
且质量管理体系已经演化成为一个非常成熟完善的针对全程控制的体系,即大家所熟知的ISO质量管理体系。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是到企业里去抽样检测产品的质量,而是对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到销售及售后服务全过程进行考察,评估这个过程的程序是否可以保证达到所设计的质量目标。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人、机、料、法、环),无一不是过程当中的问题。
现在的采购经理,也早已不是坐在家中写采购计划给供应商下采购单这么简单了,而是要派采购员或者亲自出马到供应商的生产现场去,去落实供应商的质保体系是否可靠,去干预供应商的制造过程,甚至要求生产者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文件、检测方法标准等等。即便是能有效控制市场的大型厂商的采购都已经是这种模式了。对于过程当中有明显问题的供应商,要么按照要求进行整改,要么另寻供应商。而作为供应商的厂商,也逐步适应了这种市场形势,并将这种状态总结成为一个信条,叫做“随客户一起成长”。“我只要按时交货就行了”这种回答已经无法应对采购经理们看似过分的要求了。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成败在于细节”,“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认真”、“细节”、“预”,这都是针对过程而言的。如果企业管理者对这些名言古训还有所认同,就不要再对被管理者喊叫“给我一个结果”了——被管理者需要的是明确的管理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