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健康的文化打造有灵魂的教育2
用励志·怡情的文化打造有灵魂的教育
天堂完全小学
文化是一种亘古绵长的社会现象,它伴随人类而生,在历史的河流中,它总是与教育相伴相随。一所学校要提升办学品质,必须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近几年来,我校提出“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借助天堂地方文化资源优势,用古今中外的“励志故事”感染人,用身边的“励志人物”激励人,用厚重的励志事迹熏陶人,精心打造学校“励志〃怡情”文化亮点,经营学校励志〃怡情文化品牌,让励志〃怡情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励炼精神,凸现“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生命亮色。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打工潮方兴未艾,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缺位,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日渐显现,少数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和社会缺乏责任感,缺少爱心,有的甚至违法乱纪……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校教育,是学校领导一班人反复思考的课题。为此学校提出“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的办学思想,挖掘地方特色,借助地方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讨论,确定以“励志〃怡情”为主题,深化学校德育工作,遵循“为学生一生健康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坚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育人目标,约定“博学善导,厚德正生”的职业操守;制定“励志明德、怡情践行”的校训,着力培养具有“感恩之心、责任之心、爱国之心;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的“三心三雅”未来发展人材。所有这些的精神内核,构成了学校的基本文化构架,成为我校教育的“灵魂”,而这一构架直指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完善人,解放人,成就人,将“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的生命亮色凸现出来。
二、精心设计,提供“打造有灵魂的教育”物态支撑。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校园环境的每一个实休,以及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无不是教育价值观的直接反映。
本着“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学校在整体规划校园的同时,重点考虑的是校园环境的文化覆盖面。科学设计每一栋楼房,每一个班级,甚至是每一棵花草,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展示“励志〃怡情文化”,让它们散发出文化气息,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
一是画龙点睛,楼名寓意励志〃怡情文化。“励进楼”让教师践行“励志
明德”,在“励行楼”中实现“博学善导”。学生分住“乾晖苑”和“坤华苑”,让他(她)们知道如何“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同时在“励兵楼”中实践真知,在“励志楼”中追寻梦想。
二是合理布局,励志〃怡情墙展示励志〃怡情文化。在校园门口设置“励志〃怡情文化”长廊,诠释学校以励志〃怡情育人的办学理念,宣传古今励志〃怡情故事,展示学校励志〃怡情文化建设成果。
三是精心设计,楼层突出励志〃怡情文化。“励志楼”一至三楼依次以诗、词、画、现代励志典范、古代励志典范为主要内容突出励志〃怡情文化,且一、二楼的诗词以不同的书法表现,既为学生创设励志〃怡情文化氛围,又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书法的文化魅力。
四是匠心独运,石头雕刻励志〃怡情文化。学校在升旗台两边雕刻古代励志〃怡情图和“博学”“礼让”等修身、志学的词语,既解决安全隐患,又增添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
五是用心关爱,呵护园林文化。学校为每棵树制作一个“身份证”,书写一句励志〃怡情的名言,为每棵树办理一个“户口本”,让学生书写一句认养誓言,让小树与学生共成长。
有人说,学校要有学校的样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校园充溢着与众不同的文化教育符号。天堂完全小学的整座校园,处处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文化意蕴,它陶冶了师生情操,塑造了师生的美好心灵,也约束了不良风气和行为。何谓有灵魂的教育?它的前提是教育要触及灵魂,不仅隐性的文化要触及灵魂,显性的花草树木、山水屋宇也必须赋予文化内涵。让校园每一角落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抵达心灵、润泽生命。三、一动一主题,引领“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内涵发展。
学校的文化教育活动,必须针对学生身心特点,贴近实际,紧扣需求,让学生亲身参与,触及学生灵魂深处,才能让“励志〃怡情”入心入脑,才能使学生形成自觉行动,从而收到良好效果。为此,学校每年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寓文化建设于活动之中,做到活动系列化、制度化。
一是“知励志〃怡情行励志〃怡情”主题活动。通过让学生讲述励志〃怡情故事,走访励志〃怡情人物,感悟励志〃怡情之道;给父母写感恩信,班会演讲、办手抄报学习行励志〃怡情;写亲情作文、爱心家庭作业、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励志〃怡情之道。
二是以“感恩行动”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每天向他人问好、参加一次公益活动、送一次节日祝福、参加一次烈士祭扫等“八个一”活动。同时将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定为敬亲节,组织和引导学生
开展感恩活动。
三是“主题月”活动。学校结合实际,每月均有主题,正月感受亲情之美,三月学雷锋见行动,六月回望童年珍惜光阴,九月份感谢师恩,十月社会调查感受祖国变化,十二月励志〃怡情之星评选……不同的主题教育月,让学生历经不同的活动,从而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四是榜样示范,“十佳励志〃怡情之星”评选活动。每年十二月为我校“励志〃怡情文化月”,主题是开展“十佳励志〃怡情之星”评选活动。学校充分发动全体师生,海选励志〃怡情星推荐人,公示推荐人相关事迹,全体师生投票,励志〃怡情星评选委员会确定励志〃怡情星候选人,分组进村入户走访,了解他(她)们的事迹,进行充分论证后再确定“十佳励志〃怡情星”人选。前后历时一个月,并把“励志〃怡情星”颁奖典礼与元旦文艺会演结合起来,既发挥了“十佳”励志〃怡情星评选的激励作用,又打造了艺术节的一大亮点。四、一书一堂课,拓展“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广阔空间。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它拓展了学校文化的空间,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基于这种认识,我校结合乡土文化,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发展校本文化,为“打造有灵魂的教育”注入活力。
学校以“励行至雅,怡情启智”为指导思想,分年级编写一套《走进励志〃怡情文化》校本教材,内设“心灵氧吧”,“励志〃怡情放大镜”“励志〃怡情健身操”三个大栏目,每个年级突出了不同的主题,一至二年级是养成教育,三至四年级为公民意识教育,5-6年级是理想教育,使学生从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到走向未来,最终实现“励志、明德”这一目的。我们充分认识到,校本教材参与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实践,才能使校本教材发挥作用,产生应有的效果。为此学校利用每周的校本课程,让班主任作指导,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心灵氧吧”中寻找目标,在“励志〃怡情放大镜”中认识自己,在“励志〃怡情健身操”中完善自己,学生边学习、边讨论、边完成。如今,校本课程是学生感觉最阳光的课,校本教材也是学生爱不释手的读物,它也是我校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
一年多来,我校的励志〃怡情文化教育活动在尝试中起步,在实践中出彩,在创新中生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励志怡情、风清气正”的动人画卷。
励志〃怡情文化教育成为引导学生崇尚美德、怡情践行的有效载体。如今学生变得勤俭,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在家能体恤父母,为父母分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能团结同学,尊敬老师,乐于助人;在社会上,能扶危济困,奉献爱心。一年来,学校共收回《家长反馈意见书》1100余份;开展学雷锋
活动100余次,开展进养老院参加为孤寡老人清洗衣物,打扫卫生等送爱心活动达10余次;进社区,开展清扫街道等义务劳动达40余次;学生爱心捐款2000余元,支援灾区或帮扶贫困人群。
励志〃怡情文化教育成为激励学生修身养性、锤炼品行的重要平台。实践出真知。以“励志〃怡情”校园行为平台,学校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励志〃怡情文化教育活动。
(1)2013年定为励志〃感恩教育活动年;每年的十一月定为励志〃怡情文化教育月。
(2)开展“励志〃怡情”校园主题活动 第一阶段:通过采访家乡励志人物,搜集励志事例、算算亲情、榜样讲座、学唱校歌,诵读三字经,完成学校励志〃怡情自测题等活动“感悟励志〃怡情”。第二阶段:通过“感恩行动10件事”即要求每一位学生做到①每天向他人问好,向帮助你的人说“谢谢”。②每天为老师或同学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③每周写一篇感恩日记。④每月为父母洗一次脚。⑤每月在社区进行一次公益劳动。⑥每年为师长送上一次生日(节日)祝福。⑦每年参加一次烈士祭扫活动。⑧每月一次慰问孤寡老人的活动⑨每年参加一次爱心捐助等活动⑩每学期参加一次“励志〃怡情”的主题活动。“学会励志〃怡情”。第三阶段:通过写亲情作文、完成爱心家庭作业、送温馨的祝福、社会实践等活动“感恩回报”。
一年来,学校励志〃怡情文化建设卓有成效。校园环境处处散发出浓郁的励志〃怡情文化气息,师生耳濡目染;师生温文尔雅,和谐共处;励志〃怡情文化校本教材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内容丰实;励志〃怡情文化课程进课堂,备受学生青睐和社会赞誉。如今,我校励志〃怡情文化得到了省“三评合一”评估组的青睐,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展示学校内涵发展的窗口。
一路行来,一路风景;一路阳光,一路关爱。文化学校,春风化雨,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用健康的文化打造有灵魂的教育,为我校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相信,沿着这一美好的办学之路,我们一定能赢得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文化办学 造就有灵魂的教育
文化办学 造就有灵魂的教育
上海市万航渡路小学 张雪龙
区域背景:xx区7.3平方公里,经济非常好。其中一幢楼,每年政府报告中都要提到。每一栋楼都是一个经济实体。去年一年交给区政府一个亿的有多少栋楼,其中xx广场几个亿。xx区给了两千万给普贤区。我们对教育投入那么多,你们怎样来回报?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心理放松与治疗的机械。你有烦恼,他帮你解决烦;你要听什么音乐,他帮你播放什么音乐。我们教育局领导多次提出:xx教育,要搞经济教育。学校不多,规模不大,要小而精。12所小学。解放前,xx区有56所小学。主要是人少了。人到哪儿去了?到新建的新村去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住进去的人群不是原来的。周围原来七所小学,现在只有一所小学,规模800个学生,70个员工。虽然小,但是值得看。看了以后,有丰富的内涵。领导曾经说:如果上海要跟国际接轨,那么中心城区的学校要跟国际接轨。两年一次,校长到国外去考察。回来以后,大家都说:现在跟国外的差距大。实际上是软件差。我们去一所学校,看到一个细节,学生写的作文,画的画,贴在纸板箱上。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要正规的广告公司来做。我很震憾。一个成熟的国家,它不讲究外表的豪华,它讲究内部的精致。哈佛大学,你不会感觉外表的豪华,你会感觉内在的文化,你会静下心来研究。我当了校长25年,我们追求文化办学。以文化的办学,以文化的方式来造就有灵魂的教师。
什么叫文化办学?什么叫有灵魂的教育?
如果我们将常说的一句话变成现实:校长对学校的领导实质上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大家都知道,也几乎都在说。如果真正实现了教育思想的领导,当教育思想指导教育行为,当教育思想在学校方方面面体现出来的时候,就是文化办学。这样的教育就是有灵魂的教育。这是教育理想的追求,我觉得只要是正确的,只要是美好的,都值得我们去追求。华师大有位教授,曾经在上海的《文汇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提出校长办学三层次理论:第一层次——以校长的个人能力魅力水平办好一所学校。可是,这位校长走了,学校很快发生变化。第二层次——校长以科学的制度来办学,依法办学,有章可循。第三层次——文化办学。我做好好几年文化办学的研究,是上海市的重点课题。任何一所学校,都应该追求文化办学。一所学校开办之日,就是文化办学之时。方向正确,有思想、有意识的文化一定是先进的文化。所以,今天,我以这个主题跟大家交流。
2005年,我们出版一本集子《文化办学,有灵魂的教育》。在出版前和出版过程中,为了让研究成果得到认证,也就是成为带有普及性推广的经验,我请方方面面的领导与专家参与论证。这件事情,我觉得大家都要努力去做的。要借助专家、领导,外面的力量,使我们的成果更有价值。我刚当校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曾经看过一本书《有效的管理者》,看了开头,很有感触。特别是其中一句话,让我反复思考:一个组织的成果,产生于组织之外,而不在组织之内。我开始感到不理解,一个组织的成果在组织之内,怎么会在组织之外呢?它说:医院的成果,病人说了算;商店的成果,产生在顾客,顾客说了算;学校的成果,产生在学生身上,由家长与社会说了算。成果产生在组织之外。我后来跟朋友讨论:一所学校,一个校长,甚至教师,怎样才能持续发展,经久不衰。我的朋友说了三句让我铭记在心的话:第一,你自己要行。第二,要有人说你行。行不行,不是你自己说了算,要外面的人说。第三名话,说你行的人一定要行。所以,我首先请上海市教委分管基础教育的主任写序:万小提供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参照”和“思想启迪。——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尹后庆 我很高兴,一个学校的成果有过程参照,有思想启迪,一定是好成果。我想:今天力求让大家有过程参照和思想启迪。
1、学校文化的形成:
@学校文化必须是在继承与发展中形成。
注重发展的校长一定注重继承。真正能够实现发展的校长,才会很好地去回
顾过去,继承前人的传统经验,来为发展谋划。不懂得继承,就没有发展。我们的国家现在经济发展了,短板在哪里?为什么?我们没有很好地继承传统的文化。1999年,我去台湾,在宾馆的房间里,看到一本《论语》,感觉很稀奇:这在大陆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知道要学经典。所以,现在我们精神文化非常饥渴,非常荒芜。党中央提出八荣八耻,是可以理解的。有的校长要开创自己的新时代,到头来发展不发了。
什么是文化?第一,文化是历史与未来在人身上的统一。要历史,要未来,两者结合,才能形成悠久的文化。光讲历史,不讲未来,没有激情去投身努力。我们学校18年发展的历程,作为案例,比较能说明文化的传承发展。1992年,根据当时的情况,我们建立了一个课题《学会参与研究》,核心思想是让孩子在发展中主动参与,参与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好了就能更好地参与。这个理念放到今天也是不过时的。当时,这个课题在1995年获得了上海市第五届教育科研一等奖。这在当时凤毛麟角。朋友说:真不容易。我思来想去,没去再拿奖。因为我明白,这个成果是先进的,超前的,所以能得此殊荣。但是要把学会参与的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让这样的要求在学生的生活中呈现出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跟老师们讲:要把获得课题的知名度转化为美誉度。知名度是可以炒作出来的,但是美誉度是持续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凡是认真参与的教师,都发展得比较快,比较好。这说明:边改进,边实践,边反思,是教师的成长之路。这是科学实践观在教育中的体现。
第二个现象:班级学生参与性高,发展得好。这个班级的教师积极性,发展得好。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学校的发展基于教师的提高。课程改革,让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发展,如果教师的能力不改变,学生怎么发展。全在于教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的落实。教师也就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发展。2000年,我们推出课题《xxx》。实现教师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建设研究型教师群体,成为我们又一个追求。我们的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也是研究者。他要研究自己,还要研究学生。这个课题在2005年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又获得了一等奖。在这之前,所有的人说:你已经得过一等奖,还想拿一等奖,是不可能的。为什么由不可能变成可能?一位市里面的专家跟我说:你们那个课题成果,就有一种感觉,这个课题不是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那么多的老师参与课题,提供了那么多典型案例,那样有操作性的过程、方法,写是写不出来的。即使你去请华东师大的教授写,写不出这样带有草根味的研究成果来。一个校长,一所学校,十年两次获得成果一等奖,这是从来没有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仍在继续思考学校的发展。所有的事物都有生命的周期,何况,你做课题呢?怎样把学校引领到新的时期,是校长要思考的问题。我从两个课题上得到启发,在2004年建立了第三个课题《学会参与 主动发展——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研究》。从学生的学会参与,主动发展到教师的学会参与,主动发展转化成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要让学生、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生动活泼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完整范围的实践研究。1996年初,学会参与刚获得一等奖,有一天,几们上海市教科院专家不请自来。我明白:一所普通的小学获得一等奖,他们关注后续发展。一位专家说了一席话,让我很受启发。他说:如果哪一天,无论谁,不用校长介绍,你们学校是搞学会参与的,那时,你们就成功了。人人主动参与,个个是学校的主人。我听了这席话,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办学境界。我们的价值与意义全在追求之中。我让老师回忆,我们建设研究型教师中,人人参与,但是评上研究型教师的有几个。八个。七十几位教师,评上八上,十分之一。当老师们回顾这个历程:深深感受到,自己很值,自己进步了。其实这种追求在努力之中,是悄悄变化的。每学期,有全国各地的年轻校长到学校挂职。包括宁夏,也有年轻校长来挂职。不同的校长,在不同的时间,都会问同一个问题:学校那么多事情,老师们怎么那么自觉?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一所学校,其思想理念,是在实践中延续。三个课题,前一个课题是后一个课题的基础。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洽元教授:万小给予我们的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一所不知名的学校。。。。
第二,学校文化的形成需要在现实与开放中。没有开放,不可能有先进与优质。如果不注重开放,不注重现实,就没有自己的文化主流。没有自己的文化主流是很可怕的。刚才我提到我们国家的文化主流,就有一些迷惘。一棵树的成长跟学校文化的发展惊人的相似。学校的文化必须从校情出发,我们的脚始终要踏在自己校园的土地上。一棵树,要吸收阳光;文化建设需要与时俱进,要有时代特征;一棵树需要吸收水分;学校要输入新的理念;一棵树吸收阳光、养料,经过自己的内化;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学习,通过自身的内化。这就是文化,以文化人。
第三,学校文化的形成要整合。《第五项修炼》这本书讲的是系统思考。检验一个校长非常关键的标志:能不能系统思考,实现方方面面的整合。我说了这些,大家想:我们是怎么组合的?我们始终一个思想: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发展,在发展中主动参与。以一个主题来引领,学会参与,主动发展,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学校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纳入文化的范围,包括学校的阿姨与保安。以一个目标来追求,建设学习型团体。我紧紧抓住一句话: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怎么化在一起呢?边实践,边研究,边学习,边改进。以一个重心来驾驭。以课程建设为重心。以一个特色来弘扬。以一个根本来奠基,研究型老师。以一个基础来保障。这是一个内部系统,还有一个外部系统。像一个有生命的人,至少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内在系统,五脏六腑;外在系统,手、足等。我们成果集里主要是六大方面的研究成果: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班队文化、研修文化、管理文化、校园文化。上海市教科院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志跃说:万小让学校的每一次活动。。。
2、学校文化的推进:
(1)物质形态与思想渗透的结合。
环境文化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就是文化。要让人越看越有内涵,越看越有味道。一个人走出来,看上去很舒服,气质很好,有一种内涵往外透。思想与物质的结合。
(2)制度规范与道德约束相互促进。
(3)外在要求与内在要求相互转化。
第一是外在的,第二、三是内在的。
先看物质形态与思想渗透的结合。一个学校的校园环境,犹如一个人,给人的形象。优秀的学校物质文化是丰富和升华校园生活,表现一所学校的独特气质和风格以及良好社会形象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到一些学校去看,他们要让每一堵墙壁说话,墙壁都贴满了,甚至整篇整篇的规章制度都上去了,说得太多,说得太杂。不是把所有的标语贴出来,就成了校园文化。贴标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我们学校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学校校门口:上海市万航渡路小学,三本书的造型。为什么是三本书的造型?我曾经问三个小朋友,这三书怎么理解。一个小朋友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参与。另一个小朋友说:是要我们读很多很多的书。人人爱读书,读好书。个个学做人,做好人。理念很多,办学校读好书,做好人,是最重要的。教书的人不读书,书是读不好的。搞教育的人不研究教育,教育是做不好的。做文化校园,教师不读书,是做不好的。光要学生读书,教师不读书,是不行的。我们学校周围原来有七所学校,这个学校原来是万航渡路第二小学,教学楼上面有个初升的太阳,这是一本打开的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向光辉的未来,这是建筑文化。这喷水池,很普通,这是我们老局长的理念,学校一定要有水,水是生命之源,上善若水。我发动全校上下取名字,最后决定“智慧”两个字。智慧泉到处都有,但是你可以给它新的诠释。学校应该有智慧的集中,有智慧的流动。怎样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智慧有流动。当学校所有人的智慧像泉水一样流出来,这是最理想的。十年前,上海市召开三家校长论坛,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教育报刊,主题是《论校长的智慧办学行动》。你在有可能的范围内,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我的一个观点是: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校长,充其量是一个不断在思考,在思考中选择,在选择中行动的校长。智慧来自己思考中的选择。我想倡导的是思考。边思考,边实践,边研究,倡导的是思考,思考中的比较,比较中的选择。如果学生在思考中学习,那一定是我们最期望出现的学习现象。如果我们的教师一边教学,一边思考,学校就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我对很多学校提智慧型学校。但是,很多还没有理解智慧是从哪儿来?聪明是先天的,但是智慧是从后天来。我们的喷水池里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为什么这样设计?对孩子来说,学会参与,即使现在不行,以后一定能行。对于教师来说,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天鹅。天鹅的头转过来,孩子带着智慧飞翔,飞现更广阔的天空。教学楼有个标志,像孔雀开屏。校训:学会参与,走向未来。校训要根植于办学的实践中,让师生理解、牢记。《文汇报》记者采访过一次我校的校训。校训不能搞得学生不能理解。山东有一个校长,校训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可以了,积跬步以至千里。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抽象的思考变成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容易理解。探究太空的奥秘,让学生对太空充满兴趣。这是个星球上,星球上有两个人。这是一个空间站,这是一个太阳,地上的景观与墙上的画面融为一体。我们校园有屋顶花园,有垂直绿化。校园绿化,要触景生情。看到校园的景,我想起两句话:踞高位能下。教师师道尊严,在学生面前,能蹲下来说话,师生平等。“欲险在自持。”看上去,迎风飘落,摇摇欲坠,可是它很牢固。简而言之,环境建设遵循三个原则:思想理与表现形式要统一。局部精彩与整体风貌要相协调。有的学校局部看很精彩,整体看不怎么样。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位男士西装革履,脚上穿着名牌旅游鞋,不匹配。个性特色与时代特征的一致。学校就是学校,小学就是小学。我感悟了一句话:一所学校环境文化的成熟,体现了这所学校师生的成熟度。什么叫成熟?借用一句广告词: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让你眼睛一亮,看一眼还不够,要继续看。有时候,让你眼睛一亮,第二眼就不想看了,那是不成熟。刚改革开放,很多有钱的太太,珠光宝气,很俗气。上海市教委苏忱处长说:万小校园不大,但你一进学校就会感觉到这就是读书的地方。就是育人的场所。因为举目望去包括学标志、文化设施、人文景观等所有的校园环境建设都在传递着教育的追求,述说着校长与教师们对孩童的期望。
如果说学校环境文化体现的是学校的气质形象,那么,我们关键的是要
建设一种校园人际文化。学校文化更主要是体现在人的身上。如何让每位教师展现出自身的价值与成功,这是学校文化的关键。我1992年7月份到万航渡路小学,在此之前,在一所比较困难的学校担任校长,给这所学校带来一些变化。区教育局首次评年轻校,我被评上了。领导认为我有潜力,派我到万航渡路当校长。任何一所学校,都有矛盾,都有问题。在一次会议上,我表扬了一位中年教师,榜样引路,是校长的常见做法。那位教师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出乎意料的是那位老师说:校长,你不要表扬我,你表扬我,我的日子不好过。这时,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正气得不到伸张?怎么办?后来,我想:要办好这所学校,必须要有改良措施。学校的土壤是什么?风气。我跟年轻校长说:当校长,务必把这所学校的风气搞正。如果风气不正,邪气上来了,那学校干不好。好人不能抬头,不想干事的人神气活现,那不能行。一个人,要有志气;一个集体,要有名气。一个学校,要用正气赢得名气。
学校就是一个气场,校长就处在这个气场的中心。我们学校经常接受组织部门委派的其它学校的人员来挂职轮岗,研修一年。一次,一个挂职的同志要求留下来,担班主任,教语文。他说:这是他最愉快的一年,也是最有收获的一年。他不想生活在原来勾心斗角的环境中。学校要温馨。他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他不是在重复着昨天的事情。他在边研究,边实践中每天有新的收获,他不会倦怠。学校要注重师生团队的生态,人际生态的和谐。生态决定心态,心态决定状态。昨天,我在协同教育学校搞三十年校庆,我做典评:我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实在,不张扬。在一个浮躁的环境中,能够耐得住寂寞办学的,是非常了不起的。心态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姿态。
接下来是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内部要做到职责明确,权限适切,利益的对称。学校有一位青年教师,年龄稍微大一点。他长期以来,给校长做了一个规矩:只能上一个班数学,如果上两个班,就不干。他拿病假条出来。施之以度。千万不要有幻想,有了制度就解决了问题。旧的问题产生,新的问题出来了。当时,学校有一位群众领袖,常常会代表教师出头。这样的领袖,你抓住了他,有好处。把他招安了,就好了。他跟我关系还可以,跟我说:群众怎么说。老师们文化,张校长这个改革,那个改革,就看他怎么搞定一个人,这个人是学校的总务主任。他会搞关系,跟教育局相关科室的关系非常好。他很想接近我。我不喜欢,我们副校长不喜欢。他有一个特点:不干实事。学校的卫生不行,要他去改,他改变不了。一线教师要用教具,学具,他说:你自己去买,买来报销。厕所堵住了,打电话让宾馆来修。做为总务主任,你校长怎么对待他。中层拿平均工资,他怎么拿?校长改革,怎么改?我想的第一个办法是叫副校长和工会主席,去帮帮他。学校改革到这个地步,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他们去做了工作,说做不通。结果,我跟他摊牌了:我是校长,你是总务主任,你必须把总务范围之内的事情做好,这关系到学校的成败。过了几天,他走进我的办公室,说:做校长,你是对的,你要求我这样做,我做不到。我从小不做这样的事情,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我做不了。我走。当时,教育局有个校办企业公司,愿意接收他。我说: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他走了,学校面貌因此而变。
外在要求。谈人物——要求每个教师选择身边最了解、最想写的一个人物,他身上的典型事件和他的品行,说出来。这个活动让老师热血沸腾,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喜悦。在大家谈人物的基础上,我集中选择三位人物。
第三篇:用体验教育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用体验教育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中心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坐落在著名的金山岭长城脚下,河北滦平学区建设首批试点校,成立于2007年11月。学校占地2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现有22个教学班,1200名学生,住宿生460名,教职工58名,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近年来,学校结合校情,深入落实开展体验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为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体验教育”文化内涵
“体验教育”是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
体验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主要表现为:体验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建构的过程;“体验”的过程并不等于“体验教育”的过程。
体验教育的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行为体验。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亲身经历的动态的过程,是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第二层次是内心体验。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学生身心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促进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体验教育既要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更要注重学生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
体验教育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世界,寻找教育意义;转变学习方式,解放学生个性。而体验教育正是通过学生所进行的各种情感体验、行为体验、意志体验、道德体验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验活动,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衔接,促进了学生个体和谐、全面发展,最终让每一个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去健康地接受社会的选拔和其他挑战。
“体验教育”文化的开展
营造体验环境 首先是以物质环境启迪人。校园环境建设,处处都是为了学生的体验服务。学生在体验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心灵得到不断的净化,爱校护校之情油然而生。其次,以精神环境熏陶人。结合体验教育主题,本着家乡文化与学校文化相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古代发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相结合的原则,精心打造班级、楼道、功能室等物态环境文化,使之成为学生体验、成长、收获的试验田。
构建体验课堂 课堂教学是体验教育的主渠道。在实践中教师发现,构建“体验教育教学模式群”,是营造“开放、自由、合作、创新”的体验式课堂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学校以“省双有效”子项目研究为载体,推广了“语文自读教学三段走、英语词汇教学五环节、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群。市级课题“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开发”,省级课题“课堂双有效”,国家级课题“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先后结题。初步建构了“体验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科学性不断增强。
创建体验生活 生活即教育。体验教育旨在把学生引向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例如,在体验学校生活中学会自理与自立。针对学生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差的情况,学校开展了“搞好个人卫生,亮丽自我” “亮丽宿舍从我做起”相关主题体验教育活动。
在体验社会生活中学会生存与适应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性的公益活动,如清除非法小广告、到街道上捡白色的垃圾袋、为孤寡老人送温暖、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等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了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多渠道、多角度的生活体验,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体验自然生活中学会创新与合作 金山岭长城历史悠久,建筑艺术独特,是中国长城文化的代表,金山岭长城赋予了学校独特的地域文化,因此学校把金山岭长城精神的开发作为校本课程。《金山岭长城的传说》《长城古诗文的搜集与整理》《金山岭长城摄影艺术欣赏》等校本课程的编写,学生们对长城的地理位置、建筑结构、建筑艺术、旅游价值等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创编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们体验到了创新与合作的快乐。
体验活动进行时
生活化的互助竞赛活动 为了让学生体验互助的快乐,学校开展了“一帮一”活动,即高年级的住宿生主动承担帮助新生的任务,从学校文化主题到学校管理的各项制度,从物品摆放到被褥整理,从买饭到花钱,从活动到学习都由帮助人负责。学校通过各种比赛活动如:洗衣服比赛、叠被子比赛、专题汇报等形式对互助效果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同时记入互助双方的档案。丰富多彩的互助竞赛活动,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注入了活力。
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为了丰富住宿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们感受着生活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快乐。例如,学校安排住宿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看电视的时间,主要内容是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和少儿频道,要求写一则新闻或一段观看体会。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中心小学)
第四篇:《打造有灵魂的班级》读后感
暑假里阅读里《打造有灵魂的班级》这本书,被书中班级管理的艺术深深折服。
这本书选自郑州教育博客这个平台,主旨是“教育发现”,做新教师,从教育发现开始。特别喜欢这段话:今天,即使我,带着镣铐,也要跳出优美的舞姿;我们既要面对现实,更要坚持梦想。为了我们共同的教育信仰,我们有理由也有能力为之奋斗,努力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追求有灵魂的教育,办有灵魂的学校,做有灵魂的教师,打造有灵魂的班级,培育有灵魂的学生!
我发现了很多班级管理的好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思考。
敞开心扉,以生为友。敞开心扉,和学生静下心谈谈,就事论事,对事情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让学生明白,老师不是针对你,某个人有看法,而是对你做的这件事情有疑问。学生会理解的,不会有情绪。
细节做起,人人参与,以能养能。从学校、班级的细节做好,严格落实要求,从抱臂坐直练起,态度要认真。培养班干部,人人有事干,每个人都是小班干。
特殊学生,因材施教,多用关心,耐心,爱心,真心。这种情况真的很多,有些同学作业不能和其他同学的要求一样,你可以降低要求或者提高要求,让他取得更好的进步。
家校互通,和家长的沟通也很重要,比如校讯通、电话、作业等都是与家长沟通的好方式。
教育这件事情,没有小事,能不能用心,就看自己的啦!
第五篇:做有灵魂的教育
做有灵魂的教育
做有灵魂的教育,我相信:它虽没有万能的神力,却使无数人美梦成真;每一个人的体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它可以沉睡,也可以被唤醒,教育的美妙就在于能够把可能变成现实。谁是那个幸福潜能的挖掘者?是可敬的教师。教师是点燃火把的种子,哪怕是一星光亮,也会照彻心灵的夜空。教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指点迷津的睿智、包罗万象的气魄去接纳、理解、宽容天真可爱的孩子,点化生命的美丽。
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学会欣赏美丽人生中的细微事物;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点燃学生爱的火焰并使之永不熄灭;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学会追求真正的幸福,让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关于幸福的辩证思维;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尝试去最大限度地释放自身的能量;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并沉醉于思维的快乐之中;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使学生怀有生活的情趣。会读书,会娱乐,会欣赏,会关怀,会热爱。做有灵魂的教育,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率真、快乐、清澈,真实;做有灵魂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尊重别人并认识自我,自尊自爱,有个性,享受有尊严的生活;做有灵魂的教育造就更多的自信的、能干的、快乐的和幸福的人。
一、教育的目的是“作善” 我国古人对“教”“育”两个字有精辟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目的是“作善”,《大学》当中也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虽然至善这样的表述很抽象,看起来也很空洞,但是它是目的,是宗旨,就好比我们要登珠峰,尽管最美的顶峰我们不一定能够抵达,但那是前进的方向所在,当我们埋头赶路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要时不时抬头看一看,我们的方向是否有误,我们是不是在追逐眼前的一些风景时忘记了我们出发的目的。教育是一个长久的事业,是一条漫长的道路,现实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干扰、各种欲望的诱惑、各种任务的压迫会让我们被裹挟、被教育、被改变、被扭曲,甚至被异化,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内心应该有一个声音,这个声音要常常问自己,我的目的是否有偏离?只要你站在讲台上,你就要明白,这些孩子的灵魂在等待着你朝至善之地的引领。
教育需要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智慧和耐心,还有胸襟和气度,教育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实际上,你需要常常和各种歪曲的观念、粗暴的干涉、庸俗的行为、虚伪的口号、还有我们自己的惰性、自满、倦怠做抗争,你从教的时间越长,人生阅历越丰富,你对“养”的体会会越深。套用伟人的一句话:一个老师讲一节好课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讲的都是好课,没有差课。“上所施下所效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于年幼的孩子,在他们纯净而柔软的心灵中,在他们所接触的狭小的人群里,你是成人世界的代言人,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是值得信赖的朋友,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是成功和正义的化身。我们这时的被崇拜、被信赖、被模仿、被欣赏并不是我们用自己的人格和才华争取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站在了讲台上,因为我们的高高在上,使得孩子仰视,他们对我们的期待和向往源于对无限知识的敬畏,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对未来生活的梦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永久保持这样的憧憬、爱戴和信赖。身教重于言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我们自己的身体力行所具备的力量、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怎么形容可能都不会过分,我们不只在教书,用知识灌输知识,而是用头脑启发头脑,灵魂触及灵魂。一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孩子“作善”要靠你亲自去“作善”。
二、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
你需要自己的人生路线图。你来干什么?魏书生曾经说过面对工作的几种状态:无心无意、三心二意、半心半意、一心一意、舍身忘我。面对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一对对清澈的双眼,我们能够把自己当成撞钟的和尚吗?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列出了人生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雷夫总是在开学的第一天把这六个阶段教给孩子们,实际上,这是一条人生的路线图。像周总理那样从小就立下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常常需要摸石头过河,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方向,循着这条线路,我常常问一问自己达到了第几个阶段。做有意义的事情,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走出一条自己的教育之路。
三、博大的胸怀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各种可资利用的资源使得遥远的世界由此变得触手可及,我们不需要因为偏居一隅就妄自菲薄,面对求知若渴的孩子,要更加用力为他们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能把孩子们禁锢在单调的课本、僵化的教参和粗糙的教辅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传道为首,解惑然后授业。从孩子未来的生命来规划和设计你们有限而弥足珍贵的相处岁月,作对他们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给他们的未来带去深远、持久和良好的影响。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种传承对孩子极其重要。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狭隘、没有资格懈怠,没有机会失败,没有条件消沉,面对这个辽阔而广大的世界,开放我们的心胸,拥抱这个世界未来的主人,你才能够成为一个卓越的教师。
四、你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感
教育是一项特别需要投入情感的事业。有时候我们冲动的对待学生,伤害到孩子的情感,理由常常是老师也是人,也是有感情的。老师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感情?职业感情。不是自己条件反射的喜怒哀乐,而是受理智所控制的职业化的感情,这里面,没有憎恨、冷漠、轻蔑、歧视等等所有足以击溃心灵的负面的情感,只有欣赏、喜爱、热忱、关注、幽默等等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和自信的深情和真情。年轻的老师们,我们需要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首先不把教学无关的心绪带进课堂,走上讲台,就像一个演员踏上舞台,家里的鸡毛蒜皮、身体的饥寒饱暖、个人的成败得失都要置之度外,其他的角色都放下,全身心扮演好目前的角色,按照老师的职业要求武装好自己;其次在孩子面前要制怒,魏书生说过,在准备发雷霆之怒之前,你一定要提醒自己先数到十,然后再张口,这时候你所说出来的就不是情绪化的表达了,很多时候,我们原本要解决问题,结果变成了发泄怒火,与我们的教育初衷产生了根本的背离。
对于老师来讲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幽默。幽默是老师智慧的体现,足以彰显教师强大的人格魅力,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举个例子,刚才我提到的那个老教师,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在偷偷写作业,他怎么办?幽默不是讽刺和挖苦,不是讥讽和嘲笑,是温暖的批评,是善意的提醒,是意味深长的告诫,是尊重、是保护、是有灵犀的心灵之间才能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幽默,关键时刻的幽默能化干戈为玉帛。
五、需要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教育的意义在于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从事教育也得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别人。我们永远不会把自己复制成魏书生,永远都只能是我们自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向别人学习。任何书法家都是从临帖开始的,临贴的功夫到家了才有了破贴的资格。因此,学习,是首要的,也是永久的。
走上工作岗位,我们会得到许许多多的指导、参加各种各样的研讨、接受名目繁多的培训,这些能够帮助我们尽快的适应环境,进入状态。这就像给一台计算机安装软件、打补丁一样,能使我们的功能更为强大。但是,它也会占用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灌输给我们海量的信息和术语,因此,我们需要有辨别力,消化这些东西并融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框架,为我所用,而不能仅仅占用了我们的内存,甚至成为垃圾。
寻找并发现自己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特点,把对教材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有机融合,设计个性的教学策略,让课堂呈现出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进度,彰显出儿童的天性,这会是一条漫长而充满挑战和乐趣的道路。
六、榜样的力量
司马迁曾经评价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往,然心向往之”。颜渊也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应该是对榜样精辟的表述,也是一个老师能得到的最高褒奖。我们应时常审视自己离榜样有多远,一个连自己都没有榜样的老师怎么会成为孩子的人生典范?茫茫人海,过去现在,有多少高贵的灵魂如夜空的繁星,点点的星光发自亘古,却能照亮未来。有了榜样,我们前行时就有了参照和坐标,困顿时就有了勇气和力量。
七、你要和孩子一起进入书籍的世界
除了教科书和教辅,孩子的阅读量是很小的。尽管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孩子们读的还是少,得到的有效指导更少。儿童各个阶段的阅读量在课程标准当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各种测试却不能清晰的考查出来,因此,读书成了一项弹性很大的任务。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往往容易被搁置,所以“书到用时方恨少”才会成为名言。并且,这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需要教师具备开阔的视野、认真的规划、坚持的毅力、能耐得住寂寞,还有质疑,毕竟,短平快的阅读训练在考试时要实用的多。雷夫说:“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在现今这个世界长大的孩子相信这个事实往往是极为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从重要性来衡量,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读书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引导他们享受读书的乐趣,样养成读书的习惯。除了教材和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自己和学生每年读几本书?每天读多长时间?花在买书上面有多少钱?强烈建议大家拿起纸质的书本,徜徉在经典的世界里,丰富我们的心灵、敏锐我们的感觉、增加我们悲悯,做一个有浪漫气质、哲学思考、宗教情怀的文化人。
教育,意味着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浪漫,不仅要有教育的理想,还要有教育的智慧和艺术。千万个含苞待放的花蕾,需要一个自由的生长空间,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把工作当成一种休闲,把教育当成一种恋爱,让每一天都成为孩子们的节日庆典……当浪漫的光芒照耀孩子的心灵,每个花朵才会绚丽绽放;当浪漫芬芳着教育梦的征途,梦想会变得生动,境界会变得更加高远。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灵动的思想,高尚的情感,优雅的气质,无不根植于书香的厚重和博大。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和提升自我的艺术,是对心灵最浪漫的滋养。在阅读中,超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汲取多元的思想,采撷经典的芳香;在阅读中,智慧得到启迪,情感得到陶冶,专业得到成长。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让心灵张开浪漫的翅膀,一起去穿越千年的时光……
一位哲人说得好:“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当遇到不如意,不要怨天尤人,要多想办法,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行走在人生路上,要懂得去给自己的心灵除草,多撒播一些幸福的种子,让自己的心灵开满花朵,从而笑对人生!做有灵魂的教师,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教育对浪漫的深情呼唤。印度哲学家奥修说:“生命不只是应该变老,它应该成长。”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就要不断历练自己,不断提炼、成熟自己的教育之魂,用灵魂唤醒灵魂,用心灵赢得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