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新形势下东升镇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和探索(推荐)
在新形势下东升镇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和探索
中共东升镇委员会(2012年10月28日)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是党的各种制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制度之一。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基层群众结构凸显新特点,本文从东升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路线必须着眼于东升基层群众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探讨实现群众路线在东升基层的继承与创新。
一、牢记历史昭示: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之本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助推器,对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深有感触并且受益匪浅:群众支持了,党就可以发动群众,顺利开展工作;群众拥护了,参与了,党就可以反败为胜,绝处逢生。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方法,并把群众路线作为党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窘迫,国家政权需要巩固和发展,面对满目疮痍的状况,中国共产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下,巩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恢复并发展了国民经济。在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为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人民群众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支柱,是迎战各种挑战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集中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采取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不畏艰险,开拓进取,取得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历史经验证明,凡是认真遵守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法的时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顺利进行。而历史教训则显示,背离群众路线,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遇严重损失。1956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醒全党注意:“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全国范围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比以前大大增加了。”尽管有不少共产党领导干部对此有所警觉,但并没有使问题得到解决。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特征的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泛滥。文化大革命中“根本背离群众路线的所误用群众运动”并没有拉近党和群众的感情,反而使党 2 和群众的关系变成冷漠和猜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巨大的物质诱惑和各种腐朽落后的价值观使一部分党员干部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淡化甚至背离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方针,他们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贪污受贿、道德败坏、弄虚作假,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给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执政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再度引起党和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提出了“共产党要接受监督”这一重要命题,加强廉政建设、完善党内外监督体制、推进民主和法治建设被提上了日程,这些为恢复重建党群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政之所得,在得人心,政之所失,在失人心。我们应该牢记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前途命运的发展方向。
二、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
新的历史时期是经济增长最快、发展质量最好、人民群众得利益得实惠最多最实在的时期,但同时又是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经济从原来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社会从原来的单 3
一、封闭转变为多元化、开放性,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社会运行机制、人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和调整,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相交织,增加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难度和广度。
从执政环境看: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仍在延续,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减速下行与社会矛盾凸显的趋势令人警惕,如果不能及时转变发展方式,以科技和制度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就无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甚至陷入发展停滞与矛盾冲突。这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既要服务于产业发展,更要服从于群众生活。要完善城市的设施、功能和布局,也要完善城市的环境、管理和服务,努力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城市生活;要高水平普及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也要高水平满足群众在依法行政、社会公平、政府廉洁等方面的要求,让城市发展给全市人民带来全面的福祉。
从党内的角度看: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弱化。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滞后,干群联系缺乏内容,流于形式,部分基层组织形同虚设,干部群众两张皮,自说自话,各干各的。二是基层组织权责不对等。目前基层服务群众的职能日益增多,责任加重、加大,但对很多基层问题又没有直接处理和解决的权力,只能向上级部门反映。这种“有职无权”的状况,让他们难以兑现群众在安全、利益等方面的服务要求,使他们感 4 到“有心无力”。三是部分基层组织集体经济薄弱,缺乏履行服务管理的经济实力和有效手段,尤其是难以满足群众对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有的党组织抓经济发展的成效有了,但管好集体经济的制度跟不上,影响农村基层的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
(二)党员干部能力不足,组织调动群众难。一是带动致富的本领不高。相当一部分村干部缺乏经济头脑和生产技能,自己带动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足。二是理论政策水平不高。对党的重要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缺乏内在动力,直接培训学习渠道不多。三是交流沟通技巧不够。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干部从校门直接进入机关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工作方法;农村(社区)干部又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导致与群众交流沟通时缺乏耐心和谈话技巧,有的干部不善于运用民主的办法、说服教育的办法、耐心疏导的办法去做工作、解难题,而是凭个人经验、特别是面对棘手的问题不善于依法办事、运用法律手段去解决。调查中68.3%的被调查者认为,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有待加强学习。76.9%的被调查者认为村(社区)干部能力偏弱成为影响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
从群众的角度看:
(一)独立增强,对基层组织的依赖性减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分户经营和个体单干的生产方 5 式,打破了农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基层组织经济利益上的依附关系,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基层党组织再不能通过集体生产或“记工”开会的方式把老百姓召集起来。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依赖性减弱,党同基层群众的情感维系缺乏载体、缺乏手段、缺乏内容,导致党群、干群关系不是被巩固而是被割裂了。
(二)诉求多元,政治参与要求强烈。随着我国民主法治的推进,基层群众迫切要求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希望获取更多的政治信息,但他们又常常质疑官方媒体发布的舆论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对政治活动的知识和政治规律的认识水平也非常有限,政治参与能力明显不足,使得要求的合理性与反映形式的欠规范性交织在一起,在一些群众心里存在只要权益,不承担义务;只要自由,不要纪律;只要民主,不要法制,甚至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造成党群、干群矛盾复杂化。
(三)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心理不平衡”现象加剧。在新的环境下,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利益的关注更多地采取横向比较,收入的高低、致富的先后、生活水平的贫富等差异往往是对比的主要参照,部分群众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导致了“心理不平衡”。同时,在经济利益的诉求上,基层群众一方面对利益分配的公平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对收入差距 6 的不断加剧存在排斥和积怨。另一方面他们又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在征地补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有着集中的体现。调查发现,农村表现最突出的是土地纠纷引发的利益矛盾。
三、新时期东升镇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升镇党委围绕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升”这个核心,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镇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先后荣获全国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省生态示范乡镇、省法治镇、省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百强镇、市平安镇区等荣誉。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富民强镇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保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最终要以群众的利益为纽带。我们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全面的。其中首先要提高生产力水平,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要使群众能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不断有所增加。这样才能使群众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 7 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东升镇在实践中坚持把密切联系群众贯穿富民强镇战略的全过程,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既抓住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农村五项工程”、内河涌整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做一些让老百姓很快受益的实事;又立足当前想长远,致力于解决一些影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在城镇建设、产业优化、历史债务化解等方面,倾注了非常大的精力,取得了明显成绩。二是处理好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的关系。不仅在经济增长等“显性”数字上下“硬功夫”,更在百姓直接受益的民生领域下“实工夫”,确保百姓民生不断改善。在努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文教卫生发展、农村投入等工作的基础上,努力使群众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实惠。三是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坚决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既追求速度,更要求质量。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四是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均衡发展的关系。加大统筹力度,集中精力补短板,促进均衡协调发展。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帮扶整治政策,每年扶持一至两个后进(问题)村(社区),让相对落后的村(社区)扭转被动局面,促进问题村转化提升,进入追赶先进的快车道。
2008—2011年五年间,东升镇全力做特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镇域经济呈现速度不断加快、质量明显提高的发展态势,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36亿元的基础上连年迈上新台阶,2010年达到77.8亿元,增长116.1%,年均增长16.7%。出口总值由3亿美元增长到5.24亿美元,增长74.7%,年均增长12%。全镇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由1.98亿元增长到5.68亿元,增长187%,年均增长24%。全镇税收由5.01亿元增长到11.49亿元,增长129.5%,年均增长18.1%。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050元,比2006年增长100.8%。今年以来,在经济危机的严峻挑战下,东升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发展势头,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东升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不减,东升的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二)坚持民生第一导向,把改善民生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镇党委始终坚持拿出六成以上的财力投入民生领域,百姓民生持续改善。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一条鱼、一只虾、一棵树、一棵菜、一头猪”等高效特色农业。村级统一核算全面完成,村集体收入不断增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农村五项工程”持续推进。实行补贴50%建设资金扶持村社区改造农路,广泛开展河涌整治、农路硬底化、村路拓宽、鱼塘整治、四旁绿化等民生工程。近五年共投入超1.3亿元整治河涌83.6公里;投入3520万元开展农路硬底化建设44 9 公里,全镇受益面积19800多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行“大嫂工作坊”,加强“双低”家庭劳动力再就业工作,实现“零就业家庭”100%就业。积极推进住院医疗、门诊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三保工程”。坚持每年拿出1500多万元推进农保工作,到2009年实现了农保全覆盖;分期共拿出1.5亿元补贴推动农保转城保,2010年底实现了有参保意愿群众的100%参保,今年调整后农民养老金待遇平均达到了857元。健全门诊和住院保险,完善卫生服务站,初步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预计今年底可基本完成700多户危房改造任务,受益困难群众近3000人。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大力实施学校优质化、振兴初中、发展高中、扶贫助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五大工程。优质学校率达100%,公办学校创省、市等级学校率达100%。东升高中2010年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评估验收,又获全市教学质量一等奖,跻身全市普通高中前五名行列。大力奖教奖学,2009、2010年度奖励金额达350万。积极实施积分制,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幼儿园)问题,累计已安排了832人入读公办小学、667人入读公办初中。
(三)坚持党建第一职责,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工程。东升镇党委以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使党 10 建生产力彰显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步。第一,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树立领导班子良好形象。积极开展中心组学习等各种学习活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党务政务公开落到实处。强化有效监督,特别是在工程招投标、项目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制定严密的监督机制,确保清清白白、公正公平。五年来,镇党委班子成员未出现任何违法违纪现象。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实行集体讨论、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防止和克服一些领导班子中主要领导干部个人专权的不良倾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真正选拔和任用政治可靠、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群众信任的干部。今年东升镇以全市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简政强镇事权改革。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上岗,任命了38名机关中层和13名事业单位中层,其中新任命的机关中层中,新提拔为副科级干部的有4人,新提拔为正股级干部的有12人,整个过程实现了领导、干部、群众“三满意”和零投诉。注重干部队伍锤炼。务实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工作,实行“三培养、两锻炼”制度,即高校培养、基层培养、交流培养和机关锻炼、岗位锻炼,重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机关中层干部的培养锻炼,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一批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中层干部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坚持固本强基工程。创造性开展夯实基层基础工作,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圆满完成2008、2011 11 年两届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结构明显优化,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针对部分村(社区)存在的软弱涣散、工作不力的状况,坚决对其党支部书记进行调整,派出镇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到村(社区)任书记。镇党委、政府加大对村(社区)书记、主任的奖勤罚懒力度。在原有农村干部薪酬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升镇2012年农村重点工作考核奖励办法(试行)》,镇财政设立100万元奖金,重点考核农村在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基层建设、加强社会公共管理、大力改善民生、提高执行能力等五大方面的表现,全面提高农村“带头人”的工作积极性和执行力。同时,认真抓好大学生村官和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农村群众工作力量。积极推进党群一体化,创新党建带团建、妇建、工建及“两新”党建工作,使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第二,大力推进尚德养廉修身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首先就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东升镇党委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一方面坚持理论武装头脑。通过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坚持理论系统培训,建立学习评价体系,激发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动力和热情,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树立正 12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回顾我党光荣传统,学习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的先进典型,如郑培民、任长霞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同时,从少数领导干部蜕化变质的典型案例中,教育领导干部认清丢掉正确理想信念,脱离群众的危险性。我们在全镇设立了39个修身学堂,其中一个中心学堂,38个分学堂,把修身学堂与机关、农村、企业、学校和服务窗口单位的党支部建设结合起来,从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法律知识、健康养生、文学艺术等方面来丰富“修身学堂”,扎实推进尚德养廉修身行动,通过“修身学堂”电视栏目、中心学堂每周宣讲、各分学堂灵活开展修身活动等形式,以党员干部带头学,引导全镇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使先进道德理念内植于心、外化于行。连续三年举办东升镇文化艺术节,通过教育、宣传、舆论、文化等多种形式,向全民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观念,形成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状态。在培养公民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的同时,努力增强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遵纪守法等意识,祛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偏向与恶习,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利益价值观。
(四)坚持服务第一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核心内容。群众工作的本质是服务群众。东升镇党委在工 13 作中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从建立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入手,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摆正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本领,充实服务内容,拓宽服务受众,推进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一是建立完善联系群众机制。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效能型机关、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政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群众“接地气”,体察民情“聚民智”,做打基础、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对企业发展中遇到难题作为服务重点,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坚持深化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制和限时办结制,为投资创业者提供“一条龙”服务。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积极开展“进村入户访企业”和走访慰问贫困群众、外来务工人员等活动,党政一把手主动到困难最大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每周到联系点不得少于一天。在走访时认真做好了解家庭情况、宣传惠民政策、解决具体困难、帮助脱贫致富、化解矛盾纠纷等“五件事”,并填写《民情日志》,通过广泛接触基层一线的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攀穷亲”,真正把自己融入群众之中,拉进了与基层群众的距离。如益隆村在去年发生“11·12”群体性事件后,镇党委将之定为问题村,并作为书记项目由镇党委书记亲自负责。镇党委书记带领镇党政班子主要成员多次深入益隆村内进行现场办公、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等,研究部署工作,督促工作进度,有效形成工作 14 合力,迅速扭转了益隆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二是建立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继续实行领导干部接待日,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大力建设完善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将纪检监察、组织、农业、民政、计生、信访、司法、建设、劳动、土地等有关职能部门纳入中心,实现对群众问题和群众事务的“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在全镇设立了21个党代表工作室,严格要求在接待时认真填写《接待群众记录本》,做到一人一记、一事一记,逐步建立完善民情档案,切实改变了过去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信息不畅的状况。三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大力推行公示、听证等制度,全面听取、征求群众意见,使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镇党委决策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听真话,察实情,使各项决策贯穿科学发展的理念,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体现群众的利益和心愿。在做出重大决策前,镇领导班子成员及时到基层进行工作调研,倾听各方意见和建议,充分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努力找准工作的着力点,确保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规划、重大举措与 15 区域实际相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四是建立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工作力度,推广村(居)民议事等做法。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镇党委政府公开承诺,推进落实。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让群众满意活动,突出“为基层服务,让群众满意”的目标,察民情、顺民意、重民生、促民乐、保民安,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镇群众,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对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不断提高人民的安全感;强化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行社区一站式服务和“网格化”管理,深入抓好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建设镇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和长者家政服务中心,打造服务群众的平台。五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社会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作用,综合运用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一般问题不出镇,矛盾问题不上交。对重大社会矛盾,落实镇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包案责任制,定调处时限,包稳控措施,包矛盾化解,包问题解决,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六是建立健全督查督办机制。成立镇 16 委督查室,对镇委、镇政府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进行分解,做到“凡有部署必有督办,凡有督办必有结果,凡有结果必有反馈通报”。同时,通过在不同发展状况的村(社区)举行现场工作会议的形式,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将抓落实作为衡量干部能力和水平的标准,以抓落实的实效作为检验干部政绩和提职晋升的重要依据,营造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氛围。
四、新时期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思考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和支持,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是我们必需高度重视、长抓不懈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实践,我镇认为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进一步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水平,不断巩固和保持良好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一)多管齐下,解决领导干部“愿不愿联系群众”的问题。一是要通过教育,促使领导干部愿意联系群众。我们在努力加强领导干部个人修养和日常教育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系统教育培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干部的特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尽快建立教育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真正改变干部“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真正做到“群众意识”进教材、进 17 课堂、进头脑,内化为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
二是通过制度建设,引导领导干部愿意联系群众。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坚持原则、勇于负责、敢抓善管、真抓实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表彰奖励。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对不讲原则、不负责任、不干实事、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以及完成约束性指标方面发生问题的,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督促整改和组织调整;对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廉洁自律存在问题的,依法依纪处理。通过组织的强制性行为,形成倒逼机制,引导领导干部自觉联系群众。
(二)搭建平台,解决领导干部“能不能联系群众”的问题。一是要传承历史,坚持经典平台。持续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固本强基工程,不断总结升华“三级联创”、“创先争优”等各种形式的联系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二是要整合资源,借鉴成功平台。积极借鉴各地的成功经验,创新联系群众新渠道。三是要结合实际,打造有效平台。
(三)培养能力,解决领导干部“会不会联系群众”的问题。一是要着眼于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建立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更新机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能力建设体系。立足于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能力要求,利用高校优质资源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培训,努力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二 18 是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要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做到在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学决策能力;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调查研究的能力;在与群众的交往实践中提高自己沟通协调能力;在解决各种复杂社会矛盾的实践中提高自己化解矛盾的能力。
(四)加强监督,解决领导干部“联系群众行不行”的问题。要逐步探索建立干部联系群众效果测评标准,定期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广泛吸收群众参与,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通过座谈会、通报会、来信来函、投票打分等渠道,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并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制定标准要把握好这样几点要求。一是要注重“群众公认”原则。测评领导干部“联系群众行不行”的核心原则是群众公认,绝对不能以组织满意为主要标准。二是要注重干部身份特点。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领导干部身份特点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测评标准。要注重机关干部同基层干部、政工干部同专业技术干部、“一把手”和普通干部的区别。要坚持分类考核、量化评价,为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依据。三是要注重地方实际。要充 19 分反映本地区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第二篇: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实践探索
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实践探索
戴红春 胡柏林
新形势下,保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如何才能把握规律,契合流程,创新方法,破解难题,提升保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呢?实践中,盐城市政府办公室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着力在创新保密工作组织领导、规章制度、监督管理、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创特色、求突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
一、力求“三个到位”,在创新保密工作组织领导的长效机制上求突破
推进保密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长效机制是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近年来,盐城市政府办公室着眼“三个到位”,在积极构建和创新保密工作组织领导的长效机制上取得了突破。
一是理念更新到位。在每年的第一季度,开展保密工作理念大思考大讨论大解放专题活动,重点是有的放矢地澄清各种模糊认识,将全办人员的保密意识、保密理念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注意防范和根除畸轻畸重思想,坚决克服重要求轻垂范、重业务轻保密、重制度轻落实的错误认识,坚决摒弃窃密泄密与己无关的侥幸心理、无密可保的麻痹思想、有密难保的畏难情绪;注意防范和根除一劳永逸思想,坚决杜绝因循守旧观念;注意防范和根除一蹴而就思想,坚决消除保密工作可以临时突击、一抓就灵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保密工作是一项环环相扣、步步相连的整体性工作,常态化管理、长效化管理势在必行的意识。
二是责任明确到位。狠抓三个环节:1.及时调整组织机构,全面落实保密工作的管理责任。根据人事变动情况,随时调整和充实办公室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保密工作职能处室(文电处)组成人员和专兼职保密员,明确各自的领导和管理职责,为扎实有序推进办公室保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2.扎实推进“一岗双责”制,全面落实保密工作的领导责任。在全面履行领导班子成员保密工作责任制的同时,将保密工作纳入办公室中层干部“一岗双责”的内容,明确各处室(中心)的正职为该处室(中心)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根据不同处室职能,分类明确保密要求,由办公室主要领导与全体中层正职签订保密工作责任书,年终绩效考核一并考核其保密工作责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3.整体构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保密工作岗位责任。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尽责”的原则,构建起了办公室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文电处和各处室(中心)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各司其职,层层抓落实,使办公室保密工作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步入了正常化、规范化发展的良性轨道。
三是工作落实到位。办公室领导不但率先垂范,严格履行自己的保密义务,而且切实履行领导和管理职责,逢会必讲保密工作,切实把分管范围内的保密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活动,研究解决办公室保密工作的一些重大问题。办公室主任办公会、处室负责人例会多次会办、研究保密工作,真正实现了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2011年10月,针对市政府几位副秘书长变动较大的情况,办公室举办专题讲座,由分管主任就公文处理工作、保密工作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进行宣讲,对发文审签、信息公开中的保密审查和公文运转中的涉密文件不“横传”,不自行复印、传真、抽取、留存等问题作了进一步规范;针对工作中、检查中发现的保密隐患,由分管主任牵头,分别召开文电处和其他相关处室(中心)全体人员座谈会,排查、搜集、整理办公室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报经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和主任办公会研究同意后,逐一整改落实到位。
二、力求“三个注重”,在创新保密工作规章制度的长效机制上求突破
盐城市政府办公室着眼于“三个注重”,健全完善保密规章制度,使保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构建和创新了自成—体的保密规范长效机制。
一是注重建章立制的前瞻性。应对瞬息万变的新情况、,新要求,因势利导,重点建立泄密隐患预警制度,研究制定一整套科学适用的泄密分析报告、排查整改、教育督查制度,提前研析隐患、预警隐患、揭秘隐患、杜绝隐患、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制订了《市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重新印制拟文稿纸,将公开属性纳入公文流转环节,在公文审签的同时即明确该公文是否涉密、能否公开,将保密审查的关口前移到经办处室,将保密审查的责任分解到处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保密职能处室,确保定密准确、涉密信息和敏感信息不上网公开。
二是注重建章立制的规范性。按照“全面、规范、有效”的原则,办公室健全完善了《安全保密制度》《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规定》《定密工作程序规定》 《涉密人员管理规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规定》《国家秘密载体管理规定》《涉密会议制度》《公务邮件交换系统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规定》《涉密存储介质保密管理规定》《文印室保密管理规定》《档案资料室保密管理规定》等10多项规章制度,范围基本涵盖了办公室工作的各个方面。办公室把这些规章制度张贴上墙,并编印成册,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人手一册,这成为保密工作的行动指南、行为规范和操作手册。
三是注重建章立制的针对性。针对一些同志对禁止内外网U盘交叉使用、内外网机混用要求不够了解的实际,专门出台《内网管理规定》《保密工作“五不准’》等制度,加强内网接入审核和业务系统接入内网的技术审查,强化保密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针对领导批示件、一些重要会议文件资料存放、办理中可能存在散失、外泄等隐患,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上级和市领导同志批示件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文件资料收集和保密管理工作的通知》,将重要、敏感文件材料纳入保密管理范畴,消除保密工作的盲区和死角;(范文网 www.xiexiebang.com)针对办公室涉外工作、活动多的特点,专门出台了《涉外人员守则》,严格外事活动中的保密要求,确保外事工作零失误、保密工作零差错;针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工作失误和保密隐患,专门出台诫勉谈话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视轻重程度和影响大小,分别进行诫勉谈话和行使保密工作失误在绩效考核中的一票否决权,不姑息、不迁就,牢固树立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意识。
三、力求“三个突出”,在创新保密工作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上求突破
遵循“抓重点、保核心”的工作思路,盐城市政府办公室以“三个突出”为抓手,构建了规范完善的保密工作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一是突出源头管理。注重从源头抓起,堵源塞流,将失泄密扼杀在萌芽状态。主要是加大保密经费投入,加强各处室(中心)、重点保密要害部位的保密管理。为各处室(中心)配备了文件保密柜、光盘碎纸一体机,为办公室领导配备了保险柜,确保纸质文件、涉密磁介质管理及销毁的安全。配置一批电脑,为各处室(中心)和办公室领导都配备内部机,与外部机严格分开使用,严防发生网上泄密事件。购置一批涉密U盘,统一登记,采用“密级编号”样式标识密级,实行全过程监管,防止存储的秘密信息失泄。购买扫描仪和光盘,发放到各处室(中心),外网信息和其他外部信息导入内网时,一律使用光盘。购买了一套国瑞信安保密检查工具,定期检查内网上的泄密隐患,对各处室(中心)保密工作常提醒、促整改,实现保密工作零疏漏。
二是突出全方位管理。着重强化对涉密人员、涉密载体、保密信息系统、政府网站、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涉密会议活动等的管理,强化对从事涉密业务的印刷厂,自动化设备经销、维修商等“体制外力量”的管理。,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既严格在岗期间的管理,又加强上岗前审核、离岗后监管,实行严格的上岗保密资格认证、在岗履职考核和失渎职调离管理;加强对涉密载体制作、传阅和使用、复制、保管、清退、销毁等环节的管理,重点是对密级文件严格按照程序定密,严格按照规定传阅、传送、存放、复印,涉密文件资料、计算机、U盘等载体登记造册、专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扎口处理、定点销毁;加强对涉密文件资料的传输管理,涉密文件必须通过加密传真机传输、机要通信部门传递;加强对办公室自动化设备、计算机网络和上网信息的管理,对办公室所有微机分类加贴标签,重点加强对内部机和涉密机的管理,做到定人定机;严格遵守内、外网分开的原则,内、外网物理隔离,两网之间无交叉点,不共享;加强对《中国盐城》‘网站上网信息发布的管理,技术中心对上网信息严格进行保密审查,并经办公室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发布;加强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和岗位的管理,重点是重新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执行人员准入规定。
三是突出归零管理。一方面,各处室(中心)严格按照保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本处室(中心)和个人的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每半年组织一次“处处到”保密检查、每年邀请市保密局进行一次全办保密工作大检查,采取问情况、查台账、看现场、上机查相结合等方式,开展拉网式的彻底检查,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存在问题,列出整改清单、提出整改要求,限期要求各处室(中心)整改,整改到位的予以销账、实行归零管理,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将检查和整改结果与办公室的绩效考核挂钩,最大程度地增强和放大保密监督检查工作的效应。
四、力求“三个结合”,在创新保密工作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上求突破
做好保密工作,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尤其是涉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盐城市政府办公室坚持把对全体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注重“三个结合”,常抓不懈,构建了良好的保密工作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一是将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在办公室组织的历次规范公文处理工作培训活动中,培训班都设置保密教育专题,邀请市保密局领导作专题讲座,培训资料中不仅有保密法律、法规全文,而且有市保密局提供的保密形势教育材料。在为期三年的办公室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中,专门安排保密工作主题教育培训,重点介绍保密工作面临的新威胁、窃密新技术和新手段、窃密动态和趋势,重点宣传保密纪律、工作规范、任务要求等。
二是将日常性教育和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前的教育相结合。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往往是保密安全防范的薄弱点。除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进行常规保密教育、保密培训,强化保密工作政策、原则、程序、规范及任务要求的宣传教育外,办公室还在一些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强调保密工作、宣布保密纪律、组织保密检查,力戒麻痹大意的思想和行为。
三是将正面教育与反面案例警示教育相结合。近几年,办公室都会在年初开展保密形势分析和保密工作宣传专题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剖析、讲解,使大家筑牢保密工作的思想防线。特别是新《保密法》出台后,办公室立即组织学习、讨论,邀请市保密局领导围绕新《保密法》的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和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作专题辅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新《保密法》的落实工作作了部署。同时,积极开展窃密泄密案例警示教育,运用一些失泄密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教育引导全办工作人员认清失泄密案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后果,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培训,全办人员的保密意识大大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政府办公室
第三篇: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调研报告
(2011年8月25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自主性空间逐渐扩大,社会自由流动资源增多,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但是与之相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干部思想素质和工作方式方法没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了社会矛盾的集中突发,干群、党群关系逐渐疏远,对新时期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新的挑战。XXX按照“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调研要求,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全县34个乡镇(街道)、64个县级部门开展关于“五个三”新举措的集中调研。此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472份,收回1467份;召开座谈会16次,走访干部群众517人。通过统计梳理、综合分析、总结提炼,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
客观地看,新的历史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利益得实惠最多最实在的时期,但同时又是人民群众意见较为集中的时期。利益格局的急剧调整,惠民政策资金越多,宣传、落实、分配中的情况就越复杂,使得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相交织,增加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难度和广度。从本次全县的调研结果分析,主要有以下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
从群众的角度看:
(一)独立增强,对基层组织的依赖性减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分户经营和个体单干的生产方式,打破了农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基层组织经济利益上的依附关系,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基层党组织再不能通过集体生产或“记工”开会的方式把老百姓召集起来。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依赖性减弱,感情逐渐疏远淡漠。调查发现,“三项制度”推行以来,梁平村(社区)干部在走访中都不同程度地遭到过拒绝,最突出的是个别社区居民认为自己没有什么问题需要社区解决,对走访干部冷脸相对,拒绝他们进门和“打扰”。梁山街道中心卫生院提供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免费体检项目,也曾遭到了部分群众对医院技术水平和服务真实性的质疑。
(二)诉求多元,政治参与和利益最大化要求强烈。随着我国民主法治的推进,基层群众迫切要求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希望获取更多的政治信息,但他们又常常质疑官方媒体发布的舆论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对政治活动的知识和政治规律的认识水平也非常有限,政治参与能力明显不足,使得要求的合理性与反映形式的欠规范性交织在一起,造成干群矛盾复杂化。同时,在经济利益的诉求上,基层群众一方面对利益分配的公平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值,对“三大差距”的不断加剧存在排斥和积怨。另一方面他们又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在征地补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有着集中的体现。调查发现,农村表现最突出的是低保政策引发的利益矛盾,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低保成了富人和穷人都想分的蛋糕。
(三)就业流动,凸显跨省市跨区域特点。统计显示,XXX
常年外出务工28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0%。大量年富力强的农民、无固定职业的居民向城市流动频繁,导致基层人才匮乏,基层干部难为无米之炊。同时,农民背井离乡,跨省市跨区域流动就业,有的好几年都没回一次家,使得基层干部无法知道自己的群众在哪里,在干什么、想什么,更谈不上保持与外出流动群体的密切联系。
从党内的角度看:
(一)基层组织功能弱化,兑现服务承诺难。一是表现在基层组织权责不对等。目前,基层服务群众的职能日益增多,责任加重、加大,但对很多基层问题又没有直接处理和解决的权力,只能向上级部门反映。这种“有职无权”的状况,让他们难以兑现群众在安全、利益等方面的服务要求,使他们感到“有心无力”,难以作为。二是表现在基层组织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缺乏履行服务管理的经济实力和有效手段,尤其是难以满足群众对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调查中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是公路和水利建设问题,同时大部分基层干部都表示:“我们都在真心倾听老百姓的难事,但又不敢作出修路、修灌溉工程和饮水工程的承诺,因为我们筹不到钱。”
(二)党员干部能力不足,组织调动群众难。一是带动致富的本领不高。村干部队伍老龄化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相当一部分村干部缺乏经济头脑和生产技能,自己带动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不足。二是理论政策水平不高。对党的重要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缺乏内在动力,直接培训学习渠道不多。三是交流沟通技巧不够。县级部门、乡镇(街道)干部从校门直接进入机关门,缺乏基层工
作经验和群众工作方法;农村(社区)干部又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导致与群众交流沟通时缺乏耐心和谈话技巧。正是由于党员干部存在以上能力不足问题,使得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下降,难以调动群众共谋发展的热情。
(三)领导工作重心转移,深入群众生活难。当前,区县、乡镇领导干部都把大量的精力投到了GDP的比拼中,长期忙于新区开发和城镇建设,忙于招商引资和项目洽谈。客观上,信访维稳、安全压力,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又牵扯了大量干部精力。这就造成许多领导干部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深入群众,体验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心声,以致经济发展了,党群干群关系却疏远了。
基于上述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重庆市委推出了“五个三”新举措,着力破解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不密切,服务群众不周到的瓶颈。
二、实施“五个三”新举措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XXX各级党组织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实施“五个三”新举措,在实践中,创新方法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保证了“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
(一)开展“三项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自今年3月开始,XXX扎实开展了“三项教育”集中教育活动,在党员、干部、职工中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廉洁从政”的学习、实践和整改,党员干部从政行为得到规范,思想境界明显提高。
1.党校课堂学习“三项教育”,理解透彻。党校是培训轮训各级党员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也是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XXX
充分发挥县、乡镇两级党校的作用,对机关干部职工、村(社区)干部等人员进行了轮训。学习内容包括梁平红色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著作、《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公务员法》以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增强宗旨意识、树立群众观念的重要讲话。实现轮训全覆盖,一是邀请重庆市专家为乡镇(街道)、部门党政一把手作“三项教育”专题讲座。二是由县委党校教师为乡镇(街道)、部门副职讲授 “三项教育”课。三是县委党校教师组成宣讲团,到乡镇(街道)党校指导开展“三项教育”。通过本次轮训,党员干部和职工对“三项教育”的内容有了系统、透彻的理解。
2.文艺汇演宣传“三项教育”,影响广泛。为使“三项教育”更加广泛地深入人心,举办了以“慎终追远,缅怀先烈”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清明”红色诗会,“永远跟党走”——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型文艺演出,“我爱您,亲爱的党”——庆祝“五四”青年节文艺演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演出,“我们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创作了反映“三进三同”的梁山灯戏《相亲》,反映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厚友谊的故事《薄一波和陈冠峨的友谊》,反映模范人物的小品《邓平寿的故事》,反映取得伟大成就的舞台剧《光辉岁月》。一名领导干部在看完演出后,发出由衷地感慨:“一个党的干部境界高不高,命运好不好,关键看他能否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如果他做到了,就会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下获得高境界,实现大理想。”
3.主题活动践行“三项教育”,体验深刻。6—7月是全县“三项
教育”活动集中体验月。一是开展革命教育活动。组织了“颂歌献给党”社区红歌赛,社区居民2万余人参加比赛。举办了“颂歌献给党”万人红歌会,覆盖全体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企业工人、学校师生、部队官兵、群众文艺团体。开展了10场“柚乡先锋”先进事迹巡回宣讲,受众6000余人。发动2.5万名党员,重走了红军路。二是开展“走进群众、感受民生”活动。2622名机关党员干部到生产车间、建设工地、市政环卫、服务窗口等苦、累、脏、难工作岗位参加劳动,主动捐款为困难群众捐赠电视机933台。三是开展警示肃廉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到重庆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到万州参观职务犯罪展览,到三合监狱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组织党员干部在乾街参观廉政文化作品展,在县影剧院观看廉政晚会和反腐倡廉教育片,加强了警示教育,筑牢了思想防线。通过以上主题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对农村发展、对一线工作有了更深切的体验,党性作风得到了更好的砺练。
(二)落实“三项制度”,融洽了基层的党群干群关系。在深入落实“三项制度”中,除落实规定动作外,梁平着力构建了乡镇(街道)村社区“三联”机制。
1.点对点直接接访群众。将过去习惯的“层层反映问题、层层解决问题”转变为“乡镇(街道)村(社区)联席综合接访、一步到位综合诊治”,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和村(社区)干部每逢赶场天在场镇集中地段“摆摊设点”接访群众,并在“党群连心卡”上印上了乡镇党委(街道)主要负责人、驻村干部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联系方式,坚持全天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大观镇大兴村党组
织书记刘兴杰说:“点对点的接访,让自己和村支‘两委’成员轻松了很多,但镇党委书记、镇长电话也多起来了,忙了起来。可是我们现在出去宣传政策腰杆子也硬朗了。”
2.线连线拉网走访群众。一直以来,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日是聚奎镇安寿村92岁老党员徐家珍最高兴的日子,因为这一天镇党委和村支“两委”要到自己所居住的村民小组召开院坝会,她感觉特别的亲切,逢人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毛主席时代的干部又回来了!” 尽管现在她病倒在床上了,可每次院坝会的精神她从不落下,要求儿媳每次回来为她传达。全县34个乡镇(街道)划线分成2917个小组,由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带队,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社区)“两委”成员参与,每月定期在居民点召开院坝会,仅今年1—8月,全县共召开院坝会20936次,参会群众达到62.8万人。梁山街道东山村1村民在开完院坝会后感叹到:“今天这个会,一个一个的讲,一条一条的解释,比在桌在上打„84‟(川牌)还过瘾!”如今我县乡镇(街道)村(社区)走访团院坝会已被广大群众亲切的称为:“梁平心连心服务(艺术)团”。
3.面对面重点反馈群众。全县341个村(社区)设立了纪检信访岗和监督岗,成立便民利民服务代理站,制定便民利民服务流程及工作制度,公开了服务内容,实行“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服务。大观镇安乐村村民严其权在向镇综治办放映有人乱倒垃圾后,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接到了书记、镇长、分管领导、村书记等4个人的电话办理反馈回复。曲水乡中鹿村2组王朝念,以前游手好闲,成天沉迷于赌博,家中日常开销无以为继,老婆带着孩子几次离家出走。2010年,在调解其家庭纠纷中,村支“两委”为其提供发展资
金,量身制定发展规划,种植辣椒近2亩,创收近8000元,尝上甜头的他与麻将彻底分了手,今年他再种植种植辣椒8亩,已销售15000余斤,获利1.5万余元。王朝念逢人就说:“是村党支部救了我,救了我一家,我也要入党”。
(三)推进“三项活动”,增强了机关的为民服务效果。为让干部放下架子、走进农家小屋,XXX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进“三项活动”。
1.“三进三同”知民情。全县从突出考核重点、随机确定考核时间、采取评议考核形式、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四方面强化了“三项活动”的绩效考核机制。XXX教委用“三心”关爱特殊群众开展“三进三同”。一是用“孝子心”,当好孤寡老人的孝顺儿女。逢年过节必去看望或电话问候,生日必到场祝福慰问,生病必去关心照顾,每周电话问候一次或每月去同住一次。二是用“父母心”,当好留守儿童的“父母”。按“七个一标准”,即每周辅导一次作业,每月通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谈心、了解一次在校表现情况,每学期资助一批学习用品、陪伴过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每年帮助学会一项生活技能,每逢传统佳节送一次关怀。教育工委书记尹德平将2名留守儿童接到家里一起吃团年饭、发压岁钱、买新衣服,给他们家的温暖。三是用“公仆心”,当好困难群众的参谋。教委80后干部雷华俊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为“穷亲”家的山羊治好寄生虫病,深受群众好评。
三年来,全县6000余人次参加“三进三同”,累计走访群众近1万户,撰写调研报告、党性分析、民情日记、发展规划3万余份,解决问题近5000件,引进项目200余个,落实资金3200余万元。
2.“结穷亲”解民难。在“结穷亲”活动中,市管领导干部、县管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大学生“村官”分别联系5、4、3、2、1户群众。全县从三个方面确保“结穷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要求全县党员干部把农村基层作为转变作风的见习课堂。县委书记李志雄与距县城60公里外的虎城镇张玉高家一起在玉米地里除草、在柚子林里浇水施肥,劳动回来,与主人一起煮饭烧菜,晚上一起共话劳动的辛酸甘甜成为佳话。2010年春节,全体县级领导把“穷亲”接到城里吃团年饭,参观新区建设,共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共谋来年生产。二是各行各业倾情帮扶。通过教育部门“为留守儿童当家长”,卫生部门“为村民健康当保姆”,民政部门“为孤残老人当孝子”,农业部门“为万元增收当参谋”,信访部门“为化解矛盾当法官”,窗口行业“为树立先进形象当标兵”,执法部门“为服务百姓当雷锋”等一系列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真正在“听民声、解民忧、化民怨”中融入基层、亲近农民。农委职工陆廷江每月定期为“穷亲”唐廷忠送去帮扶资金200元,帮助“穷亲”实现年收入2万元。“穷亲”专送来感谢信:“党安排的„亲戚‟比兄弟姊妹还亲!”三是部门乡镇捆绑结对。全县安排68个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城乡统筹“双百结对”活动,将帮扶成效纳入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广大党员干部经常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很多群众发自肺腑地说:“密切联系群众的共产党又回来了,跟我们接上了地气”。县交通局筹资帮助铁门乡硬化了场镇公路,商务局筹资为32个乡镇建起了规范化农贸市场,县农委帮助礼让镇引进企业10个,带动1万余农户实现万元增收,1000余户“穷亲”脱贫。
目前,全县结穷亲21001户,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全覆盖、干部职工全参与、建卡贫困户全结对”,提供脱贫致富项目3090个,解决问题8987件,资助钱物894万元,帮助近1万人就业再就业。
3.“大下访”化民怨。我县建立了“工作围绕群众转、问题解决在一线”的工作机制,坚持“点、线、面”立体式走访,把触角伸到千家万户。“点”上做细。在走访中,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做到进门一张“表”,出门“一张联系卡”,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聚奎镇党委书记赵洪越接访中了解到聚奎村9组村民李美双因无钱做截肢手术有轻生念头,便多方化缘筹资1万元,组织委员胡苹请在县医院当外科主治医师的哥哥为其主刀,按最优惠政策减免相关费用,挽救了1个鲜活的生命。2011年全县未出现一例到市进京集访和群体性事件,避免了“矛盾跟着工作走”。“线”上延长。积极完善了县、乡、村、组四级信访网络,成功化解了一批大积案。多方筹资解决了数百名贫困学生入学难、紫龙水库滑坡地段近百户群众住房难、川气东送工程蟠龙段上千名村民饮水难、破产企业5000余名退休职工医保难等突出问题,跨越20多年近2万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等重大信访积案终结。“面”上拓宽。下访人员从机关干部拓展到事业单位职工。聚奎镇安寿村上访老户杨世辉在镇长罗勇的结对帮扶下,不但息诉不访了,还主动帮镇村干部做群众工作,今年村里集资修人行便道,带头缴纳了全家4000多元的集资款。聚奎村党总支书记谢林富说:“„三项制度‟使老百姓的事变大了、变重了,干部的官架子变小了、变没了,群众与干部的心更近了、更紧了。”
(四)实施“三万计划”,充实了一线的群众工作力量。我们以“热爱农村、融入农村”为主题,以“人在村、心在村、工作成效体现在村”为要求,全力实施“三万计划”,积极推动人才、技术、管理“三下乡”。全县298名大学生村官、316名驻村干部、244名“三支”人员,用智慧和汗水将“三万计划”变成助推发展的惠民工程。
1.与助推新农村建设相联系。选派人员深入农家院落,与农民群众聊家常、讲政策,结合自己的特长出点子、谋措施,成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活力细胞”。县公路局下派的驻村干部周武轩,起早贪黑走访群众1000余人次,帮助安胜乡争取项目资金166万元,硬化公路36公里。县土肥站支农人员游国玲帮助明达镇建设“优质水稻高产示范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让土地吃上“营养餐”,实现亩增稻谷近200斤。“三万计划”实施以来,选派人员举办各类培训25万人次,引进项目378个,争取资金3760万元。
2.与夯实农村基层党建相联系。选派人员下乡后,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11人、书记助理18人、主任助理123人、村文书2人、兼任本村远程教育操作员等其它岗位142人,极大地充实了基层组织工作力量。聚奎镇综治办副主任唐红军临危受命,被下派到“难点村”安寿村任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不到一年,安寿村便转化为先进村,仅7天时间,便收齐人行便道集资款42万元。大观镇大学生“村官”廖志群在村主动承包10地带头种植高粱,带动农户种植高粱500余亩。县文广新局下派的驻村干部郭丹,帮助所驻村引进一批图书光碟和便民健身器材,解决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困难;组织群众开展“唱读讲传”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三万计划”
实施以来,选派人员共帮助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9个,帮助治理“难点村”17个,完善党务、村务管理制度20余个,健全档案资料1300余卷。
3.与锻炼基层干部相联系。全县选派人员中,后备干部占6.7%,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占33.2%,中级职称及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占37.1%。选派人员以实践为师、以群众为师,在基层一线经受锻炼,积累经验,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很多选派人员如是说,“从走进基层到融入基层、服务基层,这一过程不仅磨练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而且转变了工作作风,灵魂也经受了一次洗礼。”“三万计划”实施以来,选派人员参与落实“三项制度”接访、走访群众6107人次,调处矛盾纠纷879件,解决群众困难1300多个。在近一年多的县管领导干部调整中,15名驻村干部和4名“三支”人员通过公开选拔和“一推三考”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五)推行“三维考核”,端正了各级干部的执政理念。XXX今年开始推行以“工作实绩,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为主要内容的三维考核,更加注重实绩、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扩大了群众在干部考核中的话语权。在这种考核机制的倒逼下,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他们主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用真心、倾真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1.工作实绩靠算账。考核体系由1个综合考核办法和45个单项考核办法组成,工作实绩用50余个部门提供的权威统计数据,一笔一笔加权算账评绩,实绩权重占考核总分的54%。重点加强对县
委、县政府工作要点,《县政府工作报告》,重庆市综合考核指标,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重点工程、重点任务,以及群众衣、食、住、行、用和“民生十一条”落实情况的考核,引导干部沉心静气干实事、造福人民重实绩。
2.干部形象看测评。民主测评分三个层面给干部打分“画像”,一是上级测评,即县级领导对乡镇、部门的测评;二是下级测评,即单位职工、服务对象和“两代表一委员”的测评;三是平级测评,即乡镇(街道)与县级部门相互测评,三种测评加权计算民主测评得分,每年参加民主测评的干部群众近5000人。这种测评办法,迫使各级干部将对上负责、与平级协调和为下服务有机统一起来,促进了各级各部门在工作中的相互支持与配合,保证了政令畅通与步调一致。
3.执政效果问民意。与市委民调指标无缝对接,将干部的职责任务,转化为老百姓能直接感知评价的家庭收入、医疗社保等13项指标,采取电话问卷、入户访谈和会议调查三种方式,样本量达常驻人口的2‰(乡镇样本不足20人的补足20人),民调结果占考核总分的23%,直接与班子及其成员考核奖惩挂钩。民调要求群众以切身感受反映干部的工作成效,促使各级干部树立起两眼向下、服务群众、造福人民的鲜明导向。
XXX坚持把实绩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2010年,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乡镇(街道)、部门分别得到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经费奖励。倒数后三名的国土房管局、公安局、卫生局主要负责人被诫勉谈话,并通过电视向全县作整改发言。
三、推行“五个三”新举措的主要体会和启示
“五个三”新举措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三维考核”是指挥棒,要求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和政绩观;“三项教育”是基础,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廉洁从政思想;“三项制度”、“三项活动”、“三万计划”是各级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有效途径,“三项制度”、“三项活动”分别解决了村(社区)和机关党员干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问题,“三万计划”解决了城乡人才互动,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三维考核”从制度设计上为促进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提供了保障。
“五个三”新举措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有效途径,是落实“314”总体部署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力保障,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由之路,是维护农村稳定的积极探索,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改革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实“五个三”新举措,我们有以下五点体会和启示。
(一)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落实“五个三”新举措的实践告诉我们,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认识、尤其是能否正确使用权力至关紧要,掌权为人民,用权谋事业,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反之,就会被人民群众抛弃。各级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弄清权力是怎么来的,必须懂得权力为谁服务,必须懂得怎样正确使用权力,必须懂得权力要接受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把职位看成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把权力看成是为人民服务的条件。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自觉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真心诚意地为大多数人谋利益。
(二)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五个三”新举措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能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能有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要不图虚名,埋头苦干,把修公路、建便道、兴水利等平凡的事情都办成群众称赞的实在“政绩”。实践表明,真正的政绩不是好大喜功的表面文章,不是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而是群众认可的实绩。我们所追求的政绩,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法规,没有水分,没有后遗症。要把握创造政绩的正确途径,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盲目攀比;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把个人政绩与群众利益捆在一起,把出发点放在为民谋利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防止不思进取守旧摊子、又防止不顾民力乱铺摊子。总之,要把群众的满意程度和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作为检验政绩的根本尺度。
(三)必须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求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实践证明,推进改革和建设的好办法,最终来自于群众实践。我们要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密切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把人民群众当作我们的衣食父母和依靠对象,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改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丢掉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执行政策、进行决策、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四)必须探索科学的工作方法。落实“五个三”新举措的实践证明,践行“三个代表”,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探索科学的方法,特别是要善于创造性地开展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群众工作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群众工作,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大力弘扬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察实情、办实事。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干部指挥命令,群众被动服从”的做法,提高运用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提高运用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的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保护和调动好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组织的意图和群众的意愿有机统一起来,把事情办得群众满
意,为推动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五)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落实“五个三”新举措的实践证明,践行“三个代表”,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要努力建立和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扎实解决民难”的工作机制。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用制度保证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决策的依据,通过决策的民主性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同时通过吸收群众参与决策,将决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努力建立和完善“四议两公开”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通过制度来保证“阳光作业”,通过制度来保证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真实性、长期性、全面性,扩大基层民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干部经常受教育,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科学发展不断上水平。
四、推进“五个三”新举措的意见和建议
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纽带,必须标本兼治,全面推进“五个三”新举措,做到五个结合。
(一)加强干部群众观念教育与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相结合。一方面要通过思想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带领群众增收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跟党走”。
(二)落实三项制度与开展干部下访相结合。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干部定期集中走访制,定期到各村民小组召开院坝会,宣传国家政策,收集社情民意,现场解决群众困难,办理群众意见,当场不能解决的逐级向上反映,让群众感到舒心、安心和放心。
(三)健全监督机制与完善考核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提高“五个三”新举措在党建工作考核中的权重比,督促各级主要领导落实“五个三”新举措。
(四)重视民意收集与落实信访反馈相结合。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机制,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坚持“三不评估三不通过”原则,以切实维护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降低信访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大信访办理反馈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五)基础设施建设与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组织群众通过“一事一议”兴办公益事业,引导群众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自我管理和服务。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发展壮大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增强为群众服务的物质基础。
第四篇:东升镇音乐教育工作总结
2010年音乐中心教研组工作总结
音乐教研组的本学期的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开展,也可以说是三个目标;第一、规范学校音乐教育的管理,是否将国家有关艺术教育的制度落到实处;第二、促进学生提升音乐方面的休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第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将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落到实处。围绕以上目标,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音乐优质课教学比赛,全面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继去年东升镇成功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后,我镇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为了落实“强队伍,精管理,优课堂,兴科研,重人文,铸品牌”内涵发展的新要求,更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在4月份举办了全镇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比赛。
东升镇高级中学共推出3节课参加高中组比赛,初中三所中学(旭日中学、东升中学、求实学校)四位老师参加了初中组的比赛,小学组除了太平小学的音乐老师因产假未能参加比赛外,其它学校均有一位老师参赛,其中东方小学马瑞仪老师,高沙小学杨如丹老师硬是怀着五六月的身孕展示了个人独特的教学魅力。
经过三天的比赛,三天的观摩学习,我们选出了东升镇最好的三节课参加北部片区的片赛,他们分别是小学组马瑞仪老师,中学组陶乐老师,高中组金莎莎老师,在片赛中陶乐老师发挥出色,获得片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比赛后,在卢魏强老师的安排下,我镇音乐教师齐聚一堂,在东升中学会议室召开的一个研讨,参赛老师谈了自己的体会,听课的老师表明了自己对这次比赛的出现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的一些观点。由于碰撞激烈,两个半小时的讨论大家意犹未尽,所以卢魏强老师作了一个英明的决定,搞一次音乐教学赛后反思大赛,将本次比赛的意义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深入调研,摸底为打造音乐教育特色学校做好前期工作。
学习市里有关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评比之后,我们进行了摸排和安排,并且找了有关的校长分析了情况,申报的因难和解决办法,以及过程,决定在艺术方 1
面首先从胜龙小学和同贸小学两所学校作试点,胜龙小学在咸水歌的研究方面有一定高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咸水歌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有特色也值得发展的,胜龙小学作为这方面的先行者,在咸水歌的训练方面,还有利用社区、社会资源方面以经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咸水歌队参加省市也频频获奖。同贸小学的中国鼓进几年发展起来鼓乐队,鼓乐作为中国一个非常喜庆的乐器,易学,易打,能出彩,音响浓厚,且易于队形表演,对音高,音准的要求不高,很适合我镇的村办小学开展,而同贸小学已作出了很多成绩,去年入选广东省电视台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一个强有力证据。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两所学校的校长对艺术教育的理解特别深刻,所以经常性的思考本校的艺术发展。这为它们学校提供了行政的保证。
三、明查暗访,学校音乐教育经费投入与音乐教育设施配备情况、音乐课的开设情况。
目前我镇每所公办小学已配备了专业的音乐教师,有的学校还有两个以上的音乐教师,高质量的音乐教师对我们的艺术教育起了一个保障。为了实实在在查清楚各个学校艺术课的开课情况,我们制订了问卷,对全镇的中小学生作了一个调研,还暗访一些学校的开课情况。
为了从实职上摸清艺术教育的效果,我们还制订了小学术科考核方案。按镇里的有关要求在6月份对全镇所有公民办学校在校在册二年级学生均进行了考试,考试分两面个方面,其一是演唱部分,看义务教材上要求演唱的歌曲有没有全部唱完,其二是音乐知识和技能方面。通过两天的考查,我们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各个学校二年级的教学情况,老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教学风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以上两件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镇的各个小学艺术课的开课情况还规范的,在音乐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也是合理的,大体合乎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
四、全面、全力支持各校音乐团体、兴趣小组健康、有序的发展。
半年来除了举办了音乐教学比赛和小学术科考核之外,对全镇所有学校的各项艺术活动我们都给了大力支持。首先是对申报市一级学校的视导,在镇教办的安排下,由镇中心教研组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多次去指导各个学校的评估晚会,有时也帮各个学校编排节目,也走进课堂对音乐教学进行诊断,是否合乎新课标
中有关音乐教学的规范。
对各个学校的音乐团体,兴趣小组也是大力支持,如益隆小学的小品,为了支持他们的排练,我们将市里面的培训名安额给了这所学校的音乐老师,而不像常规的那样分到镇直属学校那里去。为了支持旭日中学,东升小学、东方小学、东升高级中学的合唱排练工作,每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老师去参加市里的培训,实实在在的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从而学可将兴趣小组,音乐团体作师资上的保障。为了检验各校的课外训练水平,本学期在5月28日举办了东升镇中小学生六一文艺汇演,这台节异彩纷呈,鼓舞、独奏、声乐、咸水歌等,各个学校的特色都得到了展示。
第五篇: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反馈意见
受广东省教育厅的委派,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组12人,于2009年12月14日至16日对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进行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评估组依据《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开展评估工作。评估组听取了谢柏芳校长的自评报告和中山市教育局周信副局长的推荐意见,查阅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有关档案资料,进行了教师、学生问卷调查,召开了教师、学生座谈会,观摩了学生社团活动及研究性学习活动,对部分学科学生的学业状况进行了抽查测试,共听课46节(其中推荐课21节,随机课25节)。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组全面考察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形成以下评估意见。
一、基本评价
中山市东升镇高级中学创办于1999年,建校10年来,在镇委、镇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2005年1月被评为“中山市一级学校”,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学校提出“让学生各得其所地发展”的办学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对人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方向,符合学校实际,1
不仅为学校办学指明了方向,也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按照“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思路,积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逐步走出一条适合农村高中发展的特色道路。学校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所教学思想先进,教师队伍富有朝气,办学特色鲜明,充满生机活力的镇属普通高中。
(一)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
学校非常重视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从办学理念出发,确立了“自主导学、多元发展”的教学理念,并对教学理念的内涵进行了系统解读,通过扎实的教学实践,使之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融入学校文化,引领学校课程改革。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为推动课程改革,学校制定了《东升镇高级中学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基本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同时,重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设,基本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学校着重开设了以艺术、体育、科技、人文为主体的系列校本课程,极大地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条件。
学校领导班子办学思路明确,熟悉业务,工作务实,团结协作,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学校坚持以科学的制度推进课程改革,初步建立了一套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与评价制度;
同时,通过培育“争气”的学校精神,营造“清青净静”的校园氛围,为课程实施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弘扬正气,锻造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倡导“人品、学识、态度”并重的用人取向,以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结合,注重学校优良传统和精神的传承,广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评先进、树典型、学榜样,并通过学校网站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以宣传,弘扬求实上进的正气,坚守敬业奉献的信念,营造和谐进取的氛围,全体教师表现出很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热情。
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校本培训、专家指导、外出交流、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青蓝工程”,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实施“名师工程”,强化骨干教师培养,为骨干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
由于措施得力,学校教师队伍得到较快的成长。其中1人被评为“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40多人被评为市级名师、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和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三)落实“自主导学、多元发展”,探索课堂教学改革
在“自主导学、多元发展”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根据学生成绩起点低,教师队伍年轻的实际,一方面,狠抓教学常规,加强集体备课;另一方面,探索“自主导学型”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大力推行的“自主导学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导学案”。通过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导学案”的质量;通过同课异构,多维度课堂观察,改进听评课方式;通过“教出你的风采”说课比赛、“百花奖”课堂教学比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经过努力,学校正在形成一种教师导、学生学,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
本次评估共听了各学科46节课,优秀率28.3%,优良率80.4%,没有不及格的课。
(四)学校特色逐渐彰显,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做人放在首位。通过评选阳光学子,激励学生自信自强;通过开展体育周、艺术周、科技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近三年,学生的德育考核优良率达94%以上,后进生转化率为93%以上,违法犯罪率为零。
学校从实际出发,正确地选择了体育、艺术特色,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健美操队、棒球队在全国、省的大赛中获奖;学校田径队、舞蹈队、合唱团、书法、美术、摄影作品等多次在中山市举行的比赛中获奖。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在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多项奖励。学校高考连续八年超额完成市教育局的各项预测指标,连续五年获评中山市教学质量评价先进单位,并获高考“突出贡献奖”。
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山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中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中山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山市文明单位”、“中山市先进党支部”、“中山市素质教育综合评估先进单位”等,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二、发展建议
为了学校持续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特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多出研究成果,多申报高级职称;加大教师培训、研究的经费投入,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2.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处理好课程教学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深化“导学案”的研究,处理好教材与“导学案”之间的关系;增添必要的图书资料,为课程改革提供资源支持。
3.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加强与办学特色相关的设施设备建设,为彰显办学特色提供物质条件;加强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为学校特色的巩固和升华提供课程支持。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组
二00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组长:副组长: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