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播撒爱心.优秀材料
播撒爱心,倾注真情
-----东买里乡中学优秀教师陈莉同志先进事迹
巩留县东买里乡中学
二零一三年九月十日
播撒爱心,倾注真情
-----东买里乡中学优秀教师陈莉同志先进事迹
陈莉,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伊犁师范学院,中共党员,2003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任东买里乡中学工会副主席,兼任中学音乐教学工作。
陈莉同志自2008年工作以来,非常热爱教育工作,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在教育基地能充分地找到自我的价值,我无怨一辈子当教师”。她追求上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理论水平。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组织学校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教育。抓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不同兴趣小组。现将她在工作方面的具体措施作一汇报。
一、晓理、动情、施爱,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她一直要求自己把这点放在工作的首位。她把活动工作与德育工作融为一体,并尝试了变“成才”教育为“成人”教育,变智育为重心的应试教育为以德育为重心的素质教育。在开展工作时,热爱每一个学生,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时刻提醒自己:“要允许学生犯错,要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随时要把自己摆在儿童的新立场上,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组织他们作社会调查,指导他们设计有趣有益的活动 „„ 从而得到了孩子的信任,与每一位孩子分享着生活中的苦恼与欢乐,而这一切使自己迅速而准确地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洞察其本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深受家长的好评。
二、在实践中思考,不断探索工作新思路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光会组织一些观摩活动和文艺表演是不够的,还要有敏锐的眼光,发现存在的问题。她想,爱玩的孩子才能有创造;只要为孩子提供有益的娱乐活动和场所,就会把她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她的想法得到校领导和家长们的支持。她在学校中认真训练学校仪仗队。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腰鼓队、仪仗队的训练,争做学校用到的时候能拿得出、做得好。并在学生中组建小鼓队、讲故事、才艺比赛等应有尽有。把同学们的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既清除滋生消极行为的温床,也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各项活动以其独具特色形成了庞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它的意义就在于活动范围的广泛,活动力度的加深,队员们有了社会发展的空间,形成了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
三、用爱心和真情浇灌花朵
因爱孩子而爱红领巾,爱星星火炬;又因爱星星火炬,爱红领巾,才更爱孩子。在工作中,她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的朋友这一角色中。在她办公室里,经常有学生进进出出,孩子们把快乐与她分享,把烦恼她倾诉。学生之间发生争吵,总是第一个找她“评理”。对此,她总是认真倾听,尽力帮助。因为她知道,冷了一个,就会冷了一群。她认为给学生一点宽容,让她有自我反省的余地,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多年的辅导员和教师生涯使她爱上了少先队事业,爱上了教师全
身心地奉献教育事业。讲台是一座舞台,让她体验了各种角色;学生是一个炼炉,使她练就出一身本领;兴趣小组还是一所学校,让她的智慧在这里碰撞,能力在这里提高。有人活动负责人看作一种头衔,也有人把它看作一项职务,而她把它看作今生的事业和追求。她爱学生,爱事业,以满腔的热情在教书育人这片热土上谱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东买里乡中学
2013年9月10
第二篇:播撒爱心 点亮希望
播撒爱心 点亮希望
9月16日上午,南通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县前方工作组隆重举行了扶贫帮困资金发放仪式。发放仪式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前方工作组副组长袁鸿飞主持,伊宁县委副书记、县长阿布都克尤木〃吐达洪,县委副书记、前方工作组组长陶荣龙,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刚,南通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县前方工作组全体援疆干部,帮扶群众,县委宣传部、教育局、扶贫办、县红十字会、各乡镇及社区居委会领导干部共计60余人参加了此次发放仪式。
发放仪式上伊宁县委副书记、前方工作组组长陶荣龙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通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县前方工作组扶贫帮困资金发放仪式(首次发放扶贫帮困资金近8万余元)就是“服务于民、取信于民,造福于民”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他还说:希望在全县各族群众的关注和支持下,南通市对口支援新疆伊宁县前方工作组红十字会能成长为伊宁县具有影响力的公益品牌,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也希望借助这次活动会有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队伍中来,积极主动地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困、解群众所难,为营造和谐伊宁县共同奋斗!”
最后,伊宁县委副书记、县长阿布都克尤木作重要讲话,阿县长说:“对关心、支持伊宁县教育事业发展及弱势群体的所有南通援疆干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希望贫困学生家庭,贫困、特困家庭,不要把贫困当作阻碍我们前进的包袱,而要化作促使我们发奋学习、勤劳致富的动力。同时,不忘感恩,当学有所成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撰稿:邵光亮
第三篇:倾心浇灌 播撒爱心
倾心浇灌
播撒爱心
我叫王海燕,现年34周岁,是方山县城内第二学的一位辅导员。我于2000年参加工作,一直任中队辅导员,承担班主任和语文等学科教学工作。至今已有十四年,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上我默默耕耘着,在付出辛苦与汗水的同时,我也收获着成功的喜悦。自从踏上这个岗位的那天起,我便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辅导员的工作当中去,心中始终牢记一个信念:用我的真心去关爱每一位少先队员,用我的真爱去温暖每一位少先队员,用我的真诚去感动每一位少先队员。把自己的理想、青春、快乐、幸福融入到为孩子们的服务中去,感受到的必是质朴的泥土的芬芳。在这份工作中,我与我的队员一起喜,一起忧,一起学习,一起进行课外活动,我们的心交融在一起,我们的情感感悟在一起,我从队员那里得到了无穷的乐趣和力量。
一、做好队员的思想教育
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除了正常的学校号召,辅导员的言传身教之外,还对队员进行名言警句的教育。每天,我要求孩子们摘抄一句格言警句或名人名言我给他们进行简单的讲解后,要求他们背诵下来。这样不仅学习了这些格言警句,名人名言,丰富了知识,同时,虽然孩子们并不能十分准确地弄清每一句话的内容,但是有关孝敬父母、刻苦学习、中华传统等方面的教育还是在潜移默化中融进了队员的脑海。这些千古传诵的名言,有着水滴石穿的作用,队员的精神世界,由于有了这些格言的照耀,一定会比昨天更明亮。
二、关爱儿童,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老师的关爱像春风吹拂面庞,像雨露滋润心田,像阳光温暖生活,爱心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缕缕真情。作为中队辅导员,我一直认为以心灵浇灌心灵,以尊重赢得尊重,才是具有人格魅力的道德教育。因此我尊重他们并以诚相待,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敷衍塞责。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处处为学生着想。,我班有个孩子比较特殊,父亲因车祸过早地去世,母亲走了,一直是爷爷奶奶带着。因此该孩子的性格也比较古怪,一不由着他,他就跟人急,不由分说就和孩子们动手,而且下手比较重。开始我对他的行为很生气,后来我在得知孩子的特殊情况后,给他的更多的是耐心的教育。我耐心开导孩子,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并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该生以更多的关爱。经常和这个孩子谈心,给予鼓励和引导。让他明白,生活中还有很多关心他,爱护他的人。
二、培养优秀的中队干部
每个星期五,我会抽时间组织中队干部、小队干部召开例会,总结中队工作,制定下一步的中队活动计划。在中队辅导员的培训指导下,现在的中队干部们工作认真、责任心强,都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为班集体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各项中队活动中,中队干部的作用可谓是功不可没。中队干部们的工作是出色的,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较强的责任心,正是有了他们不断努力与付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帮助队员们,中队和班级才得以蓬勃和谐的发展。
四、为人师表,注重身教,做儿童的表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首先,教师自己要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因此,我很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例如我要求学生按时上学,不迟到,我自己就从不迟到,而且尽可能地提早到校。在学校只要我发现清洁区、教室里有纸屑、果皮时,总是悄然无声地弯腰拾起,发现哪组桌椅不整齐就亲自调整好。久而久之,每当我往教室门口一站,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在看自己周围有无纸屑,桌椅摆得是否整齐。
五、注重中队文化的建设
日常的文化建设还主要体现在班会队会课上。通过班会,我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讲故事,对古典名著歇后语,钢笔字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大大调动了队员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队员的学习兴趣,班级综合成绩也在稳步上升。通过队会课,我们探讨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并且及时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为各项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墙报,展示队员的绘画、书法作品、优秀的作业、精美的小报等等,让队员置身于美的环境,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也是利用中队文化氛围去浸润队员的心灵,熏陶队员的性情,提升队员的价值观念。
六、开展多彩的中队活动
我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组织队员参加了很多活动与比赛,他们不仅锻炼了能力和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更从多方面受到了熏陶与启迪。
1、中队在活动中增强凝聚力
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比赛活动中,队员们抢着报名,在赛场上勇于拼搏,在学校组织的团体活动诗歌朗诵.体操比赛中,队员们奋力夺冠,他们的这种集体主义精神让我感动,这些都是我们全体队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2、主题活动中队员受到了教育
“感受经典,诵读古诗文”的主题升旗仪式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诵读古诗文,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围绕行规训练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使孩子们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的展开,使我们的身边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小雷锋。
辅导员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但这份工作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使我能够在实践中实现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想,我爱教育工作,我爱我的中队辅导员工作!我将继续在我平凡的辅导员岗位上奉献爱心,倾心浇灌每一朵花,让朵朵花儿绽放光彩!
优秀辅导员事迹材料
------倾心浇灌 播撒爱心
王 海 燕
城内二小
第四篇:播撒爱心 收获希望
播撒爱心 收获希望
——第十一批上海支教教师支教红河一中总结
几年来,一批批上海支教教师爱岗敬业,不辞辛劳,将上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了红河县这片热土上,在支教工作中诠释了另一种人生,用爱心和友谊将上海之滨和彩云之南连接起来。又是一年芳草绿,第十一批支教教师的支教工作已逐步接近尾声,尤丽娜、龚玉桂、汤和平、周乐添和胡大维五位支教老师也将离开他们支教了一年的红土地。近一个学年来,尤丽娜老师在红河州教育局基教科挂职,另外四位与我校教职工同甘共苦,尽职尽责,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吃苦耐劳
红河为家
对于师资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青黄不接的红河一中而言,第十一批支教教师龚玉桂、汤和平、周乐添和胡大维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学校根据每位支教教师的专长,对他们委以重任:聘任龚玉桂老师为校长助理兼政治教研组副组长,协助德育工作;聘任周乐添老师为校长助理,协助初中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聘任汤和平老师为教务处副主任兼数学教研组副组长,协助教务工作;聘任胡大维老师为教科室副主任兼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协助教科研工作。由于教师紧缺,四位老师不仅兼任学校中层管理工作,每个人还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低起点的边疆少数民族 地区的孩子,四位支教老师在工作中因材施教,竭尽所能,严格按照各级各类的工作要求与安排开展工作,备课中坚持写详案,把每一节课看做是新的一个起点,时刻要求课堂教学的高效。
红河一中办学条件较差,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条件制约了新教材的教学工作,但支教老师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克服了教学设施落后的困扰。
学校硬件设施紧缺,特别是教师的住宿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许多教师在外租房,在交通滞后的情况下,大多数教师到校上课必须骑摩托、挤公交,甚至步行到校。龚玉桂等支教教师住在县城东部的人民医院旁,上班必须一路下坡由小城东部来到西部,下班一路爬坡由小城西部返回东部居所,所花时间约四十五分钟,但他们不搞特殊,不畏困难,与其他教师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顶烈日、爬陡坡,与学校的教职工同甘共苦,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环境。红河县城经常对水电设施进行维修,加之云南大旱,停水、停电三五天的事时有发生,停水、停电影响清洗衣服、洗澡和做饭,刚开始时从上海来的支教教师难以适应这种影响,但经历几次,他们也就习惯了。另外,由于云南红河紫外线较强,菜肴偏辣,红河饮食口味较重,气候和饮食与上海相比差异较大,但支教教师以红河为家,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与教工打成一片,克服了饮食、气候等问题所带来的困扰。
上海支教教师来自繁华的大都市,接受过比较系统的高等教育,无论在教学成绩还是在学识水平上,都有令人信服的一面,但他们从没有什么优越感,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支教工作中从不无故请假,从 不无故为孩子们落过一节课。全体师生从没把他们当“外人”看,他们也积极主动帮助红河一中的老师,如第十一批支教教师支教老师也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龚玉桂老师说:“我们有回到家的感觉,感谢学校给了我们一个平台,我们一定给学校一个精彩。”
爱心不同
愿望一致
第十一批支教教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中对学生充满爱心。尤丽娜园长在红河州教育局基教科挂职,但心系红河一中教育教学工作,她经常通过四位在红河一中支教的老师了解学校的动态,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了解到红河一中学生生活贫困,很多学生无力缴纳学费和维持基本的生活时,尤丽娜园长与学校到红河一中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结对帮扶29名学生共58000元。
四位支教老师到红河不久,恰逢2011年中秋节,他们看到很多学生路远回不了家,便组织了不能回家过中秋节的高三年级美术特长生共度中秋,除了拿出1500元帮助经济贫困的美术特长生,还给他们购买了美术学习用品。
在红河的土地上,第十一批支教教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不仅在学习上耐心指导学生,而且在生活中对学生也同样充满了爱心。他们对学生的关心,可谓无微不至。
2011年中秋节,四位支教老师组织了不能回家过中秋节的高三年级美术特长生共度中秋,除了拿出1500元帮助经济贫困的美术特长生,还给他们购买了美术学习用品。
四位支教老师中,年龄最大的龚玉桂是支教小组的组长,龚玉桂 老师工作认真、到位,兼任学校校长助理从事德育工作的他对学生的管理要求甚严,学生作业马虎了,考试成绩下滑了,龚老师从不当面批评学生,而是课后单独找来学生做思想工作,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循循诱导,久而久之,学生也将龚老师视作自己的亲人和长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龚玉桂老师平时在课外注重鼓励自卑的学生,甚至多次爬山涉水深入哈尼族学生家里家访,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回到课堂认真学习。很多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有一次龚老师发现好多学生大冬天了还穿着单薄,吃的也较简单,他马上从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中挤出了2000元送到10名贫困学生手中。此外,龚老师还牵头联系了上海奉贤奉城高中高继华校长及爱心人士蔡刚英女士结对帮扶两名贫困学生,每年给予帮扶两名贫困学生各1000元,联系上海韧钢艺校捐赠红河一中6000元。
初中部紧缺数学教师,学校安排汤和平老师承担初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哈尼族学生才初步掌握汉语表达,汉语听说能力极差,学习基础薄弱,好多简单的题也会做错,简单的语句也难以表述清楚,难以听懂教师讲话的意思,在课堂教学和作业中常让人哭笑不得,但汤老师极富耐心,放弃了自己的很多休息时间,从语言表达到数学解题方法、过程一点一点对学生进行讲解,用最简单的方法一点一点引导学生,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不断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讲解,直到学生明白为止。为了给贫困学生家庭减轻一点负担,汤老师牵头联系了上海奉贤区华亭学校,资助了14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山区孩子,内向的孩子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谢意,但他们的眼神流露了对汤老师的感激之情。
边疆山区的孩子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面大,周乐添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多次牵头资助红河一中的贫困学生,以帮他们完成学业。在短短一年的支教过程中,周老师先后牵头联系了上海超日太阳能公司赞助初中部5000元用作开展体育运动,牵头联系了奉贤区实验中学赞助高三年级到昆明培训所需路费400元,捐助红河一中价值5000元的美术教学用具;目前还积极牵头超日太阳能公司结对资助8名贫困学生共16000元。周老师一次次的热心牵头资助,使很多面临失学的孩子又得以安心上学了。笔者对周老师说,你不仅忙于教学工作,还抽空做了这么多公益活动,难为你了,周老师说:“与扎根于红河教育的你们相比,我们做得很少,学生应该感谢你们。”周老师的一番话,越显出了他对支教工作的热爱。
年龄最小的支教教师胡大维善于和学生沟通,也十分关注贫困学生的成长,支教一年,贫困学生艰辛的生活环境对于他是一种震撼,是一份牵挂。为了深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进而激励学生学习,胡老师几乎走遍了红河县90%的最贫困的山村进行家访,对胡老师的信任,形成了他的课堂上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形成了课堂教学中热烈的气氛和迅速提高的语文教学成绩。以自己的所长帮助别人是胡大维老师常做的事,2011年学校教师李计梅到个旧市参加教学比赛,一连几天,胡老师从讲稿到课件的制作对李继梅老师进行指导,由于气候不适,教学任务繁忙,李计梅参加比赛获奖归来,累了几天后的胡老师也病倒了。
心系红河
建言献策
支教教师密切关注红河教育现状,他们认为,新课改后教学内容增加,需要拓展的内容也多了,有好多内容都离不开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多添置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质效,多增加教师培训的机会,加大校际间教研交流活动,切实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对口支援
再添硕果
通过第十一批对口支援工作,学校收获是:一是对口支援后,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有了提高,办学措施更能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二是支教教师在偏远学校为教育事业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当地教师,支教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三是先进地区教育人才资源带动了边疆地区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四是支教教师在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总之,第十一批支教教师今天在红河播撒下的爱心,将会让明天的红河收获新的希望。
第五篇:播撒爱心,收获幸福
播撒爱心,收获幸福
禹州市文殊镇中心学校 葛婵婵
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你将会收获蜜糖;如果你种下的是荆棘,你将会收获伤口;如果你种下的是爱心,你将会收获幸福。教师把爱心播撒,以满腔热诚去对待自己的学生。对于教师而言,看到学生的成长,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教师这个职业是平凡的,普通的。像其他职业一样,有着年复一年的重复,整日面对着天真单纯的孩子,处理着学生视为天大的芝麻小事,传授着一成不变的知识。这是平凡的,甚至于枯燥的。我拒绝平庸,我要改变,我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此,我更认真的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地学习更多地知识,完善自己的职业体系;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除此,我更是把我的爱心奉献给了我的学生们。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把这一工作当作我毕生要完成的事业,我用我的爱去培养、激发、传递着爱,同样也收获着爱,收获着幸福。
树叶由绿到黄,又由黄到绿;太阳由东到西,又由西到东。我已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摸索前行了十四个春秋。刚毕业时的稚嫩、青涩早已远去,今天的我干练、自信。我的事业以一种稳健的姿态向前发展。回眸过往,我怎能忘记我的第一届学生?他们看我年轻,可没少挑战我的教师威严:交一样的作文,检查我的认真;搬着字典找冷僻字,测验我的水平;拿个奥数题故意刁难教语文的我,考验我的耐心。也许是我数学方面的才华,也许是我认真求实的态度,也许是我否定自己的坦诚,学生们越来越喜欢接近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的真心付出换来了学生的爱戴,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我,把与他人的矛盾说与我听,叫我指点迷律,还邀请我参加他们周日的小活动,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课下找我请教数学问题的人也愈来愈多,我收获着初为人师的幸福。今天,我觉得有了更大的责任:班里的所谓“问题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往往是一些爱缺失的孩子,他们用自己的叛逆,另类吸引着旁人的关注,期许着爱的拥抱。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那些父母外出务工、离异、患有严重疾病、甚至不幸离去的孩子们是不幸的,他们缺少了家庭的温情,在青春期的困惑与迷茫中,在家庭的纷扰中,在对学业过高的期待中迷失、彷徨,我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引领他们冲出迷雾,挣脱心灵的枷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这些孩子的关爱就需要这样,爱他们,不是口中的同情,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去探寻他们的心灵,真正地关爱他们的未来。我们要教会孩子们运用恰当的方式排解,宣泄。了解世界的途径多了,得到的爱多了,学生抗压的能力却在减弱。每一届所带的学生中总会有几个孩子对生命迷茫,产生轻生的想法。为此,每学期,我都会以“生命”为主题,采取事例,辩论,演讲的方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诠释这沉重的话题。我还及时地把信息反馈给家长,家校配合,只为早日看到学生舒心的微笑。我的用心付出也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家长的认可,学校的肯定。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天性,爱别人的孩子如自己的孩子,是世间大爱。急家长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因为有爱,就有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就在上周,班里的一个男孩突发急病,呕吐,腹痛。等我感到教学楼时,污物正被几个人清理,走廊上赫然摆着一把椅子,显然是为病人准备的。可男孩痛的满头汗珠,仰脸眼含着泪花,哪能坐下呀?二话没说,我们立即去医院。随行的两个男孩主动去背他,那可是个体力活,男孩的重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极不容易地到了乡卫生院,把他安置在椅子上,他已疼得在那儿翻滚,完全忍不下去。当天值班医生的脱岗让我们觉得天崩地裂,我们只能选择距离七百米的另一家诊所。可这短短的七百米,却成了长征。为了让他舒服点,我在临街的商铺中四处说好话,以人格担保,用手机号作证,借来一辆电动车,完成了那遥远却又如此近距离的跋涉。两小时后,家长匆忙感到,立即送往县医院,转入急诊室。当天夜里十一点多,家长在情况稳定后给我电话道谢。我欣然接受了这份情意,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也理解孩子在母亲心中的位置,我也把我的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哪个妈妈会不感激帮助孩子的人呢?同时,我也为我班里其他的学生感到骄傲,他们在同学困难时伸出援手,这发自内心的情感就如一股暖流,温暖着我的心。如果说我们班里的学生就像一颗颗向日葵,那爱就是我们的太阳,我们围绕着这爱,转动着我们的脸庞。我付出了爱,感受着学生的爱,这爱就像一泓清泉,灌溉着心田。
居里夫人说:“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忘我的事业的强烈的吸引,便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在多数人向“钱”看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是清贫的,我们两袖清风。可我们又是富有的,课堂上学生们一点点的进步;大街上偶遇时的一句句问候;空间里一次次的点赞;节日里爆满的一份份祝福,这些无时无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带给我精神上的富足,让我怎能不安贫乐道,看淡世俗,无怨于自己的选择。正是因为有爱,天更蓝,路更宽;花香芬芳,鸟鸣婉转;师生共乐,温情弥漫。我爱我的学生,学生也爱我,这一份份爱的交流、传递,让我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收获更多的幸福快乐。我无悔于这份选择,我将继续用我的爱去浇灌一棵棵幼苗,播撒爱,传递爱。诚然,前方的道路不会平坦,波折苦难仍会出现,我却坚信:这爱,可以战胜一切,让我们收获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