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中坝镇农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终)

时间:2019-05-13 08:0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凉州区中坝镇农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凉州区中坝镇农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终)》。

第一篇:凉州区中坝镇农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终)

凉州区中坝镇农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凉州区中坝镇辖7个村、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010人,4049户,法定耕地面积23748亩,除去民武路、金大快速通道占地698亩,实种面积23050亩,人均耕地面积1.39亩。2010年全镇人均纯收入5815元,2011年人均纯收入6396元,比2006年提高2536元。

一、农业结构调整现状

(一)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我镇以市场为导体,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节水为核心,按照压夏、扩秋、扩经的思路,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2011年,夏禾播种面积5925亩,其中小麦5880亩,小豆45亩,秋禾播种面积10580亩,其中玉米10144亩,马铃薯436亩。夏秋比例达到36:64。全镇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634亩,其中甜叶菊面积2020亩,玉米制种面积5072亩,其他6548亩,粮经比由2006年6:4调整为3:7。

(二)日光温室建设速度较快

从2006年以来,我镇把日光温室作为农业增加收入有效途径来抓,截至目前全镇共建成日光温室2365座,4215亩,小拱棚338座,390亩,建成30座以上连片日光温室示范点16个。日光温室平均每座收入达到1.5万元,小拱棚平均每座收入8000元。全镇日光温室和拱棚收入达到400万元。日光温室总量是2006年的2倍。

(三)畜牧产业不断壮大

截止2011年10月底,全镇牛存栏9210头,其中20头以上的规模养牛29户,年牛出栏达到5562头,羊存栏8830只,年出栏达到4702只,其中20头以上的养羊大户55户,猪存栏6150头,猪出栏达到12300头,鸡存栏132000只,鸡出栏达到132000只,建成万只鸡场4个。全镇共建成养殖场366个,养殖小区2个。

(四)特色林果业开局良好

全镇林果面积达到1145亩,平均每亩收入4800元,林果收入达到55万元。今年全镇已落实特色林种植面积1100亩,目前,已全部开沟。

(五)劳务输出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近几年来,政府通过鼓励、引导、培训,提供信息,组织协调等各项服务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力转移,输出人员逐年增加。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5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 %,劳务输出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农业种植效益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中坝镇地处城郊乡镇,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1.5亩,种地收入在家庭收入所占份额很小,而且费工费时。由于距离城区近,农民宁愿去城区或外地打工,农民进城打工一天收入业在100元以上,所以也不愿耕种,只把土地作为解决吃饭问题的生产资料,所以也不愿在土地上多投入,因此严重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二是没有大而且可信度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无法实行“订单农业”,农民怕所种的产品无销路,一些没有种过的高效作物不敢尝试着去种,同样也影响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三是土地流转困难,农业规模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户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进行农业生产,分散种植,收益较低。有的农户有连片种植愿望,但一些农户不愿调换或对外承包,影响了种植规模发展。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部分在外务工者,对打工失地有忧患意识,宁愿种一些“懒庄稼”也不愿将土地对外承包;二是一些外出务工者把土地暂时承包给他人,但考虑到外出务工不稳定,一旦无工可做,还可以种地,从而导致土地流转面积小、流转时间短、流转价格低,租地者缺乏长期经营的思想。土地流转影响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四是农民科技意识差,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适应。突出表现为对农业生产缺乏信心,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只能在传统农业的水平上经营运作,缺乏在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的适应能力,造成收入难有较大的突破。同时,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的思想较为严重,缺乏收集致富信息、摸索致富途径、寻找致富项目的欲望,认为增加收入的出路就是外出务工。现在留守种地的农民年龄基本上在45岁以上,受教育程度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左右,对农业生产技术接受应用能力差,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三、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采取的措施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的决策部署为指针,严格按照区委提出的“4310”计划,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大力推广高效经济作物,不断提升畜牧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力争2015年,全镇户均达到1座日光温室,1亩经济林,畜牧业收入达到农业收入的50%,同时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以农业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水调结构,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的原则,不断压缩高耗水,低效益作物,扩大秋禾经济作物面积,重点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以草食畜为主、暖棚养殖为主要方式的现代高效畜牧业,以玉米制种为主的高效制种业,以甜叶菊、精细陆地蔬菜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以改造老果园,推广黄冠梨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发展格局,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我镇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布局

在土地较多的汪泉村、上坝村、花寨村、中坝村重点发展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在土地较少的下畦村、头沟村、高楼村重点发展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沿金大快速通道和民武路两侧50米全部种植以黄冠梨和间作农作物甜叶菊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业。从2012年开始,全镇实现小麦零种植,同时不断加大玉米制种种植面积和甜叶菊种植面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三)采取的措施 一是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营造氛围,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各村要结合党员冬训,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召开村组户长会议。把农业结松调整的心要性,紧迫性向广大农民讲清楚,向农民算水账,算效益账,用算账对比的方式激励广大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各村要围绕各自特点,按照镇上的实施意见所确定的目标,发展方向,落实好各村的任务,使每个村,每个组,每个农户都要明白种什么,种多少,哪里种,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保障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镇党委、政府将同各村签定农业结构调整责任书,明确名村的工作任务。并实行主要领导包片,副职领导包村,一般干部包组的工作责任制,全面组织实施,协调好与相关部门、相关企业的关系,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产业的顺利发展,完善考核机制,坚持以工作论英雄。

三是抓好水权水价改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强化水权监管,确保水权总量不超量。严格定额配水制度,不断完善“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配水到地,分时到户”的水权管理运行机制。按照渠系为单元推行区域化种植,在种植秋禾作物的区域如果种植夏禾作物,在种植皇冠梨的土地上种植其他作物坚决不予配水。要进一步深化水价制度改革,建立农业节水奖励制度,推行阶梯水价和分类水价,使水权向高效节水农业倾斜,水价向高效节水产业优惠,以水权水价为杠杆引导农民自觉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四是强化技术服务,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人员承包责任制,每一个产业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在技术上全程服务。二是要加大科技助理员、农民技术员的培训管理制度。加快培训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农业农村发展急需人才,有针对全方位的开展农民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运用农业新技术的能力。三是加快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步伐,做好品种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加快农艺、农技、农水技术创新与组装配套,促进科技转化,以良好的科技服务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五是培育先进典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要积极发现和培育典型,对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通过召开会议、观摩学习、媒体报道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积极推广、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做到“培育一人,带动一片”,通过培育典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篇:凉州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

凉州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

赵 君

当前,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产业化程度依然不高,农民在生产环节的增收空间不大,农民的增收渠道不宽,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民产业程度不高,抗御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民增收难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虽然差距不小,可我们也面临着极好的机遇,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实施及补助政策的落实、水权制度的深化、“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中央到省市对节水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愈来愈大。为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针对上述问题,抢抓机遇,早谋划、早动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普遍增长、持续增长、加速增长。

一、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农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得力措施。近年来,我区按照市委实施“两大战略”、发展壮大“五大产业”的总要求和区委提出的“1126”发展思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水权改革为抓手,围绕节水增收这个目标,主攻设施农业、畜牧业、特色林果业和制种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严格水权配臵,推进区域化种植,实施“主辅转换”战略等措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林、牧结构由2009年的71.8:0.06 :28.14调整为2010年的65.2:1.1:33.7,夏秋比例由2009年的48:52调整到2010年的40:60,粮经比例由2009年的65:35调整到2010年的64:36,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结构存在“三大三小”问题。种植业结构中,粮食作物面积大(占种植总面积的69.9%),特色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小;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例大,畜牧业、林果业比例小;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大,第二、三产业比例小。这“三大三小”的不合理结构造成农民收入渠道单一,给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带来很大困难。

2、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企业与农户和基地的联结较松散。农副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发展不平衡,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其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还未得到较好的发挥。

3、水权水价制度未完全发挥作用,农业单方水效益明显偏低。我区农业单方水效益仅为3.8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农业灌溉用水为91.8%,其中82.6%的水用于种植业,用水结构极不合理。大田串漫灌式的粗放落后的灌溉方式仍然占有很大比重,有利于调动农民结构调整积极性的水价制度还未完全建立,影响了农民节水的积极性,同时也成为农民自主调整种植结构的制约因素。

4、土地流转面窄量小,还处在小范围、小规模的流转上。目前,我区土地流转面积只占到全区耕地总面积的5.2%左右,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18个,在缺乏大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方式,使得设施农业、畜牧业、林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不能上规模,进而影响到农村经济结构中二、三产业的发展。

5、畜牧业、林果业发展缓慢。2009年我区农林牧结构为68.7:0.6:30.7,畜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40.6%低9.9个百分点,林果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

4.2%低3.6个百分点。畜牧业养殖规模小,大多是房前屋后育肥养殖,经营分散,受资金、土地因素的制约,养殖规模扩大缓慢;林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滞后,建设品牌不多,畜牧业和林果业仍是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凉州区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发展方向

为了彻底改变我区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解决畜牧业、林果业比重偏低,夏秋比、粮经比不协调,水效益低的问题,必须大幅度压减粮食作物、高耗水作物和低效益作物,大幅度提高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在农业中的比重,重点发展高原夏菜、番茄、食葵、辣椒制种、水地地膜马铃薯等亩纯收益过2000元、单方水效益在3元以上的高效作物,下功夫压减小麦、啤酒大麦等亩收益在1000元以下、单方水效益在2元以下的低效益作物,禁止引进亩耗水400m3以上的高耗水作物。通过“三压三提”,促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1、大幅度提高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业比重。我区有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发展设施农业条件优越,在日光温室上,应把日光温室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突破口,遵循“工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园区化发展”的理念,突出抓好规模扩大和效益提升两个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在井泉灌区和条件较好的山水灌区及其它适宜种植日光温室的地区建设日光温室,在大力发展城郊日光温室精细蔬菜和以四坝镇为中心的北片外向型蔬菜产业带的同时,在沿山冷凉灌区种植红提葡萄、双孢菇大棚。继续推进张义山区人参果产业带及沿沙区瓜菜产业带,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努力实现提质增效。

2、大幅度提高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比重。暖棚养殖应以“走出庭院,人畜分离,集中连片”为基本方向,要加快暖棚进畜进度,要通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问题,积极扩大畜禽进棚数量,全面提高进畜量、出栏率,达到扩畜增效的目标。对新建的暖棚,要按照基本达到的投畜标准进行验收,做到当年建棚,当年养殖暖棚足量进畜。要注重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大力实施“主辅转换”战略,促进畜牧业由家庭副业向经营主业的转变。在稳定发展牛羊等传统草食畜牧业的同时,适度扩大精饲料畜禽养殖规模,加大秸杆青、黄贮技术推广力度,促进农作物秸杆“过腹”增值,要通过提升畜牧业产出效益,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3、大幅度提高以酿造葡萄、枸杞红枣、杂果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业比重。把林果业作为节水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立足区位优势,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向优势区域集中,尽快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特色林果产业布局。按照“以酿造葡萄为主,以枸杞、红枣为辅,以核桃、李、杏小杂果为补充”的思路和“集中建基地、重点建园区”的发展模式,着力抓好现有酿造葡萄基地和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基地的改造升级,制定发展规划,分区域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和主推品种,加快推进特色经济林果业规模壮大和效益提升。积极推进沿山冷凉灌区经济林产业带、“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进程,做到区域化发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4、大幅度提高以玉米、瓜菜制种为主的制种业比重。按照“规范发展玉米制种,鼓励发展瓜菜制种”的思路,进一步加大现有玉米制种基地的规范化建设

和标准化生产力度,加强市场监管,优化种子质量。重点鼓励发展以西瓜、西红柿、花卉制种为主的瓜菜制种业。

5、大幅度提高以加工型马铃薯、高原夏菜为主的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围绕优势产业,着力抓好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示范基地建设,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科技、高起点”的原则,围绕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切实加快加工型马铃薯、蕃茄、高原夏菜、葵花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加快全膜覆盖、垄作沟灌等节水技术推广步伐。

四、凉州区结构调整的分析与探讨

1、创新发展思路,努力提高结构调整的档次和水平。调整农业结构必须先调整农业发展方向,使农业发展向“城郊型”转变。“城郊型”农业突出的是生产功能,注重的是保障城市供给,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调整发展目标,使农业发展向“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速发展草食畜牧业、加速发展瓜菜产业、加速发展特色林(药)果业”的“一稳定三增长”转变,努力扩大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建立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使其成为我区的一项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最终发展成为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较高知名度的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农业发展的目标更多地要考虑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生产安全食品,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还必须考虑如何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农业发展由产品结构调整向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全面优化转变。

2、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就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理念,积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大力扶持和发展壮大以红太阳、荣华集团、福建达利集团等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在龙头企业的认定上,不能只看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产品的市场前景,而更要看它有没有带动农民,带动了多少农民,有没有与农民结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关系。在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上,不能只将有限的扶持资金用在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上,而要更多地用于支持企业增添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增强其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生产功能和作用;三是加大引进和扶持力度,扶大龙、兴小龙、育新龙,因地制宜,分类培育,政策扶持,要围绕特色产业加工增值需要,尽快引进、培植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参与我区农业深层次开发,通过龙头企业的涌现,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吸纳更多的农户参与,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转化增值,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积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不断完善产业化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切实化解企农利益矛盾,形成紧密的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企农利益关系,共同抵御农业市场风险;五是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规范农户和企业行为,合理确定产品价格,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产、加、销一条龙,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更深层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推进高效农业科技化,积极采用和推广现有成熟的农业科技推动农民增收,以科技促增收,促调整。一要推广运用设施栽培技术、特色种养技术、精深加工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资源节约技术,创新品种,创优品质,创响品牌,增强科技对高效农业的支持能力;二要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着力创出名优品牌,大力推进农产品认证工作,继续培育做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品牌,以品牌农产品带动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外向农业发展;三要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水平。倡导专家进龙头,龙头带大户,大户帮农户,农技进村入户,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四要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与支持涉农部门、企业建立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五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农业示范园区、农村基层组织等平台,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型机具、新肥料、新农药的普及应用,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力度。

4、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要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必须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抓手,制定发展蔬菜产业的种植技术规范、操作技术规程,及时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全面落实无公害农产品技术规程,加强质量监控,努力提升农产品品质档次。要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建立“产地准出”速测点,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管理、产业化发展。

5、引导和扶持各类经济联合体,积极发展专业服务组织。可将由农业大户投资形成的专业协会逐步发展成为行业协会(经济联合体),以增强其对协会成员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这种经济联合体,既是一种专业合作组织,又是开展企业化经营,乃至发展成为农业企业的前奏。对此,必须加强引导和扶持。同时,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和农技部门领办各类专业服务组织。供销、粮食、农牧等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和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流通优势、加工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组建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实现这些部门的自身价值,促进这些部门的自我发展,以形成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共同发展的“双赢”效应。

6、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农村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全区推广形成以互联网为纽带,以乡(镇)信息服务中心为平台,以中心户为基础,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产品供求信息、林木产权交易、农村就业信息、农村党员教育、防灾减灾预警为一体的信息服务网络,使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全面建设“数字新农村”。通过建设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产品供求信息、林木产权交易为一体的信息服务网络,大力拓宽销售市场,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从根本上调动农民发展蔬菜、林果业和从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的积极性,推动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

五、凉州区结构调整的对策措施

1、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加快创新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的大生产,以土地流转促进结构调整工作。一是稳步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根据自愿原则,鼓励动员农户(目前主要是脱离土地务工或经商的农户)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以转让、互换、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的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形成可供成片调整的大田块,使土地向优势产业集中,向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有序流动,也可统一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引进大型农业发展项目,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运营。农户可采用收

取地租或土地折算入股等形式获得收益。通过加快土地流转,使农户得到长期的土地收益,以提高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益,然后将他们从农业生产领域分流出去到城市从事二、三产业,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奠定基础;二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服务,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完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体制、价格形成机制和纠纷调处仲裁机制,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乡镇设立服务站,村设信息员,及时搜集发布流转信息,规范流转程序和合同,调处和仲裁纠纷,促进土地流转工作;三要利用土地流转,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问题,农户可以向银行抵押“土地权证书”来贷款,有效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问题,提供资金支持,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调整农业结构必须紧紧牵住农业产业化这个“牛鼻子”,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增量型农业向现代化效益型农业转变的有效载体,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推进慢,主要是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产业链难以形成,农产品附加值低、效益差。因此,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措施来抓。一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全面强化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二要抓好武威阳光产业示范园区、甘肃威龙万亩葡萄基地、黄羊河集团、清水乡千亩日光温室示范园区等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并以园区为核心,连片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三要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中型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动力,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

3、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培育完善市场体系。产品销售问题一直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发展专业协会和经济联合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农产品营销企业、营销队伍和经纪人队伍,尽快建立完善营销网络。一要大力扶持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研究制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施意见,明确其职能,规范其运作,发挥其作用。大力发展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鼓励农民以种养大户、中介组织和各类农民合作社为核心组成各类专业合作协会,鼓励龙头企业创办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其在技术、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二要重点扶持蔬菜、林果、草畜、食用菌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项目安排上,要优先向运转规范、管理严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倾斜,更好地发挥其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抗御风险能力,走“龙头企业(基地)+ 专业合作社(协会)+ 专业大户(农户)”的产销路子;三要要积极培育有市场意识,敢闯敢干的新型农村经纪人,活跃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鼓励更多的专业大户、农村能人进入流通领域,拉货源、跑市场、找销路,促进农产品交易;四要不断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努力开拓农畜产品市场,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完善提升一批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在城区和中心乡(镇)积极发展食品超市、便利店、自选店。

4、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服务,大力培育新型农民。要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力度,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民技术培训,确保每户有一名熟练掌握种养技术的农民科技带头人。一要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聘请区内外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团,对我区农业技术骨干开展包乡培训,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库,组织专门的技术小分队,到农户家中、到温棚、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服务,着力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二要对农民进行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新农村建设实用人才,重点对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领办人等进行培训,致力于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创业的能力。目前情况表明,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文化程度的高低密切相关,必须对适龄农民加强文化教育和农技培训,使他们迅速增强勤劳致富的本领。

5、深化水权改革,以水权配臵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以水权配臵为抓手,以水权改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按种植结构调整政策种植的农户,水务部门采取不予配水或减少水权水量的措施,使农户认识到种植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不调不行;二是通过深化水权改革,建立农业用水“节奖超罚”制度,实行阶梯水价,以水价为杠杆引导农民自觉进行结构调整,引导农业企业向节水高效的产业升级,促使其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单方水的产出效益,使水权向节水高效优势产业流动,促进农业结构合理化;三是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尽快建立起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以水定产业布局,以水定种植结构,以水定发展规模,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大面积压减高耗水、低效益的作物,达到削减农业用水,补给生态需水,进而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的目的。

6、靠实责任,强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量大、任务重,必须细化任务,明晰责任,统筹推进。一要扎实做好面向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把区委、区政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目标、思路、措施和要求宣传到乡村、农户。二要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服务、市场拓展、效益示范、典型引路等方式,充分调动起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三要建立区级领导包抓、部门主抓工作责任制,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以及配套措施。围绕推进蔬菜、畜牧和特色林果产业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建设,土地流转等方面加大扶持和考核奖励力度,并将奖励措施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进行推进;四要实行“一个产业基地、一项发展规划、一个实施方案、一套扶持办法、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法,做到既抓生产又抓销售,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促进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全面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总之,我们要把加速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工作来抓。按照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总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认真安排部署,加强分工协作,各司其责,形成合力,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精心研究,通力协作,强化措施,进一步强化扶持措施,解除农户在市场销售、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科技服务、资金筹集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引导更多的农户投入到高效节水农业生产中,确保农业结构调整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历史性突破。

作者系凉州区委创先争优办公室干部

第三篇: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

200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一号文件,再一次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我市农业经济从1998年开始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至2004年农业生产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和全国一样,结构调整的进程比较缓慢,制约因素比较突出。本文试从我市七年来农业发展情况,围绕结构调整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供领导和农业农村工作者参考。

一、七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市农产品供求逐渐进入买方市场,结束了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局面,粮食、生猪、柑桔等传统和有地方特色的大宗农产品开始出现普遍的过剩,特别是1997年下半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首次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 www.xiexiebang.com出现下跌,与此同时,优质绿色农产品缺口很大,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1998年以来,我市贯彻实施《**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提出了种植业生产以经济作物和商品粮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科技设施型栽培,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形成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格局的思路,相继制订了《**市年种植业产业化发展规划(1999-2005)》、《**市特产产业化发展规划(1999-2005年)》、《**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1999-2005年)》三大规划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1999-2005年)》,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确定了整体发展方向。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出台了《扶农四十条》、*委[2001]4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具有具体扶持内容的文件和政策。于1999年进行了二轮承包,2001年开始调减了粮食种植和粮食定购任务,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农民有了更大的生产自主权,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2004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以实在、优惠的政策促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农业政策牵动农民的心,也直接体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一系列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和落实,我市农业生产完全体现了政策效应和宏观调控目标,我市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得到了较大的调整。2001年末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在农民有了更大生产自主权的同时,早稻等一些效益比较低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至2003年我市早稻播种面积仅9.78万亩,比2002年下降了33.8%,种植业产值比重也一度下降到42.8%。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以后,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效益农业发展与粮食生产得到“双提升”。粮食生产成为今年农业生产的新亮点,粮食种植面积也得到了恢复性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40.13万亩,比上年增加了4.3万亩,增长了12.0%;粮食总产量达到15.7万吨,增长了14.4%,扭转了我市连续6年来粮食面积下降的趋势。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为12.88万亩,比上年增加了3.1万亩,增幅达31.7%,居**各县市区之首。种植业产值比重也从2003年42.8%提高到44.4%。

二、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七年来,我市农业生产总量在下降,农林牧渔四业结构变化也不大,据统计,2004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2亿元,其占GDp的比重为4.5%,比1998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见表一)。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比1998年提高0.5个百分点,林业比重提高了0.7个百分点,但总量很小,畜牧业和渔业仅分别下降0.4和0.6个百分点。(见表二)但从增长方式上和工作效率上,我市农业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体现在以下特点:

表一**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构成20042003年2000年1998年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29.110.39.5占GDp的比重4.54.86.87.0

表二**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构成2004年2003年2000年1998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65223156985

一、种植业比重(%)44.442.842.543.9

二、林业比重(%)1.41.30.70.7

三、畜牧业比重(%)10.010.19.010.4四、渔业比重(%)44.245.847.845.0

注:本表中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以剔除农兼营工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一)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我市种植业通过结构调整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方面,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农业用地大量减少,据统计,2004年我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5.93万亩,比1998年减少了44.69万亩,减幅达40.4%,年均递减7.45万亩。另一方面,种植业产值仍然维持原来的总量,保持稳定低位增长。2004年我市种植业总产值78109万元,比1998年增长了13.4%,年均递增2.1%。种植业在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体现了结构调整的功绩。

(二)在品种选择上处处突出市场导向。

我市

第四篇: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一号文件,再一次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我市农业经济从1998年开始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至2004年农业生产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和全国一样,结构调整的进程比较缓慢,制约因素比较突出。本文试从我市七年来农业发展情况,围绕结构调整

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供领导和农业农村工作者参考。

一、七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情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市农产品供求逐渐进入买方市场,结束了长期以来供不应求的局面,粮食、生猪、柑桔等传统和有地方特色的大宗农产品开始出现普遍的过剩,特别是1997年下半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首次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 www.xiexiebang.com当年灾害毁耕地面积12206亩,晚稻每亩担产比去年下降了17公斤,根据晚稻种植面积计算当年共减少3844吨晚稻。另外年初受北方频繁的强冷空气影响,我市持续出现冰冻天气,冬种作物受灾严重尤其是冬种蔬菜,就飞云镇阁巷街道办事处的几个专业蔬菜生产村就受灾面积达上千亩,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据1996年报我市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市14.68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有3.34万人,占22.8;小学文化程度为9.47万人,占64.5;初中文化程度1.76万人,占12.0;高中文化程度仅0.10万人,占0.7。从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看,18—35岁的占25.9,36—45岁的占25.4,46岁以上的占29.0,其中60岁以上就占18.8。近几年来,这种文化素质低下、年龄结构老化的农业劳动力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品种更新和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由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移。对此问题,劳动者素质食最大的障碍。

四、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在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是长期的任务。在考虑效益农业发展的思路时,要从统筹城乡的全局出发,考虑质量和产量的统一、速度和结构的均衡,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产业化经营,建设品牌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在新形势下,我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以下一些方面也是应该引起重视与关注。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这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既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既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又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把握了这个环节,就把握了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效益农业的发展中,我市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有了一些发展。但农民在交易中仍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流失,农民组织还需进一步壮大。要以贯彻《**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条例》为契机,在农民自己自愿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农村各类专业大户和经纪人,牵头组建专业合社,或成立一些行业组织、专业协会等,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与此同时,政府要建立扶持资金予以支持,并对不符合条件的进行重新培育、组建。

(三)、要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起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目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与基地或农户的利益联结还比较松散,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所以,全面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是重点,对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的农业龙头企业要一视同仁的予以扶持,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还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选择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予以扶持。

(四)、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根据农民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资金,进行分类指导,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绿证培训)为载体,加强领导,加强协调,加大投入,进一步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方法,扎实推进专业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五)、抓好风险补偿机制政策出台和落实。重点农产品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促进重点农产品健康发展,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等问题,我市已完成《**市重点农产品风险补偿实施办法》的草稿制定,争取明年出台实施,主要将针对优质水稻、花菜、榨菜、大棚番茄、杨梅、马蹄笋、奶牛、生猪、家禽等9种重点农产品实施风险补偿。

(六)、做好服务大文章。

一要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目前我市对市场上的农产品供求状况和将来的发展态势研究很少或研究不够深入,在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的有效性就非常值得怀疑,因此农技、种子、科研、信息部门等各个部门要加强协作,科学分析市场给广大的农民的农业生产以及时有效的专业指导和相关服务。要更好的把握市场导向,解决农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难题,做好粮食、蔬菜、林特产和畜禽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繁育和推广,引进更多、更优良、更有效益的农产品种子,进行培育生产。继续引进和发展一批新的农业专业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二加强研究,给农民及时的指导和示范开展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的示范和应用,健全病虫测报网络建设,组织实施主要病虫害可视测报工作(即病虫电视预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建立科技书屋示范点建设,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

三要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以农技110为基础,加快乡镇信息网络和队伍建设,建立信息点。与此同时,全力打造数字农业,建立瑞安市农业环境资源和现代绿色效益农业生产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业资源共享。

第五篇: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业“走出去”: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

一、农业“走出去”概念和意义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加快实施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这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广义上,农业“走出去”包括农产品出口、农业对外合作、农业对外援助、农业直接投资等内容。狭义上,农业“走出去”是指我国企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以营利和合作为目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采取资本、技术、产品和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自主从事合法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本文所研究的农业“走出去”侧重狭义上的概念。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我国在农业技术、农作物管理、资金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条件比较好。我国周边一些国家,诸如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土地资源丰富,且土地开发程度不高。非洲可开发的耕地面积达8亿多公顷,而实际利用只有四分之一,土地开发潜力巨大。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农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农业企业到国外投资提供了空间。其次,我国农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要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需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第三,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对于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还对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土地和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二、农业“走出去”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582家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00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5万多家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组成的农业企业群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境外投资、合作、上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40多家,投资金额达153亿元,投资地区涉及亚洲、非洲、北美、欧洲、大洋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广西、湖北、重庆和江西四个省(市)的调查表明,农业企业“走出去”势头比较良好,但各个省(市)农业“走出去”的发展情况不均衡。截至2008年7月底,广西有20多家农业企业到国外投资,投资总额达5亿元人民币。湖北省到国外投资的农业企业数量比较少,但一些企业开展业务的情况比较好。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自1999年开始布局、实施“走出去”战略,2000年成立国际贸易部,组建了一支从事国际农业技术推广与贸易的专业队伍。公司先后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菲律宾、越南等国开展了品种试验示范与技术合作,效果比较显著。截至2008年7月底,重庆市共批准境外投资农业的企业六家,投资总额1586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为1486万美元。一些目前没有到国外投资的农业企业也表达了到国外投资的意愿。江

西省农业“走出去”相对落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农业企业到国外开展直接投资。

总体来看,农业企业“走出去”正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国营的农垦、种子企业、渔业企业已成为现阶段的主力军,发挥了主体和示范带动作用;民营农业企业正在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二是项目区域日趋广泛。2007年,我国约有1500艘渔船近4万人在境外从事渔业生产,作业区域包括西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斯里兰卡、斐济和阿根廷等32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三大洋的公海。一些企业在俄罗斯、东南亚、中亚和拉美等地区先后建设了粮食、大豆等生产基地和天然橡胶、油棕、剑麻、木薯等稀缺资源开发基地。例如,黑龙江农垦2004年开始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地种粮食,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63.4万亩,同时还投资建设了粮食预处理中心和液面肥加工厂,在俄罗斯农业开发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广东农垦从2002年起规划建设50万吨境外天然橡胶基地,并在泰国和越南收购、扩建了五座天然橡胶加工厂,稳步推进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项目,目前天然橡胶生产能力达到20.6万吨。三是项目投资领域多元化。项目投资领域涉及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动植物保护、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农村能源领域、生物能源农业、远洋渔业捕捞等。四是投资形式多样化。农业企业“走出去”的形式有租赁土地种植、购买捕捞许可证、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等。

三、农业“走出去”中的问题

(一)“走出去”总规模比较小、企业实力不强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走出去”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保持农业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179.1亿美元,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只有12.1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左右。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65.1亿美元,农业对外直接投资2.7亿美元,约占1%。缺乏资金、规模较小、竞争力低是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例如,广西到境外投资的农业企业有20多家,但龙头企业不多,最大一笔投资只有2000多万元。重庆市到国外投资的大多数农业企业也存在实力较弱,投资规模较小、融资难度大、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就出现畏缩不前的现象。在老挝投资注册的五家企业中,已有四家撤回。留在老挝的重庆恩渝商贸有限公司,虽然仍继续留在园区投资建设粮食加工厂,但因实力有限,进展缓慢。

(二)各级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没能与企业“走出去”有效结合起来

早在1994年,我国政府就提出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从目前情况看,各级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没有与企业“走出去”有效地结合起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在于政府职能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在一些农业合作项目中,一些企业起初很愿意参与项目,但一旦看到项目运行不好,便立即从项目中撤出,把后继经营管理的工作全部甩给政府。

(三)政府管理与服务不到位

首先,在农业“走出去”管理中缺少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管理权限分布在多个部门,审批程序繁多、耗时长,给企业带来了不便。其次,国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走出去”战略规划,不能给予企业宏观指导。第三,我国为投资企业提供的信息服务比较差,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一些企业反映,他们很难获取投资国的政策、农业情况等信息。

(四)缺乏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和完善的保险制度,企业投资风险大

海外农业项目不仅具有建设和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技术适应性、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大,自我发展能力弱,项目执行风险相对比较大的一般特点,还受投资国政治局势变动、经济政策变化等特殊风险的影响。譬如,2007年年初,吉林省与菲律宾农业部刚刚签署了在菲律宾开垦100万公顷土地的协议,9月份就被宣布暂停,原因是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因素。又如,由于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一些国家宣布禁止在本国生产的粮食和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农产品出口,使得我国一些“走出去”的农业企业经营业绩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农业企业投资海外以前,必须先开展可行性分析研究以及不确定性分析等。目前,我国缺乏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企业难以有效地判断投资的风险。政府也没有开展针对“非常风险”的农业对外投资保险,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的功能还很弱。

(五)出口关税负担比较重、出口秩序比较混乱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为了防止粮食大幅度出口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如提高粮食出口关税税率等。由于种子被列为粮食品种目录,提高粮食出口关税税率政策给种子出口企业造成的负担比较重,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

近年来,进入越南等东盟国家从事杂交水稻的国内企业较多,造成当地种子供大于求,种子经营企业利润下降或根本没有利润。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审批出口企业资质的门槛较低,使得一些在国内实力不强的企业,以低质、低价产品打入东南亚市场,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特别是一些非农企业,不熟悉本行业情况,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不提供售后服务,影响了我国种业的对外声誉。

(六)“走出去”的企业不能享受国内对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

在境外发展的农业企业,不能享受国内对农业投资的优惠政策,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近年来,我国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诸如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但在国外投资的农业企业涉及这些业务时,并不能

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七)缺乏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

“走出去”投资农业的企业缺乏掌握外语、了解国际规则与国际管理的管理人员;对投资国的有关农业产业政策、农产品市场潜力、农村劳动力素质、风土人情等情况了解甚少,以致一些投资项目陷入困境。

四、促进农业“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一)各级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与企业“走出去”有效结合起来

在探讨政府开展的农业合作、援助项目如何与企业“走出去”有效结合的问题上,不适宜采取一种模式,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

第一种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即政府先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为企业搭建一个施展的平台。中国——菲律宾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的实施经验值得借鉴。中菲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从规划设计时就考虑到要让相关企业参与,以便为项目结束后的市场运作打下基础,为项目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该项目的参与执行单位——袁隆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参与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后,隆平高科利用该项目的双边政府投入,大大减少了企业自身的前期投入成本。仅在菲筛选40个我国杂交稻组合,将其中六个组合参与菲律宾全国联合评比试验和区域适应性试验的费用,就为该公司节省前期投入成本50万美元以上。目前,隆平高科利用已经取得的项目成果,及时介入,投资100万美元,在该项目结束前,已经在菲律宾建立了隆平高科菲律宾研发中心。

第二种是“企业先行、政府跟进”的模式,即对已经走出国门且取得良好业绩的农业项目给予一定支持。这种模式重点支持企业在国外已经开展的农业培训、种子试验、示范及推广项目。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二)对农业企业“走出去”加强宏观指导、规划

发挥由商务部、农业部和财政部牵头成立的、由十个部委组成的农业“走出去”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商务部和农业部牵头成立的由12个部门组成的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合作部际工作机制的作用,解决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提高行政效能。强化外交服务手段,将农业“走出去”纳入国家双边或多边经贸谈判框架中,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双重征税、人员签证期限较短、劳务人员限制、入境生产资料关税过高、产品返销国内征税过高等问题。尽快制定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合作规划,包括重点支持品种、重点投资国别和重点支持内容,增强可操作性。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首先,建立补贴制度。建立农业“走出去”专项基金,用于农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各种补贴、贴息和紧急援助。其次,放宽融资条件。对“走出去”的企业,凡具备上市条件的,优先推荐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优先推荐“走出去”农业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和技术改造贴息项目。第三,建立和完善保险体系。国家通过补贴支持的方式鼓励保险公司设立专门针对农业对外投资的保险险种,主要承保企业在境外农业投资之后可能发生的非常风险。第四,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避免双重征税,对外农业投资企业在还没有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已缴纳法人税、所得税的,在国内应对纳税额予以扣除。对于农业对外投资项目需出口的生产资料、设备等,应提供通关便利,减免出口环节税费。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应与普通粮食出口区别对待,把杂交水稻种子列为高科技产品。第五,农业“走出去”企业有条件地享受国内支农惠农政策。赠送或援助国外的农机应该享受国内农机补贴政策,但用于商业化经营目的的农机不应该享受国内农机补贴政策。

(四)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

首先要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建设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境外投资农业企业数据库,跟踪了解这些企业,做好咨询服务。密切跟踪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并且收集、分析和预测农产品市场信息,为农业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各种信息资料。定期举办农业“走出去”企业交流会,促进企业问信息共享。其次,健全技术输出管理制度,包括规范和完善相关法规,如修订《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办法》和《现阶段不对国外交换、有条件交换、可以对外交换的作物和水产种质资源名录》,进一步明确技术输出的范围,鼓励实用技术及物化技术出口。第三,建立和完善规范有月的法律法规,如信用担保、海外农业直接投资、保险及法律授助等制度,切实保护“走出去”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涉外企业创造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第四,发挥种子行业协会的职能,协调种子出口企业行为,避免恶性竞争。提高种子出口企业的门槛,尽量减免非专业公司从事种子进出口业务。第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造就外向型人才队伍。

新闻作者:陈前恒 张黎华 王金晶

下载凉州区中坝镇农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凉州区中坝镇农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气污染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综合防治专业: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班级:姓名:摘要:目前,困扰世界全球性大气污染的问题主要是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破坏。这种污染所造成的伤害已经没有了国界的限制,足......

    订单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如何指导农业生产,农民的生产经营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已成为......

    实验室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实验室得到了快速发展,实验室数量逐渐增多,但是实验室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的大部分实验室属于国有,有的缺少......

    广告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广告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摘要】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已是遍地开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然而在这比比皆是的广告中,虚假广告也......

    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你的思考与建议 东方市琼西中学 赵振敏 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五篇材料)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时间: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反映了农业科技的研究水平,引导农业科研的发......

    农业推广沟通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目录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农业推广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系部: 专业班级:- 1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1.前言 2.农业推广的现状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