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科技与人才支撑能力的调研报告0921稿
关于提升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的调研报告
0
目录
一、当前我市科技和人才发挥支撑能力的情况...........................................1
(一)当前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情况.....................................................1 1.科技型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基本情况...............................................1 2.科技项目的基本情况.......................................................................1 3.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3 4.当前我市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及成果.......................................4
(二)当前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8 1.全市各类人才队伍的总量与结构分析...........................................8 2.我市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10
二、提升科技与人才支撑能力的制约因素.................................................15
(一)科技型企业与科研机构总量偏少、力量薄弱、管理欠缺.......15
(二)全市R&D投入力度不足,科技创新经费不够.........................16
(三)我市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不均衡.......................................16
(四)现有企业自主创新力不足...........................................................17
(五)我市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17
(六)创新型领军人才紧缺...................................................................17
(七)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有待改善.......................18
三、进一步提升科技与人才支撑能力的意见建议.....................................18
(一)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18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19
(四)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平台.......................................21
(五)完善促进提升人才能力的政策措施...........................................22
(六)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现有人才队伍建设.......................................23
(七)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24
(八)进一步优化促进人才创新的服务环境.......................................26
关于提升科技与人才支撑能力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市科技和人才发挥支撑能力的情况
(一)当前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情况
近年来,我市一直以人才为根本,以科技型企业及科研机构为平台,以科技项目为引导,以资金投入为支撑,大力推进全市的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科技型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基本情况
科技型企业及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发展的创新资源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科技发展总量与潜力。在创新资源要素放,我市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全市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列入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技术创新中心8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院士工作站2家,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10家,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7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家;建立市级研究院所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5家,科技特派员创业企业112家。上述企业是中卫市科技发展的顶梁柱,其机构设臵、人员配备、条件设臵及经费保障情况更是影响着全市的科技发展情况。
2.科技项目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一直积极组织企业有针对性地申报科技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并大力督促、全力指导项目落地实施。
(1)积极争取上级项目。2014年我市组织申报国家、自治区科技发展计划以及市本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共108个,到位资金共计3448.99万元(其中:市本级2158.59万元),2015年上报国家级、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8类59项涉及资金17655.54万元。到目前,已立项14个,到位资金592.4万元。
(2)认真实施重大项目。先后实施了由中卫市现代飞翔大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宁夏南山阳光果业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单位)承担实施的国家科技惠民计划“宁夏中卫绿洲边缘植被恢复与生态资源开发技术集成示范”项目,中卫市压砂瓜研究所实施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宁夏沙漠化防治和民生改善”项目。在中宁县实施“中宁枸杞现代生产技术与推广”项目和“枸杞根灌技术及设备应用与示范”项目,在海原县实施“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配套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和“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等。通过实施这些国家级科技项目,有效开展了防沙治沙植被恢复、防风固沙优良苗木繁育、草畜循环技术、经果林提质增效等技术集成示范,进一步改善了我市生态环境,带动了硒砂瓜、枸杞、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环境友好和经济效益双赢。
(3)加快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是企业加速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助推器”,是实现科技资
源优势向科技经济优势升级的有力保障,我市一直大力促进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得到了推广,硒砂瓜、枸杞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设备广泛应用,利用有机枸杞生产的液态枸杞、保健酒、浓缩原汁、奶茶、芽茶等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引进示范的设施蔬菜、园艺花卉、沙生植物等品种效益倍增。每年由科技特派员引进的新品种达100多种,示范推广的新技术达50多项,全市共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工业先进技术276项,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185个。到目前,取得自治区级科技成果24项,获得科技进步奖14项。由宁夏大学与宁夏盛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实施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沙漠光伏电站温室高效利用及产业化示范”,创新性地将设施农业、规模化特色农产品种植、光伏太阳能发电有机结合,将打造成我国西部干旱区新能源与高效农业集成开发的新模式。
3.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
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国际通用的、用于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投入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R&D连同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情况,均是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去年以来,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和科技人力资源总规模已处于建市以来最高峰值,科技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
(1)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截止2014年年底,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2.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0.9%。其中:2014年度R&D经费内部支出中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总计13510万元。
(2)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情况: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865人。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12.3人年;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831人,占96%;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445.3人/年。
(3)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全市专利申请量累计为1130件。其中:发明专利362件、实用新型373件、外观设计395件,分别占专利申请量的32%、33%、35%;专利授权量累计为672件。其中:发明专利71件、实用新型290件、外观设计311件,分别占专利授权量的10.5%、43.2%和46.3%;商标注册2278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49件。
4.当前我市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及成果
(1)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一是制定扶持政策。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微企业技术产品改造,先后制定了《中卫市科技创新后补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卫市专利资助管理暂行办法》、《中卫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投融资服务、人才培训、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指导中小微企业做好项目申报、平台认定等工作,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落实各项政策。我们认真
落实国家、自治区鼓励扶持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开展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工作。2015年,鉴定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紫外线吸收剂THASORB 326A粗品生产新工艺技术开发”等4个项目和宁夏乙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普鲁兰多糖产生菌的基因改造研究”项目,共计5个项目涉及研发费用470万元。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为宁夏海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争取到国家科技部374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
(2)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不断优化科技特派员队伍,鼓励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企业,逐步形成集群创业团体。截止目前,全市共特派员有科技434名,科技特派员创办实体193家,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家。市科特办和中宁县科特办获得“全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云南玉溪、河南濮阳、内蒙古呼和浩特等省区市政府先后到我市考察学习科技特派员创业经验。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我市科技特派员万立军的创业事迹。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等到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宁夏万齐农业发展集团进行了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
(3)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去年以来,经过积极争取,我市顺利被确定为“全区首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试点市”,已获得首批6000万元授信贷款,目前已为4家企业发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近1000万元。同时,为进一步解
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我局积极争取将我市21家企业列入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贷款贴息项目库,已有13家企业获得249万元的科技金融贷款贴息资金支持。创新实行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和融资贷款贴息,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加快了我市科技产业化进程。
(4)狠抓知识产权提质增效工作。一是出台资助政策。制定出台《中卫市专利资助管理办法》,设立了中卫市专利资助专项资金,鼓励发明创造,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创新的积极性。二是提升专利资助质量。将专利资助政策向发明专利倾斜,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大的企业给予奖励,调动重点企事业单位发明专利申请的积极性。三是培育专利优势企业。重点推进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7家自治区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和水平。宁夏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全市已有28名企业人员被确定为宁夏企业专利专员,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发明专利“枸杞酒的生产方法”荣获第十届国家专利金奖。
(5)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交流。一是引导和深化校(院)企合作。经初步统计,全市共有550家企业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外大院大所科研机构签订技术合作协议830份。中宁县成立了宁夏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建成了兰州大学中卫高
新技术研究院。我市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共建的中宁枸杞研发中心、与北京中关村建设的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西部云基地、与宁夏大学共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与亚马逊共建的云计算学院顺利推进。二是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公司合作。积极搭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平台,通过沟通与协调,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签订了《知识产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已与2家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签订了专利代理委托协议。邀请上海中志经华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团队编制中卫市“十三五”科技事业发展规划。
(6)落实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以培育发展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建设为载体,围绕我市农业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依托中小微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真实施项目,壮大经济实力,提升科技含量。宁夏万齐农业发展集团和宁夏大地生态公司2个基地已培育为自治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市建立了50个农业科技信息化示范站点。中宁县建立的GAP枸杞基地(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取得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顺利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验收,是全国第一个GAP认证的枸杞生产基地;海原县在西安镇建成1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大胆探索建设沙漠光伏生态旅游科技示范园,在单位面积的沙漠上实现光伏发电、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使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大幅
提升,现已形成了产、学、研、观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为“产业治沙”和“生态旅游”探索了新路径。
(7)加强科技创新宣传工作。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开展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增强广大市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中小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开展科技知识培训活动。邀请国家科技部、自治区有关专家来我市开设知识产权培训班、科技项目培训班,解读国家、区、市各级科技发展政策,介绍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要求,宣传专利申报知识、科技成果鉴定程序和要求等,着力提高我市中小微企业科技人才的科技水平。三是开展科技成果展示与宣传。组织一批中小微企业赴区内外参加各类科技招商会,广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宣传,扩大了中小微企业的知名度。
(二)当前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 1.全市各类人才队伍的总量与结构分析
(1)我市人才队伍总量方面:截至2014年底,我市人力资源总量为69.7万人,其中党政人才等五支人才队伍共计31958人,具体分布如下图1-1所示。
图1-1 中卫市人才队伍分布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出,人才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50.7%,而高技能人才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所占比例最低,均占人才队伍总量的4.7%。
(2)我市人才队伍结构方面:截至2014年底,中卫市人力资源总量为69.7万人,党政人才等五支人才队伍共计31958人,其中:党政人才3977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492人,专业技术人才16193人,高技能人才1514人,农村实用人才8782人。按地区分布看,市直及沙坡头区共有11171人,占全市人才的34.96%;中宁县10110人,占31.64%;海原县10677人,占33.41% ;地区分布基本均衡。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8808人,占27.56%;35-44岁10641人,占33.30%;45-54岁9760人,占30.54%;55岁以上2749人,占8.60%;其中:44岁以下中青年人才占60.86%,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进一步改善;从学历结构分析,研究生以上学历198人,占0.62%;大学以上学历10334人,占32.34%;大专学历8897人,占27.84%;高中及中专学历4539人,占14.20%;初中
及以下学历7990人,占25.00%,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不足。
2.我市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健全人才工作格局,夯实人才发展基础。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卫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卫市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十年规划(2013—2022年)》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等5支队伍专项规划和装备制造等8个重点领域人才发展规划,形成了配套协调、科学规范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健全完善了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审、人才工作联席会议、人才工作信息收集反馈和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等制度,在重点企事业单位设立了人才工作站,构建了上下覆盖、结构完整的“市、县、乡、用人单位”四级人才工作机构网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每年将人才工作重点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单位),并纳入年度党建考核之中,确保了人才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2)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随着全市重大战略调整部署和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面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紧缺的问题,在坚持公开招考、招聘等传统方式引才的同时,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走出去、请进来,努力为中卫经济社会发展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通过组团外出聘任、委托聘任
等方式,首次面向全国为市政府专业部门引进了3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赴区外高等院校招聘,先后引进了1名博士研究生到市网信办工作,招聘了66名硕士研究生补充到我市党政机关、教育、卫生等行业,2014年,依托自治区“百名专家基层服务行”和“中国博士后西部服务团”宁夏行活动,邀请72名专家和3名博士后来卫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通过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用人单位联动,围绕旅游、新能源、现代农业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以及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先后引进2000多名经营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邀请国家高科技人才来卫为我市经济发展把脉会诊,先后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院士等29批310人次来我市考察调研,先后聘请了包括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内的17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我市重点项目工程的规划设计、论证评审和建设运行。特别是,针对科技创新人才,制定科技人才需求目录,建立科技专家库,今年有4家企业通过了自治区第五批科技创新团队初评,全市中小微企业共引进化工、机械制造、新能源等各类科技人才119名。为中宁县打造全国枸杞人才培养中心,引进了10名枸杞专家,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了10余项“院地合作”项目。近日,中宁县被自治区授予“自治区枸杞产业人才高地工作站”。
(3)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通过严把事业单位入口关,坚持高标准和凡进必考原则,积极开展了2015年上半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283名教师招聘工作。加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对基层的倾斜
力度,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免试计算机及外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根据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近年来,有效实施人才助农计划,先后选派了290名农村实用人才赴浙江、山东、陕西及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训,进一步提升乡土“田秀才”、“土专家”的实用技能。落实特岗教师各项政策,对沙坡头区38名2012年招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在服务期实行事业单位转正定级人员工资待遇,三年服务期满及时予以考核聘用,进一步改善了基层人才队伍结构。
(4)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提升本土人才素质。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训,先后培训各类人才10万多人次,为人才成长、知识更新奠定基础。依托国家、自治区重大人才工程,每年选派1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国家级高级研修班、“西部之光”“牵手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开展“基层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从各县(区)农林水牧、教育、卫生等领域选派20名以上具有培养潜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区、市对口单位进行研修学习,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业务过硬、扎根基层的骨干人才。加大中小微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今年上半年,共举办和参加各类创新培训班11期910人次。通过送出去培训等方式,安排15次外出培训,共有125家科技型企业200余人次接受了包括创新基金项目、科技创新后补助资金、税前加计扣除研究开发项目、融资等方面的培训。启
动实施了领军人才支撑计划、优秀人才建功行动等重点人才工程,大力培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积极与暨南大学合作,每年定向为中卫市培养若干名少数民族硕士人才,涉及旅游管理、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扎实开展 “名医工程”“名师工程” “妇女素质提升工程”“田秀才、土专家培养工程”,积极构建“人才+项目” “人才+产业”的培养开发模式,不断激发本土人才的活力。近年来,我市先后有1人荣获自治区首批“塞上英才”称号,有10多人入选国家级或自治区级重点人才培养工程。
(5)搭建人才集聚平台,增强人才工作实效。坚持把人才平台建设作为引才、用才、育才的有效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凝聚人才创新创业。目前,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专家服务基地3个。与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与兰州大学共建兰州大学中卫高新技术研究院。实施区域特色人才项目建设工程,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启动建设了集科研、示范、推广及培训为一体的中卫东园设施农业人才高地、中宁枸杞产业人才高地。依托宁夏大学中卫校区、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西部云基地、市职业技术学校,积极筹建7个优势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各类优秀人
才施展才华以及培育尖端人才搭建更宽、更广的平台。
(6)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惜才爱才氛围。进一步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制定了《中卫市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发放最高50万元绩效薪酬、配备最大150平方米周转房、发放最高20万元安家补助费等优惠政策。加大优秀人才的选拔任用和表彰奖励力度,先后将30多名业绩突出的农技人才提拔担任领导职务,在中卫市建市十周年之际,对50名为中卫市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进行了表彰奖励。逐步完善人才关爱激励保障措施,建立了市级领导干部人才工作联系点和联系优秀人才制度,每位在职的市级领导干部确定1个单位作为人才工作联系点,确定1-2名优秀人才作为联系对象,重点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依托建设市委新党校,建立专家公寓,为高层次人才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市人社、教育、卫生、民政、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积极为各类人才在人事关系管理、职称评定、子女入学、就医疗养、生活保障、户籍转接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通过在中卫日报、中卫电视台等媒体上设立 “天南地北中卫人”等专栏,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创业事迹,提升他们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全社会营造出了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浓厚氛围。
(7)加强了人才基础信息库建设。为夯实人才工作基础为突破口,以中卫籍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博士、出国留学人员等人才为重点,建立起“中卫在外人才信息库”,为深入挖掘我市潜
在的人才资源提供信息支持。截止目前入库人才162名。以中层及以上经营管理人才、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为主要对象,建立招商引智及规模以上企业人才资源信息库,将全面提升我市人才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截止目前入库人才217名。通过人才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人才智库,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二、提升科技与人才支撑能力的制约因素
现阶段,中卫市科技发展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蓬勃向上的活力,人才队伍在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已经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力量。科技与人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为中卫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作用,但是当前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的发挥与今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市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今后支撑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科技型企业与科研机构总量偏少、力量薄弱、管理欠缺
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企业6754家,其中科技型企业(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总共302家,仅占全市企业总量的4.5%。全区共有科技类企业 家,区内其他市县分别有 家?相比我市科技型企业占全区总量的 %,其他市分别占全区总量的 %、%、%、%;相比之
下,我市科技型企业总量偏少,科技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同时,我市企业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少,不利于企业技术资源相对集中和企业技术进步,严重制约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
(二)全市R&D投入力度不足,科技创新经费不够 从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来看,存在着科技投入不足,缺乏应有的条件保障。尽管近年来市本级财政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大幅增长,但投入总量仍然较少。2013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1.1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0.39%,2014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2.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0.9%,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难于保障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个别县区没有将企业科技创新后补助资金列入年度专项预算安排。同时,企业自主创新经费投入不够,企业的科技研发经费大部分都不足销售收入的2%,远低于全国、全区的平均水平,企业无力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战略研究,技术创新活动普遍维持在一些低端技术的研发上。
(三)我市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不均衡
中卫设市较晚,经济总量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单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科技支撑带动缺乏基础和后劲。此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软件信息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信息、金融、教育、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四)现有企业自主创新力不足
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薄弱,产业发展中重规模、轻科技的现象仍广泛存在,自主创新活动尚未成为企业的普遍行为,创新主体数量少直接影响着全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严重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另外,自主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较明显,科技实力不均衡。中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活动相对集中在工业基础较好、交通便利、资金有优势的县(区)。企业创新投入向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聚的态势正逐步形成,地区间分布有明显的集中度差异,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和海兴开发区的企业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以致于地区间的科技实力不均,阻碍全市总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我市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我市五支人才队伍总量仅占全市人口总量的4.59%,人才总量不足。此外,在五支队伍中高技能人才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所占比例最低,均占人才队伍总量的4.7%;研究生以上学历仅占0.62%。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整体学历水平、能级结构偏低,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缺乏;人才的行业分布不均,新兴产业人才缺口较大。
(六)创新型领军人才紧缺
高层次人才不仅总量太少,而且具有研究能力的硕士、博士等高学历、高技术职称的人才比重明显偏低。高层次人才不足,带动全市科技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引领作用难以发挥。尤其
是现有企业人才中自主创新意识薄弱,能力欠缺,不足以支撑并带动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创新人才的缺乏已成为阻碍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七)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有待改善
在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上,由于在人才待遇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使我市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引进难度较大,本土优秀人才外流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大部分企业对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培养机制不健全,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人才的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师资力量较弱、设施不足、经费不够。在人才服务上,政府部门的人才工作力量薄弱,作为市人社局,仅有一名工作人员兼职负责具体人才工作,难以满足人才服务的需要。
三、进一步提升科技与人才支撑能力的意见建议
(一)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
一是立足特色产业,开展科技创新企业调查。组织开展区域特色产业和工业项目进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科技创新企业的优势劣势,开展科技创新SWOT分析,把培育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提升特色产业和工业园区的中心任务,依靠规模以上企业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实施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加强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技术交易、小微企业等激励政策的落实力度,实行“非禁即入”准入、注册资本“零首付”优惠政策,鼓励海外留学人员、高校师生、科技人员等创
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大型优势企业进行技术扩散,引导中小企业主动承接产业、资金、技术转移。三是依托延伸产业链做好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围绕产业链的细分、延伸和拓展,提高本地化配套率,培育引进一大批在各产业环节从事专业化生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组织产业链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推进中小企业向科技型企业升级,科技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升级。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制定并落实《中卫市申请专利奖励办法》、《中卫市科技创新企业考核奖励暂行办法》、《中卫市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发,科技孵化器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学研合作、专利申请、技术更新改造等科技创新各环节制定相应激励措施,鼓励自主创新、专利申请、品牌建设等。鼓励科技成果持有者直接离开母体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制定促进民营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把现有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二是建立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发挥政府项目引导作用,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确保财政用于科技创新资金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发挥政府项目引导作用,将更多关注
力投向研发活动。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与金融机构达成科技创新融资协议,建立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为高级技术企业融资和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开辟绿色融资通道,解决科技创新中资金短缺问题。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全程化服务链条,以加速技术转移和企业成长为目标,构建需求导向的应用研究、中试孵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技术交易、专业咨询的全程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强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投融资机构等科技服务机构的专业化能力建设,引导其逐步实现服务领域及服务内容的专业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与合理分工。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鼓励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围绕不同创新领域、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创新支撑服务;立足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以培养创新型产业集群为目标,探索股权并购、资本联盟、商业模式创新等新兴服务功能,开发个性化服务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三)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作为全社会研发活动的主体,在促进全市科技事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重视研发活动。一是在企业构建自主研发机构。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固定的研发机构,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
和购入技术的使用、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对企业自主建立的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试验室等,给予扶持。对其开展的研发成果有良好的带动示范效应的,按实现经济效益比例给予奖励。二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动规模型企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促进全市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加速构筑科技研发平台。着力抓好现有技术研发平台、检测检验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孵育孵化平台、科技信息平台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努力增加我市发明专利、驰名商标、名牌产品数量。三是建立有效的资金追踪机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开,对使用效益进行评估,保障政府对科学技术的支出投入到R&D项目中去,有效地推动R&D活动的开展。
(四)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平台
一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研究合作。建立合作实验室或者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产业技术培训基地以及产业知识库、数据信息库等。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有指向性的确立研发项目,开展技术攻关。二是打通校企研产转化通道。鼓励高校科技成果持者直接离开科研院所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估,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定期举办校企科技成果交易展览会,促进企业与高校直接开展科技成果交易洽谈。对达成合作意向并实际签订合作合同的,减免相关的交易费用或给予一定的资
金奖励。三是加强高等院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交流。选聘优秀企业家、企业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担任“产业教授”。支持企业在高等院校设臵“冠名教授”,由企业出资支持“冠名教授”或“兼职教授”开展科技创新,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支持企业与高校创办校企融合的特色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五)完善促进提升人才能力的政策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管理等政策措施。按照“人才计划+引才标准”,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邀请院士、专家来卫开展学术交流、项目合作、课题研究、智力服务等。对企业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按照《中卫市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给予绩效薪酬和安家补助费,建立起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浮动机制。对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引进专家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增加专利、技术转让、成果转化等人才评价要素的权重,对引进人才的技术成果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的,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给予申请费补助和奖励。加强宏观调控,对跨区域人力资源的流量、速度、流向开展预测工作,运用工资、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疏导。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流动制度,进一步消除流动中存在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所有制等限制,促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社会各类人才之间的有序流动,努力形成合理的
地域和产业分流,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向经济建设一线集聚、向基层和困难企业集聚。二是深化人才管理制度改革。以业绩为导向,对科研人员重点看实际贡献和经济社会效应,对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海外归国人员可根据其业绩直接申报相应系列的职称评审,为人才成长开通“绿色通道”。进一步落实职务聘任制度,在产业和民生等重点领域实行“凡晋必下”的制度。从规范职位分类和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与能力水平、业绩贡献相对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畅通非公企业人才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绿色通道”。加强与周边省区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与陕西、甘肃、内蒙等相邻省区的职称和职业资格互认制度,逐步建立起区域性的优秀人才互派、互访、互学的合作协议,吸引周边省区优秀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三是加强人才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充实人才工作的力量,提高人才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完善企业人才工作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的主力军和主渠道的作用。四是创新人才工作资金投入管理机制。创新人才资金预算管理机制,将人才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实施人才项目化管理,以人才项目为抓手,围绕建设“宁夏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服务实验区”、枸杞产业人才高地,宁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等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才项目申报,落实引进、培训和培养各项措施,确保人才工作资金使用取得实效。
(六)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现有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扩充人才总量。有计划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充实科技第一线,有重点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健全和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摸清全市人才需求,建立比发达地区“更优、更活、更宽”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到外地科技人才为我所用;建立比发达地区“更优、更活、更宽”的优惠政策留住人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用体制留人、用事业引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二是逐步改善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丰富人才工作办法,打破部门、行业、体制的界限,落实与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等知名院校人才协议,推进干部挂职锻炼,提升挂职内容和途径,结合挂职干部经历特点、能力专长,更有针对性地为干部安排挂职岗位,增强挂职工作实效。结合选招、聘用、调整等其他方式,逐步改善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三是通过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立足本领域,制定人才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发挥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在坚持“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原则下,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有计划地选送青年人才、创新型人才到高等院校深造,到区外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园区进行委派学习、挂职培训。同时,聘请高层次人才来我市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使我市各类人才的专业知识,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获得显著提高。
(七)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能力提升中的核心作用
一是改善初等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幼儿园、九年义务学校、普通高中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构建了“学习化、研究性、开放式”的校园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通过办好优质初等教育,吸引高层次人才因入托、求学来我市安家落户、创业发展。二是强化人才创业培训。各地要按照“条件公开、自愿申请、择优认定、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建设创业培训教研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示范教学、现场观摩等方式,不断提升创业培训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反馈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通过电话回访、暗访和走访等形式,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抽查,核实有关情况,了解培训效果,改进和提升创业培训质量。三是强化职业教育。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培育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形成中卫市职业教育品牌。积极推动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畅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与评估的渠道,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技能实训室或在相关企业独立建成示范性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职业教育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良性互动机制。四是加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积极支持宁夏大学中卫校区建设,发挥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生力军的作用。围绕我市产业升级对专业人才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基地建设,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院校、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宁夏大学中卫校区设立亚马逊AWS宁夏大学亚马逊云计算学院等特色学
院。与兰州大学共同实施“在职化学工程硕士(GCT)”人才培养项目。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推动校企互动,开展专业人才培养。
(八)进一步优化促进人才创新的服务环境
一是加强人才法治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加强对专利、商标、技术创新的保护,切实维护科技创新人才的合法权益,鼓励人才创新。二是建立人才信用查询平台。建立人才信用查询平台,通过电子流通、实时查询、动态维护,并逐步实现与劳动社保、人力资源管理联动,加强了人才择业的公平性,通过建立多层次人才信用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型人才在创业、科技创新融资等方面提供快捷服务。三是健全各类人才保障服务。制定高层次人才带薪休假、体检疗养等政策措施,建立人才公寓、完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和措施,加强与优秀人才的联系、走访和慰问。强人才招聘、技能培训、资金融通等方面的服务,为各类人才在户籍办理、社保医疗、档案托管、配偶随迁、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第二篇: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支撑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支撑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的进步,科技创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提出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作为“三农”工作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淡水渔业必须贯彻实施中央1号文件,落实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渔业科技工作者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生态环境、水产生物技术、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工程与装备、渔业信息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为渔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央1号文件的发布,对水产科研院所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把握渔业科技发展趋势
近30年来,我国渔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896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4568亿元,水产养殖总产量3412万吨,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9%;我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首位,占我国动物性食物产量的30%,其中近70%来自养殖,水产品出口也已占农产品出口净收入的50%以上。渔业已经成为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渔业科技在推进我国渔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作为在淡水养殖发展中起到领军作用的水产院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在水产种质资源保存、遗传育种、濒危水生动物保护、渔业资源调查评估、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水产养殖基础生物学、养殖技术、鱼类营养、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等领域开展了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为基层渔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和支撑。
进入21世纪,渔业可持续发展已为世界共同关注,水产养殖已开始成为包括部分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快速发展的新型产业。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渔业科技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现代渔业发展和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等四个方面满足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要紧紧围绕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重点在“水产主导品种培育、重大疫病防控、健康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技术”等六大方向上开展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解决渔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产业效益,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强化渔业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渔业已经进入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新时期,进入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渔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科技创新已成为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最关键、最根本的途径。**所将担负起长江中上游地区淡水渔业科技创新的重任,强化自主创新、科技产出、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撑能力,有效支撑渔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立足产业需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渔业科技的进步需要满足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现代渔业发展、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渔业科技的需求,要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长江濒危鱼类保护技术研究、水产养殖品种培育、池塘养殖生态工程和人工湿地生态净化技术、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水生动物重大疫病及新技术疫苗研制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成果。
(二)围绕科技进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本着“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原则,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引导、鼓励和支持青年科研骨干快速成长。切实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健康养殖、遗传育种、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学科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所整体科研实力。
(三)着眼长远发展,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做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按照“一个中心、二个基地”的建设目标,逐步完善功能配套的武汉研究中心、荆州实验基地、重庆实验基地的建设,同时加强优势学科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对我所重点实验室和野外观测试验站的建设,拓展和深化研究方向,进一步发挥我所研究特色,构建国际技术领先的流域性资源生态研究平台。
三、加速成果转化推广
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是提高渔业生产效益的最终途径。**所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让专家服务渔业、让成果助力养殖产业,在服务中推动研究成果的创新、在研究中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值,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地方渔业发展保驾护航。“十一五”以来,**所根据地方在水产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规划,建立健全水产养殖病害预警预报与防控体系,保护水体环境安全,帮助地方水产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是**所为我国渔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直接途径。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整合我所相关科技资源,以“中华鲟保育和增殖放流中心”、“鲢遗传育种中心”和“窑湾试验场”为基础,把生命周期长、科技含量高、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顺应市场需求,在鱼病防治、饲料开发、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水产新品种开发等方面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推动渔业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增收。
(一)鱼病防治
结合实践,围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一些实用、高效的防治措施和新工艺。加强疫苗和新渔药的研制工作,加快“中华鳖等淡水养殖动物细菌病疫苗”的注册工作,尽早满足渔业生产需要;
(二)池塘升级改造
对池塘生物净化、水质改良、养殖用水零排放和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推广实验;
(三)品种改良与推广
重点加强超雄罗非鱼、鳙新品种选育和鲢新品种鉴定的工作,并通过推广得到生产验证。结合长江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和渔业资源养护的工作,进行长江鱼类驯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全人工繁殖的研究,把有经济价值的品种推向市场,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四)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扶贫
大力做好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扶贫,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基层试验平台。利用本所专家与有关省、县、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所)建立的技术合作、咨询、计划、论证等关系,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活动。仅2010年一年,科技下乡26次,培训农渔民3300人次;2011年,科技下乡60次,派出科技人员95人次,培训农(渔)民532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560余份,扶持渔业示范户4968户,辐射带动示范户9537余户。
实现渔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根据渔业科技创新需求,按照立足近期、着眼长远、全面提升、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对全所科技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科研条件和设施水平,为渔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撑。加强以农业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长江流域水生动物疫病重点实验室等为重点的基础应用研究平台建设,以“中华鲟保育和增殖放流中心”、“鲢遗传育种中心”和“窑湾试验场”等为重点的科技服务、示范转化平台建设,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创新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的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第三篇:破解人才引进培养难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调研报告
破解人才引进 培养难题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调 研 报 告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和民族兴亡的大问题,也是决定地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占有了取胜的先机。近年来,我县人才资源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人才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类人才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县人口较多,历史上人才队伍基础薄弱,加上人才市场尚不够完善,因此,人才对我县经济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人才总量不足,高学历人才短缺,实用性人才奇缺,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如果不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短腿”将日益显现。
一、人才资源状况
1、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910人,其中,高级职称194人,占人才总量的2.2%,中级职称2189人,占人才总量的24%,初级职称6527人,占人才总量的73.2%;大专以上学历4456人,仅占人才总量的50%,中专学历3564人,占人才总量的40%,高中以下学历890人,占人才总量的10%;35岁以下4009人,占人才总量的45%,36岁-45岁2138人,占人才总量的24%,46岁-55岁1782人,占人才总量的20%,56岁以上的981人,占人才总量的11%,享受国家和省特殊津贴4人。2、乡土人才
据统计,我县拥有各类乡土人才145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96人,占13.5%,中专以下学历1254人,占86.5%。3、引进人才
近年来,我县一些民营企业共引进高级职称、博士、硕士等高级人才10人,其中,福田公司从北京大学引进企业管理硕士1人,月亮山化工有限公司从浙江大学引进理学博士2人,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罗桥康达制药有限公司从南京医科大学引进医学博士1人,富源实业有限公司从江苏无锡引进高级工程师1人,弘耀光学水晶有限公司从南京理工大学引进高级工程师、研究员3人。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结构不合理。在城镇与乡镇分布不合理,城镇专业技术人员5970人,占人才总量的67%,乡村专业技术人员2940人,占总量的33%。
2、学历结构不合理。目前,大专以上学历比例偏低。工交行业中本科以上学历仅占5.8%。
3、年龄结构不合理。虽然已基本形成了梯次结构,但由于近些年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取消指令性分配,除教育、卫生等部门外,人员年龄结构存在老化现象。
4、区域分布结构不合理。人才在各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单位中分布不合理,国有单位专业职称8815人,占人才总量98.8%,民营、个私企业只有95人,只占人才总量的1.1%。专业结构不合理,文教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471人,占人才总量的72.6%,其他行业2439人,占人才总量的27.4%。同时,在我县的农业、环保、建设、规划等部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的人才严重不足;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急需人才青黄不接。目前,许多单位缺乏懂管理、会技术的高级人才,出现管理水平远远滞后于发展速度的现象。
5、人才流失趋势仍未得到遏制。近年来,我县有15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向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失,有18名名牌高校毕业生将人事关系挂靠人才中心而到外地谋业。人才的流失不仅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也对我县的对外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6、人才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人才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据调查,我县现有各类人才基本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按计划被分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配置基本上以行政手段为主,难得考虑市场需要,其结果,一方面一些单位人才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尤其是企业、个私经济缺少管理、科技、实用等人才,人才作用没有得到应用的发挥。
三、主要对策
1、编制人才发展规划。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来考虑紧缺人才急需人才、领军人才、乡土人才的扩充引进和培养。加强人才资源统计与需求预测,不断完善统计方法,增加统计和需求预测工准确效可信度。注意人才工作的特殊性、政策性和个性化,把有限的人力和数量不多的投入用在刀刃上。注意把握引进高级人才与培养初中级人才相结合,既要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又要注意培养初中级人才,形成“金字塔”形式。要把引进人才和使用本地人才结合起来,注重现有人才潜力的发挥,给多方面人才以更多的施展才华、脱颖而出的机会。把总体规划和分项实施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以顺应发展的要求,又要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人才工作。
2、扩充人才队伍总量。从调查结果来分析,我县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要加大力度扩实人才队伍,根据各行业分析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扩大人才总量,过快地扩量,我县经济基础条件不允许,也是
不现实的,不扩实或扩实得太少,就难以改变青黄不接的现状,不能基本满足修水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有计划地选聘大中专毕业生充实生产第一线,有重点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人才库,进一步摸清我县人才的需求总量,要通过选招、聘用、引进、调整、流动等方式,逐步改善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重点要引进现代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新
技术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太阳能光伏)、效益农业、旅游业以及规划、城市建设等重点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经济管理人才,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拥有专利和特殊技能人才。注意培养发展农村乡土人才,制定有利于乡土人才成长的工作机制和培养计划,在农村培养一支“不走的”科技明白人队伍。
3、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制订引进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的优惠政策措施,真正做到用优惠政策引人,凭本事贡献用人、用感情、环境留人。对于各类人才,包括引进的、本地的,政治上同等看待,经济上一视同仁。要提高人才的政治地位,要尊重各类人才的劳动和创造。首先要从政治待遇上体现人才价值,设立特殊贡献资、政府特殊津贴、科技进步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特别是业务部门要配备专业技术副职,重点技术部门也可以总工程师、总农艺师、总会计师等享受相应的职级待遇。要改善各类人才的生活待遇,保障他们基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和配偶、子女就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对各类人才,待遇上从优,工作上也要从严要求,奖罚分明,对各类人才要进行严格考核,使他们学以致用、发挥作用。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思想教育,全方位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培养为科学献身的拼搏精神、奉献精神,鼓励他们为上饶县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4、实施引才引智工程。实施引才引智工程是解决我县紧缺人才,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快速提升我县人才队伍质量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要把引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上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从创新机制入手,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引人引智的若干规定,打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行人事代理、“先落户、后就业”和奖励政策。建立柔性引人机制,打破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禁锢,不断冲破人才引进、流动的编制、身份、所有制等障碍,实现人才资源社会化。完善外来人才聘用证的办法,通过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到我县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技术合作和技术指导等方式,引进我县的急缺人才。通过引人生财、引智生财,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5、强化人才培训提高。要制订全县人才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各行各业也要有培训计划,用人单位要坚持“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坚决杜绝假文凭、假论文、抄试卷的现象。假文凭、假职称高职低能,实际上也是一种腐败现象。要培养真才实学的人才,培养求真务实的人才。在抓好本地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要有计划地选送重点人才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造。培养自己的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聘请高层次人才来我县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使我县人才和专业知识,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
6、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搭建人才交流机制。要建立人才市场流动机制,建立人才信息库,掌握我县人才的需求总量,进行综合分析,为政府当好参谋。建立人才信息网,通过互联网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为人才交流牵线搭桥。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行、知识、技能为要素组成的评价体系,对人才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人才的政绩档案、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使用提拔挂钩。评价可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连续二次不称职的,人事部门可缓评,用人单位可缓聘。评为优秀的可给予奖励或提拔重用。建立人才服务机制。鼓励专业人才与发展产业挂钩,每个有专业职称的人才可联系一项产业,联系一个企业,联系一个项目,联系3—5户农户,进行科技帮扶,鼓励专业人才进行有偿服务,为发展经济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7、加大人才发展投入。要不断加大人才投入,改善人才工作基础条件,为人才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要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位一体的人才投入机制。县财政不断增加科技和人才投入。设立人才发展基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开发机制,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企业要不断增加r&d(研究和发展)经费,逐步达到占销售总额的3—5%以上。建立科技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各类人才进行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引进技术的再开发,拓宽投入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发展人才事业。农业综合开发、企业技改经费、重点工程建设、老建扶贫等项目,要划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各类人才进行科技开发和扶智工作。要加快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技的图书资料和科技档案、科技信息体系建设,建立人才培训中心,为人才培训、交流、咨询和科技成果展提供场所,为各类人才提供用武之地。
负责人:胡斌 课题协调人:黄德正第四篇:破解人才引进培养难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调研报告
破解人才引进培养难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
文网
破解人才引进培养难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调研报告2010-06-29 18::3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破解人才引进培养难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调研报告破解人才引进培养难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调研报告(2)破解人才引进 培养难题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调 研 报 告
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和民族兴亡的大问题,也是决定地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拥有了人才,谁就占有了取胜的先机。近年来,我县人才资源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人才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类人才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
作用。然而,由于我县人口较多,历史上人才队伍基础薄弱,加上人才市场尚不够完善,因此,人才对我县经济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人才总量不足,高学历人才短缺,实用性人才奇缺,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如果不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短腿”将日益显现。
一、人才资源状况
1、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910人,其中,高级职称194人,占人才总量的%,中级职称2189人,占人才总量的24%,初级职称6527人,占人才总量的%;大专以上学历4456人,仅占人才总量的50%,中专学历3564人,占人才总量的40%,高中以下学历890人,占人才总量的10%;35岁以下4009人,占人才总量的45%,36岁-45岁2138人,占人才总量的24%,46岁-55岁1782人,占人才总量的20%,56岁以上的981人,占人才总量的11%,享受国家和省特殊津贴4
人。
2、乡土人才
据统计,我县拥有各类乡土人才145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96人,占%,中专以下学历1254人,占%。
3、引进人才
近年来,我县一些民营企业共引进高级职称、博士、硕士等高级人才10人,其中,福田公司从北京大学引进企业管理硕士1人,月亮山化工有限公司从浙江大学引进理学博士2人,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罗桥康达制药有限公司从南京医科大学引进医学博士1人,富源实业有限公司从江苏无锡引进高级工程师1人,弘耀光学水晶有限公司从南京理工大学引进高级工程师、研究员3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结构不合理。在城镇与乡镇分布不合理,城镇专业技术人员5970人,占人才总量的67%,乡村专业技术人员2940人,占总量的33%。
2、学历结构不合理。目前,大专以上
学历比例偏低。工交行业中本科以上学历仅占%。
3、年龄结构不合理。虽然已基本形成了梯次结构,但由于近些年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取消指令性分配,除教育、卫生等部门外,人员年龄结构存在老化现象。
4、区域分布结构不合理。人才在各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单位中分布不合理,国有单位专业职称8815人,占人才总量%,民营、个私企业只有95人,只占人才总量的%。专业结构不合理,文教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471人,占人才总量的%,其他行业24人,占人才总量的%。同时,在我县的农业、环保、建设、规划等部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的人才严重不足;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急需人才青黄不接。目前,许多单位缺乏懂管理、会技术的高级人才,出现管理水平远远滞后于发展速度的现象。
5、人才流失趋势仍未得到遏制。近年来,我县有15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向沿海经济较发
达地区流失,有18名名牌高校毕业生将人事关系挂靠人才中心而到外地谋业。人才的流失不仅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也对我县的对外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6、人才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人才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据调查,我县现有各类人才基本上是改革开放以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按计划被分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配置基本上以行政手段为主,难得考虑市场需要,其结果,一方面一些单位人才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尤其是企业、个私经济缺少管理、科技、实用等人才,人才作用没有得到应用的发挥。
三、主要对策
1、编制人才发展规划。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来考虑紧缺人才急需人才、领军人才、乡土人才的扩充引进和培养。加强人才资源统计与需求预测,不断完善统计方法,增加统计和需求预测工准确效可信度。注意人才工作的特殊性、政策性和个性化,把有限的人力和数量
不多的投入用在刀刃上。注意把握引进高级人才与培养初中级人才相结合,既要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又要注意培养初中级人才,形成“金字塔”形式。要把引进人才和使用本地人才结合起来,注重现有人才潜力的发挥,给多方面人才以更多的施展才华、脱颖而出的机会。把总体规划和分项实施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以顺应发展的要求,又要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人才工作。
2、扩充人才队伍总量。从调查结果来分析,我县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要加大力度扩实人才队伍,根据各行业分析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扩大人才总量,过快地扩量,我县经济基础条件不允许,也是
第五篇: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战略规划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战略规划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发挥如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乡村人才振兴的决策部署,科学研究制定我县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根据县委办、政府办安排要求,在我县范围内开展了一次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情况集中调研活动,现调研结果如下:
一、产业及人才现状:
XX县共辖5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7313人,农村劳动力总数53165人。土地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属渭北高原沟壑区,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油菜、水稻和谷类,经济作物有苹果、梨、杏、桃、柿子、枣、西小瓜、红薯、蔬菜等,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全县主产苹果、小麦、油菜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塬区的田侯塬、隆太塬、仓村塬,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店头、双龙2个乡镇,蔬菜、畜牧养殖大户主要分布在沮河川道。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村乡土人才1532人。其中:种植能手529人,养殖能手316人,能工巧匠、民间文化艺术
人才109人,运输专门人才567人,其他人才11人,达到农民技术员水平的近万人,种植人才主要分步在塬区,养殖人才主要分布在川道,能工巧匠分布在各建筑行业,文化艺术人才主要分布在县城周边区域,从事民间艺术雕塑、剪纸、面花、手工等艺术创作,全县农村文化艺术人才集中在60-80岁之间,年龄较大,技术水平较高,但继承人才匮乏,有可能断层,主导产业苹果种植人才较年轻,主要集中在20至50岁之间,科技实践操作水平还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
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1993年、2002年进行了两次评定,评定各类农民技术职称107名,男84名,女23名,其中技师5人,助理技师55人,技术员47名,其中果业73名、养殖业2名、种植业17名、环境保护1名、会计2名、农业机械4名、缝纫裁剪8名。
二、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1)依靠培训,提高乡村人才素质。
为了加强全县乡村人才培训工作,拟定具体方案,主要依靠农广校以及各乡镇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和协会等多种途径培训农村劳动力。近年来,通过各种培训,全县实现了乡镇干部受教育面90%以上,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劳动力参加培训80%以上,达到了农村基层干部普遍,掌握1-2门就业实用技术目标。主要做法:一是按生产农时季节,聘请
专家教授和县级技术骨干分产业举办培训班和现场会进行,主要针对我县技术员、乡镇果业干部以及农村示范大户进行;二是利用中国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培训科技大户、专业大户;三是利用乡镇科普协会、农技校为主要阵地,利用农时季节、抽调果业、农业技术人员下乡镇,在农村举办培训班。据统计三年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40期,累计受训人数2万余人,发放科普资料12万份;四是每年组织干部参加杨凌农高会,使干部开拓眼界,学到许多新颖的科普知识,了解了农业科技发展现状,获得很多市场信息。
(2)招收和引进高学历农业人才。近年来,农业类振兴计划招聘专业人才
人,2017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
(3)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业科技。一是抓住传统节日和逢集过会以及科技下乡的时机,设摊摆点咨询、解疑答惑,印发技术资料等;二是以黄陵县广播电视台、黄陵宣传等媒体为载体,播放和宣传农业科技知识。
(4)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奋斗目标,大力宣传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开发乡村人才重要认识,建立乡村人才开发、培养档案。以此保证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战略规划目标顺利完成。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困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人口流失严重,结构分布失衡。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呈不断增长趋势,乡村“空巢化”、“农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不乏一些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等人才向城市流动,造成乡村振兴主力军、建设者、受益者流失。二是没有制定相应的各项配套政策,培训计划以及优惠政策来激发乡村人才创业积极性。三是乡村发展人才匮乏,特别是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源稀缺。近年来,面向乡村基层建设招聘和引进的高校毕业生不多、力度不大,并且资源优势作用发挥不够。四是乡村现有实用人才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还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要求。五是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实战化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各类人才培育主要靠集中轮训方式,多理论少实践,大多数乡村人才文化程度低,对理论知识接受慢,消化更慢,深入现场和实地开展培训更接地气,更容易接受。六是人才分布不均衡与产业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苹果产业的技术力量不足,很难适应苹果产业发展的现状需要。七是经费缺乏。对乡村人才开发财政投入不够,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资金困难,一定程度影响了实用人才的发展。
四、建议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一是靠政策吸引人才。近年来,为了振兴农村,党出台了很多优厚的政策措施,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于扎根乡村发展的人才投身其中。鼓励科技、医疗、文化、教育等出台优惠政策,来吸引各类人才深入基层,扎根乡村。二是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培养一支新时代村干部后备队伍。鼓励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乡村任职工作建功立业,创造条件吸引和推动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村技术人才等优秀分子进入村级班子。从待遇、制度、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乡村优秀干部匮乏、青黄不接的问题。三是加强实践锻炼。通过轮岗、挂职、跟班学习、安排干部参与重大项目和重要工作的组织实施等多种方式,为农村干部提供多种实践锻炼的机会,切实解决一些农村干部存在的眼界不宽、知识面窄、思维僵化等问题,提高农村干部科学谋划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靠乡村优势留住人才。乡村想要留住人,最终还得靠乡村自身的吸引力。乡村有什么特色、有哪些优势资源、这些优势资源如何发挥更大的效应等等,坚持正确导向,建立充满活力的人才管理机制,扭转农村留不住人才的被动局面。五是统筹管理打造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各类人才的作用。要加强乡村实用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乡村人才的培训力度和经费投入,对在乡村建设
中成绩显著、为农服务和技术示范作用中影响大的人才,进行大张旗帜的宣传奖励,充分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争当带头模范的积极性,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六是要建立乡村人才数据库、规范乡村人才职称评审制度。每年评定颁证一次,并公开公布以其达到宣传,提高信誉的目的,鼓励各行业及时发现乡村人才并向评审部门推荐考评,扩大参评人员来源范围。对已颁证人员每年检查一次、考评一次,督促和保证专业技术人才能积极发挥作用。七是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八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业,培养造就乡村本土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人才。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农村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唯有人才问题得到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质的飞跃,乡村振兴战略就能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