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命题点1 秦汉大一统
1.(2019·淮安)“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与此相关的人物是(A)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成祖
2.(2019·怀化)习近平强调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曾经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D)
A.丞相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3.(2019·武威)秦初,廷尉李斯上奏曰:“周天子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了(B)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刺史制度
4.(2019·济宁)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B)
A.“削藩”——汉景帝
B.“推恩令”——汉武帝
C.休养生息——隋炀帝
D.“杯酒释兵权”——宋徽宗
5.(2019·烟台)“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D)
A.焚书坑儒
B.削减侯国数量
C.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命题点2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6.(2019·连云港)“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于(D)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7.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可以形象直观地掌握历史知识。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B)
A.玄奘西行
B.丝绸之路
C.文成公主入藏
D.张骞出使西域
8.(史料实证)“大秦来的魔术艺人表演非常神奇,能吞刀吐火,屠人截马。中国的雕刻绘画艺术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汉代石雕上出现了中国所没有的狮子等图案。”以上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B)
A.是沟通东西交通的陆上通道
B.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文化的交流
C.加强了南北地区文化的交流
D.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唯一通道
命题点3 北魏孝文帝改革
9.(2019·通辽)“……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这句话表达了(C)
A.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
B.北魏迁都的条件
C.北魏迁都的原因
D.汉化措施的问题
10.(2019·衡阳)“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D)
A.严禁贪污
B.颁布均田令
C.迁都洛阳
D.实行汉化政策
11.(2019·荆门)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在民族心理上,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见孝文帝改革(C)
A.实现了南北统一
B.提升了洛阳的地位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1.(2019·山西)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D)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2.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成语“揭竿而起”源自(C)
A.长平之战
B.楚汉之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巨鹿之战
3.西汉初年经过统治者长期与民“休养生息”,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是(C)
A.康乾盛世
B.光武中兴
C.文景之治
D.开元盛世
4.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张同学在学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出了下图。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D)
A.农民起义频繁
B.残暴的东汉统治
C.土地兼并严重
D.外戚和宦官专权
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A)
A.西域都护的设立
B.宣政院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立
D.伊犁将军的设立
6.(2019·广东)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B)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
7.“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东汉末年一场重要战役,此战役的重要历史作用是(B)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8.“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诗句认为西晋末年北人南迁的原因是(D)
A.北方自然环境恶化
B.经济重心南移
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战乱频繁
9.(2019·连云港)“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A)
A.得到大规模开发
B.自然条件优越
C.人口数量增加
D.社会环境安定
10.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B)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维新
11.(2019·青岛)(10分)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他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不得照抄原文)
答案:“推恩令”。(1分)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2分,不得照抄原文)
答案: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2分)
答案:极大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3分)
答案:在政治和经济上加强国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言之有理即可,3分)
12.(1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北方民族交融,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写字母)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3分)
答案:赤壁之战。(1分)B。(1分)西晋。(1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3分)
答案:北方的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2分)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1分)
(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哪一项措施?请你再列举出两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如何?(3分)
答案:迁都洛阳。(1分)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等。(1分)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1分)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3分)
答案:①国家局部统一;②江南地区的开发;③北方民族大交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