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小说《啊,拓荒者!》 的矛盾解析
摘要:《啊,拓荒者》是维拉·凯瑟早期小说的代表作,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拓荒者与土地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构成了小说的重要内容。小说对土地景观的描写,对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是作家对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一次独到而深入的伦理思考。本文对小说《啊,拓荒者!》 中的矛盾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啊,拓荒者!》;
维拉·凯瑟;
拓荒
维拉·凯瑟是20
世纪初美国著名女作家,她对移民者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非常敬佩拓荒者的高尚精神。维拉·凯瑟童年时在大草原的经历使她成为了一位自然爱好者.在她内心深处,童年时期的对草原的记忆并没有因时空的变化而模糊,这段经历对于她的生态意识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啊!
拓荒者!
》被称作是维拉·凯瑟第一部描写内布拉斯加大草原的风貌和拓荒者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的小说,并且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拓荒小说的先河。作者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还充分展示了女主人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以及她们获得了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
相互依存;
相互融合#拓荒者们用她们的奋斗经历为我们诠释了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那就是没有自然的未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一、人与土地,文明与荒野的矛盾与冲突。
盖伊说,小说的字里行间渗透了凯瑟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反传统模式关系的关注,尽管一方面它也探讨了人对自然的控制。因此,在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生态态度上,小说宣扬的是热爱土地、回归荒野的观点,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该作品中,也存在着开垦土地、驯服荒野、向往文明的目标选择。正是这种目标选择,在小说中形成了一种价值悖论:一方面热爱土地,另一方面又征服土地;一方面回归荒野,另一方面又向往文明。因此,在小说中,在处理人与土地、文明与荒野的关系时,不时呈现出冲突和矛盾的趋向。我们热爱一个地方,但同时也会给这个地方带来危险。凯瑟笔下的拓荒者正是陷入了这一矛盾之中,他们热爱边疆的土地,但同时又不断地征服土地,破坏了它的野性美。当拓荒者来到这块土地上准备开天辟地时,土地的态度是怎样的呢?这土地不愿意有人来干扰它,它要保持它固有的凶猛的力量’野性的美和连绵不断的哀愁。因此人与土地之间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拓荒者用犁耙、犁刀和犁头来对付土地,而土地则用三年的大旱和歉收来报复人们(但最终土地在犁耙面前俯首称臣,泥土乖乖地为犁头让路,犁刀折射出锋利的光芒。正如约瑟夫所说,犁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精神胜利的中心意象。
因此,在小说中,人类战胜了土地,征服了荒野。于是草原上呈现出来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四处是麦地和玉米地,到处是丰硕的收成(但是,当卡尔回到家乡时却说,甚至于这个地方,我也觉得我更喜欢老样子。现在这样当然很漂亮,但是过去它像一头野兽的时候有一些气质是这些年来我做梦也想着的。对卡尔来说,虽然过去这片土地是粗糙的荒野,像一匹野马,没有人知道如何驯服它,但它却无时无刻不散发出一种茁壮的、青春的和野性的东西,正是荒野这种独特的气质吸引着卡尔。而在卡尔心中,只有那荒野才是他心中真正的故乡,就连亚历山德拉有时也会产生与卡尔相同的感觉,想起过去的草原。对于拓荒者来说,正是边疆的土地和呈现出野性之美的荒野见证了他们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塑造了他们不朽的拓荒者精神,因此,对他们来说,征服土地,驯服荒野实际上意味着抹杀历史、摧毁拓荒者的精神气质。所以拓荒者一方面开垦土地、驯服荒野;另一方面又对土地充满深情,为荒野的消失而哀痛惋惜。
而在处理文明与荒野的关系上,小说也呈现出矛盾之势。虽然亚历山德拉热爱土地,眷恋荒野,却希望自己的小弟弟艾米可以像卡尔那样在城市中成长,而不是像自己和他的两个哥哥,固守着这片土地,除了麦地和玉米地,没有什么可为之操劳的。在她眼中,城市生活意味着自由的行动和灵活的思想;而在农村耕耘土地则预示着粗笨’沉重的四肢和僵化的头脑。可以说艾米的身上承载了亚历山德拉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她希望借艾米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事实上,这不仅是亚历山德拉的心愿,也是凯瑟的理想(在凯瑟年少时,她生活在内布拉斯加大草原地区,置身于拓荒者中间,但她日思夜想的却是如何实现美国梦。为了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她来到林肯城,进入内布拉斯加大学预科,而这一年她才十六岁。大学毕业后,凯瑟没有返回家乡,而是到匹兹堡做起了编辑工作,随后来到纽约,成为了《麦克卢尔杂志》的主编,此时,名誉和金钱不期而至,她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可以说凯瑟对现代文明的向往直接体现在亚历山德拉对艾米的希望上。因此,亚历山德拉的矛盾之处,也正是凯瑟的困惑之处:一方面深深地眷恋着土地,热爱塑造了她性格的荒野;另一方面却渴望摆脱土地,投身到现代文明的潮流中。正是亚历山德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凯瑟的这种矛盾的态度,使小说在处理文明与荒野的关系上呈现出冲突的趋向。正是这两个方面构建了小说在生态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
二、对两性角色的颠覆
在美国边疆拓荒题材小说中,男性占主导地位,甚至蔑视女性的存在。FerderickjacksollTUrner、GeogfeF卫karer均认为拓荒史是属于男性的历史,是男性的壮举。161237这无疑体现出文学界的男性崇拜及男性为主导的传统定式。边疆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丰满生动,极具前瞻性和冒险性,他的行为不受任何限制,因为传统定式下的男性等同于美国这个主体的存在。然而女性却被模式化,统一定义为如同海伦、佩内洛普等历史形象。在边疆文学中对女性角色的歧视现象甚至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詹姆斯库柏和马克吐温的作品。
这些作品中的女性角色置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尽管她们也要像男性一般辛苦作业,但却总是附属于男性而存在。在拓荒者的故事中,她们的艰辛往往被无情忽略,而男性则被推崇为美国拓荒事业的伟大缔造者。这种男性为中心的认知使得边疆文学中女性拓荒者的声音淹没、形象失真,更加剧了男女间不平等的关系。然而,凯瑟挑战权威,颠覆两性角色,在《啊,拓荒者》中不遗余力地塑造出一名独立自主的新兴女性并刻画出一系列男性陪衬角色。小说中的拓荒女性亚历山德拉意志坚定、奋斗不止,而男性角色则都有自身致命的弱点,没有能力抵制外部困难。
小说中的男性伊瓦尔是位不谙世事的隐士。他“不喜欢人类住所的杂乱无章”17132,喜爱、亲近自然,选择远离尘嚣,沉溺于与自然之中。一定程度而言,他是自然的化身。似乎伊瓦尔在与自然为伍的生活中得到极大满足,实际在西部大平原上,独特立行的生活方式却为他带来无尽的苦楚。周围的人把他视为疯狂的“异教徒”,只有少数人有胆量靠近他。被亚历山德拉收容多年后,他仍旧与社会格格不人,希望能远离人群。虽然他强制自己按照世人的条规去生活,但面对四周的敌意和歧视,他无法享有真正的快乐。另外,朴实的性格也为他的生活带来经济上的困窘。对世俗社会了解甚少,只能依仗自然的馈赠营生,而最后步人老年的他不得不变卖所有家当,接受亚历山德拉的收容。试想,如果没有亚历山德拉的善举,伊瓦尔只能四处流浪。对自然的热爱把他自己同世俗隔绝开来,而他理想化的生活也永远得不到世人的承认。
书中另一位男性卡尔悲观犹豫,过分否定自我存在,游离于自然与城市之间。他内心对自然充满敬意,却又无时无刻畏惧自然的威慑。在他眼中,自然似乎要击垮刚刚开始在这片灰暗的荒原上挣扎生存的人类社会。无法忍耐平原上的艰辛生活,卡尔选择到城市中找寻人生意义。但是,城市生活也并非卡尔想象中一帆风顺。他想要获得物质上的成功,却发现自己举步维艰。故事最后,卡尔回到平原与亚历山德拉一起,但两次}返的经历展示出一名唯唯诺诺、犹豫不决、生理上和精神上都处于弱者地位的男性形象。小说女主人公家中有三名男性,而他们都无法归属于传统上的强者形象。在移民十一年漫长岁月中,父亲约翰辛勤开垦这片荒原,但几乎没有留下多少痕迹。这儿仍然是一片荒漠,风暴无常,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或为什么这种风暴会降临。他也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因为这片土地是一个迷。它像一匹烈马,没有人知道如何驯服它,给它套上马具,它撒起野来,能把一切都踢得粉碎。父亲理应是家中的顶梁柱,而与自然交锋中,约翰被一次次击倒,以至于疾病缠身,盛年便撒手人寰,把家庭的重担交予女儿亚历山德拉。儿子卢和奥斯卡的境遇也不容乐观。凯瑟在书中指出,拓荒者应该富于想象力,应能对事业的构想而不是事业本身中享受到更大的乐趣,而路和奥斯卡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他们目光短浅、裹足不前,。他们的目标是征服土地,获得丰收,得到更多的金钱。其实,在拓荒历程中,他们可能会暂时收获一些利益,但是缺乏灵活的思路和对自然的理解,他们永远不可能真正融人自然。传统女性应展露天使般的性情,卑微缄默地遵从男性,接受男性的绝对权威。凯瑟在《啊,拓荒者》中重新定义了女性含义,塑造出同时具备女性温柔和男性力量的新兴女性亚历山德拉。
结论:
以亚历山德拉为代表的拓荒者们能在西部拓荒运动中取得成功,首先就在于他们身上的土地意识的萌芽与成长,他们对人与土地的关系有了全新的、深刻的认识。在艰辛的日常劳作中,拓荒者们往往怀着一种热爱与尊重土地的态度,去开垦当时处于蛮荒形态的西部大草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以身心体悟到了人与土地之间那样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于是他们从土地的征服者角色逐渐成为“土地共同体”中平等而普通的成员
。随着拓荒者们土地意识的萌芽、发展与成熟,他们对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认识就更加独到与深刻:土地是属于未来的,人类则隶属于土地,没有土地的未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许燕.《啊,拓荒者!》:“美国化”的灾难与成就[J].国外文学.2011(04)
[2]
葛纯.《啊,拓荒者!》中的女性关怀伦理思想探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
陈妙玲.对人与土地关系的伦理审视——论《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外国文学研究.2010(02)
[4]
施娴靖,朱新福.《啊,拓荒者!》中的花园与女性形象[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