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习得规范、得体言语之法
——参加“**市小学语文‘送课到校’——走进**镇第一小学”活动有感
**小学
**
一名语文教师的角色已经伴随着我有两个多年头啦。在践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语文课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少,可收获的效果往往不高。语文教学像是带学生游走雾中,有时甚至迷失方向。学生在上语文课时总是听了就算,课本当中的语言及知识鲜有运用在生活当中。今天的“送课活动”让我得以拨开云雾。语文课只有让学生习得规范、得体的言语,才算真正地有“语文味”。作为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探索出让学生习得规范、得体言语的教学方法。
“我就是语文!”
教育界盛行这样的说法:“欲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其实,语要让学生习得规范、得体言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身就必须是规范、得体言语的践行者。我们在树立让学生习得规范、得体言语的意识同时,更应该行动跟上,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时刻不忘推敲、修饰自身的言语,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教材。
课堂是主阵地
本次“送课活动”中,对课文《唯一的听众》进行了同课异构。两节课都围绕着“习得规范、得体言语”进行了用心的备课。听罢,也激起了我许多的思考
常平第一小学的李群娣老师通过抓关键语句,运用多种方式反复品读,来训练及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在课堂上,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能深刻体会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对课文的教学点进行重构,使得课堂显得紧凑有条理。
东城第一小学的周春宝主任所带来的课堂舒心自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课文整体。围绕“把厚读薄”再“把薄读厚”,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根据语境填生词及补充课文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起一个小标题,起小标题也有讲究,必须按照“在哪里、做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来概括。
“教无定法”,其实,课堂上不管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以训练言语表达为落脚点。课堂永远是言语训练的主阵地,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当好引导者,教师用于要力求简约精美,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
课外是延伸带
规范、得体的言语表达要落实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层面才算见成效。
在讲座当中,东城一小的周主任举了这么一个动人的例子:那天,上完《白鹅》一课,我和学生意犹未尽。课间操时间到了,班主任还未及时到场,我便领着学生出操了。一路上,几个学生摆手无力,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见状,我大声吆喝:“同学们,你们看我走路的模样——”我做出昂首挺胸、大摇大摆的样子。几个眼尖的孩子不约而同地叫起来:“这不像鹅老爷走路的姿态吗?”“我这鹅老爷走路怎么样啊?”我顺便调侃了一句。有说大模大样的,有说从容不迫的,更多学生学我走路的样子,还真有京剧里净角出场的味道。我暗自偷乐,嘿,刚刚在书上学到的派上用场了。我像个孩子有些“人来疯”:“同学们,咱操步的时候可不
能学鸭先生——”话音未落,一个调皮的孩子抢着说:“我知道,鸭先生走起路来局促不安。老师,你看我像不像?”说着,扭着屁股,做出急匆匆往前赶的样子,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队伍就在这些“鹅”、“鸭”的惟妙惟肖的动作和欢笑声中行进着。虽然那天后来被班主任批评队伍不整齐、不安静,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呢?只是把上课地点从室内移到了室外,却收获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
语文教师要做一位有心人,要细心捕捉,让学生课外生活中的每个瞬间都能焕发言语表达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