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318;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2200
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为困难部分就是主题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独立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本文通过研究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来实际确定该种教学方式对于主题阅读教学所起具体促进作用。关键词: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实践
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选取具体主题,进行阅读,以此为坐标中心展开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课堂教师教授的内容再进行相应资料查询,加深自我理解,进一步丰富阅读形式,积累阅读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深化有实际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语文兴趣提升知识积累有相应影响。
1.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能够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促进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进一步健全化小学语文教学,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方式有实际研究价值以及发展前景。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该种教学方式作用的全面发挥,主要包括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方式存在固定单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对此理解过于浅层次;小学生对此应用存在偏差性;小学没有实际提供该种主题阅读教学方式完善环境等。
1.1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在小学主题阅读教学中应用效果较为凸显,实际推动教学进展,突破教学局限,创新教学目标,根据实际应用分析发现存在主要抑制其效果全面显现主要因素为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所采取主要教学方式,学生通过教师给出主题,进行阅读,教师进行全程引导,给予学生自主阅读以及自主理解时间过于短暂,学生资料查询以及课内外内容结合处理能力较为匮乏,这些现象会造成学生学习受到限制,学生阅读过于任务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无法进一步发展,阅读兴趣也无法进一步提升。
1.2小学教师对于“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认识表面
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进展过程中,还存在小学教师对于该种主题阅读教学方式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只要向学生提供足够查询资料,就能够实现该种主题阅读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的引导方式以及引导时机,以及相应阅读计划都没有具体考究,没有进行实际分析研究,同时与没有基于事实,所能够提供查询的资料,教材关系,学生理解程度没有过多关联,进一步影响学生阅读兴趣培养[1]。1.3小学没有提供“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合适环境
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实现要素之一为有一个与小学相适应阅读环境,小学在该方面考虑尤为缺乏,对于阅读环境考虑,对于阅读资料提供考虑,对于阅读书籍限定考虑,对于学生阅读时间,阅读安排考虑都较为不全面,阅读环境死气沉沉会直接影响学生情绪,主要原因就是小学生对于环境尤为敏感,环境对于小学生所造成影响较为明显,课外阅读书籍形式以及内容过于成人化,会造成学生对于阅读内容耐心,代入感进一步降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较为不利,对于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质量提高产生较大影响。
2.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实践 2.1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几乎贯穿整个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因此,需要建
立一个较为系统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小学年级不同进行随机调整,具有较强兼容性,该种模式具体形式,体现小学教师根据主题阅读教学内容进展,给出阅读主题,再给出阅读任务,要求根据这一主题进行课内外内容结合写一篇随笔,随笔选择角度无限定,尽量一个星期保证一篇,教师将阅读时间全权交给学生,学生对于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向教师进行询问,教师只通过对学生随笔进行书面点评来引导学生,根据一段时间内随笔写作进步大以及保持优秀学生给予相应奖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阅读,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充实感,对于发展学生阅读兴趣有直接促进作用。2.2小学教师重新理解深入理解“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
改变小学教师对于“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认识主要方式,确定该种主题阅读教学,主要内涵,对此进行全面资料查询,对此进行深刻认识,确定该种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主体,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阅读兴趣方向以及学生阅读能力,进行相应“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方案设计,根据不同种类学生进行相应微调,确保合适度提升,进一步强化该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2]。2.3小学改进阅读环境
小学阅读环境改进主要方向进行特定阅读教室设计,每个年级都有相应阅读室,越低年级阅读室中所含有的色彩,所含有的卡通形象也越为丰富,使得小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环境中进行阅读,书籍中需要有拼音以及有图案,最好为图片故事,提升学生注意力,年级越高阅读室中所含有的卡通内容越少,色彩相对较少,增加不同类型盆栽,对于桌椅高度也要进行相应调整,书籍中蕴含的哲理进一步深化,故事性逐渐加强,故事长度增加,与学生阅读能力相适应。3.结束语
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意义就是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光辉,陈兵安,李奇志等.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4-5.[2] 林清梅.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童话主题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6):237-237.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实践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实践实施方案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在于使学员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以及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审视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理念,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能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研讨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学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开展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材与资源;识字写字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方法。
二、适用班级:开放教育小学教育本科。
三、实践目的:通过课程实践,能结合工作实际,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教学能力。
四、实践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要求:撰写研究报告
一、研究报告方向自选,题目自拟,例如《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成效研究》等等。
二、中心要明确,观点要鲜明。对已掌握的大量材料经过筛选,再经过抽象概括,从中提炼出中心论点。
三、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以事实为依据。学生在撰写研究报告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表述研究成果,不能只凭主观臆测武断地下结论。
第三、结构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第四、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
五、实践的组织与实施
根据具体要求自主在各自学校开展相关调研,进行案例及数据分析,最后完成整体设计和实施,并按要求提交方案或教案。方案和教案用A4纸张打印。
六、实践考核
实践考核将根据具体方案质量、实施效果、自我评价进行,按相关考核要求、分值
评定实践环节成绩。
任课教师: 吴凤伟
2013年10月
第三篇:《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
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
结 题 报 告
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方栋良
我校立项的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极不协调现象而造成的高耗低效后果所进行的实践性研究。从2006年2月开始,至今历时四年半,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及过程
2006年2月——8月,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制定并论证了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行动研究,跟踪指导;个案研究,辐射验证‛的研究策略,通过专题讲座、批注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点评等形式,帮助实验教师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起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思想。2006年5月19日,我们借我校第二届教育科研工作会之机举行了课题开题会议,开始了课题研究的攻坚战。
1、对低年级、中高年级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形式、方法、操作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语文整体教学的重要基础(2006年9月——2007年8月)。
我们在对各年级的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深化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定位单元主题,形成整体教学主线‛,‚沟通内在联系,设计对应的整体教学策略‛,‚放眼单元整体,统筹安排综各项语文实践活动‛,‚瞄准目的任务,确定具体、可操作的三维目标‛,‚总结回归主题,构建纲要信号图表‛,‚进行横向备写,平面展示,确保教学、训练的序列性、有效性‛的单元整体备课操作策略,完成了‚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的研究论文和1——5年级单元整体备课案例集锦。
2、阅读教学课堂操作策略研究,即对各个年级、各类课文、各种课型、各个课时教学基本要求做了系统研究——为阅读教学课堂操作提供基本的遵循(2007年9月——2008年8月)。
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壮观局面,但对于最基层的广大老师们来说,他们还是极希望有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遵循。所以,我们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以让学生享受童年母语阳光绿洲幸福,夯实母语双基为目标,形成了‚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操作要求‛。这不仅可以为广大 1
基层老师的阅读教学课堂操作提供基本凭借,而且也使各个年级、各类课文、各个课时的教学之间沟通了内在联系;使教学形成有机整体,母语双基落实得到了基本保证。它使广大教师解除了盲目从教或无从下手的困惑,较好避免了阅读教学单篇孤授、顾此失彼现象的出现,使我们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堂教学实现了有价值的突破。
3、小学语文整体教学中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研究——为学生的表达准备好恰切的语言材料和生活素材(2007年9月——2008年8月)。
反思近几年我们大力倡导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发现,积累是大量的,可价值是甚微的,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的应用几乎为零。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组织积累活动,缺乏动机性、目的性、指导性,更没有整体性;学生没有积累的兴趣,被动应付,为积累而积累,积而无用,积而不用。为此,我们提出了进行‚有导向的阅读积累和有指向的生活积累‛的主张,并形成‚课内外联系激活积累;学科联动整合积累;围绕主线指导积累;读写结合应用积累‛的双积累活动策略。完成了‚让学生的语言积累‘活’起来‛的研究论文。
4、小学语文整体教学中的口语交际研究——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探讨进行口语交际指导的方法、途径(2008年9月——2009年1月)。
口语交际是重要的语文能力,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对此,教材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专题内容且与习作紧密相连。几年的研究实践,我们形成了 ‚整体设计,随课铺垫‛,‚规范指导,整合训练‛,‚拓展延伸,鼓励表达‛ 的指导策略。
5、小学语文整体教学中的习作及评改教学研究——探讨新课程背景下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2009年3月——2010年2月)。
但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讲,我们通过每个单元的教学无非要达成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二是让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所长进。所以,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提出了‚围绕习作演讲,围绕习作阅读,围绕习作积累‛的整体教学思想。
第一,倾力搞好单元整体备课,为高质量的达成单元习作目标做好设计上的准备。具体做法已有说明,不再赘述。
第二,系统落实各个教学环节,按照统筹设计上好阅读指导课,学习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材料;步步为营的组织好演讲、背诵、复述及有导向的阅读积累和有导向生活积累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为高质量的达成单元习作目标做好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第三,悉心上好习作指导课,帮助学生有机整合日常学习中积累的语言和生活材料,水到渠成的达成习作目标。课堂上,我们一般设计为如下环节:连接口语交际,开门见山入课——解读习作要求,定位习作方向——构建习作提纲,整合写作素材——出示范文引路,突破重点难点——交流写作初衷,相互启发借鉴。
第四,用心上好习作评改课,指导学生自评自改自悟,攀登习作教学的最高境界。
6、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研究(2007年9月——2009年8月)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保证和实现语文整体教学最优化的重要措施。对此,我们做了如下研究:
一是建立小学生语文一日学习常规研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认真态度。二是创新‚读、思、划、注、批‛五步读书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三是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方式——培养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7、进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研究——建立了语文教学资源库(2007年4月——2009年8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是我们在山东省电化教育馆立项的一个实践性课题研究,它借助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了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的途径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结果及成果
1、形成了1——5年级语文单元整体备课案例集锦(上下册共80个单元,约180000字)。
2、完成了研究论文‚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现已被收入由烟台市教科院管锡基主任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一书中。
3、2008年春,莱州市教研室开始在全市推广我们的单元整体备课研究成果,成为了莱州市小学语文教学的备课规范之一。
4、‚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作为莱州市教研室王春锡主任主持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母语个性化教育与评价研究‛子课题,课题结题后成果参加2007年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评选,荣获二等奖第一名。
5、2007年9月,在烟台市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会上,我校陈燕老师以整体教学思想为指导,以此基本要求为依据,与莱州中心小学邹吉红老师联手执教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精读课文《
7、怀念母亲(1、2课时)》、略读课文《
8、彩色的翅膀》,表现精彩,不仅赢得了与会老师们的阵阵掌声,而且受到了教科院沈院长的高度评价。
6、2008年8月,贺旭娣执教《狼牙山五壮士》被评为烟台市小学语文优质课。7、2009年11月,姜德清为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为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执教‚习作评改‛公开课。
8、方栋良撰写的研究论文‚让学生的语言积累活起来‛发表在《山东教育》2007.11。
9、陈燕撰写的论文‚在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中享受母语阳光‛发表在《山东教育》2009.10。
10、陈燕撰写的论文‚让新课堂绽放‘生命’色彩‛发表在《烟台教育》2009.11。
11、建设起了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库。
12、山东省‚十一五‛教育技术重点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研究‛,经省课题组组织专家鉴定后圆满结题,课题研究成果获二等奖。
三、讨论与思考
1、主题式单元整体备课研究,确实能有效地解决整体教学的绝大多数设计问题,为优化教学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必须循序渐进,如果急于求成,将事倍功半,不但解决不了优化教学的问题,而且会增加老师们的负担。另外,对于中高年级的单元导读、综合性学习、词语盘点以及‚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等项目的教学设计研究还未涉及。说明该项研究还不够全面,有待日后的继续完善。
2、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只是为一线老师提供了一个基本借鉴,我们衷心地希望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以整体教学思想为指导创造出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时,在研究中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对于中高年级的单元导读、综合性学习、词语盘点以及‚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等项目的课堂教学研究还过于缺乏,这将作为今后我们研究需努力的方向。
3、研究中,广大老师迫切希望的是能给予一定的操作模式,这样有所遵循,可避免乱头无序,不知所措现象的发生。我们也认为,应该有模式,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方法,它所反映的是起码应该是一种前进的方向。先有了模式,才能有创造,有发展。我们希望有模式,但反对模式化。
2010.6.15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与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与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决定课程地位的因素是(C)
A课程内容
B课程结构
C课程性质 D课程管理
2.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约占总课时的(B)
A18%—20% B20% —22%
C23%—25% D26%
3.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来设计,这三个维度是(C)
A知识、能力、方法
B知识、过程、价值观
C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知识、能力、情感态度
4.《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分别是阶段目标和(D)
A年目标
B月目标
C周目标
D总目标
5.小学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D)
A 2万字 B 3万字
C 4万字
D 5万字
6.小学三至四年级,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A)
A 2500个
B 2300个
C 2100个
D 2000个以下
7.小学三至四年级,在习作方面,要求课内习作每年(C)
A 5次左右B10次左右 C 16次左右 D 20次左右
8.小学五至六年级,要求学生会写常用汉字(C)
A 1500个 B2500个
C 3000个
D 3500个
9.小学五至六年级,在习作方面,要求学生40分钟能完成(C)
A 不少于200字的习作
B 300字的习作
C 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D 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10.充分利用课本中那些精致而传神的插图教儿童学习发音、记忆每一个字母的形体方法,被称为(B)
A 实物演示法
B情境图示法
C 情感激发法
D媒体辅助法
11.小学五至六年级,要求学生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D)
A 70万字
B80万字
C 90万字
D 100万字
12.小学三至四年级的习作教学目标是(B)
A 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B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
C 让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文和想象文
D 让学生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13.在写作教学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创设写作情境,一是参与活动,二是(D)
A 重视交流
B再现生活
C 奇思妙想 D 角色体验
14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D)
A 模式化的学习
B标准化的学习
C 结论式的知识掌握
D 学生全员参与与全程体验
15.“观察—表达”的学习方式主要安排在(A)
A 低年级
B高年级
C 二年级和五年级
D 四年级和六年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每个阶段目标都是从几个方面提出要求,这几个方面是(BCDE)
A教学手段
B识字与写字
C阅读
D写作
E口语交际
17.辩论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在组织学生辩论时,教师应该(BCDE)
A抓共同处
B抓有疑处 C 抓分歧处
D抓关键处
E抓矛盾处
18.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内容,与以下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ABCDE)
A时代化
B互动化 C 基础性 D 生活化
E连贯性
19.基于网络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包括(ACDE)
A 网上游戏
B观察现实生活
C 专题研究
D 发表习作
E远程交流
20.改革语文考试是实施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措施可以包括(ABCDE)
A 题型的开放
B命题的开放
C 多套试题
D 允许多次考试
E自主展示学习成果
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正误,对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21.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为将来实现汉语拼音化打下基础。(X)
22.工具性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X)
23.语文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学语文课程应着重让学生掌握系统和完整的知识。(X)
24.小学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
(X)
25.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强化文体意识。
(X)
四、简答题:
1、简述如何创设自主阅读的过程?
答:
1、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
2、变革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组织讨论、开展活动。
2、简述写作教学中如何强调“真情实感”?
答:在写作教学时,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要求学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强调言之有物,写真切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他们学会 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要求他们尊重他人,对自己说过的话、写过的文字负责任。这些都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品和文风。
3、简述在口语交际中拓展交流渠道的措施?
答:融口语交际于语文课堂中;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
4、简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结合的意义?
答:有利于培养信息素养;有利于提高基本技能;有利于改变学习方式。
5、简述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实现美育?
答:美育和写字教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写字教学的过程就是进行美育的过程,“美”贯穿于写字教学的全过程:
1、在指导中发现美;
2、在临摹中实践美;
3、在讲评中鉴赏美。总之,在写字教学中应重视美育,这样学生自然能写出一手正确、端正、美观的字来。
6、简述写字教学的策略优化?
答:
1、培养习惯;
2、加强指导(常规性指导、规律性指导);
3、训练速度;
4、改革评价;
5、体验美感(在指导中发现美、在临摹中实践美、在讲评中鉴赏美)。
7、简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8、简述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答: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设计;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还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4、课程标准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8、简述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答: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设计;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还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4、课程标准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9、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
答:
1、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五、论述题:
1、试论述识字教学的策略优化?
答:
1、探究心理,激发兴趣。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儿歌识字、字谜识字、形象识字、游戏识字、连环识字等。
2、改革方式,提高能力:自主识字、合作识字、探究识字等等。
3、拓宽渠道,识用并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体现趣味性。
4、凭借字理,发展思维。汉字是表意文字,识字教学要符合字理。字理识字教学法内容丰富,操作性强。
2、试论述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策略?
答: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老师们根据新标准的要求,创造了许多好的教学方法:
1、形象化,包括情境图示法、实物演示法;
2、活动化,通过活动,使学生手口脑耳互动互助,和谐合作,加强记忆。
3、情境化,能使单调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变得有情趣,学得快乐,学得轻松。包括故事创境、情感激发、媒体辅助;
4、生活化,语文教材本身就取村于自然,取材于生活,引生活的活水于课堂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注重联合。在拼音教学中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3、论述口语交际的策略优化?
答:
1、创设情境,激情交际兴趣。情境创设的方法有语言创境、媒体渲染、角色扮演、实物创境、绘制图画制作道具等等;
2、加强互动,提供交际机会。创设平等和谐的互动氛围、创高多个连贯的互动情景;
3、开放空间,拓宽交际渠道。融口语交际于语文课堂之中、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
4、论述习作教学的策略优化?
答:
(一)激发兴趣,培养乐写心理。从四方面着手:
1、适当降低要求;
2、少写命题作文;
3、鼓励写想象文;
4、大胆创作,自由抒情。
(二)丰富感知,积累写作材料。
1、指导观察生活;
2、开展种类活动;
3、进行广泛阅读。
(三)弘扬个性,鼓励自主表达。
1、多写放胆作文;
2、多奇思妙想。
(四)注重实践,优化写作过程。
1、创设写作情境(参与活动、角色体验);
2、再现生活情境;
3、开放写作空间;
4、多途径强化评改过程(老师示范评改、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评互改、依托网络评改);
5、多渠道创造写作机会(结合阅读增加练笔的机会、在跨学科活动中练笔、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的应用文)。
(五)重视交流,分享写作乐趣。
1、提供舞台,享受展示的快乐;
2、融入生活,体会应用的快乐。
5、论述阅读教学的策略优化?
答:
(一)更新教学理念:
1、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2、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
2、阅读的过程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二)培养阅读能力:
1、加强朗读和诵读;
2、强化体验,注重感悟(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给予选择的自由、珍视独特的体验、适时点拔与指导、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3、注重积累,形成语感(增加背诵量、拓展阅读面)。
(三)创设自主阅读过程:
1、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
2、变革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组织讨论、开展活动)。
(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
第一章:划时代的变革
一、新世纪的到来给现代语文教育带来哪些新启示?(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
1、信息化时代确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理信息,必须培养学生具有高效快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2、经济全球化启示语文教育应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把学生带入现代文明。具备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态度。具备与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即文明相处,合作共事,尊重、理解与宽容,沟通、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规则与法制意识。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这是地球村民所必需的品质。培养学生积极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重视热爱自己的母语,提高多民族的语文素养,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3、个性化引起语文教育多角度的思考,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确定了语文教育必须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个性化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的前提(?)。
第二章:课程功能的转变
1、为什么说课程功能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10页-12页)
答:课程改革有六项改革目标,涉及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在这些目标中,课程功能的转变是关键性的改革。其他几项都与课程功能的转变有关。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功能由“知识本位”转变为“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中,学生是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要求课程考虑学生怎样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考虑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而协调的发展。课程功能的转变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课程评价应该充分发挥促进人发展的功能,课程评价还要能够促进教师的提高和课程的改善,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实行的三级管理也与课程功能的转变有关。从各方面看出,准确把握课程功能的转变,是实现课程改革六项具体目标的关键。
2、语文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哪几个方面?(13页--14页)
答:文化熏陶,发展语言,启迪智慧,价值导向,陶冶情操,发展个性。
第三章:课程性质的对比
1、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2页)
答:所谓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的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二者不可割裂,不可偏废,不是二者相加,而是二者一体化。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这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课程性质决定课程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第四章:新的课程理念
一、如何正确把握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的新特点?(25页--27页四点)
答:
1、人文性:(1)重视语文的薰陶感染作用,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让学生亲近文本,受到优秀的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2)、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学习语文,接触大量语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语文课程应该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的内容。(3)、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
2、实践性:(1)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听说读写、搜集信息的能力,良好的语感);(2)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
3、生活化:《语文课标》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生活中的语文材料,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良好语感,培养阅读能力,强调在生活中的习得和积累。
4、民族化:汉语言是最奇妙的文字,汉语特别具有灵性。热爱祖国语言从热爱汉字、汉语言开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象形、会意、指事、形声都是极富创意的造字方法。按照汉字规律识字,极富情趣,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出是社会发展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因为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工作最重要的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充分发展。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科学、高效,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力的学习方式。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最能进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最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定位。
5.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就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第五章:新的目标体系
一、新课程目标体系:
1、按九年一贯制在总目标下分四个学段提出阶段目标,体现整体性与阶段性。
2、阶段目标的结构分五大板块---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加上综合性学习形成五大板块。
3、设计依据: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四个学段是纵向结构,四个方面加上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是横向结构,构成纵横交织的平面系统。三维目标的交融使这个平面系统血肉丰满,成为了一个立体化的生命体。
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简述课程标准中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37页---38页
1、三个维度的内容
2、三个维度在具体教学中体现)
答:新课程标准三个维度也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程标准中是有机融合的。第一,是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也只有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学会知识,而运用语文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把知识和能力分解开来的作法造成了教学的繁琐化,是不足取的。五个板块中的目标,不把知识和能力分开,有许多目标都是整合在一起。如:第三学段“阅读”部分的目标:“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阅读中,领悟、了解了知识又能加深理解,提高阅读水平。而“领悟”、“了解”既是学习的过程,也能体现掌握知识的能力。第二,过程与方法的意义:目标中有一些“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更多的是在“知识与能力”的目标中渗透了“过程与方法”。这些目标有些用描述的方法展现。如:第三学段“阅读”部分的目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习作”部分目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第六章:汉语拼音教学的对比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汉语拼音教学目标有哪些调整?(42页3条)
答:不再要求直呼音节;声母、韵母、音节只要求熟记,不要背诵;不要求辅助阅读和辅助写作。
2、从教学策略方面看,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有哪些新的思考?(42页6条)
(1)时间上更灵活,可先学拼音后识字,也可以先学一段时间的字,再学拼音,起止时间不作统一规定;(2)教学方式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努力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语境;(3)应与学说普通话相结合;(4)应与识字教学相结合;(5)应逐步培养学生能够借助拼音读准汉字,独立识字、查字典的习惯和能力;(6)应考虑本地方言特点,明确难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教学策略更优化)
3、在课改中教师们根据新标准要求,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
(1)形象化:情境图示法,实物演示法;(2)活动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掌握,拍手记忆法、做拼音头饰等,游戏还有找朋友、贴膏药、打扑克、找地雷等;(3)情境化:故事创境,情感激发,媒体辅助;(4)生活化:引生活的活水于课堂之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注重联合: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 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七章:识字写字教学的对比
1、识字、写字教学的地位是什么?
新课标更加强调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2、比较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新课标识字写字教学目标有哪些变化?(52页3条)
(1)重视兴趣习惯的养成,围绕三个维度目标提出符合语文学习和儿童识字规律的目标,特别强调兴趣和习惯的培养;(2)“识”、“写”要求分开,识写分开符合语言学习的学习规律重在运用,减轻了过去识字“四全”的的繁、难、累;(3)低年级识字“多认少写”,多认少写,减轻负担,尽快凭借汉字阅读,同时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3、小学识字教学策略有哪些优化方法?
指导思想: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多识字,是最好的选择。(1)探究心理,激发兴趣:儿歌识字(碧)、字谜识字(告、喜)、形象识字(看、影、疑)、游戏识字、连环识字;(2)改革方式,提高能力:自主识字(识字与生活结合、自己“造”字“品”)、合作识字(同方合作、小组合作、自由选择合作)、探究识字探究识字就是在识字的过程中找规律,培养识字能力(笔)。(3)拓宽渠道,识用并举:要拓宽识字渠道,力求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识用并举,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体现趣味性。生活处处皆语文,自制卡片课堂交流、展示,(4)凭借字理,发展思维:汉字是表意文字,识字教学要符合字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的方法。
4、请结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试举出识字学词学句的案例?(56页案例)
以“品”字为例:(1)你能写出几个“品”字结构的字;(2)它们的意思是与什么有关;(3)你能不能造一两个“品”结构的字,再从字典中去查一查,看古人造有这个字没有。
5、写字教学要求:(1)培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正确的姿势是学生写好字的词语。(2)加强指导,指导是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规性指导,规律性指导。(3)训练速度。(4)改革评价(自评、互评、点评)。(5)体验美感:在指导中发现美,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提高审美感受力;指导读贴,体会规律特点间架笔画,运笔特点,部件上的各种形神特点;在临摹中实践美;在讲评中鉴赏美。
第八章:阅读教学的对比
1、谈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新理念?(68页三3条)
(1)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首先体现在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阅读;没有自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就不是个性化阅读;教师的讲解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教师的讲解只能是教师的阅读。(2)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点拨、启发、引导、激励,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教师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3)阅读和过程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阅读是生命的活动,《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就是创造,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2、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教学目标有哪些新的发展?(66页8点)
(1)注重个性体验:总目标“注重情感体验”;实施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突出阅读兴趣:第一学段阅读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3)加强阅读积累:总目标“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小学阶段背诵160篇,课外阅读总量290篇;(4)重视能力培养: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提出了默读、诵读、浏览方面的发展目标;(5)尊重个体的差异:如第三学段“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描述自己的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等;(6)鼓励合作交流:如第三学段要求“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7)重视习惯培养: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等,如第一三学段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8)强调联系生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意思”,“能借助字典和生活理解生词意思”。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是什么?(70页--87页)
(1)更新教学理念: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2)培养阅读能力:A、加强朗读和诵读:正确示范、体会情感、提示缺点、读后评论、熟读成诵。B、强化体验,注意感悟: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给予选择的自由,珍视独特的体验,适时点拨与指导,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C、注重积累,形成语感:增加背诵量,拓展阅读面。(3)创设自主阅读过程: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变革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抓有疑处、抓分歧处、抓关键处、抓矛盾处)、开展活动(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4)培养良好阅读习惯:A、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做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B、培养途径:培养兴趣;具体方法(组织读书会、开展读书竞赛、办读书小报等活动);要用心读,带着问题读,充满感情的读;少做题,多读书,高效阅读;重视朗读,默读,逐步培养会精读,略读,浏览各种读书方法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喜爱图书,爱护图书”和健康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健康卫生的读书习惯。
第九章:写作教学的对比
1、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性质与地位是什么?(88页5条)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1)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2)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3)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4)写作又极富有创造性;(5)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甚至往往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
2、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什么?(89页总目标、阶段目标)
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阶段目标:一至二年级叫“写话”,其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三至四年级叫“习作”,其重点是“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五至六年级也叫“习作”,其重点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3、教学策略的优化有哪些?
(1)激发兴趣,培养乐写心理:适当降低要求。少写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让作文选题更具个性化。鼓励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丰富学生的记忆表象储藏;加以正确引导;从优秀作品范例入手指导学生大胆创作。(2)丰富感知,积累写作材料:指导观察生活,水满则溢产生冲动;开展各类活动,“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进行广泛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张扬个性,鼓励自主表达:多写放胆文,放开思路,彼岸行文;多奇思妙想,可从写童话、写虚构故事入手。如《假如我是太阳》出现一幅画面“⊙”,让学生想象作文。(4)注重实践,优化写作过程:A、创设写作情境:参与活动,角色体验;B、再现生活情境;C、开放写作空间;D、多途径强化评改过程:教师示范评改,学生自评自改,同学互评互改,依托网络评改;E、多渠道创造写作机会:结合阅读增加练笔机会,在跨学科活动中练笔,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的应用文。(5)重视交流,分享写作乐趣:提供舞台,享受展示的快乐(多形式展示);融入生活,体会应用的快乐(在假期生活中看书写各种应用文)。
第十章:口语交际教学的对比
1、《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与内容比《语文教学大纲》在哪些方面更加突出?(110页时代性、互动性、基础性、生活化、关注情感态度)
时代性,口语交际的目标设定与时俱进;互动性,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基础性,《课标》重视基础,关注基本习惯和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生活化,《课标》“强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连贯性,《课标》各阶段目标的设定,有联系又有梯度,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结合;关注情感态度,口语交际是个多向互动的过程,在过程中参与者的情感态度尤为重要,《课标》非常重视对情感态度的培养。
2、口语交际的教学有哪些优化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语言创境,媒体渲染,角色扮演,实物创境。(2)加强互动,提供交际机会:创设平等和谐的互动氛围,设计多个连贯的互动情境;(3)开放空间,拓宽交际渠道:融品语交际于语文课堂之中,以课本为主,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相贯通,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组织各种班内活动,让学生到生活中交流,精心组织课内交流课;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
3、口语交际情境创设有哪些方法?(111页---113页4点)
语言创境,媒体渲染,角色扮演,实物创境。
第十一章:崭新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1、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什么意义?(118页综合性、生活性、过程性、个性化)
过去的《大纲》从没有提过;它将更新语文学习与教学的理念、思路与举措。综合性学习方式有以下特性:(1)、综合性:从语文学科的特质、理念、目标出发,沟通语文课与其他课,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书本与生活,从而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2)、生活性:开放语文课程,使封闭的语文课程转为开放走向生活,自然,社会„„(3)、过程性:重在全员参与的整个过程,问题---解决,活动----探究为载体。(4)、个性化:综合性学习是生活化,个性化的语文学习,非标准化模式的学习。
2、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哪几种方式?(119页三种方式)
(1)问题--解决--(自己提出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
(2)观察--表达--(观察大自然,社会,并把观察所得通过书面和口头表达出来。)
(3)活动--探究--(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活动,策划简单的活动)
活动目标:由教师指导逐步发展到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实践总结。
3、怎样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
(1)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应突出自主、合作、探究
a、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
b、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与交流,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2)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要说的是开发利用学习的资源和创造学习的机会。
第十二章: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1、《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就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避免模式化,鼓励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
第十三章:课程评价的对比
1、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就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2、《语文课程标准》全新的评价理念决定了哪些新的评价策略?(146页----151页六方面)(1)单项和综合相结合,注重综合的评价;(2)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注重形成过程的评价(成长记录袋);(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定性评价;(4)关注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5)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6)鼓励探索创新,优化评价方法:题型的开放、命题的开放、多套试题、允许多次考试、自主展示学习成果、多向互动性、全员参与性、学习趋动性、评价及时性。
模 块一、《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明确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学生为本,(),终身学习。
选择一项:
能力为重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中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具体是()。
选择一项: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研究小学生 , 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 , 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体现了()理念.能力为重、下面哪些行为不能体现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
耐心与学生相处
5、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将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
选择一项:
能力、专业化的核心特质之一是(),即把服务对象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专业精神、教师自我反思隐含的基本含义不包含()。
教育工作需要创新
8、《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颁布的。
2012 年 2 月、小学教育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和能力,以下选项不合理的是()。
职业技能、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约为()。
15-25 分钟、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师在课后反思中,应当记录教学的成功经验,教学的失败原因以及()。
学生的活动情况
12、“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规划纲要》工 作方针“育人为本”中的重点内容,那么,小学教育质量的评价应当以()为主体。
学生全面发展、我国教育发展正在发生()转变。
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提出,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 于()。
教师队伍建设、《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中师德为先,具体内涵包含哪些方面()
①履行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②热爱小学教育事业;③具有职业理想;④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 ⑤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小学生。
选择一项:
①②③④、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学生为本”理念的是()
第五篇:小学语文阅读与积累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与积累教学研究
1、语文教学重心是阅读与积累。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会读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要会背诗歌或文段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会背优秀诗文或文段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会背优秀诗文或文段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积累优美词句,精彩句段,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阅读与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与积累词句的教学研究,提高小学生阅读效益,是当前
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2、语文素养重在阅读与积累。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显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的追求。可是,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现今学生的语言贫乏,作文或短短几段,干巴无味,或拖沓冗长,辞不达意,或千篇一律,雷同严重。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问题的产生的呢?静心思考,我们很容易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学生的语言积累上。“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
本条件。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开辟语言积累途径,掌握语言积累方法。
3、新课标强调阅读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精神强调语言积累。重视语言积累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精神。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总目标中要求“有较丰富的积累”,在各阶段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任务。重视语言积累,既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也寻找到了一个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口。如何指导儿童进行课外阅读?如何对儿童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就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阅读实际、教材的实际、社会发展的实际,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质量,使学生语言积累得到加强,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我们就想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和探索。
以上三者都加调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各位同行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