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一:学科
小学语文 二:课例名称
去年的树 三:任课教师
王珊 四:指导教师
五:课型
六:年级:四年级
七:教材版本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对话,采用多元交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文中的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话朗读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及为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
教学难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感受鸟儿诚信,执著,对大树一诺千金的情谊和大树无怨无悔,化着光明,照亮人类也照亮鸟儿的心。内容分析:《去年的树》是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及手段:在教法上,我采用了自读课文,多元对话;演读课文,精心对话;拓展延伸,等学习方式,重点是促进师生、自我、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会采用自由读和演读的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的友情。在四人小组练习的基础上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互读,师生分角色读,让学生体验小鸟焦急的心情。把课文的最后两段作为学生重点感悟的段落,采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深入课文,与小鸟的情感一致。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共同享受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奉献给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板书设计:
去年的树
小鸟
大树
好朋友(诚信)九:教学过程 师:(放音乐,幻灯1)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妙的图画呀!
师:围绕着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去年的树)读!
师:接下来听老师朗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边听边看大屏幕,听完老师的朗读后要谈谈自己的收获、疑问和感受。(放背景音乐,师朗读)
师:听完了老师的朗读,小朋友们,你有什么话想说了吗?你的感受,你的疑问,你的收获„„(幻灯2)都可以。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疑问、感受。
师:同学们的问题很多,感受很多,你们真了不起啊,第一次与课文进行亲密的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了。让我们继续与课文交流,对话。也许你刚才的疑问,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得到大家的共鸣呢!同学们,你们说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以什么为主呢?
生:对话。
师:以对话为主是吗,你快速地浏览课文,数一数,课文有几组对话?
(学生默读)
师:你数出来了?有几组?
生:有四组。
师:分别有哪四组?
生:小鸟和大树,小鸟和树根,小鸟和大门,小鸟和小女孩。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幻灯3)
师:共有四组。让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对话。(幻灯4)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它和树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读。
生:(齐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鸟儿回答„„
生:(齐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你们想,这对好伙伴在分别的时候是怎么对话的?提示一下他们的语气:大树已经年老了,声音要读的粗一些,慢一些,而小鸟要读出它的活泼可爱,请你也就近找一下你的好伙伴,来练习这组对话。
(学生自由找朋友练说)
师:有些同学读完了,想表演读。哪对朋友先来?可以加上动作。
(一组学生对话)
师:老师发现他读的时候,“我明年一定回来„„”能告诉大家“一定”这个词为什么要读的重呢?
生: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答应他,语气非常坚定。
师:真好,他是坚定地向朋友保证,明年一定会回来,还有哪对朋友想来试试?注意小鸟的语气要坚定哦!
师:不错,你的感受非常独特。从他们的对话当中,我们感觉到了,这对伙伴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
生:深厚。
师:他们离别时的心情怎样呢?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依依不舍)他们为什么这么难舍难分呢?
生: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师:你们从课文的哪部分看出来的?(幻灯5)生:课文的开头,说它们天天在一起朝夕相处。(幻灯6)生齐读。
师:从两个“天天”可见他们每天都在一起,形影不离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再相见。(幻灯7)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回来找他的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却不见了。(幻灯8)他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就是围绕小鸟到处找好朋友树展开的,老师想让同学们在四人组里合作练读好吗?你们可以自己选定一个角色练一练。开始吧。(幻灯9)
(学生四人小组练读)
师:这回哪一组先向我们来展示一下?朗读鸟儿与树根的对话。(幻灯10)
(学生展示对话)
师:同学们,他们这一组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都觉得好,这样吧,你们有意见可以提,你们觉得好可以夸夸他们,跟他们直接对话,好不好?
生:我说小鸟应该读得焦急些,这样子还不够焦急。
生:树根应该读得更加悲伤点。因为树根和树是命运相连的,他们两个就像是好朋友一样,如果哪一方不见了或者是死去了,他们应该是很悲痛的。
师:这是你独特的体验,真了不起。小组间读读这组对话,好,刚才从同学们的意见中,都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让我们继续练读下一组对话。好好感觉体会一下该怎么读。这样吧,我们先一个人在位子上,看着屏幕自己练一练。(幻灯11)(学生自由地练读)
师:想读了是吧,谁先读?谁来读小鸟的话?谁来读大门的话。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我听出有点焦急了。那大门的话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平淡,因为大门是看守木材加工厂的,对于平时拉来的树已经看的多了,所以语气非常平淡。
师:体会的真好。老师来读小鸟的话,你们读大门的话。全班齐读。
师:接着练读下组对话。(幻灯12)
师:这时候小鸟的心情已经比前面更怎么样? 生:更加着急、更加悲伤。
师:请大家用更着急、更悲伤的语气来读小鸟的话。齐读小鸟的话。
师:老师听出了你们心中的焦急和伤心,那小女孩的话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同情,因为它看到小鸟那么着急伤心的样子,很同情小鸟。请一位同学读读小女孩的话,注意语气。
师:读的真不错,男女生一起读。
师:我们已经体会到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是十分重要的,让我们单独来读读。(幻灯13)抽同学读第一句。生:“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眉头都皱起来了。老师体会到了他心中的焦急。再读第一句。
生:“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读下去。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你知道吗?他多么想知道呀。谁再来一次?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再读下去。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师:这一声声急切的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学生举手示意)这样吧,谁来做一回小鸟好吗?(请两位同学)别拿书,出来。你们在教室里面,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大树。一边找一边问,你在谁的跟前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来跟你对话,明白吗?
生:明白。
师: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你们也可以用书本上的话。好,你们去问吧,注意语气。
(两位学生,在教室里随机寻找朋友对话。)
师:可怜的小鸟,找不到好朋友大树,你的心情怎样?
生:焦急、伤心。
师:你感到伤心,你们为小鸟悲伤了,你就是小鸟。你们是不是在心里呼唤着你们的朋友大树呀?
生:是。
师:你们是怎么呼唤的?
生:大树,你在哪儿啊?
师:你在哪儿,还有谁?
生:大树呀,大树,你到底在什么地方呀?
生:大树你去哪了?
生:大树,你快回来吧,小鸟正在等着你呢!
生:大树,难道你忘记了,咱俩有约定吗?我还要给你唱歌呢!
师:真好,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关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继续深入地和课文倾心交流,对话,来体会这份情。(幻灯14)
师:(低沉地)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让我们一起读剩下的部分。
齐读幻灯14上的内容。
生:“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师:读着读着,你又有什么问题了?有那么多问题呀!
生: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师:好,还有那么多问题,这样吧,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
生:我能够解答的问题,因为在一年前,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也天天听鸟儿唱歌。可见他们是那么友好,他们简直成了一对知心朋友。然而冬天过去了,鸟儿却见不到大树,只看到残留下来的树根。他费劲了千辛万苦,终于在油灯里找到了大树的化身。这时他不禁想起了,当年他和树的一幕幕。他看到了灯火,仿佛看到了大树的身影。所以,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去年的歌。
师:你说得真好,你说了那么长长的一段话。还谁有什么问题?
生:我还要补充一点,我觉得小鸟就是在歌颂了大树,因为灯火照亮了别人,给人间亮光,所以他在歌颂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
师:你觉得在小鸟的歌声中,还有那种为朋友自豪的心情在里面。
生:是的。
师:你体会得真好,还有谁有问题?
生:我想问一下,鸟儿为什么两次都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小鸟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后来要飞走了,他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你从两个看当中,你体会出什么来了?(幻灯15)
生:因为他对大树的友情十分深,而现在大树的生命就要到尽头了,所以要看了一会。
师:他不忍心。他饱含着深情看了一眼,是这个意思吗?
生:我觉得是小鸟想念大树,他才会对着灯火看。
师:对呀,他们多少时间没见面了?
生:(齐)一年。
师:第一个“看”,是在鸟儿费尽周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他那么熟悉的朋友──大树,所以他„„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虽然只是用好朋友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但还是总算找到了。他仿佛对它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来了。第二个“看”,是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看着灯火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我要和你说再见了,真的很舍不得你啊!师:(动情地)一年过去了,往日的朋友已变成了今天的灯火。小鸟怎么能不伤心,不难过呢。他要多看灯火一会,用目光和朋友交流感情。
师:你说得真好。两个“看”字中饱含了鸟儿对大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同学们,这回你们就是小鸟了,你们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你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大树。此时此刻,我们一起读„„
(出示改写的最后一部分幻灯16:把“小鸟”和“她”改成“我”。)
生:“我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我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我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师:老师深深地被你们的朗读打动了,你们这两个“看”字,读得老师的情感随着你们的朗读在波动。能再读一次吗?
生:“我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我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我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动情)
师:(深情地)亲爱的小鸟,你看见朋友了,你盯着灯火,就要走了,你想对好朋友说什么呢?
生:我想说,大树,永别了,我要走了,我现在已经为你唱歌了,我已经完成了约定,我以后还会寻找别的火柴的踪迹,再为您唱歌。
师:这是他的心理话。
生:我会说,大树永别了,我会永远怀念你的!
师:你说得真好,你真是个有感情的孩子。
生:我觉得他会说:“大树,我一生能交你这样的朋友真是有幸呀!”
师:对呀,大树也是应该有这样的心情呀!
生:对不起,大树,我来晚了,要不然还可以看到你身前的样子。现在我要走了,我回永远记得你的。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呀!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小鸟和大树,板书(小鸟 大树)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板书:好朋友
(深情地)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板书:诚信)
其实我们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课文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说?(幻灯17)你想对谁说?比如说吧,对伐木人有什么话,还有其他的,你想对谁说,就对谁说。
生:我想对那些可恶的伐木人说,那些伐木人只为了制造一些火柴,而去拆散一对这么要好的朋友,真是太可恶了!
师:你觉得愤慨是吧,你说出了你的心理话。
生:我想对全世界所有真诚的朋友说一句:“真诚是无私的,是难能可贵的。请大家好好把握这份真诚。也许这回失去了,下回就没了。”
师:(微笑)你说的真好!这是你从小鸟和大树之间的情感中受到的感悟是吗?
生:我想对伐木人说几句:“你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砍伐了树木,可是你们是否知道,真情被你们破坏了。如果你们还有一些良知的话,希望不要再砍伐树木了,不要再让更多的小鸟伤心了。”
生:我想对伐木人说:“你们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虽然你们只砍了一棵大树,但是你们是否知道,你们迫坏了一段多么真诚的友谊啊!希望你们以后再不要这样。”
师:对伐木人有这样的话,其实我知道你们可能还想说另外的,不光光是破坏了友谊是吧?
生:我想对伐木人说:“伐木人,你们是否知道,树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遮风挡雨,可以防洪防沙,绿化环境等等。
师:所以我们应该保护树木,禁止乱砍滥伐。
生:我想对树根说:“大树走了,你不要过于伤心。它也不愿意看到我们伤心的。”
师:好,这是你想安慰树根呢!你再说,最后一个机会给你,好吗?
生:我想对小鸟说:“小鸟你不要过于伤心,你的朋友树永远在你身边。”
师:同学们谈了这么多,那你们认为怎样的朋友才算是真正的朋友呢?同桌讨论讨论。
生:诚实守信,对朋友真诚!
师:好,我们就以一首欢快的儿歌《找朋友》来结束我们的这节课,希望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并能真诚的对待你的好友,对待身边的每一个的人。
十: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表演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许多我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教学机智不够,引导学生深层次的体会欠功夫,放手还不够大胆等。
第二篇:《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去年的树 一:板书:树
齐读,看到这个字大家想到了什么? 生:大树
师:他说了一个词。谁还想到了什么? 生:森林。
师:许多树木。谁再来说? 生:伐木工人在砍树。
师:一句话一个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伐木工人正在砍树。生:伐木工人在砍树,树流血了。师:树也有生命。
生:工人在砍树,树哭了。师:是呀,树也有感情。(班里举手的孩子越来越多)你来说。生:树上有小鸟儿。
师:什么样的树上有什么样的小鸟儿? 生:粗壮的大树上有唱歌的小鸟儿。生:茂盛的大树上有小鸟儿在飞。
板书课题:边板书边说:茂盛的树,粗壮的树,而我们今天学的课题是---齐读。二:《巨人的花园》告诉我们快乐要和大家分享。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将告诉我们什么呢?谁来给大家读课文的第一段?
学生读:共错两处:1鸟儿(读得不是轻声)
2最后一句读成“天天听着鸟儿唱歌” 师:板书:鸟
读
再板书:鸟儿
读
发现了什么?
生:鸟儿是儿化音,鸟不是儿化音。师:听得感觉一样吗?
生:不一样。鸟儿读起来感觉亲切。
师:真棒!文中为什么用儿化音鸟儿而不是鸟呢? 生:因为大树和鸟儿是一对儿好朋友。
师:是呀。大树和小鸟儿是一对儿好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 生:我的好朋友是韩尚辰。我的好朋友是吴若涵。······
师:林子治,你能说说为什么你和韩尚辰是好朋友? 韩尚辰对我从来不撒谎,不欺骗我。
师:是呀,诚实的人大家都喜欢和他交朋友。田超然,你能说说为什么你和吴若涵是好朋友吗? 吴若涵经常帮助我,我不会的题下了课她会教我。高旭阳,你也来说说为什么于晨硕是你的好朋友? 我和高旭阳一个院儿。师:远亲不如近邻。
师:那大家来说说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树和鸟儿是好朋友? 生读第一段的第二句。
师:鸟儿怎么做?(板书:唱)树呢?(板书:听)这一句有一个词很重要,学生脱口而出:天天 谁来说说天天是什么意思?
谁来说说树和鸟儿是一对儿怎样的好朋友? 生: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板书:形影不离)生:不离不弃的好朋友。(板书:不离不弃)生:如影随形的好朋友。(板书:如影随形)
师:书和鸟儿是一对儿(指板书,学生说)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不离不弃的好朋友,如影随形的好朋友。
谁再来读读第一段。吴若涵读得很有感情。
鸟儿天天给树唱歌,她会唱写什么? 生:唱小燕子。生:唱春天在哪里。
师:这都是一般朋友唱的歌。感情深厚的朋友会唱什么? 生:一生朋友一起走。
师:感情更近了一层。大家说的都是别人唱过的歌,都是盗版的。谁来自己创作?(有点儿难,学生不举手了)
老师没让大家创歌词,说说鸟儿会唱写什么?
张亚鹏: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把“妈妈”改成“大树”。师:是呀!把树当做自己的亲人了。树站在哪儿唱歌? 生:树枝上。
师:大树是小鸟儿的---学生脱口而出:家!
师 :就是这样一对儿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不离不弃的好朋友,如影随形的好朋友,有一天也要分离了!
谁来读课文的第二段。一生读,读得很伤感。师:树和鸟儿都说什么? 指名分角色读。
师朗读第二段,结果呢?读!学生齐读第六段。
这对儿形影不离、不离不弃、如影随形的好朋友,鸟儿回来却发现只有树根留在那里。假如你就是那只小鸟儿,发现好朋友树不见了,你会怎么呢做? 生:寻找。
生:不停地寻找。
师:什么叫不停地寻找? 生:就是一直找到为止。师:鸟儿怎么问树根? 生:着急地问。生:伤心地问。生:难过地问。生:迷惑不解地问。
师:请以上四名学生,四只小鸟儿来问。认真听老师读。鸟儿着急地问树根,生读: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师:鸟儿伤心地问树根,生读: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师:鸟儿伤心地问树根,生读: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师:鸟儿伤心地问树根,生读: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师:鸟儿迷惑不解地问树根,生读: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师:树根会怎么回答? 生:树根伤心地回答。生:树根难过地回答。
师:树根只有伤心和难过吗? 生:还有愤怒和无奈。生:生气地回答。
师:请以上四名学生来扮演树根。听老师读,往下接。师:树根伤心地回答
生: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师:树根难过地回答
生: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师:树根生气地回答
生: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师:树根愤怒地回答
生: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师:鸟儿去哪儿找了?都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指名分角色朗读。师,课件出示: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朗读感悟两个“看”。
师:这时候鸟儿会怎么想呢?
第三篇:《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呀,我们要一起学习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写的一篇童话《去年的树》。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吧。(师板书:去年的树)
二、预习反馈,练写生字
师:课前,值日组长已经把预习单统计出来了,我们一起看看。(学生送上统计表)
师:从统计数字来看,想要提醒“融”字的有41个,看来这个字的确值得学习。那你们想提醒什么? 生:我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左下边框里面是一条横,不要写错。
师:里面一条横,这个提醒很重要(师在生字中描红)。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记住这里是一条横? 生:融可以组词“融化”,那一条横就像是把冰融化只剩下一层了。师:这个办法很形象。谁还想说?
生:融左边是表示炊具的意思,里面的那条横就像是担着火的架子。师:也很妙的方法。看,你们用自己的方式记住了这个字,真好啊!
师:(出示学生写的字)请大家再看屏幕,这是几位同学在预习中写的“融”字。感觉怎样? 生有摇头的,有笑了的,有说不好的。
师:(笑了)有同学摇头了。看来,要把这个字写漂亮不是那么容易的。可我发现,咱班牛天悦写得挺漂亮(出示),我们请他来介绍一下写好“融”字的小绝招吧。
生:融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我发现它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虫字最后要比左边的矮一些。师:是“虫”字的收笔要高于左半边吧。(生点头)
师:左右等宽,虫字收笔高左边,你的提醒太棒了!那同学们注意这里了吗?(师在“融”字上画辅助线)生:是一条斜线;像斜坡;像滑滑梯。师:对,像滑滑梯。
师:掌握了这些,写出来的字肯定就漂亮了。我们一起来写写吧。先看老师写。(在田字格中板书融)左边起笔滑滑梯,里面一横是关键;虫字收笔高左边,左右等宽才好看 师:怎么样?(学生点头 说好)师:那请你也试着练写1个吧。
生在“自主预习纸”的田字格中练写“融”字。教师巡视。
师: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实物投影出示)里面一条横,写对了,一颗星;左右等宽,注意了,一颗星;起笔滑滑梯,一颗星;虫字收笔高左边,一颗星;和前面写的有明显的进步,我们再奖励一颗星。哇,五颗星了,真棒!师:那其他同学也按照这样的标准给自己的评评星。觉得不满意的可以再写一个。学生自评练写。师巡视指导。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读读这个故事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师:好。我想请你来说一下。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大树和小鸟他们感情非常深的故事。师:你看,你关注了故事中的一些角色,但内容啊还不够完整。
师:老师发现,预习单中有不少同学和他一样,概括笼统。但何笑含归纳的就不错,我们请他来说说。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天天听鸟儿唱歌。冬天快到了,鸟儿在去南方前和树约定明年再来唱歌。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发现树不见了,就到处找,最后找到了灯火,对着灯火唱起了歌。师: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吗?
生:嗯老师说叙事的文章可以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概括的。师:真好,把以前学到的方法用上了。其实呀,像这种叙事性强的文章,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归纳。师:先来看一下,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角色? 生:有小鸟、大树、树根、大门、小女孩,还有灯火。(师板帖图片)
师:那请大家看着这些角色(指着板贴),回想课文,他们当中谁和谁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生:小鸟儿和大树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师板贴板画)师:说说画面内容。
生:小鸟儿和大树是好朋友。他们天天在一起唱歌。师:还有补充吗?冬天……
生:冬天到了,他们相约明年春天再来唱歌。
师:好的。继续。还有谁和谁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生:小鸟儿和灯火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师板贴板画)师:说说画面内容。
生:小鸟对着灯火灯火唱起了歌,然后飞走了。师:很好。还有谁和谁的画面?
生:小鸟儿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画面。小鸟儿向树根、大门、小姑娘打听树去哪儿了。
师:真好。你看他们三个(指树根、大门、小姑娘)有共同点,都是鸟儿在向他们打听树的下落,我们就可以把他们归纳在一幅画面中。
师:同学们啊,现在,按照顺序把画面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来说说。自己先练习一下。学生练习说主要内容。师:谁愿意来说说?
生:课文主要讲了鸟儿和树是好朋友,他们天天在一起唱歌。冬天到了,他们约定来年春天再来唱歌。第二年春天,鸟儿发现树不见了,就向树根、大门、小姑娘打听树的下落,最后找到了灯火,对着灯火唱起了歌,然后飞走了。师:很好!跟之前预习中相比进步很大!你看,像这种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就可以用“捕捉角色、串联画面”来概括主要内容。
四、关注词语的反复使用,体会情感,想象画面,分角色朗读 师:好,那就让我们走进第一个画面吧。(出示第一自然段)师:请你来读读这段话。其他同学关注词语,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段出现了两个“天天”。
师:是啊,两个天天(出示:天天 变红)。老师想这样改一改,你看行不行?(出示:变化后的两个句子)生:不行 师:说说理由。
生:第一个“天天”说明鸟儿每天都给树唱歌,而第二个“天天”说明树每天都在听鸟儿唱歌。他们俩一个愿唱一个愿听,所以不能删。
师:那两个“天天”让你体会到什么? 生:他们俩的感情非常深厚。
师:哦,你认为这样写更能突出他们间深厚的感情。师:谁还想说说?
生:我也觉得不行。因为两个“天天”更能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师:你是说这样写,更能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
师:你看,作者就是通过词语的反复运用,来突出了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感情啊。(板书:反复用词 深厚感情)师:那谁能读好这段话? 生1有感情朗读。
师:你看,体会着他们的感情,关注重点词语强调着读,读得多好啊。生2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就带着这份感情,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面的画面吧。请大家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第5—17自然段。(课件出示要求)生准备小组练习朗读。
师:不着急,在朗读之前啊,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要想把后面的内容读好,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可以想象着他们的心情、想象当时的情境来读。生:可以把自己当作其中的角色,关键的词语重读。
师:这些方法都很妙啊。那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吧。生小组内练习。
师:我请一组同学来汇报展示一下。一小组汇报展示。
师:瞧,用上好方法朗读的很有味道啊。当然,像这样的文章,我们还可以读得更好!就让我们一起来到了那片茂密的森林中——(出示课件)
师叙述: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和树天天在一起唱歌。冬天到了,在飞往南方之前,你们约定明年再来唱歌。盼啊盼啊,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你不辞辛劳,长途跋涉,终于来到相约的地方。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师:小鸟小鸟,此时,你在想什么呀?
生:咦,大树怎么不见了?不是说好今年还在这里见面唱歌的吗? 师:听得出来,你很—— 生:我很担心他。
师:于是你这样问树根——(学生读小鸟的问话)师:小鸟小鸟,你在想什么?
生:大树怎么不见了?大树会去哪儿呢? 师:你很—— 生:着急。
师:于是你这样问树根——(学生读小鸟的问话)师:那小鸟小鸟,看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办啊?
生:我会扇着翅膀不断地在森林里飞,飞上飞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大树。师:你急于见到自己的好朋友。所以你这样向树根打听——(学生读小鸟的问话)
师:同学们读得多有感情呀!引发我们想象画面,是童话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读童话时,就要边读边想象,可以先浮现画面,再想想角色的内心、动作,这样就能更好地体会到文章的情感把课文读好了。(板书:想象画面 心情 动作)
师:就请同学们用上这种想画面,想心情、动作的方法再来小组分角色朗读5—17自然段吧。学生小组练习。
师:大家练得多么投入啊!巡视中我听到这个小组朗读得特别动情,就请这一组来再来展示一下吧。小组展示。
五、聚焦结尾,升华情感。
师:听得出来,鸟儿的语速越来越快,心情越来越着急!鸟儿看了又看,是不舍得离开呀!同学们,读到这里,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最打动我的是他们俩深厚的感情。树不见了,小鸟儿就到处去找他。生:我觉得最打动我的也是他们俩感情那么深。
生:我觉得最打动我的是小鸟对大树的承诺,即使大树最后不见了,小鸟儿还是对着灯火唱了歌。师:是啊,树和鸟儿之间深厚的感情感动了我们。让我们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课件出示)学生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六、想象写话,续编故事。
师:鸟儿飞走了,但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后来又会发生什么呢?(板书:后来……)
师:请大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注意延续树和鸟儿之间这份情感,可以用上想象画面,想象人物心情、动作等。(出示课件)学生写话。师巡视。
师:好,我们先来交流一下。(实物投影出示学生作品)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批改错别字,不流畅的地方标画出)
大家看,他想象树根发芽了,鸟儿又找到了好朋友,现象合理,一颗星;故事写出了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再给他一颗星。这位同学的想象续写,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生:喜剧(师板书:喜)
师:那再看看这位同学写的,请他读一读,大家看看与上一篇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读自己的作品。
师:与上篇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给我们一个悲伤的结局(板书:悲)
师:虽然是个悲伤的结局,但是他也写出了朋友间的情感,所以我们给他一颗星。另外,他不仅想象了画面,还写出了人物的动作、心情,再加两颗星。
师:在巡视中老师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结尾——让他来读读吧。生读自己的作品。
师:你看,前面两位同学是站在鸟儿的角度来写的,而他是站在树的角度来写。所以我们在续写结尾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大胆创意。(板书:创意)
师:无论是怎样的结局,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写,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树和鸟儿之间深厚的情谊啊!
七、自我评价,修改续编。
师:同学们,刚才三位同学的续写一定给你们不少启发,那就请大家再来修改一下自己的作品吧。学生修改自己的续写。
师:同学们改得很认真,相信会有好的作品呈献给大家。
八、回顾梳理,自主布置作业。
师:课文学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 生:我想回去后继续有感情朗读课文。师:可以用上今天课上所学的方法。
生:我想课后再读一些童话。也可以找新美南吉的童话读读。
师:那老师推荐你们阅读新美南吉的代表作,首选《小狐狸买手套》、《红蜡烛》。生:我想课后自己写个童话。
师:可以。老师建议改写这个故事。原文是以鸟儿为线索写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鸟儿回到南方去以后,树发生了哪些事呢?写一篇《去年的鸟》。)师: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四篇: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就这样唱给你听
——《去年的树》课堂教学实录与品读 执教:王崧舟 品读:林志芳
一、于平淡中品味天天相伴的美好
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愿意读一读?(屏幕出现: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读得真好,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读得真棒!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日子,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预备,起——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直接入题,干净、简洁。像新美南吉的文字,多一句都不肯,少一句也不行。“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故事就这样淡淡道来,课堂也这样平平展开。】 师: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 生: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
师: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他猜想了季节的不同。生: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师:你注意到了人物心情的不同,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真好!谁还有不一样的猜想? 生:可能在早上,可能在晚上。
师:也有可能。是的,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春天,可能在秋天;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树孤独的时候,也可能在树高兴的时候;可能在早上也可能在晚上。那么,那么多种可能,你是凭这一段话当中的哪一个词语猜想出来的? 生:我在“天天”这个词语发现的。
师:你的目光真敏锐,没错,就是这个“天天”,一起读—— 生:(齐读)天天。师:再读—— 生:(齐读)天天。
师:两个“天天”。我们一起读文章的这个开头,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和味道来。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大家看,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迎着风,迎着雨——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走过春,走过夏——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师: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音乐继续,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夏天、晚上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的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你再听,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优美的歌,树呢? 生:天天听着鸟儿唱。师:你再听,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快乐的歌,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师: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夏日小情歌,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师: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晚安小夜曲,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3 【鸟儿的歌唱由早到晚,树的倾听也由春到秋。前面的引读侧重鸟儿的“唱”,后面侧重大树的“听”。小小的转折,细密的心思。】
师:是的,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日又一日,读——
生:(齐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多好的日子,多好的朋友,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个开头—— 生:(齐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师:孩子们,由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鸟儿和树这对好朋友结的时间很长。师:这是你的体会。
生: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师:“形影不离”这个词用得真好!生:鸟儿和树的友谊地久天长。
师: 哎呦——“地久天长”,感情是那样的深—— 生:深厚。
师:好的,我把这个词写下来,你们不妨也在文章的开头批注“深厚”两个字。(板书:深厚)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体会他们那段形影不离十分深厚的感情。预备,起——
生:(齐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教师创设情景,通过品味“天天”,把文字读成了画面。此处的课境如此清丽,如此婉转,像夏日的小情歌,像晚安的小夜曲。在清脆叮咚的回环诵读里,学生们自然感受到了树与鸟儿那一唱一听,相伴相守的美好。
就像《阿狸〃梦之城堡》里的意境——“和弦很美,声音很轻,就这样把我唱给你听。”】 师:孩子们,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鸟儿呢?来,打开作业纸,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你脑海中浮现的树的模样,鸟儿的外貌。(板书:写外貌)写的时候,请你用上“特别”这个词语。
(屏幕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树长得 鸟儿呢,长得。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写话,教师巡视)
【当读出了树与鸟儿真挚的情谊,自然会想知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儿”?童话本身没有任何说明,恰好留给孩子们想象。而这“一棵”“一只”中的“一”不仅是数量的指称,“一”还是“唯一”,因此要用“特别”这个词。】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手中的笔。大家都知道,森林里会有千万棵树,森林里也有千万只鸟,是吗?那么,这棵树长什么模样,这只鸟又有怎样的外貌呢?谁来读一读你写的这棵树?
生:树长得特别茂盛,郁郁苍苍的,引人注目。
师:写得多好!先概括地写“特别茂盛”再具体地写怎么茂盛。请你再读一读具体的“怎么茂盛”。
生:郁郁苍苍的,引人注目。
(教师板书:茂盛、郁郁苍苍、引人注目)【先“概括地写”,再“具体地写”,写法指导清晰明确。】 师:这是树,谁来读一读鸟儿呢? 生:鸟儿呢,长得特别小巧玲珑——
师:(板书:小巧玲珑)“小巧玲珑”这个词用得特别好。生:(继续)像个小天使。师:这个比喻真贴切。孩子们,我们看黑板。森林里有千万棵树,然而我们的鸟儿只为这样一棵树唱歌,他长得特别—— 生:(齐答)茂盛。
师:郁郁苍苍的,引人注目。
师: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我们的树只喜欢听这只鸟儿为他唱歌,她长得特别—— 生:(齐答)小巧玲珑。师:像个小天使。
师:同学们,借鉴这两位同学的写法,你试着修改一下自己写的树和鸟的外貌,先写“特别怎么样”,然后具体地写“怎么样”。(学生修订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师:好的,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学生交流写作练习)
【先写“特别怎么样”,然后具体地写“怎么样”,再次强调语言表达的方法。】 师:孩子们,森林里有千万棵树,而我们的鸟儿只为这一棵树唱歌,他长得特别—— 生:茂盛。
师:森林里有千万只鸟,而我们的树只喜欢听这一只鸟儿为他唱歌,她长得特别—— 生:小巧玲珑。6 师:好了,读书的声音渐渐息落了。看到你们读得这样投入,老师很感动。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想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在我们这个故事当中一共出现了五个会说话的人物,谁还记得是哪五个?不看书。
生:树、鸟儿、大门、树根、小姑娘。
师:说得真好!没错,在我们这个故事当中出现了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都会说话,在故事当中他们都说过话。来,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找,【“找出五个会说话的人物”,显然,教师将教学的内容转向了对话。因为五个人物的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故事最重要的情节。强调“会说话”,也是在这个万物有灵的童话世界里,小心翼翼地避开了文中始终默默的“灯火”。】 师:先找一找树和鸟儿之间的对话。找到了,谁来读?
生:(朗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没错,这是他们之间的对话,我们继续找,找鸟儿和树根之间的对话。生:(朗读)“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师:是的,这是鸟儿和树根之间的对话。我们再找,鸟儿和大门之间的对话。生:(朗读)“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师:好的,最后是鸟儿和小女孩儿之间的对话。
生:(朗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屏幕出示四次对话)
师:没错,孩子们,你们看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我们这个童话故事最重要的内容。这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四次对话。好吗?怎么读呢?咱们来分一下角色。
(师生交流商定,一生读鸟儿的话,四个组的同学分别读树、树根、大门与小女孩的话,教师读旁白。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师:真好,都读得非常好!就是有一个人没读好。知道谁没读好吗? 生:鸟儿没读好。师:不对,鸟儿读得非常好。生:小姑娘没读好。师:小姑娘读的也不错。生:我觉得树读得不好。
师:你们太谦虚了,树读得非常好。大门也读得很好。生:树根没读好
师:树根读得也好,你们就不敢说—— 生:旁白读得不好。师:再说一遍说—— 生:旁白读得不好。师:再说一遍—— 生:旁白读得不好。师:再说一遍—— 生:旁白读得不好。(全 场笑声)
师:他是实话实说,真是,旁白没读好。当然,这也不能怪我,因为我发现我读的提示语,或者说旁白,太简单了。读着没劲儿。你看,是吧!“树对鸟儿说”,怎么说?你再看,“鸟儿说”,怎么说?你再看,“鸟儿问树根”,“鸟儿问大门”,“鸟儿问女孩”,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三个问,你让我怎么读?真没办法读啊!【由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引出提示语的问题,巧妙!
“旁白读得不好”,意外的答案使课堂曲折生姿。同时,这也是本堂课里唯一一次幽默的调侃,猜一猜,笑一笑,节奏得以调节,一张一弛,课堂之道。】
师:孩子们你说怎么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有味道,有感觉啊? 生:给提示语加上形容词和动词会让它更有感觉,更有感情。
师:是啊!你真有经验,怎么加提示语的动词,怎么加提示语的形容词?其实咱们这个单元前面学过的课文就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大家看,前面的那个童话,叫做什么来着? 生:(齐答)《巨人的花园》。(屏幕出示:
巨人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斥责。)
师:在这篇文章中就有关于人物说话的很好的提示语,来,第一句谁愿意读。生:(朗读)巨人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嗯,好的,谁来读读第二句。
生:(朗读,声音微弱)巨人又发脾气„„ 师:脾气不够大,再来—— 生:(朗读,声音有力)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句。生:(齐读)“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斥责。师:请注意,巨人是大声斥责的。我们再读一次,预备,起—— 生:(齐读,感情更充沛)“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斥责。师:你看,这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才有味道,才有感觉。我相信每一句提示语当中的某一些词儿一定会带给你一种特殊的感觉,比如说第一句当中的那个词儿是? 生:很生气。师:再比如说,第二句提示语当中的那个词儿? 生:又发脾气。师:是的,又比如说第三句当中的那个词儿? 生:斥责。师:大声斥责。生:(提高音量)大声斥责。师:没错。孩子们,这些词儿或形容或动作,反映的是人物的心情和表情。让我们读这些旁白的时候情绪就出来了。但是,你看看咱们这个故事,“树对鸟儿说”,怎么说的,没感觉。“鸟儿说”怎么说的,没感觉。这样,我们替它加一加。打开作业纸,在这些人物提示语的中间加一加能够反映它的表情和心情的词语。(板书:写表情)(学生练笔,教师巡视)【引入《巨人的花园》,是复习旧知,也是品读比较,更是接下来写作的范例,一石三鸟。】 师:好的,孩子们停下手中的笔。我们先来看一看树跟鸟儿的那一次对话。(大屏幕出示: 树 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 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问树根。她 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鸟儿 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师:好,不要着急,让我们再重新走进这个故事,在故事当中,我们来好好揣摩、体会他们内心的情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为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到来了,鸟儿必须离开这里,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过冬,眼看着这么一对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手了,这个时候,树的心情是什么?鸟儿的心情又是什么? 10 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这关于春天的约定,一遍又一遍地体会树与鸟儿的深情,也就一遍又一遍地为后文苦苦地追问与寻找做好了铺垫。】 师:是的,就这样,第二年春天来临的时候,鸟儿迫不及待地从远方飞了回来,她飞呀飞呀,她越过千山万水,她终于到达了这片森林,来到了她的好朋友大树的地方。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他惊呆了。孩子们,此时此刻,鸟儿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大屏幕出示: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问树根。)生:“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焦急地问树根。师:你焦急地再问一次。
生:“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焦急地问树根。师:是的,他焦急,她不安,因为她的好朋友树不见了。她对自己说,怎么会这样?树啊树,不是说好了我还要回来给你唱歌吗?难道你忘了我们关于春天的约定了吗?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然而,得到的结果让人揪心,伐木人把树砍倒了,拉到了山谷里去了。鸟儿告诉自己,必须去找,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因为我还要为他唱去年的歌。就这样鸟儿飞向了山谷,飞到了工厂,她来到了工厂的大门前。这时,她的耳旁,传来了锯木头的“沙、沙”声,她知道,自己的好朋友树一定会更加危险。孩子们,这个时候,鸟儿的心情又会是什么呢? 生:她心急如焚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心急如焚哪!(板书“心急如焚”)
师:孩子,你有过心急如焚的时候吗?请体会体会你心急如焚的那份感觉,来,再来读鸟儿的话。
生:(再读,情感加强)她心急如焚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你知道吗?”
师:是的,她心急如焚,她能不心急如焚吗? 然而答案再一次令人不愿相信,因为她的好朋友树被切成了细条条做成了火柴。那一刻,鸟儿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已经没有了春天,她又一次跌入了那个可怕的冬天。然而,她的耳边又一次响起了那一场关于春天的约定——(屏幕出示: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师:这个约定一遍一遍地在她心中回响着——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追问与寻找的苦旅中,那个关于春天的约定在孩子们含泪的朗读里反复重现。鸟儿如何知道啊,那分手时轻轻许下的诺言,竟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兑现!】
师:就这样,带着这个约定,鸟儿继续了她的寻找。她飞呀飞呀,她飞向了村子,飞向了暮色。她来到了小女孩的身边,此时此刻鸟儿的心情又会是什么呢?(大屏幕出示: 鸟儿 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生:鸟儿伤心欲绝地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伤心欲绝。(板书:伤心欲绝)孩子,你知道“伤心欲绝”的“欲”当什么讲吗? 生:将要。
师:对,她的悲伤到了极点,甚至觉得自己的气息也要终止了。鸟儿伤心欲绝地问女孩—— 生(齐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孩子们,你们一定不会忘记,鸟儿这一问是这个故事当中的最后一问。来,我们一起替鸟儿做最后一问。鸟儿伤心欲绝地问女孩——
生:(齐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孩子们,我们回头看黑板。真没想到原来在鸟儿、在树的内心有那么丰富的感情啊!当一对好朋友分手的时候,一个是那样的——
生:(齐答)难过。师:一个是那样的—— 生:(齐答)恋恋不舍。
师: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寻找她的好朋友——树的时候,她发现树已经不见了。这时,她的内心是如此的—— 生:(齐答)急切。师:当她知道自己的好朋友被伐木人砍倒,拉到工厂里去的时候,她的内心又是如此的—— 生:(齐答)心急如焚。16 生:(自由应答)不舍
师:是的,面对着灯火,面对着去年的树,鸟儿的内心有那么多的话,让我们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鸟儿和大树之间的那一份感情,那就是—— 生:(自由应答)深厚。
师:(板书:深厚)然而,谁都知道,故事并没有写鸟儿深情的话语,也没有写鸟儿怀念的话语,更没有写鸟儿责备的话语,不舍的话语。(边说边擦掉黑板上相应的词语)如此深厚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故事当中却不见一个字,不见一句话。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这样一个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动作,那就是——
生:(自由应答)看。师:轻轻地读。生:(轻轻齐读)看。师:淡淡地读。生:(淡淡齐读)看。师:平平地读。生:(平平齐读)看。
【千言万语只化为一个简单的“看”,孩子们在反复的对比与体验里感悟这“情 至深,语至淡”。】
师:多么普通的一个字眼,多么平常的一个细节,甚至让我们感觉有点枯燥,有点乏味,但故事就是这样写的。看着,看着,鸟儿就唱起了去年的歌。假如大树在天有灵,他听见他最要好最思念的朋友唱起了去年的歌,他的心情又是什么呢? 生:他会有一点自责,他会怪自己没有等到好朋友来。师:是的,他会有那么一点点内疚。生:他会有点责怪人类把他砍到了。师:也许吧,但是他拧不过自己的命运啊。生:他会有点自豪,为了自己有这样一个朋友。
师:自豪,是的。他会欣慰,他会自豪,他的内心虽然伤感却也会感到温暖。生:他可能有点担心,如果没有来世,就无法遇见这么好的朋友了。
师:其实它无需担心,当鸟儿为他唱歌的那一个瞬间,我相信一切担心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这样一首歌,在大树的心目当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在鸟儿的心目当中也不会随着岁月的老去而老去。这是一首超越了时间的歌,这是一首永恒的歌。孩子们,带给我们这首永恒的歌的故事,就叫做——(教师指课题)生:(齐读)去年的树
【鸟儿的再次歌唱,是践约,是怀念,更是对死亡、对无常的超越与对抗。是的,世事难料啊,当大树与鸟儿相约春天的时候,他们如何能预知如此的命运、如
此的结局?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迁流不住,无常就是宇宙的真相。新美南吉是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与感伤悄悄地蕴含在故事中了,故事恰恰由此荡气回肠。鸟儿面对生命的无常,寻找,追问,歌唱,并在这永恒的歌唱里得以释然,所以在故事的最后,“鸟儿对着灯火又看了一会,就飞走了”。
当然,如此厚重的主题实在无法向不谙世事的孩子们清楚地讲述,于是,王老师的教学也是含蓄的,他只是让孩子们体会、理解与想象,然后在师生的交流对话里引导他们去感知树与鸟儿深厚的情感,感知这歌唱的意义——
“这是一首超越了时间的歌,这是一首永恒的歌。孩子们,带给我们这首永恒的歌的故事,就叫做——去年的树。”
由此,课堂中“阅读理解”的线绾结,系上。】
师:孩子们,我们看《去年的树》。它没有写外貌的句子(擦去板书“不写外貌”),它没有写表情的词语(擦去板书“不写表情”),它也没有写心理的言语(擦去板书“不写心理”),请问,是作者不会写外貌吗?(生:不是)是作者不会写表情吗?(生:不是)是作者不会写心理活动吗?(生:不是)作者明明会写,为什么不写?
(教师板书:在三个“平淡”与三个“深厚”之间画出空白框)生:可能这篇课文就是一篇平淡的课文。师:你还固执地认为它就打算平淡到底。生:可能作者想让我们自己琢磨。师:有这种的可能。生:作者想让我们自己思考,自己来感受这一种的感觉。不写出来,自己想的可能更加有趣,更加伤感,更加漂亮。
生:可能是作者为读者留下的想像空间。
师:真好。孩子们,你们看到这个留下的框了吗?(手指板书)这是一个巨大的空白,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是的,它不写表情,它不写外貌,它不写心理,它给我们留下了多么丰富的,无限的想象的空间。(在框内板书:想象)正是留下那么多的想像空间,这个故事才留给了我们这样一份巨大的语文的魅力——用最平淡的语言调动人们的想象,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故事—— 生:(齐读)去年的树。师:下课。
【教学的最后指向了这个童话的言语特征,也是这个童话最大的“语文的魅力”——“用最平淡的语言调动人们的想象,表达最深厚的感情”。显然,执教者不满足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他将课堂的最后一锤敲在文本的言语形式上。前面的疑惑由此解开,至此,课堂中“学习表达运用”的线也绾结,系上回望,课堂中三次练笔后,王老师三次将学生的感受一一列举在黑板上,又三次一一擦去,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不写”的佳妙,当黑板上只留下三次书写的“平淡”与“深厚”还有一个大大的空白的框,孩子们已不难理解这想象补白的作用,这“平淡到底”的深情。
可以说,《去年的树》鲜明地呈现着新美南吉简洁素朴的文风,那淡淡的文字纤细、含蓄、克制,萦绕着淡淡的忧伤又有着超越忧伤的强大力量。王老师的教学正是紧紧扣住这一点,整堂课也像一曲婉转的歌,简洁清明,情理交融,气韵流淌。
第五篇:爱心树课堂实录
打开童心世界的大门
教学目的: 向学生介绍《爱心树》,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观察画面,感受作品; 2向学生介绍谢尔·希尔弗斯坦,激发学生阅读谢尔其他作品的兴趣; 3教给学生上网搜索信息的方法,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教学流程: 一 名言导入 师生对话交流后出示的莎士比亚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设计意图】只有让学生明白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主动阅读,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二 聆听故事
多媒体课件播放《爱心树》全文,教师朗读。三 交流感受 整体感知: 故事听完了,此时此刻你能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吗?(感动、伤感、难过、生气、温馨、快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最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己读懂文本的能力。无论学生理解文本深浅如何,收获多少,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而不是急于把教师自己的体验强加于学生。只有教师放手了,学生才敢开口,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期其自得”。2引导读文: 同学们,读书是需要静下心来、沉下心来的,下面就请你们沉下心来再次默读这则故事,看看你的这种感受来自哪里?用笔把让你特别有感触的句子画下来。3学生交流。
课堂实录片段一:感动 生:大树说的话让我感动。师:请读一读大树说的话。
生①: “很抱歉,”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吧,孩子,把它们拿到城里卖掉,你就会有钱,就会快活了。”
生②:“我没有房子,”大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你就会快活了。”
生③:“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大树说,“这样你就可以航行到远处去……你就会快活了。” 生④:“真是抱歉,”大树叹了口气说,“我希望还能给你点儿什么东西……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真是抱歉……”
生⑤:“那好吧。”大树说,它尽量把身子挺高。“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师:从大树说的这些话里,你明白了什么? 生:为了这个男孩,大树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生:在大树的心里男孩比自己重要。生:大树只想到男孩,从没想过自己。生:大树很爱这个男孩。
师:这么说来大家是被大树感动了,被大树怎样的精神感动了呢? 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生:不断给予的精神。师:说得好,这本书的英文书名就是“the giving tree”给予树的意思。在这种不断给予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大树对男孩那深沉浓烈的爱,因此,我们的译者给它取了一个中文名字“爱心树”。学到这,你想对大树说点什么吗?
生:大树,你真了不起!生:大树,你真伟大!生:大树,你值得我们学习!课堂实录片段二:生气
师:刚才有同学说觉得很生气,哪些句子让你觉得生气? 生: ①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②很久很久,孩子没有再来看望大树。③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④又过了很久。
生:大树那么爱男孩,可是男孩看也不看大树,我觉得生气。
4引导看图: 这本书和我们以前读的书有些不同,不仅有文字,还有画面,刚才有同学说故事也让他感受到了伤感、难过,那么哪些画面令你有这样的感受呢?下面请你再次沉下心来,看看这些画面,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课堂实录片段三:伤感、难过
课件播放砍树干的画面或者老树墩的画面 师:为什么这个画面让你伤感?
生:我看到孩子把树干都砍走了,大树只剩下一个树墩了,我觉得很难过。师:是啊,那棵树曾经那样茂盛、那样美丽,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真令人伤感!生:我看到男孩抱着树干就走,看也不看大树一眼,我觉得很难过。师:看来,大树的无私奉献,并没有换来孩子的感激,令人伤感。
生:我看到地上有一把斧子,我能想象男孩用斧子砍树的情景,大树被砍断时一定非常非常痛苦,所以我觉得很伤感。
师:现在,你们就是大树,我就是那个男孩,为了能有一艘船航行到远方,我举起斧子一下又一下,一斧又一斧,狠狠地砍你们,当我砍到你时,请你喊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配乐)生:啊,真痛!生:啊,痛死我了!
师:告诉我,这是怎样的一种痛啊? 生:是撕心裂肺的痛; 生:是钻心的痛; 生:是痛彻心扉的痛;
师:这样的情景怎不令人伤感、难过啊!课堂实录片段四:快乐、温馨
师:在这个故事里,老师也能感受到一些快乐,一些温馨,能找找令你觉得快乐的画面吗? 生:孩子小时候荡秋千、吃苹果、捉迷藏等等画面让我觉得开心。生:故事的最后他们坐在一起的画面让人觉得温馨。师:看来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受很多很多啊!
【设计意图】绘本的教学与纯文字文本的教学有所不同,既要引导学生读文,又要引导学生看图。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想象力、感受力。四 评价故事
① 在这个故事里,大树为男孩奉献了一切,直到自己一无所有了,却还希望能给孩子点什么,那么你赞成大树的这种做法吗? ② 对于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男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设计意图】“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引导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人物或者情节,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的能力。五 介绍作者
1写这个故事的人是一位美国作家,名叫“谢尔·希尔弗斯坦”,大家想了解这位天才艺术家吗?咱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这位作家呢?(上网)2 指导学生上网搜索作者的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一部作品让学生喜欢一位作家,进而喜欢阅读这位作家更多的作品,从此踏上阅读之路,岂不乐哉!六 结语
同学们,我们的课堂就要结束了,但是你们的阅读之路才刚刚开始。虽然生活中充满遗憾与缺陷,但是如果你走近这个叫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家,沉浸到他的作品中去,你就一定会获得快乐!教学反思
这 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 “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 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采集树叶”几个字,就像是树上的叶子正在悠悠飘落。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