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Focus on Form思想

时间:2019-05-13 00:4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语教学中的Focus on Form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语教学中的Focus on Form思想》。

第一篇:外语教学中的Focus on Form思想

200908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4700 外语教学中的Focus on Form思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陈 力

摘 要:以语言教学中的形式与意义之争为宏观背景,介绍Focus on form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指出国内相关研究中亟需术语规范和结合教学特定性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语言教学思想;形式与功能;Focus on form

一、Focus on form的历史背景

外语和二语教学中的形式与意义之争由来已久,交际语言教学思想(CLT)出现之后,如何将语言形式教学更好地融入交际语言课堂中去成为近二三十年来应用语言学特别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对交际语言教学中语言形式的价值、地位及其处理方式,历来存在不同主张,有人(如Doughty & Varela 1998)认为语法形式教学带来的干扰应该降低到最小程度或干脆排斥形式教学,也有人(如Dekeyser1998)认为有必要进行单独的语法形式教学,然后在形式教学基础上逐步增加交际性活动以促进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内化。

Krashen的习得假说(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提出后不久,就有研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质疑。Swain认为单纯依靠输入不能保证语言的习得;Long & Robinson(1998)也从语言教学效率等四个方面对CLT提出质疑。CLT的教学实践中,加拿大的浸入式教学(emersion)实验比较有代表性,实验结果显示学习者在言语理解和交际流利程度(fluency)上获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在语言准确程度(accuracy)和中介语(inter-language)化石化(fossilization)等方面也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

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让人们意识到交际语言教学在有效提高学习者言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固有的局限性,自然习得和浸入式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学习者在语言形式和准确性方面不能达到预想的水平。看起来,某些语言形式要素必须通过某种形式让学习者注意后才能加速习得进程,提高准确性,最终被有效习得。实际上,二十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段时间二语习得研究中一直酝酿着一种认识,即以意义和交际为中心的同时通过某种方式突显语言形式教学的必要性。这种背景下,Long(1988,1991,1998)提出语法教学的两种类型,即Focus on form(FF)和Focus on forms(FFS),前者指在教学中心集中于意义和交际的前提下对教学过程中偶然遇到的某些语言形式的随机注意,后者的涵义与传统的语法教学相近,指结构主义大纲下对语言现象进行独立的显性语法形式教学。

二、Focus on form的理论基础

FF与FFS的理论基础不同。FF所基于的理论假设是母语(L1)与二语(L2)的习得过程相似,都是在大量可理解输入基础上的自然习得。同时两个过程又有区别,因为仅靠大量输入还不足以保证L2的充分习得和掌握,有效的补偿办法就是引导学习者对L2语法形式的注意。

FF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认知心理学的注意假说(noticing hypothesis)和二语习得中的互动假说(interaction hypothesis)。Schimidt 的注意假说认为二语习得过程中注意在从语言输入到大脑对语言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注意不能保证习得的实现,但习得某个语言形式的前提之一就是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个形式,同时能明白这个形式代表的意义。只有被注意到的语言形式才能被吸收,对特定语言形式的不 1

200908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4700 断强化有利于学习者提高对语言形式的敏感性,促进其中介语系统的重组,从而有效缩小学习者中介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距。VanPattern(1995)的信息加工模式理论(processing instruction)认为,由于受其认知加工能力的限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关注语言形式与言语意义非常困难,也就是说在以意义为中心的交际活动中他们常无法兼顾到语言形式,因此以交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采取某种措施来帮助学习者把注意力聚焦于相关的语言形式上去。

FF的第二个理论依据是Long的互动假设,这一假说认为二语习得是学习者与其他讲话人特别是水平比自己高的对话者之间互动的结果,互动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是意义协商(negotiation in meaning),意义协商是促进学习者二语中介语发展的重要机制;意义协商有利于学习者把握目的语的语言形式与言语功能之间的联系,同时,协商过程中对话人对学习者表达中的错误所所表现出的负面反馈(negative evidence)能有效帮助学习者注意到某些语言形式,从而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与FF不同,FFS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把课堂二语外语学习看作某种认知发展过程,它在本质上属于技能学习的范畴。这一过程至少包含三方面涵义:(1)以各种形式帮助学习者理解目的语的语法结构,包括用母语对目的语语法形式的解释以及母语和外语的对比;(2)语法练习形式可以是非交际性的或交际性的,理解性的或输出性的;(3)教学过程中提供机会让学习者对语法形式进行运用,以促进其语法技能的自动化,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三、Focus on form的内涵与分类

尽管FF与FFS的区别貌似清楚,可实际上两个术语在相关文献中的内涵和外延常常不一致。

Spada(1997)的形式中心教学(form focused instruction, FFI)指在意义为基础的二语教学课堂中出现的,自发的或事先预设的提供对语言新式的注意的教学活动。FFI与FF都是在意义和交际基础上对某些语言新式的注意,区别在于FFI可能在课堂上随机出现,也可以事先预设,而FF一般是课堂上随机出现。

按照Long的理解,FF是在以意义和交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某些语言形式,这些在理解或表达中引起问题和困难的语言形式是偶然出现的。Doughty &Williams(1998)拓展了Long对FF的定义,把事先设计的语言形式注意也纳入FF范围,这样FF与FFI几乎是同义了。

按照Ellis(2002)的理解,FF与FFS都属于FFI,但这两种形式教学有本质差别。FF中对语言形式的注意与传统语法翻译法中对语言形式的注意有本质不同,FF是在意义和交际中心的基础上对形式的注意,而对FFS来说,教学宗旨主要是教授语言知识,形式是中心,有时甚至是教学的全部。

Ellis(2001)的FFI与Spada的定义相似,包含计划的和偶然的FF,术语上沿用了Long的FF,含义上包括三种:传统的语法教学(long的FFS),计划的FF,偶发的FF。Ellis等(2001)曾总结FF的五大特点:(1)是交际活动中发生的可观察行为;(2)师生注意力主要在语言运用上而不是在学习语言形式上;(3)课堂仍以交际为中心,对语言形式的注意是出于特定需要而随机发生的;(4)是偶尔的短暂的;(5)被关注的语言形式是广泛的而非集中于有限的特定形式。

Ellis(2002)对随后研究中的各种FF类型进行了梳理,把FF先分为有准备的和偶然的,偶然的FF再分为抢先的和反应的,反应的FF又分为会话式的和说教式的,内隐的和外显的等小类别。不同类型的FF在教学中的效果不一,价值也有不同。

200908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4700 鉴于两个术语使用上的错综复杂的现状,读者在参考有关文献时需要细心辨别。Doughty &Williams(1998)主编的专题论文集中有对相关问题的综述可供参考。

四、Focus on form研究问题与前瞻

FF提出后,引发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相关理论争辩,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激进交际派认为它是对交际教学思想的违背,重视形式教学的流派则认为这是向传统语法教学的回归。目前来看,语言教学中的形式意义之争还远未终结,且可以预见争论还将继续下去。其中原因固然很复杂,但核心影响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者的方法论底层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不同,一是研究所指向的教学实践不同。

逻辑上,形式意义的关系至少存在以下五种可能性:1)强调形式;2)形式中心兼顾意义;3)形式意义并重;4)意义中心兼顾形式;5)强调意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五种可能性是为了讨论问题方便而提出的分类,实际上语言和语言教学中形式和意义永远是一枚银币的两面,不可能分开。五种可能性受不同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的制约,或由于不同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研究或实证中必然导致不同的结论,进而形成不同的教学主张。例如,早期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下的语法翻译法把语言看成一套有规则的符号系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习者精确系统地掌握语言规则,教学思想表现为强调形式或有限地兼顾意义。20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语言的社会功能,更多地把语言看成交际的工具,教学实践主要服务于二语环境下因社交需要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需求,习得理论、自然法、浸入式教学以及各种激进交际派都可看作是强调意义的派别。弱交际派和本文所讨论的FF,则可以归属于意义中心兼顾形式的流派。此外还有认为形式意义应该受到同等重视的观点,如Seedhouse(1997)等。整体上看,主张纯形式或纯意义的极端教学主张越来越失去其支持者,多数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处于在两个极端之间的连续统(continuum)中的某个位置。至于它是更靠近形式一端还是更靠近意义一端,那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以教学目的和对象为例,教出租车司机学外语重心多在交际上,所以方法上大概不会在形式一端;而教学生写作就不可能仅满足于基本信息的传递,还必须讲究一些规范和形式。

上个世纪90年代Kumaravadevelu提出的“后方法”教学主张,其精髓正是对这种教学实践特定性(particularity)的充分尊重。从“后方法”的视角看,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简单的“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不同方法更适合“谁”“在哪里”教“什么”给“谁”的问题。无论是FFI,MFI(Meaning focused instruction), 还是FF或FFS,它们在不同教学情景下的价值表现不同,脱离特定性而只是笼统地讨论,往往缺乏针对性。实证和实验有其特定的条件限制,本质上决定着具体结论不能无条件推广。研究人员曾反复提醒语言教师不要把实验研究的结果直接运用于二语外语课堂中。对语言教学研究的结论,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经验与直觉,结合自己教学目标、对象、内容和教学环境的特定性来做出具体判断。

对FF而言,目前基本的共识是以意义和交际为中的基础上关注语言形式教学有利于学习者中介语系统的发展。但是对许多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还有待将来进一步探索,比如具体有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制约着FF促进中介语的发展,以及FF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机制发生如何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还远没有最后的结论。西方的FF研究和实证基本是基于二语环境,对外语环境的实效研究极少。就笔者目前所见,只有Poole(2005)的文章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教师水平、教学材料、课程目标、大班教学、考试评价等方面对外语教学环境下FF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国内的相关研究目前仍处于引介阶段,而且相关文献中对FF的术语译文尚不统一,3

200908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4700 如“聚焦于形式”(戴炜栋,陈莉萍2005)、“语意和形式兼顾”(韩宝成2003)、“交互式形式教学法”(林琼2008)等,这种情况容易造成术语理解混乱,不利于研究的系统深入,因此需要及早规范。眼下谈论FF理论对国内外语教学的启示还为时尚早,需要我们在理论引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实证研究的某些方法,尽快有步骤地开展我们自己的实证研究,以促进FF理论研究的价值尽快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戴雪梅.2005.内隐学习研究进展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 51-54.[2]高强,李艳.2006.国外语言形式教学新近研究进展述评[J].外语教学(5): 53-57.[3]桂诗春.2005.外语教学的认知基础[J].外语教学与研究(4): 243-249.[4]何莲珍, 王敏.2004.交际课堂中的形式教学——国外近期研究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1): 23-27.[5]林琼.2008.国外聚焦形式教学(FFI)研究发展综述[J].山东外语教学(6): 50-55.[6]杨烈祥, 阳志清.2007.外显知识在语法习得中的认知作用 [J].外语学刊(5): 129-132.[7]张明林.2000.九十年代语言习得理论的新发展与新启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 38-42.[8]张香存.2005.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对 “Focus-on-Forms”和 “Focus-on-Form”教学方法的认知[J].外语教学(3): 65-8.[9]张一平.2006.Focus s on Form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4): 43-47.[10]DeKeyser, R.M.1998.Beyond focus on form: Cognitive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A].in Doughty, C.& Williams, J.(eds.).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1]Doughty, C.& Varela, E.1998.Communicative focus on forms [A].in Doughty, C.& Williams, J.(eds.).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2]Ellis, R.2001.Introduction: Investigating form-focused instruction [J].Language Learning, 51(supplement 1): 1-46.[13]Ellis, R.2002.Does form-focused instruction affect the acquisition of implicit knowledge? [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4,(2): 223-236.[14]Ellis, R.2006.Current issues i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An SLA perspective [J].TESOL Quarterly

(40):83-107.[15]Ellis, R.Basturkmen, H & Loewen, S.2002.Doing focus on form [J].System, 30(4):419-432.[16]Lightbown, P.& Spada, N.1999.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7]Long, M.1991.Focus on form: A design fea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in Bot, K.Ginsberg, R.& Kramsch, C.(eds.).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8]Long, M.& Robinson, P.1998.Focus on form: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A].in Doughty, C.& Williams, J.(eds.), 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Long.M.1988.Instructed inter language development [A].in L.Beebe(ed.)I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C].New York: Newbury House.[20]Poole, A.2005.Focus on form instruction: Foundations, applications, and criticisms [J].The Reading Matrix(1).47-56.[21] Sheen, R.2002.Focus on form and focus on forms [J].EFL Journal, 56(3):303-304.[22]Spada, N.1997.Form-focused instru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review of classroom and laboratory research [J].Language Teaching,(30):73-87.[23]VanPatten, B.& Oikkenon, S.1996.Explanation versus structured input in processing instruction [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8(4): 495-510.

第二篇:外语教学中的折中主义思想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从广告语看中西文化观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 5 归化与异化在《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运用(日语系毕业论文)浅谈中日饮酒艺术Analysis on the Chapter Titles Translat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看不见的人》主题分析论《爱玛》中的反讽An Analysis of Snobbery in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Mansfield Park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试析中文歌曲汉英语码转换的形式与功能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浅谈中西文化中的思维差异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分析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8 《达洛卫夫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现代爱情的另类表述—解读《暮光之城》主人公爱德华和贝拉的爱情中英姓氏差异及其原因探究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探析《愤怒的葡萄》中人性的力量中西丧葬礼俗的对比研究双重人格——《化身博士》的启示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Chinese and British Wedding Culture 28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流行语的翻译英语复合名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探究《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

On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西方骑士精神与中国侠义精神的比较研究—以《亚瑟王之死》和《水浒传》为例 38 从目的论看英文奇幻文学中专有名词的汉译

家庭生活中的瑞普•凡•温克尔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

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老人与海》的主题解析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Women’s Roles in the Family Based on the Bible

An Analysis on Femi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in Little Women

析《喧哗与骚动》的写作手法

《当幸福来敲门》的人际功能文本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司简介汉英翻译

中医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过去与现在52 意象美,声响美,节奏美--评济慈《希腊古瓮颂》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ldren’s Characters in Dickens’ Three Novels

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埃德娜: 一个孤独的女战士——解读凯特•肖邦的《觉醒》

从《红楼梦》两个译本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BBC对华态度变化趋势:扫视年BBC有关中国的若干重要报道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

《宠儿》中黑人母亲角色的解读

论小说与电影《最后的大亨》的叙事特征

从合作原则角度简要分析《老友记》中乔伊的性格特征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TPR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女权主义翻译理论关照下的《呼啸山庄》多个译本比较研究

双关语的修辞功能及日常应用

《喧嚣与骚动》的创作技巧研究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美国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从唯美主义角度分析《莎乐美》中邪恶的灵魂

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一致性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 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

从《人与鼠》看斯坦贝克艺术风格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

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看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感召力

目的论与外国汽车商标的汉译

《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

礼貌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进退维艰的女性—《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分析

时事政治汉译英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象征主义视角看《阿拉比》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商标名称汉译

机器翻译回顾--案例分析谷歌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我不能与你一起生活》的多重主题研究

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94 《冰与火之歌》的人文主义分析

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研究

An Analysis on Shear's Personality in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广告翻译

《人性的污点》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社会原因的分析

逆成构词的分类及其认知机制和规律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范畴原型理论关照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电影《飘》中女主角郝思嘉的性格特征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

On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Religion and Love in The Thorn Birds 110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

英语网络语言特点研究

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精神荒原主题分析

《黄鹤楼》五个英译本的语义等值研究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

试析流行文化对美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

Purita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英国贵族精神和绅士教育研究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的汉英翻译原则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 127 论中文电视栏目名称的英语翻译

追求“美与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玫瑰意象研究

On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反叛精神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形象解析

分析赫索格与玛德琳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解读索尔贝娄的《赫索格》 135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Satan in Paradise Lost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

从意象的角度看劳伦斯短篇小说中女性的婚姻爱情观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

从文化差异角度论商标词的翻译

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

浅谈商务谈判语言的特点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幽默性———以《同木乃伊的对话》为例

论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意象对意境的构建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从《远眺》看翁达杰的立体主义叙事形式

Exploring How to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An Analysis of David’ s Dual Personality in David Copperfield

151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15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53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研究

154 从《海狼》看杰克•伦敦的女性观

155 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无根性

156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Subversion of Traditional Fairy Tales

157 论中国特色文化政治经济词汇和缩略语的英译策略

158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中对自由的追寻

159 《小妇人》的结局中所包含的清教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与融合160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 161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

162 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

163 广告英语的语用策略分析

164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165 《红楼梦》杨霍两译本建筑名比较

166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

167 A Cause Analysis of Tragedies of Three Female Protagonists in Sons and Lovers 168 分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母女矛盾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169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70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171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172 《怪物史瑞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

173 英汉颜色词在文化背景下的不对应性

174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

175 古诗英译中意象与意境的处理

176 《基督山伯爵》与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177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178 关于中美大学生消费观异同的文化分析

179 《爱玛》中的女权思想解读

180 Tradition and Beyond—Reading The Diviners as a Bildungsroman

181 透过《丛林》看美国梦的破灭

182 中国后与美国迷惘一代文化认同感的比较

183 浅析《弗兰肯斯坦》中怪物“善”与“恶”的转变

184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

185 《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成因分析

186 《嘉莉妹妹》之女主人公新女性形象分析

187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

188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化”研究

189 广告语及商标翻译

190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91 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 192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

193 An Analysi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194 商务合同中短语的翻译技巧

195 对“细密画”的背叛亦或拯救?——从《我的名字叫红》看文明冲突下的阵痛 196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197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198 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

199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

200 外语教学中的折中主义思想研究

第三篇:外语教学中的折中主义思想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 2 从广告语看中西文化观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 5 归化与异化在《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6(日语系毕业论文)浅谈中日饮酒艺术 Analysis on the Chapter Titles Translat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 8 《看不见的人》主题分析 9 论《爱玛》中的反讽 An Analysis of Snobbery in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Mansfield Park 11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 12 试析中文歌曲汉英语码转换的形式与功能 13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 14 浅谈中西文化中的思维差异 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 16 分析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18 《达洛卫夫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 现代爱情的另类表述—解读《暮光之城》主人公爱德华和贝拉的爱情 20 中英姓氏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22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23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24 探析《愤怒的葡萄》中人性的力量 25 中西丧葬礼俗的对比研究 双重人格——《化身博士》的启示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Chinese and British Wedding Culture 28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29 流行语的翻译 英语复合名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 32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33 探究《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34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

On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37 西方骑士精神与中国侠义精神的比较研究—以《亚瑟王之死》和《水浒传》为例 38 从目的论看英文奇幻文学中专有名词的汉译 39 家庭生活中的瑞普•凡•温克尔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及翻译策略 42 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43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44 《老人与海》的主题解析 45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Women’s Roles in the Family Based on the Bible 47 An Analysis on Femi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in Little Women 48 析《喧哗与骚动》的写作手法

《当幸福来敲门》的人际功能文本分析 50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司简介汉英翻译

中医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过去与现在

意象美,声响美,节奏美--评济慈《希腊古瓮颂》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ldren’s Characters in Dickens’ Three Novels 54 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

埃德娜: 一个孤独的女战士——解读凯特•肖邦的《觉醒》 56 从《红楼梦》两个译本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BBC对华态度变化趋势:扫视年BBC有关中国的若干重要报道 58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 59 《宠儿》中黑人母亲角色的解读

论小说与电影《最后的大亨》的叙事特征

从合作原则角度简要分析《老友记》中乔伊的性格特征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 63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 64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TPR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66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女权主义翻译理论关照下的《呼啸山庄》多个译本比较研究 69 双关语的修辞功能及日常应用 70 《喧嚣与骚动》的创作技巧研究 71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美国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73 从唯美主义角度分析《莎乐美》中邪恶的灵魂 74 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一致性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 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

从《人与鼠》看斯坦贝克艺术风格 77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

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看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感召力 80 目的论与外国汽车商标的汉译 81 《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 82 礼貌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进退维艰的女性—《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时事政治汉译英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象征主义视角看《阿拉比》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86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87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商标名称汉译 88 机器翻译回顾--案例分析谷歌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我不能与你一起生活》的多重主题研究 90 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1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 92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94 《冰与火之歌》的人文主义分析 95 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研究

An Analysis on Shear's Personality in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98 广告翻译

《人性的污点》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社会原因的分析 100 逆成构词的分类及其认知机制和规律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102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03 范畴原型理论关照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电影《飘》中女主角郝思嘉的性格特征 105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礼貌,商务信函的灵魂—礼貌原则及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107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

On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Religion and Love in The Thorn Birds 110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 111 英语网络语言特点研究

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精神荒原主题分析 114 《黄鹤楼》五个英译本的语义等值研究 115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 116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 117 试析流行文化对美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118 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双重性 119 Purita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120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On the Chinese Loanwords from English 122 英国贵族精神和绅士教育研究 123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的汉英翻译原则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 127 论中文电视栏目名称的英语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追求“美与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玫瑰意象研究

On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30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反叛精神 132 英汉产品简介的对比分析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形象解析

分析赫索格与玛德琳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解读索尔贝娄的《赫索格》 135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Satan in Paradise Lost 136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 138 从意象的角度看劳伦斯短篇小说中女性的婚姻爱情观 139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 140 从文化差异角度论商标词的翻译

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142 译员主体性在歌曲《我有个梦》歌词翻译中的体现 143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 144 浅谈商务谈判语言的特点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幽默性———以《同木乃伊的对话》为例 146 论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意象对意境的构建 147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148 从《远眺》看翁达杰的立体主义叙事形式

Exploring How to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150 An Analysis of David’ s Dual Personality in David Copperfield 151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15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53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研究

154 从《海狼》看杰克•伦敦的女性观

155 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无根性

156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Subversion of Traditional Fairy Tales 157 论中国特色文化政治经济词汇和缩略语的英译策略 158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中对自由的追寻

159 《小妇人》的结局中所包含的清教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与融合

160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 161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 162 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 163 广告英语的语用策略分析

164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165 《红楼梦》杨霍两译本建筑名比较

166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 167 A Cause Analysis of Tragedies of Three Female Protagonists in Sons and Lovers 168 分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母女矛盾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169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70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171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72 《怪物史瑞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 173 英汉颜色词在文化背景下的不对应性 174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 175 古诗英译中意象与意境的处理

176 《基督山伯爵》与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177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178 关于中美大学生消费观异同的文化分析 179 《爱玛》中的女权思想解读

180 Tradition and Beyond—Reading The Diviners as a Bildungsroman 181 透过《丛林》看美国梦的破灭

182 中国后与美国迷惘一代文化认同感的比较

183 浅析《弗兰肯斯坦》中怪物“善”与“恶”的转变 184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 185 《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成因分析 186 《嘉莉妹妹》之女主人公新女性形象分析 187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 188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化”研究 189 广告语及商标翻译

190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91 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 192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

193 An Analysi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194 商务合同中短语的翻译技巧

195 对“细密画”的背叛亦或拯救?——从《我的名字叫红》看文明冲突下的阵痛 196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197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198 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 199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 200 外语教学中的折中主义思想研究

第四篇:浅谈外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韩愈有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并且帮助他们排除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在踏入社会时能将英语运用于工作和生活中。此为授业和解惑的真谛。

而作为一名教师,应首重传道。我们有义务将德育融入教学,从而使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这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的。

英语教学有别于其它母语教学的学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外国文化为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以下是我在英语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将教材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浑然一体。

英语教材有别于其它教材,有一个特殊性:课文的内容涉及之广,可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凡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世界文化,艺术,体育,经济,科学,乃至政治,宗教,都可以作为教材,只不过都是借助于英文这一载体来体现。这就给老师以广阔的发挥空间,在传授英语这一语言技能的时候,可同时兼顾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第三册第六课的内容。该课补充阅读材料是近几年中国载人航天的几大事件。我感到,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时机。于是在上课之初,我给学生做了一个英语小游戏Hangman,要求学生猜字母最后拼成一个老师脑海中已设定的单词。学生在有限的尝试机会中,通力合作,最后猜出是Taikonaut(太空人)这一单词。原本英语中关于宇航员有其专门的单词——astronaut。但自从近几年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大放异彩以来,Taikonaut这一新生单词纷纷出现于国内外各大媒体,出现频率极高,从而使这一单词最终被收录到世界上几个权威词典和百科丛书中。从这一新概念的单词入手,引出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几个方面。先通过小组活动,请学生完成一个关于神舟五号一直到神舟七号的相关信息,包括它们的发射年份,所载航天员人数,在太空中的停留时间,以及每一次的重大意义。这一活动中,学生非常踊跃,纷纷回忆近几年 1的重大时事,搜罗关于神

五、神六和神七的相关大事。在后来的课文理解中,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关于几次载人航天大事的知识,明确了其历史意义。接着本课的高潮到来了,在请同学巩固课文内容时,我一反叫学生复述课文原文或故事的教学常规,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作为那些著名航天员来用英语讲述他们的激动人心的太空之行。果然,学生在经过几分钟准备之后,满怀激情的讲述开始了。“杨利伟”说他在火箭升空前很紧张,但作为首位上太空的中国航天员“非常激动”,“极度自豪”,他在太空停留了21个小时,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经历。“翟志刚”站起来说,他出了太空仓,进行了太空行走,并且在太空挥舞起中国的五星红旗!尽管受水平所限,每一位“太空人”都不能如用母语那样十分细致精确的进行描述,但每一位同学在讲述过程中饱含的热情和自豪感,以及其他倾听的同学的感同身受,都表明,这一次课中的爱国注意教育,成功了!

二、在英语语言操练和拓展中渗透爱国注意精神。

英语学习的巩固很大程度上是与课后操练和拓展密不可分的。例如,学习了一个单词或词组之后,要进行翻译练习,使学生切实掌握它们的用法。又如,上课四十分钟的英文输入量太少,需要学生课外阅读英语报刊和补充材料,或收听英语新闻以提高阅读水平和英语各方面能力。这就给老师提供了渗透爱国注意教育的契机。以英文报刊为例,我们的学生每周都有一期英语报刊,里面通常有八个版面,将近十篇文章和若干简要新闻。教师可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然后针对某些有意义的文章出题,可以是读后感,可以是好词句的摘抄,也可以是故事的改编等。诸如神七升空,圆明园兽首拍卖,热播爱国题材连续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等重大新闻都出现在英文报刊中,教师可以就这些文章着重教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又以翻译题为例,教师可结合时事,或有关祖国的内容针对一些词进行操练和翻译。比如涉及never(从未)这一单词时,经常出现的翻译题是:“我们的祖国从未像现在这么强大。”涉及separate(分隔)时,可以出以下翻译题:“没有什么可以将祖国大陆与台湾分隔开来。”涉及survive(幸存)时,可以造句:“政府和全国人民不遗余力的帮助地震的幸存者重建家园,开始新生活。”此外,在操练各个英语时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针对不同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来举例。如:操练一般过去时,可以用以下内容:“香港和澳门与20世界九十年代先

后回归中国。”或:”2008年,世界人民见证了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 操练现在完成时,可以请学生练习:”迄今为止,中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可以说,我们能够做到生活中处处有英文,英文中处处体现爱国主义,语言学习处处与爱国主义挂钩。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是一项千秋伟业。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教材内容和课外内容溶为一体,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天地。相信只要做个有心人,教师在教学中是不难成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

第五篇:再谈外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

再谈外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

[摘要] 阅读是学生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可获取国内外的文化知识,所以,掌握阅读技能技巧有十分重要意义,搞好外语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首先应该了解阅读理解的路径、普遍存在的规律和技巧性。

[关键词] 外语教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 G42

一、阅读理解的过程

阅读的层次分为:①词汇量要求,在阅读中会遇到很多词,阅读能力强弱的和单词量的掌握是分不开的,因此,加大词汇量,能迅速辨认某个词汇,达到速阅即知的程度。只有词汇的认知程度高,才能提高阅读速度。②呼出词义,从记忆中看而即刻得到所需词。③词义组合,得到整体句子的意义。④解读段落之间所包含的主题所叙内容,以及与段落有关的但暂时补充的论证。⑤得出结论。(包含议论、叙述、论证等所需阐述的内容)。

前三点是阅读的最基本要求,主要是语言基础知识的扎实学习,后面是将阅读学习作为一种工具去获取知识点及学习外语重要点。

二、外语教学中阅读理解的主要几方面

1.外语阅读教学的目的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获取信息。这是外语教学的基点,也是外语教学的旨意。新时代,新要求,掌握外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外语不仅是全人类进步发展的条件,也是个人寻求发展的必备需要。因此,我国从小学到大学基本都开设了外语课程。对于非大学外语语言专业的学习者,学习主要是用于获取各种知识及与他人交流,所以,外语阅读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教会学生获取学习内容。

2.阅读过程中对学习者的要求

第一,阅读是语言知识最基本元素,也就是单词、句子,语法“三位一体”组合。因为没有一定量的词、整体句子理解及语法知识,就不知晓文章内容;其次是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了解情况,包含此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第三是生活经历,经历就是财富,越多,理解的越好;第三是阅读量的积累。这里指阅读过的各种题材,学习课文的量等。

要求非外语专业学生用外语去阅读,难度是极大。在外语教学阅读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很多的阅读问题,因为阅读的文章较多是从原文中节选的,因此,阅读中有习惯用语的阻碍,以及文化背景条件、生活阅历的问题。由于不了解说话人所处的环境场所情景,很难把握准确地理解文章。老师们发现,当提问学生,让其讲解句子的语法关系时,他们理解还比较到位,但在阅读理解文章的大意及文章内涵时,他们就不知所云了。其原因是我们的学生对所学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不多,或领域知识不理解,不懂形成障碍,例如,教材不适用,文科学生使用的却是理工科外语教材,因此,学生者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拓展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也会遇到类似未知知识性的问题,也需要不断学习,例如,医学院校我们教授医学外语,就要向医生们请教本科知识。这就是领域知识狭窄造成的阅读理解问题。

因为学生学习外语水平不一,基础差异的存在,阻碍阅读理解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学习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实事求是,具体实施。零起点开始的初学者,我们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教词的掌握,读写,语法知识,句法知识教授及做大量的课后习题,做到熟能生巧,并教会学生记忆常用语,做每天的值日报告和背诵短文。当词汇量积累到3000多,就尝试做一些有难度的阅读练习。阅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词汇积累量,语法掌握度、学习者丰富的知识阅历,及大量的阅读实践。

三、外语教学中的阅读主要任务

外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休伊在1908年出版的《阅读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着重指出,“阅读就是获取意义,而不是辨别词或短语”。这一观点延使至今仍有我们可以借鉴。如今外语四级考试课程要求有很大的变动;即由考?舜驶愕挠τ玫阕?变到阅读理解基点,并加大听力的分值。授课教程跟随课程要求不断变化,过去的精读课也改为综合能力课。我们所说的综合能力,就是运用语言知识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阅读课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四级全国外语考试中从三十分值提高到四十分值,由此可见,阅读的量向。如何定位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同仁共同探讨的问题。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等级考试辅导材料对阅读考?四谌葑髡庋?叙述: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阐述主旨的相关事实和细节;

(3)根振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上下文判断某些词汇和固定短语的意义;

(4)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5)根据对所读材料的理解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6)领会作者的现点、意图和态度。

以上六点的要求我们可以归纳为: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其次是文中的中心细节理解;了解掌握多义词、固定词组在短文中表示的不同含义;三是确定文章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论据在文章阐述,清晰的推理判断;读懂作者的观点、想法、态度及其中的隐喻部分。

根据上述所述指导学生阅读,阅读基本要求就是确定讲解的主题。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了解课文所给的信息,推测作者告知我们文章内容。通过题目阅读,读者可以把将读的文章和所学的内容结合起来。为了帮助阅读者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教师也可以“抛砖引玉”提出一些提示问题及中心基点,便于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有目的的去找出所需答案。

第二是确定文章的中心主旨议题,因此我们对文章要有整体的理解掌握思路。课文中如果逐词逐句讲解对全面理解文章的不适宜,建议指导学生先通篇通读,把握文章总体理念后,再分段分析确定会更有效果。

第三,对文章中的某些影响较大的词汇进行强调讲解,某些生词可根据上下文推测理解的,就不必在课堂进行详解。很多生词,可根据文章上下文推测它的含义,然后再做简单学习。阅读技巧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内容猜到词汇含义。

第四,做课后巩固课文的加强练习,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文章理解所提出的问题。一般教材中都有课后提问,提出的问题都设计的很有针对性。阅读理解的题基本是四种类型: 一.中心题,主要是让读者理解课文中作者叙说的中心点、目的,态度及文章的隐身意义。这类型题主要让读者了解文章大意,主题词等。常见的提问: 文章的大致内容、作者想要的基点。; 二.指导提示型:所提的问题一目了然,读者在文章中一看即知,主要题型是人物、事物的特征、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数量等具体问题; 三.是推理论证题:这类题型在文章里不好选择:推论?}是作者的主旨在文章中模糊、但根据课文内容提供的信息情况推断出合理正确的结论。此题型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课文的概括能力。因此,平时就要有意识的做一些这样的题型,避免在阅读理解中失误。四.解词释义题:确定词在文章中的确切意义后,词汇工作就引刃而解了。

四、外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技巧的方法

在中国,阅读技巧在传统外语语言教学中没有专门的课程,我们只有精读、泛读、语法、口语和听说课。而在西方,阅读教学是作为一门课程设置的,是和语言语法教学分开,专门训练阅读技能。阅读技巧的研究在国外四十年代就有了罗宾逊(Robinson)SQ3R五步阅读法――概览(просмотрение)、提问(вопрос)、阅读(чтение)、复述(повторение)、回顾(вспоминание)。随着不断深入阅读研究,人们对于阅读方法的研究不断进行着完善,根据阅读类型可以?取相应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阅读异同体裁的文章。

对于中国人学习外语培养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没有缺少语言环境,因此学习外语有很多困难及棘手的问题,如果方法得当,外语阅读理解的就会有所提高,减少阅读学习的错误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语的同仁们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阅读学习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完善。下面根据“语言心理学”阅读理解的观点谈谈阅读的方法。

1.文章结构的观念

课文结构与文章的体裁有紧密相连。不同的体裁及结构,阅读的方法也会随之发生。记叙文、小说和说明文结构不同,所以文章所获得的信息类型就不同。记叙文主要提示我们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进展。而说明文的却给我们的信息是:举例、比方、比较和给定义等。学者研究告诉我们,在阅读中,有些学生能够确定文章的结构模式,而一些学生不能判断。这种差异性导致了学生回忆出的信息类型和数量的不同。明了结构模式的学生不仅回忆出更多的信息,而且回忆出更多的主题思想(麦吉,1982;泰勒和塞缪尔斯,1983)。这就是阅读中的结构策略。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给学生一些结构方面的知识,那对他们阅读理解文章是有益的。

2.上下文理解中了解词汇和段落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会常用此方法。当阅读中出现“拦路虎”,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运用这种阅读方法可行,但如何运用?所以,教育者不仅要告诉学生上述方法,还要进行具体讲授、多学多练,熟练掌握多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学生才会掌握并应用,这也是阅读课的技巧之一。

3.概览的阅读方法

概览课文就是了解文章所讲述的基本事物。具休步骤是①根据文章的题目:了解阅读的体裁,选择阅读的方法。推测阅读文章的内容,回忆有关的已在记忆中的知识,这是阅读理解的准备过程。如果阅读的文章是熟悉的内容,即使文章中有生词也不会影响理解;②每段的第一句及最后一句话很重要,是告知读者段落之间的联系;③快速阅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所需信息,重点阅读提问问题的段落。

阅读技巧很多,而且阅读技巧的运用也要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根据阅读不同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

外语阅读作为学习和交流的手段,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共同解决,共同研究和探讨。如果我们的阅读教学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推出一套系统的阅读教学方法的理论及可供参照的标准,使学生掌握如何阅读文章,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并利用外语作为工具学习很多知识,锻炼阅读能力,这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钱晓蕙、赵永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俄语等级考试辅导》,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2.长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缪小春、朱曼殊:《心理语言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吕武平:《全脑熟读记忆》,中国民航出版社,作者简介:孙永光(1964-),女,内蒙古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1999。

下载外语教学中的Focus on Form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语教学中的Focus on Form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语教学心理学

    名词解释1.动机:是促进达到目的的动因,通常产生于某种需要。2.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人类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是记忆的基本过程。3.复用:在心......

    校企合作中外语教学模式初探 newer

    校企合作中外语教学模式初探1 廖春艳 (南华工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7)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就业市场对于复合型的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在校企合......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外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外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一、把听、说、读、写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外语的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日的,这是外语教学观念的升华。外语教师应该抛弃旧的教......

    论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一中 杨立颖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被广泛地应用在外语教学中, 改变了传统外语教学模式......

    外语教学中的学习动机及其激发策略

    中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策略 摘要:在外语学习中,学习动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外语习得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对外语学习动机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

    校正外语教学及翻译中的舛讹

    校正外语教学及翻译中的舛讹 邓应烈 (刊登在《成才》杂志2017年第三期上,欢迎在网上和微信群传阅) 随着中国领军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学生和各界有识之士学习各种外语......

    外语教学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转瞬两个月的实习工作结束了,现我对教学情况作如下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

    外语教学期刊文章推荐

    外语教学期刊文章推荐(No.2013-5) 《外语界》2013(6)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胡文仲) 推荐标签: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 本文梳理了外语专业、大学外语和义务教育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