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农村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浅析(凤鸣中学胡敬)

时间:2019-05-13 00:4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农村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浅析(凤鸣中学胡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农村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浅析(凤鸣中学胡敬)》。

第一篇:3、农村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浅析(凤鸣中学胡敬)

农村初中学校数学分层作业浅析

合江县凤鸣中学校 胡 敬

【摘 要】农村初中分层作业必须讲究策略,不能以多取胜。既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要让学生适度的加强练习,巩固掌握知识,必须进行分层作业设计。

【关键词】学生分层 作业设计 评价分层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与要求及学生完成情况令人堪忧。教师往往通过布置大量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习题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然而,却没有考虑到农村初中生数学学科素养个体差异较大,布置作业形式、内容比较单一,作业已经成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做得辛苦,效果却不见得好,也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学科的兴趣。

随着我县“三开减负”的展开,减轻学生的负担已经迫在眉睫,而减轻学生的负担重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既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要让学生适度的加强练习巩固掌握知识,表面上存一定的矛盾,其实不然。只要改变原来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分层教学作业设计,这个矛盾就得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那么,在农村初中学校中怎样进行数学分层作业呢?我经过了多年农村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实践尝试,现浅谈一些个人建议:

首先,要根据学生数学学科个体差异情况构建学生分层。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一条普遍的哲学原理。中学生之间在数学学科素质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横向维度上是多方面的、纵向水平上是多层次的、立体上是交错连合的。正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要进行分层作业必须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根据学生学科成绩、兴趣爱好、智力类型、学习类型等将原本六人一小组再划分成A、B、C三层。A层的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B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和学科理解水平一般;C层的学生基础知识和学科理解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没有自觉性,成绩欠佳。学生分层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要把分层整成了分级,影响学生正常健康心理的成长。分层要及时对全体学生进行动员,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明确目的和要求,消除思想顾虑,不因为分在C层而自卑。给学生解释分层时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换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解说方法,但不可一偏概之,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班风、学风等情况而异。分层只是针对学生现有学习水平不同的实际情况,是学生的可接受性差异与教学要求不适应而进行的调整,使之更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学科差异。分组只是暂时稳定,设定以一个月为周期,通过平时的作业、练习、测试、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定时对各组人员进行调整。

其次,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

要设计出各分层学生都能够“跳一跳”够得到的内容和要求。备课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教学,既要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又要研究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围绕教学目标,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设置不同的作业要求,精选课本习题和补充习题,使备课后每节课的作业适量、适宜,适应各类学生,并把不同层次作业的在导学案中体现出来,使布置的作业突出层次性。根据学生学情和学习目标可以将作业内容分为必做题、提高题和自选题A、B、C三类。必做题一般为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并和课本中例题或讲解例题相类似,一般要求大家都要完成。提高题侧重于与例题相似并进行适当的变式的题目,一般要求A、B组学生做,C组选做一些。自选题A组必做,B组和C组可以不做,但要鼓励他们尽力去做,对能做并能上台展示的同学,我们要给予加分。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取得相应的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自然就会乐于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再次,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

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学生获得学习指导,弥补学习缺漏,对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分类后的作业要采用分类评价的方法测评学生,就是对A、B、C三类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对C类学生判分适当放松,对A类判分适当从严。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对B、C两组学生可放松,对A组学生可紧些。例如,对C组,做对基本作业,就可以给满分;做对提高作业,半倍加分,做对超额作业,一倍加分。对B组,做对超额作业,半倍加分。再如,对B、C两组学生,作业做错了,可暂不打分,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判分。如果C组还不能真正理解,便针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再设计点题目让他们补做,通过加分来鼓励他们主动去解决问题。对A组学生的作业也采取分类评价,让这组的学生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准确性,比作业的思维质量,改变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判满分的做法。

在每次批改作业的时候,教师不只是对作业进行分类的评价,还要注重发挥好作业评语的激励、引导、交流等功能,针对农村学生不善于与老师交流的个性特征和每次作业的具体情况,要像语文教师批改语文作业一样,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下一句或一段评语,语言应极带感情色彩,以情服人,既饱含老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意,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为看似简单的评语也许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强烈震撼,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评语要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内心深处赞赏,欣赏每一位学生,与之建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获得一种自我满足与成功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增强自信心。

最后,让学生建立分层作业错题集。

建立“错题集”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坚持要求每个学生把每天的作业、测验等练习中产生的错题摘录集中,有错就登。此时就要让学生明确整理“错题集”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错题。开始的时候,感觉好像增加了麻烦,增加了学习的负担,实际上以后就可以减少麻烦,促使自己认真学习,仔细作业,少做错题甚至不做错,从而培养学生细心作业的习惯。虽然有些学生思想上有抵触情绪,但给予及时的思想输导,让他不要看成一种惩罚,学生的自觉性就有明显的提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能够利用错题集进行归类,并不断简化,举一反三。

在这样的分层作业体制下,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快乐,树立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作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第A3版:初中教育 20111107期《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3] 《中学数学》(1999)《数学作业中渗透素质教育》

第二篇:浅谈初中数学作业分层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分层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目前发现随着班额的逐渐增大,学困生的比例随之增大,数学老师明显感到不交作业的学生逐渐增多,而交作业的学生敷衍了事的数量也居高不下。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认识;通过家访,了解家长对学生辅导作业情况;通过沟通;了解学生不交作业、抄作业的原因。我们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

1、大量机械习题和重复性作业使学生(部分)厌恶做作业;

2、题海式训练式作业使学生感到课业负担重,每天作业大都耗在数学这门课上;

3、布置习题主要以计算题、应用题为主,不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同时这类题多以封闭题型出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

4、绝大多数教师布置作业一刀切,忽略每个学生个性差异,这样造成优等生因吃不饱,而不屑一“做”的弊端,而学困生因理解能力差,作业难度大,造成学困生吃不了、厌学,最后发展成抄作业,不交作业;

针对目前这一现状,作业的布置如何体现数学课程这一基本理念?如何布置“让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发展”的作业?如何布置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的作业?如何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摈弃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进行作业布置的改革。笔者有幸参加校本课程实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课题研究,就此谈点体会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分层作业的理论依据。

因材施教理论: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即孔子教人,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学认为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的基础等具体情况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前苏联教育心理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认为:学生已具备的基础和水平与学生尚未达到的,但经过教师的引导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当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后,再利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水平之间的矛盾,以此确定知识的广度、深度、学生掌握的情况,从而对课内例题、课内习题、课后作业进行分层布置。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分层作业的过程。

首先是明确对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界定。实验教师根据我校初中阶段每个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当堂课掌握知识的情况,然后进行课内例题、课内练习、课后作业分层布置。不仅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其作业的内容与要求也各有不同,而且还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学习情况,随时调整作业要求。其次、理清初中数学作业分层的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综合考虑每个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依据教学目标、知识的重、难点,把课内例题设置成变式题和开放性题型,课后作业设计成必做题和选做题,把课内练习设计出基础训练、综合应用、拓展提升: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相结合,情景作业设计与实践作业设计相结合、题组作业设计与“作文式”作业设计相结合,开放式作业及分层作业设计相结合,开放式题型作业与变式训练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作业,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改善了学生抄作业,不交作业的状况。最后确定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基本内容:(1)作业的设计,避免重复雷同的内容,避免题海战术,避免单一过旧的形式,打破书面作业单一的形式,注重作业形式多样化,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课内练习分层,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础训练,综合应用,拓展升华练习,尽量设计一些适合各个层次需要的开放性题目和变式训练;(3)课后作业分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有必做题和选做题,课后作业布置设计要有弹性。

三、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研究的主要绩效。

两年多来,课题组成员通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作业分层的实践与探索,取得可喜的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分层作业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内作业布置坚持:“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学困生少而适当降低难度”的原则,比如学完当堂的教学任务后,课内作业从数量上进行分层,具体要求:学困生完成优生的二分之一,即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中等生完成优等生的三分之二,即完成全部的基础知识部分和综合应用,优等生则要完成全部的基础知识综合应用和拓展提升。这样全部的学生步调一致地完成作业,有利于教师统一调控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实施分层作业是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措施。在例题中设置变式题和开放性题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等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优秀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困生得到有效的转化,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体验成功,在活动中展示风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作业,在“培优”和“辅困”方面的优越性非常明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得到尊重和发挥,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4、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作业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全体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教学改革步伐。通过理论的系统学习,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以及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任务, 在培育崇高的人格塑造美丽心灵过程中,更加注重激发积极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进行作业分层教学中,更加精心选择例题与作业,这就促使教师认真地对待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深钻教材,从而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探索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方法。

四、进一步反思与展望。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的影响下,数学教学追求千人一面,这不仅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抹杀了教育的作用,而且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的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相悖。而以人为本的分层作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按学生数学基础、心理素质等因素实施作业分层布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应有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按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符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总之,教学实验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要,是我们一线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我们相信随着校本课程研究在我州逐步开展、推行、规范。我州的校本课程研究一定走向成熟,逐渐形成昌吉本土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在整个学科群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第三篇:重庆市凤鸣中学2014高暑假地理作业

凤鸣中学地理组同仁倾力打造

重庆云阳凤鸣中学2014高暑假地理作业

一、记图【参照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

1、主要的经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山脉、河流、城市、地形区等)

2、主要纬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

23°26′N

60°N

23°26′S

40°N

三、写作题【第1题为必做题做在试卷上、2、3、4任选其1做到本子上】

1、通过网络查阅下列图标分别是哪个电视台的台标并解释其含义

2、收看CCTV 《人与自然》和《动物世界》共5集,并至少写两篇观后感。例如:记录某种动物的分布,生活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性,有无迁移的规律,并记录自己的感悟。(每篇600字以上)

3、通过网络或电视收看与地理有关的纪录片如:《再说,长江》、《舌尖在中国》、《地域文化》等写两篇观后感(每篇600字以上)

4、关注世界欧洲杯足球锦标赛,选择你喜欢的两支球队,并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介绍球队所在国的地理概况,包括自然、人文、经济等各方面。(每篇600字以上)

四、调查活动题【任选其一,可将拍摄的照片上传至地理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邮箱。也可通过手机彩信的方式传输,如因无法上网,可在来期上传于班级电脑上!】

1、记录某项农事活动,并向有经验的农民,请教该种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时间以及中间过程,了解土壤改良、抗涝抗旱等多方面的知识。【可根据月份自绘表格】

2、调查某个工厂的占地规模、原料来源、员工多少、工资水平的高低、产品去向、有无污染、布局是否合理等问题。

3、部分同学可能会离开家乡去与父母团聚,记录你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票价,经过的站点,穿越了哪些重要的地形区,并用手机或相机记录沿线的地理景观的差异,如土壤颜色的变化等。

4、记录你所参观的某项自然或人文景观,分析它产生的自然或人文原因,风景区发展存在哪些问题,通过自己学习的地理知识为其出谋划策。

五、娱乐题

1、观察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它们都是哪些地方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2、收看一些关于旅游的宣传片,写出中国或世界上你最想去的五个地方?

3、经常观看央视新闻,记录与地理有关的新闻事件。如:全球气候变暖、灰霾天气、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温馨提示:来期将卷子和本子一并上交,我相信会涌现出不少的地理学习达人,让同学大开眼界,让老师眼前一亮。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第四篇: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摘 要]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本文针对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结合具体实际,谈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关 键 字]: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它的终极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教学”是一样的。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或分得更细,再根据《大纲》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类指导、分层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素质教育是全面性的,普及的教育,而不是英才教育,是一种发展的教育。这样,我们更有必要使来源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接受教育不同的学生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相应的发展。若教师在课堂上施行“齐步起”,“一刀切”;老师讲,学生听的话,就会造成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吃不饱”的乏味,“吃不了”的生厌,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而分层教学正是“因材施教”,有利于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开发潜能,充分发展。然而,鉴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初中的数学教学主要在课堂上完成,但我们的课堂只有45分钟,要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真正做到分层教学不是简单的事情。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分组是前提条件,教师和学生建立和谐关系又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谈及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分层练习、分层测评的细节问题。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师生的情感也在互动,最起码应达到一种和谐的气氛,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自如地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享受自己的成功和喜悦。那么,教师就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更不能摆出一副“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架势。而是要认同学生的大胆发言,欣赏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千万不能漠视学生的不成熟的见解,更不能随

意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整个课堂教学到处有发言、有争议、有讨论、有发现,学生热情洋溢,情绪高涨,师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和谐同步状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子乐观情绪,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对学生进行分组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让学生在分组时觉得自己是优越的或者是差的,而要让他们明白到我能不断地进步,我能向更高一层靠近,我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具体做法是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 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 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 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然后按照学生的测验成绩将各班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我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我还用了另一种说法,就是A组为铜牌组,B组为银牌组,C组为金牌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A组也不会有什么自卑。更重要的是这种分组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自己要求由A组调到B组,或由B组调到C组,但前提条件是他自己认为自己能胜任该组的学习任务。

2、分层备课

我们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分层教学的理念更要求教师在这个环节做好工作。所以在备课时,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不属于共同的目标。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不同要求。在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情况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A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C组学生“吃得饱”。例如,初二“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梯级为:(1)实例引入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2)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3)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新教材正文不做要求)。安排作业时,教师亦可分三类作业,每组学生在完成本组的任务后,可自由地做其他组的作业。以此来分别满足A、B、C三个学习小组课外作业的要求。尤其是C组的学生,可以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可开展编题改题,妙题巧解、难题征解,数学竞赛,编写小论文等活动,不断拓展其思

维空间,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3、分层授课

课堂上进行分层授课主要是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分三个阶段,它们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阶段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段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段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另外,课堂练习能异于常规教学。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梯级学生回答相应梯级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自己获取知识。总的来说,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完成大纲上的要求,优秀生尽可能地拔尖提高。教师在课堂后15分钟的时间里接触更多的应该是后进生。如在学习初中代数第三册第83页函数的第二节内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第一层次,对简单的函数表达式,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如课本第84页的例2(略):即当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用解析式表示的,则函数中自变量的取范围一般是指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所有取值(单纯地解决问题)。第二层次,对于有实际意义的函数,自变量的取范围要从实际出发来考虑,例如:底边为a的三角形面积是S与这边上的高h之间的对应关系S1ah中自变量h的取值范围应是大于零的2实数,即h>0.如果没有说明是三角形面积,则应认为是一般的整式,这时h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并要求学会归纳,总结规律,由自己归纳出应该注意的问题或数学思想方法等,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予以鼓励或加以完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第三层次,完成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能对复杂的函数表达式,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如y1x2、y

2、xx1xyx21等(培养创新能力)。x

14、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

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分层辅导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6、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B、C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总而言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广大同学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更多的机会。分层教学中要鼓励成功,容忍失败,并帮助困难学生;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与身心的变化,教师应及时调整学生层次,让所有同学时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要鼓励同一层次学生相互竞争,不断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自从实施了分层教学以来,教学中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某些僵化模式,汲取了国外小班分层授课的优点与成功经验,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和减轻同学过重课业负担的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所以说分层教学是一种值得实践探究,并受到师生欢迎的成功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徐专平孙玲 《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教育研究 [2]张 宇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东方闻道

[3]付裕东 《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 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4]段生军 《分层目标,教学策略》 [5]华国栋 《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浅谈 农村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应 店 街 镇 中 黄

丽 2 0 0 913

第五篇: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小结

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小结

提交会员:初中数学组 来源:铁资中学

浏览次数:62 [字体:大 中 小]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花费铁中币:0 添加时间:2008-4-14 23:49:51

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小结

一、子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个学校的学生来看自于不同的家庭,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分层教学,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分层设计。分层布置作业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布置作业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使有明显差异的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提高。

二、分层作业的理论依据

1、个体差异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Howard Gardner)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指出人的智能是多方位的。而且,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智能得到认可并得到发展后,有可能激发其在其他智能方面的发展,乃至综合能力的提高。按目前我们的选拔考试的评价标准,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方面发展较好的人有可能得高分,而得不到较高分数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学习有障碍甚至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其实这些没有得到较高分数的学生,在其它智能方面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他们完全可能在合适的教育氛围下被激活、苏醒,从而所学有所进步,有所成就。

2、因材施教理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环境条件和所受教育不同,又会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传统的作业布置要顺应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现实的。因此,教育和教学应照顾到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在现代教学中,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智力水平、思想品德及个性特点等。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和作业布置中才能做到既有统一要求,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不同情况,教育和教学才有可能挖掘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及潜力,扬长补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取得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3、最近发展区理论:将特点相近的学生归结为同一“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法和布置不同的作业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目标导向下主动学习,达到成功,得到激励,就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较快地发展、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分层次设计作业应把握的原则

1.是难易适度原则。作业的难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标准,它常常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同一作业,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能易如反掌,但对那些能力低的学生却可能极为困难。作业的难度还取决于它所包含的新内容的多少以及教师给予的提示量。如果作业的难度过大,学生往往感到迷惑不解,望而却步,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就会大为降低。教师布置作业时既要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并取得高成功率,又要注意适当的层次性。

2.是密切联系生活原则。数学作业设计应贴近生活,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性,让学生多做些“应用题”,通过不断的数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同时从中体验到生活处处数学,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学好数学的作用是巨大的。此外,数学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在不断地创新和丰富。数学作业设计还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时事,体验数学的无比鲜活,使自己的理解和运用数学能力与时俱进。

3.是内容趣味原则。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数学作业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模型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数学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那些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兴致勃勃地从事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然而,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却未必如此,因为他们更可能乐于从事思辨色彩较浓的作业。因此,数学作业设计应特别注意贴近孩子,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做完作业,“沉醉不知归路”,盼望着下一次作业的快速到来,从而爱好数学,迷恋数学,学好数学。

4.是关联教学目标原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作业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所布置的作业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而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当学生认识到作业与他们的学习目标联系时,会付出必要的努力去完成。这样的作业设计,通常在教材安排的一些综合练习中体现的较为充分。

5.是形式多样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并用有助于增进学习的效果,消除学习活动中的疲劳。作业内容、形式和解答方式的多样化将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分层设计数学作业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画、算、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数学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如:学习了轴对称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的班徽。

6.智力与非智力相结合的原则。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对于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诸因素作了一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生与后进生的智商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同时也表明:在优秀生中智力中等或中下等者竞占67.7%,而后进生中智力中等或以上者竞占50%。上述情况和调查研究说明:具备良好的智力因素不一定就取得良好成绩;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其智力水平不一定优异。这是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不仅仅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始终伴随着学习活动,对智力因素起着或促进推动或干扰排斥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不直接介入学习,但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有调节作用,又起稳固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又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的统一整体。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有意识地调动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的注意状态调到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稳定灵活地掌握知识技能并促进智力的发展。

7.是自主选择原则。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有慢。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就要改变过去的命令式、强制式,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差生的接受能力去设计多梯级作业,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让学生根据情况自主选择,给他们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8.适度外延原则。既向课外阅读延伸,又向课外实践延伸。向课外阅读延伸,就是要把课堂“这本小书”与课外“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在贴近课堂的同时,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如,(1)学习了勾股定理后让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勾股定理的若干种证明方法,体会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激起民族的自豪感;(2)学习了“黄金分割”后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它的数学、音乐、美术等实际生活中应用价值。四.数学作业分层研究的实施

(一)、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

A层: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B层: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 C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我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我还用了另一种说法,就是A组为铜牌组,B组为银牌组,C组为金牌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A组也不会有什么自卑。这样分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学生评出好中差,而是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来掌握、了解自己所需的知识,给各层次学生的“递进”留有阶梯。由于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都会有相应的提高或降低。因此,根据每个学生提高后所达到的新水平,我们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小组进行相应调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不断进步。在大家努力进取的情况下,A、B组学生可以升到C组,对于个别退步的B、C组同学,可以降到A、B组来适应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现有的水平再进行相应调整。这样做使每位同学都充满了信心,懂得了要想争当最好的,只有时时刻刻努力,才能得到进层和提高。

(二)、数学作业的分层策略 方案一:作业内容和要求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按能力的不同合理布置相应的作业。

1.按知识结构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一般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如计算、画图、识记等巩固练习,主要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用,主要适合于中等学生;创新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优秀学生。如教学了分解因式后,可以设计这样一组作业:

A组: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ax2-3ay4

(2)-2xy-x2-y2

(3)3ax2+6axy+3ay2(4)x4-81

(5)(x2-2y)2-(1-2y)2

(6)x4-2x2+1

; B组:2.已知,如图,4个圆的半径都为a,用代数式表示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求当a=10,π取3.14时,阴影部分的面积。

3、利用图形面积分解因式

①a2+3ab+2b2

②a2+b2+c2+2ab+2bc+2ac

C组:4.请写出一个三项式,使它能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公式法来分解因式,你编的三项式是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本题设计说明: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而且要懂得借助课本内容的思想方法去编拟习题,这是创新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种梯度性作业的设计,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机会

2.对同一份作业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基本要素。其中主体性、发展性要求作业必须有层次性,才能适合全体学生,才能满足于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位学生。我的具体做法是:(1)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激发学生的潜能。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设问的多梯度性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次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2)设计阶梯型题组,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精选不同层次的题目,由易到难,按照不同能力要求编成题组,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思考坡度循序渐进,恰到好处,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亲身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领略到解题的意境和命题的构思。如,(1)上完反比例函数复习课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O A B x y

如图,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反比

例函数 图象交于A(-2,1)、B(1,n)两点。(1)求m和n的值;

(2)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 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2)一位农民想利用一边长为a米的旧墙及可以围成24米长的旧木料,建造猪舍三间,它们的平面图是一排大小相等的长方形。

a,如果猪舍的宽为x米,则猪舍的总面积s平方米与x米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b,请你帮这位农民计算一下,如果猪舍的总面积为32平方米,应该如何安排猪舍的长BC和宽AB的长度?又旧墙的长度是否对猪舍的长度有影响?怎样影响?

c,为了猪儿住得好,32平方米是否是最大面积?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帮这位农民参谋一下。本题从求函数关系式开始,到给定猪舍的总面积判断旧墙的长度对猪舍长度的影响,直到让猪住得更好,让学生帮助设计猪舍的长和宽。本题安排层层递进,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这种设计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性地做题,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这样设计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方案二:作业评价分层。就是针对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按不同的要求进行评价。

1、评价的层次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分层评价学生作业,就是对好中差作业的评价不按同一个标准,对A层次学生判分适当松些,对C层次学生,判分适当严些;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B层次学生、A层次学生,可多些,对C层次学生可少些。例如,对A层次学生,做对基础作业,就可以给满分;做对选择作业,半倍加分,做对额外作业,一倍加分。对B层次学生,做对额外作业,半倍加分。再如,对B层次学生、A层次学生,作业做错,不要忙着在上面打上大大的×,对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的,我们就应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发下去,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判分。有时,A层次学生订正后还不能全懂,我们应在作业批改记录中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对症下药”,再设计一些量少的有针对性、模仿性作业,让他们补做,重做一次,进一步,进一步,就给他们加分。这样,他们通过反复作业,从日益增多的分数上,切身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提高。我们要及时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以使以后能顺利发展。对C层次学生的作业也采取分层评价。对于一些选择作业,我们让C层次学生与C层次学生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准确性,对于额外作业,我们让C层次学生们比思维质量,比作业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改变了以往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判满分的做法。通过分层评价C层次学生的作业,在C层次学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

为了达到既能对学生作业水平进行评价,又能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地评价与引导,让学生逐步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完善自己。针对学生常会因种种原因而逃避“订正”这一现象,我们采用“等级加后等级”作业评价方式。前一等级是对学生完成作业正确与否的评价,后一等级是对学生订正作业行为的评价。待学生对作业认真反思订正后,我会在原先的等级后加批“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自觉地形成反思意识,同时也让他有成就感。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我们采用作业积分制,积分达到95分以上的学生(根据班级学生整体情况而订),可以获得一颗闪亮的星星,贴在专用的评比栏里。这种激励方法的效果很显著,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作业的正确率,从而逐渐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2、评价的多元化(1)、让学生在自评中树立自信

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我们要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征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同样,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新课程作业评价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通过自评其家庭作业,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查找不足,努力改进。

评价,笔者主要采取奖章制度。奖章分三等级:笑脸奖章、OK奖章与加油奖章。学生可以根据作业情况自我评价获取哪一等级的奖章。在各种作业完成后的汇报单上直接画上相应的奖章。教师将学生汇报单轮流在班级的学习园地内展出,后利用一周一午自修的时间,全班分组来评价看看谁能得到相应的奖章。这种方式深受学生的喜欢。

(2)、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会欣赏 业过程或间接地参与学生作业过程,进行辅导评改。对作业的评价突出对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小组同学集体评议作业的优良,可以补自评时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同学们可以学会客观地评价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师要求学生一方面吸收别人好的地方,同时也要为他们的作业出谋划策,至少提一处改进意见。互评互赏结束后,就进入智慧修改阶段。在修改训练中,使学生学会修改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优秀的作品在班级的学习园地内展出。

(3)、让师生在互评中共同发展

要善于发现美----学生“微不足道”的优处,并能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予以赞美,从而点亮学生希望之火把。师评则可以作为自评、互补的有效补充,更明确地指出学生应发扬的优点和需努力改进的不足之处。

当然也有做的不太尽人意的作业。比如张某的一份回家作业,虽然做对的题目很多,但有许多代数式的字母书写不规范。像这份作业没有直接打等级,而是把张某叫来,对她说:“这次的作业老师看出你做得十分认真,我真想给你盖 “笑脸”,可上面的书写不够漂亮,你能不能和你的小组长一起修改一下,再送来给老师打分?”我还把她作业的正确率大大表扬了一番。结果她马上乐冲冲地去找小组长,中午便交来一份重做的作业,不仅字迹工整,还记录了两人讨论某些问题的对话。我不仅给了她一个“笑脸奖章”,还给她加了一颗星,这可是许多学生都没能得到的,可把她乐坏了。在以后的作业中,她会更加努力,去争那颗星的。

3、评价的维度 序号 标准 评价 1 完成作业的总时间

完成作业的态度(1)写出本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的序号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的序号。

(2)回答本次作业中,你不会做的题的序号,力争分析出症结所在。

(3)本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完成作业的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同学评价

老师评价

标准2.(1)的设定,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对标准2.(2)的设定,可以这样理解:数学的概念体系以其逻辑严谨著称,而数学习题的解决,也往往遵循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经历多次由此及彼的推理或计算才能获得。那些基础扎实、推理能力较强的C层次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往往会产生一定正确的自信。即便遇上一时解不开的题,也一定能分析出只需解决了某步的推理,或由题设完成某数据的计算,该题即可获解。而某步的推理或某数据的计算,恰恰是疑点,即为标准(2)中所说的“症结”。能够分析出“症结”,知道哪儿卡壳,是需要一定数学素养的,这对部分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但正是因为标准(2)的设定,使学生对不会做的题不做变成了一种“合法行为”,再也不会有人做抄袭的傻事。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中,学生大都能静下心来,抱着研究的心态,去分析症结所在,甚至在分析的过程中,使问题获解而得到意外的收获。这其中培养的是求实精神,提高的是分析能力,摒弃的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标准2.(3)的设定,它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对所用技能、方法的巩固,是作业过程中的点睛之笔。

方案三:合作型作业分层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能力有所差异,有些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有些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再者新课程不仅强调学生独立思考,更强调合作交流。我们在分层研究中,对学生的合作也作了分层实验。

(一)相同层次合作作业

相同层次是指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智趣等相近的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合作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学习“黄金分割”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请与同学自由组合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或通过网络资源了解“黄金分割”的应用。从交上来的作业中,不仅看到了许多同学不由自主地寻找与自己相同层次的同学进行合作,而且看到了让教师赞叹不已的答案。如:(1)“黄金分割”在几何作图中的应用。如,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作底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就是该边的“黄金分割”点,这样的三角形叫黄金三角形,利用黄金三角形可以画出圆的内接正十边形;(2)“黄金分割”在建筑中的应用。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雅典的他依神庙,印度的泰姬陵,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美丽的维纳斯雕像等等,这些世人瞩目的建筑中都蕴藏着“黄金分割”;(3)“黄金分割”在音乐、美术方面的应用。如,世界名画“最后的晚宴”中犹大的位置就处在“黄金分割”点上;中外许多著名的乐章,像《十面埋伏》、《命运》、《蓝色的多瑙河》等的高潮都落在全曲中的“黄金分割”点处;(4)“黄金分割”在生物界的应用。如,人在气温22℃-23℃的环境中,感觉舒适,而这种温度恰好处在人体的正常体温36℃-37℃的“黄金分割”点处;模特的身体之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是由于她们的肢部是在“黄金分割”点上;(5)“黄金分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我们通常看到的课本、桌面、黑板面,常设计成长与宽的比近似为黄金比,这样容易引起美感;在拍照时,我们常把主景物置于接近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处,这样拍出的照片会显得更协调、悦目;舞台上的报幕员报幕时总是站在接近于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这样音响效果好,而且显得自然大方;(6)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前对0.618(黄金比的近似值)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以“黄金分割”为依托,创造发明了优选理论,这种方法,在科研和生产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和世界科学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二)互补型的合作作业

所谓的“互补”是指具有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在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时相互补充、相互合作的一种形式。比如有的学生思维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他们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知识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请运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设计方案来测量某棵大树的高度,不能爬上大树也不能把树砍倒,工具有卷尺、标杆、镜子等。有的同学找了与自己“互补”

下载3、农村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浅析(凤鸣中学胡敬)word格式文档
下载3、农村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浅析(凤鸣中学胡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专题讲座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专题讲座 府谷县第二初级中学 张玉娥 一、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传统的大班级授课是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大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出发点并不......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模式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江苏省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初中 仲维景 【内容摘要】初中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究》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究》心得体会 在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存在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中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作业。如果再“一刀切”的布置的确存在种种问题......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阶段总结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阶段总结 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收获成功的平台,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初中......

    对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研究

    《对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研究》课题进展报告一、课题背景: 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圣人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新课程改革也一直倡导:“人人都能获得必......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教学案例(共五则)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教学案例 整式加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的提高,学生做作业时,我在教室内进行巡视时,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1[推荐五篇]

    教学论文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因材施教方法 ——分层教学初探多林镇中心学校 作者:刘国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因材施教方法 ——分层教学初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后,一方面小学毕业生......

    农村初中数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写写帮整理)

    农村初中数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内容提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小学毕业生全部都升入初中,很多学校招生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同一班级学生的知识、能力差异十分突出,特别是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