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收”与“放”中展现新课堂
在“收”与“放”中展现新课堂
随着新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现今的课堂教学中,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已然逐渐渗透到了平时的教学中去,成不了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然十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就数学课堂中的“放”与“收”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出去听的那些优秀教师的课,放则行云流水,收则暂钉截铁,丝毫不拖泥带水。而反思自己的一些课堂上,要么放了就很难收住学生的心,特别是有个别自制力稍差、调皮的学生趁浑水摸鱼,课堂纪律出现混乱,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将学生再度集中起来,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无法很好完成,教学效果极不理想。要么就不放,一节课死气沉沉,老师淘淘不绝的讲,学生默默无闻的听。如何解决好“收”与“放”这一相对矛盾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直以来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虽然说教师也会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但对于学生总是希望他们能将知识点掌握得越牢固约好,因此,课堂中教师会对学生的常规有较高的要求,也就是以“收”为主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仅仅依靠“收”,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学生的需要,特别又是小学阶段,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一个全方位发展的学生。因此,现在的课堂教学也就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就渐渐的向“放”发展了。
许多教师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课堂上为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大胆放手,这固然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但也会带来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有的教师太过放心,课堂上完全是采用放羊式教学,让学生在漫无目的的讨论中度过一节课;有的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的许多问题价值不高,根本无法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还有的时候,学生充分操作、讨论、发言,学生是活起来了,可是短短四十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应该完成的教学内容完不成,学生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导圆的面积时,学生激情很高,不等老师把要求说清楚,就急不可待的要去剪去拼,这时如果也放任学生自己去弄,教学效果不定不会很好,因而在此外,我马上让学生静下来,逐一说明操作过程以及要求,这样学生在有目的有要求的情况下,很快很好就完成了任务。这里就充分体现了“收”的意义,使教学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顾此失彼,必须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这样既能提高上课的效率,也可以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课堂上如何才能做到“放”和“收”有机结合、有的放矢呢?,我感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收,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放,自己先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处理。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在学习方式中存在误区时,探究达不到一定深度时,教师就应当帮助学生,给予一定的提示,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这就“收”得恰当。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迅速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或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升华,这就是“放”得适度,这样的学习会更有实效。在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应该像一个导师,收放自如,既不全部包办,放手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汲取营养,让他们享受探究的乐趣、互助的幸福;又不能全部放任,要让他们在自由学习的同时,又不偏离学习目标。教师要在关键的时候,扶他们一把,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中获得最大的成功。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的收与放
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闫
涛
2008.7
小学音乐课堂的“放”与“收”
音乐使人感到轻松、愉快,不仅能从听觉上获得愉快的精神享受,还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因此许多人都很喜欢音乐,小孩子更是如此。这一点在素质教育阵地之一的音乐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堂正日趋开放、活泼、民主,学生一提到上音乐课就欢呼雀跃,兴高采烈。然而,小学生的自律能力还不是很强,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收不拢”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课堂上做到“收放有度”就成为我们音乐教师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课堂氛围要宽松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表情严肃,学生必恭必敬、正襟危坐。殊不知,过分严肃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我认为好的课堂应该是在一定纪律约束下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驰骋、尽情发挥的空间。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没有了胆怯,没有了束缚,取而代之的是开放、求知、探索的精神。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愉快的、令人向往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就要注意尽量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好的外部条件。
二、课堂纪律要严明
夸美纽斯说:“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宽松的课堂氛围如果没有严明的课堂纪律做保障,教学质量是得不到保证的。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纪律,让学生有章可循。教师要做到奖惩分明,绝不能放任自流。曾经听过一堂课,上课老师的教案和教学理念都不错,形式比较新颖活泼,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碰到了困难。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个个神采飞扬,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但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并不很强,场面很快就变得有点混乱了,学牛高兴得忘乎所以,更有甚者乘机互相打闹嬉戏,教师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纪律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再好的教学设计离开了纪律这一保障,教学将无法进行下去,更别提什么教学质量了。纪律是效率的保证,但同时教师态度又不能过于严厉,过度苛责会使学生战战兢兢、反应迟钝,丧失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这样同样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一定自由驰骋空间的同时又要注意不能放任自流,必须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这是保证课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三、教师要适时调控
其实教师就像那放风筝的人,手中的风筝能飞多高多远,能否收回关键要看放风笮的人是否娴熟地掌握放风筝的技巧。课堂教学同样也是一门奥妙无穷的艺术,要靠教师用智慧的双眼来掌控、来驾驭。这种驾驭课堂的能力在音乐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音乐课本来就是活泼、开放、多动的,需要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但小学生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还不强,这时候就需要外部力量来帮助他培养自制力,这外部力量就是敦师,音乐教师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课堂的教学进展情况,密切关注课堂动态。这在进行律动、歌表演、集体舞等教学环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这几个环节都是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常见环节,需要一定场地来活动,需要学生肢体动作的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然而受到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制约,不可能给学生提供太大的活动空间,这时就容易出现同学之间你推我挤、互相打闹嬉戏的情况,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巧用音乐语言
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一些恰当的音乐短句,既活泼、生动、形象,又成功地进行了组织教学,为学生所喜爱。如课前问好,教师可用琴或其他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演奏某一固定节奏型,潜在的意思就是要求学生“坐坐好”。再比如在做听音训练这类难度较高的练习时,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单纯回答学生“对”或“错”,既生硬老套又容易打击学生积极性,这时可用上行音阶表示回答正确,给学生一种表扬激励的感觉,令人精神振奋,学生感到很高兴,对练习更加积极。反之,可用下行音阶表示学生回答有误,既幽默又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而且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友好融洽,效果很好。
2、运用眼神、手势,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课的效果。教师应有效地利用这些体态语言,对课堂适时地调控,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每个班都会有一些令老师头疼的“淘气鬼”,碰到这类学生教师往往板着脸,高声怒斥,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佳。不妨适当地进行一下“冷处理”,给学生一个严肃、信任的眼神,相信学生会明白这眼神中所包含的意味,自觉地收敛自己的行为。再比如低年级学生上课举手发言,经常出现踮着脚尖小手举得老高,嘴里直嚷“我来我来”,一幅争先恐后、热闹非常的场面,这时教师只要作一个标准的举手发言姿势,聪明的小朋友会马上明白并做好发言姿势,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有效地维持好课堂教学秩序,成功地进行了组织教学。
当然,教学是一门奥妙无穷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探索、去创造。运用自己的智慧,让手中这些绚丽多彩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飞得更高、更远„„,J和‘
——读<对当前音乐澡堂【:】常见强器l酞恩鼍》氨感
季
。蝴赫渺一渺一一舅p 口辽宁张静
开学后,翻看杂志,一篇《对当前音乐课堂中常见现象的 思考》的文章令我看了之后很有感触。文章从某种角度透视 了一些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新课标过程中的不足。
课堂上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义该怎样去解决 呢?下面谈谈我的解决办法,供大家探讨。
原来
教师:它的节奏怎么样,你们不喜欢吗?第二段的结束句 出现了什么?你们喜欢吗? 学生:我喜欢它的节奏,很欢快;结束句有连续的断音记 号,歌曲就更欢快更好听了。
教师:(满意状)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你们都喜欢 的好听的歌曲了。高兴吗? 口山东宁洁
法国作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 意识语言是音乐。”而我们的音乐教学正是基于这种对美的(师)小朋友们好,(生)您妤您好,老师您 好!再比如:低年级学生由于坐的时间较长,注意力不太集中 感受、美的表现形J弋的直接触摸,从而表现出在素质教育中 的重要地位。同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师生间的情 感交流是课堂教学生命的一大源泉。
一、“情”——音乐课堂中的主旋律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i。i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 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敦育。一首歌或一支乐曲 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辊音乐教师,要把这 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使他们殳好地感受、体验和 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熏陶、道德上受刘影响、心灵上 受到启迪。根据音乐学科的情感特点,以m清”为纽带,做到 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从而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比如,把每 学期初的第一堂课,作为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了解学生对音 乐课的态度,对上好音乐课有什么好的建议和要求,做到给 学生所想、练学生所需,充分调动学生l征课堂上的积极性,使堂堂课都精彩。
在课堂上,我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进行独立的创作 和实践活动,以促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部活跃起来,对学生每 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予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教学过程 中,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的合作精神,促进课堂教学的 进一步延伸。如在教学《喂哕哕》一课时,我设计的一个环节 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用自己身边的事进行歌词创编。活动一开始,小组成员便立即行动,你想一句、我说一句、他 评一句,学习场面异常热烈,真有一番作词家斟酌、锤炼歌 词的情景。在汇报时,学生用歌声将创编的歌词唱出来,这 时候,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创编能力,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 幸福的微笑。正基于这一点,学生在歌词创作方面已有了很 大的成效。
二、“以情施情”展现音乐课堂教学中竹‘情”的实施
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非一朝一夕的培养。新授课教学时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l、以“听”领先教学
马克思曾经说过:“正如只有音乐才能唤醒能欣赏音乐 的感官,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培 养音乐的耳朵,是提升学生对美的捕捉能力的一条重要途 径。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每一一首歌曲,每一 个音符传递到聆听者的心里,每聆听一次兢受到一次感染,增加一次记忆和联想,唤起人的美感。}=l】听歌曲时,学生对 它没有深刻的理解,但对歌曲的情绪是喜是忧,是优美还是 沉重等,大多数学生已能够准确地判断:如存教学((牧童》一 课时,初听大部分同学都能将歌曲的欢快情绪听出来,复听 时学生就有了更深的认识,有的学牛这样说:“我认为这首 歌非常优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由此可见,听在 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2、以“唱”激情教学。
唱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唱”的 教学任务有三:一是学习有感情地唱:二是教会正确的歌唱 姿势和呼吸方法;三是高音和节奏的准确把握。首先,在学 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后,应怀着真挚、丰富的情感 引导学生唱歌,在充满情感交流的双边教学活动中,使学生 受到“情”的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其次,可采用教师范唱、范唱带、优秀学生演唱等方法以帮助全体学生学会唱歌、唱 好歌,共同完成“唱”的教学任务。
3、以“说”感受教学。
“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重要方式,在音乐教学中 也是不可缺少的。给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氛围,培养学生丰 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是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的好方法。(1)说歌词
说歌词的目的是为了对歌曲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进 一步唤起学生表达歌曲的情感:妇在敦学《小蜻蜒》时,借助 多媒体课件让小蜻蜒更加形象化.在情境中学生自己说出 歌词,这样学生不但记住了歌诃.而H掌握得很牢固。(2)说意境
意境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擘乍感悟意境是最好的 理解方法。在《小宝宝睡着了'一潭薮学时,我以边范唱边用 简笔画的形式将歌词大意画出来.擘生看着画,将自己置身 于其中,从而更好地为唱好歌●t准备。(3)说感受 每学完一首新歌,我都会让学专淡谈自己的感受,这也 是对整节课的回顾和总结。如再浚埘问像小马车》一课的 感受时,有的学生这样说:“我耄得自己真的乘上了这辆时 间小马车在向前奔跑”,“我非常喜欢这首歌”,“我觉得这首 歌很活泼”等等。引导学乍说出S甓.不但加深学生对歌曲 的理解,而且使学生产生了更商.雯新的追求欲望——投身 于音乐表演中。
4、以“演”体验教学
当学生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乏时.单纯的“唱”已不能 将他们的内心情感表露出来.。演。}是成为一种很好的表 现形式。我在学生的“演1}】是这锌敛的:当学完一首歌后,学生创编小组集中为歌曲创编置咋.覆适时加以引导点拨,用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矍永.学生便心领神会似 地创编出许多优美、富有刨枣的毫唯来。在集体表演时,我 也会加入到学生当中,成为‘{;=r_f与擘Il三享受那份快乐。
如在教学《火车开了)一.。.擘生已能随着音乐较好 地唱歌曲时,我站出来,只波了一句。谁愿意当老师的车 身”,话音刚落,学生已纷纷站程_『夏鲍身后,在音乐的伴奏 下,我这个“火车头”带领着同擘r:窜陵侄教室中,师牛同 舞,其乐融融。这节课使我感缸要多.只有当老师没有了“身 架”,真正与学生做到面对面.手拉手,学生才会真正地、全 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情”的升华——让成功嘴.曼成为课堂与人共进的 进行曲
我以一种新的尝试对低年级敷学进行了探究:由于低 年级学生活泼可爱,好奇心强。商且乐f表现自己,根据这 一心理,在音乐课堂上开展了‘‘我_粜专老I币”活动,让学生走
上讲台,充分展示自己,满足他ff:的表演欲望,从而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培养了学节哥置纸能力、创新能力,让 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继亢_:投}动,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是f或功的喜悦。有个 学生曾这样告诉我:“老师,您以爵多让我当几次好吗?我觉 得当老师真好。”为了让每个孩子帮!蕞为一名成功者,刚开 始,当“老师”的只有几个同学,于是我就想办法调动其他同 学的积极性。记得三年级班内有位女生,同学们都说她唱得 很好听,可她每次都不争当“小老师”,而是默默地坐在角落 里看别的同学。我坐到她身边,问她为什么?她没有说,脸上 有明显的怯意。于是我利用下一节音乐课开展了一次“小百 灵演唱会”。轮到她时,我请一位唱得较好的同学同她一起 唱,唱完后,同学们给了她们热烈的掌声。这时,在老师和同 学们“你真棒!”的赞许下,她笑了:后来经过几次谈心,她不 但克服了胆怯的心理,而且现在的她,走上讲台也比以前从 容多了。’
二十一世纪的音乐课是百科全书式的,学生不仅要掌握 必要的音乐知识,而且要通过音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 地提升音乐文化素养。以“情”为本,以听领先教学、以唱激 情教学、以说感受教学、以演体验教学,只要每个音乐教师在 教学中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用成功的愉悦唤起学 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 “活”字,才能使学生达到全面长足的发展。《卖报歌>>,I肯感教学一得 一从“行家”谈起 口江苏任秀云
《卖报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的优秀儿童歌曲,它 凝聚着作者崇高的思想感情,伟大的人格魅力和感人的艺 术美,几十年来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不知影响了多 少代人,它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开展情感教学不可多 得的教材。在教学中,经过对歌曲的分析,我觉得“行家”这 两个字,很有深意,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切入点,于是决定让 行家“引”着学生走近并走进歌曲,去充分发掘音乐作品中 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中逐步丰富和 发展起来。
一、识“行家”——引情
这一环节旨在为下面的情感教学打下铺垫。“同学们,囊 知道‘行家’是什么意思吗?”,“行家就是很在行”、“就是在 某一方面很拿手”„„“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所谓‘行家’,就 是在某一方面很在行。”通过学生的议论和老师的总结,让
学生深刻理解、明白了“行家”的含义,知道了要想成为行家 必须在某方面特别用心,特别花功夫,并要能得到大家的赞 许和肯定。从而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他们的真实情感 引发出来。
二、说“行家’L激情 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掌握难点节奏,并激发学生好 好学习,发展特长,希望他们不久的将来在某一方面也能成 为人人羡慕的行家。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行家,(出示图片:一个小姑 娘)她是卖报的小行家,”我通过给大家介绍行家,引出了 ‘血型坠坚x”这一难点节奏。“谁来模仿一下老师刚才 的读法”,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兴致很高,不知不觉地学会了 难点节奏。“我听说我们班有很多的小行家,谁来告诉老 师?”学生纷纷兴奋地说:“她是弹琴的小行家”、“她是写字 的小行家”、“她是画画的小行家”„„通过对行家的创编,既巩固创新了难点节奏,又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理 解音乐作品,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唤起相应的情 感,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记忆更深刻,并增 强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议“行家”——动情 一
指导学生深刻体会旧社会贫苦儿童的苦难生活,而他 们作为新社会的儿童能够生活在新中国,在这么好的环境 中学习,应该感到自豪、高兴,从而要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 生活。“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上,谁是卖报的行 家?”,“报亭里卖报的”、“送报纸的”等,“这些行家,都是大 人,有没有见过7岁左右的小孩也在卖报纸?”,“没有”,“为 什么没有?”,“因为他们都在读书!”。为什么这个小女孩不 读书,要卖报?”„„我通过一连串的设闷.打开了学生的情 感世界,逐步把学生仿佛带到了旧社会,再适时讲_I呈作品的 创作背景,使他们进入角色,从而去领会作舌创作时的心 境,去同主人公一起同呼吸,共命运,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 取得了最佳效果。
四、唱“行家’L抒情 .
歌唱,是学生抒发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的一 种重要手段。在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后,再带领学生一起走进 歌曲。通过对每段歌词的分析,学生深深体会到了旧社会 “卖报小行家”风里雨里沿街叫卖,吃不饱、睡不好,过着悲 惨的生活以及他们那种天真活泼,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学 生声情并茂的演唱,既唱出了歌曲的内涵,又使他们的心灵 受到了滋润和美的熏陶,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整堂课,“行家”既是教学主线,又是情感丰线,它一点 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逐渐燃起学生的激情,它把握住了作 品的情感脉络,引着学生渐入佳境。“行家”从理性到感性,让学生的情感有了质的变化,产生了作品美与心灵美的情 感共振。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粗陋的想法和见解,文 中还有许多不当之处,希望和各位一起学习、探讨。
第三篇:课堂教学的“收”与“放”
课堂教学的“收”与“放”
文章作者:陈爱萍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04A 2009-7-19 9:33:09 近日一连听了两堂公开课,听课的地点是一所薄弱校的高中部。两节课听下来,感触最深的是在课堂教学的“收”与“放”这一环节中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一 第一节是阅读指导课,执教者是一位有十年教龄的教师,选文是清冈卓行的随笔《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完成了预习和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后,执教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赞同作者‘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的观点吗?”
部分学生开始提出质疑,与作者的“必须失去”大唱反调,并言之凿凿地提出“没失去双臂其实更美丽动人”的观点。(这一拓展设计得不错:一方面,促使赞同作者观点的学生在反方的逼问下,“被迫”更深入地品析作者的感悟,从中找出坚持的理由;同时又不只停留在作者的认识上,还得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及平时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从记忆中调出来,加以补充,从而培养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习惯。另一方面,则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有自己的思想与判断,这显然是思维中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教师在课堂上对此进行开发训练,意在促进高中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上立刻分成两大阵营,各自陈词:一个阵营说“失去”造成的无穷想象丰富了人们的梦想,另一个阵营则说刚出土的维纳斯并没有失去双臂,又怎知当时的人们不惊艳于她的魅力?就如同大卫雕像的美感恰恰在于它保存完好„„开始还和风细雨,到后面越争越激烈,几乎要“吵”起来了。按惯例,教师此时应该出来制止这种混乱的场面,可是此时执教者依然不慌不忙面带笑容作观赏状,这显然鼓励了发言的学生,大家几乎是争先恐后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真可谓短兵相接,火花闪现,让听课的老师暗暗吃惊:想不到这所学校的学生竟有如此的表现力!到后来,“群雄混战”演变成了两位学生的对决,而其他学生则变成了饶有兴趣的观战者,执教者这才叫了停。(此时辩论双方经过一场拉锯战后,已开始强词夺理,所举之例频频出轨,再辩下去,只能离真理越来越远。此时喊停正是时机。)
最后执教者作结:1.“美是难的”:因为美的标准很难界定。“失去双臂”的维纳斯与保存完好的大卫雕像同样有美的特质。(巧妙地引用柏拉图的名言安抚辩论的双方,同时又不失原则。)2.大家对这两座雕像美的评判,是由不同的审美角度产生的:人们对美的追求,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差异性。环肥燕瘦,各有所好。(这里指的应该是审美主体的差异性。其实人们对大卫这类雕像的喜爱,更多的是诉诸于视觉。而作者对断臂的维纳斯的赞赏,则更多是仰仗思维活动,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完成,偏重于审美意识。)3.残运会上,那些运动员身体的残缺是一种病态,并不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与失去双臂的维纳斯雕像无法相提并论。(明确界定,纠正学生发言中的偏差。)4.美感的产生与人的素质有关:有人面对具体可感的实体尚且无动于衷,有人却能从一花一叶中获得美的感悟。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个小结思路非常清晰:对学生的发言先肯定,再指出错误,最后积极引导。)
第二堂是作文指导课,由一位出道不久的老师执教,课题是“记叙文如何写出出人意料的结局”。执教者先是指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出人意料的结局”。(导入时用了刚学过的课文《三块钱国币》的结尾作例子,学生印象深,加上执教者启发到位,学生很快能联系到中学课文里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因此这部分完成得比较顺利。)接着,执教者又让学生谈一谈在课外阅读时还看到过哪些出人意料的结局,此刻出现冷场,于是执教者把自己准备好的一些例子拿来展开。在分析这些例子时,执教者总结了两点:1.结局与前文的情节应该有联系;2.结局应考虑到如何突出文章的主题。(由课内到课外,体现了知识的迁移,执教者希望藉此打开学生思维之门,想法是对的。
但作为薄弱校的普通班,这里的学生普遍缺乏阅读习惯,这显然已在执教者预设之中,所以事先收集的一些材料恰好用上了。)利用课内课外的实例铺垫之后,转入练习阶段。执教者要求学生为“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设计结局:
一位抱小孩的乘客上了车,尽管售票员再三提示“请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但全车乘客漠然,无人理会。请你续写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学生先是沉默不语,执教者提醒可以讨论。短时间的窃窃私语后学生开始发言。此时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场面。学生为了求奇求特,花样百出,完全不顾“结局无论多么出乎意料,都必须有前文的情节作铺垫,并顾及到凸显主题的作用”这一前提。(年轻的执教者有点沉不住气,每当学生设计的结局不合预设要求,就忍不住插嘴,力图把学生引导到“正道”上来。而学生正说得兴起,加上有阵阵笑声助兴,并不理会执教者的引导,还是自顾自地说下去。于是执教者便像拉着头犟牛,不时用劲拽一拽,显得有些忙乱。陈钟樑老师对这类做法有句妙评:“不该出手时也出手。”)
二 课后评点时,我想到了预设、生成与课堂的“收”和“放”的联系。教师备课时研读文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法,这是一种预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课堂教学又是灵动的,不可预设的成分很多,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冷不丁就会提出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来,而且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信口开河也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引导他们学会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又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从中分析问题的症结,及时找到调整的方法。这正是对一位教师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的挑战,教师的底气与功力也正体现在此。所以,课堂的“放”与“收”的确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放”,要有预谋:“放”的口子开得多大,教师要凭着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衡量一下。在“放”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审时度势的洞察力,还要具备随机应变的灵活与机智。何时“收”?时机的拿捏要恰到好处:早了,会中断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学生在思考时出现的问题无法暴露出来;迟了,会跑题太远,背离教学主轴,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何“收”?一是对教学主旨要有清醒的认识,教师的指点要到位;二是要考虑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评点应留有余地,能给学生台阶下。
从第一堂课来看,执教者在“收”与“放”的环节上是处理得比较到位的。拓展时定向比较清楚,是围绕“必须失去双臂”这一作者的感悟展开的。学生在争执时也有“出轨”迹象,比如联系到张海迪,讲到身残志不残,还谈到《边城》大结局的残缺也很美;但执教者并没有立即制止,而是让他们畅所欲言。尽管后来有的老师认为此处是败笔,但我以为关键要看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这所学校收的几乎是市区最低录取线的学生,要让他们开口并不是太容易的事。所幸执教者事先用多媒体展示了许多精美的雕像图片,为学生“反驳”作者提供了物证。当学生兴奋起来时,他们的积极性若不被好好保护,很快就会转为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执教者在学生发言后总结时,显然也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此时学生已经冷静下来,听声入耳,效果显然比在争执时老师跳出来指正好得多。
而第二位执教者在“写结局”的训练中由于没有重申两点要求,结果“放”得太开,“收”又显得急了些。这一环节本该考虑到基础差的学生反应通常会慢半拍,一旦兴奋起来又往往收不住。最好利用“慢半拍”的空档,教师再次强调两点要求(板书提示亦可)。这两点要求可使“口”不致开得太大,学生也不会跑得太远;万万不能等学生兴奋起来,正急于把自己的构思结果表述出来时,教师才出来纠正。当时的课堂情形是:有些偏题的例子虽然一再被指正,后来发言的学生仍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出现这种局面时,执教者应该认识到:基础差的学生不是没有表现欲,只是苦于没有表现的机会和不知如何表现,现在好不容易“找到感觉”了,就应该尽可能地让他们倾诉,即使是错误的东西也应让他们暴露得充分些。此时教师若急于纠正,一则会出现上面的情形,就是学生不理会老师说什么;二则可能被老师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地批评一通后,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或者干脆不出声。所以这时执教者要沉得住气,等他们讲完后,再顺势肯定他们的设想够新、够奇,的确出人意料,转而再问:司机起身让座,合理吗?市长上了车,全体乘客都齐刷刷地让座,这样的结局是想表现什么主题?此刻学生已说得差不多了,正想听老师的评点,执教者若能把握这个时机进行正确的引导,会比中途强行纠正的效果好很多。
当然,这只是一个案例,并不代表所有课堂上出现的问题都要等学生讨论结束后再纠正,教师可根据学情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福建厦门市禾山中学;361000)
第四篇:新基础教育的“三放三收”
新基础教育的“三放三收”
“新基础教育”研究追求在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意义上,实现变革理论与变革实践的双向重建。为此,“新基础教育”研究不仅强调理论研究适度领先于实践,而且还十分强调在理论与实践互动过程中的理论转化和渗透。目前,关于学校教学变革理论的重建研究已然完成,与此相应的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变革实践重建研究也在形成和完成之中。其中,数学学科已基本完成“新基础教育”学校教学变革实践重建的系列研究。数学学科教学变革实践重建的第一步,就是把教学变革价值观的理论转化为数学教学的实践追求。这个转化过程需要经历如下的三个转换:第一个转换,是把学校教学变革中一般的、共通的价值观,转换为数学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第二个转换,是把数学教学独特的、总体层面的育人价值,转换为数学教学中不同内容的具体的育人价值;第三个转换,是把数学教学中不同内容的具体的育人价值,结合学生的现实状态和发展需要的研究,转换为该内容的教学总体目标设计、分阶段递进目标设计,以及相应的课型设计。通过这样的一次次转换,我们努力把“新基础教育”学校教学变革的价值观理论具体地“化”为数学教学的实践追求。
数学学科教学变革实践重建的第二步,就是把学校教学变革过程观的理论转化为数学教学过程展开的实践行为。这个转化过程需要经历以下两个转换:第一个转换,是把学校教学变革中一般的、共通的过程观,转换为数学学科教学过程展开的一般逻辑和流程;第二个转换,是把这个教学过程展开的一般逻辑和流程,转换为数学教学中不同课型的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本文主要围绕第二个转换的实现,具体阐述数学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的“三放三收”。
根据数学教学过程展开的内在逻辑和一般流程,一节完整的数学课可以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围绕课堂教学任务展开的“基本研究”,第二部分则是在“基本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且与“基本研究”相关联的延伸性的“拓展研究”。数学教学过程的“三放三收”主要是针对“基本研究”部分而言的。所谓“放”,就是把数学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所谓“收”,就是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一次“放”和“收”的过程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自然,较之以往教学中十分细碎的“小问题”而言,这里的问题是指“大问题”设计。一般来说,在一节数学课中设计三个左右的“大问题”比较适宜,这样教师在教学时间分配和教学处理上也显得比较从容和自如。而每一个“大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就是一次“放”和“收”的过程,因此也就构成了数学教学过程的三个“放”与“收”的教学环节,简称为“三放三收”。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新基础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已然改变了过去传统数学教学中“复习—新授—练习—总结”的模式,所以“三放”绝对不是简单地把“新授内容”、“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割裂式地“放下去”,而是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贯穿于“基本研究”全过程,针对此过程不仅要有“三放三收”的思考,而且还要有“融数学练习于知识形成过程之中”的综合思维方式。那么,“三放三收”的前提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需要“放下去”,“放”的目的又是什么?“放”了之后,学生“动”起来了教师怎么办?教师如何捕捉和解读学生的各种状态,需要把什么样的信息“收上来”?“放”与“收”之间又具有怎样的内在关联?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一、数学教学过程中“放”与“收”的前提
数学教学过程的“三放三收”,主要是围绕数学问题展开“放”和“收”的教学过程。因此,“大问题”设计是“三放三收”教学的前提条件。
数学问题的设计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小问题”自然是不需要“放下去”的,没有“放下去”自然也就无所谓的“收上来”。因为“小问题”十分细碎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往往不需要太多思考,就可以轻易地给出正确答案。于是,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师不断地问,全体学生不停地“齐答”,师生一起“小步走慢慢走”的现象。由此可见,“小问题”设计必然导致封闭的教学,它反映了教师希望学生循序渐进地按规定路线行进的控制愿望。
相对而言,“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更能激发学生形成深层次思考的意识与习惯。不仅如此,“大问题”设计还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具体个人”的多方面的关注。一是表现在对学生基础性状态的关注。教师对学生前在状态和发展需要的解读越是清晰,问题设计的“大”的程度对于学生来说就越是具有适切性。二是表现在对学生可能性状态的关注。教师对学生潜在状态和发展可能的估计越是到位,就越是能够发现和捕捉不同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同的思维状态。三是表现在对学生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方式获取和形成知识的过程性状态的关注。教师对学生各种资源的利用价值的判断越是准确,就越是能够形成生生、师生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认识的生成和思维水平的提升。
“大问题”因相对复杂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检索已有知识和调用已有经验来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考力度。因此,“大问题”设计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要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第二,要相信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潜能,提供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第一点要求并不难,难的是第二点要求在每个具体学生身上的落实。有的教师对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不放心”的状态,对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持怀疑的态度,常常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造成组长“替代”组员进行思考;有的教师对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关心”的状态,对他们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状态(特别是困难和错误)往往“视而不见”,常常选择个别学生的正确答案作为示范,造成个别学生的思维对全体学生的“替代”。无论是前者的状态还是后者的状态,反映的都是教学过程中“替代思维”的现象,带来的结果是教师很难找到教学的起点,难以根据学生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学也因为学生基础性资源的缺乏而无法形成生生和师生的互动。也就是说,“大问题”设计未必能带来教学过程的自然“开放”,也有可能会形成“封闭”的教学过程。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放”与“收”的目的
在“新基础教育”看来,“开放”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在广度上的开放,即教学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包括正确的、错误的信息都有生成的可能;第二,在深度上的开放,即教学需要形成学生思维的互动,使学生生成的基础性资源成为生生、师生互动的共享资源。也就是说,教学更重要的是展现学生的认识从错误到正确、思维从混沌到清晰的真实过程,而不仅仅是呈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结果。
追求教学过程真正“开放”的第一步,就是强调教学的“重心下移”。具体地说,就是要把数学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地面对问题,并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这样,教学就有可能对学生的各种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放”的目的在于:一是要改变个别学生“替代思维”的现象,使教学的重心从面向个别学生下移到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使全体学生“动”起来;二是要改变学生信息和资源贫乏的现象,使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有生成的可能,而这些又恰恰是师生互动中不可缺少的“互动性资源”;三是要改变教学缺乏针对性的现象,只有“放下去”,才有可能从学生生成的基础性资源中解读出学生的初始状态,使教学有可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并且在学生初始状态的起点上促进变化和实现发展。因此,“重心下移”是教学真实开放的关键。如果没有教学重心的“放下去”,就不可能有教学过程的真正“开放”。
追求教学过程真正“开放”的第二步,就是强调教学的“信息回收”。具体地说,就是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使学生生成的基础性资源能够成为生生、师生的互动性资源。这样,教学就有可能对学生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在“新基础教育”看来,“放”决不意味着任凭学生信马由缰,也不意味着可以没有边界地把学生“一马放到天边”,而是强调教师要在捕捉学生不同状态的基础上,形成与“放”相关联的“收”。换句话说,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需要做出更高水平的“动”。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收”的目的在于:一是要改变教学“视而不见”的现象,使教师从只关注正确的答案,转换到重视学生的困难分析和错误解读,把学生的错误(具有教育价值的)也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二是要改变教学“走过场”的现象,使教师从只关注结果的呈现,转换到重视学生思维状态中相关信息的捕捉,把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现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相信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三是要改变教学“为开放而开放”的现象,使教师从只关注“凑”出多样的、完整的答案,转换到重视学生有序的、结构化思考问题的引导,把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因此,“信息回收”是教学有效开放的保证。如果只有“放下去”而没有“收上来”,那么教学就有可能是盲目的、无效的。
三、数学教学过程中“放”与“收”的关系
如前所说,一次“放”和“收”的过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三放三收”就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构成。从横向的每个教学环节内部的关系来看,“放”与“收” 的过程实际是师生之间双边共时、交互活动的过程。具体地说,在“放下去”的过程中,在学生各自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需要观察和了解不同学生活动的不同状态,需要采集学生样本和策划行走路线,需要捕捉反映学生基础性状态的信息,并在对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有利用价值的信息作为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资源。在“收上来”的过程中,则是围绕先前教师捕捉到的基础性资源,展开有层次的生生和师生互动。从教学形式上来说,可以按照以下两个层次“收上来”:第一个层次,是把反映学生思维层级性差异的资源同时呈现出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动;第二个层次,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全班交流的方式形成生生和师生的互动。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可以按照以下几个层次进行逐层地提升: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解决过程的正确与否,解读和比较解决方案的异同,使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和体验丰富的不同;第二个层次,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方案形成过程中的思路和理论支撑,寻找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或规律,使学生在比较中提炼和抽象原则;第三个层次,引导学生对不同方案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沟通,使学生在比较中生成和提升认识。无论是“放”还是“收”,它们都是教学“互动生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放”是教学“资源生成”的过程,“收”是师生互动、回应反馈促进教学“过程生成”的过程。因此,“放”与“收”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性,“放”是为了“收”得更有针对性,“收”是在“放”的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
从纵向的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关系来看,“放”与“收”的过程是循环往复,螺旋推进的过程。由于“大问题”的设计不仅强调问题之间的有机衔接,更强调在前一个问题解决基础上的对学生思维水平要求的逐层递进,与此相应的“放”和“收”过程不仅可以表现出教学收放自如的明快节奏,而且还可以呈现出教学的结构层次,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体现出教学过程向纵深推进的互动生成过程。
概括起来说,数学教学“三放三收”的过程,使关注每一个学生真实发展的理念有可能“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使教学过程互动生成的理论有可能“化”为教师的具体行动。正是在这种“化”的过程中,教师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变革理论认识与教学实践行为的内在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学校教学的转型性变革。
第五篇:体育课中如何处理“收与放”的关系
唐东亚教师执教的体育课《足球脚背正面踢球》,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选择符合新课标和学生实际,教学过程清晰,教学组织形式新颖,教学方法具有创造性,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注重教学引导,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精神,教学效果很好。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唐老师的课作具体分析:
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体现了过程、方法和感态度的培养。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恰当。符合学生实际,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和处理的比较准确。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科学合理。
(1)因材施教,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
(2)教学组织形式新颖,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内容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作用,注重为学生搭建练习展示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足球正脚背踢球能力。
(4)教学评价准确及时,恰到好处,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4、教学过程新颖,组织有序。“教、学、练”有机结合,运动负荷适中,注重体育健康知识的渗透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5、体育教师口令清晰,示范正确优美,保护与帮助得力,教态自然,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展现了良好的教师素养。
6、不足之处。
(1)语言缺乏激情,缺少鼓动性和激励性,如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练习激情会更好。
(2)评价不够准确、及时,如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会更好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不够,没有很好的解决吃不饱和吃不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