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时间:2019-05-13 00:0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及教育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第一篇: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中学生诚信缺失的社会根源及其教育对策

史以宁

沭阳银河学校

邮编:223600 摘要: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还有多少人信奉诚信?这种现状对中学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深思。

诚信是现代人文明人的名片和通行证。诚信道德的建立,是以每个人的诚信为基础的。诚信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学校是诚信教育很重要的场所,诚如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的,“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应“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中学生 诚信缺失 社会根源 对策

《三国演义》中关公义薄云天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传为佳话、成为美谈;而现代社会中一些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行为则让人扼腕、令人切齿,这说明世人从内心深处是渴望诚信、呼唤诚信的,然而,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还有多少人信奉诚信?这种现状对中学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深思。

现实生活中已经有许多中小学生远离了诚信,时常撒谎,欺骗老师、欺骗家长。广大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如果他们的诚信道德底线被突破了,那么对国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难以想象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从根本上找原因,分析其社会根源,采取相应对策,那么造成中小学生远离诚信的社会根源到底有哪些呢?个人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是人从幼稚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度阶段。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巨变。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难坚守自己的许诺,做到真正的诚信。第二,青少年不良的个性倾向性

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的趋向与选择。个性倾向包括人的需要的动机、兴趣、信仰、观念体系等,不良个性倾向性是大多数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观心理因素,正是在这些强烈、畦形的欲望驱使和错误观念的支配下,造成了青少年缺乏诚信,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第三,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个体生活、成长的第一空间,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小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教化也是最深刻的,一些家教箴言、格言及家训是影响子女的一生,甚至有的还世代相传。调查与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在家庭这一环境中能否健康发展,与家长对家庭的责任感、态度、对子女的教育引导,及其自身性格和言行举止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家长本身就是缺乏责任感,而且在举止言行方面缺乏诚信,这样就是必然影响到孩子。比如说,这家长要是赌博、行骗,他的孩子一定不诚实。社会实践证明,十有八九的不诚实孩子,家长都有不良的习性。

第四,商品经济对传统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冲击。

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白猫黑猫理论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似乎社会对人的评价就是看个人能不能赚钱,能赚钱的就是英雄,不能赚钱的就是狗熊。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很多人只注 1 重结果,不问过程,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有不少中学生认为,现在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毒米毒酒事件不断,企业恶意逃避债务,做假帐、假破产、假出口、假证书„„层出不穷,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屡禁不止;价格欺诈随处可见;人才市场有假文凭,文艺界有假唱,体育界有假球黑哨„„连政府部门都有作假,有些地方领导为了在任政绩,虚报产量产值、财政收入,统计做假屡有发生。他们认为现在社会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的人“无用”。现实生活中,孩子涉世之初,父母亲往往“谆谆教诲”:“社会复杂啊!老实人要吃亏的!”爱子之心无可厚非,江湖险恶亦是事实,生活中确有诚信者受屈,狡诈者获利的事情,于是“要诚信,更要金钱”成了不少学生的人生哲学。第五,现代传媒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视传媒技术也在突飞猛进,具体表现在手法的多样和内容的丰富多彩,其中反映贪污腐化、坑蒙拐骗的内容很多,而这类题材,不管编剧和导演采用什么手法,为达到什么目的,但他的负面效应都是存在的,且影响很大,我们成人看这样的影视可能会有些警醒和借鉴作用,而处在生长期发育期的广大中学生就未必见得看到这些,他们或许只会看到其中的糟粕,或者有意无意的就会重蹈剧中反面人物的覆辙。就像当年国产大片《少林寺》本身是想弘扬一种武学精神和爱国思想,结果片子放过以后,全国不少地方有不少青强少年摔断了胳膊摔断了腿,他们完全不顾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另外,那些打黑、打假的影片里面也有很多糟粕,学生看了以后往往对这些东西情有独钟,且经常会竞相效尤。第六,自身认识的错位

做假在中学生中有一定市场,有的甚至还认为会做假是脑子“活络”。

考试作弊这是公开的秘密。学校在期中期末考试时,设立专门考场,监考老师严阵以待,领导巡视考场,效果仍不理想,考试作弊手法越来越高明,监考老师力不从心。

涂改试卷,这是做假的又一种手法。笔者曾听到一位中学教师说的一件事。期中考试后他在课堂上分析试卷。课后两位女同学拿了试卷跟他说,有一道不定项选择题批阅错了,另一位同学证明她选的是ABD,应加3分。他看了一下卷面是57分,这题她选的是ABD,可能是自己批错了,忙给她加了3分,并向她道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他听到两位女生在交谈:“我把试卷作了小小的技术处理,AB后面加了个D,成绩就及格了,老师还向我道歉,真是‘阿木林’!”“你做假有水平,脑子真活络!”“做这种事你放心好了,不会‘穿帮’的,即使老师有怀疑,你一定要咬住是批错的。两个人的事,谁也说不清楚。”

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移花接木亦属常有之事。在一些学校科技节创造发明成果展示中总有几件作品是由学生家长代刀的或在市场上买来的最新产品,贴上学生的名字,就是他的杰作了。学校为了多出成果、多拿奖牌也就默认了。

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视许诺为儿戏。“虚心接受,屡教不改”这是教师在教育学生中碰到较为普遍的问题。如上课迟到、作业不交、上课经常讲废话等,找他谈话,对老师的批评他“虚心接受,保证改正”。然而,一星期还未过,老毛病又重犯。

诚信是现代文明人的名片和通行证。诚信道德的建立,是以每个人的诚信为基础的。诚信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学校是诚信教育很重要的场所,诚如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的,“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应“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

一、提高对诚信教育的认识

“立身处世,诚信为本”。我国自古就有“礼义之邦”的美誉。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说做人、做事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做人做事的道也就产生了。所谓“人无信不立”。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要发扬这一中华传统美德,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全社会的人都认识到树立诚 2 信道德的重要性,培育“信用至上”的社会道德,让“诚实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二是诚信道德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狼来了”的故事,在我们这一代孩提时已深入人心,懂得说谎的危害。中小学课本中应多加些有关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让孩子从成长开始就受到诚信意识的熏陶,从而逐步树立讲实话、守信用的道德观念。

二、利用政治思想课对广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就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来看,“经济常识”是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最佳内容。人类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大生产商品经济的市场经济都离不开诚实、信用。法治与德治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在“经济常识”的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位学生以诚信为题,收集经济生活中正反两方面事例,在政治课上演讲、交流,课后写心得体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

中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诚信道德的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丰富对诚信的体验,积累经验,为诚信道德提升提供基础。我校把中学生理财活动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把它作为诚信教育的一个抓手,让学生在亲身理财活动中感悟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我校理财活动追求的不是学生有多少钱存入银行,增值了多少,而是让学生在亲身理财过程中悟出些道理来。我们要求高二年级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每个学生记“家庭消费日记帐”,每天把一笔笔消费的内容、金额按消费结构分类记好,到一定阶段统计家庭“恩格尔系数”。再如,成立理财兴趣小组,为小组每位成员办理了银行信用卡,让他们学会存钱、取钱、挂失、修改密码、利率计算及ATM机、POS机的使用。在个人理财活动中让学生懂得这就是银行信用资本的积累。此外,我们还指导学生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感悟到信用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在教育过程中,有的学生在网上寻找市场经济不讲诚信,自食苦果的事例。潮汕地区,疯狂的出口骗税、恶意的逃蔽债务,使这里一度沦为信用恶化的“重灾区”。全国19个省市向下属企业发出通知,提出不和汕头人往来生意,致使该地区经济严重倒退。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四、诚信道德教育方法应多样,形式要活泼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喜欢空洞的说教,要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载体。如观看优秀电影电视片,听先进人物报告会,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故事会、班级辩论会、师生实话实说讨论会、征文竞赛等,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此外,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向学校提合理化建议,设立“班级信箱”、“校长信箱”等,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良好效果。还要注意校园文化氛围的教育功能,校内墙壁、橱窗可张贴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黑板报内容也要经常体现这方面内容,教师更要成为诚实守信的榜样,从而在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五、诚信教育要从点滴小事着手,持之以恒

龙永图先生在2001年APEC会议上讲到一则故事,一个七、八岁的瑞士小男孩在一家超市的厕所里很久了还不见出来,他妈妈急了,一个记者刚好碰到她。记者替他妈妈进去找,发现小男孩满头大汗在修抽水马桶,想把马桶冲干净。记者问男孩,你妈在外等急了,干吗还不出去?男孩说,马桶没冲干净怎么可以走呢?龙永图把小男孩的这种责任感称之为诚信意识,从细小的事上可以看到小男孩的道德观念。生活学习中有些事因为很细小,人们不重视它,而失去了很好的教育资源。有些班级做得很有特色,为班级每位学生设立诚信记录,把有不良信誉的学生,如值日生不擦黑板、不打扫教室、抄袭作业、不交作业、上课无故迟 3 到、考试作弊等行为,班主任老师记录在册,一年内凡有不良记录的学生不能评选三好学生,不良记录越多,品德等第越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一定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考试作弊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决不能言而无信。

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同时又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家长在青少年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单是经常性的诚信理念教育,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身教示范作用。在目前的形势下,学校教育如何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从而使诚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加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有的家长为子女写虚假请假条,为子女的错误作掩盖辩护,出了问题把责任一古脑儿推向学校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引起家庭教育的重视。

2011年7月20日星期二

第二篇:浅析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

——兼记我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闽清县高级中学林宜照

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和谐幸福。他们的理想和信念、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关系到社会发展的荣辱兴衰,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充分体现了党对学生的成长高度重视,也表明党的重要理念和优良传统。

由于受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改革发展中的矛盾也反映到中学生的头脑中,加上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中学生产思想道德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要充分认清新形势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充分了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各类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准确把握中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大力促进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

一、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的问题现状

据调查资料显示,截止去年12月,全国18岁以下的未成所人数约3亿,其中中学生约占32%,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的时代正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理想信念坚定,充满健康活力,自主意识强等。但是由于受到社会转型时期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学生思想道德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第一表现在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漠。对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知之甚少,他们不遵守公共道德,随意破坏公共秩序和财物,缺乏社会公德。第二表现缺乏诚信,学习考试出现舞弊现象,学习缺乏动力,消极心理强,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化。第三表现在价值观、人生观以我为中心。许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形成以我为中心的观念,个人主义表现突出,个人英雄主义盛行,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第四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有些中学生,片面追求个人享乐和金钱物质利益,思想和纪律观念淡化,缺乏远大理想和信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明显出现了错位。第五表现在早恋问题较多,对男女生关系问题上,不能处理得当。这造成了学生心思很散失,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去。

二、中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形成的因素

近年来,造成我国中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现象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思想品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些家长本身的思想品行就有问题,家庭的负面影响是中学生思想道德丧失的重要因素。现在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溺爱,导致子女不良习惯的形式,而家庭条件优越的子女往往缺乏自律性,使子女从小养成骄横放纵、我行我素的不良生活习惯。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负责子女的生活,或者由于家长工作过于繁忙,缺乏情感的交流,也无心来管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给子女造成难以矫治的人格缺陷,致使给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构成极大的冲击。

2.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的广泛应用,虚拟网络世界影响,社会多元的精神文化及非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涌现出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断地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思想上的困惑、感情上的失落和行为上的扭曲,容易造成道德上的滑坡。另外由于西方各种腐朽思潮影响,功利主义盛行,一些中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发生偏差,从而使中学生思想道德丧失现象越来越严重。

3.学校因素

受多年的应试教育和升学制度的影响,许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发生偏移,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普通重智育而轻德育,将“以教学为中习”与“以德育为首”对立起来,抓教学而不管德育,认为德育是空洞的,出现了教书不育人的现状。在学校的成绩考核中,以考试分数定成效,而教师德育教育的成果难以得体现,导致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许多教师也不愿意当班主任,这也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缺失的直接原因。

4.自身原因

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一个半成熟的时期,认知能力较差、辨别能力不清、自制能力不强、情绪太过于冲动,思想容易产生偏激,他们接受的教育程度有限,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型,他们不能客观理智地对待各种事情,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做出正确的估计和判断。另外,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渐渐扩大,一些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观念盛行,从小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

三、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系统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按照“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切实贯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方针,与家庭和社会各界一起,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1.发挥学校在德育中的主阵地功能

学校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是主阵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家庭和社会一起,更加重视和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我校在县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校党支部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领导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荣获过:2011年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2012年福州市德育先进单位,2011-2012年福州市先进基层团组织,2012-2013年县德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1).发挥党团组织的先进模范作用

健全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机制。校内加强学生会、团支部等组织的建设与管理,积极培养和吸收中学生德、智、体表现优良的分子入团、入党,壮大队伍,创造良好氛围。坚持实践育人,重视组织中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统筹安排学生实践教学,积极引导中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如“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等;组织中学生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培养他们爱党、爱国、互助友爱、助人为乐的思想风貌和精神情操。

我校党支部十分重视培养和吸收品学兼优的学生接纳为入党积极分子,每学年近一批学生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学校加强学生会和团支部的建设与管理,新学年学生会、团支部都进行换届选举,吸纳高一新生,不断充实学生干部队伍,发挥他们在校园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并利用入团、成人宣誓等重要时机,加强教育,形成热潮。保证共青团的活动时间和条件,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支持团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到我县炮台山上的实践基地进行劳动,还组织学生到我县的敬老院参加献爱心活动,组织志愿者到我县台山公园开展环保活动,组织学生清明节时到烈士陵园敬献鲜花,动员全校学生为地震灾区和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捐款等,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2).要坚持德育为首,落实育人为本

在新形势下,要认识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与教学的关系,不能将“以教学为中心”与“德育为首”对立起来,抓教学的不管德育,抓德育的不管教学。学校教育中要克服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和学校各项工作中,一定要把德育放首要位置,树立科学的德育质量观。要切实做到学校教职工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校德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我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一切以德育为先开展工作,建立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德育教师队伍,要求每位教师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德育工作者。学校充分利用每星期一早上的升旗仪式,要求校领导和行政

人员在国旗下发表讲话,重点对学生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优良传统、行为纪律等的教育。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德育考核评价机制,特别在对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采用积分制考评办法,开展“星级文明班级”评选活动而制定的评选条例及量化考评细则。其中德育评比内容包括:行为规范、班级布置、环境卫生、社会实践,共占量化考评分的45%,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特别在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诚信教育等方面,都必须以良好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自己。当学生难免也有些犯错的时候,我们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来教育,让学生心悦诚服。

(3).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努力做到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学校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文化育人,要充分利用学校特点,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利用学校各类宣传工具,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狠抓校风班风学风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的人文环境,努力做到环境育人。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的熏陶,引领广大中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恶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我校党支部坚持文化育人,以先进的文化来教育学生,狠抓校风班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每学年都制定“德育主题月活动”,其中主题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明礼教育,感恩教育,红五月教育,励志教育,安全教育,责任教育,尊师重教教育等。学校利用各类宣传工具,优化育人环境。利用各种法定节日、纪念日等活动,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在各教学楼,分别悬挂着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的标语;在操场的四周围,其中两边是学校的各学科组宣传栏,按每月的教育主题进行出刊;另一边是学生光荣榜,将学生获得各种各类荣誉红榜公布,树立学习榜样,促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还有一边是德育宣传栏,主要宣传每月德育主题的内容,其中有党支部和团组织专门的各两块宣传阵地;设在校门口的电子显示屏,经常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进行宣传,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德育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高品位的文化艺术节活动。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要求形式规范化,内容要科学化,围绕德育主题,按规定出好班刊,并由学生会组织检查评比,纳入星级文明班级考核成绩。

(4).建设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学校要积极主动地把德育工作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各个方面,重视德育队伍的选拔培养,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德育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全体教师要自觉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学校管理和服务人员也要在严格管理和优质服务中体现育人导向,在关心人、帮助人当中去教育人引导人。特别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这是德育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分层次的培训和教育实践,提高班主任的职业道德素养。建议设立班主任专项的评优表彰机制,关注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需要,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待遇,大幅度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津贴。

我校党支部十分重视教师德育队伍的建设,在每次的全体教师会议上,都重点宣传和学习先进的师德

师风,要求教师首先是合格的德育工作者才算是合格的教师。对于上级党委下达的学习任务,都认真贯彻执行,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并要求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并要求把学习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重点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制定了班主任的评优表彰细则,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待遇和津贴,在评选活动和绩效考核中有适当的倾斜,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周都要上好班会课,必须按照学校德育主题来完成,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质性开展。

(5).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社会的联系

我们要创新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与校内外教育网络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在引导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监督的基础上,让家长和社会承担起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应尽责任。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让德育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方面,构建校内外教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学校作为教育中心,如果不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是难于完成教育任务的。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掌握正确的教育引导方法,打破普遍存在于家长与中学生子女之间难于逾越的“代沟”。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充分体现了我党对这一问题的全局性思考。

我校党支部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加强与家庭的沟通,政教处按照学校的要求,制定了“一对一帮带”制度,对于每班中的学困生和双差生,要求每位帮带教师在辅导帮助该学生的同时,必须每月与其家长保持联系,并做好记录,反馈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教育观。在每学期的家长会议上,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动员社会共同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每学期邀请热心德育工作的校外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开设讲座报告会,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2.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思想道德教育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教育基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尤为重要,要明确家庭教育定位,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基础性作用。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建立起学校与家长、社区工作者密切联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经常沟通的渠道,调动工会、妇联及各类社会组织力量,推动社区公共资源更好为德育服务。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品质,培养他们五爱的道德风尚,教他们如何做人做事,还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减少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家长还要与学校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和学习状况,提高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加强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

3.营造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

加强和改进党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把学

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领导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同时树立科学的德育质量观,把德育纳入教育评价机制这中,准确掌握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开展状况和政策措施实施情况,建立校外力量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标准与制度,考察各类社会资源为学生德育实践提供支持与服务情况。要更好地发挥社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化社会正面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具体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建议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检查、督导;组织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深入各个学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各级党政部门要大力整顿和规范大众媒体和网络,不断增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消除不良文化的传播,向学生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严厉打击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社会风气和文化市场,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性,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从中学生成长的特点出发,紧紧抓住影响中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环节,坚持不懈地开展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把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去。将道德的要求变为主动的自我教育,积极发展自己、完善自己。针对中学生的不同年龄、个性品质、修养和认识水平的差异,各级党政部门要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工作,同时必须注重对中学生的人文关怀的心理疏导。据有关部门调查,很多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因此,我校专门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有专职的心理老师来辅导。当然还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空间。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谈“中国梦”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望,少年追梦则国家昌盛”。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后备军,肩负着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伟大历史任务,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该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第三篇:浅析中学生诚信现状及教育对策

浅析中学生诚信现状及教育对策

摘要:诚信,作为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社会的转型期中,失信的现象却严重地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就连相对纯净的中学校园,诚信缺失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因此,针对中学生的诚信现状,查找成因、研究对策,加强对其教育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学生、诚信缺失、措施

前言:

“人无信不立”、“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君子信而后劳其民”、“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我国古人将诚信称为做人之本,为政之道,治国之纲。在历经千百年的锤炼提升之后,它已成为我国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而在西方,诚信被视为一种承诺、履约的道德规范,认为守约是人的本性,是正义之源。在经济领域,诚信被认为是一种资本,“诚信是金”、“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等理念体现了“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经济与国力的飞速发展。历史表明,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业无信不稳,世无信不安。诚信无论是对于治学经商、治国理政,还是对于修身齐家、为人处世来说,都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和哲理。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赢利原则的普泛化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急功近利、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错误观念四处蔓延。“诚信”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渐渐淡漠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日渐抬头。一些政府部门朝令夕改,欺上瞒下,大搞“浮夸风”,谎报政绩,“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经济生活中,假货、假账、假发票、假钞、假冒商标等等大行其道,走私,骗汇,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屡见不鲜,拖欠赖账,三角债,多角债,随意毁约等等违信之事层出不穷;在学术领域,假论文,假文凭,1

假科技成果一时风行,一方净土也被腐蚀;日常生活中,猜忌,欺骗,尔虞我诈,背信弃义往往夹杂于人际交往中„„等等。这些社会存在,无情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意识,诚信成了“傻冒”,失信成了“能耐”。这些,不可避免地对我们的中学生产生影响。在被称为“净土”的校园中,诚信缺失的现象也在部分同学身上屡有发生。

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据笔者亲身观察,近些年学生作弊行为还是较普遍的,有一成左右的学生经常作弊,有三成以上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而且作弊现象不仅存在于不认真学习的同学中间,还存在于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中。2.作业抄袭司空见惯。

作业抄袭对于不少学生是家常便饭,而且和考试作弊现象一样,作业抄袭不仅存在于不认真学习的同学中间,还存在于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中。

3.失窃现象时而有之。

近年来,学校每个学期都有发生几起失窃事件,每个学期末失窃现象最为严重。在失窃的财物中,有书本、文具、衣裤、鞋袜、随身听、现金等等不一而足。学校对这些失窃现象大多是除了教育本人之外便不了了之,能够查出来仅占少数。

4.欺骗行为屡见不鲜。

学校几乎每天都有学生迟到、旷课现象,迟到理由五花八门,如闹钟没响、闹钟坏了、闹钟不准了、车子轮胎破了、链条坏了、父母亲忘了叫起床了等等都有,而了解之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贪睡。此外,在学生中还大量欺骗他人的行为,包括欺骗同学、老师、父母亲及其他人,如痴迷上网而找借口请假外出、周末请假回家而家中不见人、因贪睡而怕迟到索性称病、向同学借钱不及时归还、多花钱后问家长要钱时称学校收钱、不正当用钱后称钱掉了或被偷了、抽烟赌博未当场见到拒不承认、公物损坏拒不承认等等。

5.人际关系淡薄冷漠。

在笔者平常与学生的交谈中,很多学生表示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

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者有之;为喜欢的异性而争吵打架者有之;因恋爱不成而打击报复的事件在学校也不是绝无仅有。

二、中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学生诚信的缺失,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缺失的一个缩影。导致中学生们诚信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意志力差,缺乏自律。

一方面,多数学生对诚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或安危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这主要是意志力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学生涉世不深,道德心理尚未成熟,缺乏理性思辩的能力,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容易受到消极观念的影响。

2、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教育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学生们在课堂上接受诚信教育,但现实的教育力量往往比理想的课堂教育力量更强大。如数字政绩、无照经营、商标侵权、虚假广告、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假文凭、假博士等,在种种失信的社会现实面前,诚信教育成了“空中楼阁”。

3、学校德育工作的滞后。

在升学的压力下,各中学普遍存在着德育工作滞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重视不够,德育工作只是应付检查,流于表面。二是方法简单,内容单一,学生很难接受。三是学风不正。部分学生只是抱着混文凭的目的来的,很难静心学习。四是管理理念不到位。在教育中重“知”轻“行”,重知识教育,轻情感教育。此外,高中连年扩招,人数大增,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也给学校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4、家庭教育乏力。

当代中学生的家庭诚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孩

子,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没有及时制止,还起了教唆的作用;还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同时,作为独生子女,从小缺乏儿童伙伴,离群寡居,容易形成不合群、自私、胆怯、不关心同伴等不良心理。这些是导致学生诚信观不强的主要因素。

5、约束机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道德良心的基础上,主要靠传统、习惯、舆论去遵守,因此缺乏严肃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应,而新的维系手段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出现。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除此之外,老师、家长的观念和喜好也影响着学生的诚信意识的建立。以上种种表明,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在缺乏对他人的信任时,自身也不由自主地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道德底线一降再降,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中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建议

1、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两条重要途径。从德育的角度来说,身教的功效大过言传。古今中外的事实都证明了: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躬自厚而薄于人”的品格,学生才会自觉自愿的接受其“传道、授业、解惑”。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行为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所以广大教师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确立诚信立教意识,树立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新形象,诚信修己,诚信育人,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2、挖掘多样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开展以诚信教育为抓手,将诚信教育与传统

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同时,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教会学生做人,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3、诚信教育走向社区、进入家庭。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学校诚信教育与社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现如今孩子诚信缺失,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社区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

4、以人为本,探索学生“自主发展”德育模式。

外部的环境、制度、教育的确都能对学生的诚信产生影响,但这些都只是从外部产生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学生从内在的修养做起。当今的中学生非常强调和肯定自我,但假若不以诚信来武装和充实自我,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和完善自我。当前在开展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我们尤其要讲清诚信与自我完善的关系,要通过诚信教育,唤起广中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识,自觉加强诚信建设,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树立起“从我做起,诚信自律”的信念。

5、要完善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完善机制是诚信重建的保证。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和约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少有效的机制约束,高中生诚信教育不免流

于空洞的说教。教育是关键,机制是手段。要把教育引导与机制建设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手段,促进诚信缺失问题的解决。

参考书目:

1、《中学生诚信教育》民族出版社中世编辑室组编民族出版社;

2、《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中华诚信名言点评》江万秀著,中国方正出版社;

3、《格言大词典》郭东斌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4、《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分析与预防方法》陈兰秀著,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

甘肃省民乐县第三中学 安维祥

[摘要]中学生健康不仅指生理、身体方面的,而且包括心理方面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青春期、挫折、家庭、社会环境等是产生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校、家庭、社会要转变教育观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原因 对策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文化知识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长期以来,学校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学校,教师应适时适宜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宣传与教育,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

一、认清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三点:

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

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2.情绪和情感不平衡

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热情,却有时又会转向反面陷入极端的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故有人把青少年这个阶段说成是“疾风怒涛”时期。

3.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能力的差异

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但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跟不上,对各种信息不能过滤,就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如果注意加以引导培养,就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

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学校虽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有了认识,但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形成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调查研究不深入,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维护初中学生的健康心理,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1.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具体实施时,教师首先要认清常见的心理障碍种类和形式,如自卑、好高、逆反、封闭、虚荣、妒忌、冷漠、厌学、趋向、求刺激、性差异、早恋等心理,以便对症下药,及时疏导,其次寻求心理障碍防治的措施与途径。

2.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必要条件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根本的。家长不但要生活中关心爱护孩子,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家长要做不溺爱和娇宠孩子,而应尊重和理解孩子,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的孩子,有时还可以创设条件,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有着健康的心理。

3.正确的学校教育是重要因素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学生知识的掌握,健康心理的形成,绝大多数是在这时得到完成的。因此学校不能划分班级等差,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要平等、尊重、信任、理解,提倡疏导,忌用堵塞,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同时,要把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

4.加强学生的修养是关键

要让学生有着健康的心理,必须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适应各个年龄段的过渡,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在行动上要善于自我激励和反省。其次,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辨别是非、美丑、真假、善恶,懂得坚持真理,抵制不良影响。最后,告诉

学生每当遇到烦恼、苦闷、失意时,要坦诚向老师、长者、朋友倾吐,求得理解和帮助;遇到表扬批评要自警和自省,遇到诱惑要自控,要使自己保持开朗和愉快。

5.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教育活动,仅仅靠几堂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生活动中,而班主任是联系班组最紧密的纽带。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工作势在必行。班主任要把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教会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培养他们自我排除烦恼、保持健康情绪、避免消极心理、保持积极心理等能力,从而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6.全员参与,共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在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时,伴随此项工作的普及,它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必将成为每位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专业从教人员的事情。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科教育的渗透、课外活动的熏陶和学校教育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另一方面,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教合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共铸整体教育合力,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摒弃德育化、课程化和医学化的倾向,使心理健康教育向良性方向发展。

总之,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好更快地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体魄,使青少年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全面

和谐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维康.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3]王浩.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教育与管理.

第五篇:农村教育问题及对策

榆次区的教育发展整体上存在不平衡状态,农村要落后于城填区域。尽管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但总的来说,还有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施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落后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投资也比较多,但比起城市小学,各门主课及音体美等副课所学的仪器、器材、图书等投入仍有欠缺,使一些实验教学、实践活动无法开展,学生缺乏动手能力,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2.教师待遇有待提高、教师调动频繁、师资力量匮乏

虽然今几年,国家对教师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方面都有所提高,但是农村学校仍然留不住老师,很多老师会抓住每年的回城考试机会,离开农村。当学生适应一位老师的上课风格及独特的教育方式后,面对教师的频繁调动,学生需要重新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这需要一定时间,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无形中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可能会因为不能及时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而导致学习成绩变差。现在村里的副课老师一个人要带至少2-3个学校的课程,这种跑校的方式,一方面老师的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

3.家长素质较低,不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榆次区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受农村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学校中学生家长大都是农民,素质都不很高,有的甚至是文盲,大部分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孩子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属于“放养式”管理,因此,学生从小接受的家长给予的家庭教育不足。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主课成绩,对副课成绩及爱好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发展不全面,未能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均衡教育资源 一方面区委区政府、教育局等部门应加大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继续支持农村小学教育。另一方面应调动社会力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农村小学教育,提高办学条件。例如:增加图书的种类及数量,按照学生数量配套相关的体育设施、学习器材等。

2.提高教师待遇

各级相关部门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确保乡村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为学校捐助资金,用于教师帮扶。以便于留住老师,一定程度上减少他们的频繁调动,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保证。

3.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使农村接受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等新观念,澄清人们对

义务教育在认识上的误区,加强对义务教育的宣传,重新认识义务教育意义与价值。

总之,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农村义务教育要在地方政府的倡导与组织下,形成社会和家庭参与教育的机制。包括参与改善办学条件;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参与对教育的监督与评估;为学校教育提供各种社会实践场所等。当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力量融为一体、各显其能、各尽其力时,农村义务教育必将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道路。

下载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及教育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及教育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中学生不诚信行为产生的动机及教育对策

    浅析中学生不诚信行为产生动机及教育对策华师2003级教育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许德权 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既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起码条件,又是一个社会赖以存......

    直面中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

    直面中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 南漳县霍效菊 摘 要: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厌学、考试焦虑普遍;其次,......

    中学生心里健康教育问题

    中学生心里健康教育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力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学阶段是一个学生发......

    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Value Engineering· 315 ·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及其对策探讨Problems and Solutions for Enterprise Education of Graduates in China(Jincheng Institute of NanJing......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小学教师,我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论文-中学生环保教育对策

    中学生环保教育对策 青云中学 王买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剧增,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类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保护环......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被全社会所关注。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中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在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呵护下茁壮成......

    家庭诚信教育问题的探索

    家庭诚信教育问题的探索 渣渡镇木丰学校邹紫旭 现代社会对诚信的高度需求,要求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由于教育具有前瞻性,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并体现将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