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讲授法”该何去何从
论文题目——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讲授法”该何去何从 学
校——乌鲁木齐市第十九中学 姓
名——郭 秀 云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西路175号 邮
编——830046 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讲授法”该何去何从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开始新一轮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成为教学领域探讨的核心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的天空中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如众星捧月,而讲授法作为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受到更多的是指责和批判。在反思我国教育现状的过程中,客观、理性地认识这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利与弊,用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对其进行改进,是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课题。
一、“讲授法”何以遭到质疑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不盲从老师的一言堂,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质量,而讲授法给人的印象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且往往会在课堂上持续几十分钟,在“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这种静听就更有理由引起人们的质疑:端坐在课桌前沉默无语、几乎没有任何形体动作、看不到外显的对象操作的学生,如何能够成为主体?这是讲授法引起置疑、招致批判的显著特征所在,看似它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其实,这是对讲授法的误解,也是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断章取义,是不符合新课改的真实意图的。
二、客观认识“讲授法”
“讲授式教学”在色彩纷呈的各种教学方法中,之所以应用广泛,历久不衰,有其内在的原因: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最重要、最自然的工具。讲授法以语言为信息载体,通过师生的口耳相传,实现信息的传递,充分体现了语言在人类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性。
“讲授法”可以说是其它教学方法的基础,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育职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利于传授系统化知识,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得到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讲授式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对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诸多非议: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于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依赖心理,逐步失去主动探寻知识的意识和习惯,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不利于因材施教,“讲授法”以同一的步调开展教学,不能很好地兼顾到学生的差异,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是班级中“落后生”产生的原因之一;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当讲授所占的比重过大时,学生活动所占的时间必然减少。这种状况的长期延续,使教师和学生形成思维和行为定势,演变为课堂上只有教师讲和学生听,学生的实践环节被忽略。
三、如何在地理教学中优化“讲授法” 1.教师要精心选择适合讲授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内容决定形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运用讲授法呢?讲授式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主要适宜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例如容易混淆的词语,概念;时间不允许学生进行讨论时;学生自学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教师要进行总结、归纳等。如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气压带和风带、等高线的含义、气候特点的分析等内容较难,理论性较强,应较多的采用讲授法;此外容易被学生忽视的概念、原理要重点讲授,如荒漠化的概念。
讲授的内容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确定重点难点,不能随心所欲。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教授内容一定要重点突出,围绕重点,组织讲授内容;分析难点,研究如何解说,不要面面俱到。2.教师要用心锤炼语言功底
很多人提到讲授式教学,就会嗤之以鼻。因为他们眼前浮现的就是教师我讲我素,学生要么心不在焉,要么思维停滞。这仅仅是对讲授式教学的片面认识。一节成功的讲授课,能使学生积极地与教师的思路保持同步,产生共鸣,心无旁骛,从而高效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老师讲、学生听这一现象,而是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这一本质。
教师在讲授式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看似权威,但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因为要想获得学生对知识渴求的目光,教师就必须让教学内容充满吸引力。教师必须要利用广博的知识,新奇的实例,通俗的语言将深奥、枯燥的知识浅显化;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生动、优美、简洁、清晰,富于条理性、趣味性和幽默感,讲授的音量要适当、快慢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用最雄壮的言辞激励学生;还要善于把握讲授的时间,用科学的调配引导学生。只有这样,讲授式教学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机。这些都对教师的基本功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平常的工作中注意锻炼语言功底,积累储备的教学素材,除了教材中的案例外,教师若能经常在上课时引用时事材料和生课外材料,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3.学生要为课堂做好精心的准备
要想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在讲授教学中,学生的部分不容忽视。学生作为听课的“客体”,虽然表面上看,他们是静止的状态,但学生的内心是十分活跃的。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听课效率,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学生为什么会在课堂上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呢?就学生而言,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学习状态不佳,二是对所学知识早已熟悉掌握,三是出现了知识断层。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听课效率,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因而,成功的讲授课还需要学生在课上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因而教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在 课下对新课进行必要的预习。4.讲授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讲授式教学主要有描述式、解释式、论证式、问答式等不同方式方法。在讲授式教学中,除了多种传统方法的运用外,还需要添加多种元素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
①用启发式辅佐讲授法。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其实就是启发式教学。课堂讲授法应多与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启发式的长处可以弥补讲授法的不足。讲授式教学的最大弱点就是信息的单项流动,容易步入“填鸭式”误区,而启发式则避免了这一弱点。启发式不把学生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引起学生兴趣,引起回忆、联想、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引起运用知识发现问题的热情,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例如我在讲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一难点知识采用对话式教学方法,一问一答,实时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紧跟教学步骤。
②创设课堂情境---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根据课程情况,适时创设课堂情境有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理解,生成知识,为学以致用奠定基础。例如必修二中《农业的区位选择》和《工业的区位选择》就适合利用创设课堂情境来教学,通过不同的角色来体会知识。情境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结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隐含的方法。
综上所述,“讲授式教学”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方式,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对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必然要继承,但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对其不断加以改进,充分发挥其优势,使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二篇:写字教学,我们该何去何从
写字教学,我们该何去何从
——农村小学写字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字的评价中提出:“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那么,现实小学生的写字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当前小学生的写字兴趣,分析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情况,探讨如何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达到《新课标》中提出的目标要求。为此,近一年来我在我们学校就学生作业的书写情况、学生能否按照“三个一”的写字姿势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对学生书写状况的重视程度、家长对孩子书写情况的认识等问题采用观察分析、个别访问、查阅学生作业等方法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关键词]书写规范 坐姿 执笔姿势
一、现状
(一)书写不规范。
首先是笔顺不正确。笔者碰到过的学生中有许多同学在写诸如“过”“连”等字时,都是先写“之”底再写“寸”和“车”;其次是错别字多,尤其是同音替代现象极为突出,这或许跟如今网络语言用字混乱的现象不无关系;还有就是某些常用字的习惯性误写,比如我所在班级的同学中有多位将“落”写成左右结构以“三点水”为偏旁,有些同学将“真”字中间三横写成了二横等等。我原来所在学校边上幼儿园园名中的魏碑字体“镇”字右边的“真”就是二横,可以想象学校都这样,何况其他地方。
其次是字体不端正。字体歪歪扭扭,横不像横、竖不像竖,整个字扭捏成一团,将汉字方块字的特征丧失殆尽;有的龙飞凤舞,字迹潦草,让难以辨识。更为奇怪的是学生作业书写规范的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反而下降。经查阅学生的作业,发现我所带的低年级学生还是比较重视作业的书写质量,基本能够按照字的间架结构规范、整洁、美观的书写。一开始我怀疑是老师要求不一样造成的,结果我又把整个低年级段的所有班级作业都查阅一遍,学生重视书写质量是普遍现象。而查阅中年级作业,情况则大不一样,也许是由于作业量的增加,多数学生只追求作业数量,忽视了书写的质量,认为只要把字写正确就行了,规范不规范无所谓。
最后就是书写随意,涂涂改改很多,擦拭(或用修正液涂改、修正带等修改)严重,卷面不整洁。格式不正确、行款不整齐。表现在标点符号的占位不规范,作文段首空格不按规定,字体大小不整齐,将字体写在方格外等等。
(二)写字姿势不正确。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而当前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一”大都不到位: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我曾随机观察、调查过本班和临近班级,发现写字姿势的正确率仅在10%—30%。前一段时间我听了本市内不少老师的课,通过随堂听课我很观察学生的书写姿势,发现尽管每个教室都张贴着正确坐姿和执笔姿势的挂图,以及“三个一”的写字姿势要求,授课教师也做到随时提醒,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不正确。最近我校有一三年级老师请假,我临时帮看一下班,学生作业时我便观察学生的执笔姿势,竟然发现没有一个是对的,可想而知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书写质量和身体的生长发育。
(三)对写字不感兴趣。
通过与学生交谈得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开始学习书写汉字,对我们中国的方块字比较感兴趣。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的书写生字。进入中年级后,由于作业量的增加,把规范的书写看作浪费时间,感到枯燥无味,再加上也会玩了,知道怎么调皮了,认为书写不好不扣分,只要不缺“胳膊”少“腿”的写对就行了。
(四)教师的认识不到位。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应试教育和考核考试方法的影响,教师把工作的重心偏向了知识的传授,考什么就教什么,而忽视了习惯的培养。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孩子考了多少分,而不去注重孩子的书写习惯怎么样。
诸如此类,长此以往,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孩子的文化素养也得不到提高,考试成绩也不会太理想。
二、分析
(一)社会因素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已越来越为广大小学生家长所重视,学前学 2 生已经开始写字,但是家长没能关注写字姿势,入学后不好纠正。不适当的早期教育,对小学生的硬笔执笔姿势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其次家校结合不够,家长也不关注孩子写字习惯的培养。而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因特网覆盖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家庭或个人拥有了电脑并安装了宽带网,于是许多家长出现了轻视书写的思想,认为“字写得规范不规范并不重要,只要写对了就行,至于怎么写,那就更无关紧要了,只求写得顺手,写得快。反正,以后电脑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字写不好就用电脑打印就好了!第三受经济利益的影响,一些书写工具制造商和小摊点的经营业主,迎合小学生对色彩和形状感兴趣的心理,制造、出售各种形状奇特、色彩鲜艳而不科学地书写用具。低年级学生手型还很小,肌肉骨胳发育还未健全,对较粗、较短、圆形、细芯的笔常常难以握稳,长此以往,也严重影响了学生正确执笔习惯的形成。
(二)学校因素
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哪怕是全国知名度比较高的学校,像永威学校、杜郎口中学、向阳小学等学校,笔者曾亲自参观考察这些名校,感觉他们大都是只抓成绩,对习惯培养只提不抓,有的学校连提都没提。而我们连云港市教育局对写字教学这一块提出相当高的要求,但是我们有很多领导思想上不够重视,笔者在之前的工作单位曾经狠过抓过写字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已调离原单位,听说现在学生想练字教师都不给练,领导思想上就不重视,再加上平时教师要求、关注不够,学生的书写能好吗?许多教师对学生写好字认识不足,仍然把目光死死地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认为只要能写得对就行,至于写字的质量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吃力不讨好,殊不知这样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成绩将受到很大影响。
(三)教师因素
首先就是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每周一课时的写字课这块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许多老师认为,只要把习字册发给学生,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就行了。没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讲解、范写,写的好坏与否,全靠学生的悟性。其次就是教师没有把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起来,学生觉得写字枯燥无味,没有兴趣。最后就是教师的水平不行,不是教师不想辅导,而是辅导不了。学校缺乏能够辅导学生写字的 3 老师,教师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写字质量。
三、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要想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要从低年级抓起,应认真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转变学校和教师的观念。
首先从学校领导层面上要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要把提高全体学生的写字素质当作学校教学的目标。郭沫若先生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人文内涵的外在显现。在汉字进入电脑以前,写字曾被普遍看成了读书人的门面,不能不重视。但电脑和汉字输入技术发展却使学会写字的“必要性”越来越小,同时也为“藏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字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因此,写字教学中进行一些带有提高性质的书法培训是必要的,但首先要让所有学生把字写端正,写规范,从小打好写字基础。其次,引导学生练就一手好字不仅仅是写字教师或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全体教师的责任;同时,也要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其实,写字的好处不仅仅在实用,其更大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毅的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的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素养。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来临的今天,写字教学仍然要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多方的重视。
每一位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应真正实现教育观念的转轨,认识到应试教育只强调教育的筛选功能,忽视了教育功能的整体性。这种只为了考个好成绩而进行的知识的传授,忽视教育的其它功能发挥的教育模式,已严重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步。而素质教育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实现和人的自身价值的发展。
(二)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儿童书写姿势正确,书写时精神集中,力达笔端,全身气血顺畅,从儿童的心理、生理角度来看,不仅能开发全脑功能,促进形象思维、视觉发展、调节心律和呼吸,而且还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教育是明天的事业,也可以这样理 4 解,写好字也是为了孩子们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思想上重视写字教学,把写字教学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才能更好地上好写字课,指导学生写好字。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轻者影响写字质量,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让学生达到正确的书写姿势,可从以下方面努力去做:
1.编写字口诀。把正确的书写姿势:坐姿及握笔的要点通过幻灯片、语言,详细生动形象地教给每一位同学,然后把书写姿势编成简化的口诀:“写字时,要做到:①坐姿,头正、身直、脚平;②握笔摆好‘三个一’;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③心平气和,态度认真。”让学生熟记成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念口诀,再练字,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2.查病因,治根本。对于学生写字出现的错误姿势,要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亲自实践,查出不正确书写姿势的病因,方能治根本。如学生的书写工具不科学,应及时告诉学生更换,对学生晓之以理,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笔可以用,什么样的笔不能用,不能光图新鲜、好玩。再如学生写字时常见错误执笔八例:笔尖太低、四指分家、靠点不对、拇指包笔、关节突出、毛笔姿势、勾腕执笔、抱拳锄地等让学生试一试,学生就会发现这样执笔是看不见笔尖的,为了看到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头向左偏,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很不舒服。教师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再让学生体验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学生就容易改掉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3.教师以身作则,找出典型树立榜样,多鼓励。结合教学给坐姿及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拍照,展示给大家看,每节课都特别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小明星”,让身边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改掉不良的书写姿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之一就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师的 5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个别辅导时,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之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三)重视写字课上的指导和训练。
写字课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学学写字,练练字,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写字教材,交给学生汉字的整体观念,把握字的结构,规范字的笔画,掌握字的笔顺规则,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下,把字写好。另外写字也要遵循一定的规矩、法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严格遵循规矩,刻苦训练,持之以恒,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重视教师榜样示范作用。加强写字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写字教学效率的关键。惟有老师善书,学生才能善书。特别是我们语文老师,与汉字接触得最多,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会使学生更喜欢你。教师平时应该十分注意书写姿势、握笔姿势,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在书写时,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写好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掌握书写规律,从来不是靠几节写字课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养成习惯。我们在写字的同时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也能陶冶他们的性情。古人爱习书法,因为书法能修身养性。
(四)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
1.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励。
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1)古人习字学书的故事。王羲之、怀素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 6 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
(2)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在写字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把知名人士对中国书法的论述讲给孩子们听,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明白书法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
(3)解字说意,编写小故事。为了引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2.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
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
(1)作业星级制度。每次作业面批时,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红星。
(2)小组竞赛。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获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个“小礼物”。
(3)个人竞赛。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写字比赛,前三名的同学在学习园地展出,获得进步奖的学生得到一个“小礼物”。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3.定期办作业展览。
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和报刊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放进学习园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整个班级也因此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五)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我们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时是一种书写,做作业时又是另一种书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作业多,难以顾及书面质量;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实现知识的迁移,没有形成自觉写字的习惯。为此,在写字课上,要对学生反复强调,一定要将练字融入日常的各科作业之中,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有 7 这种意识,就应该做到不管是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写字,就要严格遵守正确的写字姿势,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特别要抓紧日常各门作业这一练写字的最好机会,和各科老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提高写字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不可浅尝辄止。只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写字教学就一定能拥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性地位,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写字质量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中国钢笔书法》,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2009年。[3]《中国古代书法家故事》,湖南美术出版社,寇颍川编著,1985年。
[4]《田英章硬笔楷书标准教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田英章著,2013年11月。[5]《楷书要论笔法》,湖南美术出版社,田英章著,2015年1月。
第三篇:庞大考生队伍来袭,高中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庞大考生队伍来袭,高中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2014年全国高考人数再创新高,请看下面这些数字:2014年四川高考报名人数为57.17万,创历史新高,贵州报考人数28.5万人,增长13%,广州报考人数为75.6万,增幅3.6%,江西报考人数32.3万,增幅18.8%。面对庞大的高考团队,有限的高校招生名额,高考生,你们的出路在哪里?
如果你的成绩很好,上大学,继续求学是你的选择,但是高校的大门并不是对人人都敞开的,对于那些成绩不够理想的,无法上高校继续深造的学生,你们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是放弃求学直接就业还是选择一个职业学校继续深造?学什么专业比较有前途?这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要面对的。读懂以下几点,或许能让你少走一点弯路。好学校不如好专业。都说“男怕入错行”,其实选对一个专业对女生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学校的氛围固然重要,然现在的高等教育都是比较开放自由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在个人,选择一个好的专业,不仅需要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也要根据现实的社会情况,好专业成就将来职场精英,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分加彩。
技能比学历更好就业。传统的思维总是趋向于高等教育,一纸文凭比技能更得青睐,然而在这个能力至上的社会,这点慢慢行不通,好的学历是入门参考,但是技能才是升职加薪的主要依据。突破传统思维,选择一项好的专业技能培训才是应时应景之举。
IT行业前途好。目下的形势来看,IT行业迅猛发展,移动电商和移动软件工程师都是目前就业形势很好的专业,同时企业对于这些IT人才的需求量也是极大的,未来的IT行业将继续为推动信息社会发展而存在并壮大,IT行业前景普遍被看好。
学IT不是男生的专利。很多女生对IT行业有兴趣,但总被自己的思维束缚,认为学IT是男生的专利而止步。其实,IT不是男生的专利,女生也可以成就自己的精彩,女生天生的细腻及对美的把握也可以让她在IT界自由驰骋。
南方IT学院有着18年的IT培训经验,主要开设有移动电商和移动软件工程师两大专业模块,雄厚的师资力量及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其成为中国IT教育的卓越品牌,现面向社会广泛招生,凡年满17周岁,拥有高中或中专学历的都可报名参加。
第四篇:新课程中地理教师必备
新课程中地理教师最应必备的基本学术专业素养 教书育人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地理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练好教学基本功,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和技巧,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教书育人能力。一般来说,当代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素养。
首先。教材加工能力是地理教师惊醒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
地理教师必须全面地掌握教材和深入分析教材,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真正领会教材的实质,对教材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名合格的当代中学地理教师必须能够深入地钻研地理教学大纲,地理课本、地图、有关教学指导用书和参考资料,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的,分析教材的系统体系明确各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前后联系,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及其内容的组织结构。但是地理教材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一般教学内容,如果地理教师照本宣科,也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地理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内容特点,教学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等,重新组织和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精选,补充,并作出必要的修正,从而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弛适宜,结构优化的知识体系。时代前进,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作为一名当代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得知识更新能力
有人把20世纪90年代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21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将会更快,边缘科学越来越多,各门学科将会相互渗透。而教师应该是人类创造的新的知识,财富,新的发现发明,新的研究方法、新的价值观念等等的最及时的传播着。作为一名当代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具备一种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事业的强大能力,能够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以及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媒体,及时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地理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新方法和新信息。使自己始终具有崭新的科学内涵和崭新的人文本质,做到一专多能、通晓多个学科领域,能够引导多门学科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重任。
这就要求地理教师的前瞻能力也有为重要,中学地理教师在具备了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应当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或某项素质优势,建立一个远景目标,并围绕目标设计出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蓝图。这样在开拓进取的征途中,既不至于失去前进的方向,又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能激励自己不断向最高的顶峰攀登。此外,地理教师还要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在参加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要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中学地理教师必须能够预测未来地理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地理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21世纪地理教师的素质结构,并以此作为自己不懈追求的目标。
课堂教学实教学工作的主渠道。一个教师能否驾驭课堂,决定着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失败,而且地理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这也要求地理教师要强化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时机,因材施教,组织好地理教育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是地理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特别重视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必须通过“学”而起作用,“导”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学生只有对地理学科感兴趣,愿意学,主动学,才能学得好。
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彻底改革过去那种一味灌输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套,大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动脑、动口、动手、用眼和用耳,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实践证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教学信息是“单向”传递的。震中鼓励的,没有思想感情的信息交流,学生必然处于被动地位,创造性思维锝不到应有发展,教学效果就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反之,在教学中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师生以及生生之间进行信息的“多向传输”,学生的思维就会比较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就比较容易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此外,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把握好知识传授的情况下,课堂教学要具有撼人心魄的审美感染力,多一点机智,多一点幽默。
指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估、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所以教学监控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师的反省思维和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学地理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
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明确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在教材的呈现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师生间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地理教师努力已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一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保持对自己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一旦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要立即想办法纠正。认真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发展速度与水平,采用各种方法评估学生的基部程度,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完成以后,要及时、认真地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自己的教学在那些方面取得了成功,在那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等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育,要求地理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很好地处理地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根据地理教育内容的变化,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并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的进度、速度和难度,使教与学达到动态的平衡,表现出较高的教育机智。
21世纪的地理教育,对地理教师传输信息所需要的表达能力的要求将大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地理知识信息的传播,主要是以语言的方式进行的。地理课堂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和方法,地理教师都必须运用鲜明、生动而准确的语言。首先,讲课要符合语法,合乎逻辑,与句完整间接,没有语病,普通话尽可能流利。其次,必须用自己的语言上课,并形成富有独特感情色彩的语言。教师上课时只有在教材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便打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第三,授课时语言要快慢适度,疏密相间,张弛结合,抑扬顿挫,起伏跌宕,使学生能够变听边思考,能听清要点,记下要点,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那种“机关枪式”和“大辩论式”的语
言,会对学生的大脑细胞产生反响刺激,从而滋生厌学心理。
此外,地理教师还要讲究书面表达能力和课堂体态语言艺术。地理教师经验的总结,教研成果的表述,教改方案的制定,都需要地理教师将所作、所感、所思、所务用笔表达出来。因此,地理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做到书面表达概括、严谨、清晰、简明。而由教师的表情、姿态等构成的体态语言对教学语言的表达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它可以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更加准确,更加丰富,更加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处于学生注意的中心位置,其一个眼神,一举一动,都能给学生传递信息,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动手表达能力
动手能力这里主要是指地理教师绘制和使用地理板图和板画的能力。地理板图是地理教师根据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在对原图进行取舍简化的基础上,以明快、简略的线条,迅速、准确地绘在黑板上的一种主题突出、生动醒目的地理图象。地理板图是地理教师为了突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形态特征。
指导能力。
21世纪学生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教师将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权威,而知道学生学会学习,激励学生善于思考的要求将大大加强,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有知识的传授者、官署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上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在90年代中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提出了“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着’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并塑造他们。”在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中,地理教师必须因材施教,能为不同发展层次与水平的学生创设出适宜的学生条件和学习环境,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合自己求职特点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善于发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增长学生动脑和动手的时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地理教师还要具有指导学生生活、职业选择一思想进步的能力。
实践能力
1开展课外活动的能力 ○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理教育必须大力开辟第二课堂。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课堂知识得以验证和运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地理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能够在课外活动中指导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天象观测、地震预报、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学具制作、编辑出版地理板报、撰写地理小论文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调查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增长他们的聪明才智。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教学的条件、手段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教育技术已经升入课堂之中,而且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教育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利用将日益向大容量、网络化、快速化方向发展,与教育教学关系也更加直接和密切。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和教育习习技术革命,使教师教学工作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页讲义、一堂课”的教学手段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而当代
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强化科技意识,增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学会利用电子技术及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进行辅导教学,并利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3人际交往能力 ○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在工作中或者工作之外交流信息的一种能力。新世纪的学校教育将打破校园的“围墙”走向社会,现代教育已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事业,学校,家庭,社会两成一体,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学校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教师不仅是学校一员,还是整个社会的一员。而且地理教育活动的涉及面十分广泛,这也要求地理教师必须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形成多种社会关系,承担各种社会角色。
竞争能力
在教师之间开展有益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够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受到学生好评的教师将受到重用;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甚至根本不识和作教师的人,将被淘汰。竞争上岗是激活教师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现在中学地理教师要敢于竞争,乐于进取。只有真正树立了竞争观念,才能不断提高竞争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被教师普遍接受与认同,但是怎样才能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学科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一线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地理课改教师,应如何确立教师角色的定位,怎样开发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资源,怎样“教与学”才真正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初、高中阶段的学习与高考的衔接,怎样探索可操作的新课程课堂的教学组织模式等等,一个个问题都等待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回眸历史,课程改革总是伴随着希望与困惑,矛盾与冲突,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第五篇:高中新课程教学地理学科经验交流会议材料
高中新课程教学地理学科经验交流材料
高中新课程实施给我校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我校地理学科教师积极探索新课程,确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努力营造一个学生有发展、教师有建树的绿色教育生态环境。
为了将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放在对“有效课堂”的研究上,而着眼点又重点落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我们针对如何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按照学校安排进行了一系列教研活动,曾先后作过,并一直坚持进行的有:
1、扎实开展教研组活动
我校长期坚持有计划、有组织的全民教研活动,每周星期五是文科组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活动中大家学习教育理论,讨论教学问题,集体备课,互相探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课堂上遇到的易错问题,共同提高业务水平。为了使教研组活动更具实效,教导处要求每个教研组在学期初制定本学期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这就使全校每一位教职工都能亲身参加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地理学科老师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并且从中受益,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抓实常规
学校要求教案书写规范,要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拓展,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备教法、备学法、备考法,使教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备课时做到:①要突出一个“人”字:树立“三本”的教学理念,备课时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②要敢说一个“不”字:敢于用质疑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对待教学,对待教材,备课时多问“为什么”,对教材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研究,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对新教材的独到见解;③要讲究一个“思”字:要经常就自己的备课和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写课后教学反思,善于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④教案要提倡一个“活”字:教案书写不拘一格,体现个性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逐步由手写教案向电子教案过渡,可以使用通案(电子版),但要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对新教材的独到见解和处理方法,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具体措施,体现自己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我们地理学科教师认真落实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抓实常规。
3、积极进行听评课活动
按照学校教导处、中心教研室的要求我们制定了详实的听评课活动计划,每周至少听课两人次,每周的公开课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主题(比如第三周关注有效教学、第四周同课异构),通过不同年龄教师的说课、上课和教后的评课、反思,引领老师们注重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
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话说得非常实在,我们地理学科教师珍惜反思,也重视反思,力图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今,新课改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激发着学生的潜能,点燃着学生的智慧火把。同时,新课改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地理学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刻地领悟到:
1、课前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解读课程标准,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除了课程标准外,教材作为教学的参考,也非常重要。教材不仅限于课本,还包括各种其它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在平时备课时,大量翻阅各类教辅材料,上网查询与教学有用的各种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认真落实教材系统中的阅读、读图思考、活动、案例分析、问题研究,是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尤其重视“过程和方法”的价值取向,要求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地理课本中的这些环节,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试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一落实这些环节。这是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和关键。
在课改进行的过程中,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和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的激烈碰撞与摩擦。
1、作为教师,我们始终对新课改的评价体系顾虑重重,始终在考虑高考与各种质量检测,这一点影响了我们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
2、新教材、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教材与课程标准不配套、教材与辅导材料不配套,尤其是我们用的第二教材,难度过大,不适合高一的学生,还有诸多实践活动缺乏设备(如地球仪)等。
3、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对于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应如何把握?还有教材中众多的探索、阅读、案例研究等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心中没底。此外,部分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也不符合教学实际或学生的实际,活动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很难在课堂上实施,有些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对于初中地理知识基础较差的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
4、新课改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引导点拨的总时间应控制在一节课的1/3—1/2,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探究、自己发展的"空白时间带"。然而在现实情境下,为了教学进度,教师满堂灌、自己大讲特讲的现象还是客观存在。
应对措施:
1、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必须要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等,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布置作业时,要求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地图的分析,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地接受知识。
3、课堂教学中可适当采取多种方式,根据教学所需,发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课本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可以将书中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来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吸引力。
以上是我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感受和体验。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