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途径初探
农村初中德育生活化途径初探
开县后河初级中学:刘方清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现实社会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变革,原有的学校德育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立足于课堂,满足于道德知识的传授,只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无视学生道德能力的形成,德育效果是微乎其微。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能说会道,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可是在遇到问题时却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教育如此苍白无力而困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德育已与学生的生活脱节,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可以说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
我校于2006年12月向开县教师进修学校申报的《德育生活化研究》课题获得批准后,我们为了让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真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探索生命的奥秘、思考人生价值的过程中,感悟生活,领悟道德的真正内涵,并加以内化和升华,进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我们就其实施德育生活化的途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主阵地,所有学科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尤其是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学科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最经常的途径,为了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我们要求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文明礼仪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校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纳入常规教学管理,在教师的备课中要求能充分体现情感教育目标,并在课堂上积极实施德育教育。例如,政治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我们要求在教学中要运用文学方式实现理论的现实化,生动化,情景化,情感化;语文课教学要以文学的真善美、纯真美为启迪,让学生自然体验激动、崇高的境界,以优秀文化启迪学生心灵的愉悦,实现情与德、知与行的贯通;数学课教学要利用数字的奥妙,时时引导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坚持;历史课教学要在传承中华文明史时,让学生感触到祖国的伟大,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对先贤的崇拜之情,让学生直接受到生动、丰富、富有感情的道德洗礼。
二、注重校园德育环境的优化
校园文化环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学校的一草一木,精心布置的长廊,巧妙构思的板报,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图片、资料等,以及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行、学识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和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教师群体形象是形成整体性教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
1、作为一所农村初中,我们因地制宜注重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环境的建设,充分利用墙体实施墙体文化,刷写激励性标语、校训,让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得到约束。利用橱窗、图书室、教室、餐厅等专用场所,构建与校园特色相吻合的主题校园文化,紧紧抓住宣传阵地,保持德育宣传力度,让学生时时刻刻都置身于充满愉悦的德育氛围之中。
2、我们在校园橱窗开辟了固定的“德育之窗”栏目,政教处专人负责定期更换内容;在教室前和教室里的墙壁上,有选择的张贴对人生有启迪意义的名人名言;食堂里张贴珍惜粮食和文明就餐的标语;在花园、楼梯墙壁等处都有友善人性的提醒;“国旗下讲话”是学校进行德育宣传教育的工具之一,每周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师生讲话内容都扣紧当前德育教育主题,全体学生一次次受到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文明礼仪的洗礼,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
3、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我们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积极引导教师进行个人魅力的塑造、外显,要求全体教师要摆脱地域条件的限制,使自己的形象真正与时代接轨。为了创设有利于德育的校园环境,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做到讲民主不专制,和蔼待人不粗暴,有个性但不张扬;言谈举止文明端庄,让学生学有榜样;知识储备广博化,使学生心存敬佩之情;处事方式现代化,使学生感触到时代气息的同时也使教师“文明化、广博化、现代化”的个人魅力得到重塑,让教师的人格魅力进一步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显性资源,让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受用终身。
三、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是情感教育、心灵教育。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实践活动,寓教于乐,才能深入人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1、有效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性,使学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充分与学生真实生活和具体情境相联系,增加道德人文关怀成分,善于在最现实、最本质的生活中,拨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善良之弦,让正直之举、同情之心成为他们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自觉行为。如:我校在2006年4月开展的“知荣明耻”读书征文和“让爱充满世界”募捐等活动中,在宣扬生活真善美的同时,让学生面对和剖析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和生活的艰辛,使他们学会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许多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聚在一起,然后送给几个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同学,让他们又重返了校园,圆了这几名同学的上学梦;学会了对生活充满憧憬,对生命充满尊重、关怀和爱护。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的辨证统一形成过程中,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内化。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班集体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人生初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支柱和基石,我们倡导教师用自己的遗憾警示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良好的学生间生活关系能使每个学生欣喜,并渴望在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中健康向上地成长,它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形成的催化剂。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形成良好的班级德育生活化氛围。从而使师生双方的价值观取向、道德观导向都得到升华,我们通过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开展有关德育生活化的讨论、实践等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探究、思考人生发展的道路,感悟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促使学生不断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文化情趣。由于以往的德育工作只注重道德的说教和灌输,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我们通过校内广播、校刊、报告、集会、征文、文娱汇演、体育运动会等文化体育艺术方面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培养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缓解了学生的压力和生活情绪。我校在本月初举办的2007年冬季田径运动会,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公平竞技、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展示个性特长的舞台;每位运动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奋力拼搏,拼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让青春的活力迸发在赛场上的每个角落。它集中展示了我们后河初中良好的整体形象、校园人文精神和文明风采!它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这种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中展示自我,感悟生活,思考生活,提炼生活,吸取对自己人生有积极意义的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判断能力、行为能力。
4、加强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针对学生中出现的特殊情况采取个案跟踪与辅导,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袋等措施,帮助学生克服生活中的心理障碍,矫正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行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集体的步伐快乐健康地成长。
四、注重家庭教育提高教育实效
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家庭教育是教育者多于受教育者的教育,在健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是家长多于孩子,家长对孩子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其次家长了解孩子的长处、短处和孩子的思想、情绪变化,有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自己动手做事的能力等等。同时在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获得了比在学校更多的表现自己、自我实现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成长舞台。因此,为了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我们以学生的家庭生活实际为基础,不断强化了家长培训、家校联系和家庭德育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1、家长作为家庭德育的主要执行者,在孩子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家庭德育的方向,这就要求家长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得当的教育方式。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座谈会,加强了对家长的培训,搭起了家校联系的桥梁,提供了家校交流的平台,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巧,从而充分发挥了家庭教育的优势,消除了5+2=0(5天学校教育,2天家庭、社会教育)的德育教育现象,最大限度地影响了孩子正确德育观的形成。
2、为了让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我们一直注重家校联系。规定全体教师要在一学年内对每个学生家访不少于一次,要求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所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学校的建议或要求、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进行及时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便我们的教育更有针对性;我们在每学期的素质报告单上除了向家长报告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设置了班主任寄语、学生感想、家长期望等栏目,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生的了解与交流和教育信息的及时反馈,达到家校教育的一致。
3、家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和理论上,还需要扎实的实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懂得孝敬父母,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为了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主题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家长真正走进孩子的成长过程,我校已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在今年“五一”劳动节放假前,我们号召全体同学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当好一天家”,从买菜到做饭,从洗衣到扫地,从劳动中体会当父母的艰辛,从家庭生活的实践中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尊重父母的情感。这些家教实践活动在家长与子女之间架起了交流的桥梁,拉近了子女与家长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在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支持。
经过近一年的德育生活化的实践,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情感等都有了明显的积极变化,其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也更新了教育观念,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教育科研能力。广大家长反映孩子懂事多了,成熟多了;校园环境整洁、秩序井然,讲文明懂礼貌、拾金不昧、团结互助已蔚然成风。本期开学至现在据学校政教处不完全统计共有28人次拾到钱物交到老师或政教处,然后还给了失主。如何叶、杨小川等8名同学先后七次共拾得人民币78.5元交到了政教处,分别还给了失主;10月29日2009级3班的杨鈺霞同学在回家的路上拾得手机一部,立即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尔后还给了失主。
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教育本身规律的呼唤。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将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成就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探索其规律。
第二篇: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途径
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生活化途径
摘要: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的学生面临着思想上的冲击,从而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导致因价值目标失落而造成的内心空虚和失衡,阻碍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的思想现状看来,很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学校及家庭在生活中的道德教育不到位有关。因此,我们需要回归生活本位,从各个生活细节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学生德育教育的不断发展。关键词:多元文化 农村初中 德育 对策思考
多元文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建立及世界人口流动等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由各民族间文化流动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冲撞和交融,由此而产生的特殊文化环境直接影响当下初中生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效的信息传递,农村初中的孩子也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但是因为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相对薄弱,农村初中所面临的德育问题更为突出。这就需要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者积极寻求良好有效的方式去提高青少年的德育素养。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我认为德育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寻求生活的教育途径,以生活作为道德的“基础事实”,德育教育的生活回归是我们应该切实做好的工作。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农村初中生的思想特征分析(1)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的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景观。这些丰富繁杂的信息对身处其中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会导致中学生价值观的冲突及紊乱,而价值多元和价值冲突又使主导价值观进一步淡化和终极价值进一步迷失,进而影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导致因价值目标失落而造成的内心空虚和失衡,阻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2)“非主流”浪潮冲击下的遗失
目前的初中生大都是90后,而90后通常都被人们贴上“自我”、“叛逆”、“非主流”的标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网络的普及,原本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初中生接收外界讯息的渠道不断增加,他们通过发达的通信可以方便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因此以往认为农村孩子见识少,信息不灵,生活环境封闭的状况已不尽然。其实,在如今的农村初中校园里我们可以随处捕捉“非主流”的痕迹,他们一样地对主流文化认同感淡化,主张个性、自我和另类。例如很多才初一的孩子喜欢将头发剪得特立独行,有时还指导理发师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吹剪,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腾讯账号,且
1网名无一不是是所谓的“火星文”○,大都和情感和伤害有关,并且喜欢将一些较为隐私的内容大方地显示在QQ空间以及个性签名中,充分显示出张扬的个性。这不禁让人感觉到原本农村初中孩子身上特有的质朴、纯真已不复存在,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很多美好的东西正在逐步遗失。(3)理想信念的缺失,崇高情感的淡漠
目前很多农村初中生没有崇高的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淡漠,思想觉悟不高。我曾询问几位初二的学生将来的理想是什么,很多表示从来没有想那么远,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学生家里条件不错,而家长又没有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所以个别学生根本没有树立远大理想的动力。他们中的很多人
不知道钱三强,不知道巴金,却对日韩歌星了若指掌,他们甚至对于汶川地震中的惨烈画面无动于衷,却为争执哪个明星更有影响力而大动干戈。
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因为生活是道德的沃土,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因此我们不能将道德从生活中剥离出来汇集成册,否则脱离了生活滋养的道德将变得没有生命力。而且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的思想现状中可看出,很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社会、学校及家庭在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力度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回归生活本位,从各个生活细节中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学生德育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针对农村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对策思考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规范教育。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抓住生活中的一切契机去渗透这些教育,在“润物细无声”的生活细节中让学生们自觉地追求崇高价值思想,崇尚优良的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各方面相对落后的农村初中尤其需要我们的关注,如何在农村初中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我认为基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制度生活中灌注德育教育
虽然学校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日常性,但学校生活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制度生活。因为学校日常运行是一种制度化的机制运行,每日学校生活的展开不是随意的或按个人意志率性而为的,而是按一套事先规定好的制度来运行。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是道德的“合法后裔”,每一种制度都是建基于一定的道德价值观之上的,正是因为制度与道德的这种内在联系,使制度对生活于其中的人有了道德上的影响,或者说具有道德教育作用。而农村初中生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道德规范感均来自于学校制度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在制度生活中充分灌注德育教育,从细处来说我觉得可以这样做:
(1)营造正向的“道德价值”。
如果一项制度,其自身在“德性”上是恶的,那么这个制度本身的教育就是不道德的,因此我们在学校乃至班级制度的制定时必须要考虑道德性,例如按成绩排名分班制度,按成绩排座位制度等都是不道德的,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质量而舍弃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
现在有很多学校的德育机构及其人员,主要任务并不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而是接管那些所谓的不利于升学考试的学生,学校的德育处、政教处甚至成为了“问题学生”的“收治所”,很多学生都谈德育处色变。因此,我们必须在学校制度生活中改善此类情况,作为学校的德育机构应该做到以人为本,从思想上情感上感化学生,而不该凭借制度的威慑力让学生服从,否则学生脑海中形成的道德观念也是缺乏根基的。
此外,作为担负学生德育教育重任的班主任尤其要营造正向的“道德价值”。在制定一些班级规则时必须充分地尊重学生,在“爱”和“善”的基础上去认同学生。在多元化的今天,尊重不再是单向的,学生从内心也要求教师把他们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来看待,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唤起他们成功的联想,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校制度只是一种外化形式,而我们需要的是将道德内化,所以在制度生活中我们首先必须确保制度的公正、向善,在制度生活中让学生实现从“他律”到“自律”。
(2)德育课程回归生活。
农村初中的学生家长大都没有什么文化,因此,他们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是匮乏的,学生的德育教育绝大部分由学校承担,而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主要形式是德育课程。德育课程作为德育活动的中介,是学生道德成长的载体,也是学校制度生活中一个重要部分。目前学校的德育课程主要是在课堂上借助教材,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说理、讲授、讨论与阅读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正确的政治理论,思想观念,道德认识乃至道德信念,是专门培育德性的课程。
现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基本局限于理论,很少有结合生活的实践课程,作为农村初中的学生,这种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认为学校、教师应该多关注德育的实践课,要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从小事入手,从身边事做起,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道德生活。如学习“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身边同学的消费水平和习惯,并请同学互相分析、点评,只有当学生在看到所学知识和自己生活相关时,学生才能更好地记忆、运用知识。
另外,在学科德育中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并找到生活中的契合点,作为德育课程的补充辅助,形成全面的道德教育体系。(3)重视校园文化的道德熏陶
在学校的制度生活中,应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全部空间中去,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一致的。例如学校应该注意利用校园环境的空间对学生进行隐形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在教室走廊、橱窗中可以挂上名言名句、谚语等警示学生;在校园内栽种各种花木,也可以利用农村学生的优势,倡导他们亲手参与学校的绿化工程,使学校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确保学校环境整齐有序,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同时学校也可以积极举行一些社团活动,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二)学校日常生活中融入德育教育
日常生活先天地就是对人的最基本的教育。由此可见,日常生活的德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学校生活虽以制度生活为主,却也不可能颠覆学校生活的全部,学校生活也包含日常性,主要体现在个人交往、自由支配时间、日常生活的范式、日常的游戏与语言方式。
学校必须清楚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并适度予以干预。例如学生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作为学校、教师最好不要横加干涉,“传帮带”、“结对子”的活动是有益的,但需要合理引导,切忌强行“搭配”,但是如果出现了“小团体”、“小帮派”等现象又应加以疏导、矫治。一些农村初中的孩子,容易滋生以村子为单位的小团体意识,还有的孩子喜欢结交同村的学长、学姐等,一旦同学之间出现矛盾,这些学长、学姐便会成为靠山,一些打架斗殴事件往往是从这些方面衍生而来的,因此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在思想上进行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结交朋友时不要过于狭隘,但是应该注意选择,对于和一些同村的校外青年交往时尤其要注意,切忌将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性带进校园,造成不好的影响。
再如目前的初中生学业繁忙,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而那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便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保证。因此,我们应尽量保证学生拥有自己的时间,不得将其剥夺,否则可能导致学生日常生活时间的“空壳”,妨碍他们的正常成长。
总之,学生有自己的日常生活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不应以自己的标准、模式去对学生进行改造、取舍,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均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另一方面,学校在“有所不为”的情况下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班主任就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融入学生,经常和学生拉拉家常,一起游戏,这都是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的好方法。在这种融入学生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露痕迹地引导学生往积极向善的方面发展,遇见问题时及时处理,做到于无声处不断渗透道德教育。
(三)家庭日常生活中重视德育教育
作为农村初中的孩子,家庭教育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因为农村家庭最大的特点是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对学生关心不够或者仅仅是生活上的关心,无法满足学生心理交流的需要。一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个别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道德水平低下,如有些父母沉溺于搓麻将、打牌,对子女的负面影响较大。平时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使孩子学习负担很重,心理压力很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都远在外地打工,学生在周末和假期里完全放任自流,往往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作为学校,必须要认清家庭德育教育的缺位现象,德育教育不仅仅在于学校,更在于家庭。因此,必须要做好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教师和家长相结合的工作。例如学校应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并且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校联合活动。
此外,作为农村初中,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提高家长综合素质,比如学校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家长培训班,系统地告诉家长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只有让学生“第一课堂”的“教师”充满知识和力量,才能更好地促使德育教育的开展。
从细节上来说,学校和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日常生活,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有的学生在家不尊重父母,什么家务都不肯做,但是在学校却十分听老师的话,而且很勤快。那么作为这样的孩子,老师首先应该实地家访,然后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沟通,让孩子明白父母和老师都是一样需要尊重的,勤劳是美德,到哪里都应该坚持。学校还应该多布置一些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德育作业,比如在母亲节时为妈妈洗一次脚,在感恩节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在家长的生日时给他们一个惊喜,并开展班会组织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班主任还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家庭生活日记,记录生活的点滴,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进行自我检查,是一个促使道德内化的有效途径。
总之,孩子的心不是真理的仓库,苍白的道德说教换不来实际意义的“真善美”。因此,在这样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教育者应该从实实在在的生活着手,在细水长流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冷漠的心灵激起情感的浪花,让学生迷惘的灵魂找到正确的方向,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土壤去体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张扬生命之美,从而实现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也是初中德育工作者应该一直追求的目标。
注释:
1火星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网民为求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特○
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文法也相当奇异,所以亦称火星文,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火星文这种称法最早出现于台湾社会,随即流行于中国大陆、香港和海外华人社会,成为中文互联网上的一种普遍用法,并逐渐向现实社会中渗透。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人民出版社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 ○3李康平,德育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第三篇:德育生活化
大学德育生活化
摘要:高校德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前的高校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社会现实,脱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难真正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摆脱困境,搞好德育工作,就应该让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了来,结合时代的发展,关注和指导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德育回归生活,即德育生活化。道德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之中而且为了生活,生活是道德的基础和生长点。以德育生活化为切入点,使高校德育与和社会生活和大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现实生活成为高校道德教育践行的土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大学德育生活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大学德育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本文通过对大学德育生活化的原有研究进行综述,期望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有所帮助。关键词:大学、德育生活化、大学生
一、前言
传统大学德育的方式以知识灌输和说教的形式为主,教育的根本是培养有健全人格,全面成长,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所以德育不应该以传统的说教、灌输为主,而应结合社会生活使德育生活化。德育生活化倡导大学生德育回归生活,要改变德育工作脱离现实,低效乏力的现状,从根本上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德育生活化”是以现代生活为依托,开发、利用富含引导价值功能的现代生活资源,通过学生道德生活实践,促进道德自律体系的自主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在目标上强调学生在道德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注重最基本的道德生活认识、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整合,是抽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行为规范内化成为大学生的内心感悟。“大学德育”是指以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国内外对大学生德育生活化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国内对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并不多且散见于各种刊中。本文对大学生德育生活化从德育生活化的基本内涵、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实践途径、高校德育生活化的模式、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旨在对原有研究的进行概括,综合促进大学生德育的生活化,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社会的道德教育也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这些道德教育理论至今还影响着西方社会的道德建设。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维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最有影响。卢梭认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遵循不同的教育原理。他提出道德教育分期理论,把人的教育分为四个阶段:两岁前的婴儿期;两至十二岁的儿童期;以及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期,在这些期间他都不主张道德教育。青年在十五岁以后才开始意识到社会关系。这时期就可以进行道德教育。杜威的道德教育观念认为道德教育是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的学校教育的核心概念。他从实用主义的道德观出发,阐述道德教育的目 的是培养道德观念,养成习惯,获得品格的力量。
从国际社会看,不少国家越来越重学校德育工作,从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进一步突出德育的生活特性。如:(1)英国成立了专门的生活价值教育机构,德育内容主要依据学生需要、社会反馈和道德实质这三方面来确定。英国高校的德育途径主要是渗透式的生活教育,渗透式、生活化是英国高校德育的显著特点。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身理发展特点设置课程、编写教材,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和社会教育之中。(2)日本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从个人自身、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重新整合。学校在编选教材时,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以情感人,日本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大众传媒等途径来实现的,学校是德育的重要渠道,日本要求各学校都要渗透德育教育。(3)美国自1970年以来,在学校德育方面逐渐普及了公民学教育课程,并作为学校培养合格公民的新政策。在社会实践中,用社会行动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二)国内研究现状
纵观古今,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源远流长,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集大成者,他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德育研究已逐渐贴近生活,增强情感、加强道德主题实践。自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后,它就成为现代哲学探讨的主要话题之一。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对传统学校德育理论和模式批判的基础上,德育回归生活成为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专著。其中,高德胜详细考察了现代知性德育的特征及困境,并对生活德育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构建。他认为:知性德育包括知识德育和思维德育两种形式。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且回归到生活。陈善卿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科研“十五”重点课题《生活德育论——陶行知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用“生活德育”对陶行知的德育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提炼与升华,在理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汪凤炎提出用心理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的眼光来系统审视生活德育。在学界的推动下,有一些地区、学校结合实际,积极开展试验和实践。典型的有重庆市育才中学、上桥中学、山西省怀仁一中。其中,怀仁一中提出“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抓德育,促进教学;教学是中心,政教作保障”的工作思路,主张让德育回归生活,重视学生为主体的道德实践活动。在教育政策的层面上,生活教育逐渐被认为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迄今为止,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生活德育”、“德育生活化”“德育回归生活”、“德育贴近生活‘为关键词可以检索到的论文篇数为454、125、93、16,共计688篇,以“学校生活德育”、“学校德育生活化”为关键词的分别有54和17篇,共计71篇,以“高校生活德育”、“大学生活德育”、“大学德育生活化”、“高校德育生活化”为关键词的论文篇数分别是29、18、9、5共计61篇。从已有研究看,德育生活化基本上是针对学校德育而论述的,关于高校德育领域内的研究并不多。
三、德育生活化的基本内涵
针对传统学校德育脱离实际生活的弊端,生活德育成为德育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不少学者对生活德育理念提出来自己独到的见解。高德胜主张,生活德育是对知性德育的全面超越,是整体性、社会性、实践性、真实性、有效性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唐汉卫认为,生活德育是脱离生活的尤其是科学化的德育相对而言,他强调生活对于道德和德育的重要意义,是让学生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去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
刘轶梅认为,德育生活化主要指学校德育要与受教育者紧密联系,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在他自己所实践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构建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赵阿华在《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微》一文中指出,生活德育是从个体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限时活动出发,在生活中对个体引导和教育,通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养成习惯,最终达到美而善的生活。
四、大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途径
江西中医学院的周兆龙在《中美高校学生德育途径比较初探》一文在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角度,分析了中国高校教育途径状况和时代的呼唤,提出应该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改革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积极支持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充分重视德育功能的发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高尚的道德风范成为学生德育的活教材,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紧密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多方位综合的对大学生实施德育。
杨红英副教授在《培养道德生活主体: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内在意蕴与路径》中探讨了发展生活世界的道德智慧: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摒弃那些与青年学生特点不适应,与时代发展不一致的做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重新定位道德教育目标、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实践多元性的道德评价模式。
《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改革的鱼的途径和方法》(高波)、《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及德育途径的探索》(张水金)强调德育途径必须根据个体差异,坚持分层、分类教育。
文艺文在《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一文中说,回归生活是大学生大学德育走出困境的现实路径,回归生活的内核是回归实践、回归多样、回归应用、回归交往。道德路径生活化要紧密联系结合学习主体的生活实际,以生活为中心进行道德教育,整合性、主体性与生长性是其重要特征。
夏建文发表的《大学德育生活化的思考》、《论大学的与生活化的实践途径》等论文,他认为,大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必须确立善而美的德育生活化理念,关注客观真实的生活,注重体验与实践,侧重大学生的发展评价。
刘天杰在《高校德育的“生活化”进程及其策略》中提出,推进高校德育生活化进程的策略有注重德育过程的生活化,以整体德育提升教育实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贴近广大师生,与时代紧密结合。
温丽丽在《高校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说高校德育内容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休闲观和消费观,根植于生活世界,根植于大学生的生活。优化德育的内在生活环境和优化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外在空间,促进社会生活领域德育氛围的形成,注重家庭生活领域德育环境的营造和科学掌控大众传媒领域的道德取向。
《中美高校德育途径比较及启示》(李曼,杨石穿,宋晶),作者认为我国德育教学较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强调原理、概念的灌输,教材更强调理论的系统性,虽然主张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但是很少渗透德育内容。
五、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文艺文在其撰写的《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一文中指出,道德既是被给定的,同时又是自我设定的。道德是一个“理解”和“建构”的过程。德育生活化模式要求在道德思想、道德内容与手段等三方面进行变革。
周喜全在《大学生德育生活化模式初探》一文中说,大学德育的生活化通过情景体验的基本模式实现关注并指导大学生关注生命与心理健康问题、学会学习与交往、学会闲暇与理性就业的基本要求。
邱海锋在《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构建》说,要构建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德育模式就必须从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四个方面着手,让大学生热爱生活、了解生活、直面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具体而言之要调整德育目标,要更新德育内容,紧贴时代,增加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公民基本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合作精神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等道德教育内容,真正突出“生活性“,把握德育过程,实现德育过程的生活化,改进德育方法,实现德育方法生活化。
陈亚丹、孙玉在《浅谈大学德育建构模式》中说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同时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现有的大学德育模式, 其德育效果并不明显。大学德育建构模式认为, 道德既是被给定的, 同时又是自我设定的。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是学校德育的必然选择。我国大学德育模式主要有两种: 给予性德育模式和选择性德育模式。
赵惜群在《德育生活化模式构建的思考》中指出传统德育模式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 构建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法现代化、实施载体多样化、评价机制科学化的德育生活化模式的理路正是对这些弊端的补救。这对提高德育实效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六、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邱海锋在《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构建》说,德育作为道德哲学的自然延伸和在实践中的运用,生活和道德的关系也就决定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德育回归生活或者说生活德育的理念,从根本上源于道德与生活之间存在的本体性关联,即生活对道德来说所具有的基础性、本体性地位。从本体论层面理解,德育与生活融为一体。从价值论层面理解,生活化是德育向“现实的人”回归,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真正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有机组成部分。从方法论层面理解,生活化是德育的必然选择
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认为,生活需要道德,道德在生活中存在,德育引导着人的生活,人的社会化和个体发展需要德育。
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认为,生活对道德而言,具有基础性、本体性的地位。道德与生活之间存在的本体关联是生活道德教育得以提出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即道德源于生活是指生活使道德得以产生,是道德之为道德的最终依据。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是指道德在存在方式上始终不能离开实际的生活过程,它就存在于现实的人际交往之中;道德为了生活是指道德存在的意义在于使生活变得更好,人的生活是道德存在的目的。
冯建军《走向生活化的德育》认为,道德教育与生活有着内在的联系:它是为了生活,为了人的生命的发展;它根植于生活之中,直面生活中的问题和困境。
蒋一之认为,人的“生活”的价值高于一切,道德及道德教育都必须为之服务;从德育促进个人道德社会化的角度理解,同样必然地包含着对人及其生活的关注;从生活性问题入手,以生活为定向,才是发挥德育功能的正确方式。因 此,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能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吴海燕认为,生活是德育的起点、途径和目的,德育应和生活保持同步,贯穿于生活的始终。
七、结论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德育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弊端。德育生活化,是近年来理论界针对德育中存在的因脱离生活而导致教条化、形式化等弊端而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它认为德育应从现实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家园,重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主张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接受道德教育。德育生活化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它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会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对大学德育生活化从德育生活化的基本内涵、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实践途径、高校德育生活化的模式、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道德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之中而且为了生活,生活是道德的基础和生长点。大学德育关注客观真实的生活,注重体验与实践,让大学生热爱生活、了解生活、直面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促进大学生德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本人认为正如德育不是万能的一样,德育生活化的命题也不是万能的。它并不是要全盘否定理论灌输的必要性,而是批判那种脱离生活实际、一味空洞说教的传统德育模式,德育应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个体需要出发,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道德。大学德育要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参考文献
[1]周全喜.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初探〔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2]王小艳.浅析大学德育的生活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5)[3]刘天杰.高校德育的“生活化”进程及其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08)[4]蒋一之.“生活化”: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2 [5]赵阿华.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微「J].学术论坛,2007,(02).[6]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6,(O1).[7]文艺文.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J].道德与文明,2007,(05).[8]夏建文.大学德育生活化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0l).[9]夏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途径「J].文教资料,2007,(08).[10]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03)[11]刘超良.生活德育探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4).[12]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10)[13]冯建军.走向生活化的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3,(03).[14]邱海锋.《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构建》,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5] 刘天杰.《高校德育的“生活化”进程及其策略》,教育与职业,2007,(08).[16] 赵惜群.《德育生活化模式构建的思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1.[17] 温丽丽.《高校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8] 周兆龙.《中美高校学生德育途径比较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2(12)[19] 杨红英.《培养道德生活主体: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内在意蕴与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1(2)[20]高波.《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改革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21]张水金《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及德育途径的探索》 [22]陈善卿等:《生活德育论—陶行知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汪凤炎:《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第四篇:浅谈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少农村语文教师只是简单对例文讲述,只是通过对写作技巧的讲解和大量写作任务的布置方法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教学方法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成果。
这样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是不全面的,农村初中需要新形式的作文教学方法。要根据农村初中生的生活情况教学,利用农村生活的大环境,从田野庄稼到山间丛林,从农家生活到新型文化建设,引领农村初中生从生活中找寻话题,从自然中感知美好,从身边的人事环境写起,激发农村初中生的写作兴趣,让农村初中生爱上文字,爱上写作,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富有活力。
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只有充分利用了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才能对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创作源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就没有好的文学作品,农村初中生的作文教学工作要本着这样的原则进行展开。相较城市初中生而言,农村初中生有着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从林中嬉戏到田间劳作,从采摘野果到猎捕野兔,农村初中生在感知大自然神奇美妙的同时也感受着乡间淳朴的民风,在体味着生活乐趣的同时也体会着农民春种秋收的辛劳,这些生活体验无一不可写入农村初中生的作文中。有着丰富生活体验的作文才会是有灵魂有思想的好作文。作文中有着对自身生活的阐述,就不会显得空洞乏味,即便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会因其真实的叙述而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情感的共鸣。农村初中生可将自身在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情感体验写入作文中,写出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才能够引人入胜。
二、环境是创作的基础
文学创作离不开作者所处环境,古今文学名家不乏描写身边环境的文章,或是塞外飞沙,或是南国水乡,或是门前杨柳,或是檐下春燕,无一不寄托笔者对身边环境的感慨与热爱。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大可借助身边的乡村美景,引导农村初中生学会热爱欣赏,大胆创作属于自己文章,用自己的话去描写身边的风景,勾勒农村生活静谧美好的画面。指导农村初中生学会欣赏身边的环境、感悟身边的环境,让农村初中生爱上周围的一草一木,爱上用自己的文字去记述自己身边的风景。作文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方式,把我身边的所见所闻讲述给周围人,并在其中赋予我的观点看法,要充分让农村初中生明白这样的道理,用心去思考、去写作,才能写出有情感的文章,这样的作文才能出彩、才能使读者感受到笔者的思想和情感。
三、民俗历史在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特有的历史和民俗。对农村初中生而言,这些历史与民俗常常是祖辈口中奇幻的故事、是自己儿时神往的“桃花源”、是节日浓郁的气氛和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旧俗。这些都可以应用于作文写作当中,引导农村初中生用自己的文字,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历史与风俗,这样的作文不仅内容充实,而且有趣味性,自然算得上好文章。在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堂拓展,让农村初中生了解当地的民俗历史;引导农村初中生查阅资料,挖掘更多的民俗历史;组织课外活动,让农村初中生参与民俗活动、表演历史故事。在趣味性教学过程中,让农村初中生体验当地民俗历史,深入思考、用心体会,完成自己独特有思想的作文。
四、注重语文基础的教育教学
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内容固然重要,一篇好的文章是应该有灵魂的,然而农村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尚未完全成熟,对字词句的应用仍显生疏,因此在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字词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段落是否清晰要格外重视,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对农村初中生作文写作进行引导启发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农村初中生语文基础方面的学习情况,对农村初中生写作中出现的小问题小毛病进行及时纠正。在对农村初中生作文给予肯定的同时,以良好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引导农村初中生重视作文的细枝末节,并鼓励其阅读语文基础类书籍,激发农村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农村初中生在正确的指导和恰当的引导过程中,日益深入地学习好语文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和文学素养。
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农村初中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环境出发,思考生活真谛,用文字记述生活感悟,用心去创作文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改善了作文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更引导农村初中生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用文字去记录生活,写出有灵魂有思想的好作文。相较农村初中传统单一的作文教学,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有着更全面的教育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是值得提倡和推崇的教学方法。
郭良香,教师,现居江西赣州。
第五篇:浅谈德育的生活化
浅谈德育的生活化
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
付建林
730020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一直是学校工作中的重头戏。而“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这已成为共识。但纵观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依旧存在着德育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办学思想以及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学校德育已经处于“课上热热闹闹,课下冷冷清清”的尴尬境地。
我们知道,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熏陶下,在学生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能与生活分离开的纯道德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德育只有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并真切地为人的生活服务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有实效性。第三次全教会指出:要“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的倾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校内外教育结合,切实加强实践活动。”因此,学校德育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使空洞的说教向真实的生活回归。让学生在课堂
生活、现实生活中经历、感悟、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从而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实现“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
一、引“生活之水”于课堂上
生活是道德生成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学生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活教材,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源于生活,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应该说,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人的美好生活,道德和生活不是两条平行线,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德育教学中,要将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模拟儿童身边真实的生活,向学生提供可供模拟的真实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学生实施。我们也可结合生活中的重大节日,纪念日等适时渗透德育。如“三八”妇女节之际,我们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利用国庆节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五一”劳动节可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如学生闹矛盾了,可对他们进行团结友爱教育;发现学生有撒谎行为,可及时渗透诚信教育等。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恰当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活”教材,适时、适度地引入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二、架“沟通桥梁”于师生间
学校德育是由教师、学生、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动态活动系统。德育工作如何实施才更有效果,一直是每个德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德育做的是人的心灵的工作,教师是德育的实施者,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否可以处理好师生关系成为了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它决定了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否顺利地进行,它间接影响着课堂的建构和课堂的效果。要想让德育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必须俯下身来,用爱心架设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师生进行良性心理沟通很好的润滑剂,因为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作为教师,我们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形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对症下药”。我们在课堂上与学生用眼神、用手势进行交流;课下可以和可以聊天,关心学生的身体,询问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有些什么问题等等,还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样的交流,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产生的关键,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智能的培养以及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有很大的裨益。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去做孩子们学业上的导师,生活中的父母,更要去做孩子们成长中的朋友。让我们在德育教学中用心与学生家交流,让师生的心灵相约,把尊重信任当作教育艺术,把热爱化为动力,架设
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能完成对学生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
二、搭“实践平台”于课堂外
德育原理告诉我们: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现实的人的活动,行动是衡量也是衡量道德教育的最后指标,实践性乃道德的根本特征。思品课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或者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应该让学生回到具体的、生动的、客观的、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应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多走向社会,拓展学生生活空间。社区是儿童在学校以外的活动空间。与学校相比较,它是儿童生活的真实的社会情景,社区给予儿童的也是真实的生活体验。因此,我们可利用节假日安排学生参与社区的各项服务活动:开展公益劳动、照顾孤寡老人、做好社区卫生清洁工作;或是参观访问,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此外,我们可建立多种活动阵地,如劳动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气象台、手拉手共建学校等,定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领悟,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教育是无止境的,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让德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走进学生心灵,为学生生活服务,德育定会彰显生命的活力。让我们回归生活,关注生活
中的人和事,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渗透德育,拓宽德育的渠道,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丰富人生经历,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德育之花在生活的土壤里竞相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