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时间:2019-05-13 01:3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篇: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作者:乔建中 陶„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尽管追求有效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永恒主题,但是有效教学作为一个引起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的专属话题,其研究的兴起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相伴而生的。近年来,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成效,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激起了越来越大的反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教学“新思维”、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方向的作用。同时,随着有效教学研究的深入,其所生成的质疑、反思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使其自身的发展进入了“攻坚时期”。因此,系统回顾与总结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进程,深入审视与反思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助于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顺利发展。

一、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理念与意义

2001年,为了配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出版,其中专辟一节阐述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详细介绍了有效教学的由来与发展,认为有效教学是解决现存中小学教学问题的一种方案,是推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实践持续深化的得力助手,并对有效教学含义从“有效”和“教学”两个角度来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④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⑤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1]。自此,有效教学的研究热潮自上而下地开展起来。

与之相应,我国学者对有效教学研究的意义或必要性的认识,也主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尽管具体论述不尽相同,综合起来大致涉及如下内容:①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的突出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存在着教学效益低、差的问题[2];②针对“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呼唤着有效教学,而且这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顺利实现,需要有效教学[3];③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逻辑思路: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贯穿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是这个逻辑的集中地体现[4];④针对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我国中小学教学及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教学研究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5];⑤针对学校教育的有效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学的有效性[6];⑥针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讨论并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有助于切实纠正“应试教育”错误倾向[7]。

二、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有效教学概念的研究

我国学者的相关文章中,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概念解析”和“层次解构”两种方式。

1.概念解析的界定方式

用概念解析的方式对有效教学加以界定,是我国学者行文的主要方式。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类界定方式主要通过分别解析“有效”和“教学”来界定有效教学的涵义,但是其核心实际上是围绕着对“效”的解析,并因这种解析的不同而使有效教学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研究侧重。第一种可以称之为“主要涵义解析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钟启泉、崔允漷等为代表,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效”主要指效益[8],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有效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益[9]。第二种可以称之为“三重涵义解析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程红、张天宝、姚利民等为代表,他们沿用经济学的观念来解析有效教学中的“效”,强调它包含效果、效益、效率三重涵义,进而通过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有效教学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10][11]。

从引用或借用的角度看,“三重涵义解析观”拥有更高的“使用率”,因为从直观上看,它似乎比“主要涵义解析观”更为全面。其实并不尽然。我们认为,评价哪一种概念解析方式更好,关键还要看教学过程中的效益与效率、效果的实际关系(参见图1)。

图1 教学过程中的效益与效率、效果的实际关系

如图1所示,效率、效果、效益分别对应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彼此之间有着递进关系,其中效益是最高或最终目标。因此,“主要涵义解析观”强调效益并不排斥效果和效率,旨在突出教学要满足个体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特定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也正是“新课改”的目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层次解构的界定方式

龙宝新和陈晓端从概念重构的角度对有效教学进行结构化分析,将有效教学分为表层、中层、深层三个层面来进行剖析和界定。其认为,从表层上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它兼具了一切“好教学”的外在特征;从中层上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它是为逼近“有效”的目标而对教学进行的科学控制与情感调适,集中体现为教师对教学进程的全面干预和主动调适;从深层次上分析,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境界,体现着教学主体对教学的执著追求和永恒超越,显示着教学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此基础上,他们将有效教学视为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把有效教学从有效的“理想”转化成有效的“思维”,再转化为一种有效的“状态”;进而将有效教学界定为“'为达成好教学’的目标而自觉树立先进的教学理想,并通过综合利用一切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使这种教学理想转化为能使师生协调发展、不断超越的教学形态的过程”[12]。采用这种界定方式的虽然“仅此一家”,但是其在认识有效教学上的独特视角和观点使之“自成一体”。具体来说,其认为有效教学的重点不在“效”和“学”,而在于“有”与“教”,并力图将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从现在的重“学”之(有)“效”的传统有效教学思维,转向为重“教”之“有”(效)的革命性有效教学思维,从而不断提升教学境界,实现有效教学的革命性变革。我们认为,其从状态、思维、理想三个层面对有效教学进行结构化分析,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提示我们可以从状态、思维、理想三种水平上研究和实践有效教学;但是,其将他人对有效教学的认识视为“重'学’之'效’”,并划归传统有效教学思维,这种认识和判断明显不符合实际,似乎带有简单化的“横扫”倾向。

(二)有效教学特征的研究

与我国学者对有效教学涵义的认识相对应,我国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特质的有效性上。例如,肖川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是:教师的讲授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能够给予学生以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教学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重视教学过程应该具有探索性和交往性[13]。魏红、申继亮采用特定的教学评价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学表达清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对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特征[14]。还有学者将之从有效教师的特征推广到有效教师的能力结构或素质结构。例如,杨秀清认为,教师的积极倾听能力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心理能力;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指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有效教学的动力保证[15]。

也有学者力图从整体上把握有效教学的特征。其具体思路或探讨方式有四:①通过综合各种有效教学的定义来加以把握,如宋秋前认为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教师教学行为以学生的发展为取向[16];②通过对有效教学结构的动态分析来探讨,如龙宝新和陈晓端认为有效教学一般具有四个特征: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教学环节“链接”,是对“预成课程”与“生成课程”的主动调适,与教师专业发展同步,与有效评价相互依存[17];③通过与低效、无效、负效教学的比较来加以把握,如姚利民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包括: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楚明了、充满热情、促进学生学习、以融洽的师生为基础、高效利用时间、激励学生[18];④通过移植和代换“新课改”的理念和教学要求来认识有效教学的特征,如杜惠蓉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包括:教师是教材文本的创生者而非忠实执行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学习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交往关系和谐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的过程,教学以突出问题解决思路和问题解决方法为主而不是教师权威下的指示灌输过程[19]。

(三)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在目前的有效教学研究中,对策略问题的探讨是一个显见的热点。尽管研究者对哪些是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教学有哪些策略尚未达成共识,但是提出的策略名目繁多。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针对教学进程的有效教学策略。例如,崔允漷针对教学活动的具体进程,将教学活动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并提出了相应有效教学策略,即教学准备策略、教 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20][21]。其中,教学准备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教学实施策略包括:直接指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主要教学策略、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和教学情景的辅助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策略;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涉及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以及对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所做出的一系列价值判断。目前国内从这种角度论述有效教学策略的文章占多数,其中尤以从教学实施的角度论述具体策略的文章居多。

第二类,针对多元创新的有效教学策略。龙宝新、陈晓端从观念、思路、操作的多元反思与重构的角度,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有效教学策略:①建立生态型的有效教学机制,通过教学环节之间的有效“链接”实现学生、教师发展的持续性、终身性,使教学成为其有自我更新能力;②建立双层有效的教学模式,利用表层的显性课程教学与深层的隐性课程教学(即所谓“双层教学”)之间的联动、共生规律,尽力使课程的“预成性”向“生成性”转化,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摆脱“预成”课程的束缚,在“生成”课程中实现自由发展;③建立教、学并重的有效教学思维,以教促学,以学促教,在强调“学”的主体性的同时,注重研究和发挥“教”的主体性;④树立批判的教学“有效”观,用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的观点看待有效教学,从价值理性、责任理性、合情合理性等多元角度综合构建全面的有效观。[22] 第三类,针对特定标准的有效教学策略。有不少研究者结合国外学者提出的鉴定有效教学的标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教学策略。例如,胡江倩借鉴美国关于有效教学的五项标准(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与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教会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通过对话进行教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四项策略:①改进评估有效教学的标准,使之具有灵活性、多样性、艺术性;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和机会;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各种机会不断地加深彼此的沟通、理解、信任;④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社会、社区、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23]。

第四类,针对特定学科的有效教学策略。学科教师广泛参与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是当前有效教学研究的一大亮点,而且自2003年以来他们的文章明显增多。他们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本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有效教学策略。其中有些文章所提出的见解,不仅对解决具体学科的教学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有些不乏较高的理论水准。

(四)有效教学研究的研究

在有效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对某些问题和观点的质疑不断出现,有些甚至直指权威学者的某些观点。这些质疑之声自然促使相关学者审视、反思有效教学的研究,从而生成了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研究的研究。例如,钟启泉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撰文《“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专门针对当前有效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人们的某些似是而非的认识,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有效教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和值得重视的基本研究取向与方法,并间接地回应了人们的某些质疑。该文指出,“有效教学”作为“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其研究意味着教学视点的变革与研究方法的转型。从教学视点的变革来说,必须同时从“教师的教育作用”、“同学之间的交互影响”和“社会文化系统之类的外部变量”三个方面把握教学的对话结构,把教学的性质视为牵涉三个维度的对话性实践——建构客观世 界意义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建构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政治性实践,建构自我修养的伦理性、存在性实践;进而把教学的过程视为囊括三个领域的活动过程——探究、理解教材的含义的认识形成与发展的认知活动,在同他人的交往中发现多元见解与感受、学习沟通方式和社会交际的社交活动,面向自身的自我启发、自我发展的内心活动。就研究方法的转型而言,有效教学的研究应当以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认识论基础,倡导两种新的研究方法:一是社会互动作用的分析,即关注影响到学习或是问题解决效果的“社会互动作用”的重要性;二是个人认知过程的分析,即通过可观察、可测量的认知状态与成果来推测其内部的认知过程。该文还强调,“有效教学”作为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应当致力于对话活动机制与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其中,对话活动机制的研究重点是支撑对话活动的学习环境的创设,研究假设是通过对学习者、知识、评价、共同体四个中心视点的整合来设计教学环境,以谋求各种教学活动的整合、整个学校的合作、社区目标和价值的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重点是:教师的能力从“传递力”向“创造力”转变;教师的视野从“学科视野”向“课程视野”转变;教师的作用从“控制者”向“引领者”转变。

这种建立在反思、审视、回应基础上的有效教学研究的研究,自然会从视角的拓展、观点的厘清、理论的完善、研究的深入等方面,对有效教学研究的顺利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总体状况与问题

纵观2001年到2007年文献,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总体状况大致可用以下几点来概括:①有效教学研究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激起的反响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教学“新思维”、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方向的作用;②关于有效教学涵义及特征的研究与质疑从未间断,至今依然有不少学者满怀热情地加以探讨,可见学界尚未在该方面达成共识;③关于教师特质和教学行为的研究,是有效教学研究的重点,其研究成果已开始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产生影响;④关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成果面广量大,并从最初相对集中于教学理论层面的抽象策略或宏观策略的探讨,向教学实践层断的具体策略或微观策略的探讨发散,可见有效教学的研究日益普及,并在学校教学中产生了较为广泛影响;⑤有些关于教师特质、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研究,将有效教学等同于一般的“提高教学质量”,似乎任何“好”的教学都是有效教学;⑥研究内容的分布不很平衡,关于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影响因素、实施的具体方法和内在机制、评价的主要标准和有效方法等难度较大的问题,研究成果还较为贫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研究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谈“应该”、“必须”的多,谈“为何”以及“怎样”的少;⑦研究过程中的质疑、审视与反思不断出现,其对调整研究方式、深化研究进程、消除研究“泡沫”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国有效教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以我们的学识所见,有这样三个问题尤为突出,亟待解决。

第一,有效教学的本质特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前制约有效教学研究顺利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有效教学与“其他”教学的本质区别究竟何在,因为现行研究中出现的主要质疑和论争都直接、间接地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似 乎简单,只要把其中的“有效”与“无效”加以区别就足够了。但是,我们现行的有效教学研究赋予有效教学众多的“内涵”,其中既有“优效教学”的特征,又有教学改革的追求,还有理想教学的愿景,以致学者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与笔墨对它加以全方位的阐释,以求人们将有效教学当作一个特定术语来加以理解,就像有些学者在文章中要对有效教学专门加上双引号一样。不过,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我们赋予有效教学的这些“内涵”能否用“有效”二字所形容与称名?——从有效教学最初的由来①和人们的常识性理解来看,它都显得“勉为其难”。更有甚者,如果我们坚持要用这个术语,且不说是否有话语霸权的嫌疑,至少有对以往的“其他”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敬的嫌疑——因为我们有形无形地将其划归“无效教学”或“非有效教学”。窃以为,当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阐释一个容易造成理解偏差或误解的术语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想一想,这个术语本身或这个术语的用词是不是有一定问题?

第二,有效教学研究的实践针对性问题。有效教学作为一项专门的教学改革研究,始于现实中的教学问题,因而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与发展的前途,也取决于它在解决现实教学问题上的效力。当初,钟启泉等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时,研究的实践针对性是很明确的,即解决“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的现实教学问题。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现在的有效教学研究似乎越来越脱离对解决实践问题的具体思考与有效探索,越来越热衷于理论知识的逻辑推导与研究目标的抽象拔高,以致给人一种日益增强的印象,好像我们主要是在建构一种名叫“有效教学”的学说,至于它是让教师和学生变得“轻松、愉快”还是更加“辛苦、痛苦”,很多研究者似乎不太在意了——至少从近来的文章中看到的越来越少了。

第三,有效教学的心理机制问题。当前有效教学研究之所以谈“应该”、“必须”的多,谈“为何”以及“怎样”的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研究极少深入到直接制约教学有效性的心理机制问题。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从根本上来说,教学主要是一个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绪两方面同时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学的有效性来源于双方认识上的共识性和情绪上的共鸣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与情绪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之相应,教学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绪两个方面,前者是教学要求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能不能”学习的问题;后者是教学要求与学生当时的学习需求及其由此产生的学习意愿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愿不愿”学习的问题[24]。而且,与“能不能”学习的问题相比较,“愿不愿”学习的问题始终是教学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和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着更为突出和直接的影响[25]。同样,有效教学研究所面对的现实教学问题,其主要成因不是学生的认识水平不行——即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学生的情绪状态不佳——即“愿不愿”的问题。因此,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合理性与实践有效性,离不开对制约教学有效性的心理机制的探讨。

注释:

① “有效教学”这个概念最初是美国教育界对教学的“科学”属性强烈追求与认同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工业化社会的“求效”特征,其内涵与我们现今的概念界定相去甚远。

第二篇:中学生物教学研究现状与问题思考

中学生物教学研究现状与问题思考

中学生物教学杂志社 梁秋英

一、教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探索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规律、原则、方法及有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教研论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基本表达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而反映其教研水平。通过教学研究,可以架起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改进教学;教学研究可以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也可以体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一个教师如果不重视研究,或许他可以成为一个经验型的教师,但定难以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当然,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学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方面。因此教学研究是现代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大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和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外,还应具有从事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运用确切的语言、文字表述自己教学经验、研究成果的能力。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于是针对教师的各种荣誉称号如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等的评比接踵而止,还有评定职称要求在某一层次的刊物上发表几篇论文,这对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教师的教学研究状况到底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一些教师,同时也根据刊物平时来稿的情况,谈谈我本人对目前中学生物教学的研究情况的认识。

二、目前中学生物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一)研究现状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目前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情况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责任型的研究。这些教师认为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认为作为一个现代教师必须具备这种研究能力。所以,这部分人能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始终站在教改的最前列。这些教师提供的教研论文就是高质量的、符合教改发展趋势的、对一线教学有指导价值的。这类教师如深圳育才中学的夏献平老师、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林祖荣老师、江苏常州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吴举宏(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副校长)等(用具体事例说明)。

第二类是功利型的研究。这类教师的教研完全是因为某种需求而进行的临时性的研究。例如,有的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是评学科带头人等需要论文,有的是想升迁某一个领导岗位,需要具备相应的成果时才想到要发表论文。当然,这些教师提供的论文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最近听到一朋友说,某个省组织了一堆课题。参与的人不少,开题,结题会议很隆重。但内部人说,搞课题,不去动手实验,开会也就是吃吃玩玩。没有去做报告写的各项实验。但课题报告却按时上交。原来,主持课题的是为了弄经费出成绩,参加课题是为了评职称。从我们杂志的来稿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属于这种情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评职称前后稿件量增加,托熟人、找关系,甚至不惜一切代价。)

第三类是兴趣型研究。这些教师,将责任性研究上升成了“爱好或兴趣”。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将教学研究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去追求。职称评了,职务有了,仍然一心一意潜心研究,不断有新的教研成果出现,个人素质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如夏献平,从1988年起开始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到目前已发表论文340多篇,主编教学用书40 多本,曾为《中学生导报》担任3年主编,近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特级教师了,在教学研究方面已是硕果累累,在全国的影响和知名度也是很高的。可他现在依然是成果不断,还不计报酬为我刊主持互动平台栏目。这些教师更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二)存在的问题

1.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教研意识

我们了解到在一线教师中只教不研的现象普遍存在。几年前《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就全国城市中小学教师阅读情况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中小学教师中,有“八成以上从来未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亟待提高。

2.教研论文质量不高,甚至存在科学性问题

在来稿中我们也发现,有相当多的教师的教学论文与他们的课堂教学及学科教学质量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教学研究已成为个人专业发展中的一条“短腿”。许多教师不知道什么是论文,评职称时拿来几道试题,或者是从网上下载拼凑一些资料让给刊登出来急用。因为理论是论文的灵魂所在,没有了理论,论文就没有了份量,缺少了力度。一些老师平时不注意教育理论的学习,申报职称时提供的“论文”尽是一些习题解析、复习资料,或是学科知识拓展之类的东西,文章缺乏理论支撑,评职晋级不予鉴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曾在《生物学教学》上发表过一篇《浅议教研论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文,其中列举了大量的论文中的科学性问题。如有的教师根据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这一叙述,而提出“胰岛素内含有51个氨基酸”(应该是氨基酸残基),有的教师根据ATP的名称,提出ATP中有3个磷酸(只能说是磷酸基团)。当然还有更为严重的问题。

3.个别教师的教研论文存在抄袭现象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道德观念的传播者,担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社会重任。这种现象发生在教师身上是极其严重的问题。三年前曾有一位山东的女教师把某位教师发表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的一篇论文中的“地理”两个字改为“生物”在我刊发表,很快就有几位教师检举揭发。核实后我们既为我们工作的失职感到惭愧,更为这位教师的做法感到非常气愤。(简单介绍处理过程)还有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就是我刊2004年第4期上的《浅谈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作用的“粗”与“细”》一文(作者是广州市的一位教师),但是这个成果却是株洲市7中周华锋老师在2002年12月带领学生做的课题研究,当时已经在省上做了展示和交流(但未正式发表)。这位老师和周原来是一个单位的同志,后来调入广州发表了这个论文。周老师从杂志上看到了这篇文章,就和这位老师的学校联系,因为这个学校要评什么示范学校,也需要教师有成果,所以极力保护。后来周老师又要我出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我提供了这个学校以及这个教师的电话号码,但是当我说明要干什么时,对方立即就挂断电话。直到现在这个事情还没结果。再有北郊的一位老师在评职称时竟然把别的老师发表的文章改成自己的名字,重新印了一份杂志,结果露馅,被取消评职称的资格。这种窃取他人研究成果、弄虚作假、败坏师德师风的行为确实是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引以为戒的。

4.教学研究的务实性不够。出名的教师不等于是名师。因为名师最重要的条件是在长期与学生、家长、社会的互动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有个别教师将精力放在如何写论文上,而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怎样。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尊重教育规律,追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实效。

三、问题思考与建议

(一)对教学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中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维度的,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如中学教师目前的处境(课时多,压力大)、不同地区对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甚至在多方面因素中存在侧重面。我个人认为影响教师教学研究的因素主要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称评定是转折点

目前中学阶段教师职称评定主要分为:中学三级\中学二级\中学一级\中学高级\正教授级等。对于绝大多数中学教师来说中学高级是职称评定的顶峰,因为只有极少数教师可以评定正教授级或中学特级(是一种荣誉称号,不是职称),所以职称评定是形成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转折点。许多教师往往在评定高级前不定期撰写教育教学类论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希望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知名度。可一旦评定高级后,由于没有多少希望能在职称上进一步发展,或许出于无望的心态,或许出于自足的心态,在职评的后续阶段往往会造成相当部分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出现“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本意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在1977年美国职业心理学家菲伦斯将其引入到职业生涯中,用来描述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停滞不前,或发展可能性很小。教师作为一种传承思想和文化的职业同样存在着“高原现象”,它是指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诸如职评、晋升、外界压力等因素造成的发展的停滞阶段,而这种“高原现象”直接导致教师过着闲情逸致的生活,用思想和行为的懒散给个人发展画上了句号。

2.政治前途是导火索

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着怎样的潜规则?行政职务与教师专业职务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都是职评背后制约教师发展的黑手。有些学校在评职称时不是评职称,而是凭职位,许多教师对其望而生叹,不是前进,不是绕道走,而是干脆停步不前,无奈地接受事实。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导致在学校出现了“重位轻为”的倾向。如对35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别人问:教什么?许多教师以担任所谓高考的“主科”为荣;(当然我们生物教师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在此穿插在未央区调研时几位教师在饭桌上的发言)35岁以上的青年教师,别人问:当什么?许多教师以自己在学校中担任某一职务,作为自我评价和肯定的标准。而35岁似乎是一位教师政治前途的黄金切割点,同时也是关键期,许多教师在“35岁”前非常敬业,内心中充满着对前途的憧憬。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并没有得到所向往的前途,而形成了“35岁情结”。欲望是一种动力,当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更多时是一种阻力。因此政治前途的失望成为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导火索,许多教师因此浪费最为可贵、最能出成绩的教学年华。

3.教学水平制约是关键

教学传授的是科学,而其本身却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水平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往往会出现“高原现象”。或许是暂时的停滞,或许是发展的潜伏┅┅特别是面对目前的新课改,许多教师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专业理念不适应,专业知识不适应,专业能力不适应,专业情意不适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感觉到这一现象后,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适应新的教学形势。而是会归因于自身水平有限,而失去一次质的飞跃的机会。对自己产生不信任就是对自己的全部否定,怎么可能在教学水平上有所提高,所以教学水平成为教师职业生涯出现“高原现象”的关键,它让一些优秀的教师从此开始颓废,失去对教学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4.不堪重负是外因,个人素质是内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教师的负担是很重的,压力是很大的。一般每个教师每周都要上16节课,有的甚至要上20多节课。再加上升学考试的压力,“政府压教委,教委压校长,校长压教师,教师压学生”是教育界中压力的“移花接木”。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教师。应试教育中谁是受害者,难道仅仅只有学生吗?许多社会的舆论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教师,而实际上教师同样是受害者,许多教师在“辛辛苦苦地折磨学生”,换来的只是学生的冷漠和社会的谴责。在面对各种压力的同时,再加上教师的个人素质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教师只是在年复一年机械重复所教的知识,没有反思,没有提炼华,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真是“年年岁岁生不同,岁岁年年教相似”。真正的教育没有重复,只有创新。没有创新,怎么会不可能出现“高原现象”呢?所以教师教学过程不仅是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教师才能在专业水平、教学艺术、教学理念上提升自己。在各种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特别是高道德要求下,教师已成为社会上心理问题、亚健康人数最多的一类工种。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最新调查显示:在中小学教师中有51.2%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2.4%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二)几点建议

面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那些对策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从外部应改善教师的生态环境,从内部应加强教师自身的自我修养,为此,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

1.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着力改善教师的生态环境,创设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外部环境,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和情趣的氛围。使教师能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建议学校在职评时应打破“评职称,凭职位”的现象 学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在职评条件方面,向一线教师倾斜。坚决取缔“评职称,凭职位”的现象,在调研中一线教师对这个问题的反响特别激烈。他们认为在学校不管有个什么职务,与领导接触的机会就多,评职称时就有优先权,在职评上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因此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学校应让各种类型的教师都有发展的空间,而这种空间不是某个领导的假设,更是自由的、自然的。当然职评仅仅一种体现而不是目的,教师决不能让职评成为自身发展的绊脚石。

3.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和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的建设。

如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和教学名师定期为一线教师进行指导,也可清在教研方面有经验的教师现身说法,以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创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让教师在学习型组织中成长。

4.构建为比有位更重 “有要”的理念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知识分子传统思想,这种思想一直束缚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教师也不例外。“无欲则刚”中的“刚”不仅是刚直,同时也包含一种坚持、一种持之以恒,而要实现“刚”,如果有许多杂念缠绕着的时候,教师怎么可能静下心来搞学问。许多教师总把目标停留在“位”上,虽有所“为”也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作为教师应该“承受寂寞,学会寂寞,享受寂寞”,以一颗平常心、平静心从事教育事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教师的成功与否也决不能以“当什么”为标准,应以“有为”为准绳。同时坚决取缔“名师治校”的惯例,名师不在“位”更有为,决不能让名师在“位”走向教学生涯的顶峰和终点,避免名师治校给教师资源带来隐性浪费,因为有“位”后往往会出现无“为”的现象。原来在我们的刊物上曾发表过很有影响的文章的几位作者,后来陆续当了学校领导,以后再也没有写过一个字的论文。

5.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教师才能在专业水平、教学艺术、教学理念上提升自己。学习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延伸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在现实的学习层面,许多教师是以学科为本位,在本学科的知识领域范围内不断地进修,从而达到学科权威。然而,学科素质仅是教师作为一种专业的基本骨架,而教育思想才是从事教育事业的血液。教师才华的提升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深度哲理性的反思,反思就是一种最为成熟的学习,应避免出现只有经历没有反思的教学过程。反思知识传授的最佳途经,反思不同教育行为对学生发生的作用,反思学生的行为对教育的反作用,反思一切的教学与教育过程,使一切教育现象成为反思的起点,使一切行为为反思所用。好学才会避免僵化的教,教师只有通过终身学习和不断反思才能有充分的自信和决心向“高原现象”挑战。才能使教师在提高教学素质的同时,不断向一个个顶峰跨越。

四、如何写出有质量的教研论文

我们也曾就这个问题与学科教师作过交流,绝大多数教师之所以觉得论文难写,除了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去写外,“无啥可写”才是许多教师写不出论文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啥可写?如何写出有质量的教研论文呢?(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研究的记录和总结,也是与同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它要回答以下4个问题: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②你是如何研究这个问题的?③研究中发现了什么结果?④这些结果有什么意义?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五个“善于”,即:

(一)善于发现问题

笔者以为,“无啥可写”的根源主要还在于我们的许多教师缺少一双敏锐的“眼睛”,对教学中的“问题”常常“视而不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要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关键。事实上,写文章的关键在于选题,选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发现了问题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将这个过程整理起来写到纸上就成了文章。那么。从哪里去发现问题呢?

1.从阅读教材中发现问题

教科书是教师必读,也是最好的读物。要使自己的阅读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就必须做到咀嚼反刍,再三玩味,反复推敲,从中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在阅读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改新教材时,我们会发现,一些知识如“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等内容的安排和呈现方式与老教材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教材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改变?这些改变有何目的和意义?又如高中生物新教材中出现了构建生物学模型的内容,那么,什么是模型?模型有哪些类型?模型及模型构建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哪些作用?„„这就是我们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所要发现和提出的问题。

当前,一些教师阅读教科书的质量和效率不是很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量太大,心理负担重,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境去阅读等等,但我认为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2.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上课和听课是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实践。(备课是一种策略研究,上课是一种临床研究,听课是一种比较研究,评课是一种诊断式研究,“教后记”是一种反思性研究。)然而,现行的课堂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比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近年来课堂教学研究中的热门课题之一。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运用给生物学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无论是对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技能的发展,还是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信息素养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也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实际效果的问题。例如在人体心脏一节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模拟心脏搏动过程中心房与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情况,心脏内房、室间的血流方向以及心脏内瓣膜的开闭情况,就很形象直观,效果理想,这是实物和挂图都无法比拟的。但是要让学生感知心脏的形态结构,仍然运用多媒体技术,就显得不太恰当了,这就是一个选择适宜教学媒体(手段)的问题。要发现这些教学中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具有一颗常带着“?”的心。

3.从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是最寻常不过的事,然而,通过对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就会发现一些值得学科教师思考、研究的问题,如果在思考、研究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那就变成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比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发生这样一种情况:一些学生在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虽然经过学科教师的纠正,但是在以后的练习和考试中,这些学生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同类错误的发生吗?在一次作业或测试中,许多学生出现了同样的错误,那么,引起错误的原因也相同吗?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困难和障碍有哪些?怎样来帮助和辅导学生?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可以及时去发现、分析和研究的问题。

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关注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那么,就会有发现不完的问题和写不完的题目。

(二)善于深入研究

从看似平常的教学事件中看到别人没能看到的内在联系,这是观察思考的结果,也是研究的开始。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关键在于能否深入进去,对一件事物研究得越深入,发现的问题和带来的思考就会越多,你就会有写不完的文章。例如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得较多的是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而对某些教学细节往往重视不够,出现了对教学细节挖掘不深或错误处置等现象。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通过对教学细节的深入研究,你会发现,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学的理念和智慧,更能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课改实践表明,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接受并不难,难就难在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因此,在平时的听课活动中,要谨防忽视细节的倾向,善于发现和捕捉有研究价值的教学细节,那怕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对话,都要进行一番研究,因为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课程改革的实施,促使教师的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师身处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掌握着很多第一手的研究素材,有着搞教育教学研究的巨大潜力。只要我们增强研究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每一个研究中去,勇于探索,敢于实验,就能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三)善于自主学习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首先要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又说,一桶水不够了,教师要有一条常流常新的河。不管是一桶水还是一条河,都要求我们的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特别是在当今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只有不断学习教育改革的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才能走出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因此,读书不仅是教师的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也应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态度。

当然,教师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除了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外,还有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有学科新的专业知识,有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技能,有信息技术等等。学习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条件的可以直接向专家、名师请教,平时的工作中同行老师也是自己学习的对象,通过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报刊、书籍、网络等都是学习的重要渠道和途径,观摩、进修更是学习的大好机会。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理应手不释卷,博览群书,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许多生物学教师除了几本教材和教参外,涉猎无几。试想面对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一个不学习的教师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吗?因此读书是更新观念、寻求精神支点的研究。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一定要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写论文也是如此。

《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被师范院校的学生称为“老三篇”,是最能体现师范教育特点的“专业课”。但是,许多人做教师后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在大学里学的《教育学》、《心理学》不是没有用,就是用不上。那么,《教育学》和《心理学》真的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没有一点用处吗?经过几年的教学生活以后,如果我们再翻开《教育学》和《心理学》,那时才别有一番感受在心头。原来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属于自己的 “教育学”知识与学校中学过的某些理论是完全能够进行对接的,如果一开始就能够自觉地学习研究这些理论,用学到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那么,课堂教学会更加有效,自己的教学水平会提高得更快、更高。生物教师还应该读些什么书,可参考《中学生物教学》2007年第12期江苏无锡王荐老师的文章。

(四)善于积累素材 说到写作,有不少教师把它看作是一种负担,当成一件苦差。其实,撰写论文原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作为一个教师,只要你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工作,五年、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你必然会有或多或少的体会、感悟和经验。这些体会、感悟和经验,是你撰写论文所必需的原始素材,也是自己成长和进步过程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为了不让这些财富无声无息地丢失,坚持记教学日记是最有效的方法。每天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你可能已经十分疲倦,这时,如果你让自己慢慢地平静下来,把一天来经历的事情重新梳理一下,对教学中的一些有效做法或是遇到的难题,产生的困惑进行重新思考,也许有时只有短短的几笔,然而,天长日久,日积月累,若干年以后就可能为你撰写教学论文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事实和依据。

当然,论文素材的积累是多方面的。听课记录、课后反思、学习心得是论文写作的好素材,看书、读报、交谈、观摩则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有时候,头脑中会突然冒出个什么想法,或发现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很值得你一写的问题;有些问题你长期解决不了,可能在走路、乘车、吃饭时突然茅塞顿开,找到了思路和答案,这些就是灵感。此时,你最好能马上把它记下来。因为灵感这东西,有时就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任你苦思冥想也想不起来,因此,善于捕捉灵感非常重要,也许你写作的成功就来自那瞬间的灵感。

(五)善于借鉴引用

《中学生物教学》2006年第10期刊登了石慧老师的一篇文章《善于借鉴》,好多读者打电话说他读过这篇以后深受启发。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实,借鉴不仅可以用在学科教学中,同样也可以用在论文的写作中。1.题目的借鉴

有时候文章写好以后,再回过来看一下文章的题目,总觉得比较平淡,缺乏新意。也许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合适的题目,这时,你不妨翻一些书籍、杂志,或许就有你满意的题目可以借鉴。2.论点的引用

写文章是一个反复琢磨和推敲的过程。一开始,你会觉得编写的提纲,拟定的论点比较全面、正确,随着研究和写作的深入,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原先的提纲不是那么全面,论点也有偏差,有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这时候,你同样应该向书籍、杂志学习,看看同行老师们有哪些观点可以予以借鉴和引用。

3.资料的参考

虽然写论文所用的资料一般是自己平时亲身实验记录和积累得来的,但是,为了论证自己的某个(些)观点,借用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如实验数据、图片、结论等都是允许和必要的。当然,在文章的结尾处应注明参考文献的名称。

论文写作过程中可以借鉴的方面还有很多,如文章的写作风格和技巧等。但是,可以引用参考不等于允许抄袭。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具有独特见解的论文才是最有价值的。

总之,以上谈了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通过今天的交流让一线教师对教学研究工作引起重视,同时也想为各位老师在今后的教学研究、论文写作方面提供一点点思路。但由于个人水平有限,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我衷心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通过这次骨干教师的培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并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我更希望今后在《中学生物教学》杂志上看到我们这些骨干教师的教研论文。谢谢各位老师!

第三篇: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问题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自然保护区发展概况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年,至今已有50 a的历史,特别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迅速增加,类型逐渐丰富。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先后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发布实施了《中国生物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1996年—2010年)》,组织编制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同时,国家先后批准加入了包括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关于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萨公约)在内的20项以上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条约,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生效和实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资源和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加剧,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自然保护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分析及其存在的问题

1、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1.1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

今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不管是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人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计算,水平是很低的。所以,在保护区的建设上面,仍然要继续努力。

1.2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

虽然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但是近年来,发展了一批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等类型的保护区,让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5%的天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别是65%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都依靠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并且目前我国自然环境最纯净、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重要的区域,都存在于自然保护区中,保护区类型完善。

1.3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遍于全国

我国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按其保护价值和重要程度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地方级又分为省(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和县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需要国务院批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目前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有些省份保护区数已超过50个,如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在面积上,好几个省份的都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如广西、云南、新疆等省(区),其中新疆自治区的保护区面积更是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现在无论是在沿海和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植被区域,还是在高原、荒漠和草原区域都建立起了若干自然保护区。全国自然保护区网已初步形成。

2、存在的问题

2.1行政立法不完善

虽然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为自然保护区的依法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自然保护区基础薄弱、经费不足、体制不顺等原因,使得自然保护区在发展过程中其立法与现实发展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如1994年10月9日颁布,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等活动”,也就是说在自然保护区内凡涉及到采伐树木的建设项目,如开路、架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无法开展,从而制约了自然保护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2.2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

《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较为普遍的管理体制是业务由省(区)级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行政由市级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实行业务与行政分离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着职责不清、权利不明的弊病。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自然保护区划定后,担子几乎全落到了地方政府头上。

2.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3.1基本建设投资

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四条“⋯⋯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规定了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计划与经费问题,但是没有明确由哪一级政府解决。2.3.2事业管理经费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是通过分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经省和国家批准后拨款并实施。而维持自然保护区正常运转的管理费用,如工资和福利待遇、设备和基础设施的维护与运转、差旅、交流、宣传等各种经费支出,则主要靠地方政府投入,其结果往往是朝不保夕,捉襟见肘。

2.4自身管理体系不健全

2.4.1 管理干部调动频繁现行的行政管理体系

都有“届满选举”,自然保护区主要领导按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都随“届满选举”而换岗,使得保护区业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有力保证,很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2.4.2松散型的管理体系

多数自然保护区无计划,年终无总结,就连财务报表也是套用国有林场的,上级对下级无指令,下级对上级也不用汇报,干好干差一个样,全凭良心干活。保护区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互不了解,更不用谈取长补短。这种“松散型”的管理很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质量升级。

2.5业务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自然保护区经济来源不稳、地域偏僻、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地位不高,从事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面临的工作难度大而缺乏信心,科技人员因科研经费紧缺而无法开展工作,基层工作人员因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而缺乏工作积极性。有能力的人大多设法离开保护区,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管护手段和基础设施普遍薄弱。据报道,44.2%的保护区无专门的管理机构,34.6%的保护区无专门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中科技人员仅占22.3%,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普遍较低。这种状况使得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滞后。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我国生物多样性损失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

[4]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分析 2.1 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2.2 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2.2.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草原的退化。

2.2.2 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

[5]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2.2.3 环境污染 2.2.3.1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2.2.3.2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

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2.2.3.3 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2.4 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 ~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3 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

四.面对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的实施对策

1.保护对策

1.1 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1.2 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 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 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1.3 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1.4 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2.管理对策

2.1完善法律条款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直接目标是把对人类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资源完整地保护起来,避免人类的直接利用,这就限制了人类的一些眼前利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期,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与现实冲突非常明显,特别是在社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与严格的法律保护之间,如《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等活动”,严重制约了社区的经济发展,是否可以在实验区,乃至缓冲区内的人工林经营方面适当放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投入问题,但没有明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哪一级政府安排。2.2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应明确规定增加对保护区方面的投资,特别是增加在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人员工资、运行费用、科研等方面的投资,并确保保护区有足够的财力按照现行土地和移民安置法规的要求落实对受影响社区居民的补偿。《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四条、第二十三条规定了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计划与经费问题,但是没有明确由哪一级政府解决。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体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经费由中央财政支付,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经费由相应的地方财政支付。现在,保护区虽然可以获得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但是来自国家、地方政府的资金非常有限,不可能满足保护区对经费的各种需要。因此需要考虑多种手段偿付保护区内的环境服务。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用水权交易、碳交易来增加保护区的财政资源。私有企业对中国的保护事业所做的贡献虽然逐步上升,但是仍然有限。另外,国家应制定野生动物致人伤亡及毁坏农作物和其他设施的补偿政策,并明确补偿资金的来源,以使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因野生动物而受到损害的群众得到相应的补偿。2.3严格执行规划

《总体规划》是每个自然保护区落实有关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的具体方案。方案的制定必须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并且要结合保护区和社区的实际。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方针,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原则,必须合理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功能区,把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和旅游等结合起来,统一规划与布局,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旅游与教育、保护区与社区发展等关系,致力于保护区和社区经济的同步发展。国家及相应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对保护区的总体规划进行认真审核,并严格监督执行。总体规划是自然保护区始建初期的基本建设方案,属于近、中期建设规划,从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和发展的角度考虑,保护区应该经过多方面论证,制订出体现自身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使保护区的事业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

2.4提高整体素质

自然保护区多数是由过去的国有林场转变而来,管理和业务素质普遍较低,自然保护区的工作除管理之外,以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业务工作为主,这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如何提高保护区职工的整体素质,是自然保护区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应使保护区的所有职工都接受在职培训,使他们获得有效完成任务以及取得事业上的进步所必需的能力。二是鼓励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使不同的保护区之间可以交流学习,同时鼓励科研等项目的相互合作。三是建立竞争机制,使工作出色的职工得到奖励,使有能力的职工得到晋升。

2.5发展社区经济

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与社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孪生兄弟”,保护区只有根据社区居民生存发展的需要,通过促进和参与利益共享,发展自然保护区产业,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只要社区的经济发展了,居民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降低了,自然保护区也就达到了保护自然的目的,同时也缓和了社区矛盾,使周边群众和社区从自然保护区的潜在破坏者变成共同管理者,把孤立的生态系统变成了开放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从而达到长期有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需要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制定特殊政策,予以大力扶持,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提倡保护环境时应避免绝对化,可在不破坏资源的情况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做到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兼顾。

第四篇:有效教学研究范文

遵循“三适”原则、落实三维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 赵丽宏

一直以来,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无效,教师们讲课很卖力,很辛苦,但同学们大都表现困倦,听不懂或根本就不想听,面对这种现状,我们经常听到有些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一,这样的学生我们怎么教?生源基础差是客观现实,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要少一些抱怨,从教学的角度多想一些办法,我们不能使学生适合我们一以贯之的依照教材、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学生听不懂教材上罗列的那些内容,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课堂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合学生,让学生变听不懂、不想学、不会学为能听懂、想学、会学,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效。如何使课堂教学有效,遵循“三适”原则,落实“三维”目标,是一则对症处方。

一、关于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教学有效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说法。笔者同意北师大李兴洲教授的观点,有效教学追求“三效”,即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1.有效教学要有效果

一门课程有课程标准,一节课有教学目标,如果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一门课或一节课的结果是预期的,我们所设定的目标实现了,这门课或这节课就是有效果的;如果预定的目标没有实现,教学活动没有结果,我们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没有掌握,那么教学活动就是无效果的。

2.有效教学要有效益

教学有效果不一定有效益,效果是一个中性词,效果可能是有用的,也可能是无用的,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对于职业学校,如果课程标准及目标定位准确,内容选择适合学生需求和企业岗位需求,方法设计符 1

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有用的,是好的,那么这门课或这节课才是有效益的;如果课程标准及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内容选择与学生职业生涯成长无关,与企业岗位要求无关,或者知识和技能是落后过时的,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即使有效果,但却没效益,这样的教学是做了无用功,教学是无效的。

3.有效教学要有效率

教学效率要考量两项指标,一是单位时间里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比率,二是单位时间里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容量,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课程标准及目标的定位适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且在单位时间里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足够多,我们就可以说教学效率是高的。反之,如果课程内容设定和方法的实施只适合少数学生,或者单位时间里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量很少,即使有效果也有效益,但效率很低,这样的教学也是低效的。

有效果、有效益、高效率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追求教学“三效”,实现有效教学。

二、关于“三适”原则

台湾著名学者何福田先生近作——《三适连环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要适性、适量、适时“三适连环”原则,何先生的“三适连环教育”意在解决“学习无效”这一病根,他认为“学习无效”这么个不起眼的“根”已经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先发后至、令人浩叹!要摆脱“学习无效”的虚耗,我们家里原本就有很好的处方,只要煎煮合宜,学习立刻就能有效。所谓“很好的处方”就是我们的教育鼻祖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曾教导我们的“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教育的最高理想,要达成这一理想,其实践方式就必须是“因材施教”。何先生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衍生为教育要适性、适量、适时三适连环,具体解决我们职 2

业学校存在是教学无效问题,是一记很好的中药。笔者对何先生的《三适连环教育》有如下理解

1.教学“适性”丢不得

“适性”,就是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最佳途径,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求一样的发展,但都要发展;每一位学生不是同步提高,但都要提高;每一位学生不必相同的规格,但都要合格。只要教育适应了学生的性向,人人皆可能有大或小的成就,教师对任何学生都不能弃而不教,正所谓教学“适性”丢不得。

学生选择了到我们职业学校来学习,没有去普通高中,说明学生有其特有的思想和个性,也许他们没有很好的数理逻辑智能,却可能有很好的视觉空间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他们是有思想、有个性、有选择性的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在选择职业学校的同时也选择了所要学习专业和将来可能从事的岗位,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有“职业性”,同时,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也存在“差异性”。我们不要因为学生的基础差就放弃,也不要因为学生的纪律差就抛弃,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合学生职业性与差异性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让学生爱学、学会、学好的目标,力求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智力有所发展、人格有所完善、就业能力有所提高。如果教学不适性,教师即使再努力,也会徒劳无功,好比有病吃药,如果不对症下药,不仅浪费了药,还可能产生副作用。教学“适性”是教学有效的前提。

2.教学“适量”比不得

适量,就是要界定不同学生合适的学习量。由于学生的性向不同,存在个性差异,学习量的要求也各有不同,量少,学生吃不饱,是低效;量多,学生消化不良,会厌学,更无效。我们的教学往往对学生学习的量整齐划 3

一,不考虑学生的性向差异,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消化不良,我们确用统一的尺度去考核他们,结果是教学无效,很多同学不能及格是必然。教学“适量”比不得,我们要为每一位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量和考量标准,跳一跳吃到桃子是教育的合理境界,使每一位同学都能进入这种境界,去体验进步、提高、成功的喜悦,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学效果。

3.教学“适时”急不得

适时,是指教育要切合时机,循序渐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成熟度和学习预备度,切合时机的实施教育教学。不论是认知的学习还是技能的学习,只要各种成熟度(如抽象思考能力、肌肉发达能力、骨骼成熟程度等等)不足,学习就不会有效。学生学习成熟度达到标准,学习材料的安排也要有先后次序,循序渐进才能一路学好。近些年,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预备度普遍不足,面对现状,我们要牢记教学“适时”急不得,要根据学生已有的预备度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否则就会徒劳无功。

适性、适时、适量三适连环,环环相扣,教学必然有效,三者不能连环兼顾,只要疏漏一环,便不能保证教学有效。

三、关于“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课程的载体,回答的是“课”的目标,教什么,学什么,即内容的安排与要求,教学围绕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和学习而展开,通过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目标指向的知识与技能,就为实现了这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是课程的操作系统,回答的是“程”的目标,怎么教,怎么学,即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按目标的指向顺利实施,就为实现了这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的动力系统,为什么教,为什么学,调动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参与学习,通过教学组织,学生知道了教师为什么教,4

自己为什么学,并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到学习当中,就为实现了这维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师生在课程教学中要把握的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与技能作为载体,要通过过程与方法习得与掌握,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为动力,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充分参与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信任、友善,同时受到鞭策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从而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以用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最终目标。

四、遵循“三适”原则,落实“三维”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试想,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和学生的未来职业不契合或过难、过浅——不适性;容量过多或过少——不适量;一堂课开始,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只在课后小结时教师指出本节要点一、二、三等,或许有个别同学略有领悟,多数同学不知所然。教学过程的实施一言堂或无章法,不能循序渐进——不适时。这样的课堂教学怎么能有效呢,学生学无所得,教师付出的辛苦岂不白费了吗?

对于职业学校,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特殊的专业性,我们的学生学习预备度不足,基础参差不齐,但他们走出校门就即将走上职业岗位,成为一名职业人。所以,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就业导向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遵循“三适”原则,合理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既适性又适量,我们要追问让学生“学什么”,为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知识与技能套餐,让他们既能“学得会”又能“用得上”;过程与方法要既适性又适时,我们更要追问要学生“怎样学 ”,要循序渐进,掌握教育的时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要既适性又适时,我们要追问学生“为什么要 5

学”,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没有机制学生不会主动去学,有了目标,产生动力,加上策略,学生能积极主动去学。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合理呈现“三维”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运用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小组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运用适当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竞争,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职业素养,并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适性、适时、适量三适连环;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学就会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但只要我们踏下心来,努力去做,并持之以恒,实现有效教学值得期待。

第五篇: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如何有效结合

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如何有效结合

高一数学备课组:张锡玉

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是涉及两方面不同领域的两项活动。教学与教研相对独立,异质性明显。然而,它们又共存于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之中,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辩证统一体。通过适宜的协调和处理,两者的关系可以得到强化,并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一、转变观念,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

首先,学校要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教育科研摆在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要有开展教育科研的责任感、紧迫感,并且将这种责任感、紧迫感传递给广大教师,引导大家从“教书匠型”走向“研究型”。领导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带头进行教育科研,在抓好科研骨干培养的同时,引领全体教师走上科研兴校的“阳光大道”,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二、健全科研机构和制度,建立有效的保证措施

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应该用在刀刃上,教育科研就是学校发展的利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给予保证:一是由教导处牵头,精选本校有研究热情的骨干教师组成校教科室,负责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二是健全教育科研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奖惩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等;三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考核,并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考核,给予奖惩;四是在研究经费上给以优先,保证研究工作的各项费用开支。

三、结合实际,以本校教学中的最大问题为科研选题的契入点

作为研究基础薄弱的高中,教育科研应以学科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因此,我们应该在认真调查研究本校师资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坚持教育科研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积极制定方案步入发展的正轨。

四、加强学习,培养本校研究教师

由于我们学校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意识普遍不高,因此,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显得非常迫切。教研室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要开展若干方面的学习培训:一为教育科研操作层面的知识培训,如教育科研的含义、如何选题、如何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教育科研的写作知识等,破除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帮助教师克服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是学习与本校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好理论储备。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培训要坚持贯彻研究活动的始终,为科研保驾护航。

五、研究实践与课堂教学、常规教研紧密结合,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

在研究的核心阶段即研究实践阶段,必须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常规教研为载体,把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日常的教学、教研和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推进科研的深入开展,使课题研究得到良性发展。

此外,要使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有效结合,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定期开展现状分析。教育科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开展研究,解决问题。由于研究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的,随时都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及时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为全面、准确掌握当前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研究工作做到对症下药,可以通过学校领导与主研人员的随机听课、访问等形式了解现状;同时,建立研究个案(个别教师、班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然后汇总,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总结,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二、结合研究课题开展优秀研究课教案展评活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进行课题研究更是如此。所以应该特别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除了按常规要求超前备课、写好教案、每日一签字上课外,我们还特别规定教案要突出研究主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体现,即看是否科学、创造性地设计了学生活动的内容、时间、方法等,每学期开展全体研究人员参与的教案展评活动,评出优秀教案供大家学习、借鉴。

三、组织示范课、观摩课活动。示范课、观摩课能有效地促进广大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可以规定每学期提供几节示范课或观摩课供大家学习。①委派教师外出参加县、市、省级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并要求结合我们的研究课题认真学习、思考,回校交流传达(一是上示范课,二是汇报心得体会)。②组织指导本校骨干教师在校内上课题研究示范课。抓两点:一是示范课的把关,由教导处牵头,课题主研人员负责质量,确保示范性;二是示范课后的研讨、学习,做到结合研究专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讨论,并找出特点,找到差距,落实改进措施。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话者和创造者。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学改革。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校实际,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重点环节,采取分层推进、滚动发展的办法,扎扎实实地进行教育科研,希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根本转变,培养一批教学骨干迅速成长,教师队伍应该向专业化迈进,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也应发生积极变化。

下载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分析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与分析 摘 要: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如今,高中数学课堂出现了抽象化、单一化等问题,教学质量不......

    工程造价现状与有效控制的问题[本站推荐]

    工程造价现状与有效控制的问题在工程建设管理中,成功的控制住工程的造价十分重要的,顺应经济的发展形势,做到节省资源。但是目前工程建设项目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许多项目的投......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市场,也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成熟的金融市场不仅能够满足各经济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而且对金融体系乃至......

    我国烟草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

    1. 我国烟草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 烟草物流(亦称:烟草行业物流)是指烟草及其制品、烟用原辅料,在生产加工到批发零售的过程中,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成 刘天辉 马晏骏 孔令禹 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23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土地资源出现严重不足的......

    我国社保制度现状、问题与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其成就为世界瞩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也获得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适用社会主义市......

    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现状与问题

    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县图书馆为例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特别是在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

    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及其分析

    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及其分析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建设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和变化动态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和宣传教育现状自然保护区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