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共5篇)

时间:2019-05-13 01:4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

第一篇: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

《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

中 期 研 究 报 告

《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于2011年12月正式批准为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九期课题,2012年9月12日进行了课题开题论证。在开题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课题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与研究,汇报如下:

一、对课题核心概念的再认识

在课题的实施方案中,我们对课题核心概念的认识和描述属于大量文献的综合借鉴,缺乏独特的个性化认识。开题论证之后,我们课题组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对课题中几个核心概念反复商议论证,我们认为:本课题中的—— 主动: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水平,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中表现为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即学生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等都自觉地融入教学活动。它是一种学习

态度,也是一种进取精神。

参与:指的是学生个体介入到群体活动的一种状态,是指学生积极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取知识发

展能力。主动参与式: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方式。它提倡教师的教以学习者的“学”为中心,以主体参与为基本理念,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以教学对话引领课堂主体间性交互,创设思维时空,力图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人在情感、思维、行为都投入到教学的活动中,从而获得发展。

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学与教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统合。从教的方面看,教师以主体间性的教学关系为基础,以主体参与为基本理念,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借鉴激励和期望心理学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积极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的方法、策略,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自主的学习方式;从学的方面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主体意识,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通过参与体验、探究、创造性的活动提高语文素养,实现主体建构与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的再确定

2012年9月开题论证结束后,综合专家论证意见和区域语文教育实际,课题中心组迅速组织实验学校代表就主要研究内容召开了专门研讨会议,几经筛选、整合与修改,最终确定如下:

研究目标:

1.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通过对学生“主动参与”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的探究,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支柱的教学操作样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原有课堂中出现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教学情况,努力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重建课堂,从学生出发,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改变学生被动、机械、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真正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转变。

3.改变教师以往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促进教

师和学生的成长和法发展。

为了使研究重点更为突出,保证研究的成效,研究内容由原先的五大方面调整为三大块面:

1.课题的核心概念“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通过文献搜索、文献学习,从理论上初步论证“主动参与式课堂”的内涵、特征以及这一核心概念的价值追求。

2.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教学策略、效度评价、教学

操作样式的研究 运用激励和期望心理学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旨向的教学设计,研制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的考评细则,探索在有效教学背景下以学生“主动参与”为特点的课堂教与学的操作样式及相应的操作策略。3.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的课例和案例的研究 以观察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现场的方式,在课题实验中积累小学语文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真实案例,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微格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建构有效的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

三、研究思路的再调整

本课题我们构建了“主持人—课题中心组—实验学校”的研究网络,自上而下,由下至上,进行“调查分析—形成课题—理性思考—行动研究—反思总结—实践重建”的螺旋式上升的实证研究:在调查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诊断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课题中的核心概念、价值追求、框架策略、实践线索等作思辨性研讨,系统构架本课题研究的框架、主线;找准课题研究切入点、生发点和创新空间,探索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的基本策略和基本操作样式;在研究过程中重视问题的自我分析诊断,做好观察与分析(运用课例的微格研究),注重评价考核;定期交流课题研究和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交替运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方式,引导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切实有效地进行课题探索。

四、课题研究进程与初步成果

1.制定“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评价表”

要做好本课题的研究,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教师观念,重建课堂,而“评价”正是促使教师边个课堂的重要举措。因此,课题组成员自课题立项后,聚在一起,重新对课题方案进行调整与完善,梳理出一些关键词:“唤醒”“对话”“激励”“以学为中心”等,并根据课题核心概念及要义,商议制定了“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评价表”(见附一),评价表从“教”“学”两个维度进行设计,并为了突出学生的“学”,在分数配比上,向“学生的学”倾斜。评价要素中,突出强化“主动参与”的内涵与外延,如: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与评价及时、恰当;学生对学习有期待,并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好,关系和谐;学习方式多样等等。此评价表制定好马上下发之我区各校,且在全区教学工作会议上进行解读,在试行中推广完善,力图通过评价方式的改革来扭转或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事实上,此表在推行及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我们确实也看到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他们的课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此表已成为一面“镜子”,教师以此来对照并规范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课题研究走向深入的作用。

2.开展“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专题研讨活动 主动参与式的小学语文课堂到底是怎样的?老师怎样做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的发展有哪些好处?也许,现场的课堂教学展示比说任何话都来得更为直

观,更有说服力。(1)带头上研究课

作为课题的主持人又是区的语文教研员,应身体力行,沉潜于课堂,做好榜样示范作用。2012年4月,课题主持人之一朱玲芹老师向全市展示了一节《天鹅的故事》,并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文丽(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研修部副主任)和赵志祥(深圳市教研室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在课题背景下同台执教并进行点评。本课教学主要通过三大“主问题”引领学生向文本深处漫溯,不断发现文本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的秘妙之处,兴致盎然。因而获得了许多专家、同行及老师们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一位老师说:主动参与式的课堂一定是学生“不断发现”的旅程——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为一旦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这种需要,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课堂,一定要时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另一位老师说:主动参与式的课堂一定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旅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听、说、读、写是孩子们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最好平台,一定要让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并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去,让他学会反映周围世界,表达情感,把言语和思维连接起来,这是一种语言文字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快乐,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所在。而执教者根据此课的教学撰写的论文《疑——叩击课堂的生命密码》和教学实录发表在2013年5月的《小学教学》杂志上。(2)带领课题组成员上实验课

主动参与式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多样的,丰富的,除了“主问题导引”这一种策略,还应该有其它的。2012年12月,在多次研磨商讨的基础上,课题组三位成员代表研究小组向全区进行了“活动导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讨活动,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活动导学是指以“活动”为媒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是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是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主要形式,语文教学中有听说读写,画演评议等活动,形式有自主,合作、探究等。“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例:《会走路的树》一课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10项活动:

①自读自练生字词,同桌对读; ②“当小老师”叫大家读词; ③“给偏旁找朋友”游戏(合作); ④ 将拼成的生字组词,并上台展示、领读; ⑤ 观察、发现“趣”字写法,描红、试写、互评;

⑥ 分节朗读课文(若改成小组成员分工分节读,训练面更广);

⑦ 多种方法的随文识字;

⑧ 当堂运用,巩固反馈;(写一封小鸟给驯鹿的信)⑨ 迁移,朗读,加深对“?”“!”的认识与体会;

⑩ 写字,作业。

“活动导学”,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讲授(包括提问等单纯的教师活动)时间,通过有效的学生活动达成自主学习。低年级的语文活动要设计的细致一些,而中高年段,活动所占的板块则要大一些,更开放一些。但不管如何,其活动导学的目的是延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而教师需要做的便是“顺学而导”。此活动成果也在进一步梳

理完善中。

(3)举办全区性的主题赛课活动

以赛促研是推动本课题深入研究的一种好的方式。自2012年起,全区小学语文赛课就冠以“主动参与式”的主题,从而促进更多的学校、更多的老师来参与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也收集了一些成功课例,并请他们加上设计意图,教后反思,课题组作点评,希望能集思广益,打开我们的思路和视域。

3.进行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基本教学样式的探索 本课题研究确立了南湖小学、东林小学为重点实验学校,尝试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基本教学样式的探索。一年多的时间里,南湖小学确立了“测—导—延—写”的模式:“测”指的是教师加大预习力度,完善预习设计,课前或当堂检测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所在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导”的环节重在阅读文本,是我们平时所熟知的课文学习环节,这一环节没有限定教学的流程,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体裁或题材的不同及学生的困惑处、兴趣点展开教学,时间限定在二十分钟左右,逼迫老师们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抓住重点的,抛弃次要的,凸显简约而丰满的教学艺术。当然,教学内容的取舍要遵照两个原则,一是精彩片段要取,二是典型的写作训练点要取。“延”的环节不但指向延伸的内容,而且指向延伸内容所承载的形式,也就是说,根据“导”环节中所确定的写作训练点,延伸相同写法的片段,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为接下来“写”的环节做好铺垫。“写”的环节要求学生动笔表达,用所学习的写作方法表达事、物或者情感。整个教学流程以“习得”为目的,40分钟的学习时间被分割为5、20、5、10四个阶段,(当然,低年级的时间分配有所变化。)保证了学生主动思考和练习的时间。东林小学的自主课堂其基本模式是这样的:教师抛出一个主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反馈交流,补充争辩——教师评议小结。基本框架结构是:学生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催生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其次是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核心问题,设计要十分精准,预设要十分充分,多考虑几种可能性,随时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多种情况。同时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自主课堂,需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分析、探索、质疑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预期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而教师需随时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转变成组织者、启发者、激励者,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时,及时通过指点或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调整学习状态。

4.进行课堂教学案例的微格研究

在研究进程中,我们将研究课例进行全程录像,在小组研究活动时逐段播放视频,或提取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局部的“微”定格的(格)分析,让课题组成员及执教者在“主动参与”的背景下,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学生表现进行“后续课堂观察”和分析,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审视课堂教学,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教学案例的微格研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更在于深化了课题组研究人员对核心概念“主动参与”的认识,产生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也将本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处推进,使研究成为一个互逆、跟进的整体和贯通的体系。

阶段性成果:

1.探索“测—导—延—写”和“教师提问—小组学习—集体交流—评价小结”两种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基本教学样式;形成“主问题导引”“活动导学”两种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的策略(前面已有论述,这儿不再赘述)。课题组核心成员已发表相关论文15篇(见

附2)。

2.区小语课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突出了学生的“学”。在课题组研究课、实验课的引领之下,在全区各小学共同参与努力下,我区小语课堂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教师因学设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甚至化教为学,或启发,或激励,或评点,学生已慢慢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俨然成为一个最具活力的“学习场。”近两年,我区选手在省市的小语赛课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都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课的质量大幅提升,获得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

3.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本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展开过程,从而重建课堂。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文本、准确把握学情,充分考虑教学中的多样性、可能性,以及课堂中要进行灵动智慧的理答等,这无疑是对教师的一大挑战。课题研究逼迫教师大量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如《有效教学的整体建构》《名作细读》《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等等,重新审视课堂,变革课堂,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质量。而以“学”为主的课堂唤醒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积极参与学习、亲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自主的学习方式,并逐步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思维与表达等能力,最终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五、研究困惑、反思及下一阶段计划

1.对“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的评价,依然无法用量表来完全呈现,评价表中的质性要素无法即时判断与衡量。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但由于“语文”这一课程的特殊性,有些变化很难用肉眼观察到或马上通过测试来呈现,加上评价者的标准差异和审美差异,评价的科学性就难以保证。

2.基本教学样式的探索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测—导—延—写”中,由于教师水平的差异,预习单的设计尚不能完全呈现出学情,还需要根据年段特点、教材特点来精心设计;“导”的设计中,大部分教师采用“主问题导引”式,但讲着讲着,“主问题”便化为了一个一个细碎的小问题,且部分教师“导”的方法与能力有限,“牵引式” 暗示式”甚至“告诉式”时时出现;如何将“延”和“写”的环节巧妙融合,并很好地激发起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究。而自主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需进一步加强指导和训练,小组内的学习由谁组织,组员如何分工与合作,怎样激发弱势学生参与学习并敢于表现的动力;自主课堂研究的起步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在适应中,学生茫然无措,所花时间往往比教师讲授式的课堂来得长,耗时多,且一开始呈现的效果也不是那么明显,因而一些教师打起了“退堂鼓”,这些问题都将在今后的研究中重点思考与突破。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课题的整体架构,完善两种教学操作样式,丰富基本教学策略,探究主动参与式教与学的实施原则,改进评价指标,使其更有实效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如何“唤醒”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唤醒”其原有认知经验与文本“链接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对话如何生成;怎样“激励”才能持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内在动力……我们还需且思且行,且行且思。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理性思考与提炼,邀请专家指导,并设计“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观察量表”,对相关维度做观察记录,开展课例的微格比照研究或对比实验研究,加强成果的梳理和提炼,争取有切实的收获。

第二篇: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政史地音体美电教研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我们组申报的课题。作为本课题主持人,我代表总课题组,把课题的准备情况和研究规划做个汇报,请大家审议。在本课题正式开题之前,我中心业已完成了以下五项准备工作:①成立了《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研究小组;②确定了一批与本课题研究项目相关联的课题实验学科。

一、选题背景与相关文献 1.课题的缘起

自2001年秋学期起,国家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的先进理念逐步深入教师头脑之中,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教学“新思维”、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作用。同时,随着有效教学研究的深入,其所生成的质疑、反思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使其自身的发展进入了。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拓展的结果。它是我们组“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活动深入进行的载体。

2.历史的传承

(1)2007年,我校开展《创新教育》课题研究。

(2)2009年,我校进行《差异构建“4+1”课改实验活动》。

我们的观点: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战场;每一堂课上好了,每一堂课有效了,教育教学质量自然能得到提高,素质教育也就真正能落实到实处。

3.课题核心概念及课题诠释

主动,指教学主体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主动参与,涉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和教学对话,本课题主要是指学

生基于原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基础,在主体交互中情感、思维和行为自觉地融入教学活动,实现认知与情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二是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师引领和同伴互助下自主选择,以认知发展为中心,主动地建构关于现实知识的过程,并达成相关课程的学习目标。

参与式课堂,是以“学”(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在发展性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能力,引导以自觉性和选择性为特征的指导学习。依据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心理学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情境为前提,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唤起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核心,以教学对话促成课堂主体间性的交互,创设思维时空,力图使教学活动中每个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都投人到学与教的活动中,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自主建构意义,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反思能力,由此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进而提高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形成自主发展的智慧。有效学与教(effective learning and insruction),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在学习者分析和教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情境,开发和调用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以“置身于其中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ing with-in)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的所有行为,以及学生在教师及“助学案”的引领下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态度,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并获得发展的全过程。以学的绩效来评价教的成效。有效学与教是一种有效教学策略,也是课堂上主体对话、共同参与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在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差异性的主动发展的机会。

4.文献综述

(1)从“有效教学”到“有效学与教”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和策略,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五十年代起,有效教学研究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并开始从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技术。1975年,以“肯普模型”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学设计问世,形成了以“教”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课堂操作样式。奥斯丁(Ornstein, Allan C.)著《有效教学策略》于1990年出版,列举有效策略达11种之多。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CREDE)于1998年提炼出关于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

加涅著《教学设计原理》一再修订重版(1974,1979,1988,1992),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参与教育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变化”。八九十年代,课堂“双主体论”开始盛行,以“史密斯—雷根模型”为代表的第二代教学设计(ID2)提出“有效教与学(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的理念和教学策略。

新加坡在有效教与学研究和实践方面进行了非常务实的有效探索,与无锡市开展多次教研合作与互访交流,成功举办了三届“中新(无锡)校长圆桌论坛”。

上世纪末,“有效教与学”(effectiv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开始成为香港基础教育课程文化转型的新理念。在《21世纪教育蓝图》中正式将“教与学”变更为“学与教”。进入新世纪,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议会在不同学习领域相继编订了各学科的“课程及评估指引”,建议学校采用。其中,“学与教”和“学与教资源”是各学科不同领域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有效实施学与教的可行性教学建议。香港地区成立“学与教伙伴协作中心”,构建“课程为本学与教研究共同体”,实施“课程为本学与教资源库协作计划”。

在中国大陆,一些研究者认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支持有效学与教,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这两条重要的学习原理及教学原则指导课程的生本开发和课堂教学设计。

(2)从“主体参与”教学到“主动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的理念起源于二十世纪40年代,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参与式发展理论,至80年代初,“参与应当作为人的基本需要”的主张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人权宣言。西方学者如克利伯格(Klingberg, L.)和波依尔(Boyer, E.L.)等认为,学校应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对话是最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纳了数十种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80年代中期,参与式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被“引入”中国。裴娣娜认为“发展性教学,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她开始反思课堂中“主体参与”的深层次问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实践性参与还是形成性参与,是全面、全体参与还是局部的和部分的参与。陈向明于2009年主编出版《参与式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西部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的经验与反思》和《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两本专著。在此期间,有些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探索学科性的参与式教学探索,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参与,有的研究成果不过是冠以“主动参与”字样的新瓶老酒,深度还显不足,其针对性还有待提高。如卡尔·布兰切所言,“参与式发展”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有学者认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自然》等著作及其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参与式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思潮的目的、手段、理念及思想认识等方面与“参与式教育”有着诸多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本课题认为,“主动参与式学与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教学实验的应然追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途径和基本方式。

二、课题研究意义和条件 1.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研究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技术,推动专业发展。吸纳国内外有效学与教研究实验成果,加强教学论和实践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探索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策略,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新技术和专业新发展。

研究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促进教学改革,深化课程改革。以有效学与教的理念引领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技术,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有效学与教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技术策略和目标指数。

研究主动参与式课堂的助学案教学设计,引领主动学习,促进素质教育。我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教学反思和提升空间依然很大,有待于进一步提炼研究成果。

2.条件分析

本课题关注课堂有效教学,理念先进,目标明确,设计思路清晰,研究方法选择得当,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课题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树立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初步建构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理论模型,包括“以《课程标准》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学习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核心学科中形成若干可以在实践中推广的操作性策略,积累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课例和案例,提高广大教师的有效教学技术能力及新课程实施水平。

以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及“助学案”设计为抓手,构建主动参与式的课堂形态,研制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行为规范、课堂观察和考评细则,引导课堂主体情感、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主意义建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研究内容

(1)有效教学策略和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文献研究。开展文献和课例研究,调研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因素并作归因分析,吸纳成功的科研成果,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和成分显示理论等微策略理论,包括传统课堂对资源、注释、评论进行规划的建议,探索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生发点和创新空间。

(2)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结构、体系和模式研究。包括支撑性理论、支持环境、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课堂主体间性及“内部对话”、“助学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观察的建议。

(3)主动参与式课堂学与教行为规范、策略及效度评价的研究。运用激励和期望心理学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包括教学准备、课程资源、传播媒体、学习问题的发现、学习评价和辅导、实践拓展等方面的建议,以及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分学科开发单独的微型课程(minilessons)。研制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行为规范、课堂观察和考评细则。

(4)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及“助学案”设计的研究。总结本市前期《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研究实践成果,以学为中心,研究设计基于问题、基于差异或专题学习的教学计划,激发学习内驱力,引领学生自主建构。(5)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课例和案例的研究。以观察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现场的方式,在课题实验中积累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真实案例,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微格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建构有效的主动参与式课堂。(6)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实验教师现场培训的研究。分学科和课题实验学校,根据子课题研究项目及主动参与式课堂建构的实践需要举办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现场研讨会,邀请课程与教学论专家深度介入课例教研活动,开展课题实验教师培训的研究。

3.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主要观点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主动参与式课堂,强调教育服务,倡导以学为主,继承了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和以杜威、陶行知为代表的生活教育理论,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认知和身心的和谐发展。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反映了新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深化和有效教学的新的诉求。主动参与式课堂,建构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的学习共同体,以教学对话引领主体间性情感、思维和行为的互动,实现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作用,发扬教学民主、学术自由、创造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是国际上正在探索并推崇的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主动参与式课堂,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引发学习动机的激励策略,指向学习创新的反思,研究学生学习的教学支持环境和社会支持环境,研究教学主体间的互动和对话。主动参与式“助学案”教学设计是多元性的,将创新基本教学设计、综合教学设计、差异教学设计、问题导向学习设计四种基本范式。

(2)可能的创新之处

理论模型的实践创新。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理论建构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新模型,包括“以《课程标准》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学习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三大教学论新体系,并在课堂中验证成效。

研究机制的多元创新。加强与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重视项目或主题式的课例研究和助学案设计的行动研究,激发一线教师基于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展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国际合作与校际交流。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设计 1.研究思路

参与式有效学与教研究属于应用性教学理论与探索性课堂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三条主要的线路图如下:

(1)在新课程改革实验深化的背景下,学习学与教的心理学和有效教学理论,将新的理论迁移和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分析和架构与新课程相互适应的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应用性理论与一般操作方法;

(2)从新课程教学实验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多视角调研课堂教学的效能,探索课堂主体主动参与的教学对话和互动模式,研究更有实效的解决课堂有效教学问题的新思路、策略和新方法;

(3)反思主动参与式教学的典型课例和案例,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课堂有效学与教的新模式。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课题研究与课堂实验相结合、理性演绎与实践归纳相结合、典型经验与理论提升相结合作为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的基本原则,把这三种研究思路和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思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对话,不断务实深化课题研究。

2.协作网络 与其他教研组资源共享

3、研究视角与方法

本课题运用多维的研究视角,从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论、教育技术学、教育心理学、哲学、文化学、生态学、社会行为学等诸多学科中选择研究视角,汲取理论支撑,多学科、分学段地挖掘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理论深度,全景式展现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教育实践。从上述学科视角出发,总课题与子课题之间、各子课题之间紧密衔接、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课题体系。

本研究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课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4.过程规划

(1)选题论证(2010年9月—2011年8月)

提出课题假设,确定研究内容,组织专家论证,完成课题申报。

组织指导我中心学科教研组和有关学校根据本课题目标和内容,申报相关的子课题教研项目。

(2)课题准备

整理并编著相关文献,做好课题文献研究综述。

招募课题实验学校,架构研究网络,组织理论学习和课题辅导。举办开题论证报告会。(3)研究实验

每学年确立研究专题,举办课题研究论文、案例和课例评比,组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赛课活动。

(4)总结提炼 成果整理与提炼,举办课题结题鉴定报告会。

五、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第三篇:参与式教学中实验教学及课堂研究

参与式教学中实验教学及课堂研究 【摘要】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只是传授理论知识,最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实验教学中实验探究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必要途径,是理论教学不能替代的。大力积极推进小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最为迫切。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学 实验探究能力 “0.5+2+1+0.5”教学模式

【正文】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一)课前认真检查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要认真细致的检查。如在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中,要首先检查食盐是否纯净,酒精灯是否有充足的酒精,石棉网是否还好,蒸发皿是否干净,三脚架是否生锈等都是实验准备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真正的做到事无巨细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概率,实验教学才能正常开展,实验效果最为准确。

(二)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在当代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在家中可以预习的更加充分,这样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盲目的预习,没有目标的预习。也在逐渐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探究的习惯。

(三)备课好课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要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效果,指导学生进行熟练地实验操作,教师必须在课前试做实验,分析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情况进行预设。使自己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并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的实验与观察,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四)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不仅能弥补教学器材的不足,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种各样的岩石》观察实验中,教师只负

汇报是学生发现事物本质、科学真谛的必要途径。实验汇报力求做到“求同存异”。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对比,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得努力改进,哪些方面是自己的优势。

三、课堂模式研究

通过几年的探索研究,我们从中归纳出带规律性的成分,逐步构建小学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课堂教学“0.5+2+1+0.5”。即5分钟实验前交流加上20分钟自主实验加上10分钟实验后的交流加上5分钟实验报告的完成。

(一)5分钟实验前交流

我们的学在教师编制的导学案引导下先通过自主预习即个体单独预习。由于学校的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根据个人的意愿为每一位学生都准备好实验的材料,所以我们要求以小组实验的形式展开实验,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个统一的行动路线。在个人预习的基础上形成团体预习,让学生对知识预习插缺补漏,在实验的工程中节约实验时间。

(二)20分钟实验操作

20分钟的实验操作,在整节实验课中占据一半的时间,这是实验的重点,只有在成功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的分析我们的实验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必须要预习充分,实验前的5分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只有学生在实验前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才能做为一个成功实验的保障。

(三)10分钟的实验后交流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可能一大部分学生完成实验后就跑出去玩了,把我们的实验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为了能够让学校对本实验加深认识,这10分钟就显得珍贵了,我们有一个成功的实验后,还要让学生学会积累成功的经验,这才是一次真正的成功的实验课。在这10分钟的交流时间内,学生可以加深对实验的理解认识,交流成败经验,形成一个集体探究意识。

(四)5分钟完成实验报告

其实这5分钟的完成实验报告时间也是对知识的在加深认识,学生个

自己负责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负责,(二)构建了“0.5+2+1+0.5”的学习方式。

1.要想指导学生卓有成效地自主探究学习,关键是构建科学的课堂学习操作模式。通过具体的模式环节和操作策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引导行为,从课内的规范延伸到课外的发展,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2.“0.5+2+1+0.5”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旧的教学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只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其结果是压抑和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能具有自主独立的探究实验习惯。

[1]徐学军.实验教学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经济师,2004,(4).[2]熊善平,白萍.新时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湖北财经学校学报,2005,(17)

麻栗坡县铁厂村中心小学 姓名:张廷磊 性别:男 教学科目:科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

外国语学院

英教专15

2015210642

覃姣姣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和表达者,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也是教学领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不仅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方面有其优势,对教师的专业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语文教育所担负的文化传递和精神塑造的功能日趋明显,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整体专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参与式教学作为近年来引入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在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探讨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教师正确认识语文参与式教学与自我专业发展的关系,从而在教学中实践新的学方法,有意识地发展自我专业能力。语文参与式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结构与水平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场所与平台。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突破陈规,转变角色,改变教学行为,更有助于教师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反思等方面持续改进与完善。同时,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也推动着语文参与式教学在学校教育领域的效果提升。因此,应在发展语文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在原始社会末期,以传授生产生活知识与劳动技能为内容的“教育”活动便出现的课题。“其研究经历了由被忽视到逐渐关注、由关注教师专业群体专业化转到。我国从世纪年代前后也开始提出并关注了,相应地,广泛意义上的教师职业也应运而生。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进步与变迁,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及分化,教师职业所承担的责任逐渐加大,所担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二十一世纪初,在课程改革的大潮涤荡全球的宏观背景下,我国也开始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基1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程内容的调 整、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教材表现形式的变化等为表现形式,深层次却蕴涵着教育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长远目标及深层含义。教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与表达者,“是把理想课程转变成现实课程的载体”,①因此教师对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这就需要教师在接受新理念、新思想的条件下,在日常的专业环境中,与时俱进,不断取得专业发展,以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目标对自己提出的要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纪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共同关注关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由关注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对社会专业地位的认可转到关注`内部'专业素质提高的过程。”②时至今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己经成为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题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本着“理论与实践相 ①杨九俊,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06.②叶澜, 白益民,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03.结合”的原则,今时今日,应该结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研究。综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个体系庞大的研究框架,比如教师群体的专业化与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如社会地位认可、政府政策保障、教师培训制度等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机制如专业素质提高。因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涉及到教师队伍构成的复杂性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涉及到国家政策、学校制度等问题,这些并不是个人力所能及的因素。同时,教师个体是教师群体的组成部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能够组成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所以本论文立足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进行研究。另外,“教室是教师在学校的基本活动场所,课堂教学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对教师专业机制的探讨也应该根基于教师课堂上的专业生活。”参与式教学方式是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中学习于英国“以儿童为主体的参与式活动方式”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及活动方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引入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意味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化,更意味着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行为的改变,它是否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它又是怎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使教师的行为发生变化这都是在新课改的宏观背景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领域,于是本研究立足于语文参与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来具体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业素质的发展与变化。

二、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及其发展状况

一、“参与式”的概念及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参与式”的概念界定 通过网上资源的查阅,笔者发现有关“参与式”的概念多运用于农业·水利·经济、医疗培训、扶贫项目、造林生产、旅游开发、新闻报道、土地规划、社会评估、人类学等领域。年以后,“参与式”在教师培训、各科课堂教学领域开始逐步频繁地出现。在这些研究中,有关“参与式”的概念中以“参与式方法”、“参与式活动”、“参与式教学”等词汇的使用比较常见。参与式方法“参与式方法是指那些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①“所谓参与式方法,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方法和技巧只要让所有在场的人都能`动'起来,每个人都有体验、探究、合作、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这就是`参与'。”②参与式活动“参与式活动又叫课堂合作式学习活动,是通过分组学习形式,让每个学习者平等参与学习过程,在合作互动中发现知识,发展智慧,获得探究能力、养成主体精神的一种学习实践形式。”③参与式教学“所谓`参与式教学',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教学而言的。它要求给予学生自由思考、运用自己理智的时间给予学生选择教师、安排学习进程的权力教师要评价学生,学生也要评价教师除班级教学外,更多地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④纵观上述,“参与式”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运用这种方法和策略所组织的活动,它被广泛使用在学习、教学与培训中,强调的是参与者积极主动的情感上的投入和行动上的支持。在发挥参与者自身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获得主体内在的发展。2

二、语文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①吴也显, 教学论新编[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197.②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 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5.③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7.④杨树达, 论语注疏[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50.语文参与式教学,从词组的构成及表面意思来看,中心落在“参与”一词之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参与之意被解释为“参加”,即“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用教育的眼光来看,吴也显教授指出,“参与”有两层意义,一是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二是教学作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中去。①不难看出,“参与”强调的是行为上的投入与进入。行动是有意识支配的,因而不管是从主动意义上还是被动状态上,“参与”也理应含有意识上的加入。因此,“参与”“是主体对话活动3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

三、参与式学习方式在当代的发展

参与式学习与教学是现代教育中成人培训的一种方法,在国外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就开展使用。到了九十年代初,英国人将这种方法带入中国,最早在卫生、土地管理、森林保护与发展、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培训、监督评估、技能提高等方面中使用。在现阶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各类国际教育项目如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推动,参与式教学正在逐渐被运用于教师培训和学科教学领域。1999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在一系列的教育科研项目逐步展开以及年课题组赴英国剑桥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式”的教学理念逐步全面引入我国。

北京师范大学的陈向明教授不仅在参与式教学与培训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成果卓著,先后在学术论文《参与式方法—发展西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④与专著《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培训方法指南》⑤中对参与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还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中担任教师培训咨询专家的过程中实践与使用了参与式的方法,编写了数本参与式教师培训教材。西北师范大学的靳健教授作为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课题组成员,在赴英考察、学习,并不断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对参与式学习的理念与实践方式做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并将参与式学习与语文学科教学相整合,使语文参与式教学在中、小学教师培训领域和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领域体现出极大的可行性与优越性。靳健教授在其专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①与《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②中对语文参与式学习活动的理念进行了详细阐释,对语文参与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用具体教学案例进行了示范与展示。另外,靳健教授在其编著的《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③、《中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④、《参与式语文学习活动设计》⑤中针对教师与学生的不同角色与学习内容设计出一系列目标明确、步骤明晰的语文参与式学习活动,为语文教师在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下科学把握参与式教学起到了理论引领与实践导航的作用。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由靳健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⑥是我国第一部语文教师参与式培训用书, ①靳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3.166-186.②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兰州: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212—143.③靳健,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④靳健,中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⑤靳健,,石义堂, 参与式语文学习活动设计【M】, 兰州: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⑥中学语文教学策略【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中学语文教学策略(修订本), 兰州: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经过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中教师培训课程中的实践与使用,本部教材在改变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成效。因此在年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经由四年的实践与完善于年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再度修订出版。

四、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策略

(一)参与式教学重在关注学习者事项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事项”和“学习者事项”是同时存在的。在确保教学“有效”和“公平”的前提下,参与式教学主张扩大学习者学习事项的时间,精简教师教导事项,并且教师事项为学习者事项服务。学习者学习事项的设置可以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直接利用教材或教辅材料已经设置好的问题、任务、活动和作业,或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后再在课堂实施,设置学习者学习事项的原则是:围绕教学目标、教学主题以及相关的强有力的观念设置问题、任务、活动和作业。

(二)教师应灵活掌握参与式教学的基本技术首先是热身技术,它要求教师精心选择和开展某项课堂教学行为,以引发和刺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其次是任务交代的技术。这是参与式教学明显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地方。这种技术要求教师最大程度的保证教师发出的指令要被学习者接收并执行。第三项技术是监督指导的技术。在参与式学习者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监督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学习者思想中的“火花”更容易被发现和引发,同时问题和不足也才会被更充分而及时地被发现。第四是启发探究的技术。如何才能激发学习者独立的思考和探究?核心的解决办法就是有针对性的问题。第五是称赞与纠错的技术。这两项技术一个用于在保证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鼓励),另一个用于对学习者进行提醒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同时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积极改正。

(三)教师应科学运用参与式教学的评价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促使学生对自己或本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索自己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其学会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这不仅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难点、关键的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而且要了解学习者的实际知识水平,因人施教,使所有学习者在教学目标中都有所体现,并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不同类型学习者相互协调,促进全体学习者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发展。

总之,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全面理解参与式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本着平等参与、共同分享的原则,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在反思中提升,使参与式教学真正达到教师有效参与之目的。

第五篇:主动参与,创建有效课堂

主动参与,创建有效课堂

(政史组章文珍)

【摘要】我们总是太高估自己的教学力量,总是期望着凭三寸不烂之舌、滔滔不绝地满堂教学说动学生,使其心悦诚服地认同我们的理论,而事实经常相反。于是人们在思考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能问题,在思索着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本文试着从《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一堂课来透视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主动参与有效教学

我们的教师们总是习惯于讲课时的面面俱到,总是担心着教师有哪一句话没点到而使学生失去了一个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总是担心着放手后的课堂会失去方向,总是把课堂的“船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在台上或眉飞色舞地演绎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或声嘶力竭地讲解一个又一个理论知识点,而此时的课堂更多的则是学生的昏昏欲睡。面对台上认真教书育人的老师,学生们有足够理由对其尊重,但对教师的尊重最后还是挡不住不时袭来的困倦,坚强者硬撑着睁着无神的双眼,意志稍弱者则已然趴在课桌

上。这就是我们职校很多的德育学科课堂的写真。

于是,人们在思考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能问题,在思索着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们的学生在听惯了所谓的“大道理”之后,他们更希望一些实实在在的对这些理论的现实演绎,所以我们在讲课中理论不需太深、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在职校的德育课堂上,尤其是在诸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的课堂,你如果一味地追求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地打折扣。事实上,我们只要能在一节课中澄清一个小问题,树立一个小观念,使学生对事物有了一点点的认识,有了一点点人生感悟,我们的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我们不可能期望学生在一堂课内大彻大悟,我们应该明白,凭着一堂课的理论说教,想让学生明白人生、明白社会大道理,这是太高估课堂教学的力量了。我们得面对实际,目标现实一点,只要能在一堂课里感悟一点已算是目标完成。学校德育教学总是不断地与现实的社会进行碰撞,进行着拉锯战,现实的社会在不断地全方位地暗示着学生,熏染着学生,也在不断地使他们远离我们的正面理论。这时的教育者不能简单地通过理论讲述,也不能用简单的考试就能使学生进入我们预设的教育轨道。我们的教学只有通过渐进式的渗透,用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来认同我们的理论,逐步地

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问题。

下面我想从我的一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课,来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效能标准设定课堂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教师自觉的目标意识,制定合理的有效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教学,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有效教学的第一要义。可以说,目标的科学设定是教学实践有效的基本保证。对教学目标的思考,用一个简单的问题表

达就是:“我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中一个重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它的知识性要求不是很强,更重要在于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更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如:主动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上台演讲能力等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的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对良好职业道德有所感悟。所以,在目标设定时对“涵义和基本要求”的知识目标不再独

立设置,而是把知识性目标贯穿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之中。

1、能力性目标:学会主动收集学习材料,学会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如何做到爱岗敬业和诚

实守信,学会与人合作研究;

2、体验性目标: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在任务情境下收集和分析典型事例,在主动学习中感受事例的教学意义,在小组讨论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3、情感性目标:教师和学生处在相互探讨、共同感动的平等地位,活跃课堂气氛,在典型

事例的情景中共同感悟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带给人们的意义。

教学目标如此设计,只是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职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来设定的。因为如果教学目标设定在对理论的解释上,必定会使课堂陷于简单的说教式教学,从而使课

堂最终无法实现我们的教育效果。

二、课堂过程的各环节设计符合有效性原则

凭着教师的能力,定能找到很多感人的事例来进行理论解释,当我们教师拿着认真寻找来的事例,希望通过理论加事例的论证来说服学生的时候,却发现学生反映平平。于是我们在思

考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作为教师,对一堂课乃至一堂课中的每一环节的安排,都必须有一个理性的思考,而所有思

考的中心都应该是围绕着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展开。

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这一课堂过程的设计中,我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地体现

了主体性教学的特点,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前准备:

布置二个学习任务,一是阅读材料《从职高生到行业状元》,从乐业、勤业、精业三角度分析89财会班毕业生胡晶如何成为行业状元的。二是收集一则有关诚信的真实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课堂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情绪,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视频材料《平凡英雄文花枝》,这是前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各电视台的热播节目,很感人。点明文花枝的行为是对“爱岗敬业”最好的演绎。生动感人的视频材料一下子抓住学

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实现情感性目标。

2.问题探究,自主研究

根据第一则学习任务,请三个学生上台分别从乐业、勤业、精业分析胡晶如何成为行业状元、浙江省首届“职教之星”的,台下学生可以补充发言。这个发言用时大约需要6分钟。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地分析本校优秀毕业生的事例,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实现能力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

3.合作互助式讨论,体现主体教学特点

根据第二则学习任务,学生分成六小组讨论,讨论结束,每小组派一代表上台发言。教师事先准备好二则正面的诚信材料,参与二个小组的讨论,以引导整个课堂的讨论方向。同时告诉同学们虽然市场经济中有许多的不足,但要相信诚信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通过事例来说明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现在的学生较多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在小组讨论中,用课堂得分的手段把小组的共同利益与学生的个人得分结合起来,培养合作能力和集体意

识。这个教学环节用时大约20分钟,是课堂的重点环节。

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的重要活动方式,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内涵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要求学习者的过程必须尽可能的经历交流与合作,通过互动体验、感受典型事例的教育意义。培养与人合作的态度与意识,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在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里表述和倾听,在自信与合作中有感悟。

4.播放视频,学会感动,道德教育的提升

最后的高潮部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陈建,坚守37年心中的承诺感动了中国,也会感动我们的学生,让学生们明白什么才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诚信。这则视频经过精心考虑才使用,虽然不是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但是陈建的事迹很感动人,放在课堂

最后能对整堂课进行一个提升,学生们在感动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5.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育延伸

用一副对联作课堂小结,语言不多,但却精致。对联是“分分秒秒学做真人人人竞展诚信风

采、时时处处力行真事事事皆铸人格基石”。

作业布置:

让学生查找资料,写出三句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谚语、对联、成语、名人名言,鼓励自己创作。把学生作业中的优秀句子收集起来,集中写在1K的铅画纸上,张贴于教室后面。以达

到对本堂课的教育意义进行延伸的效果。

三、课堂评价方法体现有效性

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恰当的评价办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一直来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大多是采用简单的考试形式,而对于《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评价方式如果不加以改革,那么,课堂教学各项改革的效果就会大受影响,所以必须配合评价方

式的改变,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三种评价策略。

一是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实行捆绑式得分方式,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具体的方法是,在合作互助式讨论中,小组代表上台发言的质量就是本组学生共同得分。这种课堂得分的激

励手段,从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的作用。

二是强调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对学生完成的自主探索作业,单独评价,并对优秀作品在教

室学习园地进行展示,并加入期末总分中,以分数的形式予以肯定。

三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学生主动上台发言,均以分数形式予以肯定。

在整个学期的分数结构中,平时课堂得分占总分的60%。这种评价形式,突破了到期中期末简单记忆即能得高分的现象,大大提高学生对每一堂课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教师,我们能够做的和必须要做的也就是努力让我们的课堂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有点意义,对于职业学校的德育课老师,这个思考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准则、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以及思维的开拓、胆量的提高、口才的培养等,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讲述、自己暴露问题的症结,又在教师循循善诱下,自己改正错误观点,主动认同我们的理论,使学生最后进入我们预设的教育轨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载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课堂参与程度研究

    关于小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研究报告 (08小教一班刘小伟 学号08415102) 这次一周的见习,是在南京东山小学进行的,我所见习的班级是一年级六班,班主任是一位语文老师,前几天我开始......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教育。因此,素质教育强调要使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此,在......

    参与式教学策略研究要点

    参与式教学研究要点 课改主张: 课改不是简单的方法.技术的更新,而是教学理念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活动。 没有感官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无效教学。 有效教学三条铁律:质量标准:学得深......

    实施语文参与式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实施语文参与式教学实现高效课堂 校尉中学谢应胜 一、.对传统语文课教学实践的思考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是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教师往往......

    初中物理自主参与式课堂的研究(实验)

    初中物理自主参与式课堂的研究平阴实验中学 任秀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课堂教......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研活动方案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研活动方案 活动主持者:李银娟 活动参与者: 一、二年级语文教师 活动时间: 2017年9月22日上午 活动地点: 苟堂中心小学 活动主题:一年级语文“参与式”教研活动......

    浅谈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

    浅谈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 (2013年---2014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刘瑛 摘要:二年级学生刚踏入小学门槛,学习时间、方式和要求的骤变使他们处于不适应状态,从而不能养......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摘要: 一年级学生刚踏入小学门槛,学习时间、方式和要求的骤变使他们处于不适应状态,从而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对学习缺乏主动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