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的折射”为例谈如何构建主动参与式课堂

时间:2019-05-13 02:1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光的折射”为例谈如何构建主动参与式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光的折射”为例谈如何构建主动参与式课堂》。

第一篇:以“光的折射”为例谈如何构建主动参与式课堂

主动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组织、设计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合作式或协作式教学法。初中物理作为一门注重科学探究的学科,应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参与式教学,促使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光的折射”为例,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构建主动参与式课堂进行探析。

一、兴趣导入,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欲望。

[案例1]师:大家都听说过“后羿射日”的故事,谁能简要概述一下这个故事?

生: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人们难耐高温,后羿便用箭射掉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拯救了人们。

师:对。但事实上,天空同时出现十个太阳是不可能的。有没有可能同时出现两个或三个太阳呢?

生1:不可能,太阳只有一个。

生2:历史上出现过天上同时可以看到三个太阳的现象。

师:不错。这位同学所说的现象叫做“三日同辉”,事实上,在1551年的马德堡城上空就曾出现过“三日同辉”的现象,我国的峨眉山和西安也曾出现过这种现象(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对于这种现象,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生1:好壮观啊!

生2:中间位置的太阳是真的太阳,两边的应该是太阳的虚像吧。

师:说得没错。这种现象也称为“假日”,而这种罕见的景观,其实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今天我们所学的“光的折射”将会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以神话故事和大自然奇异的景观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共创和谐,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自身角色,隐藏权威,利用游戏、多媒体等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案例2]师:在学习本课知识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现在讲台上有四个烧杯,每个杯中都装有半杯水和10个玻璃球,哪位同学愿意上讲台来用筷子将玻璃球夹出来?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最后推选出几个学生来进行实验。)

生1:看起来很容易,没想到还挺难的。

生2:筷子进水之后看起来就弯了,总是夹不到。

生3:明明看到玻璃球就在那个位置,去夹的时候总是夹个空。

生4:朝着玻璃球的下面去夹,就能夹到。

师:为什么会出现筷子看起来像折断了、看到玻璃球朝那个位置夹却夹不到往下一点就能夹到的现象?

生1:应该是光的原因,在水池里抓鱼时也是这样,要朝着鱼所在位置的下方抓才能抓到。

生2:是因为反射,就像我们看到水池里的倒影,是因为反射才能看到的。

生3:水池底是在水中的,水中的房子、树木等是倒影,实际上它们不在水中。

生4:对于倒影来说,水面相当于镜面,所以水中的倒影实际上与镜面成像一样,是反射;而插入水中的筷子、水池底是透过水面看到的,跟反射是不一样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其实我们看到水中的筷子是光从空气入射到了水中,而对于这种光从不同密度的介质穿过后发生了偏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光的折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光的折射”。

利用小游戏开展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发言也更为积极,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三、小组合作,创设自主探索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其中小组合作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案例3]师:现在请大家把激光斜射到空水槽的底部某个点,并做个标记;然后往水槽里注水,观察思考一下,光斑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方向如何变化和空气中入射的光线与进入水中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并请各小组代表说一下你们的观点。

„„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及观察、思考、讨论、创造的舞台和机会,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以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从而充分发挥主动参与式教学的作用,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第二篇:例谈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例谈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关注有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会直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还将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师必须要重视有效课堂的构建,积极寻求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做好兴趣引导

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做好兴趣引导。对于学习音乐没有兴趣的学生,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符合学生个性的儿童歌曲,或者在音乐中与学生做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喜欢上音乐。比如在教授学生儿童歌曲的时候,学生很少会喜欢一些书本上的歌曲,类似于《雪绒花》《数鸭子》和《种太阳》之类的,而更多的是喜欢一些动画片中或者是电视剧中的歌曲。由此,在教课过程中,我就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通过不同的歌曲来讲解两首歌曲中相同的乐理知识,“换汤不换药”地将音乐知识进行触类旁通地讲解,对音乐乐理知识进行讲解。如对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讲解,我就没有选择《种太阳》这首歌来分析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长,而是选择了学生生活中喜欢的歌曲中有八分音符部分和四分音符部分的歌曲,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所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该多多关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寻找其中他们感兴趣的音乐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知识技能引导做好铺垫。如果音乐知识的讲解参照语文、数学的讲学方式,其效果肯定不会令人满意。所以,换一种方式,换一下内容,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就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能够更好地构建高效有趣的小学音乐课堂。

二、实施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任何科目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难免会觉得没有意思,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穿插一些幽默的语言,或者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在让学生融入情境的同时,掌握该学的知识。亦可以有意识地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使学生激起对于学习的兴趣。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有意展现自己,这可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石榴》一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了石榴子儿的颜色、光泽、样子、味道。其中,“玛瑙般”“晶莹透亮”“清爽无比”等词语,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石榴子儿的特征,没有吃过石榴的人,就是吃过石榴但没有仔细观察石榴子儿的人是很难深刻体会的。于是课前,我就到市场上购买了几个石榴带到了课堂上,然后课堂上分组让学生剥一剥,看一看,尝一尝,仔细观察,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书中的遣词用句了。实施情境教学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发展。

三、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手段之一。提问是思维的向导,只有科学地进行提出问题,并且找出疑问,才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在小学教学中,创设必要的、适量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是一篇刻画时间流逝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小学生年龄小,大多数对时光匆匆流失是无法体会的,作者表达的彷徨更是成人的思想,小学生理解起来更是困难。于是,在教学中,我就抓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认真领会从课文的内容想,先让学生自读,然后朗读全文,思考一下,课文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作者在文章中回答了吗?你自己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别人交流,谈一谈自己的爸爸和妈妈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自己每一天都是怎么过的?每一天都做了些什么有意的事?……可以说以学生的生活实例来领会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可以向学生们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示需要讲授的知识,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接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三年级语文课文《荷花》相对来讲,作为北方学生见到荷花的机会比较少,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见过荷花,由此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荷花的美丽、荷花的清香,谈自己对荷花的感受,去自主学习、理解作者对荷花诱人的描写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似乎马上要破裂似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都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像。由此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再如在学习《海上日出》一文时,我也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上课前提前设计精美的教学课件,结合文章中描绘的每一个海上日出情境找出相应的图片、视频等,使学生们能够亲眼目睹海上日出的动人景色,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

第三篇:例谈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策略

例谈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策略

【摘 要】在新课改中如何按照新课程基本理念改革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参与式”;教学策略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自觉地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就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参与意向

参与意向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参与意向来自学生对参与对象的动机和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伏悬念,设疑问,以营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心理境界,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

1.在“悬念”中参与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而始”。教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产生悬念。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便会主动地去解悬念,这种迫切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在“疑”中生奇,问中激趣,从而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向。

2.在“问题”中参与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设计思维价值高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把握住质疑问难的时机,把问题提在学生疑点上,为学生获取新知识铺路搭桥,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把学生引进“最近发展区”。

另外,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学生需要静中思维的时间,不能片面追求教学密度,而搞抢答式的提问。如果仅让个别优生的回答代替全体学生,就会使学生参与面狭窄,不利于对全体学生参与意向的培养。

二、优化教学手段,创设参与条件

教育家吕叔湘讲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有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学生有了参与学习的意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教学手段,创设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参与,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1.“操作式”参与

运用学具操作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维的环境,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求新知活动。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操作可以是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都得到相应的表现和发展。例如:教学“三角形认识”时,可以让学生用10厘米的小棒6根,15厘米、8厘米和6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摆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然后根据学生信息反馈,教师出示图例如下: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说出什么叫三角形。同时提问:15厘米、8厘米和6厘米这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不能)。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又渗透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图例,进行比较、分类。三角形按边分有等边三角形(图①),等腰三角形(图②、图③、图④)和不等边三角形(图⑤、图⑥、图⑦)。按角分有锐角三角形(图①、图③、图④)、钝角三角形(图②、图⑥、图⑦)和直角三角形(图⑤)。学生在操作观察过程中形成表象,并用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这样的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智力活动。

2.“讨论式”参与

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的复杂过程。展开课堂讨论是体现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因为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能够解放思想,自由争鸣、畅所欲言。通过讨论与争辩,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渠道的广泛信息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表现自我,交换思考结果,是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完全发展,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

三、重视思维过程,提高参与质量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端,精心安排以学生的“学”为轴心的教学活动,多方引导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1.参与“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概念是通过分析和综合、求同和求异、抽象与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因此笔者在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建立概念的全部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中学会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互质数”时,先出示六组数:①7和23;②2和9;③9和10;④1和6;⑤7和14;⑥12和14,要求学生说出每组数的公因数。然后指出①、②、③、④组“公因数只有1,”它们是互质数;而⑤、⑥组数“除公因数1以外还有其他公因数”,它们不是互质数。引导学生对以上①―④组数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得出四组数情况不同:①组是两个不同的质数;②组是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③组是两个都是合数;④组是1和其他自然数。让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表述概念的定义。在学生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概念建立后,还需要从一般到个别,把概念具体化,加深理解巩固,因此笔者还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教学:第一步,按上述①―④组数的情况各说出四组互质数;第二步,对“互质数”和质数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区别两个概念的本质不同;第三步,在举例判断基础上,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一定是互质数,如第⑤组;两个合数不一定是互质数,如第⑥组。最后总结概括出判断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的三条规律:一是“不同的两个质数”,二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三是“1和其他任何自然数”。学生参与了“引入概念――建立概念――巩固概念――应用概念”这样的认识思维全过程,使思维得到锤炼。

2.参与“分析和综合”的过程

解题思路是学生解题时思考的线索,学生学习知识不单纯是为了解题,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把解题模式交给学生去套用,而应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自己去寻求解题思路。解答应用题关键是掌握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思维规律,应用题的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总是直接或者间接地相互联系着,要引导学生思考:要求什么,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如果这两个条件不是直接已知,如何去找到间接条件去搭配已知条件?或者思考:这两个条件能求出什么问题?有些数学题没有一定的解题模式,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综合。例如:有一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和为15,如果分母减1,分子加1,则是,求出这个分数。

引导学生分析:

(1)分母减1,分子加1,分子和分母的和不变。

(2)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和是15,新分子、分母的和是3。

(3)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原分数分子、分母的,可知已用5约分。

引导学生综合:

(1)分母减1,分子加1后未约分时这个分数是,分子、分母同时乘以5,是。

(2)所以这个分数就是,分子减1,分母加1,得。

在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综合过程中,要明确分析与综合是两个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逻辑思维方法。

“参与式”教学,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即参与的广度,又要注重学生在参与中积极思维的程度,即参与的深度。这才能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第四篇: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政史地音体美电教研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我们组申报的课题。作为本课题主持人,我代表总课题组,把课题的准备情况和研究规划做个汇报,请大家审议。在本课题正式开题之前,我中心业已完成了以下五项准备工作:①成立了《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研究小组;②确定了一批与本课题研究项目相关联的课题实验学科。

一、选题背景与相关文献 1.课题的缘起

自2001年秋学期起,国家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的先进理念逐步深入教师头脑之中,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教学“新思维”、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作用。同时,随着有效教学研究的深入,其所生成的质疑、反思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使其自身的发展进入了。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课题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拓展的结果。它是我们组“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活动深入进行的载体。

2.历史的传承

(1)2007年,我校开展《创新教育》课题研究。

(2)2009年,我校进行《差异构建“4+1”课改实验活动》。

我们的观点: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战场;每一堂课上好了,每一堂课有效了,教育教学质量自然能得到提高,素质教育也就真正能落实到实处。

3.课题核心概念及课题诠释

主动,指教学主体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主动参与,涉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和教学对话,本课题主要是指学

生基于原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基础,在主体交互中情感、思维和行为自觉地融入教学活动,实现认知与情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二是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师引领和同伴互助下自主选择,以认知发展为中心,主动地建构关于现实知识的过程,并达成相关课程的学习目标。

参与式课堂,是以“学”(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在发展性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能力,引导以自觉性和选择性为特征的指导学习。依据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心理学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情境为前提,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唤起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核心,以教学对话促成课堂主体间性的交互,创设思维时空,力图使教学活动中每个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都投人到学与教的活动中,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自主建构意义,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反思能力,由此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进而提高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形成自主发展的智慧。有效学与教(effective learning and insruction),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在学习者分析和教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情境,开发和调用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以“置身于其中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ing with-in)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的所有行为,以及学生在教师及“助学案”的引领下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态度,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并获得发展的全过程。以学的绩效来评价教的成效。有效学与教是一种有效教学策略,也是课堂上主体对话、共同参与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在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差异性的主动发展的机会。

4.文献综述

(1)从“有效教学”到“有效学与教”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和策略,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五十年代起,有效教学研究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并开始从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技术。1975年,以“肯普模型”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学设计问世,形成了以“教”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课堂操作样式。奥斯丁(Ornstein, Allan C.)著《有效教学策略》于1990年出版,列举有效策略达11种之多。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CREDE)于1998年提炼出关于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

加涅著《教学设计原理》一再修订重版(1974,1979,1988,1992),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参与教育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变化”。八九十年代,课堂“双主体论”开始盛行,以“史密斯—雷根模型”为代表的第二代教学设计(ID2)提出“有效教与学(eff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的理念和教学策略。

新加坡在有效教与学研究和实践方面进行了非常务实的有效探索,与无锡市开展多次教研合作与互访交流,成功举办了三届“中新(无锡)校长圆桌论坛”。

上世纪末,“有效教与学”(effectiv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开始成为香港基础教育课程文化转型的新理念。在《21世纪教育蓝图》中正式将“教与学”变更为“学与教”。进入新世纪,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议会在不同学习领域相继编订了各学科的“课程及评估指引”,建议学校采用。其中,“学与教”和“学与教资源”是各学科不同领域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有效实施学与教的可行性教学建议。香港地区成立“学与教伙伴协作中心”,构建“课程为本学与教研究共同体”,实施“课程为本学与教资源库协作计划”。

在中国大陆,一些研究者认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支持有效学与教,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这两条重要的学习原理及教学原则指导课程的生本开发和课堂教学设计。

(2)从“主体参与”教学到“主动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的理念起源于二十世纪40年代,6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参与式发展理论,至80年代初,“参与应当作为人的基本需要”的主张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人权宣言。西方学者如克利伯格(Klingberg, L.)和波依尔(Boyer, E.L.)等认为,学校应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对话是最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归纳了数十种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80年代中期,参与式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被“引入”中国。裴娣娜认为“发展性教学,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她开始反思课堂中“主体参与”的深层次问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实践性参与还是形成性参与,是全面、全体参与还是局部的和部分的参与。陈向明于2009年主编出版《参与式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西部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的经验与反思》和《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两本专著。在此期间,有些学者和一线教师开始探索学科性的参与式教学探索,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参与,有的研究成果不过是冠以“主动参与”字样的新瓶老酒,深度还显不足,其针对性还有待提高。如卡尔·布兰切所言,“参与式发展”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有学者认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自然》等著作及其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参与式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思潮的目的、手段、理念及思想认识等方面与“参与式教育”有着诸多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本课题认为,“主动参与式学与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教学实验的应然追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途径和基本方式。

二、课题研究意义和条件 1.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研究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技术,推动专业发展。吸纳国内外有效学与教研究实验成果,加强教学论和实践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探索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策略,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新技术和专业新发展。

研究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促进教学改革,深化课程改革。以有效学与教的理念引领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技术,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有效学与教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技术策略和目标指数。

研究主动参与式课堂的助学案教学设计,引领主动学习,促进素质教育。我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教学反思和提升空间依然很大,有待于进一步提炼研究成果。

2.条件分析

本课题关注课堂有效教学,理念先进,目标明确,设计思路清晰,研究方法选择得当,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课题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树立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初步建构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理论模型,包括“以《课程标准》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学习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核心学科中形成若干可以在实践中推广的操作性策略,积累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课例和案例,提高广大教师的有效教学技术能力及新课程实施水平。

以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及“助学案”设计为抓手,构建主动参与式的课堂形态,研制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行为规范、课堂观察和考评细则,引导课堂主体情感、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主意义建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研究内容

(1)有效教学策略和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文献研究。开展文献和课例研究,调研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因素并作归因分析,吸纳成功的科研成果,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和成分显示理论等微策略理论,包括传统课堂对资源、注释、评论进行规划的建议,探索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生发点和创新空间。

(2)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结构、体系和模式研究。包括支撑性理论、支持环境、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课堂主体间性及“内部对话”、“助学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观察的建议。

(3)主动参与式课堂学与教行为规范、策略及效度评价的研究。运用激励和期望心理学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包括教学准备、课程资源、传播媒体、学习问题的发现、学习评价和辅导、实践拓展等方面的建议,以及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分学科开发单独的微型课程(minilessons)。研制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行为规范、课堂观察和考评细则。

(4)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及“助学案”设计的研究。总结本市前期《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研究实践成果,以学为中心,研究设计基于问题、基于差异或专题学习的教学计划,激发学习内驱力,引领学生自主建构。(5)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课例和案例的研究。以观察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现场的方式,在课题实验中积累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真实案例,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微格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建构有效的主动参与式课堂。(6)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实验教师现场培训的研究。分学科和课题实验学校,根据子课题研究项目及主动参与式课堂建构的实践需要举办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现场研讨会,邀请课程与教学论专家深度介入课例教研活动,开展课题实验教师培训的研究。

3.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主要观点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主动参与式课堂,强调教育服务,倡导以学为主,继承了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自然主义教育思潮和以杜威、陶行知为代表的生活教育理论,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认知和身心的和谐发展。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反映了新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深化和有效教学的新的诉求。主动参与式课堂,建构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的学习共同体,以教学对话引领主体间性情感、思维和行为的互动,实现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作用,发扬教学民主、学术自由、创造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

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是国际上正在探索并推崇的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主动参与式课堂,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引发学习动机的激励策略,指向学习创新的反思,研究学生学习的教学支持环境和社会支持环境,研究教学主体间的互动和对话。主动参与式“助学案”教学设计是多元性的,将创新基本教学设计、综合教学设计、差异教学设计、问题导向学习设计四种基本范式。

(2)可能的创新之处

理论模型的实践创新。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理论建构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新模型,包括“以《课程标准》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学习活动为本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三大教学论新体系,并在课堂中验证成效。

研究机制的多元创新。加强与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重视项目或主题式的课例研究和助学案设计的行动研究,激发一线教师基于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展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国际合作与校际交流。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设计 1.研究思路

参与式有效学与教研究属于应用性教学理论与探索性课堂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三条主要的线路图如下:

(1)在新课程改革实验深化的背景下,学习学与教的心理学和有效教学理论,将新的理论迁移和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分析和架构与新课程相互适应的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应用性理论与一般操作方法;

(2)从新课程教学实验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多视角调研课堂教学的效能,探索课堂主体主动参与的教学对话和互动模式,研究更有实效的解决课堂有效教学问题的新思路、策略和新方法;

(3)反思主动参与式教学的典型课例和案例,提炼出具有推广价值的课堂有效学与教的新模式。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课题研究与课堂实验相结合、理性演绎与实践归纳相结合、典型经验与理论提升相结合作为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的基本原则,把这三种研究思路和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思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对话,不断务实深化课题研究。

2.协作网络 与其他教研组资源共享

3、研究视角与方法

本课题运用多维的研究视角,从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论、教育技术学、教育心理学、哲学、文化学、生态学、社会行为学等诸多学科中选择研究视角,汲取理论支撑,多学科、分学段地挖掘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理论深度,全景式展现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的教育实践。从上述学科视角出发,总课题与子课题之间、各子课题之间紧密衔接、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课题体系。

本研究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课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4.过程规划

(1)选题论证(2010年9月—2011年8月)

提出课题假设,确定研究内容,组织专家论证,完成课题申报。

组织指导我中心学科教研组和有关学校根据本课题目标和内容,申报相关的子课题教研项目。

(2)课题准备

整理并编著相关文献,做好课题文献研究综述。

招募课题实验学校,架构研究网络,组织理论学习和课题辅导。举办开题论证报告会。(3)研究实验

每学年确立研究专题,举办课题研究论文、案例和课例评比,组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赛课活动。

(4)总结提炼 成果整理与提炼,举办课题结题鉴定报告会。

五、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第五篇: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学习心得体会(推荐)

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学习心得体会

女儿有幸赶上了教学改革的好时代,从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读,学生记,一下子过渡到学生探究性学习,说实话,我着实担心了好长时间,生怕女儿适应不了,成绩大幅度下降,所幸有老师的宏观调控,运筹帷幄,期中成绩还算稳定。据前段时期,我女儿的参与式学习,浅谈几点体会,有不当之处,请老师见谅。

一、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和女儿每天聊得最多的是谁当小老师,怎样上课,怎样写题纲,怎样把课上好,要准备那些材料,要如何做好学习内容衔接,怎样把握时间等问题。看着女儿兴奋的脸,说不完的课堂趣事,我感到女儿对学习的兴趣愈来愈高了。

二、树立了健康的竞争意识

前几天,女儿她们要举行演讲比赛和课堂主讲评选,在好胜心极强,表现欲极高的年龄阶段,女儿一面想参赛展示自己,一面与同学出谋划策,共同探讨参赛的技巧,看着她们的认真劲,我为她们有那种健康的竞争意识感到欣慰。

三、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参与式学习中的小组互助学习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精神。组员间荣辱与共,互助前行,在学习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让习惯了依我为中心的独生子们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了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的思想。

四、提高了学习能力 爱思考,勤提问是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让孩子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能让孩子“乐学”的好方法。

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学习培养了孩子的学习习惯。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课前预习,掌握相关的学习知识,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孩子每天自觉完成既定任务,并积极查阅资料,有时上网了解,并煞有介事的摘抄下来,看电视时间少了,学习时间多了,玩的时间少了,看书的时间多了,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女儿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代表我的家人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没有老师的辛劳,就没有女儿的进步,没有老师的诲人不倦,就没有女儿的健康成长,没有老师新的教学理念,就没有女儿快乐的学习。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谢谢您,老师!”

下载以“光的折射”为例谈如何构建主动参与式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光的折射”为例谈如何构建主动参与式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共5篇)

    《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 中 期 研 究 报 告 《小学语文主动参与式课堂教与学研究》于2011年12月正式批准为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九期课题,2012年9月......

    参与式教学——为活力课堂“量体裁衣”(五篇范文)

    参与式教学——为活力课堂“量体裁衣” 26110 叶国幸 内容摘要:本文总结了笔者在多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的体会。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创设教学情境、关注认......

    G构建361度参与式高效课堂培训总结

    构建361度参与式高效课堂培训总结 ——如何上好一节参与式高效课堂 2014年8月29日,受学校委托,我对学校全体教师作了“少教多学,构建361度参与式高效课堂”、“如何构建合理学......

    谈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谈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

    以《散步》教学为例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以《散步》教学为例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两次教学《散步》一课,两次教学内容和思路大致相同,所带班级的水平也大体相当,但是教学效果却有明显悬殊。第一次......

    《“以学习者为中心_参与式教学”模式介绍

    “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模式 一、 “参与式教学”核心理念 参与式教学就是指在课堂上,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能动性,积极地开展交......

    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例谈[优秀范文五篇]

    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例谈 内容摘要:本文以《晏子使楚》课本剧表演为例,从设计有效的活动教学,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实施多元化评价等方面对参与式语文教学......

    以步步高为例谈企业文化建设

    以步步高为例谈企业文化建设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