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讨论课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讨论课”课堂教学策略
讨论式教学法给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自主地抒发已见,当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讨论给予参与者解释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问,而且在解决其他同学疑问的同时对自己所认识、掌握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小组讨论、倾听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报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作适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真正地主动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科学课内进行有效的讨论式学习,让学生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在不断的互相启迪中加深自己的思考,使学生对科学的规律及概念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能推动科学探究的进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概念及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随时随地去研究大自然中的有关事物,这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起着积极的作用。
【策略框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习目标:关注身边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在观察、思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操作要领: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问题,并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和目的,为下一步的讨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2.明确目标,讨论问题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形成小组意见。操作要领: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或多媒体投影,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然后依据目标制定计划、,组建学习小组并合理分工。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然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则在倾听中比较、修正、完善,最后综合整理,形成小组集体意见。同时,教师要巡视监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提升。
3.交流总结,形成共识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讨论的结果,并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操作要领: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先组织小组汇报,深化讨论的问题,形成思维争辩,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同时,教师要引导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走向深入,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结论。
4.应用拓展,课外实践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融合,达到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与创新的目的。
操作要领: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即课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巩固认知、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掌握规律,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
【策略解读】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从而激活课堂。
创设讨论的情境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了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入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因而要使学生在情境中有兴趣地参与,自觉地观察、积极地思考以后,进而发现问题,最后提出问题。也就明确了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这一问题所具备的知识储量。在这个过程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做实验、做游戏、猜谜语、做形体动作、唱儿歌、跳舞、竞猜、绘画等等。
导入情境的设计不能机械化,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来灵活处理。因此在导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能力。
本环节要注意以下事项:
(1)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情境,让学生有内容问。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语言、实验、电教等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让学生善于提问的情境。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教师的预设要充分,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在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的问题时,适时引导,确立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3)教师要经常训练“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抓住重点,找准难点,紧扣疑点,使问题设计得有价值、有深度。
第二步:明确目标,讨论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是科学讨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用简洁的语言或多媒体投影,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依据目标制定计划、组建学习小组、合理分工。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则在倾听中比较、修正、完善,最后综合整理,形成小组集体意见。这一程序是讨论课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组织能力的考查。在讨论前,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与教材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做好揭示已知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联系的准备,保证讨论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充分讨论后,学生可按相同的观点分组进一步讨论,以完善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既是平等的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通过插话提问、倾听、回应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要运用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推动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譬如:“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详细说说吗?”“你还有什么看法?”……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总结,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对讨论中的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提供多角度思路,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鉴于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思维灵活性较差,教师在讨论中要善于叫暂停,对学生的问题要善于控制,既要让学生有普遍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据理力争,又要培养学生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又不固执己见的学风。
讨论的形式有两种:
(1)分组讨论:在讨论课教学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好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对讨论题逐个进行讨论,并由专人作好详细记录.。讨论中,要求学生就同一问题,各抒已见,有时甚至可以相互争论。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2)集中讨论:在分组讨论的前提下,全班集中讨论.。由各小组长选派成员汇报本小组讨论的情况:一是对问题进行讨论的结果;二是对某些问题存在的分歧。讨论中,各小组还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争论.如有些问题不能讨论出统一结果,由学习委员记录在案。
本环节要注意的事项:(1)教师角色定位要准确,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时,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活动深入的促进者,激发学生参与讨论活动的积极性。
(2)要积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组内评价、班级评价的作用得以发挥,要让学生对初步研究的成果进行争论和辨别,进一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探究精神。
(3)讨论要保证充足的时间。讨论时间究竟需要多长,没有定数,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控制。
(4)学生也要提前搜集相关资料,这样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议。
第三步:交流总结,形成共识。
展示交流是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深入的理解,逐步形成共识,直至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小组讨论、全班集中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穿插其中,把握要领,对每一个讨论问题进行再次辩证地分析、归纳、总结,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在讨论中取得的成绩,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讨论中出现较大分歧的问题,要花大力气,详细、全面地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教师要适时引入科学术语、科学概念,使学生更加明确通过讨论获得知识或者结论,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有系统结构的知识体系。
本环节要注意以下事项:
(1)交流时教师要及时组织课堂,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专心致志、善于对比,要学会容纳别人的观点,但也不能人云亦云,放弃主动性和自己的发现。
(2)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握好各个层次学生的展现机会。(3)展示过程中有许多不预测的因素,课堂中教师要捕捉好课堂随机出现的各种因素,随机调整教学过程。
(4)展示交流要充分发挥其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以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注重一个问题的多种思路与方案。
第四步:应用拓展,课外实践
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一种探究未知的教学方式,它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点。讨论是出发点,应用是落脚点,创新是理想点。本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更重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课下进行有目的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巩固认知、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掌握规律,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探求新知,掌握规律,深化本课认识主题,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
本环节分以下两步进行: 1.梳理总结,实践应用
本环节教师要引入与生活实际较为密切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判断物质属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懂得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增强学、爱、用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大自然、社会实践才是学习科学最广阔的天地。
2.拓展延伸,探究新知
教师要注重在本课探究主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拓展创新,使本课主题进一步深化。形式上要注重开放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但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认知特点、知识水平。既不能拔高、更不能低估学生,认真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把握拓展的宽度和深度。可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写成一篇科技小论文,并在课下以座谈的形式谈谈在学习方法上的收获,总之根据课堂内容灵活掌握,不能偏离目标,达到创新拓展思维的目的即可。
第二篇:小学科学“讨论课”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讨论课”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讨论课”课堂教学策略
【策略构想】
一、“讨论式教学”的含义
所谓讨论式教学是指经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交流,互相探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过程。
“讨论式”教学是创造力培养原则中积极思维原则和探索求异原则的最佳体现。是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参与、探讨、研究,富于发现性和创造性的现代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同时“讨论式”教学符合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意通过自己的探索来获取知识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讨论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讨论式教学有着厚实的理论根基。首先,认识活动主体学说认为:作为认识活动主体的学生,是具备丰富个性的能动的主体。因此,教学过程的展开既要重科学、讲规律,又要重情感、讲创造,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动学习上。把一个班的学生均衡编组,在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指导各组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互补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其次,团体动力学说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现实因素,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班组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要使班组、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使学生集体成为认识的主体系统发挥作用。第三,课内师生关系学说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现代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和双向活动,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交流思想感情,师生所有成员间双向交流,要达到这种合作交流形式,讨论式教学是首选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
三、讨论式教学法的意义
对于小学科学教材中不便通过课堂观察实验来掌握的,而且学生又只知“一鳞半爪”没有丰富材料难以形成概念的内容,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给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自主地抒发已见,当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讨论给予参与者解释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问,而且在解决其他同学疑问的同时对自己所认识、掌握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小组讨论、倾听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报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作适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真正地主动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科学课内进行有效的讨论式学习,让学生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在不断的互相启迪中加深自己的思考,使学生对科学的规律及概念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能推动科学探究的进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概念及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随时随地去研究大自然中的有关事物,这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起着积极的作用。【策略框架】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情境——激发兴趣——感知问题——提出问题 学习目标:关注身边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在观察、思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操作要领: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问题,并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和目的,为下一步的讨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明确目标,讨论问题 依据目标——制定计划——合理分工——展开讨论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形成小组意见。
操作要领: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或多媒体投影,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然后依据目标制定计划、,组建学习小组并合理分工。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然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则在倾听中比较、修正、完善,最后综合整理,形成小组集体意见。同时,教师要巡视监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提升。.交流总结,形成共识
组内交流——集体汇报——达成共识——归纳总结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讨论的结果,并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操作要领: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先组织小组汇报,深化讨论的问题,形成思维争辩,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同时,教师要引导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走向深入,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结论。.应用拓展,课外实践
梳理总结——实践应用——联系生活——拓展创新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融合,达到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与创新的目的。操作要领: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即课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巩固认知、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掌握规律,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策略解读】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从而激活课堂。
创设讨论的情境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了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入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因而要使学生在情境中有兴趣地参与,自觉地观察、积极地思考以后,进而发现问题,最后提出问题。也就明确了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这一问题所具备的知识储量。在这个过程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做实验、做游戏、猜谜语、做形体动作、唱儿歌、跳舞、竞猜、绘画等等。
导入情境的设计不能机械化,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来灵活处理。因此在导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能力。本环节要注意以下事项:
(1)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情境,让学生有内容问。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语言、实验、电教等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让学生善于提问的情境。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教师的预设要充分,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在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的问题时,适时引导,确立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3)教师要经常训练“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抓住重点,找准难点,紧扣疑点,使问题设计得有价值、有深度。第二步:明确目标,讨论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是科学讨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用简洁的语言或多媒体投影,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依据目标制定计划、组建学习小组、合理分工。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则在倾听中比较、修正、完善,最后综合整理,形成小组集体意见。
这一程序是讨论课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组织能力的考查。在讨论前,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与教材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做好揭示已知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联系的准备,保证讨论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充分讨论后,学生可按相同的观点分组进一步讨论,以完善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既是平等的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通过插话提问、倾听、回应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要运用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推动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譬如:“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详细说说吗?”“你还有什么看法?”……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总结,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对讨论中的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提供多角度思路,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鉴于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思维灵活性较差,教师在讨论中要善于叫暂停,对学生的问题要善于控制,既要让学生有普遍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据理力争,又要培养学生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又不固执己见的学风。讨论的形式有两种:
(1)分组讨论:在讨论课教学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好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对讨论题逐个进行讨论,并由专人作好详细记录.。讨论中,要求学生就同一问题,各抒已见,有时甚至可以相互争论。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2)集中讨论:在分组讨论的前提下,全班集中讨论.。由各小组长选派成员汇报本小组讨论的情况:一是对问题进行讨论的结果;二是对某些问题存在的分歧。讨论中,各小组还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争论.如有些问题不能讨论出统一结果,由学习委员记录在案。本环节要注意的事项:
(1)教师角色定位要准确,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时,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活动深入的促进者,激发学生参与讨论活动的积极性。
(2)要积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组内评价、班级评价的作用得以发挥,要让学生对初步研究的成果进行争论和辨别,进一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探究精神。(3)讨论要保证充足的时间。讨论时间究竟需要多长,没有定数,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控制。
(4)学生也要提前搜集相关资料,这样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议。
第三步:交流总结,形成共识。
展示交流是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深入的理解,逐步形成共识,直至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小组讨论、全班集中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穿插其中,把握要领,对每一个讨论问题进行再次辩证地分析、归纳、总结,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在讨论中取得的成绩,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讨论中出现较大分歧的问题,要花大力气,详细、全面地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教师要适时引入科学术语、科学概念,使学生更加明确通过讨论获得知识或者结论,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有系统结构的知识体系。
本环节要注意以下事项:
(1)交流时教师要及时组织课堂,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专心致志、善于对比,要学会容纳别人的观点,但也不能人云亦云,放弃主动性和自己的发现;
(2)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握好各个层次学生的展现机会;
(3)展示过程中有许多不预测的因素,课堂中教师要捕捉好课堂随机出现的各种因素,随机调整教学过程;(4)展示交流要充分发挥其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以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注重一个问题的多种思路与方案。第四步:应用拓展,课外实践
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一种探究未知的教学方式,它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点。讨论是出发点,应用是落脚点,创新是理想点。本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更重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课下进行有目的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巩固认知、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掌握规律,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探求新知,掌握规律,深化本课认识主题,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本环节分以下两步进行: .梳理总结,实践应用
本环节教师要引入与生活实际较为密切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判断物质属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懂得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增强学、爱、用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大自然、社会实践才是学习科学最广阔的天地。
.拓展延伸,探究新知
教师要注重在本课探究主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拓展创新,使本课主题进一步深化。形式上要注重开放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但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认知特点、知识水平。既不能拔高、更不能低估学生,认真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把握拓展的宽度和深度。可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写成一篇科技小论文,并在课下以座谈的形式谈谈在学习方法上的收获,总之根据课堂内容灵活掌握,不能偏离目标,达到创新拓展思维的目的即可。
【教学案例】 第18课
电脑与网络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会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电脑与网络的功能;会对电脑与网络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把调查情况以表格等方式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电脑与网络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科学知识:了解电脑与网络的功能,了解有关因特网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会利用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能意识到网络在信息传递中的优势,也能看到它的弊端,树立正确上网的观念。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自己周围的人群使用电脑与网络的情况,搜集有关因特网的资料。教师课前准备有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展示:网上聊天、网上教学……等视频资料。师: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事情?、.师:你有QQ号吗?你平时喜欢通过QQ与你的同学、朋友还有亲戚联系吗?为什么你喜欢用QQ? 学生交流
生:用QQ通讯快捷、方便。生:用QQ可以省钱,生:还可能用视频看见远方的朋友。
师: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和网络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方便,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电脑与网络。(板书课题).师:关于电脑与网络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呢?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电脑上打字,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展示在大屏幕上,然后筛选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生:电脑与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电脑与网络有哪些功能?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所使用了电脑与网络? 它们发挥了什么作用? 因特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干什么? 如何正确上网?
上网有什么利与弊?……
二、明确目标,讨论问题、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调查,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调查记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内整理自己的调查结果并选出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3)展示学生的调查表:调查对象
是否利用因特网
none;border-bottom:solid windowtext 1.0pt;border-right:solid windowtext 1.0pt;
mso-border-top-alt:solid 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solid windowtext.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 用来做什么
none;border-bottom:solid windowtext 1.0pt;border-right:solid windowtext 1.0pt;
mso-border-top-alt:solid 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solid windowtext.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 上网的时间
none;border-bottom:solid windowtext 1.0pt;border-right:solid windowtext 1.0pt;
mso-border-top-alt:solid windowtext.5pt;mso-border-left-alt:solid windowtext.5pt;
mso-border-alt:solid windowtext.5pt;padding:0cm 5.4pt 0cm 5.4pt”>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课型
以认识自然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型研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认为“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明确要求学生必须直接参与探究活动和连续的实践,必须从直接参与探究的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初步认识。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以认识自然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是小学科学中比较普遍的一种课型,它要求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在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中许多课属以认识自然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的范畴,如:《有趣的不到翁》、《有趣的浮沉现象》、《改变浮与沉》、《声音的产生》、《谁的本领大》、《谁能传播声音》等等。所以探讨以认识自然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的基本模式对科学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该教学模式分以下四个环节:提出问题——假设实验——验证实验——总结规律——应用规律。
一、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它的根本点在于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回归于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以自身的积极思考为前提,常言说得好,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上课要通过小游戏、小魔术、讲故事、猜谜语、播放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再现生活场景,为学生创设活动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探究领地,激发探究欲望。比如: 《杠杆》一课,有位老师设计了一个“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让学生推荐出班级中公认的一个力气大的和一个力气小的两位同学来比试。力气小的压离支点远的一端木棍,力气大的压离支点近的一端木棍,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这样的结果,很显然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学生提出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研究杠杆的兴趣。
二、假设实验
猜想与假设已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针对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预测或作假设性解释,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畅所欲言。
例如:研究不倒翁的秘密,教师让学生玩一玩不倒翁并拆开看看,让学生大胆猜想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与什么有关?学生认为:“可能与里面的泥块有关,可能与底部是球形有关,可能与泥块在底部有关,可能与……”。从材料的“结构性”出发,做合理假设,学生就会紧扣主题,自主探究,步步深入,层层推进。
假设实验和包括制定实验方案,《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让学生放开思路,自主地、大胆地设计制定实验方案,这也是一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操作中,一般要采取分组活动方式,让各小组针对本组要研究的问题,制定自己的计划方案。比如《有趣的浮沉现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是:把物体放入水中。
各小组把制定的实验方案在班内交流,其他小组提建议,进一步完善探究方案,如果方案切实可行,就进入验证阶段。这样做防止学生盲目实验,浪费时间。比如《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节,有的小组制定了把物体放入水中的实验方案,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都觉得此方案简单、可行,因此都可按此方法进行实验。
三、验证实验
根据假设实验实施探究是科学探究课的中心环节。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更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掌握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活动主要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假设实验方案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探索,在一定范围内收集和处理信息。如《有趣的浮沉现象》,学生们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都放入了水中,记下物体的浮沉情况。
四、总结规律
各小组通过实验现象,发现总结出实验结论和规律,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建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课堂上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倾听他人意见中使自己成长、在肯定自我中培养自主意识、在交流评价中发现新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此环节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民主氛围。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的影响的,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放松,全身心投入,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才敢畅所欲言。
2、允许学生犯错。在交流时,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而无所顾忌。
五、运用规律
在学生总结规律之后,让学生利用规律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仅仅是对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一课,学生得出“一般情况下物体都有热胀冷缩性质”的规律后,教师出示“电线杆之间电线较松”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一般都会比较松”?学生运用规律进行解释,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认识自然规律为中心的课型案例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记录。
2、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等问题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科学。
3、学生能感知热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活动准备:
大塑料袋、纸蛇、纸伞、蜡烛、火柴、蒸发皿、瓶装酒精、实验记录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录像,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课件:热气球图片和点火升空的录像。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关于热气球,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 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关热气球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板书课题: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设计意图:把研究的问题定位在: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升起来,缩小了探究的范围,使探究主题更加明确。]
二、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一)提出假设
1、谈话:同学们猜一猜,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
2、生猜测:点火后有热气,热气会把热气球顶上去。为什么这样猜测?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明白猜测也是需要依据的;
2、唤起学生的一些生活感知,比如:刚出笼的馒头热气腾腾,烟囱的烟向上冒出„„]
3、师补充讲述:你的这种猜想包含有两个方面:(1)
点火后有“热气”
(2)“热气”会升上去
板书猜想。
3、师讲述:猜测很重要,可是,科学研究不能光靠猜测,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引导学生设计初步方案
1、谈话:点火后有“热气”吗?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呢?
2、鼓励学生大胆说方法:如用手感觉、用空瓶上套气球来观察„„
3、一生上前示范用手感觉的方法,师提示:当未点火时,蜡烛上方有什么? 师故意问:没看见空气呀?为什么说有空气?
[设计意图:1、巩固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识,空气是看不见,它无所不在;2、为学生认识“热气”就是受热的空气做铺垫]
4、各小组选择简单的方法来实验
5、汇报:说一说,在刚才实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6、小结:通过亲身实验,证明了点火后,确实有热气。热气也就是受热了的空气,简称热空气。〈板书:热空气〉
三、设计最终方案,实验验证
1、谈话: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还感受到热空气在向上升〈顶〉,热空气真的会向上升吗?
2、出示实验材料,并简介示范蒸发皿、酒精的用法:[提示注意安全用火。一旦着火,迅速用湿抹布盖住],你能否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呢?
3、生设计方案
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5、分组实验探究,填写实验记录表
[设计意图:用记录来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和感受空气受热后的体积变化、轻重变化、运动情况等]
四、总结规律
1、汇报:说一说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生带记录表于投影仪上展示汇报〉
2、小组讨论:点火后塑料袋胀大了,说明了什么? 塑料袋胀大时,手有种被向上拉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一一板书:空气受热 体积膨胀;热空气在上升〉
3、引导生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热空气上升时就会让塑料袋升上去。
4、谈话: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两组实验材料,(出示实验材料),看哪组最先利用它们让纸蛇、纸伞转动起来。
5、生实验汇报
4、讨论:纸蛇、纸伞为什么能转起来?
6、引导生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热空气上升时,就会推动纸蛇、纸伞转动。这组实验再次验证了热空气会上升的性质。[设计意图:单一的结论作为科学依据太单薄,科学结论需要多次验证。]
五、运用规律
1、现在谁来解释一下,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能升起来?
2、生答。师评价。
六、拓展
了解热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讲述:热气球是利用了热空气的的原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这一原理?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师相机出示热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的课件)
3、谈话:热空气为人类做了很多事情,你都搜集到哪些有关的资料呢?
4、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师补充展示相关资料课件。
以学习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课型研究
这种课型以掌握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技能为核心,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实现学与做的统一。它适用于科学教材中关于设计制作、测量、种植、分类、鉴别、观测等相关内容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共分四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演练,学习方法——运用方法,反思改进——拓展延伸,实践应用
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借助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多媒体、歌曲、图片、游戏活动等手段创设情境,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操作要点:
1、课前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高质量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倾情投入。
2、创设的情境如果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的经验发生冲突,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尽量使情境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自己也见过、做过,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觉得自己如果认真对待也能做到。
4、情境要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环节二:探究演练,学习方法
这一环节是学习科学方法课的重要部分,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潜能,可按不同的途径途径开展活动。
1、有些课程内容学生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无意识的运用过,并已经了解过。如《指南针》、《种辣椒》等。这样的课程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教学:初步尝试 交流评价——讨论归纳 规范操作(讲解演示)——再次尝试 教师指导。第二环节可以按照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选择一种方法或同时出现。可以采取组内交流或全班交流。
2、有些课程内容学生知道甚少,甚至没有任何经验,如:四年下册《岩石的科学》这一单元中的《认识岩石》、《做个岩石百宝箱》等课。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讲解示范 讨论归纳——模仿练习交流改进——独立操作 教师指导。
3、有些课程带有明显的制作痕迹。如:《我的风向仪》、《我的雨量器》等,可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大胆设想 自己设计方案——限定材料 合理制定方案——指导点拨 动手完成制作。
操作要点:
1、交流是认真倾听、深入思考,提高课堂有效性。避免课堂交流是一言堂局面;流于形式,学生么有深入思考;避免交流时间短促,学生意犹未尽。
2、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如果内容简单可以把可以把课堂完全开放给学生,选择经验丰富的学生做“小老师”既要.以点带面,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情绪,还要注重学生锻炼机会的均衡性,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3、教师要有熟练的技能技巧,演示示范要操作规范、科学准确无误。
4、教师可以亲自演示。
5、学生不仅要知道怎么做,会动手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否则只能是照“葫芦画瓢”,很难形成方法。还要因地制宜,选择简单、易得、操作性强的训练材料。
环节三:运用方法 反思改进
只有通过练习学生才能经理不会到会,由不熟到熟的过程。再通过反思自己操作时的成功和失败之处,通过评价其他同学吸取经验,完善改进。
1、充分重视学生的探究成果。充分肯定被评价学生的成绩和独特之处。
2、练习时要注意“由简单到复杂,由快到慢”,练习的项目应有计划、有层次、有数量,只有经过循序渐进、反复的练习,才能真真正的把握。
3、在反思评价时学生和老师都要客观正确客观的分析问题之所在,找出问题原因,解决方法。
环节四:拓展延伸 实践应用
科学方法的培养源于实践,用于实践,反复实践,可以熟能生巧。同时根据能力迁移的原理,组织、启发、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科学技能技巧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解释自然现象,灵活性、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可以改进原有的作品,还可以进一步创造、发明。
操作要点:
1、精心组织好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小制作、饲养、栽培、观测天气等。
2、让课外实践活动有实效。方法一
教师要给以足够的关注,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如:展示栏、科学自然角、观测记录、手抄报等。
方法二
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制作赛车、制作水钟等多种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科学方法为主的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无法比拟的意义。但是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还有待于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如果能对科学教师更好地掌握此类课型的教学规律、提高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有所帮助,将是对我们最有力的支持。
测量重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关于地球引力的相关知识,认识测量重力的工具——测力计,并学习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进行观察的技能,使学生认识到使用工具测量比利用感官判断更有效。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科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合作探究。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测力计的使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准确地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引导学生准确地读出并记录下被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对我们的家园——地球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地球引力(重力)等新的知识领域的探究相对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这正是需要学习研究的课题。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重力的技能,并能将之应用到实践中。
教学目标:
1、能用测力计对物体进行测量观察,采集数据,并进行简单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体思路。
2、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3、会使用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能用测力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教学重点: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苹果,橘子,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钩码,硬纸板,橡皮筋,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样礼物——苹果和桔子。如果现在我松手,它们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掉到地上 问:为什么会掉到地上? 学生回答。
是的,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吸引产生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重力,那它们受到的重力一样吗?
学生猜想。
那么到底一样不一样呢?我们要来具体测量一下才能得出结论。到底怎样来测量物体受的重力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引出课题:测量重力。(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对水果喜爱、倍感新鲜、好奇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之中,激起探究兴趣,形成探究动机。】
二、探究演练,学习方法
1、认识测力计各部分名称
谈话: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重力呢? 学生思考、回答,引出测力计。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出示平板测力计和圆筒测力计。它们的外观不一样,但内部构造都是差不多的。
请每组派代表到前面领取一只平板测力计,在小组内观察研究一下,看看它由哪几部分构成?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发现。
根据学生介绍,课件出示测力计各部分的名称。(测力计的构造:由底板、刻度、弹簧、指针、挂钩、提手组成。)
2、了解测力计的刻度
谈话: 仔细观察测力计,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发现有字母N和g,测力计两边有刻度„„。)g和N都属于单位名称,g是质量单位,而我们今天学习的重力的单位就是牛顿,用英文字母N表示,简称牛。为了纪念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力学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全世界都统一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测力计两边的刻度,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引导观察:它们记录刻度的数值也不一样。那么我们测重力的时候应该读哪边(牛顿这边)因为重力的单位是牛顿。同学们再看,每个大格是1牛顿。在0和1之间有10个小格,1小格是0.1牛顿。
3、学习使用测力计的方法
谈话:我们认识了测力计各部分名称,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学生先估计后测量
学生用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交流测量结果。
提出疑问: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是0.5牛,为什么大家测量的却不一样? 学生讨论可能出现的原因,集体交流。
学生汇报后,出示课件:(1)、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如何调整)(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怎样钩住钩码,如何使视线与眼睛相平)(3)、每个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因此先要估计重力的大小。
4、练习使用测力计测量重力。
谈话:我们学会了正确使用测力计,想不想测量一下物体受到的重力?
5、反复练习,形成方法
各小组有秩序地选取喜欢的物体,先估计被测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再轮流使用测力计进行测量,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之后交流结果。【设计意图:以课件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测力计图片的感性材料,并且还提供了足够的实物实验器材,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给学生充分观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亲手触摸感受,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的去发现测力计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运用方法,制作测力计
谈话:同学们用测力计测量了许多物体所受的重力,你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测力计? 交流:制作测力计需要的材料和制作的关键。出示制作步骤,学生制作。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点评,现场使用,测量物体所受重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可以再次点燃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制作测力计的过程中,强化测力计各部分功能的知识,真正做到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学生在动手制作后,用评价的方式及时肯定学生的作品,这样学生在一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的气氛中探究就会感到探究的乐趣。】
四、拓展应用
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想一想它在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所受的重力一样吗?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设计意图:拓展内容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不同,让他们考虑的更加深入。同时把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究,更加热爱科学。】 教后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主要体现在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合作探究,认识测力计。
测力计是学生生活中不常见的测量工具,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研究、发现测力计的结构、原理及重力的单位。这一环节,学生学得较好,能在相互补充、完善中认识测力计各部分的名称,为使用测力计作了有利铺垫。
2、动手测量,总结方法。
让学生自己用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所受重力,然后根据测量结果总结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思考,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真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观察,交流,动手操作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测力计的构造和功能,能够使用测力计对物体受到重力进行测量。注重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准确的读出并记录下被测物体受到的重力,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
认识自然规律
说明
声音的产生
附:认识自然规律为中心的课型案例
《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能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比较;能提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记录。
2、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等问题的重大影响;意识到要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科学。
3、学生能感知热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
活动准备:
大塑料袋、纸蛇、纸伞、蜡烛、火柴、蒸发皿、瓶装酒精、实验记录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录像,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课件:热气球图片和点火升空的录像。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关于热气球,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 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有关热气球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板书课题: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设计意图:把研究的问题定位在: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升起来,缩小了探究的范围,使探究主题更加明确。]
二、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一)提出假设
1、谈话:同学们猜一猜,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会升起来?
2、生猜测:点火后有热气,热气会把热气球顶上去。为什么这样猜测?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明白猜测也是需要依据的;
2、唤起学生的一些生活感知,比如:刚出笼的馒头热气腾腾,烟囱的烟向上冒出„„]
3、师补充讲述:你的这种猜想包含有两个方面:(1)
点火后有“热气”
(2)“热气”会升上去
板书猜想。
3、师讲述:猜测很重要,可是,科学研究不能光靠猜测,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二)引导学生设计初步方案
1、谈话:点火后有“热气”吗?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呢?
2、鼓励学生大胆说方法:如用手感觉、用空瓶上套气球来观察„„
3、一生上前示范用手感觉的方法,师提示:当未点火时,蜡烛上方有什么? 师故意问:没看见空气呀?为什么说有空气?
[设计意图:1、巩固学生对空气的感性认识,空气是看不见,它无所不在;2、为学生认识“热气”就是受热的空气做铺垫]
4、各小组选择简单的方法来实验
5、汇报:说一说,在刚才实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6、小结:通过亲身实验,证明了点火后,确实有热气。热气也就是受热了的空气,简称热空气。〈板书:热空气〉
三、设计最终方案,实验验证
1、谈话: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还感受到热空气在向上升〈顶〉,热空气真的会向上升吗?
2、出示实验材料,并简介示范蒸发皿、酒精的用法:[提示注意安全用火。一旦着火,迅速用湿抹布盖住],你能否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呢?
3、生设计方案
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5、分组实验探究,填写实验记录表
[设计意图:用记录来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和感受空气受热后的体积变化、轻重变化、运动情况等]
四、总结规律
1、汇报:说一说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生带记录表于投影仪上展示汇报〉
2、小组讨论:点火后塑料袋胀大了,说明了什么? 塑料袋胀大时,手有种被向上拉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一一板书:空气受热 体积膨胀;热空气在上升〉
3、引导生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热空气上升时就会让塑料袋升上去。
4、谈话: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两组实验材料,(出示实验材料),看哪组最先利用它们让纸蛇、纸伞转动起来。
5、生实验汇报
4、讨论:纸蛇、纸伞为什么能转起来?
6、引导生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热空气上升时,就会推动纸蛇、纸伞转动。这组实验再次验证了热空气会上升的性质。[设计意图:单一的结论作为科学依据太单薄,科学结论需要多次验证。]
五、运用规律
1、现在谁来解释一下,点火后,热气球为什么能升起来?
2、生答。师评价。
六、拓展
了解热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讲述:热气球是利用了热空气的的原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这一原理?
2、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师相机出示热空气在生活中应用的课件)
3、谈话:热空气为人类做了很多事情,你都搜集到哪些有关的资料呢?
4、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师补充展示相关资料课件
我的案例:认识自然规律为中心的课型案例
《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做假社性解设; 2.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 3.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瓶子、小棒、鼓、音叉等。
2、学生准备:尺子、橡皮筋、铅笔盒等。
3、演示实验:锣、棒槌、有关各种声音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同学们认真听,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播放一段交响曲)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3:大家听的很认真!这么多声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交响曲。在生活中你还常常听到过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4:是啊,你们说得真好,各种各样的声音时时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欢声笑声读书声,倾诉着同学们的幸福和快乐,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声音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和本课有关的已有知识储备。】 5:你想知道关于声音的什么问题?(进行整合并简单板书)
6,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声音的产生)
二、提出假设,设计方案。
(一)提出假设
1、了解学生对该问题的认知水平。
根据你的知识经验,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动脑思考后发言。)
为什么这样猜测?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明白猜测也是需要依据的;
2、唤起学生的一些生活感知,比如: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2、师补充讲述:许多声音不管它们来自哪里,都能够为我们传递信息。
3、提问:(出示保鲜袋)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呢? 【设计意图】这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感受发声方法的多样性和发 声物体的多样性,丰富学生对于制造声音的感性认识。(学生制造声音。)
4、学生交流让物体发出声音的办法。
(二)提出自己的猜想。
1、谈话:同学们真聪明。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用什么办法发出声音?
2、学生活动、汇报,教师肯定学生的创意。
3、谈话:刚才同学们用了多种方法使物体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同学们再来猜一猜,到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设计意图】猜测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4、教师对学生的猜测进行简单板书。
5、师讲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想法,究竟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 怎样才能知道?(生:实验)
(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1、那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想不想继续探究?
2、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
3、谈话:大家看看,在桌上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些什么材料? 这些材料要怎样操作呢?
4、学生观察材料并汇报。
5、教师肯定学生的细心观察并强调实验要求:实验时注意要对比,物体发声前是什么样的?发声时又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现象?这些 现象说明了什么?把你们的发现用简单的文字、符号或图形及时记录下来。小组成员要密切分工与合作。【设计意图】运用间接观察法,借助于些其它物体将物体的振动可视化,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
三、实验验证。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观察细心、合作好 的同学和小组,并相机参与学生的活动。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情况。
3、学生代表汇报,全般同学交流,互相质疑和评价。
4、引导学生进行归纳:通过以上实验与分析,我们发现:物体发声前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发声时呢?从中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板书: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建立振动的概念,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上升为抽象思维。
5、(用对比实验法进行反证)提问: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 产生的,那么,终止声音,振动会停止吗?终止振动,声音会消失吗? 以下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运用反证法的实验进行对比,可再次让学生感受声音与振动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以此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
6、反证活动:两个学生上台演示敲锣的实验。
7、思考并汇报: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8、小结:以上实验进一步说明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9、总结(强化核心概念)。通过上述正、反两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四、总结规律。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我们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主要用了哪些探究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2、学生反思、汇报,教师及时肯定。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组内同学互说互相肯定自己的点滴进步,再个别汇报。)
4、学到这里,对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出自己心中还存在的疑问。)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补充、质疑。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对结论进行概括提升。】
五、运用规律。
1、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很轻松地就分辨自然界中的声音,你能不能露一手,模仿几种喜欢的声音?
(学生模仿。)
2、同学们真了不起,模仿出了这么动听、可爱的声音,那你知道人发声时是哪儿在振动吗?
(学生进行猜测。)
3、教师总结概括。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用手摸摸声带,感受发声时声带的振动。
(学生动手感受。)
4、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设计意图:体现了科学课“由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的轮回特点。使学生意识到对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今天所学的知识,又成了研究下一个问题的基础。
第四篇: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摘要:小学科学作为对学生实施自然科学教育的一门入门学科,其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可谓是基础性的。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以及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关键词:小学 科学 信息技术 教学
一、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在学习什么东西时,拥有兴趣都是首要条件。没有兴趣的话,那么不管学什么知识也不可能真正的学好,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在对学生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应当首先去激发出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其次,才能让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如,某位教师在使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讲授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时,并没有选择死板的讲述课程内容,而是选择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讲述了从世界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到如今我国神舟飞船在航空航天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等一系列载入人类史册的科学事件,并且附有鲜明的文字说明。视频一播放,学生立马就被吸引了过去。而在这段视频播放完了以后,这位教师才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了自然科学的例子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并纷纷踊跃回答,课堂气氛被逐步点燃。之后这位老师又提问了一句:“同学们现在最大的梦想是什么?”结果在活跃的课堂气氛的渲染下,学生纷纷异口同声说道:“成为科学家!”这样,这位老师不仅自然而然的引入了第一单元的《科学是……》和《做一位小科学家》这两个课程的内容,还成功的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几乎每一次巨大的文明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发明蒸汽机,到近代人类电脑的诞生,再到如今苹果IPhone5的推出。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在科学教学时,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做到将这种创新意识在教育的过程中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要让学生拥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一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小时候就为他们树立好宏远的目标,才能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和钻研的精神,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才。如,某位教师在使用苏教版的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材讲授《奇妙的声音王国》这一单元中的《声音的传播》这一课时,他并不是循规蹈矩的向学生讲授声音是如何传播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而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先向学生播放了一段周杰伦的演唱会的视频。周杰伦动感的歌声很快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并成功的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之后这位老师询问学生:“看了刚才的视频,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周杰伦的歌声可以传到那么多人的耳朵里吗?”老师这个问题刚问完,马上就有
学生抢答说:“因为有麦克风。”于是这位老师又问:“同学们思考一下,他说的对吗?”通过这个问题,这位老师将全班学生引入到了思考当中。之后,在让学生带着问题的情况下,这位老师十分自然的引入这次的课程内容。而在讲完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之后,这位老师又让学生根据刚刚学习过的知识内容,举一反三,说出声音还能通过哪些方式传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便思考并讨论起来,最后成功的得出了声音还能在液体以及固体中传播的结论。之后这位老师又布置下作业,让学生自制“短途电话”,并且要充分利用声音的传播方式。在其后的课堂中,学生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制作成果,其中不乏新颖有趣的作品。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科学知识,更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三、善用多媒体课件,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科学这门学科既然是涉及到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那么就不可避免的要讲解到许多自然现象以及开展科学实验。而在现实情况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因素而导致条件上的缺失,无法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自然现象或是开展实验活动。因此,善用多媒体课件就显得尤为必要。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现今的很多教学科目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科学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来模拟一些自然现象,科学过程,甚至是虚拟实验室,都成为了越来越常用的手段。如,某位教师在使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教授《生命之源——水》这一单元时,就利用信息技术模拟了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过程,让学生了解到这个世界上的水的来去动向,成功的化不见为可见,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小学生的心性和智慧还并不成熟,十分重视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科学教学时,应当注意对学生的个人评价。而且尤为需要注意的是,要表扬大于批评,多表扬集体少表扬个人,多表扬过程少表扬结果,多表扬后进生少表扬尖子生。由于个人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最后表现的良莠不齐。因此,教师应该多针对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表扬,要让他们懂得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习惯。决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而对于后进生,则要在课堂上调整步调,照顾大多数学生,课堂下,要多关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从而心声感激,再将这种情绪化为学习的动力。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学生整体的提高才是教育的目的,如果单单教出一个学生,而其他学生最后都没有得到学业上的进步,那么,毫无疑问,这个教育是失败的。总结:
开展小学生科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做到善用信息技术教学,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如此,方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为国家培养人才。参考文献:
[1]李军.小学科学教师的好朋友——谈小学科学教师与信息技术[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4)
[2]张亮.例谈专题学习网站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6)[3]蔡伟,施若谷.论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中的教师特殊能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8)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课型及教学模式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针对本次研讨主题——教学模式与变式研究。结合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谈谈我的一点肤浅认识和体会。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就一堂小学科学课而言,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取决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有法,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组合和创立教学模式。而不能不加选择地“照搬”和“套用”已有的教学模式。根据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特点,介绍三种常用地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导广大科学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出新的、更多的有效教学模式来。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
“讲授式”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许多知识内容都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因此,它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讲授教学常结合实验的演示、实物和标本的展示、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等活动进行。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式教学实际上已成为讲授为主,中间穿插实验演示、直观教具展示、向学生提出问题和组织学生讨论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式
在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和新的原理,常常要借助于具体的实验演示、标本或实物展示、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关知识经验等具体教学手段来进行。因此,小学科学课的讲授教学就出现了以讲授为主的各种变化多样的教学模式。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就称讲授式教学的“变式”,即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化形式。常见的讲授式教学的各种变化形式有以下几种:
1.“讲授—实验演示—讲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教学过程中加入必要的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现象、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金属的热胀冷缩”一课时,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向学生演示“铁球受热膨胀和受冷缩小”的实验,用以帮助学生了解金属的热胀冷缩的自然现象。
2.“标本展示—讲解”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教学中,借助标本或模型的直观展示,边展示边讲解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口腔里的变化”一课时,教师就要借助模型,向学生边展示边讲解,让学生借助模型理解和掌握口腔的概念和结构。
3.“提问—讨论—实验验证”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授“浮力”一课时,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条件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各种假设,得出问题的答案。
讲授式教学的变式还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变式。
(二)讲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一般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为了避免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教师必须采用启发式讲授教学,即在讲授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师生互动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2.科学知识中的科学概念一般都用词严谨,有些概念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在讲授时必须配合典型、生动的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透过自然现象,掌握现象的本质特征。
3.讲授教学中的实验演示和模型展示要便于学生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过程要力求规范准确,便于学生进行观察模仿。对教学中所用的模型和教具等,必须讲清它与实物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到模型与实物间的异同,形成正确的表象,准确地掌握知识。
二、“观察式”教学模式
“观察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自然现象、植物生长和动物习性等进行系统地观察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观察的主体。他们通过系统的观察,获得对操作过程和自然现象等的直观、生动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操作、自然现象和植物生长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和引领者,负责制订观察的计划,提供观察的对象,并在学生进行观察时进行观察的组织和现象指导。
(一)观察式教学的类型
在小学科学课上,根据学生观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现场观察和教学录像观察两种。现场观察就是到实验现场、生产现场和实物现场进行观察,例如:到校园、田间地头、科技馆、展览馆等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教学录像观察就是在教室内,通过教学录像和记录片等进行间接的观察。
根据观察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一次性的短期观察和重复性的长期观察。短期观察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观察某种实验操作、标本展示和实物等;长期观察是对植物生长、动物习性、周期性自然现象等进行多次性的长期跟踪观察。
(二)观察教学的一般结构
不论哪一种观察教学,都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一般来说,一次观察教学由以下3个主要环节构成:
1.确定观察对象、制订观察计划、选择观察地点、明确观察目的。这部分工作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安排,预先制订观察教学的内容、目的、时间、地点和组织形式。
2.观察指导。在观察教学中,教师既是组织策划者,又是观察指导者。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提示重点,进行观察指导,结合实际进行讲解,并回答同学提出的各种问题。
3.观察报告。观察结束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座谈讨论,让学生汇报观察的心得体会。必要时还应要求学生写出观察报告,根据观察教学的结果,进行观察教学效果的分析。
(三)观察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现场观察要事先做好周密的组织安排,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2.现场观察时,学生容易被外界新鲜事物吸引,偏离观察的对象或观察的重点。教师要及时给予组织和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观察教学的对象和重点上。
3.要理论结合实际的进行观察教学,如讲解操作原理、操作顺序、仪器结构和事物的特征等。避免将观察教学流于形式或理论脱离实际。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操作过程:
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以主题探究的形式展开,一般教学过程如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表达交流——拓展延伸。根据探究的对象、内容的不同,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
基本环节
1、提出问题
本环节注意问题:
(1)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描述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分析某种事实现象发现和提出问题。
如三年级的“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教师揭示课题后出示蚕的实物,孩子们的脑子里会冒出好多问题:蚕是怎么生出来的?它吃什么长大的?它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为什么要养蚕等等,孩子们心中未知的谜团会通通释放出来。
(2)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符合教学目标需要。科学课中的探究不是儿童随兴所至的自发探究,而应该是符合教学目标规定性的有价值的探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取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要探究的问题。
如上《蜗牛》一课,学生观察了蜗牛后,提出“ 蜗牛有没有嘴,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蜗牛吃什么、怎样吃,比一比哪只蜗牛爬得快,它怎样运动”等等近30个问题,围绕“有价值、能研究”这一思想,师生讨论后很快确定要研究的问题:“蜗牛怎样吃食物?”
2、猜想假设
本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性原则。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合理地猜想与假设。
(2)规律性原则。寻找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
(3)方向性原则。是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活动,能明确探究的方向,指导整个探究活动的进行。
(4)开放性原则。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因此会提出不同的猜想与假设。
3、制定方案
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师生制订出详细的探究方案,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制定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好探究活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设计、表达等综合能力。
本环节注意问题: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鉴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三年级的学生要求学会制定简单的书面或口头计划就足够了,到四、五年级就不仅要求内容全面、周密,而且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2)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最初可以让学生经历“初步设计、交流探讨——再设计、再交流探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逐步完善的设计过程。在交流探讨过程中注意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相互之间提出修改意见,取长补短,共同设计出较为完整、科学的实验方案。
(3)合理、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内容:研究的目的、准备的材料、研究的过程、观察的现象、研究的结论。
4、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展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多种探究活动,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探究的过程大致分三步:开展探究、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得出结论。
本环节注意问题:
(1)探究材料要准备充足。科学探究活动的展开离不开大量的材料作支撑,充足的材料既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又可以促成一节好课,是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准备的材料还要有典型性、科学性、显效性。材料的准备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也可以师生共同准备,甚至让家长帮助准备。
(2)合作学习要有实效。“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做到: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精心设计、有效讨论;适时引导,参与调控;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3)重视数据的搜集与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在探究过程中及时进行信息的搜集与记录。及时记录是对探究活动成果的积累、记录的过程,又能强化学生对探究目的的认识。
(4)教师要少说、多看,必要时给予指导。探究活动中,教师没有必要提前告诉学生答案,也没有权利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探究的结果,而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只有当发现学生有困惑时给予点拨和指导。
5、表达交流
交流就是将自己或小组探究的结果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与别人分享。表达交流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组内交流,主要针对本组内共同进行的探究活动,对所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获得共识;第二步是班内交流,是在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体同学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得出科学的解释或结论,获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如《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各组学生在实验后汇报:我把碘酒滴在馒头上,馒头变成蓝色了!滴在米饭、土豆上以后也变蓝了!碘酒滴在油菜上面没有变化,碘酒滴在辣椒上面没有变化„„在学生汇报了丰富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学生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中食物凡是有淀粉的,滴上碘酒都会变成蓝色;而不含淀粉的就不会变色。从而,使学生对淀粉遇到碘酒就会变蓝色的特性有了很直观的认识。
本环节注意问题:
(1)表达与交流的方式要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不求一律。如学生可用擅长的语言描述、表格、图表、图画、报告、作品等方式来表达探究结果。如《蜗牛》一课,让学生描述蜗牛的螺纹时,让学生说比较困难,但如果让学生画出来就简单、形象的多了。
(2)引导学生倾听别人发言,并鼓励学生作补充和评价。课堂交流时,学生既要阐明自己的观点,也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经验。让学生学会倾听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之一。
(3)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
6、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课标》中提出:不应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探究的起点和终点,课堂外才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可以把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或新产生的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解决问题。
如《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结束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训练:邻居家的小朋友把盐都溶解在水中了,你能帮他把盐再从盐水里取出来吗?大家可以搜集资料,请教家长,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生活实际,沟通了科学课堂内外,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做了铺垫。
本环节注意问题:
(1)为达到继续探究的目的,教师可做下面三项工作: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按制定的实验计划坚持做下去,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做好方法和技术的指导,做学生探究的坚强后盾;定期召开汇报会,及时反馈、交流探究情况。
(2)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如学习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根据声音产生的原理自制小笛子或小乐器,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又扩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
以上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过程,但是科学探究过程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从“提出问题到假设到设计方案直至后面的研究与分析等”这样的模式又不能绝对。它的每一个步骤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活动,具体情况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也不同。有些探究学习活动可能包括了上述全部六个环节,也有可能某些探究学习活动只包含了其中的几个环节。我们并不能寄希望每节课都重复这样的程序,因为这样的话每个环节都没有深入下去,科学探究只能是落空。所以,在新的科学中只能是有重点的来突出某个方面、只能是在不同的年级有所不同、只能是根据内容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重心,根据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对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把握,构建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模式。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五篇模版)
新课程教学行动策略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策略 所谓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以后,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实际的发展。实现有效教......
小学科学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为了让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像鱼一样自由遨游,小学科学教师要创设开放式教学的源头活水。《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科学高效教学策略浅说
小学科学高效教学策略浅说 小学生对于外在环境的认知正处于快速提升的阶段,此时他们对于外部环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去引领他们对于大自然......
科学课课改总结材料
科学课课改总结材料 我县小学自然课自2004年初月来改为小学科学课至今已经历了一轮的实验,其中用了两个版本,先使用教科版材料,第二年改成冀人版教材,两种版本教材在不同年级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23课课堂作业本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23课课堂作业本《最后一头战象》 1.按要求,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并选一个写话。 (1)形容声势很大:(排山倒海)(势不可当) (2)形容哭泣的样子:(泣不成声)(......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兼具科学性与知识性的学科,在当前的形势之下,需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实验教学作为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长安区第五中学课题组 一、 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大力......
生活中的小数巩固课课堂作业题
生活中的小数巩固课课堂作业题 1.填空 (1)38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9.8平方米=平方厘米 (2)345厘米=( )分米=米9.87吨=( )千克=克 (3)6.70千米=( )千米( )米 4.6小时=( )小时( )分钟 2.把下面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