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霍劲松论文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霍劲松
2013-2-20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教育作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当然也不例外,最令人瞩目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通过参加本次培训,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深入学习,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一、创设探究情景,提供数学实验的可能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但是传统数学教学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教学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工具有限,仅凭“粉笔加黑板”表述来进行组织教学,难以展现真实的生活情景,将充满逻辑且抽象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学生常常有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动态化的教学情境,让课本知识活动起来,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并乐意学数学。
例如: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在对“轴对称”的概念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引导学生观察蝴蝶两只翅膀在不断展开--重合的过程,理解“轴对称”的定义。接下来,还能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隐藏”和“显示”功能,控制两个三角形呈现不同形式的对称。在这种形象立体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一片自然、轻松的气氛中发现和理解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
二、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信息技术中,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丰富资源,能够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发现新问题,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多媒体利用其具有的独到的优势,开阔了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置身于成为现实。
比如教师在讲授“探究性活动:镶嵌”时,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创设情景。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第二阶段实践体验。学在教师的启引下,观察搜集的一些平面镶嵌图案,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表达交流,教师可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既在活动中提高了动手能力,也激活了学生思维,增强了想象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在数学活动和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三、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现思维过程。
数学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并不能把握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不能给予及时反馈。信息技术交互功能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有利于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使得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
例如,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时, 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结果。现在,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师生及时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四、把多媒体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呈现过程,并突出重点、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甚至厌烦情绪。而数学建模来源于问题,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为教学提供强大的情境资源,能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具有动态演示功能,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作用,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从而达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旁边显示圆的半径(R),并动态的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的动态的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推出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五、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初中生因受知识面、身体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象思维丰富,抽象思维却明显不足。而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巧设悬念,增设疑问,揭示规律、拓展内容、发展思维,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例如:在解决“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是几边形”这个问题时,可以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随着平面的位置变化,截面的形状也不断发生变化,并在变化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截面的形状根据什么性质确定,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新问题,并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存在空气阻力,抛出的物体的轨迹并不是数学中所说的抛物线,在展示抛物线(二次函数图像)的形成的过程,用传统方法难以胜任。而通过Flash、几何画板等制作软件,则可利用其函数功能,轻松实现各种函数的图像演示。再如,在学习用频率估概率时,研究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出现的机率随抛掷次数之间的关系,如果用人工来投的话,由于时间的限制,投掷的次数往往不够大,其结果的可信度相对差一些。而利用抛掷硬币的课件,可实现较多次数的投掷,从而更能揭示其正反面的出现机率所固有的规律。在演示的过程中,可利用课件的可控性和交互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试验,由学生来设定其抛掷速度和次数,由此得出相对合理、可信度高的试验结果。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
总而言之,多媒体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是大势所趋,是应该值得推广的一种优秀教学手段,也是数学教育教学领域是必需面对的一个现实。但是,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是信息技术用的越多越好,计算机作为有效的辅助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把它用的恰到好处。传统教学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等等。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凭风巧借力,送我上青云,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第二篇:劲松六中专题报道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 用管理和责任架设通向梦想的彩桥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六中诠释教育真谛
朝阳区是北京市城近效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历史悠久,经济繁荣。而劲松六中就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广渠门,是地处市中心唯一的一所专门学校。劲松六中建于1978年11月。学校总共占地面积可达15000㎡,其中建筑总面积11000㎡,宽广的土地是孩子们的幸福乐园;初中部、职高部、培训部、心理中心、法制中心等多个教育教学机构的培养,让每一名学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学校50名教职工,尤其是39位专技教师的悉心呵护指导,使每一个孩子健康茁壮成长。作为义务教育的专门学校,学校主要承担的是对一些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矫治的工作,朝阳区普通中学中心理偏常,有较严重不良行为,不适宜在普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由劲松六中托管;朝阳区普通中学中心理和行为偏常,有一般性违纪行为预备生,由劲松六中和普校共同管理。针对生源的特殊性,学校把党的教育方针与学校的实际相结合,在学校《2011-2013三年发展规划》中,学校确立了“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其内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乐学、家长放心、普校信任、社会满意的学校。
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个性化教育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作为专门教育学校,劲松六中一直致力于对问题比较突出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管理以及行为矫治上。经过多年实践的总结和探索,劲松六中提出并形成了“变共性教育为个性教育,实施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思路,即在注重抓好共性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学生教育的个性化,它现已成为学校和学生德育工作探索与创新、实践与规范、特色与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学校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改进陈规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思路,形成了特色教育机制。
教学人性化,目标具体化。劲松六中在实施学生个性化教育时,转变了工作思路和教育理念,变目标大众化为目标个性化,不刻意追求学生教育过高、过大、过全的目标,而是把教育落实在每名学生身上和每个具体问题上;不刻意追求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将所有学生都变为优秀,而注重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不刻意追求每名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改掉自身所有的毛病,而在于突出的问题得到明显的改进。具体方法是:“降低教育目标、缩小工作范围、突出帮教重点、方法因人而异、确定整改时限、全员集中工作、争取阶段效果”。通过采取阶段性设定个性化教育工作目标和帮教重点,使每名学生在校的有限时间至少改正存在的突出毛病,形成自我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意识,增強点滴改变、逐渐进步的信心,使学生本人、学生家长、他人感受到学生微小、具体、明显的变化和学校教育及个性化教育的效果,通过学生个体改变促进学生群体变化。
针对性更强,帮教更综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对此,《论语》早有所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劲松六中个性化教育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重点、教育对象落实在每名学生身上,根据每名学生的具体问题上对症下药,“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首先解决什么问题”。新生入校后,学校对每名学生组织心理、法制、文化状况测试,班主任、班级心理辅导员、学校心理和法制中心教师分别进行谈话。通过上述工作,掌握每名学生的入校原因、具体问题、现实表现、家庭环境等全面情况,汇集出每名学生的综合分析,作为个性化教育依据,为每名学生建立了个人德育档案,以全面掌握、记录和反映学生的个人情况。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由各班班主任、班级心理辅导员、任课教师、学校心理和法制中心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班级管理委员会,依据对每名学生入校来的综合分析,从其全部问题和特长中,确定1至2个突出问题和特长,作为阶段帮教重点,耐心指导,激励进步。学校还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逐步形成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及工会、团队、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安全办、年级组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领导小组,形成自上而下、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特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文化是个人的心灵,是集体的灵魂,是特色学校建设蕴藏的强大力量。建设特色文化,不仅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一名学生的精神诉求。多年来,劲松六中加强文化建设,坚持深化内涵,形成特色,凝聚师生,促进发展,使学校主流文化更加突出,人文氛围更加浓厚,师生发展更加全面,育人机制更加完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自强不息,实现理想”是劲松六中的校训,“全面发展、整体实施、逐步完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方针。
抗震防灾,安全教育。2010年,作为教委第一批抗震加固学校,11月份抗震加固工程完工后,学校立即组织了学校文化建设硬件基础环境的恢复与完善工作,主要有13项:对未抗震加固的建筑外墙进行粉刷,统一了全校建筑的颜色;在学生教室统一新装了班级宣传园地板块;所有专业教室统一制作了管理制度镜框;学校所有房屋统一制做安装了新式标牌;对所有实验室进行了环境美化;学校所有房屋统一更新了窗帘;组织校园绿化,更新了院内树木;在各办公场所和校园醒目处安装了印有学校校训和校徽的禁烟标牌;在各教室设置了紧急逃生线路提示标识;在学校两处大门悬挂了师生形象警示标牌;新装了3处室外电子屏宣传栏;修缮和更新了学校两处大门;重新铺设了学校南大门外甬路。
校本课程,育情育行。在“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办学理念指导下,近年来,劲松六中在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教学的同时,针对专门学校学生的特点,努力打造了育情、育行、育人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作为对学生问题矫治、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借助、利用、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积极营建适合学生特点并利于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教学环境。2011年以来,学校开设了心理、法制、弟子规、美式腰旗橄榄球、茶艺、紫砂制作、种植养殖等9个学科的校本课程,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学习兴趣、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均得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使学生的今后发展大大受益。劲松六中文化建设的特色体现的是学生需求而不是学校或教师的预设,校本课程与日常教育教学相互融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了完整有效的教学体系,并具独到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成果。
多位一体,特色德育。劲松六中提出,今后学校德育工作在思想上要实现四个转变,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基础。这四个转变是:转变传统观念,转变思维模式,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方式方法,具体讲就是变学生和家长的被教育对象为学校德育的依靠力量,变学生和家长的德育客体地位为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变单一化学校德育为本校、原校、学生、家长、社会多位一体的社会化学校德育,变封闭式校内德育为开放式延伸德育,变学生管得住为徳育教得好,变共性德育为个性德育,变普通德育为特色德育。学校专门成立了学校家长委员会和教师关爱委员会,制定了相关章程;成立了班主任、班级心理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班级委员会,共同负责班级德育工作;组织了6次不同内容的家校合作教育活动。
心理法制教育,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劲松六中主要招收的是具有突出问题的学生,要打开他们心灵之窗,让他们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心理法制教育。对此,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法制教育中心,同时也是朝阳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朝阳区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承担对在校生、朝阳区普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服务工作。劲松六中在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注重加強心理和法制教育两个中心的建设,服务在校学生,服务普校,服务社会。
制度保障,行而远之。完善的制度是成功的保障。在为学生心理和法制教育服务上,劲松六中专门成立了学生心理和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学生心理和法制教育及两个中心的工作制度,建立了学生心理和法制常规教育和突发问题处理的工作流程。学校还将加強学生的心理和法制教育及两个中心的建设作为学校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在2011一2013年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两个中心的发展目标。每学年和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都对学生心理和法制教育及两个中心的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
软硬齐全,质量保证。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法制教育中心的服务质量,两个中心分别设有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法制专职驻校民警,承担着心理和法制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全部为大学学历,并分别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意象对话、厢庭疗法、催眠师等认证资质;法制教育中心的驻校民警分别接受了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专业培训,于是两中心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除此之外,两个中心的硬件建设基本也实现了功能齐全、配置合理、环境优雅、满足需求的目标。近5年投入活动经费共120万元,建立了心理和法制咨询室、心理专用教室、心理释放室、厢庭世界、心理和法制图书室等专用教室,对两中心所有活动场地按照心理学要求进行了环境美化,配备了心理和法制教育的专用设施和教学软件,使两中心的软功能到位,职责保障。以生为本,工作到位。劲松六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和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的办学与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心理法制教育,建立了新生入校心理状况和法制观念状况调查工作程序;为每名学生建立了包括心理和法制内容的德育档案;为每班配备了1名兼职心理教师,协助班主任和两个中心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每学期由两中心各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心理和法制集中教育;定期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作为学生心理教育的依据;随时接受学生的心理和法制咨询,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和法制教育工作;建立了学生突发问题心理和法制提前介入和事后教育的工作制度与工作程序;长年开设了心理和法制教育校本课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心理和法制教育活动;聘请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全校同学逐人进行了心理测评,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为每个学生制定了个性化心理帮助方案,由专业人员汇编了工读学生群体心理状况及工作对策的调研报告。通过包括心理和法制在内的综合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纠正不良行为,顺利度过青春期。
成绩突出,效之典范。劲松六中注重借助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力量培养和提高两个中心的教科研水平,使之不仅成为教育机构,而且成为教科研组织。仅近两年两个中心先后与中国关工委、联合国儿基会、北京市教委、北师大、首师大、朝阳区教科所和教育分院合作进行了关于北京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及对策、北京市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家庭原因分析、中学生情绪特点和大脑功能单侧化等多项青少年心理和法制学术项目研究,撰写了一批科研论文。承担了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工读学校和普校学生心理健康对比研究》、《中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减压策略》的科研并已顺利结题。学校继续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组织了学校首届德育主题教育教学年会,学校教职工全员参与,撰写了包括心理和法制教育内容的51篇德育教科研论文,学校召开了优秀论文交流和表彰会,将全部论文印制了《学校德育主题教育教学年会资料汇编》。由于认识明确,高度重视,组织健全,责任落实,措施得力,劲松六中的心理和法制教育工作及两个中心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被评为为“北京市教育先进集体”、“北京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奖”、“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学生违法犯罪率连续多年为零。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领发展。特殊的生源赋予了劲松六中特殊的使命,特色的理念也铸就了劲松六中教育的成功。在特色理念的引领下,在特色文化的熏陶下,劲松六中——这一充满激情的校园,已经成为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学园、乐园和家园。“没有远见的行动是苦役,没有行动的远见是空想。”集几十年的阅历和经验,综合对事业、教育、管理的理解、认识和规律的把握,姜立军校长和全体教职工一道,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在专门教育这方热土上,自强不息,实现梦想。展望未来,我们深信:开拓进取的劲松六中,将继续勇往直前,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三篇:张劲松事迹材料
张劲松事迹材料
张劲松,男,1954年3月生,教授,中共党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学系主任、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白内障人工晶体学组副组长、辽宁省医学会常委、辽宁省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老干部会诊专家组成员、辽宁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辽宁省白内障防治专家组组长、辽宁省残疾人康复学会副会长、沈阳市医师协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评审专家;亚太白内障研究学会委员、美国眼科学会会员、美国白内障屈光手术学会会员;中国医科大学防盲治盲中心主任、中国医科大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科大学位委员会委员;美国IJBS杂志、中华眼科杂志、国际眼科纵览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科杂志、国际眼科杂志、眼科时讯杂志、眼科新进展杂志等8家核心杂志编委。
197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后留校在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工作;于1982年师从著名眼科专家夏德昭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在工作期间,于1986年、1994年、2000年先后分别以留学、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去日本、美国从事白内障与人工晶体领域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学成归国后,在国内先后开展了多项临床新技术,包括: 1987年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显微镜下植入人工晶体手术;1995年在国内最早开展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1998年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白内 障激光乳化技术;199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多焦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2004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微切口白内障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技术;2005年在国内最早开展超高度近视晶体屈光性手术及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手术;2006年在国际上最早开展晶状体水乳化手术技术,在国内最早开展同轴微切口白内障手术;200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及散光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领域一直占据国内乃至在某些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被国际白内障晶体学会授予突出贡献奖,并获世界白内障医师学会特别奖、中华眼科学会奖。为使这些临床新技术惠及广大患者,他满腔热忱地为患者服务,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身为党员专家,他每天早来晚走,节假日不休息,诊治了大量的患者,解决大量疑难病例。廉洁奉公,拒收患者红包,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处处为患者着想,为了及时救治患者,常常废寝忘食,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慕名而来的患者遍及全国除西藏、新疆以外所有省市,同时还有来自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及也门等海外国家与香港、台湾地区的患者。他从医为公的高尚品德换来的是患者的交口称赞和同事们的由衷敬佩。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员知识分子的高尚道德、优秀品质,他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诠释着对党的忠诚,对广大患者的关爱,体现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为医护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曾获全国百名优秀医生荣誉称号,并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专家”、“卫生系统服务名星”、“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被广大眼病患者誉为“人工晶体大师”、“光明使者”。积极组织并参加各种防盲治盲活动,包括:1)致盲眼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搜集了大量的数据,为政府制定防盲治盲政策提供了依据;2)参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国家医疗队,赴云南省、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实施1000余例白内障手术;3)作为东北区域培训中心及辽宁省培训基地的负责人,圆满地完成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二期培训工作;4)不定期到基层医院讲授常见眼病的诊疗知识及白内障手术方法,亲自指导基层眼科医生开展白内障手术;5)利用各种媒体等向社会宣传防盲治盲科普知识,爱眼日组织科内医护人员面向社会进行科普宣传活动,还多次深入偏远农村,进行防盲治盲知识的宣教,增加了广大农村人民对白内障防盲治盲知识的掌握及了解。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多次接受国际狮子会、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国际狮友及中国残联、中国卫生部等部门的检查中,受到高度的评价,并获全国残联康复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人工晶体的临床基础研究。通过晶体上皮细胞生物学特性、抗晶体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药物偶联的实验及晶体上皮细胞生长因子膜受体的抑制剂与抗晶体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来进行白内障,主要是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学、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及晶状体再生等方面的研究。首次报道在人晶体上皮细胞系细胞内同时存在IP3受体和兰尼碱受体基因转录,在晶体上皮细胞内Ca2+浓度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首次报道Smad4参与晶体上皮细胞增殖代谢、可促进晶体上皮细胞分化为成纤维细胞;P27kip1与晶体上皮细胞增殖负相关;首次将外源性过氧化氢酶基因转染入晶 体上皮细胞系中提高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首次采用食物源性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染料木黄酮抑制晶体上皮细胞增殖;首次成功地将柔红霉素与抗晶体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偶联;首次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软性折叠式人工晶体Nd:YAG激光损伤的数据;首次证实Er:YAG激光应用于连续环形撕囊可明显降低术后炎症反应及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为白内障及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相关研究分别于1993年及2002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先后承担中日政府合作项目(JICA项目)、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项目及省部级课题共16项,共获得国内外研究基金450余万元,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200篇,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1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并于1998年及2005年两次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得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首批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30余名,分布在国内外的许多著名科研及临床单位,有些也已成为小有名气的专家学者。先后承担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11次,先后培养了2600余人次专业人员,并向全国29个省市推广相关技术,得到了国内专家的一致认同。所负责的晶状体实验室于2007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在晶状体相关疾病和人工晶体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一直稳居国内领先地位。该实验室设备先进、人员配备整齐,为相关的临床、教学与科研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作为校、院及科室负责人,非常注重学科建设,特别是 人才的培养及人才梯队建设,始终保持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学术合作,与美国、日本等著名大学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选派青年医生赴国外留学,以推动本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为归国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并不断引进人才,尤其是学有所成归国人员。积极承办眼科国际会议,有亚太白内障学会、东北亚眼科研讨会,为国内外的眼科同道们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他作为学科带头人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奋斗在临床、科研和教学的第一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二零零八年三月十五日
第四篇:戴劲松承诺书
承诺书
承诺人:戴劲松,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现任桐梓县中等职业学校党支部书记。
本人在学校主管党务、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分管德育、法制、安全、信访、群团等工作,负责校园扩建项目工程建设、群教活动工作。2014主要工作目标任务是:进一步抓好党建工作,规范和加强德育工作,全面完成校园扩建工作,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零死亡”。
根据以上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本人特作如下承诺:
一、履职方面
1、坚持虚心学习,不断提高。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深入学习新知识、新思想,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履职水平,做到与时俱进,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推动工作。
2、坚持脚踏实地,力求实效。坚持实事求是和效率优先原则,求真务实、脚踏实地,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学校中心工作,认真谋划,认真履职,全力完成目标任务,为实现学校工作有新发展、新跨越竭智尽力。
3、坚持公平公正,务实办事。做到公平待人、公正处事,保障每位教职工应有的权益,在全校营造正气、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自觉接受学生、教师、群众监督,努力提升桐梓职校整体形象。
4、坚持精诚团结,纯洁校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内部监督,营造团结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坚持以科学的思维引领人,以扎实的工作鼓励人,以良好的品行折服人,以过硬的作风带动人,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肯吃苦、善育人的让组织满意、人民满意的新型职业教育队伍。
二、廉政方面
1、认真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干部教师廉政教育,确保内全校教职工党员、干部不出现违纪违法问题.2、坚守思想防线,加强自身修养。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秉持诚实做人、干净做事的理念,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记清风之福。
3、坚持廉洁奉公,坚决抵制不正之风。不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自己、亲属、朋友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不索取、收受服务对象钱物,不接受可能影响正常工作的礼物馈赠、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信用卡等。不参与封建迷信、赌博等违反社会公德和公共管理秩序的活动。
三、作风方面
1、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反对“四风”,坚持依法管理学校事务。
2、严格遵守中央、省、市、县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按时上下班,认真工作,绝对不发生“庸、懒、散、慢、浮、夸”行为。
3、热情对待服务对象,坚决杜绝“生、冷、硬、蹭”的工作态度及作风,绝不“吃、拿、卡、要”损坏党和政府及学校形象。
4、坚持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不搞特殊化,不公车私用,不公款吃喝,不报销或支付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做到带头爱惜和节约办公用品。
5、不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不操办“违规酒”、“禁办酒”。
6、工作期间不干与上班无关的事情,坚决杜绝工作日午间饮酒现象。
承诺人:戴劲松
二〇一四年五月四日-2-
第五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周劲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松滋二中周劲松
我是松滋二中普通班的一位高三班主任,在2009年的高考中,我班本科上线11人,专科上线67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回顾一年来的经历,有喜悦,有痛苦,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终于浇得百花开,一份耕耘,终于获得了一份回报。
我班在2009年的高考中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真地进行了思考,主要在于平时的班级管理。普通班的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很差,而且意志力不够坚强,只有正确地引导和强有力的督促,才能使他们走上正路,从不爱学习到自己能学,以至想学,从而逐步地提高学习成绩。下面,我对我班的班级管理方面做一下小结。
一、创建合理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
“先成人,后成才“是我的治班理念。治班就要管理学生,管理学生最主要的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机制。我认为,一个好机制可以将坏人变成好人,而一个不好的机制也可将好人变成坏人。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结合学校的“一日常规”考核,制定了班干部岗位责任制,课堂常规,清洁卫生制度,班级公约等。使班级管理的制度有章可循,形成常规管理,并且经过反复抓,抓反复,使这些制度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我班是在高二时重新组建的,基本上是由高一年级的差生组成的。刚接手时,学生的种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很差,上课迟到,上课睡觉、旷课、旷自习等现象经常发生。总之,就是不爱学习。针对这一情况,通过集思广议,在班上通过班会的形式首先制定出班级公约,课堂常规,清洁卫生制度等,因这些制度的制定是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并讨论了的,因此具有很强的制约力。制度是制定了的,怎样才能保证得到贯彻执行呢?抓住班干部,普通班的班干部本身也有缺点,为了迅速提高班干部的素质,我制定了班干部的岗位责任制,让他们明白,班干部不仅在纪律上,而且在其它各个方面都是榜样,才能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有威信,才能落实各项制度。为了让班干部顺利地开展工作,在2008高二上学期,我基本上只有我没课,我都坐在教室里备课,在教室的后面专门空一个座位,设为“老班专座”,短短一个月后,班风、学风迅速得到扭转,并且走上了正轨,在整个年级成为了榜样和典型。
在常规管理中,我还意识到,应依靠管理学生,不是整治学生,在管理中不能对学生硬卡严压,不应用制度去束缚人,要用制度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管理,互相平等地交流。我在班上实施了“值日班长”制,即从座位顺序,每位学生都能当一天“值日班长”,详细记录当天班级情况并协助管理纪律,同时参与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只有参与了管理,才能真正体会管理者的责任和困难,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因为参与过才倍感珍惜,当其他同学为值日班长时,自己也能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并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值日班长的管理。
允许学生犯错误,这是我在班级管理中的又一尝试。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你在接纳他的优点时,你也必须接纳他的缺点。作为教师,面对学生,首先你得接纳他现有的知识水平,现有的认知事物的方法,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当你说学生基础差,那是尊重事实,当你抱怨学生不好教时,那是你没有走近学生,没有了解学生。如果你转变观念,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挺可爱的。当我刚接手这个班时,有一个叫邓方的男生,有班上一直独来独往,我行我素,显得很孤僻,而且还有一个坏习惯,喜欢外出上网,每天都要上一次网吧,不去就不舒服。我首先和他进行了沟通,通过了解发现,该生有了一定的网瘾,怎么帮他戒掉呢?我请到了市教育局的易法家老师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连续进行了半学期。上网次数从每天一次减少至一周两次,到一周一次,到一月一次,最生他不去了,一直在高三这一年,该生再没有在校期间上网吧了。
二、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思想在生活,工作中随处可见,邻里和睦,同事关系融洽,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管理中的模糊评价等,都是和谐思想的体现。和谐产生效率。因而在班级管理中,不少班主任往往强调从严管理,注重以量化为主,重形式的条文;有的班主任过分强调教学成绩、考分,以扼杀学生的兴趣、个性,思想为代价换取高分,造成教与学的师生关系很不和谐。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想建立优秀的班集体是不可能的。
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平等。班级内部人际关系的平等首先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平等主要是指师生在人格上的彼此尊重,思想上
互相交流。班主任应把自己置于集体一员的位置上,努力使自己成为与学生人格平等、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朋友和伙伴。同时,班主任在提倡集体成员平等相处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后进学生”,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发现并发展自己独特的禀赋与才能,树立自信与自尊,从而形成真正的平等意识。
记得在今年四月份一次常规查堂时,我发现肖威没在教室上课,高考复习正酣,又没有找我请假,竟无故缺课,气不打一处来。该生进班后,我把他找来,一顿批评,该生竟顶嘴,批评更重了。等我气消了以后,我找来他的同桌,了解到该生是因这家庭有事,他的心情不好而旷课,我意识我做的过分了,我请他的同桌首先把我的歉意转达给他,并告诉他,老班会向他当面道歉。可过了不一会儿,肖威主动来找我,向我道歉,我询问了他的情况,并开导他,让他把心思放在学习中来,我们成了好朋友。
三、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他丰富的内涵。有的细腻,有的粗犷;有的外向,有的收敛;有的亲近,有的疏远;不一而足。为了能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班级和学校都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让每们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自我需要。我在这个队伍中充当了服务者的角色,努力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创造条件,摇旗呐喊,在各项活动中,同学们的表现较为出色,各尽其能。在校运动会上,我班获得了团体总分小组第二的好成线,付强获得了男子100米、200米的第一名,赵玲同学在跳远项目的比赛中获女子第一名。雷凤娟、邹鹏宇同学组织的“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表现他们的较强的主持和组织能力,这些同学既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又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所以只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才容易发现学生的长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是全体科任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前面还有很多等着我去学习,去追求,去探索。我仍将努力,用我的丹心和热血谱写红烛事业的新篇章!